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炔安全操作规程
乙炔是一种高度易燃、易爆的气体,广泛应用于焊接、切割和其他工业生产中。为确保员工安全,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我们制定以下乙炔安全操作规程:
1. 存储与搬运
- 乙炔气瓶应存放在通风良好、无火源、无热源的专用区域。
- 搬运时轻拿轻放,不得滚动或剧烈撞击。
2. 使用前检查
- 使用前,必须检查乙炔气瓶阀门、减压阀、软管和接头是否完好无损,无泄漏迹象。
3. 减压与连接
- 连接乙炔气瓶前,确保减压阀已关闭,连接后需检查连接处是否牢固无泄漏。
- 打开气瓶阀门时,应缓慢操作,以防压力骤增引发泄漏。
4. 使用过程
- 工作现场应保持整洁,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 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泄漏,应立即关闭气瓶阀门,进行维修后再使用。
5. 应急处理
- 发生泄漏时,迅速撤离现场,启动应急预案,严禁自行灭火。
- 火灾情况下,使用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禁止用水扑救。
6. 关闭与清理
- 工作完毕后,先关闭乙炔阀门,再关闭减压阀,断开连接,清理工作区域。
本乙炔安全操作规程旨在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规范乙炔的存储、搬运、使用和处理流程,降低潜在的火灾和爆炸风险,保障企业生产和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
1. 员工须接受乙炔安全操作培训,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2. 禁止私自调整乙炔气瓶的减压阀设定,以免压力失控。
3. 定期检查乙炔设备,及时更换磨损或损坏的部件。
4. 工作现场应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并确保所有人员知晓其使用方法。
5. 在封闭或有限空间内使用乙炔时,必须采取额外的安全措施,如通风、监测氧气和乙炔浓度等。
6. 任何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务必严格遵守。
通过执行这些规程,我们期望能最大程度地减少乙炔操作的风险,创造一个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每一位员工都有责任理解和遵循这些规定,共同维护我们的工作安全。
第1篇 乙炔安全操作规程
1、搬运乙炔瓶时要轻拿轻放,严禁用拖、滚、滑方式,或用电磁机械装卸。
2、开启气瓶时,动作要缓慢,严禁使用铁制工具敲打乙炔瓶和附件,以免引起火花发生爆炸。
3、乙炔气瓶不得靠近电器设备和热源。
4、操作室内严禁烟火,焊、割操作时接地线不准联结在乙炔管道上。如确需焊、割,应按动火规定执行。
5、乙炔房室内应配备干粉、沙箱灭火器材。
6、乙炔房室内要保持空气流通,室内照明、通风要使用防爆器材。
第2篇 氧-乙炔焊割实训安全操作规程
1、 焊前应检查焊炬、割炬的射吸力,焊嘴,割嘴是否堵塞,胶管是否漏气等。
2、 氧气瓶与乙炔瓶要分开、安全、稳定摆放。严禁油污,不得随意搬动。
3、 严格按操作顺序点火:先开乙炔,后开氧气,再点火。
4、 严禁在氧气和乙炔阀同时开启时,用手或其它物体堵塞焊咀、割咀,严禁用已然火炬放在工件上或对准他人、胶管等物件。
5、 不用手接触被焊工件和焊丝的焊接端,以免烫伤。
6、 气焊熄灭时,先关乙炔后关氧气以免回火。发现回火,应立即关闭氧气、乙炔,并迅速报告指导老师。
7、 严禁将炽热件压在输气胶管上。
8、 下课时,整理好工具及物件,搞好环境卫生。
第3篇 氧气乙炔设备使用安全操作规程
一、运输、储存和使用气瓶时避免激烈振动和碰撞冲击,防止气瓶直接受热。
二、严禁氧气瓶与乙炔瓶等易燃气瓶混装运输。
三、氧气瓶与乙炔瓶明火距离不少于10米,而气瓶间距离保持5米以上。
四、开启瓶阀时,用力要平稳,操作者应位于出气口侧以防受气体冲击,使用减压器时应检查气瓶丝口是否完好、紧固,防止高压冲掉。
五、严禁将瓶内气体用尽,须留有余压以防空气倒灌和用于检查。
六、必须按规定连接气带与气瓶,严禁乱接胶管,以防事故,且氧气、乙炔胶管长度以20—30米为宜。
七、焊割时发现回火或发现有倒吸声音,应立即关闭割炬上的已炔阀门,再关闭氧气阀门,稍停后开启氧气阀门把焊割内灰尘吹掉,恢复正常使用。
八、在输气胶管或减压器发生爆炸,燃烧时应立即关闭瓶阀。
九、若发现瓶阀易烧塞或瓶体等部位有漏气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把气瓶转移到安全地点妥善处理且附近不得有火源。
十、当气瓶瓶阀易烧塞或其它部位因漏气而着火时应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同时用水冷却瓶壁以防进一步发生危险。
十一、若发现瓶壁温度异常升高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用大量的冷水喷淋以防燃烧和爆炸事故。
十二、氧气、乙炔瓶在运输中严禁使用电动葫芦,塔吊等器器械吊装运输,动输过程中必须先撤去减压器、氧气、乙炔瓶上必须确保防振圈,气带严禁漏气。
十三、使用氧气、乙炔设备时应根据钢材厚度选择适当的割具,在切割材料中应把材料垫高10mm左右,防止氧化铁割烂下面材料。
十四、使用结束时,须将气瓶阀门关闭,收好气带,并将气瓶放回规定位置,整理好氧气设备,并打扫使用场所清洁。
十五、氧气、乙炔焊割作业人员必须取得焊割作业特种作业证,做到持证上岗。
第4篇 氧气瓶乙炔瓶的使用管理和运输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一般规定
1、氧气瓶、乙炔瓶的使用、搬运工必须经过有关培训,经考核合格后发证、持证上岗。
2、凡操作人员都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包括工作服、安全帽、防砸鞋、手套等)用品,女工发辫要盘入帽内,工作服要整齐利索。禁止带围巾、穿高跟鞋和拖鞋或赤脚在现场作业。
