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调研报告
栏目

效能建设调研报告(5篇)

发布时间:2022-11-22

效能建设调研报告

第1篇 县政府推进机关效能建设调研报告

县政府推进机关效能建设调研报告

当前,我县正处在加快发展、奋力崛起的历史机遇期。为抓住和用好这一难得的战略机遇,形成率先发展、跨越发展的良好局面,全县上下大力精心谋划项目、大力引进项目、强力推进项目,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与纪委、组织部、工业园区、招商局等同志组成了专题调研组,对如何围绕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提升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问题进行了调研。

一、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现状

近几年来,南城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效能建设,以“四铁”精神整治和优化积极发展环境,使全县上下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有所改进、工作效能不断提高、发展环境得到优化,一批破坏环境的人和事受到了及时查处,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体现在:

一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南城县成立了全县优化发展环境领导小组,县委主要领导亲任组长,县纪委设立了优化环境办公室,明确了由县纪委牵头统一负责。全县高度重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经常过问,县四套班子领导经常深入挂点企业了解情况,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二是政策环境相对健全。依据省市有关政策并结合县域实际,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壮大县域经济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和《南城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规划》等一系列优化发展环境的政策和措施,为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取得了积极成效。

三是服务力度不断加大。明确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长效机制建设的重点内容,从优质服务、规范执法、监督约束等方面入手,优化体制机制环境。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做到强化服务意识,解决“办事难”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解决“效能低”的问题。进一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做到跟踪服务,兑现优惠政策,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努力优化招商引资环境。

四是纪检监察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发挥监督检查作用,大力查处了一批影响经济发展的人和事,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企业“三乱”现象从根本上得到有效遏制,索拿卡要的情况基本杜绝。

二、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虽然我县经济发展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县少数机关仍存在衙门习气重、政令不畅通、工作效率低、服务意识差、作风不扎实等问题,有些本来正确的决策,由于某些部门作风问题、效能问题,造成难以有效贯彻落实,甚至造成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

1、行政审批环节多、办事难还不同程度存在。“两集中、两到位”存在“两张皮”问题,“人员、项目、授权”不到位、不彻底现象普遍存在,部分单位明则以文件形式授权给窗口审批办理,实则窗口无权审批,“行政许可窗口”实为“行政受理窗口”、“行政发证窗口”,“行政全许可”变为“行政半许可”,使服务对象在窗口与部门之间两头跑。

2、职能部门服务不到位、服务效率不高。职能部门深入基层、企业主动了解情况不够,主动帮助基层、企业解决问题不够;工作拖拉,“限时办结”执行不力;遇事相互推诿扯皮、“一次性告知”亟待进一步规范。有的干部服务意识不强,履职不到位,不同程度存在衙门习气,“门虽不难进、脸也不难看、但事仍难办”,服务效果上表现为“四个不一样”,即领导出面与不出面不一样,请客与不请客不一样,熟悉的与不熟悉的不一样,本地人与外地人不一样。

3、执法行为有待规范。主要表现为:处罚随意性大、幅度变动大,对企业首次轻微违规,不以教育和整改为主,而是以罚代管。同时多头检查、重复检查、个别执法人员业务水平低、执法不公正、不透明、讲人情关系、强行要求各类企业参加培训并收取费用、培训工作走形式等现象仍然存在,企业仍有意见。

4、部门利益依然存在。有的部门只顾自己发展、部门发展,视部门利益至上,不管地方发展、整体发展。对县里的政策规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合意的执行,不合意的就执行不到位,用系统的规定顶县里的政策,当面表态很好,会后我行我素,顶、抗、拖、磨等现象依然存在。

5、项目建设环境不优。企业周边环境不优的问题仍然突出,只要有重点项目、重大工程项目开工,一些霸头恶势力、地方势力就闻风而动,敲诈勒索、滋扰生事、强买强卖、强装强卸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干扰了工程项目的实施。

三、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此次调研分析,主要概况为以下为四个方面:

1、领导重视不够。实践证明,效能建设落实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抓得好的单位,都是“一把手”认识高、决心大、措施得力的单位。少数单位主要领导对效能建设认识不足 ,整天打着部门“小算盘”,阳奉阴违,使单位“职能归并不到位”、“项目进入不到位”、“程序设置不到位”。

2、配套制度不全。一些单位在推进行政规范化建设的同时,没有很好地统筹办事流程和手续简化;一些涉及多个部门分管的工作,在责任落实上不够明确,造成一些部门对有利益的事项相互争,没利益有责任的事项相互推,影响了行政服务效率,群众意见较大。

3、宗旨意识不强。一些干部职工缺乏责任感、紧迫感,对自己的工作质量和工作作风要求不严,与形势发展要求脱节,久而久之形成了工作惰性,导致纪律散漫、作风拖沓,工作效率低下,客商和群众找他办事,能拖则拖、能推则推,缺乏责任心。

4、监督监督不实。一些单位的办事流程、办事时效、收费依据等方面事项不够公开,群众、媒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对部门的工作开展情况难于进行监督,对散漫、拖拉的行为打击不够有力。

四、提升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当前,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把环境建设作为发展的“生命线”、竞争的“着力点”来抓,把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善投资软环境,作为赢得竞争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要素。过去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的基本做法是减费让利,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减费让利的空间越来越小,必须依靠软环境建设的比较优势来吸引人才、吸引资金、吸引项目。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整治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就是提升地方竞争力,就是发展地方生产力。

(一)围绕转变思想观念,进一步优化社会环境

提升机关效能,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必须切实解决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思想认识问题。要把强化各级领导的优化发展环境意识作为重中之重,在全县干部群众中树立“抓环境就是抓机遇,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观念。

1、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以规范权力作为切入点,重点加强领导班子和中层骨干作风建设,加大效能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力度,增强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

2、树立争先有为的意识。各部门都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的内涵,认真查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准自己的差距,盯住追赶的目标,明确努力的方向,着力在争先进位上下功夫。

3、树立开拓创新意识。要突破墨守成规的思想,勇于去闯,勇于去开拓,始终保持思想上的活力,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

4、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树立为人民群众创政绩的观念,勇于摒弃一切私心杂念,树立服务、服从经济发展的大局观,摈弃狭隘的部门利益,尽快形成一切着眼于发展,一切服务于发展,用发展创建事业的良好氛围。

第2篇 街道机关效能建设调研报告

为了提高街道机关效能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街道机关效能建设活动总体安排,我们对本街道机关效能现状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基本方法

1、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2月中旬,我们邀请了部分区党代表、

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下属企事业单位代表及部分党员、村民代表,就本街道的机关效能现状展开座谈,虚心诚恳地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2、下发机关效能建设测评表及机关效能建设征求意见表,广泛征求意见。我们下发了测评表(意见测评表)到街道所属的所有村、企事业单位及相关的单位和个人,并收回测评表(意见征求表)78张,并在动员会上对街道各办、站的机关效能现状进行无记名测评。

3、聘请十四位机关效能建设监督员,经常性地听取监督员的意见反馈,建立街道机关效能投诉服务中心,设立投诉箱,开通网上投诉渠道。

二、机关效能情况反馈及征求到的意见建议

(一) 街道机关效能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个别领导干部宗旨观念有所淡化,公仆意识不强,官本位思想比

较浓,未能从真正意义上,从思想境界上解决“为谁掌权,为谁服务,为谁执法“的问题。机关的部分驻村干部下村时间少,深入基层不足,以致工作力度不足,导致群众反映的某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甚至使问题扩大化、复杂化。

2、少数机关干部在工作上抱着只求过得去的态度,缺乏开拓创新,求实奋进的精神和一股“闯“劲,干一番事业的决心和信心不够。机关部分干部缺乏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工作上有畏难情绪,服务意识不到位。。

3、部分机关干部、工作人员有办事拖拉现象,机关办事效率不高。

4、少数机关干部群众观念有所淡薄,平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倾听意见和建议不够,经常性蹲点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也欠缺,为群众排忧解难还不够。

