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管理制度 > 管理制度范文
栏目

工艺管理制度汇编【16篇】

更新时间:2024-11-20

工艺管理制度

工艺管理制度是企业生产运营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确保生产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生产安全,同时也为企业的持续改进和技术创新提供指导。通过明确工艺流程、操作标准和质量控制点,工艺管理制度能够帮助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生产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包括哪些方面

1. 工艺规程:详细描述每个生产步骤的操作方法、设备参数、材料规格等,确保操作人员明确执行标准。

2. 质量控制:设定质量检验标准和检查点,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3. 安全规定:制定安全生产规则,预防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4. 设备维护:规定设备的日常保养和定期检修程序,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

5. 技术改进:鼓励员工提出工艺改进意见,推动工艺创新,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6. 培训教育:对员工进行工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整体技术水平。

7. 记录管理: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数据,以便分析和追溯,为后续改进提供依据。

重要性

1. 提升效率:统一的工艺流程和操作标准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混乱和浪费,提高工作效率。

2. 保证质量:严格的工艺控制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提高客户满意度。

3. 防范风险:明确的安全规定和设备维护措施有助于预防生产事故,降低企业风险。

4. 促进创新:通过工艺改进,企业能够适应市场变化,保持竞争优势。

5. 符合法规:遵守相关行业标准和法规,避免因工艺问题导致的法律纠纷。

方案

1. 制定和完善工艺规程:结合生产实践,不断修订和完善工艺文件,确保其与实际操作相吻合。

2. 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全面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原材料检验、过程控制和成品检验。

3. 强化安全培训: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确保员工了解并遵守安全规定。

4. 设立工艺改进小组:鼓励员工参与工艺改进活动,提供奖励机制以激发创新热情。

5. 定期评估与调整:定期对工艺管理制度进行评审,根据生产数据和反馈进行必要的调整。

6. 加强沟通与合作:促进各部门间的沟通,确保工艺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和改进。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企业将能够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工艺管理制度,从而提升整体运营效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工艺管理制度范文

【第1篇】工艺管理制度

工艺管理制度

1总则:工艺文件是用于指导生产作业,识别工艺流程,规定作业方法,明确作业参数的技术文件。工艺文件包括:工艺流程图、工艺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工艺文件由生产技术科负责编制、发放,质量负责人负责批准。其文件控制应按照《文件管理规定》执行。

1.1生产技术科负责制定各根据各加工工序特点,制定《胶合板生产工艺规程》,及相应操作规程及作业指导书,并发放各工序,对各工序人员进行培训,必要时生产技术科对操作进行指导后方可进行加工。

1.2 各工序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或作业指导书要求操作,不得违章操作。

1.3 工序负责人对本工序加工操作过程工艺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1.4车间主任对本车间工艺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1.5在生产过程中生产技术科、质检科都有责任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监督、检查。每月进行一次综合检查,并保留检查结果。

1.6 在必要时,生产技术科组织质检科及生产车间,对生产工艺的可行性进行评审,对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实施监控。

1.7生产技术科应在生产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技术指导,变被动指导为主动指导,并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1.8 质检科应对整个生产过程加工质量进行跟踪检查,制定相应的质量检验制度与规范,记录有关技术数据和检验数据,并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1.9 生产技术科应对生产设备、工装等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及时

1.10 在生产过程中,销售公司应及时为生产技术科提供市场调查信息和用户意见,为生产过程的调整提供依据。

2 考核

2.1为提高工艺文件执行的严肃性,保证生产作业的工序质量,生产技术科制定《工艺管理考核实施细则》,车间负责人及生产技术科对工艺执行进行检查。

2.1.1车间检查:

车间负责人按《工艺管理考核实施细则》对工艺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检查重点内容:关键工序控制点控制参数及加工质量,对违反工艺规定及产品加工质量问题,按《工艺管理考核实施细则》进行罚款。

2.1.2生产技术科对工艺纪律进行检查。

检查频次:正常情况下每月检查一次,生产过程不稳定或发生质量事故时,质量负责人决定增加检查频次。

2.2 生产技术科制定各工序违反工艺及制度的处罚规定,各检查责任人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除责令采取改正、整改外,根据罚则对当事人进行处罚。

2.3生产技术科、质检科对检查结果汇总总结,并根据情况制定相应纠正和预防措施,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3 相关文件: 《胶合板生产工艺规程》、《工艺管理考核实施细则》

4相关记录: 《工艺管理考核记录》

工艺管理制度

版本:a

受控文件

文件编号:cyzd-09

文件分发号:

编制:

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2007-2-1实施日期:2007-2-1

【第2篇】工艺事故管理制度

工艺事故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因违反操作规程、工艺指标、指挥操作失误造成损失(如原料、半成品、辅料跑冒、成品不合格以及报废等)或使生产波动而减产、停车对生产系统造成较大的潜在威胁。

