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调查报告
近几年来,农村问题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久违了故乡的我,走进了故乡,调查了我们村庄的情况,我深切感受到了改革30年来农村的巨大变化。同时也让我感受到党和政府兴农富农政策给农村和农民带来的实惠。
以前农民们在种地的同时还要给国家缴纳农业税,而现在人们不仅不用缴税还可以得到国家给的粮食补贴;以前村里的孩子没钱上学,现在却可以免费去上学甚至还有补贴的伙食费,部分地方还有蛋奶工程;以前农民们总是因为家电太贵而买不起,现在家电下乡工程更是大快人心,让那些没钱用电器的人们拥有了自己的家电.....更令人欣喜的还要算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了,人们从此不用再愁有病没钱看的问题了。使更多的人民得到了实惠。
(一)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具体内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二)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具体做法。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开展七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在市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市上下的积极争取和共同努力下,我们坚持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大力改善民生,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德政工程,切实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强化责任,狠抓落实。自上世纪90年代一直把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体系和改革公务员及事业工作人员公费医疗制度工作并了成就,但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一直未将农村人口纳入思考范围,农村人口否能享受医疗保障关系到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健全环节。以前在我们村,地区自费医疗制度仍然占主导地位,农民是当地最大的自费群体。前几年,本地农村人口老龄化医疗服务普及药品价格上涨等原因。农民医疗费用攀升超过了农民平均收入增长幅度,越来越多农民无力承担。增长的医疗费用已成为我村医疗卫生保障问题“因病致贫”的主要成因,而现在市政府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分别成立管理组织,并成立相应的监督组织。同时,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广大农民逐步树立互助共济的观念,积极参加合作医疗。并多方筹资,保证基金运转。筹集资金以市为单位进行统筹,农民以户为单位自愿缴纳,部分乡镇还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原则,由经济条件较好的村集体对农民个人出资部分给予适当补贴。由于近年来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农民们收到了政府的关怀和实惠的效果。
(三)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存在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我市的全面实施,有效地缓解了患病家庭的经济压力,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现象,促进了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受到农民的拥护和支持,但该制度推行过程中仍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1)少数农民认识不够到位。由于部分基层干部和工作人员对推行新农合的目的、意义缺乏深入了解,宣传发动工作尚有差距,致使少数农民对实施新农合的认识还不足;加之合作医疗曾几经反复,一些农民对新农合制度还存有疑虑:一怕合作医疗不持久;二怕挤占挪用合作医疗基金;三怕医疗单位多收费、乱收费。同时,一些农民的健康投资观念、互助共济观念以及风险观念较为淡薄,自觉参合意愿还不强。
(2)参合群众的受益面和受益率均较低。新农合实施以来,我市主要对参合群众的住院医药费用给予报销,另有10种慢性病门诊可审核结报,加上享受体检和分娩补助缺乏稳定高效的筹资渠道。
(3)缺乏稳定高效的筹资渠道。尽管新农合强调农民参加要以自愿为原则,但为了保证参合率,目前参合群众个人筹资部分主要还是采取行政推动、层层包干、实绩考核的办法,由基层干部挨门逐户收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筹资成本较高。
(四)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涉及千家万户、维系农民健康的“民心工程”,也是今年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为农村实事之一、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之一——“农民健康工程”的头号重要内容。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从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新农合工作的重大意义,把这项造福广大农民的大事抓紧、抓实、抓好。
(1)继续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要结合本地实际,加大宣传力度,改进宣传方法,利用多种方式,帮助群众算大帐、算细帐、算长远帐,引导他们克服侥幸心理,转变单纯“受益”的观念,强化健康投入和互助共济意识,增强参合自觉性和主动性。要广泛宣传医疗服务机构不同的报销比例和医生用药告知制度,切实保障农民权益。要强化和普及农村健康知识教育,建立农民健康档案,切实提高农民的卫生意识和健康水平。
(2)镇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政府的工作目标和为民办实事的内容,纳入领导干部任期目标和政绩考核的内容。结合本地实际,认真制定我镇每年实施方案,真正把这项民心工程落到实处。
(3)不断强化合作医疗管理能力建设。要加强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建设和管理,按规定解决经办机构的编制,将经办机构人员和工作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予以保证。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尽早实现网上审核报销、监管和信息传输,实现参合群众即看即时结报。在此基础上,强化经办机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学习培训,提高合作医疗管理能力。
(4)完善农村医疗服务监管机制。要建立合作医疗定点服务机构的准入和退出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农民医药费用负担。加强对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和医务工作人员的教育,提高政策和业务水平,坚持实行用药告知制度,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改善服务态度,保证广大参合农民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坚持按期公布收支账目,及时公示农民个人医药费用核销情况,并扩大公示范围,广泛接受监督,提高农民对新农合的信任度。
(5)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组织领导。要加强对有关部门的组织协调,做好新农合制度的实施、推进和监督工作。财政、宣传、农业、民政、食品药品监管、扶贫以及纪检监察、物价、审计等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明确责任,密切配合,共同推动新农合工作的开展。卫生部门要充分发挥主管部门职能作用,加强管理和政策指导。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理解和支持新农合制度,通过全社会的不懈努力,逐步在我市建立起符合市情、适应我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医疗卫生需求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第2篇 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查报告
今年来,___区委、政府把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健全组织机构,全面宣传发动,筹措参合资金,强化基金管理,严格审核补助程序,保证了新农合工地的顺利开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收到省卫生厅副厅长和省新农合办公室主任的称赞和表扬。省新农合工地督查领导也认为湾成区工作扎实、到位,在全省范围内有借鉴意义。一是推进过度快。截止12月1日下午5时,全区14个乡镇办共有51.95万人参加新农合,筹措资金519.51万元,平均参合率达92.4,超过去年12个百分点。二是补助资金多。目前,基金专用帐户共有1348.95万元,其中省级补助448.10万元,市级补助179.22万元,区自补助268.83万元。三是保障新农村建立贡献大。全区参合农民共发生医药总费用2903.33万元,总补助金额844.52万元。其中门诊13万人次,医药总费用248.16万元,补助费用225.90万元;住院1.2万人次,医药总费用2639.74万元,补助费用658.83万元。其中15有名参合农民分别领取了最高封顶线1万元的补助,在群众中产生了很大影响,都说实施合作医疗后,小病不扛了,大病敢看了,看病不难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劲头和信心更足了。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供组织保障
为了认真做好我区新农合工地,保证2月1日正式启动审核补助程序,使参合农民因病发生的医药费用能够及时得到补助,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会议,认真研究,安排部署新农合全面工作。一是建立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成立了___区新农合管理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管理委员会由区长为主任,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副区长为副主任,卫生、、财政、农业、民政、发改、教育、人劳、计划生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监督委员会由区委副书记、区纪委书记为主任,区人大副主任、区政协副主席为副主任,区委宣传部、监察、审计、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物价、广电中心、医药等部门负责人和参合群众代表为成员。二是完善了经办机构各乡镇成立了强有力的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同时,为了强化责任确保新农合工作落到实处,区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列入年度综合工作目标。三是加强经办机构能力建设。为了新农合工作便于管护,我区结合实际,经区政府研究,区编委下发文件成立“___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经办机构为事业单位,股级规格,人员编制8人,办公机构设在卫生局,经费实行全额预算管护。现有办公用房6间,办公设施配套,设有区外大额、区内大额、区内小额、补助核算、信息管理等部门。区财政前期拨付启动经费3万元,随后又拨付办公经费35万元,保证了工作需要。各乡镇经办机构设在卫生院,人员编制2人,人员、办公用房和设施已基本落实到位。四是确定定点医疗机构。按照定点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根据方便群众就医、技术功能合理的原则,经过医疗机构申报、专家评估、向社会公示等程序,我们确定了区级定点医疗机构4个(区一院、区妇幼保健院、区中医院、区结防所)、13个乡镇卫生院为乡级定点医疗机构,225个村卫生所为村级定点医疗机构。区卫生局同各定点医疗机构签定了服务协议,制订了行为规范,明确了各项工作制度,为新农合医疗制度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二、宣传到位,措施得力,筹措资金又好又快
新农合医疗的筹资工作是重点,也是难点,加之我区动员会召开会,距上级要求完整筹资任务的时间仅有9天。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区委、区政府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严格落实乡包村、村包组、组包户的工作责任制,认真做好筹资工作。一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乡镇利用标语、横幅、宣传车等形式广泛进行宣传,组织人员进村入户讲政策,讲新农合的好处,提高群众参与意识。二是区政府组织有关职能部门人员派驻到各乡镇进行督导,区卫生局作为新农合牵头单位,组织机关全体人员分包到各乡镇开展筹资工作;三是各乡镇村干部积极主动深入到户,反复做思想工作,释疑解惑,真正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村组干部带头参加,影响和吸引群众积极参合。在筹资过程中,有的乡镇善于讲求方法,采取有效措施,筹资工作非常顺利。如:溧河乡对按时完成筹资任务的行政村奖励500—1000元;瓦店镇各村委统一为五保户、特困户缴纳参合资金。针对全区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实情,我们采取打电话、发电报的形式,进行广泛动员筹资。由于宣传到位,措施得力,各乡镇都能按时、按要求完成筹资任务。
三、规范程序,达到农民受益的最终目的
在新农合试点工作实施补偿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从方便群众、取信于民上做工作。为了方便群众,我区实行“一证通”(合作医疗就诊证),参合农民持证可在区内任何一家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治疗,不需要办理任何转诊手续。对需要到区外以上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我们及时办理转诊手续。对于急诊等特殊患者,我们开设“绿色通道”,患者可先入院,后办手续。具体办法是:(1)参合农民在村、乡(镇)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门诊费用,定点医疗机构可根据其家庭帐户中的金额数日进行递减,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2)参合农民在区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门诊费用,由患者持医院开具的收费票据到户口所在地乡镇合管办审核领取补助金。(3)参合农民在区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所发生的费用,出院当天由定点医疗机构合管办进行审核,并给予补助。(4)外地务工人员可在地公立医疗机构诊治,出院后半年内持相关凭证到区合管办审核、领取补助。急诊病人到区外定点医疗住院的三日内到区合管办办理转诊手续,出院后带有关手续到合管办审核领取补助。同时,我们要求区、乡定点医疗机构每月25日前到区合管办报帐,区合管办审核后并写出拨付资金的申请报告上报区财局,区财局核实确认后将资金从财政专户拨入新农合支出帐户,由支出帐户再拨入各定点医疗机构基金帐户。对在区外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发生的费用,区合管办审核后,由患者到合管办领取领款条到指定银行领取补助,按照市卫生局的统一安排,7月1日后,在市直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参合病人,由定点机构直补,每月25日前,定点机构将补助情况报区合管办审核无误后,通过银行将定点机构垫支的补助资金予以拨付。真正做到了收支奋力、管用分开、资金封闭运行。我区试点工作运行以来,区合管办严格程序,认真审核,做到人卡相符,人证统一,按规定范围补助,先后退回不合理收费单据60份,资金累计6万余元;涉嫌冒名顶替10人次,杜绝了新农合资金的不合理流失。
四、强化监管,构筑三位一体农村医疗保障模式
在监管方面,区合管办加大监管力度,采取经常性督查与集中督查相结合的办法,深入各定点医疗机构,督查医疗机构是否执行诊疗规范,药品使用是否超出《合作医疗基本用药目录》,费用补偿是否规范等方面。同时,我们还深入病房,查看病人是否认证相符,杜绝冒名顶替,套取资金。并做好公示工作,定期对门诊小额补助、住院大额补助进行公示,张贴在村、乡定点医疗机构及村委会,同时建立举报鲜花和举报箱,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合作医疗公平、公正、公开。已审核补助的13万多人次约884万元,未出现一例差错,无一人上访现象,达到了政府放心,医疗机构赞同,群众满意的效果。
第3篇 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关于新农村合作医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毛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等等。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题目:新农村合作医疗调查报告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政府在不断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出台的重大惠农政策。重点是帮助农民减轻因患重大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减少“因病返贫”现象。
自20__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推广开来,到如今已经基本覆盖了全国农村。它的实施,有效的缓解了广大农村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高了农民健康,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搞好新农村合作医疗,是加快连云港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农民就医难,提高农民健康福利工程、爱民和惠民工程,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基本条件。 为此。
我于20__年,8月,趁着暑期之余,前往赣榆县沙河镇医院的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点亲身实践、调查,切实的了解新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情况。
8月1号,吃完早晚,我乘车前往沙河镇医院,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实践活动。来到沙河镇医院新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管理办公室,得悉来意,刘主任热情的表示欢迎,向我讲述一些关于新农村合作医疗的情况。
而且,我还查阅了许多的办公室文件,对我市的新农村合作医疗情况,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一,新农村合作医疗在连云港市受到广大农村百姓的欢迎。
