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报告 > 报告范文
栏目

技术调查报告(十五篇)

发布时间:2024-03-24 热度:79
技术调查报告

篇一 技术调查报告19400字

为全面了解我市道路运输市场发展现状,理清车辆技术和维修市场管理思路,创新行业管理理念,树立行业形象,引领车辆技术和机动车维修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促进道路运输业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根据河南省交通厅道路运输局《关于开展“车辆技术和机动车维修市场管理”》专题调研及《“道路运输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协助调研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处及时成立了

调研领导小组,抽调骨干人员,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按照查实情、找问题、理思路、转观念、提措施、谋发展的总体思路,全面了解我市车辆技术和机动车维修市场管理现状,找准发展中突出的问题和矛盾,梳理管理观念和工作重点,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方式,广泛征求行业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这次调研活动共向运输企业、维修企业、运输车户、汽车检测站和社会各界发放调查问卷850份,收回801份。其中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调查问卷279份,机动车维修市场管理调查问卷220份,道路运输市场诚信体系建设运管机构调查问卷50份,道路运输诚信体系建设道路运输企业调查问卷261份,市县(区)召开各类座谈会9次。经汇总整理和平时市场监管过程中掌握的情况,较全面的反映出我市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和维修市场管理的现状。城市公交车辆和出租车还未纳入市交通部门管理,不在这次调研活动范围。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市机动车维修市场的基本情况

市目前道路运输车辆81905台,机动车维修企业(户)314家,其中一类28家,二类107家,三类179家.从业人员4172人,其中工程师18人,技师30人,高级工1101人,中级工1193人,初级工58人,各类维修及检测设备7253台,维修救援206人,救援车辆76台,全市年维修能力484476台次。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站7家,从业人员162人。年检测能力255000台次,实际年检测能力114739台次。从整体看,市辖区内一、二、三类机动车维修企业门类齐全,车辆各类维修在当地均可完成。市五个县、市均有一家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保证了车辆检测维护及时方便的进行。基本上满足了社会和道路运输车辆的需要。汽车维修业的发展壮大,为我市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据统计,全市机动车维修市场和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市场为社会解决就业岗位6500个,年产值约9.6亿元,有效拉动社会消费增长,为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二、市机动车维修市场管理和车辆技术管理的主要做法

(一)机动车维修市场管理的主要做法

1、严把市场准入关口。按照《机动车维修企业开业条件》,对新增机动车维修企业逐项对照审核,有效阻止不符合资质条件的维修企业进入市场。对现有的维修企业,达不到规范要求的,通过年度质量信誉考核逐步得到完善,有效促进了维修企业在规模和档次上的提升。

2、严格维修企业经营行为的监管。从全省开展机动车维修市场整顿活动起,在全市的维修企业中,对进厂检验、过程检验、竣工检验、维修材料单、维修合同等有关原始凭证实行备案制度,各类制度统一制作上墙,维修工时、收费标准、质量保证期、服务承诺、投诉电话等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有效的规范了维修市场的经营行为。

3、鼓励汽车4s、3s店的发展。由于汽车4s、3s店的内部的规范管理,服务质量、人员的培训、专业化的技术水平等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为行业管理部门加强维修市场的监管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和推动作用。我市行业管理部门鼓励有实力的一、二类维修企业发展4s、3s店。近两年来全市发展汽车4s、3s品牌店20家,为维修市场注入了新的技术力量,保障了社会新车型的维修需求。

4、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升人员持证上岗率。按照开业标准,新批一、二类维修企业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不到60%、三类维修企业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不到40%的均实行先培训后开业,对现有的维修企业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不到规定要求的,限期整改,年度达不到要求的降低质量信誉等级。目前全市维修从业人员持证率已达63.1%,保证了每家一、二类维修企业,具有总质量检验员、质量检验员1—2名,价格结算员1名,主要工种基本上保证有1名中级工以上的技术人员,为提高维修服务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积极推进机动车维修救援网路建设。按照河南省交通厅道路运输局《关于印发〈“96520道路运输公共服务热线”管理制度(试行)〉的通知》和《关于促进我省机动车维修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意见》的文件精神,我市积极开展机动车维修救援网络建设。目前,全市共20家维修企业开展了维修救援服务,维修救援人员206人,救援车辆76台,机动车维修救援服务覆盖市辖区(县)。另外,还有其他企业加入了上海大众公司、北京大陆、北京蒙迪尔、华夏、省广播电台等救援服务网络,基本满足了我市维修救援需要。机动车维 修救援网络的建设,全天候为社会提供服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普遍提高,树立了良好的行业形象。

6、加快汽车快修业的发展。一是在现有一、二类维修企业人力资源、设备资源的基础上开展快修业务,对一些小修业务建立绿色通道,随到随修。二是汽车4s店开展快修业务,抽调专人负责快修业务,鼓励4s店质保期满后的维修服务,走出4s店,简化繁杂的各种手续,开展快修服务。三是采取预约或上门维修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服务要求。

(二)车辆技术管理的主要做法

随着各级政府对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我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逐步完善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制度,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为市近几年道路运输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其主要做法和工作经验有以下几个方面:

1、紧紧围绕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的关键环节,切实搞好道路运输安全保障工作。按照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性修理的原则,管理部门严格车辆技术管理,加大对道路运输车辆强制维护的监管力度,对不按时进行维护检测的车辆坚决处罚,以来,漏检漏维车辆明显减少,大大提高了道路运输车辆上线检测率,目前定期上线维护检测的在营运车辆保持在98%以上,有力的保障了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的可靠性。

2、加大对道路运输车辆进行二级维护维修企业的管理力度。为了做好车辆技术保障工作,市处在全市维修企业中,根据企业设备条件、技术力量、社会信誉等方面择优筛选了44家作为道路运输车辆的定点维护企业,取消了3家达不到从事二级维护业务资质条件的维修企业的资格。市处按照国家《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18344)标准,统一制作板块下发到从事二级维护的企业上墙公示,由全社会来监督的企业的作业行为,并且不定期对二级维护企业作业情况和竣工合格证使用情况进行抽查。近两年对5家违规企业进行了处罚或限期整改处理,规范了二级维护作业行为。

3、长期在外经营的车辆,委托外省市监管。为了做好对道路运输车辆的技术监管,不留管理空档,对于长期在外地经营的车辆,由市处开据委托函,委托当地运管部门实施监管,车辆回原籍时带回在外地维护检测竣工合格证和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报告单,有效的填补了因监管缺失而造成的漏洞。

4、认真做好车辆技术等评工作。为了杜绝不合格车辆参与道路运输经营活动,严格按照《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的评定要求》的规定对不符合技术等级要求的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跨区经营的旅客运输车辆及时淘汰或调整运营线路,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5、严格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检测经营行为的监管。为了牢牢抓住车辆技术管理的关键环节,我们把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检测行为,作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把车辆技术安全的最后一道关口,定期对检测站的检测设备联网情况、检测报告单签发、档案管理及检测行为等四个方面进行检查,对存在问题的检测站责令限期整改,有效保证车辆技术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促进了二级维护企业作业质量的提高。

三、市机动车维修市场及车辆技术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机动车维修市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汽车拥有量的不断增加和道路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汽车维修市场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市区、县到乡镇和交通主要干道两侧,已初步形成了以一类企业为骨干,二类企业为基础,三类企业为补充,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内容齐全的汽车维修网络。

虽然通过近几年省市运政管理部门大力加强市场整顿,规范管理和诚信体系建设措施落实,维修市场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全市道路运输业和维修市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维修市场结构复杂、布局不合理,与保障社会的需要相差甚远。目前市维修企业呈现一类维修企业90%、二类维修企业70%、三类维修企业80%集中在市、县郊区,机动车维修保障能力呈现出过剩的局面,而乡镇二类以上维修企业较少,保障能力明显不足。三类维修企业在市区遍地开花,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实力弱、效益差等特点。特别是市区沿街路边摊点已发展过剩。由于多种因素制约,维修市场布局缺乏长期规划,三类维修业户盲目增长,一方面维修保障能力过剩而另一方面县、乡镇汽车维修难等矛盾比较突出,能力结构和布局不合理,不适应维修需求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加之无证、超范围经营的无序冲击,各汽车维修企业价格竞争十分激烈。

2、工程技术人员数量不足,从业人员素质跟不上社会发展需求。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伴随着汽车维修业的兴起和发展,吸纳了大批的从业人员,许多不能接受继续教育的初、高中生和企业下岗人员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了维修市场,这些从业人员缺乏专业培训,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专业知识、维修技能、职业道德远远跟不上市场发展需求。目前,全市四千多名维修人员中,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不足40%,而且受过中等以上文化程度教育或专业技校毕业的所占比例不足20%,全市维修从业人员中具有汽车专业高级职称的没有一人,具有中级职称的只有18人,技师30人,除部分4s店维修技术骨干定期参加厂家培训外,大部分从业人员技能均为师傅带徒弟形式,自由式摸索中提高,成才周期长,现代的检测设备、维修设备只能由少数人操作,大部分技工只能从事普通车辆的维修。维修过程中比照师傅传授方式,过份依赖经验判断故障,盲目拆卸零件,没有完善的作业程序,工作效率和维修质量得不到保证,往往容易产生质量纠纷。技工人员素质的偏低严重阻碍了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影响了维修企业整体质量的提高。

3、维修市场监管缺少有效手段,不正当竞争影响维修市场的健康发展。一是无证、超范围经营者影响维修市场健康发展。目前全市三类维修企业经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审批的企业有179家,而没有经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许可,但经过工商部门许可从事汽车配件经营又不同程度地参与汽车维修业务的门店有数百家,这部分门店人员成份复杂,经营方式多样,有些以销售配件形式经营,有些是集中在汽配城集约经营,经营者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欺诈消费者、使用伪劣配件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缺少必须的检测设备,维修质量没有保证,维修质量纠纷调节难度大,市场监管阻力大。二是维修价格不正当竞争,影响维修市场的健康发展。机动车维修企业均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争抢车源,相互杀价。三类维修业户超范围经营,造成市场恶性竞争。一类、二类企业投入资金量大,资金回报周期太长,没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无力更新检测、维修设备,进行技术改造,造成长期维持着现有的厂房、经营场所,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的局面,影响了维修市场的健康发展。三是市场监管缺乏有效手段。自从取消维管费后,机动车维修发票不再由行业主管部门发放,部分维修企业不经行业主管部门审批就可以申领营业执照,感觉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不再是主管部门,认为平时的监督检查是给企业找麻烦,不配合管理。尤其一些县区削弱了市场管理力量,人员充实到其他岗位上,有些县区维修股只设一人,有些干脆由主管领导负责,存在领导重视不够,监管不到位的现象。

4、维修企业人员培训落实难,持证率低。近年来,随着国家《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的颁布实施,省、市运输管理机构加大了对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的监管力度,机动车维修人员培训工作得以加强,持证上岗率与前几年相比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机动车维修企业对管理部门组织的培训积极性不高,培训工作不好落实。按照《机动车维修业开业条件》,持证上岗率必须达到60%,一类维修企业从业维修工作人员多的100人,少的也在40-50人,二类企业多的20-30人,少的也在20人左右,培训费用占其利润不小的份额,维修企业不愿出资。维修工认为给老板干活,自己出费用参加培训,很多人员不情愿,培训工作不顺畅,培训人员落实难。二是培训机构的培训水平不高。目前中国的汽车行业发展很快,加之中国的汽车品种繁杂,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电子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很快,培训机构的教学人员跟不上汽车技术的发展变化,教学内容还局限于老车型、老技能,培训没有针对性,实用性不强,这是组织培训难的原因之一。三是机动车维修市场竞争激烈。维修企业间相互挖墙角,企业一方面想留下人才,但又怕技术人才流失参加技能培训不积极。另外,就市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沿海地区和一些大城市相比,工资待遇较低,维修技术人员工资差别很大,一部分维修技术人员在当地经过几年磨砺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后跳槽到外地发展,当地留不住技术人才。四是由于国家对汽车维修行业部分工种缺少职业技术评定标准,汽车喷漆、钣金、电工等培训很难实施,这些工种在机动车维修行业的地位比较重要,维修企业和从业人员对此类培训要求还比较迫切,矛盾较为突出,作为市级运政管理机构无力解决。四是三类维修业户从业人员无证上岗现象突出。从市的情况看,三类业户大部分分布在市、县郊处道路的主干线,车流量较大的道路两侧或汽车配件销售地。经营场所、维修设备简陋,经营业户没有长期经营的打算,绝大部分属于无证经营,维修人员大多是学徒工或技术力量不强的维修人员,工作环境、工资待遇很难栓心留人,人员培训难度很大,继续教育更无从谈起。

(二)、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国家制定的《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中将汽车维护分为日常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其中二级维护是由专业的维修企业实施,属于强制维护,必须按期进行,二级维护检测也是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进行道路车辆技术管理监管的重要手段。按照其“视性修理、强制维护”的原则进行车辆技术管理,在调研中我们认为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车主对二级维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二级维护检测积极性不高。目前从事道路运输的车辆基本上均属个人所有,车主为了发挥车辆效益的最大化,通常一部运输车辆聘用几个驾驶员,人员休息,车不停运,平时的日常维护很少进行,车辆出现问题时才集中进行修理,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由于运输市场供大于求,能找到长期货源很不容易,许多车主认为只要能跑就不维护,有时宁愿超期接受罚款,也不愿意放弃挣钱的机会。

2、二级维护作业项目与收费失调,存在只收费不维护或偷减作业项目。根据《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要求,二级维护作业项目全部完成至少需要30几个工时,按照目前市场工时定价收费需-3000元,而河南省财政厅、交通厅1998年制定二级维护的收费标准为120元,这样的收费根本不足以完成所有的作业项目,维修企业干着赔本买卖进行维护,二级维护只能流于形式。个别企业只图效益,不讲质量,不讲社会效益,只收费不维护或任意减少规定作业项目,弄虚作假,只要交钱就给车主开据维修竣工合格证的现象时有发生。

3、道路运输半挂车辆漏维漏检问题突出。随着国家提倡发展大型运输车辆、多轴运输车辆,近年来半挂车数量增长迅速。挂车是否按牵引车的维护周期进行维护、检测、等级评定,没有明确规定,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在监管过程中无法可依。目前市从事道路运输的半挂牵引车按照规定的周期,每年维护四次,挂车每年二次。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时挂车和牵引车为同一有机整体,存在机件磨损、消耗或报废的现象,挂车维护的间隔时间过长。这种情况长期下去,将会给道路运输埋下安全隐患。

4、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监管乏力。无论是《道路运输条例》还是《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都要求运管机构加强对维修企业和综合性能检测站的监管,但是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维修市场的监管缺少必要的手段,实际上靠道路运输管理部门管理只能流于形式,打击只收费不维护、虚假维护行为,执法难度大,难以落实。对维修市场和综合性能检测站监管是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管理部门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匮乏,而上级主管部门又很少举办有关培训和讲座,致使管理力量薄弱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是监管落实不到位的原因之一。

(三)、机动车维修救援网络发展存在的问题

机动车维修救援网络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维修保障能力的体现。通过近几年的实施存在以下问题:

1、机动车维修救援企业独立运作,各自为战是维修救援的主要形式。维修企业救援围绕固定的车型进行服务。例如4s店维修救援只服务于自己的品牌车辆,对于其他车型,维修技术力量、检测设备不能满足维修救援的需要。

2、维修救援没有规范的收费标准,收费随意性很大。

3、维修救援缺少操作规范,存在安全隐患。

4、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发展救援网络扶持力度不大,无相关配套政策支持措施。

(四)、汽车快修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汽车快修业的开业资质条件没有法规依据,管理部门审批许可操作困难。

2、快修店设备简陋。由于缺少规范的开业条件,被一些三类维修业户利用进行超范围经营,或被无证经营者打着快修的旗号使用伪劣配件欺诈客户,维修质量难以保证。

3、政府在汽车快修服务方面政策支持不够。汽车作为当今社会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急需汽车快修服务深入社区或大型住宅区以实现方便快捷维修服务,适应人们快节奏的生活,而政府在市政规划中这方面表现为空白,汽车快修服务难以深入百姓日常生活。

四、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管理情况

(一)、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基本情况

我市目前有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7家,其中经省技术监督部门许可7家,按照国家《汽车性能检测公司通用技术条件》gb/t17993-标准,全部达到规定要求,检测仪器设备取得省技术监督局cma认证资质,在省技术监督局核定范围内经营,从事汽车检测业务,取得省技术监督局安检机构和省交通厅道路运输局检测员上岗资质。按照国家《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规定项目和《道路运输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及《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规定的标准进行检测,严格按照省物价部门规定的标准收取检测费用,出具全省统一的检测报告单,按规定建立了一车一档的综合技术档案。

(二)、检测站管理工作的主要做法

1、认真落实持证上岗制度,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从事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为了保证综合性能检测人员熟练掌握有关检测项目、检测程序、检测方法,市运管处统一组织分期分批进行全面培训,经考试95%以上的人员取得上岗资格,确保汽车检测有序进行。

2、为规定的检测项目各种信息数据符合检测标准,对检测质量和数据实行质量负责制。

3、监管部门定期对检测站的经营行为、收费标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进行抽查,发现不规范的行为及时责令改正。

(三)、检测站管理存在的问题

1、大部分车户对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的检测项目不了解,看不懂检测报告单,车主不能实施有效的监督。

2、由于受检测设备条件限制,一部分特种运输车辆,不能上线检测,只能依靠目测和路试的方法进行,不能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3、个别检测站内部管理有漏洞。检测系统软件管理不严格,让虚假检测或不上线检测行为有机可乘。

