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关于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一、工业经济运行特征
(一)工业生产保持恢复性增长。一是工业增幅逐步提高。3、4、5、6月份的累计增幅分别为:14.45%、14.6%、16.84%、16.86%,可以看出,增幅由3、4月份的14%上升到5、6月份的16%;二是企业获利能力逐步提高。工业效益综合指数由3、4月份的175%左右上升到5月份的180.98%,在全省工业效益综合指数下降7.9个百分点的形势下,我市反增2.7个百分点。三是工业用电量逐步提高。工业用电量增幅从2、3月份的10%上升到4、5月份的14%左右。
(二)部分行业回暖趋势明显。一是建材行业。随着房地产业的回暖,建筑陶瓷及水泥等建材价格回升,陶瓷行业发展迅猛。陶瓷产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8亿元,增长52.1%;实现利税3.7亿元,增长139%;陶瓷基地上交税收3181.8万元,增加2864.4万元。二是鞋革产业。目前鞋业基地有企业25家,投产8家。今年1—5月,鞋业基地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4亿元,增长54%;实现利税8200万元,增长36%。鞋革基地龙头企业拉动作用明显。1—5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亿元,同比增长25.9%;匹克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亿元,同比增长53.9%,实现利税5491万元,同比增长36.5%。三是纺织产业。纺织产业1-5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7亿元,增长32%;实现利税9800万元,增长27%。重点企业金源纺织、三邦实业和天顺纺织分别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94亿元、1.02亿元、1.13亿元,分别增长57%、32%、16%,对纺织基地主营业务收入增幅贡献率达到60.7%。四是竹木加工行业。1—5月,竹木加工行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亿元,增长36.6%;实现利税2900万元,增长15.2%。
(三)百日产业招商成效显著。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产业招商百日大会战动员会以后,各地快速行动,制定措施,抽调精干人员组成招商队伍,分赴沿海各地开展产业招商,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宜春经济开发区制定出台了机电锂电产业招商百日大会战活动方案,加强调度,目前已正式签约机电锂电产业项目12个,签约资金近45.6亿元。袁州区新引进江西鼎吉豪药业有限公司、江西同缘医药物流有限公司和江西美伦医药有限公司等3个医药类项目。丰城市全力开展“双百双十招商竞赛”活动,组织100名招商人员,以100天为竞赛周期,瞄准10个重点区域,开展产业招商,到目前为止,共签约工业项目29个,合同资金21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个。樟树市成立了由市领导带队的14个招商分队,分赴外地招商,到目前为止,新签约项目11个,其中亿元项目5个,新签意向性项目7个,其中亿元项目5个,此外正在洽谈项目28个,合计投资总额超过50亿元。奉新县通过大力实施“产业招商百日大行动”,深入开展以商招商,1—5月共签约引进新项目、扩(续)建项目42个(其中超亿元项目2个),实际到位资金10.8亿元,其中引进外资1787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93.8%和92.9%。1—5月,高安市建陶基地共有8家企业相继落户,总投资达21.2亿元,正在洽谈项目10个。宜丰县成立了3支竹加工产业专业招商队伍,各乡、镇场及县直有关部门均有竹产业招商任务,书记、县长带头外出招商,现与台湾百和集团、台湾南良实业签订意向协议,拟投资兴建竹纤维、竹碳深度加工项目,同时力求在服装、食品、医药等新产品上寻求突破。
(四)“五上”活动有序开展。市政府关于开展“五上”活动以来,各县(市、区)认真研究,精心部署,成立专门机构,在产业基地和工业园区全面启动“五上”活动。一是抓组织领导。丰城市成立市产业基地和工业园区“五上”活动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市长任组长,各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组织新闻媒体进行专门报道,建立考核奖励机制,对产业基地和工业园区进行考核奖励。樟树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关于全面开展产业基地和工业园区“五再上”活动意见》,按照“产业再上规模、项目再上质量、效益再上台阶、信用再上等级、基础设施再上水平”要求,明确提出樟树到20__年产业基地和工业园区发展举措和发展目标。奉新县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领导和相关部门挂点责任,制定了“五上”活动落实意见,确定了工业主攻目标,总体部署了产业发展、项目招商、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宜丰县组建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正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竹加工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编制了竹加工产业发展规划,制订了《关于加快竹加工产业基地发展的实施意见》。二是抓项目建设。各地抓住当前低成本建设机遇期,着力做好新建、扩建、技改项目建设,项目建设热情高涨,形势喜人。丰城市建立了重点项目推进机制,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加快推进重点项目领导小组,下设9个推进工作组,高位推进事关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64个重点项目,总投资577亿元,其中盛丰新能源科技、汇德邦陶瓷等5个项目列入全省重点调度项目,5月份省政府召开第32次重点项目调度会,调度9个项目,其中丰城市就有4个。高安市拟上新、扩、改项目90个,投资总额达50亿元,其中亿元投资项目15个,陶瓷项目29个,拟建生产线46条,在新中源、新明珠、普京、立维等外来陶瓷企业项目建设的带动下,本土企业加快项目扩张,全市共有太阳陶瓷、新景象等16家本土企业增加投资扩大产能,新上20条陶瓷生产线,计划总投资10亿元,占到该市新、扩、改陶瓷项目的一半。樟树市目前有60个新、扩、改项目正在实施,合计投资总额40亿元,湖南省五江集团投资32亿元的项目,立项、环评、安评等手续已经基本通过,预计9月份可以正式开工,拟投资20亿元的四特“两城”项目征地工作已经结束,一期年内可以全面开工。奉新县工业园区现有在建项目31个,其中重点在建项目19个,总投资39.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0.37亿元。靖安县硬质合金工具产业基地内已开工建设项目5个,项目投资总额9.3亿元。三是抓设施配套。高安陶瓷基地为应对即将到来的用电高峰,着手提前建设二号变电站,同时开展铁路货场专用线的征地拆迁工作。袁州医药工业园规划面积扩大至25平方公里,功能分区已有雏形;新征工业4500亩土地已完成测量、规划设计等工作,主干道的路基全面拉开,完成投资4000万元,路基部分已基本成型,正在预埋雨水、污水管道;水、电等配套设施正在规划设计。靖安县硬质合金工具产业基地规划总面积3000亩,分二期建设,已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2亿元,已完成公路、供电、供水、电信、有线电视、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
(五)一批重点项目有望形成新的增长点。一是竣工项目将加入今年保增长的行列。丰城市东鹏陶瓷1条生产线、唯美2条生产线、盛丰多晶硅200吨生产线、斯米克3条生产线、华雅包装等项目相继投产。下半年,上高县裕盛二期、匹克新增10条线相继开工建设,已完成3条线,预计可新增产值3亿元,旺旺集团的饮料、膨化线投产全年可完成产值5亿元,比上年增加2亿元。上高江西和发陶瓷有限公司、江西如意实业有限公司等重大项目先后竣工投产。袁州区金特建材新上第二条硅酸钙板生产线项目,于今年4月建成投产,可年新增主营业务收入5000万元。奉新县已有宝源纺织一期、新卡奔科技等8个项目完工投产。万载县由武汉凯迪绿色能源有限公司投资2.5亿元的凯迪电力项目,办公大楼、主体厂房、百米烟囱、冷却塔主体工程进展顺利,预计10月底可试发电;由浙江安吉客商李坚华投资1亿元的嘉华竹业项目,18000平方米厂房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预计10月底可试生产;宜丰县总投资5亿元的欧尔玛陶瓷生产项目,第一期投资1.6亿元,已于今年3月底竣工投产。投资2990万美元年产1000万双鞋的容盛鞋业,现正在进行土建工程,预计今年投产。总投资1.2亿元水泥生产项目,今年2月底已开工,预计年底投产;投资5000万元的万吨改性铵油炸药项目,目前正在土建施工,力争今年试生产。投资8000万元年产80万平方米竹地板江西天能竹木有限公司,预计今年试生产。二是一批重点技改项目进展顺利。袁州区江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低压大功率变频调速电机产业化项目,总投资1.2亿元,上半年完成投资6500万元,完成冲压车间1.5万平方米和全部设备安装;联合车间1.8万平方米,完成招标工作并开工建设;全部设备245台(套)已签订合同,水、电、气、道路等项目辅助设施全面完工;济民可信药业投资1.2亿元用于金水宝系列产品扩产扩能改造,10月完工试产。