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县粮食产销存调查报告
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粮食安全,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物质基础。自去年以来,受国际粮价持续攀升影响,全县原粮和成品粮市场购销价格同比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尤其是玉米市场购销价格和面粉、大米市场供应价格持续攀升。针对这些市场动态变化,为了全面真实掌握我县粮食产销存情况,去年12月下旬至今年2月初,我局组织全体职工深入全县6乡镇16个社749户,对农户和2023年的粮食生产、销售及储存等情况进行了认真的抽样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一、调查村社主要农作物产、销、存情况
(一)主要社农作物产销存情况
16个村社农作物播种面积6642.1亩(含复种小杂粮),户均8.87亩,人均1.97亩;粮油总产量1223.2吨,户均1633公斤,人均362公斤;粮油商品销售量272.9吨,户均364公斤;粮油储存量873.3吨,户均1166公斤,人均258公斤。其中:
①小麦播种3953.6亩,户均5.28亩,人均1.17亩;总产量752540公斤,亩产190公斤,户均1005公斤,人均223公斤;商品销售量97180公斤,户均130公斤;储存量724280公斤,户均967公斤,人均214公斤。
②玉米播种1186亩,户均1.58亩,人均0.35亩;总产量382215公斤,亩产322公斤,户均510公斤,人均113公斤;商品量159430公斤,户均213公斤;储存量128830公斤,户均172公斤,人均38公斤。
③糜谷、荞麦、黄豆等小杂粮复种492.1亩,总产量33351公斤,亩产68公斤,户均45公斤,人均10公斤;商品销售量9930公斤,户均13公斤;储存量4490公斤,户均6公斤,人均1.3公斤。
④油料播种925.7亩,户均1.24亩,人均0.27亩;总产量55536.5公斤,亩产60公斤,户均产74公斤,人均产16.4公斤;商品销售量6315公斤,户均8.4公斤;储存量15730公斤,户均21公斤,人均4.7公斤。
(二)2023年预计主要农作物生产情况
2023年,16个社农作物播种面积6373亩,较上年减少269.1亩,下降了4.1%,户均8.5亩,人均1.88亩;预计粮油总产量1421.3吨,较上年增产198.1吨,增长16.2%,户均产粮1897公斤,人均产粮420公斤;预计粮油总储存量725吨,户均968公斤,人均215公斤,分别比上年降低148.3吨、198公斤和43公斤,下降了17%、16.9%和16.7%。
二、当前影响全县粮食安全的主要问题
从全县涉及抽样调查的16个社粮食产销存情况和2023年粮食预计产销存情况分析,全县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呈现出持续下降的势头,粮油商品化程度不断减弱,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一)农民种粮积极性仍然不高。国家免征农业税,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一定程度上调动了部分农民种粮积极性,但由于实行普惠制,“撒胡椒面”,在加大生产投入、提高粮食产量、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方面的作用十分有限,不够明显,同时,还存在着农民种粮积极性后劲不足的诸多因素。一是种粮效益依然低下。据对部分种粮农户收益调查,去年小麦每亩直接成本280.00元左右(主要含:种子、化肥成本,耕、播、收机械费),以亩产240公斤,每公斤2.10元计算,亩产值为504.00元,每亩毛利224.00元,计入每亩的粮食直补、良种、农资等补贴收入24元左右,共计248.00元,如果把种植一亩小麦从耕地深翻、下种、除草、施肥到最后的收割凉晒按8个人工和每个工费30.00元计算,人工费240.00元,种田亩均纯收益不足10元,仅不足当前一个农民工1天务工收入的五分之一。纯种粮经济效益盈亏倒挂,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种粮的收益和积极性。二是种粮受自然天气影响较大。近年,自然气候变化无常,我县常常春季缺雨,影响农作物长势;秋季涝雨,影响大秋及复种秋粮收获,造成部分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加之,我县粮食生产主要以山塬区为主,农田基本水利设施仍然比较薄弱,很难与自然条件抗衡,不能“旱涝保收”。三是粮食涨价农民得惠甚微。每次粮食涨价,都会伴随化肥、农药、农机燃油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粮食涨价收入常常被抵消,农民得不到真正的实惠,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四是种粮劳力素质下降,给粮食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当前,依靠土地产出的经济收入已难以保障农民正常的生产生活支出,种粮不如外出务工,导致大量青壮劳动力外流,把粮油耕种留给了留守老人和妇女儿童,“老人”农业和“妇女”农业现象严 重,这些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把种粮当作“副业”,导致新技术推广应用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整体粮食生产。
(二)粮食储存量严重不足,农村储粮技术落后。在粮食全面市场化后,随着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改革改制,掌握在国有控股粮食企业手中的存粮大幅度减少,商品周转库存比重急剧下降,一旦市场出现波动,现有的库存将难以为继。这次调查结果表明,我
县农户储粮规模较以前大大降低,整体情况是,存粮相对较多的农户已非常稀少,山塬区农户储存略有结余,川区农户储粮严重不足,有些农户已无存粮。由于农户储粮观念和储粮技术落后,防范措施少,鼠、雀、虫、霉害多,农户的产后及储粮损失率在8%-10%之间,大大降低了粮食储存品质,也在储存环节形成了较大浪费。
(三)粮油商品化程度不高,难以引导粮食生产和适应粮食大流通的需要。由于缺乏粮油市场经营人才和有效的营销组织,粮油市场化运作层次低,只是简单的以收定卖,没有形成强大的营销网络,缺乏规模化、集约化营销策略,难以引导农户粮食生产,使粮油商品化程度减弱,无法适应现代粮食物流需要。尽管目前全县已发展形成了23户粮油经营户,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保障市场供应、解决部分农民卖粮难等作用,但这些粮油经营户大部分规模不大,库房较小,库存粮少,甚至是即收即卖,不留库存,而且有利则进,无利则退,无法分担区域粮食安全的压力。
(四)粮食产业化程度不高,制约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由于土地的分块承包,多年来形成分户分散耕作种植的现状,日益呈现出弊端,粮食种植各自为政,难以形成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的新格局,不利于集中管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粮食单产和粮食总产规模,导致粮食的产业化程度不高,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应对当前粮食安全形势的建议措施
