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安全管理 > 管理制度 > 管理制度范文
栏目

资产设备管理制度(3篇)

更新时间:2024-05-09

资产设备管理制度

资产设备管理制度是企业运营的核心部分,旨在规范设备的购置、使用、维护、报废等全过程管理,确保资产设备的有效利用,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包括哪些方面

1. 设备购置:明确设备采购流程,包括需求分析、预算审批、供应商选择、合同签订等环节。

2. 设备使用:规定设备操作规程,确保安全操作,减少故障发生。

3. 设备维护:设定定期保养计划,制定故障处理程序,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4. 设备盘点:定期进行资产清查,确保账实相符,防止资产流失。

5. 设备报废:设立设备退役标准,规范报废处理流程,合理处置废旧设备。

6. 设备升级与更新:根据技术发展和业务需求,适时进行设备更新换代。

7. 责任制度:明确各部门及员工在设备管理中的职责,落实责任追究机制。

重要性

资产设备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方面,它能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因设备管理不当导致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良好的设备管理能提升生产效率,减少停机时间,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此外,通过制度化管理,还能培养员工的责任心,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方案

1. 建立完善的设备档案:详细记录每台设备的购置日期、型号、性能参数、维修记录等信息,便于追踪管理。

2. 实施设备使用培训:对新入职员工和新设备使用者进行操作培训,确保他们了解设备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3. 设定设备绩效指标:如设备利用率、故障率等,以此评估设备管理效果,为改进提供依据。

4. 定期审计与评估:由内部审计部门或第三方机构定期对企业设备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 引入信息化管理工具:利用erp系统或专门的设备管理软件,实现设备管理的数字化、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

6. 激励机制:对于在设备管理中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适当的奖励,激发其积极性。

资产设备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全员参与,通过持续优化和完善,使之成为企业稳健运营的重要支撑。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资产设备管理制度范文

第1篇 师大后勤发展总公司资产设备管理办法

师大后勤发展总公司资产、设备管理暂行办法

根据《_师大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精神和《_师大后勤发展总公司固定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后勤资产实行所有权、经营权分离。后勤所有资产均为国有资产。总公司对原后勤资产、设备和新增资产、设备具有使用权。后勤发展总公司应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及安全。为切实落实职责,更好地管理、使用资产,特制订本办法:

一、管理范围

1、能够独立使用一年以上且单价在2000元以上(含2000元)的经营、服务、管理设备;

2、能够独立使用一年以上且单价在200―500元的一般设备及所有家具;

3、能够独立使用一年以上且单价在200元以下的低值物品;

4、凡满足上述条件的,无论来自何种经费开支或何种渠道(自制、捐赠、调拨等),均列入资产设备管理范围进行管理。

二、管理机构

1、设备与实验管理处是学校资产、设备主管部门;

2、产业后勤管理处、计划财务处、监察审计处、设备与实验管理处等部门对总公司资产设备管理行使监督职能;

3、总公司办公室为总公司内部设立管理部门。

三、计划与申报

1、申购仪器设备必须坚持“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程序规范、勤俭节约”的原则;

2、各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分轻重缓急,有计划地进行申报,计划一般每年年底申报一次,申报计划交办公室汇总,经总公司办公会议确定后,原则上不予变动;

3、每年年中总公司对计划作一次集中调整,若确有特殊原因需变更计划的,在此期间办理计划变更手续;

4、确系工作需要,临时急需采购资产、设备,应由使用部门提交申请,经过相应的审批程序后予以办理;

5、在申报设备计划时,应注意该设备性能的适用性、房屋水电情况的可行性及该设备的效益;

6、申报金额在2000元以上的项目,应详细写明设备的名称、型号、数量、金额、推荐生产厂家、用途、人员配备、配套条件等情况。

四、经费管理

1、每年年底由办公室、财务结算中心根据申报计划制订资产、设备经费预算,经与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协商,根据协议,总公司在年度总经费中划块下达经费指标,由办公室负责该项经费的日常管理工作;