3、清扫工作现场时,严禁用水冲洗电气设备、电缆、照明、信号线路以及设备传动部件,不得用水淋浇轴瓦降温。
4、工作现场应经常保持整齐清洁,地面做到“四无”(无积煤、无积水、无积尘、无杂物),设备做到“五不漏”(不漏煤、不漏水、不漏油、不漏电、不漏气)。
5、严禁用将氧气瓶和乙炔瓶一起搬运。
二、操作程序
1、操作人员在开闭气瓶的气阀时,应该站在气阀的侧面,使用适当的工具慢开慢闭。
2、气瓶的气阀冻结时,应先把气瓶移到较暖的地方或用洁净的温水解冻,严禁用火烘烤。
3、气瓶的瓶嘴、瓶身严禁沾染油脂,如果手上、衣服上或者所用工具上沾染油脂时,严禁接触气瓶。
4、气瓶在使用时放置地点应符合下列要求:
(1)夏日不应放在烈日爆晒的地方。
(2)不要放在容易跌落或容易受外来冲击的地方。
(3)与明火的距离不应小于10米,实在难达到10米时,应保证不小于5米,而且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4)采暖期和暖气片距离应该不小于1米。
(5)氧气瓶、乙炔发生器和焊接处三者之间距离均不得小于10米,确实难达到时应该不小于5米,而且必须采取可靠保护装置。
(6)防止气瓶局部受热的档板距离应该不小于100毫米。
5、气瓶的气体不能全部用尽,应留有不小于4.9×10pa的压力, 拧掉安全帽标上“已用完”的记号,然后入库或运走。
6、气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时应采取妥善措施。
三、存放及搬运中注意事项
1、存放气瓶的地点除符合第4条规定外还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1)要放在僻静的、人员来往少的地方。
(2)温度不得超过35℃,超过时应采取降温措施。
(3)应该张贴有关气瓶贮存的规章制度和“严禁烟火”等标志。
(4)应该配备适当种类和数量的消防器具和器材。
(5)要放在专用的支架上,头部朝向无人方向,
(6)气瓶必须拧紧安全帽。
(7)在贮存气瓶的地点10米以内禁止堆放易燃品和使用明火进行工作。
(8)交付运输的每个气瓶,应该装设厚度大于25毫米的防震胶圈两个或其它防震装置,并且必须拧紧安全帽,在运输途中,必须保证不使气瓶跌落、撞击、沾污和损坏。
2、运输氧气瓶时,必须遵守下列事项:
(1)禁止搬运人员在搬运时吸烟。
(2)气瓶头部必须朝向一方,装好车的气瓶应该保证可靠牢固。
(3)在夏季必须加以适当的遮盖,防止日光爆晒。
(4)必须轻卸,防止震动,严禁采用抛、滚、滑的装卸方法。
(5)用车运输的气瓶一般应该按箱横向放置。
(6)易燃品、油脂或者带有油污的物品,不得与气瓶同车运输。
第5篇 氧气瓶和乙炔气瓶使用安全操作规程
1、在连接减压器前,应将氧气瓶的输气阀门开启四分之一转,吹洗1~2秒钟,然后用专用的扳手按上减压器。工作人员应站在阀门连接头的侧方。
2、气瓶上的阀门或减压器气门,若发现有毛病时,应立即停止工作,进行修理。
3、氧气瓶应涂有天蓝色,用黑颜色标明“氧气”的字样,乙炔气瓶应涂白色,并用红色标明“乙炔”字样,气瓶在保管、使用中,严禁改变气瓶的涂色和标志,以防上层涂色脱落造成误充气。
4、氧气瓶内的压力降到0.196千帕,不准再使用。用过的瓶上应写明“空瓶”或放在氧气瓶专用空瓶堆放处。
5、氧气阀门只准使用专门的扳手开启,不准使用凿子、锤子开启。乙炔阀门须用特殊的键开启。
6、在工作地点,最多只许有两个氧气瓶:一个工作,一个备用。
7、使用中的氧气瓶和乙炔气瓶应垂直放置并固定起来,氧气瓶和乙炔气瓶的距离不得小于8米。
8、严禁使用没有减压器的氧气瓶。
9、禁止装有气体的气瓶与电线相接触。
10、在焊接中禁止将带有油迹的衣服、手套或其他沾有油脂的工具、物品与氧气瓶软管及接头相接触。
11、安设在露天的气瓶,应用帐棚或轻便的板棚遮护,以免受到阳光的暴晒。
第6篇 氧乙炔火焰淬火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氧乙炔火焰淬火工的安全操作规程
1.电石:
(1)禁止用铁凿子和铁锤开电石桶,而应当用青铜制的小锤或专用器具来开桶。电石桶打开后必须盖好;
(2)电石桶存放到库房或指定地点;
(3)捣碎电石时应用青铜锤子。
2.氧气瓶:
(1)氧气瓶应直立放置,并用卡子等加以固定。平放对,必须使气门比底座稍高;
(2)禁止将氧气瓶放在靠近火源、热源的地方。防止碰撞和在阳光下曝晒;(3)氧气瓶不应与乙炔发生器放在一起,应该相距5~10米以上;
(4)氧气瓶上不允许有油脂,不准用有油渍的手套去开氧气瓶;
(5)氧气瓶在压力调节器、压力表不正常、无铅封或安全阀不可靠时禁止使用;
(6)瓶内氧气所示压力不得少于0.05兆帕。
3.乙炔发生器:
(1)乙炔发生器与火焰淬火工作地点之间距离应不少于10米。应避开电线的闸刀开关及送风机的抽风地点等;
(2)乙炔发生器的水温不得超过60℃。周围空气不得超过40℃。乙炔气温不得超过100℃;
(3)禁止将明火、燃着的烟卷或炽热的物件接近乙炔发生器。发生器防爆膜不可随便代用,并应经常检查;
(4)气温低于0℃时,乙炔发生器内应加热水或食盐水、氯化钙水。下班时将乙炔发生器内的水全部放净;
(5)乙炔发生器冰冻时,可用热水或蒸气加热融化,不允许用明火加热或铁棍撬打;
(6)每台淬火机必须配有回火防止器,并应灌上一定高度的水位。每次工作前和发生回火后,都要检查一次水位。严寒时可加盐水以防冰冻;
(7)乙炔发生器和回火防止器应经常清洗;
(8)装出电石时严禁用钢制工具敲打乙炔罐,防止产生火花爆炸。乙炔压力不得超过0.15兆帕。
4.输气软管和喷火嘴:
(1)禁止将软管设在明火、热导管、电线或其它热源附近;
(2)软管不准有漏气和堵塞现象。使用新的软管时应用压缩空气吹净管内滑石粉或灰屑;
(3)如果乙炔软管着火,应将软管着火处上方弯折;氧气软管着火不准用弯折办法,应关闭上一级氧气阀门。
(4)喷火嘴应用紫铜制造,不得用黄铜;喷嘴不准放在地上;(5)喷火嘴温度过高时,应暂停操作或关闭乙炔气门,但不得关闭氧气,然后将喷火嘴置于冷水中冷却;
(6)点燃时,应先小开氧气门,再开乙炔气点燃,然后调节,熄灭时应先关乙炔气门,再关氧气门。为避免喷火孔爆炸,也可先关闭一些氧气(不能一下子关死),再关乙炔。最后将氧气门关死。5.其它;