(一)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健全有利于粮食生产的机制体制。粮食是事关经济社会稳定的战略性商品,确保粮食安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支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一是建立粮食生产奖励机制。把对粮食生产的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建立新的粮食生产奖励机制,变以地定补为以种定补,实行多种多补、多奖,少种少补,并对稳定和扩大粮食生产作出积极贡献的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种粮大户给予特别奖励,引导粮食生产进入适应新形势要求的良性发展轨道,在全社会营造重视粮食生产的浓厚氛围。二是加快建立土地流转机制。从全县耕地分散种植等实际情况出发,鼓励手中耕地有限、家中劳力有限的农户将耕地整合流转,通过外出务工、返聘打工等其他形式开拓增收途径,切实增加收入;鼓励有头脑、懂经营、会管理、实力雄厚的致富带头人和种粮能手集中流转其他农户手中多余的耕地,整合耕地资源,统一规划,统一种植,规模经营,集约发展,促进一批市场竞争力较强的粮食种植大户和现代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力争实现粮食生产的总量最大化、经济效益最大化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三是严格落实基本粮田保护制度。合理把握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尺度,配套调整农业农村工作考核的导向,宜粮则粮,宜果则果,确保全县用于粮食种植的耕地面积不突破一定的底线,确保粮食生产在全县粮食安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切实加大粮食储备力度,提高粮食安全程度。一是加大县级粮食储备规模,做到“储粮于库”。充分认识地方储备粮在稳定市场供给、解决公共突发事件中的主导性和决定性的作用,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销区保持六个月销量的标准,扎扎实实地做好全县储备粮建设工作,强化仓储管理,做到数量真实、质量完好,确保政府“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关键时期能够调得出、用得上、起作用。二是大力开展农户科学储粮工作,做到“储粮于农”。作为行业主管的粮食部门要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支持,深入开展农户科学储粮工作,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储粮技术,增强科学储粮、节粮、惜粮的意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适时举办农村储粮技术培训,改变农民传统储粮观念,深入农户家中积极开展科学储粮技术指导,鼓励农民采用新式储粮法,引导农户多储粮、储好粮。县级财政设立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基金,对储粮农户进行储粮设施补助,并对多储粮、储好粮的农户开展储粮补贴,进一步调动农户科学储粮的积极性。
(三)扩大粮食流通,提高粮食商品化程度。着力培育粮食市场营销组织和营销人才,发展粮食专业经纪人队伍,加快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建设,在粮食的规模化运营上做文章、求效益,使县内剩余粮食真正流得出、有效益,使县内欠缺品种粮源购得进,保障消费供应,稳定市场价格。
(四)着力培育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粮食产业化程度。粮食产业化是确保现代粮食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保障,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一是要着力培育和发展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扶持培育一批技术含量高、转化能力强的粮油精深加工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工艺,走“公司 基地 农户”的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模式,全面提升转化加工产品的品位和市场竞争力,延伸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充分发挥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在粮食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开拓市场、引导生产、转化增值、销售服务的作用。二是引导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与粮食经营企业的对接双赢。尊重市场规律和要求,积极引导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粮食经营企业合作共赢,合理利用粮食资源,促进粮食产销有效衔接,延伸粮食产业链,形成集收购、仓储、转化加工、物流一体化的产业集群,实现多次增值增效,切实提高粮食生产综合效益,最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双企增赢、粮食安全、社会稳定的最大化成效。
第2篇 粮食局关于农村粮食储藏情况抽样调查报告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粮食仍然是一个重要商品、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物资,如何保管和使用好粮食,为全县广大人民群众吃上放心粮,满足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需要,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国家粮食局20__年对农村储粮抽样调查显示,由于农村储粮设施简陋、缺乏储粮技术、储粮方法不科学等原因,农户储粮损耗惊人,损失率在8%—10%,全国每年农户储粮损失量高达150亿—200亿公斤,相当于有“北大荒”之称的黑龙江农垦区粮食总产量的1.5—2倍,粮食资源浪费严重。为此,县粮食局对我县农民储粮现状进行了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位于滇东,地处滇桂黔三省区五地州结合部,境域纵距约90千米,横距56千米,国土面积2783平方千米,总耕地面积6.5万公顷,林地16万公顷。最高海拔2409米,最低海拔737米。年平均气温14.3℃,年平均降水量1219.7毫米,年平均日照1626.4小时,年无霜期244~344天。辖8个乡镇109个村社。共10.37万户39.4万人(农业人口32万,占90%;少数民族人口6.75万人,占17%)。?粮食年产1.5亿公斤。
二、抽样调查的乡镇及户数情况