2、申报金额在200元以下的物品,经费从部门的运行经费中开支,由部门负责人签批;

3、申报金额200元以上的物品,由总公司办公会议讨论通过后,总经理签批执行;

4、根据学校规定,申报物品金额较大的,由总公司办公会议讨论通过,报经学校设备处批准后执行;

5、单价在2000元以上的大型设备的购置,由使用部门组织有关人员论证并填写“论证表”,经办公室预审后,由分管公司领导提交总公司办公会议通过后方能组织购置。

五、购置与验收

1、申报计划经总公司办公会议通过后,原则上由配送中心负责组织购置,专业性比较强的资产设备,由设备使用部门派专人协助采购,配送中心必须严格执行资产、设备购置计划;

2、数量大、金额高的资产、设备采购任务,由配送中心会同学校设备处按规定办理,采购应有二人以上进行,必要时检查审计处派员参与;

3、所有资产、设备的购置均应经相应审批后方能进行,未办理相应审批手续,擅自采购资产、设备的,一般不予报销;

4、资产、设备的采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必须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有关廉政措施或规定,凡属国家规定的专控商品,均应办理“专控商品审批手续”,按规定组织采购;

5、采购渠道应保证资产、设备有较好的质量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且有较合理的价格。大宗物品的采购必须进行招投标;

6、资产、设备到货后一周内,使用部门应组织有关人员及时严格验收,按规定认真填写资产、设备验收单并办理相应的领用手续,由于部门或个人未进行及时验收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由当事人承担相应责任。

六、使用与管理

1、设备验收合格并办理有关手续后即列为相应资产,归口办公室建立资产、设备分类账、分户账,并将资产、设备编号入库,资产、设备卡片及入库单由办公室保留一份、各部门保留一份(应由专人保管);

2、部门应有明确的资产、设备管理岗位职责,对资产、设备的使用、保管、维护要有专人负责,资产、设备保管及使用人必须熟悉资产、设备的性能、原理和操作方法,并具备一定的维护保养知识,保管人员要随时掌握资产、设备的状态和使用情况,做好资产、设备的动态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向本部门和总公司办公室报告,并办理有关手续(如及时办理资产、设备的报失、报损、报废、维修等手续),保管人员要做好资产、设备的日常保管工作,根据不同情况做好防火、防潮、防锈、反腐、防尘、防雷、防热等工作;

3、年底由总公司办公室列出各部门的全部资产、设备账,下发至各部门,以便核对管理,设备的保管人员必须认真做好资产、设备的统计、审核工作,如实反映资产、设备的数量、质量及变动情况,各种凭证应妥善保管,定期核对账、物、卡。保管人员要加强资产、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每年对账一次,保证做到账、物、卡相符;

4、保管或使用人不负责任,造成资产、设备损坏、丢失等情况,应按有关资产、设备损坏、丢失赔偿规定处理。

七、资产、设备的维修

1、经费按有关协议执行;

2、零星维修的,按零星维修相应办法办理;

3、常检修的,由部门经理在运行经费中掌握使用,金额在200元以上的须明确检修计划、经费预算、报经总公司办公室,经批准后方能进行;

4、突击抢修的,须及时与办公室或部门领导通报并补办相应手续。

八、出借与调拨

1、原则上公司的资产、设备不外借。各部门应加强对各类生活用品(照相机、录音机、电视机等)的管理,杜绝公物私用;

2、若确需要借用者,应办理严格的借用手续,一般须经分管总经理同意,贵重物品(2000元以上)的出借须由总经理同意后方能办理借用手续;

3、资产、设备在出借、归还时都应严格做好验收工作,若有丢失或损坏,应按规定予以赔偿;

4、总公司内部之间及总公司与学校各部门之间若需长期借用设备,须报设备管理部门办理调拨手续。

九、报废、报损与报失

1、报废、报损条件

①超过耐用期限,且已无法使用的资产、设备;

