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汽车车轮拆装实习报告
汽车车轮拆装实习报告范文
一 、实习目的
1、掌握汽车车轮的结构特点及其拆装,了解汽车的基础机械构造,通过拆装来理解汽车发动机中所涵括的机械原理,力学原理,电子系统等等,为以后的专业机械及汽车等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2、知道发动机及变速器的大致分型,了解其各型号的特点特点、性能,熟悉机体组的名称、作用和结构特点,其零件的力学材料,机械运动。
3、学习正确使用拆装设备、工具、量具的方法,熟记拆装操作的安全常识,学会零部件拆装后的正确放置、分类方法,培养良好的工作和生产习惯。
4、通过拆装及对机械知识的了解,由学生自己在这过程中发生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具备一定得创新意识,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二、教具和工具
1、日本丰田四缸发动机、日本本田变速器和解放牌大货车。
2、常用工具及专用工具:
a、普通扳手:开口扳手、花扳手、套筒扳手、活动扳手、扭力扳手和内六角扳手
b、起子:一字起子和字形起子
c、手锤和手钳:钳工锤、鲤鱼钳和钢丝钳及尖嘴钳
三、实习内容
发动机的拆装
本次实习本组所使用的汽车发动机是日本丰田四缸发动机。
此四缸发动机为直列四缸下置凸轮轴型式,拆装过程的具体步骤如下:
1、拆卸:
a、拆下汽油泵、机油过滤器等附件,由外往里依次拆开气门室盖紧固螺栓,卸下气门室盖,取下密封垫;再逐步松开摇臂轴支架的固定螺栓和螺母,取下摇臂架;然后按原位置依次取出气门挺杆,逐一将其串绑在一起,并做好前、后记号;按规定的次序拆下气缸盖螺栓,取下气缸盖和气缸垫;拆下曲轴轮带和正时链罩;拆下正时链轮,紧链器和正时链条等正时传动机构部件。
b、拆下进气和排气歧管、气门,用专用工具拆下气门锁夹;拆下气门弹簧座、弹簧、气门和油封。
c、观察各零部件的结构特点,分析其结构原理和调整部位及分析其作用原理。
2、装配:
发动机的组装过程是拆卸过程的逆过程,应遵循先拆后装,后拆先装。组装过程中要注意发动机的维护,包括其清洁、检查、补给、润滑、紧固和调整。
a、依次按拆开过程的反向组装,先拆后装,后拆线装,依次装起,需要转动的地方需要涂上润滑油。
b、装上气门、气门锁夹,然后装上气门弹簧座、弹簧、气门和油封。依次装配上气缸盖和气缸垫,装上摇臂架,固定摇臂轴支架的螺栓和螺母,按上密封垫,装配上气门室盖、紧固好气门室盖的螺栓。
c、装上汽油泵、机油过滤器等所有外部附件。
d、试转动发动机的转轴,以测试安装是否正确。正常转动则为正确安装,安装完毕。
e、调试气门间隙。这里,要懂得发动机气门动作的顺序,1-3-4-2,熟记口诀“上可调下不可调,左调进右调排”。调试过程步骤为:a、将曲臂连杆摇动到0刻度位置,将1号活塞处于下支点位置;b、此时调试1号进排气门,2号进气门和3号排气门,使用塞规进行调整,进气门间隙是0.25mm,排气门是0.3mm;c、将曲臂连杆旋转一周,此时是4号活塞处于下支点,再按照上边规律,调试剩余的气门。
3、注意事项:
a、拆卸发动机的时候,要对发动机的整体机构进行初步的观察和了解,记清每个部件的准确位置,要对每个部件进行记号,以便装配时能准确无误。
b、旋螺丝时,要用对角线交叉法由外往里依次旋下发动机的螺丝,以免机构变形影响装配。
c、在装配发动机的时候,每个部件要按先后次序依次安装上去,要按先拆后装,后拆先装的原则安装。
d、在安装特殊的.部件时,要用特殊的安装工具来安装。如在安装链条的时候,要注意链条与曲轴正时齿轮的配合。将凸轮轴一缸凸轮置于上死点位置,即俩凸轮呈下八字位置。将凸轮轴键和曲轴键与止推盘等部位的记号对准。将链轮安装到正时链条上,对准正时链条和链轮上的正时记号。均匀地安装链条和链轮。