5、一些干部在同一岗位上时间过长,对本职工作产生厌烦心理,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工作积极性不高。

第3篇 旅游局机关效能建设的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和质量,创建最优发展环境,建设人民满意机关,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在全县开展效能建设调研活动的统一安排,结合旅游局工作实际,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提高机关工作效率为重点,以创建旅游产业最优发展环境为目标,我局专门组织领导干部深入到各服务对象、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座谈等形式进行了广泛的调研,掌握了旅游局在机关效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认真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整改措施。

一、当前影响旅游局机关效能建设的主要问题

自我县开展机关效能建设以来,全局领导干部能够积极响应、广泛参与、上下联动,全力支持旅游局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工作。全局各科室能够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剖析在“转变机关职能、规范行政行为、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办事效率”等方面及影响效能建设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办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工作作风,提高了办事效率。但是,与机关效能年活动的建设目标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1.机关效能建设的宣传力度不够,方式单一。在我局内部有关提高机关效能的宣传教育主要采取文件传阅、组织召开会议;虽然也起到了宣传作用,但这些方式仅仅停留在面上,宣传没有入脑入心。造成了少数干部对提高机关效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虽然对有关规定比较清楚,但对如何结合本职工作落实上级要求,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索。

2.旅游局人员配备不足,影响整体机关效能的提高。近些年来,旅游局招商任务重,4a景区项目建设工作任务繁重,旅游项目向上争资争项等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然而,我局旅游人才却极度缺乏,无法合理进行内部分工,人员配备与工作不成正比。工作的繁重与人员不足的矛盾,使得部分工作效率不高,从而影响了局内整体效率水平。

3.旅游管理体制不顺,资源管理效率难以提高。目前,我县旅游业存在点多面广,权属交叉,管理无序等问题,我局未能真正介入景区具体管理事务。旅游管理体制的不顺,使得全县旅游资源难以统一整合规划。旅游资源的管理效率不高,影响了旅游业整体发展速度。

4.旅游发展资金不足,景区建设发展速度缓慢。__年县委、县政府文件确定的每年50万元旅游产业发展资金,以及我局向上争取的旅游发展补助资金,均没有及时足额拨入我局账户。旅游发展资金的到位不及时,影响到我县旅游规划、宣传促销、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等旅游基础性工作,也影响着向上争资争项工作开展。

5.全局机关效能建设的工作力度还有待加大。机关效能的整体提升,需要旅游局全体领导干部和党员干部的积极参与,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机关效能建设的意识,查摆效能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有效措施,加大效能建设整改工作力度。同时,调动全体领导干部的积极性,解决工作量大与局内人员少的矛盾,建立长期抓效能、诚信的机制等。

二、旅游局机关效能建设的做法及成效

1.加强理论学习,全面提升人员素质。

全体领导干部将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学习科学发展观科学理论,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理论的要义和精神,进一步理解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并结合我局实际情况,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推进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路、措施和实践能力。我局将以全县突出践行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活动为契机,以创建学习型机关、创建学习型队伍为着力点,组织开展了多次集体学习活动。一是学习内容广泛。坚持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知识、省、市县旅游相关政策和 县领导的重要讲话。同时继续巩固了旅游的相关理论知识。二是学习效果求实。理论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习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工作实践的理论应用能力。我局通过给任务、压担子、出难题,检验工作人员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促进全局人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进而提高全局的整体工作效率。

2.规范工作制度,为效能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我局对照县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的具体要求,对局内部管理制度和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行了整理和完善,逐步建立和完善了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三项规章制度,并积极探索长效管理机制,使各项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同时,结合旅游工作实际情况,在全局领导干部中重点明确了几项工作制度,包括反对脱离理论基础,提倡深入学习调研;反对墨守成规,提倡开拓创新;反对落后被动,提倡工作主动积极;反对推、拿、卡、要,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的“四项工作制度”。特别针对办事拖拉和态度刁蛮问题,或发现违反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在全局将给予通报批评,同时做为年终个人考核的重要依据。这些办法、制度的制定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不良工作作风的出现,进一步规范了工作机制,提升了机关形象。

