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管理中,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企业运行的基石,它涵盖了组织架构、职责划分、工作流程、绩效考核、员工福利等多个方面。这些内容共同构建了企业的运行规则,确保了企业的高效运作和持续发展。
1. 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和相互关系,为员工提供清晰的工作定位。
2. 职责划分:详细规定每个职位的工作内容和责任,确保任务分配合理。
3. 工作流程:制定标准化的操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发生。
4. 绩效考核:建立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激励员工提升业绩。
5. 员工福利:设定合理的薪酬制度,提供健康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增强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
6. 培训与发展:提供持续的学习机会,促进员工个人成长,为企业培养人才。
7. 决策机制:明确重大决策的制定流程,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1. 提升效率:管理制度可以规范员工行为,减少工作混乱,提高工作效率。
2. 保障公平:通过明确的职责和考核标准,避免了因主观因素导致的不公平现象。
3. 促进发展:良好的管理制度能吸引优秀人才,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4. 风险控制:通过标准化流程,降低运营风险,防止因人为错误造成的损失。
1. 制度制定: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结合行业特点,制定符合企业文化的管理制度。
2. 沟通反馈:广泛收集员工意见,确保制度的合理性与可行性,适时调整和完善。
3. 培训实施:定期对员工进行制度培训,确保理解和执行到位。
4. 监督评估:设立监督机制,定期评估制度执行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5. 文化融合:将管理制度与企业文化相结合,使制度成为企业精神的一部分。
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执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全员的参与配合,才能真正发挥其效能,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1篇 物业管理iso9001作业指导书编写
物业管理iso9001作业指导书的编写
1. 概述
a. 什么是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是指为保证过程的质量而制订的程序。
―“过程”可理解为一组相关的具体作业活动(如抹灰、砌砖、插件、调试、装配、完成某项培训)。
―作业指导书也是一种程序,只不过其针对的对象是具体的作业活动,而程序文件描述的对象是某项系统性的质量活动。
―作业指导书有时也称为工作指导令或操作规范、操作规程、工作指引等。
作业指导书的作用
―是指导保证过程质量的最基础的文件和为开展纯技术性质量活动提供指导。
―是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支持性文件。
b. 作业指导书的种类
按发布形式可分为:
―书面作业指导书;
―口述作业指导书;
―计算机软件化的工作指令;
―音像化的工作指令。
按内容可分为:
―用于施工、操作、检验、安装等具体过程的作业指导书;
―用于指导具体管理工作的各种工作细则、导,则、计划和规章制度等;
―用于指导自动化程度高而操作相对独立的标准操作规范。
c. iso9000系列标准中对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如果没有作业指导书就不能保证5质量时,则应对生产和安装方法制订作业指导书”(gb/t19001-iso9001--9. 1)。
生产作业可由作业指导书规定到必要的程度。应对工序能力进行研究以确定工序的潜能。整个生产中使用工艺规定也应写成书面文件,务个作业指导书中均应引用。作业指导书中应明确规定圆满完成工作以及符合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的准则。……(gb/t19004-iso9004--10. 1. 1)。
“应按照质量体系的规定对作业指导书,规范和图样进行控制”(gb/t19004-iso9004--11. 5)。
2. 作业指导书的内容
常用的作业指导书、工作细则、标准、作业规范通常应包含的内容 (见附表5.13).
3. 作业指导书的编号与管理
a. 基本要求
内容应满足
―5w1h原则
任何作业指导书都须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
where:即在哪里使用此作业指导书;
who:什么样的人使用该作业指导书;
what:此项作业的名称及内容是什么;
why:此项作业的目的是干什么;
how:如何按步骤完成作业。
―“最好,最实际”原则
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法;
良好的可操作性和良好的综合效果。
数量应满足
―不一定每一个工位,每一项工作都需要成文的作业指导书;
―“没有作业指导书就不能保证质量时”才用;
―描述质量体系的质量手册之中究竟要引用多少个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就根据各组织的要求来确定;
―培训充分有效时,作业指导书可适量减少;
―某获证企业质量手册中引用的作业指导书清单,详见附表16。
格式应满足
―以满足培训要求为目的,不拘一格;
―简单、明了、可获唯一理解;
―美观、实用。
b. 编写步骤
见作业指导书编写流程图(见图5.1)
流程图说明
―作业指导书的编写任务一般由具体部门承担;
―明确编写目的是编写作业指导书的首要环节;
―当作业指导书涉及其它过程(或工作)时,要认真处理好接口;
―编写作业指导书时应吸收损操作人员参与,并使他们清楚作业指导书的内容。
c. 作业指导书的管理
作业指导书的批准
―作业指导书应按规定的程序批准后才能执行,一般由部门人负责人批准;
―未经批准的作业指导书不能生效。
作业指导书是受控文件
―经批准后只能在规定的场合使用;
―严禁执行作废的作业指导书;
―按规定的程序进行更改和更新。
六、质量记录的定义和概念 回到页首
a. 定义:为已完成的活动或达到的结果提供客观证据的文件。
质量记录为证明满足质量要求的程度或为质量体系的要素运行的有效性提供客观证据。
质量记录的某些目的是证实、可追溯性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
