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四年级下册《血染的实验报告》教案
四年级下册《血染的实验报告》教案
教材简介
《血染的实验报告》是教科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的精读课文,课文主要写了芝加哥自然博物馆研究员、著名的动物学家卡尔·施密特博士以生命作为代价,进行了一次特殊的实验,完成了一份血染的实验报告,为人类的科学事业留下了宝贵的资料,赞颂了施密特博士为了科学事业贡献出宝贵生命的伟大精神。
设计理念
以读为媒介,搭建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桥梁。引领学生在品读语言文字的同时,用心灵去体验、感悟科学家的崇高品格。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老科学家为了科学事业而献出宝贵生命的伟大精神。
3.认识本课生字。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透、盘、吐、蜷、抬”几个描写毒蛇动作的词,并能准确运用。
2.通过对文章细节描写的理解,体会老科学家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教具准备
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和电子白板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来看一个词语“血染”解释,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文意。
2.检查生字
燥热 噪音 花岗石 蜷 捐躯 殷红
读准这些词语,老师相信同学们再读课文时一定会更加流利。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精读感悟:
1.看视频,问:想到哪个词?现在就请同学们到课文中找一找,课文是怎样描写这种南北洲毒蛇?(指名读)
2.请画出描写毒蛇动作的词语(透、盘、吐、蜷、抬)
3.从这些动词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4.蛇这样凶猛,谁能通过你的朗读来展示?
5.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在做实验的时候,施密特博士不小心被蛇咬伤了。被蛇咬之后,实验室里空无一人,在求救无果的情况下,施密特博士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6.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不”字后的标点符号?表明感情怎么样?(坚定、强烈)
7.那么你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你来试一试。(生读)
8.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动物学家,施密特博士当然知道被毒蛇咬伤意味着什么。他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也没有懊恼无法和亲人做最后的道别。而是要记录这次特殊的实验?你是怎样理解特殊这个词的`?
9.默读4—5自然段
要求:用“——”勾画出博士所做的实验记录的内容。
再用“ ”画出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记录的,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
(1)师:谁来说一说你所画的第一处记录。
生:“体温很快升到了39.5℃……胃剧痛……”
师:你们中的很多人都曾经发过高烧?什么感觉?
生:发热、头痛、四肢乏力、浑身酸痛,很想睡觉。师:然而施密特博士想到过休息吗?为什么?
(2)博士是在什么情况下继续坚持记录的呢?
课件出示“汗水在他那布满皱纹的脸上……但他还是
顽强地记录着
师:能说说读完这段话的感受吗?
师:此时我们仿佛看到了那老人痛苦的表情,博士一手捂着肚子,一手艰难地记录,汗水不住地往下淌,打湿了实验报告。我们被这一幕感动了。谁能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这一部分。(生读)
(3)师:施密特博士忍受着这样的剧痛继续记录着,那么他所做的第二处记录是什么?
(4)师:真让人心痛呐!时间啊,你过得快一点,让老人别在忍受这样痛苦;时间啊!你过得慢一点,让老人完成最后的心愿吧。可惜,时间听不到我们的祈求。谁来读一读这段话?
师:你从哪里感受到老人记录的艰难?你能再读一读这句话吗?
(5)师:疼痛不断加剧,记录越来越费劲。但是施密特博士没有放弃,他艰难的写下了最后的记录?
师:读完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
师:施密特博士,七窍流血,浑身乏力,还不忘写下这最后的感觉。
10.我们回头再看这份珍贵的实验报告。你发现什么?从这些省略号中你能读出什么?
11.在被蛇咬伤五个小时后,博士手中的笔掉落到地上,他停止了呼吸。在人生的最后五个小时里,他忍受了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克服了我们无法估量的困难。这真是:
四、情感升华:
同学们,这位可敬的老人竟这样离开了人世,他走的是那样匆忙,竟来不及擦去身上淌出的血;他走的又是那样艰难,忍受了我们无法想象的痛苦。此时,凝视着卡尔施密特博士的墓碑,你想说些什么?
师: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如鸿毛。卡尔·施密特博士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重于泰山的真正含义。其实像他这样的科学家还有很多,课后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下节课汇报。
四年级下册《血染的实验报告》教案
篇二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血染的实验报告》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血染的实验报告》教案
教材简介:
《血染的实验报告》是四年级下册的精读课文,课文主要写了芝加哥自然博物馆研究员、著名的动物学家卡尔·施密特博士以生命作为代价,进行了一次特殊的实验,完成了一份血染的实验报告,为人类的科学事业留下了宝贵的资料,赞颂了施密特博士为了科学事业贡献出宝贵生命的伟大精神。
设计理念:
以读为媒介,搭建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桥梁。引领学生在品读语言文字的同时,用心灵去体验、感悟科学家的崇高品格。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老科学家为了科学事业而献出宝贵生命的伟大精神。
3.认识本课生字。
教学重点:
理解“透、盘、吐、蜷、抬”几个描写毒蛇动作的词,并能准确运用。
教学难点:
通过对文章细节描写的理解,体会老科学家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教具准备:
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和电子白板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来看一个词语“血染”解释,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文意。
2.检查生字。
燥热 噪音 花岗石 蜷 捐躯 殷红
读准这些词语,老师相信同学们再读课文时一定会更加流利。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精读感悟。
1.看视频,问:想到哪个词?现在就请同学们到课文中找一找,课文是怎样描写这种南北洲毒蛇?(指名读)
2.请画出描写毒蛇动作的词语(透、盘、吐、蜷、抬)
3.从这些动词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4.蛇这样凶猛,谁能通过你的朗读来展示?
