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
集控维护工的操作规程旨在规范工作流程,保证电力、化工、制造等行业的生产设备稳定运行,减少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设备损坏和生产中断。通过严格执行规程,可以提高设备利用率,延长设备寿命,降低维护成本,保障生产安全,最终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篇2
集控室操作规程的制定与执行旨在:
1.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标准化操作,减少错误,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2. 确保生产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设备资产。
3. 保障产品质量:通过规范操作,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提升产品品质。
4. 优化资源利用:合理调度,降低能耗,实现可持续生产。
5. 符合法规要求:满足国家及行业对安全生产的法规标准,规避法律风险。
篇3
集控室岗位操作规程旨在规范生产流程,保障设备安全运行,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明确的职责划分和操作流程,可以降低人为错误,预防安全事故。规程的执行有助于培养员工的专业素养,提升团队协作能力,确保企业生产活动的稳定和高效。
篇4
集控室安全操作规程的设立旨在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防止设备损坏,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和高效。通过严格的规程执行,可以降低事故风险,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篇5
调度集控员操作规程旨在规范集控员的工作行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故障率,保障生产安全。通过严格执行规程,可以实现以下目标:
1. 确保生产流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减少因人为因素导致的生产中断。
2. 提升设备利用率,通过合理调度延长设备寿命。
3. 降低事故风险,保护员工生命安全,防止财产损失。
4. 优化数据管理,为生产决策提供准确信息,支持持续改进。
篇6
调度集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旨在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通过严格的监控、管理、维护和培训,降低设备故障率,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生产效益。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增强客户信任,符合国家相关法规要求,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篇7
集控员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目的在于:
1. 保障人身安全: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工伤事故,保护员工生命安全。
2. 维护设备稳定:防止错误操作引发的设备故障,确保电力生产的连续性。
3. 提升工作效率:通过规范操作,减少因失误造成的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4. 降低风险:通过严格遵守规程,减少潜在的法律和经济损失。
篇8
集控室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旨在确保电力、化工、冶金等行业的生产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保护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设备的完好。通过规范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设备故障率,保障企业正常运营,同时也有利于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篇9
集控工操作规程的制定与执行旨在确保电力、化工、冶金等行业的生产安全与效率。其重要性体现在:
1. 提升安全性:通过明确的操作步骤和安全规定,减少误操作导致的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
2. 保证生产效率:标准化的操作流程有助于减少停机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
3. 延长设备寿命:规范的维护保养可以防止设备过早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
4. 支持决策:准确的数据记录与分析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优化生产过程。
篇10
集控工操作规程的制定旨在:
1.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减少因错误操作导致的设备停机和生产延误。
2. 确保设备安全:预防设备故障和安全事故,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财产不受损失。
3. 保证产品质量:通过规范化的监控和控制,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4. 培训新员工:为新入职的集控工提供清晰的操作指南,加速其融入工作环境。
5. 提升团队协作:通过明确的沟通协调机制,增强团队间的配合,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篇11
装车站集控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制定旨在确保铁路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防止因操作不当导致的事故,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设备完好。规程的执行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因错误操作引起的延误,同时增强集控员的安全意识,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为铁路运输的稳定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篇12