②因各种因素损坏,已无法修复的资产、设备;

③损坏的资产设备,其修理费用超过该资产设备原价值百

分之五十的;

④因耗能大、污染环境等原因淘汰的产品,各种指标无法适应当前工作要求的资产设备;

⑤没有超过正常使用年限,属人为或自然灾害造成损毁的资产、设备。

2、报废、报损手续

申报资产、设备报废、报损,应本着勤俭节约的方针,严格遵守资产设备的报废、报损条件并严格审核:

①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并填写报废审批表;

②使用部门分管领导组织本部门有关人员对申请报废的资产设备进行初审并填写初审意见;

③将附有初审意见的报废审批表呈报学院有关职能部门审查;

④经审查认定符合报废条件的予以报废;

⑤将报废资产进行折售或其他妥善处理后,将有关资料及折售款交总公司财务或学院财务;

⑥凭完整资料到资产管理部门销账、冲销财产。

3、若发现资产、设备丢失,使用或保管人员应及时报失,总公司将作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作出相应的处理意见。

第2篇 生产技术部固定资产设备管理科员工作职责

第一条服从固定资产及设备管理专责的领导,尽职尽责,做好公司固定资产、设备管理和监督检查的各项工作。

第二条协助固定资产及设备管理专责建立、健全各项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及公司各类固定资产设备台帐。组织各分公司做好设备固定资产的选型、使用、迁移及更新工作,经常对各分公司设备、建(构)筑物、设备基础定期检查,做到帐、卡、物相互一致,并对各类固定资产进行鉴定评级,及时消除缺陷和隐患,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第三条协助固定资产及设备管理专责监督、检查各分公司的设备管理工作,包括设备技术管理档案和有关的基础资料台帐的建立健全及各分公司对设备定期维护保养、机电设备完好标准等的落实情况。

第四条协助固定资产及设备管理专责监督、检查各分公司计量设备的管理工作,包括计量设备技术管理档案和有关的基础资料的建立健全及各分公司对计量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并协助各分公司按计划对计量设备统一送检或联系有资质的单位到现场检定。

第五条协助固定资产及设备管理专责监督、检查各分公司特种设备的管理工作,包括特种设备技术管理档案和有关的基础资料的建立健全及各分公司对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等的落实情况。并每年定期请具有检验资质的单位对各分公司的特种设备进行进行检验。

第六条参加检修会议,协助固定资产及设备管理专责对发生的设备事故及时进行组织抢修,迅速恢复生产,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并对设备事故调查、分析,提出处理意见,并做好相关记录。

第七条协助固定资产及设备管理专责经常分析研究设备的技术状况,总结推广设备管理经验。并组织各分公司学习推广应用新材料、新设备及现代化设备管理手段和方法。

第八条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学习有关业务知识,不断提高工作能力,认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完成领导交派的其它各项工作任务,确保部门整体工作有效开展。

第3篇 信息资产设备管理制度

第一章 范围及职责

第一条 本制度适用于信息资产的管理,包括:获取、分类、使用和处置以及安全设备的管理。

第二条 本制度中的信息资产是指可以存储信息数据的信息载体,包括:硬件、软件、数据(电子数据)、文档(纸质文件)、人员、服务设施、其他。

第三条 某某单位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主要负责信息资产的分类、汇总、使用与处置方法,以及安全设备的选型、检测、安装、登记、使用、维护和储存。

第四条 计算机资产统计信息的范围包含但不限于:计算机主机名、ip地址、mac地址、使用人/责任人、所属部门、物理位置、服务器的内外网ip对应等。

第二章 信息资产的获取

第五条 软件、硬件设施、服务性设施等的获得主要以采购的方式获得,采购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采购和验收。

第六条 数据信息资产的获得来源主要为:外包供应商、市场信息、其他信息。

第三章 信息资产的分类

第七条 各部门根据业务流程列出信息资产清单并将每项资产的资产类别、信息资产编号、资产现有编号、资产名称、所属部门(组别)、管理者、使用者、地点等相关信息记录在资产清单上。

