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安全管理制度旨在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核心领域:
1. 患者识别:确保准确无误地识别每一位患者,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病历号等关键信息。
2. 医疗操作:规范诊疗流程,防止手术错误、药物误用等医疗差错。
3. 信息管理:保护患者隐私,确保医疗信息的安全存储和传输。
4. 意外事件报告:建立有效的报告和反馈机制,对医疗意外事件进行记录和分析。
5. 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医疗知识,促进他们参与决策和自我护理。
1. 安全文化:强调患者安全的重要性,培养员工的警觉性和责任感。
2. 规章制度:详细解读患者安全的各项政策和程序,确保员工理解和遵守。
3. 技能训练:进行模拟演练,提高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4. 沟通技巧:教授有效沟通方法,减少因误解导致的医疗失误。
5. 持续学习:定期更新医学知识,适应医疗技术的发展。
1. 紧急响应:制定全面的应急计划,包括医疗事故、自然灾害、设备故障等情况。
2. 团队协作:明确各科室在应急状态下的职责,确保快速、有序的响应。
3. 患者转移:规划安全、高效的患者转移路径和流程。
4. 心理支持:为员工提供心理疏导,减轻突发事件带来的压力。
5. 后续评估:事件过后进行复盘,总结经验教训,优化应急预案。
患者安全不仅是医疗机构的基本职责,也是提升医疗质量、赢得患者信任的关键。有效的患者安全管理制度能够:
1. 防范风险:通过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 提升满意度:当患者感受到安全的医疗环境,其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将显著提高。
3. 增强声誉:良好的患者安全记录有助于树立医疗机构的良好形象,吸引更多的患者。
4. 保障员工:良好的安全文化可以保护员工免受职业伤害,提高工作积极性。
5. 符合法规:遵守相关法规,避免因患者安全问题引发的法律纠纷。
患者安全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运营的基石,需要全员参与、持续改进,以实现患者和机构的共赢。
第1篇 特殊诊疗质量管理与患者安全制度范例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特殊诊疗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不断提高对手术患者的服务质量,特制定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及制度如下:
一、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
(一)术前安全管理
1、手术医生必须严格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严格掌握手术指针、及时完善术前相关辅助检查,除急诊手术可当天送手术通知单或电话通知手术室外,择期手术应提前1-3天将手术通知单送至手术室。
2、病房护士按医嘱作好术前准备,如:备皮、导尿、灌肠、术前用药等,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人情况,进行术前健康指导,并做好记录。
3、术前访视:除急诊急救手术外,手术室麻醉师及护士应按手术通知单提前到病区作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病情及辅助检查结果,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和参加手术的人员、进行麻醉风险及安全告知等,并认真填写麻醉术前访视记录和手术室护理访视记录(在患者的护理记录单上进行记录)。特殊情况须及时与主管医生或手术科室主任或护士长联系,并及时向麻醉科主任或手术室护士长汇报。
4、术前物品准备:麻醉科、手术室须根据日常手术开展的种类,准备手术用物、设备、药品等,并保证其随时处于安全适用状态。特殊手术,应按手术通知单提前作好准备。
5、人员准备:手术科室主任、麻醉科主任及手术室护士长须严格执行依法执业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依据手术风险性和难易程度不同合理安排参加手术人员。
6、手术间的安排:手术室护士须按照手术切口种类安排手术间,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安排手术时间顺序。根据季节、环境温度,调节手术间温湿度,增加患者的舒适度,防止患者着凉。
7、麻醉科、手术室工作人员须严格执行《手术室查对制度》,认真落实手术病人身份核查措施,认真填写《病区与手术室病人交接登记本》,严格杜绝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的执行情况。
(二)术中安全管理
1、参加手术人员须认真实施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程序,认真执行《手术室查对制度》,准确填写《手术风险评估表》、《手术安全核查表》和《手术清点单》。
2、严格执行《手术患者体位管理制度》,正确安置病人的麻醉、手术体位,防止压疮和神经损伤。
3、严格执行各项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口头医嘱执行制度》、《抢救工作制度》、《手术室输血查对制度》、《院感管理制度》等。
4、严格执行安全防范措施,正确使用约束带,防止患者坠床或坠车。
5、术中所用无菌物品及植入物标签、灭菌指示卡均应规范粘贴于手术清点单背面。
6、规范使用预防性抗菌药:术前30分钟至2小时进行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一剂,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须追加使用一剂抗菌药,由病房护士(病区内)或巡回护士(手术室内)执行,并在临时医嘱单上签名签时。
