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调查报告
栏目

看调查报告写分析(15篇)

发布时间:2022-07-05

看调查报告写分析

第1篇 关于国人看待婚房问题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全国

调查内容:关于国人看待裸婚问题的调查

调查方式:网络调查

中国指数研究院、中国搜房网数据监控中心9日在此间发布其连日来进行的婚房网络调查报告。报告称,中国内地近四成受访网友拒绝裸婚,80万元人民币以下总价的婚房价格为其心理选择主流。

情人节将至,房地产研究机构结合婚与房问题进行网络调查。随80后青年群体已普遍进入适婚年龄,他们已成为房地产市场中重要客户群。

报告称,39.53%的网友认为须有房才能结婚,也有34.39%的网友可接受先租房再买房。

而《中国婚博会产业调查中心普查报告》表示,2023年约有近1000万对新人结婚。据中国搜房网数据监控中心网络调查报告显示,41.6%的网友表示在今年内会购置婚房,但随着现阶段房价开始进入下行通道,购房者对楼市的观望气氛浓厚,觉得房价下调空间还没到自己的心理价位,也有40.8%的网友表示相信调控政策,房价会继续走低,等等再出手。

此前广州一场2023如何跑赢政策市房地产行业讨论会上,广州知名房地产专家黄韬指出,广州房价在去年7月、8月份开始有微幅松动,但市区楼盘均价比较稳,新开盘价格已经低于市民心理价格,因此今年房价下调空间不大。

调查针对能够接受的婚房总价范围结果显示,58.75%的网友选择在80万以下;23.11%的网友选择价格范围在80万至100万之间。

第2篇 来自一线的调查报告:羊年喜看南粤

原野上奔驰穿梭的高铁正将最后一波旅客送回家乡,高速公路上归程中的自驾车川流不息,巨大的春运队伍正从珠三角奔向祖国内地,从城市回归乡村。

春节到来,新华社记者驱车深入珠三角城市及粤西农村调研,感受传统节日的浓浓年味。原野上奔驰穿梭的高铁正将最后一波旅客送回家乡,高速公路上归程中的自驾车川流不息,巨大的春运队伍正从珠三角奔向祖国内地,从城市回归乡村羊城花市装修一新准备迎接一年一度的人潮,佛山市的迎春双狮比赛正紧锣密鼓登场。

行走南粤大地,感受到世界最大区域经济体逢年过节的独特活力与魅力,点点滴滴映衬出一个更加郁郁葱葱的南粤羊年。

白檀园透露珠三角新信息

内需蛋糕向高端不断演进

2023年,广东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8%。内需增长将继续成为来年广东经济增长的亮点,产业转型升级促使内需蛋糕继续做大做强。

记者17日在佛山市高明区更合镇瑶村的农业科技园看到,碗口粗的白檀、黄花梨犹如天降神兵,占领了数千亩山头、坡地,替代了昔日漫山遍野的速生桉树被称为生态灾难的速生外来乔木。走近看,白檀枝干上培育有濒危中药材铁皮石斛,树底下栽满了名贵的金花茶等。

缘起于农业转型升级的启发,该科技园的老板彭国雄意识到未来的农产品消费层次将向着更高科技含量、更高养生价值的方向转变,便从印度引进白檀进行种植和深加工。白檀种植面积已经从六年前的几百亩扩展到了近4000亩,未来我准备每两年扩种2000亩,现在依托种植的檀木开发的养生茶叶就有4种,还有多种檀木制品。为此还在城区专门开设了产品展示和形象中心。彭国雄说。

更多内需潜力还将不断释放,传统产业转型创造出更丰富、更高端的产品,带动更多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增强了未来珠三角的发展后劲。广东省统计局相关专家称。

原野上奔驰穿梭的高铁正将最后一波旅客送回家乡,高速公路上归程中的自驾车川流不息,巨大的春运队伍正从珠三角奔向祖国内地,从城市回归乡村

乡村精致化

宜居超城市

在粤西云浮市新兴县六祖镇龙山塘村,记者看到经过规划后建设的民居错落有致,村道上见不到一片垃圾。村民告诉记者,村里建设了雨污分流工程,组建了卫生环保队,彻底告别了昔日农村脏乱差的形象。村里原本破败的50多栋土砖房被重新改造,建成了中国禅文化艺术村,吸引了20多名艺术家在此居住、创作。随处可见可爱的石头雕塑、摆放巧妙的竹篮、夸张的漫画

画家邱达强在该村租了间土砖房搞起了国画创作。这里背靠大山,空气好,喝的是山泉水,吃的是附近村里农田里种的菜和稻米,放心且健康,没有车马喧嚣,正适合精神一族长期居住。他说。相比城市,我更喜欢生活在家乡龙山塘这样的乡村。在深圳一家企业实习的龙山塘籍大学生张琛炜骄傲地说。

原野上奔驰穿梭的高铁正将最后一波旅客送回家乡,高速公路上归程中的自驾车川流不息,巨大的春运队伍正从珠三角奔向祖国内地,从城市回归乡村

历史的呼唤

珍惜民族反腐的伟大历史源泉

基层群众呼吁弘扬传统历史文化中的廉政文化资源作用,警示官员为官清廉。群众的期盼把记者引到了广州市白云区庆丰村,当地群众呼吁保护好东晋时期遗留下来的廉政历史文化遗址石门贪泉。

记者在石门贪泉历史文化遗址看到,遗址上古木参天,高大的英雄树令人肃然起敬。但贪泉碑周边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到处一片破败景象。一个清扫垃圾的清洁工、几名席地而坐读报的老人给遗址增添了一丝生气。

石门贪泉历史文化遗址原是历代北方人来粤为官的水路登岸码头,古时有泉从河岸石隙中流出。相传古代南粤多贪官乃因下船初踏南粤之地饮用了该泉,因而该泉被当地人称为贪泉。东晋元年,广州刺史吴隐之赴任,掬饮贪泉,自信能保持廉洁操守,他认为是否贪腐取决于人心而非贪泉,并作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吴隐之在广州任上廉政爱民,后世追慕其廉洁,在贪泉旁立贪泉碑,以警新来官吏。

