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备件管理制度旨在确保企业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生产中断,提高生产效率。该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备件的采购与库存管理
2. 备件的分类与编码
3. 备件的存储与保养
4. 备件的领用与消耗记录
5. 应急处理机制与备用设备策略
6. 维修保养计划与备件更换标准
7. 备件成本控制与预算制定
8. 员工培训与知识更新
1. 采购策略: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考虑供应商资质、价格、交货期等因素,确保备件质量与供应稳定性。
2. 库存管理:实施动态库存管理,避免过度储备导致的资金占用,同时保证紧急需求时的快速响应。
3. 分类编码:为每个备件建立唯一的识别码,便于查找、跟踪和管理。
4. 存储保养:设定适宜的存储条件,定期进行保养检查,防止备件老化或损坏。
5. 领用流程:明确领用审批权限,记录领用情况,防止备件滥用或丢失。
6. 应急方案:设立应急备用设备,制定快速替换策略,减少故障停机时间。
7. 维保标准:设定设备维修保养周期,明确备件更换的标准和时机。
8. 成本控制:通过数据分析,优化采购、库存和使用过程,降低备件全生命周期成本。
设备备件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方面,它能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避免因备件短缺导致的生产延误,从而保障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另一方面,良好的备件管理可以有效控制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此外,通过规范化的流程,还能培养员工的责任心和专业技能,增强企业的整体运营能力。
1. 定期评估:每季度进行备件管理的审计,评估制度执行效果,及时调整和完善。
2. 技术升级:引入先进的库存管理系统,实现备件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3. 培训与考核:对相关人员进行备件管理培训,通过考核确保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4. 合作伙伴关系:与优质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备件质量和供应稳定性。
5. 制度宣传:通过内部通讯、培训会议等方式,让全体员工了解并遵守备件管理制度。
6. 反馈机制:鼓励员工提出改进意见,不断优化备件管理流程。
通过上述方案的实施,企业可以构建一套高效、节约的设备备件管理制度,从而在保障生产运营时,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第1篇 设备备件管理制度
企业的机电设备技术状况分为四类:完好、带病运转、因病停车(包括暂时残缺)待报废。
车间备品备件的管理基本包括:
1、运转设备的易、损件,要做好库存明细,必须保证两套以上的备件库存
2、对于c类设备备件的管理库存明细,做好出入库台帐明一目了然,确保库房备件管理准确无误
3、每月25日对本车间所有备品备件进行仔细盘点,对于已消耗备件应及时上报计划,确保库存备用。
4、库房实行文明管理
a、库房保管认真做到:
两符:帐帐相符,帐物相符;
三清:质量清、数量清、规格清;
两齐:库容整齐、摆放整齐;
四定:定区、定排、定架、定位;
b 、科学管理物资,做到:
“十不”:不锈、不潮、不冻、不霉、不腐、不坏、不沉、不爆、不混、不失。
①、设备的零部件齐全完好,虽有病损或较小缺陷(变形、开裂)但又制止恶化,并在按时保修和计划检修、正常负荷条件下,能保持安全运转。
②、设备性能基本良好、不松动、无异响、无漏油、无漏气、无漏水现象,传动,润滑和冷却等主要系统工作正常、控制系统灵敏可靠。
