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管理制度 > 公司管理制度
栏目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范本

更新时间:2024-11-20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早期国家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奠定国家治理的基础,强化王权的集中,以及维护社会的稳定。这一制度通过严密的等级秩序,确保了权力的有序传递,同时也为社会各阶层的角色分配提供了明确的框架。

包括哪些方面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王权至上: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立法、行政和司法的绝对权力。

2. 分封制:王将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在其领地内享有自治权,但需向王效忠并提供军事支持。

3. 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确立了嫡长子继承王位的原则,保障了权力的稳定传承。

4. 礼乐制度:通过礼节和音乐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强化等级观念。

重要性

这些制度的重要性体现在:

1. 强化中央权威:通过分封制和宗法制,王权得以延伸到地方,增强了国家的统一性。

2. 社会秩序的维护:礼乐制度使社会行为有章可循,减少了冲突,稳定了社会结构。

3. 文化传承:这些制度塑造了古代中国的文化特色,影响了后世的治国理念。

方案

针对这一政治制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借鉴:

1. 权力结构分析:探究王权与诸侯权的平衡机制,以理解现代企业中权力分配与协作的原理。

2. 组织架构设计:参考分封制,探讨如何在大型组织中实现有效管理,同时保持灵活性。

3. 文化建设:学习宗法制和礼乐制度中关于规范行为、强化认同感的方法,构建企业文化。

4. 继承制度:研究嫡长子继承制,思考现代企业中领导层接班人的选拔与培养策略。

以上是对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简要解析,其深远影响至今仍值得我们深思。通过对这一历史范本的探索,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之中。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范本


目录

正文

第一篇: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课程标准]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单元综述]

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多民族国家,政治制度发展历史之长久,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难以比拟的。

中国较早进入进入文明社会,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也较早走向成熟和完备。早期国家制度受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和以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从战国时期开始,中国出现了封建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集中体现。它经历了产生、形成、确立、完备、强化、衰亡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秦汉至隋唐为第一阶段,历史进步性居主流;北宋至明清为第二阶段,其消极影响日趋突出。历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都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共性和特殊性。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 禅让制:

a、含义:指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具体讲,禅让制是中国古代统治者更迭的一种方式,指在位君主生前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是一种原始的民主制度。形式上,禅让是在位君主自愿进行的,通过选举继承人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 实际上是以传贤为宗旨的民主选举首领制度。

相传尧为部落联盟领袖时,四岳(传说中我国尧舜时代的四方部落首领)推举舜为继承人,尧对舜进行三年考核后,使帮助为事。尧死后,舜继位,用同样推举方式,经过治水考验,以禹为继承人。禹继位后,又举皋陶为继承人,皋陶早死,又以伯益为继承人,最后族人拥戴禹之子启为王。

b、起源: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极为落后,社会生活必须用品极度匮乏,任何个人和家族,离开了部落整体,都无法单独生存。人类只能依靠集体的力量,共同劳动、平均分配食物才能生活下去,因此,人们需要选举出贤能、公正的人当首领,以带领大家抵御外来的侵袭,进行生产劳动和平均分配食物。

c、认识:“禅让制”制下选贤与能“天下为公”,有利于选拔优秀人才,为人民谋利。

2、王位世袭制:

a、含义:王位世袭制是夏、商、周三代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指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的制度。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以最高统治者“王”为核心的维护王、诸侯继统的王权专制制度。

b、特点:王位世袭制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 在夏朝时,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商朝时,有时兄终弟及,有时父子相传;到西周时,形成了嫡长子继承制度。总体上看,它有三个基本特点,即专制独裁、世袭和终身制。

c、演变:夏商周三代,王位世袭制历经了形成、发展和完善的变化过程。王位世袭制形成于夏启统治时期,发展于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剧烈变革,周王室衰

