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素厂管理制度旨在确保生产运营的高效、安全与环保,涵盖以下几个核心领域:
1. 生产管理:规范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2. 安全管理:预防事故,保障员工安全和设备完好。
3. 环保管理:遵守环保法规,减少污染排放。
4. 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符合行业标准和客户要求。
5. 人力资源管理:招聘、培训、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
6. 设备维护:定期检查和保养,延长设备寿命。
7. 库存管理:优化库存水平,防止过度积压和短缺。
1. 生产管理:明确岗位职责,制定作业指导书,优化生产计划。
2. 安全管理:设立安全规程,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配备必要防护设备。
3. 环保管理:实施清洁生产技术,监测排放,定期进行环境审核。
4. 质量控制: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执行检验标准,处理不合格品。
5. 人力资源管理:制定招聘程序,提供持续培训,实施公正的绩效评价体系。
6. 设备维护:制定设备保养计划,记录维护历史,及时处理故障。
7. 库存管理:实施库存控制策略,跟踪物料流动,优化库存周转率。
炭素厂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体现在:
1. 提升效率:通过规范流程,减少浪费,提升生产效率。
2. 保障安全:预防事故,降低风险,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3. 保护环境:遵守法规,减少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4. 保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品牌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5. 优化资源:合理配置人力、设备和物料,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1. 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结合炭素厂实际情况,编写详尽的操作手册和政策指南。
2. 建立执行机制: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负责制度的监督和执行。
3. 持续改进:定期评估制度执行效果,根据反馈调整和完善。
4. 培训与教育:对员工进行制度培训,确保理解和遵守。
5. 强化责任追究:对于违反制度的行为,要有明确的处罚措施,强化责任意识。
6. 信息化支持: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管理制度的数字化和自动化,提高管理效率。
通过上述方案,炭素厂将能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推动企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1篇 炭素厂生产管理一部热媒岗位、班组交接班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车间热媒系统生产和安全管理,进一步规范班组交、接班程序和内容,确保车间生产有序进行和安全得以保障,根据上级部门有关规定,结合车间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班组班长为本班组交接班管理负责人,班员为交接班的责任人,必须按规范要求认真执行交接班管理制度。
第四条 本制度适用于炭素厂生产管理一部热媒岗位岗位人员的交接班作业。
第二章 交接班内容及要求
第五条 交班准备:
(一)当班人员交班前必须检查、巡视本岗位所属设备、工艺、安全、运行情况,并在规定的记录本上填写好设备运行、点检和生产等情况,要求字迹清楚,记录齐全。
1、若发现有异常及时汇报,联系相关检修人员进行处理。
2、将当班发生的问题,和下班要注意的事项详细记录在岗位交接班记录上
