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本篇共有4844个字,预计阅读时间为13分钟,共有175位用户关注,21人点赞!
一、抓党建促廉洁,全面贯彻落实“十”精神
1.进一步领会十精神实质。一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各基层党组织要按照局党工委统一部署,带领广大教职员工精心研读十报告,准确把握党的十对教育工作的战略部署和明确要求,把智慧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所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二要深入开展“贯彻十、学习新、永葆先进性纯洁性”主题教育活动。各基层党组织要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周密部署。广大党员应牢记主席回家乡视察时的殷切嘱托,深入贯彻十精神,积极参与主题教育活动,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强化教育宣传引导作用,大力宣传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以及我区教育转型升级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成效,进一步增强教育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三要着力提高党建工作质量。在继续做好基层组织建设、创先争优活动和党建示范校创建等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一校一品”党建文化建设活动。以党建校园文化建设为切入点,挖掘本校文化积淀,弘扬优良传统,打造教育党建文化建设品牌,确保全区40%以上的学校创建成为泰州市党建工作特色校。
2.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一要抓工作作风的改进。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严格执行公务卡使用制度,加强“三公经费”管理,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系统蔚然成风。二要抓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完善。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三要抓民主评议行风活动的深化。针对民主行风评议发现的问题,适时组织“回头看”,坚决做到“有问题不整改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四要抓学校食堂管理的规范化。加强学校食堂在采购、财务、卫生、安全和工作人员等方面的管理,努力提升服务质量,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
二、抓重点优布局,持续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1.高水平实施校安工程建设。一要继续实施校安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大对跨年度实施工程的监管力度,认真做好竣工验收、决算审计和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城东小学东校区、九龙实验学校专用教学楼秋学期投入使用,海军中学专用教学楼年内竣工交付。二要力促民办学校实施校安工程。按照区校安办《关于实施民办教育机构校舍安全工程的通知》要求,督促民办学校和社会办学机构有序实施校安工程建设。三要开展校安工程建设成果展示活动。下半年,邀请市、区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我区的校安工程完成情况进行视察指导,充分展示我区近三年校安工程建设成果。
2.高标准优化区域教育布局。一要继续推进新一轮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调整。适应区城市化进程的新要求,本着“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的原则,加强对区东部新城、西部新城学校布局调研。二要加快重点工程建设步伐。抓紧完成实验小学东校区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尽快开工建设,力争年内竣工交付。重新规划、分步实施扬桥中心小学建设,完成一期工程新建两栋教学楼任务。在原师专附小校址改建大浦小学附属幼儿园,力争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
3.高层次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一要进一步优化学校教育装备。对照省中小学教育装备i类标准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示范区评估要求,结合市级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创建,为学校配齐配优教育装备。二要进一步发挥装备使用效益。开展“e学习”试点工作,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制订《区中小学教师教育装备使用考核方案》,对教师利用班级多媒体、微格录播教室等辅助教学设备提出具体要求,跟踪督查教育装备的使用情况。巩固“省十佳教育门户网站”建设成果,继续加强教育网站建设。三要进一步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组织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培训,以点带面,引导广大教师“会用、想用、用好”教育装备。四要进一步深化城乡学校网上结对活动。促进结对学校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网络互动交流,实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城乡学校同步发展。
三、抓统筹促发展,有力推动各类教育提质创优
1.促进学前教育优质发展。一要全力实施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性、普惠性发展方向,引导各级各类幼儿园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继续做优做强公办园,提高入公办园幼儿比例,继续公开招聘一定数量的公办幼儿教师。按照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提请区政府出台相关文件,落实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与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政策。二要大力提升省优质园比例。指导相关幼儿园针对模拟评估中暴露的问题,抓紧落实整改措施,力争新创省优质园4—6所。三要着力提优幼儿教师整体素质。鼓励教师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学历层次和获取相应的教师资格,深入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进一步提高保教质量。
2.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要继续争创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深入贯彻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意见》,今年再创建市级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3—4所,力争80%以上学校创建成区级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二要切实规范招生行为。严格执行划区招生、就近入学政策,均衡分班并控制班额数。三要全面实现“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创建目标。3月份召开创建动员大会,层层落实目标任务。紧紧围绕创建目标,对照评估标准,吃透指标要求,精心准备资料,组织自查整改,力争少失分、得高分,确保顺利通过评估验收。同时积极争创“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
3.促进民办教育规范发展。一要促进民办教育规范管理。依据《民办教育促进法》和相关实施条例,加强对民办学校和社会办学机构办学情况的督导以及年检考核,进一步规范民办教育管理,定期召开民办教育工作会议,通报年检结果,表彰先进单位。二要坚决取缔非法办学机构。加强多部门联合执法,坚决关停取缔无证非法办学机构,纯净民办教育市场。
4.促进社区教育开放发展。一要大力加强学习型社区建设。指导城东街道创建省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九龙镇创建省级社区教育中心、罡杨镇创建市级社区中心,继续争创5—6所省级标准化居民学校。二要积极拓展社区教育服务功能。进一步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实施意见》,各社区教育机构要加大向居民开放的力度,为全民学习提供开放式、多样化的平台和阵地。
四、抓改革求突破,不断深化教育发展内涵
1.提高德育工作实效。一要创新德育工作形式与方法。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扎实开展德育工作,为学生健康、和谐发展奠定良好的品德基础。发挥学校课堂的主阵地作用,抓好德育课程的有效实施,加强德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引领作用,形成个性鲜明的校园德育文化。发挥校外德育基地的实践体验作用,努力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结合“六五”普法规划的实施和关心下一代工作,有计划地开展校外德育主题活动和社区实践活动,强化学生道德体验,培育学生优良品德。二要打造专业化、高水平的班主任队伍。完善班主任培养选拔、管理考核、表彰奖励机制,广泛开展班主任全员培训、业务竞赛等活动。
2.深化教学课程改革。一要以课题研究引领教学改革。召开课题研究研讨会,专题调研学校课题研究工作,完成省、市级“十二五”课题中期结题,形成有价值的科研成果。二要以教科研活动促进教学改革。开设教研员示范课,组织“教研组长说课标”、学科“大备课”、2011版课标学习论文大赛,召开课堂教学模式研讨会,严格执行2011版学科课程标准。三要以校本课程建设助推教学改革。召开校本课程开设和校本教材建设专题研讨会,制定实施方案和考核细则,进一步规范校本课程研究、实施工作,不断提高校本课程整体质量。
3.促进学校健康工作开展。一要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工作。全面推行《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的统计、汇总和上报工作,建立健全学生体检档案。执行学校传染病防控制度,推进学校红十字青少年工作。二要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艺活动。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力争学校体育“一校一特”建设有新突破。组队参加泰州市阳光体育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和各类体育竞赛活动,举办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篮球比赛和乒乓球比赛等竞赛活动。三要继续开展省、市级“体育特色学校”、“艺术特色学校”、“健康促进学校”、“绿色学校”和“红十字示范学校”等创建活动。
4.完善教育评价制度。一要优化学校管理机制。认真贯彻落实《省中小学管理规范》、“五严”规定和“减负八项规定”,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进一步加强学籍电子化管理,规范学籍变动手续。组织修订学校管理工作考核方案,在加强综合考核的基础上,增设德育工作、师资队伍建设等考核专项奖。二要实施新一轮教育督导工作。按照《省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考核标准》,从“办学思想、制度建设、规范办学、队伍建设、德育与活动、办学成效”等方面,加大对中小学、幼儿园的督查力度,充分彰显教育督导效能。三要科学评估教育质量。修订《区学校教学质量评估细则》,采用随堂听课监测、部分抽测、集中检测等形式,检查学校教学工作流程,着重对教学目标达成度和课堂效益进行评估。同时把学生自评和他评、等级定量评定和评语定性评定有机结合,以学生素质发展报告和成长记录袋为载体,多元反映学生素质发展状况。
五、抓骨干带整体,着力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1.坚持将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位。一要放大“教师妈妈”师德品牌效应。以泰东“教师妈妈”为表率,以“教师妈妈工作室”为平台,以“廉洁从教、遵守规范、践行师德”为主题,广泛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组织评选师德模范先进个人,进一步选树师德典型。二要完善师德师风监督机制。调整师德师风监督机构,广泛征求家长、学生、社会对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组织师德满意度测评,将师德师风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称评审、职务晋升、评先评优、提拔任用等方面的重要依据,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三要依据《泰州市区教师师德师风问责暂行办法》,加大对师德失范行为的查处、惩治和问责力度。
2.坚持将教师专业培养作为重点。一要重视骨干教师培养。以名师班、名师工作室为平台,通过邀请专家讲学指导、组织学术研讨互动、外派学员学习交流和校本发展培训等途径,提升骨干教师的专业水平。通过名师送教、专题讲座和教学沙龙等方式,充分展示骨干教师在理论学习、课堂教学和课题研究等方面的成果,有效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二要加强教师全员培训。在落实好国家和省市级各类培训参培工作的同时,创新区、校级教师培训工作,组织新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联合相关高校举办紧缺学科、大学科专业课教师培训,面向全体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研究制订三年培训计划。利用全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做好教师培训学分登记管理和考核工作。
3.坚持将人事制度改革落到实处。一要强化岗位设置管理。实行因事设岗、按岗聘用、以岗定薪、合同管理的岗位管理制度和人员聘用制度,促进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充分调动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对外公开招聘一定数量的市级以上学科骨干人才和“985”、“211”工程重点院校的本科毕业生。三要加大教师流动的力度。确保全年教师交流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5%,骨干教师交流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骨干教师总数的15%。
六、抓安全强保障,积极营造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
1.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建设年”活动。一要构建学校安全管理“五到位”(基础建设到位、精细管理到位、宣传教育到位、督查整治到位、应急演练到位)长效机制。推进校园警务室标准化建设,升级报警装置,落实监控系统24小时值守制度。定期开展安保人员专业培训,组织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专项检查。继续开展“综治宣传月”、“安全教育月”、“安全生产月”和各种应急演练活动。二要加强安全法制宣传教育。举办安全教育讲座、安全知识竞赛和师生主题演讲比赛。三要大力加强安全集中整治。协调、配合相关部门,推进食堂食品卫生安全量化分级管理,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隐患排查与集中整治,加强接送学生车辆安全整治,严格执行师生集中外出活动申报审批制度。四要继续开展“平安校园”、“消防安全教育示范校”和学校食堂达标创建工作。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0058个字,预计看完需要26分钟,共有157位用户关注,33人点赞!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为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着力破解我区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体制机制障碍,激发教育发展活力,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特制定《孟津区“十四五”时期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切实增强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着力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洛阳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洛阳都市圈提供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创新驱动。推动教育改革创新,在政策支持、制度建设、保障机制上借鉴成功改革经验,在创新中实现教育综合改革新的发展。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全区和学校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及时将成功经验上升为制度政策,并在全区进行推广。
2.坚持问题导向。牢固树立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意识,着眼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围绕影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突出制约问题集中攻坚,围绕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痛点堵点,坚决改到位、改彻底。
3.坚持统筹推进。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克服改革碎片化和单项改革简单综合化倾向,增强改革的综合性、系统性和协同性。合力推进各项教育改革事项,持续扩大改革受益面,增强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和满足感。
(三)总体目标
到2025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教育现代化加快推进,形成政府依法宏观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有序参与、各方合力推进的教育治理格局,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更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基本建成与洛阳都市圈相匹配的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打造彰显孟津发展特色的教育现代化强区。
二、主要任务
(一)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1.确保《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落实落地。
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2021年,做好《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学习培训和现有规章制度清理规范工作,出台《孟津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鼓励有条件的镇和学校积极开展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并做好总结、宣传和推广工作。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出台配套政策,统筹推进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用人评价等关键领域评价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引导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构建政府、学校、社会多元参与的符合孟津实际的高水平教育评价体系。经过5至10年努力,区、镇两级党委和政府科学履行职责水平明显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更加完善,引导教师潜心育人的评价制度更加健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办法更加多元,社会选人用人方式更加科学。(责任单位: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区纪委监委、区委巡察办、区委改革办、区审计局、区国资委、区妇联)
2.稳步推进基础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实行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公办、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使用同一平台,同步报名、同步录取、同步注册学籍。公办、民办普通高中学校实行同步报名、同步录取。与全省同步推进中考改革工作,实行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全区中小学校试点推行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结合兴趣爱好和自身实际进行职业规划。深化中招体育考试改革,开展体育中考评价改革课题研究;改进结果评价,结合全省中招体育考试改革实际,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强化过程评价,建立体育成绩与学生日常表现相结合的过程评价机制;探索增值评价,开展与学生身体发育相适应的阶段性增值评价探索;健全综合评价,探索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强化结果运用,建立学校、学生体育评价定期反馈制度,形成激励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的有效机制。推进学校美育评价改革,将学校美育教学活动和特长生培养纳入美育评价机制,探索开展学生个性化美育评价方法。(责任单位:区教体局)
(二)深化育人方式改革
3.统筹推进中小幼思政一体化建设。成立孟津区中小幼思政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研究部署全区中小幼思政一体化建设重大事项。发挥“孟津区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引领作用,在青少年群体广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积极推动党史知识进学校、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落实基层学校党建带团建、队建的制度机制,引导思政教师深刻把握小学、中学课程目标的侧重点和差异性,将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和团建、队建活动纳入思政教育内容体系,着重突出教材内容的连贯性、衔接性、实效性,形成更加完善、更为系统的课程教学新体系。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分挖掘和发挥孟津红色文化资源,组织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政课教学实践和研学旅行活动。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多方引进充实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力量,将共青团干部、少先队辅导员等纳入思政教师队伍。加强思政课教师业务培训,全面提升思政教师能力素质,定期组织开展少先队辅导员专题辅导,提升少先队辅导员队伍的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开展思政课教师职称评聘模式改进探索,在教师高级职称评聘中逐步实现思政课教师比例不低于学校平均水平,在教学成果奖遴选认定中逐步增加思政课比例,提高思政课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切实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将生态文明思想和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安排,培养青少年生态文明行为习惯。(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团区委、区教体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区生态环境局、区文物局)