记录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贮存在任何媒体上。
b. 概念
质量记录是质量体系文件的一组成部分,任何质量活动均会产生质量记录,因此质量记录的确立、编制和管理对质量体系的运行会产生重大影响。
2. 基本内容
a. 产品、项目或合同质量形成过程和最终状态的证实记载;
b. 上述证实记载与要求状态的验证记载;
c. 质量体系运行记载以及验证其有效性是否达到预定要求或合同规定要求的记载。在qg/t19004.1-iso9004-1标准中,对质量记录的控制内容规定:
对于硬件、软件和流程性材料产品的质量体系的质量记录至少应控制下述记录:
(1). 检验报告;
(2). 试验数据;
(3). 鉴定报告;
(4). 验证报告;
(5). 审核报告;
(6). 物资材料评审报告;
(7). 校准数据;
(8). 质量成本报告;
对于服务产品的质量体系的质量记录至少应提供并控制以下信息;
(1). 实现质量目标的进展情况;
(2). 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满意水平和不满意程度;
(3). 质量体系评审和改进服务的结果;
(4). 质量趋势的分析;
(5). 纠正措施及其效果;
(6). 分供方的工作绩效;
(7). 人员的技能和培
训状况;
(8). 与竞争对手的比较。
3. 作用的特点
a. 可操作性:
指导操作性使用的一种文件,因而明确、具体、实用。
b. 可检查性:
质量记录反映操作者的实际操作活动,具有数量化和特征化,因而可以检查和评价。
c. 可追溯性:
要需要追踪了解查明原因时对通过质量记录查明情况,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和纠正措施。
d. 可见证收:
为企业进行内部或外部质量体系审核提供证据,它可以证实是否已实施了规定的质量体系要求及实施的程度。另外质量记录也可以反映对不合格采取了哪些纠正措施。
e. 系统性:
记录了整个质量活动的完整过程,因而具有连续性,也为管理者分析质量问题、质量发趋势提供依据,同时也为质量成本分析、统计技术的运用提供了依据。
4. iso9001对质量记录的要求主要有
a. 管理评审记录;
b. 合同评审记录;
c. 设计评审、设计验证记录;
d. 合格的分供方记录;
e. 需方提供物资的记录;
f. 产品标记记录;
g. 工房、设备和人员的鉴定记录;
h. 进货检验和试验记录;
i. 紧急放行物资记录;
j. 工房检验和试验记录;
k. 最终检验和试验记录;
l.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校准记录;
m. 试验硬件和软件检验记录;
n. 检验和试验状态记录;
o. 不合格品记录;
p. 不合格品评审和处置记录;
q. 内部质量审核记录;
r. 培训记录;
s. 文件修改记录;
t. 纠正和预防措施记录;
u. 客户投诉记录;
另外为完善质量体系至少应补充以下质量记录:
a. 质量成本分析报告;
b. 服务记录。
5. 编制质量记录的要求
a. 内容完整有效
项目内容完整,反映须记录的重要项目,记录表格中无缺项、漏项等;
填表人或编制人、审核、批准人、日期等确保质量记录的有效性和可追溯性。
b. 质量记录应标准化
标准化的质量记录既便于填制,也便于统计分析,同时也为进一步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打下基础。如有国际、国内或行业标准格式应尽量采用。
c. 质量记录应实用,符合质量管理需要
质量记录应反映质量 体系运行的情况,对那些不能为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提供依据的信息,不应在质量记录中体现。
d. 质量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质量记录填写需规范化,字体大小一致,应尽量减少涂改,如有涂改则应盖上涂改人校对章或签字确认。
6. 质量记录的管理
a. 质量记录的标记
标记可分为:分类标记,分级标记,分部门标记和统一标记。标记方法可以用英文字母或阿拉伯数字表示,也可以以颜色来标记分类,目的是使使用者一看便知质量记录是什么类别的。
b. 质量记录的收集
收集分为按规定时间间隔收集、按部门收集及按类别收集。对连续生产的组织来说按时间收集较佳,而对按项目生产和制作的组织来说按项目或类别收集较好。
c. 质量记录的编目
先编制索引以供检索调用。
d. 质量记录的贮存
贮存形式:纸、硬盘、软盘、录像带、录音带、微缩胶卷等;
贮存条件:防火、防虫、防潮、防遗失、防损失,合适的温温度。
保存期:如合同或法规有规定则按合同或法规执行,如没有一般可对质量记录按重要性分级确定保存时间,对重要的质量记录应保存5-7年。
e. 质量记录的过时处理
第2篇 某物业管理质量体系文件编写导则
1.0目的
1.1本指导书规定了编写质量体系文件的程序、格式和内容,确保其规范性和协调性。
2.0适用范围
2.1本指导书适用于指导本公司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写。
3.0职责
3.1管理者代表负责总体组织、协调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写工作。
3.2各职能部门、管理处负责组织本部门有关人员进行编写工作。
4.0工作程序
4.1编写要求
4.1.1质量体系文件的所有规定应与公司的其他管理制度、规定相协调,各级体系文件之间也要互相协调。
4.1.2质量体系文件编写时力求“表达流程清晰、表达准确、涵盖全面、简单扼要、可操作性强”,实现唯一理解,不能针对某一事项有相互矛盾的不同文件同时出现和使用。
4.1.3遵循“现场、现实、现物”的原则编写各类文件。所有文件的规定都应保证在实际工作中能完全做到,一旦发现文件不适用(合),应立即报拟制部门或人员按规定程序修改。
4.2文件编写程序和格式
4.2.1文件编写流程图
4.2.2文件内容与格式
4.2.2.1版面一般统一采用a4纸版面,便于保管和使用。
4.2.2.2文件页面
a) 质量手册
b)程序文件
c)作业指导书
4.2.2.3内页
a)质量手册(页眉)
b)程序文件(页眉)
c) 作业指导书(页眉)
4.2.2.4章节编号
a)文件章节编写采用阿拉伯数字编排,如:1.;1.1;1.1.1……依次表示第一章;第一章第一节;第一章第一节第一条……。
b)章节以下内容是并列关系时,可采用英文的小写加半括号编排,如a);b);c)……表示。
c)在a);b);c)……中如仍然需要分段叙述,则用“――”;①、②、③……表示。
4.2.2.5文件架构和内容
a)质量手册:按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标准描述质量体系。
b) 程序文件:标题应说明开展活动的内容及其特点,一般由管理对象和业务特性两部分组成。程序文件具体形式可参照下例:
1.目的
一般简要说明为什么要开展这项活动(即描述为什么要制定此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那些范围的活动,指出开展此项活动所涉及的有关部门、相关人员、产品等,必要时说明禁止事项。