5.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在做实验的时候,施密特博士不小心被蛇咬伤了。被蛇咬之后,实验室里空无一人,在求救无果的情况下,施密特博士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6.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不”字后的标点符号?表明感情怎么样?(坚定、强烈)
7.那么你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你来试一试。(生读)
8.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动物学家,施密特博士当然知道被毒蛇咬伤意味着什么。他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也没有懊恼无法和亲人做最后的道别。而是要记录这次特殊的实验?你是怎样理解特殊这个词的?
9.默读4—5自然段
要求:用“——”勾画出博士所做的实验记录的内容。
再用“ ”画出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记录的,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
(1)师:谁来说一说你所画的第一处记录。
生:“体温很快升到了39.5℃……胃剧痛……”
师:你们中的很多人都曾经发过高烧?什么感觉?
生:发热、头痛、四肢乏力、浑身酸痛,很想睡觉。师:然而施密特博士想到过休息吗?为什么?
(2)博士是在什么情况下继续坚持记录的呢?
课件出示“汗水在他那布满皱纹的脸上……但他还是
顽强地记录着
师:能说说读完这段话的感受吗?
师:此时我们仿佛看到了那老人痛苦的表情,博士一手捂着肚子,一手艰难地记录,汗水不住地往下淌,打湿了实验报告。我们被这一幕感动了。谁能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这一部分。(生读)
(3)师:施密特博士忍受着这样的剧痛继续记录着,那么他所做的第二处记录是什么?
(4)师:真让人心痛呐!时间啊,你过得快一点,让老人别在忍受这样痛苦;时间啊!你过得慢一点,让老人完成最后的心愿吧。可惜,时间听不到我们的祈求。谁来读一读这段话?
师:你从哪里感受到老人记录的艰难?你能再读一读这句话吗?
(5)师:疼痛不断加剧,记录越来越费劲。但是施密特博士没有放弃,他艰难的写下了最后的记录?
师:读完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
师:施密特博士,七窍流血,浑身乏力,还不忘写下这最后的感觉。
10.我们回头再看这份珍贵的实验报告。你发现什么?从这些省略号中你能读出什么?
11.在被蛇咬伤五个小时后,博士手中的笔掉落到地上,他停止了呼吸。在人生的最后五个小时里,他忍受了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克服了我们无法估量的困难。
四、情感升华。
同学们,这位可敬的老人竟这样离开了人世,他走的是那样匆忙,竟来不及擦去身上淌出的血;他走的又是那样艰难,忍受了我们无法想象的痛苦。此时,凝视着卡尔施密特博士的墓碑,你想说些什么?
师: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如鸿毛。卡尔·施密特博士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重于泰山的真正含义。其实像他这样的科学家还有很多,课后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下节课汇报。
篇三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血染的实验报告》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老科学家那位科学事业无私奉献的伟大 精神。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文章细节描写的理解,体会老科学家那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2、理解“透、盘、吐、蜷抬”几个动词,并能准确运用。
教学准备:
南美洲毒蛇的录像画面。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有关南美洲毒蛇的录像。同学们,看到这些画面,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2、打开书看课文是怎么描写这种蛇的。
3、齐读这句话。(投影出示) “这条蛇非常大,是灰色的,蜷在笼子中,像盘着的绳子,足有五六圈儿,小小的脑袋抬得高高,细长的舌头不时吐出来,三角眼透出令人恐惧的凶光。”
4、多么可怕的毒蛇,不少人因被它咬伤而死去。为了研究抗御这种毒蛇的办法,造福人类,许多科学家用它来做实验,想揭开其毒性的秘密。卡尔·施密特博士就是其中一位。但不幸的是,在用这种毒蛇做实验的时候,他不小心被蛇咬伤了。那是怎样的情形啊,请大家放声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二、自由读文,了解内容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练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交流认识的生字和多音字。
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读音、语气、停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3、指名接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件什么事?
三、抓住重点段落,读懂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明确要求。练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不动唇、有速度、能思考。标记出文中关键的词句。思考:课文哪几段具体写了博士做记录的情景?
