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管理制度 > 管理制度范文
栏目

石场管理制度9篇

更新时间:2024-05-09

石场管理制度

石场管理制度旨在确保石场的高效、安全和可持续运营,涵盖生产管理、安全管理、环境保护、人力资源、设备维护、质量控制、供应链管理等多个方面。

包括哪些方面

1. 生产管理:规范开采流程,优化资源利用,确保生产效率。

2. 安全管理:设立安全规程,定期进行安全检查,预防事故的发生。

3. 环境保护:遵守环保法规,实施废弃物处理和复垦计划。

4. 人力资源:制定员工培训、考核和激励机制,保证团队稳定和专业能力提升。

5. 设备维护:建立设备保养和检修制度,降低故障率,延长设备寿命。

6. 质量控制:确保石料质量,满足客户要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7. 供应链管理:协调供应商关系,优化库存管理,确保生产顺畅。

重要性

石场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不仅关乎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良好的管理制度能保障生产安全,减少事故风险,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同时,通过环保措施,企业可以避免因环境问题引发的法律纠纷和公众舆论压力。此外,合理的人员配置和激励机制可以激发员工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完善的设备管理和质量控制则有助于保证产品质量,维护企业声誉,巩固市场地位。

方案

1. 制定详细的作业指导书,明确各岗位职责,确保操作标准化。

2. 建立定期安全培训制度,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 设立环保专员,监督环保措施的执行,定期报告环境状况。

4. 实施绩效考核,将工作表现与薪酬福利挂钩,激励员工提升工作效率。

5. 设备管理上,推行预防性维护,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保养。

6. 建立质量检测体系,从源头把控石料质量,确保产品符合标准。

7. 优化供应链,与信誉良好、稳定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降低供应风险。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石场管理制度将逐步完善,为企业带来更高效、安全、环保的运营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石场管理制度范文

第1篇 矸石场防火管理制度防火责任制

为了全面落实《煤矿安全规程》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特制定本制度及措施:

第一条成立矸石场防火管理领导小组,由供销负责日常工作。

第二条供销部门必须搞好业务保安,供销科长、班组长对矸石山的防火工作负直接责任。

第三条生产部每月组织一次安全防火检查,对查出的隐患要指定人员限期处理,逾期不处理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四条由供销工作人员负责当班工作期间防火安全的检查及隐患排查工作。

第五条保卫守护人员进行安全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第六条矸石山周围严禁大量堆积易燃物品,如柴草、桔杆等。

第七条矸石山上及周围不得随意从事焊割等作业,如确实工作需要,作业前必须制定好安全措施。

第八条矸石山周围严禁进行生火取暖,做饭等活动。

第九条布置消防水管到矸石山,并随时保证水泵及管路完好,能及时供水。

第十条消防池内随时保持不少于200立方米的蓄水量。

第2篇 矸石场防火管理制度

为了全面落实《煤矿安全规程》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特制定本制度及措施:

第一条成立矸石场防火管理领导小组,由供销负责日常工作。

第二条供销部门必须搞好业务保安,供销科长、班组长对矸石山的防火工作负直接责任。

第三条生产部每月组织一次安全防火检查,对查出的隐患要指定人员限期处理,逾期不处理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四条由供销工作人员负责当班工作期间防火安全的检查及隐患排查工作。

第五条保卫守护人员进行安全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第六条矸石山周围严禁大量堆积易燃物品,如柴草、桔杆等。

第七条矸石山上及周围不得随意从事焊割等作业,如确实工作需要,作业前必须制定好安全措施。

第八条矸石山周围严禁进行生火取暖,做饭等活动。

第九条布置消防水管到矸石山,并随时保证水泵及管路完好,能及时供水。

第十条消防池内随时保持不少于200立方米的蓄水量。

第3篇 采石场职业病防治及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1.公司(石场)建立健全本单位职工的职业健康体验档案,对本单位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和存档。

2.职业健康体验档案由专人负责,并做好分类、登记、查阅、保管工作。

3.公司(石场)每年对各单位职业健康档案进行检查,每年不少于一次。

4.公司石场负责对本单位职工进行职业健康知识的宣传,增强职工的职业危害防护意识,严格执行岗位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和维护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5.公司(石场)组织本单位职工进行岗前的职业健康知识的培训。

6.公司(石场)实行职业健康安全负责制,设立相应的劳动卫生管理组织和专(兼)职人员,具体承担职业病防治工作。

7.公司(石场)协同地方职业病防治机构按规定做好职工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对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实施质量控制,并进行抽查测定。

8.公司(石场)对有职业禁忌的职工调离其所禁忌的工作岗位;对有职业病职工调离原有害工作岗位。

9.公司(石场)组织对职业病人应及时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复查;对疑似职业病的职工,要及时组织复查和治疗。

10.检测人员必须执行国家的卫生标准,检测技术应科学、规范,结果必须真实、不得弄虚作假。

11.按照国家和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将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浓度或者强度的检测结果,及时报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和安监管部门,并及时向职工公布。

