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提升政府执行力的分析检查报告
政府执行力是由“政府”作为决策主体,“执行”作为作用过程,“力”作为效率程序所构成的互为条件、互为作用、互为因果的对立统一体。关于一系列政府执行力问题的形成,主要来自于政府决策的准确度、人之精神的作用度、客观条件的适应度三方面,而影响政府执行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在于政府管理。
如何提高政府执行力,关键在于创新政府管理。所谓创新政府管理,就是探索政府管理的新方法、新模式,以适应新环境的变化和新现实的要求,其本质在于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管理模式,从而确保社会公共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确保国家资本更好地用于改善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简而言之,创新政府管理,就是要求政府创新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管理行为等各个方面,打造服务政府、法制政府、责任政府、效能政府、廉洁政府。
一、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些年来,围绕简政放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不断变革,但是必须看到,政府管理体制还远远不适应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与经济体制改革相比,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明显滞后。由此造成了当前一系列突出的政府执行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思想落后、观念滞后。由于客观存在的部门单位之间苦乐不均,收入分配、福利待遇相差悬殊,职务、级别的权利差异等原因,一些干部官本位思想突出。有的干部一旦任用不如意,则思想消沉、工作消极;有的即使照顾换了岗,待“兴奋期”一过,就产生了“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工作随大流、一般化;有的业务不熟、能力不强、作风不实,难以胜任本职工作,造成“一把手”难以为计,力不从心;甚至有的领导干部,认为本部门、本单位没钱、没权、没地位,而产生见异思迁、厌倦其职的思想和情绪;有的则无心事业、用心营私,盼到调整盼升迁,思想动荡不定,工作安心不下。不仅自己无所顾忌,而且影响他人工作积极性。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构成影响执行力的思想根源。
二是机制不全、体制不顺。近年来,政府不断创新机制体制,破解了不少难题。但是,部门、单位之间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考评机制的科学性、中心工作任务分配的合理性、奖惩机制的有效性、评先评优的公认性、项目指标的可行性、用人机制的导向性都还存在着与客观实际不相适应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力发挥。同时,目前部门、单位普遍存在的官多兵少、头重脚轻、人满为患、人浮于事、忙闲不均、死水一潭的状况,也给部门、单位工作造成极大影响,这些多年来形成的问题,凸显机制不全、体制不畅不活的弊病,构成影响执行力的机制体制根源。
三是决策偏差,执行错位。政府执行力是否畅通,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决策的准确与否。近些年来,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问题的宏观决策上,总体还是好的。但是,在一些阶段性目标任务和单方面工作实施方案中,也有与客观实际不大相符的决策偏差。有的贻误了发展机遇;有的已成积重难返之势;有的执行难以到位。这些因主观因素形成的决策偏差,构成影响执行力的首要根源。
二、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
1、创新政府管理决策机制。任何一项政策措施出台,都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先民主后集中,以及充分酝酿、科学论证的基本原则。以求政策措施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具操作空间,尽量减少失误。任何感情用事,草率从事的态度和主观臆断的作用,都易酿成决策偏差失误。其结果,不仅执行力不能畅通,而且贻误事业,甚至招至损失或危害。即使是贯彻执行上级大政方针、指示决策,也要善于把上级精神同本地实际情况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制定政策,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如果机械地照抄照转、照搬照套,势必在实际工作中执行不力或难于贯彻执行。
2、创新政府管理执行机制。“下级服从上级”是每个党员、每个公务公职人员务必遵循的原则。只要政府决策一旦形成,贯彻执行就不应讲条件。纵然一时难于理解,或是有所困难,或是发现决策有所偏差,也要先行执行,如有差错或不足,可在过程中纠正,在执行中完善。部门“一把手”负有承上启下的重要责任,关乎执行力是否最终落到实处。因此,建立“一把手” 执行力责任制、督查制、追究制、奖惩制等制约机制,方能使执行力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效,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3、创新政府管理考核机制。政府制定全年工作目标任务,要贯彻“适度规模、量力而行”的原则,注意把握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以及经济社会可能承受的程度。方案出台前,充分听取部门、单位、基层意见,增强目标方案的透明度,确保实施的可行性、有效性。执行力的考评机制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把握关键、科学合理、简便易行。切忌行行摆平、面面俱到。要把政策性、行业性规定同通过自身努力争取到的、部门之间、地域之间的相对优势和相对劣势区别开来,做到条件均等,公平合理。防止考评奖励激励机制变味走调,导致政府执行力软化弱化。
4、创新政府管理用人机制。政府执行力效率不高,落实不力的问题,还在于部门、单位中层岗位以及部分科级领导干部之间少有交流换岗。久而久之,在执行力的末端就被不思进取、精神萎靡、朝气不足的不良状态所左右。政府执行力在他们当中因打折扣而不能全线贯通。风正气顺则人心向上,恩威兼施则执行力强。因此,必须施行干部交流机制。适当适度,有计划地在部门之间、城乡之间进行干部交流换岗。打破部门终身制,岗位终身制。如能一以贯之,于事业、于部门、于个人都有百利而无一害。政府执行力也将步入政令畅通的快车道。
5、创新政府管理问效机制。政府执行力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公文旅行、会议布置上,而应确保各项任务、目标、要求、措施落到实处,突显成效。对此,强化督促检查、跟踪问效,就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弥补。真正起到严把进度、质量、效果关的作用。对重点工程项目,要组织责任单位适时召开汇报会、调度会,对政府执行力实行过程协调调度。然而,在强调提高政府执行力的同时,还应十分重视打造诚信政府,塑造政府形象,兑现政府诺言。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说了算,定了干”,使政府执行力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和应有的权威性。
6、创新政府管理领导机制。一是要着力精简会议文件,让执行者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为执行力加速。二是要精简层次,简化程序。力避多头领导、交叉管理弊端,减少执行“故障”,使执行力畅通。三是要加强沟通协调,遇到工作交叉或矛盾,应当在决策层排解,切忌上推下卸,要多为执行者分忧,为执行力减负。四是要改进工作方法,讲究领导艺术,对执行者要“鼓励积极的、鞭策中间的、帮助落后的”,为执行力鼓劲。五是政府决策层要开明开放、躬身实际、善解谏言,面对不足,敢于对己说“不”,为执行力担责。六是要抓好政府部门“一把手”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部门领导的组织、协调、指挥综合素质和能力,为提高执行力尽心尽责。