4、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实行的是社会化经营,市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市场发展迅速,除集体企业投资建设七家监测站外,另有两三家民营企业投资兴建综合性能监测站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汽车监测站的数量已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如果任其发展,势必像维修市场一样呈现恶性竞争局面,出现虚假检测,给道路运输车辆安全行驶埋下祸根。

5、监管力量薄弱。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由技术监督部门行政许可,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只根据其检测能力对营运车辆进行委托检车,不具有行业监管职能,手段有限。另外,对汽车检测站检测行为的监管,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就目前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管理力量来讲,无论专业知识还是技术能力对其检测能力和检测过程都很难实施有效的监督。

五、推动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和机动车维修业健康发展的整体思路、建议及工作措施

(一)、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的建议及政策措施

1、建议修订《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中不符合汽车技术进步的有关内容。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长足进步,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有些机件总成不需要拆件检修维护或是使用超出期限后没有维修价值的机件,应根据不同车型的技术参数,制定科学合理的间隔期限和维修项目,以保证二级维护的针对性。制定低速载货汽车、三轮载货汽车的维护、检测标准。低速载货汽车、三轮载货汽车参与道路运输的经营活动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长期脱离车辆技术管理给道路运输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关维护检测标准,以便行业主管部门实施有效监管。

2、建议调整二级维护的收费标准。我省现行的二级维护收费标准是1998年制定的,我市严格按照此标准执行。按照目前二级维护项目规范要求,收费标准明显偏低。为维护劳动与报酬的合理性,应适当上调二级维护收费标准。

3、制定完善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范,尤其是费税改革后部分脱离出运输公司的车辆的技术管理,制定严格的监管措施,避免长期漏检漏维。

4、加大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监督力度。实施监测设备微机与管理部门微机联网,实时监控,有效监督检测行为。

(二)、机动车维修市场管理的建议及政策措施

道路运输业的快速发展,给汽车维修市场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针对目前全市维修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应采取转变管理和服务意识、控制总量、合理规划、积极引导汽车救援和快修服务发展,进一步整顿市场经营行为等措施,突破现行的管理思路,开辟新的管理途径,努力提高维修质量,强化服务和行业自律,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引导维修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促进汽车维修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1、增强管理和服务意识,统筹规划,促进机动车维修业城乡共同发展。随着车辆的日益增多,汽车维修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将越来越多。政府汽车下乡政策的出台,农村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急需维修服务保障。作为管理部门应当适应行业发展形势,从根本上转变服务观念,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积极引导城市过剩的维修力量向维修力量不足的乡镇地区转移。对维修业户的发展进行必要的调控,在实行市场调节的同时,也要实行一定的行政管理,建设合理的维修服务网络。要根据交通部对汽车维修业的发展纲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地的汽车维修行业近期、中期、远期发展规划,有计划地开展工作,认真落实上级有关政策,保证维修市场供求保持平衡,达到总量控制的目的。在布局方面,科学规划发展市、县、乡维修厂、点,做到归类、归点、归片,以满足广大车主和过境车辆的修车需要,形成市区县有一、二类汽车维修作业能力,重点乡、镇达到二级维修作业能力,边远乡镇有三类维修作业能力的布局。彻底解决当地车主因地势偏、修车难的问题。

2、严格资格审核,把好市场准入关。一是要严格按照《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国家标准对新开业户进行审核,加强开业前的培训、指导。同时,要加大法律、法规、国标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汽车维修国家标准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让所有运输经营业户的维修人员认识法规的重要性,提高合法经营意识,以促使其按标准修车,依法经营。严格依照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罚,对条件较好的业户加以引导,对条件较差的业户坚决予以取缔,形成良好的汽车维修市场氛围。二是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汽车维修行业管理和发展规划。积极引导现有的一、二类汽车维修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实际引进先进技术、人才和加大投入,不断完善设备、设施,使其上规模上水平,改变“脏、乱、差”的形象。坚持并引导企业走强强联合、连锁经营,提高汽车维修行业的科技含量和维修质量。三是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尽快出台汽车快修业的开业标准,为加强市场管理提供有力的法规依据。

3、加强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一是要建立汽车维修行业管理与政府劳动部门管理相协调的汽车维修技工等级培训考核管理机制。尽快出台汽车维修技工(汽车电工、喷漆、钣金等工种)等级评定的有关标准,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和培训质量。二是要通过对从业人员年度诚信考核,促进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推动从业技术人员对汽车维修高新技术的应用,及时掌握现代汽车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适应汽车工业技术快速发展。三是要加强对维修行业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主要学习行业法规、检测诊断技术和质量管理知识,以增强法制、质量意识和提高行业管理水平,建设一支具有较好的政治素质,较高的技术业务知识的汽车维修管理队伍,为汽车维修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4、加强监督力度,规范经营行为。以维修市场治理整顿活动为契机,重点对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倒卖竣工出厂合格证、未按时参加年度审验等违法违章行为进行稽查和处理。并与工商部门密切协作,实行联合执法,打击一批无证非法经营、占道修车、配件经营部修车的“钉子户”,净化市场环境。严格执行各项规定,尤其要制止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严厉打击乱收费和使用假冒伪劣配件,欺诈蒙骗车户的违规行为,树立良好的经营信誉。严格落实汽车维修合同签订和质量保证期、服务承诺制度,对违反有关规定进行维修,出现严重质量事故,在社会上造成一定影响的企业和人员,不能姑息迁就,必须坚决取缔,予以公开曝光。

5、引导,促进我市维修业品牌建设。引导企业转变发展观念,加快维修业品牌建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增加技术投入,更新设备,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组建起点高、技术含量大的企业进入市场,促使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增强竞争力。并要因地制宜,审时度势,根据企业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扬长避短,找准企业发展的突破口,走专业化发展的路子,以专业化的优势参与竞争,占领市场。

6、完善行业管理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建设。督促维修企业要重视建立健全进厂、过程、竣工检验制度、合同维修和出厂合格证制度。积极引导大型维修企业创造条件,做好准备,取得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以优良的质量求效益,求发展。同时,要充分发挥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功能和作用,强化车辆技术管理,确保技术状况良好,为道路运输安全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7、建立诚信机制,完善信誉考核制度。根据我市机动车维修业的发展状况,必须做到发展与监管、规范与诚信并举。一是建立完善公告制度。在近年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完善公告制度,要求维修企业要按照有关要求,要在维修业户接待室公示企业工时单价、维修报备程序、维修经营许可证、诚信经营信息。积极引导汽车消费者如何正确选择维修企业,了解和掌握维护自我消费权益的方法,为消费者创造良好的修车环境。二是要充分利用汽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制度的实施,严格实行记分制管理,行业管理部门可结合违章处罚,包括通过投诉渠道取得的信息和证据对违规行为进行的处罚,对违规的企业进行记分,并直接反应到年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和各项资质评审中,与汽车维修企业的经营资格相联系,促使经营者自觉遵章守纪,

8、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应有的作用。协会的行业管理工作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则,以维护国家利益、行业利益为出发点,以开展各种服务为重点。作为行业管理部门,首先要积极引导协会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协会作用,把一部分行业管理的职能转移到协会中去,建立完善行业自律机制,进一步强化行业自律,净化维护维修市场的经营秩序。并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沟通信息,提供咨询,调查研究,使行业主管部门能够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和行业发展方向,为上级交通主管部门决策和制定规划提供依据,促进维修市场健康发展。其次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抵制个别保险公司理赔不到位、理赔要回扣、欺诈车户的违法行为,弘扬社会正气。

总之,要通过这次调研活动,积极探索适合全市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和机动车维修市场管理的方法和措施,逐步建立门类齐全、供需协调、规范经营、诚实守信、平等竞争、服务及时、保证质量并且与经济发展、区域布局、环境保护相吻合的现代汽车维修服务网络体系。

本次调查主要反映了中小企业对于服务器领域相关新技术的认知和使用情况;七成受访用户拥有的服务器数量在50台以下,6成受访企业拥有自己的机房,it基础架构建设初具规模。

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企业用户所面临的综合性挑战是:在外部压力加大、it预算紧缩的情况下,既需要想法设法降低成本,又要不断优化it基础架构,提升it运营和管理效率,同时控制好各种风险。调查也表明,中小企业用户最关心的it痛点问题主要集中在“系统性能、it资源利用率和tco成本”等三个方面,it生产方式正在从过去的粗放式转向集约化,集群、虚拟化等技术得到青睐。

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it投资决策比以往更加复杂,投资更加谨慎,近4成用户的服务器数量增长幅度低于10%,近3成的用户几乎没有添加服务器,明显低于往年的增长速度

企业管理是一个老话题,但管理如何细化,制度如何硬化,手段如何强化,长期以来却没有解决好。烟台汽车制造厂几年来通过运用计算机网络和统一的财务软件,积极探索企业内部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一体化管理,活化了资金,加强了监控,促进了企业管理的深化、细化和硬化,其经验值得借鉴。

一、一个困难的企业为什么花钱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来加强管理

烟台汽车制造厂是一个拥有2600名职工、3.2亿元资产的中型企业,主要生产轻型汽车、农用运输车和拖拉机。1993年以来,该厂产品销售收入虽然逐年增加,但经济效益却大幅下滑,生产经营日趋困难。面对日益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企业感到原有经验式的管理模式、落后的管理手段和不透明的信息反馈机制已非常不适应新的形势,迫切需要应用现代计算机网络和统一的财务软件进行管理创新。

一是成本的核算与控制迫切要求企业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由于汽车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繁多,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以往靠会计人员手工劳动,连续几天几夜工作也只能算出大概的综合成本,难以及时准确地制定出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价格。企业曾多次出现新产品投产后,才发现新产品的设计成本过高,价格无法为市场接受而被迫停产的情况。

二是资金的核算与管理迫切要求企业利用计算机进行控制。该厂销售环节占用的资金余额上亿元,大多以发出商品的形态存放在全国各地的430多个经销商处,企业难以及时、准确掌握各销售点上的存货变动情况,账物不符、账账不符的问题时有发生,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坏账风险难以防范。1995年该厂曾组织十多名会计人员历时一年,与各经销商核对发出商品和应收账款,发现企业本身的账簿记录差错1100多笔,仅发出商品的潜亏损失即达数百万元之多。在储备资金的管理中,传统的手工操作只能提供库存材料、备件的账面价值总量,但具体材料、备件的存放时间、库存数量却不掌握,致使存货超储、积压、损坏等情况非常严重。企业盘点时曾发现仓库中的三角带可满足企业10余年的生产需要。

三是薄弱的基础管理迫切要求企业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强化。从企业内部看,基础数据缺乏,材料消耗定额、工时消耗定额不准,谈不上实施精细生产,挖潜降耗,也无法对生产车间、销售部门、采购部门和仓储部门实施科学的考核。特别是财务信息滞后于物流信息和市场变化信息,再加上数据常常失真,决策者难以及时了解掌握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和内部各种资源的配置情况迅速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

四是企业各项规章制度迫切需要利用计算机手段进行硬化。过去规章制度只是挂在墙上,写在本中,缺乏强有力的手段来保证制度的有效执行,有章不循、有章难循的弊端难以克服,道德风险无法控制,科学规范的管理程序难以硬化。

二、如何运用计算机网络和软件对企业管理进行深化、细化

1996年以来,该厂针对采购、仓储、生产、销售等环节信息不明、账目不清等突出问题,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以成本控制为重点,联合山东浪潮国强软件公司,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先后投资两百余万元开发了“烟台汽车制造厂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基于一台主服务器,在各个车间、仓库及生产、供应、销售、财务等各有关处室设立了46个工作站,将各子系统通过财务管理子系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做到了“信息集成、过程集成、功能集成”,实现了财务系统与销售、供应、生产等系统的数据共享,为企业提高财务资金管理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 财务管理子系统建立了统一的计算机平台,变多级核算为一级核算,一张原始凭证(销货发票、购货发票、入库单、领料单等)一次录入,仓库、车间、厂部的业务核算、统计核算、会计核算、凭证的制作、打印、各明细账、总账的登记全部由计算机一次自动完成,可以灵活地查询、统计和打印账表。

销售管理子系统与金税系统连接,利用金税系统录入和打印销售发票后,自动转入销售管理子系统,自动编制销售凭证,自动登记财务的产品销售、发出商品、应收账款、应交税金等账簿。同时可进行账龄分析和坏账估计,实现了销售业务管理与核算一体化。

采购管理子系统对采购订单、采购到货以及入库状况进行全过程管理,为采购部门和财务部门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自动完成对各种应付账款的登记、冲销以及应付账款动态变化状况。另外,该子系统还可以进行材料采购成本的考核与监督,非合同供应商、超过合同的采购价,软件系统可以自动警告,要求审核。

仓储管理子系统通过对各种存货的收、发、存业务进行核算,及时准确地掌握每件存货的耗用情况,把各类存货成本归集到各成本项目和成本对象上,为企业的成本核算提供基础数据,并动态反映存货资金的增减变动情况。

生产计划子系统根据生产计划和上月末实际库存情况,软件系统能按照装配物料清单计算物料的毛需求和净需求,自动运算出零部件采购计划、自制件的生产计划,将设计、工艺、生产制造并行交叉进行管理,实现了各种物流、业务流自始至终连贯起来的全过程管理。

成本核算子系统能够完成产品或零部件标准成本的制定,计算入库产成品或自制半成品的标准成本和标准成本差异,能够从价格成本差异和用量成本差异方面进行控制,为企业分析生产成本变动的原因提供了详细资料,为实施标准成本法和责任成本法提供了可能。

基础数据子系统可为生产计划系统提供工艺过程信息、产品结构信息,为成本控制提供工时定额和材料消耗定额标准信息,并能够通过装配物料清单自动读取采购发票的最新单价,瞬间计算出产品的材料成本,为产品投产决策提供第一手数据资料。产品开发人员能够随时计算出新产品的设计成本,为企业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手段。

三、取得的成效

1.提高了对薄弱环节的监控管理能力

从采购环节看,现在能够准确地掌握某一时段的采购品种、总量、该品种的上年采购单价、采购成本、当期采购单价等,从而能及时准确地计算出采购成本的降低额和降低率,计算出各部门的材料采购节约情况,并依此进行奖惩。这就使采购管理得到强化,仅1999年就节约采购成本900多万元。

从仓储环节看,系统可对各种库存零部件进行层层分解,一个汽车总成所包含的零部件可分解到7级直至螺钉。材料的编码、型号、规格、名称也都能在系统中得到明细的反映,不但可以从总额上反映储备资金占用情况,而且可以分品种统计每一种物料的超储备占用时间和超储备占用金额,并对原材料超储备占用实行自动报警,从而为控制存货成本、提高存货周转率、减少不合理的资金占用提供了可能。从销售环节看,通过该系统可随时查询存于各经销商处发出商品的型号、数量、时间、去向等详细资料,避免了发出商品长期被人占用或存放带来的损失。还可准确反映应收账款的账龄结构,有效地控制了应收账款的规模,减少了呆坏账损失。同时,通过计算机直接处理原始凭证,使应收账款的错账率几乎为零,解决了长期以来令财务人员头痛的往来账串户错账问题。

从成本控制环节看,系统方便快捷地提供了产品成本构成的详细数据,将标准成本控制与责任成本考核相结合,用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差异进行比较,作为对车间考核的依据,把成本控制真正落实到车间、班组和个人,使经济责任制考核有所依据,实现了由成本核算向成本控制的转变。

2.减少了资金占用

现在该厂可以全面掌握库存产品和发出商品的型号、数量存放时间,这就为及时盘活存量资产,避免库存商品长期存放的损失创造了条件。几年来,仓储部门适时处理积压商品车1245辆,回收货款2900万元;销售部门通过账龄分析,对应收账款的情况了如指掌,催收货款有理有据,使全国430个经销商的应收账款账龄基本控制在3个月之内,极大地降低了坏账风险;采购部门根据计算机自动报警系统的适时提示,积极清退生产上不需要的发动机、前后桥等十几种零部件存货,减少资金占用达553.2万元。

3.提高了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通过使用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的管理软件,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困扰企业的部门与财务、仓库与财务、仓库与车间、车间与财务信息沟通不畅、账账不符、账证不符、账物不符的信息孤岛问题,架起了财务信息与物流信息的桥梁。现在上至厂长、下至一般管理人员都可在自己的办公室内,根据自己的权限随时调阅所需的信息,以往的重要信息集中于少数关键岗位与个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计算机管理软件的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而且延伸了会计工作的领域,使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迈出了一大步。

4.促进了管理制度的硬化

通过使用统一的软件,将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硬化到计算机程序中,使生产经营行为得到了规范。现在不按制度规定的程序办,计算机就无法运行,即便是企业领导人,也必须在自己的权限之内严格遵守法定程序,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以往那种有章不循的情况在计算机铁面无私的程序前基本得到杜绝,大大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

四、几点启示

1.企业管理细化、深化要有新手段

企业管理工作做深、做细,必须有大量的基础数据作支撑。成本核算不准、消耗定额不清,规章制度就难落实,考核就无依据。但靠手工来加工、整理、传递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不仅速度慢、效率低,而且也不准确。因此,要解决管理上“手短”的问题,只有借助于计算机手段,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落后的管理方式,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成熟、微机的普及、操作技能的简单化以及企业管理人员观念的转变,企业运用计算机网络和统一的财务软件全面加强和改善管理的时机已经成熟。

2.管理的创新与提高决不仅仅是买新的计算机与软件

引入计算机技术改善企业管理,不仅仅是买几台新的计算机、联上网、装上新的软件,而是企业管理理念、内部财务管理体制、资金运作方式、生产组织形式等诸多方面的重大变革。因此,上到企业领导班子、下到全体员工都要更新观念,提高素质,勇于接受、采用新的管理手段,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和管理软件的作用,实现管理创新。