3.术语和定义
一般是指本公司专用的或特殊(行业)的术语或对某些易发生歧义的词语等的特别定义。
4.职责
规定负责实施该项程序的部门或人员的责任和权限(包括哪个部门协调配合)。
5.工作程序
按活动开展的顺序一步一步地列出开展活动的具体步骤,明确5w1h:
why:要达到什么效果;
what:做什么;
who:由谁来执行;
when :在什么时候做;
where:在什么地方做;
how:具体怎样做;
应采用的材料、设备、文件等;
如何进行控制;
应保留的记录;
应该注意的例外情况(必要时辅以流程图等)。
6.引用文件和记录表格
开展此项活动应形成的报告,必须应用的记录、表格等,注明其编号和名称,并附上表样。
c) 作业指导书(工作手册):是对程序文件的支持补充,编写时应坚持“最实际、最有效”的原则,使其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内容上应满足5wih原则,实现“唯一理解”,表达出:
where:在那里适用此份文件;
who:什么样的人使用该文件;
what:此项工作的名称是什么;
why:此项工作的目的是什么;
when:什么时候执行;
how:如何按步骤完成作业。
4.3符号说明:
编写程序和作业指导书可采用下列含义的符号。
5.0引用文件和记录表格
第3篇 某写字楼水泵房管理规定
(1)值班人员应对水泵进行日常巡视,检查水泵、管道接头和阀门有无渗漏水。
(2)经常检查水泵控制柜的指示灯指示、观察停泵时水泵压力表指示。在正常情况下,生活水泵、消防水泵、喷洒泵、潜水泵的选择开关应置于自动位置。
(3)生活水泵规定每星期至少轮换使用一次,消防泵每月自动和手动操作试机一次,确保消防泵在事故状态下能正常起动。
(4)泵房每星期由分管责任人打扫一次,确保泵房地面和设备外表的清洁。
(5)水池观察孔应加盖并上锁,钥匙由值班人员管理;透气管应用纱布包扎,以防杂物掉入水池中。
(6)按照水泵保养要求定期对其进行维修保养。
(7)保证水泵房的通风、照明,以及应急灯在停电状态下的正常使用。
第4篇 某写字楼空调机房管理规定
(1)空调机房平时应上锁,钥匙由空调工保管,未经许可,禁止非工作人员入内。
(2)保持机房内良好的通风和照明。
(3)空调机运行时,值班人员应按时巡查,检查各项运行参数、状态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应及时掉正处理,并作好记录。
(4)定期清洗系统的过滤网和过滤器,保证送风管道和水管道的通畅。
(5)每周对主、副机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保养,确保机组的良好运行。
第5篇 _县人民医院医疗文书书写质量管理方案
县人民医院医疗文书书写质量管理方案
各科室:
为了减少医疗争议中因病历书写不规范而引起的医疗纠纷,提高医疗文书书写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1、认真执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以及省卫生厅下发的《病历扣分标准》之规定。
2、病历文书的书写所有项目必须填写齐全。
3、书写内容要求:⑴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⑵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语句通顺,标点正确。⑶书写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应当用双横线划在错字上,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字迹。上级医生在审查修改下级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时,应当注明修改日期,修改人员签名,并保持原记录清晰、可辨。上级医生及带教老师修改错字每页不超过二个,错句不超过一句。
4、认真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管床医师及上级医生查房制度。
⑴新入院病人的入院记录应当于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
⑵首次病程记录由具有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的医师书写,不允许进修、实习医生代写。并在患者入院8小时内完成。
⑶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时间记录要具体到分钟,一般病人须在24小时内完成,急诊8小时内完成,重危病人科主任要随请随到。上级医师查房内容包括:上级医师的姓名、专业技术职务、病史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对预后的判断,上级医师签名不得由他人代签,以示负责。
⑷新入院患者的病程记录,连续三天,每天记录一次;对病危患者应当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记录,每班至少一次;记录时间具体到分钟;对病重患者至少每天记录一次;病情稳定后3天记录一次;对病情稳定慢性患者,至少5天记录一次;住院时间较长的病人,由经治医师每月作阶段小结;会诊、交接班、转出、转入均应有记录。病危的病人,病程记录中应有与家属谈话记录,并有家属签名。
⑸死亡病人要有死亡抢救记录及死亡讨论。死亡讨论在七天内完成。
⑹住院3天以上,对确诊困难或疗效不确切病例,应有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5、凡手术、麻醉、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前,经治医生向患者告知拟施手术、麻醉及特殊检查和特殊治疗的相关情况,由患者本人签署“知情同意”字样。患者本人失去行为能力或不具有行为能力时,可由近亲属签名。患者因特殊情况无法签字时,应填写受权委托书,由被委托人签名。
6、凡是手术病人,必须实行手术分级管理,一类手术必须书写术前小结(除小清创外)、手术同意书、手术记录单;二类及二类以上手术要有术前讨论、手术同意术、手术记录单。有可能影响生育能力的手术、重大疑难手术、危险性较大的手术、破坏性手术、新开展的手术,要执行手术报批制度。术前必须完成相关检查,如:血液分析、电解质、血糖、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血凝等。
7、手术记录应由手术者书写,应当在术后24小时内完成,特殊情况下由第一助手书写,手术者签名。
8、手术后三天内必须有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9、凡每次输血或血浆治疗前,必须填写输血同意书,并由患者本人签名,如患者本人失去行为能力或不具有行为能力时,可由近亲属签名。
10、麻醉科医生须按有关规定完成麻醉术前访视、术后24小时随访,记录要真实、完整,字迹要清晰。
