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生物实验报告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250字
一、实验目的
1.初步学会探索酶的催化效率的方法。
2.探索过氧化氢酶和Fe3+催化效率的高低。
二、实验原理
新鲜的猪肝中含有过氧化氢酶,Fe3+是一种无机催化剂,它们都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成水和氧
三、材料用具
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滴管、试管、火柴、试管架、质量分数为3.5%的氯化铁溶液、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四、实验过程(见书P30)您正浏览的文章由()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五、讨论
实验时为什么要选用新鲜的猪肝?在滴入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时能否公用一个吸管?为什么?
篇二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500字
一、实验目的
1. 初步学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方法。
2. 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
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 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也就是分升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三、材料用具
紫色洋葱鳞片叶、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刀片、吸水纸、清水、0.3g/ml蔗糖溶液
四、实验过程(见书P60)
物理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报告模板
五、讨论
1.如果将洋葱表皮细胞浸润在与细胞液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中,这些表皮细胞会出现什么现象?
2.当红细胞细胞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时,红细胞会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为什么?
3.画一个细胞在正常状态下到经过0.3g/ml蔗糖溶液处理,再经过清水处理的细胞变化的一系列模式图。
篇三 医院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自查报告1050字
医院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自查报告范文
为加强医院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医院平安目标的实现,我院检验科根据____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相关内容,对医院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自查,对涉及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及样本的人员进行了培训,提高他们生物安全的意识,掌握必要的生物安全知识。
一、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各项规章制度的运行情况
医院检验科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进行学习,并定期对有关生物安全各项规章制度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实验室所从事的实验活动均严格遵守有关的国家标准和实验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并指定专人监督检查实验室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同时,对检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二、病原微生物菌(毒)种的管理及运输
因各方面条件限制我院现不能开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的检查,根据通知要求积极组织相关人员主要学习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菌(毒)种的'管理严格登记制度,收到菌(毒)种后立即进行编号登记,详细记录菌(毒)种的名称、来源、特性、用途、批号、传代日期、数量。在菌(毒)种的管理,安全保卫制度,安全保卫措施,保管过程中,传代、分发及使用,均应及时登记,定期核对库存数量。菌(毒)种在进行销毁时,灭菌指示标志,灭菌效果,同时做好销毁登记等内容。
三、实验室生物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
在此次自检中,我院实验室对以前制订的处置意外事件的应急指挥和处置体系,进一步进行了修订,使之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针对当发生自然灾害(如地震、水灾等)或设施出现故障时,我们制定了可能遇到的紧急情况及其处理原则。
同时规范了菌(毒)种外溢在台面、地面和其他表面的的处理原则、皮肤刺伤(破损)的处理原则、离心管发生破裂的处理原则并建立了意外事故报告制度。
在实验室的显著位置张贴了实验负责人、实验室工作人员、消防、医院、公安、工程技术人员、水、电气维修部门电话。
四、提高意识,加强学习
组织检验人员对《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同时加强了实验室的准入制度的管理,标明实验室类型、负责人及其联络方式。加强了个人安全防护,并要求检验人员严格遵守标准的操作规程进行检验。
通过这次对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自查,提高了全体检验人员对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管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实验室工作安全。
篇四 生物学实验报告4450字
关于生物学实验报告
刘希伟201100140041分子生物学实验报告
质粒dna的提取、纯化及检测
姓名:___学号:2011001400__年级:20__级生物基地班 实验日期:2023年9月16日—30日组别:6组 同组者:__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碱变性提取法提取大肠杆菌中质粒dna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并掌握凝胶电泳进行dna的分离纯化的实验原理。
3、学习并掌握凝胶的制备及电泳方法。
4、学习并掌握凝胶中dna的分离纯化方法。
二、实验原理
1、质粒dna的制备方法
质粒(plasmid)是独立存在于染色体外、能自主复制并能稳定遗传的一种环状双链dna分子,分布于细菌、放线菌、真菌以及一些动植物细胞中,但在细菌细胞中含量最多。细菌质粒大小介于1~200kb之间,是应用最多的质粒类群,在细菌细胞内它们利用宿主细胞的复制机构合成质粒自身的dna。
质粒dna的制备包括3个步骤:①培养细菌,使质粒dna大量扩增;②收集和裂解细菌;③分离和纯化质粒dna。主要方法包括:碱裂解法:0。2molnaoh+1%sds;煮沸裂解法:沸水煮沸40秒;sds裂解法:10%sds,一般用于质粒大量提取。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宿主菌株类型、质粒分子大小、碱基组成和结构等特点以及质粒dna的用途进行选择。本实验选择碱裂解法提取质粒dna。
2、质粒dna的提取——碱变性提取法
在细菌细胞中,染色体dna和质粒dna均被释放出来,但是两者变性与复性所依赖的溶ph值不同。在ph值高达12。0的碱性溶液中,染色体dna的氢键断裂,双螺旋结构解开而变性;共价闭合环状质粒dna的大部分氢键断裂,但两条互补链不完全分离。因为它们在拓扑学上是相互缠绕的。当用ph值4。6的kac(naac)高盐溶液调节碱性溶液至中性时,变性的质粒dna可恢复原来的共价闭合环状超螺旋结构而溶解于溶液中;但染色体dna不能复性,而是与不稳定的大分子rna、蛋白质—sds复合物等一起形成缠连的、可见的白色絮状沉淀。这种沉淀通过离心,与复性的溶于溶液的质粒dna分离。溶于上清液的质粒dna,可用无水乙醇和盐溶液,使之凝聚而形成沉淀。由于dna和rna性质类似,乙醇沉淀
