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现状调研报告
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要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现状调研报告,供参考。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_____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可谓马不停蹄,日新月异公共财政投入大幅度增长,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不断丰富,服务能力日渐提升。但是,由于基本国情没有变化,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发展极不平衡。特别是在基础资源薄弱,经济发展滞后的基层环境,公共文化服务的设施相对落后、保证保障不足、文化服务供给力差等问题暴露明显。以调研的情况看,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机遇同样在基层。
(一)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运行建设现状
1、政策制定和保障到位。 _____ 市委市政府领导着眼于文化发展繁荣大势,对文化工作尤其是基层文化工作非常重视。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 _____市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行动纲要(2023-2023)》、《关于推进文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和手段;纳入对县(市、区)两个社会建设考核指标体系;纳入新农村建设考核。
2、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基本建立。十一五期间我市全面启动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基层文化俱乐部建设,至 _____ 年底,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创建率达100%( _____ 个文化站中镇村联建 _____ 个),创建农村基层文化俱乐部 _____ 家(覆盖率近87%),拥有 _____ 个省 _____ 乡镇, _____ 个文化强镇, _____ 个文化示范村, _____ 个 _____ 市文化明星乡镇,建成 _____ 家农村文化礼堂(形成辐射 _____ 多个行政村的文化中枢和示范点)。 _____ 市成功创建国家级文化先进县, _____ 年被率先列入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名单。 _____ 进入省级文化先进县行列。连续举办 _____ 届 _____节,文化下乡工作连续5年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全市基层文化队伍达到 _____ 多支。
3、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供给日益丰富。连续举办 _____ 届 _____ 活动,通过引进国内外精品剧目、采用社会化运作低价售票、结合传统与新兴媒体立体宣传、精选全市上百个文艺社团优质节目集中展演,已然成为 _____ 市民年年好评的口碑品牌。文化主管部门坚持每年为基层开展为民办实事 _____ 活动,制定送 _____,送 _____ ,送 _____ ,送 _____ 的任务,年年超额完成。以定期举行、市县联动的组织形式,相继举办了五届 _____ 、八届 _____ 、七届 _____ 、七届 _____ ,共有 _____ 多万人次的基层群众直接参与了各项活动。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地域文化特色,构筑立体、整体、多维、开放的节庆平台,形成了 _____ 中国江南 _____ 节、 _____ 中国石文化节、 _____ 中国 _____ 文化节、 _____ 中国 _____ 节、等一系列全国性节庆文化品牌。各县(市、区)还整合各类资源,以公园、广场、基层文化俱乐部为基地,搭建好群众性文化活动广场,吸引群众自觉自发地参与跳排舞、唱红歌、打腰鼓、扭秧歌等日常文化活动。广场文化活动从单一、小众逐步发展到全市遍地开花、全民广泛参与的良好态势。
4、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一定成果。在 _____ 主管部门的牵头下,培育和壮大了基层文化干部、文化志愿者和民间文化骨干队伍。截止 _____ 年底,全市共有公共文化从业人员约(含 _____ ) _____ 人,统计在册业余文艺团队 _____ 支,参与人数 _____万余人。市县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等公益性事业单位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的主力军作用。从 _____ 年至今,每年举办 _____ 工程,目前共计超过40个专场演出;印发每月一期的 _____ 市文化 _____ 向全体市民免费发放;积极开展面向群众的种文化活动,相继推出文化 _____ 、公共文化服务日、艺术与生活讲堂、书画家签约制度、 _____ 工程、 _____ 指导员等服务载体,进一步拓宽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和领域。目前,全市已成立了 _____ 多支群众文体队伍,参与人数达到13万人次,集聚了民间文艺骨干5.7万人。
(二)与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的差距
1、文化事业经费投入偏少。截止 _____ 年底,在全省90个县(市、区)公共文化事业费用占地方财政总支出比重统计中,我市排名都处于 _____ 开外,个别县(市、区)已经排到 _____ 名、 _____ 名之外;公共文化文物事业费同比增长率除 _____和 _____ 排名第6和12,其余均偏靠中下游;人均公共文化文物事业费则排在 _____位以后,近一半在 _____ 名上下;社会各界对公共文化事业投入经费与总人口比例数据排名参差较大, 一半集中在十几名,另一半在四五十名后;千人拥有基层公共文化设施面积中, _____ 县位列全省第一, _____ 排名偏上,其余则在中下。至_____ 年底,我市 _____ 个县(市、区)在全市每万人拥有文化场地面积考核中均达到考核满分。
2.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较大。全市各县市区中人均公共文化事业费 _____ 、 _____ 达到24.61元/人和24.1元/人,而 _____ 仅为13.04元/人和14.96元/人。全市仅有 _____ 个乡镇(街道)建有单独设置的综合文化站,无站所、租用或联建的达到 _____ 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 _____ 家都未达到示范区建设标准; _____ 个行政村(社区)未建有文化活动室(基层文化俱乐部),且建成的也无法控制每家俱乐部面积在200平米以上。全市70%左右的乡镇(街道)未建有符合标准的公共电子阅览室,大部分综合文化站管理缺位,不能发挥文化服务功能,甚至存在文化站阵地边建设边流失的现象。以上数据均低于创建示范区(项目)规定的100%覆盖和建成的要求。
3、文化人才队伍现状不容乐观
一是人才总量依然不足,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比较匮乏。至 _____ 年底,我市公共文化事业从业人员占当地人口总数仅为 _____ %,尚未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台州许多乡镇文化员长期混岗使用,个别县(市、区)平均每个综合文化站配备不到2名文化员。文化程度上看,整体队伍中研究生仅占 _____ %,初中以下占 _____ %,高级职称占7.51%,无职称者占 _____ %。 _____ 业务干部中,别列为市211人才、 _____ 人才工程和 _____ 人才的仅10余人。
二是乡镇文化队伍现状不容乐观。 _____ 个县(市、区)共建有乡镇(街道)文化站 _____ 个,总计编制 _____ 个。其中实有在编文化员 _____ 名,平均每个文化站不足3人,镇(街道)文化员总体素质偏低,业务能力不高,且大多身兼数职。宣传文化系统属于财政拨款单位,大多数经费使用紧张,很难挤出钱来组织在职培训,导致基层文化员少有机会学习专业知识,在文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上很难有所作为。
三是人才引进难、流失易的问题依然存在。由于固有人事管理体制存在的缺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人事编制权掌握在人事劳动部门手里,致使人才引进和流动困难。这种现象在 _____ 市民办专业艺术团队中特别明显。 _____ 剧团由于编制问题难解决,工资待遇不高,近些年人才流失现象严重,而且很难引进相关 _____ 人才,特别是不灵活的人才活动机制,加大了建立一支高素质且充满活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人才队伍的难度。
