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制度是医疗机构核心管理体系的一部分,主要涵盖了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一系列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
1. 感染控制政策:确立医院对感染预防的总体指导方针。
2. 操作规程:规定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遵守的卫生标准和无菌操作流程。
3. 监测与报告:定期进行感染率监测,并及时报告和处理感染事件。
4. 培训教育:为员工提供持续的感染控制知识培训。
5. 环境卫生管理:确保医疗环境的清洁与消毒。
6. 应急预案:制定应对大规模感染暴发的应急措施。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执行需遵循以下规范:
1. 明确责任:设立专门的感染控制部门,明确各级人员职责。
2. 制度更新:定期评估并修订感染控制策略,适应医疗环境变化。
3. 执行监督:通过内部审计和外部评审,确保制度落实。
4. 反馈机制:建立患者、员工反馈渠道,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5. 合作协调:与相关部门如公共卫生机构保持沟通,共享信息。
医院感染制度的实施对于保障患者安全、提升医疗质量、减少医疗成本、维护医院声誉具有重大意义。它能够:
1. 降低感染风险: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健康。
2. 提升服务质量:减少因感染导致的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3. 节省医疗资源:减少因感染产生的额外治疗费用。
4. 维护医院形象:展示医院对患者安全的重视,增强社会信任度。
规章制度的制定应严谨而具体,包括但不限于:
1. 详细的操作指南:涵盖各类医疗操作的感染控制步骤。
2. 严格的感染报告制度:规定报告时限和程序,确保信息准确及时。
3. 定期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频率和考核方式。
4. 惩罚与奖励机制: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处罚,对遵守制度的行为给予激励。
5. 透明的信息公开:定期公布感染控制数据,接受公众监督。
以上内容旨在构建一个全面、有效的医院感染防控体系,通过科学管理,确保医疗环境的安全与卫生。
第1篇 八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第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
2、严格按照医疗和护理系列的规章制度,规范医护人员的医疗操作程序。
3、委员会定期组织检查、督导工作。
4、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采取现场自查与他查、总结与分析、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相结合的工作方式。
5、医院感染感染管理委员会对各科室报告的院内感染,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6、每季度召开一次全体成员会议,根据需要可临时变更。
7、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研究讨论的决议由医院感染管理科执行,并做好会议记录。
第2篇 医院感染报告制度
1、 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2、 在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的领导下,研究近阶段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重点工作,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评价和分析,提出控制措施。
3、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应当了解医院感染管理的基本知识,熟悉有关医院感染的监控工作。院内感染管理小组应对住院医师报告医院感染情况予以监督与复查,并做好登记与汇报工作。
4、 医师在患者出院时应在病案首页上填写忠者住院期间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院内感染管理小组每月对出院的病案进行查阅并记录,做好医院感染发病情况的统计上报。对医院发生的院内感染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 析,提出改进措施,协调全院各科室的医院感染监控工作,提供业务技术指导与咨询。
5、 院内感染管理小组定期或不定期深入病房及重点科室,每月对空气、物品采样(外科、内科、妇科、中医科、五官科、眼科、皮肤科)进行微生物学监测,并进行记录总结。
6、 定期对医院院内感染漏报率进行调查,督促病房如实登记院内感染病例,杜绝漏报。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科室和人员反馈信息,以减少各种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感染率,将院内感染率控制在8%以内。
7、 护士长每月对各科室消毒隔离工作进行考核,对紫外线灯管进行测定,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更换。