这里很有灵气,周边风景优美,节假日有人过来休闲,我希望能够把这个遗址规划保护好。昔时包公在肇庆为官,离任时一方石砚都不带走,而留下了包公掷砚成洲的廉政故事;浙江绍兴太守刘宠离任时将百姓所赠的一枚银钱投入江中还给绍兴,百姓将该江命名钱清江表彰其廉洁,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希望石门贪泉也同样能成为警示为官清廉的标志性遗址。庆丰村多位村民说。

第3篇 调查关于城市居民对环境污染看法的报告

调查时间;20__年

调查地点:中国__个主要城市

调查内容:中国城市居民环保态度

调查对象:中国城市居民

今年_月至_月,上海交通大学民意与舆情调查研究中心以“中国城市居民环保态度与行为指数”为测评框架,采用国际先进的计算机辅助电话问卷调查系统(cati),对中国__个主要城市的居民进行了抽样和问卷调查。

针对全国主要城市近几年气候变化较大的问题,_9.9%的民众认为气候不正常或者非常不正常。51.6%的人中认为城市污染程度严重。 超过55%和65%的民众认为水质与食品是不安全的。同时,接近70%的民众认为城市污染对他们的身体存在不同程度的伤害。

调查表明,公众对环保知识还有待提高,较高认知度仅限于可再生能源、节能发电方式等性部分。

调查发现,77.2%的民众认为环境保护应该优于经济发展。接近一半(_8._%)的民众认为政府应将额外收入用于环境保护。

民众对于邻避设施抵触情绪较为激烈,51._%的民众反对居住区周围建立污染性设施。若居住区周围拟建污染设施,78.1%的受访民众表示会参与请愿活动。

主持此项研究的钟杨建议,政府部门应该引导公众参与环保活动,充分调动大家在环保方面的积极性,让环保成为政府和社会共同的一项任务和活动。

第4篇 关于大学生对选举看法的调查报告

调查人员: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 张瑜

调查单位: 西安各大高校

调查时间: 2023年1月15日至2023年1月17日 共 3天

一、实践内容:

调查中我一共问及三个问题:

问题一:您认为大学生参加选举对于国家发展

a 、十分重要 b 、一般重要 c 、不重要

问题二:您以前是否参加过政治选举活动?

a、参加过 b、未参加过

问题三:在您参加的选举中,您对候选人是否了解?(问二答b者不答)

a、十分了解 b、一般了解 c、 不了解)

二、实践结果:

1、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大学生参加选举对于国家发展是有一定重要性的。

2、大部分大学都有过政治选举活动。

3、大学生选民中大部分对于候选人都不甚了解,甚至根本不了解。

三、社会实践总结:

选举权是与人民主权联系最为密切的权利,当一个国家主权受到侵犯时,我们会毫不犹豫地还击,人民主权也同样,如果有人想让我们的选举权变成一堆废纸,我们也应竭尽全力反抗。

大学生作为社会知识分子中重要的一部分,应当在选举中发挥相当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学校中的政治选举不应儿戏,不应如此潦草。我参加第一次选举过后的感受是:我们选的是名字不是人!候选人既无演讲,也无生平简历,这让代表我们主权的票该投向何方呢?

靖乎每一所大学中都有过政治选举,我认为在这点上我们的政府做的很好,但是想要充分地调动大学生们的力量,仅仅是让人人有票选还是很不够的,我认为还应该让我们大学生有一些能够了解候选人们的渠道。

要想让大学生们有一些了解候选人们的渠道,这就需要我们的领导们,我们的候选人们能走下神坛,将自己的想法讲给人民群众听,让选民们能有机会听到,您们若当选后会干些什么利国利民的事情(哪怕是虚假的),也好让选民们能有一个标准,起码我们能以这个标准来衡量您们的工作,能通过舆论之力量来让您的工作尽量向您的标准靠近,若如此,我们便会有一个更好的生活。要是领导们,候选人们都将自己的想法心照不宣,那我们如何能够用我们的力量来协助您们来将这个城市建设得更美好呢?

我梦想有一天,我们对领导的称呼能从“他们领导们”变为“咱们的领导”;

我梦想有一天,咱们的领导们能高举起拳头在人民群众中高呼“为人民服务”的口号,能将自己的承诺无愧地向人民群众宣读,能将政府的每一笔税款都用在哪里透明地公之于众;

我梦想有一天,我们民众能高举起平等自由的旗帜无需畏惧地在街头高呼着我们的主张。

为了我们的主权不再受到侵犯,我们大学生也应该提升我们的主权意识,要敢于与那些侵犯我们主权的“大人物”们相抗衡,让法律规定我们每一个人应该拥有的每一项权利都能真正管用。我们大学生也应该珍惜国家赋予我们的每一项权利,树立国家主人翁意识,尽竞之力背负起“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美好”这一重任。

第5篇 关于公民对养老金看法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23年3月

调查地点:全国

调查内容:关于公众对养老金看法的调查

调查方式:在线调查

2023年全国两会3月初将在北京召开,人民网和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就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展开调查。截止目前,社会保障高居榜首。养老金成为了公众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

本次调查涉及二十个热点问题,包括房价调控、社会保障、医疗改革、食品安全、环境问题、交通问题、物价问题、收入分配、小微企业、三农问题、社会道德、社会管理、基层民主、三公经费、事业单位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教育公平、法治建设、网络问政、反腐倡廉等。

截至2月20日8时,在2023年你最关注的十大热点问题调查中,社会保障以198541票暂居榜首。收入分配与社会管理分别位居第二、三位。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重点提出,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提高保障水平。

