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调查报告
栏目

残疾人调查报告15篇

发布时间:2023-06-22

残疾人调查报告

第1篇 2023年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关注残疾人调查

实践单位:聊城大学教科院____级5班

实践地点:东营市利津县利津街道

实践时间:201_年7月28号

一、残疾人现状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又困难的群体,残疾人占全国人口总数5% 其中:视力残疾人877万,占残疾人总数的14.6%;听力语言残疾人2057万,占残疾人总数的34.3%;肢体残疾人877万,古残疾人总数的14.6%;智力残疾人1182,占残疾人总数的19.7%;精神残疾人225万,占残疾人总数的3.8%;多重残疾人782万,占残疾人总数的13%。

二、调查意义

我国目前有残疾人6000多万,关联到大约2亿家庭人口。残疾人是最需要关心、扶持和帮助的特殊困难群体。我通过参加“关注身边的残疾人”暑期社会调查活动,了解到了我家乡关于残疾人的情况。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关注残疾人的重要意义,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关爱残疾人,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三、调查方式

活动中我们采用了多种调查方式:文献调研(资料查阅)、实地调研(走村入户)、抽样调查、重点调查、现场采访、个别交谈。

四、东营市关于残疾人的有关政策

1.东营市残联出台的关于残疾人的政策:

201_年11月25日,东营市以东政办发〔____〕76号文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详细规划全市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目标、内容、推进方略,正式公布有关领导机构人员名单,为全市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提供坚强政策保障。

利用5-8年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确保残疾人享受普惠政策,着力加强特惠保障力度。通过健全残疾人专项救济金制度、实施“残疾群众温馨安居工程”“扶残助学工程”逐步健全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通过政府补贴,扩大保障范围等改善残疾人社会保险状况;通过免费提供辅助器具、抢救性康复服务,补助托管安养费用,改善孤残儿童生存、发展状况等提高残疾人社会福利水平。

据了解,____年东营市在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活动中,各级各部门累计投入资金12.5亿元,残疾人得实惠5.6亿元,人均得实惠4650元,发放调查问卷1万份,残疾人满意率在98%以上。在推进信息交流和公共交通无障碍建设上,配备了无障碍公交车,方便了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日常出行。并购置了电视数字手语翻译机,已在东营新闻联播中试运行。对516户中心城区家庭和650名农村残疾人家庭进行了无障碍改造,安装了无障碍扶手、语音门铃和闪光门铃。注册成立了东营市阳光导盲犬培育中心,培育幼犬18只。____年12月初,东营通过“十一五”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国家验收。____年,东营开展“你行,我行———爱心不找零”活动,在东营出租车、公交车、商场等共设立爱心捐款箱1617个,募集助残资金10万余元。各级残联为考入高校的残疾学生报销80%的学费。市特殊教育学校和市聋儿语训学校实现了全免费就读。

2.东营市出台的关于残疾人的就业政策

东营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为了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规范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根据《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和《山东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 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____年,东营将继续实施“百千万残疾人就业创业扶贫工程”,新建残疾人扶贫基地10处以上,发展庭院经济50户,扶持个体从业30名,培训残疾人3000人以上。并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安排一定数量的优秀残疾大中专毕业生到市直机关党政事业单位工作。并且年内计划救助残疾人8000名以上,做好残疾人托养“阳光家园计划”项目,鼓励社会力量创办残疾人托养机构。并建立完善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教育求助政策,确保不因贫、因残失学、缀学,力争将东营市特殊教育学校打造成“山东省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定点学校”。

3.东营市“助残日”开展的活动

五、具体案例

____年7月28号,我们社会实践小队来到了东营市利津县利津街道刘星昌老人的家中。带着几分胆怯与同情我们推开了刘大爷家的门,刘大爷带着几分疑惑招呼我们坐下,我们说清来历之后老人热情的招呼我们并与我们小队成员聊起来。刘星昌老人今年64岁,是利津街道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全家人住在土胚房里,仅仅享有农村合作医疗这一项医疗保障。五年前他患了严重的脑血栓致使半身瘫痪,经过疗养下肢虽有所好转但走路时仍然一瘸一拐的,如果不拄拐杖根本无法正常行走。因为经济原因刘大爷耽误治疗以致左手臂瘫痪。

刘星昌老人是需要我们关心的残疾人,但他更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老人并不因为身体的残缺而垂头丧气,愁眉苦脸,也并不因身体的残缺而自卑。他坦然面对生活,从容面对命运带给他的一切。从刘大爷的身上我体会到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其实大多数人都是像刘大爷一样的平凡人,身体残缺的刘大爷在平凡的生活中乐观的生活,坚强的面对挫折。从这位老人身上我们学到的是一种人生哲学。

六、实践报告总结

在调查过程中,我的心灵无时不在受着震撼。虽然残疾让他们失去了自由但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对幸福的渴望让我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残疾人是社会中不可忽视的群体,虽然党和政府已经制定了相关法规来维护残疾人的利益,但我们每个人要给与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残疾人是弱势群体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生活中有着诸多的困难,希望全社会都能理解残疾人,关爱残疾人,多一点尊重,少一点偏见,全社会每个人都能伸出自己关爱的手,奉献自己的爱心用我们真挚的心来抚慰残疾留给他们的伤痕,让生活多一点奉献多一点爱,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充满更多爱和关怀。

第2篇 农村残疾人贫困现状调查报告范文

县委、县政府提出走在全省山区县市前列的奋斗目标,经过几年的努力,使远安县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城乡建设、生态文明走在全省山区县市前列,为全县人民奔向美好的未来指明了方向。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难点是残疾人。近些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相对来说、农村贫困人口不断下降,农村残疾人贫困问题逐年减少,解决民生问题已是各级政府和各级领导日益重视的问题。

一、残疾人的基本情况

我县地处西山区,是一个山区小县,有各类残疾人17000人,占总人口的8、6%,平均每四个家庭有一个残疾人,全县残疾人按类别划分具体情况为:视力残疾2876人,占16.92%;听力残疾3716人,占21.85%;言语残疾269人,占1.58%;智力残疾1541人,占9.07%;肢体残疾4736人,占27.86%;精神残疾1361人,占8.01%;多重残疾2501人,占14.71%。其中农村残疾人15300人,约占残疾人总数90%。从空间分布上来看大部分残疾人分布在边远山区,越是交通闭塞的边远地区残疾人比例越大。从经济收入上来看全县残疾人大致可划分为三部分,一是达到小康和正在向小康发展的。这部分残疾人素质较高,有职业、有技术、有自己的产业,多集中在城镇,生活富裕接近小康。在县残疾人中约占20%;二是基本脱离贫困解决温饱问题的。他们残疾程度较轻,辛勤劳动,从事庭院种植养殖、或是手工业修理服务、或是在外打工,能够维持温饱但仍徘徊在贫困线边缘。他们约占50%;三是长期贫困残疾人约占30%。多是重残人或是一户多残或老养残,他们或是看不见、或是不能行走、或是智力障碍,丧失了劳动能力,多年积贫,常年靠救济。

从数据显示、自然分布、自身条件分析,不难看出农村残疾人的生活状况与一般健全人相比,差距比较大。具有两个特点:一是贫困数量大。据统计纳入农村低保5001人,其中残疾人1726人,占30%。随着小康进程的加快,残疾人与健全人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相对贫困的人逐渐增多,残疾人受自身综合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制约返贫都会加大贫困残疾人数量。二是贫困程度深。全县1000元收入以下的家庭可以说全部为残疾人家庭。尽管各级逐年加大贫困残疾人的救助、帮扶力度,但对一些无任何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只能维持基本生存。

二、存在的问题

1、残疾人生活生存质量差。首先最直观的是住房质量差,农村住房有三种类型,一是预制楼房,二是土木结构的新房,三是多年的老土房。残疾人大都是居住在旧土坯房里了,“危、破、陋”是其特点。近几年来、在全县残疾人危房改造中,已解决了近200户,还有相当一部分需要改造。其次是生活质量差。按我国贫困线标准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来测算,我县十分之一的残疾人处于极度贫困,十分之二的残疾人处于一般贫困,此外,还有生活虽然有了改善,但脱离了外界的帮助无法实现自我发展仍然徘徊在贫困边缘。走进残疾人家庭,多数是空空的什么也没有,电视、电话、家庭影院这些当代已普及的文化生活家常电器,对残疾人来说是奢侈品,因为温饱尚未解决的他们,最有吸引力的是柴米油盐。它们所考虑的是不挨饿,不受冻,如何能吃饱穿暖的问题。其三是看病难。残疾人是不能得病的,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余钱看病吃药。得了病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如果这残疾人是家庭主劳,那么又病又残的他们就只能等着救济了。

2、残疾人受教育程度低,整体素质差。1.7万残疾人中文盲占三分之一,大多是老年残疾人及重度残疾人;在中青年残疾人中完成九年义务制教育的人还占不到半数;适龄的残疾少年儿童我县统计约250人,能进入学校接受教育的只有230人,入学率占92%,但辍学率高,能接受大中专教育的,15300人中约有大中专学历的也就是近百人,大多是自学成才,而且其中有些是健全人转为残疾人的。真正能够考上高中接受大中专教育的残疾人寥寥无几。受教育程度低,思想观念普遍封闭、保守、落后,整体素质低下造成精神贫困。这样因物质贫困造成了精神贫困,又由精神贫困反过来加深了物质贫困。恶性循环的锁链束缚了残疾人,长期不能挣脱贫困。

3、残疾人社会就业难、且面窄。首先是因为残疾人素质低下,又有身体功能缺陷的企业技术残疾人中,实现就业的不足60人,且以自谋职业为主。其次是社会存在偏见,不少单位宁可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也不安排残疾人就业,有的单位既不安排残疾人就业又不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将法定责任和义务置之不理,因此,残疾人就业率和就业保障金收缴率都低。

三、消除贫困的途径及对策

要消除残疾人的贫困状态,必须突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将残疾人扶贫纳入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来统筹规划,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残联组织、社会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体制。探索切实可行的办法,化解各种难点,带领残疾人共同致富。途径及对策如下:

1、强化残疾人基层工作。发挥残联的组织作用,作为“代表、管理、服务”的基层组织,要强调“理念人性化、职责规范化、工作制度化”。必须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好务,必须建立科学规范的运作机制,操作性强,职责明确,工作体系完备,网络健全,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努力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目标。

2、加强投入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着力改善残疾人身体状况。改善残疾人身体状况是改善其生存生活状况的重要前提。一个人如果看不见,不能行走,你能叫他做什么?要解放他们的生产力必须首先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康复,恢复一定的身体功能让他们自食其力。而康复是有时效性的,是一项抢救性的工程,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康复,那么就会成为国家和社会永久的负担。按照“十五”计划纲要,康复经费应按人口总数0.5%预算,我县只有0.1%,比例偏低。政府应加大投入,培养康复技术人员,建立基层康复网络,逐步使康复社区化,实现人人享有康复的目标。

3、加强残疾人就业工作力度。就业是解决残疾人贫困的根本出路。一要坚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巩固已就业的残疾人的岗位,适当调节一些公益性适合残疾人的工作岗位让有能力的残疾人就业,建立社区残疾人就业基地,鼓励和扶持残疾人积极自主创业、个体开业。二要加强残疾人保障金的征收和管理,拿出部分资金奖励和扶持安残单位和自强残疾人典型。加强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健全残疾人职业培训网络,每年有计划,定期培训服装缝纫、家电修理、计算机、盲人按摩和各类种、养殖业的技能,不断提高残疾人的劳动技能。三是以收促安,对部分单位或企业既不缴纳残疾人就业保证金又拒不安置残疾人就业的,要通过法律手段强制征收残保金,达到以收促安的目的。

4、要加强残疾人文化教育。治穷必先治愚,残疾人文化素质低,必须加强教育提高其文化层次。现代社会的竞争就是文化的竞争,没有较高的文化层次,在竞争中只能处于弱势。必须从青少年残疾人抓起,一要努力提高义务教育入学率,做好随班就读工作,加强对特困残疾学生的救助和生活补贴,对考入高中和大中专的残疾生实施奖励。二要加强特教工作。扶持扩展特教项目,发展手语教学、语言培训、智力培训、家长培训,扩大就学面,让更多的残疾儿童能进学校接受教育。

5、建立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对于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以及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缺乏基本生存的残疾人家庭应当采取纳入低保救济。一方面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如二级以上的重度残疾人)需要家庭成员护理的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和城镇低保,做到应保尽保。另一方面,探索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鼓励志愿者、社会各界合力扶残。再次,积极探索对精神病患者、智力残疾及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服务,以解除残疾人家庭负担,减少社会危害性。

