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组织工程开题报告
组织工程(tissue engineering),是一门以细胞生物学和材料科学相结合,进行体外或体内构建组织或器官的新兴学科。那么,组织工程学的论文开题报告要怎么写呢?
1. 毕业设计(论文)综述(题目背景、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
1.1背景、意义:
生物材料作为生命科学研究最为重要的一个领域,当今已引起越来越多材料界科学工作者和临床医生的兴趣,生物材料是一种植入躯体各系统或与各系统结合而设计的物质,它与躯体不起药理反应。这一定义规定了生物材料是指置换或恢复活组织及其功能,对机体是惰性的植入材料。
目前运用于医用的材料主要有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和金属材料。生物高分子、陶瓷材料由于本身固有缺陷,作为承力的硬组织修复替代材料还有相当的距离,所以金属医用材料仍然是当前临床上最主要的硬组织植人材料,而且在将来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其地位是不可替代和动摇的.医用金属材料主要有不锈钢、钛合金和镁合金医用植入材料。
而医用不锈钢中的镍(n i) 离子就是一种众所周知的有害元素, 除了对人体产生过敏反应外, 还存在致畸、致癌的危害性 [2~4]。钛合金在性能方面虽然具有明显的优势 ,但由于其价格较贵(相当于不锈钢的两倍) , 并且会在使用中产生应力遮挡效应[5],从而很难得到广泛使用。因此镁合金有望成为最主要的金属医用植入材料。
镁合金作为医用植入材料,与现在已投入临床使用的各种金属植入材料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优点:
1)资源丰富,价格低廉,金属镁锭的价格在2万元/吨以下,而钛锭的价格在6万元/吨以上[6];
2)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7,8];
3)是人体内仅次于钾、钠、钙的细胞内正离子,参与蛋白质合成,能激活体内多种酶,调节神经肌肉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保障心肌正常收缩。
镁几乎参与人体内所有新陈代谢过程[9]。初步的细胞毒性研究表明:镁对于骨髓细胞的生长没有抑制作用,也没有发现细胞溶解现象[10]。最近还有研究者指出:金属镁可以促进骨细胞的形成,加速骨的愈合等。
1.2国内外研究情况:
目前,国内将镁及镁合金作为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还很少,主要是因为镁的化学性质极为活泼,其标准电极电位为-2.37v。镁在腐蚀介质中产生的氧化膜疏松多孔,不能对基体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尤其是在含有cl-的腐蚀介质中,mgo表面膜的完整性会遭到破坏,导致腐蚀加剧[6]。
所以,将镁及镁合金作为长期植入材料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通过提高镁及镁合金的耐蚀性,可以实现其作为长期植入材料的应用[12]。
另外,根据镁及镁合金的耐蚀性能较差的特点,可以将其发展成为生物医用可降解植入材料及器件,如可降解心血管支架及周边支架、内固定用接骨板和骨钉以及组织工程用支架材料等[13]。
有研究者提出将镁及镁合金作为可降解血管支架材料[14],镁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之一[15],因此其腐蚀产物是生物可吸收的,力学性能也符合植入材料要求。
而作为支架,由于血液的流动性,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氢气可能不会成为发展可降解金属镁支架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b heublein[14]将镁合金植入鼠心脏血管处,研究了镁合金在鼠体内的炎症反应和植入期间因金属腐蚀而生成氢气的影响,认为生物可吸收镁基合金有可能成为一种用于制作心血管支架的新型材料。
但在研究这种新材料时必须注意,体外模拟可降解实验过程并不能用于预测体内腐蚀情况[16],且体内情况又相当复杂,因此镁作为可降解材料的应用将面临较大的困难。
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采用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法或措施
2.1课题主要内容简介:
按照一定的配比配置好所要熔炼的原料,将配比好的合金成分熔炼凝固,根据《稀土在镁及镁合金中的应用》[17]中的阐述,采用re损耗量最低的溶剂进行熔炼,对熔炼好的镁合金进行压缩,制成一定形状和尺寸的热压板材料,并对热压板材料进行宏观与微观的金相分析,观察其内部的相组成及各相的形状。
将各试样切割成若干小块分组做:均匀化处理、淬火、和时效处理。之后将各不同热处理方法处理过的试样也进行金相分析并且与先前的铸态分析结果对比,得出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镁合金功能材料组织的变化情况。并根据组织的变化确定最佳的熔炼方法和热处理工艺。
2.2 研究方案:
通过镁合金热压板材料在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组织结构分析,针对镁合金热压板材料的组织缺陷改进热处理工艺,为进一步探索镁合金热压板材料作为优良的生物植入体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2.3 研究方法:
将配比熔炼后的镁合金材料分为三组,一组作为对比样,另外的分别做固溶处理后淬火处理、固溶处理后时效处理,通过对每组试样都做金相、sem能谱分析。仔细对比分析材料显微组织的变化情况,测量晶粒度的大小,观察第二相数量和形态及其与热处理前比较发生的改变。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材料中亚结构的变化情况,例如位错组态、孪晶、层错等,了解第二相形态、分布及其尺寸类型等进行物相鉴定,确认第二相的成分,得
出一种较好的热处理工艺。
3.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及难点,前期已开展工作
3.1 研究的重点及难点: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通过对不同热处理过程后的镁合金的热压板材料的晶粒度的测量,相组成的鉴定等组织分析来确定一种热处理工艺,使得用该工艺得到较均匀、致密的镁合金组织而运用于人体,作为支架材料。
其难点是热处理所需的最佳时间长度还在探索之中;用于做金相分析和透射分析的试样制备有难度,特别是金相试样的抛光和透射试样的最终减薄;对透射花样的分析和标定也是难点之一。
3.2 前期已开展工作:
已经查阅了相当资料(包括外文资料)并对将要测试的镁合金进行初期试验配比熔炼[18]。
4.完成本课题的工作方案及进度计划
1)第13周:查阅文献资料(包括外文资料),熔炼试样
2)第4周:写开题报告并答辩
3)第511周:实验过程及期中小结报告
4)第1214周:整理实验数据并分析、讨论
5)第1516周:书写论文,准备答辩
参考文献
张其清. 生物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普外临床,1997,12(2):67~68.
denkhaus e, salnikow k. crit ical review s in onco logy hemato logy . 42; 352 6, 2002.
[3] coogan tp, l at ta dm , snow et, et al . crc crit ical revtoxical, 1989; 19 (4)∶341.
[4] regina lw , sanfo rd b, l inda cl. biomaterials, 1999; 20∶1647.
[5] song,g.;amanda,a.; stjohn,d.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2023,366(1):74.
[6] 李龙川 ,高家诚 ,王勇.医用镁合金的腐蚀行为与表面改性.材料导报 ,2003 ,17 (10) :29.
[7] serre c m , papillard m , chavassieux p , et al . influence of magnesium substitution on a collagen2apatite biomaterial on the production of a calcifying mat rix by human oxteoblast s. j biomed mater res , 1998 , 42 : 626.
[8] kuwahara h , al2abdullat y, mazaki n ,et al . precipitation of magnesium apatite on pure magnesium surface during im2 mersing in hank s solution. mater trans , 2001 , 42 : 1317.
[9] 胡庆福.镁化合物生产应用.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23.547.
[10] li longchuan , gao jiacheng , et al . evaluation of cyto2tox2icity and corrosion behavior of alkali2heat t reated magnesium in simulated body fluid. surf coat techn ,2023 , 185 : 92.
[11] 黄晶晶, 杨柯. 镁合金的生物医用研究.材料导报,2023,4,20(4):67~68
[12] 任伊宾,黄晶晶,杨柯,等.cn pat,202310046360.6 .
[13] heublein b, rohde r, kaese v. biocorrosion of magnesium alloys: a new principle in cardiovascular implant techmology.heart,2003,89:651.
[14] 赵霖,鲍善芬.镁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1992,6(3):138.
[15] frank witte, jens fischer, jens nellesen, et al. in vitro and in vivo corrosion measurements of magnesium alloys.biomaterial,2023,9:1728.
[16] 范才河,陈刚,严红革等.稀土在镁及镁合金中的作用.材料导报,2023,7,19(7):62.
