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管理制度 > 管理制度范文
栏目

研发管理制度4篇

更新时间:2024-05-09

研发管理制度

研发管理制度是企业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规范研发活动,提高创新效率,确保产品质量,以及促进团队协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研发目标设定与规划

2. 组织架构与职责分配

3. 研发流程管理

4. 项目立项与审批

5. 资源配置与预算控制

6. 知识产权管理

7. 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8. 员工激励与绩效考核

9. 技术合作与外部资源利用

10. 持续改进与反馈机制

包括哪些方面

1. 研发目标设定与规划:明确研发方向,制定短期与长期目标,确保与公司战略一致。

2. 组织架构与职责分配:设立合理的研发部门结构,明确各部门及员工职责,保证高效协作。

3. 研发流程管理:定义从需求分析到产品发布的整个流程,确保各环节有序进行。

4. 项目立项与审批:规范项目启动流程,设立审批标准,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5. 资源配置与预算控制: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有效控制成本。

6. 知识产权管理:保护企业知识产权,防止技术泄露,促进技术转化。

7. 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识别潜在风险,制定预防和应对措施,降低研发失败的可能性。

8. 员工激励与绩效考核:通过薪酬、晋升、培训等方式激发员工积极性,以绩效为导向进行考核。

9. 技术合作与外部资源利用:与外界合作,引进先进技术,扩大研发视野。

10. 持续改进与反馈机制:定期评估制度执行情况,及时调整优化,推动研发管理水平提升。

重要性

研发管理制度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它能够:

1. 提升研发效率:明确的工作流程和责任分配,减少工作冲突,提高工作效率。

2. 保障产品质量: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的技术先进性和市场竞争力。

3. 促进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创新思维,推动技术进步。

4. 控制风险:提前预测和应对可能的风险,降低研发失败带来的损失。

5. 保护企业利益:有效的知识产权管理,保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6. 提高团队凝聚力:清晰的组织架构和公正的绩效考核,增强团队的归属感和协作精神。

方案

为建立和完善研发管理制度,建议采取以下步骤:

1. 进行现状分析:评估现有研发体系的优缺点,了解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2. 制定制度草案: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参考行业最佳实践,起草研发管理制度。

3. 征求意见:广泛听取各部门和员工的意见,确保制度的可行性和接受度。

4. 实施与调整:正式实施制度,同时建立反馈机制,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及时调整优化。

5. 培训与宣导:组织培训,让员工理解和遵守制度,加强制度文化的宣传。

6. 定期评估: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制度评估,确保其持续适应企业发展需要。

通过以上方案,企业可以逐步构建起一套科学、高效的研发管理制度,为技术创新和业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研发管理制度范文

第1篇 新产品研发管理制度

一、总则

1、在进行产品开发前必须进行调查研究,内容有

a、调查市场同类产品的技术现状和改进要求。

b、调查同类产品的价格、质量、市场及使用情况。

c、广泛收集有关产品的信息,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

2、进行可行性分析,工作有:

a、论证该产品的技术发展方向。

b、论证该产品市场销售情况及具备的技术优势。

c、论证生产该品种的资源条件的可行性。

3、制定产品发展计划:由研发中心提出草拟计划,经主管领导初步审查,由主管领导组织有关部门人员进行缜密研究,确定后安排生产。

4、新产品研发人员主要职责是:

a、开展产品生命周期的研究,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为企业提供产品生产的科学依据。

b、开展对产品升级换代具有决定意义的基础技术研究、设备改造等。

c、开展那些对提高产品质量有重大意义的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

二、新产品试制工作规定

1、新产品试制是正式投入批生产的前期工作,试制一般分为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

2、样品试制是根据客户要求或自主研发的品种,由分厂配合试出小样,然后按要求进行试样,以考察产品的性能、风格和设计的合理性。

3、小批量试制是在样品试制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改进工艺设计,进一步考察产品的可纺性或可织性。

4、试制品种要求新产品研发员全程跟踪生产并指导生产。

5、试制品种结束后,研发员要书面总结试制过程、问题分析、试制结果及仍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新产品试制工作程序

1、进行新产品简单工艺设计或确定初步试制方案。

2、召开分厂及有关部门会议,进行生产工艺分析。

3、确定上机生产工艺并审核。

4、新产品研发员要全程跟踪试制生产过程并及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5、试制结束后,要及时总结。

第2篇 研发楼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了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2 适应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危险物品在本公司的生产、运输、装卸、储存、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3 职责