为全面提高粮食储藏安全知识,减少粮食损耗,查找粮食储藏中施用农药所存在的安全隐患,粮食抽出专人组成工作组。于20__年10月至12月进行调查。分别对高良、五龙、龙庆、竹基、丹凤、葵山、彩云等7个乡镇13个村民委员会,24个村民小组,62户农户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落实。共出动车辆18车次,人员90余人次。共计调查家庭人口286人,土地面积701.4亩,年产粮食254100公斤,平均亩产粮食362公斤,人均产粮888公斤。其中自用粮食(口粮、养殖用粮)137000公斤,占53.9%,卖出粮食117100公斤,占46.1%,大部分是本地销售。
三、粮食储藏方法
1.存放的方法:在调查中有70%的农户储粮都是采用袋装,少部分为铁皮仓、木桶、木柜或零散堆放。
2.杀虫方法和用药情况:农户收起后的粮食有33户使用“甲敌粉”、“敌毒粉”拌在粮食里入仓的,占总调查户数的53.2%;有19户在粮食生虫时用纱布或棉布包扎“磷化铝”埋入粮袋(仓、桶柜)中杀虫的,占30.6%;粮食数量少,储藏条件好当年用完不留余粮的,不施任何农药的仅有10户,占16.1%。
四、农民储粮存在的问题
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储粮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没有适用的设施。目前,农户储粮既无适合的农家仓房,又无适用的储粮器具,少部分农户将粮食堆放在没有防潮的地板上,由于达不到防潮要求、又缺乏储粮技术,虫蛀、霉变屡见不鲜;大部分农户将粮食堆码在厨屋或住室边角部位,由于达不到有效防护,雀食、鼠盗极为普遍;还有少数农户由于居住面积较小,将粮食堆放在简易棚中,更免不了家禽家畜的随意糟蹋,在家庭储粮施药治虫过程中,因密封不善会造成的毒气外泄,直接危害着农户的居住安全。
2.粮食损耗量较大。由于近年来,农村强劳动力大部分都外出打工,农户家中缺乏劳动力,所储的粮食没有能力管理和晾晒,除正常的虫蛀、鼠盗之外,还有部分粮食因入储时没时间整晒水分较高或在储存期间返潮、结露等原因造成霉烂变质,调查结果表明,损失损耗粮食为2万余公斤,损失率8%—12%左右。按照农户留下的自用粮食比例计算,全县每年将损失粮食达1000万公斤左右。
3.使用高毒、剧毒农药杀虫。大部分农户将粮食与人居共处,粮食储藏中存在随意性或不科学性地使用高残留农药杀虫、灭虫。调查结果表明:使用“甲敌粉”、“敌毒粉”拌在粮食里入仓的33户,占调查户数的53.2%;使用“磷化铝”杀虫的19户,占调查户数的30.6%。
这样以来,粮食中会有很高的农药残留。食用含有大量高毒、剧毒农药残留的粮食或粮食转化的其他食物(如:酿出的酒、大米、面粉等)会导致人、畜急性中毒或群体性中毒事故。长期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农副产品,也会导致慢性中毒,导致疾病的发生。目前储粮杀虫剂中最有效、最方便、最实用的也就是“磷化铝”药剂。“磷化铝”药剂杀虫主要是靠“磷化铝”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映后产生的磷化氢剧毒气体杀虫,在施药过程中一定要使粮食装具充分密闭、远离人、畜住地,如果粮人共处一室会带来直接的生命危险。
4.影响居住环境。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民在注重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收入的同时,还注重生活方式的转变、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居住环境的变化,传统的农户储粮模式既不卫生、也不安全,直接影响农村环境的优化。
五、解决问题的办法与建议
粮食安 全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进步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立足于人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环境质量的提高。一是宣传普及农村安全储粮技术,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安全储粮技术咨询和技术培训,指导农户科学储粮。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加大投入力度,改进农村储粮装具,推广科学储粮技术,提倡储粮杀虫选用“磷化铝”杀虫剂,减少粮食中的农药残留,以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有利于减少农村粮食产后损失。二是尽快建立粮食执法队伍,完善粮食质量检测手段,加强粮食质量监管,形成有专门机构,人员来为农民储粮提供技术服务。三是建议各级政府加大投资修缮原各粮点的仓库,由粮食部门投入技术和服务、将农民剩余的粮食由粮食部门实行代保管,代管期间农民可以按需求提取现金或兑换其他品种的实物,即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的储粮问题,减少储粮损失,提高生活质量。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让全县广大人民群众吃上放心粮、安全粮。
第3篇 市粮食局开展粮食仓储设施综合调查报告
10月8日至20日,市粮食局成立三个调查组,对全市27个仓储库点进行综合调查。这次调查旨在摸清全市粮食仓储设施使用情况,指导仓储企业安全生产,规范管理设施设备,更好地发挥粮食仓储设施功能。
调查组围绕六个方面的内容开展了调查:一是粮食仓库资料。调查人员逐仓测算了仓库容量,调取了仓库建造年份等相关资料,检查了地坪、门窗、通风等设施完好程度,对仓库完好程度作出评估。
二是粮食仓储设施。调查人员调查了秤重、运输、烘干、起重、码头等各种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及使用情况。
三是粮食检测仪器。调查人员查看了化验室卫生状况,检测设备保管情况,重点检查了水分测定仪、容重器、出糙机等与粮食收购密切相关的检测仪器及使用情况。
四是仓库安全卫生状况。调查人员全面排查了灭火器、消防泵等消防器材情况,检查了水泵间、配电间等容易导致事故发生的隐患点。
五是房屋产权情况。对照房产证,对发生变化的改建、新建、搭建的辅房和罩棚,丈量面积,了解出资人,调查产权归属、质量和审批情况。
调查人员还测量了整晒场地与配套设施,对每个库点描绘平面图。六是房屋租赁情况。
调查人员查看了租赁企业营业执照,核对了企业法人代表和租赁协议签约人姓名,了解了企业生产发展状况。
第4篇 粮食反腐倡廉建设调查报告
粮食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调查报告
一、六市粮食系统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按照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和省粮食局的有关要求,六市五县粮食局党组(党委)从今年3月起,结合粮食部门实际,相继开展了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调查情况表明,各地推进年活动已经取得明显成效。
