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大全 > 工作报告 > 工作报告
栏目

服务工作报告15篇

发布时间:2023-04-27 热度:18

服务工作报告

篇一 民政公共服务工作报告

一、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xx年至今,全市共投入项目建设资金1.91亿元,实施民政公共服务项目131个,极大的提高了民政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1、坚持规划引领,科学统筹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我市坚持把规划作为促进民政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以规划引领项目,以项目推动发展,将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战略,纳入民政事业“xx”发展规划体系,科学编制项目规划,强化项目储备,引导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按照“总量适度、分布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的目标发展。xx年,我们将一系列与民生关系密切、保障民政对象基本生活所需、提升民政公共服务现代化水平的项目,列入《市民政事业发展“xx”规划》,明确了“xx”期间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六大体系”和53个重点建设项目。其中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10个,城乡社区建设体系项目38个,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建设项目1个,优抚安置双拥体系建设项目1个,社会福利体系建设项目2个,专项社会事务管理体系建设项目1个。

2、坚持项目带动,全面推进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我市以民政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为抓手,连续三年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不断加大投入,加快建设,着力推动了三个体系建设。一是以公办福利机构建设为重点,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投入4500万元,新建了市社会福利中心综合服务大楼,总占地面积23711平方米,建筑面积20250平方米,可满足500名老人入住需求。争取国家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项目,投资1130万元,改造扩建了市社会福利院养老护理楼,新增供养床位180张。开展农村福利院整顿提升活动,投资630万元,新建了镇养老服务中心,迁建了沙嘴办事处农村福利院;投入886多万元,对沙湖、杨林尾等6所农村福利院进行新改扩建,新增供养床位300多张,极大地提升了五保供养能力。开展了农村互助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试点,在318国道沿线20个村建设了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中心,在城区“三办一园”选择了4个社区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探索开展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二是以服务平台建设为抓手,推进城乡社区建设。我们采取向上争取一点,公共财政投入一点,驻区单位扶持一点,社区自筹一点的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不断加大对社区服务平台建设的投入。全市累计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其中争取中央和省级补助金700多万元,市和街道(乡镇)两级财政拨付5700万元,社区自筹1600万元,开工新建了8个社区服务站,改造升级了13个社区服务站,巩固完善了17个社区服务站,共计新建社区服务站9000多平方米,改建社区服务场所5000多平方米。全市79个城乡社区中,已建成1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56个社区服务站,其中办公面积超过1000平米的有8个,达到或超过300平方米省级标准的有48个。三是以专项社会事务项目为基础,推进社会福利体系建设。投资400万元,新建了市儿童福利院,设置床位100张;投资670万元,建成了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和家庭寄养中心,设置救助床位100张。投入资金92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支持48个村兴建了农村生态公墓;投入2800万元,兴建了市城区殡仪服务中心,新建的殡仪服务中心占地面积120亩,总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设有高中低档别墅式吊唁厅11栋,可同时容纳13户办理丧事,为我市实施丧事集中办理,推进生态、绿色、文明殡葬奠定了基础。

3、坚持多元投入,合力推进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我们坚持“政府主导、社会支持、民间参与”的多元投资模式,不断加大政府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和政策支持力度,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一是主动争取资金支持。我们找准国家宏观政策和决策中推进民政公共服务建设的切入点,加大了对改善民生的投入,通过扎实做好基础工作,积极争取,在资金上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多。社会福利中心开建之初,上级没有任何口径下达资金,我们在福利院床位紧张,养老服务急需拓展的情况下筹措资金,主动建设,随后争取省级下拨了资助资金800万元。全国养老服务体系试点项目全国只资助四个省,我省只安排四个点,全省4000万元,全省17个地市州争取到资金500万元。同时,用项目资金带动地方政府投入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我市通过不断完善公办养老机构设施,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300多万元,新建了镇养老服务中心和沙嘴办事处城南福利院,带动地方政府投入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资金300万元。二是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发挥政府投入的主渠道作用,按照“广覆盖、保基本、树标杆”的原则,加大对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力度。xx年以来,市、镇两级财政投入约1.325亿元用于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占总投资的69.3%以上。三是积极引进社会资金投入。我们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扶持,吸纳武汉中招实业有限公司等社会企业投资2500万元,在毛嘴镇征地100亩,兴建全省首家农村区城性社会养老机构——江汉明珠养老服务中心,在全省率先探索农村福利院向区域性社会化养老机构转型。四是探索开展合作开发。在民政公共服务设施筹建过程中,建设用地成为制约发展的“老大难”问题,我们通过精心策划、科学论证,采取合作开发的方式,与市皮肤病防治医院签订合作开发协议,将皮肤病医院所属的麻风村长期闲置的100亩土地用于市城区殡仪服务中心建设用地,开发期20年,市殡仪服务中心分年度支付麻风村效益款共计70万元,有力地促进了该项目的建设。

二、公共服务设施运营管理情况

为了发挥民政公共服务设施的效能和作用,我们坚持建设与管理两手抓、两手硬,不断加大管理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创新运营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一是养老服务体系初具规模。随着市福利两院的建成投用、农村福利院的新改扩建、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中心的建立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的展开,我市初步建立了以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互助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目前,全市2个城区养老机构、24个农村福利院和1所区域性社会化养老机构床位总数已达4000张,供养农村五保对象4320人(其中集中供养1290人,分散供养3030人,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29%);供养城镇“三无”对象1030人。在满足五保、三无老人供养基础上,我们还积极探索向社会提供代养服务,福利两院代养社会对象245人。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也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20个互助养老试点村都成立了互助养老协会,指导互助照料中心开展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空巢、留守老人生活。4个居家养老服务试点社区也在积极探索为老年人提供家电维修、清洁护理、送医送药、配餐送餐等多样化、多层次服务。

二是社区管理服务趋于完善。我们在注重改善城乡社区服务设施的同时,更加注重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在社区服务站设立了综治维稳、计划生育、社会救助、劳动就业等服务窗口,将政府各项服务职能延伸到社区,让居民足不出社区就能办理事项,为居民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同时,我们更加注重增强基层民主活力和提升自治功能,切实把短板做成长线。在农村,以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和“难点村”治理为契机,建立健全了以村民代表为骨干的村级事务民主决策基本队伍,健全完善了以“五议五公开”为主要模式的村级事务民主决策程序,严格落实了以党务、村务、事务和财务为主要内容的村务定期公开制度。在城区,以实施社区网格化管理为契机,大力推行社区议事协商、居民代表会议、社区论坛等多种自治形式,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三是社会事务管理日臻规范。殡仪服务中心的建成,加速推进了我市殡葬改革进程,我们积极推行惠民殡葬政策,去年减免了1140名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城镇“三无”和重点优抚对象基本殡葬服务费用,总计144万元。我们在城区严管区内大力推行丧事集中办理,倡导绿色殡葬、生态殡葬,收到了较好的成效,去年全市死亡人口9600人,火化率100%,严管区内死亡人口407人,集中办丧170人,占比42%。儿童福利院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建成投用,极大地提升了我市孤儿抚育和未成年人救助水平,去年为1632名孤儿和事实上无人抚养的儿童,发放基本生活费353万元,并集中抚育孤儿28人。市救助管理站开展了接送流浪乞讨儿童回家专项活动,累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2700人次,接送流浪儿童回家48人次。

篇二 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报告

各位领导: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xx镇卫生院全体医护人员热烈欢迎各位领导来我院考核指导工作,希望各位领导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下面我就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工作做以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xx镇位于xx省xx县南部,东连xx,南频xx,西接xx,北邻xx,离县城南白镇26公里,距历史文化名城遵义50公里,总面积106.9平方公里,共辖8村1社区,192个村民组,全镇居民(含城镇居民,流动人口)共有49466人。全镇卫生资源主要以xx镇中心卫生院为主,卫生院现有职工70余人,开放床位100张,门诊设有内儿科、外科及妇产科、中医科和预防保健科,病房设有内儿科、外科及妇产科。辖区内设置村卫生室24个,村医37名。卫生院全院职工和名村卫生室人员共同开展公共卫生工作。

(二)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各项工作开展及完成情况:

1、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工作:xx年建档的总体要求是求质量,求效果,高质量完成每一份居民健康档案。对今年达到65岁的老年人和新出生的儿童,继续进行了体检建档,对已经建立的居民健康进行一次认真细致的回头看,查漏补缺,正确规范填写健康评价和中医治未病干预措施,特别要求一定做到三个相符,即体格检查与实验室检查结果要相符;妇幼报表和公共卫生报表相符;计划免疫疫苗接种报表和公共卫生报表相符。现已建立档案46157人,建档率93%。

2、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村村设置了健康教育宣传栏,定期更新了宣传内容,利用全民体检入户的机会户户发放了健康教育资料;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疾病预防、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活动;指导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尤其是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通过集市等人群集聚的地方发放了健康教育宣教资料;医院在内儿科、妇产科设立了高血压、糖尿病、孕产妇健康咨询台,患者随时可以享受免费咨询服务;每村刷写了2-3条宣传标语,重点宣传了公共卫生、医改、中医等重点工作。

3、65岁以上老年人、孕产妇、0-6岁儿童的随访:按每季度一次随访的要求,完成了第一季度的免费随访和体检,将死亡的老年人及时进行了删除,对新增的及时更新了信息。加强了对妇幼保健和儿童保健工作的督导,确保了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率保持在95%以上。向孕产妇提供5次产前检查、3次产后上门访视和1次产后常规检查;向已婚育龄妇女每年提供1次常见妇女病检查等。继续推进新生儿“两病”筛查工作,降低残疾发生率。现系统管理0-6岁儿童38485人,孕产妇199人,65岁以上老年人3578人。

4、高血压、糖尿病、重症精神病的随访:加强对慢性病的随访,及时指导治疗,降低致死致残率,已经完成了第一季度的随访工作,免费进行了一次心电图、血糖、体格检查。对新发现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及时的更新了xx年的纸质和电子档案,纳入重点管理目标,按季度进行随访。重症精神病及时与当地政府和派出所进行了对接,提高防范意识,减少对社会安全的危害。系统管理高血压1385人,糖尿病102人,重症精神病41人。

5、疾病预防控制和传染病报告工作:

(1)对传染病的报告更加及时正确规范,门诊医师在接诊传染病患者的时候,要求如实填写门诊日志、传染病登记册和传染病报告卡,及时报防保科,组织医护人员认真学习和掌握了传染病报告流程,传染病的分类,严格实行首诊负责制,制定漏报处罚办法,凡发现门诊及住院医师漏报1例罚50元。

(2)重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有医务工作者,必须熟练掌握应对对方公共卫生事件的措施,处理和报送流程。做好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抢救;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术培训;承担或协助做好传染病病人的消毒隔离、治疗和其它防控工作;协助开展疾病监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等。

(3)继续做好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工作,卡、册、证与网络儿童信息必须一致。

6、配合上级相关部门做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全面完成各项任务。

(三)主要做法:

一是成立公共卫生服务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负总责,副院长任副组长分管具体工作,公卫科主任负责业务工作,防疫、妇幼专干为技术指导,抽调7人实行包保责任制,负责所包村的各项工作。

二是认真学习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实施细则,积极参加业务培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利用周会组织全院医护人员学习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相关业务知识,提高知晓率,让人人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更好地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三是强化技术指导,确保按质按量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四是组建了公共卫生服务小分队,按照整村推进的要求对全乡居民进行一次地毯式的免费体检。

五是分工明确,分类服务。由村保健员和卫生院包村医生完成对重点人员的随访,开具免费体检单,动员来医院集中免费进行检验、影像检查,对确实不能来医院检查的动员到村卫生室集中检查和医院医疗小分队直接上门检查,真正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

六是对村医实行绩效考核和聘用制:对村卫生室的工作进行半年一次的绩效考核,根据考核的结果发放工资。

( 四)存在问题

一是村医工作水平参差不齐,40%的不会用电脑,居民休息完全由卫生院医务人员录入;

