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大全 > 工作报告 > 党政报告
栏目

语文教育考察报告5篇

发布时间:2023-01-24 热度:93

语文教育考察报告

篇一 语文阅读教学学习考察报告

——阅尽高山始为峰 读书千卷功自成

本月28至30日,跟随区学习考察团赴潍坊进行了为期3天的语文阅读教学学习考察。不仅受到了冲击与震撼,更见识了一种别样的天空。

语文教学向来是“剪不断,理还乱”的。什么是“语文”?就在这本应不是问题的问题上,恰恰问题就很不少——专家、学者、名师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于怎样教语文,不仅有流派,甚至有帮派。面对纷纭复杂的状况,对于普通语文教师来讲,真的可以说:你不说我还明白,听您一说,我倒是糊涂了。

就是带着这样的困惑,踏上了学习考察的征程。

傍晚时分,抵达潍坊。晚餐草毕,集于一堂,听省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李秀伟老师的报告。名之曰:润泽语文的生命。

李老师无愧专家,上下三千年,纵横八万里,濯长江之清流,挹西山之白云,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游目骋怀,不一而足……

洋洋万言,我却未得其旨,岂不悲乎?对于其“语文乃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观点,略明其意。“工具性、人文性、发展性”的统一,也表赞同。然其可谓语文之特点乎?数学、历史可属其类否?静学语文、默识语文、升华语文、涵泳语文……语文之繁,比于周身之帛缕,仓廪之粟粒,若何?

带着满脑之思考,听着如雷之鼾声,近乎彻夜未眠。倒是接下来的学校之行,让我拨云见日,略略清醒。

潍坊市青年路小学,实施“追本务实的语文主题实验研究”,循着“自主学习、日积月累、展示交流、丰富拓展和同步练笔”的路径,丰富图书资源,开发、配置实验教材,并总结梳理出“课前、课堂、课后、家庭、实践”等语文学习活动的程序操作内容,让我对他们“做什么”和“怎样做”,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做的怎样”则通过《安塞腰鼓》和《矛和盾的集合》两节课由教师的执行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与状况体现出来。让我初步认识到他们的语文课是“这样”上的。

潍坊北海学校的《领略英雄的风采》一课,处理了有关岳飞、林则徐、邓世昌、文天祥的课文,并补充学习了艾青的诗作,没有蜻蜓点水之感,殊非易事,值得学习与研究。这种大容量的学习,对于提升语文学习的效益,必定很有促进。

汤校长“反三归一”的学科理解,数量积累——规律把握——能力提升的课程学习路径的认识,让人颇受启发。系列开发(或选用)的配套学习材料,说明他们的研究,已经非常成型。

其针对不同学科或同一学科的不同学段而进行的学科课程整合,体现出令人敬重的胆识、责任和智慧。学习内容“加减法”的运用,卓有成效。“不规范”的办学,取得了令人瞠目的成果,对于“规范”办学的教育者,特别是教育管理者,应该不仅是启示,还有冲击。不出圈子,却想着收获圈子以外的东西,岂非奢望?

宏观的思考与架构,中观的设计与执行,微观的细节与关注已经成为动态而有机的系统,给我留下的不仅是深刻的印象,更有改革的勇气和成就发展的责任。

潍坊市坊子区实验学校,用我们的话来说,是属于城乡结合部的学校,学校规模不小,但学生多是农家子弟。但真正让我钦佩的,恰恰是这里的孩子。言其口若悬河、出口成章,似乎并不太过夸张——习惯于强调生源状况的人,面对孩子们课堂、课下的表现,应该汗颜、无言。

是什么,成就了这里的孩子呢?我说不准确。但语文课程的改革和实践,应该是问题的方向。

整体预习和整合授课的两节课,给了我较为明确的启示。初步梳理一下,可以比较明晰地看出这两种课型的基本执行程序。

一、单元整体预习,求整体感悟

1.自主识字,扫清障碍;

2.了解内容,明确主题;

3.关注习作,提前放题;

4.准备资料,丰富资源;

5.确定重点,以学定教。

二、实施整合授课,以提高效率

1.预习汇报,质疑问难;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3.拓展阅读,巩固运用;

4.领悟表达,读写联系;

5.回归整理,提高能力。

还有第三步,因时间关系,未得见到:单元整理回归,巩固提高。

这样,课程实施就形成了一个完善的系统。既相对宏观,又局部深入,还有整体的巩固提升。对于保障学习效果,应该能够有力支撑。事实上,两节课的学习、指导方式,特别是学生学习状况与学习水平,已经很好地放映了他们的生成。当然,这种相对成熟的呈现背后,或者说在生成过程中,循序渐进的训练、指导,面对具体问题的研究、破解,是少不了得。关键是他们成功了。

至此,再回归李秀伟老师的讲座,方明白其良苦的用心。语文本来很复杂——百种流派,千般面孔;语文可以很简单——多读、多练,抓住规律。这不就是青年路的“追本务实”吗?这不就是北海学校的“反三归一”吗?这不就是坊子实验学校的“单元统合”吗?这不就是北海双语的“内挖外展,拓展积累与训练”吗?