篇二 提高政府的执行力推动《政府工作报告》的落实
提高政府的执行力推动《政府工作报告》的落实
提高政府的执行力推动《政府工作报告》的落实
提高政府的执行力推动《政府工作报告》的落实
——在州五届人民政府第十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20xx年3月19日)
同志们:
州政府召开第十次全体会议,就是要以提高政府的执行力为着力点,全面落实州五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所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加强政府执行力建设,确保《政府工作报告》全面落实
“执行力”是现代行政管理、企业管理中频繁出现的一个词汇。今年,在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这是中国政府首次提出“政府执行力”的问题,这标志着政府“执行力”建设被正式纳入国家治理范畴。我理解“政府的执行力”就是各级政府贯彻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贯彻执行各级党委政府重大决策、组织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一句话,就是抓发展、抓落实的能力。
(一)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要提高对加强政府执行力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第一,提高政府的执行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提高五种能力”,即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这五种能力最终必须体现在“执行力”上。政府及其部门承担着贯彻党委的重大战略决策、组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职责,“政府的执行力”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党委的各项决议才能在抓发展中得到落实,确立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才可能实现。
第二,提高政府的执行力是推进“三大建设”的重要保证
“十一五”时期是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州委、州政府明确提出我州“十一五”期间的发展重点是“推进三大建设”,即推进特色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各级政府及其部门是“三大建设”的组织者、实践者和推进者,必须强化行政执行力,既要强化执行主体的责任,又要明确执行的目标和任务,既要建立和健全提高执行力的各项制度,又要创新提高执行力的机制,既要抓薄弱环节重点突破,又要抓执行的责任链条整体推进,形成推进“三大建设”的整体合力。
第三,提高政府执行力是建设效能政府的必然要求
在州五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不久的本届政府组成人员的任命会上,我代表本届政府提出了“建立效能政府”的新要求,由于体制、观念等方面的原因,我们深感“建设效能政府”任重道远,效能政府体现在权责统
一、运转协调、务实高效上,体现在审批高效、服务高效、落实高效上,最终都是体现在执行力高低上,没有行政执行力的提高就不可能达到建设效能政府的新目标。
第四,提高政府执行力是确保政令畅通的根本体现
确保政令畅通是各级政府和各部门讲大局、讲政治的体现。教育部原副部长张保庆说了一句令人振聋发聩的话:“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政令不畅、中央的政令有时候出不了中南海”,我们有时也感到“州委、州政府的决策难出舞阳坝”,这是政府及其部门执行力软弱的表现,政府的执行力体现在执行决策的完整性和时效性上,要全面地执行而不是片面地执行,要无条件地执行而不是有条件地执行,要高效执行而不能拖沓行事,确保政令畅通,提高政府的执行力。
篇三 关于提升政府执行力的分析检查报告
政府执行力是由“政府”作为决策主体,“执行”作为作用过程,“力”作为效率程序所构成的互为条件、互为作用、互为因果的对立统一体。关于一系列政府执行力问题的形成,主要来自于政府决策的准确度、人之精神的作用度、客观条件的适应度三方面,而影响政府执行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在于政府管理。
如何提高政府执行力,关键在于创新政府管理。所谓创新政府管理,就是探索政府管理的新方法、新模式,以适应新环境的变化和新现实的要求,其本质在于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管理模式,从而确保社会公共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确保国家资本更好地用于改善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简而言之,创新政府管理,就是要求政府创新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管理行为等各个方面,打造服务政府、法制政府、责任政府、效能政府、廉洁政府。
一、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些年来,围绕简政放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不断变革,但是必须看到,政府管理体制还远远不适应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与经济体制改革相比,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明显滞后。由此造成了当前一系列突出的政府执行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思想落后、观念滞后。由于客观存在的部门单位之间苦乐不均,收入分配、福利待遇相差悬殊,职务、级别的权利差异等原因,一些干部官本位思想突出。有的干部一旦任用不如意,则思想消沉、工作消极;有的即使照顾换了岗,待“兴奋期”一过,就产生了“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工作随大流、一般化;有的业务不熟、能力不强、作风不实,难以胜任本职工作,造成“一把手”难以为计,力不从心;甚至有的领导干部,认为本部门、本单位没钱、没权、没地位,而产生见异思迁、厌倦其职的思想和情绪;有的则无心事业、用心营私,盼到调整盼升迁,思想动荡不定,工作安心不下。不仅自己无所顾忌,而且影响他人工作积极性。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构成影响执行力的思想根源。
二是机制不全、体制不顺。近年来,政府不断创新机制体制,破解了不少难题。但是,部门、单位之间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考评机制的科学性、中心工作任务分配的合理性、奖惩机制的有效性、评先评优的公认性、项目指标的可行性、用人机制的导向性都还存在着与客观实际不相适应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力发挥。同时,目前部门、单位普遍存在的官多兵少、头重脚轻、人满为患、人浮于事、忙闲不均、死水一潭的状况,也给部门、单位工作造成极大影响,这些多年来形成的问题,凸显机制不全、体制不畅不活的弊病,构成影响执行力的机制体制根源。
三是决策偏差,执行错位。政府执行力是否畅通,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决策的准确与否。近些年来,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问题的宏观决策上,总体还是好的。但是,在一些阶段性目标任务和单方面工作实施方案中,也有与客观实际不大相符的决策偏差。有的贻误了发展机遇;有的已成积重难返之势;有的执行难以到位。这些因主观因素形成的决策偏差,构成影响执行力的首要根源。
