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调研报告
栏目

创建工作调研报告3篇

发布时间:2023-09-01

创建工作调研报告

第1篇 关于民族团结示范县创建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县人大常委会:

根据《__县人大常委会2023年监督工作计划》,经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决定,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和相关单位人员成立调研组,开展__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专题调研活动。调研组于2023年11月14日至12月1日,深入江西坡、龙吟等7个乡镇(街道办),细寨、红寨等4个村(社区),民宗局、创建办等11个党政机关,高棉中学等4所学校和青山清真寺开展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情况

__县位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部,国土面积1453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街道)90个村(社区),总人口34万人,其中汉族24万人,占71%,少数民族10万人,占29%。人口超过7000人的少数民族有:布依族3.28万人;苗族3.29万人;回族7800人;黎族1.90万人;彝族1.14万人等。

中国共产党__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根据州委办字(2023)165号文件,及时研究制定印发《__县2023—20__年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活动实施方案》,成立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的__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创建工作总体上与州委、州政府安排同步,坚持“一年强基础,两年创示范,三年巩固提高”。

2023年,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启动后,全县各级各部门迅速开展集中宣传学习教育活动。12月30日,县委、县政府召开创建工作推进会,县政府与各乡镇(街道)、县直各部门签订了“__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责任状》,全面安排部署创建工作。

2023年2月16日,县人民政府召开了“全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专题会议”,再安排、再部署创建工作。2023年7月7日,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创建工作促进会”,掀起了创建工作高潮。一是利用“民族团结宣传月”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二是向广大群众发放宣传手册5000余份,发放宣传围裙5000余条,发放宣传手袋5000余个;三是开辟民族团结宣传栏58个,安置灯箱广告宣传200个,制作大型宣传拱门1个,悬挂大型宣传横幅95幅;四是利用新闻媒体宣传、制作宣传片在电视台黄金时段播放;五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进机关、进乡镇(街道)、进村(社区)、进企事业单位、进学校、进军警、进宗教场所“七进”示范活动;六是开展创建工作的督查督导。抽调县委、政府督查室和民建办人员组成三个督查组对全县104个签订责任状的创建单位开展督查督导,对创建工作现场评分,对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通过督查推进了创建工作。

通过一年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民生保障特别是扶贫工作有了新进展,社会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得到全面发展。

(一)不断夯实基础,助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跨越发展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作启动以来,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项目建设,切实做好国家省、州扶持少数民族地区项目,加大项目资金配套力度,不断夯实基础,两年来,仅民宗口共争取到上级民族事务部门项目资金462万元,县级财政配套195万元,整合县级部门其它资金500万元,截止2023年11月底,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43.5万元,具体实施了 34个建设项目,同时整合一批与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工程项目,极大地改善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基础设施条件,夯实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跨越发展的基础。

(二)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加快增收致富步伐

两年来,__县立足自身资源优势,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出台“五大”特色产业扶持政策,持之以恒培育特色产业,成立各种以产业分类的专业合作社、协会等服务组织,引进龙头企业,推动烤烟、茶叶、生态畜牧养殖、核桃、芭蕉芋等五大产业以及中药材、果蔬、乡村旅游等产业朝着规模化、生态化、产业化发展,产业培育取得新突破,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一批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如:宏鑫茶业、现代生态养猪、欣欣生物白及产业、新大德信兔业、布依茶叶合作社等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不仅促进了产业发展,而且加快了民族地区群众增收脱贫的步伐。

(三)全面落实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团结

县委、县政府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牢记“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政策。一是重视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建设,少数民族干部在培养和使用方面力度不断加大,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骨干作用,少数民族学生在升学就业中得到政策优惠,各族群众充分享受了民族政策带来的红利;二是重视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发展,教育事业不断优先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得到改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建设步伐加快,整个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在教育、医疗、出行、社会养老等更宽更广的领域为各族群众谋到更多福祉,缩小了差距;三是各族群众宗教信仰自由得到保障,全县宗教和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共建民族精神家园

