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2023年食品安全问题调查报告4850字
本次调研共计走访了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区市场监管局)、区农业局、区卫生局,留下街道、双浦镇等单位,听取了各方面的情况介绍和意见、建议,我们还书面听取了区教育局关于校园食品安全和区住建局关于建筑工地食堂管理工作的汇报。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评价
近年来,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围绕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浙江省实施食品安全法办法》以及上级有关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规定,切实加强综合协调、落实监管责任,突出重点环节、强化监督管理,在保障食品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上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全区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一)领导重视,监管新体系初步形成
一是机构改革有序推进。5月26日,西湖区市场监管局正式挂牌成立。原市工商局西湖分局、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市质监局西湖分局的职责整合划入新组建的区市场监管局,并与杭州市工商局之江分局合署办公。食品安全从“农田到餐桌”的直接监管环节从原有6个部门减少到现有的农业和市场监管两个部门。二是监管网络基本建立。按照“地方政府负总责,部门各司其职,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监管原则,围绕食品安全目标责任要求,将食品安全纳入区政府年度综合考评内容。辖区各镇街建立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各村、社区均配备了食品安全协管员(联络员),层层签订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三是环节监管得到加强。根据监管工作的不同环节,不断完善农产品种养殖、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餐饮消费等环节相应的监管措施,注重从源头抓起,强化全过程监管。
(二)积极履职,人大建议意见得到落实
一是落实监管责任。落实XX年省、市、区三级人大食品安全“一法两规”执法检查和XX年“回头看”工作中提出的“加强监管责任机制建设,消除监管空白,强化宣传教育”等建议意见,不断完善监管体系建设,始终保持强力监管的高压态势。二是抓好过渡期间工作秩序。做好职能调整前后工作的整合衔接。落实区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在机构改革职能调整到位之前,各有关部门继续按照原有职责分工实施监管”的要求,确保过渡期内工作不松、不断、不乱。机构调整后新组建的市场监管局迅速制定《改革过渡期间内部管理规定》等制度,开展全员业务培训,稳定过渡期间工作秩序。三是推进议案实事办理.认真抓好XX年区人大2号议案和区政府3号实事项目的办理工作。目前相关农贸市场改造提升按计划推进,完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的设备采购已基本到位,检测室提升项目正在进行,食品安全信息公示系统建设,食品检测批次和人员培训按预定计划完成。
(三)强力整治,市场环境不断净化
一是积极开展专项行动。开展食品安全百日严打行动,积极营造氛围、实施严打整治、实现难点突破。启动农贸市场现场制售食品清源行动。对重点场所和重点品种开展检查,约谈违规企业,依法查处违法行为。部分镇街结合整村拆迁、无违建村社创建、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大力开展无证无照小餐饮整治。留下工商所试点工商营业执照、食品流通许可证、餐饮服务许可证“三证联办”,方便群众办事。二是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在媒体报道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后,迅速成立专项行动小组,启动“涉事单位检查,重点单位筛查,相关行业排查”的应急处置程序。查处问题包装食品,封存问题原料,举一反三健全管理机制。三是积极整治突出问题。根据《学生饮食放心工程XX-XX三年计划》要求,对辖区219所各类学校食堂实施全覆盖的监督检查,加强建筑工地食堂的管理,强化学校饮用水质量安全监管,不间断开展水样检测。开展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排查证照不齐小餐饮(食品)店,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监管。