江西百神药业总投资1.6亿元“克黄利胆胶囊”以及“2046”等生物制药产品、远大生化总投资1亿元的二聚酸及聚酰胺树脂产品、江西明月钛业有限公司二期扩建钛产品深加工项目进展顺利。万载县金源农业二期扩改近30000平方米,新建的综合办公大楼、6000吨储存量冷库等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奉新赣锋锂业二期、三邦实业二期等9个项目建设顺利。三是一批新项目即将开工建设。上高县江西金唯冠陶瓷有限公司、江西粤东纸业有限公司等有前景、有市场、有实力的重点项目纷纷开工建设。上高鞋革基地江西本领泡棉有限公司开工建设,该项目投资8000万元,占地50亩,主要生产海棉制品的鞋革配套企业,达产后可实现产值1.2亿元,利税3000万元,就业岗位560个。万载县由浙江绍兴锦舜投资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的百业食品项目,已完成地勘、附属工程设计、投标方案、平面布局规划等;由浙江温州客商杨驰勇投资1.1亿元的海坦磁力电器项目,已经租赁厂房进行生产,另外已选址准备开工建设。宜丰县投资15亿元年产30万吨氧化法清洁浆项目,项目正积极进行前期准备工作,目前正在做环评;铜鼓县完成了江西波尔高科技项目建成投产、江西碧彩电子开工建设,年底将完成3万平方米厂房建设任务。靖安县南特机械工程项目总投资2.4亿元,占地240亩,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税收3000万元。江西斯若普年产25兆瓦非晶硅太阳能薄膜电池项目,计划投资4.16亿元,预计今年11月开工。
二、工业“双过半”情况分析
(一)差距较大
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尽管工业经济有复苏迹象,但上半年工业“双过半”压力较大,大部分县市难以达到“双过半”目标,尤其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过半”压力大。
从全市情况看:1—5月份,全市工业增加值完成84.83亿元,完成全年目标30.6%,比目标进度相差11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258.96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30.5%,比目标进度相差11.1个百分点;实现利税25.47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25.5%,比目标进度相差16.1个百分点。
分县市区看:工业增加值:十县(市、区)均未达到进度要求,差距较大的有靖安县、袁州区和铜鼓县,仅完成全年目标的22.6%、22.7%和23.5%,分别与进度相差19.1、19和18.2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十县(市、区)均未达到进度要求。差距最小的是宜丰县,完成全年目标的40.6%,比平均进度差1.1个百分点,靖安县、铜鼓县、袁州区、樟树市、上高县和万载县六县(市、区)的差距在10个百分点以上。实现利税:十县(市、区)均未达到进度要求,差距较大的是万载县、袁州区、靖安县和樟树市,与平均进度相差在17个百分点以上。
(二)主要问题
受金融危机影响,目前各县(市、区)产业基地和工业园区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市场价格下跌。如江特电机价格与去年相比下降达23%,百神药业生产的中成药从去年的11.6万元/吨下跌到7.9万元/吨。靖安县有色金属加工、工程机械铸造业是该县的两大主导产业,占到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总量的60%以上,受金融危机影响,上述两大产业产品市场持续萎缩,产品价格大幅下降,自去年10月份以来,市场铜价下跌严重,最低时跌到2.5万元/吨,对企业生产经营影响较大,导致企业无法满负荷生产,金发铜业、南特公司产能下降50%。樟树市盐化工产业同样受到金融危机冲击,企业订单减少,产品价格下跌,主要产品如三氯氢硅价格下跌了40%、液氯下跌了近50%,盐酸下跌了30%,工业用盐下跌了46%,1—5月,全市盐化工企业销售收入仅增长2.7%,工业增加值和利税总额分别下降17.9%和28.8%,高安市南特东腾公司几乎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2、外向型企业出口未有好转。虽然国家对外贸企业连续上调出口退税率,但是仍然很难扭转出口下滑的态势。1—5月,高安市江西龙工、泰豪特种电机工业产值同比分别下降56.3%和39.02%,沃纳(江西)工量具有限公司5月份因无定单而停产。1—6月份,靖安县企业出口创汇预计640万美元,同比下降10%。高安市1—5月完成外贸出口877万美元,仅完成全年任务的29.6%。丰城市港源硅业1—5月创汇120万美元,同比下降81%,海丰新材料公司没有出口。
3、资金需求缺口较大。目前,各地金融部门均加大了对工业、民营企业的放贷规模,奉新县金融机构对工业园区33户企业融资额累计达24234万元,另外园区企业异地融资余额达23600万元,当年新融资达到9100万元。1—5月靖安县各金融机构对工业和民营经济的信贷投入为14520万元。尽管如此,融资难仍然是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高安市新世纪工业城、陶瓷基地企业资金缺口达9.02亿,工业企业贷款满足率不及20%,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的新、扩、改项目急待贷款开工建设。3月中旬,丰城市对26户中小企业进行调查摸底,情况反映26户企业累计缺口资金2.3亿元。樟树市5月中旬对企业贷款需求进行调查摸底,结果是全市工业企业需求贷款10.62亿元,其中医药企业2.3亿元、盐化工企业3.9亿元、机械五金制造和其他企业3.6亿元。
4、部分重点企业形势短期难以好转。袁州区的济民可信、江特电机、罗宾公司和宜春钽铌四户企业仍未走出下降通道,1—5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5.53、1.1、1.08和0.4亿元,同比减少10.85%、29.55%、33.79%和15.16%。丰城丰电一期,1—5月,累计发电量20.1亿度,同比下降22.4%,实现利税总额1135万元,同比下降20.8%,其中亏损6311万元。丰电二期累计发电量20.1亿度,同比下降20.6%。丰城矿务局实现原煤产量86.8万吨,同比下降11.9%。万载声佳实业有限公司实现利润708万元,同比减少605万元、昌圣实业有限公司实现利润94万元,同比减少246万元。樟树市蓝恒达集团销售量缩减1/3,冠京香料复盘子酮全球销量第一,1—5月销售收入下降22.4%,上交税收同比下降23.8%。奉新县工业园区丰硕电磁目前开机率为60%,去年第四季度50%,三邦线业目前产品库存1000吨。
三、几点建议
随着中央和省刺激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工业发展的外部环境逐步转好,部分行业释放出积极信号,预计下半年我市工业经济将有望进一步好转。全市上下要按照“一个加快、两个力争”的要求推进工业经济发展。“一个加快”:工业发展速度要进一步加快;“两个力争”:工业主要指标在全省排位力争前移,全年目标任务力争完成。
1、巩固百日招商成果,尽快转化为落地项目。目前,各地百日产业招商均取得了很大成果,储备了一批在谈或签约项目,对重大项目,要落实责任单位、人员继续跟踪,加强联系沟通,直至转化为落地项目。建议适时组织有关部门进行督查。对签约项目多、合同资金多、实际进资多的通报表扬;对合同资金多、实际进资少的要督促县市区查明原因,强化举措,努力改进。
2、落实责任,加速推进在建项目。项目早建成一天就早发挥一天效益,对保增长就早作一天贡献。各有关部门、企业、项目业主单位均要从大局出发,抢工期、赶进度、破瓶颈、保质量,全力加快在建工业项目建设。一是强化责任推进。明确市县责任领导、责任单位,按照“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要求,全力以赴抓推进。二是强化协调推进。每个项目推进班子要定期组织会商,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涉及项目服务的部门要靠前服务,主动服务,定期召开项目建设要素协调会,对交办涉及审批的部门服务事项,检查服务结果,公布服务情况。三是强化督查推进。各地要按照项目化、责任人、时间表的要求,自我加压,力争项目早日竣工。必须强化督查,坚决按时完成工作量。市、县领导牵头督查,通过各种形式公布项目完成情况。可以考虑设立专门奖励资金,项目按时竣工投产予以奖励,重点奖励项目服务班子和企业业主。对项目进展缓慢的,必须由责任单位说明情况。
3、全力服务竣工项目,促其尽快形成新的增长点。在高度重视招商的同时,要把服务竣工项目摆在突出位置。今年上半年竣工和下半年投产的项目是我市保增长的重要生力军,它们每一份产出都是净增,要尽量使这些竣工项目达到合同约定能力或设计生产能力。对这些重点项目要继续实行领导包挂、专班服务,坚持领导围着项目转,部门围着项目干,深入企业了解生产经营和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竣工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水、电、气、运输、市场、专业化配套和原辅材料等方面的问题,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其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对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要帮助解决建设用地、审批核准、环评、水电、资金等方面的突出问题,鼓励企业抓住有利时机,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