(二)做好岗位辖区内现场卫生工作,并做好设备维护和生产准备工作,为下一班生产创造条件。
(三)工具、仪表和有关资料如数按规定位置摆放整齐。
(四)各岗位交班人员交班前,要将本岗位实际情况及时汇报当班班长,由当班班长认真填报班组交接班记录(特别是要重点提示下班注意事项)。
第六条 接班准备:
(一)接班人员穿戴好劳保用品,提前十分钟到达本岗位。
(二)接班前由接班班长依据本工序实际状况召开班前会,并进行考勤。
(三)接班人员检查、巡视本岗位所属设备、工艺、安全、运行状况;认真询问岗位当班人员运行情况,并及时将本岗位实际情况汇报本班班长,为接班做好准备。
(四)接班班长检查、巡视本工序所属设备、工艺、安全、运行状况,并认真询问交班班长本工序运行情况及相关注意事项。对班员提出问题与交班班长进行协调。
第七条 交接班程序:
(一)班前会后,生产运行正常,接班班长与交班班长进行全面的交接,将存在的问题、故障和下班所要注意的事项交接清楚;待接班班长全部清楚上班的问题、故障和所要注意的事项后,方可交接完成。
(二)各岗位操作人员在现场交接班,将设备运行状况、存在问题和所要注意的事项,在现场一一交接清楚。
(三)各岗位职工交接完成后,要立即巡视本工序所属设备、工艺、安全、生产运行状况,并按照相应操作制度实施操作。(具体内容见热媒岗位巡视检查表)
(四)交接班完成后,接班班长要依据工序实际情况,及时组织、协调本班生产作业。
第八条 班前会议程:(参见班组建设记录班前会部分)
(一)点名:班长进行考勤点名,并对全体班员劳保穿戴、精神状态等进行检查确认。
(二)点评:对上个班的生产、工艺、设备等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点评,特别是上个班发生的问题、故障处理及遗留情况进行通报,并指出本班相应的安全生产注意事项和预防措施。同时传达学习车间、分厂和公司对安全生产、设备维护等方面的要求和讲话精神,对本班的安全管理尤其是重点部分、重点设备的安全运行、应急预案等提出明确的要求。
(三)当班工作安排:认真安排布置本班的生产任务,并要求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
(四)安全提醒:根据季节、天气、现场作业条件等情况对上个班的遗留问题情况及本班各项生产内容针对性的布置安全工作,并做好各项工作安全提醒。
(五)安全分享:班员对安全生产过程中的经验、案例、发现进行讨论分享,班长依据会议时间掌握发言人数,但不能少于2名。
(六)安全宣誓:由班长主持,全体班员进行上岗前安全宣誓,认真填写班前会记录。
第九条 交接班要求及考核:
(一)交接班人员必须在各自的岗位上进行交接班,不准只由班组长或其指定人代表进行交班和接班。每出现一次考核当班50元。
(二)接班人员未到,在岗人员不得离岗,并及时向班长或车间主任汇报,请示处理办法。每出现一次考核当班50元。
(三)岗位人员认真填写好热媒岗位巡视检查表中交接班栏内的内容,班长填写好班长交接班记录。每出现一次考核当班50元。
(四)交班者要按程序进行交班,如未按规定办,接班者应提出意见,要求交班人员立即整改。
(五)车间领导必须对所属岗位的交接班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三章 附则
第十条 本制度由生产管理一部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若与分厂制度相冲突,执行分厂交接班制度。
第2篇 第一炭素厂热媒油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为规范第一炭素厂热媒油的使用、监控、作业防护、管理控制,落实各级管理人员责任,确保热媒油使用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使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第一炭素厂一、二成型、煅烧车间在热媒油使用过程中的监控、作业防护的实施与监督管理。
3.职责
3.1 使用热媒油的车间,对本制度在车间范围内做好本制度的培训、实施,落实责任人,对制度执行情况全面管控。
3.2生产技术科、安环科及设备科对责任车间制度的执行到位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予以考核;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责任车间沟通解决,对问题整改情况按照“四定”原则复查验证。
4.管理规定
4.1热媒油的质量要求