二、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
1、创新政府管理决策机制。任何一项政策措施出台,都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先民主后集中,以及充分酝酿、科学论证的基本原则。以求政策措施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具操作空间,尽量减少失误。任何感情用事,草率从事的态度和主观臆断的作用,都易酿成决策偏差失误。其结果,不仅执行力不能畅通,而且贻误事业,甚至招至损失或危害。即使是贯彻执行上级大政方针、指示决策,也要善于把上级精神同本地实际情况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制定政策,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如果机械地照抄照转、照搬照套,势必在实际工作中执行不力或难于贯彻执行。
2、创新政府管理执行机制。“下级服从上级”是每个党员、每个公务公职人员务必遵循的原则。只要政府决策一旦形成,贯彻执行就不应讲条件。纵然一时难于理解,或是有所困难,或是发现决策有所偏差,也要先行执行,如有差错或不足,可在过程中纠正,在执行中完善。部门“一把手”负有承上启下的重要责任,关乎执行力是否最终落到实处。因此,建立“一把手” 执行力责任制、督查制、追究制、奖惩制等制约机制,方能使执行力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效,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3、创新政府管理考核机制。政府制定全年工作目标任务,要贯彻“适度规模、量力而行”的原则,注意把握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以及经济社会可能承受的程度。方案出台前,充分听取部门、单位、基层意见,增强目标方案的透明度,确保实施的可行性、有效性。执行力的考评机制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把握关键、科学合理、简便易行。切忌行行摆平、面面俱到。要把政策性、行业性规定同通过自身努力争取到的、部门之间、地域之间的相对优势和相对劣势区别开来,做到条件均等,公平合理。防止考评奖励激励机制变味走调,导致政府执行力软化弱化。
4、创新政府管理用人机制。政府执行力效率不高,落实不力的问题,还在于部门、单位中层岗位以及部分科级领导干部之间少有交流换岗。久而久之,在执行力的末端就被不思进取、精神萎靡、朝气不足的不良状态所左右。政府执行力在他们当中因打折扣而不能全线贯通。风正气顺则人心向上,恩威兼施则执行力强。因此,必须施行干部交流机制。适当适度,有计划地在部门之间、城乡之间进行干部交流换岗。打破部门终身制,岗位终身制。如能一以贯之,于事业、于部门、于个人都有百利而无一害。政府执行力也将步入政令畅通的快车道。
5、创新政府管理问效机制。政府执行力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公文旅行、会议布置上,而应确保各项任务、目标、要求、措施落到实处,突显成效。对此,强化督促检查、跟踪问效,就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弥补。真正起到严把进度、质量、效果关的作用。对重点工程项目,要组织责任单位适时召开汇报会、调度会,对政府执行力实行过程协调调度。然而,在强调提高政府执行力的同时,还应十分重视打造诚信政府,塑造政府形象,兑现政府诺言。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说了算,定了干”,使政府执行力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和应有的权威性。
6、创新政府管理领导机制。一是要着力精简会议文件,让执行者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为执行力加速。二是要精简层次,简化程序。力避多头领导、交叉管理弊端,减少执行“故障”,使执行力畅通。三是要加强沟通协调,遇到工作交叉或矛盾,应当在决策层排解,切忌上推下卸,要多为执行者分忧,为执行力减负。四是要改进工作方法,讲究领导艺术,对执行者要“鼓励积极的、鞭策中间的、帮助落后的”,为执行力鼓劲。五是政府决策层要开明开放、躬身实际、善解谏言,面对不足,敢于对己说“不”,为执行力担责。六是要抓好政府部门“一把手”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部门领导的组织、协调、指挥综合素质和能力,为提高执行力尽心尽责。
篇四 坚持廉政工作提高政府执行力报告范文
伤、生育保险制度,规范城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农村特困户社会救助、城乡贫困群众大病医疗救助、救灾救济和农村五保供养为主体,以住房、司法等救助为补充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把更多的困难群众、弱势群众纳入到保障体系中来。三要突出教育优先发展地位。进一步巩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成果,建立和完善治理中小学乱收费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育公平。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确保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100%,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98%以上。
二、坚持科学理政,建设效能政府
(一)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职能转变的最终目标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要为基层、为群众、为市场主体服务。当前,转变政府职能,重点要做好三个分开,提高政府的服务效能。一是推进政企分开,做到越位的复位。彻底改变过去政府包揽一切的管理体制,将应由企业决策的事项交给企业,把不该由政府承担或政府管理不了的职能转移出去,减少政府对市场主体的干预,扩大企业经营管理的自主权。要在服务企业发展上下功夫,一方面积极引导优势企业采取收购、兼并和承租等方式进行“嫁接”,广泛聚集资本,盘活资产。另一方面要做好对现有企业的扶持,重点做好三宁公司“4030”工程、晋煤集团100万吨二甲醚、枝江酒业罐装中心及陶罐、宜硕塑料管材、山水特种树脂等项目的服务,努力营造良好的创业发展环境,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二是推行政社分开,做到缺位的补位。切实加强对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的引导,完善行业协会管理办法,使公办行业协会、合作社民间化、规范化,解决政府与各社会组织之间分工错杂、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充分激发个体劳动者协会等行业协会的作用,使行业协会成为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创新经营管理体制的有效载体。三是推进政事分开,做到错位的正位。积极将工交、环卫、养殖场、良种畜场等经营性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放开市场准入,鼓励产权置换,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改革对殡仪馆、公立医院等公益性事业单位的财政供给范围和方式,强化公益性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政府监管,增强服务功能。