二是群众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知晓率不高,部分群众有抵触情绪,不能很好的配合;

三是群众对免费体检的认识不够;

(五)今后工作打算

一是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分解所承担的具体任务,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卫生院医护人员和村医进行相关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尤其要加强对居民健康档案建立与管理方面的培训和指导,强化日常督查,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方案。

二是加大对群众的宣传力度,让全民参与,支持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

篇三 “计划生育服务站调研报告”计划生育工作计划

一、总论

(一)概况

(二)自然、社会、经济状况

1、自然状况

乡位于_____县西部,距县城45公里处。总面积98平方公里。行政机构改革后辖庙坝、铁炉二乡之地。面积大、区域长、山大人稀,特别是与晓道乡相邻的庙坝村、与紫阳县三台镇相邻的柳林村,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卫生服务功能严重滞后。

2、社会经济状况

吨,农民人均自产粮食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

目前,乡以集镇开发、新村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发展突飞猛进;以稳粮、攻桑、扩芋、兴牧为主的农村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逐步壮大,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私营企业起步较好,个体工商户发展迅速,非公有制经济在铁炉的农村经济收入总值中比例越来越大;村级公路以岚大路为中心,贯通每个行政村;农村通电率达到100%;通讯事业发展较快,实现了光缆传输,开通了程控电话。

3、村计生服务网络体系健全,人口计划执行良好,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软硬件投入力度加大,工作质量稳步提高,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

(三)计生服务职能现状

乡计生服站是一所集宣教、咨询、保健、康复、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综合计生服务站,是全乡计划生育工作的中心。近几年,我乡计生服务站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随着计划生育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一法五规”的相继出台,我站在县计生局的高度重视下,开拓进取,不断加强服务站的内涵建设,服务意识和技术水平都取得了巨大变化,为全乡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服务站的基础设施条件十分薄弱,业务用房紧张,设备极其简陋,工作业绩却十分突出。2023年,全乡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零,综合节育率%,已连续7年实现人口负增长。

全乡有村级计生服务室8个,均处于无房状态,基本设置在服务人员自己家中,服务条件更是十分恶劣,医疗水平难以满足广大群众身心健康的需求。

(一)计生服务站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服务站现有三间二层100平方米的综合用房,面积太小,门面设计不规范,无候诊处。就诊人员稍多便在街道上等候,极不符合标准化、规范化乡镇计生服务站的要求。

2、根据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和胡锦涛总书记“公共卫生建设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宏伟目标的实现,必须下大力气抓好”的指示精神,推进全乡计生服务体系建设,改善计生服务站的服务条件,我站须新建350平方米的综合用房,用于宣传培训、咨询、药具发放、使各项业务趋于合理。

(二)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铁炉乡计划生育服务站

2、项目建设单位:铁炉乡计划生育服务站

3、项目新建地址:铁炉乡农贸市场

4、项目业主负责人:陈波

5、项目主管部门:县计生局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的改善,生育、节育和生殖健康观念正在发生一系列转变,现代人们对生活的期望值也就发生了质的改变,已由过去的吃饭问题、穿衣问题发展到现时期的小康水平,并且逐步向富裕方向发展,由过去讲求身体健康向身心健康转变,传统的不孕不育治疗意识也发生了质的转变,作为计划生育部门,我们不但要有现代化意识,还要有超前意识,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计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计生事业的要求再也不是狭义的生育概念,它向着更深、更远、更广义的方向发展,加强服务站建设,巩固乡村计划生育服务阵地,为社区1万多群众全方位开展安全有效的计划生育服务,对于铁炉乡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和每个计划生育家庭都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贯彻法律法规的需要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一法五规”的相继出台,我国计划生育工作步入了法制化的轨道。加强乡计生服务站建设,是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保障农民的生殖健康权利,更好地满足广大育龄群众对生殖健康服务的需要,提高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的迫切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四)人民健康发展的需要

在人类社会蓬勃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生殖健康已由过去的难以启齿发展到现在人们的高度重视。健康的内涵也进入了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课题,所以必须加大健康教育水平,提高健康教育质量,普及健康知识,使每个人懂得自我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良习惯,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亟待解决的课题,只有搞好健康教育,才能提高民族整体健康水平。

(五)巩固服务阵地的需要

由于我乡计生服务站设施不全,容量小、装备不齐,技术力量不足等现状,制约着我乡计划生育工作向更高目标发展。实施乡镇服务站建设,有利于乡村计生工作切实转变工作思路,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为育龄群众提供全方位的生育、节育、不育和生殖健康系列服务,将服务站建成融宣教、咨询、保健、康复、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阵地。

三、建设条件

铁炉乡计生服务站位于铁炉乡农贸市场,位置理想,交通十分方便。

(一)地形、地貌、地居条件

按照集镇建设规划,现服务站占地面积属于农贸市场新开发地基,地基基本稳定,不再会由沉降现象发生。

(二)周边建筑物与环境条件

现服务站综合楼座北向南,位于农贸市场北侧,在此处新建服务站环境优越。

(三)集镇规划条件

按照集镇规划,450平方米的空地修建三层350平方米的计划生育服务站业务用房,符合规定要求。

(四)“三通”条件

目前铁炉乡集镇水、电、路设施已完善,县供电局在铁炉乡设立了供电所,集镇供水工程于2002年建成,街道及人行通道硬化工程已于2023年竣工使用。

(五)施工条件

铁炉乡地理位置好,再加上近几年新集镇开发、房屋建筑工程未曾中断,石料场、采砂场均在本乡辖区内,并有符合建设质量要求的水泥预制厂,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的计生服务站,条件优越。

四、建设规模

按照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乡镇计生服务站要求,本次拟建计生业务楼三间三层350平方米、其中门诊、药房80平方米,住院手术室120平方米,孕产、检查室60平方米,医护、更衣室40平方米,其它用房30平方米。使用面积330平方米,平面系数按70%计算,总建筑面积350平方米。

五、建筑方案

(一)建筑设计指导思想

严格按照国债项目管理办法,进行铁炉乡计生服务站建设的可研、设计、施工、监管等工作。以此次项目建设为契机,努力完善基本功能,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医护人员的进修培训工作,健全管理机制,提高我乡服务站整体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计生服务站在计生管理和生殖保健教育等方面的综合性服务功能,努力为铁炉乡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良、高效的医疗康复服务。

(二)建筑设计的原则

1、规模适宜,经济合理的原则。按照国家对乡镇计生服务站建设的要求,严格控制建设规模。以最大限度压缩了必要的基建支出,服务站建设完全符合国债项目管理要求。

2、功能齐全、满足需求的原则。项目设计以全乡计生工作需求出发,满足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两大服务功能要求,建立健全妇产、妇检、节育、保健等医疗科室的分设,具备一定的专科特色。特别是能达到高危孕妇的筛选与分娩治疗。

3、立足本职,美化环境的原则。在满足计生工走中医疗、防御业务用房的基础上,实施绿化、栽植四季观赏树木、花卉、院内硬化、绿化、美化、室内洁净,力争达到站内林化、病房家庭化、服务优良化标准。

(三)建筑方案

坚持建筑标准和贯彻适用、经济和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原则为前提。

一是建筑材料和结构形式选择符合建筑耐久年限、防火、抗震、防洪、建筑节能、保温隔热的要求。

二是采用砖混结构,建筑层为三层,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以上。

三是在自然通风条件下,室内净高度设计为3.0m—3.2m之间。

六、环境保护措施

1、术后、检查后的污物处理,严格按照国家对卫生部门污物处理的规定,经过无害化处理后密封运往处理地深埋。

2、剧毒有害物按要求规范管理,单独存放,确保不发生新的污染。

3、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按环保要求合理设计,建专用垃圾处理系统。

七、组织机构

在县乡计划生育基础设施建设办公室和县计生局的统一指导下,在乡党委、乡政府的支持下,在全站全体职工人人关心的前提下,站内组建施工现场管理小组。组长由乡计划生育办公室主任陈波担任,成员卢祖凤、金忠武。现场管理主要负责施工现场的监督,做好施工日志的记录,为办公室当好助手,做到勤汇报和统计报表工作,同时加强财务管理、质量管理工作,以保证该项目的顺利实施。

八、项目实施进度

本项目拟从2023年9月开始制作施工方案、图纸设计、自筹资金等项目前期工作。月开始施工,200年月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工期为6月(180日历工期)。

九、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依据

1、岚皋县建材市场建材价格行情。

2、水泥市场预制建材价格行情。

(二)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本项目投资估算30万元。资金措施:申请项目资金25万元,单位自筹5万元。

十、效益评价

(一)经济效益

项目实施后铁炉乡计划生育服务站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检测手段多样化,诊断病情准确化,从而拓宽了服务项目和服务范围.为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保障。预计年可创收1万元。

(二)社会效益

一是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育龄人员的生殖疾病。

二是提高公民的健康水平,保障人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工程中去。

三是本项目的实施是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有利于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四是有利于服务站提高服务水平,把计生工作做得更好,而为铁炉乡发展经济、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一、结论

综上所述,本项目是一项公益性很强的基础设施项目,产生的社会效益是无法估量的。它不仅反映了人民群众对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能落到实处的强烈愿望,又符合国债项目乡镇计生服务站建设要求。因此,我们认为本项目建设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篇四 救助管理站救助服务工作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推动主题教育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听民心、集民智、解民意,笔者对**市救助管理站切实提升服务水平和工作效能、有效开展流浪救助服务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该站严格执行国务院《救助管理办法》和民政部《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在市民政局的直接领导下,积极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截止十月,该站共接待求助人员1724人次,对符合救助条件的1724人次给予救助,其中:省外受助人员436人次,本市及其他市受助人员1288人次。从受助人员性别区分:男性1321人次,女性403人次;从年龄结构区分:青壮年1194人次,老年281人次,未成年人238人次;重点救助对象:肢体残疾89人次,精神病人107人次,痴呆傻39人次。其中救助的1724人次受助人员中的225人次护送返乡得到了妥善安置,资助返乡1198人次,接领返乡42人次。

在救助资金管理上该站严格把关,做到专款专用,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到救助管理工作上。由于该站基础设施比较落后,长期在外租房办公,救助场地不足,影响救助管理工作的开展。为更好开展救助管理工作,该站启动未保中心项目建设项目,计划年底投入使用。新中心位于回风片区,交通便利,项目建设面积3973平方米,中心设有受助人员宿舍、观察用房、教育医疗康复室等。在加大硬件设施投入的同时,该站着力加强软件建设,规范化、科学化实施救助管理。xx年和xx年该站党支部连续两年被局党组评为先进支部委员会。

二、救助工作中的基本做法

该站严格按照《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救助管理机构基本规范》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基本规范》的要求,安全、规范化管理。实行目标责任制,班子成员分工明确,逗硬抓落实,确保工作目标的实现。第一,作为民政工作的窗口单位,站班子成员带头抓落实,重救助水平,重救助质量,重救助效率,重安全救助。建立安全建设目标责任制,确保无重大事故发生。加强流动救助,专门成立4个流动救助工作小组,实行轮流外出开展流动救助。确保每周开展两次街头救助,向流浪乞讨人员发放救助宣传资料、指引卡,引导受助人员遇到困难时第一时间到救助站接受救助;对职业乞讨人员,进行劝导、告诫,加强与其户籍所在村、社区联系,力争让他们主动放弃职业乞讨行为;进一步探索变“输血”为“造血”,变“消极性社会救助”为“积极性社会救助”的救助模式。建立完善了内部管理制度。将制度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员、落实到工作中。