第八条 资产的分类原则和编号原则如下:

1、硬件

1) 计算机设备:(台式机、笔记本)、服务器;

2) 存储设备:磁带机、磁盘整列、磁带、光盘、软盘、移动硬盘等;

3) 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网关、程控交换机等;

4) 传输线路:光纤、双绞线、电话线(布线)、电源线;

5) 安全设备:硬件防火墙、入侵检测、网络隔离设备(如网闸)、身份验证等;

6) 办公设备: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传真机、碎纸机、写字白板、应急照明设备等;

7) 保障设备:动力保障设备(ups、变电设备)、空调、保险柜、文件柜、门禁、消防设施等;

8) 其他设备;

2、软件

如:操作系统、系统软件(office/autocad)、应用软件(生产软件)、网管软件、杀毒软件、财务软件、开发工具和资源库等;

3、电子数据

存在电子媒介的各种数据资料。如:源代码、数据库数据、各种数据资料、系统文档、运行管理规程、计划、日周月报告、财务报告(电子版本)、用户手册、方案、电子设计图纸等;

4、纸质文件

纸质的各种文件。如:传真、电报、合同、纸张图纸等;

5、服务性设施

如:供电、供水、保洁、门禁、消防设施等;

6、人员

如:各级领导、各级正式雇员、临时雇员等;

7、其他。

第九条 按照《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技术标准》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要求,按照信息资产的公开和敏感程度,将信息资产化分为不同的保护等级,并对不同等级的信息资产进行保护,确保信息安全。各部门要将所有的移动介质和电子文件按照敏感性和重要程度分为不同的保护等级,保密级别与保密期限由持有人自行定义。

第十条 识别各个流程的各类关键信息资产,最终办公室汇总,并每半年进行一次更新,确保重要信息资产的完备性(重要信息资产没有遗漏和缺失)和准确性(信息资产的保密级别和重要程度能够真实反映信息资产的状态)。

第十一条 对信息资产进行编号,同时对重要信息资产进行标识:文档需有固定版本编号规则;硬件设备粘贴在设备明显位置处。

第四章 信息资产的使用和处置

(一)硬件资产的使用和处置

第十二条 硬件的使用处置包括购买/接收、使用(交接、维修、重用)、处置等有关内容。

第十三条 购买新的硬件设备或者从其他部门接收转移的设备时,要核对设备清单,对相关设备进行测试验证,然后登记。由资产管理员对硬件设备进行管理,明确设备管理职责。

第十四条 硬件资产的保存

1、机房选址要避免在地下室、一楼(水淹和渗水)和顶层(渗水和失火时火向上燃烧),同时考虑相邻楼层的活动(避免热源和渗水);

2、处理敏感数据的信息处理设施放在适当安全的位置,以减少在设备在使用期间信息被窥视的风险,保护储存设施以防止未授权访问;

3、设备的选址应采取控制措施以减小潜在的物理威胁的风险,例如偷窃、火灾、爆炸、烟雾、水(或供水故障)、温度、湿度、尘埃、振动、化学影响、电源干扰、通信干扰、电磁辐射和故意破坏;

4、禁止在信息处理设施附近进食、喝饮料和抽烟;

5、对专门保护的部件要予以隔离,以满足特殊安全要求;

第十五条 硬件资产的日常使用安全

1、所有的硬件资产必须明确设备的使用人员/管理人员,明确职责;

2、硬件资产的使用人(或管理人),在使用或管理硬件资产时,要注意硬件资产的安全性、机密性、完整性,防止信息载体的毁坏和信息的泄密,防止信息处理设施的滥用;

对设备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发生毁坏,丢失等问题时能够及时处置;

3、新硬件设备接入网络按照相关规定处理;