(二)推进科学决策。进一步转变决策理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决策,以正确的政绩观规范决策,以牢固的群众观指导决策,做到科学民主决策。一是抓重点,建立重大决策调查研究制度。凡重大行政事项,涉及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开展深入地调查研究,提高决策的预见性。二是抓热点,完善社会公示制和听证制。对于同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热点事件,如枝江市校点布局调整、自来水、有线电视、出租车收费标准、客运线路行政许可等事关民生的问题,均邀请群众代表、群众团体参加政府听证会,共同参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反映民意,确保决策的代表性。三是抓难点,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在城市规划、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作为科技顾问,充分发挥专家“智库”和“外脑”的作用,确保决策的科学性。
(三)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行一条龙、一站式、专业化服务,为投资者提供全方位、零障碍、高效率服务。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压缩审批时限,涉及多个部门审批的项目,一律实行“联合审批”。继续对市政府各部门的审批项目逐项清理,对新增加的审批项目,限期进入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审批。进一步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支出重点向改善民生、招商引资、基础设施等方面倾斜,切实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完善镇街道财政管理体制,实行财力下移,着力解决镇街道财政困难,增强镇街道改善民生、直接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严格财政监管,强化财政项目资金支出及跟踪管理,完善部门预算制度和“收支两条线”管理体制,增强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进一步深化行政机构改革。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大力推进政府职能、机构和编制设置的科学化、规范化,努力解决政府职能交叉重叠、事权分离、人浮于事的问题。
三、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一)规范行政执法。以实施贯彻《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等法律法规为重点,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改进行政执法,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大力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努力解决少数部门有法不依、执法不公、执法扰民等问题。加强行政收费项目清理工作,逐步减少行政收费项目,定期公布调整和取消的项目内容,对涉及群众生活的收费项目增加和标准提高等事项进行听证。大力推行企业缴费明白卡、登记卡、反馈卡制度,实行涉企收费集中管理。规范行政处罚程序和处罚尺度,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做到秉公执法。严格执行涉企检查事先告知制、准入制,力避同一部门多次检查、同一项目重复检查的情况。
(二)加强行政监督。重点加强政府系统内部行政复议制度、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及审计、监察制度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实行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市长、分管副市长负责制,妥善解决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问题,提高行政工作的实效性。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对重大决策、重大事件、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等事项,除法律有明确要求外,在规定范围内予以公开。进一步完善新闻发布会制度,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向媒体和公众通报,解释政策,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社会力量的参与度。
(三)强化行政责任。行政问责制是强化行政监督的有效形式。要进一步强化政府机关问责制,树立责任政府形象。针对违法、违规、失职、渎职等行为,要依法处理,实行严格的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对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要严肃追究当事人和主管领导的相应责任,形成责任体系的封闭效益。建立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备案备查制度和统计分析制度,及时将行政过错处理情况报送同级监察部门备案,要定期向政府报告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工作情况。
四、坚持从严治政,建设廉洁政府
(一)强化队伍建设。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管住下属,是从严治政、提高政府执行力的主要内容,也是树立良好政府形象的基础。凡是有“管人”权力的领导干部,都应该尽到“管住”的责任,对下属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坚持做到五个绝不,即:所有政府人员绝不能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绝不充当不法人员的保护伞,绝不插手工程招投标,绝不收受礼金、有价证券和贵重物品,绝不参与赌博。绝不允许任何政府工作人员以权谋私,贪赃枉法。
(二)推进源头治腐。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是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治本之策。要着眼于标本兼治,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要完善定期学习制度,既要学政治理论,又要学经济、科技、法律、哲学等知识,在学习中围绕自身思想工作实际思考一些问题,以“三个代表”的标准衡量自己的工作,认真查摆自身思想、工作、作风上存在的不足,做到边学边改、学以致用,防止不思进取、思想僵化等不良作风。切实加强警示教育,做到警钟长鸣。要完善公务活动制度,严格执行有关公务接待、会务庆典、出差出国等具体规定,发扬务实高效、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三)狠抓案件查处。查办大案要案是从严治政的重要体现,是惩治腐败的重要手段。监察部门要把主要精力和力量放在第一线,以严惩腐败的坚决态度和实际行动,认真抓好重大案件的查处工作,严厉打击各种腐败行为。要支持监察等执纪执法部门的工作,对严重违法违纪者,不论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依法惩处。对连续发生重大恶性案件的地方和部门,不仅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而且要追究领导者的责任。
篇五 2023年政府执行力分析检查报告