4.1.1热媒油具有较低的粘度、较大的密度、较高的比热容和导热系数。热媒油的精制深度外观为浅黄色透明液体,储存稳定性好。新购入的热媒油由设备科责成供货厂家提供权威机构的最高使用温度检测报告和产品检验合格证,其残炭、酸值、开口闪点和运动粘度等主要质量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导热油的闪点符合标准指标要求,初馏点不低于其最高使用温度,馏程比较窄,燃点比较高)。热媒油倾点不高于-30℃。(倾点是热媒油冷却时能够流动的最低温度)热媒油在最高使用温度下进行试验时应外观透明,无悬浮物和沉淀。
4.1.2由生产技术科每年两次定期联系检测机构对热媒油进行测定和分析(导热油的残碳、酸值、粘度、闪点、熔点等理化指标),及时掌握其品质变化情况,分析变化原因。当检测数据超出国家标准规定时,说明导热油性能已发生了变化,应适当补充新的导热油,使系统中的残碳量等基本保持稳定。
4.1.3新热媒油存放点,严禁烟火,严禁阳光直射,必须设置防雨棚,油桶盖密闭,防止水进入热媒油中或其他液体进入混合。未使用完的桶装热媒油,盖好密封盖,做好标识存放。废油与生产用油,标识清楚,分别存放,做好防渗漏措施。车间每月对热媒油存放点,进行一次检查,敦促班组进行整改。
4.2 热媒油使用过程中的潜在危险性:
4.2.1 热不稳定性
热媒油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加热系统的局部过热,易发生热裂解反应,生成易挥发及较低闪点的低聚物,低聚物间发生聚合反应生成不熔的高聚物,不仅阻碍油品的流动,降低形同的热传导效率,同时会造成管道局部过热变形炸裂的可能。
4.2.2 氧化性
热媒油与溶解其中的空气及热载体系统填装是残留的空气在受热情况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有机酸及胶质物粘附输油管,不仅影响传热介质的使用寿命,堵塞管路,同时易造成管路的酸性腐蚀,增加系统运行泄漏的风险。
4.2.3危险特性:
不溶于水,禁止与氧化物混放、混运。根据厂家提供的数据,关注闪点、引火点、爆炸极限。
4.3热媒油在使用过程的防护
4.3.1严格控制热载体出口处导热油的温度不得超过最高使用温度,超过最高使用温度时,导油管壁会出现结焦现象,随着结焦层的增厚,导油管壁温偏高又促使粘附结焦,不断增厚的管壁温度进一步提高,随着管壁的不断增厚传热性能恶化,随时可能发生爆炸事故。
4.3.2加强现场监控和检查,确保热载体系统完好不漏,定期排查设备的腐蚀渗漏情况,发现渗漏及时检修,车间及班组按《第一炭素厂热媒系统检查管理规定》中的要求严格执行。热媒系统相关设备和管道上需加装压力计、安全阀和放空管。
4.3.3随着热载体的加热,溶解在其中的水分迅速汽化,导热管内的压力急剧上升而导致无法控制的程度,极易引起爆炸事故。所以,热媒油在投入使用前应先缓慢升温,脱除热媒油中的水和其他轻主份杂质。
4.4 注意事项
4.4.1升油。冷态状况下,将热媒储槽中的热媒油,通过升液泵注入系统中,膨胀槽液位(新油补充控制在05格内,系统旧油控制在010格内),保留最大膨胀空间。热媒泵运行平稳,无抽空、异常声音、压力表无摆动时停止升油,关闭储槽阀门。
4.4.2烘炉、脱水
4.4.2.1如煅烧炉为新炉或大修后的炉子,热油炉的烘炉应与煅烧炉的烘炉配合进行,当煅烧炉烟气出口温度高于400℃时方可将烟气引入热油炉供烘炉使用。
4.4.2.2余热系统初次升温,升温速度不宜过快,以不超过20℃/h为准,同时将导热油温度维持在100℃左右,连续运行24小时左右,以排除锅炉本体中耐火浇筑料中的水分,并检查烘炉过程中系统所有设备、管道情况,膨胀槽是否正常,不允许有漏油现象。
使用天然气热媒锅炉开始运行时,必须保证锅炉处于最小燃烧量状态,严格控制导热油升温速度,导热油升温速率不能大于15℃m小时,在120℃范围内稳定6小时。随时检查膨胀槽内液面高度,必要时向膨胀槽内加注导热油。稳定升温6小时后,将停炉温度调至210℃30℃,启动热媒锅炉使导热油升温,升温速率不能大于20℃m小时。
4.4.2.3余热系统烘炉结束后通过调频风机调节烟气量,控制导热油的升温速度在3.5~4℃/h范围内。
4.4.2.4导热油工作温度升至100-120℃时,进行保温排气,直至压力表的指针平稳不摆动,再调节加大烟气进入量,继续升温,在升温过程中,还将多次出现压力不稳,流量波动,出现此情况应进行保温排气。此时应注意温度与压力的关系,如压力偏高,温度偏低,表示有水,应及时排气;如果压力偏低,温度偏高,表示导热油油量不足,应补加热媒油。升温过程中,严禁停止循环泵。