1 事故分类

1.1 工艺事故按其损失影响程度分为特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1.2 凡造成停车及大幅减产的为特大工艺事故。

1.3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万元或系统停车超过16小时的为重大工艺事故。

1.4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5万元,对生产系统潜在威胁较大或造成单套装置或系统停车的事故为较大工艺事故。

1.5 未达到特大、重大、较大事故的,包括没有造成明显的损失而对生产系统造成了损害或潜在影响的为普通事故。

1.1 不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的。

1.2 不按规定投加辅料造成辅料损失或结果波动的。

1.3 倒淋排放不及时造成堵塞的。

2 工艺事故的处理

2.1 工艺事故的分析

2.1.1 发生事故,应及时向直接领导工段长或当班调度汇报,对重大或特大事故立即向车间、厂长办和公司汇报,来不及报告时,可先处理事故后再汇报。

2.1.2 普通事故,由车间组织发生事故的工段、操作人员及工段长、当班调度员进行调查分析,并把分析结果报厂长办备案;如认为事故影响较大,普通事故也可由厂长办处理。

2.1.3 较大事故厂长办会同安环部、企管考评科、调度室及当班调度员等有关部门进行联合调查分析,分析结果上报分管领导。

2.1.4 重大、特大事故由车间主持分析并会同厂长办、安环部、企管考评科、调度室及当班调度员等有关部门进行联合调查分析,当事者、发现者、工段长必须按时到场参与分析。

2.1.4 发生事故,当班应在事故发生班交班后,组织事故分析会。

2.2 事故报告处理程序

2.2.1 在事故发生后,必须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由当事者对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进行分析,以书面的形式上报工段长,工段长根据事故性质,填写班组意见后上报车间主任。

2.2.2 车间主任根据事故分析情况和班组意见签署车间处理意见,普通事故报厂长办备案存档,重大、特大事故上报厂长办,厂长办联合相关部门审查处理。

2.2.3 较大事故厂长办会同调度室、安环部等相关部门,根据各级事故处理意见进行分析,报公司审查处理。

2.2.4 重大、特大事故发生后,由安全部门组成调查小组,根据事故分析班组、车间意见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并及时做出处理,同时制定预防措施。

2.2.5 普通事故由车间全权处理分析,并报厂长办备案,特殊情况由厂长办或调度室处理。

2.3 事故处理时间。

2.3.1 普通事故24小时(一天)内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分析完毕。

2.3.2 重大、较大事故48小时(两天) 内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分析完毕。

2.3.3 特大事故72小时(三天)内处理完毕(特殊情况具体安排)。

2.4 发生事故后,必须由责任单位组织有关人员,对事故的教训进行学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厂长办对所采取措施的效果进行检查、落实,防范类似事故的发生。

【第3篇】工艺操作管理制度范文

(一) 运行制度

1. 必须编制产品的工艺规程,并根据工艺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编制操作法,严格按操作法进行操作。

2. 改变或修正工艺指标,必须有工艺管理部门以书面形式下达,操作者必须遵守工艺纪律,不得擅自改变工艺指标。

3. 操作者必须严格执行化工部颁发的《操作工的六严格》,不得擅自离开自己的岗位。

4. 安全附件和联锁不得随意拆弃和解除,声、光报警等信号不能随意切断。

5. 在现场检查时,不准踩踏管道、阀门、电线、电缆架及各种仪表管线等设施,去危险部位检查,必须有人监护。

6. 严格安全纪律,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操作岗位和动用生产设备、设施和工具。

7. 正确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紧急情况下,可以先处理后报告(包括停止一切检修作业,通知无关人员撤离现场等)。

8. 在工艺过程或机电设备处在异常状态时,不准随意进行交接班。

(二) 开车制度

1. 必须办理开车操作票,检查并确认水、电、汽(气)必须符合开车要求,各种原料、材料、辅助材料的供应必须进行分析验证。

2. 检查阀门开闭状态及盲板抽加情况,保证装置流程畅通,各种机电设备及电器仪表等均应处在完好状态,

3. 保温、保压及洗净的设备要符合开车要求,必要时要重新置换、清洗和分析,使之合格,

4. 安全、消防设施完好,通讯联络畅通,危险性较大的生产装置开车,应通知消防、气防及医疗卫生部门的人员到场。

5. 必要时停止一切检修作业,无关人员不准进入现场。

6. 各种条件具备后开车,开车过程中要加强与有关岗位之间的联络,严格按开车.方案步骤进行,严格遵守升降温、升降压和减压负荷的幅度(速率)要求。

7. 开车过程严密注意工艺的变化和设备运行的情况,加强与有关岗位和部门的联系,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处理,紧急情况时应终止开车,严禁强行开车。

