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管理制度 > 管理制度范文
栏目

抢救设备管理制度

更新时间:2024-11-20

抢救设备管理制度

抢救设备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旨在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使用医疗设备,挽救生命。该制度涵盖了设备的采购、存储、维护、使用培训以及应急响应流程等多个环节。

包括哪些方面

1. 设备采购:明确设备选择标准,如性能、耐用性、兼容性等,以及采购流程,确保设备的质量和适用性。

2. 存储管理:规定设备的存放位置、环境条件,以及定期盘点制度,防止设备遗失或损坏。

3. 维护保养:制定定期检查、清洁、消毒和维修计划,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4. 使用培训:对医护人员进行设备操作培训,确保他们在紧急情况下能熟练使用。

5. 应急响应:设定紧急情况下的设备启用流程,包括设备调配、人员分工等。

6. 记录与报告:建立设备使用记录,定期分析设备使用效率和故障率,以便持续改进。

重要性

抢救设备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一方面,它保障了设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防止因设备问题延误救治,直接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良好的管理制度有助于提高医院运营效率,降低设备故障带来的经济损失。此外,规范的流程也有助于避免医疗纠纷,维护医院的声誉。

方案

1. 设立专职管理部门:负责设备采购、维护保养及应急响应协调,确保管理制度的执行。

2. 建立设备档案:详细记录每台设备的采购、使用、维修等信息,便于追踪管理。

3. 定期演练: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抢救设备使用演练,提升应急处理能力。

4. 引入质量监控:通过第三方机构定期评估设备性能和管理制度的执行效果。

5. 激励机制:对遵守制度、表现优秀的医护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鼓励全员参与制度建设。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我们将逐步完善抢救设备管理制度,提高医院的急救水平,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坚实的保障。

抢救设备管理制度范文

第1篇 医院急诊抢救设备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急诊抢救设备、设施的齐全,管理制度完善,责任到人,使之随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现规定如下:

1. 抢救室的仪器设备管理责任到人,并有定期检查、登记、签名。

2. 医务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使用各种仪器;操作者必须了解仪器性能及操作规程、注意事项,否则不可随便动用;保管人每周进行一次设施、器械的检查,护士每班当面清点交接,发现问题及时请维修工修理,发现遗失,当班护士应立即向科主任、护士长汇报;对陈旧、磨损的设施使用不便,必须报废的,护士长应向保障部申请报废、更新。

3. 建立仪器使用登记本,对贵重仪器使用后应有记载。当班人员负责使用后的清洁及维护,使该仪器处于备用状态。

4. 操作前需检查仪器,使用后全部关闭仪器,键钮复原,套好机罩。

5. 仪器使用时必须有使用记录,运转有故障时,应及时修理;仪器使用后,护士必须及时清洗、浸泡、消毒管道和附件,晾干后经消毒处理后装配并试机,对主机必须用消毒溶液擦拭或熏蒸消毒处理;使用当中发现故障,及时汇报护士长或科主任,同时汇报器械维修工及保障部,并做好登记。

6. 每天交接班必须清点贵重仪器并签名。

7. 每种器械、设施定人、定期、定地点、定数量管理,保证各种仪器、材料性能良好,并建立仪器档案,内容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规格、设备序列号、生产厂家、设备编号、使用部门、购买日期、设备专管人、设备维修专管人等。

8. 急诊抢救设备一律不外借,使用后要及时归还原处,清理补充,并保持清洁、整齐,以免影响急诊抢救工作。

9. 由专人负责仪器的保养;各种仪器每半年检修一次,并有检修记录。

《抢救设备管理制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