3.增强创新意识,探索于都旅游发展新道路。于都旅游资源丰富,但分布较为分散,且多不成规模,旅游配套设施也极不完善等等这些因素都使我县的旅游景区(点)离国家5a级、4a等高品位景区还有很大的差距。另一方面,由于我县旅游发展起步较晚,目前,我县还没有一家星级酒店。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说明于都的旅游产业发展急需要找到一条行得通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局近几年来,也做了很多工作来逐步改变这种现状,包括国家4a级长征主题公园—中央长征出发纪念园的筹建,四星级酒店的招商引资建设,鼓励全县宾馆饭店的争创星级和绿色饭店,规划开发建设盘古山、铁山垅矿山公园和规范我县乡村旅游示范点等等,经过不断的努力,于都的旅游知名度在不断提高,城市品味也在不断的提升,相信于都旅游的明天会更好。

4.接受社会的广泛监督,树立机关良好形象。

坚持把机关作风的评判权交与群众,交与基层,交与企业,交与服务对象,使局内领导干部、工作人员都内加压力、外增动力。一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表、设立意见箱、开设投诉电话、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征求各机关单位,服务对象等对我局机关效能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并责成职能股室整改落实。二是专门设立机关效能办公室,全权负责接受投诉和查处工作,做到“有诉必理、有理必果、有果必复”。

三、机关效能建设下一步工作计划

1、加大宣传,营造机关效能建设强大氛围。宣传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有利于机关转变职能,完善制度,规范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机关;有利于促进机关作风转变,提高机关干部促进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提速、提质、提效”。在机关效能建设的过程中,我局将促使全局干部加强对机关效能建设真正含义的认识和理解,充分发挥报刊、网络等媒体的宣传优势,全面宣传我局机关效能建设的内容、要求和做法。

2、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旅游工作效率。一是强化全局观念和发展意识。从旅游产业发展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于都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大局出发,认识、分析和思考、解决问题;二是坚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事业观和权力观,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不务虚功,不图虚名,扑下身子,脚踏实地,扎扎实实抓好每一件事,干好每一项工作,彻底扭转我县目前旅游产业发展相对落后的现状。

3、深入基层,认真开展机关效能调研活动。有针对性地深入到各服务对象、各社区和县直各单位和县各乡镇等,了解群众所需、所想、所盼;针对效能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广泛调研,寻找最佳解决办法。并结合工作实际,落实工作措施,推动效能建设。

4、严格考评,为效能建设提供惩处依据。积极探索机关绩效量化考核,建立科学、量化和可操作性的绩效考评办法,制定出效能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干部参与效能、诚信建设的积极性。

第4篇 某县政府推进机关效能建设调研报告

当前,我县正处在加快发展、奋力崛起的历史机遇期。为抓住和用好这一难得的战略机遇,形成率先发展、跨越发展的良好局面,全县上下大力精心谋划项目、大力引进项目、强力推进项目,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与纪委、组织部、工业园区、招商局等同志组成了专题调研组,对如何围绕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

,进一步提升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问题进行了调研。

一、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现状

近几年来,南城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效能建设,以“四铁”精神整治和优化积极发展环境,使全县上下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有所改进、工作效能不断提高、发展环境得到优化,一批破坏环境的人和事受到了及时查处,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体现在:

一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南城县成立了全县优化发展环境领导小组,县委主要领导亲任组长,县纪委设立了优化环境办公室,明确了由县纪委牵头统一负责。全县高度重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经常过问,县四套班子领导经常深入挂点企业了解情况,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二是政策环境相对健全。依据省市有关政策并结合县域实际,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壮大县域经济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和《南城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规划》等一系列优化发展环境的政策和措施,为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取得了积极成效。

三是服务力度不断加大。明确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长效机制建设的重点内容,从优质服务、规范执法、监督约束等方面入手,优化体制机制环境。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做到强化服务意识,解决“办事难”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解决“效能低”的问题。进一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做到跟踪服务,兑现优惠政策,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努力优化招商引资环境。