11、凡在本院住院的病人必须按规定进行相 关检查,病人拒查者,必须在病程记录中说明原因、后果,由病人签名,因病情需要而又未查者,缺一项或病人拒查未记录未签名扣5分,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医疗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全部由当事人负责。
12、凡出现以下情况者,均按丙等病历处理:
(1)、评分≤74.9分为丙级;
(2)、有一处涂、刮、粘、贴、擦者;
(3)、缺住院病案首页者;
(4)、缺出院记录或死亡记录者;
(5)、缺住院志者;
(6)、缺首次病程记录者;
(7)、缺上级医师首次查房记录者;
(8)、缺转科记录者;
(9)、缺抢救记录者;
(10)、缺术后首次病程记录者;
(11)、缺死亡病例讨论记录者;
(12)、缺术前小结或者术前讨论记录或未按手术规则书写术前小结及术前讨论者;
(13)、缺输血同意书或未按规定签字者;
(14)、缺手术同意书或未按规定签字者;
(15)、缺麻醉同意书或未按规定签字者;
(16)、缺麻醉记录单者;
(17)、缺手术记录者;
(18)、缺手术护理记录者或器械数目不符者;
(19)、缺病检报告单或手术标本不按规定送病检者;
(20)、缺特殊检查、治疗知情同意书或未按规定签字者;
(21)、缺临时医嘱单者;
(22)、缺长期医嘱单者;
(23)、缺体温单、首次护理记录单、护理记录单者;
(24)、缺新生儿记录单或产妇拇指印、新生儿足印者等;
(25)、不经病人或家属签字同意,切除所备手术之外的组织或器官者;
(26)、住院病历中五大常规检查全缺者;
(27)、未认真履行告知义务或违反诊疗程序,引起医疗纠纷者;
(28)、缺首次护理记录单或未按规定签字者。
12、以下情况按乙等病历处理:
(1)、凡评分74.9<分数≤ 89分的病历;
(2)、传染病漏报者;
(3)、缺主诉者;
(4)、缺现病史者;
(5)、缺体检者或体检漏阳性体征而造成误诊者;
(6)、住院志缺病史小结者;
(7)、住院志未按时完成者;
(8)、首次病程记录不及时者;
(9)、日常病程记录缺三次者;
(10)、术后未及时书写病程记录者;
(11)、手术记录由其他医师(除术者、第一)代写者;
(12)、未按时完成手术记录者;
(13)、缺阶段小结者;
(14)、不具备相应资格的进修、实习学员书写相关记录者;
(15)、手术同意书增加条款处患者未签字者;
(16)、知情同意书使用不当,与告知内容不符者;
(17)、缺输血及抗生素分级使用审批单者;
(18)、医嘱单未使用药品通用名者;
(19)、凡进手术室做手术缺授权委托书者;
(20)、告病危缺与家属谈话记录及家属签名者;
(21)、三日内未完成五大常规检查者。
13、扣5分的项目
(1)、出院记录24小时内未完成
(2)、死亡记录24小时内未完成
(3)、出院或死亡记录无本院经治医师签名或冠签。
(4)、缺既往史者
(5)、缺个人史者
(6)、缺婚育史者
(7)、缺月经史者
(8)、缺家族史者
(9)、病史记录无陈述者签字或陈述者与签名不符者
(10)、体检缺专科情况者
(11)、抢救记录、未在6小时内完成者
(12)、缺上级医师首次之外的查房记录者
(13)、缺对诊断、治疗起决定性作用的辅助检查者
(14)、手术病人缺手术前一天的记录者
(15)、辅检阳性结果缺分析、记录、处理及复查者
(16)、更改医嘱,病程记录中无更改理由记录者
14、扣3分的项目
(1)、主诉与现病史不符者
(2)、住院志缺初步诊断者
(3)、住院志缺住院医师签名者
(4)、危重病人及日常病程记录未按时间要求书写,缺一次者及术后连续三天记录每缺一次者。
(5)、日常病程记录缺出院前一天病程记录者
(6)、手术特殊医用材料标识未标明者
(7)、手术记录无手术者签名者
(8)、麻醉记录单和麻醉记录填写不全每项
(9)、疑难病例讨论不及时者
(10)、死亡病例讨论不及时者
(11)、会诊未在病程记录中记录者
(12)、阶段小结未按要求书写、描述不准确或漏项每处
(13)、转科记录未按时完成或未按要求记录者
(14)、缺交接班记录者或交接班记录未按要求书写者
(15)、手术护理记录单漏填或错填每处
15、扣2分的项目
(1)、现病史缺项每处
(2)、门诊资料项目中主要检查项目、检查医院、检查日期及结果缺一处者
(3)、病情变化和治疗措施改变时未记录者
(4)、日常病程记录重点不突出者
(5)、交接班记录未按时完成者
(6)、知情同意书未按要求填写,缺项每处
16、扣1分的项目
(1)、使用中文医学术语一处不符要求者
(2)、出院记录内容缺一项
(3)、死亡记录内容缺一项
(4)、主诉不精炼或不完整者
(5)、现病史描述不准确每处
(6)、家族史记录不全每处
(7)、体检缺项或遗漏主要体征每处
(8)、住院志初步诊断不完整者
(9)、首次病程录缺内容每一项
(10)、日常病程记录上级医师无冠名每处
(11)、日常病程记录书写不完整每处
(12)、术前小结未按要求书写或内容缺陷每处
(13)、术前小结无医师签名者
(14)、术 前讨论未按要求书写或内容缺陷每处
(15)、术前讨论无医师签名者
(16)、手术经过和客观所见内容不全每处
(17)、疑难病例讨论未按要求记录每处
(18)、急会诊时间未记录到分钟者
(19)、交接班记录描述不准确或漏项每处
17、扣0.5分的项目
(1)、上级医师72小时以内修改病历缺陷,并注明共修改多少处,签全名,修改不及时、未签全名、签名不能辨认者,以每处计算。
(2)、病历未按规定标注页码,每空一项者
(3)、病案首页空一项或填错一项
(4)、住院志一般项目填写不全每处
(5)、体检描述不准确每处
(6)、住院志住院医师签名不能辨认者
(7)、上级医师日常查房记录不全每处
(8)、手术记录缺项每处
(9)、会诊单缺项每处
(10)、医嘱内容不规范,不清楚每处
(11)、医嘱和签名不能辨认每处
18、扣0.1分的项目
辅助检查申请报告单一般项目填写缺一处者。
19、凡出现以下情况,按每项10元罚款:
⑴、病历中缺少五大常规者每项(孕妇不行胸透检查,7岁以下儿童要求必备血、尿、粪三大常规)。
⑵、对辅检结果未作记载和分析者;阳性结果缺治疗后复查者。
(3)、住院48小时以上病历中无故缺血、尿、粪等常规化验结果者。
(4)、非本科或本专业疾患而不请相关科室会诊者。
(5)、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无上级医师签名者。
(6)、麻醉记录单缺麻醉师签名、缺苏醒评估、缺麻醉随访、缺术后交接记录及签名。
(7)、住院志缺审阅医师签名者。
(8)、手术前未完成相关检查每项。
(9)、手术通知单未按规定签发而行手术者,麻醉科及手术通知科室同时处罚。
(10)、医技科室各种报告单必须填写准确、完整,符合质量要求,填写不符合要求,漏填或错填每张扣10元。
(11)、医嘱未执行,未签名或特殊治疗、护理措施无落实记录者;
(12)、未按护理级别正确使用护理记录单者。
20、门(急)诊病历记录应由接诊医师在患者就诊时及时完成,未完成者扣款10元。对收入观察室的患者,应当书写留观期间的观察记录。急诊病历书写就诊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抢救危重患者时,应当书写抢救记录。病情危重而病人及家属又拒绝住院治疗者,必须由病人及家属在门诊工作日志及门诊病历上签字,保存备查,未记录发现一次从当月工资中扣款20元,因未写门诊病历而引起的医疗纠纷,按《zz县人民医院医疗纠纷处理办法》及相关规定处罚。