在医疗合作报销点工作,每天我都会遇到许多拿着医疗清单的人前来报销,对此,闲暇之余,我对部分人进行了访问、调查,被访者都笑容满面,直言表示愿意参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他们带来了切身的实惠,减轻了看病的经济负担。另外,我也遇到不少持怀疑态度的人,他们对报销补偿兑现不及时,不公平、不透明,有关医疗规定不合理意见很大,也有人抱着“花钱参保,不生病就吃亏了”的态度,因此部分人拒绝参保。经过一周的访问,查阅相关新闻报道,大多数人还是对新农村合作医疗持着欢迎的态度,且这个比例在不断上升,参合率稳步提升。由被访者总体看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连云港市被广大老百姓欢迎,渐渐地深入民心,农民也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普通农民的关怀。
二,连云港市农民的参保情况。
连云港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在20__年赣榆县省级试点县的基础上全面推广,次年,全市参加人口253万,参合率达到77.8%,发展到20__年,经过政府的宣传引导,以及受参保带来的实惠吸引,参合率已经高达99.89%,位居江苏省前列。人均筹资水平由20__年的30元,增加到20__年的100元,政府补偿由20元增加到70元,受益人群不断扩大,受益程度不断增加。到了20__年,人均筹资达到150元,政府补偿120元,最高支付限额达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
连云港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受到卫生部、省政府、省卫生厅的表扬,走在了全省和全国的前列。
调查中了解到,市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与四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有着不同之处。
首先,在补偿模式上不同,市区只保大病,即住院治疗,县里则采取保大加。保小的模式。
另外,药品和诊疗目录范围不同,市里采取的是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规定和诊疗目录,范围大。而县里采用的是《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药品目录》,品种相对较少。
最后,在管理方式上不同,市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委托人寿保险连云港负责支付业务,而县里在由县镇合管办负责,在医院内设立医疗保险点。
三, 连云港事农民的就医情况。
在沙河县医院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办公室实践期间,我随着刘主任,也进入过农村调查农民的就医情况,以及大力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如今。
几乎每个村子,都有小型的医疗诊所,虽然设施简单,但是村民就医方便,而且不用交付挂号费、诊疗费、注射费,药费也比医院内便宜许多,大多数农民愿意到村卫生所看病。在卫生所看病,一般都是常见病,为此,政府按照实际出发,采取了“保大+保小”的模式,一些常见病也能看,带着医疗卡看病,当时就能报销哦部分医疗费用,给农民带来了实惠,提高了农民参保的积极性。
四,农村合作医疗主要存在的问题,缺陷。
1,少数人抱着占便宜的心理,平时不愿花钱参保,直到发生大病、需要大笔医疗费时,才跑去要参保,可是已经过了每年的参保期限,于是找人托关系、甚至去医疗报销办公室去大吵大闹,为此给大家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2,由上述看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还不到位,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参保率过低,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推进。
3,新农村合作医疗,以大病补偿为主,有很大的局限性,事实上真正影响农民健康的都是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而只保大病,却难以覆盖、惠及多数人的利益。
4,连云港市对不同医院、不同的消费者水平,按照不同的比例进行补偿,报销的比例还偏低,即使报销了部分,农民还要自付50%——70%,面对昂贵的医疗费,补偿金也是杯水车薪,没有根本上解决农民“看病贵”的问题。
5,药品种类过低,有一些农村急需的药品都未在报销范围之内。我在报销管理办公室实践时,常遇到农民拿着医疗费用单,询问“为什么花了这么多钱,报销却这么少,即使按最低比例也不对啊。”这时,工作人员不得不无奈的解释,他所用的药品不在报销范围内,而在报销范围内的药品却又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6,对外出打工和外来打工者的补偿。这些人看病往往报销繁琐,甚至是无法报销,为此有人打工者在得病时,不得不回到家乡就医,以节省医疗费。这些打工者,为了所在的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地政府应该考虑到农民工的利益。
7,医疗费用补偿操作不透明,也不规范,缺少民主监督,甚至是有关系的可以多报销,没有关系的,就少报销许多。
8,定点医疗报销医院的职业道德有待提高,医生医德,令人堪忧。 五,结束语。
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 是关系农民健康,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是关乎连云港市350万的大事。
对于连云港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以及我的所见所闻所想。 我建议。
提高政府财政补偿的标准,加强宣传,争取让更多的人参保。提高报销比例,扩大报销药品的品种范围,降低报销的起点。
加强和细化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提高透明性,保证公平、公正、公开。合理的改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加强医生职业道德的教育,另外,要关注、解决外来劳工和外出打工者的医疗报销程序,争取早日实现联网管理,实现跨市、跨省的新农合报销网络互通,早日实现随时随地的看病报销问题。
最后。我相信,经过党和政府的不懈努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会越来越好,逐渐的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 的问题,构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社会和谐,百姓安康!
第4篇 关于农民联合合作调查报告
我区居民收入倍增行动,是以提高全社会致富能力为目标,让每个社会成员拥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走共同富裕之路。农民是社会中整体收入相对较低的群体,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无疑是收入倍增计划中最重要、最艰巨的工作内容之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可以将分散的、小规模的农业生产组织起来,让农民在家门口、在熟悉的农业生产经营中增收致富,对带动农民特别是纯农民实现收入倍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们通过实地调研,围绕如何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自身发展,更好地发挥带动作用作了一些思考。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遵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一批、整改一批、提升一批”的工作思路,加强政策引导,突出富民核心,有力地推动了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壮大。目前,已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66家,其中专业合作社35家、专业协会31家。拥有总资产905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4627万元,拥有注册商标65个,入社农民成员总数5778人,辐射带动农户数2.69万户,直接带动成员增收3385万元。2023年销售农产品总值3.66亿元,实现盈余1776万元。伴随着形式上的逐步拓展和内容上的逐步深入,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日益成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加市场竞争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最有效最直接的组织载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为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促进了高效农业规模经营,推动了农业转型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自身优势,以信息传递、科技示范,带动周边农户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吸引农户通过土地、资金、劳务等生产要素发展规模经营,促进了全区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推动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打造了以翠竹茶叶、精细蔬菜、特色水产、花卉苗木、时令果品为代表的高效农业生产基地,为“一村一品、一品领先”奠定了坚实基础。
2、促进了合作领域拓展延伸,增强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市场需求与农民愿望有机融合,不断扩大合作领域,带动农民开展联合合作,引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成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从服务领域看,从事花卉苗木、蔬菜、茶叶、粮油、果品等种植业有21个,占60%;从事水产、畜牧等养殖业的有11个,从事农机等服务的有3个,占40%,基本涵盖了我区的各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以及技术、信息等范围,一些专业合作组织已从单纯的生产服务扩展到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逐渐形成合理适用的内部分工,实现了农业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市场化发展,提升了合作组织对农民的吸引力,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呈现出跨越式发展势头。
3、促进了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优势农产品为合作基础,在提高品质、优化品种、树立品牌上下功夫,带动农民在获得规模效益和比较效益中实现增收。目前,我区专业合作组织已获得35个农业标准认证、绿色食品8个、无公害农产品21个,“斗山”太湖翠竹获得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培育发展了“甘露”青鱼、“绿羊”大闸蟹、“港下”苗木、“黄土塘”西瓜、“久绿”蔬菜、“安星”葡萄等一批较高市场知名度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品牌农产品,这些名特优农产品的高附加值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东港镇黄土塘西瓜专业合作社以品牌西瓜、甜瓜种植为龙头,带动当地102户农民参与瓜类种植,经营面积达到1000多亩,西瓜、甜瓜亩均效益分别超10000元和20000元,是稻麦效益的8-12倍,让入社农民享受到了高效农业带来的实惠。
4、促进了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加快了科技兴农步伐。农民专业合作将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作为根本任务,加强政产学研合作联结,以技术辅导、宣传培训、印发资料等方式,让农业技术“进村入户”,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提高了农业生产专业化、标准化水平,提高了农产品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近年来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共推广新技术30项,推广面积55万亩次,推广新品种20个,推广面积32万亩次,举办各类技术培训52期,培训人员达2800多人次,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育了一批符合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新型农民。
5、促进了营销网络构建,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头连着农户、一头接着市场,根据市场信息和市场需求,有计划地组织生产,有计划地组织收购和销售,发挥“对内服务、对外竞争”的作用,为农户提供品种、农资、供销、信息等一系列服务,克服了农户小规模经营信息不畅、成本较高、盲目生产带来的销售困难,增强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专业合作社彻底改变了“提篮小卖”销售模式,促进了农产品销售多元化,经纪人成为主要销售力量,订单农业、农超对接、直销店以及网络销售等已渐成规模。2023年,羊尖水产协会通过网上销售河蟹8万公斤,销售范围扩大到江西、云南等地。区蔬菜协会组织1000多个农户,通过订单农业让零散种植的蔬菜走入朝阳蔬菜市场,年销售蔬菜2.3万吨,专业合作组织为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代言”能力不断增强。
二、存在不足
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属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与农业市场化需求、与农民增收的愿望,以及与周边先进地区相比在诸多环节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整体建设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从规模上看,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个体规模较小,成员人数在200人以上、年营销规模在200万元以上的专业合作组织较少。从经营服务上看,松散联结的多、创办加工实体的少;专项服务的多,产加销一体综合服务少,有些合作社在组建和管理上“行政推动”的色彩比较重,应有的服务功能和带动作用尚欠不足。二是内部管理还有待进一步规范。部分合作社的内部管理机制、运作机制、利益分配机制、风险防范机制还不够完善,实行风险金提取、社员二次分配的合作社不多,缺少覆盖区域更大、合作领域更宽的领军型专业合作组织;合作社懂技术会管理、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相对缺乏。三是带动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较大规模集约经营的专业合作社较少,合作组织内部会员之间以及与外部农户的利益联结还不够紧密,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区农户从合作组织获得的利益仍然不多,一些合作组织的资源还未共享、品牌效应还未充分发挥。
三、发展环境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的专业合作组织,解决的是部门统不了、集体包不了、单家独户做不了的问题,其性质决定着合作组织发展有必要、有前景,也必定在促进现代农业和带动农民致富中具有独特的魅力。
1、发展有必要。就总体而言,人多地少,农户平均土地经营规模较小,农村资源禀赋决定着必须通过合作和联结,将有限的生产资源和分散的生产要素进行有效整合,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在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农民专业合作社更是成为我区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组织基础。就市场而言,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安全关注度的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的标准化生产、可追溯机制健全的优质农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就农民而言,参加专业合作社可以带来更多收益,如羊尖水产专业合作社采取交易额返利、盈余再分配等办法,入社农户养殖亩均效益比非入社农户高200元,增收达10%以上,切合广大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愿望。
2、合作有条件。从宏观政策来看,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出台,从立法的高度为明确规定政府支持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建设项目、给予扶持资金、合作社享受税收优惠;2023年出台的《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将社区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纳入专业合作社范畴,让更多层面的农民合作组织以法人身份参与市场经济运作。从微观放活来看,我区围绕农民增收这一核心,结合实际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实施意见》,确定了园区化带动、品牌化带动和龙头企业带动等多种发展模式,鼓励和引导各类能人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从发展前景来看,专业合作社灵活的经营机制、宽泛的涉及领域和一定的盈利能力或可成为吸引工商资本进入的重要因素。
3、产业有基础。我区的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也是农业主导产业、特色产品规模化发展的过程。近年来,专业合作组织围绕全区现代农业发展整体规划和产业化布局,为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推波助澜”,打造了以高档花卉、食用生物、精细蔬菜、功能稻米、时令果品、特种水产、翠竹茶叶、景观苗木等为“拳头”产品,形成了稳定的产业基础。专业合作社凭借自身优势,逐步打开在加工和销售领域的合作空间,粮油食品加工、鱼类产品深加工、茶叶精加工已初见端倪;依托农业园区,积极参与高科技农业、高投入农业和复合型现代农业建设成为专业合作方向;全区万顷良田建设、农村“双置换”工作,促进农用地集中集约经营,又为专业合作社提供了发展契机。