5、带病运转设备
零部件有明显缺陷,不能保持运转周期,已降低负荷或者震动和温度较高等情况下勉强维持运转的设备。
6、因病停转的设备
零部件严重损坏或残缺,暂时不能开动,但修复后仍可运转的设备。
7、待报废设备
主要零部件严重损坏不能开动、在技术无法修复或没有修复的价值,应报废,未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设备不准随意按报废设备处理,已经批准报废的设备,不再统计。
第2篇 热工设备备件工具材料管理制度
1 目的
规范仪控部热工备品备件、工器具及材料的申请、使用,努力实现热工备件、工具材料使用达到成本、效益的协调。合理储备事故备品,降低库存资金和库位占用,提高储备质量,保障生产安全。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芜湖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热工备品备件、工器具及材料的申请、领取、存储、领用各个环节。
3 规定
3.1 备品备件
3.1.1 设备备品备件指为了保持热工设备正常工作而必须的配件、设备、材料。
3.1.2 所有设备备品备件由责任班组根据生产现场需求报需求计划,包括工单生成、必要的储备品;
3.1.3 所有消耗性材料备件由备品间管理员根据班组需求和库存量报需求计划;
3.1.4 所有备件领取后必须进行入库登记;
3.1.5 所有设备备品备件从备品间领取必须进行出库登记;
3.1.6 备品备件及工器具的存放实行定置管理,并做好相应的标签。
3.1.7 经修理恢复正常备用的备件办理入库登记。
3.2 公用工器具
3.2.1 部门公用工器具实行统一管理,登记造册;
3.2.2 班组及个人借用、归还工具时必须登记。借用人与对借用的工器具进行检查验证,保管员需对归还的工器具进行验收。
3.2.3 班组公用工器具由班长统一签字领取,检修部登记造册;
3.3.4 合理、正确使用工器具,如损坏,需积极修复,必要时申报更换;
3.3个人工器具
3.3.1 部门对个人工器具实行统一管理,登记造册;
3.3.2 新进公司职工,按照标准配置,配备必要的个人工器具;
3.3.3 个人工器具损坏后,允许以旧换新,实行本人签字领取;
3.4 其他
3.4.1 工作日期间的工器具、备品领用由管理员负责登记;双休日及夜间值班领用,由值班员自行登记,管理员上班及时清查、核对、登记。备品间钥匙在热工、电自值班室个留一把;
3.4.2远景室、检修大厅内的备品备件,在建立起初始台账后,班组领用后必须与保管员一道核对、并做好台账记录。
4 职责
4.1 班组
4.1.1 负责根据设备检修需要,在erp编报备品需求计划,开具领料单、领取备品并入库;
4.1.2 负责备品备件的领取、使用、修复;
4.2 专职
4.1.1 负责协助班组、主任做好备品备件的管理工作;
4.3 备品间管理员
4.3.1 负责部门备品间的卫生清扫,保证备品间的清洁;
4.3.2 负责对备品、材料进行归类定置管理,做到摆放整齐、便于查找;
4.3.4 负责做好工器具、备品备件的进出库管理、登记,保证账物对应;
4.3.5 做好工器具的安全定期检验工作,使工器具处于标识完好、具备安全使用的状态。
4.3.6 根据班组需求和库存量报消耗性材料需求计划;
4.3.7 每月初做好所有备品备件、工器具的台账统计,并发给检修部及班组,以便于根据实际进行必要的补充。
4.4 检修部(副)主任
4.4.1 负责制订和完善本制度,并确保制度的有效性。
4.4.2 负责组织检查、协调和监督办法执行情况。
4.4.3 负责部门备品、工器具计划的审批、使用监督;
第3篇 设备备件备品审批领取管理制度
为保证我厂设备正常运行,所申报的设备备件型号和数量准确,并保证到厂的备品、备件能及时出库投入使用,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1、各车间在申报备件计划之前,必须同厂内备件库或物资库房核实,确定无储备,才能填写计划表,如经核实确有此备件,而车间盲目上报计划者,该车间主任、副主任绩效考核各200~500元。