4.深化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成立全区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统筹谋划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搭建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平台,促进义务教育与高中教育阶段课堂教学改革衔接,逐步构建打破年级界限、按照学科和学生认知规律的课程教学体系。围绕新高考模式改革,在“走班制”教学和特色化办学基础上,做好高中课堂教学改革的顶层设计,将新高考课程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和品质。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课堂教学创新,发挥教研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引领作用,将课堂教学从浅表的知识教学和技巧的反复训练层面推进到深入学科核心与本质的思想教学和方法教学层面,促进学生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建立课堂教学改革督导评价机制,将课堂教学改革纳入对各镇和各学校的教育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中,逐步完善考核评价具体办法。(责任单位:区教体局)
5.深化体育美育健康教育教学改革。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工作文件精神,逐步实现“教会、勤练、常赛(展}”体育、美育教学改革目标,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科学构建多样性、可选择性的体育、美育、健康课程体系,突出激发学生兴趣和传授必备的基础知识,打破学籍壁垒,招收体育美育特长生,积极拓展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升学渠道,满足学生不同爱好和特长发展的需要。坚持特色示范引领,积极组织各级各类体育美育和艺术比赛,创建一批体育美育、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实现体育美育特色“一校一品”全覆盖,争取“一校多品”。开展中小学校体育教师当班主任试点探索,以体育促健康成长,点燃学生体育激情,锻造学生阳光品德,提升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素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加强体育、美育、健康教学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体育、美育、健康教育资源覆盖面。构建体育、美育、健康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统筹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环境中的体育、美育、健康教育,形成科学的学校育人机制。(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团区委、区教体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区卫生健康委、区文联)
6.全面加强改进劳动教育。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综合育人功能。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加强劳动教育实践场所建设,遴选一批孟津区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一批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结合研学旅行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实施中小学劳动周(月}活动,组织开展学生劳动素养监测。推动中小学校开展以社团实践为主的劳动教育活动,注重脑力劳动与动手实践双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学,持续举办航海模型制作比赛、航空模型制作暨放飞比赛、建筑模型制作比赛。深化劳动教育评价改革,将学生劳动参与情况、劳动素养发展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建立与评优、毕业等挂钩机制。(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团区委、区教体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财政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应急管理局)
7.全面加强创新能力培养。积极探索建立中小学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突出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开展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为每个具有不同潜能和不同兴趣的学生创造发展条件。持续加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完善科学实践教育课程,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突出探究式、项目式教学,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探索思维。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及个体差异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奥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注重学生自主实践及探究能力,探索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科学评价体系。营造良好创新教育环境,构建学校、家长、社会创新教育协同育人体系,为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保障。组织开展中小学生到智能制造研学基地、科技创新园区参观研学,直观体验科技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责任单位:区教体局、团区委、区科技局)
(三)深化办学模式改革
8.深化学前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学前教育普及普惠,进一步扩充普惠性幼儿园学位资源,巩固提高公办在园幼儿占比,至2025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提升至94%。优化学前教育布局,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启动实施第四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21-2023年,新建、改扩建公办园 所,新增公办学位 个。督促城区和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移交后尽快投入使用。健全经费投入长效机制,督促落实公办园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和普惠性民办园补助标准,合理确定、动态调整公办园和普惠园收费标准。进一步规范办园行为,对公办园、普惠性民办园和非普惠性民办园进行分类挂牌管理。创建省级和市级示范园、美食试点园、融合试点园、“安吉游戏”国家实验区、试验园建设项目,推动幼儿园特色化发展。组建幼儿园高质量发展共同体,以“城区园”带动“乡镇园”,以“示范园”带动“共建园”,持续提升学前教育整体发展质量。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实施方案》,开展“幼小衔接”等系列活动。(责任单位:区教体局、区发展改革委、区公安局、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卫生健康委、区市场监管局)
9.深化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教育部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技能社会建设的意见》,强力推进职业院校达标建设,持续推进省职业院校“双高”建设。改进新时代职业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双师型教师和班主任队伍建设,每年评选个“技能名师工作室”。加强教材建设,着力研发公共素养类教材,鼓励编写适应自身发展的特色校本教材。落实中职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每年建设 个紧贴产业转型发展、校企深度融合、特色鲜明示范性骨干专业。持续开展职业教育系列竞赛活动,加强竞赛研究和成果资源转化。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每年建设个教研学紧密衔接、校企合作融合发展的产教联盟或职教集团。积极推进“1+x”证书制度和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工作。积极创建省级以上产教融合型院校和企业。配合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十四五”期间,完成各类职业培训人次。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拓宽就业、升学渠道。完成孟津职教中心建设,推动我区中等职业学校混改和社会力量办学。推动洛阳都市圈内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实现都市圈内职业院校师资力量、教育教学、校企合作互通共享,积极参与洛阳都市圈职业教育技能大赛。(责任单位:区教体局、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市场监管局)
10.规范民办教育健康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意见>;的通知》,强化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规范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建立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占比检测和通报制度,确保义务教育学位主要由公办学校提供或通过政府购买学位方式提供。严格依法依规办学,认真核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达标情况。规范招生入学行为,严禁通过考试、面试等方式或以竞赛证书、学科成绩等为招生依据选拔生源,严禁与社会培训机构挂钩招生。扎实开展民办学校年度检查,促进民办学校依法依规诚信办学。做好政策引导工作,稳步推进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逐步实现分类管理。完善民办学校内部治理,推进实施审批机关委派代表参与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理事会、董事会或者其他形式决策机构。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健全资产管理和财务会计制度。建立完善民办学校风险防范机制,有效防控办学风险。加强民办教育督导考核,健全行业自律机制。强化民办义务教育规范管理,营造良好教育生态。(责任单位:区教体局)
11.深化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区域内教育资源,按照学校不同特色,采取“名校+薄弱校”“名校+乡村校”“名校+新建校”等多种形式实施集团化办学,迅速提升薄弱学校、乡村学校、新建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探索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集团办学模式,优化集团办学机制,完善集团办学措施,建立培育退出机制,鼓励采取共享教育管理理念、共享课堂教学模式的方式,在注重“输血”的同时强化“造血”功能,推进教育集团成员校品质整体提升。实施打造优质高中行动计划,鼓励引导各高中学校组成不同类型、不同阶段、体制灵活、优势互补的教育集团,充分利用名校、名师资源,形成规模化、多种类办学格局,实现高中教育“优质化、特色化、多样化、集团化”办学目标。通过2-3年的努力,打造1家享誉市内外的高中教育集团。(责任单位:区教体局、区发委改革办、区委编办、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四)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12.推进教育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统筹推进教育系统“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落实权责清单动态调整及事中事后监管,完善互联网+教育、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面推进实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实行“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证通办”“只跑一次”,完成电子政务事项颗粒化梳理,推进教育系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建立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引进机制,出台支持政策,吸引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来孟办学、合作设立研究生院(所),落地一批高水平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管理能力提升工程,评估认定一批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示范校、特色校。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委编办、团区委、区发展改革委、区教体局、区财政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
13.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贯彻落实《河南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加快推行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的指导意见>;》,落实区域内教师编制“总量控制、动态调整”,教师岗位“总量控制、统筹使用”,教师“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将全区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中小学(包括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全部纳入改革范畴,通过校内直聘、竞聘,跨校竞聘,组织调剂等方式,落实学校办学用人自主权,逐渐形成教师合理流动的长效机制。通过跟岗学习、转岗培训、重新竞争上岗等方式,逐步建立以竞争上岗、双向选择为核心的退出机制,通过岗位调整、培训转岗等形式妥善安置,确保教师队伍稳定。(责任单位:区委编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教体局、区财政局)
14.开展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出台《孟津区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实施意见》,同步启动校长职级制改革工作。明确校长选人用人标准和校长选拔任免制度,建立校长人才库,通过公开选拔、民主评议等方式培养选拔校长队伍和后备力量。构建校长综合能力评价机制,通过综合考评、量化考核和专业技能培训,实现以学校增值评价为依据的多维度校长评价办法,形成“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流动能进能出”的校长队伍管理机制。科学设置校长职级,保障校长的晋升空间和晋升渠道,探索校长专业化成长模式。建立校长职级激励机制,完善校长职级制的激励措施,并纳入同级财政预算。鼓励校长勇于改革创新,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高素质专业化校长队伍,逐步形成教育家办学治校的良好局面。(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教体局、区财政局)
15.建立完善校外培训机构监管体制机制。出台《孟津区培训机构监督管理办法》,明确培训机构设立方式、设立流程、业务范围、变更终止等事项,建立统一明确、简明易行的准入和退出机制,规范培训机构监管流程。按照“全面覆盖、源头规范、疏堵结合、属地负责、行为监管、协同治理”的原则,坚持规范与监管并重、事前审批与事中事后监管并重、行业主管与行为监管并重,对培训机构进行全面监管,实现监管全覆盖。建立党委牵头政府主导,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文化旅游、体育、科技、卫生健康、市场监督管理、民政、公安、城管、消防、住房和城乡建设、税务、财政、工业和信息化、供电等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明确各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厘清监管工作的重点、难点,细化各部门职责分工,重点治理无证办学、超前教学、虚假宣传、违规收费、师德师风等问题,促进培训机构规范、健康发展。(责任单位:区教体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市场监管局)
(五)深化保障机制改革
16.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实践中增强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充分发挥区镇两级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充分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中的核心作用,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党管方向、党管改革,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在全区中小学校全面推行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各级各类学校得到有效贯彻。始终坚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委统战部、区教体局)
17.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深入贯彻落实《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出台我区相关配套措施。加快推进教育督导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问责机制、督学管理和保障机制改革。全面推进对镇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将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纳入我区义务教育质量评价范围,突出发现问题、诊断问题、督促整改工作职能,保障教育优先发展。充分发挥教育督导委员会作用,建立日常督导与专项督导相结合督导机制。启动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提升区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加快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改进教育督导和评估监测手段。改革督导结果运用办法,提升教育督导实效。(责任单位:区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成员单位)
18.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师德教育、宣传、评价、监督和保障机制。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将师德考核摆在教师考核的首要位置。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坚决查处师德师风违规行为。持续改进教师职称评比机制,逐步建立以课堂教学改革成效和教学实训实绩为主的职称评比模式,通过强化过程评价和价值导向,提升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和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打造一批师德师风建设示范校。持续开展“孟津最美教师”评选和师德先进个人评比活动,定期表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师德先进个人。做好教师资格认定和定期注册制度改革工作,将民办教师逐步纳入定期注册试点范围。实施特岗计划、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和首席教师岗位计划等,优化乡村教师队伍供给,完善教师补充机制。全面深化教师培训体系改革,加强教师培训组织体系、学科体系、内容体系、智能研修体系和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区教师发展中心,推动教师培训专业化、信息化、规范化。深入推进新时代教师队伍梯队攀升体系建设,实施中小学名教师培育计划。“十四五”期间,培养名省市级骨干教师、 名省市级名师和更多中原名师。(责任单位:区委编办、区教体局、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19.改革完善教育经费投入与监管机制。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优化教育投入结构,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坚持教育公益属性,完善政府、社会和受教育者合理分担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的机制。坚持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确保“两个只增不减”。建立财政教育支出完成情况动态监测和考核机制,确保各级政府落实教育投入责任。建立健全教育收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加强教育培养成本调查,合理核算培养成本并按法定程序确定收费标准。建立中小学校课后服务收费动态调整机制,建立适合不同区域不同阶段学校实际的收费标准,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动态调整。完善寄宿制普通高中延时服务绩效评价机制,建立与教师工作量和教学实绩相匹配的分配模式,调动一线教师工作积极主动性。完善教育经费统计公告制度。科学规划教育经费支出,加强教育事业发展与中期财政规划的统筹衔接,将中期财政规划与教育事业发展目标任务紧密结合起来,认真编制中期财政规划并严格执行。加大教育经费统筹力度,优化经费使用结构。合理安排每年资金额度,确保教育项目规划顺利执行。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加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强化责任约束和督导问责。切实做好绩效评价,加强绩效管理,将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到财政中期规划项目安排中,根据绩效评价结果科学合理安排预算项目。强化制度建设和信息化管理,全面提升内部控制水平。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升财务治理能力和水平。(责任单位:区教体局、区财政局、区发展改革委、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区审计局)
三、组织实施
1.强化组织领导,汇聚改革合力。全面加强党对教育综合改革的领导,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各级各类学校得到贯彻落实,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政治方向。充分发挥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切实承担起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责任。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区镇党委政府要把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大对重点难点问题的协调力度,推动各项改革取得实效。各有关部门要凝聚教育综合改革共识,积极支持、分工负责、密切配合,整体推动教育综合改革各项工作。
2.强化激励引导,激发创新活力。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鼓励支持基层学校探索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在实践中大胆试验、开拓创新。注重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广泛听取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意见建议,不断增强教育综合改革的内生动力。通过试点探索、经验交流等方式,谋划、推动改革,对成效显著学校,以适当方式予以褒扬奖励,确保各项改革任务有序推进。
3.强化督促检查,营造良好氛围。组织专家学者深入基层和学校,分片区分学段进行实地指导,增强改革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推进试点示范,确立一批改革典型,推动先行先试、探索路径、积累经验。开展专项督查和风险评估,将教育综合改革作为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的重要内容,确保教育综合改革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健全改革推广辐射机制,最大限度地释放改革效应,让更多改革成果上升为制度成果。广泛宣传教育综合改革的理念、意义和政策措施,在改革关键时期持续总结推广成功经验,使全社会更好地理解、支持、参与教育综合改革。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4902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3分钟,共有252位用户关注,20人点赞!