总之,改变残疾人贫困落后的现状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单靠那一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整合全社会的力量,同心协力才会做得更好。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决策下,我县残疾人一定会摆脱贫困和全县人民一道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第3篇 关注残疾人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为促进大学生尽快成长, 给大学生多创造施展技能和才华的条件和环境, 必须切切实实地把实践活动纳入到教学中去。

实践单位:

实践地点:

实践时间:

一、残疾人现状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又困难的群体,残疾人占全国人口总数5% 其中:视力残疾人877万,占残疾人总数的14.6%;听力语言残疾人2057万,占残疾人总数的34.3%;肢体残疾人877万,古残疾人总数的14.6%;智力残疾人1182,占残疾人总数的19.7%;精神残疾人225万,占残疾人总数的3.8%;多重残疾人782万,占残疾人总数的13%。

二、调查意义

我国目前有残疾人6000多万,关联到大约2亿家庭人口。残疾人是最需要关心、扶持和帮助的特殊困难群体。我通过参加“关注身边的残疾人”暑期社会调查活动,了解到了我家乡关于残疾人的情况。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关注残疾人的重要意义,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关爱残疾人,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三、调查方式

活动中我们采用了多种调查方式:文献调研(资料查阅)、实地调研(走村入户)、抽样调查、重点调查、现场采访、个别交谈。

四、东营市关于残疾人的有关政策

1.东营市残联出台的关于残疾人的政策:

2019年11月25日,东营市以东政办发〔2019〕76号文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详细规划全市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目标、内容、推进方略,正式公布有关领导机构人员名单,为全市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提供坚强政策保障。

利用5-8年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确保残疾人享受普惠政策,着力加强特惠保障力度。通过健全残疾人专项救济金制度、实施“残疾群众温馨安居工程”“扶残助学工程”逐步健全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通过政府补贴,扩大保障范围等改善残疾人社会保险状况;通过免费提供辅助器具、抢救性康复服务,补助托管安养费用,改善孤残儿童生存、发展状况等提高残疾人社会福利水平。

据了解,2019年东营市在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活动中,各级各部门累计投入资金12.5亿元,残疾人得实惠5.6亿元,人均得实惠4650元,发放调查问卷1万份,残疾人满意率在98%以上。在推进信息交流和公共交通无障碍建设上,配备了无障碍公交车,方便了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日常出行。并购置了电视数字手语翻译机,已在东营新闻联播中试运行。对516户中心城区家庭和650名农村残疾人家庭进行了无障碍改造,安装了无障碍扶手、语音门铃和闪光门铃。注册成立了东营市阳光导盲犬培育中心,培育幼犬18只。2019年12月初,东营通过“__”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国家验收。2019年,东营开展“你行,我行———爱心不找零”活动,在东营出租车、公交车、商场等共设立爱心捐款箱1617个,募集助残资金10万余元。各级残联为考入高校的残疾学生报销80%的学费。市特殊教育学校和市聋儿语训学校实现了全免费就读。

2.东营市出台的关于残疾人的就业政策

东营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为了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规范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根据《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和《山东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 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2019年,东营将继续实施“百千万残疾人就业创业扶贫工程”,新建残疾人扶贫基地10处以上,发展庭院经济50户,扶持个体从业30名,培训残疾人3000人以上。并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安排一定数量的优秀残疾大中专毕业生到市直机关党政事业单位工作。并且年内计划救助残疾人8000名以上,做好残疾人托养“阳光家园计划”项目,鼓励社会力量创办残疾人托养机构。并建立完善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教育求助政策,确保不因贫、因残失学、缀学,力争将东营市特殊教育学校打造成“山东省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定点学校”。

3.东营市“助残日”开展的活动

五、具体案例

2019年7月28号,我们社会实践小队来到了东营市利津县利津街道刘星昌老人的家中。带着几分胆怯与同情我们推开了刘大爷家的门,刘大爷带着几分疑惑招呼我们坐下,我们说清来历之后老人热情的招呼我们并与我们小队成员聊起来。刘星昌老人今年64岁,是利津街道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全家人住在土胚房里,仅仅享有农村合作医疗这一项医疗保障。五年前他患了严重的脑血栓致使半身瘫痪,经过疗养下肢虽有所好转但走路时仍然一瘸一拐的,如果不拄拐杖根本无法正常行走。因为经济原因刘大爷耽误治疗以致左手臂瘫痪。

刘星昌老人是需要我们关心的残疾人,但他更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老人并不因为身体的残缺而垂头丧气,愁眉苦脸,也并不因身体的残缺而自卑。他坦然面对生活,从容面对命运带给他的一切。从刘大爷的身上我体会到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其实大多数人都是像刘大爷一样的平凡人,身体残缺的刘大爷在平凡的生活中乐观的生活,坚强的面对挫折。从这位老人身上我们学到的是一种人生哲学。

六、实践报告总结

在调查过程中,我的心灵无时不在受着震撼。虽然残疾让他们失去了自由但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对幸福的渴望让我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残疾人是社会中不可忽视的群体,虽然党和政府已经制定了相关法规来维护残疾人的利益,但我们每个人要给与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残疾人是弱势群体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生活中有着诸多的困难,希望全社会都能理解残疾人,关爱残疾人,多一点尊重,少一点偏见,全社会每个人都能伸出自己关爱的手,奉献自己的爱心用我们真挚的心来抚慰残疾留给他们的伤痕,让生活多一点奉献多一点爱,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充满更多爱和关怀。

第4篇 残疾人社会组织调查报告

一、残疾人社会组织基本情况

1、成立五个残疾人专门协会

__年10月18日,县残联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成立了县盲人协会、聋人协会、肢残人协会、智力残疾人及亲友会、精神残疾人及亲友会。__年5月,县残联为每个专门协会了安排了一个办公室,配置了办公桌椅和文件柜等办公设施。各类协会组每年不定期举办一些助残和文体活动,并在残疾人康复、就业、培训、推进无障碍建设和残疾人文体活动等工作中,各协会依靠自身优势,广泛动员残疾人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

2、成立县残疾人维权中心

今年3月,县残联与县民政局、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和县法院共同建立残疾人维权中心,该中心设在县残联内,主要职责是:宣传教育、咨询调解、代理诉讼、建立档案等。我们制定了工作制度和服务承诺,免费为残疾人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并充分发挥县残疾人维权中心优势,做到人人是服务的窗口,人人是调解员形象,人人是联系的纽带,人人是残疾人的希望。今年上半年,为残疾人维权12起。如乡残疾人被人打伤一案,给受害人及家庭带来生活上的困难,县残疾人维权中心在接到残疾人维权要求后,立即开展工作,找相关部门协调,并联系律师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让残疾人切实感受到县残联工作人员是他们的亲人。

二、存在的问题

1、由于工作经费缺乏,平时开展活动较少。

2、人才资源缺乏。一些优秀人才,尤其是年轻优秀人才,很少选择从事残疾人社会组织职业。

3、残疾人社会组织与外界交流很少,社会公众了解度和参与度很低。

三、推进残疾人社会组织建设的构想

县残疾人社会组织建设的现状,在很多地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种现状与党和国家“健全社会组织,增强服务社会功能”,“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的新要求不相适应。

1、改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

按照残疾人社会组织分类,从法律制度上予以确定其职责,扩大自主权,充分发挥残疾人社会组织广泛联系残疾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明确组织宗旨、任务、使命,根据环境的变化,确定长期、中期、短期目标,并把目标转化为具体的操作和考核标准,真正落实到行动中。

2、要改变现在残疾人社会组织单打独斗现状,加强与政府、企业和社会的交流和合作,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企业的财力支持和社会的道义支持,面向残疾人、面向行业、面向社会提供更多、更新的公共服务和公益支持,促进残疾人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第5篇 关于山东聊城残疾人家庭生存问题的调查报告范文

一、概述

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中国目前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6.34%。算算,基本上不到16个人当中就有一个残疾人。如果按三口之家算,平均下来5个家庭中就会有一个家庭中有残疾人。

这次的活动,我们来到了山东聊城的白广春家,这是一个特殊的家庭。白广春的爸爸患有精神障碍,妈妈则是小儿麻痹症,只能坐在特制的车子上,无法下地行走。于是整个家庭的重担就交给了这个只有九岁的孩子。每天除了上学以外,白广春还要照顾家里,照顾爸爸妈妈,承担家里的家务。当别的孩子都在外面玩时,白广春可能还在家中做着家务。

白广春一家住在一个非常旧的房子里,可以看到裸露在外的砖,而每当下雨的时候有间屋子里还会漏雨。白广春住的屋子里非常简陋,还有爸爸用砖头给他搭的“桌子”。白广春妈妈住的屋子里也比较潮湿,这不利于妈妈的身体健康。我们还看到由于行动不便,他的妈妈吃住都是在一间屋子。屋子里还有一台旧的电视机和旧的写字台,这些都是他的亲戚送给他们的,即使这样,屋子看起来还是比较空旷。

白广春还有一个奶奶,不和他们住在一起,但是也是没有人照顾。所以总体来说,这个残疾家庭需要照顾的人多,而有完全照顾人能力的只有小广春一个人,他毕竟还只是一个孩子,这样的家庭组成对于每个家庭成员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白广春的事迹在网上传开后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很多人被这个勇敢坚强的孩子感动后更多的是来关注这个残疾的特殊家庭,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来帮助他们。

对于拥有这么多残疾人家庭的中国来说,保障好残疾人的生活和权益显得非常重要,这需要整个社会的努力,需要我们多一份细心来关注周围的残疾人,给予他们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让他们感受社会的温暖和生命的美好。另外很重要的就是关注他们的心理问题和精神生活是否缺乏的问题,这是有关整个家庭健康和睦的推动力。

二、调查目的:

通过对于白广春家庭的关注,深刻体会和理解残疾家庭的生活状况和生活困难,以引起社会对于包括白广春家庭在内的残疾家庭的关注,使得社会和残疾人组织可以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向残疾人家庭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

不仅要关注残疾人家庭的物质保障,更重要的是从他们的精神上出发,观察由于残疾给家庭成员所带来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要针对残疾人行动不便使得精神娱乐活动严重不足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让残疾人家庭真正融入整个社会的精神娱乐氛围之中。

三、调查方法:

1、调查方法:通过阅读文献,上网查询。走访残疾人家庭,深入进行了解。

2、调查主题:“给残疾人家庭真正温暖的春天”

3、调查对象:聊城市候营镇白广春家庭

4、调查结果:走进白广春家中,了解目前他家中的生活状况,撰写相关文章进行发表并引起社会对残疾人家庭的关注。

四、调查分析:

(一)基本情况

这次调查主要白广春的家中,进行调查的对象为家庭里的成员,包括有小儿麻痹症的妈妈和智障的爸爸。来到他家后,大家首先把带来的一些生活用品和食品送给他们,包括书桌,衣服,学习用品,菜等,并在中午为这个家庭做了一桌可口的端午节饭菜,让家庭感受节日的气息和温暖。

以下是主题班会上我们对这次实践活动完成之后得出的结论:

残疾人家庭的生活报障就目前来说还不是非常的好,尤其是农村残疾人家庭相对来说就更差一些了。从白广春家庭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么几个比较明显的问题:

第一,家庭居住环境较差。房子依然存在着漏雨等严重问题,而且比较破旧,对于生活其中的家庭成员不免造成一些威胁,且家中地面潮湿不利于白妈妈的病的康复。

第二,由于白妈妈的身体不便,一家人的吃饭问题也是比较急需解决的,而光春正值身体快速增长的时期,营养不良会对其身体生长造成障碍。

第三,白妈妈和白爸爸都是残疾人,两人都需要一定的治疗和照顾,但家中的经济条件根本不能实现进行医治。第四,家庭背景的特殊也不利于家中孩子的学习,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教育。最后,整体家庭缺乏正常的精神娱乐活动,不利于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的发展。

白广春家庭只是中国众多残疾人家庭中的一个缩影,其他家庭还会存在更多的一些问题,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生活物质保障,仅通过社会支援是不可行的,更加需要国家的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和保障。对于精神生活而言,可以通过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图书等形式,反映残疾人生活,为残疾人服务;文化、体育、娱乐和其他公共活动场所,为残疾人提供方便和照顾。有计划地兴办残疾人活动场所;相对于普通的大众读物和传播方式,特殊读物和特殊的文艺演出、体育活动,对于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通过一些报道和实地调查我们发现残疾人因为各种原因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因为残疾人就业难,家庭的经济收入较少而开支却较多,所以比一般的健全家庭的经济情况有明显的困难。农村残疾家庭因难于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生活也会缺乏保障。