四是 _____ 线业务干部后继乏力。多年来 _____ 业务干部的招录,依托传统的事业单位招考方式,很难让一些具有艺术才华禀赋但行测、申论并不在行的人士脱颖而出,加之市、县两级馆编制有限和老少帮带的内部培育机制没有建立,导致新进干部成长缓慢,老员工缺乏工作激情和动力,许多初、中级职称人员通过短训、函授等形式取得学历后靠年资、职务评上,往往缺乏开拓创新力,几大症结综合形成了业务线青黄不接、实力偏弱的窘境。在去年 _____ 月份组织的 _____ 比拼中,我市代表队仅获得 _____ 个金奖,位列全省下游,省里对此评价 _____ ,成为我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一大隐忧。
4、公共文化管理和运行机制尚不健全,还存在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等问题。全市有 _____ 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未配备3名(含)以上文化员,低于创建标准3个以上。全市还未配备由财政补贴的行政村(社区)文化管理员,低于创建标准规定至少1名。基层文化单位缺乏稳定的专业队伍,人员年龄偏大,观念相对落后,知识结构陈旧。由于条块分割,各乡镇文化员的人事权在乡镇党委政府领导手中,只要乡镇聘用,报文化局备案即可,部分能力差、水平低,根本无法适应文化工作的人进入到文化员队伍,对文化事业造成损失。许多乡镇文化员长期混岗使用,在岗不在位、在位不尽责的现象普遍存在。东部沿海和西部山区的基层文化设施差距就更为突出, _____ 市各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全部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其中 _____ 街道综合文化站达到 _____ 多平方米,年收达到 _____ 多万元,而西部一些文化站连基本的站所还没有建成。对照省级示范区(项目)创建标准,如果对不达标文化设施全部新建,十二五期间全市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将达到5.2亿元,需支付工资费用2.5亿元(按每位村级文化管理员每年劳务工资1万元计算),共计7.7亿元,暴露出较大的资金缺口。
5、面向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形式、方法与基层群众的现实需求不相适应,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尚未建立。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严重短缺,能够落实分配到普通百姓手中的文化财富十分有限,文化市场的产品和服务价格偏高,农村辐射面小。许多文化产品背离了三贴近原则,适合群众口味的内容偏少,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分配不均,不同地域群众无法共同享文化成果,农民乡人以及城镇低收入居民、农民工等广大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享有的公共文化服务存在较大反差。
(三)稳中求变、与时俱进的对策预想
1、统一思想,加强组织领导。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立足人文 _____ 建设,把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全市四个文明建设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考核目标体系,纳入财政预算。各级宣传文化部门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和具体实施等职能作用,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方法步骤,及时协调解决创建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发改、财政、城建、土管等相关部门要明确工作职责,积极给予支持和配合。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保护群众的积极性,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和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2、以文化示范乡镇为平台,实现公共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 _____ 年在 _____ 召开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场会,把文化示范乡镇建设作为公文文化服务体系的抓手,去年在 _____ 召开现场会,继续推进相关工作的稳步落实。需通过多部门协调联动和政策配套,实现跨部门、跨领域、跨系统的设施、队伍、服务等公共文化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促进公共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协调运行。巩固已建成的文化俱乐部,整合一批、扩建一批及新建一批俱乐部,实现文化站、文化俱乐部全覆盖。依托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党员远程教育系统,推进标准配置的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到 _____ 年底,基本实现乡镇(街道)、村(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全覆盖。到十二五期末, _____ 个县(市、区)全部达到省级文化先进县或国家文化先进单位标准,并争创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在此基础上,全市争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4、实行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并重,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一方面,要继续加强硬件建设力度,特别是农村和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实现公共文化设施的有效覆盖。另一方面,要在管好、用好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上下功夫。着力提升体现服务能力、彰显服务效益的指标,如目标人群覆盖率、公众有效利用率、群众文化活动参与率、公共文化服务公众满意率等,以最小的投入赢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建设专兼职结合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专业人才、业余文化骨干和文化志愿者三支队伍的有效组合。要以开阔的眼界,开放的思路,多管齐下,着力提高公共文化机构的服务能力、政府主导公共文化的能力、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能力,以及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能力等,使目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不到位、服务能力不强、效益不理想的局面得到明显的改观。
5、完善投入保障机制。根据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需求,各级政府要形成并建立文化经费占财政支出1%、经费增长幅度不低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经费结构科学合理的刚性约束机制。确保公共文化事业费占地方财政预算支出比重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确保人均公共文化事业费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加大对农村基层的倾斜支持,以基层为重点推进重大文化惠民工程。结合免费开放工作,建立基层公共文化单位的经费保障长效机制,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保证公共文化机构的正常运转。有条件的县市区要积极争取设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灵活采用政府采购、项目资助、项目补贴等方式,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另外,要制定相关政策,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鼓励企业和个人捐赠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的多元化。
