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管理制度 > 管理制度范文
栏目

医院隔离管理制度

更新时间:2024-05-09

医院隔离管理制度

医院隔离管理制度是确保医疗安全、防止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其内容涵盖以下几个关键领域:

1. 隔离区域划分:明确各类隔离区的功能和适用情况。

2. 隔离程序:规定患者入院、检查、治疗、转出等环节的隔离流程。

3. 人员防护:规定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的个人防护装备使用和更换标准。

4. 感染控制:制定清洁消毒、废物处理、环境监测等管理规定。

5. 培训教育:定期进行隔离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和考核。

6. 应急响应:建立隔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

包括哪些方面

1. 隔离设施:包括隔离病房、专用通道、缓冲区等的配置和维护。

2. 患者管理:如患者评估、隔离通知、病情监测等。

3. 工作人员管理:如工作人员健康状况监测、工作轮班、休息区设置等。

4. 物资供应:保证隔离区所需医疗物资、个人防护装备的充足供应。

5. 信息沟通:确保内部信息传递的及时准确,以及与外界的有效沟通。

6. 监督与评估:定期对隔离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其效果并进行改进。

重要性

医院隔离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

1. 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降低感染风险。

2. 维护医院正常运营,防止疾病在医疗机构内的传播。

3. 提升公众对医院的信任度,减少社会恐慌。

4. 符合医疗卫生法规要求,避免法律风险。

方案

1. 制定详细的隔离操作手册,涵盖所有相关流程和标准。

2. 设立专职的感染控制部门,负责隔离制度的实施和监督。

3. 定期组织模拟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隔离事件的能力。

4. 建立快速反应团队,应对可能出现的隔离紧急情况。

5. 加强与上级卫生部门的沟通,获取最新隔离政策指导。

6. 定期评估隔离制度的效果,持续优化和完善。

通过上述方案的执行,医院隔离管理制度将更加完善,为保障医疗安全、防控疾病传播发挥重要作用。

医院隔离管理制度范文

第1篇 八一医院隔离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第一医院隔离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工作区的要求

1.严格“三区”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设有效的隔离屏障。严格执行从清洁到污染的流程,人流物流不得逆流。

2.病区和医护办公室应通风良好,定时进行空气消毒,做好清洁、消毒工作。

3.空气消毒:①通风。②紫外线灯照射:每天3-4次,每次不少于1h。要注意皮肤、眼的防护。③化学(气溶胶)喷雾消毒:每日2次。3%过氧化氢,20-40ml/m3,封闭60分钟(可有人);或1500mg/l含氯消毒剂,20-30ml/m3,封闭60分钟(无人);或0.5%过氧乙酸,20-30ml/m3,封闭60分钟(无人、终末消毒)。④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或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机。

4.三区之间、病房门口及病区出入口,放置浸有0.5%过氧乙酸或2000mg/l有效氯消毒剂的脚垫,并不定时补充喷洒消毒液,以保持脚垫湿润。病区每日2次用用0.2-0.5%过氧乙酸或1000-2000mg/l含氯消毒剂拖地、擦拭桌台面及其他物体表面、门把手、病床扶手等。

5.疑似或确诊sars病人要单间隔离,病人留观期间要求戴口罩,并不得随便离开留观室。禁止陪护探视。

二、工作人员要求

1.医务人员按要求进行隔离着装。在每次接触病人后、离开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都要进行手的消毒和清洗。手消毒可用0.3-0.5%碘伏消毒液浸泡或擦拭1-3分钟;或用75%酒精5-10ml擦拭手部。病区设非手触式洗手装置,采用流动水六步洗手法,用肥皂揉搓双手15s,流动水冲净,反复2-3遍。

2.离开污染区,要将隔离衣、外层帽子、口罩、目镜、手套等放入指定的装有2000mg/l含氯消毒剂的加盖容器中浸泡,或放入黄色垃圾袋内,不得将这些衣物带入半污染区和清洁区。半废染区的防护服、帽子、口罩、手套、隔离鞋要放在指定容器内或指定地点,不得带入清洁区。

3.医护人员脱下的布帽子、口罩、隔离衣,用0.2-0.5%过氧乙酸或用1500-2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清洗,经高压灭菌备用。目镜可用0.3%过氧乙酸或1000-1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清水冲洗干净晾干。

4.离开发热门诊或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区,工作人员应消毒鼻腔、外耳道、手、漱口、洗澡更衣后离开。

三、疑似或确诊sars病人用后物品消毒

1.各种插管、导管尽可能采用一次性管道,用后放入双层黄色垃圾袋内封闭包扎后焚烧。重复使用的各种管道在使用后立即用0.5%过氧乙酸或2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再清洗灭菌。

2.病人所用体温计、尿便盆、脸盆、餐具要固定使用,每日消毒。体温计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或0.5%过氧乙酸浸泡30分钟为终末消毒,试表前需用清水冲洗,擦干。听诊器、血压计、手电筒、扣诊锤等物品,每次使用后立即用75%酒精或0.2%过氧乙酸纱布擦拭消毒,每日放熏箱消毒一次。各物品需有备用。

3.病人用过的病员服、床单、被套、枕套等放入0.5-1%过氧乙酸液中浸泡30分钟,密闭车辆送至洗衣房清洗、消毒灭菌。病人用过被褥、床垫、毛毯、枕芯等可用15%过氧乙酸加热熏蒸消毒。

4.病人分泌物消毒:每床旁需设加盖容器,装足量有效氯1500-2500mg/l含氯消毒液,用作分泌物随时消毒,消毒后的可倒入病人卫生间。每天消毒清洁容器一次,用同样浓度消毒液浸泡1小时。痰液最好吐入固定痰盒,焚烧处理。

5.病人排泄物、呕吐物消毒:成型粪便加2倍量20%漂白粉乳剂或有效氯为20000-500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稀薄的排泄物和呕吐物加入1/5量漂白粉干粉,搅匀后加盖作用2小时后弃入厕所,经污水处理站再次消毒。

6.病人的生活垃圾和医疗废弃物都视为传染性废物,放入双层黄色垃圾袋内,双层封扎后经污染通道运往指定地点及时焚烧。

7.床旁_光机、心电图及监护仪要病区专用。用后及时用15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表面消毒。探头可用75%酒精擦拭消毒。

8.空的氧气瓶运出病区之前,必须用1500mg/l含氯消毒剂或0.5%过氧乙酸进行表面擦拭。

9.运载病人救护车要及时消毒,病人离开后立即对车内空间及担架、推车等物品进行喷洒消毒,0.5%过氧乙酸作用60分钟或1500mg/l含氯消毒剂作用60分钟。

《医院隔离管理制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