4.4.3脱除导热油中轻组份。新导热油中有少量的低沸点物轻组份,在油温达至一定时,这些轻组份开始汽化,亦会出现压力不稳,流量波动现象,此时应调气控温,排除导热油中的轻组分,直至系统运行平稳。整个过程中应随时检查系统有无异常情况,随时检查膨胀槽油位,随时补充导热油,避免系统在缺油状态下运行。
4.4.4补油。当系统升温过程中,出现压力不稳、流量波动、膨胀槽无液位、热媒泵有抽空现象时,用沥青升油泵进行系统补油。每补充100kg热媒油后,停止升油,派专人观察高位槽液位,根据液位变化再次补油调整,严防热媒油冒槽。补油过程中,严禁将混入水的热媒油或其他低沸点杂质油,填补到系统内。密切关注膨胀槽液位变化,当膨胀槽油位超过20格时(三期保持20-40%),应及时向储油槽缓慢回油,根据系统运行情况,进行排气,保持膨胀槽工作油位。
4.4.5生产过程中,系统液位突然降低,不能盲目补油,应积极查找原因,经整改处理完毕后才能进行补油。如果发现有泄露现象,必须停止运行,进行灭火、降温、回油,清除周围的可燃物,办理危险作业审批,落实防火措施后进行修补。电焊动火时,焊机地线必须搭在焊件上,严禁使用现场管道、设备等做为焊接回路线。
4.4.6 严格控制热媒油炉的温度不超过350℃(一期成型热媒油≤300℃,二期成型热媒油≤320℃,三期≤300℃)以防温升超压,造成危险。
4.4.7老热媒系统向余热利用系统切换时,导热油温度低于120℃时方可切换,切换时关闭热媒房内主循环管路上的进出口阀门,然后打开热媒房外主循环管路上的进出口阀门,缓慢关闭旁通阀门;余热利用系统完成切换后,打开膨胀槽排气阀,密切关注膨胀槽液位,液位计保持在20格,当达到25格时,必须缓慢回油,以防冒槽,此时余热系统循环泵继续循环,直至油温降至80℃方可停泵。
4.4.8当热媒油出现温度高,而用热设备温度又上不去时,不能盲目提高热媒油出口温度,应从用热设备方面查找原因。
4.4.9 车间指定专人(班组长或技术员)每天检查一次热媒储罐的液位情况并记录,以防止因地下管路腐蚀造成雨水等物进入储罐,如液位发生变化应及时查找原因并处理。
4.4.10保持现场卫生,及时清理油污和积尘,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发生,少量热媒油流到地面时,应立即用抹布或棉丝擦拭,尤其关注电气线路上的积油,观察电气表皮是否有腐蚀,如有腐蚀立即通知检修车间更换处理,以防电气短路打火,引发火灾。
4.4.11经常检查油路管线是否有腐蚀,对于地埋管线地面有污渍的必须挖开检查,严防由于管线腐蚀导致水等液态物质通过腐蚀点流入系统或低位储油罐中,同时要保持露天排气管的防雨帽完好,以防雨水进入储槽。同时还要检查热媒管路的固定支撑。
4.4.12当热媒油泄漏渗入保温材料时,应将该保温材料拆除,治理完毕后及时恢复。
4.4.13 对热媒油管路等系统进行泄漏检查时必须戴防护眼镜,对已泄漏的管路、阀门、泵等进行关闭、开启、操作处理时必须佩戴防护面罩,以防热媒油突然喷射伤人。
4.4.14车间每年组织相应岗位人员进行两次演练,班组根据生产情况,每季度进行一次培训和演练,确保岗位人员熟练掌握处理程序和有关应急技能,同时提高岗位职工对岗位作业中存在风险的认知和自身防范能力,确保会使用各类消防器材。以便及时发现火灾先兆,有效补救初期火灾,从而更好的预防火灾敏感部位火灾事故的发生。
4.4.15不同的热媒油不宜混合使用。需要混合使用时,混用前应由生产车间向分厂生产技术科提交申请,经生产技术科组织相关人员评估后提供混用条件的要求,并做好分析资料保存、更换,混用后应做好记录。
4.4.16正常运转时,系统出现泄漏或其他异常不能在带压情况下进行修补,更不允许与明火、电源、电焊接触。随时注意热油加热炉热媒进出炉的温差,压差的变化。
4.5应急处置
4.5.1热媒油溅入眼睛时,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直至刺激感觉消失减轻为止,并到医院进行治疗。
4.5.2接触皮肤时,应迅速用肥皂水洗干净。
4.5.3误吸入时,当吸入大量的蒸汽或喷雾时,应迅速将患者转移到有新鲜空气的环境当中,安静休息,同时尽快请专门医生治疗
4.5.4误饮用时,应马上饮入大量的温淡盐水稀释,并尽快请专门医生治疗处理火灾时的措施。
4.5.5灭火方法, 切断燃烧源、并使用灭火剂灭火。灭火后还要继续喷水把残余的油的温度降下来。灭火剂:泡末、干粉、co2、消防沙、沙土,雾状水配合灭火、降温。
4.5.6余热热媒系统突然出现异常现象时,按照《成型车间余热利用系统应急措施》处置。
4.5.7成型生产系统出现火险时,按照《炭素厂成型生产系统火灾应急处置方案》进行处置。