2、各车间报计划时,必须确保所报备件与原型号一致,如因误报错买,造成物资费用浪费,车间第一责任人按该设备费用的1%~3%给予考核,严重者对领导给予降级或免职。
3、各车间所报急需备件入库后,要及时开票出库,如在两天之内不予领取,每推迟一天,考核该车间第一责任人100~300元。
4、各库管员要保持库房内备品备件的清洁、完好,如备件在库存期间发生备件损坏或锈蚀,给予该车间第一责任人50~200元罚款。
5、各车间必须设立备品备件台帐,备件使用和领取要有详细登记,如发现台帐不完善或登记有误,考核该车间第一责任人50~100元。
6、各车间在申报备品备件计划时,要按设备的一定比例进行申报,不准多报,如发现瞒报、多报者将给予车间第一责任人50~200元考核。
7、各车间计划员填写设备备件计划表,应上交设备科计划员,由设备科计划员与物资公司核实,再由分管设备厂长审核后,经厂部第一责任人批准上报。
8、厂内急需备件领回后,要及时更换或安装,如需生产停机才能施工的,在停机两次以后仍不施工,或在设备领回15~20天后仍不施工者,按设备费用的1%~3%考核责任人,考核维护人员50~300元,项目负责人100~200元。
9、设备备件的验收程序
9.1、备件验收人员除应熟悉机械设备零件、部件及整机检验的知识和技能外,还应熟悉设备维修技术知识和技能,在工作中能严格把好质量关,能协调维修工人预防发生检修施工不合格,以及有一定组织能力,责任心强,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具备一定技术水平及业务素质。
9.2、备件到货后,由供货单位、合同处、物资部或本厂材料员根据备件类别,通知相关验收负责人或其它相关人员到现场验收。
9.3、人员应采取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到货的备件、材料先从外表和外露零件的整齐、防锈、涂漆、美观的技术要求以及标牌规格型号、到各部件与原配设备的外形尺寸,进行初步验收。
9.4、重要备件除从外观质量考核外,同时还须进行必要的计量检测,进一步细致验收。
9.5、有必要进行分解验收的,根据情况领回后检查验收。
9.6、验收人员在验收过程中,确认无误的方可签字认定,如有疑问或发现问题,应当场提出,不能解决的有权拒绝验收签字,并报设备科处理。
9.7、严禁验收人员马虎从事,或与供货单位串通徇私舞弊。
9.8、各车间在备件使用前,要组织相关人员对设备进行二次检验,保证备件零缺陷。
10、在备件购进时,如因采购人员不负责任,所购买的备件、材料不合格,造成设备事故,给厂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视情节轻重给予50~200元的罚款。
11、在备件验收时如因验收人员不负责任,验收了不合格备件,使用时设备发生事故或虽未造成设备事故却使我厂造受损失的,视情节轻重给予50~200元的罚款,后果特别严重的厂部,另行研究裁定。
12、各车间每月上报设备科该月备件使用情况和库存情况由设备科统计核实,于28日上报公司。
第4篇 台资企业设备备件工模具管理制度
台资企业设备备件及工模具管理制度
1.目的作用
设备的备用零部件和随机专用工具及工艺用模具的供应状况,直接影响到设备的使用效率和生产的正常进行。企业必须做好该项管理工作,为了实现对设备备件工模具的科学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2.管理职责
2.1 日常使用的随机专用工具和工艺用模具,由各设备所在车间进行保管使用。
2.2 外购设备零配件由厂仓库负责保管和领发使用。
2.3 大宗配件及内部生产自制的设备易耗零部件、配件等备用件由机修车间负责按计划加工和保管备用。
2.4 设备的备件、工模具不论由谁保管,均要遵循“计划管理、合理储备、科学保管、统一调用”的原则,要服从公司设备动力科的统一管理,以实现公司物资利用整合效用的最大化。
3.备件及工模具的计划管理
3.1 备件、工模具需用计划,应分类编制,一般分下列六类:
3.1.1 维护需用的备件,即易耗件、常换件。
3.1.2 大、中修需用的备件,即非常换件。
3.1.3 事故性需用的备件,即主要结构件。