四是纪检监察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发挥监督检查作用,大力查处了一批影响经济发展的人和事,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企业“三乱”现象从根本上得到有效遏制,索拿卡要的情况基本杜绝。

二、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虽然我县经济发展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县少数机关仍存在衙门习气重、政令不畅通、工作效率低、服务意识差、作风不扎实等问题,有些本来正确的决策,由于某些部门作风问题、效能问题,造成难以有效贯彻落实,甚至造成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

1、行政审批环节多、办事难还不同程度存在。“两集中、两到位”存在“两张皮”问题,“人员、项目、授权”不到位、不彻底现象普遍存在,部分单位明则以文件形式授权给窗口审批办理,实则窗口无权审批,“行政许可窗口”实为“行政受理窗口”、“行政发证窗口”,“行政全许可”变为“行政半许可”,使服务对象在窗口与部门之间两头跑。

2、职能部门服务不到位、服务效率不高。职能部门深入基层、企业主动了解情况不够,主动帮助基层、企业解决问题不够;工作拖拉,“限时办结”执行不力;遇事相互推诿扯皮、“一次性告知”亟待进一步规范。有的干部服务意识不强,履职不到位,不同程度存在衙门习气,“门虽不难进、脸也不难看、但事仍难办”,服务效果上表现为“四个不一样”,即领导出面与不出面不一样,请客与不请客不一样,熟悉的与不熟悉的不一样,本地人与外地人不一样。

3、执法行为有待规范。主要表现为:处罚随意性大、幅度变动大,对企业首次轻微违规,不以教育和整改为主,而是以罚代管。同时多头检查、重复检查、个别执法人员业务水平低、执法不公正、不透明、讲人情关系、强行要求各类企业参加培训并收取费用、培训工作走形式等现象仍然存在,企业仍有意见。

4、部门利益依然存在。有的部门只顾自己发展、部门发展,视部门利益至上,不管地方发展、整体发展。对县里的政策规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合意的执行,不合意的就执行不到位,用系统的规定顶县里的政策,当面表态很好,会后我行我素,顶、抗、拖、磨等现象依然存在。

5、项目建设环境不优。企业周边环境不优的问题仍然突出,只要有重点项目、重大工程项目开工,一些霸头恶势力、地方势力就闻风而动,敲诈勒索、滋扰生事、强买强卖、强装强卸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干扰了工程项目的实施。

三、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此次调研分析,主要概况为以下为四个方面:

1、领导重视不够。实践证明,效能建设落实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抓得好的单位,都是“一把手”认识高、决心大、措施得力的单位。少数单位主要领导对效能建设认识不足

当前,我县正处在加快发展、奋力崛起的历史机遇期。为抓住和用好这一难得的战略机遇,形成率先发展、跨越发展的良好局面,全县上下大力精心谋划项目、大力引进项目、强力推进项目,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与纪委、组织部、工业园区、招商局等同志组成了专题调研组,对如何围绕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

,进一步提升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问题进行了调研。

一、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现状

近几年来,南城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效能建设,以“四铁”精神整治和优化积极发展环境,使全县上下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有所改进、工作效能不断提高、发展环境得到优化,一批破坏环境的人和事受到了及时查处,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体现在:

一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南城县成立了全县优化发展环境领导小组,县委主要领导亲任组长,县纪委设立了优化环境办公室,明确了由县纪委牵头统一负责。全县高度重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经常过问,县四套班子领导经常深入挂点企业了解情况,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二是政策环境相对健全。依据省市有关政策并结合县域实际,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壮大县域经济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和《南城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规划》等一系列优化发展环境的政策和措施,为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取得了积极成效。

三是服务力度不断加大。明确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长效机制建设的重点内容,从优质服务、规范执法、监督约束等方面入手,优化体制机制环境。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做到强化服务意识,解决“办事难”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解决“效能低”的问题。进一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做到跟踪服务,兑现优惠政策,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努力优化招商引资环境。