四、对策建议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重要抓手,是维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从弱小到壮大、从数量到质量、从松散到规范必须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1、在合作形式上,从单一合作向多元联合转变。随着农业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单一的生产领域合作已不能满足市场要素激烈竞争的形势需求,必须推动合作社在自身建设上向强大转变,在功能上向复合转变,在规模上向联合转变。一是加强股份合作。引导农户从只缴纳会费向投资入股转变,只有通过股份合作,更多地吸收资金用于合作社设施设备的改善,提高专业合作社发展能力,才能为农民致富创造条件。探索社员投资入股模式:即引导入社社员认购与其交货量相应的股金,如社员正常交货,年终除可以享受按交易量分红外,还可以按股分红;如果社员不能正常交货,则以社员股金收益为基础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这样不仅可以集聚各家各户力量提升合作水平、提高产品档次,还可以规避农产品好销时,农户跳过合作社自行销售,滞销时销售压力推到合作社的现象。二是加强融合发展。苏州吴中区临湖镇河桥村由该村社区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富民合作社共同出资,组建成立了湖桥集团公司,推进合作社“抱团”发展、跳出“农字头”经营,2023年预计村级集体总资产可突破5亿元,比上年净增1亿元;户均股金红利预计可达7000元,比上年净增1000元。河桥村的经验不难看出,加快合作社由单一功能向综合功能的演进和提升,是农民合作联合的发展方向之一,可以充分利用各类富民合作组织的优势,促进农民的土地、资金、技术和劳务等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形成以公司化运作为模式、各类合作社多轮驱动、竞相发展的格局,让更多农民在股份合作分红、土地产出效率、规模化生产以及财产性投资中获得更多利益。三是加强多元联合。引领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开展联合合作,构建更高层次的合作平台,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趋势。在一些欧美发达国家,多层级、网络型、分权式的合作社联盟体系成为发展现代农业、联结农民的主要载体,在抵御市场风险、保护社员利益、提升合作社在市场经济中的话语权和谈判地位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专业合作社基础较强的宜兴市已建立果品、茶叶等专业合作联社7家,合作联社比普通合作社销售利润平均提升15%左右。在全区专业合作组织现有情况下,选择有条件的建立镇级乃至区级合作平台,发展同类型、同行业的专业合作联社,把分散的合作组织和小规模生产形式有序地联合起来,进行资源重组和生产要素整合,用资产评估入股划分各主体利益,把同质无序竞争变为良性合作互动,促进优势产业集中、集约、集聚发展。
2、在发展机制上,从松散合作向紧密联结转变。机制活则事业兴。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发展壮大,必须彻底改变合作社存在的“作而不合”的现状,探索“运行公司制、投资业主制、科技推广承包制、联结农户合同制”的运作机制,激发合作社蓬勃的内生动力,重点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解决专业合作“谁来办”的问题。合作社的“领办人”是资本、资源和企业家素质等核心要素的所有者和组织者,在专业合作社发展中“领办人”的作用举足轻重。在调研中,无论到职能部门、到合作社还是普遍农户,对专业合作社优秀经营管理人才都是求贤若渴。针对专业合作人才稀缺的问题,要鼓励一批懂经营、会管理、拥有良好人脉关系、有一定威望和奉献精神的经营大户、农村经济能人、技术型村干部以及龙头企业法人领办专业合作社。在培养选拔上,注重从专业合作社人员中培养锻炼一批、从社会各界中招聘选用一批,从大学生村官中选拔推荐一批,变“一将难求”为“沙场点兵”;在组织运作上,正确处理“能人”治社和民主管理的关系,在合作社成员大会选举和表决中,给予一定的附加表决权,增强合作社理事会日常决策功能,充分发挥领办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利益分配上,采取设立能力贡献股,在合作社总股本中拿出一定比例作为领办人的干股,将领办人与合作社经营发展捆在一起。其次是解决内部管理“如何抓”的问题。要按照“总体抓发展,典型抓规范”的要求,坚持边发展、边规范,继续开展以“五好”为标准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价格保护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财务公开制度,切实维护和保障广大社员的合法权益。重点抓好风险保障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的建立——在风险保障上,按照约定在销售收入或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的风险保障金,以丰补欠、结余滚存,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积极参加农业保险,降低经营风险,解除后顾之忧;在利益分配机制上,搞好会计核算,完善收益分配,对实现的盈余,在提取一定公共积累、风险资金后,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做好合作社二次盈余分配,增强合作社与农户间的利益联结。第三是解决专业指导“何人管”的问题。依托原有的农林和科技服务机构组建的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分镇落实合作社辅导员,建立定点联系和专技人才流动柔性机制,进行跟踪指导和服务,专门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规范工商登记、健全财务制度、完善运行机制等内部管理,帮助拓宽服务领域和提高服务能力,帮助合作社解决运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可将合作社盈利能力与辅导员的奖金分配挂钩,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3、在服务内涵上,从传统服务向综合服务转变。服务是合作社的生命力,更是一个区域发展成效的关键。专业合作社的服务不仅要在传统的生产环节做好文章,更要在技术、信息、品牌等方面下好功夫。一是强化科技服务。可以借鉴工业领域运用创新孵化器的运作模式,利用我区生物农业产业园、以色列中国南方培训中心、浙大研发中心等农业研发平台,施行“实验室+园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即新品孵化期在园区、加速期在合作社、推广期在农户的一条龙发展模式,让一批设施装备合作社能够承受的、核心技术农户能够学会的新品种走出“象牙塔”,让实用创新研发成果以技术入股等方式嫁接到对口的专业合作社,加快高效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步伐。二是强化品牌服务。品牌建设是谋求差别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有着较深层次的影响。目前,我区专业合作社已拥有一批知名度较高的品牌,但仍存在着很大的品牌建设盲区,许多传统优势产业、新兴产业的品牌金库正等待人们去挖掘。对于具有一定基础的产业,鼓励引导以专业合作社名义注册商标,通过“六个统一”(统一农业投入品的采购和供应,统一生产质量安全标准,统一技术培训服务,统一品牌、包装,统一产品销售,统一“三品”和基地的认证认定),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扩大产品销售半径,拓宽国内外销售渠道,将特色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对于农业资源丰富的镇(街道),可以依托叫得响的专业合作社注册商标,将多种地产农产品纳入商标使用范围,提高农产品集群集聚效应。三是强化供销服务。加强供销对接是提升专业合作社整体服务水平的关键。苏州、扬州等地由多个农民专业组建农产品销售专业合作联社,建立超市或直销店,实行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管理、统一价格、统一核算、统一服务,解决了单个合作社农产品进超市门槛太高,自己开专营店成本太高;委托中间商销售风险太高的“三高”问题,也解决了农民销售难的问题,使专业合作社、农户和消费者三方获得共赢。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供销对接方面已具备一定基础,有望寻找新的突破,积极发展现代物流、组建农资超市、加强农超对接、发展订单农业、开通网上销售,组织农户“抱团闯市场”,减少中间环节,让农民分享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增值效益。
4、在政府扶持上,从行政推动向营造环境转变。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的合作社,其性质和要求决定着政府既不能包办又不能不管,尤其是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仍处于初创阶段,需要各级各部门认真研究扶持之策,用政府“有形之手”营造环境,扶大、扶优、扶强专业合作社发展。一是强化宣传服务。认真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的贯彻落实,充分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和形式,让法律条文和相关精神进村入户、家喻户晓,增强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新型合作和依法办社意识,增加农民对合作社的相关知识、自身主体地位的认识;大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典型经验,让农民更多看到参加合作社的好处,提高牵头、组建、加入合作社的积极性,增强“联合”信心;可充分利用政府组织举办的各类信息发布、经贸活动等平台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的宣传推介,提高专业合作社的地位和社会影响力,为合作社引进项目、资金、技术和人才创造条件。二是转变扶持方式。通过项目竞标开展扶持,在建立合作社专项扶持基金的基础上,抓住合作社在销售服务、基础建设、带动农户、内部管理等关键环节,细化量化考核指标,增强扶持资金使用效率,采取项目竞标遴选方式,集中资金扶持重点合作社建设,加强合作社发展后劲,真正发挥扶持资金效益最大化;通过以奖代补开展扶持,对获得各级“五好”专业合作社等荣誉称号的单位给予奖励,促进一批领军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长壮大。通过项目带动开展扶持,发挥政府在政产学研合作中的主导作用,加速农业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利用生物农业、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扶持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二是协调各方关系。开“便捷之门”,协调组织各相关部门研究制订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意见,对普遍关注的专业合作社税费减免、农业保险、农机优惠补贴以及农田水利建设等方面,进一步细化扶持举措、简化操作手续、规范工作流程,让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发挥实效。搭“协作之桥”,探索建立“产业、金融、政府、学术界和合作社”信息互通和协调机制,结多方共赢之联盟。牵“合作之线”,加强农民与龙头企业和其他涉农组织的链接,协调同质或相关行业专业合作社的利益关系,走整合发展之道路。四是增强融资支持。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探索建立以财政为主导的合作社发展担保与扶持基金,用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反担保,并对贷款利息进行适当补贴;正确引导合作社开展农民资金互助,鼓励金融部门扩大为农服务范围,对具备法人资格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授予一定的信用额度,对农户履约能力和可信任程度实行动态管理,根据用户信用状况,及时调整授信额度,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应突出“农”字特色,根据专业合作社生产周期等要素“量身订做”融资方案,有效破解专业合作组织融资瓶颈。
第5篇 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问题是三农工作的重大课题。带着这个问题,最近,我就_____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系统调研。从调研情况来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是农村经济体制转型的基本方向,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把农民组织起来的最佳载体。
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积极作用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民在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建立了一批以农民为主体、以民办为核心、以利益为纽带、以服务为手段、以章程为依据、以增收为目的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从全市的情况看,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正处于从萌芽阶段向加速发展阶段转换的关键时期,尽管起步较晚,但近几年也获得了一定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56个,其中已登记注册的242个,占68%;会(社)员13.6万人,带动农户18万多户,占农业总户数的14.3%。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促进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连接,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从我市的实践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以下四个方面发挥了比较明显的作用:
一是能够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集中生产要素,实现规模经营,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通过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产品销售,降低了生产与交易成本;通过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从而帮助农民增加了收入。澧县蜂业协会通过提供蜂资供应与信息服务等措施,为蜂农节约40%的成本。__年,在欧美限制中国蜂蜜出口的不利条件下,及时引导蜂农调整生产标准,打破技术壁垒,全县蜂业仍实现增收230多万元。鼎城区中河口镇榨菜协会引导农户发展规模生产,签订购销订单,减少了因市场波动造成的不利影响,保证了菜农稳定增收。全镇种植榨菜2万多亩,年创产值8000多万元,户平增收近__元。据统计,全市__年各类合作组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200多元,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1300多元。
四是能够提高政府领导农业效率。长期以来,政府在领导农业中管得过宽,管得过死,直接干预农业生产,往往是政府号召调什么,市场就多什么,农民就亏什么,既影响了政府领导农业的效率,又损坏了政府自身的形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使政府找到了调控农业的有效载体,能很好地解决政府统不了,国家经济技术部门包不了,龙头企业办不了、农民单家独户干不了的许多问题,使政府走出了以往用计划经济思维抓调整,只决策不负责,政府和农民各搞一套,官逼民富,民没有富,官被逼到墙角的怪圈。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把广大基层干部从大量的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搞服务、办实事。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之所以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发挥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主要原因三:
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与市场经济有很强的共生性、共存性,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真正意义上农民自己的组织,是当前比较合理的农民权益保障和利益表达机制。
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其它组织比优势明显:与行政组织比,能克服过多行政干预和计划经济惯性,更有效地组织农民按市场规律进行生产经营。
与龙头企业牵头比,能有效摆脱受制于龙头企业的从属地位,自主进入市场。与分散经营比,更能有效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实践证明,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我国农村经济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必然选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各级政府必须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高度出发,把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对策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广大农民在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的又一次伟大探索。各级政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指导、协调、服务和扶持,在具体工作中帮助完善组织、创新机制、优化环境,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真正建成引领农民致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载体。
1.把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基本原则。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村改革的新生事物,为确保其健康发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要坚持四条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原则。要在自愿、平等的前提下,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不能改变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能改变成员的财产所有权,不能干预农民家庭经营和自主经营。二是坚持自愿、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自愿是前提,不强扭、不捏合;民办是本质,要按照农民的合作愿望,以农民为主体,独立自主地开展劳动、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合作;民管是关键,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充分保障成员对组织内部各项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民受益是核心,要通过合作经营获取最大效益,并按照惠顾返还的原则,最大程度地增加成员收入,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就是要围绕主导产业、拳头产品、优势资源分类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做到因地制宜,不定模式、不定规模、不定框框、不搞一刀切,让农民自己抉择,多领域、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发展。四是坚持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的原则。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新形势下的体制和制度创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各级政府不能急于求成,不能下指标,分任务,搞运动,而要调查研究,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不断提高,做到因势利导、稳步推进。