货车车轮的拆装
实习的内容是根据汽车车轮结构的工作要求,进行车轮的拆卸和装配,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作用,最后将零部件按顺序安装回各自的位置。
本组实习所使用的汽车配件是解放牌货车车轮,其拆装的具体步骤如下:
1、拆卸:
a、拆卸顺序(后轮):a、拧下外轮螺母,拆下外轮,再拧下内轮螺母,拆下内轮;b、拧下半轴紧固螺母,用2个m12长35mm的螺栓,拧入半轴凸缘上的螺孔内,即可取出半轴;c、拧下外螺母,拿出锁紧垫圈,油封,拧下轮毂轴承调整螺母;d、拿下后制动鼓总成;e、从轮毂中取出轮毂轴承内圈总成和两个轴承外圈;f、从半轴套管中取下轴承内圈总成。
b、拆卸顺序(前轮):a、拧下前轮螺母,拆下前轮;b、可进行制动器调整;c、拆下前轮轮毂盖,注意放好垫片;d、解除锁紧垫圈对锁紧螺母的锁紧作用,拧下锁紧螺母,拿下锁紧垫圈和锁环,拧下调整螺母;e、取下前制动鼓总成;f、从转向节上取下内轴承圈总成;g、从轮毂内取下外轴承内圈总成和内轴承外圈,将轮毂内清洗干净。
在此拆装过程ab中,要留心仔细观察各零部件的结构特点,熟悉各零部件的名称和作用,分析其结构原理和调整部位及分析其作用原理。
2、装配:
a、后轮的装配:a、依分解的相反顺序装复,并进行调整。左右轮毂不可装反,拆装轮毂时要保持平顺,以免损伤油封刃口安装刚刚拆卸下来的车轮及其个零部件;b、在安装轴承的时候要注意其方向;c、调整时,先将调整螺母拧紧直至开始将轮毂刹车为止,同时将轮毂想前后两个方向转动,以便是轴承滚子正确地座于内外圈的圆锥表面上;d、拧松调整螺母约1/5转,使螺母上的止动销与锁环上的邻近孔相重合,此时轮毂应能自由转动并无明显摇摆,然后装上锁紧垫圈,拧紧最紧;e、把车轮安装到位后,用螺母把它拧紧。要特别注意外轮螺母的正确安装,要注意球面(或锥面)往里装。
b、前轮的装配大致与前轮相同,步骤基本相同:a、依分解的相反顺序装复,并进行调整。左右轮毂不可装反,拆装轮毂时要保持平顺,以免损伤油封刃口安装刚刚拆卸下来的车轮及其个零部件;b、调整时,先将调整螺母拧紧直至开始将轮毂刹车为止,同时将轮毂想前后两个方向转动,以便是轴承滚子正确地座于内外圈的圆锥表面上;c、使螺母上的止动销与锁环上的邻近孔相重合,此时轮毂应能自由转动并无明显摇摆,然后装上锁紧垫圈,拧紧最紧;d、把车轮安装到位后,用螺母把它拧紧。要特别注意外轮螺母的正确安装,要注意球面(或锥面)往里装。
3、注意事项:
a、在拆卸汽车车轮的时候,固定车轮的螺母是按车前进方向进行旋紧的,松开螺母的时候要注意旋螺母的方向,这样设计作用是能使车轮在行进的时候使得螺母能拧得更加紧。
b、在拆的时候要记清楚每个零件的位置和对每个零件进行记号,以便以后的装配。在安装时,要按先后次序依次安装上去,要按先拆后装,后拆先装。在安装轴承的时候要注意其方向,内外轴承要相对。要注意各个零件要相互配合。
c、在安装螺母的时候要注意有球面的一端往车轴方向安装。
d、在拆卸和安装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不要使蛮力!要懂得规律性,技巧性地拆装,不同零件要用不同或特殊的零件进行拆装。
变速器的拆装
变速器拆装是了解变速器操纵机构的结构特点和观察变速器的安装位置以及与发动机的联结关系。掌握锁销式惯性同步器的工作原理,了解其结构特点。
本组实习对象是一个丰田汽车的五挡变速器,其拆装的过程如下:
1、拆卸:
a、将变速杆置于空挡位置,拆下变速器盖固定螺栓,取下变速器总成。
b、旋下手制动鼓的固定螺栓,卸下制动鼓。拧下第二轴凸缘固定螺母(同时挂上两个档位,防止第二轴转动),拔下第二轴凸缘,旋下手制动底板固定螺栓,取下手制动总成。
c、旋下后盖的固定螺栓,取下后油封,拆下偏心套固定螺栓,抽出带速度表从动齿轮的偏心套,拆下第二轴上的速度表主动齿轮。