(三) 停车制度

1. 必须编制停车方案,正常停车必须按停车方案中的步骤进行,用于紧急处理的自动停车连锁装置,不应用于正常停车,加强与有关岗位和部门的联系。

2. 系统降压、降温必须按要求的幅度(速率)并按先高压后低压的顺序进行。凡须保压、保温的设备(容器)等,停车后要按时记录压力、温度的变化。

3. 大型传动设备的停车必须先停主机、后停辅机。

4. 设备(容器)卸压时要注意易燃、易爆易中毒等化学危险品的排放和散发,防止造成事故。

5. 冬季停车后,要采用防冻保温措施,注意低位、死角及水、蒸汽、管线、阀门、疏水器和保温伴管的情况,防止冻坏。

(四) 紧急处理

1. 发现或发生紧急情况,必须先尽最大努力做出妥善处理,同时向有关方面报告,必要时先处理后报告。

2. 工艺及机电设备等发生异常情况时,应迅速采取措施,并通知有关岗位协调处理,必要时,按步骤紧急停车。

3. 发生停电、停水、停气(汽)时,必须采取措施,防止系统超温、超压、跑料及机电设备的损坏。

4. 发生爆炸、着火、大量泄漏等事故时,应首先切断气(物料)源,同时尽快通知相关岗位并向上级报告。

【第4篇】工艺纪律管理制度

1、目的与适用范围

为稳定和提高工厂产品质量、严格工艺纪律,特制定本制度。

2管理内容及要求

2.1总则

严格工艺纪律是加强工艺管理重要内容,是建立工厂正常生产秩序、确保产品质量、搞好安全生产、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的可靠保证。工厂各级领导和有关人员都应严格执行工艺纪律。

2.2工艺纪律管理内容

2.2.1企业领导及职能部门的工艺纪律。

2.2.1.1企业要有健全、统一、有效的工艺管理体系和完整、有效的工艺管理标准及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

2.2.1.2工艺文件必须做到正确、完整、统一、清晰。

2.2.1.3生产安排必须以工艺文件为依据,并做到均衡生产。

2.2.1.4凡投入生产的材料、毛坯和外购件、外协件必须符合设计和工艺要求。

2.2.1.5设备必须确保正常运转、安全、可靠。

2.2.1.6所有工艺装备必须按工艺要求设置,并应经常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计量器具及工艺装备应坚持周期检定,并保证量值准确、统一,工艺装备完好。

2.2.1.7要有专业培训规定,做到工人初次上岗要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做到定人、定工种。

2.2.2生产现场工艺纪律

2.2.2.1车间技术质量负责应组织职工进行工艺规程和车间工艺纪律的学习,车间领导应对工艺纪律贯彻执行负责。

2.2.2.2操作者要认真做好生产前的准备工作,生产中必须严格按设计图样、工艺规程和有关标准的要求进行加工装配,对有关时间、温度、压力、真空度二电流、电压、材料、配方等工艺参数,除严格按规定执行外,还应做好记录,以便存档备查。

2.2.2.3精密、大型、稀有设备的操作者和焊工、锅炉工、电工及质量检测人员等必须经过严格考核,合格后发给操作证,凭操作证操作。

2.2.4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装备必须经验证、鉴定合格后纳入工艺文件方可正式使用。

2.3工艺纪律的检查与考核

2.3.1工厂必须建立健全的工艺纪律监督体系,是加强工艺纪律检查确保不断提高工艺文件质量和稳定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措施。

2.3.2全厂性的工艺纪律应由分管副厂长委托技术科组织质检科、供应部等有关职能部门进行检查评定,生产现场的工艺纪律应由质检科负责日常监督,技术科进行抽查,车间领导负责进行日常检查并作好相应的记录。

2.3.3工艺纪律主要考核内容:

a.工艺管理机构、职能落实和人员配备;

b.工艺管理制度是否完备;

c.技术文件的准确率,完整率与统一率;

d.工艺文件的贯彻率;

e.设备完好率;

f.工艺装备的完好率;

g.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率;

h.生产的均衡率;

i.定人、定机、定工种的符合率;

j.定置管理的定置率和文明生产情况。

2.3.4检查与考核

2.3.4.1全厂性工艺纪律大检查每半年一次。

2.3.4.2生产现场的工艺纪律由质检部门负责日常监督,各车间技术质量负责人负责日常执行情况的检查(有记录),技术科对各车间上报反馈表进行抽查核对签字,上报有关职能部门。

