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档案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核心部分:档案分类与编码、档案收集与整理、档案存储与保护、档案借阅与复制、档案销毁与更新以及档案安全与保密。
1. 档案分类与编码:实验室档案应根据其性质和内容,分为实验记录、研究报告、设备资料、人员信息、安全记录等类别。每个类别下进一步细化,采用字母-数字组合编码,便于检索和管理。
2. 档案收集与整理:所有实验相关的文件、数据和图片应在完成实验后一周内归档。整理时,需确保信息完整,无遗漏或错误,文件格式统一,便于后期分析和引用。
3. 档案存储与保护:档案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防火、防潮的环境中,电子档案需定期备份,防止数据丢失。纸质档案应妥善封装,防止虫蛀、褪色。
4. 档案借阅与复制:实验室成员需填写借阅申请表,经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借阅。复制档案需经许可,且不得用于非实验室用途。借阅期间档案的安全由借阅人负责。
5. 档案销毁与更新:过期或无保留价值的档案,每年进行一次清理,由档案管理员提出,经审批后执行。档案内容如有更新,应及时替换旧版,保持最新状态。
6. 档案安全与保密:涉密档案应严格限制访问,实行专人专管,禁止非法外泄。实验室成员应遵守保密协议,未经授权不得对外透露档案信息。
1. 实验室档案管理规定: - 所有档案均须分类编码,按类别存放。 - 实验完成后一周内归档,确保信息准确完整。 - 借阅需申请,复制需许可,不得滥用档案。 - 保护档案安全,定期备份,防止损坏。 - 保密档案,严禁泄露,违者必究。
2. 档案借阅流程图: - 填写借阅表 -> 负责人审批 -> 登记借出 -> 归还并核销。
3. 档案安全提示: - 防火、防潮、防虫,确保档案物理安全。 - 电子档案定期备份,纸质档案妥善保管。 - 严格保密,遵守协议,维护实验室权益。
通过上述实验室档案管理制度的实施,我们将更好地管理和保护实验室的宝贵知识资源,为科研工作的持续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第1篇 某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制度
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制度
实验室工作档案是实验室发展、建设与管理的真实记录,是实验室工作的组成部分。为了加强对实验室工作档案的收集、整理等管理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更好地为培养人才服务,根据《档案法》及上级有关规定,结合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实验室工作档案的主要内容
1.实验室建制的批文、实验室设置申请论证报告,以及实验室改造、变动与管理的有关文件和资料;
2.实验室建设规划、购置(年度)计划及落实情况;
3.实验室工作人员基本情况、考核、培训等有关资料;
4.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分户明细帐、卡及低值品、材料、易耗品帐;
5.实验教学大纲、实验讲义、指导书、教材及参考资料等;
6.实验项目开出情况及有关设备配置、分组情况及材料;
7.历年实验教学考试题目及学生实验成绩记录;
8.教学、科研、开发、社会服务实验任务的有关资料;
9.实验教学、科研、技术开发研究成果,包括论文、鉴定、专利及获奖情况等;
10.实验室历年上报的各种统计报表;
11.仪器设备的有关技术资料以及使用情况、维修记录;大型精密贵重仪器的购置论证报告及技术验收报告等;
12.实验室工作计划、检查落实情况及工作总结、工作日志等。
二、实验室工作档案管理
1.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是实验室工作档案归口管理部门,设档案管理员,汇总、整理、立卷和归档各实验室上报的材料。
2.实验室主任负责组织落实档案的收集、整理、汇编及存档工作,负责档案的管理及监督检查工作。
3.实验室工作档案,从实验室建立之日起开始建档,并逐年积累,严加管理;
4.为了确保档案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应严格档案借阅手续,实验室主任及有关人员工作变动时,必须及时办理移交手续;
5.搞好实验室档案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对工作成绩显着者,予以表扬及奖励。
85位用户关注
59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