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监管要求落实上还存在差距。一是部分职能还未调整到位。虽然当前食品安全监管格局已经得到了有效优化,但部分单位职能虽然移交而人员和技术力量并未移交,导致相应监管区域处于空白。如监管职能调整后,农业部门的监管职能新增加了农产品储运,生猪定点屠宰和私屠滥宰查处等职能,但具体的措施和保障力量并未相应到位。二是部分处置程序还未明确。如食物中毒事件原来由卫生部门牵头处理,但机构调整后,在食物中毒事件调查处置上,消费者报告电话应由谁受理,涉事人员和餐饮场所由谁调查,相关程序流程至今没有明确;又如由于职能调整,当前对餐饮许可证在发放之前的从业人员培训处于放任状态,这类必要的培训工作要不要抓,由谁主抓,用什么方法抓现在也没有明确。三是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力度还不够。尽管相关各部门在区食安委的统一指导下交流配合较为融洽,但在机构职能调整后,遇到一些程序不清、标准不明、责任难以落实、需要各部门相互配合的事务时,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统一领导和综合协调方面的力度仍显薄弱,交办的主动性和权威性仍然不够。
(二)监管人员和技术力量仍然薄弱
一是区级专业监管队伍力量不足。区食品药品稽查大队尚处于组建阶段,单位参照公务员管理审批还未通过,人员关系尚未完成编制划转,执法主体资格尚未确立,执法人员严重不足;我区至今无独立从事农业行政执法的机构和人员,面对农业违法行为,执法效率偏低,难以形成打击威慑力;区市场监管局成立后,计划区属11个镇街分别组建11个市场监管所,目前还在推进中。二是基层网络作用尚未完全发挥。区、镇街,村社三级之间虽然都层层签订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但由于区级对镇街食品安全考核细则不够明确,镇街、村社对此项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且基层食品安全管理力量绝大多数为兼职,岗位变动频繁,相应的工作责任不够明确,落实不够到位,工作还比较被动。三是检测体系还不完善。随着食品生产经营新技术的应用加快,特别是制假掺假的隐蔽性和技术化水平越来越高,原有“眼观、鼻闻、手摸”的传统监管手段已无法适应;当前我区农业、市场监管、疾控、农贸市场、农产品生产基地都各自承担检测任务,部门集中反映检测任务逐年快速增长,但是人员和经费没有相应增加;我区没有农产品专业检测机构,委托送检经费也未完全落实,且委托送检的周期在15-20天,而蔬菜、沼虾等农产品收获期短,批次多,常会出现检测报告出具时,不合格批次农产品已经销售完毕的现象。
(三)食品安全风险依然较多
一是无证经营仍是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我区城中村、待拆迁区域及部分校园周边还存在大量无证无照经营餐饮的现象,据排查资料显示,仅校园周边证照不齐的食品经营店就达700多家;城郊结合部及农村地区还存在相当数量难以取缔的无证农贸市场和小蔬菜摊点,如之江地区就有无证村办农贸市场14个,其中4个几乎是全露天的市场;有关部门虽然多次开展了查处无证无照生产经营食品的专项整治行动,但由于种种原因,效果仍不明显。二是对“低、小、散”食品生产经营户管理难的现象没有根本性转变。全区广大农产品种养殖户在小农资店、流动摊贩购买不符合规定的农药、兽药的现象仍然存在;水产养殖中农户自配饲料还较多,添加物成分难以掌握;对病死猪和甲鱼等的处理还比较随意;我区食品生产企业中,10人以下的小企业占到80%,家庭作坊式的食品生产加工经营户还大量存在,当前对这些场所监管仍存在实施难、反复多、问题集中的现象。三是网络食品经营行为成为新的监管难点。随着网络购物的兴起,利用网络从事食品经营的行为逐年增多,且很多存在虚假宣传、无证无地址的现象,对监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如近期媒体报道的翠苑街道九莲庄地下快餐“黑作坊”事件,一些无证无照小餐饮店利用网络点餐平监管漏洞,大量销售没有质量保证的快餐。
三、几点建议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顺畅有序的监管体系
一是加强对机构改革的领导。要紧紧把握这次机构调整的机遇,在认真贯彻国务院和省市指导意见,深入搞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西湖实际,注重创新,着力构建顺畅、有序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要研究细化改革的总体方案,对涉及机构重组、职能调整、人员划转的单位要从三定方案上给予重新明确职能,以适应新的工作要求。目前市场监管局机构职能已经明确,农业部门在承担新的监管职能以后,机构设置和人员安排应有明确规定。二是切实落实监管责任。