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安全管理 > 安全生产
栏目

预防安全生产措施15篇

发布时间:2023-04-01 热度:89

预防安全生产措施

第1篇 安全生产中员工不良心理现象产生原因预防措施

在发电企业的安全生产过程中,还存在着员工不良心理现象,其行为轨迹直接或间接演变为事故,是一个极需引起重视的问题。为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试就员工不良心理现象、产生原因、如何采取预防措施,笔者进一步探讨。

一、影响安全生产不良心理的常见现象

企业职工的心理现象,随着时代变迁而逐渐变化,它对安全生产产生很大的影响。当前,影响企业安全生产最常见的不良心理现象,列举其中十种:

1、疲劳心理。疲劳是人体组织器官乃至整个机体工作能力暂时降低的现象。员工疲劳心理主要有:精神恍惚,工作失误。人的疲劳使神经活动机能减退,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调。员工带着疲劳心理,从事发电生产工作,存在安全隐患,容易发生事故。

2、厌烦心理。厌烦是人的情绪受到影响,大脑对工作失去兴趣,兴奋程度降低的现象。员工厌烦心理主要有:消极对待,抵触情绪。工作随便,不细致,缺乏主动性,没有挑战性。情绪取代理智,埋怨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没有人为我解决的问题。

3、浮躁心理。浮躁是人的情绪轻浮急躁,内心焦躁不安的现象。员工浮躁心理主要有:行为随便,过者为灾。不安心本职工作,片面追求荣誉、地位和待遇,缺乏踏实工作的耐性。内心显得异常脆弱,心绪不宁而浮躁,表现为过急期望改变命运的欲望。

4、麻痹心理。麻痹是人的神经系统引起的知觉能力降低的现象。员工麻痹心理主要有:丧失警觉,事故频发。麻痹心理者,对“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意识,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不当回事,得过且过,凭自己过去习惯经验去工作。

5、糊涂心理。糊涂是对事物的认识模糊或混乱的现象。员工糊涂心理主要有:盲目操作,造成事故。工作关系糊涂不清,对工作任务不清楚,生产过程不熟悉,我行我素,难于应付各种复杂多变的情况。

6、侥幸心理。侥幸是偶然的原因,得到成功或免去灾害的现象。员工侥幸心理主要有:习惯违章,自演悲剧。在工作中投机取巧,一次违章不出事,再次故技重施,抱有“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的心态,认为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伤已。

7、紧张心理。紧张是人的脑神经活动的兴奋与抑制丧失平衡,难以控制的心理现象。员工紧张心理主要有:处事慌乱,操作失误。在处理紧急事故时,心理慌慌张张,手忙脚乱,指挥不当或处理失误,造成事故扩大的严重后果。

8、依赖心理。依赖是做事依靠别人,不能独立自主的现象。员工依赖心理主要有:放弃主宰,遭遇不幸。在工作中完全依靠别人的支配做事,不能形成独立人格,自我防范能力差。工作没有主见,容易听信他人。

9、逞能心理。逞能是显示自己能力强、能干的现象。员工逞能心理主要有:工作错位,顾彼失此。自居有工作经验,技术高人一等,自以为是,不懂装懂,盲目蛮干,一知半解充内行,忽视自身职责和安全责任,去做自己不该做的事情。

10、逆反心理。逆反是一种无视行为规范或管理制度,我行我素的心理现象。员工逆反心理主要有:明知故犯,后悔莫及。视标准化工作程序流于形式,应付检查,为图方便,嫌麻烦,简化工作程序。你让我这样,我偏要那样,越不许干,我越要干,违章作业造成事故。

二、影响安全生产不良心理现象的产生原因

产生影响安全生产的不良心理现象,分析其原因,既有工作中的客观因素,又有员工认识上的偏差,还有员工心理素质不适应的原因,主要是员工心理因素所致。

1、产生疲劳心理的原因:一是生活无规律,身体疲劳。业余时间不注意休息,体力或脑力消耗过多等,造成注意力不集中,感知不清晰,记忆和思维障碍。二是不顺心的事情,身心疲惫。与同事间人际关系紧张、事业受挫折或情感危机等,造成情绪低落,意志衰退,动作紊乱失调。

2、产生厌烦心理的原因:一是员工对工作缺乏新鲜感,消极懒惰。工作地点偏远,人际交往少,内心寂寞。在工作中缺乏热情,敷衍了事,长期重复单调的工作。二是员工职业生涯的发展空间受限,没机会晋升,个人价值得不到实现。

3、产生浮躁心理的原因:一是攀比地位。员工个人价值取向产生偏差,追求私欲,与人攀比。身边同事升任领导了,自己还在生产一线工作,不满工作现状。二是攀比待遇。生产一线工作辛苦,管理人员工作舒服,心里不平衡。

4、产生麻痹心理的原因:一是思想放松警惕。自认为从事电力工作多年,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从未造成安全事故,自认为技术水平过硬,不重视学习,思想麻痹。二是安全意识淡薄。对必要的安全知识、工作规程、规章制度的培训教育等,视为老生常谈,抛于脑后。

5、产生糊涂心理的原因:一是工作不思进取。平时不努力学习,不钻研专业知识,不熟悉设备性能,持混日子的态度。思维混乱,不知道什么是违章。二是疲劳心理的升级。现场工作时,心不在焉,精力不集中,忽视安全规程,工作盲目性和随意性。

6、产生侥幸心理的原因:一是习惯违章成自然。试图应用旧的习惯做法,侥幸处理新问题,侥而不幸。二是急于求成违章。为了求简、求快,省事,常把安全看作是多余的,明明要注意的安全事项,不去注意,明令禁止的违章行为,照样去做,出了事故才后悔莫及。

7、产生紧张心理的原因:一是员工技术素质低。工作生疏,缺乏专业技能,对工作任务能否完成,心里没数,心理压力大,引起心理紧张。二是“违章受罚”阴影的干扰。习惯性违章被严重处罚的阴影,难以消除,心理特别紧张,心跳加快恐惧,工作能力降低。

8、产生依赖心理的原因:一是教育不当。不愿意独立思考,习惯于接受现成的观念。思想上存在“安全生产靠领导,安全措施靠班长,操作过程靠监护,何必自己去操心”的思想。在工作中过分依赖他人,把自己放在配角的位置上。二是自卑衍生。知识贫乏,自卑心理严重,认为自己不如他人,缺乏独立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9、产生逞能心理的原因:一是个人英雄主义,表现欲强。在他人面前显示自己的工作能力水平,表现很自信、有把握,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二是安全意识淡薄。不遵守《安规》和规章制度,“走捷径、找窍门”,有意漏项或跳项,简化工作程序。

10、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一是不适应规范化安全管理。思想上对标准化工作程序,消极对待;行为上不遵章守纪,图快图简;工作中不按工作要求,凭过去的经验进行工作。二是心理负荷重。各种文件规章多、培训考试多、各级检查多、工作考核多等,过多的预防措施,负荷过重,产生抵触情绪。

三、影响安全生产不良心理现象的预防措施

人的心理现象是客观现实的反应。企业员工随着工作特点、社会环境、价值观念的变化,产生各种不良心理现象,已构成事故的主要因素。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员工的心理素质,应采取有效地预防措施。

1、预防疲劳心理,实施心理疏导。一是要与员工心理接触。关心爱护员工生命,了解疲劳心理的症结,抓住问题的实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二是要深入生产班组,与员工和谐相处,了解身心疲惫的原因,做到相互理解和信任,逐步调适员工心理状态,让员工舒展心情,缓解心理疲劳现象。三是要注意员工身体健康。在工闲期间,组织员工参加轻松愉快的文体活动,外出疗休养,改善工作的精神状态。

2、预防厌烦心理,实施人本管理。一是实施人文关怀。要与员工交流思想,了解他们所需所想的心理,与员工之间缩小心理距离。尊重员工的个人兴趣和志向,结合实际,合理调整岗位或交换工作环境,增强新鲜感。二是制定生产员工倾斜政策。要生活上多关心、待遇上多优惠,合理调整工资待遇和劳保福利,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三是创建员工事业发展的平台。要鼓励生产员工参加技术职称的考试、技能等级的鉴定、技术能手的评选和“专家”的评聘,并将取得的资格,直接与职称晋升或职务待遇挂钩,激励他们对期望的目标充满信心。

3、预防浮躁心理,矫正价值取向。一是思想价值观导向。要调适心理状态,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做好员工的心理疏导工作,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为个人前途与本职工作的绩效相联系,晋升机会总是为企业安全生产,踏实工作作出贡献的员工。二是行为价值观导向。结合安全生产管理要求,制定规章制度,规范员工安全工作行为,矫正员工的价值观取向。三是建立岗位竞争机制。要实行公开竞争上岗,能者上,庸者下,使员工磨掉浮躁,涵养踏实,自觉控制浮躁心理。

4、预防麻痹心理,强化安全教育。一是加强安全责任教育。运用“例证法”说明电力安全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和家庭带来多大的损失,培养员工安全生产的责任感。二是加强安全常识教育。要以“安全生产文化”教育,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让文化力潜移默化影响员工良好行为的习惯,增强“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三是加强安全警示教育。运用“安全警示教育片”和“安全通报”宣传资料等,培养员工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工作规程等,提高员工安全生产的警惕性。

5、预防糊涂心理 明确工作关系。一是对班组成员明确工作现场相关知识。工作负责人针对现场工作要求,采取现场问答与解答相结合的方式,明确必须掌握的技术知识、安全知识和工作规程等。二是明确交待工作现场的信息。工作负责人对工作班成员明确交待系统运行方式、设备运行状态和检修工作任务,明确交待现场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并确认知晓。三是明确安全责任。工作负责人重申工作班成员的岗位职责、工作要求和注意事项,明确安全生产与工作要求相关的知识、信息和责任,确保安全生产工作。

6、预防侥幸心理,安全现身说法。一是再现血的教训。引用人为造成的伤亡事故案例分析,通过录像资料,再现事故的情景,让员工认识到,有章不循带来的后果。本人痛苦:死亡、肢残,痛不欲生等。家庭痛苦:一人遭难,全家遭殃。警示员工要以科学的态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二是请原事故当事人家属或本人现身说法事故悲剧。讲述事故发生的原因、违章操作的经过和思念亲人的痛苦,触动员工的心灵,警示侥幸心理者遵章守纪,使他们认识到,安全不是靠侥幸和运气,只有遵章守纪,才能确保安全。

7、预防紧张心理,强化教育管理。一是实施岗位培训目标管理。要根据员工的岗位要求,制定各层次的岗位培训目标,强化教育培训考试,激励员工岗位成才,熟练掌握操作技能,遇事才能沉着,应付自如。二是做好思想疏导。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鼓励他们放下思想包袱,克服紧张心理障碍,认识自己的不足。三是从严要求、从轻处罚。防范事故的发生,只有遵章守纪,制度约束,才能规范行为,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对发生事故的责任者,视情节轻重,酌情处罚,以达到处罚是手段,教育是目的,让员工感恩企业,为安全生产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8、预防依赖心理,鼓励独立自主。一是要鼓励独立自主,发挥独立思考的作用。要从思想上 “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的观念。在现场工作时,发现疑问立即停止工作,并向负责人报告。二是要鼓励独立自主,增强安全责任心。在工作过程中,要求员工将命运把握在自己手里,做到:一想、二看、三复诵、四核对、五操作,消除员工过分依赖监护人的心理。三是鼓励自主培养自信心,加强自我培训意识。要求员工提高业务素质,制定安全措施,熟悉安全生产过程,逐步弱化员工依赖心理,增强独立工作的自信心。

9、预防逞能心理,落实安全责任。一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安规》制定工作考核细则,将安全生产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人。二是开展“反违章”活动。平时多检查、多督促、多防范、多纠正违章行为,开展千次操作无差错和安全知识有奖竞赛等活动,激励员工养成遵章守纪的习惯。三是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将安全管理制度和生产工作规范等内容,宣贯到各生产班组,明确员工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安全文化与员工的安全意识相融合,树立安全思想意识,才能发生质的改变,安全管理才能治本、持久、深远。

10、预防逆反心理,启迪思想认识。一是建立健全安全预警机制。严禁未经“工作许可”就盲目工作,弱化“逆反心理”,启迪员工正确认识标准化工作程序的重要性,增强自身的防范意识。二是正向要求的逆向提问。要坚持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制度,要求员工应该做什么改变为员工不应该做什么,启迪员工怎样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思维性,提高员工安全技术的水平。三是“亲情化”沟通。要尊重、关心、理解员工,工作中要少批评,多指导,以教训方式改变为说服形式,深入基层,真诚与员工沟通思想认识,营造温馨、和谐的安全工作氛围。

在电力生产过程中,为确保安全生产,要重视客观因素上的预防,又要重视员工心理上的矫正,更要对员工进行心理疏导,实现标本兼治。人人都有生存和追求幸福的欲望,都珍爱自己的生命,谁也不愿发生事故,造成自己和他人伤害。在电力安全管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管理,通过家庭、企业、社会等方面形成合力,预防员工的不良心理疾病,培养员工良好心理素质,把握天下第一关,才能杜绝安全事故、构建和谐企业。

第2篇 炼油安全生产预防措施

1.火灾爆炸预防。

炼油厂的厂区平面布置,各生产装置及装置内的塔容器、加热炉、泵房、机房和输送物料的管线等,都要符合炼油化工防火设计规范。要坚持主体工程与安全设施、劳动保护设备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要采用先进可靠的生产工艺和完善的自保联锁控制系统,从工艺、设备、仪表自控等硬件上按本质安全要求进行设计,以保证安全生产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对于已经投产的炼油厂,还要不断地完善安全措施,消除各种事故隐患。

要做好职工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技术素质。特别是从事关键生产装置和重点生产部位对安全起重要影响的生产岗位,要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合格才能上岗,以避免发生重大特大事故。生产及贮运工人要弄清本岗位易燃、易爆物料的性质与危害,掌握清除隐患,排除故障和处理事故的技能。在石油炼制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工艺操作规程。对于由装置送往罐区的油品,其温度必须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避免油温过高进罐后发生突沸或着火事故。

控制火源与防止油品及液化气的泄漏是一项主要措施。炼油厂应对明火进行严格的控制。将生产装置和油品贮罐划分甲类防火区,不准将火种带人防火区内。因生产必须使用明火时,则应办理用火票手续,经对用火部位分析合格,防火措施落实,才可以使用明火。机动车辆禁止驶入生产装置与贮油罐区,因运送生产原料、催化剂、化学品必须进入装置与罐区时,必须经过批准,并在汽车排气管安装尾气阻火器。不准用汽油擦拭衣服和设备,不能用油品擦地板。加热炉的燃料油或燃料气发生中断,造成熄火时,要对炉膛进行吹扫置换,在确认炉膛内没有可燃、爆炸气体的情况下,才可以重新点火升温,恢复生产。点火时要注意炉子回火伤人。储存液化石油气的球罐区是一个特殊的防火防爆区域,一旦发生火灾,除造成财产巨大损失外,还易引发群伤群亡事故。对该罐区的消防设施、监测仪表、设备管道都应严格管理,保持完好。

炼油厂要做好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艺生产装置和主要设备的报警与自保联锁系统的正确使用,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对于危险性较大的生产装置,有条件的应加设esd紧急停车系统,以保证在故障状态下安全平稳停下来。对设备、仪表要经常检查维护,定期校验,防止联锁自保失灵、误动作而打乱系统操作,引起重大事故发生。积极消除跑、冒、滴、漏,对运行的工艺设备及管道的静密封点要定期检查,发现泄漏及时消除。根据油品性质,正确选择传动设备的密封形式和密封材料,精心安装,认真检查与维护,保证密封效果。特别是对于输送介质的温度高于其自燃点的热油泵,除选用良好的密封材料,定期检查更换外,操作人员要特别注意防止机泵震动、泵抽空和密封损坏而引起漏油自燃起火。备用泵检修时,泵人口阀门必须关严,才能拆泵,以免热油流出引起大火。炼油厂的电气仪表要严格按照防爆等级规定选用防爆型设备,并要加强对防爆型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维修。要严格控制临时电源的拉接使用,防止因临时电源不符合防爆规定引起火花,导致生产装置、油晶罐区发生着火、爆炸事故。容器、塔、罐上安装的安全阀要定期校验,并加铅封。压力容器及管道要按《锅炉和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条例》定期进行校验,避免出现焊缝断裂或腐蚀,从而产生跑油、跑液化气的事故。炼油装置气体系统使用的安全阀起压所排放的气体物料应集中到管网,引至安全可靠的地方排放,一般应送到火炬系统。蒸馏塔顶的安全阀超压排放的油品与油气,应在装置内设立安全罐集中回收,防止安全阀超压排放而出现着火、爆炸危险。

炼油厂装置大检修具有时间紧、任务重、交叉作业多、多工种配合和用火面广的特点,因此做好装置大检修的安全工作是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检修任务的重要条件。检修现场要精心组织,统一指挥,制定好开停工方案及大检修计划、日程进度及工种配合的网络图。装置内物料必须全部倒空,设备、管线必须彻底吹扫置换达到用火条件。严禁用压缩空气直接吹扫。油品和瓦斯设备吹扫置换完毕经分检合格后,关闭原料、燃料和油品、气体出入装置管线阀门,并加好盲板,做好明显标志。检修用火前要将地面油污清理干净,封闭下水井和地漏。进入塔、罐及容器作业,要办理作业票,必须进行可燃气体、有毒气体和氧含量分析(有机物气体含量应不大于0.2%,氧含量必须大于18%),防止用火爆炸和窒息事故发生。施工用火必须办理用火证,严格审批手续,做好防火工作。凡进入有毒有害介质的设备、下水井作业,要进行毒物含量监测,选配适用的防毒面具、氧气呼吸器等特殊防护用品。检修后的压力容器及贮罐等设备,必须按规定进行试压、试漏和气密试验。开工进油后,要做好螺栓的热紧工作,传动设备要进行调试和单机试运,按程序开车。

