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2023年学生行为习惯调查报告4500字
一、调查目的
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一直是我校的特色,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应从低年级抓起。20__年__月我们加入学校《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性研究》的课题研究,确立了子课题《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为了了解我们班学生行为习惯的现状,寻求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途径和方法,特进行本次的调查。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调查对象:本次重点调查一年级一(1)、一(2)两个班。发放83分问卷,回收83份,回收率100%。
调查时间:20__年__月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法。
本次小学生行为习惯现状调查问卷,分为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卫生行为习惯、生活行为习惯、道德行为习惯、学习行为习惯5部分。
三、调查结果
文明礼仪习惯
1、你见到教师能主动问好吗?
能主动问好(96.4% ) 看见别人问才问(3.6% ) 低头走过( 0% )
2、你与别人交流时能使用“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吗?
经常使用(71.1% ) 偶尔使用(28.9% ) 从不使用(0% )
3、你说过脏话吗?
经常说( 0% ) 有时会说( 28.9% ) 从来不说( 71.1% )
4、课间,你会在走廊追逐打闹吗?
经常(2.4%) 有时(31.3%) 从不(66.3% )
5、听到升旗的国歌响起时,你是否立正敬礼?
主动立正敬礼(91.6% ) 需要提醒(8.4%) 做不到(0% )
卫生行为习惯
1.你有没有乱扔垃圾?
经常这样做(3.6% ) 没有经常这样做(66.3%) 有时这样做(30.1% )
2、在地上发现脏物能主动捡起吗?
赶快捡起来( 53.0% ) 有时会捡起来(45.8% ) 装作没看见( 1.2% )
3、每天来到教室,你会擦书桌和椅子吗?
经常擦(32.5%) 有时擦( 41.0% ) 从来不擦(26.5% )
4、你的红领巾是否每天都整洁干净?
每天都是( 62.7 % ) 大多时间整洁干净( 36.1% ) 偶尔整洁干净( 1.2% )
5、你爱去学校门口的小摊上买零食吗?
经常去( 0 % ) 有时会去( 15.7% ) 从不去( 84.3% )
生活行为习惯
1.你每天的零花钱在(不含交通费)
一般没有零花钱( 69.8%) 1元以内( 15.7%) 1元以上( 14.5% )
2.用完水电后,你会自觉关开关吗?
会(88.0%) 不会(1.2%) 有时会(10.8%)
3.你有没有在桌椅上乱写乱画?
有过(15.7%) 没有(83.1%) 经常乱写乱画(1.2% )
4.自己的事情你能自己做吗?(如洗脸、刷牙、削铅笔等)
完全自己做( 55.4 %) 自己做一些( 37.3% ) 大部分家长帮着做( 7.3% )
5、每天在家看电视的时间
平均每天不超过半小时( 44.6% ) 平时不看,只有周末或放假每天看两三个小时(30.1% ) 每天都看得舍不得离开( 25.3%)
道德行为习惯
1、遇见有困难的人时你怎么做?
主动帮助( 60.2 %) 有时帮助( 38.6 %) 从不帮助( 1.2%)
2、你和同学发生冲突时怎么做?
能谦让( 54.2 %) 和同学理论( 42.2 % ) 动手打架( 3.6 %)
3、同学有错误时你是怎么做的?
主动帮助他( 89.2 %) 视而不见( 10.8 %) 笑话他( 0 %)
4、你做错事了能主动承认吗?
主动承认( 56.1%) 教育下承认( 33.7% ) 不承认(1.2%)
5、你捡到东西之后怎么做?
交给老师( 91.6%) 交给家长( 8.4%) 自己留着( 0 %)
学习行为习惯
1、上课前,你能作好准备吗?(如准备好教科书、文具,上厕所等)
能( 91.6%) 不能( 1.2 %) 在老师或班干部的督促下能( 7.2% )
2、课堂上,你会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吗?(比如举手发言,和同学讨论等)
会( 47.0%) 不会( 4.9 %) 有时会( 48.1% )
3、你能主动认真地完成作业吗?
主动认真完成( 57.8%) 被督促完成 ( 42.2% ) 不完成( 0 % )
4、你能完成作业后主动检查并修改吗?