(一)多措并举,推进活动深入开展。多数市、县粮食局自觉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惩治和预反腐败体系、推进粮食流通反腐倡廉建设、实现粮食流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其与园区建设攻坚年、企业改制突破年、粮食流通服务年活动一道部署、一道检查、一道考核,同步推进。淮北市粮食局党委认真汲取黄山和本市粮食系统腐败案件的深刻教训,以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为契机,紧密联系实际,突出工作重点,认真抓好制度的清理、完善、创新和落实工作,着力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努力在重点部位、关键环节和主要方面取得突破。芜湖市局党委切实加强对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的组织领导,统筹安排,精心组织,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确保这项活动顺利推进。合肥市局党组把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方案制定、抓动员部署、抓宣传教育、抓制度清理、抓问题整改、抓督促检查,抓贯彻落实,颇有成效。滁州市局纪检组积极协助党组开展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采取南谯现场会与到来安考察相结合的方式,以点带面,推进全市粮食系统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蚌埠、淮南市局新的领导班子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通过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突出重点,统筹安排,使得活动进展有序,并初见成效。
(二)反腐倡廉,主题教育注重实效。上述粮食部门在“加强制度建设、坚持廉政勤政、促进科学发展”主题教育活动中,按照“学、看、讲、查、谈”五个步骤完成“规定动作”。通过“学、看”, 进一步统一了党员干部的思想,深化了对中央反腐倡廉建设重大决策部署的认识,增强了开展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的自觉性,提高了拒腐防变与抵御风险的能力。通过安排领导干部讲授廉政党课,使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反腐倡廉教育。六个市局中有五个市局是主要领导同志上廉政党课,为全省市级粮食行政机关多年来所少见。据了解,多数廉政党课内容紧密联系粮食工作实际,以“反造假、反违规、反腐败,正党风、正政风、正行风”为主线,既充分肯定了粮食系统和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的成绩,又指出了粮食系统腐败问题之所在,剖析了产生的原因和危害后果,按照“一个坚决,三个更加注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反腐倡廉的任务和对策。许多市局粮食局长特别强调,既要旗帜鲜明地坚决反对腐败,又要大张旗鼓地强力倡导廉洁;既要严厉惩处腐败分子,又要大力表彰廉政典型;既要勤勤恳恳工作,又要清清白白做人。不少领导同志列举近年来发生在粮食系统的典型案例,语重心长地告诫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常思贪欲之害,做到一要志存高远,算好“政治账”;二要淡泊名利,算好“经济账”;三要珍爱幸福,算好“家庭账”。同时要坚持和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在粮食系统构建不愿腐败的自律机制、不易腐败的防范机制、不能腐败的约束机制、不敢腐败的惩治机制、不需腐败的保障机制。许多粮食局长深感粮食工作责任重大,表示廉洁从政要从我做起,带好班子和队伍,以良好的党风政风行风促进粮食事业健康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三)立改结合,制度建设日臻完善。按照清理制度、完善制度、创新制度和落实制度四个环节的内容,淮北、滁州、芜湖、合肥、来安等市、县粮食局强化工作措施,突出抓好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制度建设。据初步统计,四市一县粮食局共清理登记和创新完善反腐倡廉制度178件,其中保留133件、修订25件、废止7件、创建23件。淮北市局制度建设起步较早,__年9月就组织编印了《淮北市粮食系统制度汇编》第一版;两年后根据情况变化和新增内容,编印了《制度汇编》第二版;今年注重制度完善和创新,大幅度充实反腐倡廉制度,拟在近期编印《制度汇编》第三版。该局制度建设有五大亮点:一是制度建设由业务和行政管理向廉政勤政建设延伸,初步形成粮食系统制度建设体系;二是以细化岗位职责为基础,制度建设覆盖了各类机构(18个单位)和人员(14个岗位);三是从实体到程序、从行为规范到责任追究,全方位强化制度管理;四是制度建设坚持奖惩并举,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保护守法者,制裁违纪者;五是以落实制度为目的,强化制度的执行力。该局拟在第四季度组织开展全市粮食系统规章制度基础知识测试和竞赛活动,以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职工遵纪守法的意识。滁州市局纪检组大力协助党组推进制度建设,紧紧围绕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研究推进制度的完善、改革、创新问题,努力从制度上堵塞滋生腐败的漏洞,以加强对权力运行的规范、监督和制约。目前已将50件制度整理成册,拟在近期付印。该局同时确定来安县局和南谯区局为制度建设示范单位,指导两局工作开展,其中《来安县粮食局反腐倡廉制度汇编》初稿正在校阅之中。合肥市局党组注重反腐倡廉制度创新,拟在近期出台规范粮食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规定,确保依法行政、合理行政。芜湖市局党委成立3个由局领导挂帅的制度建设课题组,努力完善本局反腐倡廉制度;同时选择芜湖大桥省级粮食储备库为制度建设示范单位,推广其以制度管事、管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笔者现场察看该库规章制度,涉及机构和人员的岗位职责有13项,各项管理制度有57项。严格的制度,规范的管理,良好的效益,为该库赢得诸多殊荣。 二、存在问题与工作对策
在充分肯定六市粮食系统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成绩的同时,笔者在调查中也看到,各地推进年活动进展不平衡,少数地方和单位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在“四个年”活动上,重彼轻此。少数单位把开展园区建设攻坚年、企业改制突破年和粮食流通服务年活动当作硬任务,把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当作软任务,工作应付“走过场”;二是在建章立制上,重业轻廉。一些单位业务管理制度制定的多,涉及廉洁从政、廉洁从业的制度少;三是在约束对象上,重民轻官。少数地方和单位曲解“依法治国”的含义,把依法行政、依法治企作为“依法治民”的依据,制定的规章制度约束一般干部职工的多,约束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的少;四是在制度设计上,重规轻处。不少单位出台的规章制度,提出“要求”的多、规定“不准”的多,明确“制裁”的少,缺乏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五是在制度建设上,重修轻创。通过制度清理,对某些被保留的制度,酌情修订是必要的,但不能“以修代创”,缺乏制度创新意识;据此,笔者认为,上级和有关地方粮食主管部门应当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的部署和要求,抓住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第一,各级粮食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应当同时履行粮食局长和党组(党委)书记的双重职责,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大力推进粮食系统反腐倡廉制度建设。
