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资产管理制度是一种规范企业资产管理的重要手段,旨在有效控制和管理企业的不良资产,降低财务风险,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1. 定义与分类:明确不良资产的定义,如逾期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投资、闲置设备等,并进行详细的分类,以便于针对性管理。
2. 监控与识别:建立监控机制,定期对资产进行评估,及时发现潜在的不良资产。
3. 处置策略:制定合理的处置策略,包括催收、重组、转让、核销等,确保资产价值最大化。
4. 责任追究:明确各部门和个人在不良资产管理中的责任,对于疏忽或违规行为进行追责。
5. 预防措施:实施预防措施,通过改善内部控制、加强风险管理,防止不良资产的产生。
6. 报告与审计:定期编制不良资产报告,接受内部和外部审计,确保信息透明度。
1. 风险防控:不良资产管理制度有助于企业及时识别和处理风险,防止财务危机的发生。
2. 资源优化:通过有效的处置策略,可以将不良资产转化为流动资金,提高资产利用率。
3. 提升业绩:减少不良资产对财务报表的影响,提升企业的经营业绩和市场形象。
4. 法规合规: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因不良资产管理不当导致的法律纠纷。
1. 建立专业团队:设立专门的不良资产管理小组,负责资产的日常监控、评估和处置工作。
2. 制定详细流程:制定详细的不良资产识别、评估、报告和处置流程,确保操作标准化。
3. 强化培训:定期对员工进行资产管理培训,提高全员的风险意识和管理能力。
4. 利用科技手段:运用大数据和技术,提高不良资产识别的准确性和效率。
5. 定期审计: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年度审计,确保不良资产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6. 激励与约束:设置激励机制,对成功处置不良资产的员工给予奖励,同时对失职行为进行处罚。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企业能够构建一个健全的不良资产管理制度,有效控制风险,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实现企业的稳健发展。
第1篇 (公司)企业不良资产处置管理办法
某企业(公司)不良资产处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不良资产的处置管理工作,落实不良资产处置工作责任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按照《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__市市属国有企业不良资产处置暂行办法》等规定,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本级及其出资的企业(以下简称子公司)在清产核资和财产清查中不良资产的申报、核销、清理回收、处置等行为。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不良资产,是指企业在清产核资和财产清查中根据合法证据、由具有合法资质的中介机构出具经济鉴证证明认定实质已形成损失、并经集团总经理室审核,报市国资委批准核销的资产。具体包括:
(一)不能收回的各项应收款项;
(二)难以收回的不良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
(三)长期积压、变质、报废、淘汰、毁损的存货;
(四)报废、毁损、丢失、待报废的固定资产和停建、废弃、报废、拆除、毁损的在建工程;
(五)其他资产损失。。
第二章 不良资产的申报与核销
第四条 企业对清理出来的不良资产的核实和认定,具体按照国资委《国有企业资产损失认定工作规则》的有关规定进行。
第五条 企业对清理出来的不良资产的核实和认定都必须取得合法证据。合法证据包括:
(一)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
(二)社会中介机构的经济鉴证证明。
(三)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
第六条 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是指企业收集到的司法机关、公安机关、行政部门、专业技术鉴定部门等依法出具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文件,主要包括:
(一)司法机关的判决或裁定;
(二)公安机关的立案结案证明、回复;
(三)工商管理部门出具的注销、吊销及停业证明;
(四)企业的破产清算公告及清偿文件;
(五)政府部门的公文及明令禁示的文件;
(六)国家及授权专业技术鉴定部门的鉴定报告;
(七)保险公司对投保资产出具的出险调查单,理赔计算单等;
(八)符合法律条件的其他证据。
第七条 社会中介机构的经济鉴证证明,是指社会中介机构按照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对企业的某项经济事项发表的专项经济鉴证证明或鉴证意见书,包括: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专业鉴定机构等出具的经济鉴证证明或鉴证意见书。
第八条 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是指企业在财产清查过程中,对涉及财产盘盈、盘亏或实物资产报废、毁损及相关资金挂账等情况的内部证明和内部鉴定意见书等,主要包括:
(一)会计核算有关资料和原始凭证;
(二)资产盘点表;
(三)相关经济行为的业务合同;
(四)企业内部技术鉴定小组或内部专业技术部门的鉴定文件或资料;
(五)企业内部核批文件及有关情况说明。
第九条 对作为不良资产核销的所有证据,应当根据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进行逐级审核,认真把关。
第十条 由集团财务处联系、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本级及子公司拟申报核销的不良资产进行相关的调查取证、审查核实,并出具相应的经济鉴证证明。
第十一条 企业不良资产核销的申报程序:企业不良资产核销方案应先上报集团公司总经理室审核,再由财务管理处转报市税务主管部门与市国资委审批。其一般流程如下:
(一)企业内部有关责任部门经过取证、核查责任,提出报告,并说明形成不良资产的原因和责任。
(二)不良资产损失金额无法根据证据确定或难以取得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明,应当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经济鉴证并出具鉴证意见书。
(三)企业按照内部决策程序进行审议,由集团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通过并形成书面决议。
(四)集团公司财务处具体负责整理不良资产核销的资料,转报市税务主管部门与市国资委审批,其中涉及企业损益的,应事先征求市税务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十二条 企业不良资产核销应提供的材料:
(一)申请核销的报告,其主要内容为:
1、企业基本情况简介;
2、不良资产的内容,需核销的数额、成因及有关责任落实情况;
3、对企业资产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评价。
(二)市属国有企业不良资产核销审批表。
(三)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依法出具的清产核资、财务审计或资产评估报告。
(四)《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
(五)市有关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十三条 对清产核资中清查出的各项资产损失,取得充分、合法证据的,经集团总经理室审核、市国资委批准后,方可予以财务核销。
第十四条 不良资产核销的财务处理,按照《企业财务通则》(财政部令第41号)等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进行,具体处理如下:
(一)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期间形成的不良资产,应及时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计入当期损益。
(二)对批准核销的不良资产数额较大,企业能够自行消化的,报经主管税务机关同意后,计入当年损益处理。
(三)对数额较大,企业没有能力消化或主管税务机关不同意计入税前列支的,可依次冲减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实收资本。
第三章 不良资产的清理回收
第十五条 所属单位对批准核销的不良资产处置,应按照“公开、公正、规范、高效”的原则,要及时进行不良资产清理回收工作,防止错失处置时机或贻误时效造成资产损失。
第十六条 集团公司“不良资产清理小组”应严格按照处置方案进行不良资产的处置,并在规定的期限内办结。
第四章 监督与检查
第十七条 所属子公司应接受集团公司职能处室对其不良资产处置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定期对不良资产处置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处置方案、处置方式、处置程序、账户设置、处置收益管理等。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八条 企业应在每个会计年度终了2个月前,清理出本年度形成的不良资产,形成书面资料,及时向集团总经理室申报核销。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____年__月__日起施行。
60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