近年来,张掖市甘州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真情关心、大力支持,全社会共同努力,教育系统教职工奋发进取,教育改革稳步推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在诸多方面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绩:教育投入持续增长,办学条件有较大改善,生均经费有较大提高;突出民生导向,建立了从学前到高中比较完整的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教育公平取得积极进展;注重内涵发展,教育发展活力进一步激发,一些重点领域的改革迈出新步伐,涌现出许多好经验和好做法;着力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教师素质整体提升;积极深化课程改革,着力加强作风建设,教育系统安全稳定。总得看来,我区教育事业发展态势良好,成绩有目共睹。但是,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目前“能上学”的问题基本解决了,“上好学”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农村教学点问题、择校问题、学生课业负担问题、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教师师德问题等一些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总要求和人民期待相比,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如何坚持教育为人民群众服务,为每一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确保“一个不少,人人都学好”,需要我们潜心思考,认真研究,科学谋划,下大力气解决。从全省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整体战略中把握教育,我们发展速度还比较缓慢;从经济社会发展大背景下审视甘州教育,教育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还有诸多的不适应;从人民群众的期盼中审视甘州教育,群众对教育的总体满意度仍然较低;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审视甘州教育,我们距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尚有差距;从队伍建设审视甘州教育,教师综合素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从深化改革的广度审视甘州教育,教育改革的步子还不大;从教育发展环境审视甘州教育,教育基本是一条腿走路,出力不讨好;从实现教育治理的目标审视甘州教育,教育还存在办学行为不规范的问题。在招生入学方面,有的学校没有做到划片就近入学,“小饭桌”、跨区域、跨乡镇招生的现象依旧存在;在课程安排方面,有的学校总课时安排墙上一套,执行的是另一套;有的学校音体美课程开设不足、有的纯粹没上等。此外,一些学校在常规管理、校园安全、政府责任落实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学校减负、家长加负,校内减负、校外加负”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这些新的形势、新的挑战、新的情况、新的问题亟待我们去正视、去思考、去解决。为此,我们一定要头脑清楚,认清形势,紧抓新机遇,充分利用新条件,妥善应对新挑战,努力创造新优势,攻坚克难,为实现 “教育强区梦”而不懈努力。
二、对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考
根据目前的现状,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大力实施教育兴区战略和教育强区战略,紧紧抓住新机遇,最大限度集中各方面的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施“九大提升工程”,启动开展“八项改革”,分步实施“八项发展项目”,加快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着力促进公平公正,着力提高质量效益,着力维护和谐稳定,努力打造甘州区“美丽教育”品牌。
1.聚焦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实施九大工程,全力提升教育内涵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一是着力实施诚信教育工程,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美丽学子。以诚信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良好的责任意识;以诚信教育为抓手,真实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以诚信教育为出发点,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实践教育体验;以诚信教育为落脚点,广泛开展“三爱”、“三节”活动,引导学生真诚参与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开设青少年道德讲堂,培养有责任感、懂礼仪、讲诚信,语言文雅、行为儒雅、情趣高雅、心灵美雅的一代新人。
二是着力实施健康校园建设工程,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建设一批美丽校园。全面推进校园快乐一小时体育活动,每一个学生掌握2项体育技能;启动中小学生综合体育运动会、足球等单项体育项目竞赛活动;推进学校心理健康辅导室或心理咨询中心建设;启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创建工作。
三是着力实施艺术科技教育工程,提升师生的艺术和科学修养,培育一批爱美学子。加强艺术教师培训培养,开齐开足艺术类课程;探索建立简便有效、富有特色,符合学校实际的学校艺术和科技教育体系;建立丰富的师生艺术社团、科技创造社团。学生在校期间学会1到2种乐器,培养一两项艺术爱好;加强书法和民间艺术教育,广泛开展艺术和科技展示活动。
四是着力实施师资能力培养工程,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成就一批美丽教师。强化师德建设,制定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施好师资培训项目,着力加强名师、教研和学科骨干“三支团队”建设;建立甘州区名师工作室,建立学科和师德教育专家库,实行教师梯队成长,力补农村教师能力“短板”,努力建设一支形象儒雅、言行优雅、情趣高雅、博学多才的教师队伍。
五是着力实施减负工程,努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构建轻负担、高效率的和谐育人环境。聚焦课堂教学改革,聚焦教案改革,聚焦作业创新,聚焦微课堂,聚焦微课题研究,研究制定甘州区减负增效实施意见,全面减轻教师、学生过重负担,解放学生、解放教师,营造快乐成长的育人环境。
六是着力实施特殊需要教育工程,尊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确保人人成才。健全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关爱服务体系和支援体系;坚持差异教育,充分发挥学生学科以外的多元智能,着力教育学生认识自己,为自己的成长负责;坚持因材施教,区别对待,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办法,兜住知识底线,实施特殊照顾和支援,努力让每一位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领域都有优异的发展和表现。
七是着力实施阅读工程,提升师生人文素养,树立一批最美书香校园。持之以恒地推进阅读工作,积极开展多形式的校园读书活动,以书育人,以书启智,以书养德;推进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开展“读书十佳”创建活动,着力提高中小学生人文素养;创建学习型机关、书香型校园和文化型家庭,提升学校文化品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健康成长。
八是着力实施“一校一品”工程,整体提升学校品位,构建最美教育文化。坚持文化育人,深入推进教育文化建设,倡导建立个性鲜明的教育文化系统,形成富有特色、立足实际的教育文化,推进“一校一特色”创建工作。
九是着力实施“家校”共建工程,提升家长教育能力,培养一批最美家长。建立健全学校家长委员会,积极开展多形式的家长培训工作,建立甘州区家长咨询委员会;探索建立家长义工制度;建立家长、学生申诉制度,引导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支持家长主动参与校园活动,倡导家长评价学校发展。
2.聚焦关键领域,积极推进八项改革,集中力量破解发展难题,促进教育改革纵向推进。
一是积极深化评价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管办评分离”的制度,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成立社会评议教育和学校委员会,建立完整的社会评议学校和教育制度,教育质量接受社会检验,教育决策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学校检查归口管理;积极建立中小学综合能力评价体系,探索建立高中学生学分银行,以评价体制的改革推进教育综合领域的改革。
二是积极推进督导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相对独立的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并能独立行使督导职能;建立政府主导、骨干参与、社会各界组成的督导团队,提升督导权威;推行“大区域分片、责任督学挂牌”管理制度,实行“权责双向”分担机制;实行督导结果公开制度;推进学校发展性评估、热点难点问题专项督导,引导学校依法运行、良性竞争。
三是积极推进队伍管理制度改革。有步骤推进校长任期制、聘任制,积极推进校长职级制,激发校长工作积极性;全面部署并实施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加大支教力度;深化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着力构建“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着力推进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改革,深入推进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农村教师周转房计划和教师两年一次健康体检计划,全力提高农村教师生活待遇。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及时从严处理严重违反师德事件,开展最美教师评选活动。
四是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推进中小学城乡同步备课系统建设。积极探索,鼓励试点,积极构建“轻负担、高质量”的多元化的生态型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推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的“三大转变”;大力倡导“尊重、发现、关怀”的课堂文化建设,大力推进合作参与式、探究式课堂教学方式;坚持启发诱导,坚持以学导教,以学促教,着重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育坚定的学习毅力,培养良好的学习能力。
五是积极推进校本课程改革。围绕国家课程,按照学生实际需要,拓展校本课程研究和开发渠道,鼓励教师发挥专长,主动参与校本课程研发和实施工作,积极为学生自主选择提供帮助;加强推进兴趣活动社团化建设;多渠道、多形式丰富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建设特色校本课程,力争形成“一校一本”校本课程体系,全面提升中小学教育品位。
六是积极推进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围绕落实办学自,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初中升学招生办法;落实好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以及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工作;牢牢把握各类命题的导向性作用,引导学校和家庭从片面追求升学率向综合能力提升方向转变。
七是积极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一体化发展改革。进一步推行“互帮互助,以强带弱,对口支援”城乡学校共同发展模式,推行区域中小学共同体发展计划,实现管理的同质化,推进实现区域内每一所学校向特色化、内涵式发展。
八是积极推进学前教育体制改革。以第一幼儿园为中心,分片组建四个学前教育发展联盟,推行一体化管理,确保科学保教,办出水平,促进儿童“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切实解决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难题。
3.围绕热点难点工作,启动实施项目,以项目推动改革,不断增强教育发展活力。
一是启动实施标准化建设项目,均衡推进义务教育发展。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投入,重点推进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中小学实验室装备计划,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中小学体育运动场地、艺术教育设施配套计划,办好村小和教学点,确保城乡中小学达到经费投入、办学条件、设施设备、师资水平、教育机会、教育质量“六个一样”标准。
二是启动实施学前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办好每一所幼儿园。启动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重点支持乡镇改扩建幼儿园,促成新增学位稳步增长。坚持以公益性幼儿园建设为重点,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民办幼儿园。加强科学保教,着力克服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三是启动实施高中教育发展项目,提高区域高中教育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大力扶持职业高中品牌学科建设、推进职业高中教师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双证书”制度,深化产教融合办学模式改革,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养,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出台新一轮普通高中深化课程改革意见,探索特色化发展导向及评价新路径,促进普通高色发展。
四是启动实施教师培训项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整合教师培训基地与教研、电教等力量,创新培训模式,全面实施校本研修提升计划、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培训计划、千名青年教师体育和艺术素养提升计划、百名专家型教师和校长培养计划、百名骨干班主任培训计划、百名名师和名校长助力农村教师成长计划等六项行动计划,全力推行“行政+基地+学会”教师培训模式,推进教师校长网络研修社区建设;加强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实现师德建设与教师专业水平一体化发展。
五是启动实施信息化建设项目,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改革。建设甘州区教育系统数据中心,实施“宽带网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三通计划;集中力量开发推广优质教师教育网络课程,完善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启动全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计划,推动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
六是启动实施学业监测和评价项目,构建科学的质量观。积极和国家、省上对接,制订小学学业质量监测和评价办法;研究制定甘州区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办法;改进考试内容和办法,全面推进各类学科质量不定期检测工作,引导学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
七是启动教育交流合作发展项目,着力提升甘州区教育的知名度。拓展教育开放的空间,下力气加强与省内外高校、知名中小学、幼儿园的对接和合作;建设相对稳定“省外师资研训基地”;定期聘请一批公认的、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专家和学者来我区讲学与合作科研,探索实施全区大中小学校长和青年骨干教师省外培训计划,积极拓展空间,有计划地实施名师境外培养计划,全面提升甘州区教育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度。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5022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3分钟,共有214位用户关注,21人点赞!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和推进我区“三新”建设为目的,以建设教育现代化为主线,以深化教育改革为动力,以提高基础教育水平为重点,全面提高我区教育的综合实力,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福建省教育强区。
二、创建教育强区目标
通过开展创建教育强区工作,力争用2年时间,使我区教育在教育管理职责依法履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水平提高、终身教育运行机制基本形成、教育质量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全面提高、办学条件全面优化、教育经费法定增长等福建省“教育强县”督导验收的9项a级指标都达到或超过省评估标准;使我区教育在管理职责、教师队伍、办学条件、教育经费、事业发展、教育质量六个方面的45个b级指标和95条评估标准都达到或超过省评估标准。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多元化的具有海沧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力争在年顺利通过福建省“教育强县”评估验收,争创全省首批教育强区。
三、创建教育强区工作任务
1、成立区创建教育强区领导小组。由区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区委、区政府分管教育的副书记、副区长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各镇(街道)和区直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领导、协调创建教育强区工作。成立创建教育强区自评工作小组,由分管教育的副区长担任组长,负责督查、指导各镇(街道)和区直各职能部门落实各自承担的相关任务。
2、各镇(街道)工作任务:成立领导小组,负责按教育强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做好年—年涉及教育工作的有关统计和总结;重点抓好社区教育、校园周边环境维护与整治、扶助贫困家庭子女入学、关心“三残”儿童、依法动员辍学生复学等工作;加强社区教育的领导和管理,充分挖掘社区教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社区教育活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文娱、体育活动;开设成年人教育课程,营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根据《海沧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开展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意见的通知》精神,对照《海沧区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标准和计分方法(修订)》,开展每年的教育工作自评,做好备查资料的整理归档,并于每年月日前把自评报告和工作总结送交区创建教育强区自评小组。
3、区教育局工作任务:负责创建教育强区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合理进行各专项工作小组分工;规划、落实区教师进修学校建设及配齐、配强学科教研员;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做好年—年期间教育发展的全面总结;按照教育强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认真做好自评工作,抓好薄弱环节的整改;做好各项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协调、指导全区各镇(街道)、各部门开展创建教育强区的各项具体业务工作。
4、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工作任务:负责收集年—年期间区委、区政府关于教育工作的文件、照片等资料;督办创建教育强区工作的相关事项;督促各单位、各部门对贯彻落实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情况进行总结;审核海沧区申报教育强区自评报告并送区委、区政府审批。
5、区委宣传部门工作任务:负责对年—年期间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进行总结;协助制作海沧教育专题片、画册;协调新闻单位大力宣传海沧教育的成果;指导区直单位、镇(街道)、社区宣传建设教育强区涌现的典型和好人好事。