炼油厂的消防工作非常重要。蒸汽对扑灭初期火灾是经济而有效的,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生产装置的反应器、塔及泵区等重要部位应设置消防灭火蒸汽管网及消防蒸汽带。配备足够的干粉、泡沫灭火器。易于着火的设备或重要部位,应设水幕或蒸汽幕。消防栓设计要满足需要,保证供水。

2.防雷。

工艺设备要有良好的接地设施,油罐区要置于避雷保护区之内。每年雷雨节之前要对避雷器、引出线接地系统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防止发生雷击,引起着火爆炸事故。

3.健康防护。

炼油生产过程中的健康防护主要是防止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另外还要注意防灼烧、烫伤和防噪声危害。

对炼油厂设计时,要按照国家规定充分考虑劳动保护设施的配套建设。对已投产的炼油装置要不断完善劳动保护措施,改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要有专职的环境监测和职业病防治人员,定期进行生产作业环境和大气监测。做好职工的定期体检和职业病防治工作。定期检查和正确使用防毒面具、氧气呼吸器。按规定佩戴和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防止蒸汽、热油烫伤和酸碱灼伤事故。加强设备管理,消除跑、冒、滴、漏。

对于噪声超过国家标准的厂房、泵房以及施工场所,要选用良好的消声设备,对高速运转设备加装消音器,对放空管线出口加装消声器,厂房应设消音墙等。必要时个人应戴防噪声耳塞。

第3篇 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情形和应急预防措施

第一章  机电安装专业高危重大安全生产隐患部位流程分布分析

第一节  机电安装专业高危重大安全生产隐患部位流程分布

分公司危险源辨识小组依据动态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原则,结合机电专业的特点对分公司生产的全过程全区域进行了辨识分析,确定出分公司机电安装专业高危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有以下作业部位:

1.井下运输;  2.火灾事故;   3.高处坠落含井筒作业; 4.施工用电。

第二节  制定高危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应急保护措施的目的

井下运输、火灾事故、高处坠落、施工用电这些施工历来是机电安装施工过程中重大危险源部位,这些部位一旦发生事故就是严重伤亡事故或重大机械事故,比如:井筒施工因错发信号、提升设备误操作、设备检修不到位引发的机械、电气事故和井筒施工、高处作业发生的坠人和坠物事故等,其后果不堪设想。为确保这些部位的安全生产,保护员工的人身安全,使这些部位不发生事故或在发生事故后尽量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控制事故扩大,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的原则,特制定高危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的应急保护措施。

第二章   机电安装专业高危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形式和预防措施

第一节   井下运输事故隐患的形式和预防措施

一、井下运输事故发生的地点和事故类型

井下运输包括人员运输、物料运输和设备运输,容易发生运输事故的地点有:大巷、斜巷、拐弯处和上坡头等。运输事故类型有:跑车、掉道、刮撞、触电等情况。

二、井下运输事故的防范措施

(一)、井下行走和乘车注意事项

1. 在井下运输行走时,要注意防止滑倒伤人及设备件超高碰触架空线,同时,要注意来往车辆,有人行道时要走人行道。

2.携带长工具在巷道内行走时,必须注意前后行人和架空线,防止伤人和触电。

3.乘车时必须听从司机及乘务人员的指挥,开车前必须关上车门或挂上防护链。

4.人体及所携带的工具和零件严禁露出车外。

5.列车行驶中和尚未停稳时,严禁上下车和在车内站立。

6.严禁在机车上或任何两车之间搭乘。

7.严禁超员乘车。

8.车辆掉道时,必须立向司机发出停车信号。

9.严禁扒车、跳车和坐矿车。

(二)、井下运输材料和设备注意事项

1.运输大型设备要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3.井下运输时,推车人必须注意前方,车在行进中发现前方有人或有障物,以及接近道岔、弯道、行道口、风门、硐室口时,推车人都必须发出警告。

4.叉车装运设备时,要用木垫垫好,其高度点和架线间距离不得小于规定要求,否则应停电。

5.在有架线的巷道装卸车时,必须先停电,挂好停电牌,并将架线接地。

6.平巷拉运机件时,搬运人员跟在机件的后面,不要站在机件的前面或走在机件的侧面。

7.机件落辙时,要在当班起重班长在现场统一指挥下复辙。

8.人力推车时,一次只能推一辆车,在坡度小于或等于0.005时,同向推车的车距不得小于10米,坡度大于0.005时,同向推车的车距不得小于30米,坡度大于0.007时,禁止人力推车。

9.推车时,矿车行进方向的车端应挂有矿车灯,不论空车还是重车,禁止放飞车。

10.用绞车或离合器在平巷运输和牵引设备平车时,司机要精神集中按信号开、停车。

11.井下搬运机件时要注意周围情况,不得挤坏电缆、风、水管路和撞倒棚子,多人搬运机件时要统一指挥,防止压脚挤手。

12.斜山运输如中途落辙时,应立即打信号停车,等停车一分钟后再进行复轨,复轨时应将车眼打好,。

13.斜井上下山运输时,必须明确一名有经验的起重工负责,统一指挥,明确信号,检查绳扣、链子、勾环是否良好。

14.在斜井巷内上下空重车时,必须加设能够将运行中断绳、脱钩的车辆阻止住的跑车防护装置。

15.斜井巷内运输要按照规定设置“一坡三档”,防止跑车事故的发生。

三、发生运输事故后紧急处理原则及安全注意事项

1. 发生运输事故后坚持优先救助人员的原则,现场人员不要慌乱,现场项目带班人员负责组织救援工作,迅速了解事故情况和人员伤亡情况,积极组织现场自救,防止事故扩大。

2.立即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汇报的内容有:1.) 发生事故(事件)的准确时间、地点、简况、人员伤亡情况、设备财产损失情况等;2.) 事故(事件)的初步调查、简单经过、原因分析及责任者;3.)伤亡者姓名、年龄、单位、工种、住址和伤害程度;4.)汇报人的情况:姓名、单位、职务、联系方法汇报人所处地点等5.)救援所需器材工具。

3.根据事故处理的难易和事故大小请求援助,分公司根据现场汇报情况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4. 救援人员应针对所发生事故类型,做好个人防护,确保救援人员自身安全。

5.救援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前必须事先了解事故现场的地形、构筑物分布、有无爆炸、坍塌及燃烧的危险,并应至少2-3人为一组进入事故现场,并应有相应的监护措施。救援人员在抢险和搜救伤亡人员的过程中,及时标记伤亡人员所在位置,最大限度地保护现场。

第二节  井下火灾和地面火灾事故隐患的形式和预防措施

一、井下火灾和地面火灾事故发生的地点和事故类型

施工现场的防火工作始终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由于矿井环境的特殊性井下火灾安全管理显得更为重要,井下灾火容易发生事故的地点有:回风巷道、回风井、皮带巷、井筒、机电设备检修场地、用可燃材料支护的巷道和硐室等。地面火灾容易发生火灾事故的地点有:电气焊作业地点、办公区、住宿区、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区、在易燃易爆材料附近作业等。火灾事故类型有: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电器设备火灾、皮带火灾、地面火灾等。

二、火灾事故的防范措施

(一)、井下火灾事故防范措施

1.井下、井筒内施工必须按规定开据符合要求的动火手续,设专人填写动火作业申请表,在得到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动火,坚持无动火票不动火制度。

2.凡在井下、井筒内用火必须有矿方瓦斯员去现场检查,当测试结果达到合格的标准后,才能工作,否则不许动用明火。

3.井下动火现场的项目带班经理、工程技术人员、大班长、焊工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仪。

4.井下、井筒施工动火现场必须配备两个瓦斯检测仪,并派专人负责对作业区域内瓦斯浓度的测试,一旦发现瓦斯浓度超限,要立即通知作业区域内人员停止作业尽快撤离到安全区域,并立即向有关领导汇报。

5.井下、井筒内动用明火的部位在动火前,要详尽检查周围是否有易燃易爆物品,如有则必须清理干净。

6.每一动火处附近都要设置灭火器2个,预防在作业时发生火灾延误救火。

7.氧气、乙炔要拉开距离5m,距明火10m以上,电、气焊工持证上岗,并按本工种的操作规程作业。

8.动火作业设专人监护,熄火后监护1小时,确认无任何异常情况后方可离开,并填写《动火监护记录》。

9.在井口房井筒和倾斜巷道内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在工作地点下方用铁勺或其它不燃性材料设施遮挡及接熔渣,以防火星飞溅及熔渣坠落造成火灾事故。

10.井下氧气瓶、乙炔瓶要分别储存,储存的地方要加门加锁妥善保管。

11.井下使用的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必须装入盖严的铁桶内,由专人押送至使用地点,剩余的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必须运回地面,严禁在井下存放。

12.井下使用的润滑油、棉纱、布头和纸等,必须存放在盖严的铁桶内。用过的棉纱、布头和纸,也必须放在盖严的铁桶内,并由专人定期送到地面处理,不得乱放乱扔。严禁将剩油、废油泼洒在井巷或硐室内。

(二)、地面火灾事故防范措施

1.施工现场的稀料、油漆、氧气、乙炔、沥青、油毡、木材、润滑油等易燃易爆物品必须分类单独存放,必须建立消防制度,明确防火责任分工,有严格的易燃易爆材料使用管理办法。

2.现场必须配备充足的消防器材。

3.在易燃易爆等材料附近作业,必须符合规定的安全距离,在安全距离以内不允许使用明火或引起电火花的作业。

4.施工现场动用明火必须经过审批,无动火审批手续和无人监护的不允许作业。

5.电焊、气割等作业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作业人员要持证上岗。

6.遇有大风天气在没有安全防范措施的情况下严禁动火。

三、消防器材储备地点和灭火器使用方法

(一)消防器材储备地点

1.本单位消防器材储备地点是在施工现场的各动火点附近。

2.在各矿井下施工时还要了解各矿消防器材的储备地点,以便需要时随时取用。

(二)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干粉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窒息灭火,普遍适用于各类火灾的扑灭,适用于井下机电硐室、皮带设备、油库等消防部位。

使用方法:

1.拔掉保险销,用喷射管的喷口对准火焰,按下压把进行喷射。

2.使用干粉灭火器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使用前,将灭火器摇晃或在地上蹲几下。2.)喷射前,一定要握住喷射管,防止高压气体造成喷射管甩动,使干粉喷不到燃烧物上,甚至对灭火人员造成伤害。3.)扑灭液体火灾时,不能直接喷射燃烧液面。应用干粉横扫火焰,控制火势,让干粉不断积落到液面上,达到隔绝灭火。4.)没有灭火经验的人员不能用干粉灭火器扑灭瓦斯燃烧火灾。防止因空气震动,使燃烧处的瓦斯浓度发生变化,可能达到爆炸浓度,引起爆炸,扩大灾情。5.)在井下灭火时,灭火人员一定要站在进风流中,防止co、干粉对灭火人员造成伤害。

四、发生火灾事故后紧急处理原则及安全注意事项

1.施工现场任何人员发现火灾时,都应视火灾性质和现场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

2. 发生火灾事故后坚持优先救助人员的原则,现场人员不要慌乱,现场项目带班人员负责组织救援工作,迅速了解事故情况和人员伤亡情况,积极组织现场自救,防止事故扩大。

3. 如果发现初起火灾,现场人员或发现人可先采取相应应急处置措施,然后根据火势,决定是否拨打火警电话报警。发生井下瓦斯爆炸或煤尘爆炸时,井下施工人员要戴好自救器按事先确定的避险路线撤离现场,上井后向调度室报警。如有紧急事件发生时,现场发现人员或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将信息传递给分公司应急值班室,值班室做好记录并立即通知值班领导,由值班领导视情况通知分公司经理,副经理及有关部门,并向公司调度室汇报。分公司视火灾情况的大小启动应急予案,组织人员进入现场进行自救和向有关专业救灾机构报警,请求救助,尽最大努力防止事故扩大,若紧急意外事件不能控制时,应急领导指挥部应统一指挥向外部报警求援,疏散人员,保护财产等应急措施。

4. 在爆炸火灾环境中,所用的救援器材应具备防爆功能。在救援触电或电气火灾事故时,应在确认事故现场断电的情况下,救援人员方可进入事故现场。救援人员应针对所发生事故类型,做好个人防护,确保救援人员自身安全。

5.救援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前必须事先了解事故现场的地形、构筑物分布、有无爆炸、坍塌的危险,并应至少2-3人为一组进入事故现场,并应有相应的监护措施。救援人员在抢险和搜救伤亡人员的过程中,及时标记伤亡人员所在位置,最大限度地保护现场。

6. 转移危险物品时,必须轻拿轻放,防止摩擦、撞击。

第三节 高处坠落事故隐患的形式和预防措施

一、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地点和事故类型

高处坠落事故分为坠人和坠物两种,容易发生两坠事故的地点有:井筒、井架、临边洞口、钢结构构架和2米以上高处作业。事故类型有:人员坠落伤害、坠物砸伤人员、坠物砸毁设备和电缆、设备坠落、材料坠落等情况。

二、高处坠落事故的防范措施

(一)、高处作业事故防范措施

1.在脚手架作业中,认真执行jgj59-99标准,加强安全防护,将以前的习惯错误的做法改变过来,购置一批垫脚和安全网,严格按jgj59-99的标准操作施工。

2.在高处作业和井口、井下作业中,要加强安全设施投入,制定完善的措施,加强监督检查。

3.严格遵照执行高处作业必须佩带安全带,佩带安全帽。

4.因工程需要需搭设脚手架,要符合脚手架搭设要求和标准。

5.高处作业临边必须有安全防护栏杆。

6.高处作业班前、班中严禁喝酒。

7.施工单位每天开工前,必须开好班前会,会上讲高处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8.高处作业必须严格按施工措施施工。

9.对危险源要做到提前进行防范,杜绝各类违章作业、违章指挥。

10.高处作业,要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和高处作业规程规定。

11.高血压、心脏病等不适应高处作业的人员严禁高处作业。

12.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列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13.高处作业中的安全标志、工具、和各种设备,必须进行检查,确认完好后,方能投入使用。

14.高处作业前要清理好现场,使施工现场保持清洁,施工作业场所有坠落可能的物件,应一律先行清理。

15.雨天、雪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

16.井架安装现场和高处作业区域,应设警戒区,并应派专人监护,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17.悬空作业处应有牢固的立足处,并必须视具体情况,配置防护栏杆、拦网或其他安全设施。

18.高处作用所使用的工具和材料应放在工具袋内,使用的工具应系好保险绳,传递物品不得抛掷。

19.遇六级以上大风、雷雨、浓雾、冰雹恶劣天气和夜间作业无照明或照明不好时,应停止作业。

20.高处作业下面,不准放置氧气瓶和乙炔瓶。必要时应设在10米以外,高处作业场所周围有易燃物时要有防火措施。

21.两人不得同时在同一个梯子上工作,梯子上有人时不得移动梯子。

(二)、井筒吊运事故防范措施:

1.凡参与井筒吊运的绞车司机、信号工、起重工,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操作。

2.井筒吊运前,应对提升设备进行严格检修(包括:电气、机械部分),设备本身必须完好,不得带病运转。

3.栓挂罐底的主绳扣,用直径不小于0.3m的木柱或道木垫好,以防钢丝绳受硬伤和吊件坠落的发生,主绳索安全系数不小于10倍。

4.构件随罐笼吊起,将绳扣拉紧,井口负责人详细检查物件是否正直,绳是否打结、拧气现象,若有此情况严禁发信号动车。

5.绞车运行要缓提,缓松,严禁猛松,猛提。

6.当井筒吊运时,要指派专人跟罐,人员的数量根据吊运情况安排。

但至少安排一名跟罐人员,要由有经验的起重人员担任。跟罐时,要戴好安全帽,佩带安全带,罐内两盏矿灯,此外罐内还需设临时信号设施,小钟和小锤,小锤应有尾绳并挂好。

7.跟罐人要明确自己的职责,监视罐及吊运的构件是否能安全运行,如发现吊运过程中有异常情况时,则立即发信号停车。

8.井筒吊运开工前,要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参加班前会,明确任务并提出安全注意事项。

9.使用罐底吊运设备构件,应由有经验的起重工现场统一指挥。

10.用罐笼底部吊运物件时,最大吊运速度不得超过每秒1米。

11.电气设备吊运时,必须做好防淋防水浇的措施,防止设备受潮。

12.在矿方的信号工发信号的情况下,应指定一名有经验的起重工或信号工作为矿方信号工的辅助和监督。

13.当吊运重物接近井底时,跟罐人员要向下大喊罐来了,提醒井下把勾工或信号工注意,防止重物压人。

14.罐笼在井筒运行时,密切注视提升绳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信号通知车房。

15.井口20米范围内严禁烟火,吸烟要到指定地点。

16.井口门打开时,严禁装罐工作,更不能在近处逗留或向下张望,如需向下张望必须系好帽带。

17.小罐、罐笼装运物料时,物料不能露出罐外,罐底要经常清理,保持其清洁。

18.上井口固定盘要盖严,严禁有孔洞,保持井口四周的清洁和安全防护工作,制止非操作人员接近井口。

三、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紧急处理原则及安全注意事项

1. 现场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坚持优先救助人员的原则,现场人员不要慌乱,现场项目带班人员负责组织救援工作,迅速了解事故情况和人员伤亡情况,积极组织现场自救,防止事故扩大。

2.立即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汇报的内容有:1.) 发生事故(事件)的准确时间、地点、简况、人员伤亡情况、设备财产损失情况等;2.) 事故(事件)的初步调查、简单经过、原因分析及责任者;3.)伤亡者姓名、年龄、单位、工种、住址和伤害程度;4.)汇报人的情况:姓名、单位、职务、联系方法汇报人所处地点等。

3.根据事故处理的难易和事故大小请求援助,分公司根据现场汇报情况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4. 救援人员应针对所发生事故类型,做好个人防护,确保救援人员自身安全。

5.救援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前必须事先了解事故现场的地形、构筑物分布、有无爆炸、坍塌及燃烧的危险,并应至少2-3人为一组进入事故现场,并应有相应的监护措施。救援人员在抢险和搜救伤亡人员的过程中,及时标记伤亡人员所在位置,最大限度地保护现场。