监管体制调整后,监管部门要主动适应,创新方式,强化培训,落实各部门监管责任和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加强风险预警,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各项机制;要密切部门间的协作联动,按照无缝衔接的原则,建立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与市场准入管理的衔接;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与监管部门密切协作的联动机制,严密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风险。三是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充分发挥食安委食安办“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实现对各部门统一指挥,强化工作保障,落实工作经费,从体制、机制上保证食安办的协调效率和协调权威性;要畅通食品安全投诉举报渠道,完善投诉举报奖励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作用,建立健全督促生产经营者履行主体责任的长效机制;要认真总结留下市场监管所试行150平方米以下小餐饮场所工商营业执照、食品流通许可证、餐饮服务许可证“三证联办”中取得的经验,适时在全区推广;要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衔接,从严从重打击食品违法犯罪行为。
(二)强化资源配置,落实专业高效的监管保障
一是加强监管力量整合。加强对普遍存在的人员力量不足情况的对策研究,根据相关法规、政策,对核编数量没有到位的要尽快到位;工作职能划转时人员编制同步划转,做到“人随事转”;利用职能调整的契机整合各部门的人员队伍,集中专业人员,开展针对性培训,提高监管队伍的综合监管能力;原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要及时将各自掌握的食品监管档案信息资料进行整理,统一归档,确保信息资料的完整,实现信息共享,提升监管效能。二是加强基层网络建设。按照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原则,理顺镇街、村社基层监管体系,明晰基层食品安全管理(协管)职责、工作要求和考核细则,提升镇街、村社管理(协管)队伍素质,形成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网络。三是加强检测体系建设。针对目前我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不健全,检测资源分散的现象,加大统筹协调和各类资源整合力度,完善检验检测手段,充实专业技术人员,避免重复抽检,增强综合检验检测能力;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对区级不具备检测能力的产品及时送交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并给予资金上的保障;督促、指导食品生产、流通企业加强检验检测设施建设,切实把好源头安全关。
(三)强化难点治理,维护平安规范的监管秩序
一是加强对“无证无照”的监管。以农村地区、城郊结合部、校园周边为重点区域,以规模小、条件差的无证无照食品生产经营场所作为重点对象,以群众举报多、反响大的食品为重点品种,结合“三改一拆”、“美丽乡村”、“无违建”村社创建等工作,联合开展专项整治和执法检查;对因各种原因无法获证、短期内又难以取缔的无证经营户(如住宅商用、违章建筑、拆迁区块等),要有针对性地提出更加科学合理、可操作的应对措施和管理对策;将现有无法取缔、难以规范且必须保留的“无证农贸市场”、“小菜店”纳入食品抽检和日常巡查范围,指导规范其进货、销售等各个环节,加强监管;进一步规范有证农贸市场经营管理行为,突出公益性本质,增强竞争力。二是加强对“低、小、散”食品生产经营户的监管。深化食品安全示范创建活动,涉农镇街要提高对农产品生产、经营、储运、销售各环节的指导能力;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提高基地示范效果,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为主要载体,提高种养殖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加大食品安全示范镇(街道)、示范村(社区)、示范店和食品安全管理示范单位等创建工作力度,按照创建标准和要求,落实创建措施,扩大覆盖面;创新思路,发挥基层网络的作用,着力在问题发现和及时解决上下功夫,对不配合监管的生产经营户重点加强动态监督和检查,督促其自觉按照食品安全要求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三是加强对“网购食品”的监管。加强对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适应时代的变化,把网络订餐等一些新兴业态纳入管理范围,督促与食品安全相关的网络平台配合监管部门,加强对食品供应商资质和经营环境的审核、评估。同时加大对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明确更具操作性的制度和更严厉的惩处,严防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篇二 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调查报告5400字