6、区发展和改革局工作任务:把创建教育强区列入《海沧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把教育工作纳入年度计划;按照教育强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的有关要素,对教育发展计划、改善教育设施等工作以及在年—年涉及教育的有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总结。
7、区财政局工作任务:按教育强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确保财政对教育的拨款达到法定“三个增长”;及时拨付上级下拨的教育专项经费;按规定征足城市教育费附加并做到全额拨付教育使用;教师继续教育经费按教职工年度工资总额的2.5%拨付;不截留、不平调、不挪用中小学财政专户预算外资金;保障校安工程、校舍维修改造及其它项目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落实各项经费补助政策;对涉及教育的财政工作、经费管理以及年—年区财政对教育投入情况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对每年度教育经费的使用和管理进行分析报告。
8、区司法局工作任务:负责按教育强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把学校普法工作为重点列入“六·五普法”计划;加强法制教育,检查、指导学校普法工作。
9、区综治办、区公安分局工作任务:按教育强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重点做好整治学校周边环境,配齐综治副校长,预防青少年犯罪以及防火、治安等工作;建立健全学校师生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予以有效实施;严厉打击扰乱学校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区公安分局为镇(街道)完善文化户口册提供居民户口和流动人口资料。
10、区文体局、科技局、民政局、残联、科协、工会,团委、妇联、关工委工作任务:加强与教育部门的联系,切实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开展适合青少年特点的科技、文体活动;加强对学校工会、妇女、共青团、少先队工作的业务指导,努力提高学校工会、团队组织和家长学校工作水平;协调做好残疾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扶持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切实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11、区编办、建设局、人劳局、卫生局、审计局、城管和执法局、地税局、工商局、国土房产分局等各有关职能部门工作任务:根据教育强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结合本部门职能及工作实际,为教育工作、辖区内学校提供良好的服务和支持。
镇(街道)及有关部门教育工作职责按厦海委办[]82号文及签订的创建教育强区工作目标责任书遵照执行。
四、创建教育强区工作措施
(一)履行教育管理职责,促进教育协调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制定并实施《海沧区“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统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布局、结构与规模,办好民办学校,推进义务教育在更高水平上的均衡发展,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街道、职能部门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教育工作政务公开制度和社会监督机制。依法落实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学校周边治安环境和文化市场的治理,维护学校周边环境。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教育投入效益。完善教职工编制管理,建立教师调配交流、考核任用和补充机制,保障教师权益。按照中小学布局规划配置教育发展用地,实施校舍安全工程,改善办学条件。把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解决教育发展中的困难问题,为教育办实事,引导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海沧教育的发展,宣传创建教育强区的意义,形成领导带头、各方联动、全民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营造全社会重教兴学良好氛围。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规划建设好区青少年宫等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多渠道、多形式建设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辖区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无偿向中小学生开放,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创设良好社会环境。
(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条件水平。在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用2-3年左右的时间,加快义务教育学校工程、学前教育工程、信息化工程、教师培训工程、社区教育工程建设。力争年6月前,建成双十中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京口岩小学、霞阳小学二期、锦里小学二期,建成东孚幼儿园、霞阳幼儿园、海沧中心幼儿园。加强教师进修学校建设,确保教师进修学校的校舍、设施设备、师资队伍按省定标准配备。加强教育教学资源库的软件和硬件建设,辖区中小学信息技术、电化教育装备水平达省级示范学校(园)标准。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工程。以学校为单位,80%以上的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各种设施、设备达到省颁标准。教育部门要全面统筹、合理配置,用好用活资金,各有关部门要把创建教育强区摆在优先的位置,做到特事特办,为学校排忧解难,保证有关工程按计划高标准、高质量完成。
(三)推进各类教育改革,提升教育发展水平。积极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实现学校之间教育资源配置基本均衡。消除“大班额”现象,解决好城区义务教育择校问题,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健全经济困难家庭子女义务教育资助体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推进学前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有序推进0~3岁早期教育工作。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实现教育资源优质配置。教育教学适应新课程需要,学校内涵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完善特殊教育办学体系,健全保障机制,大力普及残疾少年儿童义务教育,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规范学籍管理工作,不断完善义务教育就学保障制度、义务教育档案资料制度、义务教育学额巩固制度。教育事业发展各项指标全面达到或超过规定要求。
(五)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按省定编制标准配备中小学和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特殊教育教职工配置满足事业发展需要。配齐配足紧缺学科教师,根据需要开展教师转岗培训,优化教师队伍的学科结构与年龄结构。有序开展校长、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工作。面向全体教师开展业务培训活动。实施中小学骨干教师、校长培养计划;全面推行校长聘任制,加强校长的履职考核,完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培养一批优秀教师、优秀校长。教师进修学校切实履行教师教育活动的组织、协调、指导、管理和服务的职责,不断强化教师培训、教研功能。定期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建立表彰奖励优秀教师制度,完善师德监督考核机制,提高全体教职工师德水准。
(六)强化课程改革实验,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的核心任务。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办好每一所学校,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加强素质教育的政策、经费保障与社会引导,科学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优化素质教育社会环境。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德育工作网络和工作机制。重视以班主任为主体的中小学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创新德育活动载体,加强养成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落实教学常规。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严格执行省颁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教育质量。探索建立、逐步完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各个阶段教育形成一批办学特色鲜明或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优秀成果,能起到辐射示范、优化整体作用的学校。
(七)构建终身教育运行机制,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进一步完善“党政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健全社区教育经费筹措、资源共享、队伍管理、考核评估、表彰奖励等规章制度。开拓、整合社区教育的硬件、人力和信息资源,健全以区社区教育中心为龙头、街道市民学校和镇文化技术学校为骨干、社区居委会教学点、村文化技术培训点和各类学习型组织为基础的社区教育培训网络体系,建设一支“专职人员为骨干、兼职人员为主体、广大志愿者为基础”的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大力开展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为社区成员提供便捷教育服务,广泛开展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单位、学习型家庭等各种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活动,提高社区居民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基本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城区。
五、创建教育强区工作步骤
1、组织动员阶段
(1)开展创建教育强区的调研工作,制定工作方案。
(2)成立海沧区创建教育强区领导小组及自评工作小组,建立机构,明确职责。
(3)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动员大会,号召全区党员、干部和全区人民积极支持、参与创建教育强区工作。
(4)召开教育系统动员大会,号召全区广大教育工作者全力以赴投入创建教育强区工作,各级各类学校都要为创建教育强区多作贡献。
(5)教育系统各基层单位认真组织学习领会有关文件和督导评估指标体系,理解内涵,认真做好自查工作,查缺补漏,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把创建教育强区工作落到实处。
(6)针对全区自查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抓好整改落实,积极推进创建教育强区工作。
(7)东孚镇年教育工作接受市督导评估。
2、自评、督导阶段
(1)迎接市政府对我区学前教育进行专项督导。
(2)区政府年教育工作督导自评(“对区督导”)。
(3)区政府年教育工作接受市级“两项督导”复查。
(4)区政府创建教育强区工作自查自评。
(5)区政府向市政府提出教育强区核查申请。
3、市级核查、整改提高阶段
(1)区政府接受市级核查评估验收。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4750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2分钟,共有172位用户关注,20人点赞!
按照区委区政府“加快两大升级、实现三大转变”的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总目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寻求突破,以实现“教育布局调整基本覆盖,区域优质教育品牌建设基本完成,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基本均衡”为目标,不断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推动教育再上新台阶,再展新面貌,再创新业绩,切实提高为民服务水平。
二、主要工作和举措
(一)科学统筹,促进公平,推进事业均衡发展
1、加快学校建设规划实施,提升教育承载力。以“年度行动计划”和“十二五建设规划”为抓手,继续强力推进我区的学校布局调整工作。今年我区将交付学校幼儿园15所,确保开工学校幼儿园7所,争取开工学校幼儿园2所,前期准备学校幼儿园7所。积极主动与新城指挥部、市铁路投资有限公司、丁桥大型居住区指挥部、市城市建设前期办及区相关部门联系,参与学校、幼儿园的方案设计,关注学校、幼儿园的建设进度,特别是、笕桥、彭埠地区的学校及幼儿园建设,切实缓解区域入学难问题。积极谋划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
2、培育发展优质资源,凸显品牌区域化优势。继续按照“做精南片、做强北片、做活新区、优化全局”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推进全区教育一体化发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教育公平。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均衡教育资源配置,推进教育合作与资源共享,通过扩张、培育、引进、合作,打造区域优质教育品牌,整体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今年学年,重点关注以下三大区块。
3、加强资产资金管理,提供事业发展坚强保障。做好事业经费的保障和服务工作,优化明年预算的编制工作,努力提高预算资金使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规范经费管理,加强内部审计,加强教育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制度。健全资产管理制度,不断提高资产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切实提高学校专用教室、图书馆、体育场馆等的建设、使用和管理水平,根据全局工作的要求和均衡化发展的需要,做好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工作。
4、制定实施十二五规划,谋划新时期发展思路。全面调查教育发展的现状,摸清家底,找准瓶颈,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和新一轮三年办学目标制定工作。加强规划指导的科学性、前瞻性及可操作性,明确我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指导方针、目标任务、重大战略和政策措施,探索构建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现代教育体系,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科学纲领和行动指南。
(二)加强内涵,坚持特色,实现事业优质发展
5、注重德育工作实效,树立德育特色品牌。深入贯彻“生本、开放、坚持”的德育理念,重视基础工作,进一步抓细抓实抓好学生的行为规范,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创建优良学风校风。继续推动“环保教育”、“生命教育”和“公民教育”三大区级德育品牌群建设,全面开展“品质少年”系列教育活动,认真做好第五批省级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重视德育科研工作,深入推进荣辱观教育研究、团队衔接研究、公民教育研究工作。积极实施第二课堂行动计划,探索和研究校馆共建的合作机制。加大德育队伍建设,以建立全区优秀班主任智囊团为契机,以区骨干班主任培训班、“钱塘辅导员大讲堂”和“钱塘春雨”团队工作创新论坛为平台,打造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的德育队伍。整合社会资源,进一步发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6、坚持质量核心意识,稳步提升教学质量。继续坚持“三全质量观”,关注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关注后进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课业负担的减轻,关注学生后续发展的潜能。加强教学过程各环节的精细化管理,继续全面落实“六项举措”:抓教学计划,实现教学过程整体优化;抓课堂教学模式建构,推进先进教学理念、有效教学方式与学科课型特点的有机结合,实现课堂质量整体优化;抓常态课堂,抓实每一名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的提高,抓细每一堂课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完善推门听课、及时评课和课堂效益检测制度;抓作业辅导,提质减量、分层多样,有作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抓学法指导,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抓监测与评估,完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改进学科教学质量检测办法,努力实现全程监控、全员监控、有效监控,推动全区的教学质量继续朝着稳步、均衡方向发展。
7、丰富科技体艺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深入贯彻《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加强体育、卫生、艺术、科技、劳技和国防等教育。以加强体育、艺术、科技等课程教学工作为基础,通过开展丰富的体育、艺术、科技等校园活动,进一步巩固浙江省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创建成果。开展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组织学校积极参加省体育、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申报和市体育特色学校评选活动,认真做好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重新申报工作。以“特色学校推进会”的形式进一步发挥特色学校的示范作用和辐射功能。重点做好今年市中小学生艺术节和区中小学生综合运动会各项组织工作,积极参与全国及省市的各项比赛活动。落实健康教育行动,加强各类学生传染病、常见病的预防教育和防治工作。
8、创建学前教育达标区,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以创建市学前教育达标区为目标,着力深化改革,不断提升整体发展水平,使我区城乡幼儿园布局基本合理,学前教育资源相对充足,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满足每一个区域内适龄儿童享受三年规范学前教育的需求。按照达标区的创建要求,认真查漏补缺,积极落实整改,力争高质量完成创建工作。多途径拓展学前教育资源,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富余资源,开设农村规范幼儿园。加强民办幼儿园安全卫生及保教质量的规范和管理,完善相关的考核和激励措施。关注新办幼儿园的后续管理,高起点、高标准开办,高效率运作,培育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积极开展等级幼儿园的创建工作,做好各级转评、新评的申报、回访工作。
9、争创社区教育示范区,促进社区教育内涵发展。树立服务社会、服务市民的意识,进一步发挥社区教育政府主导性和市民主体性作用。加强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和社区学习共同体建设,创建“一社(村)一品、一街(镇)多特”的社区文化。根据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实施方案和目标分解体系,落实各项举措,营造“全员、全面、全程”的社区教育氛围,促进社区教育内涵发展。完善社区学院体制和机制建设,加强社区学院、各成校(社区学校)、各职业学校间的联动办学,加强对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学校)的业务指导和管理,确保教育培训质量与水平。
