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技术部管理制度旨在确保生产流程的高效运行,提高产品质量,保障员工安全,并优化资源利用。该制度涵盖以下几个核心方面:
1. 生产流程管理
2. 技术标准与规程
3. 设备维护与更新
4. 质量控制体系
5. 员工培训与技能提升
6. 安全操作规定
7. 环境保护措施
8. 应急处理机制
1. 生产流程管理:明确各生产环节的责任分工,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确保按时交付。
2. 技术标准与规程:设定并执行统一的技术规范,确保产品一致性,减少误差。
3. 设备维护与更新:定期检查设备,预防故障,适时引进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4. 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全面的质量检验程序,从原料到成品,全程监控,保证质量。
5. 员工培训与技能提升:提供持续的技能培训,增强员工专业能力,激发创新精神。
6. 安全操作规定:设立严格的安全规章制度,预防事故,确保员工人身安全。
7. 环境保护措施:遵守环保法规,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实施绿色生产。
8. 应急处理机制:制定应对突发情况的预案,如设备故障、产品质量问题等,快速响应。
生产技术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在于:
- 提升生产效率:通过规范流程,减少浪费,提高生产线的运行效率。 - 保障产品质量:严格的规程和技术标准确保产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 - 保证员工安全:安全规章制度可以预防事故,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 - 环保合规:遵守环保法规,塑造企业良好社会形象,避免因违规带来的风险。 - 降低运营成本:通过设备维护和更新,减少维修费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1. 制定详细的操作手册,明确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和流程。
2. 定期进行技术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
3. 设立质量监督小组,定期抽查生产流程,确保质量标准的执行。
4. 实施设备预防性维护计划,减少非计划停机时间。
5. 建立反馈机制,鼓励员工报告潜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6. 定期评估和更新制度,以适应生产环境和技术的变化。
通过这些方案的实施,生产技术部管理制度将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推动生产效率、质量和安全性的全面提升。
第1篇 生产技术部负责人安全管理职责
1、认真贯彻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严格执行行业规章制度。
2、参加工程建设安全工作会议和工程验收试运工作。
3、参加公司组织的电力工程建设安全大检查。协助基建部门做好建设项目施工技能培训工作。
4、参与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开发、研制和试用的推广工作。
5、参与施工现场标准化作业、安全性评价、危险源分析和预控措施的研究。
6、参与工程建设人身伤亡及其他有关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和反事故技术措施的制订。
第2篇 企业生产技术部门物资管理规范
企业生产技术部门的物资管理
1.物资管理的任务
①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企业必须做好物资的采购、保管、发放工作,保证按质、按量、按品种规格、按时间,成套齐备地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方面不断地进行。
②促进技术进步。
物资管理部门要密切配合企业的生产技术部门,改革生产工艺。
③节约物资消耗。
企业要通过物资消耗定额的制定、贯彻和检查、督促,配合生产技术部门或其他的物资使用部门改进生产技术、加强管理以降低物资的消耗,并且要努力消除和减少物资在储运过程中的各种损耗。
④提高物资周转率。
搞好物资管理、提高物资周转率,对企业来说,意味着少占用流动资金,减少利息支出,降低物资保管的损耗和费用。
⑤降低物资供应费用。
当物资有多种供应来源而且企业有权自由选择时,企业应当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选择价格低廉和路途近、交通方便的货源。