6、健全绩效评价和监督机制。推动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有关指标,纳入对县市区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纳入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体系。宣传文化部门要加强对各类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管理和考评,树立成本观念、服务观念、效率观念,努力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在文化示范乡镇创建工作中,各地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努力形成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服务优良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鼓励各地解放思想、先行先试,革新服务理念,丰富服务内容,完善服务供给方式,不断加大创新力度,积极探索新模式、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
第2篇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行现状调研报告
自党的__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要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__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下发《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一直到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至 ___ 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___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可谓马不停蹄,日新月异——公共财政投入大幅度增长,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不断丰富,服务能力日渐提升。但是,由于基本国情没有变化,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发展极不平衡。特别是在基础资源薄弱,经济发展滞后的基层环境,公共文化服务的设施相对落后、保证保障不足、文化服务供给力差等问题暴露明显。以调研的情况看,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机遇同样在基层。
(一)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运行建设现状
1、政策制定和保障到位。 ___ 市委市政府领导着眼于文化发展繁荣大势,对文化工作尤其是基层文化工作非常重视。“__”期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 ___市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行动纲要(__-__)》、《关于推进文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和手段;纳入对县(市、区)“两个社会”建设考核指标体系;纳入新农村建设考核。
2、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基本建立。“__”期间我市全面启动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基层文化俱乐部建设,至 ___ 年底,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创建率达100%( ___ 个文化站中镇村联建 ___ 个),创建农村基层文化俱乐部 ___ 家(覆盖率近87%),拥有 ___ 个省 ___ 乡镇, ___ 个文化强镇, ___ 个文化示范村, ___ 个 ___ 市文化明星乡镇,建成 ___ 家农村文化礼堂(形成辐射 ___ 多个行政村的文化中枢和示范点)。 ___ 市成功创建国家级文化先进县, ___ 年被率先列入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名单。 ___ 进入省级文化先进县行列。连续举办 ___ 届 ___节,文化下乡工作连续5年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全市基层文化队伍达到 ___ 多支。
3、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供给日益丰富。连续举办 ___ 届 ___ 活动,通过引进国内外精品剧目、采用社会化运作低价售票、结合传统与新兴媒体立体宣传、精选全市上百个文艺社团优质节目集中展演,已然成为 ___ 市民年年好评的口碑品牌。文化主管部门坚持每年为基层开展为民办实事“ ___ ”活动,制定送 ___,送 ___ ,送 ___ ,送 ___ 的任务,年年超额完成。以定期举行、市县联动的组织形式,相继举办了五届 ___ 、八届 ___ 、七届 ___ 、七届 ___ ,共有 ___ 多万人次的基层群众直接参与了各项活动。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地域文化特色,构筑立体、整体、多维、开放的节庆平台,形成了 ___ 中国江南 ___ 节、 ___ 中国石文化节、 ___ 中国 ___ 文化节、 ___ 中国 ___ 节、等一系列全国性节庆文化品牌。各县(市、区)还整合各类资源,以公园、广场、基层文化俱乐部为基地,搭建好群众性文化活动广场,吸引群众自觉自发地参与跳排舞、唱红歌、打腰鼓、扭秧歌等日常文化活动。广场文化活动从单一、小众逐步发展到全市遍地开花、全民广泛参与的良好态势。
4、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一定成果。在 ___ 主管部门的牵头下,培育和壮大了基层文化干部、文化志愿者和民间文化骨干队伍。截止 ___ 年底,全市共有公共文化从业人员约(含 ___ ) ___ 人,统计在册业余文艺团队 ___ 支,参与人数 ___万余人。市县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等公益性事业单位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的主力军作用。从 ___ 年至今,每年举办 ___ 工程,目前共计超过40个专场演出;印发每月一期的“ ___ 市文化 ___ ”向全体市民免费发放;积极开展面向群众的“种文化”活动,相继推出“文化 ___ ”、公共文化服务日、艺术与生活讲堂、书画家签约制度、“ ___ 工程”、 ___ 指导员等服务载体,进一步拓宽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和领域。目前,全市已成立了 ___ 多支群众文体队伍,参与人数达到13万人次,集聚了民间文艺骨干5.7万人。
(二)与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的差距
1、文化事业经费投入偏少。截止 ___ 年底,在全省90个县(市、区)公共文化事业费用占地方财政总支出比重统计中,我市排名都处于 ___ 开外,个别县(市、区)已经排到 ___ 名、 ___ 名之外;公共文化文物事业费同比增长率除 ___和 ___ 排名第6和12,其余均偏靠中下游;人均公共文化文物事业费则排在 ___位以后,近一半在 ___ 名上下;社会各界对公共文化事业投入经费与总人口比例数据排名参差较大, 一半集中在十几名,另一半在四五十名后;千人拥有基层公共文化设施面积中, ___ 县位列全省第一, ___ 排名偏上,其余则在中下。至___ 年底,我市 ___ 个县(市、区)在全市每万人拥有文化场地面积考核中均达到考核满分。
第3篇 关于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省政府为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积极构建全面覆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__年全省安排6000万元农村文化事业专项资金,__年安排1个亿,__年将增加到1.2亿用于开展农村三项文化活动。为更好地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农村文化事业专项资金用好、用活,按照全市开展的“春节回乡见闻”调研活动的相关要求,我们通过集体座谈、征求意见等形式就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了初步探讨和调研。
一、基本情况