6.在抢救坠落人员时要注意对伤员的保护,在搬运伤员时要防止因方法不当加重伤情,对骨折部位要做好临时固定,以减轻疼痛和减轻对软组织的损伤且便于搬运。固定办法是用木板、树枝、木条等做为固定工具,用布条、绳子或其他物品把骨折的肢体固定。如没有上述物品作为固定工具,上肢骨折时,可将其绑在躯干上;下肢骨折时,可将受伤肢体和健肢绑在一起,达到固定的目的。对于脊柱骨折的伤员更应注意,搬运时应由三人托平抬起病人,放在木板上搬运,最好不用软帆布担架搬运。如果要用,则必须在帆布担架上放置木板,或者让伤员采取俯卧位。切忌让伤员弯腰,禁止抱、背、二人抬运伤员。

第四节 现场施工用电事故隐患的形式和预防措施

一、现场施工用电事故发生的地点和事故类型

现场施工的触电事故主要有三类:一是施工人员触碰电线或电缆;二是机电设备漏电;三是高压防护不当造成触电。触电伤害的类型有:电击、电伤和电磁场生理伤害。

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破坏人体内部组织,影响呼吸、心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危及人的生命。电击致伤的部位主要在人体内部,它可分为直接接触电击与间接接触电击。电击是最危险的触电伤害,大部分触电死亡事故都是由于电击所致。根据电击时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和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可将触电分为:单相触电、两相触电、跨步电压触电三种类型。

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电伤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类型有:电灼伤、电烙印和皮肤金属化。电灼伤有接触灼伤和电弧灼伤两种。

电磁生理伤害是指在高频电磁场的作用下,人体器官组织及其功能受到伤害,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如头晕、头痛、失眠、健忘、多汗心悸厌食等症状。

现场施工用电事故主要发生地点有:开关柜、电焊机、临时电源线、裸露架空线下、电气试验现场。

二、现场施工用电事故原因分析

1.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强,缺少自主保安思想,思想麻痹,对施工用电安全知识和安全用电操作技能掌握不够。

2.现场的开关箱、配电箱设置位置不当,周围空间狭窄。

3.用电设备不装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选择不合理或漏电保护器的维修检测不到位。

4.现场临时用电线路敷设不按规范要求进行。

5.现场工人违章操作和现场领导违章指挥。

三、施工触电事故的防范措施

1.施工项目负责人和电气安装工人必须熟悉jgj46-2005关于“施工用电”的规定,并按规定的内容组织施工和作业。

2.施工项目的电气负责人应在项目开工初期,对施工用电的具体方案、措施向操作者交底,使操作者底数清楚。

3.凡是容易碰到的电器设备,周围应设围栏并挂上“止步危险”的警告牌或加绝缘盖。

4.电缆敷设应不靠近潮湿场所和热的管道,施工用电缆做到无鸡爪子、羊尾巴、明接火。

5.施工现场的光线应充足,否则应安装照明,夜间施工照明必须充足。

6.移动照明灯必须使用小于36伏电压,当环境潮湿和在金属结构内作业时,必须用12伏的供电电压。

7.临时用电设备拆除后,不应留有可能带电的电线,如果电线必须保留,应将电源切除并将裸露的电线端部包以绝缘。

8.临时供电设备和线路停电检修时,必须按停电的规程执行。工作前,开停电工作票和倒闸操作票。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停电、验电、放电和封地。

9.施工用电的供、配电设备和线路应有专人维护检查,其他人员不允许任意拆修或装卸。检修内容填写记录。

10.操作高压电气设备,应有合格的安全用具如:操作棒、绝缘手套、绝缘胶靴、绝缘台。

11.施工现场的电气安装,维护操作人员必须穿绝缘胶底鞋,戴安全帽。

12.分公司统一jgj46-2005规范要求标准,下大力量全部按规范要求对陈旧破损和不符合标准的配电箱进行更换。

13.配电箱的制作统一由安装分公司租赁站维修组制作。日常管理由租赁站对项目部执行租赁制。

14.严格执行tn-s三相五线制,分公司统一购进和投入五芯电缆。

15.坚持5台以上用电设备,或总容量50kw以上临时用电,必须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且按规范要求认真实施。

16.电缆的敷设方式采用悬挂和直埋方式,禁止将电缆明敷于地面。

17.实行“三级配电两级保护”,每月测试漏电保护器一次,并填写《漏电保护器测试记录》。

18.执行“一机,一箱,一闸,一漏保”的电器使用规范,严禁使用“一闸多机”。

19.施工现场照明灯具的安装位置,其高度不应低于2.4m。

20.井筒用电严禁使用中性接地的供电系统。

21.提松井筒内吊架时,指定专人看护及拆绑电缆,发现问题停止作业,并及时处理。

22.值班电工持证上岗,并填写好《电工日常巡查记录》。

23.电工检修作业时设专人监护,做到一人监护,一人工作,严禁带电作业,带电移动设备,操作电气设备时按操作规程执行。

四、发生人员触电事故后紧急处理原则及安全注意事项

1. 现场发生人员触电事故后,现场人员不要惊惶失措,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然后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施行相应的救治方法,使其脱离生命危险。

2.当发现有人在低压设备线路触电时,救护人不能用手或金属品接触触电人,应视现场的具体情况,采取可靠的方法救护,以免使救护人受到伤害。

使触电人脱离电源的方法有:拉闸断电;使用绝缘物品使触电人脱离电源;电容器或电缆触电应先切断电源,并且采取放电措施后,方可对触电人进行救护。

救护人员最好用一只手进行,以防自身触电,还应做好防护措施。如触电人处于高处,要防止解救过程中有坠落的可能;在平地也应注意触电人倒下的方向,避免触电人头部摔伤。

如果触电事故发生在晚上或夜间,切断电源时应注意现场照明,以免影响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3.触电者脱离电源后,会出现神经麻痹、呼吸中断、心脏骤停等症状,呈现“假死”状态。此时应视情况迅速进行抢救。

1.)触电者神志清醒,但心慌、四肢麻木、全身无力或者在触电过程中曾出现昏迷,但已清醒,应使其安静休息,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严密观察,并请医生前来诊治或送医院。

2.)触电者如神志不清,但有呼吸,心脏仍在跳动,应将其安放在空气流通处仰面躺平,且确保气道畅通,并用5秒时间呼叫触电者或轻拍其肩部,以判定触电者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摆动触电者的头部呼叫。

3.)触电者如意识丧失,应在10秒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触电者的呼吸和心跳情况。当判定触电者呼吸和心跳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脏复苏法就地抢救。心脏复苏法就是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即: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按压(人工循环)。

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用“看、听、试”方法再判定一次触电者的呼吸和脉搏情况,每次判定时间不得超过5~7秒。在医务人员未前来接替抢救前,现场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

抢救过程中移送触电伤员时应注意:心脏复苏应在现场就地坚持进行,不要图方便而随意移动触电伤员,如确需要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秒。移动触电者或将其送往医院,应使用担架并在其背部垫以木板,不可让触电者身体蜷曲着进行搬运。移送途中应继续抢救,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可中断抢救。

4.立即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汇报的内容有:1.) 发生事故(事件)的准确时间、地点、简况、人员伤亡情况等;2.) 事故(事件)的初步调查、简单经过、原因分析及责任者;3.)伤亡者姓名、年龄、单位、工种、住址和伤害程度;4.)汇报人的情况:姓名、单位、职务、联系方法汇报人所处地点等。

安装分公司

2006年2月25日

第4篇 冬季安全生产特点及预防措施

众所周知,冬季天气寒冷,气候干燥,草木枯萎,道路易结冰,所以根据冬季特点,应抓好防火、防滑、防寒、防冻、防煤气中毒、防交通安全及安全用电方面的预防措施。

一、防火安全措施

1、所有铲车、运输车必须配备车载灭火器,所有绞车房,空压机房、加油站、储油点必须按规定配备灭火器。

2、井下严禁用废皮子、废管子、废木头生火取暖。

二、防冻、防滑、防寒安全措施

1、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上下班途中和上下坡时注意防滑。

2、及时检查井筒和地面边坡,发现结冰,及时清除,定时开启井口预热。

3、加强井下机械通风,保持井下风流通畅循环。

三、防煤气中毒安全措施

1、夜晚休息煤炉子取暖时,注意门窗不要太紧闭。

2、煤炉子取暖时,放一壶水在上面,用于稀释燃烧煤气。

四、防交通安全

1、摩托车、电动车及时检查刹车,上下班途中遵守交通规则。

2、通勤车及时检查刹车、制动、转向、灯光、信号等安全装置,遵守交通规则。

五、安全用电安全措施

1、严禁用电炉子取暖。

2、严禁电线私拉乱接,老化的电线、电缆及时更换,破皮的电线、电缆及时包扎绝缘。

3、电气故障找电工处理。

4、长期使用的电线、电缆必须按规定悬挂、架空或用穿线管埋于地下。

六、井下综合安全措施

1、一班三检,及时清理浮石、危岩,注意行走路线,确立安全位置。

2、严格按规定使用爆炸物品,遵守操作规程。

3、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遵守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

4、一班三检,及时清除设备机械隐患,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

5、严格落实隐患排查,清除隐患,保持作业环境安全。

6、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堵塞安全漏洞,消除管理缺陷。

项目部

2016年12月

第5篇 冲压安全生产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

引言

冲压生产是一种少无切削的加工方法,材料利用率高,操作简便,制件尺寸稳定、精度较高、互换性好,因而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据不完全统计,冲压件在汽车、拖拉机行业中约占60%,在电子工业中约占85%,而在日用五金产品中占到约90%。

然而,冲压也是一种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生产,据有关资料介绍,在冲床上出现的人身事故比一般机械行业高三倍。随着劳动安全法的颁布,许多生产厂家在保护劳动者的安全问题上采取了许多安全保护措施。但据笔者了解,目前,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在利用冲压方法加工生产时,仍旧沿用着用手直接在模腔内装取零件的手工作业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冲压设备和模具没有安全防护装置,就极易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1 冲压安全事故统计

现简单介绍日本的一份有关资料,它所反映的规律,基本上也与我国现在的情况相符:

1.1 按企业规模:半数以上的事故发生在不满50人的小企业里,小批量的零星生产占70%;

1.2 按压力机的大小:70%的事故发生在50吨以下的小型压力机上,18%发生在50~100吨的压力机上,其余为100吨以上。

1.3 按受伤部位:右手47.4%,左手37%,面颈部6.9%,右脚3.8%,左脚2.5%,头部1.6%,其余0.8%。

1.4 按事故发生时的直接原因(见下表):

1.5 按送料型式:手工送料91%,使用手持工具6%,自动化送料3%。

2 冲压安全事故分析

2.1 人的原因 首先,由于操作工人对冲压作业中的危险性及其安全运行方法无知、轻视、不理解、没有经验或怠慢、不满等不良情绪,加上一些身体原因,带病工作、近视与耳聋、睡眠不足、疲劳、醉酒等,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大型机床一般均由多人共同操作,如果彼此配合不当,也容易发生事故。其次,冲压生产是连续重复作业,操作工人在一个工作期间成千上万次重复用手送、取产品,体力消耗极大。根据人机工程学和行为科学、心理学所揭示的规律,人在长时间从事这种快速而简单重复的作业时,极易产生机体疲劳、反应迟缓现象,导致注意力不能集中,动作失调,惨剧便在瞬间发生。

2.2 冲压模具的原因 模具直接关系到操作工人的人身安全、设备安全以及冲压生产的正常进行,模具因结构原因而引起倾斜、破碎、废料飞溅、工件或废料回升而没有预防的结构措施;模具给手指进入危险区造成方便;单个毛坯在模具上定位不准而需要用手去校正位置等。这些因模具结构设计得不合理或模具没有按要求制造,模具安装,调整不当等,势必造成安全事故。

2.3 冲压设备的原因 冲压安全事故发生的客观原因是冲压所用的冲压设备多为曲柄压力机和剪切机,其离合器、制动器及安全装置容易发生故障,从而出现离合器、制动器不够灵敏可靠,电器控制结构突然失控而发生连冲等现象,这些都是造成冲压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另外,对于16吨以下的小型冲床来说,其运动速度远远大于人的反应速度,即便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下,要想将手作出移动几厘米的动作,也需要0.3~0.4秒,而这段时间已超过滑块从上死点到下死点的时间。也就是说,冲床,尤其是小型冲床的工作性质,超出了人的生理极限。

2.4 工艺技术文件的原因 冲压工艺规程是指导冲压件生产过程的工艺技术性文件,它既是组织冲压生产的依据,也是执行工艺纪律的重要依据。合理的冲压工艺规程要考虑到生产率、经济效益和生产安全。但是据了解,企业中现行的冲压工艺规程中大多没有明确注明安全要求和安全技术措施等有关规定。就是有,也只是笼统地写上“一般要用安全工具”和“手不准伸入模具内操作”等,而没有针对具体零件的不同特点而标明具体的安全技术措施,使安全管理流于形式,操作者忽视使用安全装置和工具而冒险作业,从而酿成事故。

2.5 安全管理的原因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严,工艺纪律不严明,模具管理不善,设备事故隐患多,组织生产不合理,工作环境混乱,生产现场劳动条件不符合要求,产品堆放不齐,通道不畅,安全管理不善,安全操作水平低,违章指挥,不重视安全生产等,伤害事故就会不断发生。

3 冲压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

针对冲压加工过程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特点及原因,现提出如下预防措施,以供大家参考:

3.1 提高操作人员的素质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制订严格的冲压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岗位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素质,消除事故隐患,这是安全生产的基本保证。禁止不懂冲压技术而又没有经过必要训练的人员参加冲压生产,严格冲压生产人员的录用制度;禁止带病工作、疲劳工作及酒后工作。

3.2 设计合理安全的冲模是安全生产的前提 设计模具时,模具结构应能保证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减少危险区范围,减少操作人员的手伸入危险区的可能,必要时用机械化、自动化装置代替手工操作,从而使操作者无需将手、臂、头伸入危险区,即可顺利完成冲压工作。实践证明,采用复合模、多工位连续模代替单工序的危险模,或者在模具上设置机械进出料机构,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等都能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方便操作,保证安全的目的。模具常用机械化、自动化装置如图1所示。

3.3 正确使用与维护冲压设备,增加安全防护措施是安全生产的基础 正确使用和维护压力机,能确保工作过程中的人身和设备安全。开机前,应检查压力机的润滑系统是是否正常,检查轴瓦间隙和制动器松紧程度是否合适以及运转部位是否有杂物;在启动电动机后应观察飞轮的旋转方向是否与规定方向(箭头标注)一致;空车检查制动器、离合器、操纵机构各部分的动作是否灵活、可靠;随时注意压力机的工作情况,发生不正常现象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切断电源,进行检查和处理;工作完毕,应使离合器脱开,然后再切断电源,并清除工作台上的杂物;.对压力机进行定期保养。

另外,在冲压设备上设置安全防护装置为冲压安全生产提供安全保障。冲压设备常用安全防护装置如图2所示。

由前述统计可知,绝大部分事故都是由于用手直接取、送料发生的,所以最有效的预防办法就是坚持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用手直接进入模口内送取材料和零件。在冲压中、小型冲压件时,采用手工具(如各种类型钳子、真空吸取器、磁钢吸取器等)将单件毛坯放置到模具中或将冲压由模具中取出可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3.4 工艺性技术文件是安全生产的依据 冲压生产要在工艺文件指导下进行,加强冲压工艺的安全管理,把安全技术措施和要求纳入工艺文件是非常必要的。它不仅能够保证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实现有效的安全生产,而且能够明确工艺技术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文件中要有具体的安全内容,在工艺卡上必须明确注上冲模安全状况、编号、配备的安全工具名称、编号等,有了这些具体明确的工艺文件作为生产的依据,才能防止各种由于无章可循或工艺纪律不明等原因造成的伤害事故。

3.5 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冲压作业的安全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它不仅要有技术措施,而且要有严格、健全的管理办法。冲压作业安全管理涉及到工艺、模具、设备管理、生产计划管理和安全技术教育管理等。在企业中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特别是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严格执行冲压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安全管理工作,杜绝责任事故的发生。而减少冲压事故的另一条极为有效的途径就是做好职工的安全教育,使冲压工人、技术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熟练掌握冲压设备、模具、防护装置的安全操作技术,就可避免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4 结语

在以人为本,讲究安全的今天,生产中的安全事故日益受到关注。以上虽列举出了冲压安全事故发生的一些原因和预防措施,但冲压安全的关键还是在人,在具体的冲压生产过程中,操作者必须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冲压操作规程,总结经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强化安全思想,加强安全管理,冲压安全事故就会减少或避免。

第6篇 安全生产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方案

1 目的

通过对实际存在的或潜在的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或不安全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处理,并采取措施,消除产生原因,防止安全事故及隐患的再发生和发生。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各生产场所安环体系运行过程的各项活动中。

3 职责

安全管理部主管,各部门参与。

3.1 安全管理部

组织对安全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负责对事故及事故隐患提出纠正或预防措施要求,并对实施结果进行验证。

负责对内、外审中所提不合格报告,以及客户的意见、社会的投诉等问题提出纠正或预防措施要求,并对实施结果进行验证。

3.2 各部门

负责本部门(单位)纠正、预防措施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4 工作程序

4.1 纠正措施的确定

凡涉及下列内容时,必须采取纠正措施:

已经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

通过检查、检验,发现安全生产诸因素中的一项或几项动态管理失控,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隐患;

内审或外审中提出的不合格报告;

严重的客户和社会投诉。

4.2 预防措施的确定

凡涉及下列内容时,可采取预防措施:

生产施工现场的危险点、风险因素及历史教训;

安全检查检验中反映出的潜在的不合格因素;

内、外审中反映出的潜在的不合格因素;

客户意见和社会投诉反映出的潜在的不合格因素。

4.3 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的一般步骤

4.3.1 安全管理部/相关部门应适时对4.1、4.2条款所列各种情况进行分析,以确定是否需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