⑥遵守国家的政策法令。
⑦适应企业发展。
物资管理的上述任务是相互联系的,应当全面理解和执行,才能保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物资管理的内容
①制定合理先进的物资消耗定额。②确定正常的物资储备定额。③编制物资采购计划。
④搞好仓库管理和物资节约工作。⑤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3.物资分类
(1)按物资在生产中的作用分类
①主要原材料。②辅助材料。③燃料。④动力。⑤工具。
(2)按物资本身的自然属性分类。
①金属材料。②非金属材料。③机电产品。
(3)按物资的使用范围分类。
①基本建设用料。②生产产品用料。③经营维修用料。④科学研究用料。
⑤技术措施用料。⑥工艺装备和非标准设备用料。
4.物资管理的组织形式
(1)职能式组织;(2)区域式组织;(3)产品式组织;(4)内外分工式组织。
企业专门成立物资采购部门,全面负责物资采购和对外业务联系;而企业内部的物资管理全部由生产部门统一管理,实行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工作的高度分工。
5.物资消耗定额的作用
物资消耗额是指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制造单位产品或完成单位劳务所必须消耗的物资数量的标准。
(1)物资消耗额是编制物资供应计划的重要依据。
(2)物资消耗定额是科学地组织物资发放工作的重要基础。
(3)物资消耗定额是控制企业合理使用和节约物资的有力工具。
(4)物资消耗定额是促进企业提高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工人操作水平的重要手段。
6.物资消耗定额的制定
物资消耗定额的制定是按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等分别制定的,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1)主要原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
单位产品原材料工艺消耗定额=单位产品净重+各种工艺性消耗的总和
单位产品材料供应定额=工艺消耗定额×(1+材料供应系数)
(2)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的消耗定额的制定可按不同的用途分别加以制定。
7.物资消耗定额的管理
(1)编制定额文件。(2)执行。(3)建立健全物资消耗的原始记录和做好统计工作。
(4)考核。(5)修订。
8.物资储备定额的作用
(1)物资储备定额是编制物资供应计划的主要依据。
(2)物资储备定额是企业监督库存动态,使库存经常保持在合理水平上的必要工具。
(3)物资储备定额是核算企业流动资金的重要依据。
(4)物资储备定额是确定物资储备面积和储备数量的依据。
9.物资储备定额的组成
(1)经常储备定额(2)保险储备定额(3)季节性储备定额
10.物资储备定额的制定方法
参见第五章(库存控制)的阐述。
11.物资供应计划的任务
(1)确定企业计划期各项任务所需物资,作出部署和安排,搞好企业内的物资供需平衡。
(2)按计划组织进货,根据生产进度和时间要求,按质、按量、按时,齐全地向车间班组发料。
(3)充分利用企业的物资资源,减少和杜绝积压浪费,降低费用,加速周转,以提高效益。
12.编制物资供应目录
(1)物资供应目录是编制物资供应计划和组织物资采购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中设计、工艺等部门正确选用物资的必要参考。
(2)物资供应目录的编制。
(3)物资供应目录的修订。
13.确定物资的需用量(直接计算法,间接计算法)
(1)主要原材料需用量计算(直接计算法)
某种主要原材料需用量=[计划产量+技术上不可避免的废品数]×[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计划回用废料的数量]
(2)辅助资料需用量的计算(直接计算法)
某种辅助材料需用量=(计划产量+废品量)×某种辅助材料的消耗定额
没有消耗定额的辅助材料,其需用量可采用间接计算法。
某种辅助材料用量=上年实际消耗量/上年产值(千元)×计划年度产值(千元)×(1-可能降低百分比)
(3)燃料需用量的计算(直接计算法)
实际品种的燃料需用量=计划产量×(标准燃料消耗定额/发热量换算系数)
发热量换算系数=实际使用燃料发热量/标准燃料发热量
(4)设备维修材料需用量的计算
每修理单位材料平均消耗量=修理某类设备用料的全年消耗总量/某类设备的全年修理单位数
14.确定物资存储量
期初库存量=编制计划时的实际库存量+期初前的到质量-期初前的耗用量
期末储备量=经常储备量+保险储备量
15.编制物资平衡表
某种物资的申请量=该种物资的需用量+期末储备量+期初库存量-企业内部可利用资源