2、重点句子解析。
“施密特先生觉得伤口剧烈地疼痛,四肢麻木,身体不能动弹,他知道自己中了蛇毒……” 毒蛇咬人时,咬坏肌肉,同时放出毒液。蛇毒多为神经性毒液,毒性强。毒液,先麻醉神经,使人身体不能活动,继而使身体器官丧失功能,最后脑部充血而死。卡尔·施密特博士作为研究蛇的动物学家,当然懂得这些常识。当他感觉到伤口剧痛,四肢麻木时,清楚中蛇毒了。
3、他想:“完了,难道就这么死去吗?不!我应该再做些什么……” 这段关于施密特被蛇咬后的心理描写,真实地刻画出老科学家牺牲前的心态。他知道中毒了,在打不通电话后,他知道没人能救他,结果只有一个,就是“死”。但是,多年科研实践锻造出的坚毅、奉献的品格使他临危不惧。他认为自己被蛇咬,正是一次特殊的实验——用自己身体做实验品进行“蛇咬伤生理反应的课题实验”。于是他果断而坚定地在心中说“不”,要“再做些什么……”这里用省略号,使人不言而喻,就是记录蛇咬伤后的生理现象与感受,为后人留下研究资料。这些心理,是老科学家坚持记录直至牺牲的强大的内驱力,是他高尚人格的反映。
4、“在被蛇咬伤5个小时以后,卡尔·施密特博士手中的笔落在地上,他停止了呼吸。”
“5个小时后”,足见时间之长。可以想象,在漫长的时间里,老科学家该忍受了多么大的痛苦,也可猜到老科学家的实验记录该多么艰难。读者联系上文不难知道,他记下了体温的变化,器官功能的变化,血液的变化,体力的变化等等。这是在疼痛中的记录,是在知觉逐渐消失中的记录。卡尔·施密特是多么坚强的科研工作者,有多么崇高的令人折服的品格!句子不直接写“死了”,而写“手中的笔掉在地上”,表明老科学家科研至死,坚持记录到生命最后一刻,也反映作者不忍用“死”这个字眼去记叙可敬的科学家。
四、指名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读第4、5自然段。
说说“看”到实验室内发生的一切,你烈感的受是什么?针对“像往常一样”这个词重点讨论;
1、这次实验真像往常一样吗;
2、哪些方面的确像往常一样;
3、为什么博士能在这个实验中表现得像“往常一样”;
五、激情提升,延伸表达。
这份资料将为研究毒蛇作贡献,这是用生命换来的,所以课文作者发出这样的赞叹——齐读最后一句话。
六、延伸课文,适当拓展
1、把自己最想对博士说的一句话写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深刻体会老科学家那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3、认识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深刻体会老科学家那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2、认识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说说“看”到实验室内发生的一切,你烈的感情是什么?
二、小声读课文。 小组内讨论
1、这次试验真得像往常一样?
2、那些地方确实像往常一样?
3、为什么博士能在这次试验中表现得“像往常一样”?
三、全班交流互动。
四、同桌互动。
说说施密特博士的哪些行为最使你感动。
五、完成课后选择词语填空。
六、认读生字。
1、容易写错的字:博
2、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都是左小右大,结构安排要合理。
七、作业
找一些为科学事业做出贡献,甚至献出生命的科学家的故事来阅读。
篇四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血染的实验报告》课件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透、盘、吐、蜷、抬几个描写毒蛇动作的词,并能准确运用。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老科学家为了科学事业而献出宝贵生命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对文章关键词句的理解,体会老科学家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关于施密特被蛇咬后的心理描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血染的实验报告》,请同学们齐读课题。那么谁来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细读课文,感悟精神
感受毒蛇凶猛
那么,这究竟是一条怎样的毒蛇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自由读文,在文中找一找。生读描写毒蛇的一部分
1、出示课件1:这条蛇非常大,是灰色的,在笼子中,像着的绳子,足有五六圈儿,小小的脑袋得高高的,细长的舌头不时出来,三角眼出令人恐惧的凶光。
2、学生填空。填动词
师:这些填的都是什么词?从这些动词中,我们能读出什么?
3、朗读指导(指名读、齐读)
体会博士的精神
过渡:真是一条可怕的毒蛇啊。用这样的毒蛇做实验,实验过程必定危机四伏,靠近它的人随时有被咬伤的可能,不幸的事就这样发生了,凶猛的毒蛇一口咬伤了卡尔。施密特博士,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找出博士被咬伤后是怎么做的?并把自己的感受写在句子或段落旁边。(自由读)学生汇报;
a句:施密特拼尽全力把蛇捉住,重新放进笼子里,锁好。抓住“拼尽全力”“锁好”两个词语感受博士受伤后依然想到是——别人)指导朗读。
b句:施密特先生觉得伤口剧烈地疼痛,四肢麻木,身体不能动弹,他知道自己中了蛇毒,连忙抓起身旁的电话,却打不通,身边又没有别人,他想:“完了,难道就这么死去吗?不!我应该再做些什么厖”他的头脑十分清醒。他摸到一卷绷带,把伤口包好,拿出实验记录本,心想:“我应该把这次特殊的实验记录下来。”(体会读、指名读,范读、再次体会读、指名读、齐读)
这个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不”字后的标点符号?指导朗读。
c句:他把体温计夹在腋下,抬头看看手表,把每分每秒的感觉都写下来,像往常一样认真、仔细地记录着:“体温很快升到了39.5°c······胃剧痛······”汗水在他那布满皱纹的脸上淌过,脸上的肌肉不断地抽动。
师:这次试验和往常一样吗?(一样、不一样。)
请大家默读课文第3、4、5自然段,自己找找问题的答案。哪些地方不一样?一样的又是什么?学生找回答、指导朗读时间依然不紧不慢地走着,……在被蛇咬伤5个小时以后,卡尔·施密特博士手中的笔掉落到地上,他停止了呼吸。这位可敬的老人去世了。……,使抢救被蛇咬伤的人的研究工作前进了一大步。这是怎样的五个小时啊?