8、 医院后勤部要加强对医院废弃物及一次性医疗用品处理的监控。
9、 院内感染小组加强对院内感染的宣传教育,每年进行全院职工及新职工的培训和考试工作。专职人员每年参加市疾病控制中心的业务培训。
第3篇 八一医院普通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第一医院普通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空气消毒
1、经常打扫卫生,保持清洁,包括玻璃、墙壁、吊灯及输液架。
2、病房采用湿式清扫,如湿式拖布、湿毛巾、湿扫帚套,以保持空气清洁。
3、普通病房每日开窗通风,上、下午各一次,每次30分钟。
4、特殊感染患者出院或死亡后,封闭病房,进行终末消毒,空气用臭氧消毒。
5、病房、治疗室、换药室用紫外线灯或空气消毒机消毒。
(二)一般物品消毒
1、病房、治疗室、厕所拖布专用,并有明显标记,清洗后分开放置,悬挂晾干。如擦拭血迹、呕吐物、排泄物等用消毒液浸泡、清洗、悬挂晾干。
2、抹布一桌一布,扫床一床一套,用消毒液浸泡,洗涤后备用。
3、患者出院后,行终末消毒,床、床头柜、凳子用消毒液擦拭。被褥用臭氧(或消毒机)消毒,特殊感染被服放置黄色塑料袋内,集中处理,或尽量使用一次性用品或按有关规定进行消毒处理。
4、脸盆、便器用后消毒,提倡一次性容器,固定使用。
5、餐具用后消毒。
6、病室暖瓶每周擦拭两次,以保持清洁光亮,瓶塞煮沸消毒。床边隔离患者暖瓶专用。
7、体温表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清洗擦干后备用。床边隔离患者体温表专用。
8、各种监护仪或血压计的袖带每周清洗一次,特殊污染随时清洁消毒。
(三)、非一次性管道的消毒
1、非一次性胃管、吸痰管、导尿管、肛管用后分别放在消毒液内浸泡,在刷洗、晾干,送供应室灭菌后备用。
2、雾化吸入器专人使用后,必须经消毒(螺旋管、面罩、雾化罐各关节拆开,用消毒液浸泡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方能用于他人。
(四)、一次性物品的处理
一次性注射器、针头、输液器、弯盘、吸氧管、胃管、导尿管、气管插管、引流管、内窥器等,用后医院统一回收进行无害化处理。
(五)各种瓶类消毒
1、碘伏、酒精瓶每周灭菌2次。
2、氧气湿化瓶每日用消毒液浸泡后,再用清水冲洗,晾干备用。正在应用的湿化瓶每日更换无菌水,吸氧管专用,24小时进行更换,一次性的用后进行焚烧等无害化处理,重复使用的用毕冲洗消毒。
3、药杯用消毒液浸泡,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擦干备用。
4、电动吸引器、胃肠减压器、洗胃机容器里的内容物用后随时倾倒,做到每日刷洗。用毕先用消毒液浸泡,再清洗干净备用。
5、密闭引流瓶用后浸泡在消毒液内消毒,再刷洗干净、用双层包布包裹送供应室灭菌。
(六)器械敷料的消毒
1、换药盘(碗)、镊子、剪刀用后送供应室清洗、消毒、高压灭菌。
2、经灭菌的各种敷料桶(纱布、棉球)、无菌包,开封后的有效时间为24小时,并注明开封时间。
3、无菌持物钳干式保存,每4小时更换一次,并注明起始日期和时间。
(七)床边消毒隔离制度
1、床头要有隔离标记。
2、操作完毕,要用消毒液消毒双手。
3、餐具、药杯等用后放消毒液中浸泡后再刷洗晾干。
4、患者接触过的器械,用消毒液浸泡后,再送供应室处理。
5、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要单独使用,用后消毒处理。
6、手术患者需通知手术室,以采取隔离措施。
7、废弃污染物放黄色塑料袋内,医院统一回收无害化处理。
(八)隔离病房制度(除床边隔离制度外)
1、病房门把手每日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剂溶液擦拭。
2、进入隔离室,穿隔离衣、戴手套、口罩和一次性鞋套。
3、便器专用,排泄物按规定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混合浸泡,放置2小时后倒入下水道。
4、凡乙肝血液、分泌物污染的器械、拖布,用含氯消毒剂消毒后进行处理。
5、患者出院后,行终末密闭消毒。严重隔离患者用过的被服应焚烧处理。
6、废弃污物放入黄色塑料袋内,医院统一回收无害化处理(焚烧等)。
(九)环境卫生学检测
监护室、婴儿室、新生儿病房、治疗室、换药室等每月空气培养。定期检测物体表面及医护人员手。
第4篇 医院mect治疗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mect治疗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室内保持整洁,地面湿式清扫,空气每日用紫外线消毒一次,物体表面用消毒液擦拭,并做好登记;
二.医护人员进入室内应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三.无菌物品必须专柜放置,有序排列,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
四.治疗车上的物品应摆放有序,应严格区分清洁区和污染区;
五.氧气湿化瓶、氧气面罩、牙垫必须一用一消毒;
六.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的管理规定,做到分类收集,无害化处理,废物桶保持清洁,用后清洁消毒;
七.医务人员在处理医疗废物时要做好自身防护,一旦被废物刺伤,除做好紧急处理外,还要及时报告。
第5篇 y新生儿沐浴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人员管理
1、新生儿沐浴室的工作人员入室前应严格洗手、消毒、更衣,操作前必须进行卫生洗手,指甲不过肉际,不戴戒指、手表等饰物。
2、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凡有皮肤化脓、各型肝炎,以及呼吸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者,应暂时调离本岗位。
