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
机修工操作规程旨在规范工作流程,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减少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设备故障和安全事故。通过遵循规程,可以确保机修工的工作质量,延长设备寿命,保障生产效率,同时提升工作环境的安全性,降低职业风险。
篇2
工贸企业的提花机机修工安全操作规程旨在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降低设备损坏风险,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规范操作行为,可以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保护机修工免受工伤,同时也有助于维护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生产中断,从而保证企业的稳定产出和经济效益。
篇3
机修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实施旨在保障机修工在工作过程中的人身安全,防止因操作不当引发的事故,确保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通过规范操作流程,可以减少设备损坏,延长设备寿命,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有利于维护企业的安全生产环境,降低事故风险,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
篇4
工贸企业机修工安全操作规程旨在确保机修工作高效、安全地进行,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工伤事故,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通过规范操作行为,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防止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设备损坏和人身伤害,同时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篇5
机修工安全操作规程旨在确保机修人员在执行工作任务时能够遵循标准的安全规定,降低工伤事故的发生率,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维护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企业的生产秩序和稳定。
篇6
提花机机修工操作规程旨在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停机时间。通过规范化的操作,可以降低维修成本,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同时保证工人的安全,避免因操作不当引发的事故。此外,良好的维护与操作习惯也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满足客户对产品精细化的要求。
篇7
机修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旨在确保机修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人身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设备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通过规范操作行为,可以降低维修成本,维护良好的工作环境,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员工的职业素养和安全意识。
篇8
机修工岗操作规程旨在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故障率,保障员工安全,同时通过规范的操作流程,提升机修工的专业技能,促进团队协作,形成有序、高效的工作环境。通过严格的执行,可以预防潜在风险,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生产延误,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篇9
机修工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旨在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防止工伤事故的发生,同时保护生产设备免受损坏,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通过规范操作行为,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维修成本,减少因不安全操作导致的停机时间,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声誉。
篇10
机修工岗位操作安全规程旨在保障机修工在日常工作中的人身安全,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维护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延长设备寿命。通过规范操作行为,减少因人为失误导致的设备损坏,降低维修成本,确保生产活动的稳定进行。
篇11
机修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旨在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因安全事故导致的经济损失。通过规范操作行为,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进而提升企业整体的安全生产水平。
篇12
制定制成车间机修工安全操作规程旨在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维护生产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通过明确的操作步骤和安全措施,确保机修工在执行任务时能够遵循标准流程,降低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设备损坏和人身伤害风险。
篇13
这些规程旨在确保机修人员在执行任务时能遵循安全规定,防止工伤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同时也有利于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通过规范操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因不当操作导致的设备故障,降低维修成本,为企业的稳定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篇14
机修工的工作旨在保证生产线的稳定运行,减少因设备故障造成的停机时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快速反应能力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益和成本控制。通过预防性维护,机修工可以减少突发故障,降低维修成本,同时保障员工的安全。此外,良好的沟通协作能促进团队间的默契,提升整体生产流程的流畅性。
篇15
机修工操作规程旨在:
1.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减少无效劳动,提升维修效率。