(1)工作前应预备好淬火冷却用水;
(2)工作完毕应整理好氧气和乙炔软管,并打扫工作场地卫生。
第7篇 氧气、乙炔汇流排安全操作规程
1、 氧气、乙炔汇流排的操作必须由熟悉氧气、乙炔性能的操作工专人进行,室内严禁烟火,灭火器材齐全并不得存放油性物品。
2、 每组汇流排由两侧汇流排组成,操作工根据用气负荷情况开启相应的截止阀和减压阀,实施单侧供气或两侧同时供气。
3、 单侧汇流排开启:应缓慢开启减压器前的截止阀,此时压力表指示输入压力,再顺时针转动减压器调节螺杆,使低压压力表p2指示值达到要求再向气路供气。向减压器供气时,应防止突然开启,以免冲击减压器,使减压器失灵。
4、 停止供气时,只需旋松减压阀的调节螺杆,p2压力表指示值为零后再关闭截止阀。
5、 减压器的高压腔和低压腔都装有安全阀,平时切勿扳动安全阀。发现减压器有损坏或漏气,或低压表压力有不断上升,以及压力表回不到零位等现象时,应及时进行检修。
6、 汇流排投入使用后,应做好日常维护,严禁敲击管件,正常使用中,每年必须对压力表进行计量检测。
7、 连接部位发现漏气时,一般是由于螺纹扳紧力不够,或垫圈损坏,应适当扳紧或更换密封垫圈。严禁在漏气状态下使用,否则有爆炸的危险。
8、 修理或更换氧气管道上的阀门,密封填料等附件必须先用四氯化碳进行脱脂处理合格后,方可进行安装。
9、 严禁用带油性的手套触摸瓶阀及软管接头。
10、 氧气瓶严禁与乙炔瓶同室储存。
11、 气瓶严禁剧烈震动和敲击碰撞,不得靠近火源。不得使用安全检验合格期以外的气瓶。瓶内气体切勿用尽,必须留有剩余压力。
12、 乙炔汇流排上的回火防止器不得拆除使其直通,输出压力不得超过0.15mpa。
13、 氧气、乙炔管道应可靠接地,接地电阻≤10欧姆。
第8篇 氧乙炔火焰喷涂焊枪安全操作规程
1、喷枪在使用之前必须检查它的射吸性能,检查时应接上氧气管、打开乙炔阀和氧气阀(此时乙炔管没有插上喷枪),用手指轻轻接触喷枪的乙炔进气口。如果感到有一股吸力,说明射吸正常,可以使用。反之不正常,应予检查修理。
2、喷枪在点火前,应检查其连接各处气路气阀的气密性,如有漏气现象,必须加以修理。
3、严禁在氧气阀门和乙炔阀门同时开启时,用手或其它物体堵住喷枪喷嘴,以防氧气倒流,进入乙炔发生器。
4、喷枪的各路气体通道均不得沾染油污,以防氧气遇到油脂燃烧爆炸。
5、不准将正燃烧的喷枪随意卧放在地上或其它物体上。
6、喷嘴配合不得碰毛,否则在使用时易放炮,甚至“回火”。
7、如发现回火时,粉末喷枪应立即关闭枪体上乙炔气阀,线材喷枪应立即关闭总阀,这样,回火就在枪内很快熄灭,稍等一下,再打开总阀,吹出枪内残留的烟灰,然后点火使用。点火时应用打火枪,禁止用烟蒂点火,否则容易烫伤手。
8、线材喷枪传动部位应经常保持润滑,可加一些二硫化钼的稀薄油脂。
9、喷枪停止使用时,应与软管一起挂起来,或放在箱盒内,以防尘土及杂质侵入,影响使用。
第9篇 乙炔瓶使用安全操作规程
1.乙炔瓶在运输和储存时,环境温度不得超过40°c,超过时应采取降温措施。
2.使用、运输乙炔气瓶时,禁止敲击、碰撞。
3.不得靠近火源和电气设备,夏季要防止暴晒。与明火或气焊、气割距离不小于10米(高空作业时应与作业垂直地面处的水平距离为准)。
4、与氧气瓶和氧气阀门的距离不小于5cm。
5.吊运搬运时应使用专用工具和防震的运输车辆,严禁用钢丝绳,链子吊装搬运。
6.严禁放置在通风不良或有放射性的射线场所。
7、工作地点不固定,移动频繁时应装于专用小车上。
8、使用时要注意固定,必须垂直使用,防止倾斜,禁止卧放使用。
9、必须装上专用的乙炔减压器,回火防止器。开启时操作者应站在出口的侧后方,动作要轻缓。
10.严禁铜银汞等及其制品与乙炔接触,必须使用铜合金器具时,合金铜含量应低于70%。
11.乙炔瓶内气体严禁用尽,必须留有不低于下表规定的剩余压力。
环境温度
<10°c
0~15°c
15~25°c
25~40°c
剩余压力(kg/cm2
0.5
1
2
3
12.气瓶冻结用低于40°c热水化开,严禁用火烘烤。
13.不准两个焊距用一个瓶。
第10篇 氧—乙炔火焰淬火工安全操作规程
1.电石:
(1)禁止用铁凿子和铁锤开电石桶,而应当用青铜制的小锤或专用器具来开桶。电石桶打开后必须盖好;
(2)电石桶存放到库房或指定地点;
(3)捣碎电石时应用青铜锤子。
2.氧气瓶:
(1)氧气瓶应直立放置,并用卡子等加以固定。平放对,必须使气门比底座稍高;
(2)禁止将氧气瓶放在靠近火源、热源的地方。防止碰撞和在阳光下曝晒;
(3)氧气瓶不应与乙炔发生器放在一起,应该相距5~10米以上;
(4)氧气瓶上不允许有油脂,不准用有油渍的手套去开氧气瓶;
(5)氧气瓶在压力调节器、压力表不正常、无铅封或安全阀不可靠时禁止使用;
(6)瓶内氧气所示压力不得少于0.05兆帕。
3.乙炔发生器:
(1)乙炔发生器与火焰淬火工作地点之间距离应不少于10米。应避开电线的闸刀开关及送风机的抽风地点等;
(2)乙炔发生器的水温不得超过60℃。周围空气不得超过40℃。乙炔气温不得超过100℃;
(3)禁止将明火、燃着的烟卷或炽热的物件接近乙炔发生器。发生器防爆膜不可随便代用,并应经常检查;
(4)气温低于0℃时,乙炔发生器内应加热水或食盐水、氯化钙水。下班时将乙炔发生器内的水全部放净;
(5)乙炔发生器冰冻时,可用热水或蒸气加热融化,不允许用明火加热或铁棍撬打;
(6)每台淬火机必须配有回火防止器,并应灌上一定高度的水位。每次工作前和发生回火后,都要检查一次水位。严寒时可加盐水以防冰冻;
(7)乙炔发生器和回火防止器应经常清洗;
(8)装出电石时严禁用钢制工具敲打乙炔罐,防止产生火花爆炸。乙炔压力不得超过0.15兆帕。
4.输气软管和喷火嘴:
(1)禁止将软管设在明火、热导管、电线或其它热源附近;
(2)软管不准有漏气和堵塞现象。使用新的软管时应用压缩空气吹净管内滑石粉或灰屑;
(3)如果乙炔软管着火,应将软管着火处上方弯折;氧气软管着火不准用弯折办法,应关闭上一级氧气阀门。
(4)喷火嘴应用紫铜制造,不得用黄铜;喷嘴不准放在地上;
(5)喷火嘴温度过高时,应暂停操作或关闭乙炔气门,但不得关闭氧气,然后将喷火嘴置于冷水中冷却;
(6)点燃时,应先小开氧气门,再开乙炔气点燃,然后调节,熄灭时应先关乙炔气门,再关氧气门。为避免喷火孔爆炸,也可先关闭一些氧气(不能一下子关死),再关乙炔。最后将氧气门关死。
5.其它;
(1)工作前应预备好淬火冷却用水;
(2)工作完毕应整理好氧气和乙炔软管,并打扫工作场地卫生。
第11篇 乙炔气瓶安全操作规程