加 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切实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逐步推进城乡养老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 金。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健全预防、补偿、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制度。完善失业、生育保险制度。

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 度,规范管理,分类施保,实现应保尽保。健全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合理提高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加强城乡低保与最低工资、失业保险和扶贫开发等政策的衔接。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做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完善临时救助制度,保障低保边缘群体的基本生活。

除了企业职工养老,温家宝总理特别关心农民的养老。不久前,在征求对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意见时,温家宝总理表示,要把农业现代化摆在重要位置,培养一代有文化、有技能的新型农民。建立适合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有了完善的社会保障,才能让农民安心地生活过日子。

第6篇 2023年公众对人情消费看法调查报告范文

一、调查时间:_0__年_月。

二、调查地点:网络调查

三、调查对象:社会公众

上周,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和酷猫写作,发起的一项题为“你为人情消费所累吗”的调查显示(5795人参加),53._%的受访者感觉人情消费负担重。

万家团圆的日子过完了,许多人的钱包也瘪了。过年送礼是传统习俗,但如今越来越高档的礼品、一年多过一年的压岁钱,成为许多人过年回家的沉重负担。上周,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和酷猫写作,发起的一项题为“你为人情消费所累吗”的调查显示(5795人参加),多数人每年在人情消费上花费1000元~6000元之间(64.4%),但超过6000元的也占到近两成(19.1%)。53._%的受访者感觉人情消费负担重。

受访者中,80后占3_.6%,70后占43._%,60后占15.9%。

我国户均人情支出在家庭总收入占比高达7.9%

最近,在某公司上班的陈小姐仔细算了一下账,发现过年开销近8000元。这对于刚毕业工作两年、月工资3000多元的她来说,着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过年回家,总得给长辈们买点礼品,给晚辈们发压岁钱,这两年水涨船高,钱少了根本拿不出手。”透支了两个多月工资的陈小姐过年回来后,只能眼巴巴地盼着尽快发工资来填补“亏空”。

人情消费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人情往来的费用支出,它具有加深情感和促进交往的功能。但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情消费也在不断升格,成了不少人一项沉重的生活负担。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_011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户均人情支出在家庭总收入中的占比高达7.9%,农村家庭则高达11.4%。

本次调查显示,受访者每年的人情消费层次,主要集中在1000元~6000元,其中有两个消费区间占比最高:花费在1000元~_000元区间的受访者占16.8%,花费在_000元~3000元的受访者占15.7%。但也有19.1%的受访者每年人情消费超过了6000元。

来自四川的谢先生在国有企业上班,年工资5万元左右。一年下来,他在人情消费方面要花到5000元,而且集中在日子前后两个月。“现在人们的人情消费越来越多。比如结婚的礼金就从50元涨到_00元,又涨到三四百元,几乎翻了好几倍。”

调查中,53._%的受访者感觉人情消费给他们造成了沉重负担,其中15.6%的人认为负担“很重”。认为人情消费负担“不太重”的占5.6%,认为“没负担”的只占3.1%。

人们对“人情消费”既爱又恨,可谓毁誉参半。正面评价有:“是一种传统礼节习俗”(43.4%)、“是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一种方式”(38.6%)。负面评价有:“成为许多人的负担”(34.8%)、“是面子心理作祟”(34.3%)、“是一种畸形的消费”(_5.3%)、“是一种不良的社会风气”(_4.8%),还有人认为是“滋生贪污腐败的温床”(_4.6%)。近半受访者(49.4%)对人情消费持中性看法,认为是一种礼尚往来。

西南财经大学消费经济学教授王裕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人情消费实际上是人们礼尚往来习俗根深蒂固的表现,是小农经济留下的产物。但在当今商品经济时代,人情消费不再是传统的相互支持意义上的礼尚往来,而是带有人情投资的意味。

38.3%的人对人情消费表示无奈,但不得不跟风随大流

调查显示,人们进行人情消费的对象主要是:朋友(71.0%)、亲戚(67.1%)、长辈(51.8%)、同事或同学(48.1%),还有领导(_8.1%)、老师(17.1%)及一切社会关系(_1.7%)。

人情消费种类繁多,包括:婚嫁送礼(69.0%)、逢年过节送礼(46.1)、添丁送礼(45.4%)、同学同事聚会(44.7%)、压岁钱(4_.9%)、生日寿辰(38.3%)、祝贺乔迁(31.3%)、看病求医(_6.6%)、职场打点(_3.9%)、升学拜师(17.8%)等。

“在各种婚嫁、寿辰、升学等宴会中,人们习惯以宴客的桌数来衡量礼仪的隆重程度,这样只会越来越攀比。普通老百姓一面要应对这样的排场,一面要应对还礼的负担,而且还礼通常要高于别人送礼的礼金,最后只能死要面子活受罪。”湖北红安的殷先生说。

湖北宜昌的陈永发在民意中国网上留言,现在一些人情消费已沦为敛财方式,消费标准越来越高,每年收入的一半都要用作人情消费。被请者为收回付出,不得已也开始大摆宴席,结果陷入恶性循环。

王裕国教授认为,婚丧嫁娶等正常人情消费无可厚非,办一些大事也需要有一定的形式,但为了追逐面子和排场不择手段、不计成本,就有些变味了。

他说,现在人们的人情消费支出确实在逐年上升,对于收入不高的人来说,是一种负担。人情消费在农村占到家庭收入的30%到50%,对于刚摆脱温饱进入小康的农村家庭来说往往很难承受,但是没办法,因为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收了别人的礼得还,也希望自己的付出得到相应的回报。”

对于人情消费,调查中,38.3%的受访者表示无奈,但不得不跟风随大流。_3.7%的受访者表示反感,认为这样的风气需尽快改善。也有_3.1%的人认为这很正常。

在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院长陈文江看来,人情消费在中国是一种民俗文化,亲朋好友有婚丧嫁娶,人们送财物表达祝福、庆贺、哀悼等,逢年过节,晚辈给长辈送点礼表示祝贺,都是很正常的。只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人情消费越来越货币化,并在互相攀比中被逐年拉高。“中国是礼俗社会,崇尚礼尚往来,比如你给我500元,我给你就不能少于500元,一来二去就越送越多。”