4、继续落实扶持政策,帮助企业度过难关。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省委、省政府及时出台了《关于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创建最优发展环境的决定》、《关于减轻成长型、就业型困难企业税费负担的若干政策意见》等一系列更加开放、灵活、务实的政策措施。各地要加强政策宣传,将这一系列政策不折不扣、完完全全落到实处。各地要正确处理财政增收与让利企业的关系,即使财政增长慢一点也要将扶持企业的政策措施执行到位。在具体操作中,要做到政策范围“能宽则宽”,补助标准“能高则高”,办理环节“能简则简”,审批原则“能办则办”,为政策实施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
5、围绕企业发展,加大要素保障。一要加大金融支持。全市中小企业要紧紧抓住目前国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机遇,积极扩大银行信贷资金支持。要进一步引导加大信贷投放力度,鼓励政银企沟通合作。各县(市、区)要逐步组建起自己的担保中心,解决担保手续繁杂、费用高、时间长的问题。金融机构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抵押范围,提高抵押率,解决企业的资金需求。要引导企业多元化融资,多种模式运作各种金融产品,使其获得融资的渠道多元化。要继续促进银企合作,组织金融部门与工业园区、产业基地对接,召开银企洽谈会、项目推介会等“窗口会议”,促进银企合作沟通。二是要搞好招工、培训。要充分利用“千企万岗”等活动平台,继续加大为园区企业招工、培训力度,市、县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工业园区和乡镇劳动保障工作平台要发挥好用工对接作用,积极发挥“三个台帐”的信息导向,根据园区企业的用工需求,组织农村劳动力进园区应聘。要进一步加大就业培训的力度,以赣西实训中心为龙头,以各县(市)公共职业实训中心、就业训练中心为主体,开展培训对接。三是要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强化管理,练好内功。当前受金融危机的冲击,有些企业开工不足,市场占用率不高,在这个关键时刻,要动用政府的资源,帮助企业开拓市场,适时组织企业参加各地的产品展销会,在同质同价的前提下要优先使用本地企业生产的产品,特别是政府出资建设的工程。四是要搞好煤电油运。健全运行预警机制,突出抓好对重点企业、重点园区、重点县(市、区)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的供应保障。切实加强电力调度协调,确保企业顺利迎峰度夏,确保重点企业的生产用电,指导帮助企业节约用电。加强重点企业、成品油等重点物资运输协调服务,满足重点企业、重点物资公路、铁路运输需求,加快铁路专用线和货场建设,推进铁海联运,提高园区物流水平,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第2篇 有关于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科学建言我市“十三五”规划编制,按照市政协常委会安排,4月中旬,市政协第一调研组在曾广中副主席带领下,围绕我市工业经济发展课题,深入__区、__市的部分工业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咸阳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我市工业经过多年建设,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培育和壮大了一批新兴产业,全市整个工业经济在转型升级中得以聚合爆发。2023年,工业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首次达到了50.3%。2023年,咸阳成为继西安、榆林之后的第3个生产总值过千亿元的地市。此后4年,工业经济总量更是增长近3倍。目前,我市已经形成能源化工、装备制造、食品、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医药、建材、航空、战略新兴九大支柱产业。2023年,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咸阳工业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发展态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2633亿元、增加值完成835亿元,分别增长16.7%和18.7%。20__年,我市工业经济呈现缓慢增长趋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2987.3亿元、增加值912.8亿元,分别增长15.7%和14.5%。
但是,无论从总量上还是从速度上看,咸阳工业经济同发达地区的差距仍然很大。全市主要包括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等方面发展总量不大,劲头不足。加之能源产业价格下降,对我市仍以能源产业为主导的工业经济影响较大。今年一季度,我市工业生产增速回落。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80.67亿元,同比增长5.4%,较1-2月回落0.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7.17亿元,增长 10.3%,较1-2月回落2.2个百分点。困难和问题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产业层次偏低。仍以传统产业、加工型企业居多,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缺少大项目、好项目支撑,产业链较短,产业集聚度较低,导致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较弱。如我市的电子、纺织服装行业都是相对落后的传统产业,产品的附加值普遍较低。而占我市规模工业份额48%的能源化工产业,主要依托彬长旬的地理优势,对最新的科研成果运用不多,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缺乏核心竞争力。
(二)融资能力不强。我市企业主要是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进行间接融资,融资成本高,受金融政策影响较大,而不善于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等方式进行直接融资。融资渠道不畅、担保体系不健全,资金成为困扰企业转型的一大难题。目前,咸阳在国内的上市公司只有3户,分别是兴化股份、st偏转和彩虹股份,低于西安的19户、宝鸡5户,与东部地市相比差距更大。
(三)市场意识不强。很多企业对客户服务不到位,难以同客户长期合作,其实质是竞争意识、忧患意识和机遇意识薄弱,开拓市场、占领市场的能力不足,往往失去难得的市场机会。有些企业不注重信息收集和整理分析,导致在市场上盲目跟风和疲于应付,造成产品滞销、库存增加,销售陷入被动。
(四)自主创新动力不足。长期以来,企业对科技经费投入不足,技术研发能力较弱,关键技术的自给率较低,导致新产品开发滞后。与全国东部地区相比,我市具有知识产权的名特优产品数量少,竞争能力偏弱;新兴产业发展较慢,传统产业资源开发型企业偏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科技性人才缺乏,技术改造资金短缺,使企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
(五)发展环境有待改善。在项目许可、配套服务等方面还存在审批时间过长、服务效率偏低等现象。同时,因国家土地紧缩和环境治理标准提高,企业落地难度加大,我市局部存在土地、水、电、气、排污等要素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影响项目落地建设及企业产能有效释放。许多技术含量高、劳动强度大的行业由于招工难致使企业开工率不足。
二、咸阳工业跨越发展的机遇和重点
面对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和我国经济深度调整的新常态,我市工业经济要谋大发展,就须摒弃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追求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摒弃简单扩能增量,追求调整存量与做优增量并举。紧紧抓住国家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增动力这一战略机遇期,着力在发展新兴产业上下功夫,在深化改革创新上增实效,加快实现扩总量与提质量的“新平衡”。即:以“十三五”工业发展规划为契机,立足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区域节点城市的目标,抓住政策聚集、要素聚集、影响力和关注度聚集的机遇,积极争取中省支持,大力实施“千亿产业链、百亿产业集群”,以大企业引领、大项目支撑、园区化承载、集群化发展,实现我市工业经济的跨越发展。(“千亿产业链、百亿产业集群”即:重点发展能化产业,着力提升装备制造、食品、建材、医药、电子信息、纺织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光伏、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到2023年,实现能化产业2千亿;装备制造和食品产业2个千亿;电子信息、建材、纺织、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5个 300亿。)