3.1危险化学品适用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3.2危险化学品仓库仓管员负责危险物品在装卸、运输、贮存中的安全管理。

4 制度要求

4.1 危险物品的装卸

4.1.1 危险物品搬运时轻拿轻放,严禁野蛮装卸。

4.1.2装卸不同物品的管道应有明显的标识,以免混装。

4.1.3危险物品的装卸必须采用符合安全要求的装卸工具。

4.2 危险品的贮存和保管

4.2.1 危险品的入库、出库执行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

4.2.2 贮存危险品的仓库,应根据专库分贮的原则,做到定品种、定数量、定库房、定人员保管和分间、分类、分堆贮存,各种物品之间应留有足够的消防通道,并且明确物品标识。严禁同库贮存两种性质相抵触的危险物品。

4.2.3 危险品库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易燃易爆物品贮罐应设有防晒降温设施,并且设备和管道有良好的静电连接和接地,以及防止泄漏的防护围堤等安全设施。

4.2.4 危化品必须配备专人管理并负责巡查,各部门指定负责人负责研发楼物料管理,管理人员应熟悉各存储物品的危害性和泄漏紧急处理办法,必须配备可靠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实验室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实验服,并保证实验服每周至少清洗一次。实验室实验台面保存整洁。

4.3 危险物品的使用

4.3.1 危险物品使用实验室,一次领用量一般不超过两天所需用量,超过此用量,须经部门经理批准。生产多余物料应及时退库处理,各实验室物料每天下班前必须统一退回库房(实验室下班后不得存放液体物料)。实验室物料要求二氯甲烷不得超过2桶,其他物料每种不得超过一桶。废液不得超过2桶。

4.3.2 易燃易爆品的储存处严禁使用明火,采用防火安全措施。

4.3.3 产生和使用有毒物品的场所,必须配备专用的防护用品和解毒物品。

4.3.4 严禁用易燃易爆液体擦洗设备、工具和衣服,并禁止在有毒物品场所饮食。

第3篇 产品研发管理制度(食品公司)

食品股份公司产品研发管理制度

1 总则

产品研发是企业在激烈的技术竞争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脉,是实现生产一代、试制一代、研究一代和构思一代的产品升级换代宗旨的重要阶段,它对企业产品发展方向,产品优势、开拓新市场、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和1234战略工程能否顺利实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加强对公司新产品开发和产品改进工作的管理,加快公司技术积累、打好技术基础、加快产品研发速度、指导产品研发工作、提高技术人员素质,特制定本制度。

2 思想理念

3 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zz股份公司产品研发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zz股份公司所属各公司。

4 术语和定义

4.1新产品开发

为满足市场需求开发的不同于公司现已生产的新型产品和在公司已批量生产的某种产品基础上改动量超过40%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型号产品。

4.2产品改进为了适应市场需要、满足用户要求、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制造成本等原因,在公司已批量生产的某种产品基础上,通过改动其一个或一个以上零部件(改动量不超过40%)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型号产品。

4.3产品研发

本制度中所指的产品研发包括新产品开发和产品改进。

5 职责

5.1公司副总工程师:负责组织编制zz股份公司年度产品研发计划,协调处理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需要集团公司出面解决的问题,并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

5.2各公司生产技术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对产品研发项目的评审、批准、设计、生产准备、试制、鉴定、认证、专利申报。

5.3销售部门:负责收集和提供市场需求产品的信息,并提出产品研发项目建议。

5.4人力资源部:负责产品研发人员的合理配置。

5.5产品研发设计部门:负责提出产品研发项目;负责产品研发项目的设计、试验、试制、评审。

5.6工艺管理部门:负责产品研发项目的工艺性审查、工艺文件编制、现场技术服务和工艺验证。

5.7生产技术部门:负责产品试制的生产计划制定和生产的组织。

5.8物流部门:负责产品试制所涉及到的采购工作。

5.9工装和设备部门:负责产品试制所涉及到的工艺装备和设备的采购工作。

5.10检测和计量部门:负责产品试制的检测和记录工作。

5.11各分厂:负责按试制计划组织完成本单位的试制工作。

6 产品研发管理产品研发的主要流程、部门主要工作和研发周期为(各公司有关部门可根据本公司的产品特点,制定更细化的流程和管理规定):

第4篇 研发中心管理制度

研发中心管理制度(一)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是我省科技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工程中心是技术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对我省工程中心的管理,充分发挥其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作用,根据省委、省政府有关文件、并参照国家有关规定精神,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工程中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型研究开发机构,享受国家和省给予独立科研机构的各项优惠政策。