四是纪检监察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发挥监督检查作用,大力查处了一批影响经济发展的人和事,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企业“三乱”现象从根本上得到有效遏制,索拿卡要的情况基本杜绝。

二、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虽然我县经济发展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县少数机关仍存在衙门习气重、政令不畅通、工作效率低、服务意识差、作风不扎实等问题,有些本来正确的决策,由于某些部门作风问题、效能问题,造成难以有效贯彻落实,甚至造成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

1、行政审批环节多、办事难还不同程度存在。“两集中、两到位”存在“两张皮”问题,“人员、项目、授权”不到位、不彻底现象普遍存在,部分单位明则以文件形式授权给窗口审批办理,实则窗口无权审批,“行政许可窗口”实为“行政受理窗口”、“行政发证窗口”,“行政全许可”变为“行政半许可”,使服务对象在窗口与部门之间两头跑。

2、职能部门服务不到位、服务效率不高。职能部门深入基层、企业主动了解情况不够,主动帮助基层、企业解决问题不够;工作拖拉,“限时办结”执行不力;遇事相互推诿扯皮、“一次性告知”亟待进一步规范。有的干部服务意识不强,履职不到位,不同程度存在衙门习气,“门虽不难进、脸也不难看、但事仍难办”,服务效果上表现为“四个不一样”,即领导出面与不出面不一样,请客与不请客不一样,熟悉的与不熟悉的不一样,本地人与外地人不一样。

3、执法行为有待规范。主要表现为:处罚随意性大、幅度变动大,对企业首次轻微违规,不以教育和整改为主,而是以罚代管。同时多头检查、重复检查、个别执法人员业务水平低、执法不公正、不透明、讲人情关系、强行要求各类企业参加培训并收取费用、培训工作走形式等现象仍然存在,企业仍有意见。

4、部门利益依然存在。有的部门只顾自己发展、部门发展,视部门利益至上,不管地方发展、整体发展。对县里的政策规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合意的执行,不合意的就执行不到位,用系统的规定顶县里的政策,当面表态很好,会后我行我素,顶、抗、拖、磨等现象依然存在。

5、项目建设环境不优。企业周边环境不优的问题仍然突出,只要有重点项目、重大工程项目开工,一些霸头恶势力、地方势力就闻风而动,敲诈勒索、滋扰生事、强买强卖、强装强卸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干扰了工程项目的实施。

三、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此次调研分析,主要概况为以下为四个方面:

1、领导重视不够。实践证明,效能建设落实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抓得好的单位,都是“一把手”认识高、决心大、措施得力的单位。少数单位主要领导对效能建设认识不足,整天打着部门“小算盘”,阳奉阴违,使单位“职能归并不到位”、“项目进入不到位”、“程序设置不到位”。

2、配套制度不全。一些单位在推进行政规范化建设的同时,没有很好地统筹办事流程和手续简化;一些涉及多个部门分管的工作,在责任落实上不够明确,造成一些部门对有利益的事项相互争,没利益有责任的事项相互推,影响了行政服务效率

,群众意见较大。

3、宗旨意识不强。一些干部职工缺乏责任感、紧迫感,对自己的工作质量和工作作风要求不严,与形势发展要求脱节,久而久之形成了工作惰性,导致纪律散漫、作风拖沓,工作效率低下,客商和群众找他办事,能拖则拖、能推则推,缺乏责任心。

4、监督监督不实。一些单位的办事流程、办事时效、收费依据等方面事项不够公开,群众、媒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对部门的工作开展情况难于进行监督,对散漫、拖拉的行为打击不够有力。

四、提升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当前,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把环境建设作为发展的“生命线”、竞争的“着力点”来抓,把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善投资软环境,作为赢得竞争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要素。过去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的基本做法是减费让利,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减费让利的空间越来越小,必须依靠软环境建设的比较优势来吸引人才、吸引资金、吸引项目。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整治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就是提升地方竞争力,就是发展地方生产力。