我县现有建制乡(镇、场、区)16个,行政村104个,农业人口28.9万人。近年来,我县的农村文化事业在全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大潮中,在上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尤其是省委、省政府为开展农村文化“三项”活动下拔了专项资金,为农村文化活动送来了“春风”和“及时雨”,改变了我县农村文化事业的“一穷二白”的面貌,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是基础建设得到加强。__年省政府为开展我县农村文化“三项”活动下拔了51.6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加强基础建设、巩固文化阵地,全县16个乡镇均建立了文化服务站,配备了专(兼)职文化干部18名,建村级文化活动室或阵地96个。部分乡镇还添置了文化活动用品及体育健身器材,开办了图书室、电影院、文化茶园、文化娱乐室,全县已有10个乡镇68个行政村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二是文化活动蓬勃开展。自__年12月份开始,已在全县各乡(镇、场、区)及行政自然村放映故事片、科教片630场次,观看人数达9.4万余人次。送戏下乡245场次,观看人数达23.5万余人次。举办村级文化培训班参加人数达1000余人,为农村文化站送书1200余册。三是群众文化显现生机。近年,我县不少集镇的群众自发组织起来,唱歌跳舞,健身娱乐。村级文化活动也开始发展,共成立业余演出团体24个,每年文艺演出124场,观众人数达到9.92万人次。一些村还成立了农村开心乐队、威风舞龙队,每逢节庆、假日文艺团体便自发组织到全乡、镇、村巡回演出,得到农村群众的好评和首肯。走进我县农村,唱歌跳舞的多了,打架斗殴的少了;看书读报的多了,打牌搓麻的少了;遵规守矩的多了,惹事生非的少了;移风易俗的多了,愚昧迷信的少了,文明新风随处可见。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我县农村文化事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通过调研发现,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存在着一些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一是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一些基层干部思想上文化意识弱化,存在“经济是硬指标,文化是软指标”的模糊观念,对文化建设在农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工作摆不上位置,往往“说起重要,做起次要,忙时不要”。甚至认为“唱唱跳跳,打打闹闹”对“城市生活不可少,乡村可搞可不搞”。这是农村文化发展缓、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二是欠账太多,投入不足。虽然党委、政府对农村文化事业非常重视,省政府的专项资金也能足额及时下拔,但由于我县在资金投入上底子太薄,一下子很难根本改变农村文化事业基础薄弱的现状。目前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主要以乡镇为主,而乡镇由于捉襟见肘的财力和抓经济的压力。三是队伍建设不力,文化人才匮乏。我县文化事业单位缺乏担纲专才,对全县文化不能很好发挥引领作用,对农村文化发展也关注较少;乡镇文化干部经常变动,或长期“挪用”,业务难熟悉,能力提不高,工作应付的多;民间文化人才又相对集中城区,农村百难挑一。人才匮乏是制约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管理职能未转变。近年,文化主管部门不少精力陷于举办活动等具体事务,从宏观上规划、指导、推进全县文化发展,尤其是农村文化建设着力较少,对业务单位工作管理督促不到位,常常是局里忙、馆里闲,未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职能转变,不利农村文化建设摆上位置和积极推进。
三、几点建议
1、解决好认识和位置问题。当前,我们已进入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的重要时期。加快农村文化建设,一方面有利于解决当前农民群众基本温饱后激增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破除和抵御农村落后、愚昧、低俗的恶风陋习,提高群众文化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农村持续协调发展。另一方面,我县是农业大县,只有农村的全面进步,只有农民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我县的跨越式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从长远和发展看,加快农村文化建设,也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将其提上日程,摆上位置,真抓、重抓、实抓,是当务,也是职责。
2、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从我县文化事业的现状看,农民文化需求自主性、参与性增强,已不满足有所“看”,更加追求有所“乐”。各级应把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切实加大投入,逐步改变群众文化活动场地、设备、器材和现代传媒、网络等硬件设施严重不足的状态。上层应变“蜻蜓点水”的“送”文化为实实在在的“建”基础,多给以物和资的投入。基层要将农村文化建设切实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刚性、长效投入机制,改变投入“随意”,工作“应景”状况。同时,通过积极的政策措施鼓励、引导、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多渠道投入,加快农村文化基础建设。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文化人才下乡制度,加强对农村文化队伍的培养。面向社会招贤纳才,解决文化事业单位青黄不接、人才奇缺问题。乡镇要建立健全文体服务中心,配齐专职人员,稳定工作队伍。要大力发掘社会人才,培养文化骨干,建立一支扎根基层、融于群众的农村文化指导员(文化义工)队伍。通过强化“软件”建设,保障各层面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做,保障农村文化积极健康发展。深化改革,转变职能。要坚持以民为本,确立群众文化是基层文化工作重点,并纳入各级工作目标考核,确保农村文化建设落实。文化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弱“办”强“管”,致力于县级文化事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和协调、服务,为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构建良好环境。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引入市场机制、竞争机制,改变一些单位、一部分人懒散无为状态,强化职能,激发活力,切实发挥群众文化、农村文化建设“领头羊”作用。各事业单位可充分利用现有文化资源,积极开拓文化市场,开展有偿服务和文化产品经营活动,不断增强自我发展实力。
第4篇 公共文化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它是指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部门提供的、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权利为目的、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制度和系统的总称,包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资源和服务内容,以及人才、资金、技术和政策保障机制等方面内容。
加快推进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繁荣,关系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我们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文化人,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传递正能量,助推全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为深入了解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更好地为我县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献计献策,根据县政协主席会议安排,县政协副主席陈光荣率政协文史委相关人员组成调研组对我县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调研,现场查看了县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设施,并书面对各乡镇公共文化设施情况进行调研,形成此报告。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一)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使用情况。
