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1. 安全政策:确立信息安全的总体方针,明确保护档案信息安全的目标。
2. 风险评估:定期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威胁和脆弱性。
3. 访问控制:实施权限管理,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访问档案信息。
4. 数据加密:敏感档案应进行加密存储,防止未授权访问。
5. 灾备与恢复:建立灾备系统,确保在突发事件后能迅速恢复数据。
6. 审计与监控:记录并分析系统活动,及时发现异常行为。
7. 培训与意识:提高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定期进行培训。
1. 安全政策制定:由管理层主导,结合公司业务需求,制定全面的档案信息安全政策。
2. 风险管理:设立专门的安全团队,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风险应对策略。
3. 权限分配:根据职务和工作需要,授予员工适当的档案访问权限。
4. 加密标准:采用行业认可的加密算法,确保数据安全。
5. 灾备计划:制定详尽的灾难恢复计划,并进行定期演练。
6. 监控机制:设置日志系统,监控档案操作行为,及时报警异常。
7. 员工教育:定期举办信息安全培训,强调保密责任和防范措施。
1. “档案信息安全,人人有责。”
2. “未经授权,严禁私自复制、传播档案信息。”
3. “定期更改密码,保障账户安全。”
4. “发现信息安全问题,立即报告。”
5. “数据加密,保护隐私。”
6. “灾备预案,确保业务连续性。”
7. “知风险,懂防护,做信息安全的守护者。”
本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旨在构建一个稳定、安全的档案信息环境,确保公司业务的正常运行,同时保护公司及员工的权益。各级员工需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共同维护档案信息安全。在执行过程中,如有疑问或建议,应及时向管理层反馈,以便持续改进和完善制度。
第1篇 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为确保在信息化建设中的档案信息安全,经局领导班子研究,特制订如下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一、遵守保密规定,严格控制不应公开的档案信息。
二、保存档案数据信息的计算机不得与公共信息网络联接,确需联接时,必须通过安全保密审查。
三、加强对档案信息网络传输的管理,确保网络和使用过程的信息安全。
四、确定专人负责计算机系统的管理工作,并设置计算机操作系统用户口令。
五、计算机系统必须安装防病毒卡或反病毒软件并及时更新版本,做好防病毒工作。
六、保存档案数据的计算机外送修理时,应将有关数据的内容清空、删除或将硬盘摘除,并做好计算机修理情况登记。
七、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档案数据库和档案数据安全。所有数据至少复制两套,并异地保存。
八、信息载体(如硬盘等)损坏,必须拆除后放入待鉴定室专门保存。
九、磁性载体每满2年、光盘每满4年应进行一次抽样机读检验,抽样率不低于10%,如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恢复措施。
十、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文本和图形形式的电子文件,必须同时制成纸质文件或缩微品等拷贝件一并归档保存。
十一、应加强对归档电子文件鉴定销毁的管理。对于属于保密范围的归档电子文件,连同存储载体一起销毁,并在网络上彻底删除;对于不属于保密范围的归档电子文件进行逻辑删除。
十二、以上各条请本单位全体干部职工互相监督,共同遵守。对违反本制度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68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