微,宗法制度遭到破坏,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所取代。这些变化赋予了王位世袭制以新的内涵,而最终随着秦的统一和秦朝的建立,王位世袭制演变为君主专制制度。

d、认识: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标志着“天下为公”的原始社会为 “家天下”的奴隶社会所替代。从“大同之世”进入“小康之世”。我国进入了奴隶社会时期。

王位世袭制替代“禅让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是私有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阶级斗争的角度来看,是阶级对立的必然趋势。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一更替,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是历史的进步。

王位世袭,体现了权位的不可转移,后来成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该制度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最高统治者以“天下为家”以个人意志取代众人的意志,也存在着极大的弊端:一是为传子不传贤,任人唯亲。二是极端的极权与专制,并由此不可避免地带来争权夺利的斗争。三是人治,且此制度易导致继位者腐化堕落。王位世袭制的这些弊端极不利于社会的安定与发展。从夏商周看,他们灭亡的原因都在于为王的不贤,而导致这种原因的正是王位世袭制。对此不难看出,王位世袭制是历史的顽症,只有消除它,才会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与发展。清朝以后,王位世袭制的消失成为历史的必然。然而,历史的消失并非没有痕迹,近代,王位世袭制的遗毒依然存在,值得注意。同时,王位世袭制与宗法制也是密切相关的。

第二篇: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部分对本科进行简单的阐述。

第一部分说教材,首先是本课的地位,本课是本书的第一课,也是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本单元乃至本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次是教学目标,包括三方面,一是知识与能力,要了解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掌握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分析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二是过程与方法,教师因注重启发式教学,向学生展示大量图片和考古材料以及古籍史料,设计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独立思考回答问题。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中华文明的热爱之情。最后是本课重点、难点的确定。本课的重点是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这是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的知识。难点是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以及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因为其需要高度的分析概括能力,对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讲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将之确定我本课的难点。

第二部分说教法,现在的历史教学仅仅依赖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不够的,还要用新的手段加以补充,即在充分运用情境讲授法、问题设置法、集体讨论法的基础上,再辅之以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快乐地探究和学习。

第三部分说学法,教师针对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设置恰当的情境,设计具有思辨性的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并通过讨论的方式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第四部分说教学过程,第一步新课导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或好的开场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其学习本课的兴趣。第二步新课讲解,本课内容可分为两部分,即夏商政治制度和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夏商政治制度内容比较简单,属于了解的范围,可以略讲;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内容,应当重点进行讲解。第一目从禅让到王位世袭,教师只需指出王位世袭制以及神权与王权的结合这一知识点即可。第二目教师通过影片、歌曲、图片或文字资料再现武王灭商的宏大战争场面,让学生置身于此情境之中,从而顺利进入本目的讲解。教师提问:西周分封制的概念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补充。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分封制的概念,对之拓展延伸,例如分封的对象、主体、主要分国及其方位。教师出示古籍史料,让学生分析西周分封制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什么。最后教师分组让学生讨论如何评价西周分封制,即西周分封制的影响。教师首先提出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方法,即一分为二的方法全面认识其影响,然后对于学生的回答予以点评和补充。第三目教师设置情境,如果你是一方诸侯,在你百年之后,你的权力、土地和财产究竟应该由谁来继承呢?在引起学生探究兴趣的基础上,教师适时地指出西周又实行了与分封制相适应的宗法制来解决这一问题,从而顺利进入本目的学习。教师提问什么是宗法制?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在这里,教师要重点指出宗法的核心内容和特点,并以做题的形式加以巩固。关于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教师可以通过树状示意图进行讲解,有助于学生直观形象地掌握这个知识点。关于宗法制的影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今天的现实进行分析,务必使学生能够理解宗法制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本课的难点,教师一定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地讲解,以助于学生理解掌握。我们最后回到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上来,教师通过分组讨论或集体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且让一些同学作为代表陈述自己的结论,最后由教师进行分析总结。

以上是我对于本课一些粗浅认识,盼望大家批评指正!