第二,残疾人家庭在成员患病时,大都面临着比健全人家更大的困难。不仅残疾人求医有特殊困难,而且作为配偶或父母的残疾人,当其他家庭成员因病求医或住院治疗时,自己缺乏帮助的能力。农村缺医少药,给残疾人家庭求医治病造成了比城市更多的困难。

第三,周围人对于残疾家庭的歧视问题。歧视的目光和某些做法往往像无形的利剑一次又一次地伤害残疾人的心。这有待于政府加强对公民和单位包括政府部门本身的宣教,也有待于行政部门消除某些人为的障碍。

第四,残疾人心理素质较脆弱,学历普遍不高

(三)解决方法

我们对这次社会实践的结果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办法,如下:

第一,在法律强制单位聘用有工作能力的残疾人的同时(未聘用者要上交一定数额的助残金),政府本身也应该加大投入,建立适合有工作能力的残疾人的国营或集体企业,使残疾人能够在政府补助的基础上,通过自力更生来改善生活。政府对这类企业不但应足额补贴和免税免费,还要优先采购其产品和服务,促进其发展。农村地区加强低保,实行帮扶政策,以解决家庭困难。

第二,随着国家财力的增长,在原有的基础上,应尽量为残疾人提供免费的医疗和康复支持。可以街道办事处、乡镇为范围,政府出钱出地,并聘用专业和专职人员,设立残疾人康复中心、自闭症和智障儿童训练看护中心,在聋哑学校里增设自闭症和智障患者学习班,使残疾人的康复有足够的保障。对于需要专人看护的残疾人,政府应该像支付工资那样给看护人、抚养人支付补贴。在残疾人看病问题上医院实施帮助政策,减免政策,使得残疾人有足够的看病能力。

第三,加快有关残疾人保护的法律和政策的修改,政府应该经常向全民宣传,唤起公务员和民众共同保护残疾人的意识。

第四,对残疾人出现的心理问题可以定期进行心理访谈,配合进行医疗的方法。引导残疾人家庭正确认识自身,消除一些存在的自卑,焦虑,孤独等问题,营造残疾人家庭健康向上的家庭氛围。同时呼吁社会正常看待残疾人家庭,从侧面减少或消除残疾人家庭的心理困扰。

五、结论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再加上专业老师的指导分析,我们发现残疾人家庭问题是影响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全社会应该以一种客观、平等的视角来认识残疾人家庭,消除歧视,关注他们的身心发展。残疾人家庭也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树立健康向上的心理和生活态度。

第6篇 东营市残疾人现状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二、调查目的

我国目前有残疾人6000多万,关联到大约2亿家庭人口。残疾人是最需要关心、扶持和帮助的特殊困难群体。我通过参加关注身边的残疾人暑期社会调查活动,了解到了我家乡关于残疾人的情况。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关注残疾人的重要意义,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关爱残疾人,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三、调查方式

活动中我们采用了多种调查方式:文献调研(资料查阅)、实地调研(走村入户)、抽样调查、重点调查、现场采访、个别交谈。

四、相关政策

1.东营市残联出台的关于残疾人的政策:

利用5-8年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确保残疾人享受普惠政策,着力加强特惠保障力度。通过健全残疾人专项救济金制度、实施残疾群众温馨安居工程扶残助学工程逐步健全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通过政府补贴,扩大保障范围等改善残疾人社会保险状况;通过免费提供辅助器具、抢救性康复服务,补助托管安养费用,改善孤残儿童生存、发展状况等提高残疾人社会福利水平。今后,残疾人重度特困救助标准更高,覆盖范围更大,精神残疾人、智力残疾人、重度残疾人就业将给予社会保险补贴,残疾人购置专用助力车享受补助,孤残儿童家庭寄养逐步推开,残疾人将获得更加广泛有力的社会保障。意见》采取一系列新举措推进残疾人康复、就业、教育、扶贫、托养、无障碍、文化体育、法律服务工作,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平衡城乡残疾人事业发展。其中残疾人托养机构建设,市特殊教育学校迁址新建、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农村残疾人劳动力转移、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摆到突出位置,残疾人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实现多元化、规范化。

2.东营市出台的关于残疾人的就业政策

东营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为了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规范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根据《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和《山东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2023年,东营将继续实施百千万残疾人就业创业扶贫工程,新建残疾人扶贫基地10处以上,发展庭院经济50户,扶持个体从业30名,培训残疾人3000人以上。并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安排一定数量的优秀残疾大中专毕业生到市直机关党政事业单位工作。并且年内计划救助残疾人8000名以上,做好残疾人托养阳光家园计划项目,鼓励社会力量创办残疾人托养机构。并建立完善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教育求助政策,确保不因贫、因残失学、缀学,力争将东营市特殊教育学校打造成山东省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定点学校。

3.东营市助残日开展的活动

据了解在第二十个全国助残日活动中,东营市残联设计了十项扶残助残活动,在全社会再掀助残新高潮。一是举行东营市第二十次全国助残日暨你行,我行爱心不找零活动启动仪式;二是市残联与市文明办、市直机关工委、市总工会、团市委共同开展关爱帮扶农村残疾人爱心与你同行助残活动;三是举办东营市第二届特奥运动会;四是在全市开展手语推广月活动;五是举行农村贫困残疾人共享阳光小康工程启动仪式;六是举办农村聋儿家长康复知识培训讲座及体验活动;七是与市科协共同开展科技文化进农村社区活动;八是与市社科联组织开展东营市第四届残疾人事业论文征集活动;九是在新闻媒体开展系列宣传报道,积极营造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氛围;十是广泛开展助残日走访慰问活动。此外,东营市大王镇在全国助残日还开展残疾人免费义诊活动。

五、具体案例

谈话中我们了解到刘大爷的家境条件并不好,上有80多岁的老母,常年靠药物维持生命,妻子也60多岁了(妻子年轻时因车祸腿部受伤,走路不便)还有一个刚上学的孙子,全家只靠儿子和儿媳的微薄收入来维持生活。了解到这些时我的眼眶已经微湿,想到老人不能安享晚年心里有一种很说不出的滋味。但从刘大爷的话语中却看不到丝毫的伤心与难过,在他的身上我读到的是乐观与坦然。当我们问道会不会因为身体的原因给日常的生活带来不便时,刘大爷笑呵呵的说:没事没事,都习惯了。刘大爷觉得全家人快快乐乐在一起就是一种幸福,他认为自己有年轻力壮的儿子、活泼可爱的孙子就已经很满足了。刘大爷意味深长地说:生活中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无论什么都需要面对。刘大爷为补贴家用和老伴养了十几只兔子,过着朴实的农民生活。刘大爷并不因为身体的残疾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相反,他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乐趣。谈话中老人总是乐呵呵的,每天,他都看新闻了解国家大事,最近老人经常关注伦敦奥运会,和我们谈话时刘大爷还发表了自己对伦敦奥运会的看法,告诉我们要有强烈的国家荣誉感,告诫我们好好学习,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刘星昌老人是需要我们关心的残疾人,但他更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老人并不因为身体的残缺而垂头丧气,愁眉苦脸,也并不因身体的残缺而自卑。他坦然面对生活,从容面对命运带给他的一切。从刘大爷的身上我体会到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其实大多数人都是像刘大爷一样的平凡人,身体残缺的刘大爷在平凡的生活中乐观的生活,坚强的面对挫折。从这位老人身上我们学到的是一种人生哲学。

六、调查总结

在调查过程中,我的心灵无时不在受着震撼。虽然残疾让他们失去了自由但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对幸福的渴望让我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残疾人是社会中不可忽视的群体,虽然党和政府已经制定了相关法规来维护残疾人的利益,但我们每个人要给与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残疾人是弱势群体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生活中有着诸多的困难,希望全社会都能理解残疾人,关爱残疾人,多一点尊重,少一点偏见,全社会每个人都能伸出自己关爱的手,奉献自己的爱心用我们真挚的心来抚慰残疾留给他们的伤痕,让生活多一点奉献多一点爱,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第7篇 铁岭市城乡贫困残疾人状况调查报告

为了准确掌握我市贫困残疾人生产、生活状况,贯彻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实施意见》,市残联于今年5月10日至31日在全市由各县(市)、区残联组织,以乡(镇、社区)为单位对贫困残疾人逐户、逐人进行调查摸底登记,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贫困残疾人基本情况

1、残疾人数量11.3万人,占全市人口比例4.01%

2、农村人均纯收入在1200元以下的为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城镇以市民政局确定低保线以下为城镇贫困户和贫困人口。

3、低保标准人均农村25元/月、城镇人均65元/月。

4、贫困残疾人3.6万人,可扶持残疾人2.16万人。

6、贫困残疾人危房、险房和无房户5202户。

7、肢残贫困残疾人需要解决代步车的2670人,家中没有彩电的18970户。

8、贫困残疾人患病拖着看不起病比较普遍。

9、贫困残疾人子女上学费用主要靠政府减免和社会救助助学,衣服、用具、家电多数靠亲朋好友换代废弃不用的,大部分家庭的贫困残疾人都在初中以下学历。

10、近年贫困残疾人家庭绝对数在增加。

从近年低保中残疾人在年报表中的数量比例变化可看出,如西丰县2002年残疾人占低保总数的30%,2023年末这个比例上升到40%多,3年上升了10个百分点,经过多年的扶贫,残疾人家庭脱贫后又返贫的比例也较大,相对贫困数在扩大,有60%贫困残疾人家庭通过扶贫手段无法脱离困境,但享受低保又受指标限制。

二、贫困原因

1、孤寡和一户多残占低保户的约1/3;

2、因残疾而丧失或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子女也困难,无能力照顾高龄化的残疾老人;

3、家庭人口多,劳动力少,特别是残疾而且还有疾病占比例也较大;

4、企业转型下岗失业、及取缔残疾人机动三轮车营运,车主未有合适就业机会,福利企业残疾职工工资标准偏低等。

三、已采取措施和办法

1、已初步建立了城乡实施最低保障制度,在城镇几次提高低保标准,对重度残疾人提高10%标准享受,保障了困难残疾人的基本生活。

2、城里职工实行医疗保险,农村一些地区开展了初级养老保险;铁岭县、昌图县农村试行了合作医疗保险,贫困残疾人受益较大。

3、全市实施了5年的残疾人十项爱心工程,以及开展的光明行动、公益金资助贫困残疾人建房,在省里争取了百万元的残疾人专项扶贫资金,市里在棚户区改造,取暖费补贴都对残疾人给予了关怀和照顾。

4、开展了按比例残疾人就业;

5、省市县各级政府拨专款为特困残疾人口建房;

6、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扶贫帮困一帮一活动。

7、采取了定期救助和临时救济,农村五保供养制度趋于完善。

8、市里今年4月份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实施意见》,对贫困残疾人的生产生活救助操作性强。

四、下一步解决残疾人贫困问题的想法

1、完善城乡低保制度,真正做到应保尽保特别是扶贫救助在农村是核心,要加大资金力度开展农村养老保险。

2、省、市将享受低保的残疾人保障标准提高一定比例。市财政每年划出一定资金为残疾人建房。

4、解决农村残疾人医疗保障问题,像城镇职工一样享受;

5、扩大就业,增加残疾人收入,落实好省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法规,每年从残保金中划出一定比例经费定期培训残疾人就业,以重新安置为主。

6、动员社会力量,每年在全市开展资金和实物救助(经常性)。

7、落实好省政府残疾人免费接受义务教育文件;市县财政按人口比例筹集残疾人专项经费,开展如光明行动和给肢体残疾人购代步车和无彩电家庭购彩电,市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实施意见》中有明确要求。

第8篇 残疾人社会组织调查情况报告

一、残疾人社会组织基本情况

1、成立五个残疾人专门协会

2、成立县残疾人维权中心

今年3月,县残联与县民政局、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和县法院共同建立残疾人维权中心,该中心设在县残联内,主要职责是:宣传教育、咨询调解、代理诉讼、建立档案等。我们制定了工作制度和服务承诺,免费为残疾人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并充分发挥县残疾人维权中心优势,做到人人是服务的窗口,人人是调解员形象,人人是联系的纽带,人人是残疾人的希望。今年上半年,为残疾人维权12起。如乡残疾人被人打伤一案,给受害人及家庭带来生活上的困难,县残疾人维权中心在接到残疾人维权要求后,立即开展工作,找相关部门协调,并联系律师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让残疾人切实感受到县残联工作人员是他们的亲人。