3.1.4 进口备件,即引进设备专用备件。
3.1.5 主要工模具。
3.1.6 一般工模具。
3.2 全年备件、工模具需用量,应根据生产计划和定额计算结果,经四查(查厂库存、车间库存、厂外订货、机修加工计划)以后确定的实际需用量进行编制,四查由备件、工模具管理员负责。
3.3 每年备件、工模具需用计划编制时间应由设备科在5月底布置下达,各生产车间、部门应在6月15日前上报设备科,在8月30日汇总审核上报分管副总经理审批。
3.4 备件、工模具,应将名称、规格、图号、材质数量及重量等填定齐全、清楚、准确无误,必须满足订货要求。
3.5 季度需用计划必须根据年度计划项目和数量制订。必须提前45天,连同图纸(厂内生产一式三份,厂外一式八份)报设备科。
3.6 属大、中修、事故性备件,必须分别单独编制计划,不能混淆。
3.7 月度需用计划,必须根据季度计划以及规定的重点关键备件项目制订,并要做到准确,不漏提错提,影响生产。必须提前40天,连同图纸报设备科。
3.8 厂内备件生产计划,以季度为主,月度只安排补充急需的关键备件,实行定项、定数量、定时供应。
3.9 厂内工模具生产计划,以月度为主,保证供应。
4.对外订货的管理程序
4.1 对外订货的备件、工模具必须经主管领导审批,确认是厂内机修不能生产的和设备能力不足无法保证供应,方允许对外订货。
4.2 严格按年度需用和临时急需的月计划开展订货工作,不重订、不漏订、不错订,使对外订货做到统一规划,有序不乱。
4.3 严格按照提供的图纸、资料和需用时间,择优选厂,比价比质订货。签订合同必须满足图纸要求,质量标准要明确,交货期要肯定,供需双方责任与义务要清楚。
4.4 根据各类备件对口定点生产厂和主管经理批准的定点单位的订货会议或上门订货。定点的原则:一次性的由主管科长批准,长期定点必须报主管经理审批。
4.5 订货合同规定的设备名称、零部件名称、型号规格、图号、材质、数量、单价、交货期、质量标准、到站、结算方式等栏目必须填写清楚、准确无误。
4.6 备件、工模具到厂后经检验发现质量问题,订货员必须负责及时联系处理,不得影响生产需要和造成经济损失。
4.7 备件工模具到厂人库后应做好信息传递工作,备件部分应造出“新购备件”清单通知设备动力科与机修车间;工模具则应直接转至设备所在的车间,迅速用于生产之中。
5.备件、工模具的使用管理
5.1 车间对备件、工模具的管理要求
5.1.1 车间设备管理员应建立各台设备的备件、工模具账簿,除了掌握数量,还应对消耗换补周期进行判断,掌握工作主动。
5.1.2 常用的工模具应摆放在设备旁指定位置,设备操作人员每次用后应放回原位,不得乱摆,并应做好规定的保养工作,车间设备主管应做好检查督促工作。
5.1.3 不常用的工模具应存放在车间库内,包括设备的备件。在存放时应做出标记不得拆零混乱堆放,并应做出防锈措施,货架应牢固可靠,对于有刃口的工模具应做好防护隔离,不得相互撞击。
5.2 紧急情况下的备件供需管理
5.2.1 “紧急情况”一般是设备突发性故障或意外事故,打乱正常的设备易耗备件的供给计划。此时应加强统一管理,实行特殊处理的解决办法。
5.2.2 车间发生紧急情况无现存备件替换时,应速报请设备动力科,从其他车间调用,以解决急需,尽快恢复生产。
5.2.3 如各车间均无所需的备件,在本厂具有自制能力的情况下,设备动力科应安排机修车间组织抢制或修旧利废
,及时解决。
5.2.4 如急需的备件,本厂无能力自制,应迅速安排专人专程联系外部订货事宜,并督促尽快将备件购回。
5.3 备件的报废管理
5.3.1 因各种原因导致备件的报废,应及时将其从合格备件中清理出来以防误用,造成不良后果。
5.3.2 对备件的报废要慎重对待,关键、贵重的备件报废要造册上报,由公司组织专门鉴定,报主管经理批准。
5.3.3 确认报废的备件应移交废品仓库按废品处理。
5.3.4 备件的报废标准如下: a.不符合国家标准和厂图纸要求而又不能利用的备件。 b.锈蚀严重或超过有效期限,又不能修复再生的备件。 c.耗能很高,且效率很低,技术状况落后的备件。 d.国家规定报废设备,且不能利用的备件。
5.4 旧备件、模具的利用
5.4.1 设备检修更换下来的备件,尺寸不符合要求、机械性能并没有变化的备件,应采取堆焊、喷镀等修复办法,使其再生,这是节约备件、工模具资金,降低费用的有效途径。