我县享有“中国古茶树之乡”、“中国苗族第一镇”、“中国茶文化之乡”的美誉,优秀民族文化积淀深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滋养着__一方水土、一方人民,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投入、着力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为开展各族群众文化提供了舞台。世界茶源文化广场、南山步道、国际自行车赛道、清真寺、乡镇文化站、村(社区)书屋、布依小打音乐队、苗族多声部合唱团、芦笙舞、彝族阿妹戚托、海马舞、火把舞等发挥了重要的文化宣传阵地作用,着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工作,积极申报国家、省、州级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截止2023年底,我县有1项国家级非遗项目8项省、州级非遗项目,培养了一批国家级、省级、州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重点打造苗族、布依族、彝族、回族文化和茶文化。重点支持“八月八”、“三月三”、“同心节”、“开斋节”等节庆活动。加快崧岿寺、九峰寺等文物申报和抢救性修缮保护工作。注重语言文化、民间传统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的传承创新发展,我县集地理风情和民族风情相融会的多元文化在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民族团结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步进“七进”活动,营造民族团结氛围

在民族团结示范创建工作中,我县按照“全覆盖、常态化、抓规范、出典型”的目标,细化创建指标,以“制定一个创建工作方案、成立一个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一年至少召开一次研究民族工作会议、一年至少开展一次民族团结创建活动、制作一块民族团结宣传栏和标语、健全一套民族工作档案和民族团结与单位职能相结合、与单位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六个一、两结合”为创建载体,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在全州率先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活动全覆盖工作。在创建活动中,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县委、政府督查室和县创建办强化督查和指导,各创建单位认真落实创建主体责任,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促进了部门工作创新发展。涌现出了文体广电旅游局、高棉中学、南湖民族小学、龙吟镇政府、江西坡镇政府、才华手袋厂、青山清真寺、细寨村、联盟村、公安局等一大批创建示范典型,达到了以政策宣传教育人、以创建活动凝聚人、以模范典型带动人的目标,巩固和发展了我县各族群众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大好局面。

二、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仍然繁重,创建工作力度仍需加强。我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建设任务较重的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地处与外县结合的山区、半山区,自然条件较差、自身底子薄、基础设施滞后,建设的任务依然较为繁重,原来实施过的一些项目投资小、投资散、建设时间跨度大、上级配套资金不到位、项目整合难度大,项目实施后发展环境虽然得到了一些改善,但离群众加快脱贫步伐的实际需求还有很大差距。

(二)部分单位和领导干部对民族团结示范区创建工作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多数干部忽视了我们是一个多民族的县份、是一个民族自治州的大背景,在主观上都认为我们不是民族工作重点县、自己单位不是民族工作部门,自己的工作与民族工作联系少、交叉少,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对创建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主动参与创建意识不强,再加上没有专门的创建工作经费,要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还需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三)壮大特色产业任重道远。我县现有的一些特色产业基地小、产业发展起步较晚,产量小、产值低、产业弱、企业少,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下,不可估计的市场风险较大,我县这些小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不足,要走出一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之路任重道远。

(四)优秀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民族的精神家园,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保护好优秀民族文化,充分利用优秀民族文化来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对民风民俗、文物建筑等一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亟待深度挖掘整理、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

三、创建工作的建议

(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重要性的再认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引导全县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民族观,认真贯彻落实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政策。各级要加大对民族政策、民族理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作要求的宣传力度,在全县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的大格局、大环境,进一步增强各级干部做好民族工作的信心和能力,充分发挥好各族干部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主人翁精神,进一步增强“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信念,建立创建活动的长效机制,持续有力的推进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

(二)要把精准扶贫工作与示范区建设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共同推进、共同落实。当前正在实施的脱贫攻坚工作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建设目标要求一脉相承,在脱贫攻坚总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所涉及民族团结示范建设内容的区域要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思想、创建目标要求整合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国共产党同谋划、共同落实,让各族群众成为创建民族团结示范和脱贫攻坚的主力军,趁势而上,加快步伐,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任务。

(三)要继续依托项目,增强发展后劲。民族团结示范县建设主阵地总体基础设施条件依然较差,发展后劲依然不足,要继续以项目为抓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项目强基础,加大整合精准扶贫、美丽乡村、整乡整村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民族文化抢救保护、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村(社区)、特色村寨建设、路网、水网、电网、信息网等项目,在顶层设计上做好项目组合文章,扎实抓好项目建设,切实增强发展后劲。

(四)要依托金融扶贫,突破产业发展瓶劲。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借助外力,激发内生动力,依托金融扶贫,重点在特色种养殖业、土地流转、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业等方面扶持发展一批发展后劲强、带动致富效果明显的特色产业。同时各级政府要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好发展中的困难,在融资过程中、信贷扶贫支持中公正公平的调节金融方与企业方的关系,不仅在大政策层面上给予支持,而且在落细落小方面做实做细,不断壮大产业基地,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建议设立小微企业帮扶基金,并筹融资500万元——1000万元,对区域内具有市场前景好、能带动群众增收的小微企业进行点对点的帮扶,促进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五)要继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七进”创建活动全覆盖工作。继续动员全社会各方力量不断探索和拓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深入持久的开展好“七进”创建活动,让“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等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深入人心,不断强化全县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意识,继续巩固发展我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各项工作成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第2篇 关于民族团结示范县创建工作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县人大常委会:

根据《__县人大常委会2017年监督工作计划》,经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决定,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和相关单位人员成立调研组,开展__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专题调研活动。调研组于2017年11月14日至12月1日,深入江西坡、龙吟等7个乡镇(街道办),细寨、红寨等4个村(社区),民宗局、创建办等11个党政机关,高棉中学等4所学校和青山清真寺开展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情况

__县位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部,国土面积1453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街道)90个村(社区),总人口34万人,其中汉族24万人,占71%,少数民族10万人,占29%。人口超过7000人的少数民族有:布依族3.28万人;苗族3.29万人;回族7800人;黎族1.90万人;彝族1.14万人等。

中国共产党__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根据州委办字(2017)165号文件,及时研究制定印发《__县2017—20__年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活动实施方案》,成立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的__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创建工作总体上与州委、州政府安排同步,坚持“一年强基础,两年创示范,三年巩固提高”。

2017年,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启动后,全县各级各部门迅速开展集中宣传学习教育活动。12月30日,县委、县政府召开创建工作推进会,县政府与各乡镇(街道)、县直各部门签订了“__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责任状》,全面安排部署创建工作。

2017年2月16日,县人民政府召开了“全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专题会议”,再安排、再部署创建工作。2017年7月7日,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创建工作促进会”,掀起了创建工作高潮。一是利用“民族团结宣传月”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二是向广大群众发放宣传手册5000余份,发放宣传围裙5000余条,发放宣传手袋5000余个;三是开辟民族团结宣传栏58个,安置灯箱广告宣传200个,制作大型宣传拱门1个,悬挂大型宣传横幅95幅;四是利用新闻媒体宣传、制作宣传片在电视台黄金时段播放;五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进机关、进乡镇(街道)、进村(社区)、进企事业单位、进学校、进军警、进宗教场所“七进”示范活动;六是开展创建工作的督查督导。抽调县委、政府督查室和民建办人员组成三个督查组对全县104个签订责任状的创建单位开展督查督导,对创建工作现场评分,对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通过督查推进了创建工作。

通过一年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民生保障特别是扶贫工作有了新进展,社会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得到全面发展。

(一)不断夯实基础,助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跨越发展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作启动以来,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项目建设,切实做好国家省、州扶持少数民族地区项目,加大项目资金配套力度,不断夯实基础,两年来,仅民宗口共争取到上级民族事务部门项目资金462万元,县级财政配套195万元,整合县级部门其它资金500万元,截止2017年11月底,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43.5万元,具体实施了 34个建设项目,同时整合一批与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工程项目,极大地改善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基础设施条件,夯实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跨越发展的基础。

(二)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加快增收致富步伐

两年来,__县立足自身资源优势,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出台“五大”特色产业扶持政策,持之以恒培育特色产业,成立各种以产业分类的专业合作社、协会等服务组织,引进龙头企业,推动烤烟、茶叶、生态畜牧养殖、核桃、芭蕉芋等五大产业以及中药材、果蔬、乡村旅游等产业朝着规模化、生态化、产业化发展,产业培育取得新突破,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一批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如:宏鑫茶业、现代生态养猪、欣欣生物白及产业、新大德信兔业、布依茶叶合作社等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不仅促进了产业发展,而且加快了民族地区群众增收脱贫的步伐。

(三)全面落实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团结

县委、县政府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牢记“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政策。一是重视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建设,少数民族干部在培养和使用方面力度不断加大,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骨干作用,少数民族学生在升学就业中得到政策优惠,各族群众充分享受了民族政策带来的红利;二是重视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发展,教育事业不断优先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得到改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建设步伐加快,整个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在教育、医疗、出行、社会养老等更宽更广的领域为各族群众谋到更多福祉,缩小了差距;三是各族群众宗教信仰自由得到保障,全县宗教和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共建民族精神家园