7、严格执行《手术标本管理制度及送检流程》,严防手术标本错误及丢失。
8、手术室麻醉师及巡回护士须严密观察手术患者的病情变化,准确书写麻醉记录单和术中护理记录,患者病情有特殊变化时,须立即向主刀医生报告,并及时处理。
9、术中如遇特殊情况,如改变术式或麻醉方式等,应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并履行告知签字手续。
10、术中如遇参加手术人员无法解决的问题,须及时报告相关科室负责人或医务科或业务院长或总值班,及时进行处理,切忌盲目自行处理,防止不安全事故发生。
三、术后安全管理
1、手术用后器械:由器械护士将器械打包、贴上标签,放于污物箱内,由供应室工作人员收回,按《供应室器械管理制度》进行清洗、消毒、灭菌后,再发放给手术室。外来器械按《外来器械管理制度》严格进行管理。
2、手术用后污染布类:由手术室护工负责打包,放于污染布类桶内,由洗浆房人员收回进行清洗消毒,送供应室灭菌处理后,再发放至手术室。
3、手术后区域环境:由当班护工进行清洁、消毒和环境准备,值班护士负责督促,连台手术的环境消毒,值班护士须在连台手术环境消毒本上进行登记。
4、手术结束后,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护工须护送患者返回病房或抢救室,并与病房护士认真进行交接,准确填写《手术室与病区手术病人交接登记本》。运送途中注意安全、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证各种管道通畅固定。
5、病区医护人员须严格执行手术病人用药、输血管理制度及流程、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手术病人术后护理常规等。
6、病区护士针对病人病情,积极开展手术患者术后康复训练指导,做好相关护理记录,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7、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须在术后1-3天,对手术病人进行术后访视并记录,了解患者术后康复、切口愈合情况,征求患者意见等,不断改进麻醉及手术室护理工作,提高服务质量。
二、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一)医院须按照卫生部《医院手术部管理规范》,结合本院手术工作需要,合理进行麻醉科、手术室硬件设施建设,合理配置各手术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建立合理的专业技术人才梯队,积极开展专科培训。
(二)围手术期安全管理规范是保障手术病人围手术期安全的重要措施,需各手术科室、麻醉科、手术室、供应室、洗浆房工作人员高度重视,共同严格执行。
(三)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负责《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和制度》执行情况的督导、考核。
(四)值班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负责每天的手术用物、设备等的安全检查,并积极配合设备科等进行每周一次的安全巡检;安全使用和妥善保管易燃易爆设备、设施,有效预防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意外灼伤,防止发生火灾事故。
(五)各手术科室、麻醉科和手术室须制定并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加强员工培训,快速有效应对意外事件,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确保医疗安全。
(六)手术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全院各科室的积极支持。各手术科室、麻醉科、手术室、供应室、洗浆房等,须加强科间协作、密切配合;因手术工作需要各职能、临床、医技、药房、设备、后勤科室支持的,相关科室须以手术患者的需求为重,积极支持,切实保证手术工作的顺利开展。
(七)各手术相关科室工作人员须严格执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准确填写各种登记本,保证手术病历的完整性,注重证据保全工作。
(八)在开展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服务中,各科室针对手术患者的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有义务及时向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反馈,共同促进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服务质量的提高。
二○一○年七月十四日
第2篇 特殊诊疗质量管理与患者安全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特殊诊疗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不断提高对手术患者的服务质量,特制定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及制度如下:
一、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
(一)术前安全管理
1、手术医生必须严格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严格掌握手术指针、及时完善术前相关辅助检查,除急诊手术可当天送手术通知单或电话通知手术室外,择期手术应提前1-3天将手术通知单送至手术室。
2、病房护士按医嘱作好术前准备,如:备皮、导尿、灌肠、术前用药等,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人情况,进行术前健康指导,并做好记录。