4.3.2 对需要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由安全管理部签发《事故隐患处理表》,责任部门负责人签字认可,安全管理部对事故隐患处理情况进行汇总,填写《违章处理登记表》。

4.3.3 责任部门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纠正预防措施计划,经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长审批后予以实施。

4.3.4 责任部门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安全管理部进行效果验证。验证的内容包括:

计划中的各项措施是否都已完成;

发现的事故及事故隐患是否得到处理;

反映出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是否已消除(适用预防措施);

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是否有记录可查。

4.4 历次纠正和预防措施

4.4.1 分析

各生产现场,对重复出现的不合格、安全事故隐患,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分析。

各部门对本部门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有效分析。

安全管理部对有效性特殊显著和无有效性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分析。

4.4.2 改进

对无有效性的,提出课题,组织攻关活动。

对有效性显著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使其标准化,形成规范的工作标准。

4.5 纠正和预防措施所形成的安全记录按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执行。

5 本方案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编制: 审核: 批准:

第7篇 常见安全生产事故的预防措施

(一)火灾事故预防措施

1、在公共场所使用电热设备时,要远离可燃物。如红外线取暖器等,因它表面的温度很高,若靠近易燃物质,很容易引起火灾。

2、使用的照明灯具要与可燃物质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比如 60w的白炽灯,表面温度可达135-180℃;100w的白炽灯,表面温度可达170-220℃。所以,当灯泡与可燃物接触时间一长,就会引燃起火。

3、在公共场所人们维修电器设备使用的电烙铁,用完后,也应先拔掉电源插头,然后放在阻燃的基座上或放在水泥地上,千万不要放在地板上和书桌上,以防温度过高而引起地板和书桌等可燃物起火。

4、电褥子的连续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4个小时。应注意,切莫偷偷的使用,更不要将电热杯等放在床下烧水或做饭。在收听收看完收音机、电视机节目后,要及时关闭电源,人离开房间时,要将电源插头拔掉。不要躺(斜卧)在床上吸烟,特别是酒后不要卧床吸烟。以防入睡后烟头掉在被褥上引起火灾。

5、举办大型活动时,要禁止易燃易爆物品带入公共场所。因为易燃易爆物品一旦遇到明火,即可起火爆炸。如剧场、俱乐部演出时,使用的发令枪纸、鞭炮、烟火等易燃易爆物品,应有专人监护,并远离可燃物。

6、公共场所停电后,使用蜡烛等照明时,要离可燃物远一些,并将其固定在非燃烧体的材料上。同时现场不能离人,当人员要做其它的工作暂离现场时,要将蜡烛熄灭。防止蜡烛燃烧到最后或倒后引着其它可燃物起火,造成火灾事故。

7、安装电气设备时,切不可超容量安装。

(二)交通事故预防措施

1、“三先、四慢、五不准”

“三先”是指:遇到对方来车处理情况是应该先停、先让、先减速。“四慢”指车速的控制应做到遇到情况慢、见到警告标志慢、过桥梁和铁路慢。“五不准“是指:行车中不准强行超车、不准下坡放空档、不准开车谈笑吃东西、不准酒后开车、不准将车交给非驾驶员开。

2、“六要、六不要”

一要保持安全车速,不要开快车;二要行车礼让,不要与他车抢道争高低;三要认真对待检查车辆安全状况,不要开故障车;四要头脑清醒,不要疲劳开车;五要集中精力,不要麻痹大意;六要谦虚谨慎,不要骄傲忘乎所以。

3、“十禁、十不禁”“十禁”

一禁开快逞英雄;二禁遇到不礼貌车时开赌气车;三禁长途行车赶任务开急躁车;四禁情况不明开冒险车;五禁无交通管理开“自由”车;六禁完成任务后开放松车;七禁霸道行车;八禁驾驶室超坐人员;九禁未被准许开他人车辆;十禁装载不符规定。“十不禁”是指:一不准开不符合行驶规定条件的车辆;二不准驾驶与证照不符的车辆;三不准在货车挂车、自动倾卸车、平板拖车、起重车(除驾驶员室外)上乘人;四不准教练车载人或运载危险品;五不准闯禁令标志;六不准强行超车和故意不让;七不准在下坡时熄火滑行;八不准后溜发动;九不准违反有关行驶速度、会车、车距、转弯、停车放等到规定动作;十不准搞直流供油。

(三)坍塌事故预防措施

1、坑、沟、槽土方开挖,深度超过1.5米以下的,必须按规定放坡或支护。

2、挖掘土方应从上而下施工,禁止采用挖空底脚的操作方法,并做好排水措施。

3、挖出的泥土要按规定放置或外运,不得随意沿围墙或临时建筑堆放。

4、基坑、井坑的边坡和支护系统应随时检查,发现边坡有裂痕,疏松等危险征兆,应立即疏散人员采取加固措施,消除隐患。

5、挖孔施工应按照“人工挖孔桩安全管理办法”执行。

6、各种模板支撑,必须按照模板支撑设计方案要求,立杆、横杆间距必须满足要不能减少和扩大,特别是采用木支撑施工法,防止模板砼施工时坍塌。

7、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建筑材料、模板、施工机械、机具或其他物料在楼层或屋面的堆放数量和重量,以避免产生过大的集中荷载,造成楼板或屋面断裂坍塌。

8、距临时围墙2米内不能搭建宿舍、仓库等设施。

9、安装和拆除大模板,吊车司机与安装人员应经常检查索具,密切配合,做到稳起、稳落、稳就位,防止大模板大幅度摆动,碰撞其他物体,造成倒塌。

10、拆除工程必须编制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经上级部门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动工,较简单的拆除工程,也要制定有效、可行的安全措施

11、拆除建筑物,应该自上而下顺序进行,禁止数层同时拆除,当拆除某一部分的时候,应该防止其他部分发生坍塌。

12、除建筑物一般不能采用推倒办法,遇有特殊情况必须采用推倒方法的时候,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⑴砍切墙根的深度不能超过墙厚的三分之一,墙的厚度小于两块半砖的时候,不许进行掏掘。

⑵为防止墙壁向掏掘方向倾倒,在掏掘前,要用支撑撑牢。

⑶建筑物推倒前,应该发出信号,待全体工作人员避至安全地带后,才能进行。

13、架子上不能集中堆放模板或其他材料,防止架子坍塌。

(四)用电事故预防措施

1.不要超负荷用电。空调、烤箱等大容量用电设备应使用专用线路。

2.要选用合格的电器,不要贪便宜购买使用假冒伪劣的电器、电线、线槽(管)、开关、插头、插座等。

3.不要私自请无资质的装修队及人员铺设电线和接装用电设备,安装、修理电器用具要找有资质的单位和人员。

4.对规定使用接地的用电器具的金属外壳要做好接地保护,不要忘记给三眼插座安装接地线,不要随意把三眼插头改为二眼插头。

5.要选用与电线负荷相适应的熔断丝,不要任意加粗熔断丝,严禁用铜丝等代替熔断丝。

6.晒衣架要与电力线保持安全距离,不要将晒衣竿搁在电线上。

7.在更换熔断丝、拆修电器或移动电器设备时必须切断电源,不要冒险带电操作。

8.使用电熨斗、电吹风、电炉等家用电热器时,人不要离开。

9.房间内无人时,饮水机应关闭电源。

10.发现电器设备冒烟或闻到异味时,要迅速切断电源进行检查。

11.加热设备上不能烘烤衣物。

12、经常接触和使用的配电箱、配电板、按钮开关、以及导线等,必须保持完好,不得将有破损的带电部分裸露出来。

13.电气设备的外壳按有关规定安全规程进行防护性接地或接零。

14、使用手电钻、电砂轮等手用电动工具时,必须:

(1)安设漏电保护器,工具的金属外壳应防护接地或接零。

(2)操作时应戴好绝手套和站在绝缘板上。

(3)不得将工件等重物压在导线上,防止轧断导线发生触电。

15、雷雨天,不可靠近高压电杆、铁塔、避雷针的接地电线20米以内,以免发生跨步电压触电。

16、打扫卫生、擦拭设备时,严禁用水冲洗或用湿布去擦拭电气设备,以防发生短路和触电事故

17、发生电气化火灾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用黄沙、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等器材灭火。切不可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因为它们有导电的危险。

第8篇 冲压安全生产事故分析预防措施

引言

冲压生产是一种少无切削的加工方法,材料利用率高,操作简便,制件尺寸稳定、精度较高、互换性好,因而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据不完全统计,冲压件在汽车、拖拉机行业中约占60%,在电子工业中约占85%,而在日用五金产品中占到约90%。

然而,冲压也是一种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生产,据有关资料介绍,在冲床上出现的人身事故比一般机械行业高三倍。随着劳动安全法的颁布,许多生产厂家在保护劳动者的安全问题上采取了许多安全保护措施。但据笔者了解,目前,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在利用冲压方法加工生产时,仍旧沿用着用手直接在模腔内装取零件的手工作业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冲压设备和模具没有安全防护装置,就极易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1 冲压安全事故统计

现简单介绍日本的一份有关资料,它所反映的规律,基本上也与我国现在的情况相符:

1.1 按企业规模:半数以上的事故发生在不满50人的小企业里,小批量的零星生产占70%;

1.2 按压力机的大小:70%的事故发生在50吨以下的小型压力机上,18%发生在50~100吨的压力机上,其余为100吨以上。

1.3 按受伤部位:右手47.4%,左手37%,面颈部6.9%,右脚3.8%,左脚2.5%,头部1.6%,其余0.8%。

1.4 按事故发生时的直接原因(见下表):

1.5 按送料型式:手工送料91%,使用手持工具6%,自动化送料3%。

2 冲压安全事故分析

2.1 人的原因 首先,由于操作工人对冲压作业中的危险性及其安全运行方法无知、轻视、不理解、没有经验或怠慢、不满等不良情绪,加上一些身体原因,带病工作、近视与耳聋、睡眠不足、疲劳、醉酒等,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大型机床一般均由多人共同操作,如果彼此配合不当,也容易发生事故。其次,冲压生产是连续重复作业,操作工人在一个工作期间成千上万次重复用手送、取产品,体力消耗极大。根据人机工程学和行为科学、心理学所揭示的规律,人在长时间从事这种快速而简单重复的作业时,极易产生机体疲劳、反应迟缓现象,导致注意力不能集中,动作失调,惨剧便在瞬间发生。

2.2 冲压模具的原因 模具直接关系到操作工人的人身安全、设备安全以及冲压生产的正常进行,模具因结构原因而引起倾斜、破碎、废料飞溅、工件或废料回升而没有预防的结构措施;模具给手指进入危险区造成方便;单个毛坯在模具上定位不准而需要用手去校正位置等。这些因模具结构设计得不合理或模具没有按要求制造,模具安装,调整不当等,势必造成安全事故。

2.3 冲压设备的原因 冲压安全事故发生的客观原因是冲压所用的冲压设备多为曲柄压力机和剪切机,其离合器、制动器及安全装置容易发生故障,从而出现离合器、制动器不够灵敏可靠,电器控制结构突然失控而发生连冲等现象,这些都是造成冲压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另外,对于16吨以下的小型冲床来说,其运动速度远远大于人的反应速度,即便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下,要想将手作出移动几厘米的动作,也需要0.3~0.4秒,而这段时间已超过滑块从上死点到下死点的时间。也就是说,冲床,尤其是小型冲床的工作性质,超出了人的生理极限。

2.4 工艺技术文件的原因 冲压工艺规程是指导冲压件生产过程的工艺技术性文件,它既是组织冲压生产的依据,也是执行工艺纪律的重要依据。合理的冲压工艺规程要考虑到生产率、经济效益和生产安全。但是据了解,企业中现行的冲压工艺规程中大多没有明确注明安全要求和安全技术措施等有关规定。就是有,也只是笼统地写上“一般要用安全工具”和“手不准伸入模具内操作”等,而没有针对具体零件的不同特点而标明具体的安全技术措施,使安全管理流于形式,操作者忽视使用安全装置和工具而冒险作业,从而酿成事故。

2.5 安全管理的原因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严,工艺纪律不严明,模具管理不善,设备事故隐患多,组织生产不合理,工作环境混乱,生产现场劳动条件不符合要求,产品堆放不齐,通道不畅,安全管理不善,安全操作水平低,违章指挥,不重视安全生产等,伤害事故就会不断发生。

3 冲压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

针对冲压加工过程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特点及原因,现提出如下预防措施,以供大家参考:

3.1 提高操作人员的素质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制订严格的冲压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岗位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素质,消除事故隐患,这是安全生产的基本保证。禁止不懂冲压技术而又没有经过必要训练的人员参加冲压生产,严格冲压生产人员的录用制度;禁止带病工作、疲劳工作及酒后工作。

3.2 设计合理安全的冲模是安全生产的前提 设计模具时,模具结构应能保证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减少危险区范围,减少操作人员的手伸入危险区的可能,必要时用机械化、自动化装置代替手工操作,从而使操作者无需将手、臂、头伸入危险区,即可顺利完成冲压工作。实践证明,采用复合模、多工位连续模代替单工序的危险模,或者在模具上设置机械进出料机构,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等都能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方便操作,保证安全的目的。模具常用机械化、自动化装置如图1所示。

3.3 正确使用与维护冲压设备,增加安全防护措施是安全生产的基础 正确使用和维护压力机,能确保工作过程中的人身和设备安全。开机前,应检查压力机的润滑系统是是否正常,检查轴瓦间隙和制动器松紧程度是否合适以及运转部位是否有杂物;在启动电动机后应观察飞轮的旋转方向是否与规定方向(箭头标注)一致;空车检查制动器、离合器、操纵机构各部分的动作是否灵活、可靠;随时注意压力机的工作情况,发生不正常现象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切断电源,进行检查和处理;工作完毕,应使离合器脱开,然后再切断电源,并清除工作台上的杂物;.对压力机进行定期保养。

另外,在冲压设备上设置安全防护装置为冲压安全生产提供安全保障。冲压设备常用安全防护装置如图2所示。

由前述统计可知,绝大部分事故都是由于用手直接取、送料发生的,所以最有效的预防办法就是坚持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用手直接进入模口内送取材料和零件。在冲压中、小型冲压件时,采用手工具(如各种类型钳子、真空吸取器、磁钢吸取器等)将单件毛坯放置到模具中或将冲压由模具中取出可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3.4 工艺性技术文件是安全生产的依据 冲压生产要在工艺文件指导下进行,加强冲压工艺的安全管理,把安全技术措施和要求纳入工艺文件是非常必要的。它不仅能够保证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实现有效的安全生产,而且能够明确工艺技术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文件中要有具体的安全内容,在工艺卡上必须明确注上冲模安全状况、编号、配备的安全工具名称、编号等,有了这些具体明确的工艺文件作为生产的依据,才能防止各种由于无章可循或工艺纪律不明等原因造成的伤害事故。

3.5 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冲压作业的安全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它不仅要有技术措施,而且要有严格、健全的管理办法。冲压作业安全管理涉及到工艺、模具、设备管理、生产计划管理和安全技术教育管理等。在企业中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特别是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严格执行冲压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安全管理工作,杜绝责任事故的发生。而减少冲压事故的另一条极为有效的途径就是做好职工的安全教育,使冲压工人、技术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熟练掌握冲压设备、模具、防护装置的安全操作技术,就可避免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4 结语

在以人为本,讲究安全的今天,生产中的安全事故日益受到关注。以上虽列举出了冲压安全事故发生的一些原因和预防措施,但冲压安全的关键还是在人,在具体的冲压生产过程中,操作者必须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冲压操作规程,总结经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强化安全思想,加强安全管理,冲压安全事故就会减少或避免。

第9篇 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情形应急预防措施

第一章 机电安装专业高危重大安全生产隐患部位流程分布分析

第一节 机电安装专业高危重大安全生产隐患部位流程分布

分公司危险源辨识小组依据动态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原则,结合机电专业的特点对分公司生产的全过程全区域进行了辨识分析,确定出分公司机电安装专业高危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有以下作业部位:

1.井下运输; 2.火灾事故; 3.高处坠落含井筒作业; 4.施工用电。

第二节 制定高危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应急保护措施的目的

井下运输、火灾事故、高处坠落、施工用电这些施工历来是机电安装施工过程中重大危险源部位,这些部位一旦发生事故就是严重伤亡事故或重大机械事故,比如:井筒施工因错发信号、提升设备误操作、设备检修不到位引发的机械、电气事故和井筒施工、高处作业发生的坠人和坠物事故等,其后果不堪设想。为确保这些部位的安全生产,保护员工的人身安全,使这些部位不发生事故或在发生事故后尽量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控制事故扩大,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的原则,特制定高危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的应急保护措施。

第二章 机电安装专业高危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形式和预防措施

第一节 井下运输事故隐患的形式和预防措施

一、井下运输事故发生的地点和事故类型

井下运输包括人员运输、物料运输和设备运输,容易发生运输事故的地点有:大巷、斜巷、拐弯处和上坡头等。运输事故类型有:跑车、掉道、刮撞、触电等情况。

二、井下运输事故的防范措施

(一)、井下行走和乘车注意事项

1. 在井下运输行走时,要注意防止滑倒伤人及设备件超高碰触架空线,同时,要注意来往车辆,有人行道时要走人行道。

2.携带长工具在巷道内行走时,必须注意前后行人和架空线,防止伤人和触电。

3.乘车时必须听从司机及乘务人员的指挥,开车前必须关上车门或挂上防护链。

4.人体及所携带的工具和零件严禁露出车外。

5.列车行驶中和尚未停稳时,严禁上下车和在车内站立。

6.严禁在机车上或任何两车之间搭乘。

7.严禁超员乘车。

8.车辆掉道时,必须立向司机发出停车信号。

9.严禁扒车、跳车和坐矿车。

(二)、井下运输材料和设备注意事项

1.运输大型设备要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3.井下运输时,推车人必须注意前方,车在行进中发现前方有人或有障物,以及接近道岔、弯道、行道口、风门、硐室口时,推车人都必须发出警告。