但他认为,人们在人情消费方面其实会量入为出,但打着礼尚往来的旗号给党政官员、权力阶层送礼则是另外一个问题,它不同于亲朋好友之间的正常人情消费,而是一种权钱交易。

54._%的人建议倡导朋友、亲戚之间互免礼节费用

该如何改善人情消费过重这一现象?调查显示,受访者的建议有:“大力宣传节约、简化精神,提倡礼轻情义重”(61.7%),“倡导朋友、亲戚之间互免礼节费用”(54._%),“严肃党风政纪,狠刹腐败式人情往来”(48.5%),“遏制节假日礼品奢侈包装现象”(4_.8%),“培育一些打理礼节事务的社会组织,对群众人情消费进行合理约束和引导”(3_.1%)等。

王裕国教授提出,在人情消费畸形走高的当下,要提倡移风易俗,维护关系不应该靠物质和金钱。首先,应该提倡邻里、亲朋之间,办事不要摆阔气、讲排场,提倡节俭。“现在宴席费用都不低,结婚动辄三四十桌,就拉高了送礼的份子钱,何况送礼的人还期望以后收回,人情消费只会越来越高了。”其次,领导要带头倡导节俭之风,媒体也要起到舆论宣传的作用,反对、抵制这样的风气,更杜绝以人情消费名义进行权钱交易。

四川的谢先生认为,送礼的目的是大家沟通关系,完全取消不太可能,但是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比如大家可以出份子钱、aa制,不要总是请客送礼。

“人情消费已经成为一种负担。如果能大力遏制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之风、节假日送礼之风,相信很多人都会轻松很多。”民意中国网友陈利江说。

第7篇 上海市2023年调查报告:医改四年依旧看病难看病贵

上海社科院7日公布的一份上海市民医疗健康最新调查报告显示,尽管上海医疗资源相对丰富,沪人仍然面临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民众高度关注政府医改新模式。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一直是中国民众感受最深、议论最多、反映最强的社会民生问题。上海社科院社会调查中心、社会学研究所基于民生民意民情年度调查数据,分析出18至65岁上海常住居民医疗健康现状。

报告分析认为,排队时间长,与外地来沪就医人数过多、部分民众喜欢去大医院好医院有关,这反映出分级诊疗制度的必要性;多做检查、开贵药,可能与医院和医生的收入利益挂钩,这反映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落实医药分离制度的必要性。

调查发现,当出现一般疾病(如感冒等)时,近四成居民会首先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社区医院,另有一成受访者选择不就医,自己买点药吃。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到,30.90%年收入在人民币(6.2034,0.0009, 0.01%)10万元以上的居民首选大医院就诊,这一比例在年收入3万元以下居民中仅有9.1%。报告认为,医改推行的分级诊疗制度,有利于控制有钱就任性的大医院偏好。

该份报告指出,由于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百姓就医无序带来的看病难问题已成为医改必须面对的顽疾。因此,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成为政府医疗改革新模式。

进一步的调查显示,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低、收入越低的本地居民,需要经常看病就医的比例越高,他们大多属于社会弱势群体。课题组因此建议,未来医疗改革应着力降低药价和看病成本,让低收入者也能看得起病。

值得关注的是,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高的受访者,其健康意识和状况越好;年龄越轻、受教育越多、收入越高、职业越好的上海人,也越愿意投资健康。

第8篇 关于公众对养老金看法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全国

调查内容:关于公众对养老金看法的调查

调查方式:在线调查

2023年全国两会3月初将在北京召开,人民网和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就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展开调查。截止目前,社会保障高居榜首。

本次调查涉及二十个热点问题,包括房价调控、社会保障、医疗改革、食品安全、环境问题、交通问题、物价问题、收入分配、小微企业、三农问题、社会道德、社会管理、基层民主、三公经费、事业单位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教育公平、法治建设、网络问政、反腐倡廉等。

截至2月20日8时,在2023年你最关注的十大热点问题调查中,社会保障以198541票暂居榜首。收入分配与社会管理分别位居第二、三位。

2023年2月29日,国务院召开会议,确定在上海、广东等5省市先期开展试点。试点的主要内容包括:养老保险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退休待遇与缴费相联系等。但因阻力太大而中途夭折。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重点提出,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提高保障水平。

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切实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逐步推进城乡养老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健全预防、补偿、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制度。完善失业、生育保险制度。发挥商业保险补充性作用。继续通过划拨国有资产、扩大彩票发行等渠道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积极稳妥推进养老基金投资运营。

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规范管理,分类施保,实现应保尽保。健全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合理提高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加强城乡低保与最低工资、失业保险和扶贫开发等政策的衔接。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做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完善临时救助制度,保障低保边缘群体的基本生活。

除了企业职工养老,温家宝总理特别关心农民的养老。不久前,在征求对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意见时,温家宝总理表示,要把农业现代化摆在重要位置,培养一代有文化、有技能的新型农民。建立适合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有了完善的社会保障,才能让农民安心在农村生活。

第9篇 2023关于公众对养老金看法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__年3月

调查地点:全国

调查内容:关于公众对养老金看法的调查

调查方式:在线调查

20__年全国两会_月初将在北京召开,人民网和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就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展开调查。截止目前,社会保障高居榜首。

本次调查涉及二十个热点问题,包括房价调控、社会保障、医疗改革、食品安全、环境问题、交通问题、物价问题、收入分配、小微企业、三农问题、社会道德、社会管理、基层民主、三公经费、事业单位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教育公平、法治建设、网络问政、反腐倡廉等。