三、有待解决的问题和建议

伴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交通日趋便利,外来人口大量涌入,无论是救助对象、救助理念,还是救助内容、救助方法都在改变。传统的吃、住、接、送等救助方式已不适于救助管理工作的需要,也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首先,救助工作的对象发生了变化,流浪乞讨成因复杂,救助对象的数量和群体逐年扩大,救助的要求和救助的内容延深,救助质量要求高,救助对象不再仅仅限于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还有财物被盗、传销解救、进城务工、城市拾荒人员,以及打拐解救妇女、农村留守儿童、实际无人照管儿童等。仅xx、xx年度该站救助流浪未成年人分别为298人次、260人次。其次,救助工作理念和救助内容发生了变化。人性化的救助,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理念更加彰显。救助内容不再是仅仅满足流浪乞讨人员的吃、住、行等基本生活救助,而是全方位的生活救助和心理修复、精神支持、医疗救治等的综合性救助,救助的要求更高,层次更深。第三,救助工作的方法发生了变化。从求助者主动来救助站求助到救助工作人员走出去上街主动救助;从护送回家到源头预防;从简单生活救助到生存技能培训、心理矫治等,工作方法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单一的工作方法已无法适应当前救助工作需要。第四,救助工作的专业化人才缺乏。由于我市没有高校和专业的社会组织,再加上救助站硬件设施不完善,缺乏社会工作人才,目前只有1人具有助理社会工作师资质,无法全面开展社会工工作服务,导致社会工作服务水平徘徊于低水平阶段。同时新进工作人员往往专业不对口,专业对口人员又进不来的现状,无法满足工作需要。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如下:

由于救助工作这些变化,传统的救助方式在政府机构的主导下,为求助人员提供食物、住所、医疗救治,联系家人和单位,提供乘车凭证等物质方面的救助,而缺乏精神与心理需求方面的安抚与疏导,尤其是流浪未成年人他们还有着更高层次的需求,如医疗保障、心理修复、获得就业机会、接受相应教育等等,通过运用传统方式对流浪儿童进行救助使儿童再次流浪现象较为严重。对于特殊人群特别是流浪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心理矫正感觉力不从心,迫切需要专业人员开展心理矫正、非正式教育等服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寻找新的救助方式,创造新的救助理念,建立新的救助工作机制以适应这些情况的变化。一是通过引导和购买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救助管理工作,通过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逐步建立“政府主导、民政牵头、社会力量参与”的机制,可以有效开展救助管理站内的社会工作服务和站外拓展性服务。二是内部挖潜,加大干部职工学习力度,通过组织培训、学习等方式,培养一批专业性人才。

虽然《救助管理办法》详细规定了受助人员的安置措施,但在实际工作中,受助对象返家安置仍比较困难。通常对于能够自行回家的成年受助者会提供乘车凭证,受助儿童由救助站工作人员护送至户籍所在地民政部门。但其中的盲聋哑、痴呆傻、精神病等受助人员因受语言交流、精神疾病等障碍,无法提供准确的信息,无法和受助家属联系,只能送往医院治疗、供养,救助期满也无法送走;有的残疾人、未成年人或行动不便者因亲属或所在单位不愿接回,要求救助站送回或者借故推托甚至直接拒绝接回;流出地不主动配合接回未成年人、老弱病残等行动不便的人员;一些因年老、年幼或智力存在障碍无法查明亲属者。我市缺乏相应的福利机构对上述对象进行安置,目前市社会福利院正在筹备建设中。

**市救助管理站始终秉承“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理念,为流浪乞讨特殊群体办好事、解难题,以实际行动树立了救助管理工作良好形象,为我市救助管理工作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篇五 政务服务中心落实党建工作自查报告

政务服务中心于20_____年_____月成立党支部,20_____年_____月成立党组,现有党员31人。中心党组以创先争优和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为载体,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为目标,以提高机关行政效能、提升政务服务质量、优化政务服务软环境为落脚点,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党的建设和政务服务工作得到了新的提升。

一、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一是进一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明确党组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党组成员为直接责任人。每年初通过召开班子成员会分析研讨,将政务中心党建作为工作重点,纳入议事日程,列入对科室和进驻部门窗口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是完善党建工作例会制度。年初研究拟制党组年度工作要点,明确机关党支部织建设、政治思想工作、党员学习教育、纪律作风建设、党员队伍建设等工作计划和任务目标,提出相应的工作措施。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建工作例会,讨论解决党建工作方面的重大问题,探索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

三是建立党组成员联系点制度。明确了党组成员帮扶联系点,落实了责任,建立了责任追究制度。以挂帮包活动为载体,努力为困难群众协调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目前政务中心建立有《党员党内民主参与制度》、《机关干部廉洁自律制度》、《党建工作责任制度》、《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等党建工作制度,为推进中心发展和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供了纪律保障。此外,切实保障开展党建活动所需要的工作经费,提供开展党建工作的良好条件。

二、加强组织建设,夯实执政基础

一是坚持党建工作制度。坚持规范中心党支部各项活动,认真加强机关基层党支部织建设,努力做到五有,即年初有计划、学习有笔记、会议有记录、平时有检查、年终有总结。注重每年认真扎实开展对党员的民主评议工作;坚持党支部织生活制度,丰富活动内容,进一步提高了党支部织的凝聚力、感召力、亲和力和战斗力、创造力。

二是及时充实配备基层组织班子成员。20_____年,通过支部换届选举调整了支部委员会成员,充实了科室负责人和窗口首席代表进支部委员会。目前,中心机关支部委员会成员7名。

三是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严把党员入口关,通过对象筛选、考察培养、激励引导等方式,不断把素质高、品德好、思想上进的同志吸纳到党组织中来,同时注重把党员培养成单位的业务骨干。近三年,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0名,新发展党员6名,及时为党组织补充新鲜血液,不断壮大党组织的力量。

四是认真开展好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和深化走基层结对帮扶服务活动。利用党员义工日定期组织党员到双报到社区_____镇_____社区开展义务清扫、文明劝导等服务活动;要求每个党员干部到帮扶社区结对帮扶一户困难户,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力的物质和政策帮扶,帮助他们树立生活信心,走出困境。五是按规定做好党费收缴和管理、使用工作。按时、足额收缴党费,完成了党报、党刊等的订阅工作。六是切实深化党务公开。认真按上级党总支要求,适时通过会议、公开栏、门户网站等公开党支部相关工作制度、工作部署、党员评议、评优选先党员和干部职工行为监督举报电话等方面的内容,增强党务工作的透明度,增强党员领导干部做好党务工作的责任心,把党员党务工作和党员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

三、注重队伍建设,提升党员素质

一是积极开展党员学习教育活动。着力打造学习型组织、学习型机关。学理论,提升政治素养。完善并坚持三会一课、会前学纪等制度,学习贯彻十八大会议精神,及时传达上级重要会议精神,统一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学业务,提升服务技能。组织学习《_____省政务服务条例》、《行政审批项目办件规则》、《首问负责、限时办结、一次性告知制度》等业务知识,提升工作能力,营造了以学习推动工作,以工作促进学习的良好氛围。学礼仪,提高文明素养。组织学习《窗口工作人员行为规范》、《政务服务规范用语》等,开展文明礼仪培训,塑造窗口党员干部良好的对外形象。学习方式上坚持集中辅导与个人自学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结合,动手写与动嘴讲相结合,同时做到四有:有学习计划、有学习笔记、有学习心得、有座谈交流。

二是积极开展挂包帮活动。党员干部主动深入基层,到结对帮扶困难群众家中,了解群众诉求,收集意见和建议;利用七一、春节、重阳节等节日,慰问帮扶户和困难职工,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他们提供信息、项目等支持和服务,帮助他们逐步走出困境。经常深入对口帮扶乡镇开展帮扶工作,逐步探索出了信息、技术、资金、项目等多种有效的帮扶形式。今年,共为_____镇_____社区和_____乡涧_____村提供资金帮扶共计4万余元。

三是积极开展廉政教育活动。印发《作风建设规定汇编》、《党风廉政建设学习教育读本》等资料,开展经常性的党风廉政建设法律、制度学习和警示案例教育,利用政务中心led电子显示屏每周滚动播出廉政标语、格言警句,完善中心网站反腐倡廉专栏,办廉政专题展板,营造了浓厚的党风廉政建设氛围。

四是积极开展党员文化活动。利用业余时间和三八、七一等节日,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党的知识竞赛、参观考察、演讲比赛、歌咏比赛、读书、征文等活动,适时举办职工运动会、元旦联欢、才艺大比拼,有效的促进了窗口工作人员间的沟通与交流,营造了和谐、积极的工作氛围,扩大了党组织的影响力。

四、提升服务水平,彰显工作特色

一是围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动作用。强化标杆意识,采取月考评、季评比、年考核,持续开展红旗窗口、党员示范岗、巾帼示范岗、优秀窗口工作人员等评选活动,通过考核激励机制,大力宣传表彰先进典型,让党员干部真正成为部门工作的骨干、业务技术的能手、政务服务的典范。同时积极引导他们不断增强党性意识,树立共产党员良好形象,用人格力量去鼓舞他人,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二是围绕评不满活动,狠抓作风建设推动工作。教育全体党员深刻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的精神实质,深刻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及干部作风问题事关人心向背、事关发展大局,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具体落实,喊响从我做起,向我看齐的口号,切实改进作风。认真梳理中心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要求党员干部带头解决好纪律涣散、工作不在状态、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严格执行上下班制度、请销假制度、值班制度,严禁工作期间干与工作无关的事。

篇六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调查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9月下旬,按照2023年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的工作安排,教科文卫委组织调查组在李向阳副主任的带领下,对我县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以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为宗旨,根据习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提出的“四个最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大力度宣传《食品安全法》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办法》,建成了县、乡、村食品安全监管三级网络,整合了农业、水利、卫生等部门的检验检测设备、人员、技术等资源,坚持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创新推广“互联网+明厨亮灶”工作,确保了中招、高考等特殊时期重大活动无饮食安全事故发生,为创造我县安全的餐饮消费环境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目前,我县共有各类餐饮服务单位x家,其中:大中小型餐馆x家,单位、学校及敬老院食堂x家。餐饮从业人员x余人。

二、存在问题

(一)监管能力不足。一是乡村食品安全协管员因人员多,多为村干部兼职,每月仅x元补助,任务繁杂、待遇低,未充分发挥监管作用,农村自办酒席群体性聚餐监管工作开展的少,力度小,协管员发挥作用不大。二是监测手段和技术落后。日常监管工作中,执法人员仅凭索证索票、查看、嗅闻等简单方法执法;由于上级机构改革工作未到位,我县检验检测中心项目审批迟迟下不来,我县食药监局目前的检测中心设备少、技术人员不专业,开展的食品快检项目需将样品提交到市、省或外省进行检测。

篇七 如何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调查报告

加强精神卫生工作,搞好精神疾病防治,预防和减少各类不良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对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今年以来,各级政府都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为首要任务,我院作为苏州市民政系统唯一一家精神病院,主要承担着对社会弱势群体中精神病患者的医疗救助职能,是苏州社会救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伴随着苏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院的服务职能进一步调整和明确,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为核心的理念,立足民政服务对象,强化管理,认真履行职能,切实服务好社会弱势群体中的精神病患者,为苏州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基本情况

精神病福利院是苏州市民政局直属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系江苏省民政系统一级精神病院(省民政系统最高级),1984年更名为苏州市普济医院为了区别于管办分离改革的市属医院,经市改革领导小组同意和市编办批准,改称为苏州市精神病福利院增挂普济护理院牌子;市慈善总会在我院设立慈善病床15张,至增至110张(实际开放65张),用于城区特困精神病人的医疗救助;3月,市残联在我院成立苏州市精神残疾人庇护中心,为社会特困群体中的精神残疾人士提供庇护。

主要职能:负责收养治疗市区内三无精神病患者;精神病康复军人、退伍军人;对市区部分社会特困精神病患者开展慈善医疗;负责治疗与护理城市救助管理(收容)中查无地址、姓名的受助精神病患者,并对其中超过6个月以上的转为三无精神病患者进行收养治疗。

二、加强精神病人救治、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近年来,随着苏州改革的不断深入,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经济快速发展,政府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的相继出台,苏州市社会救助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我院服务对象的范围也在不断拓宽,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也在不断增加,对我们的救治、管理和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针对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重点做好以下主要工作:

2、实施规范管理,严格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法规、制度开展工作。近年来,我院积极开展依法执业,诚信服务活动,狠抓医疗质量的提高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多年来,我院始终按照二级专科医院的标准和要求,认真落实卫生行政部门的相关法规,严格执行三级查房、病历书写、病例讨论等核心医疗制度,聘请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等国内知名专科机构专家、教授来院查房授课,指导工作。同时还导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同时取得uks证书(由世界最权威的质量管理认可机构之一英国皇家认可委员会颁发的证书)。近年又在同级专科医疗机构中率先引入his系统、电子病历、办公oa系统等,推进数字化医院建设。我院继取得市区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资质后,已实现了相城区、吴中区、苏州工业园区等医保定点全区域覆盖。连续多年获得市社保局医保定点先进单位。,在接受市卫生局医疗机构年度校验的145家单位中,以优异的成绩获得苏州市依法执业、诚信服务a级信用等级单位称号,并且处于获此殊荣的9家单位前列。

3、全面整合资源,推行医、护、康、社、教、养六位一体服务模式。把帮助提高服务对象社会功能和自理能力,作为医疗护理康复业务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医、护、康、社、教、养六位一体模式。一是优化医疗质量,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引进国外先进的服务理念,推行团队服务模式,对病员实施多人(医生、护士、

社工等)参与、相互协作的小组服务工作,并积极开展音乐放松疗法、催眠疗法、脑电治疗、森田疗法、心理治疗和可视音乐治疗等,进一步健全院科两级质控组织,完善各项医疗制度。二是重视细节管理,深化护理服务内涵。以构建躯体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为一体与援助、自助、互助相结合的整体护理援助系统为目标。实行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并举的服务方式,全面推行个性化护理并逐步推进服务对象个案护理计划,分类服务开展率达100%,分级护理率达100%,个性化护理率达100%。针对病员生活能力状况开展自理能力再训,并引入互评互比激励机制,激发病员参与积极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性。三是探索社工介入,完善康复治疗体系。将社工工作全面介入精神病患者康复辅助治疗体系,尝试运用优势视角理论帮助休养员自行开展小组工作。相继成立休养员缝纫组、腰鼓队、电脑之家等11个兴趣小组,每天安排病员开展收看电视、下棋打牌、阅读报纸等活动,每周定期组织书画、器乐、手工和功能训练等康复活动,每月举办中大型工娱疗性趣味活动,如组织生日聚会、放映电影、卡拉ok等,在各大节日举办拜年会、元宵节猜灯谜、重阳登高等联欢、庆祝活动。此外,积极联系工疗加工活,拓展康复辅助项目,并通过各类途径将休养员手工作品进行义卖。四是设置特教课程,推进特殊教育工作。将休养员思想文化教育列入日常康复服务项目,开设教育培训课程,开展健康宣教,普及消防常识。同时,对精神残障儿童、青少年设置特教课程,开展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为一体的特殊教育。五是完善保障机制,强化生活照料服务。重点抓好病员的膳食供应和饮食营养,聘请专业营养师调配花色品种和科学膳食,对糖尿病、痛风等疾病对象专门供应特殊饮食,每月给三无对象发放零用金,用于在阳光超市内购买零星食品。同时根据季节变化,及时添置和更换在院病员服装,做好冬季保暖和夏季防暑工作,确保病区空气流通、地面整洁,尽力保障好休养员的在院生活。

4、积极探索创新,打造苏精福特色业务工作模式。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服务和保障好收养收治对象这一中心任务,不断加大业务建设力度,拓展视野,创新思路,探索实施四大特色业务工作模式。一是住院患者的分类管理模式。通过实践,我们认识到一个病室的患者中,其病重、病情、病程等分别有明显的差异,对开展有计划、有步骤并带有群体性的康复医疗活动颇为不利。初,我院根据病人生活活动能力,躯体情况等将病人相对分类。这样就从客观上为分类管理创造了条件,继而对全院患者按康复需要对不同对象给予不同康复措施。分类管理既可以保证不同功能的康复医疗措施能顺利展开,又可使群体性的康复活动有一定的规律性而不零乱,取得事半功倍的疗效。二是模拟社区生活情境模式。本院住院病人中半数以上为慢性精神病人。长期的住院生活,使这类患者社会功能明显减退,衰退倾向日趋严重,为此,我们参照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在院内开设了诸如休养员阳光超市、复康工作坊,成立了休养员阳光工作室等一系列模拟社区和生活场景,以提高患者社交技能及加强社会适应能力,使患者体现到自身的价值。同时对室内外的墙面及活动场所、病室等环境进行精心设计和布置,努力营造充满人情味的、尽可能体现家庭式温馨的舒适环境。三是省内首个儿童青少年精神科。随着我院收治对象中流浪救助精神病人特别是儿童青少年精神病患者日渐增多,由于他们的医疗、护理、康复及教育具有特殊性,下半年,我院成立了省内首个儿童青少年精神科,致力于儿童自闭症、精神发育迟滞、学习困难、多动症、抽动症、注意、情绪、睡眠、进食障碍等儿童青少年常见精神、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干预。同时还将逐步向社区拓展和延伸服务,为更多有需求的精障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帮助。四是特色老年精神科。围绕老年科的业务工作,针对不同对象、不同需求,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关怀服务。评估患者及家属的实际需要,重新进行功能定位,针对不同对象、不同需求,开展医疗(精神科治疗)、护理(生活护理、躯体护理、心理护理、自助、互助或介护等)、康复(肢体康复、心理康复等)或其他服务,侧重个性化,做好个案,为我院及苏州市老年精神科医疗工作提供一个理想的服务模式。

三、特殊人群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为一家民政精神病院,我院的建设和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可以说是逆水行舟,艰难行进。就我院近几年收治对象的现状和特点以及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来看,目前的现状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病人压床,床位周转缓慢。住院病员病情日趋慢性化,趋向退顿,加之家属和社会的原因,一旦入院,就较难出院(而本院与各区民政部门及家属鉴定的协议住院期为3个月,我院医生也经常性敦促监护人办理出院手续),以致长年滞留院内,长期占有床位,影响继续收治(每个区都有为数不少的慈善对象在排队等待)。这使得慈善床位的效率、作用未能最大化,对整个社会特困对象来说,也有失公平。

3、精神病患者并发传染病及严重躯体并发症时转诊治疗困难。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由于增龄、器官功能减退、长期接受药物治疗等原因,并发各种传染病及严重躯体并发症的情况日渐增多,同时由于社会目前普遍对于精神病患者存在一些偏见,一旦这些患者需要转诊时,卫生系统综合医院又面露难色,不愿接收,以致此类患者常常得不到及时救治。

4、社会接纳度低,家属、监护人配合不够。一方面与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对于精神病患的认知、关注、关心不够有关,另一方面,这些患者的家属也多为弱势群体,客观上根本无力来关心患者,一旦将患者送来我院治疗后,则再也不闻不问,甚至当被告知患者并发严重躯体并发症或传染性疾病需转诊治疗时,也是不予关心,或是显得无可奈何,甚至表示让他(们)任其自然。

5、法律保障相对滞后。流浪精神病人是城市救助中的弱势人员,也是民政精神病院收治的主要对象之一,他们大多由于病史不详,或认知障碍,无法提供有效信息等,难以进行及时、正确的疾病诊断,从而无法确定是否住院监护。而国内目前尚缺相关法律规定,一旦日后家属起诉,院方利益将难以保障。如何做到救治过程中既保障救助对象的权益,又防范医疗纠纷、医疗缺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给医院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应引起有关人员的重视。

6、人才引进困难,技术力量薄弱。民政精神病院大多由于名称(多冠名精神病院、福利院等)、收治对象、医院条件、工资薪酬等原因,人才引进困难一直都是一个难题,即便勉强引进,往往也难以真正留住人才。相对于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业务技术力量与社会不断发展的服务需求带来压力和挑战,所有这些都使单位建设与社会快速发展需求不相协调,甚至对单位的正常运行带来困难,成为制约民政精神病院发展的瓶颈。

7、对护理人员的规范化教育培训不足。目前,民政系统的精神科专业人员一般都是依靠卫生系统的精神病院提供培训,而提供精神专科护理员的培训机构更是几乎没有。在专科护士的培养方面,江苏省目前暂未开设精神科专科护士的培养班,希望相关部门能够组织培训。

8、传染病防控形势严峻。由于流浪救助精神病人大多病史不祥,且他们的生活环境恶劣,行为异常,感染各种传染病的概率较高,而在院精神病人均为群居生活,且传染病大多有潜伏期,容易引起交叉感染。

9、外来救助病人交流沟通困难。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流动人口急剧增加,往往很多救助病人为外地来苏人员,来自四面八方,也有一些是来自偏远山区,文化程度低,还有很多为智障病人,交流成为最大的难题。希望能够有多一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帮助寻找他们的家人。

10、收治病人老龄化,护理风险增加。近年来,整个社会进入老龄化,自然我们收治的对象也出现同样的情况,老年人占到65%以上,因此生活护理量较重,与此同时,跌倒、哽噎等不安全因素也随之增加。这就更需要我们多培养一些全科护士来应对。

四、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争取政府重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心理因素导致精神障碍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因病致贫现象日益加重,特别是精神疾病,使很多家庭成为社会弱势群体。同时,由于精神病人的社会危害大,反复发作,需要住院和长期服药维持治疗。因此,对于社会弱势群体中的精神病患者开展医疗救助,只有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多部门协调联合,列入政府的发展规划中,要像养老中的阳光计划,残疾儿童中的明天计划那样,加大对精神残疾弱势群体的资助,使他们感受阳光和雨露。

2、民政部门对民政精神病院要有明确定位。要正如卫生部、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中残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的那样:加强分工协作,卫生、民政、公安、教育、司法、残联、共青团、妇联、老龄委等部门、单位和团体要针对日益突出的精神卫生问题,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并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民政精神病院要立足服务民政保障对象,真正履行好民政职能。

3、争取社会支持。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场合和条件,开展多种活动充分进行宣传,征得社会的同情和关爱,赢得社会支持。

4、加强内部建设和管理。要转变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结合民政精神病人的特点,逐步将封闭式管理向相对开放式管理模式的转变;大力加强人性化服务,把单纯的医疗服务向医疗、康复、护理为一体的服务模式转变;要从重视疾病治疗向重视病人身心康复和社会功能全面发展的转变。

四、民政系统精神病人服务工作与社会支持

民政服务民生,民政工作尤其是精神病防治这一重任需要依靠公众与社会各方的支持和帮助,因此我们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1、加强病人管理,做好重性精神疾病病人的建档工作。各区、街道要安排做好重性精神疾病病人的发现、建档、管理工作,由专人负责督促实施。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报告、登记管理制度,基层要建立病人档案,加强分级随访管理,并定期向社区管理人员汇报。可借助我市实施的中央补助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工作开展病人的诊治、随访、健康教育等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建立健全病人管理档案,为我市掌握重性精神疾病资料及开展病人健康指导提供科学依据。

2、加强技术培训,做好基层医务人员的随访指导工作。为有效实施好医改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内容,建立健全我市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各级各部门医疗机构要注重对精神卫生专科医师的培养、培训工作,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培训,组织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人员的师资培训,加大对基层工作人员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的专业培训和管理培训力度。适时对社区精防工作人员、民警进行专门培训普及常识,加强对有危险行为倾向患者进行追踪随访,有效组织实施病人随访指导,切实做好重性精神疾病病人的管理工作。

3、加强部门配合,做好肇事肇祸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积极主动与公安、民政、残联等部门协调配合,加大对肇事肇祸病人的应急处置和精神疾患人员的治疗救助管理。建立部门协同制度,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单位要在建档、管理精神疾患病人的同时,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促进社会和谐和人群安全。与相关部门联系,及时了解当地精神疾病患者信息,通过应急处置、入院就诊等方式减少肇事肇祸率。