第二,上级粮食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本系统开展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情况的督查调研,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确保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第三,按照中央惩反腐败体系建设五年《工作规划》的要求,结合粮食流通管理工作实际,在健全和创新制度的基础上,构建粮食流通领域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第四,组织专题培训和研讨活动,大力提高制度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做到执行上级制度“具体化”、借鉴外地经验“本土化”、制定新的制度“特色化”。
第五,要把是否堵塞了制度漏洞、促进了制度落实、推动了工作开展,作为检验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切忌搞形式、走过场。
第5篇 节约粮食调查报告
一、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粮食问题。
1996年,我国政府首次发表《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以来,我国在维护粮食安全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近10年来,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年均产量较上一个10年增长了10%以上,粮食自给率基本保持在95%以上,居民膳食结构显著改善,以市场化为方向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国家对粮食实施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更加巩固、手段更加灵活,实现了立足国内粮食自给的预定目标。粮食生产的发展消除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粮食问题的担忧,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我国粮食生产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2023年我国粮食总产实现连续三年增产,达到9949亿斤,不仅接近历史最高水平,也可望提前实现十一五末粮食总产达到1万亿斤水平的规划目标。但在形势出现转机之际,更要对目前存在的困难保持清醒认识。
第三,粮食综合供给能力仍有待提高。考察粮食安全水平,不仅要看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还要看粮食的投放和流通效率。按照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国粮食市场和物流体系仍比较滞后。粮食市场体系方面,一是市场主体发育很不充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改制任务尚未完成,还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单户农民粮食种植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多数个体、民营和股份制等市场主体经营规模和业务量较小,迫切呼唤大型粮食企业集团应运而生。二是各类市场发展不完善。粮食市场网络不健全,市场交易不规范,管理水平较差,硬件设施落后;市场经营方式不适应需要,服务功能不强。以电子商务和期货为代表的现代交易方式发展缓慢,发现价格、规避风险、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的功能受到制约。
二、节粮的意义。
透过下面的数字,我们也应该看到,沉重的人口包袱不仅使吃饭成为一个大问题,而且也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
有人打过这样一个比方,12亿人口的嘴加在一起,比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还要大。这真是一张大嘴!光是每年新增加的一千五百万人就要吃50亿公斤的粮食!所以,节约粮食,对我们的国家更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平时有没有浪费粮食的现象呢?在学校里,早中晚在食堂用餐发现这种现象真的是非常严重的,每天总有好多米饭、馒头被浪费了,真是太可惜、太令人痛心了!浪费可耻,从某种意义上说简直是犯罪。凡事贵在坚持,节约要从点滴做起,尤其需要坚持。一天两天可以,一年两年呢?更长的时间呢?不仅仅是对粮食,要让节约内化为自觉,成为习惯。
三、节粮措施。
我们要开展各种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主题活动,真正达到《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提出的爱惜粮食的要求!今天,我们知道了国情,进一步明确了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特殊意义。有首古诗说得好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每个同学都要从现在做起,要拿出实际行动,为党为国家分忧,把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
为了切切实实地把节粮落到实处,我们倡议:
1、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
2、盛饭要适量,吃多少盛多少,把碗里的饭吃干净,做到不随便剩饭剩菜。在学校食堂就餐的同学更是如此,刷了饭卡,打了饭,就一定要吃完。
3、提倡饮食均衡,不偏食,不挑食,不吃零食。
4、跟随家长到饭店吃饭时,点饭点菜不浪费,若有剩余的要打包带回家。
5、看到浪费现象勇敢地起来制止,尽力减少浪费。积极监督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
6、对垃圾进行分类,尽量减少垃圾排放,减少耕地污染。
7、积极参加田间劳动,在家中帮助家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第6篇 申请粮食收购许可资格条件调查报告
市粮食局