4、在人员上岗时,可根据需要为上岗人员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包括电脑(笔记本或台式机),电话机,其它办公用品;办公室根据该工作人员所处部门、工作性质为其设置相应的办公网访问权限;

5、需要使用移动计算设备(包括笔记本、无线网卡、移动硬盘和u盘)的用户,应得到办公室负责人的同意后方可使用;

6、对于无人职守的设备,要明确管理人员,加强物理安全控制。

第十六条 硬件资产的转移安全

1、当设备迁移时,必须先对设备中存储的重要信息进行备份;

2、设备迁移完成后,必须检查设备是否损坏;

3、设备迁移出本单位时,设备中禁止存放重要信息,以防止机密信息泄露或泄露的风险增加。

第十七条 办公地点外使用任何信息处理设备必须通过管理者授权。场外设备的保护要考虑下列内容:

1、离开本单位的设备和介质(如现场的设备和介质),必须有人值守或委派负责人(或者公共场所放置的需要有人值守或监视系统);

2、制造商保护设备用的说明书要始终加以遵守,例如,防止暴露于强电磁场内;

3、根据风险的不同采取足够的安全保障措施,以保护离开办公室设备的安全。

第十八条 硬件资产的处置和重用

1、存储设备销毁前,必须确保所有存储的敏感数据或授权软件已经被移除或安全重写;

2、服务器、主要网络设备的处置由办公室进行安全处置;

3、台式机、打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等it设备的处置由办公室进行并做登记;

4、如需报废时,应向主管部门提出报废申请,经批准后报废。

(二)软件资产的使用和处置

第十九条 软件资产的使用

1、所有的软件资产必须设置专人管理,明确职责,避免软件资产的丢失,泄密;

2、所有正版软件实体由办公室专人保管,在安装软件时要规定使用权限,防止非授权访问;

3、按照《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中“备份与恢复管理”章节要求,对重要系统进行备份;

4、当人员离职或岗位变动,需要回收有关的软件,必要时,由办公室技术人员对离职人员使用的软件进行卸载,删除。

第二十条 软件资产的处置:对过时或确认无效的软件资产,定期进行清除。

(三)电子数据的使用和处置

第二十一条 电子数据的使用

1、对所有电子数据进行分类/分级,标识未授权人员的访问限制,不同安全级别的数据应存储在不同的区域,按类按级传达,便于信息的安全管理;

2、不同类型的电子文件按照统一规律存放在个人电脑或服务器中,便于整理和查阅以及工作交接时转移;

3、所有电子文件保存在电脑或服务器中,并按照《备份和恢复管理制度》规定的备份频率定期进行备份;

4、对于存于服务器上的电子数据的访问,根据服务器提供服务的不同与部门/职务的不同,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避免非授权访问;

5、对于内部公开级别的电子信息,其使用要控制在内部,禁止带出;

6、对于秘密级别以上的电子文件的处理过程,必须保障数据的完整性、机密性和可用性;

7、对于秘密级别以上的电子文件的使用,系统应进行审计;

8、对于秘密级别以上的电子文件的传输,必须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加以保护,如加密传输、分散传输等;

9、在整理电脑中的电子数据时,要小心操作,确认后再进行处理,避免由于误操作将有用的电子数据删除。

(四)纸质文档的使用和处置

第二十二条 纸质文档的使用

1、所有的秘密级以上的纸质文件资料要(通过标签或其它方式)标识出资产的保密级别,分类存放,不同安全级别的纸质文件应按类按级传达,便于纸质文件的安全管理;

2、对于比较重要的纸质文件(机密级别以上)必须保存在带锁的文件柜或保险柜中,钥匙由专人保管;

3、对于纸质文件的保存期限依据实际要求制定和实施;

4、对于比较重要的纸质文件的使用过程,必须注意信息的保密,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5、对于比较重要的纸质文件的传输,必须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加以保护,如专人递送、分散传输等。

第二十三条 纸质文档的处置

1、实体数据资料达到保存期限后,必须将其撕毁或者粉碎到读不出来为止,避免实体数据资料的泄密;