二、存在的问题

1、由于工作经费缺乏,平时开展活动较少。

2、人才资源缺乏。一些优秀人才,尤其是年轻优秀人才,很少选择从事残疾人社会组织职业。

3、残疾人社会组织与外界交流很少,社会公众了解度和参与度很低。

三、推进残疾人社会组织建设的构想

县残疾人社会组织建设的现状,在很多地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种现状与党和国家健全社会组织,增强服务社会功能,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的新要求不相适应。

1、改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

按照残疾人社会组织分类,从法律制度上予以确定其职责,扩大自主权,充分发挥残疾人社会组织广泛联系残疾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明确组织宗旨、任务、使命,根据环境的变化,确定长期、中期、短期目标,并把目标转化为具体的操作和考核标准,真正落实到行动中。

2、要改变现在残疾人社会组织单打独斗现状,加强与政府、企业和社会的交流和合作,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企业的财力支持和社会的道义支持,面向残疾人、面向行业、面向社会提供更多、更新的公共服务和公益支持,促进残疾人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第9篇 关于残疾人家庭生存问题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中国目前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6.34%。算算,基本上不到16个人当中就有一个残疾人。如果按三口之家算,平均下来5个家庭中就会有一个家庭中有残疾人。

这次的活动,我们来到了山东聊城的白广春家,这是一个特殊的家庭。白广春的爸爸患有精神障碍,妈妈则是小儿麻痹症,只能坐在特制的车子上,无法下地行走。于是整个家庭的重担就交给了这个只有九岁的孩子。每天除了上学以外,白广春还要照顾家里,照顾爸爸妈妈,承担家里的家务。当别的孩子都在外面玩时,白广春可能还在家中做着家务。

白广春一家住在一个非常旧的房子里,可以看到裸露在外的砖,而每当下雨的时候有间屋子里还会漏雨。白广春住的屋子里非常简陋,还有爸爸用砖头给他搭的桌子。白广春妈妈住的屋子里也比较潮湿,这不利于妈妈的身体健康。我们还看到由于行动不便,他的妈妈吃住都是在一间屋子。屋子里还有一台旧的电视机和旧的写字台,这些都是他的亲戚送给他们的,即使这样,屋子看起来还是比较空旷。

白广春还有一个奶奶,不和他们住在一起,但是也是没有人照顾。所以总体来说,这个残疾家庭需要照顾的人多,而有完全照顾人能力的只有小广春一个人,他毕竟还只是一个孩子,这样的家庭组成对于每个家庭成员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白广春的事迹在网上传开后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很多人被这个勇敢坚强的孩子感动后更多的是来关注这个残疾的特殊家庭,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来帮助他们。

对于拥有这么多残疾人家庭的中国来说,保障好残疾人的生活和权益显得非常重要,这需要整个社会的努力,需要我们多一份细心来关注周围的残疾人,给予他们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让他们感受社会的温暖和生命的美好。另外很重要的就是关注他们的心理问题和精神生活是否缺乏的问题,这是有关整个家庭健康和睦的推动力。

二、调查目的:

通过对于白广春家庭的关注,深刻体会和理解残疾家庭的生活状况和生活困难,以引起社会对于包括白广春家庭在内的残疾家庭的关注,使得社会和残疾人组织可以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向残疾人家庭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

不仅要关注残疾人家庭的物质保障,更重要的是从他们的精神上出发,观察由于残疾给家庭成员所带来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要针对残疾人行动不便使得精神娱乐活动严重不足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让残疾人家庭真正融入整个社会的精神娱乐氛围之中。

三、调查方法:

1、调查方法:通过阅读文献,上网查询。走访残疾人家庭,深入进行了解。

2、调查主题:给残疾人家庭真正温暖的春天

3、调查对象:聊城市候营镇白广春家庭

4、调查结果:走进白广春家中,了解目前他家中的生活状况,撰写相关文章进行发表并引起社会对残疾人家庭的关注。

四、调查分析:

(一)基本情况

这次调查主要白广春的家中,进行调查的对象为家庭里的成员,包括有小儿麻痹症的妈妈和智障的爸爸。来到他家后,大家首先把带来的一些生活用品和食品送给他们,包括书桌,衣服,学习用品,菜等,并在中午为这个家庭做了一桌可口的端午节饭菜,让家庭感受节日的气息和温暖。

以下是主题班会上我们对这次实践活动完成之后得出的结论:

残疾人家庭的生活报障就目前来说还不是非常的好,尤其是农村残疾人家庭相对来说就更差一些了。从白广春家庭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么几个比较明显的问题:第一,家庭居住环境较差。房子依然存在着漏雨等严重问题,而且比较破旧,对于生活其中的家庭成员不免造成一些威胁,且家中地面潮湿不利于白妈妈的病的康复。第二,由于白妈妈的身体不便,一家人的吃饭问题也是比较急需解决的,而光春正值身体快速增长的时期,营养不良会对其身体生长造成障碍。第三,白妈妈和白爸爸都是残疾人,两人都需要一定的治疗和照顾,但家中的经济条件根本不能实现进行医治。第四,家庭背景的特殊也不利于家中孩子的学习,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教育。最后,整体家庭缺乏正常的精神娱乐活动,不利于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的发展。

白广春家庭只是中国众多残疾人家庭中的一个缩影,其他家庭还会存在更多的一些问题,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生活物质保障,仅通过社会支援是不可行的,更加需要国家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和保障。对于精神生活而言,可以通过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图书等形式,反映残疾人生活,为残疾人服务;文化、体育、娱乐和其他公共活动场所,为残疾人提供方便和照顾。有计划地兴办残疾人活动场所;相对于普通的大众读物和传播方式,特殊读物和特殊的文艺演出、体育活动,对于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通过一些报道和实地调查我们发现残疾人因为各种原因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因为残疾人就业难,家庭的经济收入较少而开支却较多,所以比一般的健全家庭的经济情况有明显的困难。农村残疾家庭因难于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生活也会缺乏保障。

第二,残疾人家庭在成员患病时,大都面临着比健全人家更大的困难。不仅残疾人求医有特殊困难,而且作为配偶或父母的残疾人,当其他家庭成员因病求医或住院治疗时,自己缺乏帮助的能力。农村缺医少药,给残疾人家庭求医治病造成了比城市更多的困难。

第三,周围人对于残疾家庭的歧视问题。歧视的目光和某些做法往往像无形的利剑一次又一次地伤害残疾人的心。这有待于政府加强对公民和单位包括政府部门本身的宣教,也有待于行政部门消除某些人为的障碍。

第四,残疾人心理素质较脆弱,学历普遍不高

(三)解决方法

我们对这次社会实践的结果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办法,如下:

第一,在法律强制单位聘用有工作能力的残疾人的同时(未聘用者要上交一定数额的助残金),政府本身也应该加大投入,建立适合有工作能力的残疾人的国营或集体企业,使残疾人能够在政府补助的基础上,通过自力更生来改善生活。政府对这类企业不但应足额补贴和免税免费,还要优先采购其产品和服务,促进其发展。农村地区加强低保,实行帮扶政策,以解决家庭困难。

第二,随着国家财力的增长,在原有的基础上,应尽量为残疾人提供免费的医疗和康复支持。可以街道办事处、乡镇为范围,政府出钱出地,并聘用专业和专职人员,设立残疾人康复中心、自闭症和智障儿童训练看护中心,在聋哑学校里增设自闭症和智障患者学习班,使残疾人的康复有足够的保障。对于需要专人看护的残疾人,政府应该像支付工资那样给看护人、抚养人支付补贴。在残疾人看病问题上医院实施帮助政策,减免政策,使得残疾人有足够的看病能力。

第三,加快有关残疾人保护的法律和政策的修改,政府应该经常向全民宣传,唤起公务员和民众共同保护残疾人的意识。

第四,对残疾人出现的心理问题可以定期进行心理访谈,配合进行医疗的方法。引导残疾人家庭正确认识自身,消除一些存在的自卑,焦虑,孤独等问题,营造残疾人家庭健康向上的家庭氛围。同时呼吁社会正常看待残疾人家庭,从侧面减少或消除残疾人家庭的心理困扰。

五、调查结论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再加上专业老师的指导分析,我们发现残疾人家庭问题是影响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全社会应该以一种客观、平等的视角来认识残疾人家庭,消除歧视,关注他们的身心发展。残疾人家庭也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树立健康向上的心理和生活态度。

第10篇 关于落实对残疾人优惠政策的调查报告

在省残联的统一部署下,2023年4月5日至15日,市残联组织专班围绕残疾人的定救、税费、减免医疗保障等方面并特别对全市落实《黄石市扶助残疾人暂行规定》的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中通过座谈会、走村入户、访问工商、税务、财政、教育和民政等有关单位的方法,了解了优惠政策落实的基本情况,发现了一些问题,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一. 基本情况

我市辖四区一县一市,残疾人总数有12.5万。这次调研涉及大冶市、阳新县、西塞山区、黄石港区,城市调查点选择了联合村、十五冶、东风路、太子湾、冶钢村、大桥、磁湖、黄印村等8个社区;农村调查点选择了王英、灵乡、刘仁

八、罗桥和还地桥五个镇的13个村,访问残疾人55人。

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地区执行了中央、省、市优惠残疾人、保障他们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但不彻底不全面;少数村对政策不了解,农村中残疾人享受优惠政策的不多;残疾人状况与社会平均发展水平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有的方面存在拉大的趋势;大部分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没有保障。具体地说:

定救方面,城市残疾人贫困户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残疾人凭《残疾人证》优先享受人平156元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重残者还采取上浮50—100%的方法来保障其基本生活。西塞山区无房无工作的残疾人洪斌在社区领到每月312元。黄石港区有残疾人特困户295户,而城低保扩大到696户残疾人。农村残疾人的定救主要通过农低保来实现,但农低保标准低、面窄,阳新王英镇是国家贫困县中最有代表性的乡镇,集边、穷、库区于一身,全镇4.7万人中贫困人口占80%,县里分下来的农低保指标是610人,2240名残疾人中只有160人享受到,而且这人平10元标准的钱还不能按时发下来。

税费减免方面,城乡残疾人个体工商户对税务和工商执行优惠政策比较满意。阳新工商局北门分局辖区收取管理费时根据残疾程度不同酌情减免残疾人39户,双生分局则全免残疾人“麻木”车主的管理费,减半收取个协会费。大冶工商局虽然没有接到专门优惠残疾人的文件,但一直采取扶持下岗职工,减免特困户工商管理费的政策,残疾人身在其中享受减免照顾。农业税减免政策出台以来,全市残疾人农民和健全人一样享受3%的优惠政策。今年经济实力较强的灵乡镇率先取消农业税,黄石经济开发区也随后宣布取消农业税。湖北省农业税减免管理暂行规定中对残疾人按重、中、轻不同残疾程度分别减免税100%、50%、30%的特别照顾政策因年初颁布,宣传没到位,此政策没有普及贯彻落实。多数残疾人担心往年拖欠的农业税款会在今后被村里抵扣,虽然去年就没收了,但村里没明确勾销。王英镇泉丰村就有残疾人反映村组没有和残疾人算清积欠款,擅自将国家发给库区农民的粮补抵扣,直到去年上级发粮补一律要村民本人签字时,才使蒙在鼓里的残疾人始知有粮补这回事。还有,残疾人困难户子女学杂费减免面不宽。

医疗保障方面:访问的残疾人普遍对就医有意见,小病拖着不敢进医院,大病四处向亲友借钱,绝大多数残疾人医疗无保障。罗桥五个村七户残疾人家庭中就有五个患重病或大病,债台高筑,生活难以为计。他们都要求医疗救助。居住在西塞山八泉街办的前截肢世界冠军、省劳模陆林今年46岁,已有三十年工龄但因厂里今困难无法为他缴医疗保险,也时刻担心生病无钱医治。而其街坊陈新华因患高血压,为保命通过做副食小生意筹集医疗基金,才为自己买了医疗保险。冶钢村27岁的智力残疾人汪莉芬去年年底因突发糖尿病,住院治疗费1万多元,通过社会捐款才得以解决。可出院后每天还要注射两针胰岛素,费用无着落。