4.叉车装运设备时,要用木垫垫好,其高度点和架线间距离不得小于规定要求,否则应停电。

5.在有架线的巷道装卸车时,必须先停电,挂好停电牌,并将架线接地。

6.平巷拉运机件时,搬运人员跟在机件的后面,不要站在机件的前面或走在机件的侧面。

7.机件落辙时,要在当班起重班长在现场统一指挥下复辙。

8.人力推车时,一次只能推一辆车,在坡度小于或等于0.005时,同向推车的车距不得小于10米,坡度大于0.005时,同向推车的车距不得小于30米,坡度大于0.007时,禁止人力推车。

9.推车时,矿车行进方向的车端应挂有矿车灯,不论空车还是重车,禁止放飞车。

10.用绞车或离合器在平巷运输和牵引设备平车时,司机要精神集中按信号开、停车。

11.井下搬运机件时要注意周围情况,不得挤坏电缆、风、水管路和撞倒棚子,多人搬运机件时要统一指挥,防止压脚挤手。

12.斜山运输如中途落辙时,应立即打信号停车,等停车一分钟后再进行复轨,复轨时应将车眼打好,。

13.斜井上下山运输时,必须明确一名有经验的起重工负责,统一指挥,明确信号,检查绳扣、链子、勾环是否良好。

14.在斜井巷内上下空重车时,必须加设能够将运行中断绳、脱钩的车辆阻止住的跑车防护装置。

15.斜井巷内运输要按照规定设置“一坡三档”,防止跑车事故的发生。

三、发生运输事故后紧急处理原则及安全注意事项

1. 发生运输事故后坚持优先救助人员的原则,现场人员不要慌乱,现场项目带班人员负责组织救援工作,迅速了解事故情况和人员伤亡情况,积极组织现场自救,防止事故扩大。

2.立即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汇报的内容有:1.) 发生事故(事件)的准确时间、地点、简况、人员伤亡情况、设备财产损失情况等;2.) 事故(事件)的初步调查、简单经过、原因分析及责任者;3.)伤亡者姓名、年龄、单位、工种、住址和伤害程度;4.)汇报人的情况:姓名、单位、职务、联系方法汇报人所处地点等5.)救援所需器材工具。

3.根据事故处理的难易和事故大小请求援助,分公司根据现场汇报情况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4. 救援人员应针对所发生事故类型,做好个人防护,确保救援人员自身安全。

5.救援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前必须事先了解事故现场的地形、构筑物分布、有无爆炸、坍塌及燃烧的危险,并应至少2-3人为一组进入事故现场,并应有相应的监护措施。救援人员在抢险和搜救伤亡人员的过程中,及时标记伤亡人员所在位置,最大限度地保护现场。

第二节 井下火灾和地面火灾事故隐患的形式和预防措施

一、井下火灾和地面火灾事故发生的地点和事故类型

施工现场的防火工作始终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由于矿井环境的特殊性井下火灾安全管理显得更为重要,井下灾火容易发生事故的地点有:回风巷道、回风井、皮带巷、井筒、机电设备检修场地、用可燃材料支护的巷道和硐室等。地面火灾容易发生火灾事故的地点有:电气焊作业地点、办公区、住宿区、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区、在易燃易爆材料附近作业等。火灾事故类型有: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电器设备火灾、皮带火灾、地面火灾等。

二、火灾事故的防范措施

(一)、井下火灾事故防范措施

1.井下、井筒内施工必须按规定开据符合要求的动火手续,设专人填写动火作业申请表,在得到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动火,坚持无动火票不动火制度。

2.凡在井下、井筒内用火必须有矿方瓦斯员去现场检查,当测试结果达到合格的标准后,才能工作,否则不许动用明火。

3.井下动火现场的项目带班经理、工程技术人员、大班长、焊工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仪。

4.井下、井筒施工动火现场必须配备两个瓦斯检测仪,并派专人负责对作业区域内瓦斯浓度的测试,一旦发现瓦斯浓度超限,要立即通知作业区域内人员停止作业尽快撤离到安全区域,并立即向有关领导汇报。

5.井下、井筒内动用明火的部位在动火前,要详尽检查周围是否有易燃易爆物品,如有则必须清理干净。

6.每一动火处附近都要设置灭火器2个,预防在作业时发生火灾延误救火。

7.氧气、乙炔要拉开距离5m,距明火10m以上,电、气焊工持证上岗,并按本工种的操作规程作业。

8.动火作业设专人监护,熄火后监护1小时,确认无任何异常情况后方可离开,并填写《动火监护记录》。

9.在井口房井筒和倾斜巷道内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在工作地点下方用铁勺或其它不燃性材料设施遮挡及接熔渣,以防火星飞溅及熔渣坠落造成火灾事故。

10.井下氧气瓶、乙炔瓶要分别储存,储存的地方要加门加锁妥善保管。

11.井下使用的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必须装入盖严的铁桶内,由专人押送至使用地点,剩余的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必须运回地面,严禁在井下存放。

12.井下使用的润滑油、棉纱、布头和纸等,必须存放在盖严的铁桶内。用过的棉纱、布头和纸,也必须放在盖严的铁桶内,并由专人定期送到地面处理,不得乱放乱扔。严禁将剩油、废油泼洒在井巷或硐室内。

(二)、地面火灾事故防范措施

1.施工现场的稀料、油漆、氧气、乙炔、沥青、油毡、木材、润滑油等易燃易爆物品必须分类单独存放,必须建立消防制度,明确防火责任分工,有严格的易燃易爆材料使用管理办法。

2.现场必须配备充足的消防器材。

3.在易燃易爆等材料附近作业,必须符合规定的安全距离,在安全距离以内不允许使用明火或引起电火花的作业。

4.施工现场动用明火必须经过审批,无动火审批手续和无人监护的不允许作业。

5.电焊、气割等作业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作业人员要持证上岗。

6.遇有大风天气在没有安全防范措施的情况下严禁动火。

三、消防器材储备地点和灭火器使用方法

(一)消防器材储备地点

1.本单位消防器材储备地点是在施工现场的各动火点附近。

2.在各矿井下施工时还要了解各矿消防器材的储备地点,以便需要时随时取用。

(二)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干粉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窒息灭火,普遍适用于各类火灾的扑灭,适用于井下机电硐室、皮带设备、油库等消防部位。

使用方法:

1.拔掉保险销,用喷射管的喷口对准火焰,按下压把进行喷射。

2.使用干粉灭火器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使用前,将灭火器摇晃或在地上蹲几下。2.)喷射前,一定要握住喷射管,防止高压气体造成喷射管甩动,使干粉喷不到燃烧物上,甚至对灭火人员造成伤害。3.)扑灭液体火灾时,不能直接喷射燃烧液面。应用干粉横扫火焰,控制火势,让干粉不断积落到液面上,达到隔绝灭火。4.)没有灭火经验的人员不能用干粉灭火器扑灭瓦斯燃烧火灾。防止因空气震动,使燃烧处的瓦斯浓度发生变化,可能达到爆炸浓度,引起爆炸,扩大灾情。5.)在井下灭火时,灭火人员一定要站在进风流中,防止co、干粉对灭火人员造成伤害。

四、发生火灾事故后紧急处理原则及安全注意事项

1.施工现场任何人员发现火灾时,都应视火灾性质和现场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

2. 发生火灾事故后坚持优先救助人员的原则,现场人员不要慌乱,现场项目带班人员负责组织救援工作,迅速了解事故情况和人员伤亡情况,积极组织现场自救,防止事故扩大。

3. 如果发现初起火灾,现场人员或发现人可先采取相应应急处置措施,然后根据火势,决定是否拨打火警电话报警。发生井下瓦斯爆炸或煤尘爆炸时,井下施工人员要戴好自救器按事先确定的避险路线撤离现场,上井后向调度室报警。如有紧急事件发生时,现场发现人员或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将信息传递给分公司应急值班室,值班室做好记录并立即通知值班领导,由值班领导视情况通知分公司经理,副经理及有关部门,并向公司调度室汇报。分公司视火灾情况的大小启动应急予案,组织人员进入现场进行自救和向有关专业救灾机构报警,请求救助,尽最大努力防止事故扩大,若紧急意外事件不能控制时,应急领导指挥部应统一指挥向外部报警求援,疏散人员,保护财产等应急措施。

4. 在爆炸火灾环境中,所用的救援器材应具备防爆功能。在救援触电或电气火灾事故时,应在确认事故现场断电的情况下,救援人员方可进入事故现场。救援人员应针对所发生事故类型,做好个人防护,确保救援人员自身安全。

5.救援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前必须事先了解事故现场的地形、构筑物分布、有无爆炸、坍塌的危险,并应至少2-3人为一组进入事故现场,并应有相应的监护措施。救援人员在抢险和搜救伤亡人员的过程中,及时标记伤亡人员所在位置,最大限度地保护现场。

6. 转移危险物品时,必须轻拿轻放,防止摩擦、撞击。

第三节 高处坠落事故隐患的形式和预防措施

一、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地点和事故类型

高处坠落事故分为坠人和坠物两种,容易发生两坠事故的地点有:井筒、井架、临边洞口、钢结构构架和2米以上高处作业。事故类型有:人员坠落伤害、坠物砸伤人员、坠物砸毁设备和电缆、设备坠落、材料坠落等情况。

二、高处坠落事故的防范措施

(一)、高处作业事故防范措施

1.在脚手架作业中,认真执行jgj59-99标准,加强安全防护,将以前的习惯错误的做法改变过来,购置一批垫脚和安全网,严格按jgj59-99的标准操作施工。

2.在高处作业和井口、井下作业中,要加强安全设施投入,制定完善的措施,加强监督检查。

3.严格遵照执行高处作业必须佩带安全带,佩带安全帽。

4.因工程需要需搭设脚手架,要符合脚手架搭设要求和标准。

5.高处作业临边必须有安全防护栏杆。

6.高处作业班前、班中严禁喝酒。

7.施工单位每天开工前,必须开好班前会,会上讲高处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8.高处作业必须严格按施工措施施工。

9.对危险源要做到提前进行防范,杜绝各类违章作业、违章指挥。

10.高处作业,要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和高处作业规程规定。

11.高血压、心脏病等不适应高处作业的人员严禁高处作业。

12.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列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13.高处作业中的安全标志、工具、和各种设备,必须进行检查,确认完好后,方能投入使用。

14.高处作业前要清理好现场,使施工现场保持清洁,施工作业场所有坠落可能的物件,应一律先行清理。

15.雨天、雪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

16.井架安装现场和高处作业区域,应设警戒区,并应派专人监护,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17.悬空作业处应有牢固的立足处,并必须视具体情况,配置防护栏杆、拦网或其他安全设施。

18.高处作用所使用的工具和材料应放在工具袋内,使用的工具应系好保险绳,传递物品不得抛掷。

19.遇六级以上大风、雷雨、浓雾、冰雹恶劣天气和夜间作业无照明或照明不好时,应停止作业。

20.高处作业下面,不准放置氧气瓶和乙炔瓶。必要时应设在10米以外,高处作业场所周围有易燃物时要有防火措施。

21.两人不得同时在同一个梯子上工作,梯子上有人时不得移动梯子。

(二)、井筒吊运事故防范措施:

1.凡参与井筒吊运的绞车司机、信号工、起重工,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操作。

2.井筒吊运前,应对提升设备进行严格检修(包括:电气、机械部分),设备本身必须完好,不得带病运转。

3.栓挂罐底的主绳扣,用直径不小于0.3m的木柱或道木垫好,以防钢丝绳受硬伤和吊件坠落的发生,主绳索安全系数不小于10倍。

4.构件随罐笼吊起,将绳扣拉紧,井口负责人详细检查物件是否正直,绳是否打结、拧气现象,若有此情况严禁发信号动车。

5.绞车运行要缓提,缓松,严禁猛松,猛提。

6.当井筒吊运时,要指派专人跟罐,人员的数量根据吊运情况安排。

但至少安排一名跟罐人员,要由有经验的起重人员担任。跟罐时,要戴好安全帽,佩带安全带,罐内两盏矿灯,此外罐内还需设临时信号设施,小钟和小锤,小锤应有尾绳并挂好。

7.跟罐人要明确自己的职责,监视罐及吊运的构件是否能安全运行,如发现吊运过程中有异常情况时,则立即发信号停车。

8.井筒吊运开工前,要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参加班前会,明确任务并提出安全注意事项。

9.使用罐底吊运设备构件,应由有经验的起重工现场统一指挥。

10.用罐笼底部吊运物件时,最大吊运速度不得超过每秒1米。

11.电气设备吊运时,必须做好防淋防水浇的措施,防止设备受潮。

12.在矿方的信号工发信号的情况下,应指定一名有经验的起重工或信号工作为矿方信号工的辅助和监督。

13.当吊运重物接近井底时,跟罐人员要向下大喊罐来了,提醒井下把勾工或信号工注意,防止重物压人。

14.罐笼在井筒运行时,密切注视提升绳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信号通知车房。

15.井口20米范围内严禁烟火,吸烟要到指定地点。

16.井口门打开时,严禁装罐工作,更不能在近处逗留或向下张望,如需向下张望必须系好帽带。

17.小罐、罐笼装运物料时,物料不能露出罐外,罐底要经常清理,保持其清洁。

18.上井口固定盘要盖严,严禁有孔洞,保持井口四周的清洁和安全防护工作,制止非操作人员接近井口。

三、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紧急处理原则及安全注意事项

1. 现场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坚持优先救助人员的原则,现场人员不要慌乱,现场项目带班人员负责组织救援工作,迅速了解事故情况和人员伤亡情况,积极组织现场自救,防止事故扩大。

2.立即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汇报的内容有:1.) 发生事故(事件)的准确时间、地点、简况、人员伤亡情况、设备财产损失情况等;2.) 事故(事件)的初步调查、简单经过、原因分析及责任者;3.)伤亡者姓名、年龄、单位、工种、住址和伤害程度;4.)汇报人的情况:姓名、单位、职务、联系方法汇报人所处地点等。

3.根据事故处理的难易和事故大小请求援助,分公司根据现场汇报情况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4. 救援人员应针对所发生事故类型,做好个人防护,确保救援人员自身安全。

5.救援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前必须事先了解事故现场的地形、构筑物分布、有无爆炸、坍塌及燃烧的危险,并应至少2-3人为一组进入事故现场,并应有相应的监护措施。救援人员在抢险和搜救伤亡人员的过程中,及时标记伤亡人员所在位置,最大限度地保护现场。

6.在抢救坠落人员时要注意对伤员的保护,在搬运伤员时要防止因方法不当加重伤情,对骨折部位要做好临时固定,以减轻疼痛和减轻对软组织的损伤且便于搬运。固定办法是用木板、树枝、木条等做为固定工具,用布条、绳子或其他物品把骨折的肢体固定。如没有上述物品作为固定工具,上肢骨折时,可将其绑在躯干上;下肢骨折时,可将受伤肢体和健肢绑在一起,达到固定的目的。对于脊柱骨折的伤员更应注意,搬运时应由三人托平抬起病人,放在木板上搬运,最好不用软帆布担架搬运。如果要用,则必须在帆布担架上放置木板,或者让伤员采取俯卧位。切忌让伤员弯腰,禁止抱、背、二人抬运伤员。

第四节 现场施工用电事故隐患的形式和预防措施

一、现场施工用电事故发生的地点和事故类型

现场施工的触电事故主要有三类:一是施工人员触碰电线或电缆;二是机电设备漏电;三是高压防护不当造成触电。触电伤害的类型有:电击、电伤和电磁场生理伤害。

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破坏人体内部组织,影响呼吸、心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危及人的生命。电击致伤的部位主要在人体内部,它可分为直接接触电击与间接接触电击。电击是最危险的触电伤害,大部分触电死亡事故都是由于电击所致。根据电击时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和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可将触电分为:单相触电、两相触电、跨步电压触电三种类型。

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电伤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类型有:电灼伤、电烙印和皮肤金属化。电灼伤有接触灼伤和电弧灼伤两种。

电磁生理伤害是指在高频电磁场的作用下,人体器官组织及其功能受到伤害,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如头晕、头痛、失眠、健忘、多汗心悸厌食等症状。

现场施工用电事故主要发生地点有:开关柜、电焊机、临时电源线、裸露架空线下、电气试验现场。

二、现场施工用电事故原因分析

1.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强,缺少自主保安思想,思想麻痹,对施工用电安全知识和安全用电操作技能掌握不够。

2.现场的开关箱、配电箱设置位置不当,周围空间狭窄。

3.用电设备不装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选择不合理或漏电保护器的维修检测不到位。

4.现场临时用电线路敷设不按规范要求进行。

5.现场工人违章操作和现场领导违章指挥。

三、施工触电事故的防范措施

1.施工项目负责人和电气安装工人必须熟悉jgj46-2005关于“施工用电”的规定,并按规定的内容组织施工和作业。

2.施工项目的电气负责人应在项目开工初期,对施工用电的具体方案、措施向操作者交底,使操作者底数清楚。

3.凡是容易碰到的电器设备,周围应设围栏并挂上“止步危险”的警告牌或加绝缘盖。

4.电缆敷设应不靠近潮湿场所和热的管道,施工用电缆做到无鸡爪子、羊尾巴、明接火。

5.施工现场的光线应充足,否则应安装照明,夜间施工照明必须充足。

6.移动照明灯必须使用小于36伏电压,当环境潮湿和在金属结构内作业时,必须用12伏的供电电压。

7.临时用电设备拆除后,不应留有可能带电的电线,如果电线必须保留,应将电源切除并将裸露的电线端部包以绝缘。

8.临时供电设备和线路停电检修时,必须按停电的规程执行。工作前,开停电工作票和倒闸操作票。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停电、验电、放电和封地。