一、乙炔气瓶存放的周围10米之内,不准放有易燃易爆物品及明火靠近存放,运输和使用中不得横卧在地。
二、乙炔气瓶存放处环境温度不得超过35℃,夏季须适当遮盖防止日光曝晒。
三、搬运乙炔气瓶要小心谨慎,做到轻搬轻放,禁止用肩扛或横在地上滚动、撞击。
四、严格按操作次序开启或关闭乙炔气瓶,正确调节好出口气量。
五、乙炔气瓶与动火点应保持10m以上距离,并与氧气瓶有5m以上间距,乙炔气瓶与电线不准混在一起,过横道应加保护。
第12篇 乙炔气气瓶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乙炔气瓶安全技术操作与维护的有关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焊接或切割作业需用气体。
本标准与q/kldy.j07.02.02氧气瓶安全操作与维护规程为成套使用。
2 人员要求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焊(割)炬工作原理、结构和性能,经培训考核合格上岗,按本规程使用维护和安全操作,严禁超性能使用。
3 主要技术参数
3.1 乙炔瓶是贮存和运输乙炔气的专用容器,其容积40l,工作压力1.5mpa,外表白色,红漆“乙炔不可近火”。乙炔气瓶每三年检查一次。
3.2 减压器见表1
表1
名称 | 型号 | 输入压力 mpa | 调节范围 mpa | 配套压力表mpa | 流量 m3/h | 连接螺纹 | ||
输入 | 输出 | 输入 | 输出 | |||||
乙炔减压器 | yqe-03 | 3 | 0.01~0.15 | 4 | 0.25 | 6 | 框架连接g5/8′一左 | m16×1.5一左 |
4 操作方法
4.1 工作前的准备
4.1.1 穿戴好防护用品,工作服要扎紧袖口、扣全纽扣,有长发的头发压在工作帽内。
4.1.2 检查瓶帽必须完整无损,与瓶体旋合紧密;安全胶圈应齐全。旋开瓶帽瓶嘴气阀应无缺损。
注1: 对超期未检的气瓶、颜色标记不符、安全附件不全,瓶体或瓶阀瓶阀螺纹损坏,不准使用。并报告相关部门
通知供气单位;
注2:取瓶帽时严禁用铁锤等敲击,只能用手或扳手旋取;
注3:运输、储存和使用乙炔瓶时,应避免烘烤和曝晒,环境温度一般不超过40℃。不能保证时,应采取遮阳措施
降温。
4.2 工作中的要求
4.2.1 移动搬运
a)搬运移动时,轻装轻卸放置平稳,瓶与瓶之间加衬垫固定,瓶嘴阀门朝同一方向,防止互相撞,以免引起损坏和爆炸;
b)移动作业时,应采用专用小车搬运,如需乙炔瓶和氧气瓶放在同一小车上搬运,必须用非燃材
料隔板隔开。
注1:严禁抛、滑、滚、碰和倒置。移动时,可以沿底部转动;
注2:严禁使用电磁起重机和用链绳捆扎吊装,严禁人力背运或吊运和瓶嘴帽当把手抬运;
4.2.2 存放与保管
a)乙炔瓶的储存仓库或储存间应有专人管理,并设置“乙炔危险”“严禁烟火”的标志;
b)应在干燥、通风良好场所。避开放射性线源,对库内的应专库分开存放,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
点的距离不得小于10m(高空作业时,此距离为在地面的垂直投影距离);使用时与氧气瓶的
安全距离为5米;停用时为2米;否则应采取可靠的遮护和屏蔽措施;
c)空瓶与实瓶应分开、整齐放置,并有明显标志。存放及使用应直立平稳可靠,且应有防止倾倒的措施;
d)使用乙炔瓶的现场,乙炔气的储存量不得超过5瓶,超过时应用非燃烧体或难燃烧体隔离出单独的储存间,其中一面应为固定墙壁 。
注1:气瓶存放处必须设置灭火器具(禁止用化学泡沫灭火器),且在明显、方便的地点;
注2:严禁带电电器设备接触气瓶,严禁在瓶体上引弧,严禁将乙炔瓶放置在电绝缘体上使用;
注3:气瓶不得储存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内,不得有地沟、暗道和底部通风孔,并且严禁任何管线穿过。
4.2.3 使用
a)安装减压器前,检查气瓶阀口上无粘附的污垢;
b)乙炔气瓶在使用时必须装设专用减压器、回火防止器。减压器安装前,应检查接头的螺帽、螺杆等应砂粒或金属屑,外观完整,表完好并在有效期内;
c)安装减压器与阀口的连接必须可靠,以防止开气时脱落;
d)减压器装好后,操作者应站在瓶阀的侧后面将调节螺杆拧松(按逆时针),开启气瓶阀门;
e)调整压力前,确认焊(割)炬或切割机调节阀关闭,进气接头与气管以连接,然后根据要求将减
压器的调节螺杆(按顺时针)调整所需工作压力;
f)用肥皂水检查瓶阀等各连接部位,确认应无泄漏关闭瓶阀待供焊(割)炬或切割机用时再开启;
g)当瓶内剩余压力0.05mpa时,停止使用进行更换,并将空瓶旋上帽。
注1: 使用前应检查焊(割)炬或切割机调节阀应关闭、进气接头与气管连接及气管外观。对磨损、划伤、穿孔、裂纹、老化、打折等现象应及时修理或更换;沾上油脂的及时清洗。并检查各部位安全可靠,接头处应用管卡夹紧;
注2:冬季当瓶阀、减压器冻结时,可用浸40℃热水的棉布盖上使其缓慢解冻。禁止敲击、碰撞;
注3:严禁卧放使用,对已卧放的乙炔瓶,必须先直立静止15min~20min后,再安装减压器,否则会引起燃烧爆炸危险;
注4:正常使用时,减压器指示的放气压力不得超过0.15mpa,放气流量不得超过2m3/h·瓶。如需较大流量时,应
采用多只乙炔瓶汇流供气;
注5:存放及装卸减压器应小心,当出现损坏、漏气、表动作不灵或其他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
注6:乙炔管在使用中脱落、破裂或着火时,在关闭焊(割)炬或切割机且火焰熄灭后,关闭阀门停止供气,如邻近建筑物或可燃物失火,应尽快将乙炔气瓶移到安全地点,防止受火场高热而引起爆炸;
注7:不同气体的减压器不能换用,当使用新减压器应有出厂合格证,调整工作压力应观察表的压力数值;
注8:乙炔(黑)与氧气(红)胶管不准互相代用和混用,管内堵塞物或新胶管在使用前必须用压缩空气清除。同
时乙炔气皮管的长度不能太短,一般为10m~15m为宜;
注9:严禁铜、银、汞等及其制品与乙炔接触,与乙炔接触的铜合金器具含铜量须得高于70%,以免发生爆炸;
注10:乙炔瓶使用过程中,开闭乙炔瓶瓶阀的专用搬手,应始终装在阀上。暂时中断使用时,必须关闭焊(割)炬或
切割机的阀门和乙炔瓶瓶阀,严禁手持点燃的焊(割)炬调节减压器或开、闭乙炔瓶瓶阀。瓶阀开启应缓慢,
关闭应关紧。