3、护理人员为每一个婴儿洗澡前后应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液。
二、环境管理
1、室内空气新鲜,布局合理,各区域划分明确。
2、每月对空气、物表、新生儿物品及工作人员手进行细菌学监测,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并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
3、每日定时对空气进行常规紫外线消毒、开窗通风,地面、物体表面等进行清洁或消毒,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新生儿洗澡台、护理台、体重秤、洗澡盆、游泳设施、门、桌、椅台面等内部设施,新生儿抚触台上双面中单应每日一换,并有记录。
4、为每一位婴儿洗澡结束后要认真进行清洁、消毒,保持室内整洁。
5、定期对墙壁、天花板等进行清洗和消毒。
三、消毒隔离制度
1、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原则和操作规范。
2、沐浴时先洗正常新生儿,再洗感染新生儿。
3、婴儿用的眼药水、粉扑、油膏、浴巾、柔湿巾、治疗护理用品等应一婴一用,避免交叉使用。隔离婴儿用具单独使用,并采取双消毒措施。
4、新生儿沐浴用品如沐浴液、爽身粉等应采用不可回流式,并保证瓶内物品不被污染。
5、新生儿沐浴用物如护托、洗澡盆等应一婴一用一消毒。
6、无菌物品灭菌合格率应达到100%,消毒物品达到规范要求。
相关推荐:
包装车间管理制度
前厅部安全及消防管理制度
光盘播放教室管理制度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
第6篇 医院感染培训教育制度
1、每年应对本院医务人员至少进行2-3次有关医院感染知识的普及教育工作,对新调入人员尤其是医生、护士、卫生员要进行岗前教育,目的是使其掌握医院感染的有关知识,主动参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工作,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科室领导要定期安排有关医院感染知识学习,根据各专科病人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特点,分析本科医院感染高危因素,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
3、提高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管理水平。医院感染管理科要定期组织学习或专题讲座,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掌握当前医院感染发展动态。
4、医院感染管理科对医院感染管理兼职监控员(医生和护士)要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开展讲座和交流会,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情况。
5、对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情况,每年进行一次检查考核,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针对薄弱环节再进行深入教育。
6、积极开展预防医院感染的学术活动,加强医院之间的学术交流。
第7篇 附属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制度
附属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制度
为了不断提高我院医院感染学知识水平,掌握和了解院感新进展的新动态,特制定如下培训制度:
1、所有医务人员在不影响工作前提下,均应参加医院组织的院感专题讲课,特殊情况应向科主任请假(含休息人员)。
2、科室组织的院感专业知识学习,全科医护人员均应参加。
3、院领导及院感专职人员应参加上级组织的全国性、区域性、全省性短期培训,全年院感专职人员不少与15小时。
4、各科监控小组应对本科在职人员、进修实习人员、病员及家属陪护和勤杂人员进行院感知识宣传。
5、院感委员会每年对全院在职人员进行院感知识培训,医技药人员全年不少于6学时,对进修、实习、新上岗人员进行岗前教育时间不少于3学时。
6、特殊科室医护人员分期分批参加市级、省级、国家级对口专业培训,培训合格持上岗证上岗。
第8篇 医院观察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观察室、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遵守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
二.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开展预防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按要求报告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对监测发现的各种感染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三.病人入院时应做好卫生处置(理发、洗澡、换衣、剪指甲),患者的安置原则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四.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消毒。