dna的同时,也伴随着rna沉淀,可利用rnasea将rna降解。质粒dna溶液中的rnasea以及一些可溶性蛋白,可通过酚/氯仿抽提除去,最后获得纯度较高的质粒dna。
3、凝胶电泳进行dna分离纯化
电泳(electrophoresis)是带电物质在电场中向着与其电荷相反的电极方向移动的现象。各种生物大分子在一定ph条件下,可以解离成带电荷的离子,在电场中会向相反的电极移动。凝胶是支持电泳介质,它具有分子筛效应。含有电解液的凝胶在电场中,其中的电离子会发生移动,移动的速度可因电离子的大小形态及电荷量的不同而有差异。利用移动速度差异,就可以区别各种大小不同的分子。因而,凝胶电泳可用于分离、鉴定和纯化dna的片段,是分子生物学的核心技术之一。
凝胶电泳技术操作简单而迅速,分辨率高,分辨范围广。此外,凝胶中dna的位置可以用低浓度荧光插入染料如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eb)或sybr gold染色直接观察到,甚至含量少至20pg的双链dna在紫外激发下也能直接检测到。需要的话,这些分离的dna条带可以从凝胶中回收,用于各种各样目的的实验。
分子生物学中,常用的两种凝胶为琼脂糖(agarose)和聚丙烯酰胺凝胶。这两种凝胶能灌制成各种形状、大小和孔径,也能以许多不同的构型和方位进行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分辨率高,使用于较小分子核酸(5—500bp)的分离和蛋白质电泳。它的分辨率非常高,长度上相差1bp或质量上相差0。1%的dna都可以彼此分离,这也是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dna序列分析的分子基础。虽然它能很快地进行电泳,并能容纳较大的dna上样量,但是与琼脂糖凝胶相比,在制备和操作上繁琐。琼脂糖是从海藻中提取的长链状多聚物,由β—d—吡喃半乳糖与3,6—脱水—l—吡喃半乳糖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04—105。琼脂糖加热至90℃左右,即可溶化形成清亮、透明的液体,浇在模版上冷却后形成凝胶,其凝固点为40—45℃。琼脂糖凝胶相对于聚丙烯酰胺凝胶分辨率低,但它的分离范围更大(50至百万bp),小片段dna(50—20000bp)最适合在恒定轻度和方向的电场中水平方向的琼脂糖凝胶内电泳分离。琼脂糖凝胶电泳易于操作,适用于核酸电泳,测定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分离经限制酶水解的dna的片段,进一步纯化dna等。
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在溶液中,由于核酸有磷酸基而带有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dna在琼脂糖凝胶中的电泳迁移率主要取决于6个因素:样品dna分子的大小、dna分子的构象、琼脂糖浓度、电泳所用电场、缓冲液和温度。
三、实验材料
1、实验仪器
培养皿、接种环、三角瓶、酒精灯、恒温振荡培养箱、50ml离心管、1。5ml塑料离心管(eppendorf管)、高速离心机、漩涡振荡器、微量移液器、不同型号枪头、天平、制胶槽、梳子、电泳仪、吸管、量筒、微波炉、灭菌锅、恒温水浴锅、试剂瓶、卫生纸和记号笔、手套等。
2、实验试剂
lb培养基,抗生素ap(氨苄青霉素),溶液ⅰ,溶液ⅱ,溶液ⅲ,rnasea母液,te缓冲液,饱和酚,氯仿/异戊醇混合液,酚/氯仿/异戊醇(pci)混合液,预冷无水乙醇,tae电泳缓冲液(10×),上样缓冲液(6×),琼脂糖,溴化乙锭(eb),dna相对分子质量标准物dna marker λ/hind ⅲ,5mol/l ph 5。2的醋酸钠。
四、实验步骤
1、准备实验
配制lb液体培养基,分装到100ml的三角瓶中20ml,300ml的三角瓶中50ml,另配lb固体培养基;准备1000ul、200ul、10ul移液枪尖各一盒,1。5ml离心管若干于500ml三角瓶中,50ml离心管2个 ,将上述物品包好连同配好的培养基一同灭菌。
2、菌体培养
在含有ap的lb平板上挑取一环携带有质粒puc19的e。coli dh5单菌落,接种于20mllb液体培养基中进行37℃振荡过夜培养,培养基中加ap100ul
(100ug/ml),质粒puc19具有ap抗性基因,使得带有puc19的质粒得以生长。 过夜培养后菌体量大,杂质较多,然后用移液枪吸取过夜培养物2ml转接于50mllb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基中加入ap250ul,37℃振荡培养4—6h至对数生长期后期,生长速率快,代谢旺盛,酶系活跃,杂质少,适合提取质粒。
3、质粒提取
(1)称量空的50ml离心管的重量为14。331g,然后将三角瓶中的菌液倒至管中,不能倒满,液面距管口约1cm,7000rpm离心5分钟后弃去上清液,收集菌体细胞。
(2)向离心管中悬滴加入5ml冰预冷的溶液ⅰ打散菌体洗涤,用漩涡振荡器使之充分悬浮后用枪尖吹吸混匀,同步骤(1)离心,弃去上清,将离心管倒置于吸水纸上,使上清液全部流尽干燥,然后称重得14。437g,则菌体质量为106mg。
(3)洗涤后每100mg菌体应加入冰预冷的溶液ⅰ1ml,106mg菌体按100mg菌体处理,加入溶液ⅰ1ml,打散菌泥、吹吸混匀,冰浴5min。溶液ⅰ中的葡萄糖使
溶液密度增加,悬浮后的大肠杆菌不会快速沉积到管子的底部;维持渗透压,防止细胞提前破裂,防止dna受机械剪切力作用而降解。edta是ca2+和mg2+等二价金属离子的螯合剂,可抑制dnase的活性,抑制微生物的生长。tris—cl溶液提供适当的ph。
(4) 按比例加入新配制的溶液ⅱ2ml(与溶液ⅰ对应),轻加轻摇,冰浴5min。溶液变清亮透明粘稠如蛋清状。溶液ⅱ中的naoh使细胞膜发生了从bilayer(双层膜)结构向micelle(微囊)结构的相变化导致细胞溶解。同时,强碱性使染色体dna、质粒dna和蛋白质变性;sds为下一步沉淀做铺垫。
(5)按比例加入冰预冷的溶液ⅲ1。5ml(与溶液ⅰ、ⅱ对应),轻加轻摇,冰浴10min。溶液出现白色絮状沉淀。沉淀为蛋白质sds复合物、细胞碎片和其他大分子成分。溶液ⅲ中的hac中和naoh,因为长时间的碱性条件会打断基因组dna,只要是50-100 kb大小的片断,就不能再被pds共沉淀。同时变性的质粒dna复性。反应形成的高盐环境进一步加速了沉淀。
(6)12000rpm离心15min,白色沉淀聚集在离心管一侧,用移液枪将上清液转移到另一洁净的离心管中。然后向上清液中加入1/10体积的3mnaac混匀,加入2倍体积的冰无水乙醇,混匀,—20℃下沉降30分钟。乙醇可以任意比和水相混溶,乙醇与核酸不会起任何化学反应,对dna很安全,因此是理想的沉淀剂。 dna溶液是dna以水合状态稳定存在,当加入乙醇时,乙醇会夺去dna周围的水分子,使dna失水而易于聚合。在ph为8左右的溶液中,dna分子是带负电荷的,加一定浓度的naac或nacl,易于互相聚合而形成dna钠盐沉淀。
(7) 以12000rpm离心15min,小心倒去上清液,得到dna沉淀。加入3ml70%冰乙醇,轻轻地覆盖沉淀,不打散沉淀,洗涤一次。
(8)以12000rpm离心5min,离心管底部dna沉淀所在面应与收集沉淀面一致。去掉上清液,将离心管上沉淀部位做好标记,将离心管倒置于吸水纸上,干燥5min。粗提取的质粒呈浅黄色,随着水分的减少质粒变为无色。所以为了完全溶解质粒,要在离心管上标记质粒所在位置。
(9)将dna沉淀溶于1mlte缓冲液中,移液枪吹吸助溶,然后将溶解液转移到一个eppendorf管中。te是ph缓冲液,为dna提供稳定的生理状态,呈弱碱性,有利于保护碱基对。同时含有edta是二价阳离子的螯合剂,抑制dna酶作用。
4、质粒纯化
(1)eppendorf管中加入rnase a(纯浓度>50ug/ml),37℃保温0。5—1h
(2)将上述的溶液平均分配到2个1。5ml的微量离心管中,每管0。5ml,分别加入与溶液等体积的(500ul)tris饱和苯酚溶液,振荡混匀,7000rpm,离心5min,上清液转移到一洁净的eppendorf管中。苯酚是经tris饱和后的,显黄色。苯
酚加入后,溶液分层,苯酚向下,下层呈浅黄色,上层溶液无色,在中间产生大量白色沉淀,此为变性后的蛋白质。
(3)加入等体积的(500ul)苯酚/氯仿溶液(1:1),振荡混匀, 7000rpm,离心5min,上清液转移到到另一洁净的eppendorf管中。苯酚是强的蛋白变性剂,但是苯酚留在质粒溶液中会影响dna的酶切,它本身易被氧化,会损伤质粒。氯仿也是蛋白变性剂,但是比酚弱,且能溶解质粒中的脂类,溶解苯酚,去除溶液中的苯酚。异戊醇则可起消除抽提过程中出现的泡沫,有利于分层更明显。此时溶液中已看不到明显的白色沉淀,但仍有蛋白质的存在。
(4)加入等体积的氯仿溶液,振荡混匀, 7000rpm,离心5min,上清液转移到一洁净的eppendorf管中,得上清液400ul。
(5)向上清液中加入1/10体积的naac混匀,再加入2倍体积的冰无水乙醇,混匀,—20℃下沉降30分钟。
(6)以12000rpm,离心15min,弃去上清液,得到dna沉淀,为白色。