2.3.4.3技术科负责按月对照车间工艺纪律对车间进行抽查,每月至少2次。

2.3.4.4各车间工艺纪律月度考核由技术科负责。

【第5篇】手工艺协会管理制度

环保手工社团的建设与发展是推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它既是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重要平台,又是创建绿色学校的重要渠道。因此,为了推进我校素质教育的发展,培养学生特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推进社团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辅导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特制定本制度。

1、社团活动必须制定切实有效的工作计划,期末要撰写工作总结。

2、兴趣小组必须制定组织管理制度,严肃组织纪律,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

3、社团活动必须落实活动签到制,对于经常缺勤的学生要耐心做好思想工作。

4、要建立小组长负责制,必须设立社长、各班的小班长、组长人、副组长,协助辅导教师的日常社团工作。

5、每学期至少要组织一次作品展示或竞赛活动,要有活动方案或计划。

6、要做好资料的收集工作,所收集资料包括文字材料、音频视频、影像资料、活动图片等。

6、要做好档案的管理工作,把每期开展活动材料分类存档。

7、分阶段对学生、小组进行评价,学校将把考核结果作为学生评优评的重要依据。

【第6篇】工艺验证管理制度

1. 工艺验证由生产技术科和质管科两个部门共同负责。

2. 工艺验证应达到预期的质量效果,能证明新工艺更合理更有效。

3. 对工艺验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采取措施及时解决。

4. 工艺验证后应由验证部门记录或出具报告。

5. 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应进行工艺验证:

a ) 主要原料改变时;

b ) 增加或减少工序时;

c ) 有新设备加入时;

d ) 采用新的工艺方法时;

e ) 产品结构改变时;

f ) 新产品试产时;

g ) 相应法规规定时。

【第7篇】工艺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工艺安全管理,规范公司操作人员的作业行为,确保开、停车作业,正常操作以及各种异常情况的正确处理,保证生产顺利运行,根据《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车间各操作岗位。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三条 总调度室负责组织对生产装置运行的监督管理和调度平衡,定期组织进行工艺安全专业检查,并组织装置开车前的公司级安全检查。

第四条 总调度室负责组织工艺规程的制定和修订;负责制定工艺装置检修计划并监督实施。

第五条 技术中心负责对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应用技术指导和新装置开车前的公司级安全检查。

第六条 安全环保处负责对工艺装置进行安全监督管理。

第七条 各车间负责人是本车间工艺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建立、健全本车间工艺安全规程、技术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和监督执行;负责装置的日常安全运行管理。

第八条 人力资源处负责制定工艺安全管理相关培训计划并组织、监督培训计划的实施。

第三章 工艺安全管理

第九条 所有操作人员必须掌握本岗位工艺安全信息,主要包括:

1、化学品危险性信息:包括化学品的物理特性、反应活性、腐蚀性、热和化学稳定性、毒性、职业接触限值等;

2、工艺信息:包括工艺流程图、化学反应过程、最大储存量、工艺参数(如:压力、温度、流量)安全上下限值等;

3、设备信息:包括设备材料、设备和管道图纸、电器类别、调节阀系统设计、安全设施(如报警器、联锁)等。

第十条 各车间应落实专人对工艺安全信息进行管理,及时更新,保证工艺安全信息随时保持完整、有效、可靠,及时组织对员工进行培训并执行。

第十一条 各车间应严格执行各项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保证以下设备设施运行安全可靠、完整。

1、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包括管件、阀门及法兰等;

2、泄压和排空系统;

3、紧急停车系统;

4、监控、报警系统;

5、联锁系统;

6、泵及各类动设备,包括备用设备;

7、材料、备品、备件等。

第十二条 各车间应对工艺过程进行危险性分析,主要包括:

1、工艺过程中的危险性;

2、工作场所潜在事故发生因素;

3、控制失效的影响;

4、人为因素等。

第十三条 生产装置开车前应组织检查和安全条件确认。各车间必须组织进行开车前的安全确认,对全公司检修后的开车,由总调度室和安全环保处组织进行开车前的安全确认。

安全条件应满足下列要求:

1、现场工艺和设备符合设计规范;

2、系统气密测试、设施空转运转调试合格,并有记录;

3、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方案已制订;

4、编制并落实了装置开车方案;

5、操作人员培训合格,并有培训记录;

6、各种危险得到消除或控制。

第十四条 生产装置停车应满足下列要求:

1、由生产车间编制停车方案,并报总调度室审核,分管副总经理审批。

2、正常停车必须按停车方案中规定的步骤进行,并有停车操作记录,用于紧急处理的自动停车联锁装置,不得用于正常停车。

3、设备、容器卸压时,要防止易燃、易爆、易中毒等危险化学品的排放和散发而产生事故。

4、操作人员经过培训,能够按停车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第十五条 装置开、停车方案按岗位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执行。