4、加强心理咨询,做好人群心理健康认识和疏导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重视对重性精神疾患病人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的心理咨询工作,将心理咨询纳入各卫生医疗单位精神疾患病人管理工作内容之一,有条件的社区可开展心理援助热线咨询服务,由通过培训的人员负责热线接听,参照卫生部《心理援助热线电话技术指导方案》开展热线服务。通过认真宣传教育,减少或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目前我院已成立了首个社区心理咨询室,着手开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将我院的专业服务推向社会,服务苏州地方和谐社会建设。

5、关心、不歧视精神疾病患者,帮助他们回归家庭、社区和社会。精神疾病患者和躯体疾病患者一样,也是疾病的受害者,应得到人们的理解和帮助。因此,作为政府机构或市民政精神卫生机构,我们都应向社会做好宣传,呼吁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对患者应负有照料和监护责任,不仅不应该嫌弃、遗弃患者,还要积极帮助患者接受治疗、进行康复训练,担负起照料和监护责任。社区不应歧视精神疾病患者,要创造条件帮助患者康复。单位和学校应该理解、关心和接纳康复后的精神疾病患者,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工作和学习条件。只有全社会紧密配合,形成合力,为精神病患者的诊断、治疗、康复、回归创造条件,使患者及其家属的社会羞耻感减少,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患者回归家庭、社区和社会。

篇八 2023年国有饮食服务公司党建工作报告

xx公司党委有支部7个,党员123名,其中在职党员113名,离退休职工党员10名。在工作中,我们党委紧密围绕企业改革与发展这个中心,明确“改革创新谋发展,强主稳工拓市场,以人为本强素质,内涵挖潜增效益”的工作思路,全面加强基层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促进公司全员不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为企业三个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障,实现了企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年1-11月全公司完成营业收入万元,上缴税金万元,比上年增长%。公司连续多年被评为县级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交通安全、爱国卫生以及群团工作等多次荣获市县级先进称号。

健全制度,锐意进取。公司党委在日常管理中清醒地意识到:只有抓好制度建设,拥有完善的组织制度和企业制度,才能使企业稳步运转并不断做大做强。

自一九九八年以来,公司党委先后制定完善了包括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党委会、党委生活会、行政例会、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廉政勤政、培养选拔干部、民主考察评议干部、干部任内和离任审计、店务公开等各项制度共计十几类近200条,使公司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健全合理的管理制度,激活了我们这个老国有企业的每个细胞,加快了公司全员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公司党委集取职工意见提出了“五破五立”和“五个创新”的要求,“五破五立”就是一破计划经济条件下墨守陈规的营销观,树立开拓创新的竞争观;二破买卖难做,事难办的畏难自卑观,树立不畏强手知难而进的积极进取观;三破坐等观望的保守观,树立抓商机,快发展的机遇观;四是破除陈旧的用人观,树立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人才观;“五个创新”即:体制创新,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二是技术创新,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通过开展推广一项新技术,开发一个新品种,转化一项新成果活动,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三是管理创新,学习借鉴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在管理模式方法上不断探索创新;四是服务创新,博采众长,采取新颖、独具特色、个性化、亲情化的服务方式;五是营销创新,采取多种营销方式,促销扩销,占领市场。

有了完备的制度保证和创新的理念基础,~年底公司党委大胆进行改革,在广泛征求意见、职工自愿的基础上,由公司系统154名干部职工出资108万元,注册成立了xx商贸有限公司,实现了系统内原材料统一采购和配送,企业运行情况良好,为推进集团化经营战略构想迈出了新的一步。xx酒楼是公司下属的一家以经营传统小吃为主的餐饮企业,近几年来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干部职工起早摸黑辛勤劳作,但企业一直处于经营困境,职工工资一直低于系统平均值,为了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企业效益,强化资源配置,公司实行了内部企业优化重组,将xx酒楼并入相邻的xx饭店,作为xx分店,通过整合减少了管理费用,增强了企业竞争能力,今年1—6月燕春分店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职工人均工资同比增长193元,增长了%。xx大酒店党支部在坚持加强主业的同时,不断向多元化经营拓展,他们成立了加工主食和餐巾纸的xx工贸有限公司,进一步完善了经营产业链。同时以工贸公司为依托实行主食配送,加快实施社区放心早点工程,目前相继设立4个社区早餐食品便民店,在方便社区居民生活的同时,企业经营取得突破性进展,今年1—6月新风家园营业收入万元,成为企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主食进社区”这一举措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今年公司党委又紧紧抓住中心市场拆迁改造这一有利商机,适时提出“蔬菜进社区便民工程”,以xx商贸有限公司为依托,计划在县城居民小区内设立便民店12个,方便居民生活、更好地服务群众。为做好工作,党委成员亲自带领有关科室连续几天不辞辛苦深入到我县居民小区进行调查、协调、选址,配送车辆及设施购置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正在紧张运作之中,8月底,我县居民不出小区就可以购买到由我公司配送的质优价廉的蔬菜了。

关心职工,以人为本。党员、职工是党组织的基础、企业发展的本源,党委、公司只有以人本的关怀去鼓励和帮助党员、职工,才能有力的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促进企业不断发展。我们公司党委为使职工在工作中有进步,个人价值得到体现,从职工的切实需要出发体现党委的关怀,公司党委全面实施了“人才强大企业”的战略。公司党委对主动学习的职工,学费给予一定比例报销,安排充足的学习时间,积极创造各种条件满足职工自我充实的需求。目前,全公司28名副科以上党员干部中,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的22名,占干部总数的%。在工资分配上,公司本着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劳动的原则,重点向管理骨干、技术骨干倾斜。对职工中的优秀者,公司党委结合其技术职称、技能水平及贡献大小大胆给予提拔。这一系列举措使职工的自我价值在公司中得以体现,极大的鼓舞并提高了广大职工的干劲,公司上下形成了一个团结向上的奋斗集体。

干部带头,率先垂范。我公司党委深知只有党委一班人率先垂范,才能带出一支过硬的党员、干部队伍,公司党委要求党委每个成员在紧急时刻率先上,危难时刻挺身出。~年非典期间,我们公司党委成员冒着风险,天天巡视在基层,了解职工及家属的身体状况,鼓励职工增强信心,战胜难关。为了保证职工家属大院的安全,我们党委领导成员硬是强迫在疫区工作学习的儿女们两个多月不得回家与家人团圆。为配合消夏避暑节顺利开幕,我们公司积极筹划饮食文化广场建设,党委成员齐上阵,7个昼夜奋战在工地上,搬材料、抡大锤,脸晒黑了,衣服被汗水湿透了,党委成员的行动得到公司广大员工的称赞,就连现场施工的民工也树起了大拇指。仅用7天时间,就在xx桥头建起了能容纳700多人用餐的小吃广场,不仅创收90多万元,也为县城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公司党委委员xxx,按照公司政策,~年本该退居二线,离岗休养。但她看到公司党委为实施“人才强企”的战略,正在全力加强对在职员工培训工作的紧张时刻,她主动留了下来,不计报酬,抓培训,深入基层搞调研,了解干部所需、职工所盼,有针对性的开展了一系列培训。公司党委一班人为企业持续创新发展,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团结协作的良好工作氛围。

立足岗位,建设企业。在公司党委的关怀和带动下,服务公司的党员们始终以“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自觉坚持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为全体职工谋福利当作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基本坐标,分别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放热。

公司原党委书记、离休老干部xxx,关心企业发展,离休后经常到基层指导工作,多次为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发挥老党员的模范作用,克服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积极参加公司动员会,五次参加集中学习,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xx大酒店党支部书记、劳动模范、共产党员xxx同志时刻把企业发展挂在心头,适应市场新的形势和变化,强化主产稳服务,派生多业兴工商,发扬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精神,紧紧抓住市场变化,不断分析市场,及时掌握行情,根据不同时期社会消费需求,改变单一的经营方式,从引进了川、鲁、粤、湘四大风味菜系和北京烤鸭、生猛海鲜开始,与酒店全体党员、干部、职工一起不断深入挖掘、探索地区饮食文化,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xx大酒店”知名品牌。提高了国营饮食业的吸引力和知名度。他狠抓质量工作,经常深入一线,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及时采纳合理化建议,严格控制从采购供应、加工制作到现场服务等各个质量环节工作。在酒店的管理上他不断更新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水平,并在xx年引进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成为我县餐饮业首家通过国际质量认证单位。他立足主业同时勇于探索,创办了商办工业,加工咖啡桌圈和有源音箱并成立食品厂,企业综合实力增强,经济效益增长,同时为社会增加众多就业的岗位。在他的身上,无时无刻不体现着对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的执著和忠诚,他对工作极端负责,时刻把企业的兴衰、职工们的利益放在心上,哪里忙,哪里就会看到他忙碌的身影;重要的设备、设施安装他亲自指挥;常用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革新设施的安装他亲自参与设计指导;关键设备出了问题,为保证生产顺利进行,他亲自带领职工连夜抢修。他以实际行动,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树立了新时期党员干部的光辉典范。

篇九 机关服务品牌创建工作考察学习报告

机关服务品牌创建工作考察学习报告

近年来,_____等地结合服务型机关建设,开展了机关服务品牌创建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党政机关的服务能力,提升了社会各界对党政机关的美誉度。为扎实推进我市市级机关创先争优活动地深入开展,不断深化“三服务”活动,进一步提升市级机关党员干部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20xx年11月上旬,市委市级机关工委组织部分机关专职党务干部,专程赴_____、_____、_____等地就机关服务品牌创建工作进行了考察学习。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_____等地创建机关服务品牌的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和成效

机关服务品牌是以高绩效的机关管理和优质的服务价值为核心,全面体现机关特色,展示机关形象的理念标识,是机关向服务对象所提供的优质、高效服务的体现,并被社会各界普遍认可和肯定,从而形成的社会知名或著名品牌。在机关中具有示范、导向、辐射作用,是反映该机关的组织管理、机关文化、服务创新和整体形象的综合标志。

_____市党政机关早在20xx年就开展了创建机关品牌活动,它作为创建高绩效机关做人民满意公务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塑造绩效导向的机关文化,在多年的实践中不断规范和完善。目前90%的市直机关单位拥有自己的品牌,机关品牌已经与企业品牌、服务品牌一起,成为_____市三大系列品牌。近年来,_____、_____等全国多个城市争相学习_____的成功经验与做法,相继开展了机关服务品牌创建工作。_____市评选出了市民最认可的机关品牌和机关理念各25个,_____市已有22家机关部门和单位创建了自己的服务品牌。

在创建机关服务品牌的过程中,_____等地积累了许多好的做法和经验,通过考察学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领导重视,精心组织。为加强对创建机关服务品牌工作的领导,各地普遍建立了市委统一领导,市委组织部、市纪委、市委宣传部共同组织,市直(级)机关工委具体实施的组织领导机制。各创建单位高度重视,把创建机关服务品牌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创建机关服务品牌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总抓手,紧密结合实际,统筹规划,精心安排,形成了创建的浓厚氛围。

2、定位准确,内涵丰富。各单位在创建机关服务品牌工作中,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深入挖掘品牌主题,切实找准品牌定位,丰富完善品牌理念,深化拓展品牌内涵。同时,在多方面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咨询专家,深入论证,科学确定机关服务品牌的名称、标识、理念、内涵和核心价值,使确定的机关服务品牌贴近实际、特色鲜明、时代感强、内涵丰富、群众认可。

3、围绕中心,深入创建。在机关服务品牌的创建过程中,各创建单位紧紧围绕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中心任务和工作大局,遵循创建机关服务品牌的基本规律,搭建创建载体,强化创建措施,完善创建机制,实实在在地创建、培育和打造品牌,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形成了一大批知名度和美誉度较高、辐射带动和示范导向作用比较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机关服务品牌,推动了党建和业务工作创新发展。

