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报告 > 调查报告
栏目

车辆调查报告(八篇)

发布时间:2024-04-07 热度:97
车辆调查报告

篇一 车辆调查报告7550字

近年来,随着县委县政府“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的战略实施,我县经济高速发展,同时随着农村城镇化的不断深入以及招商引资力度的逐步加大,我县正面临着流动人口、机动车辆、交通流量快速递增等等现象。这些现象导致了我县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和交通需求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就这一矛盾严重阻碍了我县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也影响了我县的社会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解决这一矛盾是整个社会在发展进程中的迫切需求。“人、车、路、交通环境”能不能和谐,已成为衡量城市快速、持续、健康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根据这些年以来我县交通管理情况,针对面临的现状,谈几点个人对改善我县城区道路交通环境的思考和建议:

一、资溪县城区道路交通现状。

资溪县是一个总人口约11万人的小县城,城区位于资溪县鹤城镇,面积11.8平方公里,人口3.05万人。县城道路总体概况以及交通现状:县城范围内有建设东、中、西路,解放南、北路,繁华南、北街及繁华街延伸段,泸水路,城西大道,城北大道,316国道资溪县城区段(消防大队至飞鹤桥段)等主要街道,其他小道小巷数不胜数。城区主要街道为双车道沥青路面,有三个十路口、二个人型交叉路口、两个丁路口,有五处交通信号灯;资溪县长途汽车站和城乡汽车站位于一体,地处解放路西门口中心位置,车站进出口狭窄,每当有车辆流动时,车站附近拥挤混乱;资溪一中、资溪二中、县实验小学、县保育院均位于城区范围内,学生上下学时的人流,接送学生的车流高峰时相互叠加,经常造成街面道路拥堵;城区没有专门的停车场供车辆临时或长期停放,仅仅是在街道边划设了临时停车线。由于一些路段狭窄,尤其是建设中路、解放南北路最窄处路宽仅有10 m,城区所有街道均无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道之分,无隔离带,汽车、摩托车、电瓶车、人力三轮车、自行车全部在一条车道上行驶形成混合交通,高峰期时尤其拥挤和混乱。再加上商业城路段、繁华街路口、西门口路口、泸水路进出口长期以来小商贩以路为市,占道经营阻碍交通,也是县城交通乱点、堵点和事故隐患之所在。

二、城区道路交通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人、车、路、交通环境”是道路交通管理中的四要素,不论是哪个要素的滞后发展不仅会影响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甚至阻碍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同时也给交通管理带来极大的难度。

(一) 关于“人”的问题。人是交通中的主体,没有人无所谓交通,而人对交通的不理解,不尊重就会导致产生混乱的交通秩序,使日常各项工作都难以开展。目前我县城区道路交通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广大的交通参与者的城市交通意识和安全法制观念淡薄,尽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县城交通日趋城市化、现代化,但广大交通参与者的交通观念却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仍停留在过去小城镇的交通意识上,随意性和盲目性比较大,没有良好的交通习惯,只图个人方便,不顾及交通法规。比较常见的交通违法现象有:车辆在街道上随意停靠,掉头,驾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超员超速、不按照交通指示灯通行、行人不走人行横道等。另外大量流动小商贩更是无视交通法规和秩序,在街道上、路口中随意摆摊置点,占道经营,严重扰乱了城区正常的交通秩序。

(二) 关于“车”和“交通环境”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几年来城区范围内无论是公务用车和私家车的数量都在迅猛增长,摩托车的数量更是急剧增加,再加上人力三轮车、送货物的电瓶三轮车、自行车更是数不胜数,和迅猛增长的各类机动车、非机动车数量相矛盾的是驾驶各类车辆的驾驶人员的交通安全法规意识没有得到同步的提高,道路通行条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目前在城区范围行驶的各类汽车大部分都能按章有序的行驶和停放,但有极大部分的摩托车和各类非机动车驾驶人交通法规意识非常淡薄,致使这些车辆的违法违章率较高,尤其是人力三轮车和送货物的电瓶三轮车更是无视交通法规,杂乱无序的行驶,随心所欲的穿街,调头和停放,不按信号指示灯通行和乱闯红灯的现象极其严重,严重影响了机动车的正常行驶,也破坏了我们城区交通环境和谐、有序。

(三) 关于“路”的问题。目前城区范围只有城西大道、城北大道为新规划建设的道路,路面宽,通行能力强。城区其他道路虽经过改造,路面平整,但由于历史原因造成了道路基础设施不全。由于宽度不够,而且大部分道路均无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之分。尤其是建设路、繁华街至西门口路段,解放路县医院至大桥头路段,最小宽度仅有10m,在有限的路面上汽车、摩托车、人力电力三轮车、自行车都在同一个车道上行驶,再加上解放北路、建设中路等路段的人行道狭窄,有些地方甚至不足2m,很多行人也进入街面的机动车道和各类车辆争路抢行,混合交通极为严重,上下班高峰期更是秩序混乱,难以管控。另外,在解放北路西门口附近,由于汽车站地处城区中心位置,每日出差下乡的人流大量聚集在这一区域,再加上围绕汽车站有上百家从事各类货物批发生意的店面在这一区域从事经营。繁华南街延伸段(由金都宾馆至县医院)也是如此,街道两边多为从事建材批发的店面。这两条街道商铺货物的进出均依靠人力或电力三轮车来运送,街道上占道停放了大量的三轮车,使本已有限的道路资源难堪重负。这些商铺的经营者为了自身的经营利益,对县政府创建文明城市的有关交通秩序管理方面的规定及交警的管理工作理解但不支持,交警在时秩序良好,交警一走便又混乱无序,无法形成良好的交通秩序,更加重了交通管理部门的工作难度。另外316国道城区段由消防大队至原农机厂不足500m的范围内有23家从事汽车修理和补胎的修理厂,但仅有两家修理厂有内置的作业场地,其他修理厂均是占道从事汽车修理,严重影响了其他车辆的正常通行。

三、交警部门的工作措施:

资溪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在__年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市支队、省总队备案成立了城区中队,专门负责城区道路的交通秩序管理工作,城区中队的日常工作采取高峰站点(上下班高峰期路口站岗),平峰巡线(平时非高峰期在各街道巡逻)的工作机制,对城区的道路交通进行管控。另外大队每周还坚持一名大队领导带一个外勤中队和城区中队开展联合整治行动,专门对城区范围内各类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整治。通过这几年的管理工作,城区内的各类机动车基本都能遵章有序的行驶和停放,但仍有部分机动车和各类非机动车驾驶员以及行人的交通法规意识淡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鉴于各类交通参与者整体素质不高,人、车、路矛盾突出,交警城区中队警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短期内要实现城区道路交通环境和秩序的全面改进和整体改变,城区道路交通的各职能管理部门的工作还任重道远。

四、对改善我县城区道路交通环境的思考和建议。

面对我县的道路交通现状,如何利用有限的管理资源去实现交通安全、畅通、有序的管理目标,为我县经济发展作贡献,这是交通管理工作面临的工作难点和关键之所在。本人从交警工作职责以及资溪县的现实交通条件出发,为了使人、车、路能够和谐发展,解决交通瓶颈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和建议。

(一)首先应该大力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参与交通的文明素质是预防和减少交通违法、交通事故和维护良好交通秩序的治本措施。只有每个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增强了,并自觉依法行车走路,交通秩序才会彻底变好。一方面应该立足长远,从学校入手,加强小学生遵守公共交通的启蒙教育,使今后的交通安全意识得到普及;另一方面应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深入县内交通安全法制意识相对薄弱的乡镇,广泛宣传交通安全和法制意识从最贴近交通参与者的利益方面入手,灌输给广大的交通参与者遵守交通的安全意识,改变过去在大街小巷,随意停放车辆,任意穿行马路、无证驾车、酒后驾车等妨碍交通安全的行为,营造一个良好的交通安全宣传氛围;最后,还必须在创新宣传形式上下功夫。加大与电视、移动传媒、新闻文艺单位、教育学校的沟通联系,做到交通安全宣传,电视上看得到、短信中收得到、报刊杂志上读得到、文艺节目感受得到,用群众最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交通安全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二)建议政府更新完善交通设施,创造良好交通环境。政府相关部门应将公共停车场的建设放在城市建设的重要位置,建立和城区规模及城区机动车拥有量相适应的公共停车场,并合理布置加强管理,而不是车行到哪就停靠在哪,彻底改变交通拥挤、乱停乱放的现象。合理增设交通标志和交通防护栏,划分人行道和机动车道,从客观上减少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

(三)应加大整治力度,净化交通环境。城区道路交通是一个综合系统工程,要使县城的交通有序、畅通单靠交警一个部门的单打独斗是难以实现。建议多由政府牵头,公路、交通、工商、城管等执法部门在其职权范围内对影响城市交通的各类违法行为加大打击力度,做到“师出有名,有的放矢”,相互配警力资源,除了加强日常管理外,应不定期开展统一整治行动,打击无牌无证、假牌照、报废车辆上路行驶、乱停乱放、超载、酒后驾车等各种违法行为,治理占用道路摆摊设点,规范机动车修理摊点,营造严管氛围,以确保城区交通安全有序。

(四)应尽快加强公共交通系统的开通和建设。由于城西大道、城北大道的建设开通,城区整体框架扩大,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势在必行。随着公共交通建设和开通,应逐步减少或取缔人力三轮车的营运,减少造成城区交通秩序拥堵的交通因素,使公共交通系统成为我县提高城市品位对外展示良好形象的一个窗口。

(五)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交通管理。文明参与交通行为也是一个地区的全民思想道德建设和行为规范的体现,靠单个部门的职能作用,显然不够。只有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完善社会性、群众性的交通管理网络,如组织中小学生参加交通管理、创建交通安全文明乡镇,走交通管理社会化的管理途径,形成社会监督,使交通参与者逐步成为自觉文明的交通主体,并聚合成社会全体才能确保人们现代交通意识和文明行为的形成和不断进步。

总之,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广大道路交通参与者逐步提高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创造出和谐、平安的道路交通环境,促进我县“生态立县、绿色发展”战略目标早日实现。