1.县文化馆建设使用情况
__县文化馆面积1560平方米,内设排练厅、多功能厅、棋牌活动室、民乐活动室、健身活动室、展览厅、音乐教室等;可提供的服务项目有美术、音乐、舞蹈、书法等文化艺术辅导培训及其他公益性文化活动。
2.县图书馆建设使用情况
我县图书馆在__年5月通过全国第五次图书馆评估定级,被评为“国家二级图书馆”。目前,图书馆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中心1个和152个村级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点,图书总藏量12.7万册,电子文献9.7万册,开设期刊室、书画展览室、电子阅览室、少儿阅览室等。定期开展读书活动、读书报告会、读者座谈会、讲故事比赛、征文等。积极开展送书下基层活动,2023年以来,县图书馆分期分批进校园到农村开展了送书下乡活动,各类图书共计1000余册。近年,我县共建立“农家书屋”167个。
3.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情况
目前,全县共有1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2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均配备了文化专干,
“两馆一站”免费对外开放,文化站活动正常开展。
4.基层体育设施建设情况
一是县公共体育场项目建设正有序推进,按计划今年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二是利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全民健身路径工程项目申报契机,全县总共上报了5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8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三是县冠山社区城镇保障性住房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在省体育局的支持下,目前器材已到位并投入使用。
(二)公共文化产品建设情况、使用情况。
近年来,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文化产业不断走向繁荣。广播电影电视服务单位共有72家,文化市场娱乐服务业57家,公司礼仪、表演团体服务业1家,各种体育培训场馆(3家),文化艺术指导培训业5家。
(三)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情况。
1.网络传输建设情况
目前县城数字广播电视用户数为17000户。
2.县乡联网工程建设情况
__年下半年开始县乡联网工程建设,至__年5月完成全县14个乡镇数字广播电视节目的开通,新增乡镇光缆干线网240km,新增乡镇数字电视用户3500户。
3.乡镇综合服务站建设情况
__年建成洗马镇、羊场镇、醒狮镇、三元镇、谷脚镇5个乡镇广电综合服务站,为乡镇广播电影电视“四位一体”综合服务提供了保障。__年按照州广电局要求,将__、瓮安2个县纳入广播电影电视“四位一体”乡镇综合服务站建设试点,__网络公司接管了县电影公司一直从事的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业务。
(四)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人才工作,大力引进文化人才,__年以来引进了舞蹈专业骨干2人,音乐骨干2人,乡土人才 1 人,充实我县文化人才队伍,使我县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各乡镇党委、政府注重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创造条件为综合文化站配备专兼职人才。
(五)公共文化活动开展情况。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领导下,我县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县文化部门每年组织大型广场文化活动 20 次以上, 组织“送文化下乡”演出 30 次以上,形成了以“春节游艺活动”、“元宵节烟火晚会”、庆“五·四”、迎“六·一”、“七·一”、国庆节、重阳节等为主的节庆假日文艺演出;以艺术比赛、乡镇汇演为主的休闲文艺活动;以及组织演出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为主的下基层慰问演出等多种形式的文艺活动,构成了我县文化活动的大体脉络。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成功打造大型布依歌舞剧《丽湾依水》在都匀参加“喜迎十八大、激情满剑江”全州文艺展演。创作小品《王乡长下乡》、民族民间舞《咬春》和《花棍舞》、现当代舞《丢了》和《在水一方》等,代表我县参加黔南州举办的各项比赛,并获得可喜成绩。
(六)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和利用情况。
目前,县文化部门成立了“__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完成了巫山岩画、果里洞棺葬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现全县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6项。
二、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工作,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但由于多种原因,我县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仍然滞后,与县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民群众生活需求不相适应,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认识不足。个别干部对文化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文化建设周期长、见效慢、难出成绩,不比经济工作看得见,摸得着、见效快,导致对文化建设重视不够。
(二)财政投入少,经费不足。公共文化活动需要资金支持,但在当前公共财政不足,又无其他融资渠道的情况下,县乡文化活动开展普遍面临财力支持不够、文化经费不足的问题。
(三)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文化局下属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还有待进一步深化,文化投融资体系尚未建立,文化激励机制政策不到位。
(四)文化人才队伍得不到保障。一是文化队伍结构不合理,文化专业人才年龄结构老化问题突出,队伍缺少活力。二是普遍存在“专业人才紧缺”的现象,表现为文化艺术人才、文化管理人才相对缺少,缺少领军人物。特别是基层文化阵地工作人员,由于自身文化专业原因,素质参差不齐,甚至一人多用,影响基层文化活动开展。
(五)外出务工经商潮阻碍基层文化建设。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和思想开放,大多数农村青年纷纷外出打工或经商。面对眼前的经济利益,农村青年很少参加基层文化活动,致使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传统得不到传承,部分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才出现短板。
(六)园区企业建设生产如火如荼,文化设施投入严重不足,一区三园公共文化设施缺乏。
(七)缺少亮点和品牌。近年来,我县文化建设投入颇大,但由于缺少系统推进,导致文化亮点缺失,没有叫得响的品牌,在公众中难以树立具有标志性的文化形象。
四、加强我县公共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公共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包括器物层次、制度层次和精神层次。服务于全民文化素质提高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相应地全面考虑到不同层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器物层次上,需要加快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制度层次上,要形成良好服务方式以及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有效的文化传播和普及的机制。在精神层次上,要把握好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