政府执行力是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贯彻落实上级战略决策、方针政策、工作部署的实践能力,是把握规律、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是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狠抓落实、坚决完成任务的能力。就我国的政治体制和组织机构设置而言,党委是领导机关,人大是权力机关,政府是执行机关,政府的主要职责就是在党委的领导下,依靠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把党委确定的发展思路、目标和蓝图,坚决地、不折不扣地变成现实,这就是政府工作的定位。政府执行力高低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政策能否得到贯彻落实、关系到公民诉求能否得到回应与满足、关系到公共利益能否得到维护、关系到政府的公信力能否得到认同。
一、政府执行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任务繁重,矛盾突出,困难较多。破解难题、促进发展考量着政府的执行力。近年来,我们虽然一直把转变作风、提高执行力作为自身建设的突破口,广泛开展了一系列的学习教育活动,深化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实行行风评议,治理商业贿赂,取得了一定成效,政府系统的执行力有所提升,机关干部的精神面貌、工作作风、服务水平都有所改进,促进了经济社会较快发展。但我感到,当前政府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不是战略问题、思路问题、决策问题,而是执行力问题,政府执行力与群众的期望和上级的要求还有差距,与我们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还不适应,主要体现在:
一是拒绝执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对上级安排的重大工作任务,有的各取所需、各行其是,合意的执行,不合意的不执行,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二是消极执行,敷衍塞责、被动应付。精力不集中,缺乏责任心,对上级的工作要求,能推则推,推不了的则拖。三是低效执行,勤而无效、劳而无果。工作没有中心,做事没有重点,责任不落实,赏罚不严明,使该干的事干不成、能干的事干不好。四是机械执行,缺乏创新、求稳怕乱。缺乏干事创业的锐气、化解矛盾的底气、攻坚克难的志气,遇到矛盾绕着走,致使一些疑难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这些现象和问题,败坏的是政府形象,阻碍的是发展全局,损害的是人民利益,群众意见很大,社会反映强烈,我们必须正视它,认识它,克服它,纠正它。否则,再好的工作思路也会因执行不力而变成空谈,再重要的工作任务也会因执行不力而落空,再宏伟的发展蓝图也会因执行不力而成为空想。
二、提升政府执行力的措施和途径
(一)必须真抓实干。一是立说立行。言必行、行必果,争分夺秒,雷厉风行,定下了的工作就要抓紧实施,部署了的工作就要一抓到底,承担了的工作就要确保成效,力求做到不让布置的工作在自己这里延误,不让差错在自己这里发生,不让政府形象在自己这里受损。二是精益求精。树立一种严谨些、再严谨些,深入些、再深入些,细致些、再细致些的工作作风,做好每项工作。善抓细节,以细节求深入,以细节促落实,以细节求实效。争创一流,每一项工作、每一项工程,都力求高标准、严要求,宁可做一件精品,决不做十件次品,更不做任何废品。三是务求高效。凡是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和已经确定的事情,必须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凡是面向社会的行政许可和管理事务,必须全面推行限时办结制、牵头单位负责制,提高审批效率,彻底改变“群众跑来跑去,领导批来批去,部门转来转去,开会议来议去,最后问题还是哪来哪去”的状况。继续强化行政便民中心功能,巩固和完善“一个窗口集中办理”的行政审批模式。要规范政府工作流程,实现管理高效化、运行规范化和服务标准化。继续压减各种会议、文件,提倡开短会、发短文、讲短话,开有质量的会,发解决问题的文。
(二)必须开拓创新。根据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和新要求,各级各部门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敢于突破思维定势和传统经验的束缚,善于创新观念、思路、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于困境中找到出路,于困难中找到办法,于可能中办成事情,于无望中创造可能,确保政府执行的力度更大、速度更快、效果更好。一是敢于创新。敢闯才能创新,创新才能突破,突破才能前进。只要不是法律明确禁止,有利于我县长远发展,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都可以闯、可以试。既要在战略上敢冒风险、敢作敢为,又要在战术上千方百计规避风险、防止蛮干。对待敢闯的干部,只要出的不是政策性的、法规性的、纪律性的、原则性的错误,就应多给予一些宽容与包涵,让敢闯的人大胆干事、扬眉吐气。二是善于创新。创造性地落实上级的决策部署,是执行力的最高境界。要善于把中央的大政方针、省市的决策部署与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把实施决策的原则性和解决问题的灵活性统一起来,努力在结合中出思路、出实招、出实绩。
(三)必须领导垂范。领导带头是提高执行力的关键。说一千,道一万,不如领导带头干。领导干部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抓执行、促落实。一是做带头执行表率。领导应下决心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从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从日常琐事中解脱出来,狠抓工作落实。特别是'一把手',应该由督促执行向率先执行转变,成为抓执行的第一示范人。谋发展要亲自抓项目,保稳定要亲自包案件。不能停留于一般号召,而要加强具体指导;不能只当指挥员挂帅指挥,而要当好战斗员亲自参与;不能仅关注开局,而要始终盯住结果不放,真正做到领导指挥在一线,情况掌握在一线,措施落实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成效取得在一线。二是做依法行政、科学行政、民主行政表率。正确的决策是有效执行的基础,也是领导干部要做好的头等功课。要学法懂法,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授权及规定的程序决策;进一步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与政府决定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评估制度、决策听证公示制度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三是做团结协作表率。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生产力,懂团结、会团结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和保障。领导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班子团结,做到倍加珍惜团结、自觉加强团结、悉心维护团结,努力形成同心同德、相互支持、共同奋斗的生动局面。四是做廉洁自律表率。领导应明晰法律与纪律的“高压线”、公与私的“警戒线”、个人与家庭的“情感线”,以平和之心对“名”、淡泊之心对“位”、知足之心对“利”、敬畏之心对“权”,坚持台上台下一个样、上班下班一个样、进家离家一个样、本地外地一个样,做到条件变了艰苦奋斗的作风不丢、环境变了吃苦耐劳的精神不减、时代变了甘于奉献的传统不变。