4.2.4 工作完毕应先松开减压器的调节螺杆(按逆时针),再关闭气瓶阀(当需取下减压器时先关闭气
瓶阀,待焊(割)炬或切割机、减压器内气体全部排出后关闭,最后将减压器的调节螺杆拧松(按逆时针)。
4.3 工作结束
4.3.1 工作结束时,对需取下减压器的,从气瓶上小心拆卸,妥善保存在干燥、清洁、无油污、腐蚀性和碰撞跌落地方,最后旋上气瓶帽。
4.3.2 临近下班,应清扫周边,并将使用的工具清点好,放到指定位置。确认无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现场。
5 日常保养内容和要求按q/kldy.j07.02.02氧气瓶安全操作与维护规程
第13篇 工贸乙炔气焊安全操作规程
1.乙炔发生器、氧气瓶及软管、阀、表均不得沾染油污。软管接头不得用紫 铜质材料制作。
2.乙炔发生器、氧气瓶和焊炬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m,否则应采取隔离措施。同一地点有两个以上乙炔发生器时,其间距不得小于10m。
3.乙炔发生器应放在操作地点的上风处,不得放在高压线及一切电线的下面。不得放在强烈日光下曝晒。四周应设围栏、悬挂“严禁烟火”标志。
4新橡胶软管必须经压力试验。未经压力试验的或代用品及变质、老化、脆裂、漏气及沾土油脂的胶管均不得使用。
5.不得将橡胶软管放在高温管道和电线上,或将重物或热的物件压在软管上,更不得将软管与电焊用的导线敷设在一起。软管经过车行道时应加护套或盖板。
6氧气瓶应与其他易燃气瓶、油脂和其他易燃、易爆物品分别存放,也不得同车运输。氧气瓶应有防震圈和安全帽。应平放不得倒置,不得在强烈日光下曝 晒。严禁用行车或吊车吊运氧气瓶。
7.开启氧气瓶阀门时,应用专用工具,动作要缓慢,不得面对减压器,但应观察压力表指针是否灵敏正常。氧气瓶中的氧气不得全部用尽,至少应留49kpa(0.5kgf/cm2)的剩余压力。
8.严禁使用未安装减压器的氧气瓶进行作业。
9.安装减压器时,应先检查氧气瓶阀门接头不得有油脂,并略开氧气瓶阀门时,须先松开减压器的活门螺丝(不可紧闭)。
10.点燃焊(割)炬时,应先开乙炔阀点火,然后开氧气阀调整火焰。关闭时应先关闭乙炔阀,再关闭氧气阀。
11.在作业中,如发现氧气瓶阀门失灵或损坏不能关闭时,应让瓶内的氧气自动逸尽后,再行拆卸修理。
12.发现乙炔发生器因漏气着火燃烧时,应立即把乙炔发生器朝安全方向推倒,并用黄砂扑灭火种,不得堵塞。
13.乙炔软管、氧气软管不得错装。使用中氧气软管着火时,不得折弯软管断气,应迅速关闭氧气阀门,停止供氧。乙炔软管着火时,应先关熄炬火,可用 弯折前面一段软管的办法来将火熄灭。
14.冬季在露天施工,如软管和回火防止器冻结时,可用热水、蒸气或在暖气设备下化冻。严禁用火焰烘烤。
15.不得将橡胶软管背在背上操作。焊枪内若带有乙炔、氧气时不得放在金属管、槽、缸、箱内。
16.作业后,应卸下减压器,拧上气瓶安全帽。
第14篇 乙炔氯化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岗位任务:
把合格的乙炔、氯气鼓入塔内在母液中反应后生成合格的粗四氯乙烷供给反应工序;用三氯乙烯氯化塔将三氯乙烯氯化为合格的五氯乙烷供反应分离工序。
2、原料及产品规格:
2.1乙炔气的规格:
水分含量:≤5ppm
h2s、ph3含量:agno3试纸检验无色
0.075mpa ≤压力≤0.09mpa
含量:≥98.5%
2.2氯气规格:
水分含量:≤5ppm
含量:≥98%
0.2mpa≤ 压力 ≤0.35mpa
2.3无水三氯化铁:
黑棕色,具有金属光泽,针状结晶。 含量:≥98%
3、物料性质:
3.1四氯乙烷
无色难燃易流动的液体,甜味,有强烈的类似氯仿气味。密度1.593g/cm3(20℃)。熔点-42.5℃。沸点146.5℃。折射率1.4942。难溶于水,能与醇、醚、石油醚、卤代烃、二硫化碳等大部分有机溶剂混溶,为氯烃类中溶解能力最强者。可由乙炔在催化剂作用下氯化制得。主要用作生产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的原料,亦用作树脂、橡胶、脂肪等的不易燃烧溶剂。
3.1.1物理性质
分子式:c2h2cl4 分子量:167.86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氯仿样的气味。 熔点(℃):-43.8
沸点(℃):146.4 相对密度(水=1):1.60
饱和蒸气压(kpa):1.33(32℃) 临界温度(℃):388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3.56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
3.1.3作用与用途
该品是有效的溶剂。但因毒性大,使这方面的用途受到限制。工业中主要用作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的原料。用于生产金属净洗剂、杀虫剂、除草剂、溶剂等。
3.1.4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和抑制作用,可引起肝、肾和心肌损害。短期吸入主要为粘膜刺激症状。急性及亚急性中毒主要为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症状。可有食欲减退、呕吐、腹痛、黄疸、肝大、腹水。长期吸入可引起无力、头痛、失眠、便秘或腹泻、肝功损害和多发性神经炎。
燃爆危险:该品不燃,有毒,具刺激性。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不燃。遇金属钠及钾有爆炸危险。在接触固体氢氧化钾时加热能逸出易燃气体。遇水促进分解。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活性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活性金属粉末、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制备
由乙炔氯化制得。反应在四氯乙烷本身为溶剂下进行(气态乙炔和氯直接反应会发生爆炸),催化剂为五氯化锑或三氯化铁。当采用三氯化铁催化剂时,使系统保持负压,四氯乙烷处天回流状态,连续通入干燥的乙炔和氯气,反应热由回流的四氯乙烷蒸气吸收移走,收率为97%(对乙炔)。