(一)培育壮大一批大企业,引领优势产业集聚式发展
1.能源化工。依托我市丰富的煤炭、石油资源,以发展煤电一体化、煤化一体化、炼油一体化为重点,培育壮大中石油长庆分公司、兴化集团等优势企业集团,实现能化工业大发展。引导彬长旬能源基地重点发展煤炭、煤化工及其伴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礼泉精细化工园和兴平化工产业园重点发展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石油化工,形成上下游产品关联,产业链条基本完备的陕西第二大能源化工基地。到2023年,能源化工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00亿元,年均增长10%。
2.装备制造。依托兴平装备制造基地和咸阳汽车制造产业园,加快汽车及零部件、航空船舶、能源设备、建筑机械制造等产业发展。同时,积极发展具有成长性的军工配件及纺织服装机械制造业,培育有较大市场空间的电子设备制造业及农业机械制造业四大产业。大力发展陕西柴油机重工公司、航空电气公司、红原航空锻铸工业公司等龙头企业。到2023年,装备制造产业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150亿元,年均增长12.5%。
3.食品。依托我市农业资源优势,培育组建一批资本结构多元化、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食品工业龙头企业。重点发展精品粮油、果品深加工、乳制品、肉制品、果蔬饮品、原浆果汁、烘焙食品、方便食品及农产品深加工。抢抓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机遇,以乾、礼、兴、武、泾、三等食品大县为基地,打造咸阳千亿丝路食品工业带。到2023年,食品产业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年均增长14.5%。
4.建材。依托海螺、冀东、声威三大水泥集团,形成泾阳、礼泉、__县水泥产业集群;以蓝星玻璃、台玻等玻璃企业为基础,发展浮法玻璃及其深加工产品;以九冶建设及武功钢构工业园为依托,大力发展设备钢结构产业。到2023年底,建材产业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480亿元,年均增长14%。
5.纺织服装。以新兴纺织工业园、__县、泾阳现有棉纺织产业为依托,打造西部地区中高端棉纺织产业制造基地;支持杜克普、陕西润浙纺织有限公司发展壮大。以咸阳际华新三零印染有限公司为龙头,提高产业配套能力;以构筑产业用纺织品产业基础为重点,建立与西部地区能化、装备、汽车、农业、医疗等产业相衔接的生产体系,打造国家产业用原料纺织品生产出口基地。到2023年,力争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达到80户,纺织产业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350亿元,年均增长22%。
6.电子信息。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围绕为三星配套和cec在咸投资280亿元建设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及其配套产业为主,将咸阳建成我国西部显示器件产业基地。同时,围绕陕西生益科技有限公司、正泰电器西北产业园和相关产业,着力建设电子材料产业基地。到2023年底,实现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工业总产值由现在的56亿元达到300亿元,年均增长32.9%。
7.医药。依托我市医药产业的良好基础,以步长集团、摩美得,白鹿、康惠制药、君寿堂等药企为重点,加大对骨干医药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医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重点发展现代新型中药,适时整合优势资源,增强医药产业竞争力。着力推进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陕西康惠制药有限公司、陕西摩美得制药有限公司三户企业上市融资,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到2023年,医药产业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5%。
8.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陕西有色新能源、天宏多晶硅、彩虹集团为龙头,发展光伏产业;依托咸阳压缩机等企业,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以华特玻纤维公司等企业为基础,发展新材料产业;依托沣西新城大数据产业园项目,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产业。同时,深化开放合作,加大扶持力度,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高端化、集聚化发展,努力形成区域竞争优势和新的经济增长极。到202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 300亿元。
第3篇 县工业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历年来,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修水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呕心沥血、夙兴夜寐,制订、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采取了一揽子办法,取得了卓然成绩。使我县工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初具规模。在今年全市开放型经济工作会上,我县工业园区更是取得了综合发展第一的好成绩。
今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工业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增大和我县地理区位还处于劣势、产业集群还未形成以及2023年我县决战工业700亿宏伟目标的确定,需要我们再一次深入思考我县工业发展思路、模式、路径。
元宵节过后,我校本着锻炼教师、发挥咨政作用的宗旨,成立了修水工业经济发展调研组,并请来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吴志远博士指导,对修水工业经济进行调研。
我们的调研组一行先后深入工信委、国土局、矿业局、环保局、统计局、人民银行修水支行等单位调研,组织了发改委、财政局、劳动就业局等单位负责人和供电公司、裕发食品、凯达服装、辉运饰品、新中英陶瓷、华伟矿业等企业负责人座谈。
通过调研我们梳理出发展修水工业经济的三条建议和一些公共扶持政策,这些建议更侧重于思维层面,旨在开启多种视角,具体操作层面的做法还有待相关部门专题调研并制订措施。文中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坚持产业集群,优化区位条件,努力形成反梯度发展态势。
1、强化集群公共政策研究,坚持集群发展模式。加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公共政策研究,制订和实施优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制度,坚定不移地走集群发展的模式。
过去,企业选址首先考虑的是成本因素,更倾向于沿海发达、交通便利的地区。接下来,当劳力等成本控制不下来时,关注产品市场区位因素,产品市场销售量大的地区成为企业首选。现在,企业发展更趋向为集群发展。研究表明,产业集群发展可给企业带来最大的利润。产业集群也就成为最大的区位优势。产业集群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集群为近距离的相关或上下游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竞争合作平台,成为吸引更多同行参与的“吸铁石”,集群的最大功能在于为集群内企业提供低成本环境和创新环境。无数事实证明,集群才真正是企业成长的“摇篮”和“大家庭”。
我们可根据本地特色资源、市场需求、区域分工来大规模引进关联度大的中小企业,同时加大目前我县“两头在外”企业的“嵌入式”发展,加大对这类企业的补贴,重点支持这些企业信息化、企业家培育、蓝领工人培育以及工业物流等,增强其稳定性和本土化,形成中小企业集群。大量稳定性强且逐渐本土化的中小企业的存量成长为集群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同时,集群的形成还需要行业中的大企业的参与。大企业的形成既可依托已有中小企业的重组整合,还可以通过招商引资来解决。
从集群培育的角度看,如果产品差异性较大的企业大量扎堆,是不利于企业长期成长的。所以,我们要摒弃无序式的、面面俱到的产业布局,根据国土空间开发和布局、本地资源优势,有选择地规划和打造若干专业集群。将支柱产业的摊子铺大了并不能降低县域经济风险,反而可能因资源配置拮据而导致整体陷入困境。
我们要尽快了解和掌握集群治理的先进理念和基本规律,可通过颁布地方性政策、制定各种战略计划以及开展促进集群创新的财政支持等方面帮助实现企业间良性互动,以此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