历史教研组周华锋

第三篇: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练习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练习

1.中国的汉字姓氏中,有许多起源于祖先的封地、封国,与这种现象直接相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三公九卿制

2.分封制是西周加强对地方统治的基本形式。被分封的诸侯要承担的义务包括

①镇守疆土 ②随天子作战③交纳贡赋④朝觐述职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公元前782年,幽王宫涅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不能表明

a.幽王荒淫无道

b.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

d.分封制确立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政令

4. 2014年初,纷飞的大雪遍及大半个中国,但大雪挡不住人们回家过年的脚步。下列图片反映的内容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团聚情形密切相关的是

5.关于宗法制的评述中,正确的是

①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

②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③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④有利于强化皇权

a.②③④b. ①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

6.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讲述的是,诸侯因义务所在,看见烽火点燃,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王位世袭制

7.著名史学家王国维用“任天者定,任人者事;定之以天,争乃不生”来评述西周的宗法制。对其所谓“天”的正确理解是

a.确定继承人选的天子b.表现自然主义的天道

c.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d.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

8.宗法制的实行使西周的政治制度具有浓重的

a.神权色彩b.血缘色彩c.平等色彩d.民主色彩

9.“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与这一思想观念相对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内外服制度b.郡县制度c.宗法分封制度d.礼乐制度

10.西周王朝实行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礼乐制等来维护统治,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分封制的主体是姬姓亲族,但是原商代贵族也可能分封为诸侯

b.井田制下,贵族掌握土地所有权,但劳动者也拥有“私田”的所有权

c.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大的特点,但嫡长子不一定是长子

d.周礼是一种尊卑等级名分制度,它以一整套礼仪规范指导人们的衣食住行

11.以下叙述不符合春秋战国历史的是

a.群雄割据战火连绵b.大夫夺权,国君称王

c.社会混乱,历史倒退d.各国变法,富国强兵

12、“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服。秋,王以诸侯伐郑伯,郑伯御之。”这反映出的问题是

a.分封制的崩溃b.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c.周王室的衰微d.阶级矛盾尖锐

13、下列事件发生在春秋时期的有①周王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②宗法制和分封制遭到破

坏③小宗取代大宗的事情时有出现④有的诸侯国打着“尊王”的旗号进行兼并战争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4、使秦国强大起来并最终完成统一的变法是

a李悝变法b吴起变法c邹忌变法d商鞅变法

15、春秋时期奴隶社会崩溃,在政治上最突出的表现是

a.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崩溃b.私田出现,井田制瓦解

c.平民和奴隶起义频繁d.周边少数民族不断进攻中原

16、秦王嬴政能够灭六国,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是

a.商鞅变法比较彻底,秦在七国中实力最强b.秦在统一过程中采取了正确战略

c.统一条件成熟,嬴政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d.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和将领的英勇善战

17.“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该语表明作者认为秦统一的意义是

a、使人民有了从事生产的安定环境b、使人们脱离了弱小的诸侯国

c、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d、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8、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b、中央设置三公九卿

c、地方推行郡县制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

19、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a制定选拔考察官吏的制度b权力高度集中

c法律细密、严苛d实行三公九卿制

20、下列关于三公九卿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b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c军国大权最终掌握在太尉手中d三公之间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21. 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十分重视修订“家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流传至今的家谱至少仍有三万多种,其内容之丰,价值之高,很值得我们今天去了解与认识。“隐恶扬善”是修纂家谱的一条基本原则。 材料二:在现代的侨乡家谱中,都普遍记录了不同时代出洋人的姓名……出洋时间与原因……同故乡故国的联系与贡献等内容。有些还辟有专章、专传介绍,这就为他们的后裔寻根问祖提供了可靠的根据,也就更增加了他们对故国故乡的依恋之情。

有人对福建省的家谱资料进行研究,了解到福建移居台湾的最早记载是两宋之交的苏姓。……从有关家谱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移民的人数、成分、原因,他们的婚姻状况、分布特点及与大陆的关系等。