(四)必须提高素质。一是加强教育。对公务员来说,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能力的挑战,最大危机是本领的危机,最大恐慌是知识的恐慌。因此加强业务培训是当务之急。要从工作实际需要出发,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积极开展任职培训、初任培训、专门业务培训和更新知识培训,加强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使每位公务员成为本职工作的“业务通”。 二是勤奋自学。学习是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应倡导把学习作为一种生存方式和工作的第一需要,少一点应酬、多一点学习;少去一些玩场、多游一些学海;少坐几次牌桌、多坐几次书桌,挤出些时间,抽出些精力,多学基本理论,多学业务知识,多学各种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政策水平、业务水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不仅成为业务工作的行家里手,而且成为解决难题的操作能手和出谋划策的应对高手。三是学以致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提高素质离不开实践,离开实践则一事无成。实践是活生生的,是无字天书,实践越多,素质越强。要着眼于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实际问题,坚持边学习边思考,边思考边实践,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和促进工作的举措。要多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实践中摸爬滚打,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五)必须健全机制。科学严谨的制度和运行规范的机制是提高政府执行力的保证。要本着管得住、能管好的原则,以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为目标,全面加强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用制度的手段管人管事,真正把各项工作的执行责任落实到位。 一是健全行政责任体系。强化职能部门责任制,健全岗位责任制,将工作职责、任务和目标科学明确地分解落实到各个岗位,建立主体明确、责权对称、层级清晰、奖罚分明、衔接得当的岗位责任制,形成岗位之间的无缝责任链条,使每项工作任务、每个工作环节的责任都具体落实到人。二是加强绩效评估。积极探索建立政府部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将每个部门的行政效率和行政成本量化,作为部门绩效评估的重要依据,推进绩效评估制度化和绩效评估结果公开化。进一步完善公务员考核机制,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杜绝出勤不出力的现象。三是严格责任追究。全面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对于政府部门存在的执行上级机关决策和部署不力、违反规定进行决策、不认真履行行政管理职责等问题,采取诫勉谈话、责令限期整改、责令书面检查、责令公开道歉、通报批评、责令辞职、建议免职等方式予以问责。实行严格的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对于不履行法定职责、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要严肃追究当事人和主管领导的相应责任,形成责任体系的闭环效应。
(六)必须强化监督。政府执行力的提高,除了依靠人大法律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加强审计监督和行政监督以外,还要更加重视社会监督,在公众舆论和期待压力中焕发出强有力的执行力。一是确保民众的知情权。要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不断拓展公开内容,除涉密事项以外,行政机关的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和工作结果等事项,都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及时向社会公开。要突出公开重点,把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公用事业单位作为公开重点。要不断丰富政务公开的形式,既要继续利用电子政务系统、大众媒体和政务公开栏、公开电话等载体,又要进一步完善行政便民中心、办事大厅、政府网站等政务公开服务设施,达到引导舆论、释疑解惑的目的。二是确保民众的参与权。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热线电话、政务网站等多种方式,拓宽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渠道,广泛征求民众对政府工作和热点、难点问题的意见和建议,问计于民。在执行过程中,邀请新闻机构和群众代表参与监督。三是要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支持社会舆论监督。继续推进民主评议行风活动,把执行力评判的尺子交给群众,让群众“评头论足”,把群众的评判当作提高政府执行力的行动坐标,凡是人民群众亮红灯的,就不能过关。积极搭建社会监督平台,整合各种投诉中心功能,做到“有诉必理、有理必果”。推进“网上信访”,对群众反映突出、涉及面广的问题,领导要亲自推进,及时妥善解决。
加强政府执行力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让我们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加务实高效的作风、更加坚定有力的执行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篇六 提高政府执行力工作报告范文
政府执行力是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贯彻落实上级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是把握规律、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是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狠抓落实、坚决完成任务的能力。近几年枝江经济社会突破性发展,成功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市向新兴工业强市的跨越,连年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主要得益于我们深入推进勤政廉政,加强政府执行力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站在新的起点,我们要走在中部地区同等县(市)发展前列,必须更加重视政府执行力建设,切实增强政府工作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加快建设富裕枝江、活力枝江、和谐枝江。
一、坚持为民执政,建设务实政府
(一)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更是构建和谐枝江的重要支撑点,必须把以民为本的服务理念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真正做到情为民系、权为民用、利为民谋。一要尊重民意。坚持党员干部民情走访制度,实行市级领导每人联系10名人大代表、5名政协委员制度和市政府领导向人大代表述职制度,完善市级领导接访、主动下访和定期研究处理疑难信访件制度。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深入群众中观民情、察民意、摸实情,真正了解我市新农村建设中群众想什么、盼什么、干什么,从态度上坚决消除对待群众冷漠,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麻木不仁的现象,从思想上坚决摒弃“贱民、愚民、刁民”的错误认识,保持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二要尊重民权。