3.通过应用计算机程序可以提高资金监管的规范化水平

目前企业现有的各项管理和监督制度不可谓不全,规章条例也不少,但在实际执行中往往打了不少折扣。烟台汽车厂的做法表明,运用计算机网络和财务软件,可从两方面提高监管水平。一是把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尽量变成计算机的应用管理程序,从而把规章制度硬化。二是适时掌握企业经营中的资金与物流信息,从而可把事后的监管变为事中的监管。

4.加强企业管理要以财务管理为主线

财务信息是企业各类信息的交汇点,也是支撑经营决策的基础。企业运用计算机网络和管理软件要遵循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从国内许多企业的经验看,以财务管理为主线,从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生产管理由低到高的次序逐步推进计算机和软件的应用是可行的途径。企业要从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入手,以财务信息为主线,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的原则,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成,逐步建立起以财务成本管理____内部信息管理系统,为企业全面的科学管理打下基础。

市水库开发公司是1984年成立的市属水产养殖企业,生产项目集河蚌育珠、水库拦网养鱼和山地开发于一体,进行库区综合开发样板式经营,并建设库区综合开发示范基地,起带动和辐射的龙头作用。河蚌育珠生产为该公司主导产业,经近20年的生产、经营,形成一套科学的自繁、自育、自插、自养的生产体系,实行系列化、标准化生产,培养了一支技术力量较强的职工队伍,培育了近20个样式新颖、品质优良的珍珠产品,并总结出国内领先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为了解决我国目前普遍使用的淡水育珠蚌源——三角帆蚌,因近年来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日益枯竭,人工繁殖、培育的育珠蚌源又因近亲繁殖,种质退化严重,致使育珠蚌抗病力下降,成活率低,培育出的珍珠产品规格小,质量较差,珍珠生产效益低下,严重制约了淡水珍珠生产的发展等关键问题,为了提高养殖效益,该公司于1997年底引进世界优质淡水育珠蚌——日本池蝶蚌。多年来,在国家及省、市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下,实施科研项目,开展科技创新;建立示范推广基地,创立池蝶蚌品牌;发展产业化经营,培植壮大珍珠产业。使池蝶蚌产业成为市农业开发又一朝阳产业,也为我国淡水珍珠生产开辟了新的蚌源。公司现已建成以水库为基地,以池蝶蚌为依托,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带动库区群众并辐射周边市、县(区),进行以池蝶蚌养殖为主体,名特优水产品养殖和畜牧业、林果业等相结合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库区的开发利用,增加了农民收入,使公司发展成为首批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全省水产重点企业。

一、引进优质蚌源,调优品种结构

淡水珍珠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传统水产品,随着我国加入wto,贸易全球化已成为必然,这对我国珍珠行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目前,世界珍珠市场中,大规格、高档、优质珍珠饰品供不应求,但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的三角帆蚌由于种质退化严重,体形扁、体质瘦、育珠性能差,难以培育大规格、高档优质珍珠产品,致使我国的珍珠产量占世界95%,但产值仅占10%。这也长期困挠着该公司的生产发展。

池蝶蚌原产日本琵琶湖,是世界公认的优质淡水珍珠育珠蚌,日本以该蚌培育的珍珠享誉世界。池蝶蚌具有个体大、双壳鼓,外套膜发达、厚实,贝壳珍珠层厚,珍珠分泌能力强,所育珍珠大而圆,质量优等特点。有专家认为,中国淡水珍珠质量落后日本20年,其中,育珠蚌的因素落后日本10多年。

1997年底,市水库开发公司通过合资的客商——台商吕梁鉴先生,在全国率先从日本引进池蝶蚌原种亲蚌,这也是省水产行业首次直接从境外引进的水产物种。池蝶蚌良种的引进与推广应用,可改变我国淡水育珠蚌品种单一的状况,调优养殖品种结构,替代三角帆蚌培育优质珍珠产品,使我国淡水珍珠的质量与日本缩短10多年的差距。同时,可让三角帆蚌自然资源得到休养生息,重建优势种群,两种优质育珠蚌可交替使用,确保我国淡水珍珠产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二、实施科研项目,开展科技创新

新物种的引进,仅仅是众多工作的开端。由于国家间技术的封锁及生物物种的特殊性,池蝶蚌对新的生态环境的适应性、病虫害的防治技术、生物特征、育珠性能等诸多方面都必须进行重新认定。该公司一班人克服重重困难,通过自选课题和申报课题途径,组织自身科技人员和依托省内外科研院所开展技术攻关。

池蝶蚌1997年底引进,经过精心驯养、培育,1998年获得繁殖成功。自1998年开始,公司承担了省科技计划“池蝶蚌育珠性能及繁育技术研究”项目,通过池蝶蚌与三角帆蚌的育珠性能比较研究,得出了池蝶蚌育珠性能大大地优于三角帆蚌,具体表现在:池蝶蚌壳宽是三角帆蚌的1.23倍,外套膜是三角帆蚌的1.78倍,贝壳珍珠层是三角帆蚌的2.08倍,闭壳肌大,晶杆体粗、长。池蝶蚌生长快,抗病力强,成活率高;分泌珍珠能力强,培育的珍珠产品颗粒大,质量优。通过5年的研究,在小蚌繁殖、培育,育珠蚌手术接种、管理,生态防病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科技创新。形成了一套较成熟的池蝶蚌繁育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制定了“池蝶蚌育珠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和“池蝶蚌种质标准(企业标准)”,为池蝶蚌在我国育珠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依据。XX年2月,通过了由中科院水生所曹文宣院士任主任,上海水产大学首席教授、博导李思发教授和中科院动物所博导、中国贝类学会副理事长刘月英研究员任副主任,中科院水生所所长、博导桂建芳研究员及省内水产界知名专家、教授组成的鉴定委员会省级成果鉴定。与会专家一致肯定了池蝶蚌是优良的育珠蚌,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研究的成果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近年来,通过与大学建立技术依托关系,并与中国贝类协会,上海水产大学和省水产技术推广站进行技术合作与交流,先后完成了“池蝶蚌与三角帆蚌育珠生产对比研究”、“池蝶蚌抗病性研究”和“池蝶蚌种质标准(省地方标准)制定”等课题,通过了国家级品种检验、检测中心精密测量、分析,确定了池蝶蚌的体形、及其他与育珠性能有关的数据库,进一步证实了育珠性能好,珍珠产量高,质量优,养殖效益显著;池蝶蚌抗病性能强,养殖成活率高,尤其是近几年各地出现三角帆蚌大量死亡的情况下,池蝶蚌的成活率仍高达95%以上,表现出很强的抗病性能。XX年通过了国家良种审定,并被农业部列为XX年重点推广应用的5个品种之一。

三、建立示范推广基地,创立池蝶蚌品牌

池蝶蚌引种、驯养、繁育及育珠成功,只能说明该物种能适应当地区域生态环境且能显现其优良性状。要尽快产生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被广大养殖生产者接受并应用,因此,建立池蝶蚌养殖示范推广基地是最佳可行之举。该公司克服资金短缺、水面少等困难,在上级有关都门支持及指导下,通过租赁和联合开发等多种形式,建立池蝶蚌繁育、示范及推广基地。

目前,公司现已建成300亩池蝶蚌繁育基地,按照种质标准选育了10万只亲蚌和100多万只后备亲蚌,具有年繁殖小蚌1亿只的生产能力,并建成500多亩养殖示范基地,XX年推广养殖面积XX多亩。到XX年底,累计建设养殖示范面积1500亩,推广面积3万余亩,已显示出良种优势效益。

然而,曾几何时,我国历史上农业的一个良种既能带来一个产业的革命(如杂交水稻),有时生命仅芸花一显,其主要因素之一是缺乏品牌意识,只有做大做强一个良种的品牌,才能赋予其无限的生命力。因此,公司一班人认真总结并吸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根据自身的资源、技术、人力等特点,提出保种、选育池蝶蚌良种并提纯复壮,开展科技创新,提高技术含量和产品的附加值,建立自己的优势品种的品牌,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形成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群众。提出一是创品牌。要充分发挥池蝶蚌品种优势,加快池蝶蚌产业的发展,形成特色产业,创立池蝶蚌品牌。二是成品牌。要完善池蝶蚌良种场的基础设施,建立国家级池蝶蚌良种场,进一步搞好池蝶蚌种苗的选育和科技创新,使池蝶蚌发挥更大的良种效益,成为全国知名品牌。三是养品牌。要以国家级池蝶蚌良种场为基地,加大宣传力度,向全国推广应用,培育高档、优质珍珠产品,促进我国珍珠产业健康、持续发展。XX年,公司已向国家工商局申请注册了“池蝶”牌商标。XX年,农业部已批准池蝶蚌为国家引进国外优良品种项目(“948”项目),该公司将进一步做好池蝶蚌的引进和基地建设;XX年,农业部已批复建设池蝶蚌良种场,该公司将按照国家级良种场的标准,建设全国最大的池蝶蚌良种繁育基地和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向社会提供池蝶蚌良种和先进的养殖技术,大力推广应用池蝶蚌,替代三角帆蚌培育大规格、高档、优质珍珠产品,增强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使我国的三角帆蚌得到休养生息,重建优势种群,促进我国珍珠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四、发展产业化经营,培植壮大珍珠产业

为了使池蝶蚌的良种优势尽快转化成生产优势,培育高质量的珍珠产品,提高养殖效益和农民收入,该公司确定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道路,即以市场为导向,以水库为基地,以公司为龙头,以池蝶蚌为依托,以库区渔业生产经营为基础,以系列化服务为纽带,采用经济合作的方式,把农民与企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繁育、接种、管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模式。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加快池蝶蚌繁育、养殖示范基地和推广基地建设,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积极与科研院校的技术依托和技术合作等手段,使池蝶蚌培育珍珠的产业化经营得到快速发展,市水库开发公司也发展成为省首批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龙头企业和省水产重点企业,池蝶蚌培育珍珠的产业化经营已发展到我市相关县(区),培植壮大了我市的珍珠产业。

目前,该公司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各业务主管部门大力指导和支持下,正不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为池蝶蚌产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篇二 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调查报告5050字

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进贤县作为南昌特色经济板块,欠发达农业县区要实现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人才问题显得格外重要。按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安排,我们围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的课题,通过采取实地考察、座谈、走访等多种形式,深入县乡镇、卫生、文化、建设、教育、工业企业、科技、人事等部门开展调研,广泛征求有关方面对我县专业技术人员人才发展问题的意见和建议。调查中我们深感:专业技术人才的严重短缺,已经成为影响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已经刻不容缓。

一、我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潜在优势,全县人才队伍包括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为推动进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一)人才工作环境逐步改善。近年来,我县专业技术人才社会地位明显提高,基础条件逐步改善,成长环境逐渐优化。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人才问题的文件精神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了《进贤县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成立了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部专门成立了人才工作科,着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和公开、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制度,提高各类人员的素质。

(二)人才总量稳步增长。近年来,由于加大人才使用政策宣传力度,使得用人机制多样化,初步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县委、县政府加大了对优秀人才的招引力度、大专院校人才引进力度和现有人才的培训力度,人才总量呈逐年增加趋势,人才结构不断优化。

(三)人才市场运作逐步完善。我县人事、劳动部门近年来一方面抓人才培养和引进,一方面抓人才交流和输送,在人才市场运作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据调查统计,截止20__年底,全县人才队伍总量达到43072人,人才占人口总数比例为5.4%。其中:党政人才2139人,研究生学历39人、本科学历840人、大专学历997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3735人,专科以上学历达到43%;专业技术人才9837人,高级专业技术人才938人、中级专业技术人才4559人、初级专业技术人才4340人;技能人才15419人,技师8人、高级工567人、中级工587人、初级工1131人;农村实用人才11942人。20__年,全县人才需求状况。事业单位650人,其中研究生5人、本科生246人、大专生388人、大专以下8人;企业单位85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15人、本科41人、大专13人、大专以下15人。

二、我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1、人才总量仍然不足。近三年,我县面向社会招录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年龄30周岁以下的公务员145人、村官19人、“三支一扶”人员62人;县教育、卫生系统面向社会招收各类专业技术人才416人;各规模企业高薪聘请了博士6人,硕士10人。专业技术人才虽有增加,但与发展的要求相比,缺口仍然很大。截止20__年底,全县人才队伍总量43072人,占人口总数比例只有5.4%。县规模工业企业现有员工18000余人,但有相应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不足1000人。教育系统在编6280人,按师生比例计算,缺口400人左右。文化系统下属8个事业单位专业人才总量30人,所占比例仅为10%左右,急需引进文物管理、建筑绘图、编剧编导等方面的人才。

2、人才结构不够合理。一是地理分布不均。占全县总量70%的专业技术人才大多集中在县城。乡镇人才较为缺乏。如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很少,有些卫生院居然找不到合格的执业医生,老百姓不信任卫生院,有时即使看个感冒也要跑到县城医院来,对“看病难”问题提出新的挑战。教师都集中在县城及周边乡镇,致使这些地区学校严重超编,而北面偏远乡镇则编制未满。二是行业分布不均。目前全县工业企业单位在岗专业技术人员中,其中建筑安装、医疗器械、烟花鞭炮等行业总量大,而社会服务业、综合技术服务业占的比例很低。只有军山湖大酒店、金鼎大酒店有少数专技人员。三是单位分布不均,教育、卫生和党政群机关人才相对集中,占全县人才总量的75%,而从事实际经济活动的人才,尤其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更少。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专业人才年龄偏大,没有形成良好的替补梯队,存在青黄不接的现象。

3、高层次人才短缺。全县专业技术人才9837人,高级专业技术人才938人,不足1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大都集中在卫生、教育系统,工程技术系列的高级人才相对较少 。目前,我县卫生系统有专业技术人员1720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68人,占4%,中级技术职称人员403人,占23.4%,初级和初级以下职称人员1249人,占72.6%。教育系统人才总量6280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268人,占12.3%,中级技术职称人员3779人,占60%,初级技术职称人员1391人,占22%。

4、人才流失较为严重。虽然我们在吸引优秀人才服务的工作上做了大量的努力和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人才一方面流失严重,另一方面又难以招引。我县曾是江西工业十强县,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培养出来了大批优秀人才,由于企业改制等原因,这些人才外出谋生发展,人才流失比较严重。在前几年的公开招考中,我县部分单位部分专业如畜牧兽医等,因报名人数太少,达不到招考比例,不得不取消开考。欠发达的县情,决定了我县容人环境的不优,高级人才虽有引进,但因为他们离妻别子,加之生活单调,缺乏交流平台,年青的长则1-2年,短则1-2月,年长的也多难久留。再者在部分企业中,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中多有裙带关系,这也影响了企业正常的招人引人秩序。

(二)原因分析

1、重视人才理念不新。不少单位的领导对人才重视不够,没有把人才工作纳入到工作发展计划中去,存在着重设备更新,轻人才引进;重眼前效益、轻人才培训的现象。部分单位虽然在思想上已经一定程度地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但在现实中并没有真正重视人才、重用人才。在具体职位安排、增资加薪、奖金发放和福利待遇方面仍然重资历、轻业绩,重文凭、轻水平。在企业用人问题上,不少民营企业还是任人唯亲,对外来人才不放心、不放手,使人才难以施展才华。当然,也有一些单位处于无可奈何的局面,想要的专业技术人员要不来,退伍军人安置又不能不要,处境有些尴尬。

2、集聚人才环境不优。调查显示,我县引进人才、留住人才难,最重要的因素是综合环境差,并非待遇低下。进贤目前来看还是存在发展不够,总量不大的矛盾,存在基础不牢、投入不足等制约。因此人才发挥作用的平台少,吸纳和集聚人才的能力不强。同时由于经济欠发达、区位上没有优势,我县干部职工的工资待遇普遍偏低,生活环境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自然而然“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县畜牧局20__年从大专院校双向选择招聘3名专业人员,由于该单位待遇较差,其中2名未上班,1名半年后辞职。

3、使用人才机制不顺。一是人才管理机制僵化。表现为进口不通、出口不畅。由于事业单位控编控岗,造成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青黄不接,后备力量明显不足。而且我县退伍军人安置多补充到事业单位,其中绝大部分专业不对口,不能充实到技术岗位,大多基本上已经实现“军管”。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干部终身制、提拔容易降职难的现象始终未能打破,真正凭品德、知识、能力、业绩作为衡量人才标准,真正做到公正选人、科学用人的机制尚未形成,整个队伍缺乏生机和活力。二是企事业单位人员享受福利待遇标准差距较大,不利于人才向专业岗位转移。

三、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及对策

针对以上人才工作中存在的三方面制约,有关部门要切实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强化举措,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才工作整体水平,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

(一)更新人才观念,加强人才工作领导。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当今社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在新时期,人才工作尤其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用全新的思想观念引领人才队伍建设。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自觉把人才工作摆在党委和政府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制订人才工作规划,研究解决人才工作中的问题,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业、激发创造的良好氛围。要牢固树立“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的观念,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使用人才的主要标准,不拘一格选人才。对于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在校博士、硕士的引进要打破框框,放手引进,放心使用。要牢固树立大力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观念,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把人才资源建设作为摆脱贫困落后状况的一个重要抓手,坚持党政领导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五支队伍一起抓,推进人才资源整体性开发。同时,要教育引导干部群众更新择业观念,鼓励更多的进贤高校毕业生回乡就业。