篇二 软件工程开题报告
一、选题依据(拟开展研究项目的研究目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用计算机实现企业人事工资的管理势在必行。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利用计算机支持企业高效率完成劳动人事管理的日常事务,是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推动企业劳动人事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必要条件;而工资管理是一项琐碎、复杂而又十分细致的工作,工资计算、发放、核算的工作量很大,一般不允许出错,如果实行手工操作,每月发放工资须手工填制大量的表格,这就会耗费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计算机进行工资发放工作,不仅能够保证工资核算准确无误、快速输出,而且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对有关工资的各种信息进行统计,服务于财务部门其他方面的核算和财务处理,同时计算机具有着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人事工资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
所以人事工资管理系统应运而生,成为利用计算机实现企业人事工资管理的基本。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迅速完善,各个行业都在积极使用现代化的手段,不断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给企业提出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对企业体系无论是在行政职能、企业管理水平以及优质服务上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建设一个科学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由之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是该企业运用现代化技术创造更多更高的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工资管理作为企业内部的一种财务管理也是如此,由于企业职工人数较多,每一位职工的具体实际情况也不尽相同,各项工资条款的发放,如果没有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来进行管理,那么势必会给管理人员带来种种麻烦,因此类似工资管理系统之类的财务软件的开发势在必行。现在中国企业已进入'新管理时代',企业管理在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的'生产管理'时代,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时期的'混合管理'时代后,从九十年代末进入全面市场经济时期的'新管理'时代.新管理时的中国企业管理是面向市场,基于现代企业制度,是中国模式,价值化,系统化,电脑化,国际化和普遍化管理的时代. 新管理时代的中国企业管理以建立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竞争力为核心.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就必须整合企业经营,全面强化企业管理,形成企业持久发展的'内功'.越来越多的质优企业舍得在管理系统上投资的举动,足以说明这一趋势.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用户需求不断趋向多样化,企业间关联程度越来越密切的今天,要求企业行动必须快捷,灵敏,在管理的思想观念,方式方法上不断创新.人力已经很难完全达到要求,必须借助当代信息科技的最新成果,优化和加强企业的运营和管理.
三、研究方案(主要研究内容、目标,研究方法、进度)
主要内容:支持企业实现规范化的管理,支持企业高效率完成劳动人事管理的日常业务,包括新员工加入时认识档案的建立,老员工转出、辞职、退休等。目标:实现企业员工工资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
四、进程计划(各研究环节的时间安排、实施进度、完成程度)
2023-03-10---2023-03-16收集所需资料2023-04-02---2023-04-16完成系统需求分析, 对人事查询管理,人事维护管理,工资查询管理,工资维护管理,等各个功能模块的功能进行确定。2023-04-17---2023-04-25对数据库表结构进行设计,将表结构导入数据库。并对论文进行初步构思、编写。2023-04-17---2023-05-05继续完成功能模块的代码编写。2023-05-05---2023-05-23设计测试实例,对系统进行测试,找出缺陷,进行完善。2023-05-24---2023-06-15完成毕业论文的编写工作。
五、导师对文献综述的评语
签字:
200
年
月
日
六、 专业意见