(一)大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一是完善文化决策机制,成立专家库,建立文化系统的文化艺术专家委员会。二是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参照文化产业发达地区制定新的文化市场审批办法,营造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三是继续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四是推进公益文化活动运作机制改革,探索并实行重大公益文化活动集中发布并统一实行社会化运作。五是制订鼓励社会赞助公益性文化活动的管理办法,完善文化活动融资体系。
(二)创新工作,完善机制。一要探索适应公共文化更快、更好发展的新机制、新做法。二要增加基层文化工作在综合考核中的比重。县相关部门制定具体的考核政策,形成量化、可操作的考核体系。三要建立合理公共预算增长机制,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落实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行。四要加强督导,督导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人才管理。
(三)加快完善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培养人才、引进和发现人才、留住人才的机制。制定实施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完善机构编制、学习培训、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吸引优秀文化人才。乡镇综合文化站(中心) 是政府举办的公益性文化机构,是群众文化活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要配备专职人员,确保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中心)至少应有1至2个专职人员,比较大的乡镇应适当增加编制。要进一步充实村、社区宣传文化工作力量,城镇各社区至少有1名专职工作人员负责组织开展社区宣传文化服务工作,农村各行政村要明确相应人员负责组织协调宣传文化方面的工作。
(四)文化建设要同经济建设相结合,同传统文化的发展相结合,并整合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民族民俗资源,形成推动公共文化建设的合力。注重城市综合体及工业园区文化建设,切实加快城市综合体及工业园区文化建设步伐,激发其活动与吸引力。
第5篇 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应该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9月份,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围绕市政协第三季度常委会议主题,组织专题调研小组,采取实地察看、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我市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进行了调研,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__市基层公共文化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加大公共文化投入,优先建设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大文化的重中之重来抓,全市公共文化设施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市、县、乡(镇)、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推进,有力促进了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基层文化建设进入了强力发展的新阶段。20__年11月,__市被文化部命名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目前,全市现有市、县(市)区级图书馆13座,图书馆从业人员277人,图书总藏量260.73万册;现有市级群众艺术馆1座,县(市)区文化馆12家,从业人员271人;现有街道和乡镇综合文化站143个,从业人员505人;现有村级文化大院2100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560个、行政村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2100个。全市共有专职文化队伍9299人,农村行政村各类文化管理员3608人,有盘鼓队、舞龙队、舞狮队、秧歌队、军乐队、健身舞队等业余文艺团队876个,现有文化志愿服务队伍300余支,文化志愿者4万余人,业余文化活动爱好者48万多人。
二、近年来__市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切实加强领导,把建立完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政府主要工程来抓。
近年来,__市委、市政府在抓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注重把文化建设作为实现率先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作为打造文化郑州、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鼓励和支持建立公共文化体系和文化创新体系,为文化活动开展开辟场所、提供条件。切实加强全市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把不断完善公共文化体系作为一件大事纳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为民办实事内容,20__年至20__年连续七年市委、市政府将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建设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仅此一项就投入建设资金1亿多元,加上图书馆、广电中心、群艺馆、共享工程等项目总投资达10多亿元。还制定了切实可行、针对性强、易于操作的具体措施,并认真督导落实。先后下发了《__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文化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基层文化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中共__市委办公厅__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__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规划(20__20__年)》、《__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续管理工作的规划》、《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以及创建文化先进乡(镇)、办事处、标准文化站、示范文化大院、示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标准和评比验收标准等规范性文件。特别是20__年,我市经过积极努力,成功入选国家第一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经过两年创建一举成功,这都使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硬件和软件建设不断得到完善,提高了全市的文化品位,在__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郑州构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
近年来,__市根据社会发展需要,针对文化阵地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阵地建设新机制、新方法,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政府中心工作,全市文化阵地建设亮点纷呈。
1.立足长远,打造省会公共文化设施新亮点。