10、加强督导评估工作,促进学校内部管理。健全和完善教育督导制度,按照“监督、检查、评估、指导”的要求,加强督政、深化督学,做到基础与发展相结合,普遍与特色相结合,规范与灵活相结合,督评与诊断相结合,自查与考评相结合,使其真正促进学校的内部管理。加强依法治校的评估与监督,根据市依法治校示范校评估相关标准和要求,启动并开展区级依法治校示范校的评估工作,促进学校依法治校、依法办学。加强学校办学行为检查评估,根据新修订区中小学办学水平发展性评估方案,开展规范性办学评估和主体性办学评估相结合的新一轮全区中小学办学水平发展性评估工作。
11、全力深化教研科研,提高研究实践价值。引导学校和教师关注教育教学现状,广泛开展切口小、针对性强的教育行动研究。加强校本研训的调研、指导、展示、推广,促进区内各校合作,调动一线教师参与校本研训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学科教研的针对性、创新性和实效性,总结推广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组织学科骨干教师参与区级教学调研和指导工作,深入教研组和课堂,突出对常态课堂教学指导,为学校提供教学帮助,查找存在问题,确定改进措施,及时跟踪调研,尽快缩小质量差距。做优做精“钱塘”系列品牌研训活动,加强区域、学科之间的协作交流,发挥教研工作最大的研究功效。承办好市暨全国教研工作会议。
(三)提升素质,凝聚人心,推动事业持续发展
12、注重师德师能建设,提高教师育人素质。深化师德建设长效机制,通过师德学习、工会活动等营造良好工作氛围,提高广大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的工作责任心,自觉规范教育教学行为,严禁上班时间上网玩游戏、炒股,严禁体罚与变相体罚。关注教师身心健康,把关心教师工作与关心健康、关心生活结合起来,组织好教职工文体活动,丰富教师的校园生活。完善教师培养工程体系,确保“新教师三年培养计划”、“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双名工程”的实施,积极做好第三轮名师名校长认定工作、新一轮二三层次骨干教师和第三届教坛中坚评选工作,完善网络工作室、百人百课等各类展示平台,有效扩大名师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指导作用。提高校本培训工作效度,重视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建构团队合作模式,共同设计,协同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高常态课的教学质量,追求教学效益最大化。发挥教师研训网作用,完善网络研训平台,提高教学研究的交互性。在做好十一五师训工作总结的基础上,制定好十二五师训规划。
13、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提升领导管理能力。广大干部要振奋精神,科学管理,跨越争先,实干创新。在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规范办学行为的新背景下,要进一步增强“前瞻意识、创新意识、人本意识、团队意识、品牌意识、法制意识”等六个意识,提高规范化、程序化、精细化管理的能力水平。以立足常态为管理重点,静下心来抓管理,潜下心来抓质量,沉下心来抓常规,做到年初思路清晰、月度措施扎实、年末成绩显著;要深入教学一线上课、评课,掌握第一手资料,准确把握教育教学现状,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有方、守土有效。继续坚持“积极培养、适度引进、合理使用”的工作原则,用好人、培养人、凝聚人。完善以教育教学实绩和管理工作实效为核心的干部考核机制。进一步加强干部在岗学习交流。进一步打造“钱塘论教”干训品牌。
14、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提高学校管理效能。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从用人机制、岗位设置、编制管理、职务聘任、绩效考核、收入分配等方面研究实施新机制、新办法,实现科学设岗、合理定岗、制度完备、动态管理,形成科学合理、规范高效的人事管理机制。认真组织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不断完善学校内部绩效考核办法和教师的聘任、考核、评优等一系列人事制度,形成完整的教师绩效评价机制。科学制定明年度教师招聘计划,改进完善招聘考核办法。探索柔性流动机制,激发教师队伍的活力,破解结构性超缺编难题。
(四)增强合力,营造氛围,促进事业和谐发展
15、强化教育行风建设。抓好行风治理和行风监察工作,规范机关行政行为、学校办学行为和教师教育行为。加强对领导干部和机关干部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和价值观教育,做到廉洁从政、廉洁治校。扎实开展岗位廉政教育工作。划分岗位类别,从行政职务和业务类型两类着手,对工作岗位进行分类,明晰权利职责;查找岗位风险,深化岗位风险预警机制,积极开展行业预警和重点岗位及人员的预警工作;梳理教育内容,进一步树立岗位廉政行为规范,形成系统的分门别类的岗位廉政教例。继续扎实开展“公述民评”。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对工程建设、物资采购、教育收费等工作的监督管理,开展廉政制度审计。严格考试和招生秩序管理,确保考试招生的公平公正。继续做好政(校)务公开和人民满意学校(科室)评选工作。
16、维护教育安全稳定。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完善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体制机制,加强应急组织、队伍、平台和能力建设,全面落实校园安全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加强安全设施的投入,实现全区各校(园)校方责任险全覆盖,提高各类突发事件预警、防范和处置能力。各校(园)要按学生年龄特征、活动内容和季节特征,加强安全管理和教育,建立“开学”、“转季”第一课制度,着力提高广大师生的自救、互救能力。开展“平安校园”创建工作,认真排查和及时整改隐患,深入推进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广泛开展应急演练。健全警校共建、学校社区共建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整合力量、综合施策,营造和谐安定的教育环境。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4999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3分钟,共有181位用户关注,30人点赞!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全会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加快两大升级、实现三大转变”的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总目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寻求突破,以实现“教育布局调整基本覆盖,区域优质教育品牌建设基本完成,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基本均衡”为目标,不断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推动江干教育再上新台阶,再展新面貌,再创新业绩,切实提高为民服务水平。
二、主要工作和举措
(一)科学统筹,促进公平,推进事业均衡发展
1、加快学校建设规划实施,提升教育承载力。以“年度行动计划”和“十二五建设规划”为抓手,继续强力推进我区的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年我区将交付学校幼儿园15所,确保开工学校幼儿园7所,争取开工学校幼儿园2所,前期准备学校幼儿园7所。积极主动与钱江新城指挥部、杭州市铁路投资有限公司、丁桥大型居住区指挥部、市城市建设前期办及区相关部门联系,参与学校、幼儿园的方案设计,关注学校、幼儿园的建设进度,特别是九堡、笕桥、彭埠地区的学校及幼儿园建设,切实缓解区域入学难问题。积极谋划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
2、培育发展优质资源,凸显品牌区域化优势。继续按照“做精南片、做强北片、做活新区、优化全局”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推进全区教育一体化发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教育公平。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均衡教育资源配置,推进教育合作与资源共享,通过扩张、培育、引进、合作,打造区域优质教育品牌,整体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学年,重点关注以下三大区块:彭埠区块——深入挖掘夏衍文化内涵,以夏衍教育集团为纽带,办好夏衍小学和夏衍幼儿园;九堡区块——充分发挥杭师大东城教育集团和浙大幼教中心学前教育品牌优势、规模效应,引领九堡区块教育整体发展;闸弄口区块——积极探索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科研机构+新校”的模式,以区人大重点议案为契机,成立天杭实验学校教育集团,落实各项举措,在我区北部地区形成新的优质教育资源品牌。
3、加强资产资金管理,提供事业发展坚强保障。做好事业经费的保障和服务工作,优化年预算的编制工作,努力提高预算资金使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规范经费管理,加强内部审计,加强教育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制度。健全资产管理制度,不断提高资产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切实提高学校专用教室、图书馆、体育场馆等的建设、使用和管理水平,根据全局工作的要求和均衡化发展的需要,做好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工作。
4、制定实施十二五规划,谋划新时期发展思路。全面调查江干教育发展的现状,摸清家底,找准瓶颈,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和新一轮三年办学目标制定工作。加强规划指导的科学性、前瞻性及可操作性,明确我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指导方针、目标任务、重大战略和政策措施,探索构建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现代教育体系,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科学纲领和行动指南。
(二)加强内涵,坚持特色,实现事业优质发展
5、注重德育工作实效,树立德育特色品牌。深入贯彻“生本、开放、坚持”的德育理念,重视基础工作,进一步抓细抓实抓好学生的行为规范,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创建优良学风校风。继续推动“环保教育”、“生命教育”和“公民教育”三大区级德育品牌群建设,全面开展“钱江品质少年”系列教育活动,认真做好第五批省级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重视德育科研工作,深入推进荣辱观教育研究、团队衔接研究、公民教育研究工作。积极实施第二课堂行动计划,探索和研究校馆共建的合作机制。加大德育队伍建设,以建立全区优秀班主任智囊团为契机,以区骨干班主任培训班、“钱塘辅导员大讲堂”和“钱塘春雨”团队工作创新论坛为平台,打造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的德育队伍。整合社会资源,进一步发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6、坚持质量核心意识,稳步提升教学质量。继续坚持“三全质量观”,关注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关注后进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课业负担的减轻,关注学生后续发展的潜能。加强教学过程各环节的精细化管理,继续全面落实“六项举措”:抓教学计划,实现教学过程整体优化;抓课堂教学模式建构,推进先进教学理念、有效教学方式与学科课型特点的有机结合,实现课堂质量整体优化;抓常态课堂,抓实每一名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的提高,抓细每一堂课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完善推门听课、及时评课和课堂效益检测制度;抓作业辅导,提质减量、分层多样,有作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抓学法指导,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抓监测与评估,完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改进学科教学质量检测办法,努力实现全程监控、全员监控、有效监控,推动全区的教学质量继续朝着稳步、均衡方向发展。
7、丰富科技体艺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深入贯彻《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加强体育、卫生、艺术、科技、劳技和国防等教育。以加强体育、艺术、科技等课程教学工作为基础,通过开展丰富的体育、艺术、科技等校园活动,进一步巩固浙江省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创建成果。开展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组织学校积极参加省体育、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申报和市体育特色学校评选活动,认真做好杭州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重新申报工作。以“特色学校推进会”的形式进一步发挥特色学校的示范作用和辐射功能。重点做好年市中小学生艺术节和区中小学生综合运动会各项组织工作,积极参与全国及省市的各项比赛活动。落实健康教育行动,加强各类学生传染病、常见病的预防教育和防治工作。
8、创建学前教育达标区,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以创建杭州市学前教育达标区为目标,着力深化改革,不断提升整体发展水平,使我区城乡幼儿园布局基本合理,学前教育资源相对充足,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满足每一个区域内适龄儿童享受三年规范学前教育的需求。按照达标区的创建要求,认真查漏补缺,积极落实整改,力争高质量完成创建工作。多途径拓展学前教育资源,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富余资源,开设农村规范幼儿园。加强民办幼儿园安全卫生及保教质量的规范和管理,完善相关的考核和激励措施。关注新办幼儿园的后续管理,高起点、高标准开办,高效率运作,培育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积极开展等级幼儿园的创建工作,做好各级转评、新评的申报、回访工作。
9、争创社区教育示范区,促进社区教育内涵发展。树立服务社会、服务市民的意识,进一步发挥社区教育政府主导性和市民主体性作用。加强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和社区学习共同体建设,创建“一社(村)一品、一街(镇)多特”的社区文化。根据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实施方案和目标分解体系,落实各项举措,营造“全员、全面、全程”的社区教育氛围,促进社区教育内涵发展。完善社区学院体制和机制建设,加强社区学院、各成校(社区学校)、各职业学校间的联动办学,加强对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学校)的业务指导和管理,确保教育培训质量与水平。
10、加强督导评估工作,促进学校内部管理。健全和完善教育督导制度,按照“监督、检查、评估、指导”的要求,加强督政、深化督学,做到基础与发展相结合,普遍与特色相结合,规范与灵活相结合,督评与诊断相结合,自查与考评相结合,使其真正促进学校的内部管理。加强依法治校的评估与监督,根据杭州市依法治校示范校评估相关标准和要求,启动并开展区级依法治校示范校的评估工作,促进学校依法治校、依法办学。加强学校办学行为检查评估,根据新修订区中小学办学水平发展性评估方案,开展规范性办学评估和主体性办学评估相结合的新一轮全区中小学办学水平发展性评估工作。
11、全力深化教研科研,提高研究实践价值。引导学校和教师关注教育教学现状,广泛开展切口小、针对性强的教育行动研究。加强校本研训的调研、指导、展示、推广,促进区内各校合作,调动一线教师参与校本研训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学科教研的针对性、创新性和实效性,总结推广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组织学科骨干教师参与区级教学调研和指导工作,深入教研组和课堂,突出对常态课堂教学指导,为学校提供教学帮助,查找存在问题,确定改进措施,及时跟踪调研,尽快缩小质量差距。做优做精“钱塘”系列品牌研训活动,加强区域、学科之间的协作交流,发挥教研工作最大的研究功效。承办好杭州市暨全国教研工作会议。
(三)提升素质,凝聚人心,推动事业持续发展
12、注重师德师能建设,提高教师育人素质。深化师德建设长效机制,通过师德学习、工会活动等营造良好工作氛围,提高广大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的工作责任心,自觉规范教育教学行为,严禁上班时间上网玩游戏、炒股,严禁体罚与变相体罚。关注教师身心健康,把关心教师工作与关心健康、关心生活结合起来,组织好教职工文体活动,丰富教师的校园生活。完善教师培养工程体系,确保“新教师三年培养计划”、“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双名工程”的实施,积极做好第三轮名师名校长认定工作、新一轮二三层次骨干教师和第三届教坛中坚评选工作,完善网络工作室、百人百课等各类展示平台,有效扩大名师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指导作用。提高校本培训工作效度,重视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建构团队合作模式,共同设计,协同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高常态课的教学质量,追求教学效益最大化。发挥教师研训网作用,完善网络研训平台,提高教学研究的交互性。在做好十一五师训工作总结的基础上,制定好十二五师训规划。
13、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提升领导管理能力。广大干部要振奋精神,科学管理,跨越争先,实干创新。在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规范办学行为的新背景下,要进一步增强“前瞻意识、创新意识、人本意识、团队意识、品牌意识、法制意识”等六个意识,提高规范化、程序化、精细化管理的能力水平。以立足常态为管理重点,静下心来抓管理,潜下心来抓质量,沉下心来抓常规,做到年初思路清晰、月度措施扎实、年末成绩显著;要深入教学一线上课、评课,掌握第一手资料,准确把握教育教学现状,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有方、守土有效。继续坚持“积极培养、适度引进、合理使用”的工作原则,用好人、培养人、凝聚人。完善以教育教学实绩和管理工作实效为核心的干部考核机制。进一步加强干部在岗学习交流。进一步打造“钱塘论教”干训品牌。
14、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提高学校管理效能。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从用人机制、岗位设置、编制管理、职务聘任、绩效考核、收入分配等方面研究实施新机制、新办法,实现科学设岗、合理定岗、制度完备、动态管理,形成科学合理、规范高效的人事管理机制。认真组织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不断完善学校内部绩效考核办法和教师的聘任、考核、评优等一系列人事制度,形成完整的教师绩效评价机制。科学制定年度教师招聘计划,改进完善招聘考核办法。探索柔性流动机制,激发教师队伍的活力,破解结构性超缺编难题。
(四)增强合力,营造氛围,促进事业和谐发展
15、强化教育行风建设。抓好行风治理和行风监察工作,规范机关行政行为、学校办学行为和教师教育行为。加强对领导干部和机关干部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和价值观教育,做到廉洁从政、廉洁治校。扎实开展岗位廉政教育工作。划分岗位类别,从行政职务和业务类型两类着手,对工作岗位进行分类,明晰权利职责;查找岗位风险,深化岗位风险预警机制,积极开展行业预警和重点岗位及人员的预警工作;梳理教育内容,进一步树立岗位廉政行为规范,形成系统的分门别类的岗位廉政教例。继续扎实开展“公述民评”。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对工程建设、物资采购、教育收费等工作的监督管理,开展廉政制度审计。严格考试和招生秩序管理,确保考试招生的公平公正。继续做好政(校)务公开和人民满意学校(科室)评选工作。
16、维护教育安全稳定。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完善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体制机制,加强应急组织、队伍、平台和能力建设,全面落实校园安全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加强安全设施的投入,实现全区各校(园)校方责任险全覆盖,提高各类突发事件预警、防范和处置能力。各校(园)要按学生年龄特征、活动内容和季节特征,加强安全管理和教育,建立“开学”、“转季”第一课制度,着力提高广大师生的自救、互救能力。开展“平安校园”创建工作,认真排查和及时整改隐患,深入推进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广泛开展应急演练。健全警校共建、学校社区共建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整合力量、综合施策,营造和谐安定的教育环境。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7453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9分钟,共有255位用户关注,47人点赞!