专业负责人签字:
20
年
月
日
七、系部意见
院(系部)(章):
负责人签字:
20
年
月
日
篇三 建筑工程开题报告
建筑工程开题报告范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筑审美开始了新一轮的趋同。这个时期整个人类社会表现为工业文明的高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经济和文化都突破了国界,形成了世界范围空前的大融合,因此现代建筑运动超越了国界和文化圈,现代主义所产生的国际式建筑迅速统一了全世界的建筑语言。这是一次建筑美学的大趋同,并在发展中完成了其建筑理论框架的建构,从而建筑创作活动以及对建筑的欣赏与评价均以此为参照系统,其作用和影响至今还能够从许多新建的建筑中体现出来。可是很快这种国际式建筑风格在人们眼中就由美变丑了。从接下来的几十年到现在,建筑美学都在努力挣脱现代主义建筑的模式化束缚,朝着多元的方向发展。人们也试图透过当前多元化的样态发掘一个正在萌芽状态的、类似于现代主义之初的新事物,这表达了人们对一个确定或可能确定的“普适”法则的期待与追求。然而,普适法则所依赖的“普适情境”却无法当今找到。
1 构成:规则与无序并存
“序”指事物或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这些联系在时间、空间中的表现;“无序”是指事物或系统要素间无规则的排列、组合、运动或变化”。在建筑审美领域,“规则”对应着理性、同一、总体化;“无序”则对应非理性、异质、非总体化。现代主义建筑的几何和纯净主义美学基本上是以一种“理性”来调控和引导建筑美学的走向的,为了在不同种族的人类之间进行沟通和了解,确实需要某种共同的价值标准、共同的理想和共同的情感。理性主义运用到极限以后,就极易流于程式。原来现代建筑大师在建筑创作上的鲜明个性特色,经长期沿用和各地效仿,到后来就变成千篇一律的教条,使人感到枯燥单调。把价值建立在最少变化和最趋稳定的普适类型上,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导致简单的形式。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不同学科之间的互渗和交融比任何时代都更加频繁和显著,当代哲学、尤其是后结构主义或解构主义哲学对建筑有着明显的影响。
从现代建筑解脱于学院派的禁锢到现代主义的自我完善、以至20世纪中叶以后多风格、多流派、多种建筑思潮的涌现和并存,都反映了人的主体意识的不断觉醒,与当今世界文化的多元化潮流同出一源。大多数建筑师希望能够通过提高建筑师的关注力、知觉和选择的能力,充分发挥建筑师的自主性和表现自我差异性的能力,把非理性的、具体的自我存在放在先于一般理性本质的地位,希望建筑能用自己特殊的语言同总体性抗衡。但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设计常以自我表现为目的,往往忘却了建筑与公众的交流,甚至忘却了基本的功能需求,表现出各行其是的芜杂。
“当代建筑审美之所以出现无序的构成而贬损作为现代性之核心的理性,其根本动机源于一种打破规则、拆解中心,建构充满自由精神、富有个性色彩的美学的冲动”;建筑创作的变革往往都是以审美思维的变革为先导的。从现代.主义以后进发的流派来看,主要有“野性主义、光亮式、新古典主义、隐喻主义、后现代主义、晚期现代主义、高技派、新乡土派、新传统派、新自由派、新理性主义、解构主义、奇异建筑、新构成主义等多种倾向,有的是自称、有的是书刊评论”;虽名目繁多,但区分并不严格,更侧重于以各种手法展示自我。近年来派别的名称叫法渐渐平息,但他们的实践大大增强,在我国也进行各种新的尝试。
以“无序”来对抗“规则”,从理论上说的确不失为一种逃离总体化或程式化的美学策略;从实践来说,已经、且还将对建筑创作带来许多影响。但“无序”往往会把建筑师引向一个追求建筑造型“新、奇、特”的极端。如果说建筑是一门艺术,那么它是一门极其昂贵的、实用的、与科技紧密相关的艺术,极端的无序不仅不会给建筑创造美,而且往往会损害建筑本身。“规则”依旧反映在大多数人的建筑审美中,同时伴随着“无序”的萌动,产生了多元化的构成格局。
2 样态:明晰与混沌共生
混沌学所蕴涵的深刻的洞察力和对传统思维的颠覆力,使建筑师以建筑自身的复杂性和多元性来构建聚落形态的复杂性和多元性,混乱与秩序并存,片段性与整体性同在。充分尊重客观现实的复杂性,并依据客观现实重构和模拟这种展示非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空间的精神,也正体现了混沌理论的精神。混沌思维赋予建筑师一种更加自由的创造精神,在静止与运动、确定与变化这样一些对立项之间,建筑师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自由选择,甚至双极选择,创造出更灵活、更富有有机性和更符合当代审美需求的建筑聚落。混沌思维给当代建筑聚落设计带来了新的机遇,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混沌思维作为机械论模式的对立面受到当代建筑师的重视,但同在其他领域中一样,“明晰”仍然在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从动态的观点来看,“混沌态是一种临界状态,在一个层次上的混沌可产生另一个层次上的明晰”。从自组织系统的角度来讨论建筑聚落,由混沌到明晰、再由明晰到另一个层次的混沌是系统发展的必然。