材料三: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两性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等无数问题,恐除了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为此他提出广收家谱并对家谱进行研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民间重视修订“家谱”的主要原因。简述家谱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中的作用。(7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现实,分析家谱在当今的作用。(3分)

(3)依据上述材料,说说如何辩证地看待家谱的学术价值。(3分)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d c b c b d b c b c a d d a c a a b c

21.(1)主要原因:受宗法制的传统影响,中国人重视血缘和家族观念;小农生产方式的影响;彰显家族声誉,弘扬传统美德。(3分)

作用:凝聚亲族;弘扬正统观念;规范人际社会关系;巩固统治。(4分)

(2)作用: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团结广大海外侨胞;有利于实现和巩固国家完全统一。(3分)

(3)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可以拓展史料来源;家谱隐恶扬善的笔法和孤证会影响其史料价值。(3分)

(不拘泥于参考答案,考生只要言之成理,均可给分)

莲山课件原文地址:http:///shti/gaosan/53110.htm

第四篇: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教案

人教版高一历史第一单元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肥东锦弘中学高一历史组 何善攀授课时间:8月15号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基础知识:识记王位世袭制,夏商基本的国家管理制度,夏商政治制度对西周政治制度的影响。武王周王的分封,分封制的基本内容,宗法制的内容。

2)能力提高:理解夏朝创立王位世袭制度并对西周政治制度产生的直接影响;西周分封制的内容与作用;宗法制的特点及其深远影响。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展示背景材料,生成问题,让学生运用归纳、对比、概括、探究等方法来感悟历史,即感知新知识——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体会历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②通过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全面客观地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③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和情境的变换,引导运用历史唯物观运用历史时空观和辨证方法,客观的看待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影响,掌握提炼、处理和运用信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析,说明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其官僚政治与体制管理,无不与古代有着密切的联系。

【重难点】

重点: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

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及宗法制

【教学法】

分析图表、史料解读、问题探究

【课时安排】

1课时

【导入新课】

材料一:很多同学都听过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比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等,其中最为有名的是大禹治水。传说禹改变了其父亲阻塞的办法而改用疏导的办法,加上其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敬业精神,终于取得了治水的成功。成功以后禹的个人威信大大增加,

其权力越来越大,以致于发展成个人专断。据说一次禹召集各部落首领开会,一个首领因为迟到而被杀。可见,禹已经不是部落首领,而是至高无上的国王了。

材料二: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是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个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

同学们,阅读这两则材料后,你们有什么感想?你们了解材料背后隐藏的制度原因吗?下面进入本课的学习——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讲授新课】

约公元前2014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王朝。

教师解释“约”:夏朝时期还没有确切的历史记载,无法准确的推导出哪一年,所以只能用“约”。

一. 夏商的政治制度

1.王位世袭取代禅让

禹死后,按照禅让制的传统把王位传于舜的儿子伯益,但却在暗中增加自己儿子启的实力,最终启得到王位,并传给自己的后代。这样,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商朝的王位世袭并不固定于一种形式,有时父死子继,有时兄终弟及。

对于“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教师可用蒋介石与蒋经国、古巴的卡斯特罗兄弟事例来解释这一问题,增加课堂趣味性。

2.夏商官制

商朝中央有相、卿士;地方封侯和伯。

教师带领学生看《戴冕冠的夏禹》和《殷墟出土的牛骨》两幅图。在第一幅图中,教师需要向学生说明禹头上戴的叫做“冕”,是古代帝王的专用礼帽;手中拿的是“圭”,是古代帝王举办活动所持的玉器,从而向学生说明,此时的禹已经不再是部落联盟的首领,而是一位帝王。观看第二幅图并结合图右的注释,向学生说明夏商的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教师让学生阅读《学思之窗》的内容并思考右面的问题:商朝的相权有多大?