3.2五氯乙烷
3.2.1物理性质
分子式 c2hcl5;cl3cchcl2 分子量 202.31
外观与性状 无色重质液体,有氯仿气味 蒸汽压 0.47kpa(20℃)
熔 点 -46.6℃ 沸点:162.0℃
密 度 相对密度(水=1)1.67 危险标记 14(有毒品)
稳定性 稳定 溶解性 不溶于水
主要用途 用作溶剂
3.2.2使用注意事项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废弃物处置方法:用焚烧法。废料同其它燃料混合后焚烧,燃烧要充分,防止生成光气。焚烧炉排气中的卤化氢通过酸洗涤器除去。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沐浴埸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子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生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3.3三氯乙烯
3.3.1物理性质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似氯仿的气味。
熔点(℃):-87.1 相对密度(水=1):1.46
沸点(℃):87.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4.53
分子式:c2hcl3 分子量:131.39
饱和蒸气压(kpa):13.33(32℃) 燃烧热(kj/mol):961.4
临界压力(mpa):5.02 临界温度(℃):271
爆炸上限%(v/v):90.0 引燃温度(℃):420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2.4
爆炸下限%(v/v):12.5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可混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3.3.2化学性质
在120℃以下对一般金属无腐蚀作用。与90%的硫酸反应生成一氯代乙酸;与氯加成生成五氯乙烷。加热或高温时与氧反应生成剧毒的光气。
3.3.3作用与用途
优良的溶剂,用作金属表面处理剂,电镀、上漆前的清洁剂,金属脱脂剂和脂肪、油、石蜡的萃取剂。用于有机合成、农药的生产。三氯乙烯用于生产四氯乙烯可作为驱肠虫药;用于生产六氯乙烷,作为兽用驱虫药,来用防治反刍兽类肝蛭病及胃蛭病、睾吸虫病和线虫病。
3.3.4使用注意事项
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该品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亦可引起肝、肾、心脏、三叉神经损害。
急性中毒:短时内接触(吸入、经皮或口服)大量该品可引起急性中毒。吸入极高浓度可迅速昏迷。吸入高浓度后可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接触数小时后出现头痛、头晕、酩酊感、嗜睡等,重者发生谵妄、抽搐、昏迷、呼吸麻痹、循环衰竭。可出现以三叉神经损害为主的颅神经损害,心脏损害主要为心律失常。可有肝肾损害。口服消化道症状明显,肝肾损害突出。
慢性中毒:尚有争议。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睡眠障碍、胃肠功能紊乱、周围神经炎、心肌损害、三叉神经麻痹和肝损害。可致皮肤损害。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该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2]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2]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受紫外光照射或在燃烧或加热时分解产生有毒的光气和腐蚀性的盐酸烟雾。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氧气呼吸器。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25℃,相对湿度不超过75%。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金属粉末、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3.4氯气
氯气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气体,经压缩可液化为金黄色液态氯,是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用作为强氧化剂与氯化剂。氯混合 5%(体积)以上氢气时有爆炸危险。氯能与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取代或加成反应生成多种氯化物。氯在早期作为造纸、纺织工业的漂白剂。
3.4.1物理性质
1.颜色气味状态:通常情况下为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的有毒气体。
2.密度:氯气密度是空气密度的2.5倍,标况下ρ=3.21kg/m³。
3.易液化。熔沸点较低,常温常压下,熔点为-101.00°c,沸点-34.05°c,常温下把氯气加压至600~700kpa或在常压下冷却到-34°c都可以使其变成液氯,液氯即cl2,液氯是一种油状的液体。其与氯气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4.溶解性:可溶于水,且易溶于有机溶剂(例如:四氯化碳),难溶于饱和食盐水。1体积水在常温下可溶解2体积氯气,形成氯水(通常情况下氯水呈黄绿色),密度为3.170g/l,比空气密度大。