今年大冶作为全省试点,全市4万多残疾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按照规定,只要个人投入15元就可报销一部分医疗费用,但在乡镇,这一政策没有得到很好落实。灵乡镇凭借其经济实力政府为残疾人全部承担了个人出资的那部分。阳新县及其他农村暂时还没有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近年来残疾人生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主要是和过去相比,和全国奔小康的大潮流比。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却相对下降。残疾人由于自身残疾的影响和外界的障碍,在与健全人的竞争中难免处于劣势。绝大多数城镇残疾人只能在低收入职业岗位上就业,残疾人哪怕找一份收入低微的工作也很困难,有一位门卫残疾人嫌200元工资低却不敢提出加工资的要求,因为随时有健全的下岗工人盯着这一空缺。身处库区土地被征用开发的农村残疾人由于补偿政策不倾斜,面临粮食涨价吃不饱饭的新问题。王英库区有一家七口靠断了一截手臂的户主栽种二百棵桔树,年收入一二千元,买粮食只能吃半年,另半年靠吃薯片,如今大米涨价,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大冶市罗桥办事处徐家铺村55岁的户主徐田友一家俩残疾,面对屋梁断裂、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的两间危房,束手无策。十里铺村一家三代三口人都残疾的陈迪堂今年63岁,半边土屋山头都歪斜了,随时会倒塌。村干部无奈地说:“依靠基本生活保障金还无法维持一日三餐,我们经常叫陈老头从村食堂背大米回家。而村里能力有限,钢筋水泥都涨价了,房屋改造资金缺口越来越大”。据统计,农村残疾人无房危房户阳新县有12800户,大冶有4000多户。

2、开展扶贫工作几年来,残疾人中的脱贫率很低,返贫率却很高。由于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方式和下岗失业人员(临时保障)、灾民(一次性保障)、孤老(老年期保障)、弃儿(找到抚养人之前给予保障)等的保障方式没有区别开,不加区别地把农村残疾人列入扶贫对象一起进行扶贫,达不到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的目的;而不加区别地把城镇残疾人拿城市低保的贫困户和健全人一视同仁也是不合理的。黄石港有一残疾人想通过做早点生意补贴孩子上学杂费,社区却对其家庭收入核算追踪,可能会使其享受的城市低保金降低。另外,《残疾人扶贫攻坚计划》中安排的低息扶贫贷款很难落实到残疾人。因为实际掌握着贷款发放权的农业银行是商业银行,它考虑的是贷款能不能收回,资金能不能增长效益,残疾人偿还能力较差,所以不愿意把贷款投放给残疾人。阳新县的残疾人强烈要求贷款创业,但贷不到款,县残联也无奈。

3、农村残疾人从目前的合作医疗中得到实惠不多。一方面只有大冶作为全省试点开始实行,而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开展;另一方面,政府对贫困残疾人参加合作医疗个人交费的补贴较少,大冶只有灵乡镇为残疾人全额补贴,其他镇没有补贴。残疾人普遍反映镇政府财力不足而将报销范围、报销比例限制太多,残疾人患重大疾病的比例又高,几乎享受不到政策实惠。

4、残疾人的康复、就业、教育、扶贫等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减免政策往往到基层就落实不了。一个是上级的指标任务在作梗,一个是相关部门没有制定或没有执行专门针对残疾人的减免政策。。村里农业税任务是镇里将社会减免数统一扣除后再分到每个组每个人(包括残疾人),而没有直接戴帽减免残疾人,村干部说你不交只有转嫁到亲属承担,健全人谁愿多摊?工商部门的优惠政策也只针对下岗工人、特困户(当然包括

残疾人下岗工人和残疾人特困户),而没有专门针对残疾人的优惠减免政策,他们也有收取工商管理费的指标任务。学校的学费减免同样如此……

5、基层残疾人的组织机构不健全,力量薄弱,以致工作目标很难实现,残疾人很难从残联的工作中直接得到利益或得利不多。一是镇政府的残疾人工作者没有专职,都是搭附民政工作一起,即使这样,人员还不能保证。刘仁八镇的一位残疾人工作者做了九年,还是临时工。金牛镇在我们走访时已有七个月没发工资了。二是工作经费一般是由民政那条线拨下来,残联系统基本上没有人头费和事业费下拨。三是镇里工青妇都有专职和编制,而同样是做群众工作的残联却没有。残疾人工作无经费无专职无编制,上面的优惠政策文件发下来无法落实到村组和社区。阳新县是国家贫困县,县残联的同志由于工资发不到位,没办法报销差旅费而不敢下乡。镇里的同志又叫苦:民政自己的事都做不了,没有精力顾及残疾人工作。村里的残疾人由于无路费不愿来县残联办理《残疾人证》,农村残疾人大部分不知道农业税减免政策,更无从谈到落实。大冶还地桥就有一户盲人反映他家在税费改革之前按人均计算交税金200元左右,税改后按田亩计算要交300元左右,相比之下负担加重了。

三、对策和建议

根据调研的情况及基层残疾人工作者的呼声,我们建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修改时应该增加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内容,有效维护市场经济形势下和改革大潮中残疾人的社会利益与生存权利。应该把注重务虚的弹性条款变为注重务实的操作性更强的条款。

2、各级政府在制定和出台对残疾人实行优惠政策时,必须同时制定和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强化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利益保护。特别是在财税征收时要明确戴帽减免残疾人的税款,要用精神的、物质的多种手段帮助残疾人群体。

3、政府民政部门发放残疾人家庭的基本生活保障金时,只和残疾人本人发生关系,不牵连残疾人家庭成员的收入和生活,也不对其家庭的收入逐月追踪考查,更不要规定领取基本生活保障金的残疾人家庭只能过最低水平的生活。应优先提高农村残疾人和城镇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金。

4、2003年11月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已经下发,我省在出台该政策的实施意见或办法时应明确将贫困残疾人作为救助对象。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范围上,应设法将与残疾人康复的相关内容纳入,包括精神病防治、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假肢安装、助听器配戴等。并对残疾人实行重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基金。

5、各级残联和财政部门要联合起来尽快摸清村组残疾人的详细状况,必要时可通过培训班、工作组等形式培训工作人员,市县残联要加大办证力度,深入农村,上门服务,为残疾人办理《残疾人证》,将农业税减免政策落实到人。

6、鉴于基层残联力量薄弱的现状,各级政府应在乡镇机构改革时注意残联的位置和群团组织一样的政治待遇,并保证有专用经费。为此,省里应出台文件政策,明确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一定比例划拨给乡镇用于残疾人工作。

7、市政府需要对《黄石市扶助残疾人暂行规定》的有关条款作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制定配套实施方案。特别是对农村残疾人的扶助措施,大冶和阳新应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8、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入开展和残疾人事业的迅速发展,各级残联要加强残疾人工作者的业务培训,塑造一支求真务实的队伍;并把残疾人事业的深入宣传和基层残联干部的业务培训有机结合起来,使各级政府对残疾人的优惠政策家喻户晓,落实到人。

方明

二零零五年七月二十六日

第11篇 关于残疾人社会组织调查报告

为全面了解掌握全县残疾人各项扶助政策落实情况,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推动残疾人事业健康协调发展。近日,县政协会同县残联,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开展了全县残疾人扶助政策落实情况专项视察。通过查阅资料、听取汇报、进村入户与残疾人面对面交谈的方式,对部分乡镇残疾人社会保障、医疗康复、教育就业以及政策落实等工作进行了视察。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止2023年10月,全县共有各类残疾人7093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9%。其中,视力残疾1054人,听力残疾1714人,言语残疾109人,肢体残疾2062人,智力残疾474人,精神残疾525人,多重残疾1155人。持证残疾人3558名,其中,农村3240名,城镇318名。县上历来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持续加大对残疾人的扶助、救助,将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纳入全县发展大局,工作列入年度考核,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统筹安排,协调推进,严格落实中央、省市县相关助残扶残政策,制定完善相关制度,提升残疾人生活质量,推动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一)残疾人保障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一是救助政策保障到位。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崇信县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规划》和《崇信县扶助残疾人规定》等文件,各项政策的出台对残疾人救助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组织机构不断健全。健全了以县级残联为指导,乡镇(街道、管委会)残联为骨干,村(社区)残协为基础的三级基层组织网络。先后完成了乡镇(街道、管委会)残联和县残联换届工作,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主席团、执行理事会。目前,有残联理事长9名,聘任专职委员9名,79个行政村和6个街道社区均成立了残协,设有专职委员85名,机构的设立和人员配备为残疾人事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三是工作机制基本形成。县政府残工委严格落实县委、县政府助残扶残工作的要求,切实发挥带头作用,指导、组织县残联和各相关成员单位把残疾人救助工作纳入政府年度工作考核,各部门加强联动、共同协作,全力以赴开展助残扶残工作,形成了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残联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残疾人工作机制,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残疾人救助机构网络。

(二)残疾人教育就业稳步推进。一是援助实施学龄儿童入学工作。针对部分满足上学条件的残疾儿童入学难的现状,县残联组织开展了未入学残疾儿童调查摸底工作,重点对生活在县城周边而未能入学的肢体轻度残疾的残疾人进行了入户调查,从未入学原因、教育需求等情况进行了详细摸底。通过与学校衔接,落实各类扶残助学项目,先后为376人(次)97名残疾学生发放扶残助学资金36万余元,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同时,努力做好高考残疾考生的摸底和高校残疾毕业生就业工作,帮助他们顺利参加高考和实现就业。二是组织开展助残技能培训活动。针对残疾人就业、择业难的现状,县上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制定了《崇信县残疾人职业培训制度》和《崇信县残疾人职业培训管理办法》,开展工艺品制作和计算机等实用技术培训16期,培训残疾人640多人(次),鼓励和引导73名残疾人参加省、市残联组织的各类培训,提升了残疾人就业技能,增加了就业机会,降低了就业门槛,为实现自主创业提供了技术条件。三是鼓励支持残疾人自主创业就业。县上通过优惠政策扶持、项目资金引导和技术信息支撑等方式帮助327名残疾人实现了自主创业就业,涌现出了一批创业示范典型。锦屏镇视力残疾人刘宏伟,在县残联扶持下,开办了崇信县盲人按摩院,实现了自主创业和就业。黄花乡残疾人袁军换,在县残联和当地政府的扶持下创办了焱犇能繁母牛育肥养殖合作社,养殖肉牛310头,年收入35万元左右。2023-2023年连续荣获“农村产业带头人”称号;2023年,荣获甘肃省残疾人农业科技推广培训中心授予“残疾人农业科技示范户”;2023年荣获“全省优秀残疾人自强企业家”称号。

(三)残疾人康复救助能力显著提升。一是实施医疗康复项目。将白内障复明手术、听力语言康复和肢体综合训练等九大类基本医疗康复项目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建立了残疾儿童筛查报送制度,对全县0-6岁聋儿、脑瘫、智障残疾儿童和残疾人康复需求进行摸底建档,组织实施了聋儿、脑瘫、孤独症儿童康复筛查74人(次),免费治疗23名,实施残疾儿童肢体矫治手术7例,装配普及型假肢23例;组织270多名残疾人参加省康复医院开展的义诊活动,免费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363例,免费配发轮椅拐杖等助行器470多件,指导残疾人康复训练1200人次。二是实施扶贫助残项目。将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优先纳入全县危旧房改造项目,落实县级配套资金,整合“窑改房”工程、整村推进和易地搬迁项目资金,积极为残疾户解决住房难题。“十二五”期间,共计为390户残疾人家庭新建了住房,直接受益残疾人427人。为从事种植、养殖等项目的166名残疾人发放康复扶贫贷款贴息资金23万元。三是实施政策跟进帮扶。结合“双联”行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通过“帮、包、带、扶”等形式,引导帮助贫困残疾人发展致富产业,现实脱贫致富。积极为残疾人帮扶户送去化肥、农药、种子等基本农用物资和部分生活物资,帮助解决春耕生产,缓解了部分困难家庭农资短缺困难。