各级领导干部都应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观,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慎用权,用好权,充分尊重和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在制定决策、处理事务,特别在关系群众利益的重大问题上,要注意反映群众意愿,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政府是为他们说公道话、解决实际问题的地方,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三要为民谋利。这杯那杯,不如群众的口碑,这奖那奖,不如群众的夸奖。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着手,诚心诚意为民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切实维护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当前,我们应突出抓好通村公路建设,使全市通村公路硬化率、通组公路通达率均达到95%以上,解决好群众行路难的问题。大力实施饮水安全工程,争取3 年内全面解决群众的饮水难问题。全面落实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深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加强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二)进一步强化发展意识。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更是枝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必须进一步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步伐,为构建和谐枝江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一是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围绕建设湖北新兴工业强市目标,加快推进“工业立市、开放强市”战略,倾力打造湖北省有影响的化工、食品酿造、纺织工业基地。鼓励枝江酒业、三宁化工、华润啤酒、奥美纺织、迅达科技等骨干企业加强技改,提档升级,着力培育一批大企业、大集团。争取3年内培育产值过100亿元企业1家、过50亿元企业2家、过10亿元企业10家,税收过亿元企业6家,上市企业6家。二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做大做强粮食、棉花、油脂、果蔬、水产、畜禽、速生丰产林等七大农产品加工业,倾力打造农产品加工业百亿元县(市)。抓好农业配套基地建设,加快发展100万亩优质粮棉油基地、10万亩优质无公害蔬菜基地、12万亩优质水产基地、100万头生猪、1000万羽家禽养殖基地、40万亩优质水果基地和10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全面建成全省优质粮棉油生产基地、全省畜牧水产大市、全国生猪调出大市。三是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深入实施城镇兴市战略,运用市场办法,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建设投入,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争创国家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体现特色的原则,加快安福寺、问安、七星台、百里洲等小城镇建设,完善城市发展体系。加强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及人居环境,努力建成宜居宜业的滨江园林城市。
(三)进一步强化统筹意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提高政府执行力,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在坚持不懈抓好第一要务的同时,协调推进社会事业建设。当前我们应抓好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发展等关键环节,切实改善民生,增加人民福祉。一要全力促进就业再就业。全面落实促进就业的优惠政策,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积极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着力帮助 “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力争每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8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500人,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二要强化社会保障。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规范城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农村特困户社会救助、城乡贫困群众大病医疗救助、救灾救济和农村五保供养为主体,以住房、司法等救助为补充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把更多的困难群众、弱势群众纳入到保障体系中来。三要突出教育优先发展地位。进一步巩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成果,建立和完善治理中小学乱收费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育公平。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确保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100%,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98%以上。
二、坚持科学理政,建设效能政府
(一)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职能转变的最终目标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要为基层、为群众、为市场主体服务。当前,转变政府职能,重点要做好三个分开,提高政府的服务效能。一是推进政企分开,做到越位的复位。彻底改变过去政府包揽一切的管理体制,将应由企业决策的事项交给企业,把不该由政府承担或政府管理不了的职能转移出去,减少政府对市场主体的干预,扩大企业经营管理的自主权。要在服务企业发展上下功夫,一方面积极引导优势企业采取收购、兼并和承租等方式进行“嫁接”,广泛聚集资本,盘活资产。另一方面要做好对现有企业的扶持,重点做好三宁公司“4030”工程、晋煤集团100万吨二甲醚、枝江酒业罐装中心及陶罐、宜硕塑料管材、山水特种树脂等项目的服务,努力营造良好的创业发展环境,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二是推行政社分开,做到缺位的补位。切实加强对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的引导,完善行业协会管理办法,使公办行业协会、合作社民间化、规范化,解决政府与各社会组织之间分工错杂、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充分激发个体劳动者协会等行业协会的作用,使行业协会成为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创新经营管理体制的有效载体。三是推进政事分开,做到错位的正位。积极将工交、环卫、养殖场、良种畜场等经营性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放开市场准入,鼓励产权置换,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改革对殡仪馆、公立医院等公益性事业单位的财政供给范围和方式,强化公益性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政府监管,增强服务功能。