12.公司(石场)应协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对职业病防治作进行监督检查,并公布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和职业病情况。

13.女职工的特殊权益和保护劳动管理部门应依据劳动法对女职工在“四期”和因生理特点所承担社会特殊责任而规定的应享有的权益给以保护。

第4篇 采石场安全目标管理制度

一、采石场依据上级下达的安全指标;结合安全生产具体条件和职工队伍安全技术素质状况,制订年度安全生产总体目标,总体目标应具有先进性、可操作性。

二、采石场要将年度安全生产总体目标逐级分解,落实责任,形成自下而上,一级向一级负责的安全保证体系。

三、安全目标必须与经济利益挂钩,使安全目标在经济承包牛占有重要比重,纳入经济管理的轨道。

四、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对安全目标管理负全面责任,必须制定规划措施,保证安全目标的全面兑现。

五、分管安全副矿长负责安全目标的考核,必须严格规定兑现奖罚,使安全目标管理起到促进和保证安全生产的扛杆作用。

第5篇 露天采石场安全管理制度

为认真贯彻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预防和控制生产事故的发生,特制订如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进入工作场所,必须按规定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其他无关人员一律谢绝进入。

二、新工人在上岗前,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并要考试合格。若调换工作时,须按新工作岗位进行安全教育与培训。

三、特种作业人员(如爆破、车辆驾驶、电工、电焊工以及其他机械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教育和培训,并经有关部门考核合格,持有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才能上岗。

四、每天工作前,必须由班(组)长或安全员对工作人员佩戴的劳动防护用品、工作的机械设备(凿岩机、水泵等)、采坑及周围边坡进行安全检查,在确认符合安全生产要求后才能开始生产,工作中必须按各工种岗位的操作规程严格执行。

五、为降低采坑粉尘的浓度,采坑中凿岩工作必须采用湿式作业,同时为减低振动与噪音对凿岩工作人员的伤害,石场必须为有关工作人员提供专门的劳动防护用品,并定期为有关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检查,不满十八岁的未成年人,不得从事粉尘作业。

六、每天中午12:00—12:30时,下午16:30—17:00时为爆破作业时间,爆破前发出音响和视觉信号,危险区内的人员必须撤离至安全地点。信号分有预告、爆破和解除警戒信号。

七、爆破作业结束后,必须由班(组)长或安全员对爆破作业点以及采坑边坡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并排除险石、危石等安全隐患后,其他作业人员才能进入工作场所,同时爆破员做好爆破记录。

八、采坑必须按照自上而下的开采顺序分成水平台阶正规开采,并保证采场边坡角、工作平台阶的高度等按规范严格执行,其中工作平台阶的高度不超过6m,每个阶段的中间留2m的安全平台,台阶坡面角不超过80°,最终边坡角不超过60°。采剥工作面禁止形成陡坡、伞檐、根底和空洞。

九、每月必须定期对所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同时对工作人员也进行安全教育与学习,增进并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保证安全生产。

十、每季度召开一次防范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会议,每年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先进表彰会,通过对石场内安全生产工作全面的总结与评比,用经济手段来奖励认真执行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成绩显著者,同时惩处各种违章、违制等行为,充分调动工作人员搞好安全工作的积极性,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6篇 采石场职业病防治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1.公司(石场)建立健全本单位职工的职业健康体验档案,对本单位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和存档。

2.职业健康体验档案由专人负责,并做好分类、登记、查阅、保管工作。

3.公司(石场)每年对各单位职业健康档案进行检查,每年不少于一次。

4.公司石场负责对本单位职工进行职业健康知识的宣传,增强职工的职业危害防护意识,严格执行岗位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和维护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5.公司(石场)组织本单位职工进行岗前的职业健康知识的培训。

6.公司(石场)实行职业健康安全负责制,设立相应的劳动卫生管理组织和专(兼)职人员,具体承担职业病防治工作。

7.公司(石场)协同地方职业病防治机构按规定做好职工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对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实施质量控制,并进行抽查测定。

8.公司(石场)对有职业禁忌的职工调离其所禁忌的工作岗位;对有职业病职工调离原有害工作岗位。

9.公司(石场)组织对职业病人应及时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复查;对疑似职业病的职工,要及时组织复查和治疗。

10.检测人员必须执行国家的卫生标准,检测技术应科学、规范,结果必须真实、不得弄虚作假。

11.按照国家和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将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浓度或者强度的检测结果,及时报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和安监管部门,并及时向职工公布。

12.公司(石场)应协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对职业病防治作进行监督检查,并公布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和职业病情况。

13.女职工的特殊权益和保护劳动管理部门应依据劳动法对女职工在“四期”和因生理特点所承担社会特殊责任而规定的应享有的权益给以保护。

第7篇 石场安全管理制度

1.认真贯彻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 经常向广大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

2.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坚持开工前检查安全的制度,预防为主,防止事故的发生;

3.每天要清点爆炸炮眼,核发雷管、炸药,做好登记手续;

4.设立专职安全员,全面负责石场安全管理工作;.