5.4.2 各车间都要将更换下来的备件、工模具进行认真检查,对于具有修复再生利用价值的,要编制可修复的项目表。
5.4.3 关键备件的修复再生,修复前需经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和有丰富经验的老工人共同检查,确认其性能或采用可靠技术手段检查后,方允许修复。
5.4.4 修复的工艺技术问题,使用车间能修复的,由使用车间解决,自己不能修复的,以设备科和加工单位为主,使用车间协助处理。
5.4.5 凡经修复的备件、工模具经检验合格后,使用车间要单独建账,以实际修复费用为备件、工模具的价格。
5.5 备件强化改造
5.5.1 备件的强化改造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坚持不懈地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逐步提高备件的技术性能,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消耗,增加经济效益。
5.5.2 设备上存在缺陷的关键结构件和使用次数多、磨损快、消耗高的备件,要分期逐台、逐项有计划的结合大中修进行强化改造。
5.5.3 重要、关键设备需要强化改造的备件,必须要有完整的强化改造方案、全面的技术鉴定意见,并组织专业人员讨论审定,方可进行。
5.5.4 经过强化改造的备件,必须是提高设备的技术性能,延长备件的使用寿命,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5.5.5 备件强化改造的各种数据资料,必须详细填写清楚、完整、准确的记录,并装人该设备的档案。
6.备件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管理
6.1 备件的“三化”工作是备件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有利于简化备件的品种、数量,减少备件的储备,降低储备资金,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6.2 备件的“三化”工作,必须从设备的设计、选型、制造到设备安装、投人生产后的备件准备一系列过程中,贯彻执行。
6.3 备件“三化”工作是:
6.3.1 备件通用化 就是根据备件的性能参数、质量标准、规格型号等制定统一标准,扩大使用范围,能够在不同型号的设备上互换通用。
6.3.2 备件的标准化 就是对品种较多,规格复杂的备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择简化合并,从而相对减少储备,加速备件周转,降低储备资金。
6.3.3 备件的系列化 就是对众多的备件,选择几种为基本类型,把同类备件,按主要尺寸、技术参数、型号、结构、合理分档,组成几个备件系列,作为备件合理选型。
6.4 品种多、规格复杂的备件在技术性能满足设备使用的前提下,必须尽量减少品种规格,达到互换互用。
6.5 对不同的备件生产厂家,若要品种、规格、性能相同,必须统一共同的质量标准,并能互换互用。
6.6 设备、备件的“三化”工作,应由设备部门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要积极创造有利条件,有组织、有准备、有计划地逐步达到目标要求。
7.附件
附件一-备件需求申报汇总表
附件二-设备备件库存统计表
附件三-重要设备备件强化改造审定表
附件四-工模具借用记录
第5篇 设备备件及工模具管理制度
1.目的作用
设备的备用零部件和随机专用工具及工艺用模具的供应状况,直接影响到设备的使用效率和生产的正常进行。企业必须做好该项管理工作,为了实现对设备备件工模具的科学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2.管理职责
2.1 日常使用的随机专用工具和工艺用模具,由各设备所在车间进行保管使用。
2.2 外购设备零配件由厂仓库负责保管和领发使用。