9.施工用电的供、配电设备和线路应有专人维护检查,其他人员不允许任意拆修或装卸。检修内容填写记录。

10.操作高压电气设备,应有合格的安全用具如:操作棒、绝缘手套、绝缘胶靴、绝缘台。

11.施工现场的电气安装,维护操作人员必须穿绝缘胶底鞋,戴安全帽。

12.分公司统一jgj46-2005规范要求标准,下大力量全部按规范要求对陈旧破损和不符合标准的配电箱进行更换。

13.配电箱的制作统一由安装分公司租赁站维修组制作。日常管理由租赁站对项目部执行租赁制。

14.严格执行tn-s三相五线制,分公司统一购进和投入五芯电缆。

15.坚持5台以上用电设备,或总容量50kw以上临时用电,必须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且按规范要求认真实施。

16.电缆的敷设方式采用悬挂和直埋方式,禁止将电缆明敷于地面。

17.实行“三级配电两级保护”,每月测试漏电保护器一次,并填写《漏电保护器测试记录》。

18.执行“一机,一箱,一闸,一漏保”的电器使用规范,严禁使用“一闸多机”。

19.施工现场照明灯具的安装位置,其高度不应低于2.4m。

20.井筒用电严禁使用中性接地的供电系统。

21.提松井筒内吊架时,指定专人看护及拆绑电缆,发现问题停止作业,并及时处理。

22.值班电工持证上岗,并填写好《电工日常巡查记录》。

23.电工检修作业时设专人监护,做到一人监护,一人工作,严禁带电作业,带电移动设备,操作电气设备时按操作规程执行。

四、发生人员触电事故后紧急处理原则及安全注意事项

1. 现场发生人员触电事故后,现场人员不要惊惶失措,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然后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施行相应的救治方法,使其脱离生命危险。

2.当发现有人在低压设备线路触电时,救护人不能用手或金属品接触触电人,应视现场的具体情况,采取可靠的方法救护,以免使救护人受到伤害。

使触电人脱离电源的方法有:拉闸断电;使用绝缘物品使触电人脱离电源;电容器或电缆触电应先切断电源,并且采取放电措施后,方可对触电人进行救护。

救护人员最好用一只手进行,以防自身触电,还应做好防护措施。如触电人处于高处,要防止解救过程中有坠落的可能;在平地也应注意触电人倒下的方向,避免触电人头部摔伤。

如果触电事故发生在晚上或夜间,切断电源时应注意现场照明,以免影响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3.触电者脱离电源后,会出现神经麻痹、呼吸中断、心脏骤停等症状,呈现“假死”状态。此时应视情况迅速进行抢救。

1.)触电者神志清醒,但心慌、四肢麻木、全身无力或者在触电过程中曾出现昏迷,但已清醒,应使其安静休息,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严密观察,并请医生前来诊治或送医院。

2.)触电者如神志不清,但有呼吸,心脏仍在跳动,应将其安放在空气流通处仰面躺平,且确保气道畅通,并用5秒时间呼叫触电者或轻拍其肩部,以判定触电者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摆动触电者的头部呼叫。

3.)触电者如意识丧失,应在10秒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触电者的呼吸和心跳情况。当判定触电者呼吸和心跳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脏复苏法就地抢救。心脏复苏法就是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即: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按压(人工循环)。

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用“看、听、试”方法再判定一次触电者的呼吸和脉搏情况,每次判定时间不得超过5~7秒。在医务人员未前来接替抢救前,现场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

抢救过程中移送触电伤员时应注意:心脏复苏应在现场就地坚持进行,不要图方便而随意移动触电伤员,如确需要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秒。移动触电者或将其送往医院,应使用担架并在其背部垫以木板,不可让触电者身体蜷曲着进行搬运。移送途中应继续抢救,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可中断抢救。

4.立即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汇报的内容有:1.) 发生事故(事件)的准确时间、地点、简况、人员伤亡情况等;2.) 事故(事件)的初步调查、简单经过、原因分析及责任者;3.)伤亡者姓名、年龄、单位、工种、住址和伤害程度;4.)汇报人的情况:姓名、单位、职务、联系方法汇报人所处地点等。

安装分公司

2006年2月25日

第10篇 冬季安全生产特点预防措施

众所周知,冬季天气寒冷,气候干燥,草木枯萎,道路易结冰,所以根据冬季特点,应抓好防火、防滑、防寒、防冻、防煤气中毒、防交通安全及安全用电方面的预防措施。

一、防火安全措施

1、所有铲车、运输车必须配备车载灭火器,所有绞车房,空压机房、加油站、储油点必须按规定配备灭火器。

2、井下严禁用废皮子、废管子、废木头生火取暖。

二、防冻、防滑、防寒安全措施

1、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上下班途中和上下坡时注意防滑。

2、及时检查井筒和地面边坡,发现结冰,及时清除,定时开启井口预热。

3、加强井下机械通风,保持井下风流通畅循环。

三、防煤气中毒安全措施

1、夜晚休息煤炉子取暖时,注意门窗不要太紧闭。

2、煤炉子取暖时,放一壶水在上面,用于稀释燃烧煤气。

四、防交通安全

1、摩托车、电动车及时检查刹车,上下班途中遵守交通规则。

2、通勤车及时检查刹车、制动、转向、灯光、信号等安全装置,遵守交通规则。

五、安全用电安全措施

1、严禁用电炉子取暖。

2、严禁电线私拉乱接,老化的电线、电缆及时更换,破皮的电线、电缆及时包扎绝缘。

3、电气故障找电工处理。

4、长期使用的电线、电缆必须按规定悬挂、架空或用穿线管埋于地下。

六、井下综合安全措施

1、一班三检,及时清理浮石、危岩,注意行走路线,确立安全位置。

2、严格按规定使用爆炸物品,遵守操作规程。

3、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遵守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

4、一班三检,及时清除设备机械隐患,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

5、严格落实隐患排查,清除隐患,保持作业环境安全。

6、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堵塞安全漏洞,消除管理缺陷。

项目部

2022年12月

第11篇 化工安全生产的检测分析作用及预防措施

化验分析这项工作是每一化工企业都离不开的。由于化工企业是连续、稳定并和生产同步的,是一个复杂连续的转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物料活动、物料反应,经常还伴随着高温、高压等条件,并且活动介质多数都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特点。通过化验分析数据来指导工艺生产的安全稳定运行显得尤其必要。多年来从事化验治理工作的实际经验,以化验分析数据对安全生产的作用为例,说明其对化工企业安全稳定生产的指导作用。

一、企业安全生产的必要性

全生产是化工生产的必要条件,由于化工生产品中易燃易爆、有毒、高温、高压设备多、工艺、操纵要求严格,如果治理不当或者生产中出现错误, 就会发生火灾、爆炸、中毒或者灼伤等事故。轻则影响到生产的正常进行,重至造成人员伤亡,工厂毁坏。无数事实告诉我们,没有一个安全的生产基础,现在化工就不吭能够健康正常的发展。 全生产时化工生产的保障,要充分发挥现代化工生产的上风,必须实现安全生产,确保生产长期连续、安全的运行。发生事故就会造成企业不能正常运行,影响生产能力,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安全生产是化工生产的关键,化工新产品的开发、新产品的试生产必须解决安全生产题目,否则便不能进进实际生产。

二、缺乏化验分析导致事故产生原因分析

(1)缺乏原料数据分析,以至于原料的不稳定性事故多。化工企业生产中很多化工原料的易燃性、反应性和毒性决定了易出现火灾爆炸及中毒事故的情况。而压力容器的爆炸及反应物的爆燃,都会产生破坏力极强的冲击波。

(2)缺乏生产过程数据分析,造成生产过程事故多。化工生产中的副反应、处于临界状态或爆炸极限四周的反应都易引发火灾事故。

(3))缺乏控制数据分析,设备破损引起爆炸泄漏。生产原料的腐蚀、生产压力的波动、生产流程中的机械振动引起的设备疲惫性损坏以及高温、深冷等导致的压力容器破损;设备设计不公道或加工工艺存在缺陷,都易引起事故发生。

三、案例分析

1.某煤气厂利用汽化剂(氧气和水蒸气)制取粗煤气,粗煤气经过一氧化碳变换、低温甲醇洗涤,合成甲醇后,甲醇吹除气(主要为甲烷)作为城市煤气。该厂在制备氧气这一过程中,涉及到碳氢化合物这一重要指标,假如这套万立方米空分装置在空气分离过程中,液氧、液氮、液空中的碳氢化合物含量超标,没有及时进行放空置换处理,就会造成空分塔的内爆。化验分析提供的超标数据没有引起生产工艺职员的重视,曾经发生过空分塔的内爆,设施损坏。通过强化化验数据的管理,生产控制职员在化验员提供的正确数据下精心操纵,从而杜尽了类似事故的发生。

2.国家城市煤气标准规范规定,煤气中的氧含量小于1%,假如氧气含量超标,集聚达到6.6%的爆炸极限值,当碰到高温、高压或管道设备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火花时,就会发生爆炸。某化肥厂在煤制气过程中,由于分析职员在量取色谱峰高时出现差错,分析数据不能代表生的实际情况,致使工艺职员没有及时调节工艺参数,从而导致管道爆炸,造成整个净化工段全部变成废墟的严重后果。根据这一事例,该厂对化验系统的所有分析职员进行了安全学习教育,化验职员能够自觉抵制人情数据;引进了更精密的色谱仪等仪器进行气体分析,严把化验分析质量这一关。杜绝了风险,成为优质的城市煤气,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3.由于生产工艺职员同化验员失职,对于灰分超标和限下率超标时,数据不上报,或改动后上报合格数据,造成了事故隐患。 为了保证化验分析数据的正确,通过巡检、复检、抽检和实检制度,制度规定从事化工分析的技术员,保证化验分析结果万无一失,每月由领导牵头进行一次复检,假如查出题目,追究到底。使化验分析的结果更加正确无误,保证了工厂的安全生产顺利进行

三、预防措施

(1)把化验分析的原理应用于规划设计。要求对化工企业的选址进行严格规范。要充分考虑企业四周环境条件、散发可燃气蒸气和可燃粉尘厂房的设置位置、风向、安全间隔、水源情况等因素,增加分析检测和数据采集设备,从而能够及时获取数据,避免或减轻事故发生。

(2)把化验分析的原理严把应用于建厂和设备选型。化工企业的生产房应按国家有关规范要求和生产工艺进行设计,充分考虑防火分隔、透风、防泄漏、防爆等条件和因素。同时设备的设计、选型、选材、布置及安装均应符合国家规范和标准,根据不同工艺流程的特点,选用相应的防爆、耐高温或低温、耐腐蚀、满足压力要求的材质并能进行数据采集和检验,从而消除先天性火灾隐患。

(3)加强生产设备的管理和检验和检测分析。一般讲,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受高温、高压、腐蚀影响,设备材料就会出现性能下降、焊接老化等情况,可能引发压力容器及管道爆炸事故。此外还要做好生产装置系统的检验和检测分析工作安全。

(4)强化教育培训,做好事故预案和预案避免分析。化工企业从业职员要确保相对稳定,企业要严格职工的全员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特殊岗位安全操纵规程培训并持证上岗、处置事故培训等,要制定事故处置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不断进步职产业务素质水平和生产操纵技能 ,进步职工事故状态下的应变能力。并进行预案避免分析方案, 通过采样,检测和分析的方法避免预案发生。

(5))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检验和分析,杜尽责任事故。从领导到治理职员,明确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特别是强化各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检验和分析检测,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严重忽视安全生产的,不仅要追究事故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同时要追究有关负责人的领导责任,防止由于治理松懈,“三违”等造成事故。随着化工安全生产职责的明确,责任的落实,治理环节严谨,基本可以杜尽责任事故的发生。

四、结论

生产过程中有很多的危险因素,火灾爆炸,中毒,其他还有粉尘、噪声与振动、高温、灼伤等危险有害因素,这些危险有害因素在生产中普遍存在,不轻易防范、发生事故后果严重。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应用数据检验和检测的思想,配合先进的检测设备,加强控制和管理,及时获取正确的分析检测数据,使企业安全治理者、操纵职员及时获悉,就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事故发生。

第12篇 安全生产纠正预防措施管理方案

1 目的

通过对实际存在的或潜在的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或不安全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处理,并采取措施,消除产生原因,防止安全事故及隐患的再发生和发生。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各生产场所安环体系运行过程的各项活动中。

3 职责

安全管理部主管,各部门参与。

3.1 安全管理部

组织对安全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负责对事故及事故隐患提出纠正或预防措施要求,并对实施结果进行验证。

负责对内、外审中所提不合格报告,以及客户的意见、社会的投诉等问题提出纠正或预防措施要求,并对实施结果进行验证。

3.2 各部门

负责本部门(单位)纠正、预防措施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4 工作程序

4.1 纠正措施的确定

凡涉及下列内容时,必须采取纠正措施:

已经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

通过检查、检验,发现安全生产诸因素中的一项或几项动态管理失控,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隐患;

内审或外审中提出的不合格报告;

严重的客户和社会投诉。

4.2 预防措施的确定

凡涉及下列内容时,可采取预防措施:

生产施工现场的危险点、风险因素及历史教训;

安全检查检验中反映出的潜在的不合格因素;

内、外审中反映出的潜在的不合格因素;

客户意见和社会投诉反映出的潜在的不合格因素。

4.3 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的一般步骤

4.3.1 安全管理部/相关部门应适时对4.1、4.2条款所列各种情况进行分析,以确定是否需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

4.3.2 对需要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由安全管理部签发《事故隐患处理表》,责任部门负责人签字认可,安全管理部对事故隐患处理情况进行汇总,填写《违章处理登记表》。

4.3.3 责任部门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纠正预防措施计划,经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长审批后予以实施。

4.3.4 责任部门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安全管理部进行效果验证。验证的内容包括:

计划中的各项措施是否都已完成;

发现的事故及事故隐患是否得到处理;

反映出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是否已消除(适用预防措施);

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是否有记录可查。

4.4 历次纠正和预防措施

4.4.1 分析

各生产现场,对重复出现的不合格、安全事故隐患,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分析。

各部门对本部门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有效分析。

安全管理部对有效性特殊显著和无有效性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分析。

4.4.2 改进

对无有效性的,提出课题,组织攻关活动。

对有效性显著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使其标准化,形成规范的工作标准。

4.5 纠正和预防措施所形成的安全记录按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执行。

5 本方案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编制:审核: 批准:

第13篇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预防措施

安全,是我们企业的吉祥宝,守住了这个宝,也就守住了职工的幸福,守住了企业的效益,守住了一片和谐美好的天空。有人说:“听不进安全第一的劝告,是耳朵的幼稚;不懂得防范为重,责任重于泰山是心灵的幼稚;不深入一线,排除各种安全隐患,还他人以安全则是行为的幼稚。”平安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安全是我们企业永恒的主题,正是平安与安全保障着我们一切工作的顺利开展。“安全源于长期警惕,事故出于瞬间麻痹”, 我们医疗器械产品事业部作为生产制造部门,不能因为追求产量而轻视安全,也不能因为追求效益而忽视安全,更不能因为工作忙、工作条件稍好一些就藐视安全。

一、医疗器械产品事业部

为了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特制定安全预防措施如下;

一、加强对操作者的安全培训,使职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掌握安全生产所必须知识和技术,提高他们对危险的辨别和反映能力。

1、生产部必须对新老员工每年进行一次现场规章制度和遵章守纪教育,主要内容是:

⑴本单位生产特点及安全基本知识;

⑵本单位(包括生产现场)安全生产制度、规定及安全注意事项;

⑶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⑷高处作业、机械设备、电气安全基础知识;

⑸防火、防毒、防尘、防爆知识及紧急情况安全处置和安全疏散知识;

⑹防护用品发放标准及防护用品、用具使用的基本知识;

2、各车间必须对新老员工每年进行一次本工种、岗位安全操作及班组安全制度、纪律教育,主要内容是:

⑴本班组作业特点及安全操作规程;

⑵班组安全活动制度及纪律;

⑶爱护和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装置(设施)及个人劳动保护用品;

⑷本岗位易发生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对策;

⑸本岗位的作业环境及使用机械设备、工具的安全要求。

二、加强设备管理

三、明确责任,加强

2.4 在检查生产、施工的同时,应检查安全生产、施工情况,生产、施工中主要安全防护措施是否落实,发现安全隐患应组织及时整改。

2.5 应把改善工人劳动条件和防止事故发生作为重要任务,在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机具时,必须编制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和操作规程。

2.6 按照劳动保护用品发放标准,督促员工正确穿戴防护用品、用具。对脚手架、金属架管材、扣件、安全网等大型工具,定期进行检查鉴定,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不得出库或及时从现场撤出,凡运进现场材料,应按平面规划布置堆放整齐稳固,不得任意超高。

5.3 检查督促生产、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执行情况,检查安全事故隐患,检查安全设施的配置是否齐全、安全警示标志是否妥当、职工劳保着装是否齐备、物资摆放是否合理以及其它设施的布置是否规范等事项。督促员工正确使用安全设施、安全防护用品、用具。

5.4 调查、研究生产、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提出改进意见。

5.5 协助项目经理、部门主管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新员工安全教育,负责本单位安全教育事务。

5.6 负责安全设施和消防器材的日常管理及维护。

5.7 开展每周、每月安全生产检查,制止违章作业行为,发现安全事故隐患及时报告和处理。督促生产班级及个人执行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5.9 对违章作业和不按规定使用防护用品者,损坏生产、施工现场安全设施、安全标志等行为进行制止。

5.10 对严重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忽视安全工作的行为,有权向上级或越级反映。

6、车间主任职责

6.1 具体负责本车间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并带领本车间人员认真学习贯彻《安全生产法》、《消防法》等法规,应经常对全车间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尤其应加强青工教育,作好新职工入公司和调动工作岗位职工的三级教育。重要的安全教育内容应报部门主管记入职工个人培训档案或记入班前(后)会记录

6.2 车间主任为本车间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车间的安全生产负总责。

6.3 必须认真执行上级机关和本企业对安全生产的有关制度,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在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任务的同时,都要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6.4开展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检查工作,督促车间员工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定和安全操作规程,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对查出不安全的隐患要立即整改,对整改不了的应及时上报部门领导以求得解决。