生回答
三、情感升华
(音乐起,渲染氛围)
师:同学们,这位可敬的老人竟这样离开了人世,他走的是那样匆忙,竟来不及擦去身上淌出的血;他走的又是那样艰难,忍受了我们无法想象的痛苦。此时,凝视着卡尔施密特博士的墓碑,你想说些什么?
是啊,这位可敬的老人以生命为代价,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科学财富。所以说这真是是一份——(血染的)实验报告啊!
总结:同学们,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卡尔施密特博士的一生就是重于泰山的一生,是光彩的一生,无私奉献的一生。让我们也珍惜每一天,为自己心中所怀揣着梦想而奉献出你全部的力量吧!
四、作业
小练笔:写学习本文的读后感。
板书设计:
血染的实验报告
拼尽全力认真仔细
无私奉献顽强
篇五 四年级语文下册《血染的实验报告》课件
四年级语文下册《血染的实验报告》课件篇一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老科学家那位科学事业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文章细节描写的理解,体会老科学家那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2、理解“透、盘、吐、蜷抬”几个动词,并能准确运用。
教学准备:
南美洲毒蛇的录像画面。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有关南美洲毒蛇的录像。同学们,看到这些画面,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2、打开书看课文是怎么描写这种蛇的。
3、齐读这句话。(投影出示)“这条蛇非常大,是灰色的,蜷在笼子中,像盘着的绳子,足有五六圈儿,小小的脑袋抬得高高,细长的舌头不时吐出来,三角眼透出令人恐惧的凶光。”
4、多么可怕的毒蛇,不少人因被它咬伤而死去。为了研究抗御这种毒蛇的办法,造福人类,许多科学家用它来做实验,想揭开其毒性的秘密。卡尔·施密特博士就是其中一位。但不幸的是,在用这种毒蛇做实验的时候,他不小心被蛇咬伤了。那是怎样的情形啊,请大家放声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二、自由读文,了解内容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练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交流认识的生字和多音字。
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读音、语气、停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3、指名接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件什么事?
三、抓住重点段落,读懂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明确要求。练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不动唇、有速度、能思考。标记出文中关键的词句。思考:课文哪几段具体写了博士做记录的情景?
2、重点句子解析。
“施密特先生觉得伤口剧烈地疼痛,四肢麻木,身体不能动弹,他知道自己中了蛇毒……”毒蛇咬人时,咬坏肌肉,同时放出毒液。蛇毒多为神经性毒液,毒性强。毒液,先麻醉神经,使人身体不能活动,继而使身体器官丧失功能,最后脑部充血而死。卡尔·施密特博士作为研究蛇的动物学家,当然懂得这些常识。当他感觉到伤口剧痛,四肢麻木时,清楚中蛇毒了。
3、他想:“完了,难道就这么死去吗?不!我应该再做些什么……”这段关于施密特被蛇咬后的心理描写,真实地刻画出老科学家牺牲前的心态。他知道中毒了,在打不通电话后,他知道没人能救他,结果只有一个,就是“死”。但是,多年科研实践锻造出的坚毅、奉献的品格使他临危不惧。他认为自己被蛇咬,正是一次特殊的实验——用自己身体做实验品进行“蛇咬伤生理反应的课题实验”。于是他果断而坚定地在心中说“不”,要“再做些什么……”这里用省略号,使人不言而喻,就是记录蛇咬伤后的生理现象与感受,为后人留下研究资料。这些心理,是老科学家坚持记录直至牺牲的强大的内驱力,是他高尚人格的反映。
4、“在被蛇咬伤5个小时以后,卡尔·施密特博士手中的笔落在地上,他停止了呼吸。”
“5个小时后”,足见时间之长。可以想象,在漫长的时间里,老科学家该忍受了多么大的痛苦,也可猜到老科学家的实验记录该多么艰难。读者联系上文不难知道,他记下了体温的变化,器官功能的变化,血液的变化,体力的变化等等。这是在疼痛中的记录,是在知觉逐渐消失中的记录。卡尔·施密特是多么坚强的科研工作者,有多么崇高的令人折服的品格!句子不直接写“死了”,而写“手中的笔掉在地上”,表明老科学家科研至死,坚持记录到生命最后一刻,也反映作者不忍用“死”这个字眼去记叙可敬的科学家。
四、指名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读第4、5自然段。
说说“看”到实验室内发生的一切,你烈感的受是什么?针对“像往常一样”这个词重点讨论;
1、这次实验真像往常一样吗;
2、哪些方面的确像往常一样;
3、为什么博士能在这个实验中表现得像“往常一样”;
五、激情提升,延伸表达。
这份资料将为研究毒蛇作贡献,这是用生命换来的,所以课文作者发出这样的赞叹——齐读最后一句话。
六、延伸课文,适当拓展
1、把自己最想对博士说的一句话写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深刻体会老科学家那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3、认识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深刻体会老科学家那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2、认识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说说“看”到实验室内发生的一切,你烈的感情是什么?