2、坚持有限目标原则,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鉴于我们工业积累和现状,我们要坚持有限目标的发展原则,注重区域专业分工,要采取非平衡发展战略,有重点地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在实践中,可考虑对现有工业项目运行状况进行分类梳理,从历史和现状两个维度、从多指标分析入手,全面详细地掌握各工业项目在县域经济中的重要性、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和发展潜能,再据对各工业产业进行排序并扶优限劣,逐渐凸显我县工业特色,营造主业优势,打造地方品牌。对我县来说,区域专业分工是实现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发挥优势、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条有效途径,是形成专业化经济格局的重要方式。只有长期坚持才能真正实现产业规模扩张,达产达标乃至实现工业经济总量的跨越增长。地方经济越专业、越特色,就越具有向心力,对后续资源的吸附能力就越强,地方经济规模就越可持续,才能真正做大做强,进而突出地方特色,做出地方品牌。
3、研究市场供求状况,锁定招商引资范围。长期以来,工业企业投资区位选择都十分关注运输成本因素,特别是“两头在外”的企业。修水因为地处山区,交通条件并不十分便利,一定程度地影响了工业企业的投资意愿和积极性。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运行条件发生改变的情况下,特别是以扩大内需为核心的经济结构调整的国内背景下,不少出口企业已开始关注并满足国内市场,中部地区市场需求潜力较大。中部地区市需求场规模将成为替代具有成本优势的重要工业区位因素。修水地处三省九县中心地带,工业的发展需要改变传统理念,扩大内需并以我县为中心辐射的中部地区市场应该成为当前修水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与目标所在。
当前,可以组织专门队伍科学、深入、细致研究以修水为中心的适度区域范围内的市场需求特征和市场潜能,并结合修水现有资源与条件,确定可供选择的产业发展方向,进而锁定招商范围,招商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被动或主动地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更重要的是形成对未来国内外企业跨区域布局时的重要影响力。我们可以主动谋划,要变被动招商为主动招商,积极引导长期以来“两头在外”运转模式的企业转向关注和研究内地市场,促使企业商业模式或商业战略转型,如果能实现这种转型,企业物流成本将大大下降,企业在修水投资的盈利可能性将大大增加,修水必将成为良好的工业投资聚集地。
4、优先抓好矿业产业集群。我县矿业经济发展主要瓶颈在于科技创新,为此,我们要不断强调科技工作的重要性,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工作管理水平,熟悉科技型企业的特点,不断优化并适应科技型企业所要求的区位条件。同时,我们可以通过项目带动、以引入若干具有竞争合作关系的骨干企业为抓手,精心打造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实现矿业经济规模化、精深化、集群化发展。反梯度战略是不少欠发达地区跨越发展的成功案例,我们完全可以在自然资源和基本的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大胆发展和拓展矿业经济,在产业链打造上下功夫,形成局部优势,以此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创新思维,突破工业发展瓶颈
1、跳出工业发展工业。修水工业怎么抓?我们认为,有必要从一、二、三次产业内在关系中找到依据乃至办法。三次产业具有内在的关联性,而这种关联性又必然影响着三次产业包括工业各自的发展过程,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要特别注重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关联性和联动性。近年来,我县城市建设和第三产业发展就为我县工业发展创造了条件,这些好的经验和做法要继续坚持。
从实践操作层面看,可以形成以修水农业乃至旅游业优势、品牌和名气为抓手的工业经济。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并营销修水区域品牌,通过修水区域品牌的提高,进而优化修水工业区位条件,带动工业发展。一、三产业为工业发展打造影响力,工业为一、三产业奠定基础。
2、跳出修水发展工业。基于各地差异和经济的互补性,我们要主动谋求跨县资源的整合和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多赢共享的良性互动新格局。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向上级政府、部门争取对口支援的机会,另一方面,主动与周边地理优势地区、产业优势地区对接,参与区域分工。
我们可以赴周边地区广泛协调并征集意见,积极谋划政府间合作并由此带动政商全方位互动。一是可考虑将修水现代农业、旅游业发展与周边地区结合起来,支持并匹配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从而共享跨区域范围工业发展成果。二是可考虑在与周边对接过程中寻找工业分工的突破口,主动纳入周边工业分工体系,加大中间产品生产范围和规模。依托周边强势产业并与之配套,逐步形成低端集群,慢慢发育,渐渐由低端集群向高端集群发展。在此过程中,要未雨绸缪,建立良好的公共科技政策体系,支持集群的渐进升级,最终形成创新驱动的县域经济态势。待时机成熟,再通过周边寻求或直接寻求与外部更大区域范围的对接,进而实现在更大范围中寻找丰富的市场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企业资源等。
3、跳出融资看融资。越是粗放的工业发展模式越迫切需要金融支持,越依赖银行贷款投放,大量低效率企业的融资冲动往往不符合贷款要求。银行业是风险管理行业,银行的信贷对象是集约化水平高的经营主体和项目。所以,我县工业发展思路要逐步调整到企业集约发展、可持续发展上,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由此可见,信贷融资问题不仅仅是融资本身问题,而是县域工业发展思路与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问题。低效率企业融资难问题恰恰在于低效率企业本身。我们要详细诊断修水传统工业中落后产能状况并提出有效的优化举措。
从另外一个层面看,融资问题的解决又往往是一个系统工程,应从整体金融生态环境优化的角度来抓,单纯的政银企对接往往难以奏效。优化整体金融生态环境就是培育和增强修水经济软实力。
三、强化工业发展软环境,培育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沃土。
1、打造企业家成长摇篮,培育商业文化。企业成长有一定的规律性和阶段性,拔苗助长型的公共政策推动必然失效或扭曲企业投资行为。公共政策支持应从推动企业扩规模即达产达标向提升质量方面转变,更侧重于支持企业技改、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企业家及员工培训。
企业家是生产要素配置和投资的决策主体,企业家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和力量。古往今来,经济生活中无数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告诉我们,贫困与欠发达状态的根本原因是人力资本的不足。企业家是“经济增长王国中的国王”,一批具有宽广战略眼光、积极的市场开拓精神、高超的管理创新能力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队伍将是修水工业经济腾飞的奠基者。企业家的经营能力是市场经济中最稀缺的资源,也是经济欠发达县域经济中最稀缺的资源。
如何培育、开发并利用好这个最稀缺资源就显得十分重要了。由此可见,企业家的培养十分重要,应列入公共培训计划,建议在县委党校开设企业家培训专题班。可重点将返乡创业人员作为修水本土企业家队伍来打造,建立并搞活企业家协会,培育企业家间频繁的的互动交流学习机制,了解并政策上支持企业家成长,逐步构建修水主流商业文化,一个地方商业文化氛围的多少往往与一个地方经济繁荣程度成正比。如果说融资问题是我县工业运行面上的问题,那么,企业和企业家素质才是影响或制约修水工业运行内在的根本性问题。
2、大力培育蓝领文化。打造一支规模充足、稳定性强的具有“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熟练一线工人队伍,使其成为企业乃至我县工业战线的生力军,并使其成为我县产业文明的缔造者和传承者,这将是我县工业发展史上的一项战略工程。实践早已证明,产业工人队伍的奉献精神、创新精神、实干精神是产业经济发展不竭的动力和源泉。基于此,我们要突破传统思维,在已有各种保障用工招聘措施的基础上,还须大胆创新,大胆尝试,研究性地开展工作,拿出有效措施,大力培育蓝领文化,政企分工,制定中长期产业工人培育与激励政策,激励广大职工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逐步稳定并壮大现代产业工人队伍,为我县经济发展建功立业。
3、从形象和品牌上抓工业。形象和品牌优势可以通过努力获取,并可大大缓解修水地理区位的不足。一方面,大力推进修水行政体制改革力度、加大法治建设力度,维护经济秩序,做出亮点,并通过各种媒体扩大宣传,形成舆论优势,以此来凸显我县本地特色,进而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形成吸引力。同时,当前要注意防范和避免非银行金融机构行为可能导致的县域经济风险。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修水地区形象塑造,做好区域营销,为大规模引入项目奠定基础。同时,可考虑从修水发展历史中寻找工商业文明成果和经济发展线索。