4、机制健全,保障有力。_____等地在创建机关服务品牌中,先后建立健全了一系列机制和制度,为深入创建机关服务品牌工作提供了保证和支持。为做好机关服务品牌的评价认证工作,建立了以社会评价为基础、以品牌专家委员会评审为主体、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的机关品牌评价机制。为增强机关服务品牌的创建实效,建立了宏观指导、分类指导、跟踪指导的品牌创建指导机制,使机关服务品牌创建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为保障机关服务品牌的质量,每两年对“机关品牌”评审一次,建立了动态管理机制,对发生违纪违法问题、影响品牌形象的,随时撤销其品牌称号。

_____等地开展创建机关服务品牌活动,是企业、服务业名牌效应在党政机关的延伸,有效地起到了内聚力量、外树形象的作用,不仅增强了机关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转变了机关作风,而且规范了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党政机关形象,改善了城市发展软环境;不仅向基层和社会宣传了党政机关的工作理念,更反映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属性。实践表明,机关服务品牌作为机关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成为创建高绩效机关、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二 、体会和启示

1、_____等地创建机关服务品牌的经验告诉我们,机关服务创品牌是新形势下提升机关服务效能,促进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有益尝试。当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强烈要求机关转变职能,优化服务,提高绩效,为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_____首创的机关服务品牌顺势而出,极大地提升了_____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了_____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因此,加快_____经济社会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积极推进机关服务品牌。

2、_____等地创建机关服务品牌的效应启示我们,创建高绩效机关,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质量,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但由于传统意识和官本位思想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市机关仍然存在着大局意识不强、作风不正、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一些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在思想、作风和工作等方面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相适应,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不够好甚至有所弱化,阻碍着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_____的现状和实际,也迫切要求我们加强机关服务品牌建设,提升机关党员干部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3、我市组织开展机关服务品牌创建工作也有着很好的工作基础和良好氛围。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开展的以“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基层”为主要内容的“三服务”工作,就是在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机关效能理念的指导下,围绕服务所做的一个靓丽品牌。经过几年的实践,受到广大企业和基层的广泛好评。目前全市上下正在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市级机关也在开展以服务创新为内容的机关效能建设,而机关服务品牌与这三项活动都有非常紧密的结合点,是推进这三项活动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为此,在我市启动实施机关服务品牌创建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三、几点建议

在学习先进地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当前的实际,拟就下一步推进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进一步调研论证,做好机关服务品牌创建启动工作。在学习考察的基础上,组织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研讨论证,找准机关服务品牌创建与创先争优活动、“三服务”活动以及机关效能建设的有效结合点,形成明确思路和实施方案,报有关领导审定,并尽快纳入程序,做好筹备和启动工作。

2、成立领导机构,为创建活动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纵观机关品牌创建工作做得好的城市,都是地方领导高度重视、全力推进的结果,都有着健全的组织机构。建议成立由市委分管领导为组长,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级机关工委等部门领导任副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级机关工委,负责创建工作日常事务。在办事机构内部也成立相应的组织,明确分工和职责,为推进创建工作奠定工作基础和组织保障。

3、广泛发动,营造氛围,典型引路。建议在完善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由创建活动领导小组下发文件,在市委重要会议上全面部署创建工作,以此提升活动层次,营造浓厚氛围。在面上宣传发动的同时,机关工委和部分市直单位要率先垂范,先行做好机关服务品牌创建工作,为面上推进树立典型,放好样子。

4、循序渐进、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创建机关服务品牌工作在我市是首次开展,因此,我们应在深入总结工作实践和学习其他地区、部门(单位)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本着循序渐进、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来进行。就年度创建工作来讲,可以考虑分为四个阶段来推进: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重点抓好服务品牌的宣传教育。第二阶段:培育打造。重点抓好服务品牌的论证和规划。第三阶段:实践推进。重点抓好服务品牌的组织实施。第四阶段:典型推介。重点抓好服务品牌的评选和宣传。

5、逐步完善创建工作机制。要建立以服务对象满意为导向的监督评价机制,把服务对象评价作为品牌建设成效的主要依据,通过开展社会评议、设立品牌监督热线等形式,让服务品牌置于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评价之中。要在工作实践中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推进完善、巩固优化服务品牌建设工作,推动品牌建设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有序化的轨道。建议在创建工作取得实效前提下,可以升级提升,适时组织开展 “市级机关星级服务品牌”、“市级机关服务名牌”等评选及宣传推介活动,以此不断巩固活动成果,推进活动深入开展。

篇十 养老服务业发展工作的自查报告

按照要求,现就我县养老服务业发展政策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落实状况

(一)统筹规划发展养老服务设施情况。我县将发展养老事业、兴办服务设施纳入全县民生工程。现已建成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2个,床位60张;农村幸福院18个,床位90张。

我县积极扶持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现有民办养老机构一所,床位72张。除此之外,我局积极引入资金,兴办老年公寓,发展民营养老事业,白鹤老年公寓建设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装饰。今年立项老年公寓及老年公寓,积极申请纳入全省ppp示范项目。

(二)完善土地供应、补贴支持和税费优惠等政策情况。我县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将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积极规范土地使用。今年县财政安排资金175万元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我县正积极探索通过补助投资、运营补助和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老杨服务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养老机构用水、用电、用气均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我县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力争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养老服务队伍。

(三)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箱结合情况。我县现有养老机构17所,现均无条件单独设立医疗机构,但均与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县卫生局、医院和各乡镇卫生院积极支持养老服务业的开展,不定期下乡或进入养老院为老年人开展免费检查、宣传老年慢性病防治,进行康复护理。老年人在卫生院和医院就诊,均享受优先服务。

(四)繁荣养老服务消费市场情况。我县积极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休闲旅游、健康服务活动。划定专门场地,支持老年人跳健康舞、打太极拳;组织老年人成立各种协会,方便集体活动;认真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倡导正确养生;开办老年大学,成立各种学习班,引导老年人学习;举办书法和绘画展览,让老人有自我实现的满足感。

(五)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情况。我县将发展养老服务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养老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强化工作协调,定期分析养老服务业发展情况。

二、存在的问题

(一)居家养老未形成体系。居家养老需要社区、社工、志愿者上门入户提供养老服务。而我县社区尚不具备相应的能力,也未建立社区社工组织。目前社会自发的家政服务,如:保姆、钟点工、清洁工等,可视为原始的养老服务,但由于没有统一的组织和有效的管理,从业人员也未经过专业培训,所提供的服务缺泛专业性、规范性和系统性,难以满足居家养老的要求。

篇十一 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调研报告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加强进城务工人员中党的工作,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为此,笔者对县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本着有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党组织教育管理,有利于流动党员发挥作用的原则,积极建立新机制,探索新方法,搭建新载体,构建了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

1、建立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网络体系

一是创新党组织设置。针对党员教育管理难、党员发展纳新难、党员作用发挥难的“三难”问题,及时印发《关于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意见》。按照有利于发展经济、有利于党组织开展活动、有利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原则,以经济关系和社会联系为纽带,以各种组织形式和产业链条为依托,突破城乡界线和行政区域,通过抓延伸、抓拓展、抓统筹,在农村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组织和“农村党组织科技致富示范基地”中建立产业党小组84个。采取酷猫写作范文网“单独建”和与所在村、相邻企业“先联后建”的方式,建立非公企业党支部17个,规模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到100%。结合实施“农户增收计划行动”,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农村党组织中建立城乡、村企帮联型党组织100对,使城乡基层党组织动态延伸、全面覆盖。

二是实施网络管理服务。依托县党建网,设立流动党员信箱,公布“12371”党员咨询服务电话,建立党组织和党员信息库,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通讯技术,搭建党员互动平台,逐步实现了党员信息化管理、网络教育培训和网上咨询服务。同时,积极开展“三项教育”。即:实行“远程教育”,流出地党组织指定专人,每月通过网络或qq群,加强流动党员的联络、教育和管理,并建立工作情况记录本,将每月工作情况详细记载备查;开展“网上教育”,在县党建网上开设流动党员信箱,加强流动党员的联络、教育和管理;实行“委托教育”,对外出党员进行行前教育,并主动与流入地党组织联系,委托他们代为教育管理。

三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针对流动党员来去难掌握、管理难度大等问题,我们及时印发《县流动党员管理办法(试行)》和《县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知识问答》,探索建立十项新机制。(1)登记备案制度。基层党组织设立《流出党员登记薄》、《流入党员登记薄》,对流动党员逐一登记造册,做到流入流出时间清楚、去向住址清楚、联系方式清楚、发挥作用情况清楚。(2)定期报告制度。流动党员在外出期间,定期或不定期向所在地党组织汇报思想、学习、工作以及参加流入地党组织活动等情况。基层党组织每月向县委组织部报告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情况,并及时调整流动党员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3)专用电话受理制度。开通“12371”党员咨询服务专用电话,印发《县“12371”党员咨询服务电话受理暂行办法》,明确受理时间、受理方式、受理范围、办理程序等,确保与流动党员联络畅通。(4)持证管理制度。对短期外出(6个月以内)的党员,核实情况后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并每年查验1次。(5)流动党员接收制度。认真做好流动党员的接收工作,对拒不接收按规定转来党员组织关系或持有《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党员,及时进行查处。(6)定期联系制度。建立流动党员联系卡,指派专人负责,经常与外出流动党员所在组织生活党支部联系,与其互通情况,掌握信息,并以印发《致流动党员的一封信》等形式,将支部有关工作情况和要求转告外出流动党员。(7)定期走访制度。对流入党员,及时了解情况,关心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和困难。(8)流动党员补课制度。对未能参加党组织重大活动的外出流动党员,党支部指定专人通过电话、网络、qq等多种方式负责对其进行补课。(9)流动党员教育培训制度。坚持“三会一课”等制度,通过建立流动党员“活动日”,定期组织外来流动党员上党课、观看电教片,引导他们在本地做贡献,为家乡谋发展。(10)流动党员奖惩制度。对在外出期间表现突出的流动党员,党组织给予表彰奖励;对外出流动党员无正当理由不及时办理组织关系转接事宜、长期不与党组织联系,连续6个月不参加组织生活、不交纳党费的,党组织对其进行批评教育、组织处理。

2、探索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新方法

一是全面推行“党员政治生日”制度。由乡镇党委、县级部门党组(党委、工委)统一印制“党员政治生日”贺卡,在流动党员政治生日来临前,由所在党支部采取上门走访、网上谈心、手机短信、信件邮寄等方式,为流动党员发放“党员政治生日”贺卡,开展谈心交心活动,了解流动党员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听取流动党员对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并将谈话过程在《党员政治生日谈心谈话登记簿》上记录, 党支部及时进行研究,帮助解决问题。截止目前,全县共向流出党员邮寄“党员政治生日”贺卡129张,上门发放70张,发送祝福短信178条。

二是全面推行 “编外指导员”制度。对农村流动党员,由乡镇党委负责,主要选配乡镇领导、包村干部、村干部和流动党员亲属中的党员担任“编外指导员”,实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结对联助机制。通过乡镇领导包抓、包村干部包联、村干部包管、亲属党员一包到底的“四包”方式,加强流动党员的联络教育。对居民党员,由所在党组织负责,主要挑选社区党组织书记、支委、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原工作单位负责人以及亲属党员,担任“编外指导员”。流动党员“编外指导员”每月以电话、网络、手机短信等现代化手段与外出党员联系,做流动党员的政策宣讲员、学习辅导员、意见收集员、工作监督员。

三是学习推广“党员中心户”制度。学习借鉴安塞县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新制度新做法,在全县农村推行了“党员中心户”制度。按照“居住相邻、从业相近、易于集中、便于管理”的原则,各村党支部通过设置党员中心户、中心户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形成了“村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党员+群众”的农村党建工作新机制,进一步延伸了基层党组织功能,密切了党群关系,增强了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全县共设置党员中心户436户,联系党员2130人,联系群众7310户。