21、凡手术病人,包括:口腔科、皮肤科等术前必须书写手术同意书或特殊治疗同意书,由病人
本人签名(由各科妥善保管以备查)。违犯者处罚同11条。
22、认真执行《处方管理办法》:医师开具处方和药师调剂处方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处方项目填写完整、规范;药品名称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书写,没有中文名称的可以使用规范的英文名称书写;输液必须分组开,并注明输液滴数;药名书写须字迹清晰,易于辨认;如有更改,更改处须有医师签名;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内容完整;包括药品、剂型、规格、剂量、用法;医师、药司签名须签全名。不合格处方(医保处方、新农合处方第二联不清晰者也视为不合格处方),每张扣2元。
23、医疗各种申请单必须填写准确、完整,符合质量要求,填写不符合要求,漏填或错填每张扣2元。
24、凡属我院医保或农合对象的医疗文书有关要求,按医保或农合有关规定执行。
25、药师调剂处方时违背“四查十对”、不能正确书写药袋、丢失处方者等,每张处方扣5元。
凡是不执行本方案,违犯以上条例,出现丙等病历者,从浮动工资中按200元/份扣款到科室;出现护理丙等病历,按每份50元扣款到科室;出现乙等病历者,从浮动工资中按20元/份扣款到科室;运行病历未在规定时间完成或缺大项者,扣款50元/份。凡丙级病历限期10天内整改完善,若逾期拒绝整改者,继续按丙等病历处罚,并停班整改,直至完善为止。
第6篇 质量管理体系现场填写审核记录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现场审核记录填写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现场审核记录中应描述从4.1到8.5.3的全部条款,当组织对某一条款删减时,在现场审核记录中应标出条款删减的编号并说明原因,不能漏审条款。现场审核记录所填写的内容包括:现场审核到的符合和不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客观事实,能够为认证机构评价组织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提供证据,具体要求如下:
4.1质量体系总要求
简要介绍组织按标准要求建立了文件化的质量体系,体系中所确定的过程及内审、管理评审、持续改进实施的符合性。该条款也可以在各条款审完之后综合描述。
4.2.1文件要求总则
质量体系文件层次,质量手册,质量程序文件数量,作业文件数量,质量记录数量。
4.2.2质量手册
简要介绍质量手册中对有关条款的删减及其符合性,过程描述的符合性,是否引用程序文件。
4.2.3文件控制
审核到的“文件控制程序”及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抽查质量体系文件是否经审批,是否有受控标识(抽数量不少于3个);需要文件的部门和场所是否得到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外来文件是否有识别标识并受到控制,是否发放到需要的部门和场所;文件更改控制的符合性;作废文件控制的符合性。
4.2.4记录的控制
审核到的“质量记录控制程序”及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抽查到的质量记录名称、保存期限,以及质量记录控制符合与不符合质量体系要求的客观证据。
5.1管理承诺
最高管理者如何作出管理承诺,包括:顾客要求,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国家、行业标准,方针、目标、管理评审、资源保障。
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最高管理者如何了解到顾客的要求,如何确保满足顾客的要求。
5.3质量方针
质量方针内容是否包括对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的承诺;制订的指导思想;如何贯彻实施;是否对适宜性进行定期评审。
5.4.1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是否分解,是否包括产品要求的内容,并可测量。
5.2.4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质量体系策划方案或质量体系建立工作计划;质量体系变更时是否策划,以保持质量体系的完整性。
5.5.1职责和权限
组织内各级人员的职责是否有明确规定,各级人员是否清楚这种规定。
5.5.2管理者代表
是否指定了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是否清楚自己的职责。
5.5.3内部沟通
为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组织采取哪些内部沟通方式,如:会议、简报等。
5.6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的时间间隔是否符合要求,管理评审的时间和主持者;管理评审的内容(评审输入);管理评审提出的问题(评审输出);对问题的原因分析,采取、实施的改进、纠正或预防措施及有效性证实(8.5.1、8.5.2、8.5.3)。
6.1资源的提供
组织为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体系确定并提供哪些资源。
6.2人力资源(能力、意识和培训)
是否规定了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人员的“资格、能力要求”;依据所规定的“能力要求”对人员进行了能力评定;对未满足能力要求的人员采取、实施了哪些措施(如培训等);采取措施有效性评价的证据;抽查了哪些人员的培训记录或资格证书。
6.3基础设施
组织为保证产品符合要求,具备哪些设施、设备和支持性服务设施,并对其进行维护的客观证据。
6.4工作环境
为保证产品质量是否确定了工作环境的要求,对工作环境符合性实施了现场审核的客观证据。
7.1产品实现的策划
对产品、项目或合同是否进行了策划,策划结果的证据。
7.2.1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
组织采取了哪些方式以确定顾客的要求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如:市场调研、走访顾客等。
7.2.2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抽查了哪些顾客合同的评审记录(抽样量不少于3个,少于3个应说明原因),合同评审的日期和合同签订日期,参加评审者,评审内容;口头合同执行情况;合同变更的执行情况。