2.指导农民探索专业合作组织的多种形式。各地情况千差万别,生产力水平很不一致,农民素质参差不齐,各地应当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合理选择发展模式。从各地实践看:可以选择农民合作创办型。就是通过专业生产经营大户、经营能手和科技人员牵头组建合作组织,在一定区域内联合其他生产专业户或农户进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营销。可以选择龙头企业带动型。就是依托有一定经济实力的龙头企业(公司)建立合作组织,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协议或订单,合作组织向农民提供信息、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指导农户按照标准生产,实行产品回收。可以选择社区合作型。主要是在社区组织基础上进行专业合作制改造而组建的合作组织,将单纯的行政管理职能转变为集资源开发、经营管理、技术指导和资金服务为一体,开展统购统销等综合服务。可以选择能人领办型。就是以城乡经济能人为主领办的合作组织。这种组织形式由于牵头人经济素质较高,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各种经济关系比较多,接受新生事物能力比较强,虽然出现时间不长,但效果很明显。总之,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尊重农民的选择。
3.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协调各种关系。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必须协调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合作组织与内部成员的关系。合作组织对内不以盈利为目的,以最大限度为成员服务,增加成员收入为已任。内部成员要严格按照专业合作社章程办事,自觉履行相应义务,维护组织权威。二是合作组织与政府部门的关系。发展合作组织,政府部门不能包办代替、行政干预、拦关设卡,而要出台优惠政策,制定扶持措施,帮助完善管理,搞好协调服务,扶上马、送一程,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创造宽松环境。三是合作组织与农村基层组织的关系。农村基层党政组织主要是加强对合作组织的指导、协调、服务和扶持,专业合作组织按市场运作、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自我管理、自负盈亏,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4.制定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优惠政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树立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就是扶持农业、扶持农民的观念。在政策扶持上坚持七个优先:各级财政每年优先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范发展,创造品牌,提高带动能力;优先对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承担、组织制订的项目,给予适当补助或贷款贴息;各级金融机构要在授信基础上,适当放宽贷款抵押担保条件,优先给予贷款支持;优先为协会会员提供农业生产和经营信息服务;优先为协会会员提供生产和经营的场所,凡创办加工、流通企业的建设用地,可以依法优先办理土地征用手续,对建设用地优先安排指标,其级差地租经批准后予以全额先缴后返;优先为协会会员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优先为协会会员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其他具体问题。总之,要通过各个环节的优质服务,各项优惠政策的有力刺激,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造更加广阔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第6篇 关于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调查报告
为筹备开好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现场推进会议,按照市委要求,市农委、市供销社、市科协联合组成调查组,对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我们感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深化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广大农民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又一伟大创举。近年来,这一新生事物在农村改革大潮的推动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不断发展壮大,已逐渐成为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基本情况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我市已有十几年的发展历史,经历了萌芽、发展、巩固提高几个阶段。截止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总数已达到个,会员万人。分布在全市10个县(市)区个乡镇,涉及到农村各业。从全市范围看,我省农技协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多种类型并存。按组织类型划分,全市有农民专业协会个,专业合作社个,农民股份合作公司个,各类联合体个,行业协会个;按产业划分,从事种植业个,养殖业个,加工业个,其它产业的个;按领办单位划分,专业技术部门牵的个,村级组织牵头的个,能力领办的个,其中,乡村干部领办的个。
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向高层次、实体化方向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市有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围绕当地支柱产业或经济效益高的种养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兴办经济实体,以公司带农户、连市场为主要形式,开展技、农、贸配套服务,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向高层次和实体化发展。特别是近年新成立起来的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立足高起点,主动寻求与高效益产业相结合,协会、公司、基地一齐运作,一头连农户,一头连市场,创造出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
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愈来愈引起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自诞生之日起就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不要国家的人员编制和国家一分钱投入,完全依靠农民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能人会长和农村经纪人的带领下,引品种、学技术、闯市场,不仅在市场商品经济的大潮中争得了一席之地,而且也有效地促进了当地产业经济的发展和财税收入的增长,已逐渐得到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
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从总体看,我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向专业化、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进程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展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通过调研我们感到,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中,各地都在在实践中探索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认真总结和推广这些经验和做法,是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
3、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必须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加强管理,规范动作。通过调研我们感到,我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随着不断发展壮大,管理上的弊端日益显露。针对这个问题,各县(市)区把规范内部运营机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推动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一是规范了组织关系。全市有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民政部门注册,有个在工商部门注册,市科协、市供销社对合作组织统一制定了示范章程,明晰产权关系,规范权利义务,完善操作办法,确保经营活动有制可依、有章可循。二是规范了利益分配。安达、海伦大力推行了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以契约或合同形式,固化双方责权利关系,引导农技协按照企业行为从事生产经营,推动由合作化经营向企业化经营转变。比如,海伦市通过是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直接改造成有限责任公司,或者在合作经济组织内部组建有限责任公司,从而提高了合作经济组织的经营效率和竞争能力。目前海伦市已组建农业有限责任公司32个,集团公司5个,在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三是规范了内部管理。在这方面,各地重点是全面实行组织会员制,入会农户全部颁发会员证,建立会员档案,按照民主办公制度,明确会员的权利义务,定期召开会议,对会员进行培训,加强经验交流与信息沟通,提高协作共事水平;、安达市还要积极探索和推行支部加协会的创建模式,实现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与农村党的建设的有机统一。四是规范了发展机制。积极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广泛联系,定期对负责人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
第7篇 关于对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工作评议的调查报告
按照区人大常委会专项工作评议活动安排,8月至9月,评议调查组对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组先后深入到各镇街卫生院、区直医院、部分村居,发放了调查问卷,分别召开了人大代表座谈会和镇街、村居干部座谈会,走访了部分参合农民群众,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现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区政府及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开展工作,报销比例逐年提高,农民参合率达98.34%,促进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平稳运行,提高了农民群众医疗保障水平,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主要特点是:
(一)领导重视,部门协作,新农合基本履盖全区农民。为了加大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区、镇(街道)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把其作为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区政府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编制为副科级事业单位,专门核定了人员编制,连续两年为区新农合办考选2名本科生。区财政每年都把区新农合办公经费列入年度预算,还拨专款为区新农合办配置了全市首辆监管专用车。镇街政府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按照属地化管理要求,组织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动员、资金筹集、费用报销和数据统计工作,有针对性地对农民进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宣传和健康知识普及,注意总结本地区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受益事例,使农民真正认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和好处。目前,我区参合农民已达到21.49万人,参合率达98.34%。
(三)改善设施,提高服务,医疗卫生事业加速发展。一是农村医疗卫生设施有了很大改善。今年,区政府拨付专款45万元,实施了张山子和马兰卫生院国债扶持改扩建项目续建工程。健全完善一个中心、四个站配套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区政府已全面完成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任务,三年共建成标准化卫生室110个,顺利通过了省级验收。二是提高了农村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区、镇普遍加强了对定点医院的管理,实行定期检查制度及医疗信息公示制度,促进了定点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三是促进了服务水平的提高。区人民医院总投资1000万元、总建筑面积为7000平方米的外系病房楼投入使用。启动了区中医院老年托抚中心工程项目建设。同时,通过不断加强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开展城市支援农村卫生,加强卫生院服务能力建设和区、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提高了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长期而复杂的社会性工作,区政府及主管部门虽然做了许多工作,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新农合宣传工作还不深入。202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涧头集镇试点以来,虽然区、镇逐年加大了新农合政策宣传力度,但宣传和引导工作尚不够深入,极少数乡村干部对新农合政策落实不重视,自身政策不熟悉,无法给群众正面宣传,还有相当数量的农民群众对新农合不是很了解,对具体政策知之甚少,哪些病能报,报销比例是多少,以及报销手续、用药目录等还不了解、不清楚。
(二)新农合政策尚不完善。一是报销比例还需要进一步调整,使其更加科学化、合理化。二是用药目录限制过死。目前,我区村级卫生室用药目录仅为250种左右,不能满足群众的看病需要。三是报销层级设定较复杂,群众具体办理很麻烦。四是定点医院审核结算人员构成不够合理,审核结算程序、告知制度的执行不严格。
(三)医疗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一是由于多年的欠帐,部分合作医疗定点单位的卫生基础设施比较差,房屋老化、设备陈旧、服务功能不健全等问题较为突出,近两年虽有所改善,仍不能适应农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就医需求。二是基层医疗机构缺乏专业技术人才,镇(街)医院医务人员学历低,专业技术水平不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
(四)管理体制还需理顺。新农合是政府主导的医疗保障制度,各级政府是新农合管理的主体。但我区管理体系仍不完善,镇、村两级只负责每年的筹资任务,平时对新农合缺乏监督管理,没有固定的工作人员,无办公场地、无办公经费。现在镇街新农合医疗管理都由镇街卫生院代管,这样就出现了医院管医院、医院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局面。新农合网络化管理程序尚在运行初期,需及时进行完善规范。
(五)违规违纪现象还时有发生。一是冒名报领医疗补助。由于身份确认措施不力,未参保的群众在需要时可以借用亲友的证件住院治疗和报销费用。二是部分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执行新农合政策中存在趋利行为,只顾追求自身经济利益,对证(合作医疗证)下药,开大处方、不合理用药,人为加重了患者医疗费用负担。三是非法行医现象还未杜绝。有的药店存在前门卖药、后门行医的现象。今年,涧头集某村甚至出现了非法行医致人死亡现象。
(六)镇街医院发展环境堪忧。一是医务人员报酬低。镇(街)卫生院普遍反映基层卫生院医务人员工资低,导致基层卫生院医务人员工作不安心,服务意识差。二是医患纠纷多。调研座谈中,医务工作者普遍反映当前医闹事件比较突出,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大,甚至有职业恐惧感。三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大部分乡镇卫生院收入低,只能勉强维持人员工资,没有资金用于投入医疗设备购置、人员业务培训,影响了医院的发展。
三、几点建议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受益者是最基层的广大农民群众,这是党和政府实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区政府及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让广大农民群众分享改革开放成果。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深入宣传,保护和调动农民参合积极性。着力在宣传新农合政策的灵活性、实效性上下功夫,做好典型事例的宣传;紧紧围绕如何树立和提高农民的互助共济意识、疾病风险意识、自我保健意识、医疗机构服务意识进行宣传;要结合好日常宣传与重点时期的宣传,树立参合农民受益典型,以现身说法的形式让新农合政策在广大农民群众心中生根开花,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农民的参合率。
(二)调整政策,切实让农民最大程度得实惠。好的政策是实现新农合目标的关键。一是核心政策要稳定。大病住院报销和门诊统筹这些政策对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发挥了重要作用,因而要维持基本稳定,适度调整。二是实现三个逐步扩大。即逐步扩大新农合基本用药范围,把那些疗效高、价格相对较低的药品纳入报销范围;逐步扩大单病种报销范围,合理确定报销费用,更加有效地减轻患者负担;逐步扩大大病统筹的范围,可适当的把一些慢性病纳入报销范围,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民的受惠水平和新农合的吸引力。