“粮食收购许可制度”是《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赋予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对粮食市场实施管理的一种手段。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依靠这一手段的实施,对粮食市场的规范有序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是,从实践来看,笔者以为,粮食收购许可资格条件“门槛儿”设置过低。按照省粮食局和工商局的要求,从事个体经营的粮食经营者,只需要资金3 万元、50吨及以上砖瓦结构的粮食仓间,同时具备质量检验的简单仪器和感官检验能力,具备县以上质监部门鉴定合格的计量工具。很显然,根据这一要求,大部分民众只要想经营收购都能够申请领取“粮食收购许可证”。
“门槛儿过低”失去行政许可的应有之义。行政许可制度的实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规范市场秩序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府对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活动而采取的必要的控制手段。说穿了,之所以要对某种活动实行行政许可,就是不能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去从事这项活动。某种意义上说,是对少数公民某种权利的特许,同时,也是对大部分公民某种权利的限制。因此,行政许可的设定,除了有范围上的要求以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而且这种条件不能过低,如果过低甚至低到大部分人都可以从事的活动,那这种行政许可的设定就失去了它的应有之义。
“门槛儿过低”不利于政府掌控粮源,实施宏观调控。粮食收购之所以要实施行政许可,无非是粮食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往往不是十分有效的。这是因为,粮食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是缺乏弹性的。粮食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消费品,其消费是不会因为价格的变化而出现骤减骤增。即使价格对粮食生产和消费有调节功能,但其作用因生产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增加当时可供的粮源而滞后。一旦粮食生产出现萎缩,往往又是不可逆的,且粮食生产还因自然条件的影响产生波动性。作为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在耕地面积因实行工业化的过程中又不断减少、增加单产又受到一定限制的情况下,粮食的安全形势受到严峻的挑战。因此,对粮食收购实行许可就存在必然性。这种必然性的存在就要求粮食收购许可的“门槛儿”不能过低。否则不便于政府掌控粮源,更不利于实施经济上的宏观调控。“粮食少时多渠道,粮食多时少渠道”的状况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
“门槛儿过低”还可能带来相关问题。如一个个体粮食收购经营者,只需要50吨的砖瓦结构的粮食仓间,而这种存放50吨粮的仓间比比皆是,但要在这种仓间内即使短期(不谈长期)保管粮食,很难做到不被虫蚀和防潮霉变。如果要熏蒸杀虫,仓间的密闭条件又达不到要求,这就可能使到手的粮食受到损失。纵然损失是其个人承担,但从宏观的角度考量,损失量大可能影响“粮食安全”。再者,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规定,粮食收购经营者必须保持必要的库存量。之所以要核定经营者最低或最高库存量,其主要目的是要粮食收购经营者,在影响“粮食安全”突发事情发生时,履行社会义务,一个个体粮食收购经营者,只有50吨的存粮仓间,即使存满,又能履行多大社会义务?更何况,这些粮食收购个体经营者都是着眼于粮食经营可能带给他们的利益,他们不想也不可能承担多大的社会责任。
事实也是如此,由于许可的“门槛儿过低”,一个县发放的许可证少则百家,多则几百家。而这些粮食收购经营者看市场状况,一旦市场低迷时,入市收购的很少;而市场看好时,大家又都蜂拥而入。我市在对已发粮食收购许可证查验时,就有三家领证后未入市收购而停止收购资格。一些个体工商户虽持有粮食收购许可证,但缺乏销售渠道而收购量非常小,有的甚至没有那些所谓“农民经纪人”收购量大,因此,这些工商户持粮食收购许可证的意义不大。
第7篇 粮食企业产权改革调查报告
_____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因当时环境因素一直滞后,但从20_____年开始,连续三年实现盈利,今年1-9月盈利额居全省之首。是什么原因使_____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通过调研,我们发现_____的变化在于改革彻底,管理规范,这是他们连续三年实现盈利的最大秘诀。
一、彻底改革,甩掉企业包袱
1、规范操作程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在第一轮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中,为妥善解决好“老人、老粮、老账”问题,做好富余职工分流安置工作,_____粮食局制定了可操作性强的改革方案,采取“三公开、七上墙”的办法,做到政策透明,操作规范,职工放心。全系统1459名干部职工实行全体起立,全部转换身份,内退、协保人员一次性解决,不留任何后遗症。重新竞聘上岗的企业法定代表人和职工,都要缴纳一定数额的上岗风险金(企业法人交6万元、职工交3万元),存入银行专户。
2、撤并重组,整合企业优势资源。20_____年,_____粮食局下决心将原有的33个独立核算的乡镇粮站和粮库合并为6个国有粮食购销公司。县局通过竞争上岗的办法从原法定代表人中择优选聘6位经理,原33个粮站法人资格保留,经理受县局委托加强对所属企业的统一协调和监管。管理费用由县局统一支付,不增加企业负担。这样既将粮食行政主管部门从烦琐的企业经营事务中解脱出来,全身心地投入全社会粮食流通的监管和服务上,又将原先因分散经营造成的经营成本降了下来。
二、规范管理,增强企业活力
第8篇 市粮食局社会粮油供需平衡的调查报告
省粮食局:
根据省粮食局《关于做好年度社会粮食、食用植物油及油料供需平衡调查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认真组织实施,较好地完成了任务,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方法及措施
我们始终将调查工作贯穿日常工作之中,结合商流统计工作深入企业掌握第一手资料,不定期检查发放到调查户手中的调查手册。常设调查机构,深入选定的农户、城镇居民户和粮油经营、加工、转化企业,逐项、逐类采集调查数据,根据调查样本,分类、归纳、审核、汇总、测算、分析,努力做到调查资料客观、真实。
二、调查范围及对象
调查各类对象170个,确定抽样样本共110个,分别为农村居民22户,城镇居民28户,餐饮企业12家,单位食堂7家;调查非国有粮食经营(加工)企业11家,转化企业7家,国有粮食经营企业7家,食用油经营企业12家,食用油转化企业4家。选取的调查范围和对象,涵盖了我市粮油消费、流通领域的各个方面,所选样本具备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基本上能代表我市社会粮油供需的基本情况。
三、基础调查情况
①农户调查情况
全市抽样调查户22户,家庭人口94人,抽样调查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0.56‰。
抽样农户人均年消费口粮287.8公斤,全市农村人口16.77万人,匡算农村人口年消费口粮4.83万吨,同比减少0.19万吨;抽样农户人均存粮700公斤,匡算全市农户存粮11.72万吨,同比减少12.68万吨。其中啤酒大麦库存8.8万吨,占农户粮食总库存的75%(以上均为原粮)。