5.爆破员必须要经公安局考核并取得< 爆破员许可证) 后方可作业,禁止无证人员担任爆破员工作;

6.凡进入场内作业人员必须要穿工作鞋、戴安全帽,高处作业必须要系安全带、挂安全绳,作业时严禁交叉和立体作业,杜绝事故发生;

7.放炮过程应发出“警告信号”、“爆破信号”、“解除信号”,作好警戒;

8.放炮时间要出安民告示,规定明确、响亮、容易辨别的信号;

9.雷管、炸药必须要建独立仓库,雷管应用保险柜锁好,并设立专人保管,建立出入库检查登记制度,设立帐目;

10. 详细事项以原工程处蓝皮书中爆破安全制度为准。

第8篇 采石场边坡管理制度

1、确定合理的台阶高度和平台宽度。

确定台阶高度要考虑矿岩的埋藏条件和力学性质、穿爆作业的要求、采掘工作的要求,一般不超过15 米。平台宽度不但影响边坡角的大小,也影响边坡的稳定。工作平台宽度取决于所采用的采掘运输设备的要求和爆堆的宽度,但不小于30米。。

2、正确选择台阶坡面角和最终边坡角。

台阶坡面角的大小与矿岩性质、穿爆方式、推进方向、矿岩层理方向和节理发育情况等因素有关。工作台阶坡面角大小取决于矿岩的性质:松软矿岩,工作台阶坡面角不大于所开采矿岩的自然安息角;较稳定的矿岩,工作台阶坡面角不大于65°;坚硬稳固的矿岩,工作台阶坡面角不大于70°。

3、选用合理的开采顺序和推进方向。

在生产过程中要坚持从上到下的开采顺序,坚持打下向孔或倾斜炮孔,杜绝在作业台阶底部进行掏底开采,避免边坡形成伞檐状和空洞。一般情况下应选用从上盘向下盘的采剥推进方向,做到有计划、有条理的开采。

4、合理进行爆破作业,减少爆破震动对边坡的影响。

由于爆破作业产生的地震可以使岩体的节理张开,因此在接近边坡地段尽量不采用大规模的齐发爆破,可以采用微差爆破、预裂爆破、减震爆破等控制爆破技术,并严格控制同时爆破的炸药量。在采场内尽量不用抛掷爆破,应采用松动爆破,以防止飞石伤人,减少对边坡的破坏。

5、矿山必须建立健全边坡管理和检查制度。

发现边坡上有裂隙可能滑落或有大块浮石及伞檐悬在上部时,必须迅速进行处理。处理时要有可靠的安全措施,受到威胁的作业人员和设备要撤到安全地点。

6、及时清除隐患,发现边坡塌滑征兆时制止采剥作业,并向矿山负责人报告。

第9篇 d露天采石场安全管理制度

为认真贯彻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预防和控制生产事故的发生,特制订如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进入工作场所,必须按规定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其他无关人员一律谢绝进入。

二、新工人在上岗前,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并要考试合格。若调换工作时,须按新工作岗位进行安全教育与培训。

三、特种作业人员(如爆破、车辆驾驶、电工、电焊工以及其他机械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教育和培训,并经有关部门考核合格,持有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才能上岗。

四、每天工作前,必须由班(组)长或安全员对工作人员佩戴的劳动防护用品、工作的机械设备(凿岩机、水泵等)、采坑及周围边坡进行安全检查,在确认符合安全生产要求后才能开始生产,工作中必须按各工种岗位的操作规程严格执行。

五、为降低采坑粉尘的浓度,采坑中凿岩工作必须采用湿式作业,同时为减低振动与噪音对凿岩工作人员的伤害,石场必须为有关工作人员提供专门的劳动防护用品,并定期为有关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检查,不满十八岁的未成年人,不得从事粉尘作业。

六、每天中午12:00—12:30时,下午16:30—17:00时为爆破作业时间,爆破前发出音响和视觉信号,危险区内的人员必须撤离至安全地点。信号分有预告、爆破和解除警戒信号。

七、爆破作业结束后,必须由班(组)长或安全员对爆破作业点以及采坑边坡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并排除险石、危石等安全隐患后,其他作业人员才能进入工作场所,同时爆破员做好爆破记录。

八、采坑必须按照自上而下的开采顺序分成水平台阶正规开采,并保证采场边坡角、工作平台阶的高度等按规范严格执行,其中工作平台阶的高度不超过6m,每个阶段的中间留2m的安全平台,台阶坡面角不超过80°,最终边坡角不超过60°。采剥工作面禁止形成陡坡、伞檐、根底和空洞。

九、每月必须定期对所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同时对工作人员也进行安全教育与学习,增进并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保证安全生产。

十、每季度召开一次防范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会议,每年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先进表彰会,通过对石场内安全生产工作全面的总结与评比,用经济手段来奖励认真执行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成绩显著者,同时惩处各种违章、违制等行为,充分调动工作人员搞好安全工作的积极性,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石场管理制度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