3、术前访视:除急诊急救手术外,手术室麻醉师及护士应按手术通知单提前到病区作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病情及辅助检查结果,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和参加手术的人员、进行麻醉风险及安全告知等,并认真填写麻醉术前访视记录和手术室护理访视记录(在患者的护理记录单上进行记录)。特殊情况须及时与主管医生或手术科室主任或护士长联系,并及时向麻醉科主任或手术室护士长汇报。
4、术前物品准备:麻醉科、手术室须根据日常手术开展的种类,准备手术用物、设备、药品等,并保证其随时处于安全适用状态。特殊手术,应按手术通知单提前作好准备。
5、人员准备:手术科室主任、麻醉科主任及手术室护士长须严格执行依法执业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依据手术风险性和难易程度不同合理安排参加手术人员。
6、手术间的安排:手术室护士须按照手术切口种类安排手术间,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安排手术时间顺序。根据季节、环境温度,调节手术间温湿度,增加患者的舒适度,防止患者着凉。
7、麻醉科、手术室工作人员须严格执行《手术室查对制度》,认真落实手术病人身份核查措施,认真填写《病区与手术室病人交接登记本》,严格杜绝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的执行情况。
(二)术中安全管理
1、参加手术人员须认真实施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程序,认真执行《手术室查对制度》,准确填写《手术风险评估表》、《手术安全核查表》和《手术清点单》。
2、严格执行《手术患者体位管理制度》,正确安置病人的麻醉、手术体位,防止压疮和神经损伤。
3、严格执行各项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口头医嘱执行制度》、《抢救工作制度》、《手术室输血查对制度》、《院感管理制度》等。
4、严格执行安全防范措施,正确使用约束带,防止患者坠床或坠车。
5、术中所用无菌物品及植入物标签、灭菌指示卡均应规范粘贴于手术清点单背面。
6、规范使用预防性抗菌药:术前30分钟至2小时进行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一剂,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须追加使用一剂抗菌药,由病房护士(病区内)或巡回护士(手术室内)执行,并在临时医嘱单上签名签时。
7、严格执行《手术标本管理制度及送检流程》,严防手术标本错误及丢失。
8、手术室麻醉师及巡回护士须严密观察手术患者的病情变化,准确书写麻醉记录单和术中护理记录,患者病情有特殊变化时,须立即向主刀医生报告,并及时处理。
第3篇 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一、加强手术负责制
1、三级医师负责制 科主任应根据本科现已开展的手术,制定各级医师的手术权限并报医政科备案,所有医师必须在本人责任权限内开展手术。
2、报告 当遇到紧急手术超出当班医师的手术权限或技术水平时,在采取急救措施的同时立即报告上级医师,必要时向医政科汇报。
3、教学手术管理 在医院开展的各类手术中,实习生、进修医师只能在本院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观摩学习或担任助手从事辅助工作,不得独立上台操作
二、加强手术操作规范化、
1、制定常规手术规范 科主任负责制定本科范围内的常规手术操作规范,内容要详细、具体。
2、围手术期检查
(1)、术前全面检查:在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临床检查,各学科专业的手术如有必要的项目检查不全者,手术室可拒绝安排手术。
(2)、术中异常情况会诊:在术中如出现异常情况须向其他科室或医师会诊时,该科室或医师必须以会诊为当前第一选择,迅速及时应诊,不得拖延,更不得决绝。
(3)、术后监护:危重患者术后先送入icu,经24-48h监护后再转入相应病区;一般患者术后回所在病区,但医护人员必须注意加强患者监护,如有问题,须尽可能保证随叫随到,以免贻误病情,造成不良后果。
三、加强术前讨论
1、常规手术专业组讨论对于常规开展的手术,须在本专业组内进行术前讨论,形成手术操作意见,并作记录。
2、新手术方式、疑难患者全科讨论对于新开展的手术方式或患者属疑难患者时,须在全科范围进行充分的讨论,对手术方式选择,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术后可能发生的情况要有一个较为准确地预测,形成手术操作意见,并作记录。
四、重大手术审批报告
对于截肢等重大手术,负责医师须填写手术审批表并报医政科批准后,方可进行手术。
五、加强围手术期患者沟通及签署同意书
1、术前谈话及签字 在手术前,负责医师应对患者及家属履行告知义务,应具体、详细地告诉患者及家属手术及麻醉的方式,术中和术后可能发生的危险及注意事项,在患者或家属同意的并签字后方可开展手术。
2、术中谈话在手术进行中如出现病情变化或需要改变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时,出其下一级医师(第一助手)替代其完成手术。
七、手术患者术后管理制度
1、根据病情、病种进行监护、观察、治疗。落实“外科手术患者护理常规”及“外科常见疾病诊治常规”。
2、麻醉医师术后应去病区看手术患者,并向责任护士交代有关注意事项,防止麻醉并发症的发生。
3、各级医师认真查房,注意病情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时做好病程记录。发现问题逐级汇报,及时处理。
4、预防术后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
5、及时查看病理结果,避免延误患者治疗。
提高术前、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
60位用户关注
51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