(二)创新工作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人才工作的活力,根本在于体制机制。当前人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体制性障碍和机制不健全问题。要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构建党管人才新格局。通过大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和管理体制创新,努力消除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体制性障碍,最大限度地释放蕴藏于人才队伍的潜能,使人才工作在创新中不断获得新的生机与活力。作为经济欠发达、环境相对落后的地区,要以更灵活的政策,更大的投入,更宽松的环境来吸引人,留住人。要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加强城市设施配套,做大城市规模,做优城市环境。针对容人难的问题,可以设立专家楼,为专家交友、交流搭建平台,同时配套各类娱乐服务设施,对专家实行公寓化管理。要舍得下本钱,用精力,投感情,真正做到用感情留人、用事业留人,用待遇留人。要加大政府投入。由各级财政负担的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应坚持按时足额发放,确保基本生活待遇。要根据《南昌市科技投入条例》的有关政策规定,按当年财政预算支出1.1%的比例落实好科技三项经费投入。对于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要设立专门奖励基金(如科学技术奖励基金、文学艺术奖励基金、教育奖励基金等等),进行重奖。

(三)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人才队伍素质。要建立立体化的人才培育格局,为人才终身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逐步建立财政、单位、个人三方负担的教育投入机制,进一步加大培训投入的力度,定期组织各类人才到党校进行理论培训,并有组织地将优秀人才选派到有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大型企业、跨国企业进行培养锻炼,提高掌握先进管理知识、熟悉国际惯例、追踪先进技术的能力;以现代远程教育为依托,实施个性化、菜单式的继续教育,并建立相关评估体系;要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自主培养,着眼经济全球化、人才国际化的需要,抓紧培养一批关键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和工程技术的将才;以重点项目、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为平台,组织实施一批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要以增加总量、改善结构、提高能力为目标,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在培养教育中,既要重视有所成就的人才,更要关注具有潜力的人才,建设人才梯队,搞好人才储备。

(四)搞活人才流通,调优人才队伍结构。一要完善人才流动配置政策。实行人才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充分发挥组织人事部门的宏观调控职能,针对我县绝大多数专业技术人才专业不对口,学非所用的现状,强化人才奖励政策、优化人才服务政策;重点抓好双向选择制度、分配激励制度、流动用人制度、执业资格制度、岗位管理制度等,促进人才资源的最佳配置。对在艰苦行业、困难地区工作的专业人才,在职级评定、职务晋升、福利待遇等方面实行倾斜,鼓励和支持机关干部中优秀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以及有一定门路和经济头脑的干部离职到企业任职、领办或创办经济实体,鼓励和支持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镇、乡村任教。同时,放宽高校毕业生来我县的就业政策,储备优秀年轻人才。二要建立有利于人才流动的绿色通道。要加快无形人才市场建设,推动人才市场信息化,加快人才信息网和数据库建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引才、集才、聚才方面的作用,实现人才信息资源互通共享。三要改革用人机制,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强化企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严禁非专业人员进入业务部门(单位)工作。建立凡进必考、竞争上岗、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按照“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公开招考、按岗聘用、竞争上岗。逐步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和执业资格制度,推行人才社会化评价、制定政策,促进人才评价体系的规范化、科学化,真正落实用人单位职务自主聘任,实现职务能上能下。对业绩能力突出的人才,不受学历、资历、外语条件限制,可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对事业单位业绩能力突出的人才,适当放宽职称聘任职数限制,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篇三 关于教育技术应用情况调查报告1100字

2023年的1月,今年的寒假如期而至,在心中孕育了很久的想法终于要实现了,不乏有些激动,这个想法呢,就是对我的家乡和唐山市区的部分中小学校的教育技术应用情况及计算机开设情况进行调查,作为教育技术专业即将毕业的学生而言,这将是个极大挑战性的考验。

放假开始的前十天,我并没有立刻返家,而是在市区找了几个家教工作,为我的调查做了铺垫,于是对家教的几个孩子进行了访谈,回家后借助走亲访友之际,又对很多孩子进行了访谈,综合所有谈话内容,得出以下结果:

根据上级部门的指示及支持,几乎中小学的全部学校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但是运用情况各有不同。

从小学来看,城市中的实验小学比农村中的普通小学应用情况要好,私立学校为提高招生率,多媒体应用情况较公办学校要好,在部分学校中多媒体只是摆设,并无对教学产生作用。据学生所说,很多教师也接受了如何使用设备的培训,但都比较习惯原来的授课方式,不愿使用多媒体。在条件较好的实验小学中,在音乐、美术等这些艺术课中,多媒体的应用还算广泛,教师经常使用多媒体放音乐及美术作品,这比较吸引小学生的眼睛,易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相对省了些力气,具有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对于语文数学等被认为是主课的课程依旧是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而多媒体电脑被当成万能工具箱使用,如学生理解我好容易才过河和我不好容易才过河是一个意思,学生产生疑问,教师通过电脑在网络中查询,使学生对知识记忆深刻。虽然多媒体也表现出了它的作用,但应用还不是很广泛,没有最大限度发挥它的作用。对于计算机开设情况,条件好一点的实验学校在小学一年级就把课本发下来,在三年级左右就开设,从windows的最基本操作开始学习,而农村小学则从五年级才上计算机课,城市农村依然有很大差距。

从初高中来看,文科类做题海战术经常使用多媒体,它是个强大的工具,对于理科类完全可以应用几何画板、概念图等软件进行教学,但使用率基本为0,值得我们考虑为什么。计算机课程一般被看为是副课,每当快考试或是期中末考试来临时,计算机课就被作为自习课而停课。总体来看,初高中的教育技术能力也并不是很高,从学生的谈话中感觉电脑还是很远。

在中小学中,为了保证升学率,资历深的教师都被到高年级教学,而今年轻教师偏多。纵观学生对教师的反映,学生非常喜欢能和学生打成一片的教师,最讨厌那些满口大道理的教师,对于即将走出校门的我们,又如何面对形形色色的学生呢?

本次调查只反映了中小学教育中的部分问题,这也源于调查并不是很广泛,然而国家的发展靠教育,教育的发展要靠教师,我们要学会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发展教育,这才是作为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应该努力的方向。

篇四 技术站创新发展调查报告3500字

市水库开发公司是1984年成立的市属水产养殖企业,生产项目集河蚌育珠、水库拦网养鱼和山地开发于一体,进行库区综合开发样板式经营,并建设库区综合开发示范基地,起带动和辐射的龙头作用。河蚌育珠生产为该公司主导产业,经近20年的生产、经营,形成一套科学的自繁、自育、自插、自养的生产体系,实行系列化、标准化生产,培养了一支技术力量较强的职工队伍,培育了近20个样式新颖、品质优良的珍珠产品,并总结出国内领先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为了解决我国目前普遍使用的淡水育珠蚌源——三角帆蚌,因近年来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日益枯竭,人工繁殖、培育的育珠蚌源又因近亲繁殖,种质退化严重,致使育珠蚌抗病力下降,成活率低,培育出的珍珠产品规格小,质量较差,珍珠生产效益低下,严重制约了淡水珍珠生产的发展等关键问题,为了提高养殖效益,该公司于1997年底引进世界优质淡水育珠蚌——日本池蝶蚌。多年来,在国家及省、市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下,实施科研项目,开展科技创新;建立示范推广基地,创立池蝶蚌品牌;发展产业化经营,培植壮大珍珠产业。使池蝶蚌产业成为市农业开发又一朝阳产业,也为我国淡水珍珠生产开辟了新的蚌源。公司现已建成以水库为基地,以池蝶蚌为依托,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带动库区群众并辐射周边市、县(区),进行以池蝶蚌养殖为主体,名特优水产品养殖和畜牧业、林果业等相结合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库区的开发利用,增加了农民收入,使公司发展成为首批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全省水产重点企业。

一、引进优质蚌源,调优品种结构

淡水珍珠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传统水产品,随着我国加入wto,贸易全球化已成为必然,这对我国珍珠行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目前,世界珍珠市场中,大规格、高档、优质珍珠饰品供不应求,但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的三角帆蚌由于种质退化严重,体形扁、体质瘦、育珠性能差,难以培育大规格、高档优质珍珠产品,致使我国的珍珠产量占世界95%,但产值仅占10%。这也长期困挠着该公司的生产发展。

池蝶蚌原产日本琵琶湖,是世界公认的优质淡水珍珠育珠蚌,日本以该蚌培育的珍珠享誉世界。池蝶蚌具有个体大、双壳鼓,外套膜发达、厚实,贝壳珍珠层厚,珍珠分泌能力强,所育珍珠大而圆,质量优等特点。有专家认为,中国淡水珍珠质量落后日本20年,其中,育珠蚌的因素落后日本10多年。

1997年底,市水库开发公司通过合资的客商——台商吕梁鉴先生,在全国率先从日本引进池蝶蚌原种亲蚌,这也是省水产行业首次直接从境外引进的水产物种。池蝶蚌良种的引进与推广应用,可改变我国淡水育珠蚌品种单一的状况,调优养殖品种结构,替代三角帆蚌培育优质珍珠产品,使我国淡水珍珠的质量与日本缩短10多年的差距。同时,可让三角帆蚌自然资源得到休养生息,重建优势种群,两种优质育珠蚌可交替使用,确保我国淡水珍珠产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二、实施科研项目,开展科技创新

新物种的引进,仅仅是众多工作的开端。由于国家间技术的封锁及生物物种的特殊性,池蝶蚌对新的生态环境的适应性、病虫害的防治技术、生物特征、育珠性能等诸多方面都必须进行重新认定。该公司一班人克服重重困难,通过自选课题和申报课题途径,组织自身科技人员和依托省内外科研院所开展技术攻关。

池蝶蚌1997年底引进,经过精心驯养、培育,1998年获得繁殖成功。自1998年开始,公司承担了省科技计划“池蝶蚌育珠性能及繁育技术研究”项目,通过池蝶蚌与三角帆蚌的育珠性能比较研究,得出了池蝶蚌育珠性能大大地优于三角帆蚌,具体表现在:池蝶蚌壳宽是三角帆蚌的1.23倍,外套膜是三角帆蚌的1.78倍,贝壳珍珠层是三角帆蚌的2.08倍,闭壳肌大,晶杆体粗、长。池蝶蚌生长快,抗病力强,成活率高;分泌珍珠能力强,培育的珍珠产品颗粒大,质量优。通过5年的研究,在小蚌繁殖、培育,育珠蚌手术接种、管理,生态防病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科技创新。形成了一套较成熟的池蝶蚌繁育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制定了“池蝶蚌育珠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和“池蝶蚌种质标准(企业标准)”,为池蝶蚌在我国育珠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依据。__年2月,通过了由中科院水生所曹文宣院士任主任,上海水产大学首席教授、博导李思发教授和中科院动物所博导、中国贝类学会副理事长刘月英研究员任副主任,中科院水生所所长、博导桂建芳研究员及省内水产界知名专家、教授组成的鉴定委员会省级成果鉴定。与会专家一致肯定了池蝶蚌是优良的育珠蚌,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研究的成果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近年来,通过与大学建立技术依托关系,并与中国贝类协会,上海水产大学和省水产技术推广站进行技术合作与交流,先后完成了“池蝶蚌与三角帆蚌育珠生产对比研究”、“池蝶蚌抗病性研究”和“池蝶蚌种质标准(省地方标准)制定”等课题,通过了国家级品种检验、检测中心精密测量、分析,确定了池蝶蚌的体形、及其他与育珠性能有关的数据库,进一步证实了育珠性能好,珍珠产量高,质量优,养殖效益显著;池蝶蚌抗病性能强,养殖成活率高,尤其是近几年各地出现三角帆蚌大量死亡的情况下,池蝶蚌的成活率仍高达95%以上,表现出很强的抗病性能。__年通过了国家良种审定,并被农业部列为__年重点推广应用的5个品种之一。

三、建立示范推广基地,创立池蝶蚌品牌

池蝶蚌引种、驯养、繁育及育珠成功,只能说明该物种能适应当地区域生态环境且能显现其优良性状。要尽快产生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被广大养殖生产者接受并应用,因此,建立池蝶蚌养殖示范推广基地是最佳可行之举。该公司克服资金短缺、水面少等困难,在上级有关都门支持及指导下,通过租赁和联合开发等多种形式,建立池蝶蚌繁育、示范及推广基地。

目前,公司现已建成300亩池蝶蚌繁育基地,按照种质标准选育了10万只亲蚌和100多万只后备亲蚌,具有年繁殖小蚌1亿只的生产能力,并建成500多亩养殖示范基地,__年推广养殖面积__多亩。到__年底,累计建设养殖示范面积1500亩,推广面积3万余亩,已显示出良种优势效益。

然而,曾几何时,我国历史上农业的一个良种既能带来一个产业的革命(如杂交水稻),有时生命仅芸花一显,其主要因素之一是缺乏品牌意识,只有做大做强一个良种的品牌,才能赋予其无限的生命力。因此,公司一班人认真总结并吸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根据自身的资源、技术、人力等特点,提出保种、选育池蝶蚌良种并提纯复壮,开展科技创新,提高技术含量和产品的附加值,建立自己的优势品种的品牌,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形成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群众。提出一是创品牌。要充分发挥池蝶蚌品种优势,加快池蝶蚌产业的发展,形成特色产业,创立池蝶蚌品牌。二是成品牌。要完善池蝶蚌良种场的基础设施,建立国家级池蝶蚌良种场,进一步搞好池蝶蚌种苗的选育和科技创新,使池蝶蚌发挥更大的良种效益,成为全国知名品牌。三是养品牌。要以国家级池蝶蚌良种场为基地,加大宣传力度,向全国推广应用,培育高档、优质珍珠产品,促进我国珍珠产业健康、持续发展。__年,公司已向国家工商局申请注册了“池蝶”牌商标。__年,农业部已批准池蝶蚌为国家引进国外优良品种项目(“948”项目),该公司将进一步做好池蝶蚌的引进和基地建设;__年,农业部已批复建设池蝶蚌良种场,该公司将按照国家级良种场的标准,建设全国最大的池蝶蚌良种繁育基地和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向社会提供池蝶蚌良种和先进的养殖技术,大力推广应用池蝶蚌,替代三角帆蚌培育大规格、高档、优质珍珠产品,增强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使我国的三角帆蚌得到休养生息,重建优势种群,促进我国珍珠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四、发展产业化经营,培植壮大珍珠产业

为了使池蝶蚌的良种优势尽快转化成生产优势,培育高质量的珍珠产品,提高养殖效益和农民收入,该公司确定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道路,即以市场为导向,以水库为基地,以公司为龙头,以池蝶蚌为依托,以库区渔业生产经营为基础,以系列化服务为纽带,采用经济合作的方式,把农民与企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繁育、接种、管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模式。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加快池蝶蚌繁育、养殖示范基地和推广基地建设,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积极与科研院校的技术依托和技术合作等手段,使池蝶蚌培育珍珠的产业化经营得到快速发展,市水库开发公司也发展成为省首批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龙头企业和省水产重点企业,池蝶蚌培育珍珠的产业化经营已发展到我市相关县(区),培植壮大了我市的珍珠产业。

目前,该公司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各业务主管部门大力指导和支持下,正不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为池蝶蚌产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篇五 烟汽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调查报告2050字

近年来,辖区内重钢搬迁,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城市建设日益加快,各类劳动争议纠纷逐年上升,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潜在因素。重庆市大渡口区人民法院对辖区内近年来劳动争议案件进行深入调研,并就化解这一社会矛盾提出对策建议。

一、劳动争议纠纷案件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大渡口法院__年劳动争议案件结案103件,其中调解结案25件,调解率24、27%;__年结案110件,调解44件,调解率40%;__年结案239件,调解64件,调解率26、78%;__年结案456件,调解201件,调解率44、08%。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

1、案件类型多样化。从类型上看,劳动争议以追索劳动报酬、经济补偿金、社会保险待遇等传统类型居多,约占劳动争议案件数的76、6%,其中尤以社会保险待遇最多,占到了案件总数的61、7%。

2、诉讼主体群体化。群体性劳动争议案件的数量及涉案人数均显著增加,该类案件双方当事人矛盾尖锐,调解难度大,处理结果带有示范效应,稍有不慎,极易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3、利益诉求复杂化。由以往的单一诉求转变为现在的多个诉求。诉求的复杂化导致案件审理难度加大,调解率低,审判周期延长。

4、诚信危机普遍化。由于对自身利益的片面追求,导致恶意诉讼频现,不讲信用。如用人单位利用自身掌握全部管理性因素的优势,在不与员工订立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且现金支付工资的情况下,否认与劳动者存在劳动关系。

5、利益平衡两难化。在劳动争议案件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是一对矛盾体。法院在审判实践中面临两难境地,既要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又要促进企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6、法律关系复杂化。劳动争议案件涉及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政策等一系列规定,适用起来难度相当大。

7、救济缺失化。劳动者诉请单位补交社保,法院予以支持,但现实中社保机构内部规定不予补办,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冲突,导致劳动者救济权缺失。

二、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不断上升的原因分析

1、劳动合同签订履行不规范。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的现象十分普遍。而在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工资报酬等相关规定含糊其辞,故意回避应承担的义务;不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签订“霸王合同”、“生死合同”,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

2、“打包转让”劳动者。用人单位为规避两倍经济补偿金等条款规定,将劳动者“打包转让”,统一划给其他公司,不同意者作自动辞职处理。

3、通过劳务派遣方式转移用工。用人单位要求职工与劳务派遣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权益被侵犯后,两单位互相推诿责任。

4、以虚设单位名义发生劳动关系。用人单位虚设一个单位,以该虚设单位的名义与劳动者发生劳动关系,一旦发生纠纷,劳动者的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

5、企事业单位改制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国有、集体企业改组、改制,事业单位裁员、待岗等,引起劳动合同变更、解除,但未按相关规定变更劳动关系。这些问题带有较强的政策性,很难通过现有法律来有效化解。