秀伟老师“欲纵故擒”、“欲明先惑”,真高人也!

我一直以为,语文学习,当然也是语言学习。既是语言学习,多读、多背、多写、多练,恐怕一个也不能少。语文的工具性,不仅说明她是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工具,同时也是学习语文本身的工具。语文学习应该遵循语言学习的普遍规律,同时注意体现自身的特点。至于人文性和发展性,我还没有发展有哪个学科不具有这样的属性呢。

这就是我,一个外行貌似内行的收获与思考。鱼目混珠,滥竽充数,应该不是胡言乱语。

至于说如何干,不能立等即得。我需要和万清主任、其他同事,学习、消化,分析一下学校语文教学的实际。但,改革,是不能回避得了。初步的思路是,选择一两位教师,先做起来,逐步扩大,然后再整体推进。

谢谢教科室、教研室,有时,给个窗口,也是一种指导和支持。谢谢!

篇二 吉林省部分学校语文教学考察报告

吉林省部分学校语文教学考察报告范文

20xx年5月下旬,我们东北师大中文系中学语文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的首批学员,先后赴xx市二中、东北师大附属中学、东北师大卡伦湖实验学校重点进行了语文学科的教育考察,考察方式以观摩课为主,分别听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语文课13节,并观摩了二节活动课。授课教师分别来自吉林省各市7所学校。三个考察点的课分别为:吉林省第二届语文教学新秀观摩课、东北师大附属中学第21届百花奖竞赛课、东北师大卡伦湖实验学校“创新教育”研讨课。窥一斑而见全豹,透过这三个考察点的15节课,我们可以看出吉林省语文教育教学的改革已经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具体体现在:

课堂教学观念已从传统的注重“传授知识”开始向“培养能力”上转变

整体上看,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基本上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要目标。如东北师大附属中学的闫佳伟老师的《劝学》中的设喻论证艺术一课,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的导引下,自己找出文中设喻与说理的例子,回忆学过知识中的类似例子,然后在练习用设喻说理,这样让学生在反复回顾、体会与学习中,掌握设喻这一说理艺术,进而达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再如王荣国老师的《“理想国”的毁灭》、刘斐老师的《审美训练》、卡伦湖实验学校的王延龄老师的《想象作文》等分别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些课,均体现了执教者的教育教学观念已不再是固守“传授知识”,而注重在“培养能力”。

在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训练中,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活动中,执教者均能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如卡伦湖实验学校的宋晨光老师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精神,在《陋室铭》一课的教学中,特别注意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并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再交给学生来讨论解决;王延龄老师的《想象作文》一课,每当学生读完自己的作文后,就让其他学生大胆点评,说出其中的优缺点;东北师大附属中学的孙利权老师在《汉字造字法》课堂上,每讲一个字例时,都是先让学生联想想象,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猜测字型并诉诸语言。由于教师能够鼓励学生、遵重学生的.想法,相信学生的能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探究精神。课堂上,同学们能争先恐后地发言,无论是问题的提出,还是作文的点评,有的同学的观点可以说非常有见地,点评也比较准确、到位。在相当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

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相结合

引进以电脑为核心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更新,这是信息时代语文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这也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新切入点。在这一方面,东北师大附属中学的四堂课做得比较成功。他们制作的教学软件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而不是一种时髦的点缀。画面具有直观性、生动性、趣味性文化性和其他辅助手段的不可替代性。

在这次考察中,我们感觉到了吉林省中小学语文教育无论在教学观念、教学原则,还是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与传统教学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他们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这当中,有成功,当然也还有不尽人意之处,这集中体现在吉林省“新秀”的几节观摩课上。比如有的教师表演成分过重;有的教师课堂追求大容量,却导致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师基本功还不过硬,一教师范读短短的一首词,竟然有三个字字音不准,提出的问题太宽泛、太笼统,致使学生不知从何答起;课堂上不能将学生的主体真正落到实处;多媒体手段的运用给人以画蛇添足之感。

总之,通过这次考察,我们感受到了吉林省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气息,他们的成功与不足,都将从不同的角度给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改革以有益的启示。