6.5应定期分析车间安全生产状况,研究不安全因素的预防对策。发生安全事故要迅速组织救治,保护好现场并及时上报,协助有关部门追查事故原因。

6.6现场主管应有权处罚一切(可跨越部门)违反安全制度、规定的行为。

7、班组长安全职责

7.1 督促教育班组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制止本班组违章和冒险作业。

7.2 开展班组安全生产、施工教育,负责岗位安全交底。

7.3 开展两级2安全检查,发现安全事故隐患及时报告或处理。

7.4 根据本班组员工的体力、技术、年龄、情绪等情况分配工作,以免发生事故。

7.5 监督本班组员工爱护安全设施和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8、生产、施工人员职责

8.1 必须认真学习,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及各项规章制度,不违章和冒险作业。

8.2 遵守劳动纪律,服从工作安排,在自己操作范围、部位或自己使用的机械设备、工具等,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报告班组长或有关负责人。

8.3爱护各种安全设施和标志,使安全设施发挥良好作用。

8.4 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增强自我安全生产意识,事故防范意识。

(一)安全生产基本守则

1.“安全生产、人人有责”。所有职工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遵守执行安全生产法规、规定以及工厂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凡不符合安全要求,在设备、设施及生产过程中有危及安全生产和职工身体健康的事故隐患,职工有责任和权力向上级报告或提出整改建议;遇有严重危及生命安全的情况,职工有权停止作业,并及时报上级。

3.对既无安全措施,又无可靠把握的违章指挥,甚至强令职工冒险作业,职工有权抵制或拒绝接受。

4.操作人员未经三级安全教育或考试不合格者,不准参加生产或独立操作。电气、起重、冲压(剪)、木工平刨、机动车辆的驾驶、锅炉、压力容器、焊接、(气割)、爆破等特殊作业人员、均应经安全技术培训和考试合格,持特种作业安全技术教育合格证进行操作。

5.进入作业场所,必须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长发辫放入帽内;操作旋转机床时,严禁戴手套或敞开衣袖(襟);不准穿脚指脚跟外露的凉鞋、拖鞋;不准赤脚赤膊;不准系领带或围巾;尘毒作业人员在现场工作时,必须戴好防护口罩或面具;在易引起爆炸的场所,不准穿能聚静电的服装;厂区不能流动吸烟和乱丢烟头,易燃易爆场所禁止吸烟。

6.操作前,检查设备和工作场地,排除故障和隐患;确保安全防护、信号连锁装置齐全、灵敏、可靠;设备应定人、定岗操作;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动用他人设备或从事自己不熟悉的工作。

7.工作中,应集中精力、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开操作岗位;多人同时作业是,必须明确分工、统一指挥;工作场所不准打闹、睡觉和做本职无关的事;严禁酗酒者进入工作岗位;不准在车间内骑自行车或将小孩带入生产作业现场。

8、凡运转的设备,不准跨越运转部位传递物件,不准触及运转部位;不得用手拉,嘴吹铁屑;不准站在旋转工作或能爆裂飞出的物件、碎屑部位的正前方进行操作、调整、检查、清扫设备;装卸、测量工件或需要拆卸防护罩时,要先断电停车;不准无罩或敞开防护罩开车;不准超限,超负荷使用设备机具;工作完毕和停电时,应切断电源,才准离岗。

9、机械电气设备的保养维修安装应由专人负责。工作前,应切断电源;同时在动力开关处挂上“有人工作,严禁合闸”的警示牌。必要时设人监护或采取防止意外接通的技术措施。警示牌必须谁挂谁摘,非工作人员禁止摘牌合闸。一切动力开关在合闸前,应细心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准合闸。

10、一切电气、机械设备及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除另有规定外,必须有可靠接零(地)装置,并保持其连续性。使用i类手持电动工具必须绝缘可靠,配电漏电保护器,隔离变压器,并戴好绝缘手套后操作。行灯和机床、钳台局部照明应采用安全电压;容器内和危险潮湿地点不得超过12伏。

11、行人要走指定通道,注意警示标志,严禁跨越危险区和攀登吊运中的物件。以及在吊物、吊臂下通过和停留;严禁从行驶中的机动车上跳下、爬上或抛卸物品;在厂区路面或车间内进行土建施工时,要设安全遮栏和标记,放设红灯标记。

12、高处作业、带电作业、禁火区动火、易燃或承载区力的容器管道动火施焊,爆破或爆破作业,有中毒或窒息危险的作业,必须向有关部门申报和办理危险作业审批手续,并采取可靠安全防护措施。

13、易燃、易爆、有毒、放射和腐蚀等物品,必须分类妥善存放,并设专人管理。易燃、易爆等危险场所,严禁吸烟和明火作业。不得在有毒、粉尘作业场所进餐、饮水。

14、变配电室、氧气站、乙炔站、制氧站、锅炉站、油库、油漆库、危险品库等要害部位,非岗位人员未经批准严禁入内。

15、生产过程发生有害气体、液体、粉尘、渣滓、放射线、噪声的场所或设备措施、必须使用防尘、防毒装置和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并保持可靠有效。操作前应先检查和开动防护装置、设施运转有效方能进行作业。

16、搞好生产环境的安全卫生,车间、库房的安全通道畅通;现场物料堆放整齐、稳妥、不超高;及时清除工作场地散落的粉尘、废料和工业垃圾。

17、新安装的设备,新作业场所及经过大修或改造后的设施,需经安全验收后,方准进行生产作业。

18、严格交接班制度。重大隐患必须记入值班记录;末班下班时,必须断开电源、气(汽)源,熄灭火种,检查,清理场地。

19、发生重大事故恶性未遂事故,要及时抢救,保护现场,并立即报告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

20、全体人员不得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章穿戴使用劳保用品,自觉遵章守纪,保证安全生产。

(4)使用设备的五项纪律:

a. 凭操作证使用设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b. 经常保持设备清洁、并按规定加油。

c. 遵守设备交接班制度。

d. 管理好工具、附件、不得丢失。

e. 发现异常、立即停车,自己不能处理的问题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检查处理。

(5)十不准:

a. 不准离开开动着的设备和委托他人代管。

b. 不准开动不属自己的设备。

c. 不准无关人员走近设备乱动操作手柄。

d. 不准超负荷运转。

e. 不准设备带病运转。

f. 不准取下设备防护装置或敞开变速箱工作。

g.不准在运转中变速、不停车反转、用手或用倒车制动。

h. 不准在设备导轨上放置工、卡、量具、工件、物件及敲打工件。

i. 不准开无效率空车。

j. 不准酒后操作设备。

2、维护保养的基本要求

(1)整齐:工具、工件、附件放置整齐,安全防护装置、线路、管道安全完整。

(2)清洁:设备内外清洁,各滑动面、丝杆、齿条、齿轮等处无油垢,无碰伤,无擦伤。各部分不漏水、不漏油,切削垃圾要清扫干净。

(3)润滑:按时加油换油,油质符合要求;油壶、油枪和油杯齐全;油毡、油线、油标清洁;油路畅通。

(4)安全:实行定人定机,凭证操作和交接班制度;熟悉设备结构和遵守 操作规程,合理使用,精心维护、安全无事故。

3、交接班制度的基本要求

凡轮班制设备均要执行交接制度,要做到以下几点:

(1)交接任务。

(2)交接产品工艺质量要求。

(3)交接设备运转保养状态。

(4)交接安全措施。

(5)交接工、卡、量具和随机附件。

(6) 交接中要作好记录,有问题及时报告有关人员或领导处理。

4、工作过程中的基本要求

工作前:要根据设备结构、性能细心检查各部位状态是否正常,按规定加油润滑。

工作中:要按操作规程,注意设备运转情况。如发现异常停车,待处理好后方可继续开车。

工作后:要做好清扫工作,滑动要加润滑油。切断电源,作好交接班记录。

(五)公司安全生产基本要求

1、新员工进入生产、施工现场前必须认真学习和熟悉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未经安全知识教育培训,不得上岗。

2、进入生产、施工现场,必须正确配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3、在二米及其以上高处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

4、高处作业时,不准往下或向上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

5、无相应特种行业(电工、焊工等)操作证人员,严禁操作相应的机电设备。

6、建筑材料和构件要堆放整齐稳妥,不得超过有关规定。

7、危险区域要有明显标志,要采取防护措施,夜间要设红灯示警。

8、在操作中,应坚守工作岗位,严禁酒后操作。

9、特种作业人员(电工、焊工)必须经过有关部门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发给操作证,方准独立操作。

10、生产、施工现场禁止穿拖鞋、高跟鞋、易滑和带钉的鞋,不得赤脚、赤膊操作。

11、生产、施工现场的脚手架、防护设施、安全标志、警告牌、脚手架连接件不得擅自拆除,需要拆除必须经过加固后经施工负责人同意。

12、生产、施工现场的洞、坑、井架(龙门架)、升降口、漏斗等危险处,应有防护措施并有明显标志。

13、不准在脚手架防护栏杆上休息和在脚手架上睡觉。

14、手推车装运物料,应注意平衡,掌握重心,不得猛跑或撒把溜放。

15、拆下的脚手架、支撑要及时整理,元钉要及时拔除。

16、生产、施工工具使用后随时装入工具袋。

17、脚手板两端要扎牢,防止探头板。

18、脚手架要注意超载危险。

19、起重设备必须有限位保险装置,不准“带病”运转,不准超负荷作业,不准在运转中维修保养。

20、电动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要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21、机械操作要束紧袖口,女工发辫挽入帽内。

22、工作前必须检查机械、仪表、工具等,确认完好方准使用。

23、生产设备、施工机械和电气设备不得带病运行和超负荷作业。发现不正常情况应停机检查,不得在运行中修理。

24、_光和y射线探伤作业区,非操作人员,不准进入。

25、生产、施工现场应标志明显,过道畅通,物资工具摆放有序。

26、各种电动机械设备必须有可靠有效的安全接零(接地)和防雷装置,方能开动使用。

(七)气割、电焊“十不烧”规定

1、焊工必须持证上岗,无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证的人员,不准进行焊、割作业。

2、凡属一、二、三级动火范围的焊、割作业,未经办理动火审批手续,不准进行焊、割作业。

3、焊工不了解焊、割现场周围情况,不得进行焊、割作业。

4、焊工不了解焊件内部是否安全时,不得进行焊、割作业。

5、各种装过可燃气体、易燃液体和有毒物质的容器,未经彻底清洗,排除危险性之前,不准进行焊、割作业。

6、用可燃材料作保温层、冷却层、隔热设备的部位,或火星能飞溅到的地方,在未采取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之前,不准焊、割作业。

7、有压力或密闭的管道、容器,不准焊、割作业。

8、焊、割部位附近有易燃易爆物品,在未作清理或未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之前,不准焊、割作业。

9、附近有与明火作业相抵触的工种在作业时,不准焊、割作业。

10、与外单位相边的部位,在没有弄清有无险情,或明知存在危险而未采取有效的措施之前,不准焊、割作业。

(十)其它安全知识

1、电动葫芦在使用中有哪些安全要求

(1)开动前应认真检查设备的机械、电气、钢丝绳、吊钩、限位器等是否完好可靠。

(2)不得超负荷起吊。起吊时,手不准握在绳索与物件之间。吊物上升时严防撞顶。

(3)起吊物件时,必须遵守挂钩起重工安全操作规程。捆扎时应牢固,在物体的尖角缺口处应设衬垫保护。

(4)使用拖挂线电气开关起动,绝缘必须良好。正确按动电钮,操作时注意站立的位置。

(5)单轨电动葫芦在轨道转弯处或接近轨道尽头时,必须减速运行。

(6)凡有操作室的电动葫芦必须有专人操作,严格遵守行车工有关安全操作规程。

4、车工应遵守哪些安全操作规程

为保证车削加工的安全,操作者应做到:

(1)穿紧身防护服,袖口不要敝开,长发要戴防护帽,操作时不能戴手套。

(2)在机床主轴上装卸卡盘应在停机后进行,不可用电动机的力量取下卡盘。

(3)夹持工作的卡盘、拨盘、鸡心夹的凸出部分最好使用防护罩,以免绞住衣服及身体的其他部位。如无防护罩,操作时应注意距离,不要靠近。

(4)用顶尖装夹工件时,顶尖与中心孔应完全一致,不能用破损或歪斜的顶尖,使用前应将顶尖和中心孔擦净。后尾座顶尖要顶牢。

(5)车削细长工件时,为保证安全应采用中心架或跟刀架,长出车床部分应有标志。

(6)车削形状不规则的工件时,应装平衡块,并试转平衡后再切削。

(7)刀具装夹要牢靠,刀头伸出部分不要超出刀体高度1.5倍,垫片的形状尺寸应与刀体形状尺寸相一致,垫片应尽可能的少而平。

(8)除车床上装有运转中自动测量装置外,均应停车测量工件,并将刀架移动到安全位置。

(9)对切削下来的带状切屑、螺旋状长切屑,应用钩子及时清除,严禁用手拉。

(10)为防崩切屑伤人,应在合适的位置上安装透明挡板。

(11)用砂布打磨工件表面时,应把刀具移动到安全位置,不要让衣服和手接触工件表面。加工内孔时,不可用手指支持砂布,应用木棍代替,同时速度不宜太快。

(12)禁止把工具、夹具或工件放要车床床身上和主轴变速箱上。

11、使用氧气瓶要采用哪些安全措施

为了保证安全,要使用氧气瓶时应采用以下措施:

(1)使用前要仔细观看气瓶肩部球面部分的标志。特别是注意“下次试压时间“。并在使用过程中按照要求定期对气瓶作技术检验。不得使用超过应检期限的气瓶。

(2)使用时,首先要做外部检查,检查重点是瓶阀、按管螺纹、减压器等。如果发现有漏气、滑扣、表针动作不灵或“爬高“等,应及时维修,切忌随便处理。禁止带压拧紧阀杆,调整垫料。检查漏气时应用肥皂水,不得使用明火。

气瓶与电焊在同一场使用时,瓶底应垫上绝缘物,以防气瓶带电。与气瓶接触的管道和设备要有接地装置,防止由于产生静电造成燃烧或爆炸。

冬季使用电瓶时,瓶阀或减压器可能出现结霜现象,或用热水或蒸汽解冻,严禁用火烘烤或用铁器敲击瓶阀,也不能猛拧减压器的调节螺丝,以防气体大量冲出造成事故。

(3)在使用和贮运气瓶过程中,应避免剧烈震动和撞击。

搬运气瓶要轻装轻卸,必须用专门的抬架或小推车,禁止直接使用钢丝绳等吊 运氧气瓶。使用和贮存时,应用栏杆或支架对气瓶加以固定,防止倾倒。

(4)氧气瓶应远离高温、明火和熔融金属飞溅物〔相距10米(m)以上〕。夏季使用时不得在烈日下曝晒。

(5)开启瓶阀或减压器时动作要缓慢,以防喷出高速气流中的静电火花放电、固体微粒的碰撞热和降擦热、气体受突然压缩时放出的热量(绝热压缩)等引起氧气瓶和减压器爆炸着火。

(6)氧气瓶中氧气不能全部用尽,应留有余气0.2~0.3兆帕(mpa),使气瓶保持正压,并关紧阀门防上漏气。目的是预防可燃气倒流入瓶,而且在充气时便于化验瓶内气体成分。

(7)氧气瓶阀不得沾染油脂,不得用沾有油脂的工具、手套或油污工作服等接触瓶阀和减压器。

以上安全措施,对氩气瓶和等离子弧焊等焊接工艺使用的其它气瓶,如氩瓶、氮气瓶也基本适用。

12、使用乙炔瓶要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使用乙炔瓶的安全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同使用氧气瓶安全措施的(1)~(5)条。

(2)必须用合格的乙炔专用减压器和回火防止器。

(3)瓶体表面温度不得超过40℃(有些烫手),应立即停止使用,在采取水降温并妥善处理后,送充气单位检查。

(4)乙炔瓶存放和使用时只能直立,不能横躺卧放,以防丙酮流出引起燃烧爆炸。乙炔瓶直立靠牢后应静候15分钟左右,才能装上减上减压器使用。开启乙炔瓶的瓶阀时,不要超过一圈半,一般只开3~4圈。

(5)存放乙炔瓶的室内场所应注通风换气,防止泄漏的乙炔气滞留。

五、安全生产检查及处罚

1、安全生产检查

4、安全生产管理处罚规定

4.1为了进一步搞好安全工作,全面落实责任制,争创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做好安全达标工作,实现重大伤亡事故为零的目标,实行责任追究处罚制度。

4.2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公司与各部门和各项目部负责人签订责任书时,必须载明安全生产要求条例。

4.4经检查生产现场存在严重事故隐患但未发生伤亡事故的,由生产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整改;存在现实危险的应责令有关人员停止作业,消除隐患;拒不停止作业或逾期拒不改进的,对责任单位处以100元以上1500元以下罚款,对责任人员处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现场违规违章的,每项对责任单位处以100~500元罚款,对责任单位负责人处以50元罚款,对违章人处以50元罚款。应付行政责任的,给予行政处分。

4.5各部门或项目部如发生死亡、重伤或多人事故,按国家《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处理外,并根据事故责任认定情况分别对责任部门处以罚款:死亡1人罚款3000~5000元;多人事故(指一次发生2或2人以上的轻伤事故,按重伤1人计算)罚款1000~3000元;如有重伤、死亡则分别予以处罚。对造成死亡、重伤事故的责任者,根据事故性质和造成后果程度处以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应负行政责任的,由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6 发生重、特大伤亡事故或一次事故造成重、特大经济损失的,按国家《安全生产法》及其它有关安全法规执行。

4.7 隐瞒、拖延或谎报事故,故意破坏或伪造事故真象的增加一倍的相应罚款,应负行政责任的,由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8上述处罚对同一行为公司与上级处罚不予重复,执行上级部门处罚。

4.9在施工生产中,对下列违反安全法规者,分别给予罚款,并责令立即改正。

5、对个人违章罚款项目:

5.1凡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罚款10-100元。

5.1.1酒后上岗操作者;