集控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旨在降低生产过程中的风险,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防止设备损坏和生产事故的发生。其重要性体现在:
1. 提高安全性:规程有助于预防人为错误,减少事故概率。
2. 保证效率:规范的操作流程能确保设备高效运行,避免因故障导致的生产延误。
3. 保护资产:遵守规程可以延长设备寿命,减少维修成本。
4. 法规遵从:符合国家和行业的安全法规要求,避免法律风险。
篇13
洗煤厂集控室电气安全操作规程旨在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预防电气火灾、触电等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减少设备损坏,保证生产效率,同时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规要求,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形象。
篇14
集控操作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旨在确保操作员在执行任务时的人身安全,防止设备损坏和生产事故的发生。通过规范操作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因操作不当引发的故障停机,从而保证生产线的稳定运行。规程的实施也有助于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营造安全的工作氛围,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篇15
煤矿集控室的安全操作规程旨在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防止设备损坏,确保煤矿生产活动的稳定进行。通过规范操作流程,可以降低事故风险,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有利于维护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声誉。
篇16
集控维护工操作规程旨在确保集控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停机时间。通过规范的操作流程,可以预防潜在问题,延长设备寿命,同时保证员工的安全。维护工的职责不仅是修理设备,更是预防性维护,通过日常维护工作,降低设备故障率,为企业的生产活动提供坚实保障。
篇17
集控操作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旨在确保生产过程中人员的安全,防止设备损坏,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明确的操作流程,增强员工对安全规范的理解和执行,降低风险,保障企业运营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规范化的操作也有利于提升团队的整体素质,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文化。
篇18
集控操作规程旨在确保集中控制系统(简称“集控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其重要性体现在:
1. 统一操作标准:规程为操作员提供一致的操作指南,减少人为错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2. 保障安全:通过明确的安全规定,预防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和设备安全。
3. 提升效率:标准化流程减少无效工作,优化资源分配,提升整体运行效率。
4. 支持决策:通过对数据的记录和分析,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实现持续改进。
篇19
集控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旨在保障集控系统的稳定运行,预防和减少因操作不当或安全漏洞引发的事故。其重要意义在于:
1. 保护企业资产:集控台通常涉及关键业务,确保其安全运行能避免重大损失。
2. 维护生产效率:通过预防性维护和及时响应,减少停机时间,保持生产流程的顺畅。
3. 建立责任体系:明确操作规范,使每个员工明白自己的职责,提高整体安全水平。
篇20
本规程的制定旨在提高调度员集控员的安全意识,降低生产过程中的风险,保障人员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通过规范的操作行为,可以预防误操作导致的设备损坏,减少生产中断,保证企业的稳定生产和经济效益。良好的安全操作习惯也有助于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企业的整体形象。
篇21
集控员操作规程的设立旨在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与高效。通过规范操作行为,可以减少因人为错误导致的设备故障和安全事故,提高生产效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良好的维护保养习惯能预防潜在问题,降低维修成本。规程还能提升集控员的专业技能,增强其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确保生产活动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篇22
煤矿集控室的安全操作规程旨在规范操作流程,预防安全事故,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矿工生命安全和煤矿的可持续运营。通过严格执行规程,可以减少设备故障,降低能源浪费,同时提升集控室的管理水平,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生产的高效运行。
篇23
集控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旨在确保电力、化工、矿山等行业的生产安全,预防因操作不当引发的事故。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提高集控员的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行为,降低设备故障率,保障生产连续稳定,同时也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
篇24