五.病人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1~2次,枕芯、棉褥、床垫定期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下来的衣物。
六.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元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七.弯盘、治疗碗、药杯、体温计等用后应立即消毒处理。
八.各类监护仪器设备应每天清洁,每周消毒1~2次。卫生材料应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九.餐具应每餐清洗消毒,便器应固定使用,保持清洁,定期消毒和终末消毒。
十.对传染病患者及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
十一.传染性引流液、体液、排泄物等需消毒后排入下水道。
十二.治疗室、配餐室、病室、厕所等应分别设置专用拖把
第9篇 第七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第七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医院应有感染控制组织及措施。做到有领导分管,有完善健全的三级网络组织,保证组织正常运转,根据工作需要经常开展活动。
二.各科室、部门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制度,定期检查制度的落实情况。
三.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科室的无菌物品必须放置于无菌药品专柜内。标签、有效时间和消毒人员要明确。
四.凡进入病人伤口或体内的器械如注射器、输血针、口腔牙钻等要要做到一人一针一用一灭菌。
五.病房及有关科室有环境监测制度及记录,紫外线消毒时间登记制度要健全。
六.洗衣房对污染敷料及被服有消毒隔离措施,脏物、净物应线路分明,分室放置。
七.病人饮食要符合食品卫生要求,餐具有严格消毒制度。
八.医院内有污物、污水处理及放射性物质处理设备及制度。
九.医生、护士应掌握各种消毒方法及消毒药液配制以及正确使用的方法。
十.医生、护士应熟练掌握无菌操作、隔离技术和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的有关规定,并认真执行,以减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第10篇 五一医院普通门诊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制度
第一医院普通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
一、各科门诊医师、护士上岗时应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日常清洁、消毒、隔离制度。
二、每个诊桌应配备合格的速干手消毒剂,医务人员诊疗时,每接触一个病人前后均应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当手部有明显血渍、污渍污染时,应严格洗手,每次洗手时间不少于15秒。
三、每个诊室设置流动水洗手设施、洗手图,配备清洁剂、干手物品或者设施。
四、门诊大厅应设置预检分诊处,病人体温≥38℃以上者应到发热门诊就诊。
五、体温计用75%酒精或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浸泡消毒后,清水冲净,擦干,清洁干燥保存备用。血压计袖带保持清洁,有污染时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后再清洗干净,晾干备用。血压计外壳、听诊器可在清洁的基础上用75%酒精擦拭消毒。
六、消毒液均应注明开启日期,有效期内使用,小瓶复合碘、酒精消毒液每三天更换1次,大瓶消毒液每周更换一次,速干手消毒剂每月更换一次,无菌蒸馏水每天更换一次。
七、治疗盘每日清洁,有污染时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每周消毒一次;压脉带一人一用,送供应室集中处置。
八、室内通风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温度允许时持续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九、诊室、治疗室、走廊、卫生间的拖把要分别使用,有专用标记,地面要湿式清扫,被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污染的地面要用1000mg-2000mg/l含氯消毒液作用30min后擦拭。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拖地,用后拖把清洗悬挂晾干,定期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干燥保存。
十、诊室桌子、椅子、凳子、门把手、水龙头、门窗、用清洁的湿抹布,每天擦拭,一桌一抹布,当表面受到病源菌的污染时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擦拭,被肝炎病毒污染时用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用后抹布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悬挂晾干,干燥保存。
十一、医疗废物处置符合有关规定,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要分别放置不同颜色的袋内,外贴专用标签,并填写好科室、分类,由专人收集、运送。