篇三 语文教学的考察报告

语文教学的考察报告

20xx年5月下旬,我们东北师大中文系中学语文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的首批学员,先后赴xx市二中、东北师大附属中学、东北师大卡伦湖实验学校重点进行了语文学科的教育考察,考察方式以观摩课为主,分别听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语文课13节,并观摩了二节活动课。授课教师分别来自吉林省各市7所学校。三个考察点的课分别为:吉林省第二届语文教学新秀观摩课、东北师大附属中学第21届百花奖竞赛课、东北师大卡伦湖实验学校“创新教育”研讨课。窥一斑而见全豹,透过这三个考察点的15节课,我们可以看出吉林省语文教育教学的改革已经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具体体现在:

课堂教学观念已从传统的注重“传授知识”开始向“培养能力”上转变

整体上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基本上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要目标。如东北师大附属中学的闫佳伟老师的《劝学》中的设喻论证艺术一课,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的导引下,自己找出文中设喻与说理的例子,回忆学过知识中的类似例子,然后在练习用设喻说理,这样让学生在反复回顾、体会与学习中,掌握设喻这一说理艺术,进而达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再如王荣国老师的《“理想国”的毁灭》、刘斐老师的《审美训练》、卡伦湖实验学校的王延龄老师的《想象作文》等分别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些课,均体现了执教者的教育教学观念已不再是固守“传授知识”,而注重在“培养能力”。

在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训练中,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活动中,执教者均能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如卡伦湖实验学校的宋晨光老师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精神,在《陋室铭》一课的教学中,特别注意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并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再交给学生来讨论解决;王延龄老师的《想象作文》一课,每当学生读完自己的作文后,就让其他学生大胆点评,说出其中的优缺点;东北师大附属中学的孙利权老师在《汉字造字法》课堂上,每讲一个字例时,都是先让学生联想想象,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猜测字型并诉诸语言。由于教师能够鼓励学生、遵重学生的想法,相信学生的能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探究精神。课堂上,同学们能争先恐后地发言,无论是问题的提出,还是作文的点评,有的同学的观点可以说非常有见地,点评也比较准确、到位。在相当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

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相结合

引进以电脑为核心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更新,这是信息时代语文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这也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新切入点。在这一方面,东北师大附属中学的四堂课做得比较成功。他们制作的教学软件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而不是一种时髦的点缀。画面具有直观性、生动性、趣味性文化性和其他辅助手段的不可替代性。

在这次考察中,我们感觉到了吉林省中小学语文教育无论在教学观念、教学原则,还是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与传统教学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他们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这当中,有成功,当然也还有不尽人意之处,这集中体现在吉林省“新秀”的几节观摩课上。比如有的教师表演成分过重;有的教师课堂追求大容量,却导致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师基本功还不过硬,一教师范读短短的一首词,竟然有三个字字音不准,提出的问题太宽泛、太笼统,致使学生不知从何答起;课堂上不能将学生的主体真正落到实处;多媒体手段的运用给人以画蛇添足之感。

总之,通过这次考察,我们感受到了吉林省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气息,他们的成功与不足,都将从不同的角度给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改革以有益的启示。

篇四 吉林省部分学校语文教学的考察报告

吉林省部分学校语文教学的考察报告

2xx0年5月下旬,我们东北师大中文系中学语文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的首批学员,先后赴长春市二中、东北师大附属中学、东北师大卡伦湖实验学校重点进行了语文学科的教育考察,考察方式以观摩课为主,分别听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语文课13节,并观摩了二节活动课。授课教师分别来自吉林省各市7所学校。三个考察点的课分别为:吉林省第二届语文教学新秀观摩课、东北师大附属中学第21届百花奖竞赛课、东北师大卡伦湖实验学校“创新教育”研讨课。窥一斑而见全豹,透过这三个考察点的15节课,我们可以看出吉林省语文教育教学的改革已经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具体体现在:

课堂教学观念已从传统的注重“传授知识”开始向“培养能力”上转变

整体上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基本上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要目标。如东北师大附属中学的闫佳伟老师的《劝学》中的设喻论证艺术一课,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的导引下,自己找出文中设喻与说理的例子,回忆学过知识中的类似例子,然后在练习用设喻说理,这样让学生在反复回顾、体会与学习中,掌握设喻这一说理艺术,进而达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再如王荣国老师的《“理想国”的毁灭》、刘斐老师的《审美训练》、卡伦湖实验学校的王延龄老师的《想象作文》等分别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些课,均体现了执教者的教育教学观念已不再是固守“传授知识”,而注重在“培养能力”。