第三条 省科委会同省计委、经委负责指导工程中心的组建与管理工作。

第二章 性质、目的、任务

第四条 性质。工程中心是指依托于行业、领域具有综合优势的单位,具有较完备的工程技术综合配套试验条件,有一支高质素的研究开发、工程设计和试验的专业科技队伍,并能提供多种综合性技术服务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机构。

第五条 目的。组建工程中心宗旨是推动企业及相关行业的科技进步,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促进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企业的结合,提高科研成果的工程化、商品化水平,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中在工艺、装备、测试、标准及产品质量等方面的薄弱环节;提高产业技术水平,逐步形成现代化产业技术服务体系,形成我省高新技术系列产品研究开发能力,加速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努力实现技术规范与产品标准国际化,促进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第六条 工程中心的主要任务是:

(一)根据经济建设和市场需要,针对行业或领域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在引进技术和自主研究的基础上,持续不断地将科研成果进行工程化研究开发,为企业提供成熟配套的工艺、技术、装备,并不断推出新产品;

(二)实行开放服务,接受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委托的工程技术研究、试验项目和科技服务项目,并为其成果推广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三)参与引进技术和装备的消化、吸收与创新,为企业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提供技术依托;

(四)培养、聚集、输送高层次、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企业和行业提供工程技术培训;

(五)参与企业技术发展规划的制定,并为本企业技术进步提供技术支持;

(六)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第七条 组建省级工程中心要符合省级工程中心建设指南、工程中心的组建规划和布局原则。

第三章 立项申请与审批程序

第八条 申请建立工程中心的依托单位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较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较好的经济效益,有财力支持研究开发工作,可以落实建设资金和日常研究开发经费。年研究开发经费不低于上年销售收入的3%,并不少于1000万,新产品销售收入不低于销售总额的20%;

(二)具有研究开发所需的技术设备和在全省该行业、领域中领先的科研技术水平,有明确的研究开发任务,已建有研究开发机构并拥有30名以上研究开发人员。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应不低于10%;

(三)有吸收和吸引研究开发人员的能力,与科技界、产业界有密切的联系。

第九条 工程中心的组建采取分批审理的办法,每年三月、九月接受申报。

第十条 工程中心的申请审批程序:

(一)申请单位填写《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申请书》,经由所在地级以上市科委、计委和经委,分别报送省科委、计委和经委。

(二)省科委、计委、经委在收到《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申请书》后,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共同进行研究,初步确定拟同意组建项目。

(三)省科委通知拟同意组建工程中心的申请单位,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提交《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可行性论证报告》,报送省科委、计委和经委。

(四)省科委、计委、经委组织专家对《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可行性论证报告》进行论证,提出论证意见。

(五)根据专家论证意见,省科委、计委、经委联合发文批复,授予广东省重点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称号。获批准的项目列入当年《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建设项目计划》。

(六)省科委与获批准组建工程中心的依托企业等签定《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组建计划任务书》。合同各方按《组建计划任务书》履行职责。

(七)依托单位向当地计划部门申办工程中心基本建设计划。

第四章 项目实施

第十一条 工程中心项目建设期限为二至三年,各有关单位按计划要求安排资金。

第十二条 省财政对每个工程中心的资助主要用于购置先进适用的仪器、设备及必要的技术软件,不作为课题研究经费及日常运行经费。工程中心用房及水、电、气等配套条件,要尽量利用现有设施调剂解决。

第十三条 工程中心建设要确定项目负责人。由项目负责人负责工程中心的建设工作等。

第十四条 工程中心在建设过程中,如发现与原计划有重大偏离,经过省科委、计委、经委组织专家论证,可以调整建设计划,直至撤消原立项。

第十五条 工程中心建成后,由省科委、计委、经委或委托有关主管部门组织专家,按《组建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计划任务书》规定的要求进行检查评议和验收。通过验收的工程中心,由省科委、计委、经委联合发文,予以认定并挂牌。工程中心名称作为享受有关优惠政策的依据,不得用于工商登记。

第十六条 对不能按计划验收的工程中心,省科委、计委、经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调查小组,协调解决问题。如确实不能继续进行建设的,由省科委、计委、经委联合发文撤消原项目。