保险事故车辆定损修配情况的调查报告

荆州市保险行业协会,根据在中国保监会《关于印发〈中国保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财产保险市场秩序工作方案〉的通知》(保监发70号)中,将理赔问题作为规范财产保险市场秩序的重点工作之一,要求保险公司建立健全理赔服务标准、规范理赔流程、提高理赔服务质量。按照这一要求,协会组织专人于5月10日至6月8日在城区各财险公司、城区相关的修配厂、荆州市交通局运输管理处相关部门、荆州市汽车维修检测行业协会及客户进行个别的座谈,集中座谈了解分析荆州市保险事故车辆定损维修的情况,得到了各个部门领导支持和重视,使这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 调查情况

(一)荆州市城区经发证部门颁发资质证书的修配厂,城区修配厂共300余家。其中具有一类资质的11家,二类资质的70余家,三类资质的200多家。保险公司有业务往来和协议的修配厂共有30家,其中:一类修配厂 家、二类修配厂 家、三类修配厂 家、无证修配厂 家。人保财险荆州分公司在城区四家固定(指定)定损修配厂四家,并签订协议书。公司实行远程定损、24小时对定损单位进行监控。除人保财险对四家修配厂签订书面协议外,其他公司没有规范的协议书,调查中相关人员反映只是口头协议和客户自选修配厂。

(二)城区修配厂维修中存在问题。

保险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客户对修理厂反映:一是扩大损失项目,报价不真实。对车辆的结构、零部件不了解、承修方怎么说,保险公司就怎么定。不然就要发生争议和纠纷。二是修配厂和司机(客户)联合骗保,扩大修理范围和随意提高修理和配件价格,引起保险公司与客户的矛盾。三是修理厂拉业务给回扣,造成有的修配厂无事做,自己业务不能保时保质,影响了理赔效果和质量。四是客户反映修理厂不能保质维修,正品更换次品。如:保险杠有80元/根、120元/根/、400元/根,定损是400元/根的只给更换200元/根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保险公司定损维修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座谈了解,修配方反映,一是查勘人员素质不商(业务素质),不能准确定损,不能给客户一个满意的答复,引起客户与保险公司发生矛盾。同时给修配厂带来维修中的难处。二是保险公司选修配厂,不是以维修技术和质量,而是用业务换业务,例如(4s店提供车辆保费,产险公司提供维修业务)并签订了交换协议书。不能保证维修质量,损害了客户的利益和公司的形象。三是个别查勘人员和客户合伙做假案。例如:查勘人员要求车主(客户)换上旧件进行第二次碰撞,伪造现场,骗取赔款进行分利。四是个别查勘员到修配厂拿钱物用修理费冲帐。

(四)修配厂和保险公司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有的公司年终在修配厂报销费用和职工福利。二是按修理金额提取适当利润(提成)。三是个别公司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在修理厂有股份(分红)。三是保险公司与修理方共同得利,定损只是一个摆设,存在“人情损”、“指定损”,不能公正、公平、公开、合理地现场出具车辆损失定损价格,还要等几天才能出单。报价下来后,保险公司还要对价格进行压价,承修方怕得罪保险公司,只能以次充好,共同赢利,受害方是客户(车主方)。四是大型车与小轿车定损维修标准不合理,某些项目上要高,有些查勘人员业务不熟悉,对大型车零部件定价高,特别是工时价及折装费(比如:大型货车的大梁校正工时就达七八千元,换一个全车的大梁,价格才1万元),车辆只要一出险,维修企业风雨无阻,比保险公司的查勘人员跑得还要快,吊车、拖车一起上,特别是外地的代查勘车辆,涉及不到自己公司的理赔率,价格定的更高,因为都有好处:1、维修企业施救费、拆定损费,不在该修配厂修理还要收其他费用;2、查勘人员得到客户好处(事故方)明明知道是假现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客户出谋划策,使假现场改为真实,扰乱汽车维修市场。3、客户在现场给查勘员承诺,只要你办好事,花点钱也无所谓。

(五)近几年来,保险车辆事故逐年增加,赔付率逐年上升,__年共赔付9039.7万元,赔付率48%;__年年共赔付1.29亿元,赔付率50.4%;共赔付1.53亿元,赔付率54.1%;一季率共赔付5181.11万元,赔付率51.5%,由于保险车辆事故发生频繁,保险车辆定损维修纠纷不断增多,引起的纠纷和争议既影响了保险行业的形象,也影响了客户对保险投保率,同时引起了社会矛盾和不安定因素。

经过调查情况,反映我市保险事故车辆维修市场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规范修理市场克不容缓,是保险业发展的需要。规范保险事故车辆维修市场是提高理赔服务质量,提高汽车维修质量,是防贿赂、__败,维护客户利益,维护行业利益的重要举措。

二、建立企业标准、规范车修市场、维护行业形象及客户利益。

建立行业标准,规范保险事故车辆维修市场,是维护消费者和保险行业的利益。汽车修理厂与车险理赔有着密切关联,必须循求一个最佳最好最适合措施和方法,解决现行矛盾,推动行业标准的建立。要建立合作有效的机制、搭建合作的平台,获得者得三赢的效果,建立行业标准,不断提升车险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汽车维修水平和质量。

(一)建立行业标准日益迫切,规范查勘定损及维修市场势在必行。一是汽车产业发展迅猛,汽车市场汽车出售逐年增加,既给保险公司带来了机遇,也伴随着危机。__年荆州市汽车总量达 辆,其中私家车 辆,汽车总量达 辆,其中私家车 辆。汽车保有量快速增加,尤其私用汽车保有量增加迅速,汽车家庭化、社会化程度增高,这一发展趋势将使消费者对汽车修理质量与服务更加关注,相关纠纷和矛盾将更加突出,如果建立一个有效的机制,保险公司在理赔服务中越来越被动,特别是汽车保险事故定损和汽车维修矛盾纠纷越来越突出,必须建立行业标准,维护客户利益,减少矛盾和纠纷的发生。二是新保险法对理赔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保险法将自今年10月1日起施行。新保险法对理赔程序和时限做出了更为严格的规定,对保险公司和维修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监管部门日益关注。“理赔难”是目前我们保险发展过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中国保监会印发了《中国保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财产保险市场秩序工作方案》的通知(保监发70号)中,将理赔难的问题作为规范财产保险市场秩序的重点工作之一,要求保险公司建立健全理赔服务标准、规范理赔和维修程序,提高理赔服务质量。四是车险业务影响广泛。车险作为一个大众化的险种,涉及面广,影响大,在理赔方面,特别是定损维修的问题上更容易引起矛盾和纠纷,也容易激化为社会矛盾。建立车险行业维修标准,是提高理赔服务水平,无论对保险公司和对消费者,还是对维修企业都大有裨益。

三、几点建议

规范保险事故车辆维修市场,必须建立行业与行业之间共同发展的目标,搭建一个合作平台,建立行业的统一标准,是解决定损维修、纠纷和矛盾发生的根本途径。但标准的建立和发挥作用需要两个行业(两协会)共同努力规范市场,维护消费者权益、按照市场运行规律制定最适合的维修标准达到三方满意(客户、修理方、保险公司)。

(1)保险公司应具有产业链思维。车险行业与汽车行业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在汽车修理标准的建立上要有长远发展观念,不能为自己利益出发来伤害汽车维修的利益。建立行业标准,保险行业和汽车维修行业都从中受益,需二者的共同努力,没有汽车维修行业的支持与配合,行业标准最终无法有效落实。保险公司要加强与汽车维修行业密切合作,共同推动我市汽车维修市场的规范,推动行业维修标准的建立。

(2)循序渐进地建立行业维修标准。鉴于目前,我市汽车维修市场和保险行业存在着车型众多、零配件市场不规范、地区差异大、汽车难修与保险行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服务标准难以统一等现状,共同建一个统一标准(指导价格),先易后难、建立都能接受的统一标准(市场指导价格),既不损失消费者利益和维修企业的利益,保险公司又不违背理赔标准,制定一个最适合的市场统一标准(指导价格),共同实施,规范我市保险事故车辆维修市场秩序。

(3)设立常设机构。行业标准的建立是一项长期性、日常性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保险行业要立常设机构,要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保证工作正常开展。

(4)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保监会、湖北保监局的要求,对荆州市城区汽车修理厂(有国家权力机关颁发证书,有资质汽车维修厂)实行招投标制,符合保险公司汽车保险事故车辆修理资质标准和客户(车主)认定有诚信和优质服务汽车维修企业投票选定保险汽车维修企业(汽车维修厂)。

(5)建立培训机制。对查勘人员要进行培训上岗并领发证书,提高查勘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专业水平技能。

(6)制定行业车险查勘定损人员行为标准,规范查勘人员的行为,提高行业车险查勘人员整体素质,提高行业的整体形象。

篇二 乱停放车辆调查报告1100字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商业日益繁荣,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小汽车拥有量快速增长,汽车消费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具有活力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由于城市硬件建设不完善,停车管理体制不健全等原因,城市“乱停车”的问题也随着汽车消费市场的迅速发展而日益凸现。一些车辆的随处乱停放,也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不少麻烦。

人们为什么会乱停放车辆呢?对此问题,我进行了认真的调查。

调 查

我利用空闲时间,采用实地走访观察的方法对乱停车辆的现象进行了调查。下面是某一天对乱停车辆的调查结果:某小学放学时门口,乱停车辆无数;某大型超市门口,乱停车辆无数;某菜市场一段长约500米的道路,乱停车辆无数;某生活区内,乱停车辆无数;某饭店门口,乱停车辆20辆。

这些车辆有的停放在人行道上,有的停放在交通要道上,不但影响人们正常的通行,还极易造成交通拥堵及事故。

分 析

1、乱停车辆以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小汽车为主,占乱停车辆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2、乱停放车辆最多的地方依次是:大型超市门口、菜市场门口、饭店门口、学校门口、生活区内的道路等。

3、乱停车辆的现象在一天中的某个时间段内比较集中,例如学校门口乱停车多集中在学生上学放学前后半个小时内、菜市场门口多集中在下班时间,而超市多集中在晚上等。

4、乱停车现象在没有交通警察执勤的地方会更普遍更严重。

结 论

车辆乱停放的主要原因:

1、人们自觉遵守及维护公共场所良好秩序的意识不高,只想为了自己方便,是造成车辆乱停放的主要原因。比如有些家长接送孩子,为了自己孩子方便而把车停在学校门口,造成学校门口车辆拥堵,学生出入不便。