抽样农户人均年消费口油10.95公斤,全市农村人口16.77万人,匡算全市农村人口年消费口油1836.69吨,同比减少201.91吨(以上均为成品油)。
②城镇居民调查情况
全市抽样调查城镇居民28户,家庭人口105人,占全市城镇人数的0.41‰。
抽样调查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口粮223.5公斤,全市城镇人口29.97万人,匡算全市城镇居民年消费口粮6.69万吨,同比增加0.25万吨(以上均为原粮)。
抽样调查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口油13.92公斤,全市城镇人口29.97万人,匡算全市城镇居民年消费口油4375.61吨,同比增加106.9吨(以上均为成品油)。
③餐饮企业情况
全市调查了60家餐饮企业,抽样12家;单位食堂19家,抽样7家。根据抽查数据匡算出单位食堂年消费食油551.1吨,较上年有所增加。
④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情况
全市调查非国有粮食经营(加工)、转化企业18家,企业粮食购进来源以从当地生产者购进为主;少量从当地国有企业及省外购进。销售渠道主要是销给当地城乡居民、省内部分市县及省外。根据样本匡算,年全市非国有经营(加工)、转化企业本年粮食流通量13万吨,年末库存5.4万吨,经营状况稳定,库存略增。
⑤国有粮食经营企业情况
年我市国有粮食企业年经营量7.6万吨,年末商品库存0.6万吨。经营量减少,同比减少2.2万吨。年末总库存(含储备)3.95万吨,库存略有增加,主要是地方储备增加。
⑥省际间粮食主要流向情况
根据样本匡算,年全市国有、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从省外购进粮食3.5万吨,销往省外4.8万吨。
四、全市粮食油料供需平衡状况分析
1、年我市粮油生产情况
①粮食生产情况
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2.57万亩,同比增加0.36万亩。其中:小麦34.54万亩,同比增加0.14万亩;啤酒大麦19.64万亩,同比减少0.94万亩;玉米16.04万亩,同比增加0.77万亩;粮食总产量33.8万吨,同比增加0.78万吨。其中:小麦13.19万吨、同比减少0.35万吨;啤酒大麦8.57万吨、同比增加0.38万吨;玉米10.89万吨、同比增加0.84万吨;其他粮食1.15万吨,同比增加0.04万吨。
②油料生产情况
年我市油料播种面积10.45万亩,同比增加1.04万亩。产量2.32万吨,折合成品油约0.68万吨,同比增加0.15万吨。
2、社会粮食油料总供给与总消费
①年全市社会粮食总供给
年全市社会粮食总供给量37.56万吨,其中本地粮食产量33.8万吨,比上年增加1.08万吨。年年末,全社会库存商品粮食8.4万吨,其中: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库存粮食0.6万吨,占总库存的7%;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库存粮食2.8万吨,占总库存的33%;转化企业库存粮食0.5万吨,占总库存量的5.9%;农户存粮口粮2.9万吨,占总库存的34.5%(农户总存粮中作为经济作物的啤酒大麦未计)。
②年全市社会粮食总消费
年全市社会粮食总消费量31.7万吨,其中口粮消费11.5万吨,占消费量的36%:城镇人口口粮6.7万吨,占消费量的21.1%;农村人口口粮4.8万吨,占消费量的15%;饲料用粮1.3万吨,占消费量的3.5%;种子用粮2.7万吨,占消费量的8.5%,其他用粮占51.9%。粮食商品率达71.2%,其中:小麦商品率40%、玉米商品率85%、啤酒大麦商品率95%,豆类、薯类商品率65%。
大米需求(按原粮计)2.7万吨,全部外购。除去其他需求,当年产需仍处于紧平衡状态。为了保证市场供应,年,我局加大外购力度,从河南等地调粮1万多吨,在保供稳价的同时,充实了市县区级粮食储备。
③年全市油料总供给与总消费
年全市油料总供给2.32万吨,折合食用油0.68万吨,总需求0.92万吨。考虑正常流通量,食用油缺口0.23万吨需外调。
3、对我市粮食、油料供需平衡的几点建议
根据以上调查与匡算,对我市粮油供需平衡提出如下建议
①加强调控,提高调剂粮食余缺的能力
调查测算结果表明,年我市小麦种植面积、产量提高,主食口粮处于紧平衡状态。根据以往惯例,如果啤酒大麦市场回暖,小麦种植面积有可能下降,加之极端天气频发,粮食供需平衡形势并不乐观。随着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我市农村人口呈现净流出,在2023年减少2.95万人的基础上,年再减少0.42万人,城镇人口呈现刚性增长,较上年增加0.57万人。根据我市需求状况,作为主食用粮的小麦需求量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将呈现持续稳步增长态势,而我市近两年的小麦产量,只能满足当年消费需求,油料生产产不足需。为此,建议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农民继续扩大小麦、油料种植面积,以提高政府宏观调控和抵御重大风险的能力。同时要提高调剂余缺的能力,避免出现农民“卖粮难”现象。
②加强区域间协作,做好保供稳价工作
调查测算结果表明,我市粮食供需总量基本平衡,但品种结构矛盾突出,较为明显的是大米、油料。要以“政府主导、企业运作”为原则,把省际间协作做为粮食行业招商引资的重点,推进我市粮油有序流通,加强区域协作,调剂粮油品种,保障市场供给,保持粮价平稳运行。
③大力推进科学储粮,保持合理粮食库存
我市目前地方储备(市县区级)2.25万吨,企业、农户存粮迅速下降。国有企业由于贷款难,受资金制约,无力收购,商品库存大幅下降,80%国有粮食企业商品库存为零,非国有企业从自身利益考虑不愿多存粮;存粮农户只存当年口粮,同时35%的农户已由粮食生产者转为商品粮消费者。鉴于此况,在抓好粮食生产存粮于地的同时,要从多方面入手保持足够的粮食库存,一是继续加大地方储备规模。二是着力提高企业库存。建议通过激励和惩治手段,保持企业合理库存。二是做好农户存粮的科学指导及服务,鼓励、支持农户存粮。多管齐下夯实粮食安全的基础。
④健全粮食购销网络,完善粮食市场体系
近年来,我市城镇居民口粮基本是由民营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组织供给,他们在活跃市场、保障供给中发挥了灵活、快捷、方便的积极作用,但存在经营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帐实不符、监管不力等问题。在当前粮食市场化形势下,保证军需民食供给,就必须健全粮食购销网络、完善市场粮食供需体系。一是引导粮食经营企业在城区、乡镇、集市建设粮油连锁专卖店,推进“放心粮油”走进千家万户;二是加强粮食市场监督检查、粮食流通统计、粮油供需平衡调查、市场监测预测工作,充分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促进市场粮食流通有序发展,保证粮食供需安全及质量安全。
五、调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存在的问题
①依法调查的资质不健全
我市社会粮油供需平衡调查依托下属企业的统计人员开展调查,目前统计人员不具备依法调查的资质,社会经营企业不能积极配合,有些甚至拒绝配合调查,开展调查难度大、困难多,单位食堂、餐饮业等项目的调查只能通过熟人关系开展,不仅增加了调查成本,而且样本的代表性也打了折扣。
②企业承担社会性业务的能力有限