3、搭建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新载体

一是深入开展“双向沟通”活动。利用春节流动党员返乡访友的有利时机,组织开展“双向沟通”活动,即:党组织开展“送学上门”,对外出务工返乡党员进行党性教育,通报支部活动开展情况;外出务工返乡党员向党组织汇报思想,谈学习体会、谈打算,对群众谈见识、教技术,互通有无、互相促进。

二是丰富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回村就职、回乡创业、回报家乡”等主题实践活动,鼓励外出务工成功人士带资金、带技术、带信息、带订单、带朋友回乡兴业,带动农村闲置劳动力外出谋出路。黄牛铺镇黄牛铺村流动党员李保才, 从20xx年开始就带着五六个人去宝鸡找活干,如今他所在的建筑工队已壮大到四五十人,还经常手把手给工友教技术,保证他们出得去、长久有钱挣。面对破旧不堪、岌岌可危的村级小学校舍,他与村支书带头各捐款500元,动员村民集资,并利用自己的瓦工技术,加固维修校舍,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

三是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积极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等形式的结对帮扶活动,动员优秀流动党员主动与流出地贫特困户结对子,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为家乡公益事业捐款捐物。截至目前,全县流出党员共引进资金7.4万元,发展产业项目6个,带动就业141人。各级党组织先后为流动党员家庭办实事好事49件,开展创业就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120人次,帮助6名流动党员解决了创业资金,走访慰问流动党员91名。

二、问题与难题

由于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尚处于探索阶段,与新形势新任务相比,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和亟待破解的难题。

1、行踪难掌握,不利于一体化管理。少数流动党员组织观念淡薄,外出前和返回时不向流出地党组织汇报,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有的流动党员担心影响打工挣钱,不愿公开甚至刻意隐瞒党员身份。有的流动党员不愿受约束,外出不领流动党员活动证,即使领了活动证,也不主动与党组织取得联系,造成流出地、流入地“两不管”现象。尤其是部分大学毕业的学生党员和复转军人党员只是将组织关系挂靠在原户籍所在地党组织,人却长期在外流动,管理难度更大。

2、活动难开展,不利于一体化教育。由于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体制缺位,没有建立起全国统一、规范有序的管理体制,一些流动党员到外地后,用人单位对流动党员管理不够重视或没有党组织,致使部分流动党员的学习教育无法落实。一些流动党员不主动亮身份,不与所在地党组织联系,使流入地党组织无法对其进行思想教育。一些流动党员工作不固定,工作和居住地经常变换,流入地和流出地党组织均无法对其进行经常性思想教育,党组织生活也无法进行。

3、作用难发挥,不利于一体化服务。部分流动党员外出期间对原党组织的工作不闻不问,对家乡建设漠不关心,不愿发挥党员作用。部分流动党员迫于生存压力,一心打工挣钱,把自己等同于普通群众,不想发挥党员作用。一些流动党员对自己放松要求,长时间脱离组织,放任自流,甚至做出有损党员形象的事情。

三、对策与思考

1、建立“上下联动”责任制。逐级建立县、乡、村三级党组织抓流动党员工作责任制,落实乡镇、部门党组(党委、工委)书记“第一责任人”、村党组织书记“直接责任人”和流动党员编外指导员 “具体责任人”的责任,实行“专人抓、专人管、专人负责”,加大党建目标责任考核,逐步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网络。

2、建立一体化管理机制。建议依托居民身份证管理系统,把党员信息作为居民身份信息的重要组成,随时随地查询党员的信息。同时,建立全国联网的党员信息库,实现流出、流入地党组织信息共享、情况互通和远程查询,为流动党员动态管理夯实基础。

3、建立教育培训积分机制。按照“突出重点、分类计算、累计积分”的原则,对党员教育培训实行积分制管理,凡参加各级组织培训的党员,凭培训证、学历证等到上级党组织区分级别积分备案,全年累计积分至少要达到12分,每半年公布1次积分情况。对达不到积分要求的,限期进行补课;补课后仍达不到要求的,党组织对其批评教育、甚至进行组织处理。对流动党员教育培训积分重点加强监管,实行全国信息共享,让未参加教育培训或有补课记录的流动党员自加压力,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4、建立优秀流动党员激励机制。通过定期评选表彰优秀流动党员,鼓励和支持外出党员回乡创业,并在税收、贷款、项目等各方面给予 “优先”待遇,对招商引资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流动党员,按照一定比例给予奖励,激励流动党员积极发挥作用。

篇十二 政务服务中心小金库治理工作报告

根据《市 年“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精神。根据县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的安排和要求,我中心认真开展了治理“小金库”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积极部署“小金库”治理工作

中心领导历来十分重视规范财务工作,为了切实做好我中心“小金库”治理工作,我中心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关于防治“小金库”效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治办发[ ]2号)文件,统一思想,认清“小金库”专项治理的重要意义,周密部署我中心“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明确本中心财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为“小金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

二、严格把关,明确责任,认真进行“小金库”自查自纠工作

自查自纠是“小金库”治理工作的基础,我中心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积极开展自查自纠,自查面达到100℅,我中心是县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无行政许可项目,无任何收入来源,无上级专项经费,无银行帐户,在职在编工作人员12人,经费支出相对单一。不存在私设小金库行为。

三、重视制度建设,健全小金库专项治理效机制

我中心“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虽然告一段落,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树立期作战的思想准备,认真按照中央、省、市、县的有关要求,从以下四方面一如既往地抓好“小金库”治理工作:

一是积极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回头看”。本着“教育优先、预防为主”的方针,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小金库”治理工作意义的认识,打消侥幸心理,严肃党纪政纪,巩固和扩大重点检查成果。

二是完善措施,注重源头治腐,规范财务制度,严肃财经纪律。结合规范津贴补贴、规范行政事业经营资产管理、节约和控制行政成本支出、行政事业单位票据管理检查,通过财政监管、审计监督多管齐下,共同推进“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

三是进一步强化对“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作用,提升协调配合力度。加强宣传教育,充分依靠群众举报和监督,推进“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期进行。

四是进一步建立健全财务监督管理制度,研究原因,积极探索建立预防产生“小金库”的效机制。

篇十三 2023年谈论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首先,我们要明确临床药学和临床药师的基本概念。临床药学是指药学与临床相结合,直接面向患者,以患者为中心,研究与实践临床药物治疗,提高药物治疗水平的综合性应用学科。临床药师是指以系统药学专业知识为基础,并具有一定医学和相关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直接参与临床用药,促进药物合理应用和保护患者用药安全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临床药学于2o世纪6年代首先在美国建立,把过去传统的药学教育重点在药”转向重点在“人”。医院药学工作者除完成传统的药品供应分发等工作外,还要到临床去,参与临床医师用药,协助临床选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由于美国药学界的成功实践,许多国家也相继开展了不同形式的临床药学工作。22年国家卫生部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ⅲ中明确了医院药学的发展方向即要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临床药学是医院药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紧跟着时代的步伐,吉林省白城中心医院于28年3月正式成立~'15床药学室,下面就我院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实践,和大家做共同探讨。

1临床药学初级阶段

xx年3月白城中心医院正式成立了临床药学室,当时配备了2名临床药学工作人员,结合现有条件,做了如下工作。

1.1整理、规范了药剂科应具备的各项相关药事法律法规文本及具体实施方案。

1.2完善了全院医师处方权,麻醉药品医师处方权及药学技术人员药品调剂权的签章备案,使我院处方权及调剂权更加明确、规范并做到有据可查。

1.3规范了药剂科库房及药房相应的药品分类存放、常温药品储藏温湿度记录、低温药品储藏温度记录、高危药品单独存放并有醒目标识等,使药剂科的药品储存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1.4制定了我院用药目录和药品处方集,并对院内用药目录定期进行更新和调整,将新药及时地通知相关临床科室,确保了药品信息的及时更新。

1.5为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拓宽和更新知识,制定了药学人员年度培训计划,按照培训计划对药学人员进行药事法规和业务知识方面的学习培训及考核。即提高了全科的业务素质,也充实了我们对相应法律法规的了解。

1.6进一步完善了药剂科的各项工作制度,明确使各岗位职责及操作流程,做到有章可循。

1.7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在医院全面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按照规定及时上报临床使用药品的不良反应,并将国家下发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及时通报到临床科室,使临床医师及时了解,预防药源性疾病的发生,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1.8开展用药咨询服务‘与患者、医师、护士进行有效的沟通,进行用药咨询与指导,并向临床医师提供合理用药信息,如编辑ⅸ药讯》、报告不良反应的情况、向临床通报新药使用情况,为临床医师提供药学服务。

1.9开展处方点评工作每月定期抽取一定数量门诊及住院处方进行点评,督促医师正确开具处方,促进合理用药。1.1o定期对临床各科室常备柜的药品及麻醉药品进行核查,督促临床科室加强对药品尤其是对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管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2临床药学发展阶段

2.1重组临床药学工作室21o年临床药学室又配备了1名大学生,增添了新生力量,组成了3人临床药学工作室,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院领导对临床药学作大力支持,经常参加全国前沿的短期临床药学培训班,学习先进临床药学知识掌握临床药学的前沿动态,在21o年选派1人参加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基地进行培训,目前已取得了临床药师资格证书。

2.2修订各项制度及操作流程根据国家相关最新的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及时修订各项制度及操作流程。

2.3制定了药师下临床工作制度临床药师每天亲自参与查房、会诊、查阅病历以及患者用药教育、对危重患者和典型病例书写药历,做出用药分析。目前已在呼吸内科、普外科等科室开展了此项工作。

2.4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估对合理用药指标(处方指标、抗菌药物用药指标、外科清洁手术预防用药指标)进行统计计算。如每月对全院抗菌药物销售的数量、金额统计,进行金额排序及ddds~序,计算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等,评估抗菌药物使用的适宜性,对抗菌药物使用趋势进行分析和监测,保证临床合理用药。

3思考

3.1临床药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书本知识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因此药师的毕业后教育是临床药师培养的关键环节。临床药师的培养已成为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临床药学作为-fq应用性学科,经验积累非常重要,因此在临床的“摸爬滚打”必不可少。而只重理论学习,轻参与临床实践模式、兼职模式的工作方法是无法达到要求的。

3.2制定医疗机构临床药师的配备原则和比例,明确不同级别及类型的医疗机构必须配备相应的临床药师,临床药师占医院药学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同时要落实临床药师的编制问题。

3.3医院领导层和科主任对临床药学工作也存在着较大的认知差异,对临床药学工作要引起足够重视,以便为临床药学服务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后盾。

3.4处方中不合理用药的原因,主要表现为医师药物知识不足,更新不够,不能适应临床的需要。临床药学的最终目的是提升药物治疗水平,促进药物合理应用。

3.5良好工作条件的创立,更有利于临床药师拓新服务领域,史好地开展临床药学工作。

篇十四 便民服务中心工作纪律自查自纠报告

便民服务中心工作纪律自查自纠报告

根据仪陇县监察局《仪陇县监察局关于严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纪律的通知》(仪监综[20xx]9号)文件精神要求,我乡立即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同时展开了工作纪律自查自纠活动,进一步健全了工作制度、严格了工作纪律。现将自查自纠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及其危害性

9月24日,我乡收到县监察局《关于严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纪律的通知》后,党委立即了召开会议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落实,同时对严肃便民服务中心工作纪律自查自纠工作进行了认真安排,并提出了要求。会上指出了便民服务中心具体存在的问题:

1、上班时间无人上班。

2、不按时到岗。

3、上班时间工作不在状态。

4、早退现象。

5、有时候中心人员下村或者外出办事无人值守。

6、在服务群众过程中态度过硬,有时候甚至发生与群众争执的现象。

通过自查自纠使大家认识到少数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违反工作纪律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违反工作纪律的人员虽然是少数,但仍然能够导致便民服务中心工作效能和服务质量下降,严重损害便民服务中心形象,危害性极大,必须整改。