d、旋下轴承盖固定螺栓,取下轴承盖。用专用工具拔出第一轴。取下轴承的内外卡环,压{拉}出轴承。
拆开变速器后,了解其内部结构,掌握其运作原理。通过自主测试,探讨其档位以及传动比,并测试出传动比的准确数值。根据测试,本组实验所用的丰田变速器的传动比分别为:一档为3.5:1,二档为2:1,三档为1.5:1四档为1:1,倒档为-4:1。
了解传动比后,分别观察不同档位间的传输路径,从而获知档位不同而传动比不同的原因所在。是要拨动变速杆,从而能改变变速器内的齿轮啮合位置,改变传动比,从而达到变速的目的。
2、装配:
a、安装刚刚拆卸下来的总成、轴承盖及其个零部件,按先后次序依次安装上去,要按先拆后装,后拆先装。
b、在安装手制动器的时候要注意其与变档叉杆的配合。
c、把变速器安装好后,调试一其变档的操作。能正常变档则为安装完毕。
3、注意事项:
a、在拆卸变速器前和拆卸时要观察变速器的机构和工作原理,注意拆卸零件时零件的放置,拆装顺序和拆装方法;
b、严格按技术规范、操作工艺要求进行拆装;
c、在拆装机件时,应弄清是否可拆部位,不能强行拆卸,要注意安全,不要使蛮力!要懂得规律性,技巧性地拆装,不同零件要用不同或特殊的零件进行拆装。
四、心得体会
两天的汽车拆装实习过得好快!学到的东西也是很多:
1、过这次实习,使自己对机械性操作又有了新的认识。通过自己的亲自动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思考联系实际,激发了思维的同时,还让我学习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懂得了在书上学到的只是该怎么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的生活生产当中。
2、这次拆装实习不仅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而且还加深了对汽车组成、结构、部件的工作原理的了解,对汽车发动机、变速器、车轮这些基础的都有了印象较为深刻的认识,初步可以分辨到发动机的种类,如直列还是v型、档位数、传动比等等,这对日后学习到专业机械课程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3、在实习期间,自己的动手能力提高了。虽然在实习中经常遇到很多的问题,但是通过自己和同学们的探索,还有在老师的帮助下,这些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这让我在这次实习不仅仅学习到了知识,而且提高了与同学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默契。
4、通过这次拆装,初步掌握了拆装的基本要求和一般的工艺线路,对生产与车间的操作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认识,同时也加深了对各种各样的操作工具的使用和了解,这对日后的学习、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学到的东西当然还是有很多的,对与机械的认识,我还在于一个初步的阶段,过程中我也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的知识是不懂得,这还需要自己更加努力地去学习、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其中的路径,像通过这一次难得的装实习,便是最好的方式。通过这次实习,我知道,我还需要更多的机会去实习,还需要自己更加努力的学习。
第2篇 动车轮轨磨耗动力学研究实习报告范文
动车轮轨磨耗动力学研究实习报告
引言