5.相对分子质量:70.9(71)
3.4.2化学性质
毒性
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它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并溶解在黏膜所含的水分里,生成次氯酸和盐酸,对上呼吸道黏膜造成有害的影响:次氯酸使组织受到强烈的氧化;盐酸刺激黏膜发生炎性肿胀,使呼吸道黏膜浮肿,大量分泌黏液,造成呼吸困难,所以氯气中毒的明显症状是发生剧烈的咳嗽。症状重时,会发生肺水肿,使循环作用困难而致死亡。由食道进入人体的氯气会使人恶心、呕吐、胸口疼痛和腹泻。1l空气中最多可允许含氯气0.001mg,超过这个量就会引起人体中毒。
3.4.3用途
①消毒。(温馨小提示:自来水常用氯气消毒,1l水里约通入0.002g氯气,消毒原理是其与水反应生成了次氯酸,它的强氧化性能杀死水里的病菌。而之所以不直接用次氯酸为自来水杀菌消毒,是因为次氯酸易分解难保存、成本高、毒性较大,则用氯气消毒可使水中次氯酸的溶解、分解、合成达到平衡,浓度适宜,水中残余毒性较少。)
②制盐酸。
③制漂白粉。
④制多种农药。(如六氯代苯,俗称666。)
⑤制氯仿等有机溶剂。
⑥制塑料(如聚氯乙烯塑料)等 cl2可用来制备多种消毒剂,含cl的消毒剂有clo2,naclo,ca(clo)2。
3.5乙炔:
3.5.1物理性质
别名:电石气 分子式:c2h2
分子量:26.04 熔点:- 84℃
沸点:-80.8℃ 包装方法:钢质气瓶
密度:标准气压下1.17kg/m³;在25摄氏度状况下,密度1.12kg/m³。
纯乙炔为无色芳香气味的易燃、有毒气体。而电石制的乙炔因混有硫化氢h2s、磷化氢ph3、砷化氢,而带有特殊的臭味。相对密度0.6208(-82/4℃),折射率1.00051,折光率1.0005(0℃),闪点(开杯)-17.78℃,自燃点305℃。在空气中爆炸极限2.3%-72.3%(vol)。在液态和固态下或在气态和一定压力下有猛烈爆炸的危险,受热、震动、电火花等因素都可以引发爆炸,因此不能在加压液化后贮存或运输。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丙酮。在15℃和1.5mpa时,乙炔在丙酮中的溶解度为237g/l,溶液是稳定的。
因此,工业上是在装满石棉等多孔物质的钢瓶中,使多孔物质吸收丙酮后将乙炔压入,以便贮存和运输。为了与其它气体区别,乙炔钢瓶的颜色一般为乳白色,橡胶气管一般为黑色,乙炔管道的螺纹一般为左旋螺纹(螺母上有径向的间断沟)。
3.5.2化学性质
乙炔(acetylene)最简单的炔烃,又称电石气。结构式h-c≡c-h,结构简式ch≡ch,最简式(又称实验式) ch,分子式 c2h2,乙炔中心c原子才用sp杂化。电子式 h:c┇┇c:h乙炔分子量 26.4 ,气体比重 0.91(kg/m3), 火焰温度3150 ℃, 热值12800 (千卡/m3) 在氧气中燃烧速度 7.5 ,纯乙炔在空气中燃烧2100度左右,在氧气中燃烧可达3600度。化学性质很活泼,能起加成、氧化、聚合及金属取代等反应。
氧化反应
a.可燃性:
2c2h2+5o2→4co2+2h2o (条件:点燃)
现象:火焰明亮、带浓烟 , 燃烧时火焰温度很高(>;3000℃),用于气焊和气割。其火焰称为氧炔焰。
b.被kmno4氧化:能使紫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2h2 + 2kmno4 + 3h2so4=2co2+ k2so4 + 2mnso4+4h2o
加成反应
可以跟br2、h2、h_等多种物质发生加成反应。
其他化学特性
乙炔与铜、银、水银等金属或其盐类长期接触时,会生成乙炔铜(cu2c2)和乙炔银(ag2c2)等爆炸性混合物,当受到摩擦、冲击时会发生爆炸。因此,凡供乙炔使用的器材都不能用银和含铜量70%以上的铜合金制造。
3.5.3用途
乙炔可用以照明、焊接及切断金属(氧炔焰),也是制造乙醛、醋酸、苯、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的基本原料。
乙炔燃烧时能产生高温,氧炔焰的温度可以达到3200℃左右,用于切割和焊接金属。供给适量空气,可以完全燃烧发出亮白光,在电灯未普及或没有电力的地方可以用做照明光源。乙炔化学性质活泼,能与许多试剂发生加成反应。在20世纪60年代前,乙炔是有机合成的最重要原料,现仍为重要原料之一。如与氯化氢、氢氰酸、乙酸加成,均可生成生产高聚物的原料。
乙炔在不同条件下,能发生不同的聚合作用,分别生成乙烯基乙炔或二乙烯基乙炔,前者与氯化氢加成可以得到制氯丁橡胶的原料2-氯-1,3-丁二烯。乙炔在400~500℃高温下,可以发生环状三聚合生成苯;以氰化镍ni(cn)2为催化剂,在50℃和1.2~2mpa下,可以生成环辛四烯。
乙炔在高温下分解为碳和氢,由此可制备乙炔炭黑。一定条件下乙炔聚合生成苯,甲苯,二甲苯,,萘,蒽,苯乙烯,茚等芳烃。通过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可生成一系列极有价值的产品。例如乙炔二聚生成乙烯基乙炔,进而与氯化氢进行加成反应得到氯丁二烯;乙炔直接水合制取乙醛;乙炔与氯化氢进行加成反应而制取氯乙烯;乙炔与乙酸反应制得乙酸乙烯;乙炔与氰化氢反应制取丙烯腈;乙炔与氨反应生成甲基吡啶和2-甲基-5-乙基吡啶;乙炔与甲苯反应生成二甲苯基乙烯,进一步催化剂裂化生成三种甲基苯乙烯的异构体:乙炔与一分子甲醛缩合为丙炔醇,与二分子甲醛缩合为丁炔二醇;乙炔与丙酮进行加成反应可制取甲基炔醇,进而反应生成异戊二烯;乙炔和一氧化碳及其他化合物(如水,醇,硫醇)等反应制取丙烯酸及其衍生物。
4、工艺叙述:
4.1乙炔氯化生产原理
(1)主反应: c2h2+2cl2 c2h2cl4
副反应: c2h2+cl 2 c2h2cl2
c2hcl4+cl2 c2hcl5+hcl
c2hcl4+cl2 c2cl6+hcl
c2h2cl2+hcl c2h3cl3
(2)反应在稀释剂中进行,稀释剂即产品四氯乙烷。乙炔和氯气首先溶解于四氯乙烷中,在无水fecl3存在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乙炔氯化产物中四氯乙烷含量≥96% .