2、停车位置太小,满足不了大量车辆停放要求。比如某超市门口,因停车场地狭小,经常车满为患,以至于许多车辆都停放在门口的马路上。

3、交通警察监督管理不到位。比如某交通主干道两侧人行道上经常违规停放车辆,影响人们通行,而交通警察并没有及时的进行制止和有效管理。

建 议

1、加强对人们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提高人们的整体公共道德水平,培养全民养成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使人们都能自学遵守并维护公共场所的正常秩序,创造一个良好的公共生活环境。

2、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加强监督检查,对不按规定乱停车的要及时制止,必要时进行适当处罚。强化管理、严格执法,加大处罚力度,使违规驾驶员充分意识到不能随意乱停车。

3、加强停车场位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资源管理配置。针对城市停车泊位供给不足的情况,应在现有的公共设施基础上开辟出新的停车场位。对一些经常车满为患的地方,应扩建停车场地,以满足人们正常停车需求。

篇三 关于进一步加强车辆修保能力的调查报告1900字

机修车间是我厂唯一一个专业车辆修理单位。近几年以来,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修保能力难以满足前线生产的需要。针对这一情况,我站对全厂从事车辆修理的人员分布、技术状况、工作情况等进行了调查,与部分干部职工进行了广泛的座谈和深入交流,对如何进一步加强车辆修保能力有了一定的认识,现将有关情况做一简要汇报。

一、修保能力现状

(一)人员结构

机修车间现有职工15名,其中全民职工14人,劳务工1人,管理人员3名,技术人员1名。35岁以下5名,35—50岁8名,50岁以上2名,女工4名。下设三个班组,分别是:主修一班,修理工4名,其中一名女工;主修二班,修理工4名,其中一名女工;直流电班,修理工2名,其中一名女工。

(二)设备状况及承担任务

机修车间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73.53万元,净值71.74万元,其中设备资产9台(套),原值51万元,净值16万元。主要任务是负责全厂车辆、抽油机减速箱、游动滑车等设备的修理。完成修理任务:车辆大修35台、三保24台、项修413台,游动滑车大修20台,产值355万元。

(三)技术状况

由于受修理人员少的影响,我站能够承揽的车辆修理项目包括:国产eq140、ca141、北京吉普系列、拖拉机铁牛系列及双排五十玲、小解放、三星、微型系列等车型的大修、三保、项修;太拖拉、815、推土机、抓管机等大型车辆的项修。板金、喷漆、钳工等工种无人。

二、存在的缺陷

(一)我站修理工与其他单位修理工工作量差异大

与我站修理工工作情况相比,其他的汽车修理工只承担汽车的项修、二保作业,三保及大修作业均送往我站或外单位专业修理厂,工作负荷量悬殊较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我站修理工心理不平衡,影响工作积极性。

(二)激励措施缺乏资金保障

为了充分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尽管车间采取了计件工资、绩效考核等多种措施,但由于受到加班、奖金、工资总额等因素的限制,能够浮动的资金十分有限,激励效果不明显。如果把固定工资部分也用于浮动,则会由于影响职工正常生活,易造成职工队伍不稳定。

(三)生产班组人员过少

从上述人员结构中可以看出,每个班组仅有2—4人,虽然队部的3名干部都在班组里干活,仍与正常修理班组应有的6—8人的配制差距太大,而且班组数量也太少。在这种情况,无法形成专业班组(按照正规汽车修理单位班组配制,应细分为汽车底盘修理班、汽车发动机修理班、板金喷漆班、直流电班等专业班组),这就迫使班组内的每名修理工必须全面掌握汽车的修理技术,形成了“样样都会,样样不精”的现象,造成修理质量不易提高的不良后果。同时,也使修理工缺少学习较先进技术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修理范围。

(四)高龄职工和女职工人数所占比例大

目前,车间从事的修理工作不仅仅是技术工作,拆卸发动机、变速箱、前后桥,保养大型车辆底盘等大多数作业,都是重体力活,对于女职工和年龄大的职工而言难以胜任。该车间女职工和50岁以上职工占车间总人数的40%。

三、建议采取的措施

(一)充实修理班组人员

由于实际工作量与现有人员不匹配,使我们无瑕顾及大型特种设备的大修,只能干些东风、吉普等国产车辆的大修、三保和大型车辆的项目修理等零星工作量,这对节约设备修理成本十分不利。要想真正为厂节约修理费用,就需要加大力量拿下大型特种设备的大修、三保等比较重头的工作量。以通井机为例,外送大修一台需要8万元左右(还不算15种总成件更换追加费用),内部修理一台只需费用3万元,能为厂节约修理费近5万元。还有抽油机变速箱,新购一台约5万元,而内部大修一台仅消耗材料费1万元左右,每台可为厂节约4万元。建议将全厂修理人员集中统一管理,形成专业化修理班组。如能按照修理班组配制要求,组成6个班组每班6-8人配制,我站将能完成厂里1800多台设备的70%工作量,能为厂里节约大修费500万元左右。同时,这样做还便于考核,容易分清修理质量方面的责任,有利于修理工集中精力钻研专项业务,做到专而精,提高修理工作中快速、准确判断故障和从事高技术含量车辆修理的水平,有效提高汽车修理质量与效率。

(二)加大培训力度

目前,随着abs系统、电喷系统等高新技术在活动设备上的广泛应用,我站修理工的技术水平已暂时达不到修理行业的要求。由于受到技术能力限制,不得不外送修理,增加了修理成本的支出。建议厂里在培训方面给予支持,增加我站汽车修理专业外送培训名额,参加汽车新技术应用及维修等培训班。使修理工在原来基础上,技术得到进步。

(三)采取激励措施

物质是激励职工尽最大努力完成最大工作量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建议厂里设立单项奖励资金,按超工时额折算资金,划拨到单位,按照绩效考核办法分配。充分挖掘职工队伍的内部潜力,不断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汽车修理工种实际,经站领导班子研究认为,该工种适合于采取按车辆修理工时定额考核制。

篇四 车辆与交通环境的社会调查报告3450字

近年来,随着县委县政府“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的战略实施,我县经济高速发展,同时随着农村城镇化的不断深入以及招商引资力度的逐步加大,我县正面临着流动人口、机动车辆、交通流量快速递增等等现象,车辆交通之类的社会调查报告。这些现象导致了我县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和交通需求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就这一矛盾严重阻碍了我县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也影响了我县的社会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解决这一矛盾是整个社会在发展进程中的迫切需求。“人、车、路、交通环境”能不能和谐,已成为衡量城市快速、持续、健康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根据这些年以来我县交通管理情况,针对面临的现状,谈几点个人对改善我县城区道路交通环境的思考和建议:

一、资溪县城区道路交通现状。

资溪县是一个总人口约11万人的小县城,城区位于资溪县鹤城镇,面积11.8平方公里,人口3.05万人。县城道路总体概况以及交通现状:县城范围内有建设东、中、西路,解放南、北路,繁华南、北街及繁华街延伸段,泸水路,城西大道,城北大道,316国道资溪县城区段(消防大队至飞鹤桥段)等主要街道,其他小道小巷数不胜数,调查报告《车辆交通之类的社会调查报告》。城区主要街道为双车道沥青路面,有三个十字路口、二个人字型交叉路口、两个丁字路口,有五处交通信号灯;资溪县长途汽车站和城乡汽车站位于一体,地处解放路西门口中心位置,车站进出口狭窄,每当有车辆流动时,车站附近拥挤混乱;资溪一中、资溪二中、县实验小学、县保育院均位于城区范围内,学生上下学时的人流,接送学生的车流高峰时相互叠加,经常造成街面道路拥堵;城区没有专门的停车场供车辆临时或长期停放,仅仅是在街道边划设了临时停车线。由于一些路段狭窄,尤其是建设中路、解放南北路最窄处路宽仅有10 m,城区所有街道均无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道之分,无隔离带,汽车、摩托车、电瓶车、人力三轮车、自行车全部在一条车道上行驶形成混合交通,高峰期时尤其拥挤和混乱。再加上商业城路段、繁华街路口、西门口路口、泸水路进出口长期以来小商贩以路为市,占道经营阻碍交通,也是县城交通乱点、堵点和事故隐患之所在。

二、城区道路交通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人、车、路、交通环境”是道路交通管理中的四要素,不论是哪个要素的滞后发展不仅会影响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甚至阻碍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同时也给交通管理带来极大的难度。

(一) 关于“人”的问题。人是交通中的主体,没有人无所谓交通,而人对交通的不理解,不尊重就会导致产生混乱的交通秩序,使日常各项工作都难以开展。目前我县城区道路交通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广大的交通参与者的城市交通意识和安全法制观念淡薄,尽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县城交通日趋城市化、现代化,但广大交通参与者的交通观念却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仍停留在过去小城镇的交通意识上,随意性和盲目性比较大,没有良好的交通习惯,只图个人方便,不顾及交通法规。比较常见的交通违法现象有:车辆在街道上随意停靠,掉头,驾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超员超速、不按照交通指示灯通行、行人不走人行横道等。另外大量流动小商贩更是无视交通法规和秩序,在街道上、路口中随意摆摊置点,占道经营,严重扰乱了城区正常的交通秩序。

(二) 关于车和交通环境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几年来城区范围内无论是公务用车和私家车的数量都在迅猛增长,摩托车的数量更是急剧增加,再加上人力三轮车、送货物的电瓶三轮车、自行车更是数不胜数,和迅猛增长的各类机动车、非机动车数量相矛盾的是驾驶各类车辆的驾驶人员的交通安全法规意识没有得到同步的提高,道路通行条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目前在城区范围行驶的各类汽车大部分都能按章有序的行驶和停放,但有极大部分的摩托车和各类非机动车驾驶人交通法规意识非常淡薄,致使这些车辆的违法违章率较高,尤其是人力三轮车和送货物的电瓶三轮车更是无视交通法规,杂乱无序的行驶,随心所欲的穿街,调头和停放,不按信号指示灯通行和乱闯红灯的现象极其严重,严重影响了机动车的正常行驶,也破坏了我们城区交通环境和谐、有序。

三、交警部门的工作措施:

资溪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在2023年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市支队、省总队备案成立了城区中队,专门负责城区道路的交通秩序管理工作,城区中队的日常工作采取高峰站点(上下班高峰期路口站岗),平峰巡线(平时非高峰期在各街道巡逻)的工作机制,对城区的道路交通进行管控。另外大队每周还坚持一名大队领导带一个外勤中队和城区中队开展联合整治行动,专门对城区范围内各类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整治。通过这几年的管理工作,城区内的各类机动车基本都能遵章有序的行驶和停放,但仍有部分机动车和各类非机动车驾驶员以及行人的交通法规意识淡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鉴于各类交通参与者整体素质不高,人、车、路矛盾突出,交警城区中队警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短期内要实现城区道路交通环境和秩序的全面改进和整体改变,城区道路交通的各职能管理部门的工作还任重道远。

四、对改善我县城区道路交通环境的思考和建议。

面对我县的道路交通现状,如何利用有限的管理资源去实现交通安全、畅通、有序的管理目标,为我县经济发展作贡献,这是交通管理工作面临的工作难点和关键之所在。本人从交警工作职责以及资溪县的现实交通条件出发,为了使人、车、路能够和谐发展,解决交通瓶颈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和建议。

(一)首先应该大力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参与交通的文明素质是预防和减少交通违法、交通事故和维护良好交通秩序的治本措施。只有每个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增强了,并自觉依法行车走路,交通秩序才会彻底变好。一方面应该立足长远,从学校入手,加强小学生遵守公共交通的启蒙教育,使今后的交通安全意识得到普及;另一方面应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深入县内交通安全法制意识相对薄弱的乡镇,广泛宣传交通安全和法制意识从最贴近交通参与者的利益方面入手,灌输给广大的交通参与者遵守交通的安全意识,改变过去在大街小巷,随意停放车辆,任意穿行马路、无证驾车、酒后驾车等妨碍交通安全的行为,营造一个良好的交通安全宣传氛围;最后,还必须在创新宣传形式上下功夫。加大与电视、移动传媒、新闻文艺单位、教育学校的沟通联系,做到交通安全宣传,电视上看得到、短信中收得到、报刊杂志上读得到、文艺节目感受得到,用群众最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交通安全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二)建议政府更新完善交通设施,创造良好交通环境。政府相关部门应将公共停车场的建设放在城市建设的重要位置,建立和城区规模及城区机动车拥有量相适应的公共停车场,并合理布置加强管理,而不是车行到哪就停靠在哪,彻底改变交通拥挤、乱停乱放的现象。合理增设交通标志和交通防护栏,划分人行道和机动车道,从客观上减少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

(三)应加大整治力度,净化交通环境。城区道路交通是一个综合系统工程,要使县城的交通有序、畅通单靠交警一个部门的单打独斗是难以实现。建议多由政府牵头,公路、交通、工商、城管等执法部门在其职权范围内对影响城市交通的各类违法行为加大打击力度,做到师出有名,有的放矢,相互配警力资源,除了加强日常管理外,应不定期开展统一整治行动,打击无牌无证、假牌照、报废车辆上路行驶、乱停乱放、超载、酒后驾车等各种违法行为,治理占用道路摆摊设点,规范机动车修理摊点,营造严管氛围,以确保城区交通安全有序。

(四)应尽快加强公共交通系统的开通和建设。由于城西大道、城北大道的建设开通,城区整体框架扩大,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势在必行。随着公共交通建设和开通,应逐步减少或取缔人力三轮车的营运,减少造成城区交通秩序拥堵的交通因素,使公共交通系统成为我县提高城市品位对外展示良好形象的一个窗口。

(五)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交通管理。文明参与交通行为也是一个地区的全民思想道德建设和行为规范的体现,靠单个部门的职能作用,显然不够。只有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完善社会性、群众性的交通管理网络,如组织中小学生参加交通管理、创建交通安全文明乡镇,走交通管理社会化的管理途径,形成社会监督,使交通参与者逐步成为自觉文明的交通主体,并聚合成社会全体才能确保人们现代交通意识和文明行为的形成和不断进步。

总之,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广大道路交通参与者逐步提高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创造出和谐、平安的道路交通环境,促进我县生态立县、绿色发展战略目标早日实现。

篇五 车辆技术和机动车维修市场管理情况调查报告11300字

为全面了解我市道路运输市场发展现状,理清车辆技术和维修市场管理思路,创新行业管理理念,树立行业形象,引领车辆技术和机动车维修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促进道路运输业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根据河南省交通厅道路运输局《关于开展“车辆技术和机动车维修市场管理”》专题调研及《“道路运输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协助调研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处及时成立了

调研领导小组,抽调骨干人员,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按照查实情、找问题、理思路、转观念、提措施、谋发展的总体思路,全面了解我市车辆技术和机动车维修市场管理现状,找准发展中突出的问题和矛盾,梳理管理观念和工作重点,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方式,广泛征求行业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这次调研活动共向运输企业、维修企业、运输车户、汽车检测站和社会各界发放调查问卷850份,收回801份。其中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调查问卷279份,机动车维修市场管理调查问卷220份,道路运输市场诚信体系建设运管机构调查问卷50份,道路运输诚信体系建设道路运输企业调查问卷261份,市县(区)召开各类座谈会9次。经汇总整理和平时市场监管过程中掌握的情况,较全面的反映出我市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和维修市场管理的现状。城市公交车辆和出租车还未纳入市交通部门管理,不在这次调研活动范围。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市机动车维修市场的基本情况

市目前道路运输车辆81905台,机动车维修企业(户)314家,其中一类28家,二类107家,三类179家.从业人员4172人,其中工程师18人,技师30人,高级工1101人,中级工1193人,初级工58人,各类维修及检测设备7253台,维修救援206人,救援车辆76台,全市年维修能力484476台次。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站7家,从业人员162人。年检测能力255000台次,实际年检测能力114739台次。从整体看,市辖区内一、二、三类机动车维修企业门类齐全,车辆各类维修在当地均可完成。市五个县、市均有一家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保证了车辆检测维护及时方便的进行。基本上满足了社会和道路运输车辆的需要。汽车维修业的发展壮大,为我市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据统计,全市机动车维修市场和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市场为社会解决就业岗位6500个,年产值约9.6亿元,有效拉动社会消费增长,为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二、市机动车维修市场管理和车辆技术管理的主要做法

(一)机动车维修市场管理的主要做法

1、严把市场准入关口。按照《机动车维修企业开业条件》,对新增机动车维修企业逐项对照审核,有效阻止不符合资质条件的维修企业进入市场。对现有的维修企业,达不到规范要求的,通过年度质量信誉考核逐步得到完善,有效促进了维修企业在规模和档次上的提升。

2、严格维修企业经营行为的监管。从全省开展机动车维修市场整顿活动起,在全市的维修企业中,对进厂检验、过程检验、竣工检验、维修材料单、维修合同等有关原始凭证实行备案制度,各类制度统一制作上墙,维修工时、收费标准、质量保证期、服务承诺、投诉电话等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有效的规范了维修市场的经营行为。

3、鼓励汽车4s、3s店的发展。由于汽车4s、3s店的内部的规范管理,服务质量、人员的培训、专业化的技术水平等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为行业管理部门加强维修市场的监管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和推动作用。我市行业管理部门鼓励有实力的一、二类维修企业发展4s、3s店。近两年来全市发展汽车4s、3s品牌店20家,为维修市场注入了新的技术力量,保障了社会新车型的维修需求。

4、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升人员持证上岗率。按照开业标准,新批一、二类维修企业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不到60%、三类维修企业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不到40%的均实行先培训后开业,对现有的维修企业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不到规定要求的,限期整改,年度达不到要求的降低质量信誉等级。目前全市维修从业人员持证率已达63.1%,保证了每家一、二类维修企业,具有总质量检验员、质量检验员1—2名,价格结算员1名,主要工种基本上保证有1名中级工以上的技术人员,为提高维修服务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积极推进机动车维修救援网路建设。按照河南省交通厅道路运输局《关于印发〈“96520道路运输公共服务热线”管理制度(试行)〉的通知》和《关于促进我省机动车维修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意见》的文件精神,我市积极开展机动车维修救援网络建设。目前,全市共20家维修企业开展了维修救援服务,维修救援人员206人,救援车辆76台,机动车维修救援服务覆盖市辖区(县)。另外,还有其他企业加入了上海大众公司、北京大陆、北京蒙迪尔、华夏、省广播电台等救援服务网络,基本满足了我市维修救援需要。机动车维 修救援网络的建设,全天候为社会提供服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普遍提高,树立了良好的行业形象。

6、加快汽车快修业的发展。一是在现有一、二类维修企业人力资源、设备资源的基础上开展快修业务,对一些小修业务建立绿色通道,随到随修。二是汽车4s店开展快修业务,抽调专人负责快修业务,鼓励4s店质保期满后的维修服务,走出4s店,简化繁杂的各种手续,开展快修服务。三是采取预约或上门维修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服务要求。

(二)车辆技术管理的主要做法

随着各级政府对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我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逐步完善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制度,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为市近几年道路运输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其主要做法和工作经验有以下几个方面:

1、紧紧围绕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的关键环节,切实搞好道路运输安全保障工作。按照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性修理的原则,管理部门严格车辆技术管理,加大对道路运输车辆强制维护的监管力度,对不按时进行维护检测的车辆坚决处罚,以来,漏检漏维车辆明显减少,大大提高了道路运输车辆上线检测率,目前定期上线维护检测的在营运车辆保持在98%以上,有力的保障了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的可靠性。

2、加大对道路运输车辆进行二级维护维修企业的管理力度。为了做好车辆技术保障工作,市处在全市维修企业中,根据企业设备条件、技术力量、社会信誉等方面择优筛选了44家作为道路运输车辆的定点维护企业,取消了3家达不到从事二级维护业务资质条件的维修企业的资格。市处按照国家《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18344)标准,统一制作板块下发到从事二级维护的企业上墙公示,由全社会来监督的企业的作业行为,并且不定期对二级维护企业作业情况和竣工合格证使用情况进行抽查。近两年对5家违规企业进行了处罚或限期整改处理,规范了二级维护作业行为。

3、长期在外经营的车辆,委托外省市监管。为了做好对道路运输车辆的技术监管,不留管理空档,对于长期在外地经营的车辆,由市处开据委托函,委托当地运管部门实施监管,车辆回原籍时带回在外地维护检测竣工合格证和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报告单,有效的填补了因监管缺失而造成的漏洞。