为了让今后工作更进一步,学校督导有必要认真总结一下过去一年工作中的得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督导年终工作总结及分析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学校督导年终工作总结(一)
一年来,我校在乡中心校的正确领导下和教育局的具体指导下,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落实依法治教,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现代化工程,全面推动素质教育,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健康的发展。
一、基本情况
x小学现有x个教学班,x名学生,教职工x名。
办学宗旨:以德为先,以技为重,育人为本,全面发展;
育人方向:一好就好,多好更好。
自我总体评价:
学校办学行为规范,有相关制度和规定保证,全校教师文明度高;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足开齐所有学科课程,不随意更改挤占挪用;
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测试和作业量严格控制,教育活动科学安排;
财务收支严肃规范,教师队伍师德师风优良,学生和家长评教良好。
二、认真贯彻教育法律法规,促进依法治教
一年来,依据《义务教育法》、《教育法》、《教师法》,切实加强依法治教水平,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健康快速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为我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描绘出了宏伟蓝图。乡中心校领导多次深入学校调查研究,深入教师家中走访慰问,针对教育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制约教育发展的因素提出了建设性和指导性的意见,为教育发展创造了条件、开拓了思路。
我校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办学宗旨,坚持从实际出发,重视德育机构和教师队伍的建设,以科研兴教为先导,重视教育现代化手段的运用,重视对教育工作的指导、监控,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坚持各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师资力量、教育投入、教学设施相对平衡,减少校际差异,消灭薄弱学校,使我乡教育得到了均衡的、合理的发展,杜绝了以分数考核教师,以升学率考核学校的现象。
三、学校安全及教育工作考核奖惩
切实加强安全管理,落实“一岗双责”,扎实开展了“隐患治理年”和“安全教育月”活动。在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制的基础上,加强了校舍实施、学校周边环境、师生施救自救、交通安全管理和学生自救演练等方面安全措施,加强了全体师生的自救演练,各学校先后多次开展了紧急疏散演练和应急演练,使广大师生提高了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我校建立了对政府领导的考核机制,落实了并建立了相应的考核机制。
四、教育投入
一年来,把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入实施了“科教兴办”战略,将教育改革与发展纳入了全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把教育工作列入了村两委任期目标责任制。我们坚持了以财政投入为主,把教育拨款列为村财政的必保项目,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确保了财政对教育投入的“三个增长”。
五、财务管理
教育经费管理情况,在中心校统一管理学校财务做到了校收乡管校用,一年来,我校领导和广大教职员工认真学习一费制的有关政策精神,认真贯彻一费制的收费精神和收费标准,教委和学校都设立公开栏,公开收费的范围、标准,广泛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政府对学校的收费情况认真督查,集中审核,没有发现一例乱收费现象。
六、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
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内涵发展,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并提高小班化教育的比例。深化课程改革,修订和完善课程方案以及各学科课程标准,促进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建立健全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价体系,提高教育质量。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同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继续增加薄弱学校的教育经费投入。按照新标准实施学校建设,实现区域内教育设备配置基本无差别。推进教师流动,提高教师新老更替速度和教师的知识更替速度
学校督导年终工作总结(二)
本学年,在省教育厅、联院有关教育教学工作文件精神指引下,在校长室统一领导下,围绕学校中心工作,规范制度,强化管理,严格按照督导室工作职责完成工作任 务。积极主动地对全校的教育、教学、行政、安全、卫生、后勤、绩效考核等各方面工作进行 “全覆盖”式动态检查、督促、评价和指导,尤其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有力地督导,有效地促进了全校整体工作的有序进行。督导室及时、准确收集、整理、汇 总、反馈各项督导信息和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将督导信息反馈给校长室及相关部门,为学校领导指导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督导室 协助校长室、各部门为广大教师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做好了对教学一线教师的服务工作。作为学校上下沟通的桥梁,督导室起到了促进校园和谐稳定的作用。现将 本学期所做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工作督导
1. 开学初,对教务处的开学准备工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督导检查,对各教研组教师的教案进行了抽检,对相关教师提出了要求。
2. 开学初,召开了专业部教学督导工作会议,就教学督导事宜与各专业负责人进行了交流。
3. 通过走动巡视,对两个校区的教师教学情况及学生课堂秩序的遵守情况进行了多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与相关人员沟通,并将需要解决的问题反馈给相关部门及领导。
4. 对电艺专业部、形象设计专业办、服装专业部、电商专业部分别进行了教学督导,对相关教师的课堂教学、教案、作业批改等情况进行了检查,并提出意见。对个别教师课堂教学的不规范行为给予指正。
5. 对电艺专业部、形象设计专业办、服装专业部、电商专业部的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分别进行了检查,并向部门领导反馈了意见。
6. 对部分专业教师的授课计划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并提出了意见。
7. 对期中、期末的考务工作进行了检查,并对考场纪律进行了巡视督导。
8. 每月对中层干部走进课堂情况进行督导检查,通过中层干部走进课堂,督促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方面进行改进。
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督导
1. 采取走动式督导检查方式,每月对学生的上课情况、早晚自习、按时进班情况、禁烟遵守情况、住宿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后首先是现场处理,然后及时将问题提交班主任或相关部门,协助各部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必要时通过短信直接将对学生教育管理的注意事项告知相关教师。
2. 本学年强化了“醒示台”的督导作用,通过x期x篇内容,将学生违规、违纪具体事件进行曝光,对相关部门、相关教师查找问题原因,加强学生管理起到了积极的协助作用。
三、各部门行政工作督导
1. 对教务处、学工处、总务处等部门的开学准备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督促各部门确保新学期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对各部门月工作安排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督促各部门查漏补缺,提高工作质量。
3. 对各部门处务会会议情况进行了检查,对例会制度遵守不严格的部门给予了指正。
4. 对行政办的月考核奖发放工作进行了督导。
5. 对教务处关于“电子教案”的实施方案落实情况进行了多次督导。
6. 对实训处实习生在岗稳定性情况、实习生学费的上交情况进行了督导。
7. 对教务处外聘教师的上课质量进行了督导。
8. 对学工处月工作计划执行情况、新生稳定性情况进行了检查。
9. 对培训部月工作计划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
10. 对总务处常规工作如空调、厕所、危墙等的维修进行了督导。
11. 对信息处数字资源库建设情况进行了督导。
12. 对信息处计算机室维护保洁责任落实进行了督导。
13. 对教务处、学工处学期结束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了督导。
14. 对将x校区的教学、卫生、宿管、食堂、安全、行政进行了两次全面的督导。
15. 就教职员工对部门服务满意情况建立了“工作执行力和满意度记录机制”。
16. 常规性反馈教职员工针对各部门的意见、建议,并督促各部门解决问题。
四、安全工作督导
1. 常规走动式巡查学校安全隐患,对校园、教学楼、教室、实训室、办公室的建筑、设备、水电等进行检查,将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通知相关部门排除。
2. 对学生宿舍多次进行重点检查,将发现的水电安全问题及宿舍管理问题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解决;对吸烟的住宿生进行教育。
3. 对两个校区的食堂、小卖部的卫生、安全工作进行常规化安全检查,督促食堂、小卖部搞好卫生、安全工作。
4. 配合总务处,对校园用电安全进行了检查。
5. 完成了开学初、寒假前的校园安全设施督查。
6. 督促各部门上交安全责任书。
五、后勤工作督导
1. 就食堂的经营管理问题分别在两个校区多次与食堂经营方座谈、沟通。
2. 每月常规性检查食堂管理、伙食、卫生、安全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确保食堂管理为教学做好后勤保障。
3. 本学年除常规日常检查食堂外,分别对x校区进行过x次、对将x校进行了x次专项检查。
4. 就伙食管理问题分别向安德门校区师生做过x次、向将x校区师生做过x次调研,将意见及时反馈给学校及食堂经营方。
5. 配合食堂经营,对师生就餐秩序进行了督导。
6. 定期对两个校区的小超市进行食品卫生安全检查。
7. 经常性地巡视检查办公室环境、教室环境、教学设施的配备,深入教师之中,听取教师对后勤服务的意见、建议。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教师的合理化建议及时转交相关部门解决,以期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教学、学习后勤保证。
六、做好群众与领导沟通的桥梁
1. 通过“督导室发现日”。听取、收集干部、教师对学校建设发展中的意见、建议。随时将广大教师关注的问题及时上报校长室及相关部门,协助校长室及相关部门为广大师生及各部门解决实际问题。
2. 本学期就学校整体工作、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建议分别向广大教师进行过两次专项调研,采访教师x人次,为学校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3. 认真领会上级部门、校长室及行政办公会议的精神、决议,就广大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促使学校工作顺利进行。在领导与群众之间起到了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桥梁作用。
七、部门配合
1. 配合学工处,多次对全校卫生、宿舍进行检查。
2. 配合行政办,对中层管理人员进行月绩效考核,对有关部门的绩效核补工作进行了督导。
3. 配合教务处、教科室的听课活动,对相关教学人员的教学准备、作业批改等情况进行了检查。
4. 配合学校教学视导迎查准备工作,对全校教学秩序、学生校规遵守,卫生、安全、食堂经营等方面进行了督导。
5. 配合学工处,圆满完成了优秀毕业生汇报会。
6. 配合学工处,参与青年教师演讲比赛评比。
7. 配合教科室,参与五课教研活力课堂说课比赛评比。
8. 配合实训处,多次与美的世界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沟通。
9. 配合学工处,多次对旷课、吸烟、损坏公物等违纪学生进行了教育。
10. 配合总务处,对校园用电安全进行了检查。
11. 配合校长室,完成了校园哲学文化建设策划方案。
12. 配合党支部,党盟联合举办了迎十八大主题活动。
13. 配合总务处,对全校进行了安全检查。
八、其它工作
1. 完成了督导室工作职责调整、成员任务分工。
2. 认真记录了督导工作台帐。
3. 为鼓励先进,弘扬正气,在教职工中形成比、学、赶、超的积极工作氛围,本学期对九位老师的先进事迹进行了宣传报道。
4. 通过“醒示台”,对全校教育、教学、卫生、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提示。
5. 完成了《x》校刊的征稿任务。
6. 组织了行政服务岗位满意度测评。
7. 汇总统计了各部门上交的行政资料。
九、不足
本学期,督导工作全面、顺畅的开展,对学校建设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但工作中还存在着某些不足。如,由于人手不足,教学督导的力度不够,无法按照联院的要 求严格完成教学督导任务。未能找到得当的方法使一部分中层干部、个别部门材料的上交做到按时、按要求完成,从而不能全面检查部门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对某 些工作的督导虽有过程,却无能力解决发现的问题。对各部门、各专业部的业务工作了解不深,督导难以细化。对老师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虽积极反映,协助解决, 却因客观原因不能让老师们如愿。由于人手有限,督导面广,要做的事多,不能尽善尽美地为老师们服务到位。
在今后的工作中,督导室成员一定不断加强工作能力的提升,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更好地与校领导、各部门、广大师生交流沟通,最大限度地发挥督导室应有的职能,有效促进学校全面工作的有序开展!