4.2工艺流程简述
生产所需的乙炔气依次通过乙炔深冷器、乙炔除雾器后,水分含量应在5.5g/m3左右。乙炔气温度通过冷冻盐水流量调节,维持在1-2℃。低温乙炔气由上部进入装有分子筛的乙炔干燥塔,从乙炔干燥塔出来的乙炔气水分含量<5ppm(露点<-60℃)送往乙炔氯化塔与来自氯气干燥的氯气,经孔板流量计计量后,从氯化塔底部入塔,氯气、乙炔分子配比为2:1.01,乙炔微过量。塔内装有母液四氯乙烷,四氯乙烷中悬浮有三氯化铁,反应在负压下进行,反应温度为100—130℃。塔顶连续产出的气态四氯乙烷经氯化全凝器冷凝后,通过除水器部分返回塔内,维持塔内液面,其余部分采出进入粗四氯乙烷罐,未被完全冷凝的气态四氯乙烷再经氯化尾冷器二次冷凝成液态经氯化回流罐塔底回流。反应真空系统由气液分离器,氯化缓冲罐,喷射泵,氯化加压水泵组成
4.3三氯乙烯氯化
4.3.1生产原理
三氯乙烯液相加成氯化属亲电加成反应,用路易斯酸(如三氯化铁)做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温度,加速反应进行,抑制取代等副反应
主反应:c2hcl3+cl2 c2hcl5+46 kcal/mol
副反应:c2hcl5 c2cl4+hcl
c2cl4+ cl2 c2cl6
4.3.2工艺过程
来自三氯乙烯装置生产的三氯乙烯由泵打入尾气吸收塔,升温后送入三氯乙烯氯化塔,来自氯气干燥的氯气,再由底部导入三氯乙烯氯化塔,在触媒的作用下进行放热反应生成五氯乙烷,送至粗五氯乙烷贮槽;反应放出的热量由氯化塔夹套循环冷却水移走。
5、主要设备简介
氯化塔:材料,碳钢。功能:生产中间产品四氯乙烷。
脱气塔:材料,碳钢。作用:脱去尾水中的乙炔气体。
三氯乙烯氯化塔:材料,碳钢。作用:生产中间产品五氯乙烷。
6、 操作方法
乙炔氯化塔的开停车:
6.1 氯化塔开车前的准备:
1、检查各泵、法兰与阀门的接口是否完好,仪表调节是否处于工作状态,液位计有无漏。
2、向氯化塔打压,检查有无漏点同时置换系统,确保无泄漏做好开车前的准备。
3、 启动加压水泵,检查管线、压力等;抽起真空。
4、开车前,必须对乙炔管道进行置换,由乙炔站至乙炔氯化塔,从乙炔干燥塔出口处取样,氧含量低于3%为合格。
6.2 催化剂的添加:
1、启动母液加料泵向氯化塔加料至露出液面计口。
2、夹套通蒸汽加热至80—85℃ ,开启塔顶全凝器通冷却水,尾冷器通冷冻盐水。
3、启动加压水泵,抽真空≥0.065mpa。
4、打开催化剂加料口,一次加入无水,加催化剂的同时,鼓入n2。
5、每隔30—40分钟向塔内鼓氮气25—35分钟,当真空度下降至0.008mpa,停止鼓n2.。
6.3开车
1、加入催化剂后,鼓n2完成 ,将塔温度升至80℃ ,抽真空≥0.085mpa。通知调度,送乙炔和氯气。
2、开启乙炔和氯气调节阀,同时向塔内鼓入乙炔和氯气,通气量:乙炔15m3/h.氯气:30m3/h左右,可视现场情况而定。通气10分钟后,分析尾水中乙炔,氯气的含量,尾水中只有一种气体乙炔气,表明反应正常,可逐步加大进料量,视反应情况适量增加乙炔气及氯气的进料量。
3、随着通气量的增大,塔温上升,逐渐关闭蒸汽阀,蒸汽阀全闭(必要时,缓慢开启冷却水阀进行降温),必须保证塔内温度在控制范围之内。
4、保持氯化塔内液位。
6.4 氯化塔正常停车:
1、接调度停车指令,首先依次关闭调节阀、喷头阀,同时通知乙炔工段和原料预处理,停止送气。
2、继续维持真空半小时以上,尾水分析合格后,从真空缓冲罐防空口泄真空,停加压水泵,如停车时间不超过2小时可不停加压水泵。
3、停止进料同时,应关闭夹套冷却水阀,视停车时间长短和塔温度,灵活掌握是否通蒸汽,保持塔温度在90℃ 以上。
4、停车后,每隔2—3个小时鼓入氮气10—15分,以防止催化剂沉淀。
5、如长期停车,则在实施(1)(2)项后,关闭冷凝器冷却水阀,同时用氮气置换乙炔管路,直至乙炔含量≤2%。
6.5临时停车:
在操作过程中,如遇到突然停电或真空突然下降等现象,应实施临时停车,步骤如下:
1、关闭调节阀、喷头阀。
2、立即通知调度停止送乙炔、氯气。
3、夹套通蒸汽保温,维持塔温度90℃ 以上。
4、迅速查找原因。
6.6工艺技术条件及生产控制指标:
乙炔氯化塔
温度: 90—130℃
真空度:≥0.060mpa
塔内液面高度:7—7.5m
氯气:乙炔=2:1.01
6.7 异常现象及事故的处理:
现象 原因 处理方法
氯化塔的液位计 漏料严重 迅速停车,向残液罐压料、处理
氯化塔真空下降 缓冲罐腐蚀、管道泄漏 停塔处理
6.8安全注意事项
1 氯化岗位注意事项:
1、塔釜液面必须控制在规定高度,液位计堵塞要及时清洗。
2、乙炔和氯气通气量必须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不得任意提高。
3、开车过程中要随时注意真空度变化。
4、遇到突然停电,要立即停止进乙炔和氯气。
5、经常观察全凝器,发现漏水,立即停车。
6、氯化塔夹套通冷却水时,一定要缓慢增大,避免夹套内发生气锤现象。
2 氯化岗位安全要点:
1、氯气系统定期进行检查,尤其各法兰接口、焊缝,杜绝发生氯气泄露事故。
2、乙炔氯化真空度≥0.060mpa
3、严格控制乙炔和氯气配比,在停车时必须做到:
a、乙炔管路加盲板。
b、关闭喷头双阀。
c、乙炔管路在开车前和检修时要严格n2置换操作。
第15篇 乙炔站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①乙炔站的建筑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建设,与有明火的操作场所应保持30~50m的间距。
②乙炔站泄压面积与乙炔站容积的比值应采用0.05~0.22m2/m3房间和乙炔发生器操作平台应有安全出口,应安装百叶窗和出气口,门应向外开启。
③乙炔房与其他建筑物和临时设施的防火间距,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
④乙炔房宜采用不发生火花的地面,金属平台应铺设橡胶垫层。
⑤有乙炔爆炸危险的房间与无爆炸危险的房间(如更衣室、值班室等),不能直通。
⑥操作人员严禁穿带铁钉的鞋及易产生静电的衣服进入乙炔站。
95位用户关注
34位用户关注
13位用户关注
13位用户关注
45位用户关注
25位用户关注
29位用户关注
29位用户关注
70位用户关注
70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