(四)残疾人扶助措施不断强化。一是主体责任落实到位。以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为契机,为进一步做好残疾人扶贫救助和社会保障工作,县上制定出台了《崇信县残疾人联合会干部职工包乡(镇)制度》,实行领导包片、干部包乡(镇)工作制度。对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特困残疾人生活补贴、60岁以上残疾人生活补助和无障碍改造等10项业务工作,全面排查,进行了摸底登记。对全县3558名持证残疾人建立了信息档案,定期不定期开展残疾人基本情况调查,实行动态管理,做到建档对象有增有减,基本信息准确详实。二是保障资金落实到位。将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全部纳入城乡低保或五保供养,全面落实政府补贴和代缴制度,农村残疾人新农合、城镇残疾人医疗保险、城乡残疾人养老保险参保率均达到100%,做到了应保尽保。通过对60岁以上残疾老人生活补助、专职委员县级误工补助、残疾人医疗报销二次补偿等特惠政策的出台和落实,切实提高了全县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2023年为全县3026名农村残疾人代缴2023年新农合参合资金每人120元,共计36.312万元,为800名特困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96万元,为295名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35.4万元,为1293名60岁以上残疾人发放生活补助88.704万元。为94名残疾学生发放扶残助学资金8.41万元,为252名残疾人发放机动轮椅燃油补贴6.552万元,为12户无障碍改造户发放补助资金6万元。三是救助办法落实到位。县财政在残疾人社会保障、教育就业、康复救助、创业扶贫等方面优先给予残疾人特殊照顾,全面落实各项普惠政策补助资金,共计落实危房改造、无障碍设施建设、残疾人重度护理补贴、60岁以上残疾人生活补助等县级配套资金290多万元。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县残疾人工作投入力度大、发展速度快、残疾人受益多、社会反响好,助残扶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宣传工作还不够到位。在助残扶残宣传工作方面还不够深入,致使社会扶残助残的氛围仍不够浓厚,特别是一些企业单位没有把扶助残疾人当作自己的社会责任,在落实优惠政策方面表现不主动不积极;近年来的社会助残活动,大多为临时性、个体性,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扶残助残氛围,残疾人缺乏经常性的社会扶助。二是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目前,残疾人社会保障措施主要以物资、康复、就业、教育救助为主,残疾人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险制度还未建立,通过视察发现一些因病致残人员需要长期用药,药费成为家庭的沉重负担;还有个别家庭因子女上学的费用而导致生活更加拮据。这直接反映出残疾家庭的生活需要得到基本的保障。三是服务机构还不够健全。目前,我县还没有专门的残疾人康复、托养、教育等服务机构,基层残疾人服务设施还不够完善,服务能力还比较弱,现有的福利机构不足以满足当前残疾人群的全部需求,残疾人缺乏必要的正规康复训练,也造成了残疾家庭负担过重,建立完善的助残扶残机构还有待相关单位、部门的共同努力。

三、对今后工作的意见建议

一要强化舆论宣传,营造扶残助残的良好氛围。一是切实提高思想认识。相关单位、部门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加大助残扶残工作宣传力度,扎实开展残疾人救助帮扶,引导广大群众关爱弱势群体,尤其是基层,更要不遗余力的把残疾人工作推广开,让广大群众认识到残疾人作为弱势群体的一部分,更应该倍受关注和关爱,营造和谐的生存环境。二是加强政策理论宣传。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各类媒体,深入宣传《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残疾人就业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对残疾人政策法规学习教育,增强扶残助残的自觉性。同时,开展法律法规的普法工作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行动,营造扶残助残的良好氛围,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关爱残疾人群的强大合力。三是加强典型事迹宣传。大力宣传残疾人自强模范,鼓励和引导广大残疾人自立自强,实现自主就业创业。同时,相关部门要整合各类优惠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借助当前形势下创业发展环境,把典型创业作为带动和鼓励新时期下草根创业的典范,大力推广典型事迹,扶持更多想创业、想就业的残疾人士实现自主创业、自主就业。

二要坚持问题导向,帮助残疾人实现稳定就业。一是坚持政府主导,社会积极参与。相关单位要积极扶持残疾人自主择业、自主创业,引导民间资本兴办福利企业、盲人按摩等残疾人集中就业岗位;引导企、事业单位正视选人、用人机制,把助残事业作为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重要力量,提供合适的就业机会,让有技能的残疾人到合适的岗位就业,增强企业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切实解决好残疾人的就业问题。二是加大培训力度,实现自主就业。全面抓好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不断增强残疾人就业和创业能力。坚持残疾人培训与就业、培训与扶贫、培训与科技普及相结合的原则,从多元选择出发,采取多种合作的方式,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限度地享用社会资源组织开展残疾人劳动技能培训,通过组织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残疾人参加花卉栽培、家电维修、电气焊等适合自身实际的就业技能培训,培养残疾人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使残疾人能够熟练掌握就业技能和就业知识,转变其就业观念,增强其就业信心,提高其积极参与就业的竞争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最终实现残疾人成功就业的目标。三是落实扶助措施,创业促进就业。相关单位要通过加强残疾人创业培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帮助残疾人自主创业。例如,贸易市场的商铺、摊位和便民服务网点特别是公用的商业网点,优先安排给自主创业的残疾人经营,并对摊位费、租赁费等给予适当减免。县残联要有计划地购置或租赁“爱心商铺”无偿或低偿提供给残疾人或吸纳安置残疾人较多的爱心企业作为创业实训基地。要健全政策扶持、创业服务、创业培训“三位一体”工作机制,扶持残疾人创业孵化和培训见习基地建设,为有创业意愿的残疾人提供培训、见习和创业指导以及融资、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激发残疾人的创业热情。

三要统筹全面布局,完善残疾人服务保障体系。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不足,功能不全,是制约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因素之一。要加大残疾人托养机构和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社会福利院、精神病院和现有的社会救助机构,对重度残疾人、精神病人、智力残疾人进行托养服务,提供稳定的集中救助环境。统筹合理安排,把残疾人康复服务纳入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之中、文化体育需求服务纳入公共文化体育建设之中、生活服务纳入基层社会保障和社区建设之中,促进社会公共资源共享,提高服务水平。二是健全救助制度,提升服务能力。要加快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健全残疾人助学、康复、生活救助等具体救助制度,争取残疾人康复、托养、特教学校等相关特殊项目建设,发展特殊教育事业,关心、资助残疾学生,帮助他们接受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把受教育机会更多的体现在弱势人群中,为残疾人提供较为稳定的受教育和康复训练环境。要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源参与残疾人康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从事残疾人康复服务行业的运营与管理,丰富助残扶残的手段和载体,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社会资源优势。三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要加大对基层助残工作人员的业务和技能培训,熟悉助残工作和业务办理流程,提升基层干部队伍的业务素质。重视和发挥社会慈善组织在助残方面的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加快残疾人专业服务队伍和社会助残队伍建设,在当前的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中要积极引入社工理念,积极倡导开展扶残助残的义工服务,抓紧培养大批针对残疾人社会工作急需的专门人才,设置社工岗位,培育社工人才,建立健全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确定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以更好的助推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

第12篇 残疾人消费环境体验调查报告

周日是全国的助残日,在昨天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了针对该市17家公共服务行业和25家商贸流通企业,进行的残疾人消费环境体验调查报告,结果显示一些高档的新开商场居然找不到供残疾人通行的配套设施,而一些禁止犬类入场的提醒,也对一些需要导盲犬进行引导的残疾人造成了困扰。

高端商场缺失无障碍配套

“一些高档商场居然找不到无障碍通道。”南京市消费者协会相关人士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在体察新街口地段时,他们很惊讶的发现,新百、大洋等老牌商场的“入口无障碍通道”和“助残设施”相当完备。而在一些知名度很高的新兴高端商场,这里居然都没有“无障碍通道”配套设施以及标识标志。而有的商场非常不重视无障碍通道的建设,部分通道设置过窄,轮椅等助残工具难以通过,或者上下台阶处并未建造斜坡以方便轮椅的通行。

禁止犬类进入误伤导盲犬

导盲犬是盲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但大部分经营场所与交通工具都禁止携带犬类进入,并没有对导盲犬进行专门的排除,这为盲人人消费者带来了很大不便。南京市消费者协会指出,经营者应该考虑到导盲犬存在的必要性与特殊性,允许其进入经营场所,以引导残疾人消费者在经营场所内的活动,为其提供真正意义上的便利。

残疾人售后服务政策无特殊保障

南京市消费者协会指出,残疾人消费者不同于普通消费者,他们在消费购物过程中存在更多的不便。然而在调查中,残疾消费者的个性化售后服务却根本没有,这给一些残疾人带来了不标。消协指出,经营场所应该意识到这一点,不仅要在消费过程中提供便利,同时还要将服务范围扩大到售前以及售后。在售前服务方面,经营者可以开设专门的,为残疾人消费者提供服务,解答其相关问题,如对其经营场所内提供的服务项目、商品种类予以明确,必要时为残疾人消费者查找具体服务种类,或者商品名称;在售后服务方面,对残疾人消费者提供较之普通消费者更为周全、优惠的服务,如在残疾人消费者对于购买的商品不满继而要求退换、修理或者退货的情况下,经营者可以提供上门服务,并且对残疾人消费者的消费情况进行追踪,主动为其在售后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为残疾人消费者提供最大程度的人性化服务。

商家善待残疾人应提倡

针对发现的问题, 南京市消费者协会秘书长许明指出,相关部门应该对新建的公共服务类行业网点或商贸流通企业建筑设定强制国家标准,将“入口无障碍通道”和“助残厕所、厕位设置”纳入验收的强制标准。而对没有配套设施现有的网点或企业进行集中整改,其应该在醒目处、入口处添加“残疾人求助方式”等。另外不能仅仅依靠企业本身,如银行、超市场所等由于客观原因,无法配套设置助残设施。建议根据人口密度,政府、社区可在合理地段设置公共用助残设施,如无障碍厕所、厕位等。

同时许明建议,相关主管部门应该加大对商家的残疾人消费保障制度的监督力度,可将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结合运行。不定期抽查则侧重于倒逼商家随时随地完善残疾人消费保障制度,比如指引标识、助残设施的及时设置与维护。同时,政府与社会团体应该对监督结果及时通报,奖惩有序。

第13篇 2023年残疾人调查报告

一、残疾人社会组织基本情况

1、成立五个残疾人专门协会

XX年10月18日,县残联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成立了县盲人协会、聋人协会、肢残人协会、智力残疾人及亲友会、精神残疾人及亲友会。XX年5月,县残联为每个专门协会了安排了一个办公室,配置了办公桌椅和文件柜等办公设施。各类协会组每年不定期举办一些助残和文体活动,并在残疾人康复、就业、培训、推进无障碍建设和残疾人文体活动等工作中,各协会依靠自身优势,广泛动员残疾人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

2、成立县残疾人维权中心

今年3月,县残联与县民政局、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和县法院共同建立残疾人维权中心,该中心设在县残联内,主要职责是:宣传教育、咨询调解、代理诉讼、建立档案等。我们制定了工作制度和服务承诺,免费为残疾人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并充分发挥县残疾人维权中心优势,做到人人是服务的窗口,人人是调解员形象,人人是联系的纽带,人人是残疾人的希望。今年上半年,为残疾人维权12起。如乡残疾人被人打伤一案,给受害人及家庭带来生活上的困难,县残疾人维权中心在接到残疾人维权要求后,立即开展工作,找相关部门协调,并联系律师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让残疾人切实感受到县残联工作人员是他们的亲人。

二、存在的问题

1、由于工作经费缺乏,平时开展活动较少。

2、人才资源缺乏。一些优秀人才,尤其是年轻优秀人才,很少选择从事残疾人社会组织职业。

3、残疾人社会组织与外界交流很少,社会公众了解度和参与度很低。

三、推进残疾人社会组织建设的构想

县残疾人社会组织建设的现状,在很多地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种现状与党和国家“健全社会组织,增强服务社会功能”,“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的新要求不相适应。

1、改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

按照残疾人社会组织分类,从法律制度上予以确定其职责,扩大自主权,充分发挥残疾人社会组织广泛联系残疾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明确组织宗旨、任务、使命,根据环境的变化,确定长期、中期、短期目标,并把目标转化为具体的操作和考核标准,真正落实到行动中。

2、要改变现在残疾人社会组织单打独斗现状,加强与政府、企业和社会的交流和合作,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企业的财力支持和社会的道义支持,面向残疾人、面向行业、面向社会提供更多、更新的公共服务和公益支持,促进残疾人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2017年残疾人调查报告(2)

铁岭市城乡贫困残疾人状况调查报告

周天赤

为了准确掌握我市贫困残疾人生产、生活状况,贯彻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实施意见》,市残联于今年5月10日至31日在全市由各县(市)、区残联组织,以乡(镇、社区)为单位对贫困残疾人逐户、逐人进行调查摸底登记,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贫困残疾人基本情况

1、残疾人数量11.3万人,占全市人口比例4.01%

2、农村人均纯收入在1200元以下的为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城镇以市民政局确定低保线以下为城镇贫困户和贫困人口。