截至2月20日8时,在20__年你最关注的十大热点问题调查中,社会保障以198541票暂居榜首。收入分配与社会管理分别位居第二、三位。

20__年_月29日,国务院召开会议,确定在上海、广东等5省市先期开展试点。试点的主要内容包括:养老保险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退休待遇与缴费相联系等。但因阻力太大而中途夭折。

20__年两会期间,改革养老双轨制成为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当时,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__年要积极推进机关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人保部也就此做出回应,表示将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但时隔一年,改革时间表尚无迹象。

20__年__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养老等各类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落实好各项保障措施和救助机制。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重点提出,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提高保障水平。

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切实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逐步推进城乡养老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健全预防、补偿、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制度。完善失业、生育保险制度。发挥商业保险补充性作用。继续通过划拨国有资产、扩大彩票发行等渠道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积极稳妥推进养老基金投资运营。

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规范管理,分类施保,实现应保尽保。健全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合理提高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加强城乡低保与最低工资、失业保险和扶贫开发等政策的衔接。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做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完善临时救助制度,保障低保边缘群体的基本生活。

除了企业职工养老,温家宝总理特别关心农民的养老。不久前,在征求对20__年政府工作报告意见时,温家宝总理表示,要把农业现代化摆在重要位置,培养一代有文化、有技能的新型农民。建立适合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有了完善的社会保障,才能让农民安心在农村生活。

第10篇 关于大学生对军训看法社会调查报告

q1.请问你支持大学生军训吗

非常支持

支持

一般

不支持

非常不支持

q2.你觉得军训可以

提升大学生的精神面貌

强身健体

培养军人精神

其他

q3.你曾经的军训时间是

一周

两周

三周

一月

大于一月

q4.你们的军训属于

偏严格

偏松散

不松不严

q5.你们的教官来自于

部队

本校国防生

其他

q6.你们的军训服装是

统一着装

穿随意简洁的衣服即可

q7.你的职业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8.请选择您的性别

q9.您的出生年月是?

__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__月

q10.请选择您的地区

省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城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验答题

第11篇 调查关于城市居民对环境污染看法的报告范文

调查时间;20__年

调查地点:中国__个主要城市

调查内容:中国城市居民环保态度

调查对象:中国城市居民

今年_月至_月,上海交通大学民意与舆情调查研究中心以中国城市居民环保态度与行为指数为测评框架,采用国际先进的计算机辅助电话问卷调查系统(cati),对中国__个主要城市的居民进行了抽样和问卷调查。

针对全国主要城市近几年气候变化较大的问题,_9.9%的民众认为气候不正常或者非常不正常。51.6%的人中认为城市污染程度严重。 超过55%和65%的民众认为水质与食品是不安全的。同时,接近70%的民众认为城市污染对他们的身体存在不同程度的伤害。

调查表明,公众对环保知识还有待提高,较高认知度仅限于可再生能源、节能发电方式等常识性部分。

调查发现,77.2%的民众认为环境保护应该优于经济发展。接近一半(_8._%)的民众认为政府应将额外收入用于环境保护。

民众对于邻避设施抵触情绪较为激烈,51._%的民众反对居住区周围建立污染性设施。若居住区周围拟建污染设施,78.1%的受访民众表示会参与请愿活动。

主持此项研究的钟杨建议,政府部门应该引导公众参与环保活动,充分调动大家在环保方面的积极性,让环保成为政府和社会共同的一项任务和活动。

第12篇 购房信心指数调查报告:房价看跌比例回调5%

针对330楼市新政的影响,由腾讯网、腾讯房产研究院联合《腾讯智慧》调查发布的购房信心指数于4月29日新鲜出炉。这是继3月份发布首份2023年中国房地产消费者购房信心指数之后,又一份为广大购房者提供消费参考的权威报告。

本次调查保持了问卷投放时长、问卷投放通道等多个技术指标不变的情况下,参与人数较3月增长26%,有效问卷增长31%,说明房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消费者的关注。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城市住房信心数据受政策影响悄然变化,尤其是认为一线城市将大幅上涨,4月份比3月份上升了10%,加上目前股市火爆,一小部分人将房产抵押进入股市,但资金最终还将进入楼市。

改善型需求有较大释放

对比3、4月份的数据,30-39周岁参与调查者大幅增加,40-49周岁小幅增加,符合改善性需求的年龄特征,表明未来改善型需求有较大释放可能。房产关注者年龄依然主要集中在20-49岁之间,占90%左右,比3月份要低6%。

被调查者性别比例稳定,男性更关注房产信息,往往会比较看中房产性价比、更理性地考虑房产消费。

一、二线城市的受教育程度整体水平高于三、四线城市。在经济地缘特征依旧明显的背景下,逃离北上广依旧是一个伪命题。三、四线城市依然人口外逃,二线城市部分承接了一线城市的逃离者,也吸引了三、四线城市的外逃者,成为未来人口增长较为明显的区域。

不同类型城市的收入水平差异明显。一线城市收入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区域,依然保持着足够的经济吸引力;二线城市收入结构好于三、四线城市。三、四线城市产业不景气、收入水平不高是人口外逃的重要原因,也是楼市低迷现状难以改善的根本原因。

已婚有子女成为楼市主力关注群体。人口红利的消退使得刚需尤其是婚房刚需逐渐趋弱。过往的政策压制需求,使得当时的刚需群体不得不加入到如今的改善性需求队伍中。

一、二线城市人口流入是主要的刚需。三四线城市接近60%的自有住房率远高于其他区域,刚需明显不足。

超过40%购房者认为房价下跌

调查报告显示,330新政会增加购房需求,推高住宅价格的比例不高,认为中国房价下跌的超过40%,三四线城市尤其看空,占46.77%。

房产消费趋于理性。腾讯房产研究院院长吴卫东称,一线城市认为政策会推高房价的远高于其他区域,显示一线城市新政策更能有效激发潜在需求。一线城市认为住宅市场会出现增需抬价的占33.63%。