随着首列国产时速300公里“和谐号”动车组的问世,我国开始在高速铁路行业飞速发展。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给人们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加强了轮轨间的相互作用力,导致轮轨磨耗加剧。轮轨磨耗对轮对最直接的影响是车轮不圆、轮径产生偏差和踏面外形发生改变。踏面外形改变必将伴随名义滚动圆半径和等效锥度的变化,这些变化都将直接反映到轮轨接触几何关系上,导致车辆动力学性能恶化,从而影响车辆的稳定性、乘坐舒适性和行车安全性。
1 简述机车车辆动力学
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包括运行蛇行失稳、运行平稳性、振动冲击、轮轨相互作用力等。研究机车车辆动力学是一项艰难的任务。在直线轨道以较低速度运行时,会发生滚摆问题,速度较高时,可能出现激烈的蛇行或浮沉振动。当本文由实习报告收集整理通过曲线时,车轮可能爬行,产生过大横向力,造成钢轨外翻。在编组场,由于车辆碰撞可能造成货物损坏。跨线运行时,货物可能因车辆过激振动而损坏。此外,整个列车可能在水平或垂直方向鼓胀。在不同操纵条件下可能产生很大的牵引杆力而使列车分离。
2 动车组动力模型建立
目前,铁路行业大多采用多体系统动力学软件simpack对动车组车型进行动力学仿真,研究分析踏面磨耗和轮径差变化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趋势,特别是对动车组运动稳定性、运行平稳性和曲线通过的影响。
应用simpack的wheefrail模块,建立列车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列车的模型如图1所示。列车模型中,车体、构架、轮对等的质量和转动惯量等属性通过body来定义,所有零部件之间的运动连接形式用铰接joint和约束constraint来定义,同时定义各个零件的自由度。转向架上的弹簧、减振器、横向止挡等以力元件force的形式来定义,其中横向止挡的非线性特性通过函数来定义,并在力的设置中引用。空气弹簧受力(二系悬挂力)是通过控制模块来定义的。
图1 simpack车辆动力学模型
3 车轮磨耗
3.1车轮踏面
目前各国使用的车轮踏面按外形可以归结为三种:圆柱形踏面、锥形踏面和凹形踏面(圆弧形踏面、磨耗型踏面)。其中,磨耗型踏面被广泛应用,它是在研究、改进锥形踏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各国车辆运行情况证明,锥形踏面车轮的初始形状,运行中将很快磨耗,但当磨耗成一定形状后(与钢轨匹配),轮轨表面外形逐渐磨合并且冷压硬化,车轮与钢轨的磨耗都变得很缓慢,其磨耗后的形状将相对稳定。实践证明,把车轮踏面一开始就做成类似磨耗后的稳定形状,即磨耗型踏面,可明显减少轮与轨的磨耗、减少车轮磨耗过限后修复成原形时漩切掉的材料、延长了使用寿命,减少了换论、漩轮的检修工作量。磨耗型踏面可减小轮轨接触应力,既能保证车辆直线运行的稳定,又有利于曲线通过。
3.2 轮径差
理想的标准转向架的4个车轮的直径应该是完全相等的,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转向架4个车轮的滚动圆直径往往不相等,存在轮径差。轮径差的表现形式可能有无数种情形,但他们都可以通过图2的转向架的4种最典型的轮径差形式组合得到。
图2 转向架轮径差
由于轮径差的存在会改变轮对的对中平衡位置,进而改变轮轨接触关系,影响车辆系统稳定性。具有轮径差的轮对等效纯滚线偏离轨道中心线的距离与轮径差和踏面等效锥度有关:轮径差越大,等效纯滚线偏离轨道中心线的距离越大;踏面等效锥度越大,等效纯滚线偏离轨道中心线的距离越小。车轮踏面等效锥度越小,车辆的临界速度越高.