(一)围绕转变思想观念,进一步优化社会环境

提升机关效能,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必须切实解决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思想认识问题。要把强化各级领导的优化发展环境意识作为重中之重,在全县干部群众中树立“抓环境就是抓机遇,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观念。

1、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以规范权力作为切入点,重点加强领导班子和中层骨干作风建设,加大效能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力度,增强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

2、树立争先有为的意识。各部门都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的内涵,认真查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准自己的差距,盯住追赶的目标,明确努力的方向,着力在争先进位上下功夫。

3、树立开拓创新意识。要突破墨守成规的思想,勇于去闯,勇于去开拓,始终保持思想上的活力,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

4、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树立为人民群众创政绩的观念,勇于摒弃一切私心杂念,树立服务、服从经济发展的大局观,摈弃狭隘的部门利益,尽快形成一切着眼于发展,一切服务于发展,用发展创建事业的良好氛围。

第5篇 市监察局关于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

市监察局关于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充分提高行政机关的行政效能,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有效的维护社会稳定。为了进一步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工作,促进提升党政机关行政效能和管理水平,就深化行政效能建设,就相关单位进行调研工作。

一、行政效能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行政效能管理制度执行力还有待提高。效能管理制度已日趋健全,但制度执行力有待提高,不执行、不认真执行或不正确执行各项制度的现象仍然存在,导致有些制度停留在纸上,柔而不刚,甚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如惠州一再重申会场纪律,某些县个别同志因在会议上违反会场纪律而被全市通报批评;再如上班纪律问题,今年纪律教育月期间,经暗访发生仍有人在上班时间玩游戏、睡觉、态度欠佳等8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效能管理创新力度亟需加大。行政审批流程仍有简化潜力,时限要求仍有压缩空间。目前的行政审批仍以传统的串联审批为主,并联审批并未得到广泛推广。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上审批、电子签章服务等进展比较缓慢。

二是效能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单位效能建设抓得比较严格,但有的单位比较松散,这导致单位之间的干部职工相互心理不平衡。例如上下班时间,同在行政中心上班的单位,看到其他单位可以迟到早退,自己单位却得按时上下班,不少干部职工觉得自己单位领导不近人情,长此以往,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形成恶性循环。

三是效能监督力量有待整合。现在受理效能投诉的机构较为分散,纪检监察机关设立有效能监察专门机构;市直工委(市效能办、市落实办)也承担了效能监督的部分功能,且也建立了投诉处理机制;市委督查办、市政府督查办以及信访部门等都附带有处理效能投诉的职能;派驻各单位的纪检监察机构是一线效能监督主体。当前,效能监督的主体多,且各自为政,缺少应有的协调配合。同时,投诉渠道多,有群众来访、书面来信、电话投诉、电子邮件来信、网络论坛发帖投诉等多种形式。尤其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民网、奥一网等各类网站纷纷开设网络问政平台,导致重复投诉、越级投诉增多,而且疲于应付回复,影响到投诉事件的实际处理质量和效果。

四是效能建设问责力度有待加强。少数干部对行政效能建设工作认识不深,意识不强,总感到不违法,不违纪,总不能因为自己工作效率不高而受处分;还有干部认为,机关效能建设不像违法违纪,对干部难以问责;少数干部还存在着等待、观望心理。针对效能投诉类问题,各单位存在应付心理,回复率比较高,但解决率偏低。自去年8月开展“网络问政”活动,截至今年7月31日已收到网民意见、建议、投诉等15407个(件),回复率83.6%,但是问题解决率却不高,一些部门还对一些网民问题随意回复,不回复或“踢皮球”。同时,面对机关中存在的纪律松弛、不作为、乱作为、推诿扯皮、不协同协作等问题,各单位的处理力度有待加强。一般自己单位发生的效能问题,内部处理多轻描淡写。即使被纪委监察机关发现,也多以书面检查、诫勉谈话等处理方式为主。而且,目前效能投诉的处理结果不公开,不追求领导责任,导致严肃性、威慑力不够。例如,今年暗访发现,惠州市卫生局办事窗口1名工作人员工作时间利用网络看漫画,而在上次暗访中,该工作人员就被发现带着耳机看电影。