6、事实劳动关系大量存在。部分用人单位与季节性、临时性的劳动者并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对工资报酬、劳动保障条件等都是口头承诺,为劳动关系是否成立埋下了隐患。

7、企业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具有建设施工资质的承包人将工程(或部分工程)转包(或分包)给个人承建,由于分包人没有建设资质、安全生产管理不善等原因,容易发生工伤事故。分包人作为用工者未依法给工人缴纳保险,无力承担受害者的工伤待遇,发包人和承包人、分包人互相推诿,受害者的相关赔偿得不到解决。

8、通过恶意诉讼获取利益。一些劳动者有意不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以达到双倍经济补偿的目的。在工伤和职业病诉讼中,有的用人单位采取疲劳战术,穷尽所有司法程序拖延时间,恶意诉讼。

9、诉讼成本降低。__年之后,劳动争议案件诉讼费降至0至10元,劳动仲裁也免收费用,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还可以不用支付法律服务费用,从而大大降低了劳动者的维权成本,这也是劳动争议案件大幅上升的一大原因。

三、解决劳动争议纠纷案件的对策和建议

1、加大对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建立司法机关、劳动行政部门与工业园区的交流机制,通过专题讲座、以案说法等形式,增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依法用工意识和自我维权意识,使双方都做到理性维权。

2、完善多元化劳动争议调处机制。充分发挥工会、劳动仲裁委员会等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引导双方采取协商办法解决纠纷,避免劳动争议大量进入诉讼程序。法院与劳动行政部门、用人单位共同成立劳动争议巡回法庭,及时快速化解矛盾纠纷,减少当事人的诉累。

3、法院应依法慎重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大、涉及当事人多、矛盾尖锐,极易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人民法院要选派业务能力强、审判经验丰富、善于做调解工作的法官,专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力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劳动保障部门加强职能作用。劳动保障部门指导用工单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落实各项劳动标准,督促企业做好劳动合同签订和履行工作,对用工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法查处,使企业不敢触碰违法高压线。在补交社保问题上,建议劳动保障部门对相关规定进行修改,避免法院作出裁判后劳动者权利仍无法得到有效救济。

篇六 信息技术教育实习调查报告2800字

信息技术教育实习调查报告

紧张而又充实的教育实习结束了,留下的是满满的收获和不舍。在这八周的实习时间里,我与指导班主任、科任老师和高一的一群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从老师们的教法中学到了如何备好课、授好课,从与学生们的相处中学到了如何更好的做好班主任工作,把我在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提升了自我。

__年__月__日,我们实习队正式开始了我们的实习工作,在实习期间,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下面就来对本次实习做一个总结。

1、听课。

实习期间,我担任的是揭阳第一中学高一(17)班到高一(22)班的信息技术实习老师。教学工作最基础的方面是听课,实习教学工作的第一件事也是听课。实习期间的听课不再是以前读书时那种专门听老师讲课的内容,而是听指导老师讲课的教学方法,讲课思路等等;学习指导老师的教学经验,和处理课堂的方法,与学生互动的技巧等等。我第一次听的课是信息技术科组一位教学多年、经验丰富的陈老师的课,这节课讲的是photoshop里面的套索工具,内容精炼、节奏紧凑、课堂气氛活跃,让我耳目一新。此后,我尽可能地去听本科组不同年级、不同老师的课,并做好详细记录,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提高自身水平。

2、备课。

教学工作的第二个方面就是备课。一般在实习的第一周以听课为主,但听课的同时要准备好自己上课的内容,也就是备课。备课是教学的开始,备课不仅仅要联系书本上的内容,还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还要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对课堂的反应,教学实际情景等方面的情况。首先,我是跟老师确认自己要上哪一节课,然后跟老师要那节课的基本知识点,以免进度不同。我的教案里面包括了每一个环节要怎么讲,需要多少分钟,还有作业内容等都写得清清楚楚,然后把教案交给李老师看,李老师看了教案后觉得没什么大碍,为了不影响我的思路,他没给出任何的建议。接下来就是不断的试讲,确保自己已经完全记得每个环节要做什么,要讲什么。

3、讲课。

教学工作最重要的环节就是上讲台讲课,这个步骤是把前面所有工作拿到实际环境中去的重要一步。在这个过程,可以看出教师的真正实力,教师是否在前面的过程中认真对待,是否对实习学校、对学生负责。以前作为学生听课,目的是学习知识;现在作为教师上课,是为了学生学习。讲课带给我们最初、最大的感受是,讲台下坐着的不再是与我们一起在微格教室训练的同学,而是真正的学生。以前的微课微格中,同学们都是能够适时地回答出你想要的答案,配合着你的课堂的进行,但是在真正的课堂中,学生不会像自己的同学那样随意附和、快捷地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而是真正地思考和等待着我们的解答。

教师既要讲授知识,又要管理课堂纪律,并且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国庆后,迎来了我人生真正的第一节课——word的美化文字,我在刚开始时,倒是没有常见的紧张,但是在与老师上节课的衔接上不够自然,还有就是经验不足导致常常忘记开广播控制学生或者是关广播;有些班学生的基础好点,而有些班的基础会差点,有些班比较活跃,互动起来比较简单,有些班则比较安静,互动进行得比较艰难,所以对不同班不同情况要有不同的方案。比如基础比较差的班讲的时候尽量要详细,作业也不要太多,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表扬。讲完课老师也给我提了很多宝贵的建议,比如时间控制上不够好,在课堂上分组讨论上要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

这一次实习中,我的科任老师是高一的备课组长,他很放手让我去尝试,每个星期有6节重复课。其实上重复课很重要的,同一节课可以有不同的教法,然后互相比较,看哪一种更适合,而且可以不断的改进,最后会越讲越顺畅。实习期间,主要讲了四节新课,两节上网找资料,一节作业课。高一讲了word里面的美化文字、艺术字和文本框、图文并茂。当我上到艺术字、文本框、插入图片时,感觉时间比较紧,特别是有一些班基础比较差的,一节课短短的40分钟包括学懂和完成作业确实是比较难的,这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要上得好,学生听得懂,学得快,又不能什么都告诉学生,确实是难。怎么让学生喜欢上我的课,我主要是找一些比较有趣好看的图片,然后尽量把作品做得漂亮,这样学生就很有兴趣去学。

由于学校课程安排问题,每个星期只有一节新课,加上考试期间不上信息技术课,而实习总共就八周,再除去一个星期听课,一个星期总结,真正能上课的最多也就四个星期,也就是四节新课。而四节中有两节是给学生上网找资料的,所以我跟高二的陈老师商量给我上课,陈老师也很乐意地答应了,于是我就上了高二的photoshop里面的图层蒙版。第一节的时候有点紧张,有些重点没有突出,课后老师给我提了很多宝贵的意见,比如我选的素材可能就没有很突出这节课的蒙版工具,因为这些素材完全可以用其他工具来完成,还有就是没讲到蒙版是针对哪一个图层等等。

实习期间,我经常跟老师请教如何实现大学中老师教我们的教学方法。在揭阳地区,这里的学生从小就习惯了老师把所有的知识告诉他们,而不习惯老师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而我们的新课标是要引导学生去学,老师不应该把知识全部灌输给学生,而且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应该在他们还没有实践的时候,就告诉他们会遇到什么问题,要怎么解决。这些道理老师都知道,但是实施起来很难。很多老师说能够把知识讲得学生听懂了,学生会应用就行了。我深刻地感觉到老师的无奈。经过老师的推荐,我也经常去听比较年轻的老师讲课,原因是年轻老师有比较新的理念,我可以多向新老师学习。

4、作业练习。

教学工作中比较重要阶段是检查教学效果的环节——练习和作业,从中我可以知道自己上课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此进行查漏补缺。信息技术这一门比较注重实践,在我实习的学校是实行20分钟讲20分钟操作的教学,我的教学方法就是尽量让学生自己探究,整节课40分钟我就控制自己讲话的时间在10分钟内。一般在引入之后就会给学生一个任务,让他们讨论探究。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然后会让学生自己来操作并讲解讨论结果。接下来就是自己再总结一遍,接下来让学生实践一遍,再重复上面的环节。在平时的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我会详细记录每位学生的作业情况,在下一节课开始时会给学生看一下,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作业情况。我查作业时给学生的成绩都很高,其实目的就是激励学生做作业,也给学生一点压力。

以上就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做到了认真仔细的备课,虚心听取指导老师的意见,用心修改教案,重心放在讲课上,耐心回答学生的问题,重新修改教案,认真批改作业等等。这一系列的环节我都非常认真对待,使得我的课堂气氛活跃,讲课思路清晰,得到了指导老师的肯定。在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体会到作为一个老师必须要有操作够熟练。俗话说得好: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我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更多的改进提升,以便更加有利于我的教学水平。

篇七 寒假社会实践关于农业技术推广情况的调查报告1250字

首先我了解农村科技推广与科技服务现状

在山西省的许多地方,乡村干部组织农民培训成为农民获取科技知识的主渠道。但在实践中,一方面,由于农民自身的科技意识较差,科技培训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另一方面,由于时间匆忙,那些急于应用科技的人,短时间内很难掌握可以立即操作的技术。有专家指出,新技术深入农家有三难:首先是适合国情的长效培训机制没有建立和完善起来。目前对农民的培训基本上还是靠基层干部通过邀请专业技术人员讲课和个别示范性辅导来实现。专业人员所到之处,不懂技术的在看热闹;想听的由于时间仓促听不透彻,这样效果会打折扣。“农民科技意识的缺乏”也影响了新技术的推广。另外,有些科技培训没有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很难形成双赢的互动机制。许多乡村干部反映,培训经费缺乏,成了农村科技推广的最大制约。这使得乡镇在组织农民科技培训时犯了难:一方面当地需要快速提高农民素质和农业科技应用水平,但若要让农民自己掏钱请专家,大部分人不愿意;另一方面,农民希望政府拿钱,但是,大部分的乡镇财政本身运转都成问题,不可能拿出足够的培训资金来。

我选择调查sh系列苹果矮化砧技术的推广

sh系列苹果矮化砧是山西省果树研究所培育。由国光与河南海棠(原产我国的野生资源)种间杂交育成。 sh系列苹果矮化砧树体矮化,控冠力强,可用于不同密度的矮密栽培,适合密植,每亩66株以上。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便于集约化管理。不用辅立支柱,可以显著提高果品品质,如果实着色浓红、风味酸甜、含糖量、含酸量、硬度等指标,提高果品的商品性、耐贮性,产值和效益。平均单果重300克,果形圆形或卵圆形,果肉硬,多汁,味香甜可口,无袋管理也可全面着深红色条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达16%。10中旬成熟。 早花早果特性突出,丰产性优异,可缩短生产和投资周期。 抗逆性强,抗旱、抗寒、抗骤寒、抗抽条、抗苹果树腐烂病。根系为垂直型,在土壤中纵向分布深,固地性好,抗倒伏,深层土壤水分、矿质营养吸收好。 砧穗亲和性好。易于繁殖。 90年代至今,由于sh系矮化砧的引进成功,新建的矮化密植果园基本上是2.54米和23米的株行距。

北京市昌平区引进sh系6号,嫁接滕牧红富士,推广20000株。经繁殖每株苗木可卖20元人民币,加工的果品礼盒,每盒8果,可卖20元人民币。

河北省井陉县引进sh系共9个号。又经过当地加工选育出2个号推广,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河北鹿泉市推广苹果sh系矮化中间砧技术。解决传统苹果种植因密植造成的树冠控制难度大,提高产品产量和品质。目前,该市已建立了小毕村、栈道村两个示范园,为应用推广该项技术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

四川盐源县也大量引进推广sh系矮化砧,成为当地农民的致富途径。

sh系列苹果矮化砧是世界上领先的技术。我希望这项技术能够在我国得到更广更好的推广。

通过这次实践我了解到农村科技推广与科技服务现状,这种现状不容乐观,希望有关部门可以尽快想出解决的办法。我认识到农业科技的重要性,有了科技,致富就变得简单了,希望农民朋友都能通过科技这把利剑尽快致富,生活早日达到小康水平。

篇八 车辆技术和机动车维修市场管理情况调查报告11300字

为全面了解我市道路运输市场发展现状,理清车辆技术和维修市场管理思路,创新行业管理理念,树立行业形象,引领车辆技术和机动车维修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促进道路运输业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根据河南省交通厅道路运输局《关于开展“车辆技术和机动车维修市场管理”》专题调研及《“道路运输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协助调研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处及时成立了

调研领导小组,抽调骨干人员,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按照查实情、找问题、理思路、转观念、提措施、谋发展的总体思路,全面了解我市车辆技术和机动车维修市场管理现状,找准发展中突出的问题和矛盾,梳理管理观念和工作重点,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方式,广泛征求行业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这次调研活动共向运输企业、维修企业、运输车户、汽车检测站和社会各界发放调查问卷850份,收回801份。其中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调查问卷279份,机动车维修市场管理调查问卷220份,道路运输市场诚信体系建设运管机构调查问卷50份,道路运输诚信体系建设道路运输企业调查问卷261份,市县(区)召开各类座谈会9次。经汇总整理和平时市场监管过程中掌握的情况,较全面的反映出我市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和维修市场管理的现状。城市公交车辆和出租车还未纳入市交通部门管理,不在这次调研活动范围。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市机动车维修市场的基本情况

市目前道路运输车辆81905台,机动车维修企业(户)314家,其中一类28家,二类107家,三类179家.从业人员4172人,其中工程师18人,技师30人,高级工1101人,中级工1193人,初级工58人,各类维修及检测设备7253台,维修救援206人,救援车辆76台,全市年维修能力484476台次。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站7家,从业人员162人。年检测能力255000台次,实际年检测能力114739台次。从整体看,市辖区内一、二、三类机动车维修企业门类齐全,车辆各类维修在当地均可完成。市五个县、市均有一家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保证了车辆检测维护及时方便的进行。基本上满足了社会和道路运输车辆的需要。汽车维修业的发展壮大,为我市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据统计,全市机动车维修市场和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市场为社会解决就业岗位6500个,年产值约9.6亿元,有效拉动社会消费增长,为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二、市机动车维修市场管理和车辆技术管理的主要做法

(一)机动车维修市场管理的主要做法

1、严把市场准入关口。按照《机动车维修企业开业条件》,对新增机动车维修企业逐项对照审核,有效阻止不符合资质条件的维修企业进入市场。对现有的维修企业,达不到规范要求的,通过年度质量信誉考核逐步得到完善,有效促进了维修企业在规模和档次上的提升。

2、严格维修企业经营行为的监管。从全省开展机动车维修市场整顿活动起,在全市的维修企业中,对进厂检验、过程检验、竣工检验、维修材料单、维修合同等有关原始凭证实行备案制度,各类制度统一制作上墙,维修工时、收费标准、质量保证期、服务承诺、投诉电话等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有效的规范了维修市场的经营行为。

3、鼓励汽车4s、3s店的发展。由于汽车4s、3s店的内部的规范管理,服务质量、人员的培训、专业化的技术水平等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为行业管理部门加强维修市场的监管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和推动作用。我市行业管理部门鼓励有实力的一、二类维修企业发展4s、3s店。近两年来全市发展汽车4s、3s品牌店20家,为维修市场注入了新的技术力量,保障了社会新车型的维修需求。

4、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升人员持证上岗率。按照开业标准,新批一、二类维修企业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不到60%、三类维修企业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不到40%的均实行先培训后开业,对现有的维修企业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不到规定要求的,限期整改,年度达不到要求的降低质量信誉等级。目前全市维修从业人员持证率已达63.1%,保证了每家一、二类维修企业,具有总质量检验员、质量检验员1—2名,价格结算员1名,主要工种基本上保证有1名中级工以上的技术人员,为提高维修服务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积极推进机动车维修救援网路建设。按照河南省交通厅道路运输局《关于印发〈“96520道路运输公共服务热线”管理制度(试行)〉的通知》和《关于促进我省机动车维修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意见》的文件精神,我市积极开展机动车维修救援网络建设。目前,全市共20家维修企业开展了维修救援服务,维修救援人员206人,救援车辆76台,机动车维修救援服务覆盖市辖区(县)。另外,还有其他企业加入了上海大众公司、北京大陆、北京蒙迪尔、华夏、省广播电台等救援服务网络,基本满足了我市维修救援需要。机动车维 修救援网络的建设,全天候为社会提供服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普遍提高,树立了良好的行业形象。

6、加快汽车快修业的发展。一是在现有一、二类维修企业人力资源、设备资源的基础上开展快修业务,对一些小修业务建立绿色通道,随到随修。二是汽车4s店开展快修业务,抽调专人负责快修业务,鼓励4s店质保期满后的维修服务,走出4s店,简化繁杂的各种手续,开展快修服务。三是采取预约或上门维修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服务要求。

(二)车辆技术管理的主要做法

随着各级政府对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我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逐步完善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制度,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为市近几年道路运输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其主要做法和工作经验有以下几个方面:

1、紧紧围绕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的关键环节,切实搞好道路运输安全保障工作。按照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性修理的原则,管理部门严格车辆技术管理,加大对道路运输车辆强制维护的监管力度,对不按时进行维护检测的车辆坚决处罚,以来,漏检漏维车辆明显减少,大大提高了道路运输车辆上线检测率,目前定期上线维护检测的在营运车辆保持在98%以上,有力的保障了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的可靠性。

2、加大对道路运输车辆进行二级维护维修企业的管理力度。为了做好车辆技术保障工作,市处在全市维修企业中,根据企业设备条件、技术力量、社会信誉等方面择优筛选了44家作为道路运输车辆的定点维护企业,取消了3家达不到从事二级维护业务资质条件的维修企业的资格。市处按照国家《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18344)标准,统一制作板块下发到从事二级维护的企业上墙公示,由全社会来监督的企业的作业行为,并且不定期对二级维护企业作业情况和竣工合格证使用情况进行抽查。近两年对5家违规企业进行了处罚或限期整改处理,规范了二级维护作业行为。