4、认真做好车辆技术等评工作。为了杜绝不合格车辆参与道路运输经营活动,严格按照《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的评定要求》的规定对不符合技术等级要求的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跨区经营的旅客运输车辆及时淘汰或调整运营线路,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5、严格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检测经营行为的监管。为了牢牢抓住车辆技术管理的关键环节,我们把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检测行为,作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把车辆技术安全的最后一道关口,定期对检测站的检测设备联网情况、检测报告单签发、档案管理及检测行为等四个方面进行检查,对存在问题的检测站责令限期整改,有效保证车辆技术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促进了二级维护企业作业质量的提高。

三、市机动车维修市场及车辆技术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机动车维修市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汽车拥有量的不断增加和道路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汽车维修市场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市区、县到乡镇和交通主要干道两侧,已初步形成了以一类企业为骨干,二类企业为基础,三类企业为补充,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内容齐全的汽车维修网络。

虽然通过近几年省市运政管理部门大力加强市场整顿,规范管理和诚信体系建设措施落实,维修市场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全市道路运输业和维修市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维修市场结构复杂、布局不合理,与保障社会的需要相差甚远。目前市维修企业呈现一类维修企业90%、二类维修企业70%、三类维修企业80%集中在市、县郊区,机动车维修保障能力呈现出过剩的局面,而乡镇二类以上维修企业较少,保障能力明显不足。三类维修企业在市区遍地开花,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实力弱、效益差等特点。特别是市区沿街路边摊点已发展过剩。由于多种因素制约,维修市场布局缺乏长期规划,三类维修业户盲目增长,一方面维修保障能力过剩而另一方面县、乡镇汽车维修难等矛盾比较突出,能力结构和布局不合理,不适应维修需求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加之无证、超范围经营的无序冲击,各汽车维修企业价格竞争十分激烈。

2、工程技术人员数量不足,从业人员素质跟不上社会发展需求。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伴随着汽车维修业的兴起和发展,吸纳了大批的从业人员,许多不能接受继续教育的初、高中生和企业下岗人员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了维修市场,这些从业人员缺乏专业培训,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专业知识、维修技能、职业道德远远跟不上市场发展需求。目前,全市四千多名维修人员中,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不足40%,而且受过中等以上文化程度教育或专业技校毕业的所占比例不足20%,全市维修从业人员中具有汽车专业高级职称的没有一人,具有中级职称的只有18人,技师30人,除部分4s店维修技术骨干定期参加厂家培训外,大部分从业人员技能均为师傅带徒弟形式,自由式摸索中提高,成才周期长,现代的检测设备、维修设备只能由少数人操作,大部分技工只能从事普通车辆的维修。维修过程中比照师傅传授方式,过份依赖经验判断故障,盲目拆卸零件,没有完善的作业程序,工作效率和维修质量得不到保证,往往容易产生质量纠纷。技工人员素质的偏低严重阻碍了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影响了维修企业整体质量的提高。

3、维修市场监管缺少有效手段,不正当竞争影响维修市场的健康发展。一是无证、超范围经营者影响维修市场健康发展。目前全市三类维修企业经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审批的企业有179家,而没有经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许可,但经过工商部门许可从事汽车配件经营又不同程度地参与汽车维修业务的门店有数百家,这部分门店人员成份复杂,经营方式多样,有些以销售配件形式经营,有些是集中在汽配城集约经营,经营者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欺诈消费者、使用伪劣配件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缺少必须的检测设备,维修质量没有保证,维修质量纠纷调节难度大,市场监管阻力大。二是维修价格不正当竞争,影响维修市场的健康发展。机动车维修企业均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争抢车源,相互杀价。三类维修业户超范围经营,造成市场恶性竞争。一类、二类企业投入资金量大,资金回报周期太长,没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无力更新检测、维修设备,进行技术改造,造成长期维持着现有的厂房、经营场所,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的局面,影响了维修市场的健康发展。三是市场监管缺乏有效手段。自从取消维管费后,机动车维修发票不再由行业主管部门发放,部分维修企业不经行业主管部门审批就可以申领营业执照,感觉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不再是主管部门,认为平时的监督检查是给企业找麻烦,不配合管理。尤其一些县区削弱了市场管理力量,人员充实到其他岗位上,有些县区维修股只设一人,有些干脆由主管领导负责,存在领导重视不够,监管不到位的现象。

4、维修企业人员培训落实难,持证率低。近年来,随着国家《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的颁布实施,省、市运输管理机构加大了对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的监管力度,机动车维修人员培训工作得以加强,持证上岗率与前几年相比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机动车维修企业对管理部门组织的培训积极性不高,培训工作不好落实。按照《机动车维修业开业条件》,持证上岗率必须达到60%,一类维修企业从业维修工作人员多的100人,少的也在40-50人,二类企业多的20-30人,少的也在20人左右,培训费用占其利润不小的份额,维修企业不愿出资。维修工认为给老板干活,自己出费用参加培训,很多人员不情愿,培训工作不顺畅,培训人员落实难。二是培训机构的培训水平不高。目前中国的汽车行业发展很快,加之中国的汽车品种繁杂,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电子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很快,培训机构的教学人员跟不上汽车技术的发展变化,教学内容还局限于老车型、老技能,培训没有针对性,实用性不强,这是组织培训难的原因之一。三是机动车维修市场竞争激烈。维修企业间相互挖墙角,企业一方面想留下人才,但又怕技术人才流失参加技能培训不积极。另外,就市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沿海地区和一些大城市相比,工资待遇较低,维修技术人员工资差别很大,一部分维修技术人员在当地经过几年磨砺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后跳槽到外地发展,当地留不住技术人才。四是由于国家对汽车维修行业部分工种缺少职业技术评定标准,汽车喷漆、钣金、电工等培训很难实施,这些工种在机动车维修行业的地位比较重要,维修企业和从业人员对此类培训要求还比较迫切,矛盾较为突出,作为市级运政管理机构无力解决。四是三类维修业户从业人员无证上岗现象突出。从市的情况看,三类业户大部分分布在市、县郊处道路的主干线,车流量较大的道路两侧或汽车配件销售地。经营场所、维修设备简陋,经营业户没有长期经营的打算,绝大部分属于无证经营,维修人员大多是学徒工或技术力量不强的维修人员,工作环境、工资待遇很难栓心留人,人员培训难度很大,继续教育更无从谈起。

(二)、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国家制定的《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中将汽车维护分为日常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其中二级维护是由专业的维修企业实施,属于强制维护,必须按期进行,二级维护检测也是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进行道路车辆技术管理监管的重要手段。按照其“视性修理、强制维护”的原则进行车辆技术管理,在调研中我们认为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车主对二级维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二级维护检测积极性不高。目前从事道路运输的车辆基本上均属个人所有,车主为了发挥车辆效益的最大化,通常一部运输车辆聘用几个驾驶员,人员休息,车不停运,平时的日常维护很少进行,车辆出现问题时才集中进行修理,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由于运输市场供大于求,能找到长期货源很不容易,许多车主认为只要能跑就不维护,有时宁愿超期接受罚款,也不愿意放弃挣钱的机会。

2、二级维护作业项目与收费失调,存在只收费不维护或偷减作业项目。根据《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要求,二级维护作业项目全部完成至少需要30几个工时,按照目前市场工时定价收费需-3000元,而河南省财政厅、交通厅1998年制定二级维护的收费标准为120元,这样的收费根本不足以完成所有的作业项目,维修企业干着赔本买卖进行维护,二级维护只能流于形式。个别企业只图效益,不讲质量,不讲社会效益,只收费不维护或任意减少规定作业项目,弄虚作假,只要交钱就给车主开据维修竣工合格证的现象时有发生。

3、道路运输半挂车辆漏维漏检问题突出。随着国家提倡发展大型运输车辆、多轴运输车辆,近年来半挂车数量增长迅速。挂车是否按牵引车的维护周期进行维护、检测、等级评定,没有明确规定,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在监管过程中无法可依。目前市从事道路运输的半挂牵引车按照规定的周期,每年维护四次,挂车每年二次。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时挂车和牵引车为同一有机整体,存在机件磨损、消耗或报废的现象,挂车维护的间隔时间过长。这种情况长期下去,将会给道路运输埋下安全隐患。

4、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监管乏力。无论是《道路运输条例》还是《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都要求运管机构加强对维修企业和综合性能检测站的监管,但是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维修市场的监管缺少必要的手段,实际上靠道路运输管理部门管理只能流于形式,打击只收费不维护、虚假维护行为,执法难度大,难以落实。对维修市场和综合性能检测站监管是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管理部门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匮乏,而上级主管部门又很少举办有关培训和讲座,致使管理力量薄弱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是监管落实不到位的原因之一。

(三)、机动车维修救援网络发展存在的问题

机动车维修救援网络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维修保障能力的体现。通过近几年的实施存在以下问题:

1、机动车维修救援企业独立运作,各自为战是维修救援的主要形式。维修企业救援围绕固定的车型进行服务。例如4s店维修救援只服务于自己的品牌车辆,对于其他车型,维修技术力量、检测设备不能满足维修救援的需要。

2、维修救援没有规范的收费标准,收费随意性很大。

3、维修救援缺少操作规范,存在安全隐患。

4、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发展救援网络扶持力度不大,无相关配套政策支持措施。

(四)、汽车快修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汽车快修业的开业资质条件没有法规依据,管理部门审批许可操作困难。

2、快修店设备简陋。由于缺少规范的开业条件,被一些三类维修业户利用进行超范围经营,或被无证经营者打着快修的旗号使用伪劣配件欺诈客户,维修质量难以保证。

3、政府在汽车快修服务方面政策支持不够。汽车作为当今社会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急需汽车快修服务深入社区或大型住宅区以实现方便快捷维修服务,适应人们快节奏的生活,而政府在市政规划中这方面表现为空白,汽车快修服务难以深入百姓日常生活。

四、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管理情况

(一)、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基本情况

我市目前有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7家,其中经省技术监督部门许可7家,按照国家《汽车性能检测公司通用技术条件》gb/t17993-标准,全部达到规定要求,检测仪器设备取得省技术监督局cma认证资质,在省技术监督局核定范围内经营,从事汽车检测业务,取得省技术监督局安检机构和省交通厅道路运输局检测员上岗资质。按照国家《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规定项目和《道路运输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及《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规定的标准进行检测,严格按照省物价部门规定的标准收取检测费用,出具全省统一的检测报告单,按规定建立了一车一档的综合技术档案。