主动检查并修改( 22.9%) 有时检查修改( 52.7 % ) 从不检查( 14.4 % )
5、关于课外读物的阅读:
经常阅读( 33.7 %) 偶尔阅读( 61.4 % ) 不阅读( 4.8% )
四、问题分析与思考:
1、在文明礼仪习惯方面
(1)在尊敬师长方面绝大多数学生做得很好。从96.4%的学生见到教师能主动问好这一数据便可看出。
(2) 和别人交流时不注重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调查显示,有28.9%的学生在与别人交流时只是偶尔使用,有28.9%的学生有时会说脏话,这说明他们对文明礼貌用语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没有形成自觉的意识。
(3)课间不注意文明活动的现象时有存在。有66.3%的同学在课间从不追逐打闹,剩下的三分之一的学生在课间不注意文明活动、文明游戏,追逐打闹的现象时有发生,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4)大多数学生爱国意识强烈,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感。但仍有8.4%的学生在听到国歌响起时,需要提醒才知道立正敬礼,这还需要日后强调和训练。
2、在卫生行为习惯方面
(1) 缺乏卫生公德意识,在卫生行为上比较被动。有30.1%的学生有过乱扔垃圾的行为,同时,只有50.3%的学生见到地上有脏物时能赶快捡起来,这说明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自觉地卫生意识,在卫生行为上不够积极主动。
(2)部分学生的个人卫生习惯较差。每天来到教室,只有32.5%的学生能坚持擦桌椅,红领巾每天都能整洁干净的学生有62.7%,这说明,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个人卫生意识不够强烈。
(3)少部分学生的饮食卫生习惯差。虽然我们在校时明确规定不准去校外的小摊上买零食,但是仍有15.7%的学生还是会去光顾小摊,这说明少部分学生的饮食卫生习惯差,不知道辨别食品的好坏。
3、在生活行为习惯方面
(1)学生具有初步的生活自理习惯。调查显示,自己的事情完全自己做的有55.4%,自己做一些的有37.3,这说明经过一年的小学学习生活,大多数学生已经由原来的事事依赖家长变为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大部分学生有勤俭节约的好习惯。69.8%的学生没有零花钱,仍有14.5%的学生每天的零花钱在1元以上,要告诫学生,我们现在用的钱都是家长通过辛勤劳动换来的,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去浪费,去攀比。88%的学生用完水电会自觉的开关,也说明他们已经有明确的节约水电意识。
(3)部分同学不懂得劳逸结合,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调查显示,25.3%的学生每天在看看电视都舍不得离开,这种过度迷恋电视的行为,久而久之,就会对学习产生不良影响,对学生的健康也是有害无益。
4、在道德行为习惯方面
(1)大部分学生已经具有主动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好品质。调查显示,遇见有困难的人时,60.2%的学生会主动帮助,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值得赞赏。38.6%的同学选择有时会帮助,说明他们也有初步的关心、帮助人得意识,只是这种意识还没有转化为直接的行动,还需日后强化。
(2)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谦互让的意识不强。和同学发生冲突时,42.2%的学生选择和同学理论,3.6%的同学甚至动手打架,说明部分学生不会处理同学关系,在发生问题时不能主动谦让,这与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在家受宠惯了,到了集体中延续了在家中唯我独尊的作风。在同学有错误时,10.8%的学生选择视而不见,而不是主动的帮助,也反映了同学间团结友爱的意识不够。
(3)少部分同学犯了错误后不能主动、及时地承认错误,必须是在父母或 老师的教育下承认错误。
(4)绝大多数同学很诚实,在捡到东西之后没有选择自己留着,而是交给老师或者家长。
5、在学习行为习惯方面
(1)课前准备工作自觉主动。做好课前准备是学生上好下一节课的基本保证,教师从开学初就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反复的检查督促,所以学生在这方面做的不错,91.6%的学生都能自觉主动地做好课前准备,只有个别同学还需要老师或者班干部的提醒。
(2)在课堂上不能积极主动的发表自己的见解。调查显示,在课堂上,只有47%的学生能主动的表达自己的意见,4.9%从不会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既需要教师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力争打造一个气氛宽松、师生关系民主融洽、学习气氛浓厚的课堂,让我们的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自由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3)对作业的重视程度不够,良好地作业习惯没养成。调查显示,42.2%的学生不能够主动完成作业,而是要靠家长、教师的督促。这说明学生没有意识到作业的重要性,没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同时,完成作业后,能够主动检查并修改的学生只有22.9%,绝大多数学生不检查。这就导致了作业质量不高,错误现象大量存在。