第十六条 生产装置紧急情况处理应遵守下列要求:

1、发现或发生紧急情况,应按照不伤害人员为原则,妥善处理,同时向车间领导、总调度室、安全环保处等相关方报告。

2、工艺及机电设备等发生异常情况时,应迅速采取措施,并报告车间领导、总调度室等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处理,必要时,按岗位技术和安全操作规程规定的紧急停车步骤紧急停车。

第十七条 生产装置泄压系统或排空的危险化学品须用管道引到室外并高出房顶排放或运至安全地点并得到妥善处理;

第十八条 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工艺参数控制不超过安全限值。对工艺参数运行出现的偏离情况及时分析,保证工艺参数偏差及时得到纠正,并做好相应记录。各车间应组织工艺运行分析,找出生产工艺运行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和改进点,不断完善生产工艺流程,提高工艺安全可靠性。

第四章 监督与考核

第十九条 总调度室、安全环保处根据管理职责分工,依据《安全生产责任考核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分别负责对工艺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条 相关记录

1、岗位操作规程;

2、生产装置开车前安全条件确认检查表;

3、装置开车方案、停车方案;

4、工艺操作记录及交接班记录。

第二十一条 本制度由总调度室、安全环保处负责解释,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8篇】采矿工艺管理制度

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标准化规范》要求,为了保证采矿工艺安全高效,制定本制度。

一、采矿工艺和采用的采矿方法及结构参数应适合揭露矿体地质条件(包括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矿体赋存、开采技术等条件)。

二、设备、设施之间相互匹配,并满足工序要求。

三、各工序之间相互匹配,并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四、开采(回采)顺序适应开采现状,并按要求的回采顺序进行回采。

五、开采范围应在采矿许可证划定的范围之内。

六、按设计要求布置矿房、矿柱。对回采过程中产生的冒顶片帮等进行监控。当地质条件变化时应及时调整采矿工艺。对采空区及时进行测绘和处理。

七、采矿工艺安全高效。采矿工艺运行记录齐全。安全出口符合安全规程规定,采出矿量符合设计及工艺要求,矿柱回收符合安全规程规定动作。采矿工程设施满足设备安全运行要求,凿岩、爆破、出矿能力相互匹配。

八、管理部门及职责

采矿工艺管理以企业生产技术部门为主,安环部配合,并指定专人负责。

【第9篇】工艺指标管理制度

工艺指标的管理分为公司控制重要指标和一般辅助指标,作业指导书上要求的工艺参数以及进行生产调整时,可能引起工艺运行条件变化的指标均在此范围之内。

1 因工艺运行条件、环境等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引起的原工艺指标不适应,需对原指标进行变更的,在变更、修改前各相关单位必须做出科学和符合实际的分析,经有关领导审批后报厂长办。

2 工艺指标的变更、调整程序

2.1 指标变更、调整时应遵循科学性、安全性、先进性、经济性、合理性的原则。

2.2 因车间某一项工艺条件不适应现在的生产运行情况需进行调整时,由所在车间提出申请,报厂长办审核,分管领导批准后执行。

2.3 如工艺运行条件影响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由厂长办进行申请更改。

2.4 如工艺运行条件影响到生产的安全运行,由安环部进行申请调整。

2.5 如工艺指标的变更影响到生产任务的完成,由调度室进行申请调整。

2.6 所有辅助指标由车间写出申请报厂长办批准备案。

2.7 所有指标必须以书面形式下达到操作岗位。

3 工艺指标调整的审批

3.1 正常工艺运行条件的调整,由厂长办审核后,报请分管领导进行批准。

3.2 涉及到影响设备长周期运行的工艺调整,由相关部门进行评审后,报请分管领导进行批准、执行,报厂长办备案。

3.3 涉及到生产安全、稳定运行的工艺调整经安环部进行评审后,报请分管领导进行批准、执行,报厂长办备案。

3.4 涉及到产品产量的工艺调整,由调度室进行评审后,报请分管领导进行批准、执行,报厂长办备案。

3.5 工艺运行条件的调整,由厂长办以《工艺指标变更申请表》的形式,申请调整,经分管领导批准后,以书面通知的形式下发至车间(工段)等相关部门执行。

4 工艺交接班

4.1 交接班必须保证工艺指标在稳定范围内,达不到指标范围不准强行交班。

4.2 交接班记录做到真实、完整。

4.3 交接仪表显示温度、液位、流量情况。

4.4 交接班双方应对本岗位的所有工艺指标对口交接,重点部位一点一点的交接,重点数据一个一个交接,不能出现死角,接班者同意接班,双方填写交接班记录并签名后,交班者方可离岗。