阅读完后教师提问1-2个学生让其尝试总结,然后教师加以整理归纳:相是商代中央的最高官吏,他参与改定政治制度,主持政务,辅佐甚至废弃商王。

【教师过渡】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发动了灭商的总攻击——牧野之战,商军倒戈,

周军大获全胜,纣王逃回宫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了周朝,史称西周。

周朝地域广袤,据说有15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人口上千万。面对如此广大的疆域和众多的人口,当时没有电报、传真,更没有电视电话会议,甚至连像样的道路都没有,一条政令从镐京传达到边疆可能要几年时间,面对这样的情况,周王该怎样有效地管理这个国家呢?请同学们预习分封制的相关内容,并找出分封的对象、内容、特点、作用等知识点。

二. 西周的政治制度

1. 分封制

① 定义:封邦建国

教师解释“封邦建国”与“封建社会”中的“封建”不同之处:“封建社会”这个概念是在近代才引入的,在古代,“封建”一词指的就是封邦建国。

② 对象:王族、功臣和先王后代

周武王在周初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姬姓王族有40国,占绝大多数。对于分封对象的分析,教师应该结合教材中的《分封示意图》来讲解: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并且把各国归类;教师可让3个同学来分别归纳哪些是王族,哪些是功臣,哪些是先王后代;最后教师总结归纳。

③ 内容:镇守疆土、缴纳贡赋、随从作战、朝觐述职

分封制的内容实际上就是被分封诸侯国的权利与义务。权利就是诸侯国得到了土地和人民;义务有四点,不难理解,教师可以对朝觐述职做扩展:向学生发问“如果诸侯不来朝觐述职,周天子该怎么办?”教师补充:如果诸侯一不朝,削其爵,就是周天子把诸侯的爵位降低或者削掉;二不朝,夺其地,就是削减甚至剥夺封地;三不朝,六师移之,就是周天子派兵来打他。

④ 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又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士,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森严等级。

⑤ 作用:积极:a.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b.开发边疆地区,扩大统治区域c.形成众

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使西周成为延绵数百年强国d.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

消极:诸侯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造成割据势力

对于分封制的消极影响,可以引用典型事例来说明:周平王东迁洛邑以后,周天子势力一落千丈,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也不履行各项义务。至周平王的孙子周桓王在位时,郑庄公不去朝觐,桓王觉得颜面尽失,大为恼怒,于是带领陈、蔡、虢、卫四国军队前

去讨伐郑公,郑国部队力克四国联军,周桓王战败。最为可耻的是周桓王自己也被郑国将领射伤了肩膀。

【教师过渡】同学们,学完了分封制,我们再来学习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宗法制。

在学习宗法制之前,请同学们做一回法官,为周代的这个家庭处理爵位和遗产纠纷:在周代有一位官员,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后来他又娶了一位小妾,小妾为他生了一个儿子,此后他的妻也为他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官员十分高兴。很不幸,此时这位官员殉职了,请问,该由谁继承他的爵位和遗产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才可以找到答案。

学生阅读完以后,教师可以提问该由谁继承遗产从而引入本目内容。

2.宗法制

①定义: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教师补充:宗法制渊源于原始社会末期产生的父权家族和宗族制度,为了调整人们之间的血缘关系,维护其伦理道德秩序和社会等级制度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家族和宗族集团的法律规范。

②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对于宗法制的内容,教师可先让学生阅读一遍,然后教师结合书本示意图加以讲解。 ③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④与分封制关系:互为表里

分封制与宗法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其中,宗法制是里,分封制是表。宗法制是核心,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表现。

【教师过渡】同学们,学完了互为表里关系的分封制与宗法制后呢,是不是觉得还缺少点什么呀。对了,西周的统治者们也是这样想的,为了更好地维护分封制与宗法制,西周统治者还推行礼乐制度。请同学们看一下《学思之窗》预习礼乐制度。

3.礼乐制度

①定义: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一定的音乐。 ②作用: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对这块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课下搜集有关礼乐制度的资料,包括礼乐制度具体有哪些制度,以增强学生搜集史料和分析史料的能力。