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个别承担调查任务的企业疲于应对、不够重视,统计人员个人难以开展工作。
③调查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基层统计人员基本没有系统的培训,知识难以更新,难于适应要求越来越高调查工作。
2、建议
①完善粮食行政执法保障体系
我市私营粮食企业和个体粮商较多,许多个体粮食经营户由于台帐不健全,购、销、存记录不准确,给社会粮油供需平衡调查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应加快建立健全粮食行政执法保障体系,加大粮食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对所有从事粮油收购、销售、储存、加工的粮油经营者执行粮食流通统计制度的检查,严格执行粮食经营信息统计报告制度。确保社会粮油供需平衡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政府提供真实可靠的宏观调控依据。
②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完善手段,保证质量
开展社会粮油供需平衡调查是新时期做好粮食工作的重要基础,是粮食购销市场化后,为粮油宏观调控、正确决策提供重要基础依据的工作,应对承担调查任务的企业予以一定的经济补偿,激励这些企业重视、支持调查工作,同时赋予调查人员依法开展调查的权力和资质,健全调查机制,完善调查手段,保证调查质量。
第9篇 2023年粮食浪费现象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__年__月__日—20__年__月__日
调查地点:__小学生食堂、教室
调查目地:
1、为了了解同学们在食堂就餐、教室浪费的情况
2、提醒他们下一次不再浪费
3、同学们懂得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调查对象:校园内、食堂就餐的同学
调查分析:经过一系列调查,我发现学校食堂浪费严重。经过几天来的观察,中午在学校食堂就餐大约300人中, 70%的同学经常没有把饭吃完。更离谱的是,有些同学仅仅吃了几口就把饭菜倒掉了。当我询问其原因时,有些同学就说:“没胃口,吃不下。”还有些同学说:“菜烧得不好吃,吃不下去。据了解,食堂每餐大概有500多名师生用餐,如果70%的人每餐浪费0.05千克大米,那么,食堂仅仅一天浪费的大米就有25千克了,一个月31天就得浪费775千克,一年的浪费就可想而知了。同学们在吃课间营养餐的时候,有些同学随手就把豆浆、面包扔进垃圾桶,还有些同学吃了一口就扔掉。面包和豆浆是工人叔叔辛辛苦苦的劳动成果,不应该浪费。
调查建议:我认为学校应该在醒目的地方竖立警示牌提醒同学们不要浪费粮食,可以在班会上开展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一系列活动,还可以用演小品的节目让同学们更加懂得节约光荣,浪费可耻,要珍惜劳动成果。课后,让我们利用休息时间制定节俭方案,时刻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调查结论:看着这些浪费现象,我作出了一系列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提高,勤俭节约却渐渐被我们遗忘,认为浪费一点粮食算不了什么。如果每个人都浪费一点,那就不敢想象了。让我们记住“节俭光荣,浪费为耻”这句话,把这句话作为我们今后行动的指南。
第10篇 粮食局帮扶工作调查报告
县粮食局
__红蚁王鞋业有限公司座落于__县县城南首约7公里、省道苏223线旁,交通便捷。经过10余年来的不懈努力,迅速成长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大的固特异沿条鞋生产基地之一。__县粮食局自从与该企业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后,他们及时深入企业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制订帮扶计划、把握帮扶重点,特别是始终坚持以三大理念组织开展帮扶工作,真正做到了“帮在关键处、扶在点子上”,为促进企业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也密切了政企关系、促进了机关作风建设。
理念之一:发展是硬道理
发展是硬道理。__红蚁王鞋业有限公司短短10余年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这一思想始终不渝的坚持。几年来,该企业一直以年产值递增 30%的速度迅猛发展,至__年底,已拥有固定资产2.85亿元,职工人数1200人,年产量达127万双,销售收入2.5亿元,年创汇近3000万美元,在全县50强企业中位居前列,先后跨入“__市百强民营企业”、“__县十强民营企业”行列,__年入选中国成长企业500强。
在帮扶过程中,__县粮食局善于将企业的自身发展史作为生动教材,旗帜鲜明地向企业灌输“发展是硬道理”这一理念,并将之渗透到帮扶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去年以来,红蚁王鞋业所在镇——曹埠镇党委、政府从快速发展曹埠经济的战略高度出发,确立了“策应洋口港、开发南大门、建设新曹埠”和镇区“东移北靠”的重大决策,__县粮食局敏锐地认识到,这是“红蚁王”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通过多种途径引导该企业抓住机遇,“支持新镇区建设,扮亮__南大门”,并积极参与企业年度目标、长远规划等的制订工作,使“红蚁王人”进一步增强了加快发展的机遇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提出了“纵横发展”的战略思路。纵,即纵向延伸,形成产业发展链。具体将以创建“红蚁王产业园”、组建皮件生产基地、开发工艺相框、组建“__东吴皮革有限公司”四大项目为支撑,总投资3亿元以上。横,即:横向发展,为新型镇区做一些有益的事业。具体将建设一个“红蚁王康复中心”、一个“红蚁王农居点”、一个“红蚁王农民会所”,奠定与县城南北呼应的服务业发展新格局。
围绕上述总体规划和发展目标,近一年来,__县粮食局为红蚁王鞋业有限公司的集团组建、新厂区的投产、民营创业园的标准房建设、东吴皮革厂项目的手续办理等进行了多次的协调服务,为企业做大做强作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
理念之二:和谐也是硬道理
__县粮食局党组“一班人”深感,发展是硬道理,没有对这一理念的坚持奉行,红蚁王鞋业就不可能有今天生机勃勃的发展局面。但局党组“一班人”也深刻认识到,如果一味追求经济发展,忽视了“以人为本”,发展就失去了终极目标,和谐也是硬道理,两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作为挂钩部门,__县粮食局对发展理念的思考更加深邃,对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更加清醒,将创建和谐企业作为帮扶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
在帮扶过程中,__县粮食局以“和谐也是硬道理”这一理念为指导,积极引导企业在善待职工、凝聚职工、打造团队精神等方面进一步创新举措,在企业努力下,一种独特的和谐企业文化正在形成——
16位用户关注
77位用户关注
26位用户关注
52位用户关注
90位用户关注
64位用户关注
40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