四、公共政策扶持重点
1、突出强调并从政策上支持“科技强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将成为我县工业发展的主导推动力。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县工业曾一度辉煌,就是因为我们敢为人先与科研结构对接,宁红和上海中医学院,康顺与景德镇陶瓷学院。为此,我们要重视科技创新政策。大力加强与知名科技中介机构的对接与联系,或扶持培育本土的科技中介机构。以此扩大我县科技信息来源渠道,通过科技资源,逐步优化修水的工业区位因素,这对急需技改转型的传统产业企业乃至新兴行业企业的引入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大力鼓励和支持企业实行产学研协同发展模式。大力鼓励和支持企业与上级科技部门、科研院所、相关行业知名科技企业对接,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当前我们需要在推动协同创新广度和深度上有所作为,不拘一格地吸纳各种创新资源,大手笔借助外部创新资源快速提升我县创新能力,大量科技资源的汇聚将无疑对修水跨越发展形成巨大推动力。
2、加大对企业家和工人的培训力度,优化我县人力资源状况。我县有部分企业家多年来从“草根”到“贵族”靠得是自己的经验和不知疲倦的拼搏。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深知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具有时代发展眼光、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家对企业长远发展起着决定性因素。解决好家族管理、企业运作、战略发展、核心竞争力等等问题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因此,企业家们渴望通过培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和素质。同时,我县企业员工队伍也缺乏经常性的高水平技能培训。鉴于此,我们认为,相关部门宜迅速针对这种情况开展调研,了解需求,政企合作,达成共识,制定相应的培训政策和制度。
3、加大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综观当今工业发展形势,信息化已成为改善工业运行状况、优化工业产能的重要关键手段,信息化与工业化高度融合是当今工业运行的基本特征,信息化既降低了工业运行成本,又改善了工业运行的效率,可直接将工业运行推上快车道,加大支持企业信息化建设,完全可以在一定程度弥补其因“两头在外”而增加的物流和信息成本。我们可以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刺激政策,逐步地帮助企业完成并运用信息化。
4、加大对区域物流业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我县传统产业比重较大, “两头在外”企业较多,产品市场范围较广,工业企业对运输物流的依赖性较强,为实现由易到难地优化我县工业发展区位条件,物流业应作为当前修水最主要的生产性服务业和先导性服务业来规划、落实。物流业的先导性发展将有助于相应地改善我县工业区位中的其他条件,比如可扩大修水工业产品市场范围,降低工业运行成本。近年来,物流业的发展受到了各界关注,宏观决策部门多次出台支持物流业发展的全国性政策措施,我可以抓紧调研,掌握全面信息和数据,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的物流业发展专项规划,同时,在国家支持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地方性配套支持措施,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我县物流业发展。
第4篇 有关于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
为科学建言我市“十三五”规划编制,按照市政协常委会安排,4月中旬,市政协第一调研组在曾广中副主席带领下,围绕我市工业经济发展课题,深入__区、__市的部分工业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咸阳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我市工业经过多年建设,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培育和壮大了一批新兴产业,全市整个工业经济在转型升级中得以聚合爆发。2009年,工业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首次达到了50.3%。2010年,咸阳成为继西安、榆林之后的第3个生产总值过千亿元的地市。此后4年,工业经济总量更是增长近3倍。目前,我市已经形成能源化工、装备制造、食品、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医药、建材、航空、战略新兴九大支柱产业。2013年,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咸阳工业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发展态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2633亿元、增加值完成835亿元,分别增长16.7%和18.7%。20__年,我市工业经济呈现缓慢增长趋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2987.3亿元、增加值912.8亿元,分别增长15.7%和14.5%。
但是,无论从总量上还是从速度上看,咸阳工业经济同发达地区的差距仍然很大。全市主要包括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等方面发展总量不大,劲头不足。加之能源产业价格下降,对我市仍以能源产业为主导的工业经济影响较大。今年一季度,我市工业生产增速回落。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80.67亿元,同比增长5.4%,较1-2月回落0.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7.17亿元,增长 10.3%,较1-2月回落2.2个百分点。困难和问题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产业层次偏低。仍以传统产业、加工型企业居多,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缺少大项目、好项目支撑,产业链较短,产业集聚度较低,导致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较弱。如我市的电子、纺织服装行业都是相对落后的传统产业,产品的附加值普遍较低。而占我市规模工业份额48%的能源化工产业,主要依托彬长旬的地理优势,对最新的科研成果运用不多,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缺乏核心竞争力。
(二)融资能力不强。我市企业主要是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进行间接融资,融资成本高,受金融政策影响较大,而不善于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等方式进行直接融资。融资渠道不畅、担保体系不健全,资金成为困扰企业转型的一大难题。目前,咸阳在国内的上市公司只有3户,分别是兴化股份、st偏转和彩虹股份,低于西安的19户、宝鸡5户,与东部地市相比差距更大。
(三)市场意识不强。很多企业对客户服务不到位,难以同客户长期合作,其实质是竞争意识、忧患意识和机遇意识薄弱,开拓市场、占领市场的能力不足,往往失去难得的市场机会。有些企业不注重信息收集和整理分析,导致在市场上盲目跟风和疲于应付,造成产品滞销、库存增加,销售陷入被动。
(四)自主创新动力不足。长期以来,企业对科技经费投入不足,技术研发能力较弱,关键技术的自给率较低,导致新产品开发滞后。与全国东部地区相比,我市具有知识产权的名特优产品数量少,竞争能力偏弱;新兴产业发展较慢,传统产业资源开发型企业偏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科技性人才缺乏,技术改造资金短缺,使企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
(五)发展环境有待改善。在项目许可、配套服务等方面还存在审批时间过长、服务效率偏低等现象。同时,因国家土地紧缩和环境治理标准提高,企业落地难度加大,我市局部存在土地、水、电、气、排污等要素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影响项目落地建设及企业产能有效释放。许多技术含量高、劳动强度大的行业由于招工难致使企业开工率不足。
二、咸阳工业跨越发展的机遇和重点