4.5 因交接班不清出现工艺波动,根据时间对责任人加倍处理,接班后出现的任何问题追究接班者责任。

【第10篇】工艺试验研究开发管理制度

1、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本企业产品制造中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采用前工艺试验、研究、立项和使用推广。

2、基本要求

2.1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是提高企业工艺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加速新品开发、保证质量、降低消耗、提高效益的基础,企业应为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工作提供必要条件。

2.2企业应给工艺部门配备相应技术力量,提供必要的工艺试验经费和生产条件。

2.3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可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合作,引进他们的成果。

3、工艺试验研究范围

3.1工艺发展规划中的研究开发项目。

3.2生产工艺准备中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的试验研究。

3.3生产过程中重大技术质量攻关项目。

3.4消化引进项目的验证或试验研究。

4、立项原则

4.1根据企业技术发展规划的要求。

4.2有针对性解决生产现场中突出的质量问题和生产薄弱环节。

4.3有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4以本企业实际经济实力允许为前提。

5、试验研究程序

5.1试验研究课题申报立项

5.2规划课题费用

5.3确定课题人员

5.4编写课题任务书。

内容包括:项目名称、试验研究目的、主要工作内容、预期技术经济效果、本项目国内外状况、准备工作、现有条件和将采取的措施、完成时间、经费概算、项目负责人和主要参加人员、审批意见。

5.5组织调研。

5.6编制试验研究实施方案。

内容包括:试验目的、试验方法和步骤、技术组织措施和安全措施、可需仪

器仪表和设备目录、人员分工及进度计划。

5.7组织实施。

5.8阶段检查。

5.8.1主管部门和有关领导要及时了解和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5.8.2在试验过程中发现技术经济上不可取的项目应及时停止,并申报撤消该项目,以免造成更大的浪费。

5.9编写试验研究总结报告

内容包括:课题名称和项目编号、目的及要求、试验条件、实际试验程序拖

结果分析与国内外资料对比、使用价值与经济效果等、结论和对今后推广使用的意见和建议、附录(全部试验数据〉

5.10组织鉴定。

5.11立卷存档。

6、成果的使用与推广

经过鉴定的研究成果需经过一段试验证期,然后再纳入工艺文件正式使用。

【第11篇】采矿工工艺管理制度

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标准化规范》要求,为了保证采矿工艺安全高效,制定本制度。

一、采矿工艺和采用的采矿方法及结构参数应适合揭露矿体地质条件(包括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矿体赋存、开采技术等条件)。

二、设备、设施之间相互匹配,并满足工序要求。

三、各工序之间相互匹配,并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四、开采(回采)顺序适应开采现状,并按要求的回采顺序进行回采。

五、开采范围应在采矿许可证划定的范围之内。

六、按设计要求布置矿房、矿柱。对回采过程中产生的冒顶片帮等进行监控。当地质条件变化时应及时调整采矿工艺。对采空区及时进行测绘和处理。

七、采矿工艺安全高效。采矿工艺运行记录齐全。安全出口符合安全规程规定,采出矿量符合设计及工艺要求,矿柱回收符合安全规程规定动作。采矿工程设施满足设备安全运行要求,凿岩、爆破、出矿能力相互匹配。

八、管理部门及职责

采矿工艺管理以企业生产技术部门为主,安环部配合,并指定专人负责。

【第12篇】工艺设计环境安全影响评价管理程序制度

1 目的

为确保在产品设计开发、工艺编制及改进过程中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减少环境污

染,提高环境绩效,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新产品开发、工艺更改或其它原因所涉及原材料及辅助材料发生变化的整个产品设计过程。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4 职责

4.1 技术中心、工艺技术部在产品设计开发、工艺编制及改进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和危害、危险;

4.2 制造部负责贯彻工艺文件、执行工艺要求以及对生产过程中引起的环境和职业安全卫生异常现象进行反馈。

5 工作程序

5.1 技术中心、工艺技术部在设计时应考虑国家、地方及行业相关标准中涉及的环保与职业安全卫生指标进行环境因素、危害危险评估和污染预防和危害危险控制,并对重大因素确定整改目标与指标;填写《工艺设计环境安全影响可行性评估表》。

5.2 产品设计阶段的环境因素应考虑:能源消耗、噪声、废水/油、新材料使用等;

工艺设计阶段的环境因素应考虑:能/物耗、噪声、废水/液、废油、有害气体、化学品控制等;设计阶段还应考虑为消除和降低职业安全卫生风险,对于作业场所、过程、装置、机械、运行程序和作业组织的设计;

5.3 工艺文件中要反映相关环境与危险因素的处理方式和管理方案,采取技术控制措施;

5.4 因生产需要或其它原因更改工艺,并在生产过程中引起环境异常变化时,制造单位应及时将产生的环境影响反馈到技术单位;