(三)加大投入,认真抓好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要积极争取国债项目和省专项资金项目,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吸纳社会资金,加强镇街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诊疗设备配置,通过两、三年的努力,使全区的镇街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就医条件和环境有较大的改善,诊疗能力和服务水平有较大的提高,能够满足农民群众的就医需求,真正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多发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区。
(四)强化措施,积极引进和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人才。要建立健全医护人员安心在基层从事医疗卫生服务的激励机制,引进专业骨干和吸收大学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从事医疗卫生服务,逐步解决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人才匮乏的问题。要加强对现有的镇、村医生的执业技能培训,继续实行区直医院医师下派到农村卫生机构进行传、帮、带,逐步提升农村卫生机构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
(五)结合实际,创新完善新农合运行管理体系。要进一步完善区、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新农合报销制度、转诊制度、二次补偿制度,优化工作流程,为农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医疗卫生服务。要积极推进新农合信息化建设,全面实现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与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有效对接,提高服务效率。借鉴先进地区经验,采取多种手段,尽快建立区、镇、村三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和监督管理机构的网络监管体系,全面实行微机、信息卡管理,堵塞监管漏洞。
(六)完善机制,注重医疗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要健全完善定点医疗机构的长效监管机制,拿出具体措施,配备专门的镇街合管员,实行在区级合管办的统一组织下,履行监督职责,真正发挥其监督作用。要开展定点医疗机构资质的年度审查,严格准入管理和退出机制,进一步规范定点医疗机构服务、收费行为,促进其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诊疗、合理收费。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的行风建设和经常性的督促检查,有效制止和查处医生点菜、病人买单等开大处方或小病大治的行为。要加大对农村巫医、游医和非法行医行为的打击力度,整顿规范农村医疗卫生市场。
(七)总结经验,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发展。一是要对现有经验认真总结,科学合理地测算各种数据,不断完善基金管理使用方案,防止过多沉淀或透支。按照农民得实惠、医院不亏本、基金不透支的原则,稳步探索新路子,增强制度吸引力。二是新农合医管部门要进一步调查研究,广泛收集群众和镇、村医疗机构服务人员的意见,及时向省、市有关部门反馈,根据本地区实际适时调整方案,尽量满足群众基本医疗需求。
第8篇 对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调查报告
南部县开展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以下简称试点工作),对提高农民健康保障水平,减轻医疗负担,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有重要意义。当前,如何有效解决让农民参保、费用控制等难题,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使农民真正从中受益,把试点工作建成人民满意工程,仍是首要任务。
一、初步成效
试点工作在我县正式启动已历时一年,进入医疗费用补偿程序已有10个月,各项工作稳步推进,进展有序。目前,全县参与合作医疗农户约24.5万户、83万人,参加率达79%。今年1-3月受益群众7.39万人,补偿金额467万元,其中住院补偿6092人,人均补偿500元,试点工作取得明显的效果。
1、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看病难题。
我县在试点工作中坚持按照“大病统筹为主,预防治疗双管齐下”的方针,有效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意识、自我保健意识。对年内未住院的农民实行免费体检制度,初步以乡镇为单位建立了农民健康档案,确保群众“无病保健康,小病自筹费用,大病统筹关怀”。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医疗救助体系,对患重大疾病的农民实施“大病特补”,从治疗费2万元以上起,超支部分按30-50%不等的比例予以补助;对农村五保户实行二次补偿,二次补偿实行零起付点,按实际费用补偿50%;对农村“大病特补”、“二次补偿”后仍无力承担剩余医疗费用的农民实施医疗救助。
2、有效地改变了农民就医习惯。
实施合作医疗试点后,通过提高补偿比例、降低门槛费、封顶线后,农民就诊、住院比例明显上升,农民健康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小病拖、大病抗、得了重病起不来”的现象得到改变。农民高兴地说,一年只花10元钱,就能享受到“公费医疗”,值得;在县内出院时当场就能获得补偿,方便。
3、有效地激活了乡镇卫生事业发展。
许多乡镇卫生院在试点工作开始前人员四分五裂、名存实亡。试点工作进行后,乡镇卫生院进行了重组,以往的医务人员又回来上班从事试点工作。而从操作来看,合作医疗管理机构、服务机构诚信、优质、高效、细致的服务工作对于引导农民自愿参与合作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参与合作医疗的农民自主选择定点医疗机构诊治疾病,有利于促进全县卫生资源优化配置,有效构筑了定点医疗机构公平竞争的平台,促使全县卫生资源最大化地发挥作用,服务行为进一步规范,诊治能力进一步提高,医患纠纷逐步减少,实现患者需求与医疗机构自我发展的“双赢”。去年全县医疗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6%,药品占业务收入的构成比下降2.38%,开大处方和滥用药、造成人民群众医药费用负担过重的现象得到了遏制。
4、有效地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
通过抽样调查,群众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满意率达90%以上。平桥乡1村9社农民陈维润患白血病在广东和南充中心医院住院花费3万多元,由于参加了合作医疗,报销药费7450元,解决了继续住院的经济问题。受益群众感慨地说:“农村税费改革,政府实实在在为我们减负;新型合作医疗,政府实实在在为我们拿钱,这是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心。”
二、存在问题
1、宣传工作不够深入。
一是党政对宣传工作重视不够,宣传方式简单,部分农民还不知道农村合作医疗的作用,更不知道具体的操作程序。
二是部分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对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把握不准,对农民缺乏有效的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对这一德政工程理解不全面,甚至产生误解。
三是部分农民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风险意识不强,互助共济观念淡薄,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不十分了解。
2、试点工作权责利不够清晰。
一是工作相互推诿。部分乡镇党政领导认为合作医疗工作是卫生部门的事,具体的工作应由乡镇卫生院去实施。有的地方虽由政府牵头,但要求乡镇卫生院支付工作经费等,造成工作脱节。
二是岗位职责不清。由于村、社与医院之间职责不明,信息不畅通,在做基线调查时意见不统一,影响了试点工作的整体推进。
三是工作效率低下。在试点过程中,由于登记、造册、收缴费工作进展缓慢,影响了填发《医疗证》、建立家庭帐户、个人信息资料录入和送审、农民办理住院补偿等后续工作,群众有意见。
3、群众对费用报销不够满意。
一是农民认为报销费用低。部分农民认为手续多,审查严,报帐较为麻烦,到手的钱少。河东区老鸦镇流杯村三组参保农民吴显发因骨折在县人民医院治疗,花去费用3700元,几经周折实际报销才278元,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二是农民受益面小。合作医疗定位于“大病统筹”,在报销医疗费用中,未住院则不能享受基金补偿。假定一次大病在县以上医院住院后,补偿费用为3000元,就需要花去100个人全年的所有医药费,也就是说覆盖率仅为1%左右,其结果可能造成“大病”保不住,小病又没顾上,发展成更多的“大病”。
三是审核工作缺乏公正性。有的乡镇卫生院为笼络病人,该审核的项目不审,或审核出的项目不计数,夸大报帐金额,影响了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费用的公平、公正。同时,部分乡镇卫生院补偿公示形同虚设,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
四是医药收费标准不统一。药品报销范围太窄、品种太少,甚至出现同一种药品,在定点医院拿药的参合患者比不参合患者支付的费用要高,正规医疗机构的药品价格比个体私人诊所和药店的药品价格要高。更为突出的是报销有“封顶线、门槛费”,还有“好药不能报”的限制,影响到了农民受益。
4、合作医院管理不够规范。
一是服务质量不高。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不够完善,整体服务功能低下,不能满足当地农民的就医需求。同时,设置定点合作医疗,门诊费用的报销只能在合作点报,部分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够好,直接影响农民参保。
二是收治住院病人把关不严。无论具备住院条件与否,能收的就收,故意延长住院时间,从而影响了农民的看病热情,这一点在乡镇卫生院尤为突出。
三是处方用药违反规定。有的合作医疗点,开大处方、人情方的时有发生,群众产生攀比心态,也影响了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进展。
5、财政经费投入不够充足。
一是合作医疗业务费用负担过重。在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中,乡镇卫生院要承担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工作量宽面大,而财政没有一分钱的补助,加重了乡镇卫生院的经济负担,有的乡镇卫生院形成了新的债务。挫伤了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是县合管办年度预算经费不足。县财政核算的20万元工作经费,远远不能适应县合管办业务费用的需要,加重了乡镇医院的经济负担。
三、对策建议
1、加大宣传,扩大试点工作的影响力。
要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的宣传和发动工作,大力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目的、原则、意义、基金的管理运行、费用报销流程、转诊等内容,宣传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给农民群众带来的实惠。要通过“典型带动、压滤机滤布示范引导”的工作方法,充分调动农民自愿参加的积极性。同时,系统地设计一套内容完整、通俗易懂、便于接受的宣传方案,力争农村合作医疗宣传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2、加强领导,提升群众参与的认可度。
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保证财政资金长期、稳定投入,有效解决“筹资难”等突出问题。县合管办要组建试点工作督导组,设立举报电话或,切实加强对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监督指导,做到群众有意见可以提,有“猫腻”可以举报,着力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不公正、不透明等新情况、新问题,提高农民的认可度,真正让农村合作医疗成为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3、健全制度,促进试点工作的规范化。
一是要建立科学的筹资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导、群众主体、政府补贴、社会捐助”的筹资形式,对因完成县下达的目标任务而垫资的乡镇,县委、政府应采取补救措施,切实减轻乡镇村社干部负担。同时,对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费用的报销要坚持做到乡、村张榜公示,定期或不定期向社会公布合作医疗资金的收支情况、受益群众名单以及参合农民的补偿数额和比例,确保参合农民的知情权。要坚决防止截留、挪用、滥用合作医疗资金的事件发生,确保专项资金有效用在农民身上。
二是要规范合作医疗基金管理。加强对基金的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坚决杜绝合管办既对医疗机构的费用单据实行审核,又直接办理报销拨付现金的做法。对乡镇收缴的医疗基金,要及时上缴县财政专户,做到“收钱的不管钱,管钱的不用钱,用钱的不见钱”,确保合作医疗基金的安全使用。
三是要强化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进一步加大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与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支出,切实减轻农民医疗费用负担过重的问题。要全面落实各定点医疗机构对农民的各种优惠服务措施,真正让农民得到实惠。
4、科学操作,增强试点工作的实效性。
一是简化报帐程序。要全面推进科学合理的报帐结算制度,加快报帐速度,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各定点医疗机构可以采取先行垫付的办法,实现农民随时出院、随时结算、随时报帐。
二是取消门诊补偿费用。将个人缴费全部用于住院统筹基金,一次性趸交收费10元,5年为收费周期,平均每年统筹2元。这样既可体现互助共济的原则,又能够节省人、财、物,降低运行成本,更能够消除定点与非定点医疗机构之间因价格竞争而挫伤农民积极性的矛盾。
三是要让利于群众。各定点医疗机构要降低医药费、服务性收费,药品价格、费用的审核报销要坚持阳光运作,做到公开透明,提高农民的参合积极性。
5、强化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积极性。
一是严格资格审核。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乡镇卫生院上岗的合管员严格进行资格审查,重新认定,确保基层审核、补偿工作质量。
二是加强业务培训。对农村合作医疗点骨干医生,县财政应拨付专项资金,加强对全县专业人员业务知识、业务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三是强化后备力量。从当地具有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和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中招聘一部分优秀人才充实到乡镇、村医疗机构中来,以提高乡镇、村医疗机构的整体水平,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题。
6、增加投入,保障试点工作的有序化。
一是要统筹经费。县委、政府对县合管办的工作经费进行核定,应根据实际业务量的多少和相关费用的支出酌情考虑,也可参照人口、参合率确定区乡镇经费比例,属于由县级财政承担的经费,应全部纳入财政综合预算,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转。
二是改善就医环境。要按照建立公共卫生财政预算的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尽可能将农村卫生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要不断改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的功能和条件,增加乡镇、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修缮、设备更新的投入。在保证从业人员工资的前提下,适当提高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福利,增强医务人员干事的激情,推动试点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第9篇 关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时间:
二、调查人:
三、梁城村基本信息:
2、人口状况:本村人口2040多人,农业人口1500多人。
3、经济状况:本村经济发达程度位于所在办事处中上等水平,全部是农业区。
4、村中共4位干部,全年个人工资为8000到10000元,村中有诊所一个,图书屋一处,村中有固定办公场所。
四、调研背景及调研内容
我也是从农村贫穷家庭出来的,所以我对于农民患者看病难问题曾有过很深的了解,因此,当我成为一名大学生后,我更加关心这一问题,并把他纳入我的调研课题。
目前我国把看病贵列为新的民生三大问题之一。多数农民由于无力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往往有病不看,小病拖大,大病等死,与此同时,他们由于缺乏保健知识和自我保健意识,更容易受到疾病的困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陷入恶性循环。医疗保障的缺乏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阻碍,再此背景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2002年10月诞生了。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自2003年开展至今,在全国已经有了多个试点,合作医疗制度正在逐步的发展和完善。我这次调研的内容便围绕合作医疗展开,通过了解农作医疗的实施情况以及村民对合作医疗的满意程度,以求进一步发现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而作为国家提出的一项惠民措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确实给农民带来一定的好处,但中间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因此我利用业余时间对本村有关合作医疗方面事宜进行调研,通过此次调研活动,对本村合作医疗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对实施中出现的优缺点进行初步总结,以便对总体情况作大概的统计!
五、具体工作
在调研期间我以走访的形式了解有关合作医疗方面事宜,然后以入户访谈的形式进行具体了解,并总结出了我村有关合作医疗的详细信息。我村有一家合作医疗定点诊所,在村中心地段,村民大部分看病在村中诊所进行。村医疗诊所的医生都有行医证,农民在村卫生所看病都有保障。我们与医生交谈时得知:农民所交的保险金额全部归农民所得,所交保险费用完以后另外每人还可以享受200的报销。在镇医院住院病人可以享受80%的报销,到市级医院的住院病人可以享受50%的报销。到省医院住院的可以享受40%的报销。
我们在于农民交谈的时候得知农民对新型合作医疗都非常满意。他们说:现在看病方便便宜,乡村医生服务态度好,村民们看病放心,现在也不愁生大病,国家可以报销。以上是我们交谈及作调查问卷时他们提及的,其中的道理就由大家来思考吧!