第3篇 炭素厂生产管理部热媒岗位班组交接班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车间热媒系统生产和安全管理,进一步规范班组交、接班程序和内容,确保车间生产有序进行和安全得以保障,根据上级部门有关规定,结合车间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班组班长为本班组交接班管理负责人,班员为交接班的责任人,必须按规范要求认真执行交接班管理制度。
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炭素厂生产管理一部热媒岗位岗位人员的交接班作业。
第二章 交接班内容及要求
第五条 交班准备:
(一)当班人员交班前必须检查、巡视本岗位所属设备、工艺、安全、运行情况,并在规定的记录本上填写好设备运行、点检和生产等情况,要求字迹清楚,记录齐全。
1、若发现有异常及时汇报,联系相关检修人员进行处理。
2、将当班发生的问题,和下班要注意的事项详细记录在岗位交接班记录上
(二)做好岗位辖区内现场卫生工作,并做好设备维护和生产准备工作,为下一班生产创造条件。
(三)工具、仪表和有关资料如数按规定位置摆放整齐。
(四)各岗位交班人员交班前,要将本岗位实际情况及时汇报当班班长,由当班班长认真填报班组交接班记录(特别是要重点提示下班注意事项)。
第六条 接班准备:
(一)接班人员穿戴好劳保用品,提前十分钟到达本岗位。
(二)接班前由接班班长依据本工序实际状况召开班前会,并进行考勤。
(三)接班人员检查、巡视本岗位所属设备、工艺、安全、运行状况;认真询问岗位当班人员运行情况,并及时将本岗位实际情况汇报本班班长,为接班做好准备。
(四)接班班长检查、巡视本工序所属设备、工艺、安全、运行状况,并认真询问交班班长本工序运行情况及相关注意事项。对班员提出问题与交班班长进行协调。
第七条 交接班程序:
(一)班前会后,生产运行正常,接班班长与交班班长进行全面的交接,将存在的问题、故障和下班所要注意的事项交接清楚;待接班班长全部清楚上班的问题、故障和所要注意的事项后,方可交接完成。
(二)各岗位操作人员在现场交接班,将设备运行状况、存在问题和所要注意的事项,在现场一一交接清楚。
(三)各岗位职工交接完成后,要立即巡视本工序所属设备、工艺、安全、生产运行状况,并按照相应操作制度实施操作。(具体内容见热媒岗位巡视检查表)
(四)交接班完成后,接班班长要依据工序实际情况,及时组织、协调本班生产作业。
第八条 班前会议程:(参见班组建设记录班前会部分)
(一)点名:班长进行考勤点名,并对全体班员劳保穿戴、精神状态等进行检查确认。
(二)点评:对上个班的生产、工艺、设备等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点评,特别是上个班发生的问题、故障处理及遗留情况进行通报,并指出本班相应的安全生产注意事项和预防措施。同时传达学习车间、分厂和公司对安全生产、设备维护等方面的要求和讲话精神,对本班的安全管理尤其是重点部分、重点设备的安全运行、应急预案等提出明确的要求。
(三)当班工作安排:认真安排布置本班的生产任务,并要求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
(四)安全提醒:根据季节、天气、现场作业条件等情况对上个班的遗留问题情况及本班各项生产内容针对性的布置安全工作,并做好各项工作安全提醒。
(五)安全分享:班员对安全生产过程中的经验、案例、发现进行讨论分享,班长依据会议时间掌握发言人数,但不能少于2名。
(六)安全宣誓:由班长主持,全体班员进行上岗前安全宣誓,认真填写班前会记录。
第九条 交接班要求及考核:
(一)交接班人员必须在各自的岗位上进行交接班,不准只由班组长或其指定人代表进行交班和接班。每出现一次考核当班50元。
(二)接班人员未到,在岗人员不得离岗,并及时向班长或车间主任汇报,请示处理办法。每出现一次考核当班50元。
(三)岗位人员认真填写好热媒岗位巡视检查表中交接班栏内的内容,班长填写好班长交接班记录。每出现一次考核当班50元。
(四)交班者要按程序进行交班,如未按规定办,接班者应提出意见,要求交班人员立即整改。
(五)车间领导必须对所属岗位的交接班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三章 附则
第十条 本制度由生产管理一部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若与分厂制度相冲突,执行分厂交接班制度。
94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