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管理 > 制度范本 > 制度范文
栏目

车间设备点检制度(简单版35篇)

更新时间:2024-06-13

车间设备点检制度

篇1

印刷车间设备维修与保养制度涵盖了一系列关键环节,主要包括:

1. 日常检查:确保设备在工作前后的良好状态。

2. 定期维护:按照设备制造商的推荐周期进行专业保养。

3. 故障报告:及时记录并上报设备异常情况。

4. 维修流程:规范化的故障诊断与修复步骤。

5. 预防性保养:提前预防可能的设备故障。

6. 训练与指导:为员工提供设备操作与维护的知识培训。

篇2

企业车间制度是确保生产流程顺畅、安全、高效的重要基石。它们通常涵盖以下几个关键领域:

1. 安全规定:包括个人防护设备的使用、危险品管理、应急处理程序等。

2. 生产流程:规定操作步骤、设备维护、产品质量控制等。

3. 工作纪律:如出勤、请假、着装要求等。

4. 环保措施:废弃物处理、能源使用规范等。

5. 培训与发展:员工技能培训、安全教育等。

篇3

化工车间设备使用制度涵盖了一系列的规定,包括但不限于:

1. 设备操作前的检查与准备

2. 正确的操作程序和安全规程

3. 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4. 故障报告与应急处理措施

5. 培训与资格认证

6. 记录与文档管理

篇4

车间设备点检制度是确保生产安全和效率的关键环节,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设备日常点检:每日开始工作前,操作员需对设备进行基本检查。

2. 定期维护点检:周期性地对设备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和保养。

3. 异常情况点检: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如发现异常噪音、温度过高或性能下降等情况,应立即停机进行点检。

4. 专业技术人员点检:由专业维修团队定期进行深入的技术检测。

篇5

喷煤车间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制度涵盖了一系列可能影响员工健康的环境条件,主要包括:

1. 粉尘污染:煤炭破碎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煤尘。

2. 噪声污染:机械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

3. 毒性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等燃烧产物。

4. 热辐射:高温作业环境下的热源辐射。

5. 物理因素:振动、重体力劳动等。

篇6

车间考勤制度是管理生产秩序、保障工作效率的关键环节,它涵盖了以下几个核心要素:

1. 出勤时间:规定员工的上下班时间,包括早班、晚班及休息日的安排。

2. 签到签退:明确签到签退的方式,可能是传统的打卡机,也可能是现代的电子考勤系统。

3. 请假制度:规定不同类型假期的申请流程和审批权限。

4. 迟到早退处理:设定迟到、早退的处罚标准,以示公平。

5. 考勤异常处理:对于未按时签到签退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篇7

车间领导下现场抓“三违”制度,是指在生产作业过程中,领导需密切关注并防止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这些行为是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必须及时发现并纠正。

篇8

动力车间巡回检查维护保养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核心环节:

1. 定期巡检:对车间设备进行定时、定点、定项的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预防性维护:通过定期的保养工作,预防设备故障的发生,延长设备寿命。

3. 故障记录与分析:及时记录设备故障情况,分析故障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4. 维修计划制定:根据设备状况和生产需求,制定合理的维修计划。

5. 应急处理: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快速处理突发设备问题。

篇9

车间人员制度是确保生产流程顺畅、安全及高效运行的关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岗位职责:明确每个工人的具体任务和责任,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2. 安全规程:规定操作设备的安全规则,防止工伤事故的发生。

3. 工作时间与休息制度: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工作效率。

4. 培训与考核:定期进行技能培训和考核,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

5. 现场管理:规范作业环境,保持整洁,减少生产中断的可能性。

篇10

化产车间的冷鼓工段设备润滑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设备分类与润滑油选择:根据设备类型和运行条件,确定适用的润滑油种类。

2. 润滑周期与频率:设定各设备的润滑时间间隔和润滑次数。

3. 润滑方式与方法:规定添加、更换润滑油的具体操作步骤。

4. 润滑点检查:明确检查润滑系统的具体部位和标准。

5. 油品管理:包括油品的存储、标识、废弃处理等规定。

6. 记录与监控:建立润滑记录,定期进行设备润滑状态的评估。

篇11

备煤车间巡检制度是保障生产安全与效率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设备检查:涵盖生产设备的运行状态,如破碎机、输送带、筛分设备等。

2. 环境监测:包括粉尘浓度、噪音水平及通风状况等。

3. 安全设施:检查消防设备、防护装备和应急措施是否完备。

4. 工艺流程:确认煤炭的破碎、筛选、储存和装载过程是否正常进行。

篇12

电气车间供电系统事项汇报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定期报告:车间需每月提交一次供电系统的运行状态报告,包括电力消耗、设备维护情况及异常事件记录。