二、制定整改措施,完善规章制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认识,在自查自纠过程中乡长刘敏同志亲自抓,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对严肃便民服务中心工作纪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整改措施:1、成立领导机构。2、健全管理制度。3、强化督查。4、逗硬考核。同时根据存在的问题,在完善便民服务中心原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了10条硬性规定:

1、严禁上班时间利用便民服务中心电脑干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2、严禁上班时间个人开展一切娱乐活动。

3、严禁迟到和上班时间擅自离岗干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4、严禁无故关闭通讯工具以致联络不到、影响工作。

5、严禁工作时间吸烟和午间饮酒。

6、严禁工作时间带与工作无关人员到办公室。

7、严禁上班时间打私人电话,尤其禁止利用办公电话长时间谈论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8、严禁在工作中推诿扯皮、敷衍塞责、贻误工作。

9、严禁以基层调研、检查工作为名奢侈浪费和参加一切不该参加的活动。

10、严禁随意表态许愿、乱发议论,对工作造成不良影响。

三、认真落实整改措施

一是根据我乡责任目标分解情况,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一把手”对本单位执行工作纪律的情况负总责。要求全乡人员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振奋精神,真正把对人民群众的服务放到第一位、履职尽责促发展、立言立行求实效上来。进一步转变便民服务作风、工作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端正工作态度,杜绝迟到早退、上班时间上网玩游戏、网上聊天以及工作时间干与工作无关的事情等不良现象,同时要加强自身世界观、人生观、利益观的修养,避免个人主义对工作的不良影响。

二是加强教育,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认真组织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在学习领会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我们始终把措施制定、制度建设贯穿于这次严肃便民服务中心工作纪律整改的全过程,严格日常管理,进一步增强了遵守纪律的意识,努力营造人人讲责任、守纪律、处处抓效能和干事、创业、为民的浓厚氛围。

三是加强督导检查,加大奖惩力度。认真落实县监察局〈通知〉精神,乡党委决定由乡党委牵头,联合办公室等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对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思想状态、风气状态、精神状态、工作状态进行不定期督查暗访。对于在督查暗访中发现的问题,要实行跟踪问责,记录在案、定期通报等措施。对于工作人员不正确、不认真履行职责,发生乱作为、不作为行为,经调查了解后情况属实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视情节轻重给予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通过规范管理,严格执行工作纪律,把各种问题、错误倾向消灭在萌芽状态,真正实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约束人,以制度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严格遵守纪律,把心思放在工作上,以优良的作风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为便民服务中心树立的良好形象。

篇十五 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工作报告

近年来,在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的悉心指导和全力支持下,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以及北京市卫生局、市中医管理局《关于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情况,整合卫生资源,坚持中西医并重,突出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与作用,不断满足辖区居民中医药服务需求,使我区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得到蓬勃发展。现将我区创建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体系建设

区位于北京西部地区,总面积84.38平方公里,常住及流动人口60.5万人,辖有个街道,个居委会。随着政府机构改革,较早成立了石景山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逐步展开,至今已走过近历程。截止目前,按照9个街道和服务人口需求以及“15分钟服务圈”的要求, 规划设置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实际运行26个,有6个站仍在改造进行中),基本建成了规模适当、布局合理、功能健全、服务方便适宜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体系。

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及市卫生局、市中医管理局的要求,目前我区规划建成的9个中心均设置中医科,有中级职称中医医生坐诊,多数中心开展了中草药服务。4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有中医师出诊。9个中心和已经建成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均开展中医药服务,中医适宜技术应用达到100%。

二、社区卫生中医药服务的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我区自特别是近三年以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坚持“政府主导、立足区情,整合资源、健全体系,加快发展、逐步完善”思路和原则,全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有序开展。成立了由主管区长挂帅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级领导、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职责和任务,定期召开会议,分析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一开始,就把社区卫生工作纳入政府年度折子工程,增加财政投入,加强考核评价。区卫生局作为主管部门,加大实施推进力度。在此基础上区卫生局成立了中医药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卫生局社管中心。

(二)落实政策,保障机制。我区注重落实政策,将中医药发展纳入区xx规划,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印发了《关于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意见》和《关于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及创建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实施方案》,各部门各单位制定相应实施行动计划。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根据中心站点建设标准将中医项目逐一落实。贯彻落实社区卫生服务财政补助政策,在经费安排方面统筹考虑社区中医药发展,保证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配备开展中医药所需的基本设备。-,财政投入社区卫生经费为万元,主要用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支出(含中医经费)、中医基地建设、公用支出、机构运行成本、房屋修缮和房租、人员经费和离退休人员经费等。贯彻落实医保政策,通过各相关部门间的配合,帮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医保单位,确保社区居民得到方便有效的社区中医服务。同时将中医药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使北京市中医药优惠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三)夯实基础,保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网底,生在基层,立于功能。在规划设置社区服务中心时即规定必须设立中医科,提供中医社区服务,鼓励社区卫生服务站提供中医药服务。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才招聘时,增加中医类别医生所占的比例,帮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增强社区中医科研力量,带动我区社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同时落实北京市社区中医药人才培养“回归扎根”工程实施方案,对现有在岗的中医全科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利用现有区内专科中医资源,如区中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加强医院与社区间的双向转诊、对口支援,以补充社区中医服务的不足。

(四)加强督导,鼓励创新。在每年的绩效考核工作中,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要进行中医药服务内容的考核,其中包括中医设置、中医人才配备、中药的管理、中医药技术操作规范等项目,对考核项目评估后按时发放配套资金,确保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照标准要求,为居民提供社区中医药服务。我区非常重视对考核结果的有效应用,以此引导、督导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落实。对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的社区卫生机构采取日常考核与季度考核相结合,考核结果直接与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绩效工资挂钩。对实施政府购买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采取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考核结果直接与社区卫生工作经费挂钩。这些强而有力的考评手段,保证了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有效落实和持续发展。

三、社区卫生中医药服务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初步建成社区中医药服务体系。结合《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10号)、《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设置于建设规划》、《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制度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我区在统一规划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点的基础上,提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统一建设标准、统一配置服务设备、统一要求设置中医特色诊区(诊室),逐步建成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网底。同时,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出配置中医和康复理疗设施设备、设置中药房等要求。通过标准化建设,有效推动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适宜技术、中医健康教育和中医预防保健的功能,充分体现了传统中医在社区卫生中的强大生命力。为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和中医特色诊区建设,近三年我区共安排资金万元,其中用于中医特色诊区建设资金累计约为万元。

(二)不断完善拓展社区中医服务内涵建设。中医服务要改变原来“坐堂郎中”的形象,向社区卫生“六位一体”功能转变,需要有长效的机制和有效的载体。区努力实践、因地制宜,不断拓展中医药服务功能,提高中医药服务可及性。并将中医药与社区基本医疗及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工作紧密结合。

全面实行社区常用药品零差率销售。为做好社区药品零差率销售管理工作,区卫生局、区财政局联合下发《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社区常用药品零差率销售经费补助管理办法》,规范了我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零差率销售补助经费的合理使用,保障和促进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零差率销售工作的健康发展。至10月,我区共销售零差率药品约为亿元,财政补助经费d万元。其中销售中成药万元,占销售零差率药品总额的32%。

推进中医适宜技术内涵建设。以社区四种慢性病综合防治为基础,以全民建立健康档案工作为契机,以脑卒中慢性病规范化管理为切入点,利用中西医方法,通过中医辨证论治,结合社区康复、心理咨询等适宜技术,做好脑卒中人群的早期识别、健康教育、危险因素干预、双向转诊、社区康复等工作,规范工作流程、明确评价指标、探索总结经验,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以中医药治疗手段为主的治疗规范,进而扩展应用到其他慢性病的规范化管理中,实现对社区慢性病人群规范、有效、连续的健康管理。对行动不便或有特殊困难的慢性病患者提供中医出诊服务。

充分发挥中医药技术在传染病防治中的积极作用。针对5月甲型h1n1流感疫情来势凶猛、传播迅速的特点,我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快速反应、沉着应对,充分发挥公共卫生网底作用,并在防控工作中充分发挥传统医学防治传染病的优势,把中医药纳入甲型h1n1流感防治体系中。各社区机构组织人员认真学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预防方案()》,并将方案在临床实践中加以运用,结合老人、儿童等不同人群特点,辨证施治,制定防治处方。卫生局成立防控专家领导小组,同时将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纳入防控应急物资储备之列,为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中医药保障。发放甲流宣传材料10万余份,对重点人群监测累计达到人,密接人员居家医学观察累计人,真正成为社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在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中真正做到了科学预防、科学治疗、科学储备,充分发挥了传统医学的价值与优势。

普及中医药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知识,开展中医健教活动。根据社区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及疾病的流行趋势,我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灵活应用中医药理论和方法,主动下社区宣教,并积极开展 “中医中药北京行”等主题活动宣传普及中医药预防、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知识,指导社区居民开展防病保健和养生益寿活动,纠正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针对老年人、妇女、亚健康等重点人群,运用中医药理论制定养生保健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并得到了居民的充分肯定。三年来共开展健康教育讲座875次44428人受益,开展健康促进活动1297次7799人次受益,健康咨询80170人。为推广使用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健康处方,区卫生局组织力量精心策划内容,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制作多种健康教育处方共计30万份。

(三)大力加强社区中医人才培养。中医药人才队伍是发展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为进一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的中医药服务水平,我区通过培养骨干、专家带教、引进人员、返聘专家等多种形式不断强化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初步建成了一支技术过硬、扎根基层、长期稳定的中医药人才队伍。全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有2名以上中级职称以上中医执业医师坐诊。

落实社区“四个一批”政策,进一步加强中医人才建设。一是“下来一批”,我区的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由医院承办,医院的中医医师、中药师能够定期到社区进行定向支援,比如首钢医院所属的四家医疗服务中心,除中医师定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出诊外,中心的中草药服务也与医院紧密结合在一起。二是“回来一批”,社区返聘专家中中医类别的专家是23%;三是“进来一批”,近三年我区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引进25名中医硕士和博士,高素质中医药人才的引入,进一步提升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人才的服务能力。四是“出来一批”,通过北京市“扎根回归”工程对现有中医类别的全科医师进行岗位培训,近三年我区共送出培养中医类别全科医师8人,加强了社区中医人才培养。

(四)不断加强社区卫生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中医简便验廉的特点,十分适宜在社区开展,对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大有益处。我区在开展全员培训中医适宜技术的基础上,在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大力推广和使用中医药适宜技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6种以上,卫生服务站达4种以上),如针灸、推拿、火罐、敷帖、刮痧、熏洗、穴位注射、热熨、导引等技术全面开展。通过多种形式的中医药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了临床医师中医药服务水平,为不断完善中医药服务提供了人才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热忱、耐心、细致的医德医风和全方位的中医药服务,赢得了居民的广泛信任,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区居民中得到普遍认可。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急)诊为人次,就诊人数较增长15%。其中中医服务量人次,占总服务量的36.22%。目前,我区已建成通过审批的北京市中医特色示范诊区4家,北京市中医慢病示范站1个,北京市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李庆业基层老中医传承工作室1个。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随着中医传统文化在居民心目中的地位逐渐提升,市区两级政府对于中医在民生方面的应用更加关注,而我区的现状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购买服务的比例远大于政府举办的比例,不同的主办机构对中医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别,导致我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医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全区整体的社区卫生中医服务情况与北京市其他先进区县仍有一定差距。因此,我们将把这次创建评审作为提升我区社区卫生服务水平的一个契机,在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位专家的支持帮助下,不断提高中医药自主创新能力,以科学规划为基础,中医队伍建设为保障,规范管理和科学考评为手段,特色内涵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我区社区卫生中医药服务事业健康、蓬勃发展。我们相信,通过我们全区的共同努力,不断改进社区中医服务中存在的不足,我们的社区卫生中医工作一定会更上层楼。

《服务工作报告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报告

最新加入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