(7)向dna沉淀中加入70%冰乙醇200ul,不打散沉淀,洗涤。然后以12000rpm离心5min,离心管底部dna沉淀所在面应与收集沉淀面一致。
(8)去掉上清液,将离心管倒置于吸水纸上,室温干燥。用50ulte溶解于1管中。
5、质粒检测
(1)称取0。4g的琼脂糖,置于一锥形瓶中,在三角瓶上标好液面位置,加入40ml的1×tae电泳缓冲液,再加入5—10ml重蒸水,以补充在溶胶过程中损失的水分。然后置微波炉加热至完全溶化,溶液透明。冷却至50℃左右,倒入制板槽制板。
(2)待胶凝固后,小心拔起梳子,使加样孔端置阴极段放进电泳槽内。在槽内加入1×tae 电泳缓冲液,至液面覆盖过胶面2—3cm。取1μl加电泳载样液和3μl质粒样品于小纸片上,用移液枪混匀。
(3)电泳1h,观察溴酚兰的带(蓝色)的移动。
(4) 把胶槽取出,小心滑出胶块,放进eb溶液中进行染色,完全浸泡约5min。
(5)凝胶成像仪观察。
五、注意事项
(1)滴加溶液ii时,要逐滴加入,且要轻加轻摇溶液使之混匀,整体动作要快,因为强碱在溶液中停留时间不能过长,否则会破坏质粒dna。
(2)加入溶液iii后,生成了大量的絮状沉淀,溶液iii中和强碱使质粒复性,不可剧烈震荡, 防止染色体dna断裂,应该上下颠倒离心管,使其混匀。
篇五 动物微生物及免疫学实验的报告2800字
动物微生物及免疫学实验的报告
一、实验目的
(一)掌握一般培养基的制备原理及要求,掌握培养基酸碱度的测定,熟悉一
般培养基的制备过程和各种器皿灭菌方法。
(二)掌握细菌分离培养的基本要领和方法,掌握细菌抹片的制备方法和革兰
氏染色法及油镜的使用方法,并认识革兰氏染色的反应特性。
(三)掌握学习用微生物学原理诊断疾病的一般方法及步骤。
二、实验用品
(一)器材
量筒、烧杯、电子天平、漏斗、三角烧瓶、空试剂瓶、玻璃棒、玻璃平皿、刻度吸管、ph试纸、纱布、脱脂棉、天平、电炉、试剂瓶瓶塞、扎绳、放大镜、包装纸、洗耳球、酒精灯、载玻片、火柴、吸水纸、剪刀、记号笔、接种环、注射器、镊子、钳子、毫米尺、培养箱、水浴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锅、油镜
(二)试剂及材料
肘胨、蛋白胨、猪胆盐、氯化钠、琼脂、乳糖、0.01%结晶紫水溶液、0.5%中性红水溶液、血清、胰化蛋白胨、酵母提取物、氢氧化钠、盐酸、牛血清、革兰氏染色液、蒸馏水、小白鼠、病猪内脏
三、实验步骤
(一)培养基的制备
(所有用到的器皿都已121℃高压灭菌15~30min,倾注平板在无菌操作台内完成,并放在无菌操作台内)
1、麦康凯培养基
(1) 组成:蛋白胨17g、肘胨3g、猪胆盐5g、氯化钠5g、琼脂17g、乳糖
10g、0.01%结晶紫水溶液10ml、0.5%中性红水溶液5ml、蒸馏水1000ml
(2) 方法:将蛋白胨、肘胨、猪胆盐和氯化钠溶解于400ml蒸馏水中,调节
ph至7.2。将琼脂加入600ml蒸馏水中,并加入乳糖,加热熔化。将两
液混合,分装于烧瓶内,用纱布、扎绳等捆好后,121℃高压灭菌
15~30min。待冷却至50~ 55℃时,加入结晶紫和中性红水溶液,摇匀后
倾注平板。
注:结晶紫和中性红水溶液配好后需经高压灭菌。
2、血清平板
(1) 组成:营养琼脂、牛血清
(2) 方法:将灭菌的营养琼脂加热熔化,冷却至45~50℃时,加入牛血清,并
混匀,倾注平板。
注:不得将牛血清一并加入后再灭菌。
3、lb培养基
(1) 组成:胰化蛋白胨10g、酵母提取物5g、氯化钠10g、琼脂15g
(2) 方法:在950ml蒸馏水中加入胰化蛋白胨、酵母提取物、琼脂和氯化钠,
调节ph至7.4,加热熔化,分装于瓶中,用纱布、扎绳等捆好后,121℃高压灭菌15~30min。待冷却至50~ 55℃时,倾注平板。
4、液体培养基(在lb培养基的基础上,装入大试剂瓶中,不加琼脂,不分装)
(二)病料取材
在病猪死亡后,首先用显微镜检查其末梢血液膜片中是否有炭疽杆菌存在,未发现,则立即用消毒的器械对其进行生理解剖,观察其病理特征现象,取出病猪的十二指肠、胃、肝脏三处的组织物,并注意组织的完整性,用储物袋密封保存。
(三)细菌粗培养
1、消毒灭菌:操作人员先用消毒水清洗手或戴好实验手套,再用消毒水对无菌操作台内桌面及用酒精灯外焰对待用器械进行火焰灭菌。
2、接种
(1) 在无菌操作台酒精灯旁打开用储物袋密封保存的病料,先左手持镊子右
手持剪刀,把病料剪出一个小口。
(2) 右手持灭过菌的接种环,左手持平板,并用拇指、食指及中指将平皿揭
开约20左右,然后将接种环前端插入小口旋转一下后,再用划线接种的方法接种到一个血清平板上。
(3) 用记号笔在平板底部作好日期、操作人员、部位等标记,并将平板倒放。
以此方法,分别接种十二指肠、胃粘膜、肝脏于血清平板上,各接种2个血清平板。
3、培养:将接种好的血清平板倒扣放入37℃培养箱中,反向培养24小时。 注:划线接种时尽量划开,以保证长出单个菌落,且划线时接种环应尽量倾斜,以免划破培养基(后同);待接种完毕后熄灭无菌操作台内酒精灯,关闭好无菌操作台窗口,打开无菌操作台内的紫外灯。 。
(四)细菌纯培养
1、菌落特征判断
待粗培养的细菌培养24小时后,取出用放大镜观察记录单个小菌落的形态特征并用实验报告纸记录好,并在平板底部上做好观察标记,其形态特征包括大小、形状、菌落边缘、表面构造、隆起度、湿润度、透明度、颜色等。
2、取单个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
(1) 取干净的载玻片,用记号笔在其一面做好正反面标记,再在载玻片另一
面中央滴上一小滴蒸馏水。
(2) 将接种环在火焰上灭菌,待冷却后,在酒精灯旁从标记的单个小菌落中
取少许细菌置于蒸馏水中混匀(同时盖好平板倒扣置于一旁),用接种环涂成直径约1.5cm的菌膜,再在酒精灯火焰上方以钟摆速度通过固定好细菌,待冷却进行染色。
(3) 先滴加草酸结晶紫溶液染色1~2min,再水洗;然后滴加革兰氏碘液溶液
染色1~2min,再水洗;随后滴加95%的酒精脱色30~60s,再水洗;最后滴加稀释的品红进行复染30~60s,再水洗;待干燥或吸水纸吸干后镜检。
(4) 将干燥的载玻片放在1000倍油镜下,滴加一滴松柏油进行镜检,观察其
形态特征,判断细菌的种属。
3、细菌接种培养
(1) 消毒灭菌:操作人员先用消毒水清洗手或戴好实验手套,再用消毒水对
无菌操作台内桌面及用酒精灯外焰对待用器械进行火焰灭菌。
(2) 接种:右手持灭过菌的接种环,左手持平板,并用拇指、食指及中指将
平皿揭开约20左右,然后将接种环插入揭开的平板口内蘸去一下镜检标记的小菌落,再用划线接种的方法接种到一个血清平板、lb平板或麦康凯平板上。并用记号笔在平板底部作好日期、操作人员、菌种、部位等标记,将平板倒放。
(3) 将接种好的`平板倒扣放入37℃培养箱中,反向培养24小时。
注:油镜用完后应立即清理物镜上的松柏油;划线接种时尽量划开,以保证长出单个菌落;待接种完毕后熄灭无菌操作台内酒精灯,关闭好无菌操作台窗口,打开无菌操作台内的紫外灯。 。
(五)菌液的制备
1、镜检:用革兰氏染色法在1000倍油镜下镜检,观察并记录是否为纯培养的细菌。
2、分装液体培养基:先对无菌操作台及需要使用的器械进行消毒灭菌,然后用钳子揭开一个空试剂瓶,用倾倒的方法在酒精灯旁从液体培养基大试剂瓶中分装于空试剂瓶内,并立即盖上液体培养基大试剂瓶瓶塞。
3、接种:右手持接种环,用火焰对其进行灭菌,待冷却后,取出纯培养的平板,在无菌操作台内酒精灯旁,蘸去少许细菌,左手倾斜液体培养基,将接种环,伸入液体培养基内搅动,然后取出对接种火焰环灭菌,并用灭菌的包装纸捆绑好后,用记号笔做好相应标记,置于一旁。
4、培养摇菌:将接种好的液体培养基置于水浴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注:分装一个培养基就接种一个培养基,不得全部分装完后再一个一个接种。
(六)小鼠致病性实验
1、保定:选择健康的青壮年小白鼠,先用右手抓住尾巴,旋转数周让其眩晕,然后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两耳及头部皮肤,并翻转左手,使其头部朝下,以达到内脏前移的目的。
2、接种:先用酒精棉球蘸取酒精对注射部位擦洗消毒,再用注射器注射吸取0.2ml菌液注射于小白鼠腹腔中。
3、观察:将接种的小白鼠放在适宜的环境下生活,并在鼠笼处用记号笔标记好接种时间、菌种等。
4、再培养鉴定:待小白鼠死亡后,对其进行解剖,观察其内脏病变情况,并取肝脏直接涂在相应培养基上,在适宜条件下反向培养24小时后,取菌落细菌进行镜检观察判断。
注:在注射小白鼠2小时候需要观察小白鼠是否因注射时伤害到内脏而死亡。
动物微生物及免疫学实验的报告
篇六 医院生物实验室安全自查报告900字
医院生物实验室安全自查报告
国家根据实验室对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并依照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将实验室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新建、改建、扩建三级、四级实验室或者生产、进口移动式三级、四级实验室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符合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规划并依法履行有关审批手续。