2. 紧急通报:对于突发的电力故障或安全隐患,需立即向上级管理层汇报,并同步采取应急措施。

3. 维修保养记录:每次设备维修、保养后,应详细记录工作内容、时间、效果及后续观察事项。

4. 安全检查:定期进行电气安全检查,确保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并将检查结果上报。

篇13

在电仪车间的日常运营中,交接班制度是确保生产连续性和安全性的关键环节。通常,交接班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传递:交接双方需详细记录和传达设备运行状态、生产进度、故障处理情况等。

2. 现场巡查:交班人员需带领接班人员进行现场巡查,确认设备完好无损。

3. 问题交接:未解决的问题和待办事项应明确告知接班人员。

4. 文件整理:交接双方应整理好相关操作记录和工作日志。

篇14

在无尘车间管理中,定期进行洁净度检测是确保生产环境质量的关键环节。这些检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粒子计数:衡量空气中悬浮粒子的数量,这是洁净度最直接的指标。

2. 微生物检测:检查空气和表面的微生物污染程度,对于医药和生物技术行业尤为重要。

3. 压差监测:确保房间间的压差维持在一定水平,防止污染物进入。

4. 表面清洁度测试:评估工作台和其他关键表面的清洁状况。

5. 气流速度和均匀性测试:保证气流能有效地将尘埃粒子排出。

篇15

喷煤车间的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危害识别:明确车间内存在的粉尘、有毒有害气体、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

2. 告知方式:通过安全培训、警示标识、岗位说明等方式,向员工传达这些危害信息。

3. 防护措施:规定必要的个人防护设备使用,如防尘口罩、耳塞等,并定期检查其有效性。

4. 健康监测: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职业健康问题。

5. 应急响应:制定应急预案,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

篇16

车间工作制度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工作时间与休息规定:明确每日工作时长,确保员工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2. 安全操作规程:规定各种设备的操作流程,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3. 质量控制标准:设定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查节点和标准。

4. 作业流程规范:详细描述每个工位的工作任务和流程。

5. 维护保养制度: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保证其正常运行。

6. 培训与发展:为员工提供必要的技能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

篇17

车间劳动防护用品制度涉及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或耳罩、呼吸器、防护手套、防护鞋、防护服、防坠落装备、焊接面罩、静电防护服等。这些用品旨在保护员工免受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危害。

篇18

电仪车间交接班制度是确保生产连续性和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交接班记录:详实记录设备运行状态、故障情况及处理进度。

2. 现场巡查:交接双方共同检查设备设施,确认无异常。

3. 问题交接:将未完成的工作、待解决的问题及注意事项传递给接班人员。

4. 设备状态确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无安全隐患。

篇19

电气车间供电系统重要事项汇报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故障报告:任何设备故障或供电异常应立即上报,确保及时处理。

2. 安全检查:定期进行电气安全检查,发现隐患需详细记录并上报。

3. 维护保养:对供电设备的维护保养情况需定期汇报,包括保养时间、内容和结果。

4. 能耗统计:每月的电力消耗数据需汇总分析,以便节能降耗。

5. 系统升级:对于供电系统的改进或升级计划,需提前提交申请报告。

篇20

车间奖惩制度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多种激励和约束机制,主要包括:

1. 生产效率奖励:对超额完成生产任务的员工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

2. 安全行为表彰:对于遵守安全规程、无事故记录的员工进行表扬和激励。

3. 质量控制奖惩:对产品质量负责的员工,高质量完成工作的将受到表彰,反之则会受到相应处罚。

4. 团队协作鼓励:表彰和奖励团队合作精神,促进班组间的和谐共事。

5. 培训与进修机会:为表现优秀的员工提供提升技能和职业发展的机会。

篇21

车间管理考核制度

车间管理考核制度是确保生产流程高效、安全、有序运行的关键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生产效率指标:衡量生产线的工作效率,包括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产品数量、设备利用率等。

2. 质量控制标准:评估产品的合格率,确保符合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3. 安全管理规定:监控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以及安全规程的遵守情况。

4. 维护保养制度:检查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记录,减少设备故障带来的影响。

5. 员工行为规范:考核员工的纪律性、团队协作精神和工作态度。

篇22

化产车间设备使用制度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设备的日常操作、维护保养、安全规定以及应急处理措施。

篇23

铸轧车间的民主考评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员工互评:员工间进行相互评价,互相反馈工作中的表现和协作情况。

2. 管理层评估:上级管理者对下属进行定期的工作绩效评估。

3. 自我评价:员工自我反思,对自己的工作成果和行为进行评分。

4. 团队评价:团队内部的集体讨论和评价,体现团队协作的效果。

5. 客户反馈:考虑客户满意度,将客户的评价纳入考核范围。

篇24

在备煤车间,交接班制度是确保生产连续性和效率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传递:交接班人员需要详细交接当前的生产状态、设备运行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2. 设备检查:下一班人员需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是否有待维修或保养的需求。