3 追求:发展与回归相通
作为建筑审美的发展,人类中心论被逐渐打破。在当代人类世界有两种相关的危机:第一种是最直观的危机是环境的危机;第二种更微妙,也同样是致命的,这就是人类自身的危机——人类与自己的联系、与所有包围人类的一切关系的危机,还有和地球上各个群体之间的关系危机。这两个危机是紧密联系着的。如何恢复人与自然之间正常而和谐的关系、在人与自然生物及其环境之间建立一种平衡、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不受污染的绿色生存空间等问题,以前所未有的严峻性摆在了当代人的面前。“现代工业的发展使城市的交通、能源、治安、住房等,全然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状态,城市的文化风尚、价值体系、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隔膜,迫使人们迫切希望离开城市,回归自然、回归乡野,这或许来自于一种怀旧情感和浪漫情怀,当然,也可以是一种来自于建筑审美的`冲动”。
哲学家和生态学家们认为,要切实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必须以一种有机论和生态平衡论取代“人是宇宙的精华和万物的灵长”这种人类优越论。与其去征服自然,不如学习如何保护自然,如何保持同自然的平衡、协调。如果在发展过程中认识到自然“可持续”被榨取的限度,把眼前利益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把局部利益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把人类的发展同人类以外的自然生物的发展协调起来,认识到自然的价值决非只是人的工具的价值,那么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将成为一种可能。建筑聚落作为自然中的一个有机系统,其中每一个生命体都和自己的种群、其他的种群以及非生物的环境有着某种程度的关联。
4 结束语
今天的建筑美学与传统的建筑美学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其所面临的课题,比如:价值取向、审美思维、时空观念、文化模式等,都显得极为复杂和难解,这与当代哲学与科学思想的影响和推动是密切相关的。当今的建筑美学在构成上、样态上及追求上都体现出一种兼容性。
建筑工程开题报告范文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楼层的发展越来越高,对基础的发展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桩基础的应用越来越高。本文以河南周口东景国际名苑的地下部分进行基础工程设计。桩基技术极为复杂,发展空间相当广阔,成为地基基础领域中一个非常活跃的、具有很强生命力 分支领域,50年来出现了许多新的桩型、新的工艺、新的设计理论和新的科技成果,成为我国工程建设的有力支柱。
本课题首先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岩土力学指标建议值和上部结构形式及上部结构重量,选取了桩基础形式——混凝土预制桩。在对天然地基的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了成桩分析。根据混凝土预制桩的优缺点,结合场地地层条件,初步选取桩径,试算出桩长,并进行桩的设计计算:单桩承载力和桩的沉降计算,最后从抗剪、冲切和抗弯等三方面对承台进行了设计验算。同时对混凝土预制桩的优点、性能、桩基础施工过程、注意事项也做了论述。
二、 桩基础研究综述:
桩基础(简称桩基)是一种古老的基础形式.它的力学原理正确,通过桩的形式可以充分发。
挥深部土层的承载能力,同时它又具有施工简便的特点,因此桩基不仅延续至今,而且结合现代的施工技术还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为当前基础工程中一种普遍采用的重要基础形式。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的高速发展,高层建筑、海港码头、桥梁、重型工业厂房和粮仓等都广泛使用桩基,目前我国每年的用桩量达100万根以上.如何设计好桩基,使之既满足桩承载力和安全性要求,又降低成本,对我国工程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桩基的类型、施工工艺和设备、桩基理论和设计方法都有了很大的进展。
桩基深埋于地下,是个隐蔽工程.虽然桩基设计理论和施工方法已有了很大提高,然而。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岩土性质的多变性和现场施工的局限性,致使桩承载力的设计值与桩的实际承载能力有时还有较大的差别,在施工时桩身中也会出现各种缺陷。因此,为了保障桩基的质量,进行桩基检测就十分必要了.长期以来,桩基检测采用的是静荷载试验方法。由于它是破坏性检测,成本高,检测周期长,因此被检测的桩数目较少,难以满足基础工程的广泛需要。随着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种无损检测技术一一桩基应力波检测应运而生,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现已成为基础工程建设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三、毕业设计(论文)所用的主要技术与方法:
1.锤击沉桩;
2.静力压桩法沉桩;
3.桩的接桩方法用焊接、法兰接及硫磺胶泥锚接;
4. 沉桩施工组织计划;
5. autocad制图。
四、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获得情况: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94),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
[3]卢廷浩. 土力学.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
[4]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主编·地基及基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
[5]段新胜.顾湘编著·桩基工程·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年
[6]袁聚云·李镜培,陈光敬编著·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岩土工程分册·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年
[7]林天健·熊厚金·王利群编著·桩基础设计指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
[8]陈仲颐·叶书麟编著·基础工程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
[9]周景星·王洪瑾·虞石民·李广信编著·基础工程·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
[10]高大钊 桩基础的设计方法与施工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6年
篇四 深基坑支护工程开题报告范文
论文摘要:结合近年来一些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概述了较成熟的深基坑支护类型及适应范围,简述了深基坑设计理论及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深基坑支护工程今后的技术应用进行了探讨,以期进一步完善深基坑支护技术。
深基坑工程是随着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较类型的岩土工程,基坑支护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岩土工程问题既涉及土力学中典型强度与稳定问题,又包含了变形问题,同时还涉及到土与支护结构的共同作用以及结构力学等问题。随着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及其对策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在深基坑工程中也得到应用。
1深基坑支护类型
1)土钉墙支护。2)搅拌桩支护。3)柱列式灌注桩、排桩支护。4)内支撑和锚杆支护。5)钢板桩支护。6)地下连续墙。
2深基坑支护的土压力
2.1土强度指标的选择
土的抗剪强度指标c,与土的固结度有密切的关系,土的固结过程就是土中孔隙水压力的消散过程,对于同一种土,在不同排水条件下进行试验,可以得出不同的抗剪指标c和,故试验条件的选取应尽可能反映地基土的实际工作状态。在基坑支护设计中应采用三轴试验的指标,才能保证选取参数值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对于黏性土,计算围护结构背后由自重应力而产生的主动土压力采用三轴试验的固结不排水剪的指标与实际工作状态较致,但由地面临时荷载而产生的土压力,通常采用三轴不排水剪指标较合理。特别对于软黏性土,采用现场十字板的原位测试方法确定c和妒,因为室内试验的扰动影响太明显,强度指标偏低,使设计过于保守。计算基坑内被动土压力时,一般宜采用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对于砂土,由于排水固结迅速,对于任何情况,均可采用排水剪指标,或采用固结不排水剪经孔隙水压力修正后的c,值来计算土压力。
2.2土压力计算理论及方法
1)试验结果证实了太沙基理论的定性结论,土压力大小取决于位移的大小和位移方向;2)实测结果表明,当变形小于5%h(h为开挖深度)时,被动土压力仍然能得到充分发挥,所以说,对于深基坑工程的实际变形情况而言,套用一些经验的位移指标来判断墙前土体是否达到被动极限状态,是有局限性的;3)在黏性土上的许多基坑支护工程,护坡桩钢筋强度未完全发挥,实际钢筋应力还低于钢筋的设计强度,造成很大浪费,而造成钢筋应力低的原因主要是计算土压力大于实际土压力。实验还表明,把基坑支护结构视为平面不合理,因为基坑工程的“角效应”即土压力的空间效应,对墙体位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利用这种空间效应可以在两边折减桩数或减少配筋量。