一是建设__市图书馆新馆(__市民文化中心)。该工程被列入__市重点文化设施建设项目之一,于20__年9月19日开工,占地面积76.383亩,建筑面积72283平方米,投资6亿多元,设计总藏书量240万册(件),目前已投入试运行。新馆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功能,是以图书馆基本功能为核心,融学术交流、文化活动、文化休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图书馆,它以其开放性、多功能、综合性等特色,成为__市集文化资讯、文化交流及配套服务等于一体的现代文化公园和市民文化中心。二是装修改造群艺馆新馆。20__年,市委、市政府确定将__市老干部活动中心改建为群众艺术馆。新馆建筑面积9000多平方米,投资2400多万元,20__年6月18日改造竣工,对外开放。改造后的__市群众艺术馆以其毗邻__市科技馆、博物馆、青少年宫、河南省图书馆和绿城广场等地理优势一举成为__市群众文化的新地标。三是注重横向结合,上下联动,积极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农家书屋建设等惠民工程。将文化共享工程与广电、电信部门建设的村村通工程结合起来,与组织部门开展的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试点工作、教育部门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结合起来,以数字化资源建设为核心,市政府共投入建设经费490万元,建成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郑州支中心,并实现了与组织部党员远程教育网对接。建成了县(市)、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完成了2100个行政村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升级改造。20__年、20__年连续两年把村村通工程列入政府 十件实事,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强化无线数字电视信号覆盖,使50多万农民群众提前享受到48套高清数字电视节目。先后建成农家书屋2100个,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有力地推动了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提高了农民群众的文化意识,促进了农村地区文化发展。
2.加强指导,促使县(市)区两馆一站达标创先。
近年来,我市将两馆一站建设纳入了全市跨越式发展文化重点项目和__市国家文明城市创建体系。在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各县(市)区两馆一站建设强力推进。全市11个县(市)区的两馆全部达到国家三级馆以上标准。比如,__市投资近2亿元,建成总面积3万平方米,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大剧场为一体的文博中心;__区在规划新市民文化服务中心的同时,投入150万元对两馆进行了重新装修;__区专门拿出200万元租用和装修了新图书馆,进一步提升了服务功能。全市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基本实现六有,即有文化活动室、有图书阅览室、有电子阅览室、有村史村情墙、有乡风民俗墙、有崇德尚贤墙、有美好家园展览墙。
3.示范带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开创新局面。
近年来,我市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农村文化大院建设为抓手,全面加强城市社区和农村村级文化建设。先后投资2240万元,建成标准化社区文化中心560个,覆盖率达到 92 %;投资8400万元,建成标准化村文化大院2100个,覆盖率达到95%。为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活动搭建了良好平台,提高了公共文化的影响力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三)强化管理,创新服务,不断提升公共文化供给能力。
近年来,__市在加快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同时,狠抓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与质量的提高,以科学的管理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评价。
一是在实现优质免费开放上求高效。全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乡镇文化站、公共电子阅览室等公共文化设施,都建立了完善的免费开放经费保障机制。开办群星讲堂、公益舞台、公益展厅、公益讲堂,为未成年人搭建梦想舞台,为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为农民工提供免费培训服务,为智障群体提供定点服务,使特殊群体文化权益得到保障。二是在建立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上求均等。 按照政府购买、院团演出、群众受益的思路,市、县(市)区政府每年共同采购1000场优秀舞台艺术剧目,进学校、进工厂、进乡村、进社区,让人民群众不出家门就能欣赏精彩的文艺演出。三是在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网格管理上求转变。把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主动融入到社会化网格管理之中,充分利用市、县(市)区、乡(镇)、村(社区)四级公共管理信息平台,构建基层文化服务与管理的有效衔接,从源头上缩短公共文化服务距离,使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均等、便捷服务。
(四)坚持品牌带动,百花齐放,积极传播公共文化服务正能量。
近年来,我市充分挖掘和整合传统文化资源,用特色文化品牌引领带动,进一步提升郑州都市区文化形象。一是精心雕琢专业艺术品牌。大型原创舞剧《风中少林》、《水月洛神》先后荣获中国舞剧最高奖荷花奖金奖、五个一工程优秀剧目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等多个国家级奖。豫剧《斗笠县令》荣获第十二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和第二届中国豫剧节一等奖;舞蹈《牵手》、《母爱同行》、《手舞四季》,河洛大鼓《劝人要有好心态》都荣获文化部群星奖。二是持续培育群众文化品牌。多年坚持开展欢乐中原魅力郑州广场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城乡联动,周有安排、月有特色,成为我市群众文化活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围绕政府三大主体工作开展的情韵郑州四季风,主题鲜明,形式新颖,广受好评。绿城读书节,进一步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有力地推动了全民阅读活动持续开展。三是创新打造区位特色品牌。__区以舞蹈为主题,打造的金水都市舞蹈节在国内外有名气、有影响。去年,__市委宣传部与中国舞蹈家协会签订战略协议,将活力金水炫舞世界 街舞大赛提升为中国郑州国际街舞大赛,永久落户郑州;__区礼乐中国、管城、惠济、高新区民间文艺展演,__市象棋艺术节,新郑周末大家乐,中牟西瓜文化艺术节等文化品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五)保护与利用并重,力保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序传承。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全市文化行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初步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完成了第一次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普查出非遗线索近10万条,其中可以立项的有价值的5000多项;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市、县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市政府已先后公布了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4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49人。截止目前,我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4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4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30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处(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1处(__市__区金沙泥艺术展示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1处(__市鲁庄镇小相村狮鼓文化传习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全社会自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识日益增强。