十二、下班后认真洗手,更换衣物。
第11篇 医院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手术室工作人员必必须严格遵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熟练掌握预防院内感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防止感染的发生。
二.保持室内整洁,凡进入手术室必须更换手术室的鞋、帽、衣、裤及口罩,严格控制参观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擅入。
三.手术物品需定期消毒更换,并由专人检查。手术用器具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能压力蒸汽灭菌的应避免使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已灭菌和未灭菌的物品应分室放置,并有明显标识。
四.无菌手术与有菌手术应分室进行,无条件时,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有菌手术。隔离病人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感染情况,严格隔离管理。
五.接送病人的平车要定期消毒,车轮应每次清洁,车上物品保持清洁。接送隔离病人的平车应专车专用,用后严格消毒。
六.每月对空气、消毒器械、物品、工作台面及洗过的手进行细菌监测。
七.手术废弃物品必须置在有明显标识的塑料袋内,封闭运送,无害化处理。
第12篇 第二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监测制度
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监测制度
1.院感办必须对病人开展医院感染监测,以掌握本院医院感染发病率、多发部位、多发科室、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及耐药性等,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2. 院感办应采取前瞻性监测方法进行全面综合性监测。每月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每季度向院长、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汇报,反馈给科室。
3. 每年对监测资料进行评估,开展医院感染的漏报调查,调查样本量应不少于每年监测人数的10%,漏报率应低于20%。
4. 对医院感染病原体分布及其抗感染药物的敏感性进行监测。
5. 开展两项目标性监测。监测目标应根据本院的特点、医院感染的重点和难点决定。
6. 对重点部位医院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留置导尿管所致尿路感染、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手术部位感染)制定监控指标。
7. 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医院必须对消毒、灭菌效果定期进行监测。灭菌效果合格率必须达到100%,不合格物品不得进入临床使用部门。监测方法执行《医院消毒技术规范》。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黏膜的医疗用品和接触皮肤、黏膜的医疗用品,应符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8. 血液透析室:必须每月对入透析器的透析液进行监测。当疑有透析液污染或严重感染病例时,应增加采样点,如原水口、软化水出口、反渗水出口、透析液配液口等,并及时进行监测。当检查结果超过规定标准值时,须再复查。
9. 环境卫生学的监测:
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对空气、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的监测。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产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骨髓移植病房、血液病房、血液透析室、供应室无菌区、治疗室、换药室等重点部门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当有医院感染流行,怀疑与医院环境卫生学因素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监测方法按国家规定,卫生标准符合国家规。
第13篇 八一医院发热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第一医院发热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工作人员及设施要求
1.医护人员上岗必须穿隔离衣裤、戴工作帽、口罩等。
2.医护人员要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消毒制度,以防院内交叉感染。
3.每次接诊病人后,要更换手套或进行手(套)消毒,可用0.3-0.5%碘伏或用快速消毒剂(洗必泰醇、75%酒精等)揉搓1-3分钟。
4.每次接诊或诊治疑似或确诊的非典病人后,要更换隔离衣、手套、外层口罩、护目镜、鞋套。防护服、手套如被严重污染,要及时更换。
5.离开发热门诊,工作人员应清洗鼻腔、外耳道、手、漱口、洗澡更衣后离开。