2. 保障安全:预防工伤事故,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3. 延长设备寿命:及时维护保养,降低设备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4. 保证产品质量:确保维修质量,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保障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5. 培养专业素养:提升机修工的专业技能和责任心,促进个人职业发展。
篇16
机修工岗位操作规程旨在:
1. 标准化维修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2. 确保维修质量,减少设备故障率,保障生产连续性。
3. 强调安全操作,预防工伤事故,保护员工生命安全。
4. 提升机修工的专业技能,增强团队整体技术水平。
5. 通过维修记录,便于追踪设备历史,预测和预防潜在问题。
篇17
工贸提花机机修工安全操作规程旨在确保机修工在日常工作中的人身安全,防止设备损坏,提高生产效率,维护企业正常运营。通过明确的操作步骤和安全规定,降低工作场所的事故风险,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同时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篇18
制定这些规程的目的是确保机修工在进行设备维修工作时能够遵循标准的安全操作流程,降低工伤事故的风险,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也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减少因设备故障造成的生产中断,维护企业的正常运营。这些规程的意义在于强调安全第一,促进员工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提高整个团队的安全意识。
篇19
本规程旨在保障机修工在日常工作中的人身安全,预防意外伤害,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工作效率,维护生产秩序。通过规范操作行为,培养良好的安全习惯,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为公司的稳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篇20
本规程旨在保障码头机修工的生命安全,提高设备维护效率,减少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设备损坏和生产中断。通过规范操作流程,强化安全意识,确保机修工作的顺利进行,为码头的稳定运营提供有力保障。
篇21
本规程旨在降低机修工在工作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设备故障和停机时间,确保生产线的稳定运行。通过规范操作,可以预防意外伤害,减少工伤事故,维护企业的安全生产环境,同时也保障了企业资产不受损失。
机修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1.维修人员须经三级(公司、车间、工段)安全教育和技能教育,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特种作业人员须应经专门培训合格后,取得劳动部门发给的特殊工种操作证后,持证上岗。
2. 维修人员作业过程中,必须严守操作规程,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得违章作业,并随时制止和举报他人违章作业。
3.上班前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并根据现场工作环境状况,做好相应防护用品的准备工作,穿戴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绳防护服、护目镜、面罩等。
4.班前和班中禁止喝酒,当班时不准打闹、睡觉、做与工作无关的事。
5.承担车间所有机械设备及相关辅助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5.1定期维护、保养、注油、检查、修理、故障排除;
5.2各人专管的生产设备,每班至少巡视、点检二次,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车间主任,并为维修作好配件和准备工作;
5.3设备生产或检修过程中,发现异常应及时向车间主任、带班长汇报,立即进行处理,设备不得带病运转。
6.认真做好设备维修工作,及时排除设备故障,确保生产设备正常运转,减少停机时间:
6.1停车检修时,必须切断电源,并在控制台挂上“正在检修,禁止合闸”的警告牌子,在主机工确认后方可允许检修开始;
6.2检查设备要注意周围人员的安全及设备运转情况,如存在不安全隐患必需彻底清除,再进行工作;
6.3多人工作时要有负责人,统一协调指挥;
6.4维修时如查不出原因或自己无法解决的技术问题应立即与车间主任联系;
6.5不准随意拆除安全罩等防护设施,如果是工作需要,工作完成后应及时恢复,防止伤人;
6.6设备检修完成后必须上好护罩和防护装置,再联系操作者试车验收;
6.7检修完成重新起动设备前,负责做最后的检查:
6.7.1详细检查设备各部件是否符合要求;
6.7.2检查机器内是否有遗留物;
6.7.3转动、移动部件周围是否有障碍物;
6.7.4先用人工转动后,再发出开车信号,才能试车。
6.8每次设备修理结束后,应观察一段时间确无问题,请运转班长在报修单上签字确认后,才算完成任务。
7.维修中使用电动、气动和液动工具前应检查所使用的工具是否可靠,要戴好绝缘防护用品使用时要遵守专用工具的使用安全操作规程。
8.工作前必须检查手用工具是否正常,并按钳工安全操作规程执行。
9.使用行灯必须用36v或36v以下的安全电压。
10.清洗零件时,做好安全防火工作:
10.1不准用汽油、苯等易燃品清洗零件,擦洗地面或设备;
10.2严禁吸烟或进行其它明火作业;
10.3使用后的废煤油、废柴油及易燃易爆物品,应及时交仓库统一保管,不准倒入下水道。
11.使用千斤顶支承大工件时,千斤顶使用要按千斤顶安全操作规程执行;
12.严禁野蛮操作:
12.1在高空处往下抛物品伤人;
12.2敲打工件时,严禁刚性撞击,应采用铜质或木质物件传力;
12.3拆装大件或笨重物件,须在起重机械配合下进行时,应有专人指挥;
12.4严禁带电带压作业,如必须作业时,应事先与班长和安全员联系,经同意,采取必要的措施后方可进行;
12.5递接工具、材料、零件时禁止投掷,禁止隔着运动部件传递;
12.6不得擅自操作设备,开闭使用中的各种电气开关、水阀、气阀;
12.7维修设备时需要转动、点动设备,必须和岗位工联系,由岗位工操作;
12.8未放松的弹簧禁止进行切割,拆弹簧时不准脸面对弹簧;
12.9工作环境应当满足维修或者改装工作任务的要求,当因气温、湿度、雨、雪、冰、雹、风、光和灰尘等因素影响而不能进行工作时,应当在工作环境恢复正常后开始工作;
12.10两人或多人抬起物件时,应先清除走道障碍物,行动统一,步调一致。
12.11在检修装配工作中,当两物件螺孔错位时,禁止用手指伸入孔内调整,装配时,严禁用手探摸螺孔;
12.12在拆卸笨重庞大的设备部件时,应放置稳固;
13.在禁止烟火的场所,严禁吸烟、明火。
14.用油煮或明火加温物件时,要做好消防防护,有专人看管,用完后及时将火熄灭。
15.维修结束后,做好收尾工作:
15.1要对维修设备进行试运行,无异常后,做好维修记录;
15.2检查清点工具及剩余材料,维修工具、机具必须完好,使用后擦净油污;
15.3认真清理打扫现场,擦拭设备,保证现场和设备无油污,垃圾归位;
15.4换下来的旧零件应收回,带回机修间,如能修复,尽可能修理,贵金属配件应交仓库回收。
16电器或电动工具发生故障时,应交电工处理,维修工不得自行拆卸维修:
16.1维修工不准动手铺设电线路、接临时电源;
16.2供电、控制系统出现故障,要求电工处理,非电工不得进行电气维修;
16.3电焊机、照明、临时线的接线,应叫电工处理,非电工不得操作;
16.4电器设备故障维修必须找维修电工;
16.5不准擅自将插座拆卸不用,不准直接将电线插入插座使用。
17.每周整理检查备件一次,并上报车间主任,应确保有足够的维修备件。
18. 备品备件取用应有记录,修理应填报修单,做好个人工作记录。
100位用户关注
100位用户关注
90位用户关注
89位用户关注
87位用户关注
46位用户关注
24位用户关注
85位用户关注
34位用户关注
18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