(二)经国务院科技主管部门审查同意。
(三)符合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四)依照《______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五)生物安全防护级别与其拟从事的实验活动相适应。
前款规定所称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规划,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制定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规划应当遵循总量控制、合理布局、资源共享的原则,并应当召开听证会或者论证会,听取公共卫生、环境保护、投资管理和实验室管理等方面专家的意见。三级、四级实验室应当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
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确定的认可机构应当依照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以及本条例的有关规定,对三级、四级实验室进行认可;实验室通过认可的,颁发相应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证书。证书有效期为5年。一级、二级实验室不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三级、四级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实验目的和拟从事的实验活动符合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
(二)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
(三)具有与拟从事的实验活动相适应的工作人员。
(四)工程质量经建筑主管部门依法检测验收合格。
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对三级、四级实验室是否符合上述条件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发给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资格证书。
取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资格证书的实验室,需要从事某种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或者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应当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报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批准。实验活动结果以及工作情况应当向原批准部门报告。
篇七 微生物实验报告1550字
微生物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室空气微生物检测
实验室环境微生物的检测
班级:生物工程123 姓名:赵家熙 学号:2012013409
摘要: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须环境,也是微生物借以扩散的媒介。空气中存在着细菌、真菌、病毒、放线菌等多种微生物粒子,这些微生物粒子是空气污染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验室中的环境是更为重要的,对微生物的要求更加的高,一个好的实验室环境可以让实验结果更加的精确。本实验通过对实验室空气的采集,对微生物的培养及染色观察来证明证明实验室环境存在微生物,也证明无菌操作的重要性。
关键词:实验室环境,空气,微生物检测,革兰氏染色,形态观察
正文:
前言
实验室空气微生物含量多少可以反映该实验室的空气质量,需要测定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空气污染微生物。实验室的空气中微生物越少,代表在该实验室做微生物实验的时候误差会小,成功率会高。本实验以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培养实验室中的微生物,利用革兰氏染色法及显微镜观察实验室中空气中的微生物种类及形态。
1. 材料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样品来源
实验室空气
1.1.2药品
氢氧化钠(固体),牛肉膏,蛋白胨,琼脂粉,nacl。
1.1.3耗材
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无菌水,石棉网,电炉,酒精灯,培养皿,三角瓶,500ml烧杯,玻璃棒,超净工作台,ph试纸。
1.2方法
1.2.1取样
采集实验室空气样本
1.2.2制作培养基
在500ml烧杯内加水200毫升,放入牛肉膏1.0g、蛋白胨2.0g和氯化钠1.0g,做记号,放在火上加热,待烧杯内各组分溶解后,加入琼脂4.0g,不断搅拌以免粘底。停止加热后冷却,加入配置的naoh溶液调节ph值至7.2-7.5后倒入三角瓶。
1.2.3高压灭菌
将培养皿和三角瓶用报纸及绳包装后,利用高压灭菌锅将培养皿和装有培养液的三角瓶高压灭菌,121度维持20分钟.
1.2.4分装培养液及加入样本
在超净工作台上将三角瓶中的培养液分装到6个培养皿当中,等培养皿中培养液冷却凝固,将其中三个加入实验室中的空气样本,二个加入超净工作台空气,一个作为对照组。对照组a,实验组b贴标签做记号,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1.2.5革兰氏染色,观察其种类,形态
将培养好的带有微生物菌落的培养基拿出,取干净的载玻片于实验台上,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无菌蒸馏水,将接种环在火焰上烧红,待冷却后从斜面挑取少量菌种与玻片上的水滴混匀后,在载玻片上涂布成一均匀的薄层,涂布面不宜过大。利用高温,手持载玻片的一端,标本向上,在酒精灯火焰外层尽快的来回通过2~3次,共约2~3秒钟,放置待冷后,进行染色。初染:用结晶紫染色1min后水洗,吸干。媒染:加碘液1min后水洗,吸干。脱色:用脱色液(95%乙醇)脱色30s,水洗,吸干。复染:用番红
复染3min,水洗,吸干。待标本片干后置显微镜下,用低倍镜观察,发现目标物后用油镜观察,注意细菌细胞的颜色。
2. 结果与分析
2.1 实验结果
图1 图2
图3 图4
图
5
图6
2.2 分析
此次实验实验目的基本完成,但仍存在一些误差。本实验采取1个培养基无菌作为对照组,另外5个作为实验组,3个采用实验室空气,2个采用超净工作台空气(1)5个实验组中,有一个培养皿没有生长出细菌,由于倒培养基操作时培养液倾倒过少,导致无法满足细菌生长代谢繁殖的所需能量。(2)如图四,是培养皿中长出的细菌,经查询,此细菌为呼吸道内的杂菌,由于操作时操作者不慎咳嗽将菌注入培养皿中。(3)如图6 使用革兰氏染色法,但镜下观察有重叠现象,制片时为彻底打散细菌。
3. 讨论
本实验除了略微操作失误以外,其他良好,经讨论,我们认为无菌操作时十分重要的,本实验操作简单,步骤清晰,答题没有改动的地方,但在其中一个操作过程中,把培养皿直接放在教室中和超净工作台上是不可取的,导致上述分析中的
(2)失误。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无菌操作。
3. 参考文献
.《公共场所空气的微生物检测报告》 孙艳萍
.《图书馆内外空气微生物检测及资源保护》 王伯秋
[3]. 《基础生物学实验技术》 主编:陈永富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9
篇八 大学生物理实验报告2250字
大学生物理实验报告
风洞试验综合
一. 风洞试验简述:
实验空气动力学是空气动力学的一个分支,是用实验方法研究飞行器及其它物体在与空气或其它气体作相对运动时的气动特性、运动规律和各种复杂物理现象。由于是直接研究物体与真实气流间的相互作用,所得数据可以用作工程设计的依据,验证理论计算结果并能揭示新的流动现象,为理论分析提供物理模型。
实验空气动力学作为一门分支学科是20世纪40年代形成的。它的形成同飞行器高速发展,要求迅速获得大量复杂、精确、可靠的设计数据有关。它的主要内容除空气动力学基础理论外,还包括实验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设备的知识。
实验空气动力学的主要任务是利用风洞进行模型实验,以发现和确认流动现象、探索和揭示流动机理、寻求和了解流动规律,并为飞行器提供优良气动布局和空气动力特性数据,风洞实验所依据的基本理论是相对运动原理和相似理论。