16.加强物资采购管理的措施
(1)建立健全采购管理的各项制度,防止采购过程中的不正当行为发生。
(2)建立健全物资采购决策程序。
(3)一般
企业主要原材料及其他金额较大物资采购的重大事项,应当由厂长、经理、副厂长、副经理和相关部门负责人通过会议或其他形式实行集体决策。
(4)加强对采购物资的价格、质量、数量的监督。
(5)企业各级管理者对其审批的物资采购负有审查、监督责任。
(6)具备招标采购条件的应尽量实行招标采购。
(7)对采购管理全过程建立责任制度。
17.物资采购的内容
(1)分析市场供应状况、寻找物资来源。
(2)分析市场趋势,搜集市场价格、运输费用等有关资料,进行购价和成本分析。
(3)选择购货,与厂家洽谈,签订供货合同,获取所需物资。
(4)组织物资运输,验收入库及贷款结算,办理验收和退货手续。
18.采购管理的一般程序
(1)接受采购要求。(2)选择供应商。(3)订货。(4)订货跟踪。(5)到货验收。
19.仓库管理的内容
(1)物资的验收入库
①物资数量、品种、规格的验收。②物资质量验收。③把好入库三关。
(2)物资的保管。
①摆放科学。②质量不变。③账、卡、赁相符。
(3)物资的收发
①由定额供料员签发定额供料凭证。②严格按照供料凭单供料。
③实行工废、料废、超定额等要求补料的审核制度。④坚持退库和核销制度。
⑤实行核算、奖励制度。
(4)清仓盘点
①检查物资的账面粮与实存数是否相符。②检查收发物资是否错误。
③检查各种物资有无超储积压、损坏、变质等情况。④检查安全和库房设备有无损坏等。
(5)严格管理制度
①安全管理制度。②岗位责任制度。
20.节约物资的主要途径
(1)改革产品设计,减轻产品物资消耗。(2)采用先进工艺,减少工艺性物资消耗。
(3)采用新材料和代用材料。(4)实行集中、套裁等先进的下料方法。
第3篇 生产技术部职业卫生管理责任制范本
1、编制企业生产工艺、技术改进方案,规划职业病防治技术措施等,改善职工劳动条件,促进文明生产。
2、编制生产过程的技术文件、技术规程,制作和提供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来源、产生部位等技术资料。
3、负责落实建设项目中有关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的建设,确保与主体工程 “三同时”
4、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设立日常监测台账,协助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评价。
5、对生产设施、防护设施进行维护保养,检修,确保安全运行。
6、对本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技术责任。
第4篇 生产技术部管理制度范本
企业的生产有多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有不同的员工管理制度。以下的为某企业生产技术部管理制度,仅供参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强化生产管理,建立最佳的生产秩序,使生产管理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达到产品质量佳、消耗低、效益好的目的,确保公司的生产活动持续、稳定、可控,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公司生产管理,即从计划安排、原料进厂、生产过程到成品出库的生产全过程。
第三条制造管理部是负责全公司生产管理的职能机构。公司生产管理分两级:一级生产管理为制造管理部,二级生产管理为生产厂。二级生产管理必须服从一级生产管理指令,并建立二级生产管理办法。
第四条生产管理的各环节、各工序必须遵循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总目标,做好各项平衡,使其相互衔接、相互协调、紧密配合,组成一个完整有效的生产管理体系。
第二章管理职能
第五条管理职能
1、制造管理部负责公司原燃料采购、物流运输、生产、成品销售和技术质量、能源管理工作,负责公司总体生产组织、调度、指挥和协调工作,负责牵头公司年度、月度生产作业计划的制订与实施,负责日常停产检修计划审批。
2、工程部负责公司生产设备与备品配件的计划、采购和管理,负责公司检修计划的制订和实施,负责公司安全和计量管理。
3、运输部负责码头生产经营管理和公司运输计划的实施,以及本区域的设备和安环管理等。
4、生产厂负责生产区域的生产、技术质量、设备和安环管理等。
第三章生产、能源计划管理
第六条协调公司日常生产,负责公司总体生产、能源计划管理与跟踪实施、牵头制订与实施公司年度和月度生产经营计划、生产厂日常生产配比审批下发以及日常检修计划审核,负责原燃料和能源介质总体平衡工作,负责生产和能源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归档管理工作。