3、长期在外经营的车辆,委托外省市监管。为了做好对道路运输车辆的技术监管,不留管理空档,对于长期在外地经营的车辆,由市处开据委托函,委托当地运管部门实施监管,车辆回原籍时带回在外地维护检测竣工合格证和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报告单,有效的填补了因监管缺失而造成的漏洞。

4、认真做好车辆技术等评工作。为了杜绝不合格车辆参与道路运输经营活动,严格按照《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的评定要求》的规定对不符合技术等级要求的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跨区经营的旅客运输车辆及时淘汰或调整运营线路,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5、严格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检测经营行为的监管。为了牢牢抓住车辆技术管理的关键环节,我们把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检测行为,作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把车辆技术安全的最后一道关口,定期对检测站的检测设备联网情况、检测报告单签发、档案管理及检测行为等四个方面进行检查,对存在问题的检测站责令限期整改,有效保证车辆技术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促进了二级维护企业作业质量的提高。

三、市机动车维修市场及车辆技术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机动车维修市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汽车拥有量的不断增加和道路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汽车维修市场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市区、县到乡镇和交通主要干道两侧,已初步形成了以一类企业为骨干,二类企业为基础,三类企业为补充,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内容齐全的汽车维修网络。

虽然通过近几年省市运政管理部门大力加强市场整顿,规范管理和诚信体系建设措施落实,维修市场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全市道路运输业和维修市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维修市场结构复杂、布局不合理,与保障社会的需要相差甚远。目前市维修企业呈现一类维修企业90%、二类维修企业70%、三类维修企业80%集中在市、县郊区,机动车维修保障能力呈现出过剩的局面,而乡镇二类以上维修企业较少,保障能力明显不足。三类维修企业在市区遍地开花,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实力弱、效益差等特点。特别是市区沿街路边摊点已发展过剩。由于多种因素制约,维修市场布局缺乏长期规划,三类维修业户盲目增长,一方面维修保障能力过剩而另一方面县、乡镇汽车维修难等矛盾比较突出,能力结构和布局不合理,不适应维修需求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加之无证、超范围经营的无序冲击,各汽车维修企业价格竞争十分激烈。

2、工程技术人员数量不足,从业人员素质跟不上社会发展需求。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伴随着汽车维修业的兴起和发展,吸纳了大批的从业人员,许多不能接受继续教育的初、高中生和企业下岗人员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了维修市场,这些从业人员缺乏专业培训,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专业知识、维修技能、职业道德远远跟不上市场发展需求。目前,全市四千多名维修人员中,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不足40%,而且受过中等以上文化程度教育或专业技校毕业的所占比例不足20%,全市维修从业人员中具有汽车专业高级职称的没有一人,具有中级职称的只有18人,技师30人,除部分4s店维修技术骨干定期参加厂家培训外,大部分从业人员技能均为师傅带徒弟形式,自由式摸索中提高,成才周期长,现代的检测设备、维修设备只能由少数人操作,大部分技工只能从事普通车辆的维修。维修过程中比照师傅传授方式,过份依赖经验判断故障,盲目拆卸零件,没有完善的作业程序,工作效率和维修质量得不到保证,往往容易产生质量纠纷。技工人员素质的偏低严重阻碍了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影响了维修企业整体质量的提高。

3、维修市场监管缺少有效手段,不正当竞争影响维修市场的健康发展。一是无证、超范围经营者影响维修市场健康发展。目前全市三类维修企业经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审批的企业有179家,而没有经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许可,但经过工商部门许可从事汽车配件经营又不同程度地参与汽车维修业务的门店有数百家,这部分门店人员成份复杂,经营方式多样,有些以销售配件形式经营,有些是集中在汽配城集约经营,经营者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欺诈消费者、使用伪劣配件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缺少必须的检测设备,维修质量没有保证,维修质量纠纷调节难度大,市场监管阻力大。二是维修价格不正当竞争,影响维修市场的健康发展。机动车维修企业均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争抢车源,相互杀价。三类维修业户超范围经营,造成市场恶性竞争。一类、二类企业投入资金量大,资金回报周期太长,没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无力更新检测、维修设备,进行技术改造,造成长期维持着现有的厂房、经营场所,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的局面,影响了维修市场的健康发展。三是市场监管缺乏有效手段。自从取消维管费后,机动车维修发票不再由行业主管部门发放,部分维修企业不经行业主管部门审批就可以申领营业执照,感觉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不再是主管部门,认为平时的监督检查是给企业找麻烦,不配合管理。尤其一些县区削弱了市场管理力量,人员充实到其他岗位上,有些县区维修股只设一人,有些干脆由主管领导负责,存在领导重视不够,监管不到位的现象。

4、维修企业人员培训落实难,持证率低。近年来,随着国家《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的颁布实施,省、市运输管理机构加大了对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的监管力度,机动车维修人员培训工作得以加强,持证上岗率与前几年相比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机动车维修企业对管理部门组织的培训积极性不高,培训工作不好落实。按照《机动车维修业开业条件》,持证上岗率必须达到60%,一类维修企业从业维修工作人员多的100人,少的也在40-50人,二类企业多的20-30人,少的也在20人左右,培训费用占其利润不小的份额,维修企业不愿出资。维修工认为给老板干活,自己出费用参加培训,很多人员不情愿,培训工作不顺畅,培训人员落实难。二是培训机构的培训水平不高。目前中国的汽车行业发展很快,加之中国的汽车品种繁杂,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电子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很快,培训机构的教学人员跟不上汽车技术的发展变化,教学内容还局限于老车型、老技能,培训没有针对性,实用性不强,这是组织培训难的原因之一。三是机动车维修市场竞争激烈。维修企业间相互挖墙角,企业一方面想留下人才,但又怕技术人才流失参加技能培训不积极。另外,就市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沿海地区和一些大城市相比,工资待遇较低,维修技术人员工资差别很大,一部分维修技术人员在当地经过几年磨砺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后跳槽到外地发展,当地留不住技术人才。四是由于国家对汽车维修行业部分工种缺少职业技术评定标准,汽车喷漆、钣金、电工等培训很难实施,这些工种在机动车维修行业的地位比较重要,维修企业和从业人员对此类培训要求还比较迫切,矛盾较为突出,作为市级运政管理机构无力解决。四是三类维修业户从业人员无证上岗现象突出。从市的情况看,三类业户大部分分布在市、县郊处道路的主干线,车流量较大的道路两侧或汽车配件销售地。经营场所、维修设备简陋,经营业户没有长期经营的打算,绝大部分属于无证经营,维修人员大多是学徒工或技术力量不强的维修人员,工作环境、工资待遇很难栓心留人,人员培训难度很大,继续教育更无从谈起。

(二)、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国家制定的《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中将汽车维护分为日常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其中二级维护是由专业的维修企业实施,属于强制维护,必须按期进行,二级维护检测也是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进行道路车辆技术管理监管的重要手段。按照其“视性修理、强制维护”的原则进行车辆技术管理,在调研中我们认为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车主对二级维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二级维护检测积极性不高。目前从事道路运输的车辆基本上均属个人所有,车主为了发挥车辆效益的最大化,通常一部运输车辆聘用几个驾驶员,人员休息,车不停运,平时的日常维护很少进行,车辆出现问题时才集中进行修理,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由于运输市场供大于求,能找到长期货源很不容易,许多车主认为只要能跑就不维护,有时宁愿超期接受罚款,也不愿意放弃挣钱的机会。

2、二级维护作业项目与收费失调,存在只收费不维护或偷减作业项目。根据《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要求,二级维护作业项目全部完成至少需要30几个工时,按照目前市场工时定价收费需-3000元,而河南省财政厅、交通厅1998年制定二级维护的收费标准为120元,这样的收费根本不足以完成所有的作业项目,维修企业干着赔本买卖进行维护,二级维护只能流于形式。个别企业只图效益,不讲质量,不讲社会效益,只收费不维护或任意减少规定作业项目,弄虚作假,只要交钱就给车主开据维修竣工合格证的现象时有发生。

3、道路运输半挂车辆漏维漏检问题突出。随着国家提倡发展大型运输车辆、多轴运输车辆,近年来半挂车数量增长迅速。挂车是否按牵引车的维护周期进行维护、检测、等级评定,没有明确规定,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在监管过程中无法可依。目前市从事道路运输的半挂牵引车按照规定的周期,每年维护四次,挂车每年二次。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时挂车和牵引车为同一有机整体,存在机件磨损、消耗或报废的现象,挂车维护的间隔时间过长。这种情况长期下去,将会给道路运输埋下安全隐患。

4、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监管乏力。无论是《道路运输条例》还是《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都要求运管机构加强对维修企业和综合性能检测站的监管,但是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维修市场的监管缺少必要的手段,实际上靠道路运输管理部门管理只能流于形式,打击只收费不维护、虚假维护行为,执法难度大,难以落实。对维修市场和综合性能检测站监管是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管理部门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匮乏,而上级主管部门又很少举办有关培训和讲座,致使管理力量薄弱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是监管落实不到位的原因之一。

(三)、机动车维修救援网络发展存在的问题

机动车维修救援网络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维修保障能力的体现。通过近几年的实施存在以下问题:

1、机动车维修救援企业独立运作,各自为战是维修救援的主要形式。维修企业救援围绕固定的车型进行服务。例如4s店维修救援只服务于自己的品牌车辆,对于其他车型,维修技术力量、检测设备不能满足维修救援的需要。

2、维修救援没有规范的收费标准,收费随意性很大。

3、维修救援缺少操作规范,存在安全隐患。

4、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发展救援网络扶持力度不大,无相关配套政策支持措施。

(四)、汽车快修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汽车快修业的开业资质条件没有法规依据,管理部门审批许可操作困难。

2、快修店设备简陋。由于缺少规范的开业条件,被一些三类维修业户利用进行超范围经营,或被无证经营者打着快修的旗号使用伪劣配件欺诈客户,维修质量难以保证。

3、政府在汽车快修服务方面政策支持不够。汽车作为当今社会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急需汽车快修服务深入社区或大型住宅区以实现方便快捷维修服务,适应人们快节奏的生活,而政府在市政规划中这方面表现为空白,汽车快修服务难以深入百姓日常生活。

四、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管理情况

(一)、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基本情况

我市目前有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7家,其中经省技术监督部门许可7家,按照国家《汽车性能检测公司通用技术条件》gb/t17993-标准,全部达到规定要求,检测仪器设备取得省技术监督局cma认证资质,在省技术监督局核定范围内经营,从事汽车检测业务,取得省技术监督局安检机构和省交通厅道路运输局检测员上岗资质。按照国家《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规定项目和《道路运输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及《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规定的标准进行检测,严格按照省物价部门规定的标准收取检测费用,出具全省统一的检测报告单,按规定建立了一车一档的综合技术档案。

(二)、检测站管理工作的主要做法

1、认真落实持证上岗制度,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从事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为了保证综合性能检测人员熟练掌握有关检测项目、检测程序、检测方法,市运管处统一组织分期分批进行全面培训,经考试95%以上的人员取得上岗资格,确保汽车检测有序进行。

2、为规定的检测项目各种信息数据符合检测标准,对检测质量和数据实行质量负责制。

3、监管部门定期对检测站的经营行为、收费标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进行抽查,发现不规范的行为及时责令改正。

(三)、检测站管理存在的问题

1、大部分车户对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的检测项目不了解,看不懂检测报告单,车主不能实施有效的监督。

2、由于受检测设备条件限制,一部分特种运输车辆,不能上线检测,只能依靠目测和路试的方法进行,不能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3、个别检测站内部管理有漏洞。检测系统软件管理不严格,让虚假检测或不上线检测行为有机可乘。

4、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实行的是社会化经营,市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市场发展迅速,除集体企业投资建设七家监测站外,另有两三家民营企业投资兴建综合性能监测站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汽车监测站的数量已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如果任其发展,势必像维修市场一样呈现恶性竞争局面,出现虚假检测,给道路运输车辆安全行驶埋下祸根。

5、监管力量薄弱。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由技术监督部门行政许可,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只根据其检测能力对营运车辆进行委托检车,不具有行业监管职能,手段有限。另外,对汽车检测站检测行为的监管,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就目前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管理力量来讲,无论专业知识还是技术能力对其检测能力和检测过程都很难实施有效的监督。

五、推动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和机动车维修业健康发展的整体思路、建议及工作措施

(一)、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的建议及政策措施

1、建议修订《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中不符合汽车技术进步的有关内容。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长足进步,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有些机件总成不需要拆件检修维护或是使用超出期限后没有维修价值的机件,应根据不同车型的技术参数,制定科学合理的间隔期限和维修项目,以保证二级维护的针对性。制定低速载货汽车、三轮载货汽车的维护、检测标准。低速载货汽车、三轮载货汽车参与道路运输的经营活动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长期脱离车辆技术管理给道路运输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关维护检测标准,以便行业主管部门实施有效监管。

2、建议调整二级维护的收费标准。我省现行的二级维护收费标准是1998年制定的,我市严格按照此标准执行。按照目前二级维护项目规范要求,收费标准明显偏低。为维护劳动与报酬的合理性,应适当上调二级维护收费标准。

3、制定完善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范,尤其是费税改革后部分脱离出运输公司的车辆的技术管理,制定严格的监管措施,避免长期漏检漏维。

4、加大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监督力度。实施监测设备微机与管理部门微机联网,实时监控,有效监督检测行为。

(二)、机动车维修市场管理的建议及政策措施

道路运输业的快速发展,给汽车维修市场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针对目前全市维修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应采取转变管理和服务意识、控制总量、合理规划、积极引导汽车救援和快修服务发展,进一步整顿市场经营行为等措施,突破现行的管理思路,开辟新的管理途径,努力提高维修质量,强化服务和行业自律,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引导维修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促进汽车维修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1、增强管理和服务意识,统筹规划,促进机动车维修业城乡共同发展。随着车辆的日益增多,汽车维修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将越来越多。政府汽车下乡政策的出台,农村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急需维修服务保障。作为管理部门应当适应行业发展形势,从根本上转变服务观念,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积极引导城市过剩的维修力量向维修力量不足的乡镇地区转移。对维修业户的发展进行必要的调控,在实行市场调节的同时,也要实行一定的行政管理,建设合理的维修服务网络。要根据交通部对汽车维修业的发展纲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地的汽车维修行业近期、中期、远期发展规划,有计划地开展工作,认真落实上级有关政策,保证维修市场供求保持平衡,达到总量控制的目的。在布局方面,科学规划发展市、县、乡维修厂、点,做到归类、归点、归片,以满足广大车主和过境车辆的修车需要,形成市区县有一、二类汽车维修作业能力,重点乡、镇达到二级维修作业能力,边远乡镇有三类维修作业能力的布局。彻底解决当地车主因地势偏、修车难的问题。

2、严格资格审核,把好市场准入关。一是要严格按照《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国家标准对新开业户进行审核,加强开业前的培训、指导。同时,要加大法律、法规、国标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汽车维修国家标准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让所有运输经营业户的维修人员认识法规的重要性,提高合法经营意识,以促使其按标准修车,依法经营。严格依照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罚,对条件较好的业户加以引导,对条件较差的业户坚决予以取缔,形成良好的汽车维修市场氛围。二是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汽车维修行业管理和发展规划。积极引导现有的一、二类汽车维修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实际引进先进技术、人才和加大投入,不断完善设备、设施,使其上规模上水平,改变“脏、乱、差”的形象。坚持并引导企业走强强联合、连锁经营,提高汽车维修行业的科技含量和维修质量。三是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尽快出台汽车快修业的开业标准,为加强市场管理提供有力的法规依据。

3、加强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一是要建立汽车维修行业管理与政府劳动部门管理相协调的汽车维修技工等级培训考核管理机制。尽快出台汽车维修技工(汽车电工、喷漆、钣金等工种)等级评定的有关标准,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和培训质量。二是要通过对从业人员年度诚信考核,促进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推动从业技术人员对汽车维修高新技术的应用,及时掌握现代汽车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适应汽车工业技术快速发展。三是要加强对维修行业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主要学习行业法规、检测诊断技术和质量管理知识,以增强法制、质量意识和提高行业管理水平,建设一支具有较好的政治素质,较高的技术业务知识的汽车维修管理队伍,为汽车维修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4、加强监督力度,规范经营行为。以维修市场治理整顿活动为契机,重点对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倒卖竣工出厂合格证、未按时参加年度审验等违法违章行为进行稽查和处理。并与工商部门密切协作,实行联合执法,打击一批无证非法经营、占道修车、配件经营部修车的“钉子户”,净化市场环境。严格执行各项规定,尤其要制止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严厉打击乱收费和使用假冒伪劣配件,欺诈蒙骗车户的违规行为,树立良好的经营信誉。严格落实汽车维修合同签订和质量保证期、服务承诺制度,对违反有关规定进行维修,出现严重质量事故,在社会上造成一定影响的企业和人员,不能姑息迁就,必须坚决取缔,予以公开曝光。

5、引导,促进我市维修业品牌建设。引导企业转变发展观念,加快维修业品牌建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增加技术投入,更新设备,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组建起点高、技术含量大的企业进入市场,促使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增强竞争力。并要因地制宜,审时度势,根据企业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扬长避短,找准企业发展的突破口,走专业化发展的路子,以专业化的优势参与竞争,占领市场。