7.2.3顾客沟通
组织采取了哪些与顾客沟通的方式;组织在产品提供之前、提供之中、提供之后与顾客沟通的客观证据;将顾客反馈的质量信息为持续改进提供机会(8.5.1)。
7.3设计和开发
设计和开发策划、设计和开发评审、设计和开发验证、设计和开发确认、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符合和不符合质量体系要求的客观证据。
7.4.1采购过程
是否制定了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供方的准则,抽查了哪些供方的什么评价记录(抽样量不少于3个,少于3个应说明原因)
7.4.2采购信息
采购文件是否规定了产品的规格、型号、执行标准、质量要求等内容,组织如何保证采购文件所规定的要求是充分与适宜的。
7.4.3采购产品的验证
采购产品验证的执行情况。
7.5.1生产和服务提供
组织质量体系所覆盖产品生产过程所需的控制文件和实施过程控制的证据;使用的生产设备和设备的维护情况;现场使用的测量设备;关键过程控制情况;放行和内、外部交付活动实施的符合性及售后服务的实施情况。对28f类和有现场安装过程的企业审核时,审核施工(安装)过程的记录应清楚地描述:施工现场的过程控制符合或不符合质量体系要求的客观证据,从审核记录中能清楚地看出审核员审核了施工(安装)现场。
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特殊过程)
组织确认了哪些过程为特殊过程;特殊过程能力评定准则和进行了评价的客观证据(包括工艺、设备和操作者资格);实施过程监控的客观证据。
7.5.3标识和可追溯性
在生产现场和库房审核该条款时,应记录审核到的产品名称、标识方法、标识内容等;以及采取了哪些可追溯性标识方法。
7.5.4顾客财产
如果组织没有顾客提供产品时,审核记录中在相关部门对该要素要有说明,如:“无顾客提供产品”,并在审核计划和审核报告矩阵表中有相应的安排和标识,不能漏审条款。
7.5.5产品防护
产品搬运、包装、贮存和交付过程中实施防护的客观证据。
7.6监视和测量装置
的控制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符合与不符合质量体系要求的客观证据。
8.1测量、分析和改进-总则
为保证产品和质量体系符合性及持续改进的有效性进行策划的证实材料;采用了哪些统计技术。
8.2.1顾客满意
顾客反馈的质量信息或顾客满意调查表或市场调研证实材料等及对顾客满意度分析评价的证据和分析评价的频次和方法。利用分析结果为持续改进和采取预防措施提供机会(8.4、8.5.1、8.5.3)。
8.2.2内部审核
审核到的“内部审核控制程序”及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内审计划和实施内审记录,内审不合格报告,审核报告是否对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审核员的独立性、公正性。对发现的不合格是否进行了原因分析,采取、实施了纠正和预防措施,并验证其实施效果。(8.5.2)。
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对关键过程进行控制的客观证据,或主管(负责)部门对执行部门进行定期检查的客观证据,或实施工序审核的客观证据。
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最终检验符合与不符合质量体系要求的客观证据包括:检验规范及编制依据、检验记录及对“规范”的符合性、检验员资格等。
8.3不合格品控制
审核到的“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及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不合格品控制符合与不符合要求的客观证据。
8.4数据分析
对顾客满意度、产品实现过程(包括进货检验、产品加工、过程检验、最终检验)所产生数据进行分析的客观证据,并利用数据分析结果为持续改进和采取预防措施提供机会(8.5.1、8.5.3)。
8.5.1持续改进
组织通过管理评审和数据分析等活动进行持续改进和有效性评价的客观证据;是否开展了质量改进活动及实施证据。
8.5.2纠正措施
审核到的“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及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组织通过对不合格进行原因分析,采取、实施纠正措施并验证其有效行的客观证据。
8.5.3预防措施
审核到的“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及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组织通过管理评审或过程监控或数据分析等活动对潜在的不合格进行原因分析,采取、实施预防措施并验证其有效行的客观证据。
第7篇 ohs管理体系文件编写原则基本要求
编写ohs管理体系文件的原则和基本要求
编写体系文件的原则是写你要做的,做你所写的,记你所做的。即:标准要求的要写到,文件写到的要做到,做到的要有效(文件写完后一定要下发讨论和修改,达到所写即所做)。体系文件要做到:
1.系统性
―组织应对其ohs管理体系中采用的全部要素、要求和规定,系统有条理地制订各项程序;
―所有文件应按统一规定的方法编辑成册;
―各层次文件应做到接口明确、结构合理、协调有序;
―各层次文件应涉及ohs管理体系一个逻辑上独立的部分。
2.法规性
―体系文件应在总体上遵循ohsms标准,以及国家或主管部门的有关法规要求;
―文件一旦批准实施,就必须认真执行;
―文件修改只能按规定的程序进行。
3.协调性
―体系文件的所有规定应与组织的其他管理规定相协调;
―体系文件之间应相互协调;
―体系文件应与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相互协调;
―处理好各种接口,避免不协调或职责不清。
4.见证性
―体系文件作为客观证据(适用性证据和有效性证据)向管理者、相关方、第三方审核机构证实本组织ohs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
―对于审核来讲,ohs管理体系文件可作为下列方面的客观证据:
危险因素已被辩识、评价并得到控制;
有关活动的程序已被确定并得到批准和实施;
有关活动处于全面的监督检查之中;
职业安全健康绩效和持续改进等。
5.唯一性
―对一个组织,其ohs管理体系文件是唯一的;
―通过清楚、准确、全面、简单扼要的表达方式,实现唯一的理解;
―决不允许针对同一事项的相互矛盾的不同文件同时使用;
不同组织的文件可具有不同的风格。
6.适用性
―体系文件应根据标准的要求、组织规模、生产活动的具体性质采取不同的形式;
―体系文件的详略程度应与人员的素质、技能和培训等因素相适应;
―所有文件规定都应在实际工作中能得到有效的贯彻。