(二)、检测站管理工作的主要做法

1、认真落实持证上岗制度,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从事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为了保证综合性能检测人员熟练掌握有关检测项目、检测程序、检测方法,市运管处统一组织分期分批进行全面培训,经考试95%以上的人员取得上岗资格,确保汽车检测有序进行。

2、为规定的检测项目各种信息数据符合检测标准,对检测质量和数据实行质量负责制。

3、监管部门定期对检测站的经营行为、收费标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进行抽查,发现不规范的行为及时责令改正。

(三)、检测站管理存在的问题

1、大部分车户对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的检测项目不了解,看不懂检测报告单,车主不能实施有效的监督。

2、由于受检测设备条件限制,一部分特种运输车辆,不能上线检测,只能依靠目测和路试的方法进行,不能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3、个别检测站内部管理有漏洞。检测系统软件管理不严格,让虚假检测或不上线检测行为有机可乘。

4、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实行的是社会化经营,市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市场发展迅速,除集体企业投资建设七家监测站外,另有两三家民营企业投资兴建综合性能监测站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汽车监测站的数量已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如果任其发展,势必像维修市场一样呈现恶性竞争局面,出现虚假检测,给道路运输车辆安全行驶埋下祸根。

5、监管力量薄弱。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由技术监督部门行政许可,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只根据其检测能力对营运车辆进行委托检车,不具有行业监管职能,手段有限。另外,对汽车检测站检测行为的监管,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就目前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管理力量来讲,无论专业知识还是技术能力对其检测能力和检测过程都很难实施有效的监督。

五、推动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和机动车维修业健康发展的整体思路、建议及工作措施

(一)、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的建议及政策措施

1、建议修订《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中不符合汽车技术进步的有关内容。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长足进步,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有些机件总成不需要拆件检修维护或是使用超出期限后没有维修价值的机件,应根据不同车型的技术参数,制定科学合理的间隔期限和维修项目,以保证二级维护的针对性。制定低速载货汽车、三轮载货汽车的维护、检测标准。低速载货汽车、三轮载货汽车参与道路运输的经营活动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长期脱离车辆技术管理给道路运输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关维护检测标准,以便行业主管部门实施有效监管。

2、建议调整二级维护的收费标准。我省现行的二级维护收费标准是1998年制定的,我市严格按照此标准执行。按照目前二级维护项目规范要求,收费标准明显偏低。为维护劳动与报酬的合理性,应适当上调二级维护收费标准。

3、制定完善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范,尤其是费税改革后部分脱离出运输公司的车辆的技术管理,制定严格的监管措施,避免长期漏检漏维。

4、加大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监督力度。实施监测设备微机与管理部门微机联网,实时监控,有效监督检测行为。

(二)、机动车维修市场管理的建议及政策措施

道路运输业的快速发展,给汽车维修市场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针对目前全市维修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应采取转变管理和服务意识、控制总量、合理规划、积极引导汽车救援和快修服务发展,进一步整顿市场经营行为等措施,突破现行的管理思路,开辟新的管理途径,努力提高维修质量,强化服务和行业自律,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引导维修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促进汽车维修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1、增强管理和服务意识,统筹规划,促进机动车维修业城乡共同发展。随着车辆的日益增多,汽车维修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将越来越多。政府汽车下乡政策的出台,农村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急需维修服务保障。作为管理部门应当适应行业发展形势,从根本上转变服务观念,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积极引导城市过剩的维修力量向维修力量不足的乡镇地区转移。对维修业户的发展进行必要的调控,在实行市场调节的同时,也要实行一定的行政管理,建设合理的维修服务网络。要根据交通部对汽车维修业的发展纲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地的汽车维修行业近期、中期、远期发展规划,有计划地开展工作,认真落实上级有关政策,保证维修市场供求保持平衡,达到总量控制的目的。在布局方面,科学规划发展市、县、乡维修厂、点,做到归类、归点、归片,以满足广大车主和过境车辆的修车需要,形成市区县有一、二类汽车维修作业能力,重点乡、镇达到二级维修作业能力,边远乡镇有三类维修作业能力的布局。彻底解决当地车主因地势偏、修车难的问题。

2、严格资格审核,把好市场准入关。一是要严格按照《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国家标准对新开业户进行审核,加强开业前的培训、指导。同时,要加大法律、法规、国标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汽车维修国家标准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让所有运输经营业户的维修人员认识法规的重要性,提高合法经营意识,以促使其按标准修车,依法经营。严格依照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罚,对条件较好的业户加以引导,对条件较差的业户坚决予以取缔,形成良好的汽车维修市场氛围。二是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汽车维修行业管理和发展规划。积极引导现有的一、二类汽车维修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实际引进先进技术、人才和加大投入,不断完善设备、设施,使其上规模上水平,改变“脏、乱、差”的形象。坚持并引导企业走强强联合、连锁经营,提高汽车维修行业的科技含量和维修质量。三是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尽快出台汽车快修业的开业标准,为加强市场管理提供有力的法规依据。

3、加强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一是要建立汽车维修行业管理与政府劳动部门管理相协调的汽车维修技工等级培训考核管理机制。尽快出台汽车维修技工(汽车电工、喷漆、钣金等工种)等级评定的有关标准,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和培训质量。二是要通过对从业人员年度诚信考核,促进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推动从业技术人员对汽车维修高新技术的应用,及时掌握现代汽车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适应汽车工业技术快速发展。三是要加强对维修行业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主要学习行业法规、检测诊断技术和质量管理知识,以增强法制、质量意识和提高行业管理水平,建设一支具有较好的政治素质,较高的技术业务知识的汽车维修管理队伍,为汽车维修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4、加强监督力度,规范经营行为。以维修市场治理整顿活动为契机,重点对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倒卖竣工出厂合格证、未按时参加年度审验等违法违章行为进行稽查和处理。并与工商部门密切协作,实行联合执法,打击一批无证非法经营、占道修车、配件经营部修车的“钉子户”,净化市场环境。严格执行各项规定,尤其要制止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严厉打击乱收费和使用假冒伪劣配件,欺诈蒙骗车户的违规行为,树立良好的经营信誉。严格落实汽车维修合同签订和质量保证期、服务承诺制度,对违反有关规定进行维修,出现严重质量事故,在社会上造成一定影响的企业和人员,不能姑息迁就,必须坚决取缔,予以公开曝光。

5、引导,促进我市维修业品牌建设。引导企业转变发展观念,加快维修业品牌建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增加技术投入,更新设备,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组建起点高、技术含量大的企业进入市场,促使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增强竞争力。并要因地制宜,审时度势,根据企业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扬长避短,找准企业发展的突破口,走专业化发展的路子,以专业化的优势参与竞争,占领市场。

6、完善行业管理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建设。督促维修企业要重视建立健全进厂、过程、竣工检验制度、合同维修和出厂合格证制度。积极引导大型维修企业创造条件,做好准备,取得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以优良的质量求效益,求发展。同时,要充分发挥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功能和作用,强化车辆技术管理,确保技术状况良好,为道路运输安全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7、建立诚信机制,完善信誉考核制度。根据我市机动车维修业的发展状况,必须做到发展与监管、规范与诚信并举。一是建立完善公告制度。在近年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完善公告制度,要求维修企业要按照有关要求,要在维修业户接待室公示企业工时单价、维修报备程序、维修经营许可证、诚信经营信息。积极引导汽车消费者如何正确选择维修企业,了解和掌握维护自我消费权益的方法,为消费者创造良好的修车环境。二是要充分利用汽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制度的实施,严格实行记分制管理,行业管理部门可结合违章处罚,包括通过投诉渠道取得的信息和证据对违规行为进行的处罚,对违规的企业进行记分,并直接反应到年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和各项资质评审中,与汽车维修企业的经营资格相联系,促使经营者自觉遵章守纪,

8、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应有的作用。协会的行业管理工作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则,以维护国家利益、行业利益为出发点,以开展各种服务为重点。作为行业管理部门,首先要积极引导协会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协会作用,把一部分行业管理的职能转移到协会中去,建立完善行业自律机制,进一步强化行业自律,净化维护维修市场的经营秩序。并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沟通信息,提供咨询,调查研究,使行业主管部门能够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和行业发展方向,为上级交通主管部门决策和制定规划提供依据,促进维修市场健康发展。其次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抵制个别保险公司理赔不到位、理赔要回扣、欺诈车户的违法行为,弘扬社会正气。

总之,要通过这次调研活动,积极探索适合全市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和机动车维修市场管理的方法和措施,逐步建立门类齐全、供需协调、规范经营、诚实守信、平等竞争、服务及时、保证质量并且与经济发展、区域布局、环境保护相吻合的现代汽车维修服务网络体系。

篇六 进一步加强车辆修保能力的调查报告1950字

关于进一步加强车辆修保能力的调查报告

机修车间是我厂唯一一个专业车辆修理单位。近几年以来,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修保能力难以满足前线生产的需要。针对这一情况,我站对全厂从事车辆修理的人员分布、技术状况、工作情况等进行了调查,与部分干部职工进行了广泛的座谈和深入交流,对如何进一步加强车辆修保能力有了一定的认识,现将有关情况做一简要汇报。

一、修保能力现状

(一)人员结构

机修车间现有职工15名,其中全民职工14人,劳务工1人,管理人员3名,技术人员1名。35岁以下5名,35—50岁8名,50岁以上2名,女工4名。下设三个班组,分别是:主修一班,修理工4名,其中一名女工;主修二班,修理工4名,其中一名女工;直流电班,修理工2名,其中一名女工。

(二)设备状况及承担任务

机修车间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73.53万元,净值71.74万元,其中设备资产9台(套),原值51万元,净值16万元。主要任务是负责全厂车辆、抽油机减速箱、游动滑车等设备的修理。完成修理任务:车辆大修35台、三保24台、项修413台,游动滑车大修20台,产值355万元。

(三)技术状况

由于受修理人员少的影响,我站能够承揽的车辆修理项目包括:国产eq140、ca141、北京吉普系列、拖拉机铁牛系列及双排五十玲、小解放、三星、微型系列等车型的大修、三保、项修;太拖拉、815、推土机、抓管机等大型车辆的项修。板金、喷漆、钳工等工种无人。