3. 安全状况:交接双方应共同确认工作区域的安全状况,包括隐患排查和安全措施执行情况。

4. 工作计划:交接班时,下一班人员应了解并接受当前的工作计划和任务。

篇25

喷煤车间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是保障员工健康安全的重要屏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粉尘收集系统、通风排气设备、安全监测仪器、个人防护装备以及应急救援设施。

篇26

化工车间的冷鼓工段是生产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其设备润滑制度涉及多种类型,包括但不限于:

1. 润滑油的选择:依据设备类型和工作环境,选用适合的润滑油品。

2. 润滑方式:如滴油润滑、喷雾润滑、循环润滑等。

3. 润滑周期:定期更换和补充润滑油的时间间隔。

4. 检查维护:定期检查设备润滑状况,确保润滑系统的正常运行。

篇27

车间奖罚制度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多种激励和约束措施,旨在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这些措施通常包括:

1. 生产效率奖励:对于超额完成生产任务的团队或个人给予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

2. 质量达标奖:产品品质达到或超过标准的员工会受到表彰或奖励。

3. 安全无事故奖:连续一定时间未发生安全事故的班组或个人可获得奖励。

4. 培训进步奖:参加培训并在技能提升上有显著进步的员工会得到认可。

5. 违规罚款:对于违反工作规定或操作规程的行为,将进行相应的经济处罚。

篇28

喷煤车间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核心组成部分:

1. 员工基本信息:记录每位员工的基本资料,如姓名、年龄、入职日期、工作岗位等。

2. 健康检查记录: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记录每次检查的结果,包括肺功能、听力、视力等关键指标。

3. 工作环境监测:定期监测车间内的粉尘浓度、噪音水平等,确保工作环境符合安全标准。

4. 事故与疾病报告:记录工作中发生的事故和员工的疾病情况,特别是与职业相关的健康问题。

5. 安全培训记录:记录员工的安全培训参与情况,确保每位员工都接受了必要的安全教育。

6. 个人防护设备使用记录:追踪员工使用防护设备的情况,如口罩、护耳等。

篇29

注塑车间的奖惩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生产效率达标奖励:对于能够按时完成生产任务的员工给予物质或精神上的激励。

2. 质量控制奖励:对生产出优质产品的员工进行表彰和奖励。

3. 安全行为表彰:鼓励员工遵守安全规程,无安全事故的班组或个人可获得奖励。

4. 技能提升奖励:对参加培训并提升技能水平的员工进行奖励。

5. 纪律性惩罚:对于违反公司规定、迟到早退等行为进行相应处罚。

6. 责任事故处理:对因个人疏忽导致的生产事故,责任人将受到相应责任追究。

篇30

电仪车间的考勤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出勤记录:每日的上下班打卡,包括正常班次、加班和请假情况。

2. 考勤规则:规定工作时间、迟到早退的处理办法、请假流程及审批权限。

3. 假期管理:包括年假、病假、事假等各种假期的申请和审批程序。

4. 异常处理:如旷工、忘打卡等特殊情况的处理规定。

篇31

车间考核细则制度是确保生产流程高效、安全、质量稳定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生产效率:衡量员工完成任务的速度和工作量。

2. 质量控制:检查产品是否符合预设的质量标准。

3. 安全规程:评估员工遵守安全规定的情况。

4. 设备维护:考察设备的保养和使用状况。

5. 团队协作:评价员工间的合作精神和沟通效果。

篇32

车间三级工艺检查考核制度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检查,分别是班组自检、工段互检和质量部门专检。

篇33

车间设备点检制度是确保生产流程顺畅、预防设备故障的关键环节。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核心组成部分:

1. 点检项目:明确需要检查的设备及其关键部位。

2. 点检标准:定义正常运行状态的参数,如温度、压力、振动等。

3. 点检频率:设定检查的时间间隔,如每日、每周或每月。

4. 点检方法:规定如何进行检查,如目视检查、听觉检测或使用工具测量。

5. 记录与跟踪:记录每次点检的结果,并对异常情况进行跟踪处理。

篇34

喷煤车间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空气质量监测:对车间内的粉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含量进行定期检测。

2. 噪声污染评估:测量工作场所的噪声水平,防止听力损伤。

3. 工作环境温度与湿度控制:确保适宜的工作环境,预防热射病或冻伤等。

4. 个人防护设备管理:检查员工是否正确使用和维护防护装备。

5. 健康监护与体检:定期为员工安排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职业病。

篇35

在喷煤车间,我们面临的职业危害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粉尘污染、噪音干扰、热力伤害及化学物质的潜在风险。这些危害可能对工人的呼吸系统、听力、皮肤健康及神经系统产生长期影响。

《车间设备点检制度(简单版3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