第8篇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手册编写原则办法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手册编写原则
1.指令性原则
ohs管理手册由组织最高管理者批准签发并正式发布。手册中的各项规定是组织全体员工(包括组织最高管理者)都必须遵守执行的组织内部法规,它能够防止人为的随意性,保证ohs管理的连续性和ohs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因此,手册的各项规定内容应具指令性,措词应严谨,表达要明确,严格限制使用“应该”、“必须”、“可以”、“允许”等词汇。
2.目的性原则
ohs管理手册应围绕明确的ohs方针、目标,对为实现ohs方针、目标所要开展的各项活动作出规定。这些活动的重点是掌握现存的或潜在的ohs风险,适时地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并提供必要的依据。
3.符合性原则
ohs管理手册应符合政府和其他第三方发布的有关各项法规、条令、标准和国际公约的规定,同时还应适合其他的环境条件,ohs管理体系应具有环境适应性。
4.系统性原则
ohs管理手册所阐述的ohs管理体系,应当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ohs管理手册应就生产全过程中各阶段影响ohs的技术、管理和人员的因素进行控制并作出规定。手册所阐述的ohs管理体系,应当结构合理、接口明确、层次清楚、各项活动有序而且连续。手册应按照ohsms标准规定的体系要素的要求,对形成和影响ohs风险的所有活动,系统地规定控制方法和要求。要从整体的观点出发,对形成ohs管理体系的所有要素进行阐述,作出明确规定。要突出重点,着重叙述ohs活动控制程序,内容可包括:目的、内容、要求、责任和参与的部门、原则性的方法、手段、步骤、协调和衔接方式等。
5.协调性原则
ohs管理手册中各项规定之间,ohs管理手册与组织其它ohs文件之间,必须协调一致。首先,手册中的各项规定之间要协调;其次,手册与组织其它文件(管理程序、标准、制度)之间要协调。ohs管理是组织管理的一个环节,手册又是ohs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其它文件都是手册的细化和展开,这就要求它们必须相互协调,无论是在手册编写阶段,还是在体系运行阶段,都应该及时记录、处理手册中的规定与目前管理标准不一致的部分。
6.可行性原则
手册中的规定,应从组织生产的实际情况出发,能够做到或者经过努力可以达到,某些规定和要素,尽管内容先进,如果组织不具备实施条件,可以暂不列入手册,但有两点必须注意:
(1)在法规、标准和合同中已规定必须执行的要素必须列入;
(2)绝不能因组织原有的管理基础薄弱、员工素质不高,组织就可以用可行性原则为借口,提出保留或保持一些落后的要求,把手册的水平降低。
7.先进性原则
手册的各项规定,应当在总结组织ohs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尽可能采用国内外的先进标准、技术和方法,加以科学化、规范化,纳入手册。
8.可检查性原则
可检查性是指手册的各项规定不但要明确,而且要有以定量为主的考核要求,便于实施监督和审核。例如,对ohs控制活动而言,至少应规定:目的、适应范围、控制方法、责任部门、配合部门、控制内容及具体要求等等。这样编制出来的手册有可检查性,也只有可检查与可考核的手册,方能真正认真实施。手册内容要简炼,重点要突出。
ohs管理手册内容即要有系统性,又要避免面面俱到、冗长重复。它不可能象具体工作标准或管理制度那样详尽,对各要素内容、要素间的关系和控制程序只需概括地作出原则规定。在描述时,要求文字准确、语言精炼、结构严谨,还要通俗易懂,以便组织内全体员工能理解和掌握。概括起来就是:
系统阐述,突出重点;
层次清楚,协调统一;
整体优化,切实可行;
ohs管理手册在深度和广度上可以不同,确决于组织的性质、规模、技术要求及人员素质,以适应组织的实际需要。对于中、小型组织,可以把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合成一套文件,但大多数组织为了便于管理仍把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分开。
第9篇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手册编写工作程序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手册编写工作程序
ohs管理手册是ohs管理体系的设计阶段形成的文件,该文件应当按照ohsms体系分析的结果,对体系的构成、各要素的内容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作出系统、明确和原则的规定,在初始评审和体系设计后编制。
编制ohs管理手册工作程序如图所示。
1.资料收集与分析;
―需要收集的主要资料包括:
组织机构现状;
各部门职责和权限现状(各部门确认的);
各部门需要解决的工作接口问题和其他问题;
现有各种管理制度和作业程序以及各有关部门的执行情况的说明;
现有的各种技术标准、规范以及各部门执行情况的说明。
―资料分析
评价现有机构及职能是否完善,列出需完善的职能清单;
评价工作接口现状,列出需研究、解决的工作接口问题的清单;
评价现有管理文件和作业文件的有效性,提出需增加、调整或作废的文件方案。
2.职能完善和职责、权限的确定;
―现有部门的职责和权限调查;
―列出需要调整或补充的职责和权限的清单;
―提出调整或补充职责和权限的议案;
―有关部门讨论,提出修改意见;
―由组织最高管理层研究决定;
―发布有关明确职责和权限的文件;
―在编写文件和运行过程中发现需进一步明确或补充的问题应随时决定并补充发文。
3.确定管理手册结构;
4.落实手册编写的组织工作;
5.制定编写手册的工作计划。
第10篇 写字楼配电房管理办法
(1)配电房是供电系统的关键部位,设专职电工对其实行24小时运行值班。未经部门领导的许可,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2)值班员必持证上岗,熟悉配电设备状况、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3)值班员应密切注意电压表、电流表、功率因数表的指示情况;严禁变压器、空气开关超载运行。
(4)经常保持配电房地面及设备外表清洁无尘。
(5)配电设备的倒闸操作由值班员单独进行,其他在场人员只作监护,不得插手;严禁两人同时倒闸操作,以免发生错误。
(6)因故须停某部分符合时,应提前一天向使用该部分符合的用户发出停电通知。对于突发性的停电事故应通过广播向用户作出解释。
(7)经常保持配电房消防设施的完好齐备,保证应急灯在停电状态下能正常使用。
(8)做好配电房的防水、防潮工作,堵塞漏洞;严防蛇、鼠等小动物进入配电房。
(9)值班员应认真作好值班记录和巡查记录,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
第11篇 写字楼发电机房管理办法