5.1.2带小孩进入施工现场者;

5.1.3进入施工现场不按规定戴好安全帽,悬空作业不挂安全带者;

5.1.4特种作业未经培训无证上岗和不持证上岗者;

5.1.5穿拖鞋、高跟鞋、硬底带钉易滑鞋或赤脚到工地生产劳动者;

5.1.6在工棚宿舍内生火、乱丢烟头和使用电炉者(并没收电炉);

5.1.7在易燃、易爆存放场所抽烟、生火者;

5.1.8损坏或未经许可拆除施工现场安全标牌、安全防护设施和其它安全防护装置;

5.1.9违章拆除脚手架或随吊物上下者;

5.1.10机床操作工在工作时看书、打毛线或有类似行为者;

5.1.11从高处向下乱扔各种建筑材料、工具等;

5.1.12乱拉乱接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者。

5.1.13对使用机电设备违章罚款项目:

5.2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罚款50-100元。

5.2.1吊装工、机操工违返安全“十不吊”者。

5.2.2施工现场一切用电设备及照明、开关箱,不按要求装设漏电保护的,和使用安全电压者;电器开关无箱、无锁、无防雨措施者。

5.2.3机械设备不作保护接零、接地者。

5.2.4用铅、铁丝代替保险丝,或选用保险丝型号不当者。

5.2.5擅自开动他人设备者。

6、本规定的各项罚款的处置:

6.1 由事业部生产部开具处罚通知;

6.2 对因故当时不能交纳罚金者,限期交纳,超过了限期加重罚款。

6.3 事业部组织的安全业务学习、会议、活动等,凡通知参加的人员必须准时参加。否则给予罚款10~50元,累计不参加将重罚。

第14篇 炼油安全生产的预防措施

1.火灾爆炸预防。

炼油厂的厂区平面布置,各生产装置及装置内的塔容器、加热炉、泵房、机房和输送物料的管线等,都要符合炼油化工防火设计规范。要坚持主体工程与安全设施、劳动保护设备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要采用先进可靠的生产工艺和完善的自保联锁控制系统,从工艺、设备、仪表自控等硬件上按本质安全要求进行设计,以保证安全生产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对于已经投产的炼油厂,还要不断地完善安全措施,消除各种事故隐患。

要做好职工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技术素质。特别是从事关键生产装置和重点生产部位对安全起重要影响的生产岗位,要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合格才能上岗,以避免发生重大特大事故。生产及贮运工人要弄清本岗位易燃、易爆物料的性质与危害,掌握清除隐患,排除故障和处理事故的技能。在石油炼制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工艺操作规程。对于由装置送往罐区的油品,其温度必须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避免油温过高进罐后发生突沸或着火事故。

控制火源与防止油品及液化气的泄漏是一项主要措施。炼油厂应对明火进行严格的控制。将生产装置和油品贮罐划分甲类防火区,不准将火种带人防火区内。因生产必须使用明火时,则应办理用火票手续,经对用火部位分析合格,防火措施落实,才可以使用明火。机动车辆禁止驶入生产装置与贮油罐区,因运送生产原料、催化剂、化学品必须进入装置与罐区时,必须经过批准,并在汽车排气管安装尾气阻火器。不准用汽油擦拭衣服和设备,不能用油品擦地板。加热炉的燃料油或燃料气发生中断,造成熄火时,要对炉膛进行吹扫置换,在确认炉膛内没有可燃、爆炸气体的情况下,才可以重新点火升温,恢复生产。点火时要注意炉子回火伤人。储存液化石油气的球罐区是一个特殊的防火防爆区域,一旦发生火灾,除造成财产巨大损失外,还易引发群伤群亡事故。对该罐区的消防设施、监测仪表、设备管道都应严格管理,保持完好。

炼油厂要做好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艺生产装置和主要设备的报警与自保联锁系统的正确使用,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对于危险性较大的生产装置,有条件的应加设esd紧急停车系统,以保证在故障状态下安全平稳停下来。对设备、仪表要经常检查维护,定期校验,防止联锁自保失灵、误动作而打乱系统操作,引起重大事故发生。积极消除跑、冒、滴、漏,对运行的工艺设备及管道的静密封点要定期检查,发现泄漏及时消除。根据油品性质,正确选择传动设备的密封形式和密封材料,精心安装,认真检查与维护,保证密封效果。特别是对于输送介质的温度高于其自燃点的热油泵,除选用良好的密封材料,定期检查更换外,操作人员要特别注意防止机泵震动、泵抽空和密封损坏而引起漏油自燃起火。备用泵检修时,泵人口阀门必须关严,才能拆泵,以免热油流出引起大火。炼油厂的电气仪表要严格按照防爆等级规定选用防爆型设备,并要加强对防爆型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维修。要严格控制临时电源的拉接使用,防止因临时电源不符合防爆规定引起火花,导致生产装置、油晶罐区发生着火、爆炸事故。容器、塔、罐上安装的安全阀要定期校验,并加铅封。压力容器及管道要按《锅炉和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条例》定期进行校验,避免出现焊缝断裂或腐蚀,从而产生跑油、跑液化气的事故。炼油装置气体系统使用的安全阀起压所排放的气体物料应集中到管网,引至安全可靠的地方排放,一般应送到火炬系统。蒸馏塔顶的安全阀超压排放的油品与油气,应在装置内设立安全罐集中回收,防止安全阀超压排放而出现着火、爆炸危险。

炼油厂装置大检修具有时间紧、任务重、交叉作业多、多工种配合和用火面广的特点,因此做好装置大检修的安全工作是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检修任务的重要条件。检修现场要精心组织,统一指挥,制定好开停工方案及大检修计划、日程进度及工种配合的网络图。装置内物料必须全部倒空,设备、管线必须彻底吹扫置换达到用火条件。严禁用压缩空气直接吹扫。油品和瓦斯设备吹扫置换完毕经分检合格后,关闭原料、燃料和油品、气体出入装置管线阀门,并加好盲板,做好明显标志。检修用火前要将地面油污清理干净,封闭下水井和地漏。进入塔、罐及容器作业,要办理作业票,必须进行可燃气体、有毒气体和氧含量分析(有机物气体含量应不大于0.2%,氧含量必须大于18%),防止用火爆炸和窒息事故发生。施工用火必须办理用火证,严格审批手续,做好防火工作。凡进入有毒有害介质的设备、下水井作业,要进行毒物含量监测,选配适用的防毒面具、氧气呼吸器等特殊防护用品。检修后的压力容器及贮罐等设备,必须按规定进行试压、试漏和气密试验。开工进油后,要做好螺栓的热紧工作,传动设备要进行调试和单机试运,按程序开车。

炼油厂的消防工作非常重要。蒸汽对扑灭初期火灾是经济而有效的,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生产装置的反应器、塔及泵区等重要部位应设置消防灭火蒸汽管网及消防蒸汽带。配备足够的干粉、泡沫灭火器。易于着火的设备或重要部位,应设水幕或蒸汽幕。消防栓设计要满足需要,保证供水。

2.防雷。

工艺设备要有良好的接地设施,油罐区要置于避雷保护区之内。每年雷雨节之前要对避雷器、引出线接地系统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防止发生雷击,引起着火爆炸事故。

3.健康防护。

炼油生产过程中的健康防护主要是防止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另外还要注意防灼烧、烫伤和防噪声危害。

对炼油厂设计时,要按照国家规定充分考虑劳动保护设施的配套建设。对已投产的炼油装置要不断完善劳动保护措施,改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要有专职的环境监测和职业病防治人员,定期进行生产作业环境和大气监测。做好职工的定期体检和职业病防治工作。定期检查和正确使用防毒面具、氧气呼吸器。按规定佩戴和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防止蒸汽、热油烫伤和酸碱灼伤事故。加强设备管理,消除跑、冒、滴、漏。

对于噪声超过国家标准的厂房、泵房以及施工场所,要选用良好的消声设备,对高速运转设备加装消音器,对放空管线出口加装消声器,厂房应设消音墙等。必要时个人应戴防噪声耳塞。

第15篇 浅谈安全生产管理的通病与预防措施

1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同济大桥全桥起点为江北大道与登龙大道交叉口,沿现状江北东路向南延伸跨越郁江,全长1807.5m。主桥横跨郁江断面宽度350m,主桥设计为自锚式悬索桥钢箱梁桥型,桥轴线大致呈南北方向,由北至南分为:北引桥全长417m,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共3联;主桥全长660米,为自锚式悬索桥(注:锚跨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南湖桥全长400米,为不等跨变高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南引桥全长330米,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2安全管理的通病与预防措施

2.1安全管理目标或管理目标未分解未落实

未制度安全生产管理目标(伤亡控制、安全达标、文明施工),工程项目承包合同中未明确安全生产考核指标,未进行安全责任目标分解。

2.1.1防范措施

项目部依据项目部的总体发展目标,制定项目部安全生产年度及中长期管理目标。

安全管理目标应包括生产安全事故控制指标、安全生产隐患治理目标,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安全管理目标应分解到各管理层及相关职能部门和岗位,并定期进行考核。项目部各管理层和相关职能部门和岗位应根据分解的安全管理目标,配置相应的资源,并应有效管理。

项目部的安全管理指标应包括:

(1)安全生产伤亡事故控制指标:杜绝死亡,避免重伤,轻伤事故有控制指标;

(2)安全达标目标:根据工程特点,按部位制定安全达标的具体目标和实施方案;

(3)文明施工目标:根据作业条件的要求,制定文明施工的具体目标;

项目部安全责任目标和安全责任制要求,按专业管理将安全生产责任分解到人,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分解体系,依据检查和考核制度,对项目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及目标执行情况进行逐级定期考核并作相应记录(考核应量化)

2.2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方案的缺陷

(1)施工组织设计中未按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未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2)未按规定(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对专项方案进行专家论证,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未经审批。

(3)安全措施、专项施工方案无针对性或缺少设计计算和详图。方案与实际情况不符、缺乏操作性,无法指导现场施工。

(4)未按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组织实施。

(5)资料员代编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无资质)。审批手续不全。

2.2.1防范措施

施工前,项目部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针对工程特点、施工工艺制定安全措施。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应按规定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应有针对性,并按有关规定进行设计技术。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部应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

施工组织设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应由有关部门审核,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项目总监批准,方可组织实施。

项目部严格执行《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要求,应重视方案的编制和执行。

2.3安全技术交底通病

(1)未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

(2)未安分部分项进行交底,交底内容不全或针对性不强。交底无详图,无可操作性,不能指导施工。

(3)对于特殊部位、特殊工艺(工序),无安全技术交底。

(4) 交底未履行签字手续。

2.3.1防范措施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建设工程施工前,项目部负责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应当对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做详细说明,并有双方签字确认。

项目部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措施)编制和审批权限的设置,分级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编制人员应参与安全技术交底、验收和检查。

施工负责人应对相关管理人员、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应由交底人、被交底人、转职安全员进行签字确认。安全技术交底应按施工工序、施工部位、施工栋号分部分项进行,结合施工作业场所状况、特点,进行针对性的交底。

安全技术交底是法定管理程序,必须在施工作业前进行。项目技术负责人要将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向作业班组、作业人员作出详细交底,并随工序和作业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交底内容,项目技术负责人交底、作业班组成员接受交底,安全员参与监督交底过程。

2.4安全检查通病

(1)未落实安全检查(定期、专项、季节性等)制度。安全检查走过场,流于形式。

(2)未留有(定期、专项、季节性)安全检查记录,事故隐患的整改未做到定人、定时间、定措施。

(3)对重大事故隐患整改通知所列内容,项目未按期、按条款进行整改和复查。

(4)安全检查资料不闭合,无复查改进。

2.4.1防范措施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项目部主要负责人依法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项目部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条例所需资金的投入,对所承担的建设工程进行定期和专项安全检查,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

项目部安全检查和改进管理应包括规定安全检查的内容、形式、类型、标准、方法、频次、整改、复查,以及安全生产管理评估与持续改进等工作内容。

项目部安全检查配备必要的检查、测试器具,对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应定人、定时间、定措施组织整改,并应跟踪复查直至整改完毕。

工程项目部应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检查应有项目负责人组织,专项安全员及相关专业人员参加,定期进行并填写检查记录。

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下达隐患整改通知单,定人、定时间、定措施进行整改。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后,相关部门应组织复查。

定期检查由项目负责人每周组织相关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联合检查;日常性检查由项目安全员对施工现场进行每日巡查;专业想检查由专业人员开展施工机械、临时用电、防护措施、消防设施等专项安全检查;季节性检查是结合冬季、雨季、节假日的施工特点开展安全检查。

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应定人、定时间、定措施及谁检查谁复查的原则进行整改的封闭管理。

2.5安全考核制度和教育培训通病

(1)未落实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制度。

(2)安全教育走过场,流于形式,无针对性、实用性。

(3)新入场工人未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

(4)未明确具体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5)变换工种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施工时未进行安全教育。

(6)项目部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员未按规定进行年度教育培训和考核。

2.5.1防范措施

安全教育和培训的类型应包括各类上岗证书的初审、复审培训、三级教育(项目部、项目、班组)、岗前教育、日常教育、年度继续教育。项目部的下列人员上岗前还应满定下列要求:

(1)项目部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经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

(2)项目部的技术和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岗位相适应的安全管理知识和能力,依法取得必要的岗位资格证书;

(3)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安全技术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合格,依法取得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

项目部新上岗操作工人必须进行岗前教育培训,教育培训应包括以下内容

(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2)安全操作规程;

(3)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

(4)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产生的后果;

(5)预防、减少安全风险以及紧急情况下应急救援的基本措施。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作业人员进入新的岗位或者新的施工现场前,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未经教育培训或者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项目部在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当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项目部应建立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当施工人员进场时,工程项目应组织进行以国家安全法律法规、项目部安全制度、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定及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为主要内容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

但施工人员变换工种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应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施工管理人员、专职安全员每年度应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

项目部法定法人代表、项目经理每年接受安全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30学时;

专业安全管理人员每年接受安全专业技术业务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40学时

其他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每年接受安全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项目部其他职工每年接受安全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15学时;

项目部待岗、转岗、换岗的职工,在重新上岗前,必须接受一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项目部特殊工种在通过专业技术培训并取得岗位操作证后,每年仍需接受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2.6班前安全活动通病

施工作业班组无班前安全活动,班前活动无记录。

2.6.1防范措施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建设工程施工前,项目部负责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应当对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作出详细说明,并由双方签字确认。

施工项目部应建立班前安全活动制度,编制班前活动记录表,加强对班组长及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教育,将班前安全活动作为一项安全任务,落实到班组长身上,并将是否进行班前安全活动作为班组长安全责任考核的一个内容,班组长应根据制度要求,在每天班前向本班工人作任务交底后再作安全技术交底,专题安全学习、专题安全意识宣传、案例分析等教育内容并做记录,备案待查。

2.7特种作业和持证上岗通病

特种作业人员未经培训上岗从事特种作业,或特种作业人证不合格。

2.7.1防范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殊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项目部的下列人员上岗前还应满定下列要求:

(1)项目部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经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

(2)项目部的技术和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岗位相适应的安全管理知识和能力,依法取得必要的岗位资格证书;

(3)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安全技术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合格,依法取得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

特殊工种包括:建筑电工、焊工、建筑架子工、爆破工、建筑机械操作工、建筑起重工、塔吊司机及指挥人员、建筑人货两用电梯司机、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工及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业主主管部门认定的其他特殊作业人员。

2.8安全标志使用通病

(1)现场安全标志随意悬挂,无法指示出危险区域和范围,起不到警示作用,在施工总平面布置图上没有标明标志分部和悬挂规范,导致安全摆在管理失控,发挥不了安全标志牌应有作用。

(2)主要施工区域、危险部位未按照规定悬挂安全标志。

(3)未绘制现场安全标志布置图。

(4)未按部位和现场设施的变化调整安全标志设置。

(5)未设置重大危险源公示牌。

2.8.1防范措施

项目部的安全标志、标语、条幅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人,做到专人负责,并根据文明施工管理要求,现在适当位置悬挂标志、标语、条幅等。同时监理标语、标志、台账,在开工前规划好悬挂标志的部位。

标志牌设置的高度,应尽量与人眼的视线高度相一致。悬挂式和柱式的环境信息标志牌的下缘距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2m;局部信息标志的设置高度应视具体情况确定。

(1)标志牌应设在与安全有关的醒目地方,并使大家看见后,有足够的时间来注意它所表示的内容。环境信息标志宜设在有关场所的入口处和醒目处;局部信息标志应设在所涉及的相应危险地点或设备(部件)附近的醒目处。激光产品和激光作业场所安全标志的使用见附录c。

(2) 标志牌不应设在门、窗、架等可移动的物体上,以免标志牌随母体物体相应移动,影响认读。标志牌前不得放置妨碍认读的障碍物。

(3)标志牌的平面与视线夹角应接近90°,观察者位于最大观察距离时,最小夹角不低于75°,如图。

(4) 标志牌应设置在明亮的环境中。

(5) 多个标志牌在一起设置时,应按警告、禁止、指令、提示类型的顺序,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地排列。

(6) 标志牌的固定方式分附着式、悬挂式和柱式三种。悬挂式和附着式的固定应稳固不倾斜,柱式的标志牌和支架应牢固地联接在一起。

施工现场入口处及评分施工区域、危险部位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牌。施工现场应绘制安全标志图。根据工程部位和现场设施变化,调整安全标志牌位置。施工现场应设置重大危险源公示牌。

3结束语

安全管理问题,既有人对物的管理,又有人对人的管理,还包括人、机、环境三者的多元复杂的多矛盾问题。“抓基础、控风险、防事故”基建安全主题活动的具体手段,是加强基建安全管理队伍建设、提高工程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治理安全通病工作将作为项目部投资工程安全管理的一项长期、日常性工作。项目部结合实际,开展安全通病治理工作。以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要在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保证安全,不是单纯为安全而安全,不能脱离生产经营活动讲安全。保证安全生产,本身也是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预防安全生产措施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