【板书设计】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中央:王位世袭制形成、相卿等设立;

地方:封侯、伯。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内容: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作用: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破坏:诸侯强大,王权衰弱

2.宗法制

内容: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作用:保证了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礼乐制度:

总特点:宗法制为核心;牢固的血缘关系;浓厚的专制色彩 ;早期政治制度有继承性和发展性。

【教学预反思】

1. 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把图片、历史资料引入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感觉到历史

和现实之间的联系,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 每目之间的过渡应该更加顺畅自然。

3.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设置情景,让学生思考、启发学生,逐层设计问题,层层推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可以结合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成果,鼓励学生在课外探索夏朝的延伸知识,让学

生体会到研究无止境、历史无定论。

第五篇:夏商西周政治制度__练习

练习

1.中国的汉字姓氏中,有许多起源于祖先的封地、封国,与这种现象直接相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三公九卿制

2.分封制是西周加强对地方统治的基本形式。被分封的诸侯要承担的义务包括

①镇守疆土 ②随天子作战③交纳贡赋④朝觐述职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公元前782年,幽王宫涅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不能表明

a.幽王荒淫无道

b.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

d.分封制确立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政令

4.反映我国原始社会最终被奴隶制国家夏朝所取代的史料是

a.《国语》中记载的“防风后至,禹杀而谬之”

b.《越绝书》中记载的“禹穴之时,以铜为兵”

c.《左传》中记载的“茫茫禹迹,划为九州”

d.《礼记》中记载的“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

5.关于宗法制的评述中,正确的是

①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

②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③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④有利于强化皇权

a.②③④b. ①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

6.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讲述的是,诸侯因义务所在,看见烽火点燃,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王位世袭制

7.著名史学家王国维用“任天者定,任人者事;定之以天,争乃不生”来评述西周的宗法制。对其所谓“天”的正确理解是

a.确定继承人选的天子b.表现自然主义的天道

c.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d.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

8.宗法制的实行使西周的政治制度具有浓重的

a.神权色彩b.血缘色彩c.平等色彩d.民主色彩

9.“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与这一思想观念相对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内外服制度b.郡县制度c.宗法分封制度d.礼乐制度

10.西周王朝实行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礼乐制等来维护统治,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分封制的主体是姬姓亲族,但是原商代贵族也可能分封为诸侯

b.井田制下,贵族掌握土地所有权,但劳动者也拥有“私田”的所有权

c.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大的特点,但嫡长子不一定是长子

d.周礼是一种尊卑等级名分制度,它以一整套礼仪规范指导人们的衣食住行

11.以下叙述不符合春秋战国历史的是

a.群雄割据战火连绵b.大夫夺权,国君称王

c.社会混乱,历史倒退d.各国变法,富国强兵

12、“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服。秋,王以诸侯伐郑伯,郑伯御之。”这反映出的问题是

a.分封制的崩溃b.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c.周王室的衰微d.阶级矛盾尖锐

13、下列事件发生在春秋时期的有①周王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②宗法制和分封制遭到破坏③小宗取代大宗的事情时有出现④有的诸侯国打着“尊王”的旗号进行兼并战争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4、使秦国强大起来并最终完成统一的变法是

a李悝变法b吴起变法c邹忌变法d商鞅变法

15、春秋时期奴隶社会崩溃,在政治上最突出的表现是

a.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崩溃b.私田出现,井田制瓦解

c.平民和奴隶起义频繁d.周边少数民族不断进攻中原

16、秦王嬴政能够灭六国,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是

a.商鞅变法比较彻底,秦在七国中实力最强b.秦在统一过程中采取了正确战略

c.统一条件成熟,嬴政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d.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和将领的英勇善战