(1)发电机房门平时应上锁,钥匙由配电房值班员管理,未经部门领导批准,非工作人员严禁入内。
(2)配电房值班员必须熟悉发电机的基本性能和操作方法,发电机运行时,应作经常性的巡视检查。
(3)平时应经常检查发电机的机油油位、冷却水水位是否合乎要求,柴油箱中的储备油量应保持能满足发电机带负荷运行8小时用油量。
(4)发电机每星期空载试运行一次,运行时间不大于15分钟,平时应将发电机置于自动起动状态。
(5)发电机一旦起动运行,值班员应立即前往机房观察,启动送风机,检查发电机各仪表指示是否正常。
(6)严格执行发电机定期保养制度,做好发电机运行记录和保养记录。
(7)定期清扫发电机房,保证机房和设备的整洁。发现漏油漏水现象应及时处理。
(8)加强防火和消防管理意识,确保发电机房消防设施完好齐备。
第12篇 写字楼电气维修管理办法
(1)电气维修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按照国家部颁布标准《电气安装工作规程》作业。
(2)在进行电气维修时维修人员应穿戴安全防护用品,配备绝缘良好的电工工具。
(3)维修和保养电气设备时,应按要求做好保证安全的组织和技术措施,维修班班长应在分配工作的同时向维修人员说明工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并在工作中检查、监督执行情况。
(4)在配电干线、变压器、低压配电箱上作业时,应设专人监护,并至少二人进行。
(5)一般情况下,尽量避免带电作业,若因特殊需要而必须带电作业时,应该装设隔离栏杆,并有专人监护。
(6)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开关和刀闸的操作把手上,应悬挂禁止合闸,有人作业的标识牌。
(7)维修或保养后的电气设备或线路,在经检查无误,拆除所有安全措施,全体维修人员撤出工作现场后,方可送电。
第13篇 关于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总结编写规定
关于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总结编写的规定
1 总则。为提高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总结的编写质量,规范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总结的编制,特制定本规定。
2 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总结应包括以下内容
2.1 工程概况;
2.2 项目管理组织机构、管理人员和投入的管理服务设施;
2.3 委托项目管理合同履行情况;
2.4 项目管理工作成效;
2.5 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和建议。
3 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总结编写完成后应提交公司总工办公室审核,公司技术负责人签批;再提交建设单位。
4 罚则
违反本规定编写的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总结,将对项目经理和有关人员给予批评或通报批评。
第14篇 关于项目建设管理日志填写规定
关于项目建设管理日志填写的规定
1 总则。为规范项目建设管理日志的填写,特制定本规定。
2 项目建设管理日志是记载工程实施过程建设管理中每日主要活动的文字记录,具有记载、备忘等多种作用,各项目经理部应认真填写。
3 项目建设管理日志应填写在公司指定的日志文本上。
4 填写内容
4.1 日期、气温、气候;
4.2 主要建设管理工作内容、工程会议;
4.3 勘察设计、招标代理、工程监理、工程施工等进展情况;
4.4 对工程实体质量进行检查、抽样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问题的处理办法;
4.5 对进度、质量起控制作用的分部分项工程,巡视检查情况;
4.6 建设管理实施过程中,图纸资料、经济合同、设计变更、纪要、通知、书面指令、备忘录、信函、电报等文书的收发及其他重要事项;
4.7 业主委托的其它建设管理工作的相关内容;
4.8 其它认为需要记载的事项,如安全文明施工、停工情况以及合理化建议等。
5 填写要求
5.1 项目建设管理日志应每日记录,做到有建设管理活动就有管理日志记录,无活动则应说明其原因;
5.2 项目建设管理日志由项目建设管理人员负责及时、详细、如实地填写并署名;
5.3 与项目建设管理活动有关的人员可在日志上对某些内容签字认证;
5.4项目建设管理日志填写必须有连续性,要有因有果,存在的问题解决后应填写解决结果。
6 检查与归档
6.1 项目经理应随时检查项目建设管理日志,并及时签署意见;
6.2 公司工程管理部对各项目建设管理日志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可追溯性要进行定期、不定期抽查;
6.3 工程结束后,所有项目建设管理日志应纳入项目建设管理档案归档。
7 罚则
违反本规定填写项目建设管理日志,项目经理未认真履行检查职责的,对项目经理和有关人员给予批评或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通报批评并处50-1000元罚款。
第15篇 关于项目建设管理月报编写规定
关于项目建设管理月报编写的规定
1 总则。为使项目建设管理月报达到一定的深度,准确反映当月的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实况,特制定本规定。
2 项目建设管理月报应包括以下内容
2.1 本月工程实际完成情况
2.1.1 工程形象进度;
2.1.2 工程质量;
2.1.3 工程计量签证;
2.1.4 索赔。
2.2 本月建设管理工作进展情况
2.2.1 实际完成工作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2.2 向其它单位签发的各种通知、指示、请示。
2.3 本月参建各单位工作进展情况
2.3.1 实际完成工作;
2.3.2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4 合同款项支付情况
2.5 本月发生的大事。
3 项目建设管理月报由项目经理组织编写,经项目经理签署后报建设单位和公司工程管理部。
4 项目建设管理月报应按月编写,应在次月5日前送交有关单位及部门。若特殊情况,经公司工程管理部同意后可根据实际情况编写。
5 罚则
违反本规定编写的项目建设管理月报,项目经理未认真履行检验职责的,将对项目经理和有关人员给予批评或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通报批评并处50-1000元罚款。
81位用户关注
89位用户关注
53位用户关注
74位用户关注
47位用户关注
33位用户关注
91位用户关注
96位用户关注
32位用户关注
91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