面对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和我国经济深度调整的新常态,我市工业经济要谋大发展,就须摒弃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追求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摒弃简单扩能增量,追求调整存量与做优增量并举。紧紧抓住国家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增动力这一战略机遇期,着力在发展新兴产业上下功夫,在深化改革创新上增实效,加快实现扩总量与提质量的“新平衡”。即:以“十三五”工业发展规划为契机,立足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区域节点城市的目标,抓住政策聚集、要素聚集、影响力和关注度聚集的机遇,积极争取中省支持,大力实施“千亿产业链、百亿产业集群”,以大企业引领、大项目支撑、园区化承载、集群化发展,实现我市工业经济的跨越发展。(“千亿产业链、百亿产业集群”即:重点发展能化产业,着力提升装备制造、食品、建材、医药、电子信息、纺织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光伏、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到2020年,实现能化产业2千亿;装备制造和食品产业2个千亿;电子信息、建材、纺织、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5个 300亿。)
(一)培育壮大一批大企业,引领优势产业集聚式发展
1.能源化工。依托我市丰富的煤炭、石油资源,以发展煤电一体化、煤化一体化、炼油一体化为重点,培育壮大中石油长庆分公司、兴化集团等优势企业集团,实现能化工业大发展。引导彬长旬能源基地重点发展煤炭、煤化工及其伴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礼泉精细化工园和兴平化工产业园重点发展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石油化工,形成上下游产品关联,产业链条基本完备的陕西第二大能源化工基地。到2020年,能源化工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00亿元,年均增长10%。
2.装备制造。依托兴平装备制造基地和咸阳汽车制造产业园,加快汽车及零部件、航空船舶、能源设备、建筑机械制造等产业发展。同时,积极发展具有成长性的军工配件及纺织服装机械制造业,培育有较大市场空间的电子设备制造业及农业机械制造业四大产业。大力发展陕西柴油机重工公司、航空电气公司、红原航空锻铸工业公司等龙头企业。到2020年,装备制造产业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150亿元,年均增长12.5%。
3.食品。依托我市农业资源优势,培育组建一批资本结构多元化、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食品工业龙头企业。重点发展精品粮油、果品深加工、乳制品、肉制品、果蔬饮品、原浆果汁、烘焙食品、方便食品及农产品深加工。抢抓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机遇,以乾、礼、兴、武、泾、三等食品大县为基地,打造咸阳千亿丝路食品工业带。到2020年,食品产业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年均增长14.5%。
4.建材。依托海螺、冀东、声威三大水泥集团,形成泾阳、礼泉、__县水泥产业集群;以蓝星玻璃、台玻等玻璃企业为基础,发展浮法玻璃及其深加工产品;以九冶建设及武功钢构工业园为依托,大力发展设备钢结构产业。到2020年底,建材产业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480亿元,年均增长14%。
5.纺织服装。以新兴纺织工业园、__县、泾阳现有棉纺织产业为依托,打造西部地区中高端棉纺织产业制造基地;支持杜克普、陕西润浙纺织有限公司发展壮大。以咸阳际华新三零印染有限公司为龙头,提高产业配套能力;以构筑产业用纺织品产业基础为重点,建立与西部地区能化、装备、汽车、农业、医疗等产业相衔接的生产体系,打造国家产业用原料纺织品生产出口基地。到2020年,力争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达到80户,纺织产业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350亿元,年均增长22%。
6.电子信息。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围绕为三星配套和cec在咸投资280亿元建设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及其配套产业为主,将咸阳建成我国西部显示器件产业基地。同时,围绕陕西生益科技有限公司、正泰电器西北产业园和相关产业,着力建设电子材料产业基地。到2020年底,实现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工业总产值由现在的56亿元达到300亿元,年均增长32.9%。
7.医药。依托我市医药产业的良好基础,以步长集团、摩美得,白鹿、康惠制药、君寿堂等药企为重点,加大对骨干医药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医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重点发展现代新型中药,适时整合优势资源,增强医药产业竞争力。着力推进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陕西康惠制药有限公司、陕西摩美得制药有限公司三户企业上市融资,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到2020年,医药产业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5%。
8.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陕西有色新能源、天宏多晶硅、彩虹集团为龙头,发展光伏产业;依托咸阳压缩机等企业,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以华特玻纤维公司等企业为基础,发展新材料产业;依托沣西新城大数据产业园项目,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产业。同时,深化开放合作,加大扶持力度,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高端化、集聚化发展,努力形成区域竞争优势和新的经济增长极。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 300亿元。
(二)加快实施一批大项目,支撑优势企业和重点行业率先发展
以大企业为载体,紧盯中省各项已经和将要实施的利好政策与战略决策,积极争取项目;围绕延伸产业链条,谋划项目;围绕自主创新,培育项目;依托资源优势,建设项目。
1.以石油化工、煤化工、天燃气化工、橡胶化工四大类产品领域为重点,发展深加工大甲醇、大烯烃、大火电。一是依托陇东北部煤炭资源,招引一批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项目,发展高端化工产品。抓好彬长180万吨煤制甲醇转烯烃项目、延长石油节能及综合利用技改等项目。二是围绕现有龙头企业开发适配化工材料,支持兴化集团加快10万吨聚碳酸酯项目建设。三是发挥延长橡胶、西北橡胶研究院、陕西奉航橡胶等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支持其加快项目建设,实施技术改造升级。重点抓好2000万条子午轮胎生产线项目建设。
2.做优食品产业,加快推动传统主食品工业化进程。一是建立健全产业退出机制,量化淘汰指标和规模,依法淘汰技术装备落后、资源能源消耗高、环保不达标的产能,推进全市食品工业结构升级。二是依托10万头奶牛基地建设项目,大力推广使用无菌灌装、冷冻干燥等技术。三是大力发展银桥乳品、蓝马啤酒、红星软香酥、华龙方便面等优质名牌产品,创建驰名品牌,实现食品工业的跨越式发展。
3.以市区纺织企业重组、搬迁为发展契机,整合纺织服装产业,实现高水平、规模化、差别化发展。一是以品质优良的中高支针、梭织纯棉及新型纤维混纺纱线为重点,积极发展色纺纱线,更好地满足中高档服装及家纺面料产品开发的需求。二是以高品质梭织、色织服装及家纺面料为重点,积极研发绿色环保、动感时尚的各种服装面料产品。三是积极发展色纺纱、色织面料等高附加值品种,不断开发利用多种非棉天然纤维和功能性、差别化纤维与棉混用,加大新型纤维纺纱、织造工艺研究。四是以金梭子、苏绘等企业为重点,指导武功、礼泉、__县、兴平、永寿等县市发展手织步产业。
4.依托现在骨干企业的技术引进和自我发展,对全市电子信息产业进行整合。一是以彩虹集团玻璃基板研发中心和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为龙头,带动上下游21个配套产品发展。二是支持陕西生益扩大生产规模,推进绝缘材料,铝基板、湿法产品等配套产品发展壮大,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将咸阳建成亚洲最大的覆铜板生产基地。三是以研发稀土磁性材料和软磁材料为突破口,重点研发磁性材料的应用类产品。将咸阳建成全国重要的“磁都”。四是加快正泰电器西北产业园建设,发展高端装备专用电线电缆等成套设备及配套元件生产。五是以陕西如意广电公司数字广播发射机产品为基础,发展数字音频广播发射机(dab)以及高频通讯设备相关制造,做大做强卫星地面电视广播接收设备产业。
5.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以及政府扶优扶强的作用,促进产品、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向优势医药企业集中。一是规范建立多个中药材gap种植基地和中药材种植研究技术服务中心,重点发展中药材、种子、种苗等药材的种质资源,积极开展濒危稀缺中药材优质种源的繁育及规范化种植以及重要野生中药材人工栽培项目。二是借助“咸阳医药保健城”的影响力,开发中药养生保健市场,建设“保健百草园”。三是重点建设咸阳高新区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加大新药、新辅料、新剂型的研发力度,发展现代新型中药、生物制剂、功能食品以及医疗器械等产品,推动全市医药产业快速稳定增长。四是重点扶持1亿元以上龙头骨干企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施兼并重组。五是吸引西安等外埠药材批发和医药批发企业来咸投资兴业,打造立足咸阳、辐射全省、面向全国的西北医药物流中心。