(二)推进科学决策。进一步转变决策理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决策,以正确的政绩观规范决策,以牢固的群众观指导决策,做到科学民主决策。一是抓重点,建立重大决策调查研究制度。凡重大行政事项,涉及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开展深入地调查研究,提高决策的预见性。二是抓热点,完善社会公示制和听证制。对于同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热点事件,如枝江市校点布局调整、自来水、有线电视、出租车收费标准、客运线路行政许可等事关民生的问题,均邀请群众代表、群众团体参加政府听证会,共同参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反映民意,确保决策的代表性。三是抓难点,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在城市规划、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作为科技顾问,充分发挥专家“智库”和“外脑”的作用,确保决策的科学性。
(三)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行一条龙、一站式、专业化服务,为投资者提供全方位、零障碍、高效率服务。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压缩审批时限,涉及多个部门审批的项目,一律实行“联合审批”。继续对市政府各部门的审批项目逐项清理,对新增加的审批项目,限期进入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审批。进一步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支出重点向改善民生、招商引资、基础设施等方面倾斜,切实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完善镇街道财政管理体制,实行财力下移,着力解决镇街道财政困难,增强镇街道改善民生、直接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严格财政监管,强化财政项目资金支出及跟踪管理,完善部门预算制度和“收支两条线”管理体制,增强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进一步深化行政机构改革。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大力推进政府职能、机构和编制设置的科学化、规范化,努力解决政府职能交叉重叠、事权分离、人浮于事的问题。
三、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一)规范行政执法。以实施贯彻《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等法律法规为重点,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改进行政执法,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大力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努力解决少数部门有法不依、执法不公、执法扰民等问题。加强行政收费项目清理工作,逐步减少行政收费项目,定期公布调整和取消的项目内容,对涉及群众生活的收费项目增加和标准提高等事项进行听证。大力推行企业缴费明白卡、登记卡、反馈卡制度,实行涉企收费集中管理。规范行政处罚程序和处罚尺度,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做到秉公执法。严格执行涉企检查事先告知制、准入制,力避同一部门多次检查、同一项目重复检查的情况。
(二)加强行政监督。重点加强政府系统内部行政复议制度、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及审计、监察制度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实行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市长、分管副市长负责制,妥善解决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问题,提高行政工作的实效性。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对重大决策、重大事件、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等事项,除法律有明确要求外,在规定范围内予以公开。进一步完善新闻发布会制度,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向媒体和公众通报,解释政策,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社会力量的参与度。
(三)强化行政责任。行政问责制是强化行政监督的有效形式。要进一步强化政府机关问责制,树立责任政府形象。针对违法、违规、失职、渎职等行为,要依法处理,实行严格的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对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要严肃追究当事人和主管领导的相应责任,形成责任体系的封闭效益。建立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备案备查制度和统计分析制度,及时将行政过错处理情况报送同级监察部门备案,要定期向政府报告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工作情况。
四、坚持从严治政,建设廉洁政府
(一)强化队伍建设。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管住下属,是从严治政、提高政府执行力的主要内容,也是树立良好政府形象的基础。凡是有“管人”权力的领导干部,都应该尽到“管住”的责任,对下属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坚持做到五个绝不,即:所有政府人员绝不能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绝不充当不法人员的保护伞,绝不插手工程招投标,绝不收受礼金、有价证券和贵重物品,绝不参与赌博。绝不允许任何政府工作人员以权谋私,贪赃枉法。
(二)推进源头治腐。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是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治本之策。要着眼于标本兼治,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要完善定期学习制度,既要学政治理论,又要学经济、科技、法律、哲学等知识,在学习中围绕自身思想工作实际思考一些问题,以“三个代表”的标准衡量自己的工作,认真查摆自身思想、工作、作风上存在的不足,做到边学边改、学以致用,防止不思进取、思想僵化等不良作风。切实加强警示教育,做到警钟长鸣。要完善公务活动制度,严格执行有关公务接待、会务庆典、出差出国等具体规定,发扬务实高效、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三)狠抓案件查处。查办大案要案是从严治政的重要体现,是惩治腐败的重要手段。监察部门要把主要精力和力量放在第一线,以严惩腐败的坚决态度和实际行动,认真抓好重大案件的查处工作,严厉打击各种腐败行为。要支持监察等执纪执法部门的工作,对严重违法违纪者,不论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依法惩处。对连续发生重大恶性案件的地方和部门,不仅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而且要追究领导者的责任。
21位用户关注
51位用户关注
67位用户关注
75位用户关注
37位用户关注
84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