二、深化效能建设的建议

提高效能管理制度执行力。一是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制度执行力强不强,首先就看制度本身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倘若制度缺乏可操作性,往往徒有虚名,流于形式,这些制度越多,越会使人厌烦和麻木,给执行者增加抵触情绪或逆反心理,影响到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因此,必须重新梳理现有效能管理制度,尽可能具体化、实量化,减少执行过程中的自由裁量度。二是建立效能管理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和考核机制。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对制度制定这个环节比较重视,而对执行过程重视不够,检查不到位,考核力度不够,考核机制不健全,也缺乏奖惩机制,执行好与坏一个样,长此以往,使得执行者丧失积极性。因此,必须像重视制度制定那样重视制度执行过程。

继续深化效能管理创新改革。一是逐步广泛推行并联审批(指针对办理事项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前置部门,实行“统一受理、同步审批、限时办结”的工作方式)等方法,建立行政许可超时默认制(指实行承诺办理的事项,必须严格按照办事程序,在承诺时限内办结,超过承诺时限视为默认办结,由此引发的不良后果及相关责任由审批单位承担)、行政许可联合审批缺席默认制等。二是大力推行电子政务。积极推行网上审批、电子签章等新型服务,将以往“面对面”工作方式变为“网对网”,将办事群众的路途奔波变为网上事项的快速申请和审批。

增 加效能投诉处理的透明度。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建立效能投诉处理结果的公告制度,主要通过反面典型,强化效能教育,增强公信力。对一些不牵涉到单位内部机密的处理决定,尽可能地让社会各界特别是新闻媒体知晓。一方面,将被处理人置于社会监督之下,可以增加被处理者的自身压力,促其坚决改正错误;另一方面,通过社会各界的宣传,对其它单位和人员也能起到警示作用,可有效避免同一问题在不同单位、不同时间再次发生。

整合效能建设监督力量。建立效能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将现有效能监管力量整合起来,形成统一受理、统一转办、统一督办的工作机构。这样,变目前分散受理为统一受理;变转交办理为直接交办、直接督办,省去中间环节,提高效率,方便投诉人,也方便效能监管机关。同时,加大技术投入,在现有基础上加强效能投诉信息化建设,对投诉人、诉求、交办情况、办理结果进行联网,信息共享,做到情况明,问题清,心中有数,杜绝重复登记、多部门登记。

强化效能考核和效能问责。建立效能绩效考核机制,进一步落实效能责任追究制度,发挥好效能责任追究的重要作用。

一是逐步将效能建设情况纳入电子监察进行绩效测评,搭建“阳光考核平台”。

二是明确细化效能问责的范围、主体、形式、程序,减少效能问责的随意性。严格执行效能责任追究,前提是必须明确效能责任追究的主体、范围、形式、措施以及程序,这样对查实的影响行政效能的问题进行责任追究就有章可循,当事人也易于接受。同时,也使办案人员有法可依,公平、公正的执法。

三是把纪律处分、组织处理与效能责任追究结合起来。根据行政效能投诉工作纳入纪检监察机关管理的模式,可将纪律处分、组织处理作为效能责任追究的一种形式,增加调离岗位、降职、免职、辞退等处理手段,增强效能责任追究的实际效果,这样既进一步规范了行政效能投诉的工作机制,又加大了行政效能责任追究力度。

四是加大问责的执行力度。目前,在效能责任追究实践中,注重效能责任追究形式产生的社会效应,而忽视对个案责任追究措施的落实的现象仍然存在。要加大行政效能责任追究力度,对追究措施的落实是关键,要把纪检监察机关对纪律处分执行到位的工作经验应用到效能责任追究工作中,全程跟踪效能责任追究措施的执行,定期检查各单位、各部门对效能责任追究措施的落实情况,对不落实责任追究措施的单位及其负责人作为效能责任追究案件予以严肃查处,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配套制度措施,建立行政效能责任追究工作的有效机制。

《效能建设调研报告(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