比例由07年的90%上升到08年的95%,我村的合作医疗宣传力度逐年增大,宣传方式也不断增多!同时由于07年有一部分受益家庭,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起到了宣传作用,而国家的支持更是此项制度不断扩展的坚实后盾。
报销问题是合作医疗中的一个大问题。开始大部分村民表示怕麻烦,怕浪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而不愿去报销:也有村民说报销要走后门,而自己又一没钱、二没权,还是不要吃这个苦为好也有村民认为家里人身体都很好,没有也不会遇到报销的事,因此对此事漠不关心;还有一部分村民这样解释不了解报销比例、报销流程的事,不好意思询问那些办过报销的家人,认为那是隐私的侵犯。部分得到报销的村民说旗医生服务态度好,每天的单子都会给你填好,你要是有不清楚的地方,他们会给你指点。后来,通过政府部门加大宣传密度,村委会班子人员商们讲解,让群众了解合作医疗的好处,村干部帮助农民到镇合作医疗站点报销。群众们逐步了解到了合作医疗的好处,由不愿参加合作医疗转变到自愿参加。
我们从报销较多一户了解到,夫妻二人同时患病,治病使其欠下债务,使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捉襟见肘。虽说补偿的较少,不足以填补其家庭空缺,但从一方面可以使留下的人得到一丝安慰,也算是国家给咱们的交代。从此可见,因病至贫的事在农村还是较为普遍,想要彻底实现合作医疗的最终目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从其他村民口中了解到大家对国家补偿这件事还是相当满意的。
六、调研分析
经调研发现新农村合作医疗在梁城村有了很好的开头,而98%的参合率更能说明此项政策的可行性。同时我们也应从实际中找出潜在的问题。
1、仍有个别农民未参加合作医疗,任然对合作医疗存在质疑。有两户较为特殊:一户是退休老教师,国家补助较好,且女儿远嫁在外,老人家身体很好,因此对合作医疗很不在意。另一户是认为平常没有生什么大病,不需要看病就医,于是就不办合作医疗证。由此可见,第一:宣传到位,解释不到位。虽说都知到这项政策,但具体实施过程和实施内容并不为农民清楚。大部分人还是随主流的加入,并不关心细节,容易吃哑巴亏。第二:没必要我家有钱,家人身体都好,不需要加。第三:政府给着我补贴,你却让我出钱参合,这赔本生意我才不做呢!再说,谁知道钱落到哪里了。
2、 村民维护自身权益意识不强,不能及时了解政策变动 上面说到有一家两年都没用合作医疗本,却没要求村干部开证明,导致看病和不加合作医疗一样,这就导致政策实施时有障碍,自身权益得不到实现。而有的村民看病从来不拿合作医疗本,问其原因,要不说忘记带了,要不就是不知道怎么用。
3、 医生素质有待提高,药品价格应明码标价 对上面提到的拿合作医疗本就涨价的现象,一方面应明码标价,防止不法人员从药价上打人民的主意。另一方面要加强医生素质的培养,严格把住人才关。
4、 报销比例小,范围窄 因病反贫的情况时有发生,在目前农村无法避免。而报销只能是事后诸葛,许多高科技治疗费用不在报销范围之内,这令许多村民感到不解。很多农民希望有更完善的补偿制度,能真正符合现实需求。
5、农民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处于被动地位,参与率高而参与度低。梁城村总人口2040人,其中农业人口1500人,据统计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村居民达1980人,参保率超过95%,然而我在入户中感到,不少农民对待合作医疗实际持怀疑和观望态度。
作为一项政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推行是自上而下的。这里,政府和卫生院管理部门理所当然是运作主体,旗乡两级公立医疗机构也是积极主动的,农民则完全处于被动状态,被宣传、被动员、被要求始终被动的农民似乎不知道自己应当是合作医疗的主人和收益者。尽管有关部门通过动员、劝慰等方式获得较高的参与率,但实际上农民的参与度并不高,即内心的认可程度、信任和信心不足,热情不高。
七、我的建议
经过调研,我对发现的问题作了总结:
第一: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能更深入、更详细地向村民讲解有关合作医疗的规章制度,使农民作到心中有数。如有必要,可定期开设培训班,请有经验的人员讲解有关信息,也可请受益人献身说教。
第二:农民是合作医疗的主力军,只有真正动员他们,合作医疗才能算是最后的成功。
第三:基层干部及医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俗话说:一只死老鼠坏了一锅粥。若因某一人的失误或过失而影响整个政策的实施就太不值得了。而人才是关键,因此要切实把好人才关,政府在选拔人才时要极其严格,从源头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
第四:明牌标价 每日都有部分药价公布,让农民看到,了解到药价的具体情况,真正让他们作到心中有数。并且加大监管力度,如有可能让农民参与监督,防于民、用于民。
八、结尾
通过这次调研,我以合作医疗为主要切入点,较为深入地了解了现行农村的一些基本情况。在中国这广袤的土地上,或许良城村不能被称之为农村的典型,但是通过这些年村支部各干部的工作,我亲身感觉到梁城村干部及群众正在努力寻找出路,努力追赶时代步伐的,成为新农村的示范点。
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符合广大农民群众切身利益,有利于我国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和不断缩小城乡贫富差距。他在实施的开始阶段并不是顺利的,一定会存在很多的现实问题,这需要在推广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我相信它在我们党和人民的不断努力下,将是我国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事业改革中一个成功的典范,将为当前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伟大事业添砖加瓦。
第10篇 农村合作医疗现状调查报告
在开始正文之前必须要说明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其经历50年的发展,传统的农村合作医疗已不再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于是便产生了今天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由于是对当下现状的调查,因此正文的对象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一、何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现状
首先就拿外沙乡人们政府副乡长袁芳在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现状调查与思考》一文提到的数据开始。文中提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展开以来,已取得了显着的成绩。截止2023年,外沙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比例已达到90%以上。通过调查,75%以上的农民表示,他们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可以报销看病的费用能够减轻家庭的负担。他还提到,参加医保后,更多人走进了大医院,大医院不再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方了。
(1)真理解了吗?
文中第一个比较吸引人的数字是90%,那还要的那少于10%的人是怎么回事,虽然相对于九,一显得不值一提,但是如果以一亿为基数,就有近一千万人没参加,这可就不是小事了。但为什么呢?是出于对该制度的不理解吗?当然90%的比率对于发展中的制度已经是不错了,但问题是他们又是否对于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有充分的理解?毕竟,该制度的推出不是为了显示人们对政府制度的支持,而是为了便民,利民,为人民服务。
调查发现不参加的群众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并不真正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他们仅仅从自己短期得失的角度考虑,由于自己身体好,生病住院概率低,没有必要花那个冤枉钱。而参加的群众又普遍反映不满意,甚至抵触情绪。
这首先暴露的就是它宣传上面的问题。
记得有一次同学请我帮忙推销洗发卡,20元一张。她向我诉说了其许多好处,比如:可以免费洗4次头,白送你36元,做头发打六折,时间不限,永不过期。听着是不错,但当我问及洗发质量时,她也不了解;当大家认为那36元以后洗发能用,都挺心动时,我找她确认了一下,她告诉我那36不过是按原来洗4次头的价位能省下来的钱,实际上就是只能洗4次,末了,她还建议我别把事说透,就让人这么误会着,否则卖不了。结果,最后一共卖出一张,我自己买的,全当帮朋友。其他人听了事实,果然不出她所料,散了。
当收到普遍较低的对农村合作医疗的满意度时,我们不难联想到,那么多人的不满意是否就是因为为了有更多人参与,一开始就有意无意的没说清楚,让人产生了不该有的误解,产生了对农村合作医疗的过高期望。若无意那就是失责,有意就是欺骗,是犯罪。
对于失责,除了上文的说多了,还有一种就是说少了:没让人们看到它的长远利益。这直接影响到了那少于10%的人。
(2)真实惠了吗?
90%之后出现的另一个百分比是75%。用同样的方法,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它的对立面,那剩下的25%。不是给补贴了吗,怎么还会不减轻负担呢?
由于新型合作医疗一大病统筹为主,对于小病仍有农民个人负担;对于大病,由于农村内部也存在较大的贫富差距,那些贫穷的家庭一旦得了大病,即使去医院就诊,能够报销一部分,但剩下的一部分他们依然无力偿付,还是看不起病,于是就干脆不看,那样他们还是得不到实惠。
至于那75%,我还得问,是真的事实上减轻了负担呢,还是意识上感觉得到了实惠呢?这儿就有个认为得到实惠反而加重负担的例子:
父亲生病住院,在出院时,由于父亲参加了农村医疗合作保险,故可以报销一部分医疗费。回到家中,儿子给母亲说到农村合作医疗的好处时,遭到了母亲的反对,随之母亲就给儿子算了一笔账。
原来,在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规定中,住院是先提条件,且住院费必须高于200元。这样,像父亲这种可住可不住院的情况就必须住院才可以享受报销。
如果不参保,父亲仅需检查完后住院几天就可以回家休养。这样,费用如下:检查费658元;住院及护理费五天合计225元;生活费,交通费,杂费共合计200元;医疗费约合3000元;总计4008元,不反而比参保省了2545元。
上下一对比不难发现,多出了的,一是住院费,二是药费。前者好理解,这药费又是怎么回事,不是同样的药吗?
原来,同样的药物,在医院的价格是普通药店的几倍,参保者仅可享受药费报销45%,一来一回参保者实际上多消费了,却还以为自己的便宜了,难保这75%中就没有这样的人。
(3)真去大医院了吗?
袁芳副乡长在文中还提到了,医保让更多人走进大医院,得到更好的治疗。但事实上,许多地方的乡镇医院根本够不上那个大字,就比如说前几天,爸爸的老领导在青海旅游时出了车祸,送达那的省院,为了能先看病,还得塞钱给其他病人,让他们等等,因为器材太有限,不这么干还得等十几天,可当时人可就快死了!那的省院可远远及不上这的市院,更何提县院呢?而规定却严格要求如果你想报销,就只可以在当地的乡镇医院看病,而一般乡镇医院医务人员短缺,且整体素质不高,长期得不到培训,技术骨干严重流失,很难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的医疗需求。
(4)真的说不完
其实存在的问题还有许多,就比如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在他们的工作地就无法享受到许多,二在他乡更没人在这方面为他们服务。在我们社区,在8000余入住人口中近三分之二是外来人口,当去社区询问居民参保情况时,工作人员为我一一道来参加各种保种的人数,但我发现,这些人加在一起不过2000多人,这才知道外来人口根本不在关注人口范围内。还比如说受益面狭窄等。
就我今天只围绕了几个城市小范围讲,也可以发现,各城市差距大,上文提到的百分数或多或少还可以增加减少,也就说明着问题可能不我说的还严重。
三、对策及建议
四、结语
发现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虽然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仍然存在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虽然没有够多的提及,但是它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任务繁重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将一个崭新﹑健全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广到全国农村,切实解决农村医疗卫生问题,造福广大农民,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第11篇 关于大学生村官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调查报告
近几年来,农村问题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我身为__村大学生村官,深切感受到了近几年来我村的巨大变化。同时也让我感受到党和政府兴农富农政策给农村和农民带来的实惠。
以前村民们在种地的同时还要给国家缴纳农业税,而现在人们不仅不用缴税还可以得到国家给的粮食补贴;以前村里的孩子没钱上学,现在却可以免费去上学甚至还有补贴的伙食费,以前村民们总是因为家电太贵而买不起,现在家电下乡工程更是大快人心,让那些没钱用电器的人们拥有了自己的家电.....更令人欣喜的还要算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了,村民们从此不用再愁有病没钱看的问题了。使更多的人民得到了实惠。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具体内容。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具体做法。
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在县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镇上下的积极争取和共同努力下,我们村坚持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大力改善民生,加快构建 和谐社会 的德政工程,切实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强化责任,狠抓落实。以前在我们村,自费医疗制度仍然占主导地位,农民是当地最大的自费群体。前几年,本地农村人口老龄化医疗服务普及药品价格上涨,农民医疗费用攀升超过了农民平均收入增长幅度,越来越多农民无力承担。增长的医疗费用已成为我村医疗卫生保障问题因病致贫的主要成因,而现在县政府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分别成立管理组织,并成立相应的监督组织。在__村,村干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广大农民逐步树立互助共济的观念,积极参加合作医疗。农民以户为单位自愿缴纳,还采取了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原则,近年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村民们收到了政府的关怀和实惠的效果。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存在问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我村的全面实施,有效地缓解了患病家庭的经济压力,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现象,促进了我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受到农民的拥护和支持,但该制度推行过程中仍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1)少数农民认识不够到位。由于部分基层干部和工作人员对推行新农合的目的、意义缺乏深入了解,宣传发动工作尚有差距,致使少数农民对实施新农合的认识还不足;加之合作医疗曾几经反复,一些农民对新农合制度还存有疑虑:一怕合作医疗不持久;二怕挤占挪用合作医疗基金;三怕医疗单位多收费、乱收费。同时,一些农民的健康投资观念、互助共济观念以及风险观念较为淡薄,自觉参合意愿还不强。
(2)参合群众的受益面和受益率均较低。新农合实施以来,我村主要对参合群众的住院医药费用给予报销,另有10种慢性病门诊可审核结报,加上享受体检和分娩补助缺乏稳定高效的筹资渠道。
(3)缺乏稳定高效的筹资渠道。尽管新农合强调农民参加要以自愿为原则,但为了保证参合率,目前参合群众个人筹资部分主要还是采取行政推动、层层包干、实绩考核的办法,由基层干部挨门逐户收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筹资成本较高。