学校督导年终工作总结(三)
本学年,我校在督导工作中,坚持以“导”为主、以“督”为辅的工作方针,本着规范办学行为、稳定教学秩序、提高办学质量的基本思想开展督导工作,形成了“督有重点,导有目标;以督促改,以导促建”的良好工作局面。现将我校近一年来的督导工作总结如下:
一、创新督导工作的理念,开拓督导工作的领域
树立“以人为本”的督导观念,在督导工作中,坚持“寓导于督,督导结合,以督促导,以导为主”,在“导”字上下功夫,努力达到督导的最佳效果。我们把督导工作从原来以检查、监督为主转为鼓励和提倡为主。积极发现好的课程改革方法,发现优秀的师德师风典型,认真听取师生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和意见,总结和推广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与教师一起探讨在学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二、加强对师德修养的引导和校园文化建设的督导
向教师推荐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的好文章和书籍,引导教师学习,提升教师素质。督导师生的课堂礼仪规范,引导教师加强职业礼仪修养,提升师生的人文素养。
学校加强了对校园文化理念的建设,20xx年x月召开了教代会,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专题研究。目前学校对校园喷绘全部更新,校园面貌焕然一新,“校园文化建设”已独具特色。
三、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督导工作规章制度
为使学校督导工作整体规范、有序推进,制订和完善了《学校督导工作职责》、《学校督导工作考核方法》等事关教育督导工作全局的督导规章制度。
四、以规范办学行为作为督导工作重点
1、依法治校,规范办学行为
学校遵循有关法律和政策精神来制订与完善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各项规章制度,有效地推动了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快速发展。
2、民主管理,落实到位
学校全面实施了校务公开制度,开展了民主评议活动,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教代会制度,充分发挥了教代会在学校民-主建设中的作用。在资金投入等重大事项中,能通过教代会商讨决定,做到先民-主再集中。对教师评先评优、财务报告等师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能及时在校务公开栏公开,使领导班子成员始终接受全体教职工的民-主监督,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积极性,有效地推动了学校的全面发展。
3、落实课程计划,做好减负提质工作
学校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进行授课,注重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坚持每周三节体育课,坚持上好课外活动课。坚持每天做好两操,保证每个学生每天的活动量不少于1小时,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身体素质。本学年,我校体育工作喜获丰收。20xx年x月在x学区组织的“x广播体操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五、围绕课程建设改革加强教学督导
1、坚持常规教学“五严”督导,用细节铸就高质量
在常规教学工作中,我们坚持“五严”即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和作业量,严格执行推行推门听课制,严格常规的督查、指导、反馈、整改制度,严格实施月考制度,抓好教学各阶段的质量监控。细节化的管理,带来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2、加强对课堂教学质量的督导
我们针对新课程改革重新拟定了《x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教学效果学生调查问卷表》。坚持深入到课堂之中,坚持围绕教学各个环节开展督导工作,有力促进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贯彻落实。一学期来,校长听课x节,教导主任听课30节。在听每一个老师的课都认真填写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并在课后与任课教师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深入交流。
3、以课堂教学改革作为督导的重点,坚持减负提质双丰收
我们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让学习任务成为启动和组织学习活动的操作把手;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占据课堂教
学的绝大部分时间,具有自主、合作、探究的特征,使学习活动有效和高效;让学习结果从学习活动中获得,学会而且会做。教导处引导教师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和观摩活动,探索具有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把教师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在上好每一堂课上下功夫,真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施水平,正确处理好教学质量与减负提质的关系。
4、对教师教案备写情况进行了抽查、检查,大部分教师能够按照要求,认真备课,但各别教师教案填写不完整,备课量不足,将检查结果及时向各教师反馈,存在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
5、完善学生评价“一改”的督导
学生评价“一改”即改革学生素质评价方法,注重学生成长式评价,突出过程评价、综合评价和激励评价。提倡各班为学生建立成长档案,按照赏识教育、成功教育的思想和多元智能理论,帮助学生规划和创造成功的人生。同时学校还鼓励各学科组开展学科知识竞赛,表彰鼓励学生,如外语组开展的“学生英语单词比赛”、数学组开展的“学生基础知识竞赛”、语文组开展的“学生书写比赛”。
六、德育督导,突显“三园”德育育人模式
1、以“三德”为本,用爱心育人
学校坚持把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
作为每位教职员工的基本条件。坚持把“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作为广大教师修身立业的准则。全面加强师德和学生思想品德建设,打造一支顾全大局、思想过硬,乐于为学校建设与发展奉献的教师队伍。全校上下人人以身作则,个个成为德育资源和优秀的德育工作者,落实奖惩制,全体教师用爱心和责任心教育每一位学生。
2、构建“四位一体”育人格局,发挥大德育格局的育人作用
在德育工作中,我们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针全面开展德育工作。在原有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平台基础上,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自我四位一体”的德育格局。
3、突显“三园”德育育人模式
我们以“活力校园、魅力校园、和谐校园”为德育育人模式,充分利用每月的各种节日,结合学生、班级的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将德育工作融入活动中,培养学生自我体验、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能力。
七、加强校园安全督导力度
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定期对教学设施、教学场地、课堂教学秩序、教师到课情况、学生到课率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督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本期无一安全事故发生。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7397个字,预计看完需要19分钟,共有110位用户关注,24人点赞!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制定本市中长期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1.认真制定本市中长期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认真总结和宣传新中国成立60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绩与经验,全面分析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全面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要求和新期待,把握国际教育的新理念和发展趋势,组织开展教育工作大调研和大讨论活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制定《*市中长期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目前至2020年*基础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指导方针、目标任务、重大战略和改革措施,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特点、时代特征和满足人民群众未来教育需求的现代基础教育体系,为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提供科学纲领和行动指南。
2.举办基础教育论坛。加强长三角教育的合作交流,联合苏、浙、沪三地教育行政部门完成《长三角教育联动发展研究》的课题研究,举办长三角基础教育论坛,提升长三角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人力资源的总体水平。举办京、津、沪、渝四市基础教育论坛和新加坡与*基础教育圆桌会议。
二、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妥善解决入园高峰矛盾
3.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召开*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现场推进会,加快幼儿园园舍建设;完成全市60所(其中郊区50所)幼儿园建设任务。在各区县做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自查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区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情况的督导验收工作。召开*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工作总结会。
4.启动实施学前教育五年发展规划。各区县根据区县规划和人口出生以及外来人口流入情况,制订区县学前教育五年发展规划,合理布局,按照标准实施幼托园所建设,妥善解决入园(托)高峰矛盾。
5.加强学前教育内涵建设。全面推进以园为本的教研制度建设,提高园长课程领导力。召开*市0—3岁婴幼儿早教指导工作研讨会,提高早教指导水平。继续开展中心城区优质幼儿园与郊区幼儿园的对口合作交流工作,促进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向郊区农村辐射。开展农民工同住子女学前教育情况调研,推进农民工子女幼儿园纳入民办教育管理工作。完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市学前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解决学前教育师资紧缺的问题,鼓励应届高校毕业生接受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培训,从事幼儿教师工作;支持师范院校扩大学前教育师资培养规模。
三、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郊区学校建设
6.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依法做好对区县教育经费“三个增长”落实情况的监督工作,推进义务教育经费预算单列的工作,确保市、区县义务教育专项经费落实到位。加大对郊区特别是远郊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修订本市中小学校舍维修基本标准,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启动中小学校舍加固行动;研究并制订本市普通高中和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
7.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内涵发展。组织开展初中、小学内涵发展研究,进一步明确今后几年初中、小学内涵发展的思路与举措。研究制订初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进一步推进相对薄弱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工作。交流义务教育学校特色发展的经验,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学校特色发展。围绕校长课程领导力、教师教学有效性,分别举办分初中、小学教学展示活动,提升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质量。
针对义务教育发展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积极寻找新对策,总结推广区域性推进素质教育的新经验。
8.加快郊区学校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三中全会精神,以农村教育为重点,全面启动郊区学校建设工作,集中力量办好浦江、顾村、曹路、航头、三林等5个市属配套商品房基地公建配套学校,做好人口导出区优质学校到基地学校的对口办学工作;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支持郊区教育基础薄弱地区和人口导入区的学校建设。各区县特别是郊区县要根据区县经济社会总体规划和“十一五”教育事发展规划,以及人口增长、分布及流动趋势,合理调整学校布局设点,制定学校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分阶段、分年度、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学校建设。指导相关区县做好临港新城、长兴岛等地区的学校建设规划。学校建设既要确保进度,按时完成任务,更要注重质量,确保安全。
9.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对郊区农村学校的辐射力度。实施新一轮区县教育对口合作交流,探索建立健全对流区县联席会议制度、教师培训学分互认制度、专家聘任共享制度等,扩大城郊结对数、郊区跟岗教师数、城区支教教师数等,同时开展公开示范课、听课评课、展示交流等工作,提高对口合作交流工作的水平。进一步推进委托管理工作,总结推广委托管理经验,发挥区县的主体作用,选择并委托中心城区优质教育机构和教育中介组织管理郊区学校,扩大委托管理单位的数量,加快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向郊区农村辐射。
10.认真做好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根据区域规划,确需举办以招收农民工同住子女为主的民办学校的,要引导社会力量按照办学基本条件申请举办以招收农民工同住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完成50所农民工子女学校纳入民办教育管理的任务,增加郊区县教育资源总量。市、区(县)共同努力,积极创造条件,使农民工同住子女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就读的比例提高至65%。
11.提升郊区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实施郊区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项目,利用全市优质教师教育资源开发高中、初中、小学和学前等四个学段适合郊区教师的培训课程,对郊区教师全面开展专业发展培训。继续实施远郊区县薄弱学校师资队伍提高工程,确定一批亟待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学校,有针对性地采取强有力措施予以提高。市、区县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到郊区边远地区和市属商品房配套基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城区教师予以补贴。
12.大力提升郊区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市、区县教研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指导力度,组织城区名教师和教研员赴郊区农村学校开展教学常规和教学效率等视导活动,帮助农村教师把握教学要求,帮助学校健全教学管理流程。大力开展校内、校际学科教研活动。组织郊区县学科带头人牵头开展学科教研活动,发挥区域学科带头人的引领和辐射作用。进一步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加大网上教研的推进力度。完成郊区20所教育信息化应用实验校的推进工作,并将实验成果在郊区全面推广。
13.启动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召开*市特殊教育工作会议,制定并启动《*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09—2011年》,探索建立各相关部门整合的特殊教育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开展医、教等多学科结合的特殊教育康复与服务的研究。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学前特殊教育机构和特殊教育康复指导中心的建设,健全随班就读的支持保障体系。建立*特殊教育咨询中心。加强特教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并制定特教师资培养政策,举办特教师资培训班,提升特教师资专业化水平,为残障儿童提供良好的教育服务。
四、加强高中教育,办出高色
14.切实提高高中教育质量。召开*市高中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交流会,总结和推广普通高中办学特色创建、学校课程建设、有效教学推进等方面的经验,加强对高中学校的分类指导。启动*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发展性评估工作。实施学校自我反思、同行交流、社会评议和专家评估,引导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找准发展点,提炼办学个性,培育办学特色。
15.积极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进一步整合相关力量和社会教育资源,建立多渠道、多样化的青少年课外创新教育研究实践基地,鼓励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探究和创新活动。探索高中与高校联合培养创新人才的工作机制,鼓励有条件的高中和区县与高校及科研机构联合设计并实施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
五、办好内地班和新疆高中班,提高民族班学生的综合素质
16.重视民族班学生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先加强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注重内地民族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养成,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拓展和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民族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民族班教育质量的提高。举办民族宗教政策与知识的专题培训班,提高民族班教师的民族宗教政策和理论水平。关心民族班教师的思想,提高民族班教师的待遇。召开*市民族班(校)德育工作先进表彰会。
17.加强对民族教育的管理。研究并制订《关于本市加强中小学校民族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从制度上保障本市中小学民族教育发展。成立本市中小学民族教育社团组织,发挥社团在民族教育中的作用,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增进民族班师生的合作交流。认真做好内地民族班扩招的设点布局和校舍建设等工作,确保扩招任务的顺利完成,为智力援疆、增进民族团结和进步服务。
六、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18.开展学校课程计划的实践研究。以151所二期课改研究试验基地学校为抓手,推进学校课程计划的研究与制订,提高校长对课程的执行力。继续加强对教学各环节的常规管理,提高教学有效性,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大力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研员对课堂教学与课程实施的指导力。切实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加强对校本教研工作的监控与评价,提高校本教研的质量和水平。拓展校外教育资源,丰富学生学习经历。探索普通高中利用职校实训中心,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试点。
19.加强教材建设。召开本市中小学(幼儿园)教材建设工作会议,加强教材工作制度建设,明确管理要求和职责,规范校本教材的出版与使用,全面推进教材建设。体育与健身学科教材试行循环使用。
20.整合专题教育资源。梳理各类专题教育内容,整合相关教育资源,形成中小学专题教育系统框架,在各年级段有序安排,提高专题教育的有效性,并明确配套的相关实施要求。
21.加强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成立*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开展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的研究,加强全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规划、指导和实施工作。做好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2009测试工作,探索运用科学的教育质量标准和先进的测评手段评估本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推进中小学生学业水平评价改革,改进和完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22.规范和扶持民办中小学教育。规范民办中小学校幼儿园的办学行为,实施《*市民办中小学财务会计管理办法(试行)》和《*市民办中小学会计核算办法(试行)》。支持民办教育发展,对义务教育阶段民办教育实行生均公用经费补贴和免除学生杂费等办法,减免民办中小学校舍设施设备租赁费。鼓励民办中小学幼儿园实施年金制度。召开*市民办教育工作会议。
23.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重点构建小学、中学和大学紧密衔接的体育与健身课程体系。组织举办*市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用3—5年时间,使本市学生体质健康达到国家基本要求。进一步规范学校体育训练竞争、项目布局和运动员招生工作,推进学校体育特色、体育重点项目和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和发展。认真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活动,增强学生体质。组队参加第十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
24.积极开展卫生艺术科普国防教育工作。继续实施《改善*市中小学教室光环境》扩大试点工作,完成改造15000间教室灯光改造计划。研究制定*市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筹备并承办全国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和第五轮*市青少年民族文化培训等活动,运用各种载体开展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以举办第二届*市青少年创新峰会为标志性活动,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普工作。落实教育部《学生军训规定》,研究制定《*市学生军训实施细则》。
25.依法规范语言文字管理。建立健全本市语言文字工作网络,推进区县语言文字工作机构规范化建设,继续推进对部分区县的语言文字工作达标评估。举办第十二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和“我爱祖国语言美”学生普通话比赛。制定《*市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加强对语言文字测试工作的指导和管理。组织百万学生“迎世博、学双语”活动,做好中小学生双语考核工作。推进中小学开展《少儿口语交际》拓展型课程教学。举办郊区推普员培训班,加强对农村学校和农民工子女学校教师语言文字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的培训。组织评选*市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市语言文字规范示范街区和合格街区。
26.加强中小学学籍管理。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修订《*市中小学学籍管理办法》,完善基于信息化平台的中小学学籍管理办法,加强对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籍管理。制定《*市中小学毕业证书管理办法》。
七、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
27.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结合建国60周年、90周年、澳门回归10周年等重大节庆和迎世博等重大事件,开展形式多样的形势政策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义主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深化中小学生生命教育。
28.加强未年人校外教育工作。召开*市校外教育工作会议,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校外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市校外教育工作发展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2009—2011年),理顺组织体制和工作机制,整合社会资源,为校外教育工作提供支持。继续搭建学生社会实践的网络“一卡通”资源平台,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
加强课内外贯通,制定并印发中小学21门学科分层实施学科德育的指导意见,建设一批学科德育的示范课和一批经典教案、优秀课件。以*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为引领,通过改进课堂教学,提升育人实效。
29.加强温馨教室建设。在区域试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区县和学校的创造性,注重温馨教室的内涵建设,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注重凸显个性,建设一批示范点。
30.提高教师师德水平和育德能力。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制定《关于开展*市中小学班主任评优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市优秀班主任、*市班主任带头人评选办法》,启动“*市班主任带头人”工作室建设项目。修订*市师德与育德能力培训方案,实施并完成第三期13个区县培训者的培训工作。进一步深化中小学“教师走进经典”活动,设计制作2009年《*市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资源目录》,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受教育部委托,承办中西部地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第26期培训班。邀请都江堰师生来沪参加夏令营活动。
31.全面加强学校安全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坚决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教育部要求,把2009年作为学校安全年。深入推进中小学技防设施使用、维护等工作。启动《*市中小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的调研和修订工作。加强中小学生防灾自护安全教育,推进安全知识进中小学课堂工作,采取日常训练、集中展示、指导督促等方式提高师生的识险、避险、自护意识和能力。编印《中小学安全事故案例》,公布中小学事故案例情况。完善和落实学校安全责任制和各项安全措施,强化学校安全管理,着力加强寄宿制学校和校车等管理,建立校园安全问责制,切实维护师生健康和安全。在中小学幼儿园实施校外人员来访登记、持证出入制度。研究并协调有关部门共同解决暑托班、晚托班安全保障和规范管理问题。建立健全学校文体资源向社会开放的管理格局和保障制度。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工读学生校外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加强农民工子女学校的青保工作,在农民工子女学校建立青保工作网络和保护工作制度。
八、推进教师教育和培训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2.加强教师教育工作。继续实施第二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项目。推进以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的基础教育教师培训工程的实施工作。创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暨师范生实习基地,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创设条件。加强教师进修院校建设,组织评选*市实验性示范性区县教师进修学院(校)。
33.做好义务教育学校实施教师绩效工资工作。与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共同按照国务院关于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实施绩效工资的统一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积极开展调研,研究实施意见,推进绩效工资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加强政策宣传,重视思想教育,维护教育系统的稳定。推进区域内和区域间教师和校长的合理有序流动,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认真做好第四批*市中小学特级校长的评审认定工作。
九、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34.积极开展教育立法工作。配合市人大常委会继续做好《*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的立法审议工作,适时开展“实施办法”的学习宣传。进一步推进本市教育督导立法调研工作和本市教育评估法规的制订工作。
35.全面开展教育行政执法工作。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健全教育申诉、行政复议、诉讼等相关制度,规范教育行政执法行为。制定《*市“依法治校示范校”评选标准》,推进依法治校示范校的创建工作。开展贯彻实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办法》的行政执法检查。认真做好实施区县责任督学制度以及违规办学、办班、收费等群众回复与行政执法的试点工作。
36.加大教育督政工作力度。按照市政府《关于本市建立对区县政府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的实施意见》,继续开展对区县政府教育综合督政工作,重点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教育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公建配套、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等项目为主的教育综合督政工作。在部分区开展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督政试点工作。认真做好20*年度区县政府依法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中小幼校(园)舍资源情况等的公示工作。以及区县政府综合督政工作整改的落实工作。会同市人大等对各区县教育公建配套建设情况开展专项督导。
37.积极开展督学工作。对部分区县开展教学视(督)导工作,提高中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和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能力,指导区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开展聚焦课堂教学的专项督导,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开展关于建立中小学校课程实施情况公报制度和建立中小学校长课程领导力督导评估制度的研究和实践,引导学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建立义务教育学校就近入学工作的督导监控机制,确保阳光招生。
38.开展中小学师生廉洁从教和廉洁诚信教育。修订《*市教师师德规范》,将廉洁从教纳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教师师德和育德能力培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在教师年度工作考评等评选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文明单位评比、教育督导等工作中加大师德师风建设情况的比重。认真落实教育部党组《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组织实施《*市学校廉洁教育行动指南》,向各中小学发放廉洁教育读本,推动廉洁教育进课堂。努力构建以诚信守法为核心的青少年廉洁教育工作体系。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2402个字,预计看完需要7分钟,共有196位用户关注,51人点赞!