符合政策要求的被访问者普遍选择会根据需求购房,不会加快购房进度,在明朗的买方市场背景下,消费者越来越理智,房产消费决策时间将变长,考虑的因素更多。三、四线城市不会再考虑购买住宅的比例高达21.93%,明显高于其他区域,消费者信心明显不足。

从图表中显示,购买二套房的需求群体很大,在一线城市还未买二套房的占52.80%,二线城市占46.82%三线城市占41.87%。有将近10%的购房群体开始着手看二手房。这些新的购房者的进入,将有助于缓解当前高居不下的库存压力。特别是一线城市,随着购买二套房的需求群体也相对积极,房价上涨可能性高。

二手房购买热情高涨超50%比例

根据330政策,二套房的首付比例从原来房产总价的60%降为40%,虽然降首付扩大了潜在购房群体,但超过50%的需求者选择不会扩大购房面积,其中一线城市有56.41%购房者表示不会出手。

吴卫东表示,这不仅是购房者对现实无奈的选择,更是对后市不太乐观的潜意识行为。

相比对二套房的冷淡,新政激发了购房者对二手房的热情。由于二手房营业税征收年限由超过5年免税改为超过2年免税,次新房潜在供应量增加,其品质不亚于新房,对购房者吸引力加强。

股市赚钱后将回流楼市

4月27日,上证指数收盘4527点,当日上涨3.04%,是中国股市7年来的最高点。市场上开始出现一些人将房产抵押进入股市的现象。数据显示,抵押房产,投入股市赚钱的比例3%左右,激进的投资投机者比例并不高。

绝大多数潜在购房者会按原定计划买房,投资和购房都趋于理性,其中一线城市占65.77%,二线城市占69%,三线城市71.83%。但也有相当部分的群体选择暂时不买房,投入股市赚钱,一线城市占比31.33%,明显高于其他区域。

面对股市中赚到一套中意住宅的首付款,计划抽出首付款买房,余下的钱继续战斗比例最高,总体上超过38%,一线城市达到41.38%。当股市火爆到一定阶段,部分资金会选择离开股市。吴卫东表示,由于不动产具有增值保值功能,资金会逐渐流入楼市,让楼市的资金面得到缓解。

看跌比例回落5%认为一线城市大幅上涨增10%

与2023年3月的消费信心数据相比,一线城市看涨比例大幅提高,并首次超过50%临界点。

三、四线城市消费信心数据略有提升,看涨比例不足30%,消费信心依旧不足。只是看跌比例从大于50%回落到45%以下,悲观情绪有所缓解。

二线城市消费信心数据波澜不惊,看涨看跌比例均在37%左右,后市走势不甚明朗,市场状况更多取决于库存去化情况。

第13篇 关于国人2023年看待婚房问题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23年1月

调查地点:全国

调查内容:关于国人看待裸婚问题的调查

调查方式:网络调查

中国指数研究院、中国搜房网数据监控中心9日在此间发布其连日来进行的婚房网络调查报告。报告称,中国内地近四成受访网友拒绝裸婚,80万元人民币以下总价的婚房价格为其心理选择主流。

情人节将至,房地产研究机构结合婚与房问题进行网络调查。随80后青年群体已普遍进入适婚年龄,他们已成为房地产市场中重要客户群。

报告称,39.53%的网友认为须有房才能结婚,也有34.39%的网友可接受先租房再买房。

而《中国婚博会产业调查中心普查报告》表示,2023年约有近1000万对新人结婚。据中国搜房网数据监控中心网络调查报告显示,41.6%的网友表示在今年内会购置婚房,但随着现阶段房价开始进入下行通道,购房者对楼市的观望气氛浓厚,觉得房价下调空间还没到自己的心理价位,也有40.8%的网友表示相信调控政策,房价会继续走低,等等再出手。

此前广州的一场2023如何跑赢政策市房地产行业讨论会上,广州知名房地产专家黄韬指出,广州房价在去年7月、8月份开始有微幅松动,但市区楼盘均价比较稳,新开盘价格已经低于市民心理价格,因此今年房价下调空间不大。

调查针对能够接受的婚房总价范围结果显示,58.75%的网友选择在80万以下;23.11%的网友选择价格范围在80万至100万之间。

第14篇 2023关于公众对人情消费看法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时间:_0__年_月。

二、调查地点:网络调查

三、调查对象:社会公众

上周,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和新浪网,发起的一项题为你为人情消费所累吗的调查显示(5795人参加),53._%的受访者感觉人情消费负担重。

万家团圆的日子过完了,许多人的钱包也瘪了。过年送礼是传统习俗,但如今越来越高档的礼品、一年多过一年的压岁钱,成为许多人过年回家的沉重负担。上周,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和新浪网,发起的一项题为你为人情消费所累吗的调查显示(5795人参加),多数人每年在人情消费上花费1000元~6000元之间(64.4%),但超过6000元的也占到近两成(19.1%)。53._%的受访者感觉人情消费负担重。

受访者中,80后占3_.6%,70后占43._%,60后占15.9%。

我国户均人情支出在家庭总收入占比高达7.9%

最近,在某公司上班的陈小姐仔细算了一下账,发现过年开销近8000元。这对于刚毕业工作两年、月工资3000多元的她来说,着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过年回家,总得给长辈们买点礼品,给晚辈们发压岁钱,这两年水涨船高,钱少了根本拿不出手。透支了两个多月工资的陈小姐过年回来后,只能眼巴巴地盼着尽快发工资来填补亏空。

人情消费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人情往来的费用支出,它具有加深情感和促进交往的功能。但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情消费也在不断升格,成了不少人一项沉重的生活负担。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_011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户均人情支出在家庭总收入中的占比高达7.9%,农村家庭则高达11.4%。