我县享有“中国古茶树之乡”、“中国苗族第一镇”、“中国茶文化之乡”的美誉,优秀民族文化积淀深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滋养着__一方水土、一方人民,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投入、着力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为开展各族群众文化提供了舞台。世界茶源文化广场、南山步道、国际自行车赛道、清真寺、乡镇文化站、村(社区)书屋、布依小打音乐队、苗族多声部合唱团、芦笙舞、彝族阿妹戚托、海马舞、火把舞等发挥了重要的文化宣传阵地作用,着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工作,积极申报国家、省、州级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截止2017年底,我县有1项国家级非遗项目8项省、州级非遗项目,培养了一批国家级、省级、州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重点打造苗族、布依族、彝族、回族文化和茶文化。重点支持“八月八”、“三月三”、“同心节”、“开斋节”等节庆活动。加快崧岿寺、九峰寺等文物申报和抢救性修缮保护工作。注重语言文化、民间传统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的传承创新发展,我县集地理风情和民族风情相融会的多元文化在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民族团结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步进“七进”活动,营造民族团结氛围

在民族团结示范创建工作中,我县按照“全覆盖、常态化、抓规范、出典型”的目标,细化创建指标,以“制定一个创建工作方案、成立一个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一年至少召开一次研究民族工作会议、一年至少开展一次民族团结创建活动、制作一块民族团结宣传栏和标语、健全一套民族工作档案和民族团结与单位职能相结合、与单位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六个一、两结合”为创建载体,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在全州率先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活动全覆盖工作。在创建活动中,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县委、政府督查室和县创建办强化督查和指导,各创建单位认真落实创建主体责任,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促进了部门工作创新发展。涌现出了文体广电旅游局、高棉中学、南湖民族小学、龙吟镇政府、江西坡镇政府、才华手袋厂、青山清真寺、细寨村、联盟村、公安局等一大批创建示范典型,达到了以政策宣传教育人、以创建活动凝聚人、以模范典型带动人的目标,巩固和发展了我县各族群众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大好局面。

二、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仍然繁重,创建工作力度仍需加强。我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建设任务较重的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地处与外县结合的山区、半山区,自然条件较差、自身底子薄、基础设施滞后,建设的任务依然较为繁重,原来实施过的一些项目投资小、投资散、建设时间跨度大、上级配套资金不到位、项目整合难度大,项目实施后发展环境虽然得到了一些改善,但离群众加快脱贫步伐的实际需求还有很大差距。

(二)部分单位和领导干部对民族团结示范区创建工作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多数干部忽视了我们是一个多民族的县份、是一个民族自治州的大背景,在主观上都认为我们不是民族工作重点县、自己单位不是民族工作部门,自己的工作与民族工作联系少、交叉少,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对创建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主动参与创建意识不强,再加上没有专门的创建工作经费,要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还需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三)壮大特色产业任重道远。我县现有的一些特色产业基地小、产业发展起步较晚,产量小、产值低、产业弱、企业少,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下,不可估计的市场风险较大,我县这些小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不足,要走出一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之路任重道远。

(四)优秀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民族的精神家园,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保护好优秀民族文化,充分利用优秀民族文化来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对民风民俗、文物建筑等一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亟待深度挖掘整理、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

三、创建工作的建议

(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重要性的再认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引导全县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民族观,认真贯彻落实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政策。各级要加大对民族政策、民族理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作要求的宣传力度,在全县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的大格局、大环境,进一步增强各级干部做好民族工作的信心和能力,充分发挥好各族干部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主人翁精神,进一步增强“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信念,建立创建活动的长效机制,持续有力的推进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

(二)要把精准扶贫工作与示范区建设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共同推进、共同落实。当前正在实施的脱贫攻坚工作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建设目标要求一脉相承,在脱贫攻坚总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所涉及民族团结示范建设内容的区域要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思想、创建目标要求整合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国共产党同谋划、共同落实,让各族群众成为创建民族团结示范和脱贫攻坚的主力军,趁势而上,加快步伐,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任务。

(三)要继续依托项目,增强发展后劲。民族团结示范县建设主阵地总体基础设施条件依然较差,发展后劲依然不足,要继续以项目为抓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项目强基础,加大整合精准扶贫、美丽乡村、整乡整村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民族文化抢救保护、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村(社区)、特色村寨建设、路网、水网、电网、信息网等项目,在顶层设计上做好项目组合文章,扎实抓好项目建设,切实增强发展后劲。