今年,我区教育政风行风建设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次全会精神及中纪委五次全会精神,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结合本区教育系统实际情况,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继续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上下工夫.注重师德、师风建设;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教育“乱收费”;积极推行校务公开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巩固教育政风行风建设成果。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1、社会对我区教育政风行风建设的评议分有所提升;
2、社会对我区教育政风行风建设的满意率有所提升;
3、社会对我区教育政风行风建设的满意度在本区政府部门、行业中排位有所提升。
三、工作打算及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调整、充实局纠风领导小组和学校教育收费专管员队伍,完善局、校两级教育行风建设工作责任制。把教育政风、行风建设工作纳入局机关科室、学校等级达标的考核内容,与局机关各科室、学校、直属单位主要领导的年度考核、评优挂起钩来,做到责任到人。
2、加强宣传教育的力度。局利用召开学校领导会议经常宣传师德、师风建设及上级有关教育收费、教育招生等方面的工作要求和通报本区教育系统行风建设的典型事例;学校要经常向教职工宣传教育行风建设的动态,做到教育在先,“关口”前移,增强广大教职员工的法纪观念,规范教育招生和教育收费行为,塑良好的教育行风形象。
3、完善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在学校门口醒目处设立专用宣传橱窗,长期张贴经区教育、物价部门审核后盖有“奉贤区教育局学校收费管理办公室”、“奉贤区物价局物价审核章”的本学校、幼儿园收费公示单以及《上海市中小学杂费分期付款和减免及实行助学金制度的办法》、“奉贤区教育收费咨询、举报电话”等内容的宣传资料;并做好学生代办费收支情况期末向家长公示工作。
4、加强对学校“三代”工作的管理。局教育收费管理办公室加强对学校“代办、代购、代订”工作的宏观控制,严格审批手续;为学生服务的“三代”工作,必须完全尊重家长、学生的意愿,及时办理自愿手续,规范操作程序。教育服务保障中心要对学生课间食、午餐、校服、学生春秋游等事项严格把好安全、质量关;学校为学生“三代”所得的各类回扣、明折必须“还利”于学生。
5、继续贯彻教育部、市教委关于教育招生、教育收费方面的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学校招生和收费行为;坚决执行公办高中按“三限”(限分数、限钱数、限人数)招收择校生的政策;严禁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强制、索要、摊派等群众反映强烈的“乱收费”行为;严禁举行违反市教委课程计划规定的各种名目考试。加强学生学籍管理工作,健全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招生、转学等制度,规范操作程序。
6、加强教育行风检查的工作力度,做到学期初局组织的常规收费检查与教育行风特约监督员不定时的访查相结合;局职能科室的检查与学校的自查自纠相结合。对群众举报反映师德师风方面的问题及学校乱收费行为,局有关职能科室要做到发现一起,纠正一起,处理一起;并根据“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的约定,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把群众反映师德师风方面的问题及学校“乱收费”等现象消除在萌芽状态。
教育政风、行风建设,我们不仅要经常抓、抓经常;反复抓、抓反复,要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去抓好教育政风、行业风气。我们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研究新情况,提出新举措,争取使奉贤教育的政风、行风建设在去年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
上海市奉贤区教育局
2005年2月16日
奉贤区2005年教育政风行风建设工作责任分工表
内容
工作要求
责任部门
学校招生及教学管理方面
学生学籍管理工作
严格按市教委文件规定操作,禁止学校收取与择校挂钩的赞助费。
基础教育科
民办教育科
各有关学校
高中升学招收“择校生”工作
按照市教委“三限”的工作要求录取高中择校生。
区招办
各高中学校
学生教材、有关学习资料征订审批工作
按市有关规定严把“基层学校要求征订学生教材、有关学习资料”的审批关。
基础教育科
民办教育科
素质教育活动审批及管理工作
加强对学校旅游市场的监控,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德育科、
保障服务中心
制止举办中小学生有偿补课工作
注重源头治理,加强宣传教育,严把“年检”关。
基础教育科
成职教科
严格课程计划
按市教委课程计划规定执行
区教研中心
学校收费及管理
学生代办费管理
加强对学校规范收取学生代办费工作的指导和检查。
计划财务科
纪监审计执法科
教育收费公示工作
配合区物价部门做好学校收费公示的审核及检查工作。
纪监审计执法科
计划财务科
学生“三代”
工作管理
学生课间食管理
加强对学生课间食市场的监管,确保食品卫生,价廉物美。
保障服务中心
校园安全办公室
学生用餐管理
加强对学生食堂管理工作指导,防止食物中毒现象及侵占学生利益的情况发生。
基础教育科
计划财务科
保障服务中心
学生服装、生活用品代购管理
体现自愿原则,严禁乱摊派;加强对校内市场的监控,维护学生合法利益。
计划财务科
保障服务中心
学生报刊杂志征订管理
按上级有关规定,严把学生报刊杂志征订工作的审批关。
局办公室
德育科
基础教育科
学生住院基金、保险等代办工作
体现自愿原则,做好宣传工作,规范操作程序。
局办公室
基础教育科
民办教育科
师德师风工作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指导和管理
加强对师德、师风建设的宣传教育力度;受理、查处反映教师违纪、违规、违法的群众举报件。
宣传科
教育工会
组织人事科
纠风综合治理工作
教育乱收费治理工作
认真做好群众举报件的调查处理工作,发现学校乱收费现象,严肃处理。
纪监审计执法科
教育收费监督检查工作
加强对学校开学收费工作的监督和针对中小学生的各类补课收费的检查。
区教育督导室
纪监审计执法科
违纪、违规收费行为查处工作
发现一起,纠正一起,清退一起,处理一起。
纪监审计执法科
教育行风建设组织协调工作
及时向局领导汇报情况,提出工作举措,协调各部门工作。
阅读提示:本篇共计1929个字,预计看完需要5分钟,共有160位用户关注,48人点赞!
一、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抓好教育规划。加快完成市及县市区《2013-2020年教育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深入推进校舍标准化建设。按照《德州市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计划实施方案(2011—2015)》确定的任务目标,大力推进校舍标准化建设,投资5.4亿元,新建、改扩建农村中小学70所,建设楼房抗震校舍36.6万平方米。
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00所,新增学位1.8万个,使公办园占比达到60%以上,基本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确定的任务。
加强中心城区学校建设。由政府投资主导建设中心城区15所中小学、幼儿园,市教育局成立中心城区中小学校建设督查办公室,配合市政府督查室进行督促督导,一月一调度、一汇报、一通报,确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建设任务。
加强中职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实施职业教育“一县一特色”工程。力争年内3-5所中职学校达到省规范化学校标准,1-2所学校达到省示范性学校标准,争创3-4个服务地方特色产业的省级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
加强学校内部配套设施建设。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建设市、县教育信息中心,建成全市教育专网,做到教育专网校校通。普通高中和城区义务教育学校要实现“班班多媒体”;完全小学以上学校要实现专任教师人手一机;所有学区小学要装备便携式多媒体设备;同时,加大教学仪器、实验设备和图书配备力度,开齐开足实验课。
二、体制机制创新工程
落实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协调市财政、审计等部门,加大督导、检查力度,确保严格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用实用足财政教育资金。积极争取在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中增加20元,作为教育设施配套费。
探索实施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探索校长职级制度改革,在1-2个县、市区开展试点。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积极争取各方支持,确保教育行政部门在教师管理上的事权和人权相匹配。
教师职称改革。根据省里的统一部署,积极稳妥地实行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扩大学校在教师职称评聘上的自,千方百计解决“有岗不聘”、“多年不聘”的问题。
完善教育评价制度。在高中学校开展“五星级”学校评选活动;完善督导责任区制度,将责任区督导成绩纳入年终综合督导;强化教育督导结果的运用,通过督导大力促进政策规定的落实。
三、教师队伍打造工程
扎实做好教师补充配备。按照“不低于自然减员人数”和“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补充教师不少于1500人;继续探索采取直接说课的办法,面向部属重点师范院校毕业生招聘教师;借鉴市里吸引高素质人才的做法,招聘一批教育名师、名校长,提升我市学校的办学层次;加大教师城乡交流力度,各县每年城乡教师交流人数不少于总数的5%;充实配强教研力量,完善教研体系。
升华师德建设成果。总结师德建设经验,积极申请省级宣传典型,打造精品名牌,推出一批在全国能推广、有影响的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和个人。同时,巩固师德建设成果,出台《关于深化师德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教师师德表现积分评价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管理的意见》三个文件,评先树优实行师德表现前置审批,探索建立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制”。
加强教师培训。争取市财政列支名师、名校长培训专项经费,加快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完善学科基地运行机制,培养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
完善教师奖励激励机制。积极争取各方资源,拓展教师奖励形式和范围,不断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内生动力。推动教师周转住房、教师班车项目,解决教师工作、生活上的实际问题。
四、安全保障工程
健全安全机制。完善“一岗双责,全员安全”的长效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加大投入,加强管理,提高效能,实行学校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
开展安全教育。把安全疏散演练常态化,定期开展演习演练,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抓好重点安全工作。突出以校舍安全、交通安全、饮食卫生、消防安全、暴力事件、季节性事故、大型活动等为重点的安全工作,市教育局有关科室全年要检查全市三分之一以上学校,发现问题,挂牌督办。
确保考试安全。2013年的重点工作是加强标准化考场建设,按照省教育厅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完成标准化考点建设任务,并在4月底对各县市建成情况进行了验收。同时,在中心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扩建308个标准化考场。
五、教育质量提升工程
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主要是要坚持立德树人,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和学生社团建设,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陶冶学生情操。打造3-4处在全省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的素质教育品牌。
协调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力争到2013年底,3-6岁儿童入园率达到74%,学前一年入园率达到94%;基础教育抓质量,减负增效,打造特色学校,向高等院校输送一批合格人才;职业教育抓特色,大力实施“一县一特色”职业教育工程,打响我市汽修专业全国品牌,争取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9%。
29位用户关注
19位用户关注
86位用户关注
56位用户关注
39位用户关注
42位用户关注
27位用户关注
61位用户关注
37位用户关注
74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