集控操作室操作规程的存在,旨在实现以下目标:
1. 确保生产安全:通过规范操作流程,降低因人为失误导致的设备故障和安全事故。
2. 提升效率:通过优化运行参数和及时故障处理,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3. 保障质量:通过精准的数据记录和分析,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4. 延长设备寿命:通过定期维护保养,减少设备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5. 促进团队协作:明确的沟通协调机制有助于提升团队合作效率,确保生产流程顺畅。
篇25
输煤专线集控室安全操作规程旨在确保集控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保障设备正常运行,预防因操作不当引发的事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行风险,同时维护企业的安全生产环境,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篇26
集控工安全操作规程旨在规范集控工的操作行为,减少因操作不当引发的安全事故,保障生产过程的稳定和效率,同时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维护企业的正常运营。通过严格执行此规程,可以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设备维修成本,提升整体生产效益。
篇27
调度集控员的操作规程旨在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高效,通过规范其职责,提高生产系统的协调性与应变能力,降低生产风险,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集控员的精准调度能有效减少生产浪费,提升产品质量,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篇28
集控室安全操作规程旨在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防止因人为失误或设备故障导致的事故。其重要性体现在:
1. 人员安全:确保操作员的生命安全,减少工伤事故。
2. 设备保护: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3. 生产效率:通过规范操作,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4. 环境影响:减少因事故引发的环境污染,符合环保要求。
5. 法规遵守:满足国家相关安全生产法规,避免法律风险。
篇29
胶带输送机司机集控开关安全操作规程旨在规范司机的操作行为,确保设备安全、高效运行,防止因操作不当引发的事故,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企业财产不受损失。通过严格执行规程,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设备故障率,同时培养司机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集控操作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
一、具备组织和指挥生产的能力,熟悉生产管理,并经专业技术培训,通过考试,取得合格证后,方可持证上岗操作。
二、须知
1、选煤工艺流程图、机械联系图、闭锁关系,各主要作业的工艺作用。
2、主要作业机电设备名称、性能、构造、技术特征,设备编号。
3、风、水、电系统的工作情况,能合理的调配,确保生产使用。
4、选煤作业各生产区域的防尘、防爆、防水、防火等有关报警联系,汇报有关人员排除故障。
5、选煤作业通讯及信号联系,对外各单位的通讯联系。
6、选煤作业各主要工艺参数,控制方法及产品数、质量指标要求。
三、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询问系统设备是否按计划检修完毕,了解临时安排的或抢修的检修项目是否完成和验收,核对检修停电工作票是否交回。
2、调出报警屏幕观看设备报警,有无影响起车设备,通知各岗位操作人员检查设备,做好起车准备并须得到反馈,确认正常。
3、根据工艺要求,对关键设备的设定值进行合理调整,同时检查控制室操作日志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值班主任或工长。
4、询问、记录各产品仓位。
5、查看合格介质桶液位情况,要特别注意合格介质桶是否有放空现象。要询问、记录浓缩机的操作扭矩和清水层。
6、查看合格介质液密度,询问补充介质情况,随时做好系统补加介质准备。
7、按指定的原煤量配比,选择好合适的原煤给料机,按需求设定总给煤量。
8、检查各生产系统模拟盘、操作控制盘指示灯及自动数码显示器是否良好,pid控制器工作是否正常。
9、若生产系统停车时间超过6h以上,应通知操作工提前做好合介泵放底流及合介桶的鼓风搅拌工作,以确保各介质泵启动后顺利上料。
10、电话通知暗道岗位工所开给煤机的编号和所带给煤量。
11、开车准备完毕后,通知值班主任,如无变化,即可进入起车状态。
四、开车
1、首先向各岗位发出三次起车预警信号后,由对讲机呼叫各岗位现场工作人员作好起车准备。
2、集控员按逆煤流顺序逐台设备手动起车;同时用对讲机通知岗位人员现场观察设备运转情况。
3、等起到暗道皮带时,集控员根据电脑显示情况调整系统参数,待一切正常后把所有系统打到联锁状态,启动给煤机,调节给煤量。
4 根据在线灰分仪的显示,及时调整入厂原煤量及分选密度,确保各产品质量符合规定。
5、生产系统正常运行,必须在联锁集控状态下进行。
6、系统起车未带煤之前或生产中处于短时间紧急处理故障,需旁路起车或旁路运行时,操作人员精力要集中,一旦起车进入正常后,给煤前或故障排除后立即将转换开关打到联锁状态。如故障排除时间过长,系统应停止给煤,处于空负荷状态下运行,必要时停止系统设备运转,待故障排除后再重新启动设备。
7、及时确认各报警内容,并将报警内容及时通知有关人员进行检查处理。
五、停车
1、只有当出现非常紧急情况,才可以按下控制电脑上的紧急停车按钮,进行紧急停车。
2、正常停车时,按顺煤流方向手动停车。
六、操作注意事项
1、煤泥水系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起车时间,必要时可以提前起车,若因故障系统不能正常运转时,应停止系统加煤,并及时汇报值班主任。
2、停车后需单开有关设备时,先解除联锁,再就地起车。
3、系统紧急停电后,送电时应先考虑马上启动浓缩机底流泵;起浓缩机时,了解现场扭矩变化情况。
4、与各岗位密切配合,对各项指令都要迅速做出反应,确保安全生产。
70位用户关注
70位用户关注
48位用户关注
48位用户关注
41位用户关注
61位用户关注
71位用户关注
71位用户关注
87位用户关注
48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