第十七条 工程中心在建设期内被撤消项目的,依托单位要偿还省财政补助的投资。偿还的投资继续用于支持其他工程中心的建设。

第五章 运行机制

第十八条 工程中心应按照科学、民主、高效的原则,引入企业和工程项目的管理办法和经验,建立富有活力的内部管理机制。

工程中心的管理形式可因组建模式不同而不同,一般采取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

工程中心管理委员会由依托单位及主要成员单位的行政和技术领导组成,管委会主要职责是:定期听取并审定工程中心的工作报告,审理财务预算和决算,决定工程中心的建设与发展方向,协调工程中心成员单位的技术合作和经济事务等重大问题。

中心主任由管委会按依托单位执行的人事干部制度任免或聘任。中心主任的职责是根据管委会的决定,主持日常组织管理工作,工程中心的内部组织机构可视具体情况由中心主任确定。

第十九条 工程中心的建设,原则上要充分利用依托单位和成员单位的现有基础和条件。依托单位是工程中心的技术和经济后盾,要为工程中心提供必要的人、财、物保障条件,为工程中心提供主要建设经费,并负责工程中心组建计划的实施。

第二十条 工程中心的人事劳动制度、分配制度、保险制度、奖惩制度、研究与开发项目管理制度等参照现代企业制度制定。工程中心实行财政部制定的《科技企业会计核算规程》。

第二十一条 工程中心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障依托单位、中心、个人的合法权益,并合法使用知识产权。

第二十二条 工程中心要广辟资金渠道,建立技术研究开发资金,其主要来源包括:依托单位按规定从销售收入总额中提取的技术研究开发资金、新产品减免税、中试产品和技术贸易减免税、科技开发风险准备金、从税后留利中提取的新产品试制资金、国家扶持出口产品开发的经费、工程中心的创收及其它资金。

第六章 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第二十三条 由省科委、计委、经委联合负责组织编制工程中心的组建规划和建设指南,并定期公布建设指南;研究有关工程中心发展的重大问题;审批工程中心组建项目,编制下达并组织实施年度工程中心项目计划;组织工程中心的验收;工程中心的考核。省科委负责工程中心的综合管理工作。工程中心的具体管理工作,可委托主管部门或市科委会同市计委、经委进行指导、帮助、检查与监督。

第二十四条 主管部门和市科委会同市计委、经委负责根据工程中心的组建规划,对申报工程中心项目进行审查。协助依托单位实施,协助检查工程中心的计划执行情况,配合对工程中心进行工作评议和考核。

第二十五条 为了充分发挥专家在科技管理中的咨询和审议作用,省科委、计委、经委组织有关专家为工程中心的建设方针、政策措施、组建规划、项目选择、技术评估、工作考核等方面提供决策咨询意见。

第二十六条 工程中心应在每年十二月十五日前向省、市科委、计委、经委及主管部门提交一年的工作汇报。

第二十七条 工程中心应按要求完成有关统计报表。

第二十八条 省科委、计委、经委每两年一次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和专家,联合对已建成的工程中心运行情况和绩效进行考核评议,并根据科技发展和市场的变化对工程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提出新的建议。对工作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对考核评议不合格的,责成其整改。对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由省科委、计委、经委联合发文撤销其工程中心资格,并通报有关部门取消其所享受的优惠政策。

第二十九条 工程中心的合并、撤销须经原审批部门批准。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省科委会同计委、经委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颁发之日起执行,《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暂行管理办法》(粤科字99号)同时废止。

研发中心管理制度(二)

1、目的和作用

新产品开发是企业在激烈的技术竞争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它对企业产品发展方向、产品优势、开拓新市场、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使新产品开发能够严格遵循科学管理程序进行,取得较好的效果,特制定本制度。

2、管理职责

2、1统筹规划部负责新产品的调研分析与立项等方面的工作。

2、2技术研发部负责产品的设计、试制、鉴定、移交投产等方面的管理。

2、3物控部、生产部、质管部应在整个开发过程中给予支持和配合。

3、新产品开发的前期调研分析工作

新产品的可行性分析是新产品开发不可缺少的前期工作,必须在进行充分的技术和市场调查后,对产品的社会需要、市场占有率、技术现状、发展趋势以及资源效益等五个方面进行科学预测及经济性的分析论证。

3、1调查研究:

3、1、1调查国内市场和重要用户以及国际重点市场的技术现状和改进要求。

3、1、2以国内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的前三名以及国际名牌产品为对象,调查同类产品的质量、价格及使用情况。

3、1、3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情报和专利,然后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

3、2可行性分析:

3、2、1论证该产品的技术发展方向和动向。

3、2、2论证市场动态及发展该产品具备的技术优势。

3、2、3论证该产品发展所具备的资源条件和可行性(含物资、设备、能源、外购外协配套等)。

3、2、4初步论证技术经济效益。

3、2、5写出该产品批量投产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4、产品设计管理

产品设计时从确定产品设计任务书起到确定产品结构为止的一系列技术工作的准备和管理,是产品开发的重要环节,必须严格遵循三段设计程序。

4、1技术任务书:

技术任务书市产品在初步设计阶段内,由设计部门向上级提出的体现产品合理设计方案的改进性和推存性意见的文件,经上级批准后,作为产品技术设计的依据。其目的在于正确地确定产品的最佳总体设计方案、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工作原理、系统和主体结构,并由设计员负责编写(其中标准化规则要求会同标准化人员共同拟定)。现对其编写内容和程序作如下规定:

4、1、1设计依据(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包括一个或数个内容):

a。国内外技术情报:在市场的性能和使用性方面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或在产品品种方面填补国内空白。

b。市场经济情报:在产品功能、特点、形式(新颖性)等方面满足用户要求,适应市场需要,具有竞争能力。

4、1、2产品用途及使用范围。

4、1、3对计划任务书提出有关方面的改进意见。

4、1、4基本参数和主要性能指标。

4、1、5总体布局及主要构件结构叙述。

4、1、6产品工作原理及系统:需简略勾画出产品原理图、系统图,并加以说明。

4、1、7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水平分析比较。

4、1、8标准化要求:

a应符合产品系列标准和其他现行技术标准情况,列出应贯彻标准的目的和范围,提出贯彻标准的技术组织措施。

b新产品预期达到的标准化系数:列出推荐采用的标准件、通用件清单,提出一定范围的通用件、标准件系数指标。

c对材料和元器件的标准化要求:列出推荐选用的标准化系数和外购件系数指标。

d与国内外同类产品标准化水平对比,提出新产品标准化要求,并预测标准化的经济效果。

4、1、9关键技术解决办法及关键元器件、特殊材料资源分析。

4、1、10对新产品设计方案进行比较,运用价值工程,着重研究确定产品的合理性能(包括消除剩余功能),并通过不同结构原理和系统的比较分析,从中选出最佳方案。

4、1、11根据有关方面对新产品设计方案进行的评议情况(a评价),共同商定设计或改进的方案是否能满足用户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4、1、12叙述产品既满足用户需要,又适应本企业发展要求的情况。

4、1、13新产品设计实施、试调周期和经费估算。

4、2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的目的,是在已批准的技术任务书的基础上,完成产品的主要计算和主要零件设计。

4、2、1完成设计过程中必需的实验研究(原理结构、材料元件工艺的功能和模具实验),并写出实验研究大纲和实验研究报告。

4、2、2做出产品设计核算书(如对运动、刚度、强度、振动、热变形、电路、液气路、能量转换、能源效率等方面的核算)。

4、2、3画出产品总体尺寸图、产品主要零部件图,并校准。

4、2、4运用价值工程原理,编制技术、经济分析报告。

4、2、5绘制系统工作原理图,并作简要说明。

4、2、6提出特殊原件、外购件,材料清单。

4、2、7对技术任务书提出的某些内容进行审查和修正。

4、2、8对产品进行可靠性、可维修性分析。

4、3工作图设计:

工作图设计的目的,是在设计基础上完成试制(生产)及随机出厂用的全部工作图样和设计文件。

5、新产品试制的管理

新产品试制是在产品按科学程序完成三段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正式投入批量生产的前期工作。试制一般分为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两个阶段。

5、1样品试制:

是根据设计图纸、工艺文件和少数必要的工装,由试制车间试制出一件或数十件样品,然后按要求进行实验,借以考验产品结构、性能和设计图的工艺性,考核图样和设计文件的质量。此阶段完全在研究所内进行。

5、2小批试制:

在样品试制的基础上进行小批试产,其主要目的是考核产品的工艺性,检验全部工艺文件和工艺设备,并进一步校正和审验设计图纸。此阶段以研究所为主,由工艺科负责工艺文件的编制和工装设计图纸的完成,部分试制工作扩散到生产车间进行。

5、3编制技术文件:

在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结束后,应分别对考核情况进行总结,并编制下列文件:

5、3、1进行新产品概略工艺设计。根据新产品任务书,安排利用厂房、设备、测试条件等设想简略的工艺路线。

5、3、2进行工艺分析。根据产品方案设计和技术设计,作出材料改制、元件改装、复杂自制件加工等项的工艺分析。

5、3、3产品工作图的工艺性审查。

5、3、4编制试制用工艺卡片。

5、3、5设计产品试验的工装。

5、3、6计算试制用材料消耗和加工工时。

5、3、7编写试制记录。

5、3、8编写试制总结。着重总结图样和设计文件验证情况,以及在装配和调试中所反映的有关产品结构、工艺及产品性能方面的问题及其解决过程,并附上各种反映技术内容的原始记录。样品试制总结由设计部门负责编制,供样品鉴定用;小批试制总结由工艺部门编写,供批试鉴定用。

5、3、9编写定型实验报告。定型实验报告是产品经全面性能实验后所编的文件,内容包括定型实验所进行的实验项目和方法、技术条件、试验程序、实验步骤、参照的有关规定等。定型实验报告由检验科编制。

5、3、10编写试用(运行)报告。试用(运行)报告是产品在实际工作条件下进行试用试验后所编制的文件。试用(运行)试验项目和方法由技术部门规定。试验通常委托用户进行,其试验程序、步骤和记录表格由研究所设计室负责编制。

5、3、11编制特种材料及外购、外协件定点定型报告,由研究所负责。

6、新产品鉴定的管理

在完成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的全部工作后,按项目管理要求应申请鉴定。鉴定分为样品试制后的样品鉴定和小批试制后的小批试制鉴定,不准超越阶段进行。属于已投入正式生产的系列开发产品,经过批准,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鉴定可以合并进行。

6、1鉴定工作需准备的文件:

6、1、1鉴定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供鉴定委员会用的成套资料。

6、1、2正常生产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供产品定型后,正常投产时,制造、验收和管理用成套资料(产品图应备有二十套,发设计、工艺、全资办、检验科、生产科、工具室、装配和零件加工车间、总工程师办,并存档)。

6、1、3随产品出厂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随产品提交给用户的必备文件。

6、2组织技术鉴定,履行技术鉴定书签字手续。技术鉴定结论的内容是:

6、2、1样品鉴定结论的内容:

审查样品试制结果、设计结构和图样的合理性、工艺性,以及特种材料解决的可能性等,确定能否投入小批试制。

明确样品应改进的事项,搞好试制评价(b评价)

6、2、2小批试制鉴定结论的内容:

审查产品的可靠性,审查生产工艺、工装与产品测试设备,各种技术资料的完备性与可靠性,以及资源供应、外购外协、定点定型情况等,确定产品能否投入批量生产。

明确批量制造应改进的事项,搞好产品生产工程评价(c评价)。

6、2、3各阶段应具备的技术文件及审批程序按照产品图样、设计文件、工艺文件的完整性原则和有关的审批程序办理。

7、新产品移交投产的管理

7、1新产品移交投产应具备的文件:

7、1、1新产品要力求结构可靠、技术先进,具有良好的工艺性。

7、1、2产品的主要参数、形式、尺寸、基本结构应采用国家标准或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标准;在充分满足使用需要的基础上,做到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

7、1、3每一项新产品都必须经过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后方可成批生产,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的产品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具有完整的试制和检验报告,部分新产品还必须具有运行报告。样品试制、小批试制均由总工程师召集有关单位进行鉴定,并决定投产与否个下一步的工作安排。在同一系列中,个别工艺上变化很小的新产品,经工艺部门同意,可以不进行小批试制,在样品试制后,直接办理成批投产的手续。

7、1、4新产品移交生产线由总工程师办组织,总工程师主持召开由设计、试制、计划、生产、技术、工艺、全资办、检查、标准化、技术档案、生产车间等各有关部门参加的鉴定会,多方面听取意见,对新产品从技术上、经济上作出评价,确认设计合理,工艺规程、工艺装备没有问题后,提出是否可以正式移交生产线及移交时间的意见。

7、1、5批准移交生产线的新产品,必须有产品技术标准、工艺规程、产品装配图、零件图、工装图以及其他有关的技术资料。

7、1、6移交生产线的新产品必须填写“新产品移交生产线鉴定验收表”。

7、2技术资料验收:

7、2、1图纸幅面和制图要符合有关的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

7、2、2成套图册编号有序,蓝图与实物相符,工装图、产品图等编号应与已有的编号有连贯性。

7、2、3产品图应按会签审批程序签字。总装图必须经总工程师审查批准。工艺工装图纸资料应由工艺科编制和设计,全部底图应移交技术档案室签收归档。

7、2、4验收前一个月应将图纸、资料送验收部门审阅。

7、2、5技术资料的验收、汇总、归口管理由技术研究部门负责。

《研发管理制度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