年度生产经营计划是公司生产的指导性文件,是对公司本年度生产的宏观安排,由制造管理部牵头,运输部、生产厂、财务部等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参与制订,经公司领导批准后下发给全公司各部门实施。
第八条月度生产经营计划(包括三个月的滚动计划)是公司日常生产管理的依据,是公司生产任务的统筹安排和考核依据。月度生产经营计划以公司的年度计划大纲为依据,结合年度大中修安排,由制造管理部负责制订,经公司领导批准后下发给全公司各部门实施。
第九条工程部每月20日前将下月“公司大中修计划”(包括三个月的滚动计划)报制造管理部,作为月度生产经营计划安排的依据;每年11月15日前将下年“公司大中修计划”报制造管理部,作为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安排的依据。
第十条公司各部门收到公司月度生产经营计划后,要严格按照计划组织实施,并制订出本单位的具体运作计划。
第十一条生产经营计划一般不作调整,当生产条件发生重大变化,致使计划无法执行,经公司分管领导批准,由制造管理部下达更改计划,并通知相关单位执行。
第十二条每星期五上午10时,由制造管理部主持召开生产主办周例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计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码头部、生产厂、工程部及制造管理部各相关主办参加
第四章生产调度管理
第十三条因目前公司生产流程较短,故只设立一级生产调度机构,即制造管理部值班室,是代表公司主管生产领导组织、调度,指挥公司日常生产。
第十四条制造管理部值班室职责
1、实行四班三倒制,每天24小时监控公司生产动态,根据生产系统最优化、效益(率)最大化原则以及上级领导安排,认真组织、调度、指挥公司生产,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顺行和可控
2、负责当班生产调度、指挥和协调工作,负责生产过程突发事件的总体协调、跟踪、管理和汇报工作;
3、及时传达上级领导的指示和生产安排,并负责检查贯彻情况,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4、通过与内、外部进行协调,认真搞好当班水、电、气(汽)等能源介质的平衡调度工作,检查掌握大宗原燃材料进货、消耗及库存情况,确保生产连续性;)
5、负责日常计划检修时内部单位之间或内部与外部各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并及时跟踪日常检修计划的准备和进展情况。
6、认真做好记录,填写好“制造管理部值班室交接班本”和“制造管理部值班室记录本”,每日7时前编制好前一天的“生产日报表”。
第十五条运输部和生产厂值班作业长负责本流程的生产组织工作,在组织、指挥本单位日常生产时,如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向制造管理部值班室汇报。正常情况下,当班生产情况应在下班前30分钟汇报,当日生产情况应在次日3时前汇报。
第五章日常停产检修计划审批管理
第十六条日常停产检修计划审批管理原则
1、日常停产检修计划审批总体原则:辅助从属于主体、相关单位联合、公司效益最大化。
2、日常停产检修,按规范程序进行报批;检修的组织单位要妥善处理好生产与检修之间的协调关系,实现生产运行稳定、有序、可控。
第十七条日常停产检修计划的报批,日常计划停产检修的申报:各单位日常停产检修要有预见性和前瞻性,务必做到事前有计划。
1、各生产单位对提前48小时以上(含48小时)申报的计划检修,审批流程:生产单位工程部制造管理部
生产单位,并由制造管理部传阅其它相关单位。
2、各生产单位对于在48小时内申报的计划检修,审批流程:生产单位制造管理部生产单位,并由制造管理部传阅工程部及相关单位。
3、各生产单位对停产8小时(含8小时)以上的计划检修,要求提前48小时请示;计划停产检修4至8小时(含4小时),要求提前20小时请示;计划停产检修4小时以下,要求提前16小时请示。
4、各生产单位对4小时(含4小时)以上的计划检修用oa形式申报,经制造管理部协调、平衡和批准后,方可进行。
5、各生产单位对4小时以下的计划检修可按规定提前16小时电话请示制造管理部领导,由制造管理部通知当班调度执行。
6、动力能源系统的停产检修计划一律通过oa系统报批。
7、遇到计划停产检修的申报时间在节假日,通过oa系统无法办理,可先向制造管理部领导申请计划停产检修,事后按规定程序补办审批手续。
第十八条制造管理部值班室对各单位的检修事项进行全程跟踪、协调,对于检修单位提出需协助解决的事宜,应主动积极给予帮助。
第十九条制造管理部或检修单位结合生产运行的实际情况,可对停产检修的起始时间作适当的调整。
第二十条各单位严格按申报时间组织好检修工作,允许超时或缩短检修时间误差10%。
第二十一条检修单位在设备停产和检修具备复产条件时,应在20分钟以内向制造管理部值班室汇报。
第二十二条非计划停产检修的单位,应在20分钟以内向制造管理部值班室汇报。