3、低保标准人均农村25元/月、城镇人均65元/月。

4、贫困残疾人3.6万人,可扶持残疾人2.16万人。

5、贫困残疾人城乡未享受低保人数17624人。

6、贫困残疾人危房、险房和无房户5202户。

7、肢残贫困残疾人需要解决代步车的2670人,家中没有彩电的18970户。

8、贫困残疾人患病拖着看不起病比较普遍。

9、贫困残疾人子女上学费用主要靠政府减免和社会救助助学,衣服、用具、家电多数靠亲朋好友换代废弃不用的,大部分家庭的贫困残疾人都在初中以下学历。

10、近年贫困残疾人家庭绝对数在增加。

从近年低保中残疾人在年报表中的数量比例变化可看出,如西丰县残疾人占低保总数的30%,末这个比例上升到40%多,3年上升了10个百分点,经过多年的扶贫,残疾人家庭脱贫后又返贫的比例也较大,相对贫困数在扩大,有60%贫困残疾人家庭通过扶贫手段无法脱离困境,但享受低保又受指标限制。

二、贫困原因

1、孤寡和一户多残占低保户的约1/3;

2、因残疾而丧失或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子女也困难,无能力照顾高龄化的残疾老人;

3、家庭人口多,劳动力少,特别是残疾而且还有疾病占比例也较大;

4、企业转型下岗失业、及取缔残疾人机动三轮车营运,车主未有合适就业机会,福利企业残疾职工工资标准偏低等。

三、已采取措施和办法

1、已初步建立了城乡实施最低保障制度,在城镇几次提高低保标准,对重度残疾人提高10%标准享受,保障了困难残疾人的基本生活。

2、城里职工实行医疗保险,农村一些地区开展了初级养老保险;铁岭县、昌图县农村试行了合作医疗保险,贫困残疾人受益较大。

3、全市实施了5年的残疾人'十项爱心工程',以及开展的'光明行动'、'公益金资助贫困残疾人建房',在省里争取了百万元的残疾人专项扶贫资金,市里在棚户区改造,取暖费补贴都对残疾人给予了关怀和照顾。

4、开展了按比例残疾人就业;

5、省市县各级政府拨专款为特困残疾人口建房;

6、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扶贫帮困'一帮一'活动。

7、采取了定期救助和临时救济,农村'五保'供养制度趋于完善。

8、市里今年4月份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实施意见》,对贫困残疾人的生产生活救助操作性强。

四、下一步解决残疾人贫困问题的想法

1、完善城乡低保制度,真正做到'应保尽保'特别是扶贫救助在农村是核心,要加大资金力度开展农村养老保险。

2、省、市将享受低保的残疾人保障标准提高一定比例。市财政每年划出一定资金为残疾人建房。

3、全面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实施意见》关于残疾人的救助措施,尽快出台铁岭《关于进一步加强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的意见》,省政府办公厅于1月24日转发省财政厅等13个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的意见》。《意见》对残疾人在扶贫、就业再就业、税费减免、生活保障、养老保险、住房采暖、医疗救助、教育资助、法律维权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

4、解决农村残疾人医疗保障问题,像城镇职工一样享受;

5、扩大就业,增加残疾人收入,落实好省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法规,每年从残保金中划出一定比例经费定期培训残疾人就业,以重新安置为主。

6、动员社会力量,每年在全市开展资金和实物救助(经常性)。

7、落实好省政府残疾人免费接受义务教育文件;市县财政按人口比例筹集残疾人专项经费,开展如'光明行动'和给肢体残疾人购代步车和无彩电家庭购彩电,市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实施意见》中有明确要求。

铁岭市残疾人联合会

十一月五日

2017年残疾人调查报告(3)

在省残联的统一部署下,4月5日至15日,市残联组织专班围绕残疾人的定救、税费、减免医疗保障等方面并特别对全市落实《黄石市扶助残疾人暂行规定》的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中通过座谈会、走村入户、访问工商、税务、财政、教育和民政等有关单位的方法,了解了优惠政策落实的基本情况,发现了一些问题,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一. 基本情况

我市辖四区一县一市,残疾人总数有12.5万。这次调研涉及大冶市、阳新县、西塞山区、黄石港区,城市调查点选择了联合村、十五冶、东风路、太子湾、冶钢村、大桥、磁湖、黄印村等8个社区;农村调查点选择了王英、灵乡、刘仁八、罗桥和还地桥五个镇的13个村,访问残疾人55人。

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地区执行了中央、省、市优惠残疾人、保障他们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但不彻底不全面;少数村对政策不了解,农村中残疾人享受优惠政策的不多;残疾人状况与社会平均发展水平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有的方面存在拉大的趋势;大部分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没有保障。具体地说:

定救方面,城市残疾人贫困户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残疾人凭《残疾人证》优先享受人平156元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重残者还采取上浮50—100%的方法来保障其基本生活。西塞山区无房无工作的残疾人洪斌在社区领到每月312元。黄石港区有残疾人特困户295户,而城低保扩大到696户残疾人。农村残疾人的定救主要通过农低保来实现,但农低保标准低、面窄,阳新王英镇是国家贫困县中最有代表性的乡镇,集边、穷、库区于一身,全镇4.7万人中贫困人口占80%,县里分下来的农低保指标是610人,2240名残疾人中只有160人享受到,而且这人平10元标准的钱还不能按时发下来。

税费减免方面,城乡残疾人个体工商户对税务和工商执行优惠政策比较满意。阳新工商局北门分局辖区收取管理费时根据残疾程度不同酌情减免残疾人39户,双生分局则全免残疾人“麻木”车主的管理费,减半收取个协会费。大冶工商局虽然没有接到专门优惠残疾人的文件,但一直采取扶持下岗职工,减免特困户工商管理费的政策,残疾人身在其中享受减免照顾。农业税减免政策出台以来,全市残疾人农民和健全人一样享受3%的优惠政策。今年经济实力较强的灵乡镇率先取消农业税,黄石经济开发区也随后宣布取消农业税。湖北省农业税减免管理暂行规定中对残疾人按重、中、轻不同残疾程度分别减免税100%、50%、30%的特别照顾政策因年初颁布,宣传没到位,此政策没有普及贯彻落实。多数残疾人担心往年拖欠的农业税款会在今后被村里抵扣,虽然去年就没收了,但村里没明确勾销。王英镇泉丰村就有残疾人反映村组没有和残疾人算清积欠款,擅自将国家发给库区农民的粮补抵扣,直到去年上级发粮补一律要村民本人签时,才使蒙在鼓里的残疾人始知有粮补这回事。还有,残疾人困难户子女学杂费减免面不宽。

医疗保障方面:访问的残疾人普遍对就医有意见,小病拖着不敢进医院,大病四处向亲友借钱,绝大多数残疾人医疗无保障。罗桥五个村七户残疾人家庭中就有五个患重病或大病,债台高筑,生活难以为计。他们都要求医疗救助。居住在西塞山八泉街办的前截肢世界冠军、省劳模陆林今年46岁,已有三十年工龄但因厂里今困难无法为他缴医疗保险,也时刻担心生病无钱医治。而其街坊陈新华因患高血压,为保命通过做副食小生意筹集医疗基金,才为自己买了医疗保险。冶钢村27岁的智力残疾人汪莉芬去年年底因突发糖尿病,住院治疗费1万多元,通过社会捐款才得以解决。可出院后每天还要注射两针胰岛素,费用无着落。

今年大冶作为全省试点,全市4万多残疾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按照规定,只要个人投入15元就可报销一部分医疗费用,但在乡镇,这一政策没有得到很好落实。灵乡镇凭借其经济实力政府为残疾人全部承担了个人出资的那部分。阳新县及其他农村暂时还没有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近年来残疾人生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主要是和过去相比,和全国奔小康的大潮流比。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却相对下降。残疾人由于自身残疾的影响和外界的障碍,在与健全人的竞争中难免处于劣势。绝大多数城镇残疾人只能在低收入职业岗位上就业,残疾人哪怕找一份收入低微的工作也很困难,有一位门卫残疾人嫌200元工资低却不敢提出加工资的要求,因为随时有健全的下岗工人盯着这一空缺。身处库区土地被征用开发的农村残疾人由于补偿政策不倾斜,面临粮食涨价吃不饱饭的新问题。王英库区有一家七口靠断了一截手臂的户主栽种二百棵桔树,年收入一二千元,买粮食只能吃半年,另半年靠吃薯片,如今大米涨价,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大冶市罗桥办事处徐家铺村55岁的户主徐田友一家俩残疾,面对屋梁断裂、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的两间危房,束手无策。十里铺村一家三代三口人都残疾的陈迪堂今年63岁,半边土屋山头都歪斜了,随时会倒塌。村干部无奈地说:“依靠基本生活保障金还无法维持一日三餐,我们经常叫陈老头从村食堂背大米回家。而村里能力有限,钢筋水泥都涨价了,房屋改造资金缺口越来越大”。据统计,农村残疾人无房危房户阳新县有12800户,大冶有4000多户。

2、开展扶贫工作几年来,残疾人中的脱贫率很低,返贫率却很高。由于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方式和下岗失业人员(临时保障)、灾民(一次性保障)、孤老(老年期保障)、弃儿(找到抚养人之前给予保障)等的保障方式没有区别开,不加区别地把农村残疾人列入扶贫对象一起进行扶贫,达不到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的目的;而不加区别地把城镇残疾人拿城市低保的贫困户和健全人一视同仁也是不合理的。黄石港有一残疾人想通过做早点生意补贴孩子上学杂费,社区却对其家庭收入核算追踪,可能会使其享受的城市低保金降低。另外,《残疾人扶贫攻坚计划》中安排的低息扶贫贷款很难落实到残疾人。因为实际掌握着贷款发放权的农业银行是商业银行,它考虑的是贷款能不能收回,资金能不能增长效益,残疾人偿还能力较差,所以不愿意把贷款投放给残疾人。阳新县的残疾人强烈要求贷款创业,但贷不到款,县残联也无奈。

3、农村残疾人从目前的合作医疗中得到实惠不多。一方面只有大冶作为全省试点开始实行,而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开展;另一方面,政府对贫困残疾人参加合作医疗个人交费的补贴较少,大冶只有灵乡镇为残疾人全额补贴,其他镇没有补贴。残疾人普遍反映镇政府财力不足而将报销范围、报销比例限制太多,残疾人患重大疾病的比例又高,几乎享受不到政策实惠。

4、残疾人的康复、就业、教育、扶贫等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减免政策往往到基层就落实不了。一个是上级的指标任务在作梗,一个是相关部门没有制定或没有执行专门针对残疾人的减免政策。。村里农业税任务是镇里将社会减免数统一扣除后再分到每个组每个人(包括残疾人),而没有直接戴帽减免残疾人,村干部说你不交只有转嫁到亲属承担,健全人谁愿多摊?工商部门的优惠政策也只针对下岗工人、特困户(当然包括

残疾人下岗工人和残疾人特困户),而没有专门针对残疾人的优惠减免政策,他们也有收取工商管理费的指标任务。学校的学费减免同样如此……

5、基层残疾人的组织机构不健全,力量薄弱,以致工作目标很难实现,残疾人很难从残联的工作中直接得到利益或得利不多。一是镇政府的残疾人工作者没有专职,都是搭附民政工作一起,即使这样,人员还不能保证。刘仁八镇的一位残疾人工作者做了九年,还是临时工。金牛镇在我们走访时已有七个月没发工资了。二是工作经费一般是由民政那条线拨下来,残联系统基本上没有人头费和事业费下拨。三是镇里工青妇都有专职和编制,而同样是做群众工作的残联却没有。残疾人工作无经费无专职无编制,上面的优惠政策文件发下来无法落实到村组和社区。阳新县是国家贫困县,县残联的同志由于工资发不到位,没办法报销差旅费而不敢下乡。镇里的同志又叫苦:民政自己的事都做不了,没有精力顾及残疾人工作。村里的残疾人由于无路费不愿来县残联办理《残疾人证》,农村残疾人大部分不知道农业税减免政策,更无从谈到落实。大冶还地桥就有一户盲人反映他家在税费改革之前按人均计算交税金200元左右,税改后按田亩计算要交300元左右,相比之下负担加重了。

三、对策和建议

根据调研的情况及基层残疾人工作者的呼声,我们建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修改时应该增加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内容,有效维护市场经济形势下和改革大潮中残疾人的社会利益与生存权利。应该把注重务虚的弹性条款变为注重务实的操作性更强的条款。

2、各级政府在制定和出台对残疾人实行优惠政策时,必须同时制定和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强化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利益保护。特别是在财税征收时要明确戴帽减免残疾人的税款,要用精神的、物质的多种手段帮助残疾人群体。