二、小声读课文。小组内讨论
1、这次试验真得像往常一样?
2、那些地方确实像往常一样?
3、为什么博士能在这次试验中表现得“像往常一样”?
三、全班交流互动。
四、同桌互动。
说说施密特博士的哪些行为最使你感动。
五、完成课后选择词语填空。
六、认读生字。
1、容易写错的字:博
2、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都是左小右大,结构安排要合理。
七、作业
找一些为科学事业做出贡献,甚至献出生命的科学家的故事来阅读。
四年级语文下册《血染的实验报告》课件篇二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透、盘、吐、蜷、抬几个描写毒蛇动作的词,并能准确运用。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老科学家为了科学事业而献出宝贵生命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对文章关键词句的理解,体会老科学家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关于施密特被蛇咬后的心理描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血染的实验报告》,请同学们齐读课题。那么谁来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细读课文,感悟精神
感受毒蛇凶猛
那么,这究竟是一条怎样的毒蛇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自由读文,在文中找一找。生读描写毒蛇的一部分
1、出示课件1:这条蛇非常大,是灰色的,在笼子中,像着的绳子,足有五六圈儿,小小的脑袋得高高的,细长的舌头不时出来,三角眼出令人恐惧的凶光。
2、学生填空。填动词
师:这些填的都是什么词?从这些动词中,我们能读出什么?
3、朗读指导(指名读、齐读)
体会博士的精神
过渡:真是一条可怕的毒蛇啊。用这样的毒蛇做实验,实验过程必定危机四伏,靠近它的人随时有被咬伤的可能,不幸的事就这样发生了,凶猛的毒蛇一口咬伤了卡尔。施密特博士,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找出博士被咬伤后是怎么做的?并把自己的感受写在句子或段落旁边。(自由读)学生汇报;
a句:施密特拼尽全力把蛇捉住,重新放进笼子里,锁好。抓住“拼尽全力”“锁好”两个词语感受博士受伤后依然想到是——别人)指导朗读。
b句:施密特先生觉得伤口剧烈地疼痛,四肢麻木,身体不能动弹,他知道自己中了蛇毒,连忙抓起身旁的电话,却打不通,身边又没有别人,他想:“完了,难道就这么死去吗?不!我应该再做些什么厖”他的头脑十分清醒。他摸到一卷绷带,把伤口包好,拿出实验记录本,心想:“我应该把这次特殊的实验记录下来。”(体会读、指名读,范读、再次体会读、指名读、齐读)
这个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不”字后的标点符号?指导朗读。
c句:他把体温计夹在腋下,抬头看看手表,把每分每秒的感觉都写下来,像往常一样认真、仔细地记录着:“体温很快升到了39.5°c······胃剧痛······”汗水在他那布满皱纹的脸上淌过,脸上的肌肉不断地抽动。
师:这次试验和往常一样吗?(一样、不一样。)
请大家默读课文第3、4、5自然段,自己找找问题的答案。哪些地方不一样?一样的又是什么?学生找回答、指导朗读时间依然不紧不慢地走着,……在被蛇咬伤5个小时以后,卡尔·施密特博士手中的笔掉落到地上,他停止了呼吸。这位可敬的老人去世了。……,使抢救被蛇咬伤的人的研究工作前进了一大步。这是怎样的五个小时啊?
生回答
三、情感升华
(音乐起,渲染氛围)
师:同学们,这位可敬的老人竟这样离开了人世,他走的是那样匆忙,竟来不及擦去身上淌出的血;他走的又是那样艰难,忍受了我们无法想象的痛苦。此时,凝视着卡尔施密特博士的墓碑,你想说些什么?
是啊,这位可敬的老人以生命为代价,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科学财富。所以说这真是是一份——(血染的)实验报告啊!
总结:同学们,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卡尔施密特博士的一生就是重于泰山的一生,是光彩的一生,无私奉献的一生。让我们也珍惜每一天,为自己心中所怀揣着梦想而奉献出你全部的力量吧!
四、作业
小练笔:写学习本文的读后感。
板书设计:
血染的实验报告
拼尽全力 认真 仔细
无私奉献 顽强
四年级语文下册《血染的实验报告》课件篇三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老科学家为了科学事业而献出宝贵生命的伟大精神。
3.认识本课生字。
教学重点:
理解“透、盘、吐、蜷、抬”几个描写毒蛇动作的词,并能准确运用。
教学难点:
通过对文章细节描写的理解,体会老科学家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教具准备:
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和电子白板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来看一个词语“血染”解释,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文意。
2.检查生字。
燥热 噪音 花岗石 蜷 捐躯 殷红
读准这些词语,老师相信同学们再读课文时一定会更加流利。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精读感悟。
1.看视频,问:想到哪个词?现在就请同学们到课文中找一找,课文是怎样描写这种南北洲毒蛇?(指名读)
2.请画出描写毒蛇动作的词语(透、盘、吐、蜷、抬)
3.从这些动词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4.蛇这样凶猛,谁能通过你的朗读来展示?