5.5 对工艺设计中,因法律、法规、标准的变化产生的不符合项目,要及时重新评审、进行改进;

5.6 对员工进行相关的培训和工艺指导。

6 记录保管

6.1 相关记录由企管部统一负责保管

7 相关文件

7.1 培训管理程序

7.2 信息交流/协商与交流管理程序

8 相关记录

ccc/qr/82028-01《工艺设计环境安全影响可行性评估表》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黄智宁.3ds ma*制作3d交互原型的应用.艺术与设计·理论刊,2009.6

“迎奥运.贝发杯”全国文具设计大赛入围.2008.10

“方太杯’’绿色家电创意设计大赛优秀奖.2007.10

长虹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机项盒界面设计二等奖.2008.3

8l

【第13篇】来料工艺性协作加工管理制度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工厂对来料及工艺性协作办工的管理要求。

2、管理内容

2.1凡外单位来厂加工任务,必须由生产科根据本厂生产能力负责办理,将计划下达到有关车间,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承接或安排外来协作任务。

2.2凡外来加工单位,必须持单位正式介绍信及技术文件,一般零件协作任务,供应部办理零件协作加工单与车间联系后,车间应给予安排,批量较大或需用关键设备加工的复杂外协件,需经分管厂长批准后,方可下达外协加工单。

2.3外来加工结束,由承制车间按规定填写供应部开出外加工单完工时间,报生产科经核对无误,由客户到财务科办理结算手续,车间凭票付货,门卫凭票放行。

2.4本厂职工所需加工件凭材料单据或门卫进厂证明方可开具加工通知.单,加工后承制车间应真实填写加工时间,由加工者到供应部签证,财务科办理结算手续,车间凭票付货,门卫凭票放行。

【第14篇】工艺操作管理制度

(一) 运行制度

1. 必须编制产品的工艺规程,并根据工艺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编制操作法,严格按操作法进行操作。

2. 改变或修正工艺指标,必须有工艺管理部门以书面形式下达,操作者必须遵守工艺纪律,不得擅自改变工艺指标。

3. 操作者必须严格执行化工部颁发的《操作工的六严格》,不得擅自离开自己的岗位。

4. 安全附件和联锁不得随意拆弃和解除,声、光报警等信号不能随意切断。

5. 在现场检查时,不准踩踏管道、阀门、电线、电缆架及各种仪表管线等设施,去危险部位检查,必须有人监护。

6. 严格安全纪律,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操作岗位和动用生产设备、设施和工具。

7. 正确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紧急情况下,可以先处理后报告(包括停止一切检修作业,通知无关人员撤离现场等)。

8. 在工艺过程或机电设备处在异常状态时,不准随意进行交接班。

(二) 开车制度

1. 必须办理开车操作票,检查并确认水、电、汽(气)必须符合开车要求,各种原料、材料、辅助材料的供应必须进行分析验证。

2. 检查阀门开闭状态及盲板抽加情况,保证装置流程畅通,各种机电设备及电器仪表等均应处在完好状态,

3. 保温、保压及洗净的设备要符合开车要求,必要时要重新置换、清洗和分析,使之合格,

4. 安全、消防设施完好,通讯联络畅通,危险性较大的生产装置开车,应通知消防、气防及医疗卫生部门的人员到场。

5. 必要时停止一切检修作业,无关人员不准进入现场。

6. 各种条件具备后开车,开车过程中要加强与有关岗位之间的联络,严格按开车.方案步骤进行,严格遵守升降温、升降压和减压负荷的幅度(速率)要求。

7. 开车过程严密注意工艺的变化和设备运行的情况,加强与有关岗位和部门的联系,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处理,紧急情况时应终止开车,严禁强行开车。