本次调查显示,受访者每年的人情消费层次,主要集中在1000元~6000元,其中有两个消费区间占比最高:花费在1000元~_000元区间的受访者占16.8%,花费在_000元~3000元的受访者占15.7%。但也有19.1%的受访者每年人情消费超过了6000元。

来自四川的谢先生在国有企业上班,年工资5万元左右。一年下来,他在人情消费方面要花到5000元,而且集中在日子前后两个月。现在人们的人情消费越来越多。比如结婚的礼金就从50元涨到_00元,又涨到三四百元,几乎翻了好几倍。

调查中,53._%的受访者感觉人情消费给他们造成了沉重负担,其中15.6%的人认为负担很重。认为人情消费负担不太重的占5.6%,认为没负担的只占3.1%。

人们对人情消费既爱又恨,可谓毁誉参半。正面评价有:是一种传统礼节习俗(43.4%)、是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一种方式(38.6%)。负面评价有:成为许多人的负担(34.8%)、是面子心理作祟(34.3%)、是一种畸形的消费(_5.3%)、是一种不良的社会风气(_4.8%),还有人认为是滋生贪污腐败的温床(_4.6%)。近半受访者(49.4%)对人情消费持中性看法,认为是一种礼尚往来。

西南财经大学消费经济学教授王裕国,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情消费实际上是人们礼尚往来习俗根深蒂固的表现,是小农经济留下的产物。但在当今商品经济时代,人情消费不再是传统的相互支持意义上的礼尚往来,而是带有人情投资的意味。

38.3%的人对人情消费表示无奈,但不得不跟风随大流

调查显示,人们进行人情消费的对象主要是:朋友(71.0%)、亲戚(67.1%)、长辈(51.8%)、同事或同学(48.1%),还有领导(_8.1%)、老师(17.1%)及一切社会关系(_1.7%)。

人情消费种类繁多,包括:婚嫁送礼(69.0%)、逢年过节送礼(46.1)、添丁送礼(45.4%)、同学同事聚会(44.7%)、压岁钱(4_.9%)、生日寿辰(38.3%)、祝贺乔迁(31.3%)、看病求医(_6.6%)、职场打点(_3.9%)、升学拜师(17.8%)等。

在各种婚嫁、寿辰、升学等宴会中,人们习惯以宴客的桌数来衡量礼仪的隆重程度,这样只会越来越攀比。普通老百姓一面要应对这样的排场,一面要应对还礼的负担,而且还礼通常要高于别人送礼的礼金,最后只能死要面子活受罪。湖北红安的殷先生说。

湖北宜昌的陈永发在民意中国网上留言,现在一些人情消费已沦为敛财方式,消费标准越来越高,每年收入的一半都要用作人情消费。被请者为收回付出,不得已也开始大摆宴席,结果陷入恶性循环。

王裕国教授认为,婚丧嫁娶等正常人情消费无可厚非,办一些大事也需要有一定的形式,但为了追逐面子和排场不择手段、不计成本,就有些变味了。

他说,现在人们的人情消费支出确实在逐年上升,对于收入不高的人来说,是一种负担。人情消费在农村占到家庭收入的30%到50%,对于刚摆脱温饱进入小康的农村家庭来说往往很难承受,但是没办法,因为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收了别人的礼得还,也希望自己的付出得到相应的回报。

对于人情消费,调查中,38.3%的受访者表示无奈,但不得不跟风随大流。_3.7%的受访者表示反感,认为这样的风气需尽快改善。也有_3.1%的人认为这很正常。

在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院长陈文江看来,人情消费在中国是一种民俗文化,亲朋好友有婚丧嫁娶,人们送财物表达祝福、庆贺、哀悼等,逢年过节,晚辈给长辈送点礼表示祝贺,都是很正常的。只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人情消费越来越货币化,并在互相攀比中被逐年拉高。中国是礼俗社会,崇尚礼尚往来,比如你给我500元,我给你就不能少于500元,一来二去就越送越多。

但他认为,人们在人情消费方面其实会量入为出,但打着礼尚往来的旗号给党政官员、权力阶层送礼则是另外一个问题,它不同于亲朋好友之间的正常人情消费,而是一种权钱交易。

54._%的人建议倡导朋友、亲戚之间互免礼节费用

该如何改善人情消费过重这一现象?调查显示,受访者的建议有:大力宣传节约、简化精神,提倡礼轻情义重(61.7%),倡导朋友、亲戚之间互免礼节费用(54._%),严肃党风政纪,狠刹腐败式人情往来(48.5%),遏制节假日礼品奢侈包装现象(4_.8%),培育一些打理礼节事务的社会组织,对群众人情消费进行合理约束和引导(3_.1%)等。

王裕国教授提出,在人情消费畸形走高的当下,要提倡移风易俗,维护关系不应该靠物质和金钱。首先,应该提倡邻里、亲朋之间,办事不要摆阔气、讲排场,提倡节俭。现在宴席费用都不低,结婚动辄三四十桌,就拉高了送礼的份子钱,何况送礼的人还期望以后收回,人情消费只会越来越高了。其次,领导要带头倡导节俭之风,媒体也要起到舆论宣传的作用,反对、抵制这样的风气,更杜绝以人情消费名义进行权钱交易。

四川的谢先生认为,送礼的目的是大家沟通关系,完全取消不太可能,但是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比如大家可以出份子钱、aa制,不要总是请客送礼。

人情消费已经成为一种负担。如果能大力遏制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之风、节假日送礼之风,相信很多人都会轻松很多。民意中国网友陈利江说。

第15篇 2023购房信心指数调查报告:房价看跌比例回调5%

针对“330楼市新政”的影响,由腾讯网、腾讯房产研究院联合《腾讯智慧》调查发布的购房信心指数于4月29日新鲜出炉。这是继3月份发布首份“__年中国房地产消费者购房信心指数”之后,又一份为广大购房者提供消费参考的权威报告。