相对运动原理:无论是固体以某一均匀速度在静止的流体中运动,还是流体以相同速度流经固体,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恒等。
相似理论:论述物理现象相似的条件和相似现象的性质的学说。是模拟的理论基础。相似理论的重要课题是确定各种物理现象的相似准数。
风洞是进行空气动力学实验的一种主要设备,几乎绝大多数的空气动力学实验都在各种类型的风洞中进行。风洞的工作原理是使用动力装置在一个专门设计的管道内驱动一股可控气流,使其流过安置在实验段的静止模型,模拟实物在静止空气中的运动。测量作用在模型上的空气动力,观测模型表面及周围的流动现象。根据相似理论将实验结果整理成可用于实物的相似准数。实验段是风洞的中心部件,实验段流场应模拟真实流场,其气流品质如均匀度、稳定度(指参数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湍流度等,应达到一定指标。
风洞实验的主要优点是:
① 实验条件(包括气流状态和模型状态两方面)易于控制。
② 流动参数可各自独立变化。
③ 模型静止,测量方便而且容易准确。
④ 一般不受大气环境变化的影响 。
⑤ 与其他空气动力学实验手段相比,价廉、可靠等。
缺点是难以满足全部相似准数相等,存在洞壁和模型支架干扰等,但可通过数据修正方法部分或大部分克服。
风洞实验的主要常规试验有测力试验、测压试验和流态观测试验等。测力和测压试验是测定作用于模型或模型部件(如飞行器模型中的一个机翼等)的气动力及表面压强分布,多用于为飞行器设计提供气动特性数据。流态观测试验广泛用于研究流动的基本现象和机理。
二. 实验内容:
1. 根据风洞实验段尺寸和实验项目要求完成实验模型的结构和模型支撑结构的设计。
2. 编写模型测力和流动显示实验大纲(或实验任务书)。
3. 固定风速,改变模型姿态(例如,改变模型迎角)测量不同姿态下的模型气动力;对模型做重复性试验。
4. 对测力模型做流动显示实验(分别做模型烟流显示实验和油流显示实验)
三. 实验仪器及设备:
d1低速风洞主要组成部分为实验段、扩压段、拐角和导流片、稳定段、收缩段以及动力段。实验段截面为椭圆面,其入口长轴为102cm,短轴为76cm,出口处长轴为107cm,短轴为81cm;实验段全长1.45m;实验段的最大流速为50m/s;紊流度为0.3%;实验段模型安装区内,速压不均匀度3%。其上游收缩段的收缩比为8.4。d1低速风洞采用可控硅控制无级调速;配置有尾撑式—机构及内式六分量应变天平。由信号放大器(gda—10),a/d模数转换数据采集板和计算机构成测力天平信号数据采集系统。
实验原理:
当物体以某一速度在静止的空气中运动时,气流对物体的作用与同一速度的气流流过静止物体时的作用完全相同。风洞就是一种产生人工气流,对固定于风洞试验段的模型产生气动力作用的管道设备。
六分量应变天平:是一种专用的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作用在模型上的空气动力的大小。该天平能测量升力、阻力、侧力、俯仰力矩、偏航力矩和滚转力矩。它由应变片、弹性元件、天平体和一些附件组成。应变天平是一种将机械量转变为电量输出的专用设备。它是运用位移测量原理,利用天平的变形来测量外力大小。将应变片贴在天平弹性元件上,弹性元件上的应变与外力大小成比例,应变片连接组成测量电桥,接入测量线路中,即可测出力的大小。应变天平在测量过程中的`参量变化过程如下:
pruv
其中:
p—天平弹性元件上承受的气动力。
—在气动力p的作用下弹性元件上的应变。
r—贴在弹性元件上的应变片在弹性元件产生应变的情况下产生的电阻增量。
u—由应变片产生的电阻增量r而引起的测量电桥产生的输出电压增量(mv)。
v—检测仪器所指示的读数增量(v)。
右下图为一六分量应变天平测量电桥示意图。图中标有号码处为粘贴有电阻应变片的天平元件。例如号码1、2、3、4为天平升力元件的四个电阻阻值相等的应变片,它们构成了一个全桥电路。当天平升力元件
受载后,在电桥ac端将会有电压信号u输出,
该信号u将被引入信号放大器。
信号放大器(gda—10):其功用是将来自于天平
各分量电桥的微小电压输出放大到能被计算机接
受的电压值。
a/d模数转换数据采集板:由于计算机只能处理数
字信号,而天平各分量的输出信号是模拟信号,因
此须先用a/d模数转换数据采集板将天平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方能由计算机对采集的信号数据进行处理。
计算机:通过已有程序软件对试验模型的测力进行过程控制、数据采集和后处理。 模型烟线流动显示、表面油流显示原理参见附录1、2。
四. 实验步骤:
1) 将实验模型安装于测力天平上。对试验模型做水平或垂直调整。将模型的
攻角、侧滑角分别调整为0角。
2) 检查各有关设备之间的连线是否连接正确。
3) 打开计算机,然后是放大器及天平电源。
4) 通过计算机测力系统软件检测天平各分量的信号输出值是否正常。通常未
篇九 生物实验室述职报告模板1200字
时间过地飞快,忙忙碌碌中又过了一学年,在这一学年里,我一向以一名优秀实验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努力工作,用心思考,力求在工作、学习上有进步,在教师修养上有提高,争取做一名合格的实验员。
在思想上,热爱祖国,热爱____,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及路线、方针、政策;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时代感、职责感,适应发展要求,强化“六个意识”:第一,强化自我充电意识;第二,强化科研意识;第三,强化信息网络意识;第四,强化合作意识;第五,强化创新意识;第六,强化服务意识。
在工作上,踏实进取、认真谨慎,尽职尽责,对自己负责、对单位负责、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使命意识,努力把“全心全意为学校服务”的宗旨体此刻每个细节中;以改善工作作风、讲求工作方法、注重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为目标,用心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本学期生物实验室的工作重点仍是为辅助生物理论教学的顺利进行,开展好实验教学。生物实验具备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潜力的功能,更有培养学生动脑、启迪思维、开发潜能的作用,现将本学期生物实验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随着学期工作的结束,实验室的维护与管理工作又将开始,为新学期理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准备,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是一个不可缺的重要环节,个性是二线为教学服务的管理工作,是较零碎而不大起眼的工作。但是,在管理工作上,仍要将仪器进行科学规范管理。实验室的仪器较多,繁杂。规范的管理可使人看上去就要有一种既科学又舒适的感觉。因此在原有的管理上,除了将仪器进行分门别类分柜,分层放置,仪器贴有标签等外,按照管理和实验的性能,将仪器进一步规范化,这样一来教师使用方便,效率较高。
二、本学期期末仍要做好仪器防锈,防尘,防潮等工作,仪器使用以后防锈工作不可少的,个性是较精密的显微镜等仪器,每使用后,要认真清理和擦试镜头和有关活动的部件,然后装入箱内保存,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让所保管的所有仪器几乎无锈、无尘和受潮现象。
三、认真做好仪器的维修工作。每一学期结束前,必须要将仪器进行全面清理和维修,为下学期做好充分准备工作。
四、辅助一线教师提高生物教学效果,优质服务是二线工作人员的职责,也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实验管理工作中,除了要熟悉教材,还要掌握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与教师任课的大致进度和时间,做好实验的一切准备工作。
五、生物实验室的工作属二线管理工作,在工作中几乎不会有较大的教学成果,工作压力也不会有一线教师的那么大。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的工作也会随着发展和变化。因此在本学期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应充分利用余业时间学习专业知识和一些管理常识,不断丰富自己,争取早日像一线教师一样站在最前线努力工作或使自己的管理工作更具特色,为以后的学校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六、按时打扫实验室卫生,确保室内外的整洁。实验室的整洁能够让任课教师和学生的情绪舒坦,是任课教师上课更有效率,学生学习更有激情。
篇十 食品微生物实验报告3200字
食品微生物实验报告
食品微生物实验
霉菌的培养与形态学观察:实验一真菌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