5.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在做实验的时候,施密特博士不小心被蛇咬伤了。被蛇咬之后,实验室里空无一人,在求救无果的情况下,施密特博士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6.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不”字后的标点符号?表明感情怎么样?(坚定、强烈)
7.那么你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你来试一试。(生读)
8.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动物学家,施密特博士当然知道被毒蛇咬伤意味着什么。他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也没有懊恼无法和亲人做最后的道别。而是要记录这次特殊的实验?你是怎样理解特殊这个词的?
9.默读4—5自然段
要求:用“——”勾画出博士所做的实验记录的内容。
再用“”画出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记录的,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
(1)师:谁来说一说你所画的第一处记录。
生:“体温很快升到了39.5℃……胃剧痛……”
师:你们中的很多人都曾经发过高烧?什么感觉?
生:发热、头痛、四肢乏力、浑身酸痛,很想睡觉。师:然而施密特博士想到过休息吗?为什么?
(2)博士是在什么情况下继续坚持记录的呢?
课件出示“汗水在他那布满皱纹的脸上……但他还是
顽强地记录着
师:能说说读完这段话的感受吗?
师:此时我们仿佛看到了那老人痛苦的表情,博士一手捂着肚子,一手艰难地记录,汗水不住地往下淌,打湿了实验报告。我们被这一幕感动了。谁能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这一部分。(生读)
(3)师:施密特博士忍受着这样的剧痛继续记录着,那么他所做的第二处记录是什么?
(4)师:真让人心痛呐!时间啊,你过得快一点,让老人别在忍受这样痛苦;时间啊!你过得慢一点,让老人完成最后的心愿吧。可惜,时间听不到我们的祈求。谁来读一读这段话?
师:你从哪里感受到老人记录的艰难?你能再读一读这句话吗?
(5)师:疼痛不断加剧,记录越来越费劲。但是施密特博士没有放弃,他艰难的写下了最后的记录?
师:读完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
师:施密特博士,七窍流血,浑身乏力,还不忘写下这最后的感觉。
10.我们回头再看这份珍贵的实验报告。你发现什么?从这些省略号中你能读出什么?
11.在被蛇咬伤五个小时后,博士手中的笔掉落到地上,他停止了呼吸。在人生的最后五个小时里,他忍受了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克服了我们无法估量的困难。
四、情感升华。
同学们,这位可敬的老人竟这样离开了人世,他走的是那样匆忙,竟来不及擦去身上淌出的血;他走的又是那样艰难,忍受了我们无法想象的痛苦。此时,凝视着卡尔施密特博士的墓碑,你想说些什么?
师: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如鸿毛。卡尔·施密特博士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重于泰山的真正含义。其实像他这样的科学家还有很多,课后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下节课汇报。
篇六 四年级科学操作实验报告
湘教版四年级科学操作实验报告1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整体学习兴趣高,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差。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比较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们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 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围绕“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开展探究活动。安排了“植物的一生”、“翩翩雌与雄”、“位置与运动”、“力与运动”、“物质的变化”、“整理信息,让我们发现更多”六个主题单元,共设计了44个活动。
“植物的一生”:根据植物一生所经历的过程安排教学内容,通过种植、观察、记录、整理信息等活动,使学生了解植物一生所经历的过程,发现植物生长变化规律。
“翩翩雌与雄”:教材以植物的繁殖与动物的繁殖、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两条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引领学生通过观察、实验、阅读活动了解生物繁殖的方式。对于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探究方式以接受式探究为主。
“位置与运动”:通过观察、描述、游戏、实验、测量、统计分析等活动,引领学生发现:描述物体位置时需要用到参照物、方位和距离3个因素;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用到参照物、位置、方向和快慢(速度)
“力与运动”:首先通过游戏、体验等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在生活中力无处不在;然后通过试验、游戏、测量、统计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弹力、重力、摩檫力。
“物质的变化”:首先在帮助学生建立物质的变化分为可逆的变化与不可逆的变化的概念;然后指导学生认识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物质,渗透化学变化的概念;最后,综合前面所学进行应用,同时渗透物质守恒的原理。
“整理信息,让我们发现更多”:回顾本学期整理资料的活动,归纳总结整理资料的方法。激励学生在后继的探究活动中继续应用这些方法整理信息。
四、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六、教学进度表
周 次 教 材 内 容第一周播撒希望的种子第二周小苗快快长 第三周开花结果
第四周花开花落为哪般
第五周
第六周
第七周
第八周
第九周
第十周
第十一周
第十二周
第十三周
第十四周
第十五周
第十六周
第十七周
第十八周
第十九周
第二十周
湘教版四年级科学操作实验报告2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经历感受重力的活动,能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对重力的方向进行猜想并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
2、大胆猜想重力的产生与什么有关,能用资料查询和阅读的方式将重力与地球引力对应起来并初识牛顿的万有引力学说。
3、能制定研究计划设计实验探究不同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大小,初步练习估测生活物品的重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敢于猜想,尊重证据,实事求是,愿意合作与交流。
2、从牛顿研究苹果落地的故事里懂得要善于思考、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科学知识
1、知道地球表面附近物体所受到的地球引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知道万有引力的存在。
2、初步了解身边常见物体的重力一般是多少。
教学准备
1、牛顿研究苹果落地的场景图,儿童提水、抛石子等关于重力现象的动画课件或图片,绘制一个供全班交流汇总使用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2、准备好学生分组实验的材料:支架、细线、钩码、圆筒式弹簧测力计。
学生准备:玩具小车、钢笔、苹果等小物体。
课时安排
本课安排2课时,第1课时完成活动1的教学,第2课时完成活动2的教学。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本课导入时,教师可以先板书课题,然后提问学生:谁知道这个课题里面所包含的故事,给同学介绍介绍。
二、活动——感受重力
1、学生体验:提水、抛石子等
教师应及时从中梳理出“向下”这个词来,帮助学生从众多现象中找到“下落”的规律并形成对重力方向的猜想。
2、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
① 用带重物的细线固定在支架上,固定支架观察它们受到重力后朝哪个方向。
② 数次调整支架的倾斜角度,再观察重物朝向哪个方向。