车轮踏面等效锥度的计算公式为
(1)
式中:dl和dr分别为左轮和右轮的滚动圆直径;yw和λe分别为轮对的横
向位移和等效踏面锥度。
令轮对径差dd=dl-dr,则可得到具有轮径差的轮对的等效纯滚线偏离轨道中心线的距离为
(2)
3 踏面磨耗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3.1 对车辆稳定性的影响
踏面外形变化和轮径差改变都会导致轮轨接触几何关系的非线性增强及等效锥度的增大,最终影响车辆非线性临界速度。随磨耗工况的加剧,车辆的非线性临界速度一直呈明显下降趋势,非线性临界速度的急剧下降,严重影响着运行车辆的稳定性。一旦车辆的实际运行速度接近非
第3篇 动车轮轨磨耗动力学研究实习报告
引言
随着首列国产时速300公里“和谐号”动车组的问世,我国开始在高速铁路行业飞速发展。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给人们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加强了轮轨间的相互作用力,导致轮轨磨耗加剧。轮轨磨耗对轮对最直接的影响是车轮不圆、轮径产生偏差和踏面外形发生改变。踏面外形改变必将伴随名义滚动圆半径和等效锥度的变化,这些变化都将直接反映到轮轨接触几何关系上,导致车辆动力学性能恶化,从而影响车辆的稳定性、乘坐舒适性和行车安全性。
1 简述机车车辆动力学
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包括运行蛇行失稳、运行平稳性、振动冲击、轮轨相互作用力等。研究机车车辆动力学是一项艰难的任务。在直线轨道以较低速度运行时,会发生滚摆问题,速度较高时,可能出现激烈的蛇行或浮沉振动。当通过曲线时,车轮可能爬行,产生过大横向力,造成钢轨外翻。在编组场,由于车辆碰撞可能造成货物损坏。跨线运行时,货物可能因车辆过激振动而损坏。此外,整个列车可能在水平或垂直方向鼓胀。在不同操纵条件下可能产生很大的牵引杆力而使列车分离。
2 动车组动力模型建立
目前,铁路行业大多采用多体系统动力学软件simpack对动车组车型进行动力学仿真,研究分析踏面磨耗和轮径差变化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趋势,特别是对动车组运动稳定性、运行平稳性和曲线通过的影响。
应用simpack的wheefrail模块,建立列车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列车的模型如图1所示。列车模型中,车体、构架、轮对等的质量和转动惯量等属性通过body来定义,所有零部件之间的运动连接形式用铰接joint和约束constraint来定义,同时定义各个零件的自由度。转向架上的弹簧、减振器、横向止挡等以力元件force的形式来定义,其中横向止挡的非线性特性通过函数来定义,并在力的设置中引用。空气弹簧受力(二系悬挂力)是通过控制模块来定义的。
图1 simpack车辆动力学模型
3 车轮磨耗
3.1车轮踏面
目前各国使用的车轮踏面按外形可以归结为三种:圆柱形踏面、锥形踏面和凹形踏面(圆弧形踏面、磨耗型踏面)。其中,磨耗型踏面被广泛应用,它是在研究、改进锥形踏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各国车辆运行情况证明,锥形踏面车轮的初始形状,运行中将很快磨耗,但当磨耗成一定形状后(与钢轨匹配),轮轨表面外形逐渐磨合并且冷压硬化,车轮与钢轨的磨耗都变得很缓慢,其磨耗后的形状将相对稳定。实践证明,把车轮踏面一开始就做成类似磨耗后的稳定形状,即磨耗型踏面,可明显减少轮与轨的磨耗、减少车轮磨耗过限后修复成原形时漩切掉的材料、延长了使用寿命,减少了换论、漩轮的检修工作量。磨耗型踏面可减小轮轨接触应力,既能保证车辆直线运行的稳定,又有利于曲线通过。
3.2 轮径差
理想的标准转向架的4个车轮的直径应该是完全相等的,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转向架4个车轮的滚动圆直径往往不相等,存在轮径差。轮径差的表现形式可能有无数种情形,但他们都可以通过图2的转向架的4种最典型的轮径差形式组合得到。
图2 转向架轮径差
由于轮径差的存在会改变轮对的对中平衡位置,进而改变轮轨接触关系,影响车辆系统稳定性。具有轮径差的轮对等效纯滚线偏离轨道中心线的距离与轮径差和踏面等效锥度有关:轮径差越大,等效纯滚线偏离轨道中心线的距离越大;踏面等效锥度越大,等效纯滚线偏离轨道中心线的距离越小。车轮踏面等效锥度越小,车辆的临界速度越高.