2.3 大宗配件及内部生产自制的设备易耗零部件、配件等备用件由机修车间负责按计划加工和保管备用。
2.4 设备的备件、工模具不论由谁保管,均要遵循“计划管理、合理储备、科学保管、统一调用”的原则,要服从公司设备动力科的统一管理,以实现公司物资利用整合效用的最大化。
3.备件及工模具的计划管理
3.1 备件、工模具需用计划,应分类编制,一般分下列六类:
3.1.1 维护需用的备件,即易耗件、常换件。
3.1.2 大、中修需用的备件,即非常换件。
3.1.3 事故性需用的备件,即主要结构件。
3.1.4 进口备件,即引进设备专用备件。
3.1.5 主要工模具。
3.1.6 一般工模具。
3.2 全年备件、工模具需用量,应根据生产计划和定额计算结果,经四查(查厂库存、车间库存、厂外订货、机修加工计划)以后确定的实际需用量进行编制,四查由备件、工模具管理员负责。
3.3 每年备件、工模具需用计划编制时间应由设备科在5月底布置下达,各生产车间、部门应在6月15日前上报设备科,在8月30日汇总审核上报分管副总经理审批。
3.4 备件、工模具,应将名称、规格、图号、材质数量及重量等填定齐全、清楚、准确无误,必须满足订货要求。
3.5 季度需用计划必须根据年度计划项目和数量制订。必须提前45天,连同图纸(厂内生产一式三份,厂外一式八份)报设备科。
3.6 属大、中修、事故性备件,必须分别单独编制计划,不能混淆。
3.7 月度需用计划,必须根据季度计划以及规定的重点关键备件项目制订,并要做到准确,不漏提错提,影响生产。必须提前40天,连同图纸报设备科。
3.8 厂内备件生产计划,以季度为主,月度只安排补充急需的关键备件,实行定项、定数量、定时供应。
3.9 厂内工模具生产计划,以月度为主,保证供应。
4.对外订货的管理程序
4.1 对外订货的备件、工模具必须经主管领导审批,确认是厂内机修不能生产的和设备能力不足无法保证供应,方允许对外订货。
4.2 严格按年度需用和临时急需的月计划开展订货工作,不重订、不漏订、不错订,使对外订货做到统一规划,有序不乱。
4.3 严格按照提供的图纸、资料和需用时间,择优选厂,比价比质订货。签订合同必须满足图纸要求,质量标准要明确,交货期要肯定,供需双方责任与义务要清楚。
4.4 根据各类备件对口定点生产厂和主管经理批准的定点单位的订货会议或上门订货。定点的原则:一次性的由主管科长批准,长期定点必须报主管经理审批。
4.5 订货合同规定的设备名称、零部件名称、型号规格、图号、材质、数量、单价、交货期、质量标准、到站、结算方式等栏目必须填写清楚、准确无误。
4.6 备件、工模具到厂后经检验发现质量问题,订货员必须负责及时联系处理,不得影响生产需要和造成经济损失。
4.7 备件工模具到厂人库后应做好信息传递工作,备件部分应造出“新购备件”清单通知设备动力科与机修车间;工模具则应直接转至设备所在的车间,迅速用于生产之中。
5.备件、工模具的使用管理
5.1 车间对备件、工模具的管理要求
5.1.1 车间设备管理员应建立各台设备的备件、工模具账簿,除了掌握数量,还应对消耗换补周期进行判断,掌握工作主动。
5.1.2 常用的工模具应摆放在设备旁指定位置,设备操作人员每次用后应放回原位,不得乱摆,并应做好规定的保养工作,车间设备主管应做好检查督促工作。
5.1.3 不常用的工模具应存放在车间库内,包括设备的备件。在存放时应做出标记不得拆零混乱堆放,并应做出防锈措施,货架应牢固可靠,对于有刃口的工模具应做好防护隔离,不得相互撞击。
5.2 紧急情况下的备件供需管理
5.2.1 “紧急情况”一般是设备突发性故障或意外事故,打乱正常的设备易耗备件的供给计划。此时应加强统一管理,实行特殊处理的解决办法。
5.2.2 车间发生紧急情况无现存备件替换时,应速报请设备动力科,从其他车间调用,以解决急需,尽快恢复生产。
5.2.3 如各车间均无所需的备件,在本厂具有自制能力的情况下,设备动力科应安排机修车间组织抢制或修旧利废,及时解决。
5.2.4 如急需的备件,本厂无能力自制,应迅速安排专人专程联系外部订货事宜,并督促尽快将备件购回。
5.3 备件的报废管理
5.3.1 因各种原因导致备件的报废,应及时将其从合格备件中清理出来以防误用,造成不良后果。
5.3.2 对备件的报废要慎重对待,关键、贵重的备件报废要造册上报,由公司组织专门鉴定,报主管经理批准。