实验目的:
(1)了解培养基的配置原理和方法,掌握分离培养微生物的有关准备工作。
(2)掌握高压灭菌方法及原理
实验原理:
(1)培养基的制备原理:
培养基是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代谢的混合养料。
从营养角度分析:
营养:碳源、氮源、能源、生长素、水分和无机盐等;?适宜的酸碱度(ph值)和一定缓冲能力;?一定的氧化还原电位;?合适的渗透压。
琼脂是从石花菜等海藻中提取的胶体物质,是应用最广的凝固剂。加琼脂制成的培养基在98~100℃下融化,于45℃以下凝固,不容易被微生物污染。但多次反复融化,其凝固性降低。
(2)湿热灭菌原理-高压蒸汽灭菌
在密闭的蒸锅内,其中的蒸汽不能外溢,压力不断上升,使水的沸点不断提高,从而锅内温
度也随之增加。在0.1mpa的压力下,锅内温度达121℃。在此蒸汽温度下,可以很快杀死各种细菌及其高度耐热的芽孢。
实验材料与方法
配制培养基所需器材
实验设备:高压蒸汽灭菌器。
实验器材:500ml三角烧瓶、蓝盖瓶、5ml刻度吸管、培养基、天平、砝码、
称量纸、药勺、500ml、100ml量筒、牛皮纸、硫酸纸、橡皮筋、铁丝筐、平皿、剪刀等。
培养基等集中放讲台前高压桶内,送到洗刷室统一高压灭菌条件及注意事项
高压灭菌条件:121.3℃,15min。含糖培养基113℃,15min。
倒平板电炉加热灭菌好的培养基打开平皿包装倒平板(10块)注意事项:空气环境无菌(应在酒精灯火焰周围无菌区)。
a.在酒精灯火焰处,倾斜打开瓶口。
b.瓶口要过火焰。
c.左手掀开平皿小口。
d.倾注满皿底再多一点,约10ml(7cm直径平皿)。
e.推放一边要轻缓,不能晃起琼脂挂壁,易在培养过程中污染杂菌。
f.完全凝固再翻转平板放塑料筐内,4℃备用。
分析与讨论
(1)如何证明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
把灭菌后的培养基按灭菌锅内的不同位置,每处抽取数管(瓶),标上记号,置25℃~30℃培养一周左右进行检查。如果培养基没有什么变化,说明灭菌效果良好;如果某一位置的培养基出现了杂菌菌落,可能是摆放的太紧,导致蒸汽不畅,或锅的结构不合理等原因所致,应根据上述情况进行改进;如果大部分或全部菌种瓶都出现杂菌,说明灭菌温度或灭菌时间不够,应提高压力或延长灭菌时间。经过几次检验都证明能彻底灭菌后,以后按同样条件灭菌的则不必进行检查。
经过几次检验都证明能彻底灭菌后,以后按同样条件灭菌的则不必进行检查。
(2)为什么说消毒与灭菌是微生物学和临床医学必不可少的基本知识?由于病原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可通过不同途径和媒介进入人体,引起感染或造成疾病流行。因此,杀灭或清除存在于体外传播媒介上的病原生物,对于切断传播途径、预防和控制其感染具有重要意义。自古以来,人们就利用煮沸、火烧、日晒等方法杀灭或去除微生物,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实际上,除了在临床医疗实践中需要防止微生物的污染或感染外,在微生物学实验室、食物保存、饮水净化、药品与生物制品生产等过程中都需要避免微生物的污染。
实验二霉菌的接种与培养
实验目的与要求:掌握霉菌与酵母菌的接种与培养方法。
实验原理:
接种是微生物实验及科学研究中一项基本操作技术。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
选择合适的接种工具与接种方法,接种工具有接种环、接种针、接种铲、接种钩、吸管、滴管、棉签等。常用接种方法有:斜面接种,液体接种,穿刺接种,平板接种和固体接种。接种的关键是无菌操作。
无菌操作的原则: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所有器皿均须严格消毒,培养基应事先做无菌试验,
接种工具使用前后须经火焰烧灼灭菌,棉塞不能乱放,始终夹在手指中。在培养四大类微生物时应注意选择适宜的培养条件。多数细菌为专性需氧菌与兼性需氧菌,少数为厌氧菌。多数食品腐败菌和工业用菌种,以及人和动物病原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7℃,并且在近中性(ph6.5~7.5)条件下生长良好。多数放线菌为好氧菌,少数为厌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8~30℃,多数适宜在偏碱性环境中生长(ph7.5~8.5)。
实验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实验设备:温箱。
实验器材:毛霉、曲霉、青霉、根霉、啤酒酵母、白假丝酵母、新生隐球酵母菌、细黄链霉菌、pda平板、高盐察氏平板、高氏合成i号平板、塑料筐、20%甘油水溶液、镊子、接种铲、无菌盖玻片、无菌滤纸、无菌载玻片、石棉网、牛皮纸、硫酸纸、橡皮筋、铁丝筐等。
(2)实验方法:平板接种:毛霉→pda平板(点植法)
啤酒酵母→pda平板(五区分离划线法)青霉、曲霉→pda平板(连续划线法)
小室载玻片培养法:
1、取灭菌后小室平皿。
2、取无菌pda琼脂薄层平板,用镊子夹住盖玻片切割成0.5~1.0cm2的琼脂块,并将其移至培养小室中的载玻片上,制作过程注意无菌。
3、用接种环取少量霉菌的孢子接种于培养基四周,用无菌镊子
将盖玻片覆盖在琼脂块上,并(转载于:l灭菌的20%甘油(用于保持湿度),盖上皿盖,标记,置28~30℃培养3~5d
粮食产品的平板接种:
1.取粮食样品20g,放入无菌烧杯,加无菌水洗涤,
反复10次,弃去水后,将粮粒倒于平皿内备用2.镊子取粮食种入pda琼脂内,每皿可接种5-10粒。
放线菌的接种:取细黄链霉菌划线法接种,在接种的划线处,无
菌操作斜插入盖玻片数张。
注意事项:
1.空气环境无菌(应在酒精灯火焰周围无菌区)
2.在酒精灯火焰处,倾斜打开瓶口。
3.接种环使用前,直接在酒精灯上烧灼灭菌,把环和金属丝烧红即可。
4.接种环使用后,先在火焰周围把环上标本烤干,再烧灼灭菌,以免标本汽化,爆烈四溅,污染环境。5.金属杆快速通过火焰2-3次,杀灭表面微生物
分析与讨论
1、粮食中产毒真菌的种类及产生毒素?
青霉、毛霉、曲霉、根霉、酵母、白念、细黄链霉菌(放线菌)青霉素、丝生毛霉素、黄曲霉素、根霉素、白念菌素。细黄链菌素
2、常用霉菌培养基有哪些?
马铃薯蔗糖培养基
豆芽汁葡萄糖(或蔗糖)琼脂培养基察氏培养基
3、霉菌的接种方法有何不同?为什么?
(1)连续划线法(青霉、曲霉)
青霉与曲霉为局限性生长的霉菌。应采用连续划线接种法接种。(2)点植法(根霉、毛霉)
根霉与毛霉生长区域比较大,应采用点植法。(3)小室载玻片培养法(青霉、毛霉、根霉、曲霉)
实验三霉菌的制片与形态观察
实验目的:学习并掌握观察霉菌形态的基本方法;
了解四类常见霉菌的基本形态特征。了解放线菌的基本形态特征。
实验原理:霉菌菌丝和孢子的宽度通常比细菌和放线菌粗得多(约为3-10μm),常是细
菌菌体宽度的几倍至几十倍,因此,用低倍显微镜即可观察。霉菌菌丝较粗大,细胞易收缩变形,且孢子容易飞散,所以制标本时常用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用此染液做霉菌制片的特点是细胞不变形,具有杀菌、__作用,不易干燥,能保持较长时间,能防止孢子四处飞散,棉兰具有一定的染色作用,染液的蓝色能增大反差。
实验材料:
(一)菌种:在马铃薯琼脂平板上培养3—4天的青霉(penicilliumsp.)、曲霉(aspergillussp.)、毛霉(mucorsp.)、根霉;
(二)器材及用具:镊子、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实验方法:
(一)直接制片观察
于洁净载玻片上,用镊子取霉菌菌落的边缘处取小量带有孢子的菌丝,然后小心地盖上盖玻
片。置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观察,必要时再换高倍镜(二)小室培养观察
将载玻片直接放低倍镜下观察,再换高倍镜观察。
观察原则:
毛霉:用低倍镜观察孢子囊梗、囊轴等。用高倍镜观察孢子囊孢子的形
状、大小。
根霉:菌丝、孢子同毛霉,注意观察有无假根。
曲霉:在高倍镜下观察菌丝有无隔膜,分生孢子着生位置,辨认分生孢
子梗、顶囊、小梗和分生孢子。
青霉:在高倍镜下观察菌丝有无隔膜,分生孢子梗、副枝、小梗和分生
孢子的形状等。实验结果:
分析与讨论:
青霉和曲霉的形态有哪些异同?
青霉常分布在霉腐变质的水果、蔬菜、粮食和皮革等物体上,菌体直立菌丝的顶端长有扫帚状的结构,结构的每一个分枝上,生有成串的孢子,成熟的孢子呈青绿色,进行孢子生殖。
曲霉广泛分布在谷物、空气和土壤中,曲霉直立菌丝的顶端膨大成球状,球状结构的表面放射状地生有成串的孢子,孢子随曲霉种类的不同而呈黄色、橙色或黑色。
从皮肤取材查真菌如何检查?
食品微生物实验
篇十一 初一学生物理实验报告900字
“浮力消失”了
做下面的小试验。
器材
找一个底面很平的容器,让一个蜡烛头紧贴在容器底部,再往容器里倒水,蜡烛头并不会浮起来;轻轻地把蜡烛头拨倒,它立刻就会浮起来。
可见,当物体与容器底部紧密接触时,两个接触面间就没有液体渗入,物体的下表面不再受液体对它向上的压强,液体对它就失去了向上托的力,浮力当然随之消失了。
现在,你能提出为潜艇摆脱困境的措施了吗?