第二十三条制造管理部值班室在值班记录本中详细记录各单位停产检修的情况,并在每天的早调会上进行汇报。
第二十四条各单位大、中修的计划准备和实施由工程部负责,制造管理部配合。
第六章采购销售管理
第二十五条负责公司原燃料、生产资财采购,产品销售、库存管理及清盘库工作,原燃料消耗、废弃物控制及资源综合利用工作。
第二十六条面向市场、实时掌握市场原燃料供应和成品需求情况,并定期同内部相关部门和单位交流用户对我公司产品质量的反馈信息及合理化建议。
第七章物流料场管理
第二十七条负责从原料-成品整个运输环节管理、对口码头相关联络工作、与原料、成品运输船队联络、费用结算、业务洽谈等相关工作,负责厂内物流协调、平衡工作,负责与生产辅料运输部门各项业务联络工作
第二十八条负责日常船期、运输计划的制订、下发和组织实施,相关单位收到计划后,严格按计划执行,以利于协调内、外部运输关系,保证物流通畅。
第二十九条根据各业务单位需求安排称量业务、负责编写司磅操作及管理规程、计算机软件的增加、修改、调整、备份管理、司磅数据统计、司磅设备点检作业、编制司磅作业各类设备故障应急、紧急处理预案
第三十条科学管理原料场现有场地,合理堆放原燃料,既有利于原燃料的卸车和转送,也有利于原燃料质量的追溯和转运成本的降低。
第八章技术质量管理
第三十一条由于公司是新投产的生产流程,因此投产前必须建立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公司在生产理顺并通过外审后,必须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第三十二条制造管理部负责公司质量活动的管理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的具体实施,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日常监督检查及考核。
第三十三条各部门、生产厂负责职能范围质量活动的策划、实施、管理、日常监督检查及考核。
第三十四条制造管理部规定各种原燃材料、在制品、最终产品所执行的标准,并制定各产品的技术要求或技术质量管理办法。各部门、生产厂根据产品标准、技术要求及技术质量管理办法等文件,编制本厂工艺技术及产品质量文件,并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
第三十五条制造管理部及各部门对工艺及产品质量文件执行情况进行两级检查监督,当上下工序间出现工艺条件矛盾时,制造管理部应进行工序间的协调。
第三十六条为规范在制品及最终产品质量的判定,技术质量部制定相应的产品质量管理制度,所有在制品、最终产品须按产品质量管理制度进行判定及统计。不合格品经批准或按相关文件规定可作改判、降级、让步使用或报废等处置,但需做好记录。
第三十七条制造管理部负责质量检验的管理,组织制订质量检验管理制度,负责外购原(燃)材料、辅助材料、在制品、最终产品的质量检验。
1、检验策划→采购(生产)计划→监视、测量(取制样、理化检测等)→判定→合格品转移和交付、不合格品处置→质量反馈→检验策划
2、各采购(或自产)产品的检验管理部门组织采购(或生产)、使用单位策划检验项目、频次、检验标准或方法。新增采购(或生产)品种或新增、修改检验项目、频次、检验标准或方法,由使用单位向检验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再由检验管理部门组织相关单位策划检验项目、频次、检验标准或方法。
3、建立相关的程序(或作业文件)对外购原(燃)材料、辅助材料实施质量控制,检验合格后才能投入生产,不合格则进行处置(包括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和处置,处置主要包括拒收、降级使用、另外存放或放行等)。
4、产品的使用单位负责提出质量检验项目、频次的需求,并跟踪、反馈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质量状况。
5、检验和试验状态分待检、待定、检验合格、检验不合格四种进行标识。码头部负责外购原(燃)材料、辅助材料的标识,生产单位负责本工序产品的标识。
第三十八条以工序质量保证产品质量,各生产工序生产前必须建立相关的作业文件(或工艺操作规程)并确保操作人员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并重点对生产过程的关键工序进行管理,对关键工序必须建立质量控制点实施控制。项目投产前由制造管理部组织相关的技术人员组成确认小组对关键工序进行确认,并对关键工序在安全、设备、工艺方法、人员、文件管理、检测设备及数据、工序衔接、统计技术应用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并按要求实施控制。
第三十九条生产过程有关的文件、技术标准、工艺规程、记录、通知、会议纪要等必须处于受控状态,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现行有效。
第九章考核
第四十条生产管理相关考核.