5.3.3 确认报废的备件应移交废品仓库按废品处理。
5.3.4 备件的报废标准如下: a.不符合国家标准和厂图纸要求而又不能利用的备件。 b.锈蚀严重或超过有效期限,又不能修复再生的备件。 c.耗能很高,且效率很低,技术状况落后的备件。 d.国家规定报废设备,且不能利用的备件。
5.4 旧备件、模具的利用
5.4.1 设备检修更换下来的备件,尺寸不符合要求、机械性能并没有变化的备件,应采取堆焊、喷镀等修复办法,使其再生,这是节约备件、工模具资金,降低费用的有效途径。
5.4.2 各车间都要将更换下来的备件、工模具进行认真检查,对于具有修复再生利用价值的,要编制可修复的项目表。
5.4.3 关键备件的修复再生,修复前需经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和有丰富经验的老工人共同检查,确认其性能或采用可靠技术手段检查后,方允许修复。
5.4.4 修复的工艺技术问题,使用车间能修复的,由使用车间解决,自己不能修复的,以设备科和加工单位为主,使用车间协助处理。
5.4.5 凡经修复的备件、工模具经检验合格后,使用车间要单独建账,以实际修复费用为备件、工模具的价格。
5.5 备件强化改造
5.5.1 备件的强化改造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坚持不懈地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逐步提高备件的技术性能,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消耗,增加经济效益。
5.5.2 设备上存在缺陷的关键结构件和使用次数多、磨损快、消耗高的备件,要分期逐台、逐项有计划的结合大中修进行强化改造。
5.5.3 重要、关键设备需要强化改造的备件,必须要有完整的强化改造方案、全面的技术鉴定意见,并组织专业人员讨论审定,方可进行。
5.5.4 经过强化改造的备件,必须是提高设备的技术性能,延长备件的使用寿命,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5.5.5 备件强化改造的各种数据资料,必须详细填写清楚、完整、准确的记录,并装人该设备的档案。
6.备件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管理
6.1 备件的“三化”工作是备件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有利于简化备件的品种、数量,减少备件的储备,降低储备资金,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6.2 备件的“三化”工作,必须从设备的设计、选型、制造到设备安装、投人生产后的备件准备一系列过程中,贯彻执行。
6.3 备件“三化”工作是:
6.3.1 备件通用化 就是根据备件的性能参数、质量标准、规格型号等制定统一标准,扩大使用范围,能够在不同型号的设备上互换通用。
6.3.2 备件的标准化 就是对品种较多,规格复杂的备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择简化合并,从而相对减少储备,加速备件周转,降低储备资金。
6.3.3 备件的系列化 就是对众多的备件,选择几种为基本类型,把同类备件,按主要尺寸、技术参数、型号、结构、合理分档,组成几个备件系列,作为备件合理选型。
6.4 品种多、规格复杂的备件在技术性能满足设备使用的前提下,必须尽量减少品种规格,达到互换互用。
6.5 对不同的备件生产厂家,若要品种、规格、性能相同,必须统一共同的质量标准,并能互换互用。
6.6 设备、备件的“三化”工作,应由设备部门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要积极创造有利条件,有组织、有准备、有计划地逐步达到目标要求。
7.附件
75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