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管理制度 > 管理制度范文
栏目

特殊工种作业管理制度3篇

更新时间:2024-05-09

特殊工种作业管理制度

特殊工种作业管理制度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核心部分:

1. 定义与分类

2. 人员资质与培训

3. 工作许可与审批

4. 安全操作规程

5. 应急预案与事故处理

6. 监督检查与考核

7. 法规与标准遵守

包括哪些方面

1. 定义与分类:明确特殊工种的范围,如电工、焊工、高空作业人员等,以及对应的作业类别。

2. 人员资质与培训:规定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有有效证书,定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

3. 工作许可与审批:设立工作许可制度,作业前需经过风险评估和审批,确保作业环境安全。

4. 安全操作规程: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和安全指南,确保作业过程中遵守相关规程。

5. 应急预案与事故处理:建立应急预案,发生事故时能迅速、有序地进行救援和处理。

6. 监督检查与考核:定期进行作业现场的监督和检查,对作业人员进行绩效考核。

7. 法规与标准遵守:确保所有作业活动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法规、标准及规范。

重要性

特殊工种作业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 保障安全:防止因操作不当导致的事故,保护员工生命安全。

2. 提升效率:通过规范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因错误操作造成的延误。

3. 遵法合规:确保企业运营符合法律法规要求,避免法律风险。

4. 塑造文化:体现企业对安全的重视,塑造安全第一的企业文化。

方案

1. 制定详细制度:根据特殊工种特性,制定全面、实用的作业管理制度。

2. 强化培训:定期举办安全培训,确保员工掌握最新知识和技能。

3. 实施许可制度:设置专职审批部门,严格审查作业许可,严禁无证作业。

4. 落实监督:设立专职安全员,监督作业过程,及时纠正不规范行为。

5. 更新预案:定期更新应急预案,确保其针对性和有效性。

6. 严格考核:将安全操作纳入绩效考核,激励员工遵守制度。

7. 定期审计:定期对企业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审计,查找漏洞,持续改进。

以上方案旨在构建一个系统化的特殊工种作业管理体系,确保作业安全,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同时满足法规要求。只有通过严谨的制度、专业的培训和严格的执行,才能真正实现特殊工种作业的安全与高效。

特殊工种作业管理制度范文

第1篇 施工管理人员特殊工种特殊作业人员审查监理规定

1审查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项目总工、安监人员、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的资质是否符合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要求。

1.1审查承包商进场的大中型起重机械设备的“安全准用证”“操作许可证”和租赁设备的安全协议。

1.2施工单位使用的起重机械设备应取得国家(地方)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安全准用证”。如果起重机械为租赁设备,施单位应与出租方签定安全协议,监理应审查双方约定的安全责任是否准确,是否符合规定。起重机械设备的“安全准用证”“操作许可证”和租赁设备的安全协议应报工程监理项目部备案。

1.3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项目总工、专职安监员、技术人员及相关的管理人员已到位,职责与分工已明确、清楚。

1.4参建人员已全部进行了体查、体检,无不合格人员进入现场。

2特殊工种是指必须经过培训,并通过主管部门考试,审查合格取得相应上岗资格证书,才能从事作业的工种,如焊工、爆破工、高空作业工、压接工、测工、吊车司机等。

2.1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将特殊工种或操作人员相关证书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查。

2.2监理工程师对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审查符合要求后,批准其上岗施工;对不符合要求的,监理工程师有权要求撤换。

2.3在现场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应巡视检查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施工操作质量情况,发现问题要求渝1施工项目部和渝2施工项目部及时整改。对产生不合格品的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监理有权提出撤换。严禁无证上岗。

2.4监理人员在进行高空登塔检查、高空压接检查、附件安装检查等作业时,检查人员应具备高空作业能力并且持有高空作业证。不具备作业能力和相应资质证件的严禁作业。

第2篇 施工管理人员、特殊工种及作业人员审查监理工作制度

1、施工管理人员、特殊工种是指必须经过培训,并通过主管部门考试,审查合格取得相应上岗资格证书,才能从事作业的工种,如项目经理、项目总工、施工员、质量员、技术员、安全员;焊工、爆破工、压接工、测工、高空作业人员、吊车司机、专职安全员、质量员等。

2、承包商应在施工前,将施工管理人员、特殊工种或操作人员相关证书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查、备案。

3、监理工程师对施工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审查符合要求后,批准其上岗施工;对不符合要求的,监理工程师有权要求撤换。

4、在现场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巡视检查施工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是否与报审备案的人员相符,施工管理、策划、操作质量情况是否满足要求,发现问题要求施工承包商及时整改。对产生不合格品的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监理有权提出撤换。

5 、施工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严禁无证上岗。

第3篇 施工管理特殊工种及作业人员审查监理工作制度

1、施工管理人员、特殊工种是指必须经过培训,并通过主管部门考试,审查合格取得相应上岗资格证书,才能从事作业的工种,如项目经理、项目总工、施工员、质量员、技术员、安全员;焊工、爆破工、压接工、测工、高空作业人员、吊车司机、专职安全员、质量员等。

2、承包商应在施工前,将施工管理人员、特殊工种或操作人员相关证书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查、备案。

3、监理工程师对施工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审查符合要求后,批准其上岗施工;对不符合要求的,监理工程师有权要求撤换。

4、在现场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巡视检查施工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是否与报审备案的人员相符,施工管理、策划、操作质量情况是否满足要求,发现问题要求施工承包商及时整改。对产生不合格品的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监理有权提出撤换。

5 、施工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严禁无证上岗。

《特殊工种作业管理制度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