(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议。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涉及千家万户、维系农民健康的民心工程,在农村,村干部要从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和建设 和谐社会 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新农合工作的重大意义,把这项造福广大农民的大事抓紧、抓实、抓好。
(1)继续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要结合本村实际,加大宣传力度,改进宣传方法,利用多种方式,帮助群众算大帐、算细帐、算长远帐,引导他们克服侥幸心理,转变单纯受益的观念,强化健康投入和互助共济意识,增强参合自觉性和主动性。要广泛宣传医疗服务机构不同的报销比例和医生用药告知制度,切实保障农民权益。要强化和普及农村健康知识教育,建立农民健康档案,切实提高农民的卫生意识和健康水平。
(2) 完善农村医疗服务监管机制。要建立合作医疗定点服务机构的准入和退出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农民医药费用负担。加强对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和医务工作人员的教育,提高政策和业务水平,坚持实行用药告知制度,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改善服务态度,保证广大参合农民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坚持按期公布收支账目,及时公示农民个人医药费用核销情况,并扩大公示范围,广泛接受监督,提高农民对新农合的信任度。
(3)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组织领导。要加强对有关部门的组织协调,做好新农合制度的实施、推进和监督工作。财政、宣传、农业、民政、食品药品监管、扶贫以及纪检监察、物价、审计等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明确责任,密切配合,共同推动新农合工作的开展。
第12篇 2023年国内钢厂“贴牌”合作现状调查报告
一、全国主要贴牌合作钢厂的分布情况
首先,从可统计的贴牌合作钢厂数据显示,委托方钢厂(下称品牌提供钢厂)属国营企业的占比达到65%,民营企业的占比在35%;而被委托方钢厂(下称贴牌钢厂)基本均属民营企业。同时调查发现,一个钢厂同时委托几家钢厂生产其品牌的比例约占到60%,只委托一家钢厂生产其品牌的比例约占到40%。
目前贴牌钢厂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的比例为36%,其次是华北地区的钢厂比例为21%,随后是中南地区的钢厂比例为14%。这与全国生产建筑钢材的钢厂数量分布比例基本相似。
另外,品牌提供钢厂中约占70%的比例属中西部地区的钢厂,剩下约30%的比例属华东、华南等沿海地区的钢厂。从分布比例或许可以看出,沿海地区钢厂因其交通发达,运输成本可控及覆盖面较广等因素更多作为贴牌钢厂的角色得到品牌提供钢厂的青睐。
二、贴牌合作钢厂间产能、产量的比例置换情况
三、贴牌钢厂间的合作期限情况
四、贴牌资源的销售主动权归属及定价模式
而在销售主动权确立的情况下,销售方与市场贸易商的定价模式如图5所示,到港定价的占比为39.29%,出厂定价与网价结算的占比均为25%,一单一议的占比为7.17%,10天均价定价的占比为3.57%。
五、贴牌合作钢厂间的盈利模式浅析
另外,调查中了解到特殊案例:即在贴牌合作中存在三方合作的关系,即贸易公司与钢厂共同参股,钢厂授权贸易公司产生合作费用,然后贸易公司获得钢厂品牌提供权与贴牌钢厂合作,销售权由贸易公司支配的情况。此模式将受制于贸易公司的分布情况,决定其对贴牌钢厂与资源销售区域的选择。
六、后期贴牌钢厂合作可持续性探讨
自古以来,有句话说到困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矣。在近两年钢贸行业压力较大,建筑钢材钢厂寻求转型发展中,目前钢厂贴牌合作的模式应该说已处于困则变,变则通的阶段,但是否能到通则久矣的阶段,笔者有几点看法:
1、在现阶段的钢铁行业中,国营钢厂在拓展高端附加值产品的同时,对于仍有市场需求的相对低端产品,其更倾向于把握自身品牌优势,通过品牌输出的方式来寻求渠道发展。而对于民营钢厂来说,在竞争激烈的建筑钢材品种中,通过品牌效应来保证其增加的销量也是提高其生存竞争力的暂缓之道;
2、建筑钢材品种在准入门槛较低的前提下,贴牌钢厂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需得到重视,避免以盲目盈利为目的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
3、在环保风严管的背景下,贴牌钢厂若未能达到相关环保要求,则面临停产或淘汰风险,这或将导致品牌提供钢厂经常调整合作钢厂的情况;
4、在钢厂贴牌合作中,若贴牌钢厂的资源质量过关,销量得以上升,则钢厂对于自身品牌的建立更为重视,因此合作期限存在不确定性。
第13篇 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问卷调查报告分析
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问卷调查报告分析
一、问卷调查展示
1.问卷调查的目的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实现“有效教学”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新型学习方式。本次调查的目的是通过调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英语,摸索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发现一些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地在英语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2.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查以富县初级中学2023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和学生座谈,及听课的方式进行。在本年级以班为单位,随机发放100份调查表,问卷回收后,有效率为100%。之后,和相关老师,及部分学生进行座谈,探讨交流,并深入课堂进行听课验证。
3.调查的内容
本次调查共设计了13个问题,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a, 是否喜欢英语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b,小组合作学习是否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c,如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d,小组合作学习中讨论的问题如何解决。d,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如何。(详见问卷调查表)
二、问卷调查的结果和分析
通过对问卷调查表的分析,以及师生座谈,深入课堂进行听课,可以感受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已深入师生教和学的实践中。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和意义有充分认识;教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方便设计出更好,更受欢迎的课,更充分地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本次调查研究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有以下特征:
1.有81%的学生喜欢合作学习的方式,13% 的学生认为一般,6%的学生不喜欢。喜欢的学生相对英语程度较好,合作学习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更多展示的机会;认为一般的学生通常个性内向或学习被动的孩子;不喜欢的学生一般程度较差,无法溶于小组活动中。
2.有96%的学生认为通过合作学习方式,自己比传统教学时更多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有4%的学生认为变化不大。
3.在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方面,有76%的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导学,课堂上合作探究,教师指导和导学测评,完成学习任务;有17%的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导学,课堂上合作探究,教师指导完成,有7%是通过教师指导的方式。
4.合作学习中探讨的问题80%由学生自己通过预习导学,查资料,课堂合作探究完成;20%由全班讨论,教师指导完成。
5.有82%的学生认为自己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了英语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培养了团结合作的能力,收获更多友谊;有10%的学生认为自己收获一般;有8%的学生收获较小,还不能完全适应这种教学方式。
三、思考与建议
1.小组合作的建设是合作学习的前提。进行小组合作的建设,首先要对每个学生全面了解,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特质,如:性别,性格,学习基础,组织能力等进行合理搭配。其次,各小组之间的水平要均衡,才能形成公平的良性竞争。最后,在一定的时期内,要进行个别调整,避免小组之间产生敌对情绪,使班级群体出现分化。
2.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以小组为单位,尽可能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尽可能多设计集体展示的活动,避免个别学生游离于小组之外,不参与小组活动。
3.善于激发学生合作互助的热情。首先,让每个学生把自己的个人学习目标和小组目标紧密结合;其次,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和其他组员的强项和弱项,能够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形成互相帮助,相互提高的良好风气。最后,教师不仅要善于更要乐于鼓励学生,并引导学生之间也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英语教学实践中体现了极大的优越性,但其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改进。
第14篇 关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普及和群众反响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普及和群众反响的调查报告
关于广东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普及和群众反响的调查报告
人作为社会概念中最重要的要素,决定了社会的基本属性,保障人的健康无疑是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由于农村的特殊情况,“看病难”“看病贵”困扰着九亿多中国农民,也牵动着党和政府的心,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是令各级政府非常头痛的事情,长此以往侵蚀的无疑是社会前进的原动力,只有解决好此问题才能够切实地减轻农村居民因疾病带来的负担,才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此,广东省从起开始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发展,明确提出实施全民安康工程,把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列入了全民安康工程之中,也是一项民生工程。八年以来,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否切实地惠民利民了,农民对医疗制度尚存在那些疑惑,又又怎样的改进意见?为此,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本科生级水利水电工程班利用寒假实践组织深入农村的社会调查实践,以期获得反馈信息,并总结分析,提出我们的建议。
一、 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调查对象:广东地区的广州、梅州、潮州、云浮等农村村民。其中男性108名,占受访者76.5%,女性33名,占受访者23.5%。其中受访者年龄段分别为20-30,22名;30-40,67名;40-50,42名,50-60,10名。具体比例如表所示, 其中他们的学历分布为:小学10.7%,初中53.8%,高中24.6%,大专7.6%,本科及以上1.5%。收入主要来源分布为:务农27.6%,外出打工32.3%,个体户10.9%,当地务工21.5%,其他27.7%。家庭年收入如下表所示 经过 粗略计算,他们去年医疗支出约500元~元不等,约占收入的1%直至40%之高。
二、 调查方式
我们班上分组,每个组组员6-8个组员,设立组长一名,收发问卷同学两名,团支书负责统筹协调整体问卷调查工作的推进,具体见附表一。我们通过拉家常的方式,认真倾听和务农记录农民的心声,了解了农民最基本的生活状况。我们供派发问卷141份,由于是一对一单独进行问卷调查,收回问卷141份,回收率为100%。学校问卷调查表见附表二,级水利水电工程班整理版见附表三。鉴于学校问卷涉及问题多而广,我们自己就参加农村合作医疗者问卷进行分析,问卷分析、结论均来自我们自己从学校问卷整理出来的整理后的问卷,以期寻求到解决的建议或结果。
四、调查时间
20__.1.24—20__.2.14
五、调查内容及体会
我们调查中,参与农村合作医疗年数分布如下表所示,(图略) 再看看对医疗政策的了解程度分布,以及参加农合后,家庭医疗费用改变的分布
我们分析出一些现象,得出一些原因与结论。
现象:
1, 参加农合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
2, 宣传农合政策力度或效果不够,很多人没有好的途径或他们喜闻乐见,易于理解的途径对政策进行解读理解;
3, 参加农合的年数普遍的集中在2—4年中,且他们参加农合有些不会连续参加,视情况而定。
4, 参加农合后老百姓没有得到很大的实惠,甚至出现了有负担加重的个例。
原因分析及结论:
1、 由于农民普遍学历集中在小学到高中之间,还有各种信息的获得又是靠农民之间的人际传播。由于知识所限,使农民缺乏获得医疗保健信息的正规渠道,只能靠非正规的渠道获得零散和不确切的信息。对于国家一些政策他们很难能自己解读,这就需要政府或一些主流媒体宣传方式方法的改进和提高。比如电视、报纸,宣传手册,书册要图文并茂,简洁易懂易读有趣味,最好是用文艺下乡的形式在农村进行演出。内容取材农村生活,关于参加农合的内容,可以是歌曲、小品、戏剧戏曲等。喜闻乐见的形式不仅丰富老百姓文化生活,政策的宣传效果也将大大提高。
2, 政策方面的变动,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民朋友都比较现实的朴实的,尤其是在钱的面前。政策的年年变更,增加了解读政策的难度,最好在三年内保持其基本不变。引人注意的是,缴纳农合的钱越来越多,这是让农民朋友们积极性减退的主要原因。
3, 参加农合后农民大部分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惠,只有少部分人觉得得到实惠大,更有少部分增加了负担。有41.6%的选择医疗费用稍有减少,20.3%的选择没有改变,还有30%的选择了不清楚。说明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惠,看病成本没有明显降低。农民朋友看病,通常在常见病的治疗上,农民是靠自己的经历和他人的经历对县、乡、村各种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进行判断,就可能不到指定的农合医院看病或在其他地区看病。这样一来,看病费用就得不到报销或报销比例降低,从而导致以上的出现。
4, 出现看病成本增加,我们有以下几种分析。由于参加农合,看病都会到定点医院就医,在这种情况下有时候,农民看病次数会增多,没有参加有些小病可以自己忍过去或自 己治疗,参加农合后每次看病成本降低,但次数增多导致看病费用提高;还有就是医院问题,不乏一些医生利用农合幌子本不需开这么多药的病多开,费用提升。最后叠加起来的效果是,农民朋友们觉得治病更贵了,所以积极性受到影响。
我们再继续看看通过何种宣传媒体获知农村合作医疗政策,
分布如下表(图略)