6、完善行业管理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建设。督促维修企业要重视建立健全进厂、过程、竣工检验制度、合同维修和出厂合格证制度。积极引导大型维修企业创造条件,做好准备,取得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以优良的质量求效益,求发展。同时,要充分发挥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功能和作用,强化车辆技术管理,确保技术状况良好,为道路运输安全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7、建立诚信机制,完善信誉考核制度。根据我市机动车维修业的发展状况,必须做到发展与监管、规范与诚信并举。一是建立完善公告制度。在近年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完善公告制度,要求维修企业要按照有关要求,要在维修业户接待室公示企业工时单价、维修报备程序、维修经营许可证、诚信经营信息。积极引导汽车消费者如何正确选择维修企业,了解和掌握维护自我消费权益的方法,为消费者创造良好的修车环境。二是要充分利用汽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制度的实施,严格实行记分制管理,行业管理部门可结合违章处罚,包括通过投诉渠道取得的信息和证据对违规行为进行的处罚,对违规的企业进行记分,并直接反应到年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和各项资质评审中,与汽车维修企业的经营资格相联系,促使经营者自觉遵章守纪,

8、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应有的作用。协会的行业管理工作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则,以维护国家利益、行业利益为出发点,以开展各种服务为重点。作为行业管理部门,首先要积极引导协会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协会作用,把一部分行业管理的职能转移到协会中去,建立完善行业自律机制,进一步强化行业自律,净化维护维修市场的经营秩序。并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沟通信息,提供咨询,调查研究,使行业主管部门能够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和行业发展方向,为上级交通主管部门决策和制定规划提供依据,促进维修市场健康发展。其次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抵制个别保险公司理赔不到位、理赔要回扣、欺诈车户的违法行为,弘扬社会正气。

总之,要通过这次调研活动,积极探索适合全市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和机动车维修市场管理的方法和措施,逐步建立门类齐全、供需协调、规范经营、诚实守信、平等竞争、服务及时、保证质量并且与经济发展、区域布局、环境保护相吻合的现代汽车维修服务网络体系。

篇九 农村家庭参与技术培训的调查报告1750字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我国农民数量众多,有3.28亿农民直接从事农业生产。但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不高,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的进程。农村科技培训是推广农业科技的重要手段。针对这一现实情况,南通大学商学院“红t恤”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对农村家庭参加技术培训的意愿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85%的主要劳动力文化程度处于初中或初中以下水平,80%的农村家庭没有参加过农业类培训,75%的农村家庭有成员参加过非农业类技术培训。据了解,大多数家庭有意愿在近期内参加非农业类技术培训,但费用普遍控制在500到1000元内,培训时间也控制在1到2个月。家庭参加培训人员主要是户主及其子女。绝大多数农民是通过干部上门了解到技术培训项的目的的,广播宣传是另一个重要的途径。

通过调查总结,我们得知农村家庭参加技术培训的态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农村主要劳动力对科技兴农的意识不强。现在农民对种植养殖方面的常规技术有了一定的掌握应用,但对农业高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大多数人安于现状,没有进一步提高技术与认识的意识。

二、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对高新农业科技的接受能力、运用能力差,影响了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这是技术培训面临的最大问题。

三、农村家庭对于技术培训长远利益的认识不够明确。很多农民不舍得眼前时间和经费的投资,不能认识到技术提高对长期利益的重要性。

四、农村科技培训缺少资金支持。开展农村科技培训是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业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举措。农村科技培训工作是一项社会工程,具有政府行为。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水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支持。但这项工作在市场条件下运作,没有稳定的资金投入支持,也只能因陋就简地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工作也就浮于表面,很难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五、当前农村科技培训工作组织不得力,缺少科技推广人员,科技培训工作没有专人具体管理。乡镇农业科技培训绝大多数是通过干部上门以及广播宣传,部分村干部不能把培训内容及时传达给农民,影响到科技培训的推广。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觉得应做出相应的对策来提高农村科技培训教育程度,具体如下:

一、深入农村加强调研,了解农民对科技的需求;理清思路,找准当前农村科技培训工作的切入点。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程的加快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农民的市场意识、效益观念、竞争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对农业科技的需求发生着重大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产品质量意识等已不适应这一历史性转变的要求。要搞好农村科技工作,首要的问题是要搞清农民科技文化的总体水平、开展科技培训的难点和热点,根据农民需求和农业生产的特点统筹安排。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收到良好的培训效果。

二、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科技意识不强,直接导致农民对农业新技术认识不足,接受、运用新技术能力差,从而影响了农业的发展,束缚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所以,从各方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也是提高科技培训教育的重要内容。各项科普活动、送技术、送知识等活动需要积极开展。

三、提高农村科技培训工作组织力度,加强乡村干部的文化、科学素养以及责任意识。培养、发展科技推广人员,建立健全科技培训工作的具体管理体制。切实组织、宣传好科技培训,让农民认识到科技培训的重要性,参加农村培训的必要性。

四、在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同时,还要积极宣传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有力地推动了“以崇尚科学,崇尚文明,反对封建迷信,反邪教,反陋习”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以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物质文明建设。

五、社会、政府应加大农村科技培训的资金的投入,促使科技培训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培养出新型的农村科技型人才,不仅要“输血”更是要“造血”。政府的资金与政策支持是开展好技术培训的重要保障,必不可少,马虎不得。

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通过开展农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是完成这一历史任务的重要手段。开展农村科技培训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农村科技培训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是责无旁贷,任重而道远。

篇十 关于烟汽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加强企业管理的调查报告4350字

企业管理是一个老话题,但管理如何细化,制度如何硬化,手段如何强化,长期以来却没有解决好。烟台汽车制造厂几年来通过运用计算机网络和统一的财务软件,积极探索企业内部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一体化管理,活化了资金,加强了监控,促进了企业管理的深化、细化和硬化,其经验值得借鉴。

一、一个困难的企业为什么花钱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来加强管理

烟台汽车制造厂是一个拥有2600名职工、3.2亿元资产的中型企业,主要生产轻型汽车、农用运输车和拖拉机。1993年以来,该厂产品销售收入虽然逐年增加,但经济效益却大幅下滑,生产经营日趋困难。面对日益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企业感到原有经验式的管理模式、落后的管理手段和不透明的信息反馈机制已非常不适应新的形势,迫切需要应用现代计算机网络和统一的财务软件进行管理创新。

一是成本的核算与控制迫切要求企业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由于汽车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繁多,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以往靠会计人员手工劳动,连续几天几夜工作也只能算出大概的综合成本,难以及时准确地制定出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价格。企业曾多次出现新产品投产后,才发现新产品的设计成本过高,价格无法为市场接受而被迫停产的情况。

二是资金的核算与管理迫切要求企业利用计算机进行控制。该厂销售环节占用的资金余额上亿元,大多以发出商品的形态存放在全国各地的430多个经销商处,企业难以及时、准确掌握各销售点上的存货变动情况,账物不符、账账不符的问题时有发生,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坏账风险难以防范。1995年该厂曾组织十多名会计人员历时一年,与各经销商核对发出商品和应收账款,发现企业本身的账簿记录差错1100多笔,仅发出商品的潜亏损失即达数百万元之多。在储备资金的管理中,传统的手工操作只能提供库存材料、备件的账面价值总量,但具体材料、备件的存放时间、库存数量却不掌握,致使存货超储、积压、损坏等情况非常严重。企业盘点时曾发现仓库中的三角带可满足企业10余年的生产需要。

三是薄弱的基础管理迫切要求企业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强化。从企业内部看,基础数据缺乏,材料消耗定额、工时消耗定额不准,谈不上实施精细生产,挖潜降耗,也无法对生产车间、销售部门、采购部门和仓储部门实施科学的考核。特别是财务信息滞后于物流信息和市场变化信息,再加上数据常常失真,决策者难以及时了解掌握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和内部各种资源的配置情况迅速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

四是企业各项规章制度迫切需要利用计算机手段进行硬化。过去规章制度只是挂在墙上,写在本中,缺乏强有力的手段来保证制度的有效执行,有章不循、有章难循的弊端难以克服,道德风险无法控制,科学规范的管理程序难以硬化。

二、如何运用计算机网络和软件对企业管理进行深化、细化

1996年以来,该厂针对采购、仓储、生产、销售等环节信息不明、账目不清等突出问题,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以成本控制为重点,联合山东浪潮国强软件公司,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先后投资两百余万元开发了“烟台汽车制造厂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基于一台主服务器,在各个车间、仓库及生产、供应、销售、财务等各有关处室设立了46个工作站,将各子系统通过财务管理子系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做到了“信息集成、过程集成、功能集成”,实现了财务系统与销售、供应、生产等系统的数据共享,为企业提高财务资金管理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财务管理子系统建立了统一的计算机平台,变多级核算为一级核算,一张原始凭证(销货发票、购货发票、入库单、领料单等)一次录入,仓库、车间、厂部的业务核算、统计核算、会计核算、凭证的制作、打印、各明细账、总账的登记全部由计算机一次自动完成,可以灵活地查询、统计和打印账表。

销售管理子系统与金税系统连接,利用金税系统录入和打印销售发票后,自动转入销售管理子系统,自动编制销售凭证,自动登记财务的产品销售、发出商品、应收账款、应交税金等账簿。同时可进行账龄分析和坏账估计,实现了销售业务管理与核算一体化。

采购管理子系统对采购订单、采购到货以及入库状况进行全过程管理,为采购部门和财务部门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自动完成对各种应付账款的登记、冲销以及应付账款动态变化状况。另外,该子系统还可以进行材料采购成本的考核与监督,非合同供应商、超过合同的采购价,软件系统可以自动警告,要求审核。

仓储管理子系统通过对各种存货的收、发、存业务进行核算,及时准确地掌握每件存货的耗用情况,把各类存货成本归集到各成本项目和成本对象上,为企业的成本核算提供基础数据,并动态反映存货资金的增减变动情况。

生产计划子系统根据生产计划和上月末实际库存情况,软件系统能按照装配物料清单计算物料的毛需求和净需求,自动运算出零部件采购计划、自制件的生产计划,将设计、工艺、生产制造并行交叉进行管理,实现了各种物流、业务流自始至终连贯起来的全过程管理。

成本核算子系统能够完成产品或零部件标准成本的制定,计算入库产成品或自制半成品的标准成本和标准成本差异,能够从价格成本差异和用量成本差异方面进行控制,为企业分析生产成本变动的原因提供了详细资料,为实施标准成本法和责任成本法提供了可能。

基础数据子系统可为生产计划系统提供工艺过程信息、产品结构信息,为成本控制提供工时定额和材料消耗定额标准信息,并能够通过装配物料清单自动读取采购发票的最新单价,瞬间计算出产品的材料成本,为产品投产决策提供第一手数据资料。产品开发人员能够随时计算出新产品的设计成本,为企业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手段。

三、取得的成效

1.提高了对薄弱环节的监控管理能力

从采购环节看,现在能够准确地掌握某一时段的采购品种、总量、该品种的上年采购单价、采购成本、当期采购单价等,从而能及时准确地计算出采购成本的降低额和降低率,计算出各部门的材料采购节约情况,并依此进行奖惩。这就使采购管理得到强化,仅1999年就节约采购成本900多万元。

从仓储环节看,系统可对各种库存零部件进行层层分解,一个汽车总成所包含的零部件可分解到7级直至螺钉。材料的编码、型号、规格、名称也都能在系统中得到明细的反映,不但可以从总额上反映储备资金占用情况,而且可以分品种统计每一种物料的超储备占用时间和超储备占用金额,并对原材料超储备占用实行自动报警,从而为控制存货成本、提高存货周转率、减少不合理的资金占用提供了可能。从销售环节看,通过该系统可随时查询存于各经销商处发出商品的型号、数量、时间、去向等详细资料,避免了发出商品长期被人占用或存放带来的损失。还可准确反映应收账款的账龄结构,有效地控制了应收账款的规模,减少了呆坏账损失。同时,通过计算机直接处理原始凭证,使应收账款的错账率几乎为零,解决了长期以来令财务人员头痛的往来账串户错账问题。

从成本控制环节看,系统方便快捷地提供了产品成本构成的详细数据,将标准成本控制与责任成本考核相结合,用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差异进行比较,作为对车间考核的依据,把成本控制真正落实到车间、班组和个人,使经济责任制考核有所依据,实现了由成本核算向成本控制的转变。

2.减少了资金占用

现在该厂可以全面掌握库存产品和发出商品的型号、数量存放时间,这就为及时盘活存量资产,避免库存商品长期存放的损失创造了条件。几年来,仓储部门适时处理积压商品车1245辆,回收货款2900万元;销售部门通过账龄分析,对应收账款的情况了如指掌,催收货款有理有据,使全国430个经销商的应收账款账龄基本控制在3个月之内,极大地降低了坏账风险;采购部门根据计算机自动报警系统的适时提示,积极清退生产上不需要的发动机、前后桥等十几种零部件存货,减少资金占用达553.2万元。

3.提高了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通过使用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的管理软件,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困扰企业的部门与财务、仓库与财务、仓库与车间、车间与财务信息沟通不畅、账账不符、账证不符、账物不符的信息孤岛问题,架起了财务信息与物流信息的桥梁。现在上至厂长、下至一般管理人员都可在自己的办公室内,根据自己的权限随时调阅所需的信息,以往的重要信息集中于少数关键岗位与个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计算机管理软件的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而且延伸了会计工作的领域,使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迈出了一大步。

4.促进了管理制度的硬化

通过使用统一的软件,将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硬化到计算机程序中,使生产经营行为得到了规范。现在不按制度规定的程序办,计算机就无法运行,即便是企业领导人,也必须在自己的权限之内严格遵守法定程序,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以往那种有章不循的情况在计算机铁面无私的程序前基本得到杜绝,大大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

四、几点启示

1.企业管理细化、深化要有新手段

企业管理工作做深、做细,必须有大量的基础数据作支撑。成本核算不准、消耗定额不清,规章制度就难落实,考核就无依据。但靠手工来加工、整理、传递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不仅速度慢、效率低,而且也不准确。因此,要解决管理上“手短”的问题,只有借助于计算机手段,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落后的管理方式,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成熟、微机的普及、操作技能的简单化以及企业管理人员观念的转变,企业运用计算机网络和统一的财务软件全面加强和改善管理的时机已经成熟。

2.管理的创新与提高决不仅仅是买新的计算机与软件

引入计算机技术改善企业管理,不仅仅是买几台新的计算机、联上网、装上新的软件,而是企业管理理念、内部财务管理体制、资金运作方式、生产组织形式等诸多方面的重大变革。因此,上到企业领导班子、下到全体员工都要更新观念,提高素质,勇于接受、采用新的管理手段,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和管理软件的作用,实现管理创新。

3.通过应用计算机程序可以提高资金监管的规范化水平

目前企业现有的各项管理和监督制度不可谓不全,规章条例也不少,但在实际执行中往往打了不少折扣。烟台汽车厂的做法表明,运用计算机网络和财务软件,可从两方面提高监管水平。一是把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尽量变成计算机的应用管理程序,从而把规章制度硬化。二是适时掌握企业经营中的资金与物流信息,从而可把事后的监管变为事中的监管。

4.加强企业管理要以财务管理为主线

财务信息是企业各类信息的交汇点,也是支撑经营决策的基础。企业运用计算机网络和管理软件要遵循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从国内许多企业的经验看,以财务管理为主线,从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生产管理由低到高的次序逐步推进计算机和软件的应用是可行的途径。企业要从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入手,以财务信息为主线,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的原则,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成,逐步建立起以财务成本管理____内部信息管理系统,为企业全面的科学管理打下基础。

篇十一 优秀:技术创新的成功之路——重庆市战略机遇期军民结合的调查报告1450字

技术创新的成功之路——重庆市战略机遇期“军民结合”的调查报告

光明日报如何因地制宜地探索自主创新的节约型发展道路?重庆市牢牢把握中央部署“军转民”和“军民结合”的战略机遇,近年来始终以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为核心,“军民结合促创新”。他们的经验,特别值得财力相对有限又急需通过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省市借鉴。

重庆市级财政收入近几年持续大幅增长,2023年一举突破300亿元,是直辖之初的3倍多。如此强劲的增长,出乎很多人的预料。财政收入的增长源于经济活力明显提高,尤其是工业经济的强劲增长。而作为“三线”建设的主要基地、全国最大的军工城市、计划经济时期的老工业基地,重庆工业脱胎换骨,最主要的动力源来自于“军民结合”。

“溢出效应”打造支柱产业

20世纪70年代,中央按照“寓军于民、军民结合、大力协作、自主创新”的方针部署“军转民”。重庆迅速作出反应,将重点军工企业军民结合的决策,作为本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重组的风向标,范文写作探索形成了以“产业牵引、平台支撑、开放驱动、民为军用、政府促进”为主要特点的军民结合创新途径。

长安公司是特大型军工骨干企业,曾生产出我国第一辆军用吉普车。1979年军转民时,长安集团针对国内汽车工业“缺重少轻”的局面,决定强势进军微型汽车和发动机开发生产。与长安一样享有盛名并同属军工企业的中国嘉陵集团和建设工业集团,则选择摩托车作为军转民的突破口。

在此基础上,重庆结合在机械制造、仪器仪表、电子产品、金属材料加工等方面的雄厚产业基础,把做大做强汽车、摩托车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任务,提出了建设“西部汽车城”和“中国摩托车之都”的发展目标,实施了加快建设北部新区“十里汽车城”的规划。围绕汽车摩托车产业的开发,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地方企业,主动承接军工的“溢出”和“扩散”。通过政策引导和高强度投入的示范带动,培育和发展了宗申、隆鑫、力帆等一批承接军口三大“溢出”效应的著名民营摩托车企业,形成了由建设、嘉陵两大军民结合企业和隆鑫、宗申、力帆三大民营企业共同支撑的重庆摩托车“2+3”格局,以及2000多家相关配套企业的庞大的汽车摩托车产业集群。2023年中国摩托车行业产销排行榜上,隆鑫、嘉陵、管理范文网建设、力帆、宗申等5大企业均位居前10名,总产销量占到全国市场的35%,世界市场的15%。2023年,长安汽车产销量列全国微车第一、发动机第二、汽车行业第三、轿车行业第四,其中微车产量占全国1/3,利润占全行业85%,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微车之王”。为其配套的上下游产业的年工业增加值,也达到了250亿元。汽车摩托车产业逐步发展成为占据重庆工业“半壁河山”的支柱产业。

优化配置科技资源 走节约型创新之路

第三军医大学每年来自重庆市的科研经费,比来自本系统的还多70%。不仅如此,包括第三军医大学在内,军工单位还经常被邀请参与地方科技政策的制定。

重庆市科委主任周旭认为,“不分彼此”的科技政策,是基于重庆实际的必然选择。军工系统有全市1/3的科技人员,全市1/3的工业总产值在军民结合企业,1/3的工业总产值在军民结合相关企业。而重庆又是一个大城市带大农村,财力较为紧张的新直辖市。需要探索一条效率更高的科技创新道路。“要在投资受限的情况下实现跨越式发展,就要通过军民结合盘活一切资源。”周旭说。

重庆如何将军工企业“视同己出”,从两件“小事”中可以看出来。2002年6月,全市召开企业新产品开发工作会,决定对新产品开发给予财政补贴、市级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专项资金。在分享2100万元财政补贴的55家企业中,一半以上为军民结合企业。为推动军民结合技改项目的实施,“十五”期间重庆市对三线企业的退税累计达到了12亿元。

篇十二 教育技术学专业社会了解度的调查报告2450字

前言

21世纪是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更是信息的时代,教育技术学作为教育学科在信息时代分化和综合中产生出来的新分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教育技术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本文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探讨教育技术专业的社会了解度,研究了解社会对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的实际了解和需求,并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教育技术 社会认同

一、 问题初探

从20世纪开始,教育技术就已经传入中国并不停的孕育自己的土壤。目前,全国已有500多所院校开办了教育技术专业。然而,教育技术发展到今天,它为多少人所了解呢?作为一个新兴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应该怎样提升社会的认同度和了解度呢?这是该专业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 调查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以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地区的中、小学教师为主,调查采用问卷、qq交流和面对面采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县有代表性的三所学校的教师,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教师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了解社会对教育技术专业的了解度,并对对教育技术专业自身的宣传与推广以及专业的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三、 调查结果及分析(附调查问卷)

1、 你是否听说过教育技术专业?