二、存在的缺陷

(一)我站修理工与其他单位修理工工作量差异大

与我站修理工工作情况相比,其他的汽车修理工只承担汽车的项修、二保作业,三保及大修作业均送往我站或外单位专业修理厂,工作负荷量悬殊较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我站修理工心理不平衡,影响工作积极性。

(二)激励措施缺乏资金保障

为了充分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尽管车间采取了计件工资、绩效考核等多种措施,但由于受到加班、奖金、工资总额等因素的限制,能够浮动的资金十分有限,激励效果不明显。如果把固定工资部分也用于浮动,则会由于影响职工正常生活,易造成职工队伍不稳定。

(三)生产班组人员过少

从上述人员结构中可以看出,每个班组仅有2—4人,虽然队部的3名干部都在班组里干活,仍与正常修理班组应有的6—8人的配制差距太大,而且班组数量也太少。在这种情况,无法形成专业班组(按照正规汽车修理单位班组配制,应细分为汽车底盘修理班、汽车发动机修理班、板金喷漆班、直流电班等专业班组),这就迫使班组内的每名修理工必须全面掌握汽车的修理技术,形成了“样样都会,样样不精”的现象,造成修理质量不易提高的不良后果。同时,也使修理工缺少学习较先进技术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修理范围。

(四)高龄职工和女职工人数所占比例大

目前,车间从事的修理工作不仅仅是技术工作,拆卸发动机、变速箱、前后桥,保养大型车辆底盘等大多数作业,都是重体力活,对于女职工和年龄大的`职工而言难以胜任。该车间女职工和50岁以上职工占车间总人数的40%。

三、建议采取的措施

(一)充实修理班组人员

由于实际工作量与现有人员不匹配,使我们无瑕顾及大型特种设备的大修,只能干些东风、吉普等国产车辆的大修、三保和大型车辆的项目修理等零星工作量,这对节约设备修理成本十分不利。要想真正为厂节约修理费用,就需要加大力量拿下大型特种设备的大修、三保等比较重头的工作量。以通井机为例,外送大修一台需要8万元左右(还不算15种总成件更换追加费用),内部修理一台只需费用3万元,能为厂节约修理费近5万元。还有抽油机变速箱,新购一台约5万元,而内部大修一台仅消耗材料费1万元左右,每台可为厂节约4万元。建议将全厂修理人员集中统一管理,形成专业化修理班组。如能按照修理班组配制要求,组成6个班组每班6-8人配制,我站将能完成厂里1800多台设备的70%工作量,能为厂里节约大修费500万元左右。同时,这样做还便于考核,容易分清修理质量方面的责任,有利于修理工集中精力钻研专项业务,做到专而精,提高修理工作中快速、准确判断故障和从事高技术含量车辆修理的水平,有效提高汽车修理质量与效率。

(二)加大培训力度

目前,随着abs系统、电喷系统等高新技术在活动设备上的广泛应用,我站修理工的技术水平已暂时达不到修理行业的要求。由于受到技术能力限制,不得不外送修理,增加了修理成本的支出。建议厂里在培训方面给予支持,增加我站汽车修理专业外送培训名额,参加汽车新技术应用及维修等培训班。使修理工在原来基础上,技术得到进步。

(三)采取激励措施

物质是激励职工尽最大努力完成最大工作量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建议厂里设立单项奖励资金,按超工时额折算资金,划拨到单位,按照绩效考核办法分配。充分挖掘职工队伍的内部潜力,不断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汽车修理工种实际,经站领导班子研究认为,该工种适合于采取按车辆修理工时定额考核制。

篇七 保险事故车辆定损修配情况的调查报告3500字

荆州市保险行业协会,根据2023年在中国保监会《关于印发〈中国保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财产保险市场秩序工作方案〉的通知》(保监发[2010]70号)中,将理赔问题作为规范财产保险市场秩序的重点工作之一,要求保险公司建立健全理赔服务标准、规范理赔流程、提高理赔服务质量。按照这一要求,协会组织专人于2023年5月10日至6月8日在城区各财险公司、城区相关的修配厂、荆州市交通局运输管理处相关部门、荆州市汽车维修检测行业协会及客户进行个别的座谈,集中座谈了解分析荆州市保险事故车辆定损维修的情况,得到了各个部门领导支持和重视,使这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 调查情况

(一)荆州市城区经发证部门颁发资质证书的修配厂,城区修配厂共300余家。其中具有一类资质的11家,二类资质的70余家,三类资质的200多家。保险公司有业务往来和协议的修配厂共有30家,其中:一类修配厂 家、二类修配厂 家、三类修配厂 家、无证修配厂 家。人保财险荆州分公司在城区四家固定(指定)定损修配厂四家,并签订协议书。公司实行远程定损、24小时对定损单位进行监控。除人保财险对四家修配厂签订书面协议外,其他公司没有规范的协议书,调查中相关人员反映只是口头协议和客户自选修配厂。

(二)城区修配厂维修中存在问题。

保险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客户对修理厂反映:一是扩大损失项目,报价不真实。对车辆的结构、零部件不了解、承修方怎么说,保险公司就怎么定。不然就要发生争议和纠纷。二是修配厂和司机(客户)联合骗保,扩大修理范围和随意提高修理和配件价格,引起保险公司与客户的矛盾。三是修理厂拉业务给回扣,造成有的修配厂无事做,自己业务不能保时保质,影响了理赔效果和质量。四是客户反映修理厂不能保质维修,正品更换次品。如:保险杠有80元/根、120元/根/、400元/根,定损是400元/根的只给更换200元/根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保险公司定损维修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座谈了解,修配方反映,一是查勘人员素质不商(业务素质),不能准确定损,不能给客户一个满意的答复,引起客户与保险公司发生矛盾。同时给修配厂带来维修中的难处。二是保险公司选修配厂,不是以维修技术和质量,而是用业务换业务,例如(4s店提供车辆保费,产险公司提供维修业务)并签订了交换协议书。不能保证维修质量,损害了客户的利益和公司的形象。三是个别查勘人员和客户合伙做假案。例如:查勘人员要求车主(客户)换上旧件进行第二次碰撞,伪造现场,骗取赔款进行分利。四是个别查勘员到修配厂拿钱物用修理费冲帐。

(四)修配厂和保险公司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有的公司年终在修配厂报销费用和职工福利。二是按修理金额提取适当利润(提成)。三是个别公司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在修理厂有股份(分红)。三是保险公司与修理方共同得利,定损只是一个摆设,存在“人情损”、“指定损”,不能公正、公平、公开、合理地现场出具车辆损失定损价格,还要等几天才能出单。报价下来后,保险公司还要对价格进行压价,承修方怕得罪保险公司,只能以次充好,共同赢利,受害方是客户(车主方)。四是大型车与小轿车定损维修标准不合理,某些项目上要高,有些查勘人员业务不熟悉,对大型车零部件定价高,特别是工时价及折装费(比如:大型货车的大梁校正工时就达七八千元,换一个全车的大梁,价格才1万元),车辆只要一出险,维修企业风雨无阻,比保险公司的查勘人员跑得还要快,吊车、拖车一起上,特别是外地的代查勘车辆,涉及不到自己公司的理赔率,价格定的更高,因为都有好处:1、维修企业施救费、拆定损费,不在该修配厂修理还要收其他费用;2、查勘人员得到客户好处(事故方)明明知道是假现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客户出谋划策,使假现场改为真实,扰乱汽车维修市场。3、客户在现场给查勘员承诺,只要你办好事,花点钱也无所谓。

(五)近几年来,保险车辆事故逐年增加,赔付率逐年上升,XX年共赔付9039.7万元,赔付率48%;XX年年共赔付1.29亿元,赔付率50.4%;2023年共赔付1.53亿元,赔付率54.1%;2023年一季率共赔付5181.11万元,赔付率51.5%,由于保险车辆事故发生频繁,保险车辆定损维修纠纷不断增多,引起的纠纷和争议既影响了保险行业的形象,也影响了客户对保险投保率,同时引起了社会矛盾和不安定因素。

经过调查情况,反映我市保险事故车辆维修市场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规范修理市场克不容缓,是保险业发展的需要。规范保险事故车辆维修市场是提高理赔服务质量,提高汽车维修质量,是防贿赂、__败,维护客户利益,维护行业利益的重要举措。

二、建立企业标准、规范车修市场、维护行业形象及客户利益。

建立行业标准,规范保险事故车辆维修市场,是维护消费者和保险行业的利益。汽车修理厂与车险理赔有着密切关联,必须循求一个最佳最好最适合措施和方法,解决现行矛盾,推动行业标准的建立。要建立合作有效的机制、搭建合作的平台,获得者得三赢的效果,建立行业标准,不断提升车险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汽车维修水平和质量。

(一)建立行业标准日益迫切,规范查勘定损及维修市场势在必行。一是汽车产业发展迅猛,汽车市场汽车出售逐年增加,既给保险公司带来了机遇,也伴随着危机。XX年荆州市汽车总量达 辆,其中私家车 辆,2023年汽车总量达 辆,其中私家车 辆。汽车保有量快速增加,尤其私用汽车保有量增加迅速,汽车家庭化、社会化程度增高,这一发展趋势将使消费者对汽车修理质量与服务更加关注,相关纠纷和矛盾将更加突出,如果建立一个有效的机制,保险公司在理赔服务中越来越被动,特别是汽车保险事故定损和汽车维修矛盾纠纷越来越突出,必须建立行业标准,维护客户利益,减少矛盾和纠纷的发生。二是新保险法对理赔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保险法将自今年10月1日起施行。新保险法对理赔程序和时限做出了更为严格的规定,对保险公司和维修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监管部门日益关注。“理赔难”是目前我们保险发展过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2023年中国保监会印发了《中国保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财产保险市场秩序工作方案》的通知(保监发[2010]70号)中,将理赔难的问题作为规范财产保险市场秩序的重点工作之一,要求保险公司建立健全理赔服务标准、规范理赔和维修程序,提高理赔服务质量。四是车险业务影响广泛。车险作为一个大众化的险种,涉及面广,影响大,在理赔方面,特别是定损维修的问题上更容易引起矛盾和纠纷,也容易激化为社会矛盾。建立车险行业维修标准,是提高理赔服务水平,无论对保险公司和对消费者,还是对维修企业都大有裨益。