2.3水土压力的合算与分算
按照有效应力原理,可知“土、水压力分算”比“土、水压力合算”概念要清楚。但由于要测得有效应力强度指标,一般试验难以做好,而且水、土压力合算法在一些软黏土地区的临时性开挖工程中土压力计算值与实测值较为符合。
土在有水作用时,墙后土压力主要是水、土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未搞清水、土耦合效应的前提下,水、土压力合算是一个包含一定的实践经验的综合方法,对工程实践来说是有利的。
为搞清墙后土体在水、土共同作用下的破坏机理,进行水、土压力分算,是符合系统科学原理的方法。
3支护结构计算方法
3.1静力平衡法
静力平衡法亦称自由端支承法,该法假定围护结构是刚性的,并可绕支撑点转动。围护结构的前侧产生被动土压力,后侧产生主动土压力。静力平衡法适用于围护结构的入土深度不太深即底端非嵌固的情况,此时围护结构由于土压力的作用而达到极限平衡状态。利用墙前后土压力的极限平衡条件来求插入深度、结构内力等。
3.2等值梁法
单支撑(锚拉)埋深板桩计算,将其视为上端简支、下端固定支承,变形曲线有一反弯点,一般认为该点弯矩值为零,于是可把挡土结构划分为两段假想梁,上部为简支,下部为一次超静定结构,其弯矩图不变,该法称为等值梁法。实践表明,等值梁法计算板桩是偏于安全的,实际设计计算常将弯矩予以折减,折减经验系数为0.6~0.8,一般取0.74。等值梁法基于极限平衡状态理论,假定支挡结构前后受极限状态的主被动土压力作用,不能反映支挡结构的变形情况,亦即无法预先估计开挖对周围物的影响,故一般仅作支护体系内力计算的校核方法之一。
3.3弹性地基梁的m法
基坑工程弹性地基梁法取单位宽度的挡墙作为竖直放置的弹性地基梁,支撑简化为与截面面积、弹性模量和计算长度等有关的二力杆弹簧。弹性地基梁法中土对支挡结构的抗力(地基反力)用土弹簧模拟,地基反力的大小与挡墙的变形有关,即地基反力由水平地基反力系数同该深度挡墙变形的乘积确定。即 f=mzy,其中,.f为土对支挡结构的水平地基反力,kn/m2;为比例系数,kn/m4;为计算深度,m;为计算点处挡墙的水平位移m。弹性地基梁的 m法优点是考虑了支护结构与土体的变形协调。工程实践表明,在软土中的悬臂桩支护计算采用m法,计算位移与实测位移有很大差异,实测位移是计算值的好几倍。这说明桩后土体变形已不再属于弹性范围。另外,m法无法直接确定支护结构的插入深度,通常假定试算有很大的随意性,有时桩底落在软弱土层中,还需经验来修正。
3.4弹塑有限元法
有限单元法作为今后基坑支护设计计算的发展方向,它的优点是考虑了土体与结构的变形协调,而且可以得出塑性区的分布,从而判断支护结构的总体稳定性。但选取合理的本构模型与计算参数,以及塑性区范围与稳定性之间的定量关系均缺乏经验。目前,随着技术及系统科学的发展,为有限单元法的完善提供了更有利的工具。在结构计算方面,建立了能考虑基坑围护结构和土压力的空间非线性共同作用理论及其计算方法,并编成程序,方便高效地完成基坑围护工程的计算。
4地下水治理
4.1明排水治理法
在填土、浅层黏性土中开挖基坑,经计算和现场试验判断不可能发生坑底突涌或侧壁渗漏、流土,可采用明沟盲沟排水方法。
4.2井点降水治理法
降水治理方法适用以下条件:1)地下水位较浅的砂石类或粉土类土层;2)周围容许地面有一定的沉降;3)止水帷幕密闭,坑内降水时坑外水位下降不大;4)基坑开挖深度与抽水量均不大,或基坑施工期较短;5)有有效措施足以使邻近地面沉降控制在容许值以内;6)具有地区性成熟经验,验证降水对周围环境不产生大的不良影响。填土、粉土及含薄层粉砂的粉质黏土含水层涌水量不大时,适用轻型井点降水。黏性土、淤泥质土和粉土,适用电渗井点降水。砂土、粉土地层适用喷射井点降水。砂土、碎石土和岩石地层适用管井井点降水。管井降水可根据水文条件,水位降幅要求和环境保护要求采用完整井或非完整井。
4.3隔渗治理法
采取隔渗措施治理方法适用以下条件:1)开挖深度以上或坑底以下接近坑底部位分布有粉土、粉砂,有可能产生流土时;2)邻近基坑有地表水体(湖塘、渠道、河流),与基坑之间没有可靠隔水层时;3)有承压水突涌可能,且无降水措施时。
4.4减小降水不良影响的措施
1)充分估计降水可能引起的不良影响;2)设置有效的止水帷幕,尽量不在坑外降水;3)采用地下连续墙;4)坑底以下设置水平向止水帷幕;5)设置回灌系统,形成人为常水头边界。回灌系统适用于粉土粉砂土层。
5动态设计和施工
深基坑工程是土体与围护结构体系相互作用的一个动态变化的复杂系统,仅依靠理论分析和经验估计是难以把握在复杂等条件下基坑支护结构和土体的变形破坏,也难以完成可靠而的基坑设计。通过施工时对整个基坑工程系统的监测,可以了解其变化的态势,利用监测信息的反馈分析,就能较好地预测系统的变化趋势。当出现险情预兆时,可做出预警,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施工和环境的安全;当安全储备过大时,可及时修改设计,削减围护措施,通过分析,可修改设计模型,调整计算参数,经验,提高设计与施工水平。
6结语
我国基坑工程的设计理论有了很大发展,建立了许多新的计算理论和方法。但在工程具体应用中,仍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实际选用合理的支护方法。
95位用户关注
17位用户关注
99位用户关注
61位用户关注
96位用户关注
58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