6.充分发挥我市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和信息技术产业上的优势,强化重点项目和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完善产业链。一是以天宏多晶硅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光伏玻璃和光伏组件,培育关联产业,形成从硅片到光伏发电系统的产业链。二是以中材(陕西)非金属矿产业园项目为依托,加快发展膨润土防水毯、非金属矿装备生产、重晶石开发利用、石墨深加工等产品,打造占领西北、辐射全国的非金属材料生产基地。三是建设布局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推广__县电子商务经验。开展电子商务发展战略和政策研究,建立咸阳电子商务企业数据库和信用数据库。四是大力推进基础性与应用型信息系统开发建设和各类信息资源开发综合利用,实现在在创意设计、科技服务、数字内容、高端工艺美术等领域的突破发展。
(三)构建产业集群,推动我市工业跨越发展
通过加快园区建设、优化发展平台,鼓励企业协作、增强产业链接,完善配套组织、提升集聚发展水平,加大投入力度、改善服务环境,以此着力构建8个产业集群。
——能源化工产业集群。按照目前已经形成的北部煤炭能化集中区、中部石油化工区和南部橡胶加工集中区的产业布局现状。重点在__县发展煤制烯烃、在__县发展煤制油、在__县发展煤制气产业;在礼泉建设咸阳精细化工园,促进兴平化工产业园、咸阳橡胶科技产业园发展壮大。
——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围绕我市已初步形成装备制造业基础,着力打造以兴平装备制造工业基地为核心,渭城、秦都、泾阳、三原四足支撑的装备制造业发展格局。汽车产业以__市区为中心,武功、__县、泾阳、三原为两翼的汽车配套产业链。
——食品产业集群。着力培育兴平食品工业园、三原清河工业园、礼泉工业园等产业集群。以兴平、秦都、武功、泾阳为主体,建立粮食加工业基地和乳制品加工业基地;以礼泉、三原、武功等为主体,建立方便和焙烤食品加工业基地;以兴平、永寿、泾阳为主体,建立肉制品加工业基地;以__县、泾阳、三原、__县、永寿、礼泉、旬邑、淳化长武等为主体,建立果汁饮料加工出口基地;以泾阳为中心建立茯茶生产基地。
——建材产业集群。以__县、礼泉、泾阳为主,建设泾阳至__县的水泥工业走廊;以秦都、兴平玻璃生产企业为主,建立玻璃生产基地;以武功、渭城钢构企业为主,建设钢构建材生产基地。
——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以新兴纺织工业园为龙头,__县、泾阳为两翼,重点建设咸阳新兴纺织工业园、__县纺织工业园、泾河新城永乐工业园。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__区为主,依托高新区和沣西新城,发展信息技术、电子元器件制造;加快礼泉电子产品分解加工步伐,力争建成国家西北电子产品的分解基地。
——医药产业集群。建立以__县、__县、__县、__县中药材种植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园区;以高新区药品加工制造为主的医药制造(加工)产业园区;以世纪大道西段和高新区医药制造(加工)产业园区为依托的医药流通商贸园区三园联动的格局。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1个光伏产业园(__区新能源产业园)、4个新材料产业园(陕西咸阳化工产业园、咸阳高新区橡胶科技产业园、咸阳玻璃纤维产业园、泾阳新城中国锂产业园)、3个节能环保产业园(礼泉废旧物品回收及综合利用产业园、__县循环经济工业园、秦都天楹节能环保产业园)、1个智慧产业园(咸阳创意产业园)。
三、实现我市工业跨越发展的保障措施
通过调研分析,调研组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采取措施,为我市工业经济的跨越发展提供保障。
(一)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在资金投入上,保证科技经费的增长,积极引导金融资金支持自主创新。加快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多渠道投入格局;在推进产业优化上,要围绕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实施“51”工程,加快陕西科技资源中心咸阳分中心建设,促进院企、校企合作。加快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公关步伐,深化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深化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推进研究成果的产品化、科技项目的工程化和产业化,以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产业升级;在产品创新上,鼓励企业加大专利创造和维护,推动无专利企业申请并拥有专利,培育专利大户,有效提升我市专利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引导企业建立完善培训、创造、发展名牌产品的有效机制,尽快催生一批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和驰名商标。
(二)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大力筹集发展资金。支持一批能够代表全市经济发展优势的油气煤、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领域大型企业集团积极筹备上市。同时,筛选出一批产业优势明显、成长性好、竞争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中小型企业建立后备库,实施强化培训辅导,依据主板、中小板块和创业板的上市条件,尽快形成“培育一批、辅导一批、上市一批”的梯次推进格局;要积极拓宽各种融资渠道。充分发挥我市中小企业融资超市、信用担保、小额贷款公司和市级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金作用,由市级财政与县市区共同出资,撬动金融资金用于支持工业企业发展。同时,可由市财政控股公司和银行、融资担保公司合作,通过放大信贷规模,多渠道破解企业融资瓶颈,增强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三)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在园区布局上,重点围绕8个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确定每个行业拟发展的重点园区,做好园区发展的区域布局,使各地区在产业集群发展上科学规划,错位发展。同时,要根据产业发展和布局的需要,统筹考虑土地供给和使用,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在管理体制上,市县两级要明确主管主抓部门,并建立工信、发改、国土、建设、商务等部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优化投资环境。要大力推进精准招商、专业招商、以情招商、以商招商,建立大容量、高质量、动态化、网络化的咸阳招商项目库。主动对接“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着力承接和引进一批经济效益好、产业关联度高、环境污染小的大项目。积极引进有技术、有资金、有管理的战略投资者来咸投资,参与我市相关产业的发展。改善投资环境,完善并认真对待招商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提高招商引资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要加快推进签约项目前期工作,尽快落实立项、环评、土地等建设条件,促进项目早日落地。要转变工作作风,以企业的服务需求为着力点,及时帮助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的“融资难、用地难、用工难”等方面的问题,增强服务工作的灵活性,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五)实施人才资源战略,打造优秀企业人才队伍。完善和创新企业经营者的选配制度,把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组织考核推荐原则和按照现代企业制度与规范进行选聘相结合,克服企业经营者“准官员化”的现象。建立健全以能力业绩为导向,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业绩目标为核心的综合考核体系,加快建立对经营管理者的责任追究制度。积极引进国内外在新能源、煤清洁利用、生物技术、生命科学等方面一流的创新团队和创新领军人才,培育发展新的核心竞争力。组织实施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千人”技术人才计划,造就和培养科技人才队伍,为我市工业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11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