三、几点建议

规范保险事故车辆维修市场,必须建立行业与行业之间共同发展的目标,搭建一个合作平台,建立行业的统一标准,是解决定损维修、纠纷和矛盾发生的根本途径。但标准的建立和发挥作用需要两个行业(两协会)共同努力规范市场,维护消费者权益、按照市场运行规律制定最适合的维修标准达到三方满意(客户、修理方、保险公司)。

(1)保险公司应具有产业链思维。车险行业与汽车行业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在汽车修理标准的建立上要有长远发展观念,不能为自己利益出发来伤害汽车维修的利益。建立行业标准,保险行业和汽车维修行业都从中受益,需二者的共同努力,没有汽车维修行业的支持与配合,行业标准最终无法有效落实。保险公司要加强与汽车维修行业密切合作,共同推动我市汽车维修市场的规范,推动行业维修标准的建立。

(2)循序渐进地建立行业维修标准。鉴于目前,我市汽车维修市场和保险行业存在着车型众多、零配件市场不规范、地区差异大、汽车难修与保险行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服务标准难以统一等现状,共同建一个统一标准(指导价格),先易后难、建立都能接受的统一标准(市场指导价格),既不损失消费者利益和维修企业的利益,保险公司又不违背理赔标准,制定一个最适合的市场统一标准(指导价格),共同实施,规范我市保险事故车辆维修市场秩序。

(3)设立常设机构。行业标准的建立是一项长期性、日常性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保险行业要立常设机构,要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保证工作正常开展。

(4)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保监会、湖北保监局的要求,对荆州市城区汽车修理厂(有国家权力机关颁发证书,有资质汽车维修厂)实行招投标制,符合保险公司汽车保险事故车辆修理资质标准和客户(车主)认定有诚信和优质服务汽车维修企业投票选定保险汽车维修企业(汽车维修厂)。

(5)建立培训机制。对查勘人员要进行培训上岗并领发证书,提高查勘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专业水平技能。

(6)制定行业车险查勘定损人员行为标准,规范查勘人员的行为,提高行业车险查勘人员整体素质,提高行业的整体形象。

篇八 车辆交通之类的社会调查报告3400字

近年来,随着县委县政府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的战略实施,我县经济高速发展,同时随着农村城镇化的不断深入以及招商引资力度的逐步加大,我县正面临着流动人口、机动车辆、交通流量快速递增等等现象。这些现象导致了我县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和交通需求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就这一矛盾严重阻碍了我县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也影响了我县的社会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解决这一矛盾是整个社会在发展进程中的迫切需求。人、车、路、交通环境能不能和谐,已成为衡量城市快速、持续、健康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根据这些年以来我县交通管理情况,针对面临的现状,谈几点个人对改善我县城区道路交通环境的思考和建议:

一、资溪县城区道路交通现状。

资溪县是一个总人口约11万人的小县城,城区位于资溪县鹤城镇,面积11.8平方公里,人口3.05万人。县城道路总体概况以及交通现状:县城范围内有建设东、中、西路,解放南、北路,繁华南、北街及繁华街延伸段,泸水路,城西大道,城北大道,316国道资溪县城区段(消防大队至飞鹤桥段)等主要街道,其他小道小巷数不胜数。城区主要街道为双车道沥青路面,有三个十字路口、二个人字型交叉路口、两个丁字路口,有五处交通信号灯;资溪县长途汽车站和城乡汽车站位于一体,地处解放路西门口中心位置,车站进出口狭窄,每当有车辆流动时,车站附近拥挤混乱;资溪一中、资溪二中、县实验小学、县保育院均位于城区范围内,学生上下学时的人流,接送学生的车流高峰时相互叠加,经常造成街面道路拥堵;城区没有专门的停车场供车辆临时或长期停放,仅仅是在街道边划设了临时停车线。由于一些路段狭窄,尤其是建设中路、解放南北路最窄处路宽仅有10 m,城区所有街道均无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道之分,无隔离带,汽车、摩托车、电瓶车、人力三轮车、自行车全部在一条车道上行驶形成混合交通,高峰期时尤其拥挤和混乱。再加上商业城路段、繁华街路口、西门口路口、泸水路进出口长期以来小商贩以路为市,占道经营阻碍交通,也是县城交通乱点、堵点和事故隐患之所在。

二、城区道路交通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人、车、路、交通环境是道路交通管理中的四要素,不论是哪个要素的滞后发展不仅会影响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甚至阻碍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同时也给交通管理带来极大的难度。

(一) 关于人的问题。人是交通中的主体,没有人无所谓交通,而人对交通的不理解,不尊重就会导致产生混乱的交通秩序,使日常各项工作都难以开展。目前我县城区道路交通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广大的交通参与者的城市交通意识和安全法制观念淡薄,尽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县城交通日趋城市化、现代化,但广大交通参与者的交通观念却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仍停留在过去小城镇的交通意识上,随意性和盲目性比较大,没有良好的交通习惯,只图个人方便,不顾及交通法规。比较常见的交通违法现象有:车辆在街道上随意停靠,掉头,驾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超员超速、不按照交通指示灯通行、行人不走人行横道等。另外大量流动小商贩更是无视交通法规和秩序,在街道上、路口中随意摆摊置点,占道经营,严重扰乱了城区正常的交通秩序。

(二) 关于车和交通环境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几年来城区范围内无论是公务用车和私家车的数量都在迅猛增长,摩托车的数量更是急剧增加,再加上人力三轮车、送货物的电瓶三轮车、自行车更是数不胜数,和迅猛增长的各类机动车、非机动车数量相矛盾的是驾驶各类车辆的驾驶人员的交通安全法规意识没有得到同步的提高,道路通行条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目前在城区范围行驶的各类汽车大部分都能按章有序的行驶和停放,但有极大部分的摩托车和各类非机动车驾驶人交通法规意识非常淡薄,致使这些车辆的违法违章率较高,尤其是人力三轮车和送货物的电瓶三轮车更是无视交通法规,杂乱无序的行驶,随心所欲的穿街,调头和停放,不按信号指示灯通行和乱闯红灯的现象极其严重,严重影响了机动车的正常行驶,也破坏了我们城区交通环境和谐、有序。

三、交警部门的工作措施:

资溪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在2023年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市支队、省总队备案成立了城区中队,专门负责城区道路的交通秩序管理工作,城区中队的日常工作采取高峰站点(上下班高峰期路口站岗),平峰巡线(平时非高峰期在各街道巡逻)的工作机制,对城区的道路交通进行管控。另外大队每周还坚持一名大队领导带一个外勤中队和城区中队开展联合整治行动,专门对城区范围内各类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整治。通过这几年的管理工作,城区内的各类机动车基本都能遵章有序的行驶和停放,但仍有部分机动车和各类非机动车驾驶员以及行人的交通法规意识淡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鉴于各类交通参与者整体素质不高,人、车、路矛盾突出,交警城区中队警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短期内要实现城区道路交通环境和秩序的全面改进和整体改变,城区道路交通的各职能管理部门的工作还任重道远。

四、对改善我县城区道路交通环境的思考和建议。

面对我县的道路交通现状,如何利用有限的管理资源去实现交通安全、畅通、有序的管理目标,为我县经济发展作贡献,这是交通管理工作面临的工作难点和关键之所在。本人从交警工作职责以及资溪县的现实交通条件出发,为了使人、车、路能够和谐发展,解决交通瓶颈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和建议。

(一)首先应该大力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参与交通的文明素质是预防和减少交通违法、交通事故和维护良好交通秩序的治本措施。只有每个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增强了,并自觉依法行车走路,交通秩序才会彻底变好。一方面应该立足长远,从学校入手,加强小学生遵守公共交通的启蒙教育,使今后的交通安全意识得到普及;另一方面应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深入县内交通安全法制意识相对薄弱的乡镇,广泛宣传交通安全和法制意识从最贴近交通参与者的利益方面入手,灌输给广大的交通参与者遵守交通的安全意识,改变过去在大街小巷,随意停放车辆,任意穿行马路、无证驾车、酒后驾车等妨碍交通安全的行为,营造一个良好的交通安全宣传氛围;最后,还必须在创新宣传形式上下功夫。加大与电视、移动传媒、新闻文艺单位、教育学校的沟通联系,做到交通安全宣传,电视上看得到、短信中收得到、报刊杂志上读得到、文艺节目感受得到,用群众最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交通安全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二)建议政府更新完善交通设施,创造良好交通环境。政府相关部门应将公共停车场的建设放在城市建设的重要位置,建立和城区规模及城区机动车拥有量相适应的公共停车场,并合理布置加强管理,而不是车行到哪就停靠在哪,彻底改变交通拥挤、乱停乱放的现象。合理增设交通标志和交通防护栏,划分人行道和机动车道,从客观上减少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

(三)应加大整治力度,净化交通环境。城区道路交通是一个综合系统工程,要使县城的交通有序、畅通单靠交警一个部门的单打独斗是难以实现。建议多由政府牵头,公路、交通、工商、城管等执法部门在其职权范围内对影响城市交通的各类违法行为加大打击力度,做到师出有名,有的放矢,相互配警力资源,除了加强日常管理外,应不定期开展统一整治行动,打击无牌无证、假牌照、报废车辆上路行驶、乱停乱放、超载、酒后驾车等各种违法行为,治理占用道路摆摊设点,规范机动车修理摊点,营造严管氛围,以确保城区交通安全有序。

(四)应尽快加强公共交通系统的开通和建设。由于城西大道、城北大道的建设开通,城区整体框架扩大,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势在必行。随着公共交通建设和开通,应逐步减少或取缔人力三轮车的营运,减少造成城区交通秩序拥堵的交通因素,使公共交通系统成为我县提高城市品位对外展示良好形象的一个窗口。

(五)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交通管理。文明参与交通行为也是一个地区的全民思想道德建设和行为规范的体现,靠单个部门的职能作用,显然不够。只有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完善社会性、群众性的交通管理网络,如组织中小学生参加交通管理、创建交通安全文明乡镇,走交通管理社会化的管理途径,形成社会监督,使交通参与者逐步成为自觉文明的交通主体,并聚合成社会全体才能确保人们现代交通意识和文明行为的形成和不断进步。

总之,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广大道路交通参与者逐步提高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创造出和谐、平安的道路交通环境,促进我县生态立县、绿色发展战略目标早日实现。

《车辆调查报告(八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报告

最新加入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