2、对于重要纸质文件的销毁,如财务纸质文件,要求两人以上在场,防止信息的泄密。

(五)人员招调、在职、离职

第二十四条 所有人员的招调、在职、离职安全管理按照《用户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实施。

(六)服务性资产的使用和处置

第二十五条 所有服务性资产要设置专人管理,定期维护,避免损坏、非授权使用或丢失。涉及服务性的合同,相关管理部门在签署合同时,应审核涉及信息保密的相关条款。

第二十六条 当服务性设施损坏,如果可以维修,由负责人联络相关人员进行维修,如果涉及到第三方,依据《用户管理制度》对第三方进行管理。

第二十七条 当服务性设施损坏,不可维修,只能报废时,应联络相关管理部门提出报废申请。

第五章 安全设备管理

(一)设备的选型

第二十八条 严禁采购和使用未获得销售许可证的信息安全产品。

第二十九条 应优先采用我国自主开发研制的信息安全技术和设备。

第三十条 避免采用境外的密码设备。

第三十一条 如需采用境外信息安全产品时,必须确保产品获得我国权威机构的认证测试和销售许可证。

第三十二条 使用经国家密码管理部门批准和认可的国内密码技术及相关产品。

第三十三条 终端物理隔离必须使用国家保密局认可的隔离卡或采用国家保密局认可的其他方式。

(二)设备检测

第三十四条 信息系统中的所有安全设备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国家标准《数据处理设备的安全》、《电动办公机器的安全》中规定的要求,其电磁辐射强度、可靠性及兼容性也必须符合安全管理等级要求。

(三)设备安装

第三十五条 设备符合系统选型要求并获得批准后,方可购置安装。

第三十六条 凡购回的设备均须在测试环境下经过连续72小时以上的单机运行测试和联机48小时的应用系统兼容性运行测试。

第三十七条 主机、服务器、网络设备、安全设备等上架运行前必须通过安全检测,禁止安装有默认操作系统的主机、服务器直接接入系统。

第三十八条 通过上述测试后,设备进入试运行阶段,试运行时间的长短根据业务需要动态设定。

第三十九条 通过试运行的设备才能接入生产系统,正式运行。

(四)设备登记

第四十条 对所有设备均应建立严格完整的购置、移交、使用、维护、维修和报废等记录,认真做好资产登记和管理工作,保证设备管理的正规化。

(五)设备使用管理

第四十一条 每台设备的使用均应指定专人负责并建立详细的运行日志。

第四十二条 由责任人负责进行设备的日常清洗及定期保养维护,做好维护记录,保证设备处于最佳状态。

第四十三条 保证设备在其适宜的使用环境下工作。

第四十四条 一旦设备出现故障,管理员如实填写故障报告,通知有关人员处理。

(六)设备维修管理

第四十五条 设备由专人负责维修,并建立满足正常运行最低要求的易损件的备件库。

第四十六条 根据每台设备的使用情况及系统的可靠性等级,制定预防性维修计划。

第四十七条 对系统进行维修时必须采取数据保护措施,安全设备维修时应有安全管理员在场。

第四十八条 对设备进行维修时必须记录维修对象、故障原因、排除方法、主要维修过程及维修有关情况等。

第四十九条 对设备应规定折旧期,设备到了规定使用年限或因严重故障不能恢复,由专业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鉴定和残值估价,并对设备情况进行详细登记,提出报告书和处理意见,由主管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方能进行报废处理。

(七)设备储存管理

第五十条 设备储存环境应符合出厂标称要求。

第五十一条 建立详细的设备进出库、领用和报废登记。

第五十二条 必须定期对储存设备进行清洁、核查及通电检测。

第五十三条 安全产品及保密设备必须单独储存并有相应的保护措施。

第六章 附则

第五十四条 本制度由某某单位负责解释。

第五十五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执行。

《资产设备管理制度(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