车轮踏面等效锥度的计算公式为
(1)
式中:dl和dr分别为左轮和右轮的滚动圆直径;yw和λe分别为轮对的横
向位移和等效踏面锥度。
令轮对径差dd=dl-dr,则可得到具有轮径差的轮对的等效纯滚线偏离轨道中心线的距离为
(2)
3 踏面磨耗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3.1 对车辆稳定性的影响
踏面外形变化和轮径差改变都会导致轮轨接触几何关系的非线性增强及等效锥度的增大,最终影响车辆非线性临界速度。随磨耗工况的加剧,车辆的非线性临界速度一直呈明显下降趋势,非线性临界速度的急剧下降,严重影响着运行车辆的稳定性。一旦车辆的实际运行速度接近非线性临界速度,车辆将处于蛇行失稳的状态,这对于车辆运行而言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
3.2 对车辆平稳性的影响
车轮磨耗后,车辆的横向平稳性指标明显增大,即平稳性由优良转至合格边界状态。垂向平稳性指标也有所增加,但变化不大。这仅是在假设踏面磨耗后未出现车轮不圆的状况。一旦车轮在磨耗过程中出现了不圆度,动车组的垂向平稳性性能将急剧下降。导致车辆横向平稳性性能下降的原因,主要是轮轨在磨耗后,轮对利用踏面进行横移和摇头位置的调整,轮轨接触位置发生变化。这一方面造成等效锥度增大,同时也造成一侧的轮缘间隙减小。在轨道激励作用下,增强轮轨横向动作用力,则增大了轮对的横向振动。反映到车体上,则导致横向平稳性指标变化,最终影响乘客的乘坐舒适度。当然,随着工况恶劣程度的加剧,平稳性指标还将恶化,这是必须制止的。
3.3 对车辆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
轮轨滚动接触纵向蠕滑率主要由滚动圆半径差决定。半径差越大,轮对偏离轨道中心时纵向蠕滑率越大,纵向蠕滑力也越大。车辆通过曲线时的离心力使轮对贴近外轨,轮对等效锥度的存在使外轨侧车轮的滚动圆半径大于内轨侧车轮,使外轨侧车轮滚动通过曲线的弧长较大,故较大的轮对滚动圆半径差有利于曲线通过。如果曲线外轨超高过小,由于未平衡离心力较大,未平衡离心力可能使轮对靠向曲线外轨,造成轮对滚动圆半径差过大,外侧车轮滚动圆半径过大、内侧过小,外侧车轮滚过的弧长大于内侧,这使轮对沿曲线滚动的过程中逐渐靠近曲线内侧,又导致内轨侧车轮滚动圆半径随之增大,而外侧车轮滚动圆半径随之减小,则轮对在滚动过程中再次靠近曲线外轨。这样的反复过程,可导致曲线蛇行。相反,曲线外轨超高过大时,由于重力作用可能使轮对靠近曲线内轨,外侧车轮滚动圆半径可能太小,而内侧太大,轮对沿曲线滚动过程中逐渐靠近曲线外轨,内侧车轮的滚动半径随之减小而外侧车轮滚动半径随之增大。当外侧车轮滚动半径超出内侧车轮滚动半径一定值时,与重力共同作用下,轮对在滚动过程中再次靠近内轨,这样的反复过程也会导致曲线蛇行。因此,尽管轮对滚动圆半径差越大曲线通过性能越好,但在曲线外轨超高不足情况下,过大的半径差会导致轮对在通过曲线时发生蛇行运动;在设计规范规定的允许超高情况下,通过曲线时未发生轮对蛇行现象。
40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