从上表我们可以得出,报纸电视等主流媒体仍是宣传的主力军,灵活的宣传手册也起到不错的效果。所以相关宣传人员应多从这方面下功夫。多一些通俗易懂的文字图像,电视节目等。而千百年来中国人常说的口口相传起到最重要的作用。所以上面的宣传做的好,将更好促进政策的宣传。网络应该是一支潜力股,随着电脑的普及,教育水平和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网络将逐渐深入我们的生活,深入到农村。在农村网络化后,建立飞信政策宣传群,qq群,bbs等进行政策的宣传与交流分享,这将大大促进宣传效果和力度。
接下来,再看看接受合作医疗的一些问题。
关于生病,选择定点或非定点这是大部分人的比较犯难的问题,其分布(图略)
我们分析出一些现象,得出一些原因与结论。
现象:
1, 多数人还是就近选择治疗机构,一面报销比例高,说明此类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得到了提高,老百姓信任。
2, 还有不少然选择非定点,主要是自己家常备药,自己治疗,或是选择更近的一些诊所治疗,不是农合定点医疗合作所。
3, 在选择级别原因上,费用效果报销比例占据前三。大部分选择乡镇定点医疗机构和县级医疗机构治疗,而很少县外的。
原因分析及结论:
1, 多数人选择定点医疗说明老百姓懂得利用手中的权利,去享受应有的服务,这是观念上的进步。而还有不少人选择不去,主要是一些小病自己可以处理或大部分就近诊所治疗。鉴于此,为了让老百姓得更多实惠,方便治病,政府可以在村里通过培训考核一部分优秀医务工作者,并指定其为乡村合作医疗诊所,可以解决老百姓小病不出门的问题。在授予这些点时,注意量的控制,保证医生素质能力的情况下,合理布局授权
2, 引进优秀医务毕业大学生下基层,这样既可以缓解就业压力,也可以挺高农村医疗水平及良性发展,更好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质量。不过一定要有福利保障毕业生或相关的优惠政策,让农村留得住人,出得了人。
3, 在选择农合的原因中,我们得出可以适当提高赔付比例,带动提高参与积极性,老百姓是很现实的,但也不贪心。而选择级别是大多数人集中到乡镇,有这样的看法。级别越高,治疗费用越高,报销比例反而更少,到县外更低。我们不禁要问,那遇到大病难治疗的病呢?对于那些他们基本上怀着最后的希望走出县市或者是省最好的医院去,要最好的治疗,可是也会是最大的一笔费用。报销比例偏低,这部分才是最需要关心和资助的。所以在大病难病的前提下,可以建立特殊情况特殊办法的机制,开拓特殊条例,实现社会公平与和谐。
最后我们在看看农村合作医疗中医院方面的情况
报销难易程度分布, 定点医疗与非定点医疗价格对比图, 合作医疗药品治疗效果图(图略)
现象及分析
1, 报销难度比较大,对于老百姓来说,几次来回的手续弄得晕头转向,叫苦不迭。在提倡服务型政府来说,建立一个“一键式”办理赔付窗口简化程序,方便看病,轻松报销。
2, 对于农合药品价格,院方应建立一个电子公示栏,滚动公布农合前与后药品价格对比,让老百姓心中有数,有底。对于价格调高的给予解释,另外就是政府的强有力的监管,不许医院自己胡来自己随意调整药品价格,并定期在媒体上公布监管结果及公布黑名单。
3, 对于药品治疗效果,政府严格把关。药品的治疗不仅仅是一个诚信政府对人民的承诺,更是对人民生命的尊重。
就医时,出示医疗卡统计表
定点医疗机构,出示正规医疗费用发票及报销详细清单情况
现象原因分析及结论
1, 可以看出还是有大部分医务工作者把好关做了自己的事情,但只有少部分人严格,甚至一部分渎职。这对自己不尊重,对农民朋友不尊重。还有不核查的,一部分是不重视,也有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为自己的熟人行方便,比如没有参加农合的或城市居民,不出示票据和清单的此类医务工作者,可能就会从中牟利获益。所以一方面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二是医院方面加强法制医德方面的教育,三是媒体宣传舆论监督,让老百姓明白清楚自己的权利,让社会来监督。“三管齐下”不让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害,不给贪污腐败留温床。
五, 我们的发现---乡村的医疗卫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医疗信息的获取渠道不畅:通常在常见病的治疗上,农民是靠自己的经历和他人的经历对县、乡、村各种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进行判断,各种治疗信息的获得又是靠农民之间的人际传播。由于知识所限,使农民缺乏获得医疗保健信息的正规渠道,只能靠非正规的渠道获得零散和不确切的信息。
2、医疗费用来源单
一、脆弱:调查发现,这两个村子医疗费用主要是通过家庭积蓄支出,通过大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接济来减轻医疗费用负担,通过向亲朋好友的借钱缓解医疗费用负担。老年农民是依靠家庭保障度过晚年的,通常由家庭中已成家自立门户的子女为老人提供老人的日常生活费用,老人的疾病治疗费用一般也由子女分摊。因此,对于孤寡老人来说,就医困难就更为突出。
通过调查,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了农村医疗现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已经开始重视自己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交通不便所造成的看病难现象已经基本不存在,村民的医疗意识也正逐渐增强。虽然医疗保险已经开展,但很多农民对医疗合作任然不了解或了解的不是十分清楚。鉴于这种情况,向广大农民讲明了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政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目的是加强农村家庭抵抗疾病风险的能力,可以初步解决农民的大病保险,减轻医疗负担,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合作医疗实行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
3、村民对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疑虑
农民只知政策但不了解具体内容。
调查显示有些农民虽然知道政策,但对其具体内容却不是很了解。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对于投保和报销都有明文规定。只有符合报销条件所产生的医药费用,才能获得补偿。并不是什么都可以报销,如打架、斗殴、交通肇事以及性传播疾病等所产生的医疗费用、规定的自费药等都是不能从农村医保中获得补偿的。但我们调查发现农民对这些了解甚少。
农民担心农村医保政策的信誉。
在农民眼里,信誉就是关键。在问及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有何顾虑时,有52%以上的人担心新型农村医保政策不稳定,怕钱白投了,约15%人对其获得补偿时,担心资金无法兑现,办理时程序复杂。也有30.5%的人对此无顾虑,相信政策带来的巨大实惠性和稳定性。无论是哪种情况,农民都对医疗保险的信誉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只有确信其对医疗保险的投保确实能够得到分担风险的回报才会民们反映。访谈中,农民表现了对乡、村部分干部不信任,对商业保险公司投保。“现在基本是一部分贫困户确实交不起钱:一部分富裕户个人付得起医疗费,但不一定投保,多数农户能付得起保费,究竟是不是投保,还要看可信不可信”。
农民担心医保定点医院少
医保药品品种少、价格高。调查还发现,对合作医疗了解较清的农民则反映药物价格高,医保范围内的药品品种少,医药费报销覆盖的医疗单位少,给病人的治疗带来不便。应该加强对定点医院的审批和检查,不管哪种所有制形式,只要条件具备,人民群众满意的医院和药店都可以作为定点医疗和药品供应机构。对于那些本身素质不高,假公肥私的工作人员应及时更换,对医保医院加强动态监督。
农民担心合作医疗管理有漏洞。
他们担忧急需支出时不能按时领款到手,或者资金被个别人非法挪用,甚至担心有些工作人员会携款逃跑。他们提出实行合作医疗,就要长久实施管理透明等制度,要规范制度实施的各个环节。然而作为制度建设,为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有关部门必须要加强监督管理,加强对基金筹集、使用情况的审计和检查,定期向群众公布财务账目,接受群众监督,这样也就加大了管理成本。
六、我们对推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几点建议
1、加大政策内容宣传积极引导。农民害怕补偿不方便,对农村医保的各种顾虑,关键还是要加大医保政策内容宣传,积极引导,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参加合作医疗的各种积极性。通过各种渠道如,电视、报纸、传单、公开信,实施补偿办法以及各项规定家喻户晓,人人明白。
2、信誉是推行农村医疗保险必须具备的条件。农民的社会医疗保险是以政府保险机构信誉和农产投保为基础的一种社会医疗保障形式,则政府和保险机构的信誉是农民医疗保险的关键问题。
3、为了降低药品价格,可以实行乡镇医院村卫生所,直接向厂家统一采购药品,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药品进价,鼓励使用低成本、低价格,疗效又肯定的药物。要实行药品价格公示,加大农民群众的监督,让农民明明白白看病买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4、政府应该出台政策,宣传和鼓励医学专业大学生到乡镇医院就业。这样才能为乡镇医院的发展注入活力,农民的医疗保健也才能有智力保障。
5、加大立法部门对医疗保险金的监管,使农民及时地领取足额保险金。
第15篇 关于涟源市茅塘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优秀调查报告
没有健康,就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就没有全面小康。9亿农民的“看病难”、“因病致贫”、“困病返贫”的问题深深牵动着中央领导的心。为此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改善乡村卫生医疗条件,积极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对贫困农民的医疗救助。__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开始在全国陆续推行。为了推进这项造福于亿万百姓的民心工程的顺利开展,我们来到了湖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首批试点县,涟源市茅塘镇,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开展情况,以及农民的切身感受,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们对涟源市茅塘镇的道童村,柿乡村,光阳村等四个村的117份问卷调查中,调查者的学历,年龄:
表一:
学历 文盲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中专 大学以上
人数(人) 18 43 1
比例(%) 9.4 21.3 58.1 36.7 11.9 4.2
表2:
年龄(岁) 18岁以下 18-40 40-60 60-90
人数(人) 9 71 80
比例(%) 5.3 36.9 47.3 11.7
茅塘镇是涟源市一个经济较为发达的乡镇,尤其以乡镇企业发展出名,全镇有3万-4万人,而在外地经商或打工的人占了调查者人数的67.6%,依靠农作物作为主要收入的家庭只有相当少的一部分。
在调查问卷中问及农民的家庭月收入,在800元以下的占有54%,800-1000元的占有14.9%,1000元以上的占有31%,而家庭医疗费用的支出每年在300元以下的占有44%,300-900元的占有34.9%,每年医药费用支出在1000元以上的占有20.6%,近几年,农民的收入有了不少的增加,特别像茅塘镇这种乡镇企业较为发达的小镇,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收入增加的同时,农民医疗费用的支出也有了很大幅度的增加。这是我们在问卷调查中,农民普遍反应的问题。据资料显示,1990年至1999年,全国农民的平均收入从686元增加到了2240元,增加了3.32倍。但农民看病的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也分别由10.9元、47元增加到了79元和289元。也就是说农民在收入仅增长3.32倍的情况下,门诊费和住院费的费用分别增长了4.4倍和3.7倍。这意味着农民住一次院差不多要花去全年的收入,医疗费用的支出增加过快,增幅过大,致使许多农民生病后不去医院就诊,需要住院的不去住院,贫病交加。
在问及当前农民看病就医存的最大问题时,有43.9%的人认为现在乡镇医院医药费用太贵,家庭难以承担,我们在农村调查时,农民还反映农村医疗保险定点的乡镇卫生院医药费用更贵(相对于私人的诊所医院)。而且根据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规定,只有在指定的定点医院就医所产生的费用才能得到补偿。农民并没有得到实惠。另有33.2%的人认为乡镇医院就医程序复杂,医疗人员素质普遍不高,技术水平较差,医疗设备陈旧,农民根本不能从其获得医疗保障。农民大病小病不愿去乡镇一级医院就医。同时也有7.9%的人认为乡镇医院路途太远,不方便就医,只有15%的人对当前乡镇医疗状况还比较满意。
国家对农村推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有80%的农民表示支持认同这一政策,减轻了农民遭遇重大疾病时的医药负担。可以看出农民对于参保的积极性很高、期望也比较大。15.4%的人认为这项政策有利也有弊,自己也有其它的看法。在问及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有何顾虑时;有42.7%的人担心新型农村医保政策不稳定,怕钱白投了,12.6%人对其获得补偿时,担心资金无法兑现,办理时程序复杂。也有25.5%的人对此无顾虑,相信政策带来的巨大实惠性和稳定性。
调查农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了解,有58.8%的人听说过,自己也参了保,但对其政策具体的内容如补偿办法等却不清楚,21.8%的人对这一政策,一点都不了解,甚至没听说过。
农民从农村医疗保险管理机构获得补偿,这是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也是农民最为敏感的的问题,同时也是新型农村合作医保执行和落实的关键所在。有41.6%的人认为从管理机构获得补偿不方便,要获得补偿,比较难办,程序也比较复杂,办事效率不高,29.6%的人承认是自己对农村医疗保政策的不了解倒致获得赔偿时不方便,只有24%的人认为办理农村医保补偿,还比较方便,很满意。
由以上对问卷调查的统计和分析可以看出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出的初级阶段。农民得到实惠,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概括一下,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乡镇医院医药费用太贵,尤其是农村医保的定点乡镇医院,医药费用更贵,服务质量却比较差。农民不愿去定点的乡镇医院看病。而根据农村医保政策,只有在定点的乡镇医院就医所产生的医疗费用,农村医保管理单位才会予以补偿。农民普遍反映即使是有补偿,自己也要支付相当多的部分。这种农村医保机构定点的乡镇医院,没有给农民带来廉价的医疗服务 ,也没有给农民带来最大的实惠。
二、农村的乡镇医院医疗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医疗技术水平落后,医院的医疗设施陈旧,农民从乡镇医院得不到医疗保障。这是我们在茅塘镇调查时农民反映最为迫切的问题。而且根据农村合作医保的政策规定,乡镇医院作为农民第一级医疗保障机构,定点的乡镇医院报销额度在30-60%,报销幅度最大。县级医疗机构报销额度在30-40%之间。农民不但没有地方看好病,而且也不能享受医保政策带来的优惠,切实减轻医药负担。
三、农民从农村医疗保障中获得补偿时普遍反应不方便,程序复杂,原因应该有两方面:①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农民虽然知道这项政策,但对于政策的相关内容却不是很了解。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对于投保和报销都有明文规定。只有符合报销条件所产生的医药费用,才能获得补偿。并不是什么都可以报销,如打架、斗抠、交通肇事以及性传播疾病等所产生的医疗费用、规定的自费药等都是不能从农村医保中获得补偿的。但我们在调查中几乎没有农民知道这些规定。②农民从医疗保险中获得补偿时,必须经过三级政府机构的审批核查。虽然当地县乡政府都专门设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保管理办公室,但办事效率不高,不专业,没有一批专业统一的审核机构。甚至有农民反应个别管理干部损公肥私,“拿回扣”。以上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新型农村合作医保的继续向前发展,降低了农民对农村医保的信任和支持。
52位用户关注
72位用户关注
40位用户关注
89位用户关注
96位用户关注
64位用户关注
79位用户关注
16位用户关注
68位用户关注
87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