您是否听说过教育技术专业

听说过

5%

没有听说过

90%

不记得

5%

调查结果:

面对这一问题,大部分被调查者不是一脸的茫然就是满脸的疑惑。请看下面一段面对面访谈:

笔者:王老师,您从事教育工作有多少年了?

王老师(沛县杨屯小学的数学老师):有31年了

笔者:您听说过教育技术这一专业吗?

王老师:教育技术?没听说过,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吧!

笔者:教育技术从20世纪开始就已传入我国,但是它的发展不是很快,你们教育同行之间聊过有关教育技术的话题吗?

王老师:可能聊过吧,不过我没有听到同事聊起过。

大众对教育技术专业的了解度不仅和专业自身的宣传推广有关系,而且与教育技术的就业形式以及和教育经费、教师素质也息息相关。江苏省徐州沛县是苏北一个比较落后的地区,除了市里的个别重点学校外大部分学校的硬件、软件设施很差,计算机课也是最近几年才有的,很多老师只是大专水平,XX年时,全县没有一位本科的英语老师,期间也有极少数本科老师,但他们考上研究生以后就“孔雀东南飞”了,主要是南方老师的工资福利比较好。上述一系列因素造成教育技术的推广和了解度受限制,最终导致连搞教育的人士都不清楚教育技术为何物。

2、从整体上,你了解教育技术专业吗?

从整体上,你了解教育技术专业吗?

了解

3%

不了解

90%

一般了解

7%

调查结果:

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和上一问题紧密相连,它们的调查结果大体上成正比。教育技术到底是什么,很多搞教育的人也不清楚,它和计算机有什么区别?是计算机二系吗?它和广播电视有哪些联系?为什么教育类的专业在工科院校也有?这些问题都是社会再了解教育技术的同时,也成了较多的疑问,说到底还是不了解什么是教育技术。

3、你认为教育技术是研究什么问题的?

调查结果:

你认为教育技术是研究?

教育问题

50%

技术问题

30%

教育中的技术问题

20%

对于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问题,答案就众说纷纭了。那么教育技术到底是研究什么的呢?我国的教育技术学必须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和领域。这是在我国教育科学的特定背景下作出的理智的、切合实际的选择。

我国的教育技术学是把视听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研究教育教学问题的切入点的。对这些媒体技术参与下的教学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研究,即以具有科技含量的视听工具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为基础,研究相关的教育现象和活动,对教育信息资源和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

请看下面的电话访谈:

笔者:丁老师,我想向您做一个有关教育技术专业社会了解度的调查,请问您现在有时间吗?

丁老师(某中学的语文老师):没关系的,请调查吧,我对这个专业不是太了解,希望你能把最终的调查结果给我看看,呵呵!

笔者:好啊老师,您知道教育技术是研究什么问题的吗?是教育问题、技术问题还是教育中的技术问题?

丁老师:我认为两者都有吧,但可能会重在技术,因为教育技术可以理解为“教育的技术”。

4、你认为教育技术专业一般应在大学里的哪个学院?

调查结果:

你认为教育技术专业一般应在大学里的哪个学院?

教育学院

83%

物理学院

7%

计算机学院

10%

对于这一问题,83%的人都认为是教育学院,这正如笔者当时料想的那样,教育技术和教育有关,肯定在教育学院。有些教师认为,选择教育学院的理由是认为教育技术是教育的一个分支学科。有些人认为计算机学院出来的应该是计算机方面的人才,从事it行业,比如软件开发师等,或者是计算机老师。各种不同的观点表明,教育技术还没有完全被社会所了解,甚至很少被了解,即使对于从事教育的人士来说。

5、你认为教育技术的相关人员大多从事哪些方面的工作?

调查结果:

你认为教育技术的相关人员大多从事哪些方面的工作?

教师,培训人员

45%

技术工作人员

30%

教学设计,教学研究人员

25%

下面我们来看一份来自网络的资料。

教育技术学主要就业方向:

1、各级师范院校和中等学校教育技术(含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

2、各级学校和各级电教机构的教育信息化的应用研究;

3、教学系统(包括软、硬件环境)与现代教学媒体的设计与开发

4、远程教育中学习资源、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5、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开发和绩效的提高;

6、it产业中教育产品(教育网络、教育软件、仿真教学系统)的开发;

7、广播电视系统、信息广告公司中

从这份调查可以看出,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就业范围比较广,但是据调查,目前此专业的就业形式出现了尴尬局面,对口的专业很难找,原因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的课程比较多,什么都知道一点,但什么也做不好,学的不精。还有一方面是社会对教育技术专业的认可和接受还没到一定程度,造成其就业泛的现象。据调查,在徐州沛县的所有学校中,没有一家学校明确指出需要教育技术专业的毕业生,教育技术专业的毕业生是以计算机技术的名义进入学校从事教学的。

四、 建议与对策

1、从国家和政府的角度讲:

国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对落后地区的投入,加强对计算机硬件、软件设施的建设,改善教师的教学

篇十三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现状调查报告1400字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现状调查报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已成为时代的趋势。那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怎么样呢?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及对数据的分析、整理,着力研究信息技术与语文的整合的现状,并据此提出改进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语文 现状、分析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技术在各个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语文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实现教学的网络化,不仅是21世纪教育现代化必须完成的任务之一,也是语文学科克服自身弊端,进一步实现科学化的有效途径。本次调查以初中语文教学为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现状并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进的建议与对策。

1、问卷调查:

1.1 调查的目的:

(1)、了解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2)、了解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现状。

(3)、对今后初中语文教学,特别是对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改进的建议。

1.2 被试与取样:

本次调查对象为我校初中三个年级的学生,我设计了中学生信息技术认识问卷调查二份,全卷共设计了二十九个问题,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37分,收回218分,回收率92 %,其中有效问卷218分,有效率100%。

1.3 调查工具:

调查工具为:“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现状调查问卷”

2、现将本试卷的各个问题进行分析:

2.1、本次调查的学生中79%的学生家庭中没有计算机,这与我们这山区的'学校实际情况相符。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我校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主要依赖于学校的机房。

2.2、通过调查得知我校学生目前的操作水平一般的占53%,知道一点的占33%,其余的是很棒。喜欢多媒体教学同学占94%,无所谓占6%。认为多媒体教学增强了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的占99%。认为多媒体教学内容丰富,视觉效果、听觉效果更好的占100%。认为多媒体教学内容更丰富、有助学习,适合学习进度,提高学习效率的占98%。对课件使用的满意评价占98%。

2.3、通过调查得知学生没有不喜欢上多媒体课的同学。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多媒体教学的科目有语文、数学、外语、思品课。偶尔使用的有化学、物理、地理、历史、生物和健康课。同学们认为课件制作水平很好,有实用性的占98%。同学们上多媒体课,注意力能够集中,不受课件中的音乐影响,认为运用多媒体增大了知识的信息量,省事省力,课程进度快。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习 的兴趣和认知能力,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2.4、在调查中问到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认为更便于自己对知识的深入理解的占48%,有一些的占50%。在复习课中用多媒体教学比传统复习方法好占61.73%。

2.5、在调查中同学们还提出了宝贵的改进意见:

①、继续优化多媒体。多媒体教学确实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在创造性上还应有所改进。

②、多媒体课件要联系教科书,不可脱离教科书单一使用课件。

③、多让学生回答问题,不要只顾展示。

④、在意境性的内容时需要课件的展示。

由以上调查来看,绝大部分学生还是乐于接受多媒体教学的学习 ,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凡是使用了多媒体的班级,语文成绩普遍高于一般上课的班型。由此,只要我们的老师使用得当的话,多媒体辅助教学还是一个非常有优势的教学手段,资源库的建设还等着大家去完备并使其价值充分发挥。

篇十四 烟汽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加强企业管理的调查报告总结2000字

关于烟汽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加强企业管理的调查报告总结

企业管理是一个老话题,但管理如何细化,制度如何硬化,手段如何强化,长期以来却没有解决好。烟台汽车制造厂几年来通过运用计算机网络和统一的财务软件,积极探索企业内部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一体化管理,活化了资金,加强了监控,促进了企业管理的深化、细化和硬化,其经验值得借鉴。

一、一个困难的企业为什么花钱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来加强管理

烟台汽车制造厂是一个拥有2600名职工、3.2亿元资产的中型企业,主要生产轻型汽车、农用运输车和拖拉机。1993年以来,该厂产品销售收入虽然逐年增加,但经济效益却大幅下滑,生产经营日趋困难。面对日益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企业感到原有经验式的管理模式、落后的管理手段和不透明的信息反馈机制已非常不适应新的形势,迫切需要应用现代计算机网络和统一的财务软件进行管理创新。

一是成本的核算与控制迫切要求企业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由于汽车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繁多,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以往靠会计人员手工劳动,连续几天几夜工作也只能算出大概的综合成本,难以及时准确地制定出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价格。企业曾多次出现新产品投产后,才发现新产品的设计成本过高,价格无法为市场接受而被迫停产的情况。

二是资金的核算与管理迫切要求企业利用计算机进行控制。该厂销售环节占用的资金余额上亿元,大多以发出商品的形态存放在全国各地的.430多个经销商处,企业难以及时、准确掌握各销售点上的存货变动情况,账物不符、账账不符的问题时有发生,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坏账风险难以防范。1995年该厂曾组织十多名会计人员历时一年,与各经销商核对发出商品和应收账款,发现企业本身的账簿记录差错1100多笔,仅发出商品的潜亏损失即达数百万元之多。在储备资金的管理中,传统的手工操作只能提供库存材料、备件的账面价值总量,但具体材料、备件的存放时间、库存数量却不掌握,致使存货超储、积压、损坏等情况非常严重。企业盘点时曾发现仓库中的三角带可满足企业10余年的生产需要。

三是薄弱的基础管理迫切要求企业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强化。从企业内部看,基础数据缺乏,材料消耗定额、工时消耗定额不准,谈不上实施精细生产,挖潜降耗,也无法对生产车间、销售部门、采购部门和仓储部门实施科学的考核。特别是财务信息滞后于物流信息和市场变化信息,再加上数据常常失真,决策者难以及时了解掌握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和内部各种资源的配置情况迅速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

四是企业各项规章制度迫切需要利用计算机手段进行硬化。过去规章制度只是挂在墙上,写在本中,缺乏强有力的手段来保证制度的有效执行,有章不循、有章难循的弊端难以克服,道德风险无法控制,科学规范的管理程序难以硬化。

二、如何运用计算机网络和软件对企业管理进行深化、细化

1996年以来,该厂针对采购、仓储、生产、销售等环节信息不明、账目不清等突出问题,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以成本控制为重点,联合山东浪潮国强软件公司,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先后投资两百余万元开发了“烟台汽车制造厂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基于一台主服务器,在各个车间、仓库及生产、供应、销售、财务等各有关处室设立了46个工作站,将各子系统通过财务管理子系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做到了“信息集成、过程集成、功能集成”,实现了财务系统与销售、供应、生产等系统的数据共享,为企业提高财务资金管理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

财务管理子系统建立了统一的计算机平台,变多级核算为一级核算,一张原始凭证(销货发票、购货发票、入库单、领料单等)一次录入,仓库、车间、厂部的业务核算、统计核算、会计核算、凭证的制作、打印、各明细账、总账的登记全部由计算机一次自动完成,可以灵活地查询、统计和打印账表。

销售管理子系统与金税系统连接,利用金税系统录入和打印销售发票后,自动转入销售管理子系统,自动编制销售凭证,自动登记财务的产品销售、发出商品、应收账款、应交税金等账簿。同时可进行账龄分析和坏账估计,实现了销售业务管理与核算一体化。

采购管理子系统对采购订单、采购到货以及入库状况进行全过程管理,为采购部门和财务部门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自动完成对各种应付账款的登记、冲销以及应付账款动态变化状况。另外,该子系统还可以进行材料采购成本的考核与监督,非合同供应商、超过合同的采购价,软件系统可以自动警告,要求审核。

仓储管理子系统通过对各种存货的收、发、存业务进行核算,及时准确地掌握每件存货的耗用情况,把各类存货成本归集到各成本项目和成本对象上,为企业的成本核算提供基础数据,并动态反映存货资金的增减变动情况。

生产计划子系统根据生产计划和上月末实际库存情况,软件系统能按照装配物料清单计算物料的毛需求和净需求,自动运算出零部件采购计划、自制件的生产计划,将设计、工艺、生产制造并行交叉进行管理,实现了各种物流、业务流自始至终连贯起来的全过程管理。

篇十五 中学生信息技术能力调查报告1450字

本课题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____初二级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进行调研,总结分析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基本现状以及探究出导致此现状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从而促进__初中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__ 信息技术能力 基本现状 发展策略

自XX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教基[XX]33号)。通知要求,“从XX年起开始用5-XX年的时间,在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经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目前,我省大部分地区的中学及部分小学都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情况却不容乐观,很多学校虽然都积极地响应号召,但由于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学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教学体系。而且,由于我省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部分贫穷地区的学生信息意识弱、信息能力低、信息道德缺,总体的信息素养比较低。然而,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素养日益成为信息社会公民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学生的信息素养直接关系未来社会信息化的水平,同时,更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学生的信息素养当中,信息技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它包括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分析、信息的加工。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能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具有追求新信息、运用新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从瞬息万变的事物中捕捉信息,从易被人忽视的现象中引伸、创造新信息的能力。

目前,我省大部分地区的中学及部分小学都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情况却不容乐观,很多学校虽然都积极地响应号召,但由于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学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教学体系。而且,由于我省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部分贫穷地区的学生信息意识弱、信息能力低、信息道德缺,总体的信息素养比较低。

1.1 了解____初中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和教学提供帮助。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素养日益成为信息社会公民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本次调研了解即将升上高中的同学的信息技能是否为零起点或者是已经具备一定技术能力,为相关部门修改高中信息技术教程提供信息源,也为老师设计出更合理的教案提供帮助。

1.2探索导致____初中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不足的原因。

通过对调查问卷数据的综合分析找出原因,为当地教育部门、学校实施相关措施

提供依据,并向当地信息教育提供一定可行性的建议,最终达到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目标。

1.3 引起家长、教师以及相关部门对学生信息技能水平的关注。

中学生信息技能的提高离不开家长和老师更多的指导,通过本次活动可以引起家长、教师和相关部门对此问题的关注,为提高中学生信息技能水平提供良好的环境而努力。

本调研采用随机抽样的形式调研__市初二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情况。问卷发放的对象为__市各中学的初二学生。本次共发放调研问卷273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60份,问卷有效率为95.2%,说明问卷调查达到了较好的调研效果。其中,发放城镇学生问卷109份,发放农村学生问卷111份。

调研对象及内容

调研重点是学生电脑的普及率、学生对电脑的使用情况、学生对电脑的认识和了解程度以及学生对信息的认识情况。

本调研对抽样选择的两所高校的领导、普通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家长进行了访谈,以个别访谈为主,集体访谈为辅,每所高校访谈领导2人、普通教师2人、学生2人。其中访谈的领导包括校长以及教务处主任,教师包括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和其他任课教师,学生随机进行访谈,学生家长包括家中配置电脑的和家中没有配置电脑的家长。

《技术调查报告(十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报告

最新加入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