17.“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该语表明作者认为秦统一的意义是

a、使人民有了从事生产的安定环境b、使人们脱离了弱小的诸侯国

c、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d、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8、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b、中央设置三公九卿

c、地方推行郡县制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

19、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a制定选拔考察官吏的制度b权力高度集中

c法律细密、严苛d实行三公九卿制

20、下列关于三公九卿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b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c军国大权最终掌握在太尉手中d三公之间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21. 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十分重视修订“家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流传至今的家谱至少仍有三万多种,其内容之丰,价值之高,很值得我们今天去了解与认识。“隐恶扬善”是修纂家谱的一条基本原则。

材料二:在现代的侨乡家谱中,都普遍记录了不同时代出洋人的姓名……出洋时间与原因……同故乡故国的联系与贡献等内容。有些还辟有专章、专传介绍,这就为他们的后裔寻根问祖提供了可靠的根据,也就更增加了他们对故国故乡的依恋之情。

有人对福建省的家谱资料进行研究,了解到福建移居台湾的最早记载是两宋之交的苏姓。……从有关家谱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移民的人数、成分、原因,他们的婚姻状况、分布特点及与大陆的关系等。

材料三: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两性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等无数问题,恐除了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为此他提出广收家谱并对家谱进行研究。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民间重视修订“家谱”的主要原因。简述家谱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中的作用。(7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现实,分析家谱在当今的作用。(3分)

(3)依据上述材料,说说如何辩证地看待家谱的学术价值。(3分)

22.请你阅读下面三段材料:

材料一: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摘自《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其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摘自《孟子?告子》

材料三:(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

——摘自《左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周武王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受封的主要是哪些人?

(2)材料二说明周天子与诸侯间的什么关系?诸侯对周天子有何义务?

(3)材料三反映出周天子与诸侯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d c b c b d b c b c d d d a c a a b c

21.(1)主要原因:受宗法制的传统影响,中国人重视血缘和家族观念;小农生产方式的影响;彰显家族声誉,弘扬传统美德。(3分)

作用:凝聚亲族;弘扬正统观念;规范人际社会关系;巩固统治。(4分)

(2)作用: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团结广大海外侨胞;有利于实现和巩固国家完全统一。(3分)

(3)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可以拓展史料来源;家谱隐恶扬善的笔法和孤证会影响其史料价值。(3分)

(不拘泥于参考答案,考生只要言之成理,均可给分)(1)分封制。包括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

(2) 臣属关系。诸侯要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3)周天子不能再对诸侯发号施令。由于一些诸侯国实力的强大,使得王室衰微

1—5 bcabb6—10 dacbd11—15 baccd16—20cadab21—25 adbcd

26.(1)经济:古希腊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1分)政治:古希腊民主政治建立 。(1分)

(2)造船业和航海业衰落;自我封闭,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逐渐落伍于西方,成为西方列强殖民侵略的对象。(6分)

(3)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17世纪中期,三次英荷战争击败荷兰;l8世纪中期打败法国,确立世界海上殖民霸权。(3分)

27.(1)表现:替代木材成为工业化的主要能源;推动钢铁制造业的发展;为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提供基础;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等(5分)。

原因:煤炭资源远离经济发达区域;交通不便;当时中国工业化尚未启动。(4分)

(2)原因:洋务派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等困难的需要;洋务派认识到自开煤矿的重要性;清政府政策转变,允许试办机器采煤业;工业革命发展的影响(6分)。

状况:由官方主导,多数经费不足;经营不善;存在时间短(3分)。

28.(1)特征: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铁犁牛耕;精耕细作;受制于自然环境,具有脆弱性。(6分)

(2)变化: 原料出口比重增加:手工制品出口比重减少;机器产品出口比重增加。(3分)

关系: 中国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原料产地;中国手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的进一步冲击;中国近代工业在外来技术的影响和海外市场的刺激下进一步发展。(6分)

(3)原因: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自由放任经济破产;(2分)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取得巨大成就;(2分)中国内忧外患。(2分)

管理者范文网向各位推荐其他精彩文章: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说课稿

夏商西周政治制度[1]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人教版 必修一 第一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范本.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