(4)缺乏阅读课外书的习惯。前苏联教育家柯路普斯卡亚曾经说过“童年读的书几乎可以记一辈子,并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非常重要。学生除学好课本外,应指导学生多读有用的课外书。低年级学生应从兴趣入手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调查显示,只有33.7%的学生经常阅读课外书,绝大多数同学只是偶尔阅读,这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下一步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课外书的习惯。
五、采取对策
1、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认识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对于小学生来说,简单的说教对他们是不起作用的,或者说收效甚微,过一段时 间又反复了。我们可以利用班会、晨会和品德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可以根据学生 的年龄特点,通过开展讲故事、让孩子分析案例等各种方式来进行,使他们切身感受到习惯的重要性。并把这一点贯穿于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2、健全班级规范,形成良好的班风。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有健全的规范作保障。 但值得注意的是,班级规范最好让学生参与讨论制定,制定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的过 程,学生自己制定的规章制度,他们就会自觉遵守,认真执行。可以根据班级情况制定上述五个方面的行为规范。另外,一个良好的班风的形成,必须有优秀的班委会来 协助管理。因此,班干部的产生也非常重要。
3、榜样示范,兴趣激励。注重榜样的示范作用。首先是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 移默化的作用,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惯,教师的示范作用尤为重要。其次是学 生的示范作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那种榜样作用可以说是我们不可想象的。孩子具有上进心,都不甘示弱,别人能做,他觉得自己也能做,可以利用这点,积极发挥作用。 再次是要培养学生的兴趣,根据兴趣因人而异,对症下药。
4、持久训练,方法引导,经常督促。习惯的培养有很多种方法,但有一条,一个行为的出现一定要训练一段时间。这 样的训练不是天天练正步走,而是要对其进行分析、评估、引导、训练,而且要有阶 段性目标,这是不可缺少的。如培养良好的学习惯就可以从平时培养学生按计划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专时专用,讲求效益的习惯、培养学生独立钻研,务求甚解的习惯、培养学生善于请教的习惯和查阅工具书的习惯等等。教师可联系学生实际有针对 性地进行教育培养,持之以恒,一定会有所成效的。
5、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优势,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并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社会、学校、家庭也是儿童生 存、学习、成长的环境。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对学生的教 育中起主导作用;家庭是儿童教育的第一课堂,同时也具有先入性、基础性;家庭教育与儿童的成长同步,因此,家庭教育更有持续性与稳定性。另外,家庭教育以言传 身教、情境影响为主,更具有感染性和潜移默化的优势,在儿童的教育中起重要的作 用;而社会则是通过新闻传媒、社会风尚、意识形态、人际交往等各种形式,对青少年的行为实施多渠道、多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影响,在儿童的成长过程起着全面 的影响作用。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共同努 力、紧密配合。教师要起到纽带作用,做好家访工作,适时地进行调解、反馈。争取达到教育思想、 教育目的的一致性。 只有这样, 才可能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而言之,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作为老师,我们要能够用远大的目光,宽容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来 培养每一棵幼苗。我们坚信,只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即使不会建成摩天大厦,那也一定会是幢幢高楼。
篇二 关于小学生行为习惯现状的调查报告2850字
一、问题的提出
搜索“行为习惯”,百度百科中给出的定义是:“行为习惯”是“行为”和“习惯”的总称,有着如下特点:
1、习惯是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2、习惯是在一定时间内养成的,与人后天条件反射系统的建立有密切关系;
3、习惯不仅仅是自动化了的动作或行为,也可以包括思维和情感的内容;