6、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凡发现疑似或确诊甲型h1n1、sars等病人立即报告医务科、感染管理科,节假日报告总值班,并填写疫情报告卡。
7、发热门诊相对独立,有明显就诊标志;发热门诊分诊处负责发放口罩和咨询、引导分流患者,防止疑似和确诊甲型h1n1、sars等患者进入普通门诊、急诊。
8、严格“三区”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设有效的隔离屏障,安装适量的非手触式洗手装置。
9、发热门诊诊室三固定:人员相对固定,诊室内器械固定不能携出室外,收集废物设施固定。
(二)物品与空气消毒
1.无菌持物钳(干式保存)4小时更换1次。
2.医疗用品(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使用后立即消毒。体温计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剂或0.2-0.5%过氧乙酸浸泡30分钟,试表前需用清水冲洗,纱布擦干后给病人用。听诊器、血压计、手电筒、扣诊锤等物品,每次使用后立即用75%酒精或0.2%过氧乙酸纱布擦拭消毒。血压计、听诊器等各诊室要有备用,必要时放甲醛熏蒸箱消毒。
3.一次性注射用品用后按医院要求,统一回收处理。
4.医护人员脱下的布帽子、口罩、隔离衣,用0.2-0.5%过氧乙酸或用1500-2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清洗,经高压灭菌备用。护目镜可用0.2%过氧乙酸或1000-1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清水冲洗干净晾干。
5.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桌面、床头柜、椅子及床头,并喷洒地面,消灭四害。地面和物体表面:用0.2-0.5%过氧乙酸或1000-2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6.废弃物,如棉签、标本盒及废纸等焚烧。
7.诊室经常通风,每日进行空气消毒。应备有紫外线灯、空气消毒机或气溶胶喷雾器。空气消毒:紫外线照射(每次1h以上,每班一次)、空气消毒机、3%过氧化氢喷雾(剂量20-40ml/m3)[终末消毒用0.5%过氧乙酸气溶胶喷雾(剂量20-30ml/m3);或15%过氧乙酸加热熏蒸消毒,用药量7-20ml/m3(即1-3g/m3)]。
第14篇 医院药剂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药剂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把好抗菌药物使用发放关,严格按抗菌药物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度发放抗菌药物;
二.每月检查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统计使用率,并通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三.每季统计分析全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和消耗量并通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四.一次性医疗用品和消毒药械的采购渠道要正规,证件要齐全,每批货均要进行质量验收。
五.自配的消毒液要做好登记,要注明消毒液的名称、浓度、有效期并签全名,配制时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六.每季向医院感染管理科通报消毒液进货、配制、消耗情况,向各临床科室提供消毒剂使用的资料。
七.按照《一次性使用医用器具管理制度》,管理好一次性医用器具的进货、保管关。
八.不定期向临床医生提供抗感染药物资料、信息。
第15篇 八一医院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第一医院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工作人员上岗衣帽整齐,操作前后必须洗手。
2、医生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规程。
3、口腔器械盘(镊子、口镜、探针)、注射器、口杯、手套、吸托器均为一次性使用,用后统一回收无害化处理。
4、手机头、超声波治疗头一人一用一消毒,清洁、干燥、塑封后高压蒸汽灭菌。
5、钻针、拔罐针、洗髓针、根管锉等,一人一机一消毒。(预消毒→超生清洗→环氧乙烷或高压蒸汽灭菌)。
6、口内器械(充填器、针柄、成形夹)、口外器械(剪子、拔牙钳、凿子、梃子)、修复用托盘等均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清洗→灭菌。
7、纱布、棉球、缝合针等采用高压蒸汽灭菌。
8、无菌持物钳采用干式保存,每4小时更换一次,若有污染随时更换。
9、灭菌器械(锅)每周进行生物监测一次,无菌生长证明灭菌锅合格。
10、漱口盂保持清洁,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溶液刷洗。
11、诊室工作台面、地面等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
12、诊室空气每日用紫外线灯或消毒机消毒,每月监测并记录。
13、废弃敷料等医疗垃圾统一回收无害化处理。
57位用户关注
68位用户关注
35位用户关注
49位用户关注
18位用户关注
33位用户关注
37位用户关注
99位用户关注
29位用户关注
50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