“浮力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对“浮力就是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和向下的压力之差”这一结论是可以理解的,但却难以相信,因此做好浮力消失的实验是攻克这一难点的关键,下面介绍两种简便方法。
[方法1]
器材:大小适当的玻璃漏斗(化学实验室有)一个、乒乓球一只、红水一杯。
步骤:
(1)将乒乓球有意揿入水中,松手后乒乓球很快浮起。
(2)用手托住漏斗(喇叭口朝上,漏斗柄夹在中指和无名指之间),将乒乓球放入其中,以大拇指按住乒乓球,将水倒入漏斗中,松开拇指,可见乒乓球不浮起,(这时漏斗柄下口有水向下流,这是因为乒乓球与漏斗间不太密合)。
(3)用手指堵住出水口,可见漏斗柄中水面逐渐上升,当水面升至乒乓球时,乒乓球迅即上浮。(若漏斗柄下口出水过快,可在乒乓球与漏斗接触处垫一圈棉花,这样可以从容地观察水在漏斗柄中上升的情况。)
[方法2]
器材:透明平底塑料桶(深度10cm左右,口径宜大些,便于操作)一只、底面基本平整的木块(如象棋子、积木、保温瓶塞等)一个、筷子一根、水一杯。
制作小孔桶:取一铁扦在酒精灯上烧红,在塑料桶底面中央穿一小孔、孔径1cm左右,用砂纸将孔边磨平即成一小孔桶。
步骤:
(1)将木块有意揿入水中,松手后木块很快浮起。
(2)将木块平整的一面朝下放入小孔桶中并遮住小孔,用筷子按住木块,向桶中倒水。移去筷子,可见木块不浮起。(这时小孔处有水向下滴,这是因为木块与桶的接触面之间不很密合)。
(3)用手指堵住小孔,木块立即上浮。
上述两例针对实际中物体的表面不可能绝对平滑这一事实,巧妙地利用“小孔渗漏”使水不在物体下面存留,从而使物体失去液体的向上的压力,也就失去了浮力,结果本应浮在水面上的乒乓球和木块却被牢牢地钉在了水底,不能不令学生叹服。接着步骤(3)又魔术般地使浮力再现,更令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
学生自己观察问题、解决问题。
篇十二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生物实验报告2150字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生物实验报告
一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说明植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的实验材料::显微镜、洋葱、镊子、滴管、水、载玻片、针、盖玻片、吸水纸、纱布。实验步骤:
(一)制做临时装片。
(1)用纱布将载玻片、盖玻片擦干净。
(2)用液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3)用镊子在洋葱鳞片叶上撕下一小片表皮。
(4)将撕下的表皮放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针将其展开。
(5)用镊子夹住盖玻片,先将一边接触载玻片的水滴边经再慢慢把盖玻片放平,制成临时切片。
(4)在盖玻片的翼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二)安装临时装片:将临时切片放到显微镜上,调整显微镜与临时切片位置,直到可以观察到清晰的图像为止实验图像:
200倍800倍
实验结论:洋葱表皮是由无数细胞构成的,有明显的细胞核,细胞壁,细胞质出现。
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教案
1、学习要求:
1.制作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2.认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
2、材料用具:
生理盐水,稀碘液,消毒牙签,滴管,纱布,镊子,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3、实验方法和步骤:
1.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2.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3.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侧壁轻刮几下放在生理盐水中。
4.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再将盖玻片缓缓放平盖在水滴。
5.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几滴稀碘液,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总结步骤:
擦-→滴-→取-→盖-→染-→吸五、绘制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三.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实验目标一颗花生种子含有多少能量?
实验器材或药品 水
实验探究过程 现象
分析及结论
1、在锥形瓶中装30ml水
实验前水温:
2、把花生固定在解剖20℃、20℃、24℃
针上
试验后水温:
3、在酒精灯上点燃花73℃、78℃、68℃
4.2j生并尽快把花生放到锥
温差:×51×4.2=6300j
形瓶下面 53℃、58℃、44℃ 、待花生完全烧完后,平均值:51.666℃
一颗花生种子约含有6300j
实验结的能量论
四.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取一块馒头放到口中咀嚼。口腔中的馒头要经过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与唾液的混合。细细品尝这时的馒头,你能尝出一些甜味来。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有关呢?如果有关,它们各起什么作用呢?馒头变甜是否是淀粉发生了变化?
二、作出假设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馒头变甜是因为淀粉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带有甜味的`麦芽糖。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牙齿的咀嚼将馒头嚼碎,舌的搅拌使馒头碎屑与唾液充分混合。
三、制定计划(一)实验原理
馒头变甜应该是成分中糖类发生变化。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因此本实验利用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以及口腔中的温度为37℃的常识。控制变量唾液,以及模拟牙齿的咀嚼作用和舌的搅拌作用。三支试管,两个对照实验。一支试管作为实验组,另两支试管作为对照组。如果模拟牙齿的咀嚼功能、舌的搅拌功能并加入唾液,滴入碘液后,实验组的试管内没有变成蓝色,说明馒头中淀粉的变化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如果变成蓝色,则说明淀粉没有被分解,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没有关系。(二)实验变量的控制
两个对照实验。一个对照实验的实验变量是唾液,实验组内加入唾液2ml,对照组试管加入2ml清水。另一个对照实验的实验变量是馒头块的状态:实验组的馒头块用刀切碎,放入试管中并震荡试管,对照组的馒头块不做任何处理,直接整块放入试管中,并且不震荡试管。
(三)实验方案实验材料用具:馒头块(三小块等大)试管(三支)烧杯(三个)盛唾液的小烧杯滴管温度计石棉网三脚架碘液小刀小木板
1.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三小块。将a块和b块分别用刀细细地切碎,拌匀(模拟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c块不做任何处理。
2.用凉开水将口漱净,口内含一块消毒棉絮。约1分钟之后,用
干净的镊子取出棉絮,将棉絮中的唾液挤压到小烧杯中。
3.取3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上(1)、(2)、(3)号,然后做如下处理:
将a馒头碎屑放入(1)号试管中,注入2ml唾液并震荡试管;将b馒头碎屑放入(2)号试管,注入2ml清水并震荡试管;将c馒头放入(3)号试管,不震荡。将三支试管一起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4.5-10分钟后,取出这三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然后,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四:实施计划
按确定的探究计划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可见,(1)号试管中没有变成蓝色;(2)号试管变成蓝色;(3)号试管中的馒头块部分变成蓝色。
五、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分析实验现象,(1)号试管中滴入碘液后,没有变成蓝色,说明试管中已经没有淀粉,淀粉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了,麦芽糖没有遇碘变蓝的特性,所以滴入碘液后不变蓝。(2)号试管中加入的是清水和馒头碎屑,水没有消化淀粉的作用,因此,滴入碘液后,馒头碎屑中淀粉遇碘变成蓝色。(3)号试管中只有部分变成蓝色,说明馒头与唾液的接触不充分,只有部分淀粉被分解。由此,得出结论:说明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系。因为上述活动模拟了消化与唾液的分泌以及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1)号试管中的馒头接触到了足量的唾液,并被消化。
篇十三 生物实验报告格式850字
生物实验报告格式
一、实验目的
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
1.还原糖的鉴定原理 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还原糖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它们的分子内都含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游离酮基),因此叫做还原糖。蔗糖的分子内没有游离的半缩醛羟基,因此叫做非还原性糖,不具有还原性。本实验中,用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由质量浓度为0.1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硫酸铜溶液配制而成,二者混合后,立即生成淡蓝色的'cu(oh)2沉淀。cu(oh)2与加入的葡萄糖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而葡萄糖本身则氧化成葡萄糖酸。其反应式如下:
ch2oh—(choh)4—cho+2cu(oh)2→ch2oh—(choh)4—cooh+cu2o↓+2h2o
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 棕色 砖红色(沉淀)。
2.蛋白质的鉴定原理 鉴定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时,常用双缩脲法,使用的是双缩脲试剂。双缩脲试剂的成分是质量浓度为0.1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a)和质量浓度为0.01 g/ml(b)的硫酸铜溶液。在碱性溶液(naoh)中,双缩脲(h2noc—nh—conh2)能与cu2+作用,形成紫色或紫红色的络合物,这个反应叫做双缩脲反应。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因此,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3.脂肪的鉴定原理 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被苏丹ⅳ 染成红色
三、实验过程(见书p18)
四、实验用品(见书p18)
五、注意
1.关于鉴定还原糖的实验,在加热试管中的溶液时,应该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上部,并放入盛开水的大烧杯中加热。注意试管底部不要接触烧杯底部,同时试管口不要朝向实验者,以免试管内溶液沸腾时冲出试管,造成烫伤。如果试管内溶液过于沸腾,可以上提试管夹,使试管底部离开大烧杯中的开水。
2.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方可使用,切勿将甲液和乙液分别加入组织样液中。
3.蛋白质的鉴定中先加双缩脲a,再加双缩脲b
六、讨论
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根据是什么?