4、习惯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由此习惯可能起到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指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按照社会公德去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关系的行为,是必须遵守的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作为一个公民最基本的行为规范。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是一个公民最低的行为准则,更是一个人健康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行为习惯和道德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各个学校都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把开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活动作为德育的抓手之一,把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方法和途径作为教育的课题之一。
我校以《“经典诵读写”与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为课题,旨在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践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经典诵读和书写活动,体验中华经典诗文蕴含的美好的情感、立身行事的准则,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为了较准确的了解我校学生行为习惯的现状,为该课题研究提供一定的支持,为学生养成教育寻求合适的途径和方法,特进行我校学生行为习惯现状的调查。
二、研究的方法
1、调查的时间、对象与范围
时间:201_年10月
对象及范围:在四至五年级20个班级中随机抽取两个班级共134名学生、134名家长。
2、调查的方法
问卷调查:家长问卷、学生问卷
访谈法:家长座谈会
3、调查的内容
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懂得感恩的习惯、学习惯、勤俭节约习惯、诚实守信习惯等因素。
三、调查结果的分析
(一)文明礼仪习惯和意识初步形成
公民的文明守礼是一个国家和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要求和谐文明的精神生活环境。每个公民在生活、学习、工作中表现出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正是营造了这种和谐生活环境。
在本次的调查中,75%左右的学生在生活中能使用文明用语,并且主动 和老师打招呼;90%以上的学生能够遵守交通规则、反感口出脏话等。特别是在文明有礼意识方面,94%的学生认为:勤劳、善良、诚信、知礼、守纪是每个公民应有的品德,99%的家长认为有必要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习惯(具体见附表一)等。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已经初具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文明礼仪习惯的思维和意识也正在建立。当然,还有30%的学生在课间追逐打闹,35%的学生有时在桌椅上乱写乱画,21%的学生有时乱扔垃圾,等等,这些不良行为习惯和学生当前的身处的社会环境有关:许多独生子女在家娇惯、做事随性。所以,文明礼仪习惯虽然被大多数家长和学生认同,但我们还要看到不少学生行为中的痼疾,以有效的活动改善部分不良行为,以营造更和谐的文明氛围。
(二)学会感恩应落实在行动上
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享用父母给予的一切是那样的自然、合理,是否想到回报、是否体谅家长的辛苦和困难可能就需要提醒和感悟的过程。懂得感恩、学会感恩不仅是小学生要养成的行为习惯,也应是每个公民该有的品行。
本次问卷调查显示:60%的学生表示孝敬父母,51%的学生经常向长辈们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谢,56%的学生经常帮爸爸妈妈做事等,98%的家长也认为孩子从没因某种原因嫌弃父母。这些数据显示我们的大多数学生传承了中华民族孝敬父母和长辈的美德,对父母的教养之恩心有体悟。同时我们也要看到:18%的孩子对父母或长辈说的话不冷不热,44%的孩子认为孝敬父母不够,15%的孩子不知父母的生日等,这些现象表明学生还有许多学生对父母的教养之恩缺少感激,更少有回赠的行动。如57%孩子只对父母偶尔说过“我爱你”“您辛苦了”之类的话,30%孩子在一家人一起吃饭时,只管自己,不顾别人,等等。所以,要学会感恩,哪怕是一句问候、一时聆听、一个动作都是对父母的莫大安慰。
另外,本次调查显示:58%家长认为孩子缺乏感恩意识,最原因是家庭教育,70%学生表示平时有了大家都喜欢吃的东西时,父母都是让他们先吃,而不是让长辈,可见家庭教育是学生学会感恩的关键。
(三)良好的成绩不等于良好的学习惯
现在,家庭、学校和社会,都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在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好的学习环境。在这种优裕的学习环境下,学生们的知识面广阔,文化课成绩总体提高。这种较高分数的文化课成绩是否表示现在的学生都有良好的学习惯呢?