(六)树立人才支撑意识,着力锻造素质过硬文化队伍。
近年来,我市着力打造适应岗位,分层轮训,管好用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升级版。每年组织各类文化培训活动,大力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一是打造百支特色文化服务队伍。充分发挥我市文艺骨干和特色团队作用,组成一百支器乐、舞蹈、声乐、戏曲等文化服务工作队,针对不同人群需求,开展经常性讲座、展演,定期参加全国、省、市各种文化赛事,带动基层群众自觉参与。目前300多支民间、企业、高校文艺团队,成为我市基层文化活动的领头雁。二是组织千名文化工作者进社区。建立了__市文化工作者人才库,每年制定进社区开展文化活动方案,先后组织专业文化工作者进入社区开展文化活动达千余场,极大地提高了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专业化和经常化水平。三是加强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20__年8月,成立了__市文化志愿服务中心暨县(市)区文化志愿服务分中心,出台了《__市文化志愿者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文化志愿者队伍活动管理,目前全市有4万多名文化志愿者经常活跃在公共文化服务第一线,出色发挥了桥梁纽带和示范带动作用。20__年__市被国家文化部表彰为全国文化志愿服务工作优秀单位。
三、目前__市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均衡。
由于历史原因,文化单位大多底子薄、基础差、欠账多,加之个别地方领导重视不够,后续投入不足,造成我市目前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现状与经济增长速度和实际文化需求难成正比,特别是社区与社区、村与村、城市与农村间的不平衡发展态势尤为明显。
(二)重视硬件建设,忽视后续管理。
近年来,我市高标准新建了一大批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大院、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民生工程,建成后由于后续管理跟不上,尤其是管理机制问题和管理人员待遇问题,制约文化事业的发展,造成已建起基层文化服务设施闲置,不能充分持续地发挥作用。
(三)专业人才缺乏,管理机构不健全。
目前,文化设施建成后,缺乏懂专业、会管理的文化人才,一些乡镇(街道办)文化站人员还不够固定;村文化大院和社区文化中心人员未能纳入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中来。
(四)公共文化投入不足,难以满足需求。一是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欠账较多。由于大部分基层对文化建设经费没有硬性规定,乡镇(街道)财政普遍没有基层文化预算,基本上是临时任务临时拨,导致财政投入普遍不足。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文化基础设施的日常管理维护、群众文化活动等项目资金难以落实。另外,文化设施缺乏长期持续的投入,文化设施更新与管理能力不足。尽管近年来加大了硬件设施的建设,投资兴建、改建了不少文化设施,但文化设施建设总体水平落后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改观。二是群众文化活动场地和设施不能满足活动需要。随着群众文化需求越来越高,活动场次越来越多,表演形式越来越现代化、科技化,很多单位迫切需要固定的群众文化舞台和更多的群众文化场地,一些单位举办广场文化活动,因为没有固定舞台和无法安装节目演出必需的灯光、音响设备,只能被迫删减高质量的节目。要举办较大规模的活动时,因为场地限制不得不压缩规模,达不到活动预期效果。三是村级文化大院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运转经费尚未列入财政预算,导致经常性的文化活动难以保持。
四、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我市目前正在实施的社会精细化管理,是一项系统的社会管理工程,搞好其各个环节及内涵的事前设计至关重要。农村行政村和城市社区作为社会精细化管理的末梢神经部位,抓好其公共文化建设的事前制度设计尤为重要。它关乎社稷民生、关乎社会和谐、关乎全市五个文明建设。因此,必须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针对此次调研中发现的我市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我们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
(一)将农村行政村和城市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达标建设纳入全市社会精细化管理工程,纳入全市十三五社会发展规划。可以先在__区、__区社会精细化管理先行先试区域中进行试点,取得成功经验后,再在全市推广。
(二)要不断加大对公共文化建设资金投入力度。按照国家、省有关文件要求,加大对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投入,要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增加,增加幅度不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要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提高用于乡镇和村的比例,确保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和重大群众文化活动等资金需求。建议设立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经费、市级非遗项目和传承人保护经费、社区(行政村)文化活动经费和文化专干工资等尽快纳入市级财政预算,同时积极落实国家已出台的文化经济政策,采取奖励、补助、贴息等方式,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投资兴办基层公益文化事业。
(三)要不断加强基层公共文化队伍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稳定的公共文化队伍。一是各级政府应出台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大中专毕业生投身基层文化工作,充实地方县级和城乡基层文化队伍,改善队伍结构。二是积极推进文化行业从业资格制度,逐步在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大院和社区文化中心人员等文化机构实行职业资格制度,做到从业人员持证上岗。三是尽快将村文化大院和社区文化中心工作队伍建设纳入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监督管理体系,纳入我市正在实施的精细化建设架构之中。建议参照农村卫生所的做法,由政府财政出资每月对上述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资金(劳动报酬),并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以确保基层文化工作人员能够安心岗位,专职专干,履行职责。
(四)要切实加强全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平台建设。要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步伐,借鉴__市等国内先进地区的成熟做法,结合我市智慧城市数字化建设,建设我市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智能服务平台。__市已率全国之先建成了文化上海云平台。该平台已纳入上海智慧城市总体规划,将于2023年6月之前做到80%的上海文化场所都能在网上一目了然,并且覆盖到60%人群的掌上手机、平板电脑等。我市也应该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使全市处于物理状态的公共设施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乡镇(街道)文化站、基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场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真正覆盖全市每一地方的人群,让广大公众各取所需,随时享受服务,从而保障他们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
59位用户关注
103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