生物实验报告格式
篇十四 大学生物化学实验报告标准格式250字
大学生物化学实验报告标准格式
实验一 血清蛋白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
[目的][原理]
[仪器组成]
[操作与结果]
[结果粘贴]
实验二 酶的特异性
[目的][原理]
[操作与结果]
将以上1、2、3号试管置于37℃水浴箱保温10分钟。然后向各管中加班氏试剂20滴,沸水中煮沸10分钟,取出勿振摇试管,观察结果并记录。
[分析]三管结果及原因。
实验三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
对酶反应的影响
[目的'][原理]
[操作与结果]
(一)温度对酶反应的影响
[分析各管的颜色变化原因]
(二)ph对酶反应的影响
[分析各管的颜色变化原因]
篇十五 生物技术综合实验报告2350字
关于生物技术综合实验报告
四川大学-生物技术-综合实验报告-学生版
生物技术综合实验
甘薯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
学生: 学号:
同实验者:
<研究背景>;
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 gsh具有多种重要生理功能, 抗自由基和抗氧化应激作用, 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等。γ-gcs是植物细胞中gsh生物合成的限速酶, 可以调控gsh的生物合成量。gsh在生物体抵御冷害、干旱、重金属、真菌等胁迫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说明γ-gcs也与植物抗逆过程密切相关。
实验一 甘薯叶片rna提取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真核生物rna提取的原理;
2. 掌握trizol提取的方法和步骤。
二、实验原理
trizol 试剂是由苯酚和硫氰酸胍配制而成的单相的快速抽提总rna的试剂,在匀浆和裂解过程中,能在破碎细胞、降解细胞其它成分的同时保持rna的完整性。trizol的主要成分是苯酚。苯酚的主要作用是裂解细胞,使细胞中的蛋白,核酸物质解聚得到释放。苯酚虽可有效地变性蛋白质,但不能完全抑制rna酶活性,因此trizol中还加入了8-羟基喹啉、异硫氰酸胍、β-巯基乙醇等来抑制内源和外源rnase(rna酶)。0.1%的8-羟基喹啉可以抑制rnase,与氯仿联合使用可增强抑制作用。异硫氰酸胍属于解偶剂,是一类强力的蛋白质变性剂,可溶解蛋白质并使蛋白质二级结构消失,导致细胞结构降解,核蛋白迅速与核酸分离。β-巯基乙醇的主要作用是破坏rnase蛋白质中的二硫键。在氯仿抽提、离心分离后,rna处于水相中,将水相转管后用异丙醇沉淀rna。用这种方法得到的总 rna中蛋白质和dna污染很少。
三、实验材料
1. 材料
甘薯(ipomoea batatas lam)叶片,品种为徐薯18
2. 试剂
① 无rna酶灭菌水:加入0.01%的depc,处理过夜后高压灭菌;
② trizol试剂;
③ 氯仿;
④ 异丙醇、75%乙醇;
⑤ tbe缓冲液;
⑥ 上样缓冲液(6×)
3. 仪器
高压灭菌锅、微量移液器、台式离心机、超净工作台、电泳仪、电泳槽、凝胶成像系统、1.5ml塑料离心管、枪头和ep管架
四、实验方法
1. 将叶片取出放入研钵中,加入适量液氮,迅速研磨成粉末,每50-100 mg植物叶片加入1 ml trizol试剂,室温放置5 min,使样品充分裂解;
2. 每1 ml trizol试剂加入200 μl氯仿,用手剧烈振荡混匀后室温放置3-5 min使其自然分相;
3. 4℃ 12,000 rpm 离心15 min,吸取上层水相转移到新管中;在上清中加入等体积冰冷的异丙醇,室温放置15 min;
4. 4℃ 12,000 rpm 离心10 min,弃上清,rna沉淀于管底;
5. rna沉淀中加入1 ml 75%的乙醇(用rnase-free水配制),温和震荡离心管,悬浮沉淀; 4℃ 8,000 rpm离心2 min,弃上清;
6. 室温放置10 min晾干沉淀;
7. 沉淀中加入20μl rnase-free ddh2o,轻弹管壁,以充分溶解rna,-70℃保存;
8. 用1%的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检测,用eb染色并照相。
五、实验结果
1. rna提取结果
依照trizol 试剂盒方法,提出的rna较少,此部分未以图或数据显示。
2. rna后电泳结果
如图1. 其中9a为本组实验结果。由图可知rna条带非常模糊,拖尾现象严重,几乎无法分清具体条带,亮度较大。点样孔附近的红色部分为杂质,在提取过程中并未很好除去。
图1. rna提取跑胶结果。其中1泳道为样品marker,9a泳道为本小组rna样品。与标准对照可见条带模糊,拖尾现象严重。
六、分析与讨论
1. rna的提取
产量并不多,可能是因裂解样品不充分或rna沉淀未完全溶解所致。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对操作时间的掌握不熟练、操作技巧不完善,留上清与弃上清时令rna损失了部分,使最终rna产量不理想。
2. rna电泳结果
有eb存在时,电泳后28s rrna和18s rrna在紫外灯下应看得很清楚,另出现条由trna,5.8s rrna和5s rrna组成的较模糊、迁移较快的带。如果
rna没有降解,则28s rrna的亮度应为18s rrna的2倍,且这两条带都无弥散现象发生。由图1. 9a可知,rna拖尾现象严重,说明rna已大部分被降解;此外点样孔附近出现红色部分杂质,分析可能有并未除尽的蛋白质,同样影响rna电泳结果。
在进行实验时,本小组成员未严格戴上口罩并勤换手套,这可能使外源
rnaase进入样品,导致其降解严重。另外,提取出rna后本小组未立即将样品放入-70℃保存,也为导致结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最初用氯仿萃取分层的过程中,由于水相吸取过多,掺杂入部分蛋白质杂质而未于后续纯化步骤除尽,rna条带拖尾严重可能还受该蛋白质影响。
七、总结:
本次试验rna提取非常失败,从跑胶结果可见其降解严重。虽然大实验无法避免试剂交叉污染的可能性,且电泳用胶的质量也会影响实验结果,但从图
1. 2a,3a,2b等条带较为清晰的小组实验结果可知,琼脂糖凝胶质量以及试剂对结果干扰不大。那么本小组成员在提取过程中的操作一定出现了很大失误。首先口罩、手套应该严格按规定佩戴,提取过程对移液枪等仪器使用需谨慎仔细,尽量避免混入杂质。其次为排除部分杂质影响可对rna样品用紫外线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值检验,将有助于结果分析。最后,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应汲取教训避免接下来的实验出现类似问题。
实验二 第1链cdna的合成和模板的验证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第1链cdna的合成方法和步骤
二、实验原理
真核生物基因多为断裂基因,编码区不连续,需经转录后加工才能成为成熟mrna。以真核成熟mrna为模板合成cdna,进而获得有连续氨基酸编码的dna序列,无需转录后加工,即可在原核细胞中表达。
真核生物的mrna都有polya尾巴。引物:oligo dt(12-18个t)。莫洛尼
氏鼠白血病毒逆转录酶(m-mlv )以单链rna为模板,在引物的引发下合成与模板互补的dna链(cdna)。
mrna 反转录生成的cdna可作为pcr的模板进行扩增称为rt-pcr,rt-pcr比northern杂交更灵敏,对rna的质量要求较低,操作简便,它是在转录水平上检测基因时空表达的常用方法。
三、实验材料
1. 材料
徐薯18叶片rna样品
2. 试剂
① dntp mi_ture(10 mm each);
② oligo (dt) primer (10 μm);
③ total rna;
④ rnase free ddh2o;
⑤ m-mlv 反转录酶;
⑥ 5×first-strand buffer;
⑦ 0.1 m dtt;
⑧ ribonuclease inhibitor (40 u/μl)
3. 仪器
10μl 和100μl 的移液枪、0.5ml的ep管、pcr仪等
四、实验方法
1. 在rnase free microtube 管中配制下列混合液:
dntp mi_ture(10 mm each)1 μl
_oligo (dt) primer (10 μm) 4 μl
total rna2 μl
68位用户关注
31位用户关注
95位用户关注
30位用户关注
80位用户关注
94位用户关注
65位用户关注
99位用户关注
26位用户关注
81位用户关注
68位用户关注
68位用户关注
61位用户关注
74位用户关注
48位用户关注
85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