得出结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3、学习重力产生的原因
首先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猜想,如果学生当中有说出“地球引力”的,教师可提供一些材料让学生进行验证性实验。例如,在前面做实验用过的支架上改吊一些别的物体,并再次倾斜支架,继续观察重物朝哪个方向;或者就用细线拴一石块,摇晃石块并观察石块静止后朝哪个方向。但是,尽管这些实验可以间接证明地球引力的存在,学生依然不能由此得出肯定的结论。这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资料查询和阅读“指南车信箱”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三、活动——重力的大小
1、明确研究主题——身边常见的不同物体的重力有多大呢?
2、接着,指导学生针对准备好了的材料(钩码、玩具小车、钢笔、苹果等小物体)分组制定研究计划。应要求小组活动人人参与、个个动笔或动手。教师应及时掌握情况并给予必要的技能指导,包括计划内容是否齐全、记录表栏目是否科学、统计图是否标好了刻度、材料是否便于测量等。
注意:如果被测物体超出了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必须调换。
3、学生动手测量:测量时,要提醒学生正确使用测力计,可以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要分工合作,要如实记录等。
4、制成统计图
5、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交流。以苹果为例,可以一边出示苹果一边说它重力的大小,使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苹果的重力大小一般在多大范围内(通过多次进行这样的测量练习,可以增强学生的估测能力),然后师生一起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的汇总。
湘教版四年级科学操作实验报告3
一、[教材分析]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湘教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声音》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本课在本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通过第一课《听听声音》的学习,学生知道了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但不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本课在第一课的基础上来研究、探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为后面《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控制声音》等课的探究活动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由两个活动“观察发声的物体”和“自制小乐器”两部分组成。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研究时就要比较一下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让学生从中探究发声物体的共同特征。这两个活动是发展学生关于“声音的产生”的科学概念的一系列有结构的探究活动,目的不仅是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和描述发声体的状态,在大量的科学事实的观察和描述的基础上建构“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科学概念。
二、[学生分析]
在进行本课学习前,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肯定有自己的想法,因为学生通过自身的生活经验、不同的信息渠道获得了一些声音的知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是由外力的作用,但这不是主要原因,有外力不一定能产生声音(如拉橡皮筋就不能发出声音),更主要的是物体必须发生振动。通过课前了解,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孩子们认为是物体敲打、碰撞、摩擦等原因产生了声音,这是他们对声音的最初认识。这些学生的认识和理解仅仅停留在声音是由敲、拍、拨等外力作用下产生的,而并未真正关注物体本身的变化,即振动。对物体振动产生了声音这个概念,即使有学生讲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际上他们的认识也是很模糊的。在探究声音产生的观察实验中,学生关注的往往是动作的本身,而不是发声物体的变化,特别是物体之间摩擦也能听到声音,学生很难看到物体是否发生了振动,因此很难进行科学的概括和抽象。
三、[设计理念]
通过对以上的分析与思考,我们认为本课的教学应尊重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展开观察实验活动,引导学生从相同现象的观察中进行抽象和概括,实现认识上的跨越。为此我设计时安排这么几个循序渐进的活动:①利用已有经验使物体发声,提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②观察、收集发声物体的变化特点,获得“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的初步感性认识;③通过更多物体,采用实证与反证结合进一步证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的。
四、[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声音也会停止的。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和不发声物体的状态,并对这一现象进行积极思考,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2)通过创设情景质疑-—猜想假设-—观察实验-—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之中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掌握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推测结果-—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等思维方法。
(3)在动手实验过程中,通过用看、摸、听、说等方法进行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观察、实验、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六、[教学模式选择]
为了能够顺利完成整个探究活动,我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把它分为四个部分: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二、提出假设,实验探究;验证猜测。三、巩固提高,拓展延伸;四、总结评价。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运用看、摸、听、说多种方法观察发声物体的特点,并对发生物体与不发声物体进行观察比较,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在这节课教学中,我先“扶”后“放”,始终贯穿小组合作实验、观察、对比、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采用引出问题——提出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方法,努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七、[多媒体的使用]
1、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提供创设问题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维。
2、利用课件出示本节课实验记录表及探究结论,突出重点。
3、利用展示平台展示各小组的实验记录表,便于学生相互交流,形成正确的认识,得出科学的结论。
八、[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羊角锤、铁钉、小木板、洗衣刷、音叉、装水的水槽,砂纸 学生分小组准备:音叉、乒乓球、装水的水槽、小鼓、彩色纸屑、小瓶水、口哨、 橡皮筋、实验记录表。
[课时安排]一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用羊角锤在小木板上钉铁钉。
问:刚才看到老师做了什么动作?你们听到了什么?