(三) 停车制度

1. 必须编制停车方案,正常停车必须按停车方案中的步骤进行,用于紧急处理的自动停车连锁装置,不应用于正常停车,加强与有关岗位和部门的联系。

2. 系统降压、降温必须按要求的幅度(速率)并按先高压后低压的顺序进行。凡须保压、保温的设备(容器)等,停车后要按时记录压力、温度的变化。

3. 大型传动设备的停车必须先停主机、后停辅机。

4. 设备(容器)卸压时要注意易燃、易爆易中毒等化学危险品的排放和散发,防止造成事故。

5. 冬季停车后,要采用防冻保温措施,注意低位、死角及水、蒸汽、管线、阀门、疏水器和保温伴管的情况,防止冻坏。

(四) 紧急处理

1. 发现或发生紧急情况,必须先尽最大努力做出妥善处理,同时向有关方面报告,必要时先处理后报告。

2. 工艺及机电设备等发生异常情况时,应迅速采取措施,并通知有关岗位协调处理,必要时,按步骤紧急停车。

3. 发生停电、停水、停气(汽)时,必须采取措施,防止系统超温、超压、跑料及机电设备的损坏。

4. 发生爆炸、着火、大量泄漏等事故时,应首先切断气(物料)源,同时尽快通知相关岗位并向上级报告。

【第15篇】工艺用水管理制度制度

1.本厂采用去离子水法制得纯化水,即为去离子水。

2.制水设备由清洁工负责制备、清洁保养,由化验室负责再生、检测。

3.厂化验室负责对制出的去离子说进行每班一次的检验,并有记录。

4.去离子水使用范围包括:清洁工作服、鞋、帽,储水器清洗、洁净室、工作台面清洗、净化区的工位器具,消毒液配置等。

5.非洁净区工位器具、储水器清洗、注塑机的冷却用饮用水即可,无需用去离子水。

6.用去离子水制得的去离子水不得用在清洗与生产无关物品或浪费。

7.储水器应每隔本个月由清洁工进行消毒。其消毒规程为:1、先用去离子水清洗;2、冲干;3、用1%甲醛溶液消毒;4、用去离子说冲洗;5、水质检测。

8.制水量应能满足生产需要,并要有制水记录。

工艺用水量分布情况

序号

用水项目

用水量㎏/日

备注

1

洗工作服、鞋、帽

280

去离子水

2

工位器具清洗

180

去离子水

3

人员洗手

50

去离子水

4

擦门窗、地面、设备

80

去离子水

5

针管清洗

8

注射用水

6

验漏

1

注射用水

【第16篇】工艺安全操作管理制度

1 范围

为了加强生产区烟火管理,预防火灾、爆炸事故发生,保障财产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区域内的管理。

2职责

2.1生产部负责本规定的制定、监督检查和考核,并负责划定禁火区域。

2.2 综合部负责考核情况的实施。

2.2各相关单位负责本单位禁止烟火的日常管理。

3 内容

3.1 一级禁火区包括:

a)vae厂酒精库、液体库、vl-1031槽、聚合工段和乙烯工段。

b)有机厂中间罐区、回收工段、聚合工段、醇解工段和包装工段。

c)水气厂氧气站、冷冻站。

d)仓储部柴油库、乙炔气瓶库、全厂罐区及其它易燃易爆物品储存场所。

e)各单位氢气瓶、氧气瓶、乙炔气瓶和易燃易爆物品储存场所。

3.2 生产区域范围内(公司接待室除外)禁止吸烟、禁止焚烧垃圾、杂物及燃放烟花爆竹等。

3.3 在生产区内进行动火作业,除固定动火点外,必须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动火作业许可证的办理按照公司《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执行。

3.4 严格火源管理,非生产或工作上的需要,禁止携带火种和危险物品等进入一级禁火区。

3.5 机动车辆进入一级禁火区,必须在排气管上安装阻火器,并经管辖单位同意后方可进入。

3.6 工作场所(含会议室及办公地点)应有醒目禁烟标识。

3.7 考核

3.7.1公司员工在一级禁火区内吸烟,每人次处以1000元罚款,建议解除责任人劳动合同;同时对责任人所在单位处以2000罚款。

3.7.2公司员工在一级禁火区外的生产区内吸烟,每人次处以500元罚款,并给予记过一次。对员工所在单位处以1000元罚款。

3.7.3在一级禁火区内检查发现有烧过的烟灰、烟头等,每个(处)对管辖单位处以1000元罚款。在一级禁火区外的生产区内,每个(处)对管辖单位处以500元罚款。

3.7.4外来人员在生产区内吸烟,每人次处以500元罚款,对管理单位处以1000元罚款。

3.7.5未经批准,在生产区内焚烧垃圾、杂物以及非生产性使用明火,每次对责任人处以500元罚款,对管理单位处以1000元罚款。

3.7.6私自携带危险物品进入生产区,每次对责任人处以1000元罚款,对责任人所在单位处以2000元罚款。

3.7.7违章进行动火作业,每次对责任单位处以2000元罚款;外来施工单位违章进行动火作业,每次对施工单位处以2000元罚款,对公司负有管理责任的单位处以1000元罚款。

3.7.8机动车辆进入一级禁火区,未在排气管上安装阻火器,每车次对驾驶员处以1000元罚款,对管理单位处以2000元罚款。

3.7.9鼓励全体员工积极参与禁止烟火活动,凡举报违反本规定的行为,经查属实,每人次给予200--500元奖励。

4 本制度如与公司《安全生产考核制度》有抵触,以本规定为准。

5 本制度由生产部起草并负责解释,自下发之日起实施。

《工艺管理制度汇编【1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