1、年度、月度生产经营计划完成率纳入公司绩效考核办法考核。
2、对不服从制造管理部值班室统一调度和日常检修安排的单位制订具体的考核办法,并严格实施。
3、针对物流料场和技术质量制订具体考核方法,另行下发。
第十章附则
第四十一条本办法颁发之日起执行,试行一年后再根据运行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第四十二条本办法由制造管理部负责解释。
第5篇 生产技术部门 技术管理内容
(1)贯彻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以及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命令、决定、通知等,严格执行上级部门颁发的各种生产技术标准和要求。
(2)建立健全本企业与生产有关的技术标准及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并进行贯彻落实。
(3)制定矿井采区、工作面及其他井巷工程设计、审批、申报技术管理制度,并负责落实。
(4)制定矿井中长期、年度、季度采掘衔接计划技术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5)制定作业规程、操作规程与安全技术措施技术管理制度,并负责落实。
(6)制定矿井矿压监测技术管理制度,并负责落实。
(7)制定矿井支护材料、器材及代用品的使用管理制度,并负责落实。
(8)制定矿井残留煤炭资源回收工作技术管理制度,并负责落实。
(9)制定矿井技术档案、生产图纸、文件的管理制度,并负责落实。
(10)参与其他相关的技术工作。
第6篇 生产技术部固定资产设备管理科员工作职责
第一条服从固定资产及设备管理专责的领导,尽职尽责,做好公司固定资产、设备管理和监督检查的各项工作。
第二条协助固定资产及设备管理专责建立、健全各项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及公司各类固定资产设备台帐。组织各分公司做好设备固定资产的选型、使用、迁移及更新工作,经常对各分公司设备、建(构)筑物、设备基础定期检查,做到帐、卡、物相互一致,并对各类固定资产进行鉴定评级,及时消除缺陷和隐患,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第三条协助固定资产及设备管理专责监督、检查各分公司的设备管理工作,包括设备技术管理档案和有关的基础资料台帐的建立健全及各分公司对设备定期维护保养、机电设备完好标准等的落实情况。
第四条协助固定资产及设备管理专责监督、检查各分公司计量设备的管理工作,包括计量设备技术管理档案和有关的基础资料的建立健全及各分公司对计量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并协助各分公司按计划对计量设备统一送检或联系有资质的单位到现场检定。
第五条协助固定资产及设备管理专责监督、检查各分公司特种设备的管理工作,包括特种设备技术管理档案和有关的基础资料的建立健全及各分公司对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等的落实情况。并每年定期请具有检验资质的单位对各分公司的特种设备进行进行检验。
第六条参加检修会议,协助固定资产及设备管理专责对发生的设备事故及时进行组织抢修,迅速恢复生产,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并对设备事故调查、分析,提出处理意见,并做好相关记录。
第七条协助固定资产及设备管理专责经常分析研究设备的技术状况,总结推广设备管理经验。并组织各分公司学习推广应用新材料、新设备及现代化设备管理手段和方法。
第八条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学习有关业务知识,不断提高工作能力,认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完成领导交派的其它各项工作任务,确保部门整体工作有效开展。
27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