(钉铁钉,敲打铁钉发出的声音)
(2)、老师出示洗衣刷,砂纸,请一位学生演示用刷子在砂纸上来回刷。
问:刚才看到了这位学生做了什么动作?你们听到了什么?
(用刷子在砂纸上来回刷,听到了较响的沙沙声)
(3)、播放多媒体课件“丰富多彩的声音”。小鸟欢快鸣叫、哗哗的流水声、咚咚的鼓声--------
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物体都能发出声音,我们也不时地在听各种声音,那么,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猜测声音产生的原因,作出假设
(1)提问:谁来大胆的猜一猜究竟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学生回答:敲打、摩擦、撞击、弹拨、风吹、乐器发声、语言说话)(板书)
(2)谈话:刚才同学们所说的都是自己的一种看法,一种猜测。世界上许多伟大的发现都源于猜测。而要想知道声音究竟是不是因为敲打、摩擦、撞击、弹拨、碰撞等原因产生的,就要通过我们今天的观察与实验才能知道。
[设计意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富有情趣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教学创造最佳的学习氛围,通过创设情景敲铁钉,邀请学生参与活动,聆听丰富多彩的声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音叉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 介绍实验材料
(1)介绍并演示实验仪器:音叉
a、音叉——这是一种用钢制成的u形的实验仪器,用橡胶小槌轻轻敲击它就会发出声音。
b、使用方法:在使用音叉的时候,手要握住音叉柄,用小槌敲击音叉的上端。(教师示范)
c、学生尝试用音叉。
2、学生开展活动:
(1)、教师提出实验要求(课件打出实验要求):请各组分工协作,想办法让音叉发出声音来,每个人制造声音, 声音不要太大,看谁想的办法多,交流你们的方法,说说物体在发声时你有什么发现?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把实验现象记录在报告单上。
①用橡胶小槌敲击音叉,让音叉发出声音,然后将音叉迅速轻轻靠近水面,或者靠近静
止不动的乒乓球,仔细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学生回答,教师同时板书:音叉在振动,引起水花四溅、有波纹、有水泡、乒乓球弹开
②我们让音叉发出声音后,用手摸摸或将音叉轻轻贴到脸上,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觉?学生回答,音叉在振动教师同时板书:麻、痒)
③当我们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时,听一听音叉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④说一说音叉在不发出声音时的状态和发出声音时的状态。(学生回答,教师同时板书:音叉在不发出声音时是平静的、静止的、不动的音叉发出声音时的状态是颤动的、动态、振动)
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音叉产生的声音是音叉在振动(颤动)时发出的。 刚才我们用哪些研究方法一起做了关于音叉的实验?(学生回答:看、摸、听、说) 下面我们就要用这些研究方法去研究队鼓、橡皮筋、小瓶水、口哨不发出声音时的状态和发出声音时的状态。
探究活动二:其它物品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谈话:请同学们看看你们的实验桌,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实验物品。谁来说一说都有些什么?学生介绍实验材料:小鼓、橡皮筋、小瓶水、口哨。你能想办法让它们发出声音吗?
2、学生分组实验
3、教师提出实验要求
(1)、将彩色纸屑放在小鼓鼓面上,敲响小鼓时小纸屑会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2)、吹响口哨时,口哨里的小珠子会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4、学生操作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5、小组汇报实验发现。
6、交流汇报实验现象,用实物投影仪向全班展示实验记录表
重点说说实验物品在发出声音时和不发出声音时的状态
7、得出结论,总结方法
①得出结论:所有的物体在不发出声音时处于静止的状态,在发出声音时处于振动(或颤动、摆动、晃动、摇动)的状态。所以,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或颤动、摆动、晃动、摇动)产生的。(课件打出)
教师适时引导:通过实验研究,同学们发现物体发出声音时的状态有的颤动、有的摆动、有的晃动你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正确,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一个更加科学、更加准确的词语来代替这些词语呢?那就是——振动。
讲解:科学家发现,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会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我们把这种运动叫做振动。(出示课件:振动。)
湘教版四年级科学操作实验报告
52位用户关注
29位用户关注
95位用户关注
89位用户关注
15位用户关注
94位用户关注
25位用户关注
14位用户关注
12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