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从4月11日上线至4月16日,全国189个城市共有25余万人参与网上调查,有效问卷为234094份,其中一线城市59632份,二线城市89226份,三、四线城市85236份。问题主要围绕“从被调查者基本信息、对房产政策的态度及决策力、股市与楼市的潜在关联性、房产消费信心指数”四个维度来设计。

本次调查保持了问卷投放时长、问卷投放通道等多个技术指标不变的情况下,参与人数较3月增长26%,有效问卷增长31%,说明房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消费者的关注。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城市住房信心数据受政策影响悄然变化,尤其是认为一线城市将大幅上涨,4月份比3月份上升了10%,加上目前股市火爆,一小部分人将房产抵押进入股市,但资金最终还将进入楼市。

改善型需求有较大释放

对比3、4月份的数据,30-39周岁参与调查者大幅增加,40-49周岁小幅增加,符合改善性需求的年龄特征,表明未来改善型需求有较大释放可能。房产关注者年龄依然主要集中在20-49岁之间,占90%左右,比3月份要低6%。

被调查者性别比例稳定,男性更关注房产信息,往往会比较看中房产性价比、更理性地考虑房产消费。

一、二线城市的受教育程度整体水平高于三、四线城市。在经济地缘特征依旧明显的背景下,“逃离北上广”依旧是一个伪命题。三、四线城市依然“人口外逃”,二线城市部分承接了一线城市的“逃离者”,也吸引了三、四线城市的“外逃者”,成为未来人口增长较为明显的区域。

不同类型城市的收入水平差异明显。一线城市收入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区域,依然保持着足够的经济吸引力;二线城市收入结构好于三、四线城市。三、四线城市产业不景气、收入水平不高是人口外逃的重要原因,也是楼市低迷现状难以改善的根本原因。

“已婚有子女”成为楼市主力关注群体。人口红利的消退使得刚需尤其是婚房刚需逐渐趋弱。过往的政策压制需求,使得当时的刚需群体不得不加入到如今的改善性需求队伍中。

一、二线城市人口流入是主要的刚需。三四线城市接近60%的自有住房率远高于其他区域,刚需明显不足。

超过40%购房者认为房价下跌

调查报告显示,330新政会“增加购房需求,推高住宅价格”的比例不高,认为中国房价下跌的超过40%,三四线城市尤其看空,占46.77%。

“房产消费趋于理性。”腾讯房产研究院院长吴卫东称,一线城市认为政策会推高房价的远高于其他区域,显示一线城市新政策更能有效激发潜在需求。一线城市认为住宅市场会出现“增需抬价”的占33.63%。

符合政策要求的被访问者普遍选择“会根据需求购房,不会加快购房进度”,在明朗的买方市场背景下,消费者越来越理智,房产消费决策时间将变长,考虑的因素更多。三、四线城市“不会再考虑购买住宅”的比例高达21.93%,明显高于其他区域,消费者信心明显不足。

从图表中显示,购买二套房的需求群体很大,在一线城市还未买二套房的占52.80%,二线城市占46.82%三线城市占41.87%。有将近10%的购房群体开始着手看二手房。这些新的购房者的进入,将有助于缓解当前高居不下的库存压力。特别是一线城市,随着购买二套房的需求群体也相对积极,房价上涨可能性高。

二手房购买热情高涨超50%比例

根据330政策,二套房的首付比例从原来房产总价的60%降为40%,虽然“降首付”扩大了潜在购房群体,但超过50%的需求者选择“不会扩大购房面积”,其中一线城市有56.41%购房者表示不会出手。

吴卫东表示,这不仅是购房者对现实无奈的选择,更是对后市不太乐观的潜意识行为。

相比对二套房的冷淡,新政激发了购房者对二手房的热情。由于二手房营业税征收年限由超过5年免税改为超过2年免税,次新房潜在供应量增加,其品质不亚于新房,对购房者吸引力加强。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有超过50%的购房消费者表示会根据需求适当考虑购买二手房,其中一线城市表示购买的比例高达68.16%,不会考虑购买的仅为17.92%。十分有意思的是,二三四线城市的对二手房的热情与一手房背道而驰,三四线城市不考虑购买的占29.03%。

股市赚钱后将回流楼市

4月27日,上证指数收盘4527点,当日上涨3.04%,是中国股市7年来的最高点。市场上开始出现一些人将房产抵押进入股市的现象。数据显示,“抵押房产,投入股市赚钱”的比例3%左右,激进的投资投机者比例并不高。

绝大多数潜在购房者会按原定计划买房,投资和购房都趋于理性,其中一线城市占65.77%,二线城市占69%,三线城市71.83%。但也有相当部分的群体选择“暂时不买房,投入股市赚钱”,一线城市占比31.33%,明显高于其他区域。

面对“股市中赚到一套中意住宅的首付款”,计划“抽出首付款买房,余下的钱继续战斗”比例最高,总体上超过38%,一线城市达到41.38%。当股市火爆到一定阶段,部分资金会选择离开股市。吴卫东表示,由于不动产具有增值保值功能,资金会逐渐流入楼市,让楼市的资金面得到缓解。

看跌比例回落5%认为一线城市大幅上涨增10%

与__年3月的消费信心数据相比,一线城市看涨比例大幅提高,并首次超过50%临界点。

三、四线城市消费信心数据略有提升,看涨比例不足30%,消费信心依旧不足。只是看跌比例从大于50%回落到45%以下,悲观情绪有所缓解。

二线城市消费信心数据波澜不惊,看涨看跌比例均在37%左右,后市走势不甚明朗,市场状况更多取决于库存去化情况。

对比3月和4月份,一线城市认为大幅上涨的比例上升明显,3月份只有5.86%,而4月份高达15.90%。根据媒体报道,4月20日-26日的北京楼市,9个盘入市,量价齐升,有多个楼盘出现“日光盘”。二三四线城市认为大幅上涨的比例升幅比较小。

《看调查报告写分析(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