调查显示:36%的学生表示早晨到校后,不能自觉早读,25%的学生只是有时能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书桌, 22%学生有时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40%学生有时能在课堂上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等等。29%家长认为孩子每天晚上整理书包时,需要父母提醒。这些表明很多学生不仅在生活上依赖父母和长辈,学习上也不能独立完成学业,更不用说勤学善思的良好学习惯了。
(四)勤俭节约习惯应注入时代的内涵
物质生活提高可能使许多人忘了勤俭节约的传统家训,更不用说小学生了,他们面对琳琅满目的物品总是难以自持。对现在的小学生来说,勤俭节约习惯的培养从爱惜物品、热心公益、环保等方面入手可能更符合现实。
调查显示:94%的家长认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也要节约,90%以上的家长支持学生做力所能及的事、支持孩子参加学校打扫卫生;而80%的学生零花钱都用在购买学习用品,95%的学生学习用品坏了才更换,56%学生能够把平时购物使用的塑料袋留下备用,等等。这些数据显示我校大多数学生已初具有环保节约的意识和习惯,绝大多数家长也十分注重孩子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教育。而将这种良好习惯推广乃至升华,在社会公益方面多多尝试和涉足可能也是我们必须思考的一个课题
(五)诚实守信教育应树立成长典范
文明社会的交往越来越关注人们的诚信度,从小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也为一个人发展搭建进步的阶梯。童言无欺,孩子最初都是诚信的模板,能否保持纯真,后天的环境非常重要。
调查显示:我校80%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有较高的诚信度,93%的学生捡到东西会交还失主或交公,91%的学生认为好朋友犯了错误,老师调查时会如实说出,等等。这些数据显示,大多数学生能够做到诚实守信。但是调查中还发现:30%孩子认为父母答应你的事基本能做到,60%孩子认为父母答应的事大部分能做到, 40%孩子会因做了错事怕父母责备而有时撒谎,56%的家长有时翻看孩子的日记、书包,等等。这些数据说明父母相信孩子、正确对待孩子的错误是孩子摒弃谎言、言行一致的先决条件,而父母和长辈树立的诚信模范更是孩子诚信的航标。
四、总结反思
归纳以上分析及调查的实际环境,笔者认为,本次调查是我校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懂得感恩的习惯、学习惯、勤俭节约习惯、诚实守信习惯等方面较为真实的现状。因学生问卷在班里填写,是否有些学生因其他因素没有如实填写也需考虑。作为课题《“经典诵读写”与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的一个支持,我们还要关注本次调查中一些这样的数据,如:20%学生在家里或学校很少或不读课外书,37%的家长每学期为孩子买0—2本课外书,只有15%的家长为孩子买我国古代经典,等等。
篇三 关于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调查报告800字
一、调查目的
行为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做人。通过有效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不良行为,这正是养成教育的基本内涵和主要任务。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就收获命运。”这一育人哲理道出了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俗话说:“积一千,累一万,不如养个好习惯。”为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细节之中,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和健康人格的发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道德水平。我小组于2023年9月对本班学生及学生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针对问卷调查结果和课内外学生养成教育实际表现,进一步分析学生在养成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本班学生的常规工作制度,以便于在今后的工作中,通过加强,训练、教育能使学生养成一定的良好习惯,让他们能更好的适应社会,融入到集体生活之中。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调查对象:蓝田县特殊教育学校一年级二班学生及学生家长,共发放调查问卷16份,回收16份,回收率100%。我们对所有的问卷进行分析。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法。养成教育调查问卷,分学生行为习惯调查问卷和家长调查问卷两部分。
三、调查结果:
(一)学生在校行为、学习惯
(1)按时、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独立完成 6人; 需父母提醒督催2人;
(2)能主动与别人打招呼,交流使用礼貌用语5人,不主动与别人问好的3人。
(3)自主准备学习用品:主动准备2人; 靠别人提醒帮助6人。
(4)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积极主动5人 ; 需要老师点名提醒3人
(5)遵守时间按时上、下学:能够遵守时间按时上、下学 6人; 偶尔迟到校2人。
(6)学习时候是否有注意力不集中:有时候有5人; 没有3人。
(7)公共卫生:有爱护公共卫生的意识2人;有时候不能坚持6人。
(8)交通安全:有遵守交通规则意识2人;需要家长帮助6人。
(9)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1人,需要家长提醒帮助7人。
16位用户关注
16位用户关注
24位用户关注
74位用户关注
43位用户关注
61位用户关注
87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