(四)要依托金融扶贫,突破产业发展瓶劲。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借助外力,激发内生动力,依托金融扶贫,重点在特色种养殖业、土地流转、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业等方面扶持发展一批发展后劲强、带动致富效果明显的特色产业。同时各级政府要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好发展中的困难,在融资过程中、信贷扶贫支持中公正公平的调节金融方与企业方的关系,不仅在大政策层面上给予支持,而且在落细落小方面做实做细,不断壮大产业基地,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建议设立小微企业帮扶基金,并筹融资500万元——1000万元,对区域内具有市场前景好、能带动群众增收的小微企业进行点对点的帮扶,促进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五)要继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七进”创建活动全覆盖工作。继续动员全社会各方力量不断探索和拓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深入持久的开展好“七进”创建活动,让“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等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深入人心,不断强化全县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意识,继续巩固发展我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各项工作成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第3篇 全区文明创建工作调研报告

为切实抓好全区文明创建工作,促进我区三个文明建设和谐发展,为实现富民强区和“两个率先”提供良好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XX年12月中旬,区文明办在全区开展了文明创建初评调研工作。在85个区级文明单位、24个区级文明村、10个区级文明社区和4个区级文明镇创建申报单位中按15%的比例进行初评调研。通过听取创建工作汇报、查看台帐、实地考察等方法调研了春江村等18个各类型的创建单位,全面客观地检验了文明创建工作成绩,查找了存在的问题,加强了对各类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分类指导,保证了文明单位的创建质量,进一步推动了我区文明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1、领导重视。各文明单位能进一步完善文明创建工作,围绕工作中心,加强创建领导、健全工作网络、加大创建投入,并针对薄弱环节,加大工作力度,落实工作措施,提升创建工作水平。

2、机制健全。领导机制和各项工作机制健全,融入日常工作之中。呈现出“启动早、措施实、氛围浓、效果好”的特点。通过健全组织、优化服务,为文明创建提供有力保障。

3、创新工作载体。能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如孟河镇九龙村的“文明户评选”、薛家镇新晨村的大学生村官和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三井藻江社区和河海天安社区的共建活动、新区实验中学、区检察院、高宏房地产开发公司等单位的活动。

4、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文明创建活动成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在推进文明创建工作过程中,针对一些影响群众生活的突出问题,做好宣传发动和说服解释工作,为群众办实事、谋利益,获得了基层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二、存在问题

1、少数单位缺乏有效的创建行动。“重口头、轻行动”,反映出少数单位的文明创建意识不强。一些单位的台帐管理不到位,工作不规范,台帐一般,甚至很少。

2、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一定差距。受经济发展影响,一些创建单位的有效投入还不足,未形成逐年增长的投入机制,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不足,对文明创建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建议设想

1、社区各项创建内容繁多,建议将“文明社区”和“星级社区”评比整合。文明社区作为最高荣誉,在“星级社区”中通过评比的内容可以不再重复检查,相关台帐仅体现记录功能。

2、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变“领导要创建”为“群众要创建”。进一步发挥服务功能,提高群众对文明创建的知晓率、支持率和满意率。在考核标准中,要做到定量和定性相结合。日常管理、理论学习、宣传工作、文明创建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基层群众对文明创建工作的知晓度、满意度、支持度进行定性分析,两项进行加权考核,基层群众的定性分析加权比重要达到60%以上。创建过程中,社区重在服务、安全和秩序;行政村重在硬件投入、生活保障;行政村向社区过渡过程中,要抓服务和就业需要,增加失地农民培训,强化就业指导;企业重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凝聚人心;机关事业单位重在提高工作效率,树立良好形象。

3、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差异,要拓展增收渠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力不足,直接影响了对文明创建工作的有效投入,特别是硬件设施的相对滞后严重影响了文明创建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号召力。一要改变传统的发展观念,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存在环境污染、安全隐患的企业不能投入建设。二要改变“等靠要”的精神状态。主要依靠上级主管部门拨款,只靠“输血”而不提高自身“造血”功能,这样的领导班子需要更新观念,发挥主观能动性。三要积极尝试改革创新。有条件的村可以进行股份制改革;也可以将资金盘活,将一定的资金用于投资风险低、回报较稳定的项目,如标准化厂房、商铺店面等,扩大村级经济来源。

4、进一步健全机制。一是调研机制。加强调研力度,通过调研促进创建的深入,通过督促提高创建的实效;二是建立激励机制。要根据考核情况,对文明创建工作落实好的单位予以表彰;对考核不合格者,要给予黄牌警告;情节严重的,还要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三是建立工作联系机制。密切与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联系,组织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新闻记者进行专项调研,通过座谈会、通气会、协调会等形式,及时反馈基层文明创建工作动态,获得更多的合力支持。

《创建工作调研报告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