3、政府民政部门发放残疾人家庭的基本生活保障金时,只和残疾人本人发生关系,不牵连残疾人家庭成员的收入和生活,也不对其家庭的收入逐月追踪考查,更不要规定领取基本生活保障金的残疾人家庭只能过最低水平的生活。应优先提高农村残疾人和城镇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金。

4、11月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已经下发,我省在出台该政策的实施意见或办法时应明确将贫困残疾人作为救助对象。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范围上,应设法将与残疾人康复的相关内容纳入,包括精神病防治、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假肢安装、助听器配戴等。并对残疾人实行重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基金。

5、各级残联和财政部门要联合起来尽快摸清村组残疾人的详细状况,必要时可通过培训班、工作组等形式培训工作人员,市县残联要加大办证力度,深入农村,上门服务,为残疾人办理《残疾人证》,将农业税减免政策落实到人。

6、鉴于基层残联力量薄弱的现状,各级政府应在乡镇机构改革时注意残联的位置和群团组织一样的政治待遇,并保证有专用经费。为此,省里应出台文件政策,明确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一定比例划拨给乡镇用于残疾人工作。

7、市政府需要对《黄石市扶助残疾人暂行规定》的有关条款作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制定配套实施方案。特别是对农村残疾人的扶助措施,大冶和阳新应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8、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入开展和残疾人事业的迅速发展,各级残联要加强残疾人工作者的业务培训,塑造一支求真务实的队伍;并把残疾人事业的深入宣传和基层残联干部的业务培训有机结合起来,使各级政府对残疾人的优惠政策家喻户晓,落实到人。

方明

二零零五年七月二十六日

残疾人社会组织调查情况报告

第14篇 南京2023残疾人消费环境体验调查报告

高端商场缺失无障碍配套

一些高档商场居然找不到无障碍通道。南京市消费者协会相关人士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在体察新街口地段时,他们很惊讶的发现,新百、大洋等老牌商场的入口无障碍通道和助残设施相当完备。而在一些知名度很高的新兴高端商场,这里居然都没有无障碍通道配套设施以及标识标志。而有的商场非常不重视无障碍通道的建设,部分通道设置过窄,轮椅等助残工具难以通过,或者上下台阶处并未建造斜坡以方便轮椅的通行。

禁止犬类进入误伤导盲犬

导盲犬是盲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但大部分经营场所与交通工具都禁止携带犬类进入,并没有对导盲犬进行专门的排除,这为盲人人消费者带来了很大不便。南京市消费者协会指出,经营者应该考虑到导盲犬存在的必要性与特殊性,允许其进入经营场所,以引导残疾人消费者在经营场所内的活动,为其提供真正意义上的便利。

残疾人售后服务政策无特殊保障

南京市消费者协会指出,残疾人消费者不同于普通消费者,他们在消费购物过程中存在更多的不便。然而在调查中,残疾消费者的个性化售后服务却根本没有,这给一些残疾人带来了不标。消协指出,经营场所应该意识到这一点,不仅要在消费过程中提供便利,同时还要将服务范围扩大到售前以及售后。在售前服务方面,经营者可以开设专门的热线电话,为残疾人消费者提供服务,解答其相关问题,如对其经营场所内提供的服务项目、商品种类予以明确,必要时为残疾人消费者查找具体服务种类,或者商品名称;在售后服务方面,对残疾人消费者提供较之普通消费者更为周全、优惠的服务,如在残疾人消费者对于购买的商品不满继而要求退换、修理或者退货的情况下,经营者可以提供上门服务,并且对残疾人消费者的消费情况进行追踪,主动为其在售后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为残疾人消费者提供最大程度的人性化服务。

商家善待残疾人应提倡

针对发现的问题, 南京市消费者协会秘书长许明指出,相关部门应该对新建的公共服务类行业网点或商贸流通企业建筑设定强制国家标准,将入口无障碍通道和助残厕所、厕位设置纳入验收的强制标准。而对没有配套设施现有的网点或企业进行集中整改,其应该在醒目处、入口处添加残疾人求助方式等。另外不能仅仅依靠企业本身,如银行、超市场所等由于客观原因,无法配套设置助残设施。建议根据人口密度,政府、社区可在合理地段设置公共用助残设施,如无障碍厕所、厕位等。

同时许明建议,相关主管部门应该加大对商家的残疾人消费保障制度的监督力度,可将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结合运行。不定期抽查则侧重于倒逼商家随时随地完善残疾人消费保障制度,比如指引标识、助残设施的及时设置与维护。同时,政府与社会团体应该对监督结果及时通报,奖惩有序。

第15篇 关注残疾人 与爱同行—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作者姓名:刘静如

实践单位:聊城大学教科院XX级5班

实践地点:东营市利津县利津街道

实践时间:XX年7月28号

一、残疾人现状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又困难的群体,残疾人占全国人口总数5% 其中:视力残疾人877万,占残疾人总数的14.6%;听力语言残疾人2057万,占残疾人总数的34.3%;肢体残疾人877万,古残疾人总数的14.6%;智力残疾人1182,占残疾人总数的19.7%;精神残疾人225万,占残疾人总数的3.8%;多重残疾人782万,占残疾人总数的13%。

二、调查意义

我国目前有残疾人6000多万,关联到大约2亿家庭人口。残疾人是最需要关心、扶持和帮助的特殊困难群体。我通过参加“关注身边的残疾人”暑期社会调查活动,了解到了我家乡关于残疾人的情况。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关注残疾人的重要意义,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关爱残疾人,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三、调查方式

活动中我们采用了多种调查方式:文献调研(资料查阅)、实地调研(走村入户)、抽样调查、重点调查、现场采访、个别交谈。

四、东营市关于残疾人的有关政策

1.东营市残联出台的关于残疾人的政策:

XX年11月25日,东营市以东政办发〔XX〕76号文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详细规划全市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目标、内容、推进方略,正式公布有关领导机构人员名单,为全市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提供坚强政策保障。

利用5-8年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确保残疾人享受普惠政策,着力加强特惠保障力度。通过健全残疾人专项救济金制度、实施“残疾群众温馨安居工程”“扶残助学工程”逐步健全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通过政府补贴,扩大保障范围等改善残疾人社会保险状况;通过免费提供辅助器具、抢救性康复服务,补助托管安养费用,改善孤残儿童生存、发展状况等提高残疾人社会福利水平。今后,残疾人重度特困救助标准更高,覆盖范围更大,精神残疾人、智力残疾人、重度残疾人就业将给予社会保险补贴,残疾人购置专用助力车享受补助,孤残儿童家庭寄养逐步推开,残疾人将获得更加广泛有力的社会保障。意见》采取一系列新举措推进残疾人康复、就业、教育、扶贫、托养、无障碍、文化体育、法律服务工作,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平衡城乡残疾人事业发展。其中残疾人托养机构建设,市特殊教育学校迁址新建、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农村残疾人劳动力转移、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摆到突出位置,残疾人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实现多元化、规范化。

据了解,XX年东营市在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活动中,各级各部门累计投入资金12.5亿元,残疾人得实惠5.6亿元,人均得实惠4650元,发放调查问卷1万份,残疾人满意率在98%以上。在推进信息交流和公共交通无障碍建设上,配备了无障碍公交车,方便了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日常出行。并购置了电视数字手语翻译机,已在东营新闻联播中试运行。对516户中心城区家庭和650名农村残疾人家庭进行了无障碍改造,安装了无障碍扶手、语音门铃和闪光门铃。注册成立了东营市阳光导盲犬培育中心,培育幼犬18只。XX年12月初,东营通过“十一五”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国家验收。XX年,东营开展“你行,我行———爱心不找零”活动,在东营出租车、公交车、商场等共设立爱心捐款箱1617个,募集助残资金10万余元。各级残联为考入高校的残疾学生报销80%的学费。市特殊教育学校和市聋儿语训学校实现了全免费就读。

2.东营市出台的关于残疾人的就业政策

东营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为了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规范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根据《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和《山东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 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XX年,东营将继续实施“百千万残疾人就业创业扶贫工程”,新建残疾人扶贫基地10处以上,发展庭院经济50户,扶持个体从业30名,培训残疾人3000人以上。并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安排一定数量的优秀残疾大中专毕业生到市直机关党政事业单位工作。并且年内计划救助残疾人8000名以上,做好残疾人托养“阳光家园计划”项目,鼓励社会力量创办残疾人托养机构。并建立完善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教育求助政策,确保不因贫、因残失学、缀学,力争将东营市特殊教育学校打造成“山东省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定点学校”。

3.东营市“助残日”开展的活动

据了解在第二十个“全国助残日”活动中,东营市残联设计了十项扶残助残活动,在全社会再掀助残新高潮。一是举行东营市第二十次“全国助残日”暨“你行,我行—爱心不找零”活动启动仪式;二是市残联与市文明办、市直机关工委、市总工会、团市委共同开展“关爱帮扶农村残疾人·爱心与你同行”助残活动;三是举办东营市第二届特奥运动会;四是在全市开展手语推广月活动;五是举行农村贫困残疾人共享阳光小康工程启动仪式;六是举办农村聋儿家长康复知识培训讲座及体验活动;七是与市科协共同开展科技文化进农村社区活动;八是与市社科联组织开展东营市第四届残疾人事业论文征集活动;九是在新闻媒体开展系列宣传报道,积极营造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氛围;十是广泛开展助残日走访慰问活动。此外,东营市大王镇在全国助残日还开展残疾人免费义诊活动。

五、具体案例

XX年7月28号,我们社会实践小队来到了东营市利津县利津街道刘星昌老人的家中。带着几分胆怯与同情我们推开了刘大爷家的门,刘大爷带着几分疑惑招呼我们坐下,我们说清来历之后老人热情的招呼我们并与我们小队成员聊起来。刘星昌老人今年64岁,是利津街道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全家人住在土胚房里,仅仅享有农村合作医疗这一项医疗保障。五年前他患了严重的脑血栓致使半身瘫痪,经过疗养下肢虽有所好转但走路时仍然一瘸一拐的,如果不拄拐杖根本无法正常行走。因为经济原因刘大爷耽误治疗以致左手臂瘫痪。

谈话中我们了解到刘大爷的家境条件并不好,上有80多岁的老母,常年靠药物维持生命,妻子也60多岁了(妻子年轻时因车祸腿部受伤,走路不便)还有一个刚上学的孙子,全家只靠儿子和儿媳的微薄收入来维持生活。了解到这些时我的眼眶已经微湿,想到老人不能安享晚年心里有一种很说不出的滋味。但从刘大爷的话语中却看不到丝毫的伤心与难过,在他的身上我读到的是乐观与坦然。当我们问道会不会因为身体的原因给日常的生活带来不便时,刘大爷笑呵呵的说:“没事没事,都习惯了。”刘大爷觉得全家人快快乐乐在一起就是一种幸福,他认为自己有年轻力壮的儿子、活泼可爱的孙子就已经很满足了。刘大爷意味深长地说:“生活中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无论什么都需要面对”。刘大爷为补贴家用和老伴养了十几只兔子,过着朴实的农民生活。刘大爷并不因为身体的残疾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相反,他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乐趣。谈话中老人总是乐呵呵的,每天,他都看新闻了解国家大事,最近老人经常关注伦敦奥运会,和我们谈话时刘大爷还发表了自己对伦敦奥运会的看法,告诉我们要有强烈的国家荣誉感,告诫我们好好学习,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刘星昌老人是需要我们关心的残疾人,但他更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老人并不因为身体的残缺而垂头丧气,愁眉苦脸,也并不因身体的残缺而自卑。他坦然面对生活,从容面对命运带给他的一切。从刘大爷的身上我体会到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其实大多数人都是像刘大爷一样的平凡人,身体残缺的刘大爷在平凡的生活中乐观的生活,坚强的面对挫折。从这位老人身上我们学到的是一种人生哲学。

六、实践报告总结

在调查过程中,我的心灵无时不在受着震撼。虽然残疾让他们失去了自由但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对幸福的渴望让我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残疾人是社会中不可忽视的群体,虽然党和政府已经制定了相关法规来维护残疾人的利益,但我们每个人要给与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残疾人是弱势群体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生活中有着诸多的困难,希望全社会都能理解残疾人,关爱残疾人,多一点尊重,少一点偏见,全社会每个人都能伸出自己关爱的手,奉献自己的爱心用我们真挚的心来抚慰残疾留给他们的伤痕,让生活多一点奉献多一点爱,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残疾人调查报告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