在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训练中,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活动中,执教者均能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如卡伦湖实验学校的宋晨光老师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精神,在《陋室铭》一课的教学中,特别注意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并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再交给学生来讨论解决;王延龄老师的《想象作文》一课,每当学生读完自己的作文后,就让其他学生大胆点评,说出其中的优缺点;东北师大附属中学的孙利权老师在《汉字造字法》课堂上,每讲一个字例时,都是先让学生联想想象,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猜测字型并诉诸语言。由于教师能够鼓励学生、遵重学生的想法,相信学生的能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探究精神。课堂上,同学们能争先恐后地发言,无论是问题的提出,还是作文的点评,有的同学的观点可以说非常有见地,点评也比较准确、到位。在相当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

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相结合

引进以电脑为核心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更新,这是信息时代语文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这也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新切入点。在这一方面,东北师大附属中学的四堂课做得比较成功。他们制作的教学软件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而不是一种时髦的点缀。画面具有直观性、生动性、趣味性文化性和其他辅助手段的不可替代性。

在这次考察中,我们感觉到了吉林省中小学语文教育无论在教学观念、教学原则,还是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与传统教学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他们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这当中,有成功,当然也还有不尽人意之处,这集中体现在吉林省“新秀”的几节观摩课上。比如有的教师表演成分过重;有的教师课堂追求大容量,却导致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师基本功还不过硬,一教师范读短短的一首词,竟然有三个字字音不准,提出的问题太宽泛、太笼统,致使学生不知从何答起;课堂上不能将学生的主体真正落到实处;多媒体手段的运用给人以画蛇添足之感。

总之,通过这次考察,我们感受到了吉林省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气息,他们的成功与不足,都将从不同的角度给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改革以有益的启示。

篇五 吉林省部分学校语文教学考察报告模板

2000年5月下旬,我们东北师大中文系中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的首批学员,先后赴长春市二中、东北师大附属中学、东北师大卡伦湖实验学校重点进行了语文学科的教育考察,考察方式以观摩课为主,分别听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语文课13节,并观摩了二节活动课。授课教师分别来自吉林省各市7所学校。三个考察点的课分别为:吉林省第xx届语文教学新秀观摩课、东北师大附属中学第2xx届百花奖竞赛课、东北师大卡伦湖实验学校“创新教育”研讨课。窥一斑而见全豹,透过这三个考察点的15节课,我们可以看出吉林省语文教育教学的改革已经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具体体现在:

课堂教学观念已从传统的注重“传授知识”开始向“培养能力”上转变

整体上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基本上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要目标。如东北师大附属中学的闫佳伟老师的《劝学》中的设喻论证艺术一课,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的导引下,自己找出文中设喻与说理的例子,回忆学过知识中的类似例子,然后在练习用设喻说理,这样让学生在反复回顾、体会与学习中,掌握设喻这一说理艺术,进而达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再如王荣国老师的《“理想国”的毁灭》、刘斐老师的《审美训练》、卡伦湖实验学校的王延龄老师的《想象作文》等分别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些课,均体现了执教者的教育教学观念已不再是固守“传授知识”,而注重在“培养能力”。

在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训练中,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活动中,执教者均能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如卡伦湖实验学校的宋晨光老师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精神,在《陋室铭》一课的教学中,特别注意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并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再交给学生来讨论解决;王延龄老师的《想象作文》一课,每当学生读完自己的作文后,就让其他学生大胆点评,说出其中的优缺点;东北师大附属中学的孙利权老师在《汉字造字法》课堂上,每讲一个字例时,都是先让学生联想想象,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猜测字型并诉诸语言。由于教师能够鼓励学生、遵重学生的想法,相信学生的能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探究精神。课堂上,同学们能争先恐后地发言,无论是问题的提出,还是作文的点评,有的同学的观点可以说非常有见地,点评也比较准确、到位。在相当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

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相结合

引进以电脑为核心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更新,这是信息时代语文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这也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新切入点。在这一方面,东北师大附属中学的四堂课做得比较成功。他们制作的教学软件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而不是一种时髦的点缀。画面具有直观性、生动性、趣味性文化性和其他辅助手段的不可替代性。

在这次考察中,我们感觉到了吉林省中小学语文教育无论在教学观念、教学原则,还是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与传统教学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他们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这当中,有成功,当然也还有不尽人意之处,这集中体现在吉林省“新秀”的几节观摩课上。比如有的教师表演成分过重;有的教师课堂追求大容量,却导致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师基本功还不过硬,一教师范读短短的一首词,竟然有三个字字音不准,提出的问题太宽泛、太笼统,致使学生不知从何答起;课堂上不能将学生的主体真正落到实处;多媒体手段的运用给人以画蛇添足之感。

《语文教育考察报告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报告

最新加入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