摘要: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文化饮食多样化,食品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重中之重。特别是近几年,国内屡次出现公共食品安全事件,列如前不久出现广东米粉厂的工人不穿鞋子在满地米粉的加工厂里走来走去,这些食品安全事件次次牵动人们敏感的神经,消费者对国内食品安全的信任急剧下降,食品安全问题以致被推倒舆论的风口浪尖。针对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我进行了本次调查,对相关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调查地点:校园、图书馆
调查内容:大学生对食品安全的认知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调查目的:了解大学生对食品安全的看法
调查结果:
我选了几个比较有意义的问题且有必要研究的调查题目进行相关数据分析。
1. 您对食品安全关注吗?( )
a 关注 b 一般 c 无所谓 d 不关注这题有60%的大学生选择了b,表明大部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存在一定认识,但并不完全理解。
6.当您买到劣质的不合格产品时,您会( )a 扔掉,自认倒霉
b 找商家要求退换
c 直接联系销售厂家
d 找媒体进行曝光
e 找相关部门投诉
这题有75%的消费者选择了a,由此可见,大部分消费者在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后普遍不愿追究,那这又是为什么?下一题显然是一个很好的理由。
7.您对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后向有关部门投诉结果是否满意?( )a 满意 b 比较满意 c 一般 d 不太满意 e 很不满意这题有80%的消费者选择d,食品安全有关部门对投诉举报处理不及时,导致消费者不愿再投诉,从而降低对食品安全的意识。
分析:通过对上述三个问题的调查报告,我们可以清晰的了解到大部分调查对象对我国的食品卫生状况普遍不太满意。只有少数人对食品安全满意,绝大多数人持悲观态度,由此可见,我国食品安全仍存在问题,大家对食品安全还是没有信心。这些问题反映出来市场监管不力,市场秩序比较混乱,消费者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或者说消费者对商品没有应有的知情权。特别第六个问题深刻地映射出食品安全环节中非常薄弱的环节消费者本身。当遇到消费权益受到损坏,你会如何去维护自己的权益呢?显然绝大部分调查对象都没有选择法律途径去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而是选择忍气吞声,或者自认倒霉。这凸显的是大家对法律意识的淡薄,也说明社会消费者保护体系不够完善,消费者求助无门。 3一、 食品安全的含义
食品安全(food safety)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
食品安全的含义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
食品数量安全:即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生产民族基本生存所需的膳食需要。要求人们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生存生活所需要的基本食品。 第二层食品质量安全:指提供的食品在营养,卫生方面满足和保障人群的健康需要,食品质量安全涉及食物的污染、是否有毒,添加剂是否违规超标、标签是否规范等问题,需要在食品受到污染界限之前采取措施,预防食品的污染和遭遇主要危害因素侵袭。 第三层食品可持续安全:这是从发展角度要求食品的获取需要注重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
二、 近年来国内的食品安全现状
食品安全问题如今已经频繁地挑动民众容忍度的底线,同时也给民众上了一堂堂生动的化学课:
从大米里,我们认识了石蜡;从火腿里,我们认识了敌敌畏;从咸鸭蛋、辣椒酱里,我们认识了苏丹红;从火锅里,我们认识了福尔马林;从牛奶里,我们认识了三聚氰胺。就在稍早前“吃老酸奶和果冻等于吃破皮鞋”的争议还没平息,如今又爆出药用胶囊事件再陷工业明胶_,让人无言以对。中国的食品和药品安全问题究竟怎么了?谁该为此而深刻反醒? 谁该为药品和食品安全问题负责?
首先,我们从历次屡见不鲜的染色馒头、陈馅月饼、问题奶粉、地沟油的报道来看,那些从事着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生产的人,既不会因为作恶而良心受到遣责,也不怕被抓了而受到惩罚。为了压低成本,多赚快钱,他们把人类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底线抛在脑后,他们在人性的黑洞中越陷越深,为一已之私利,不惜以别人的生命健康为代价,把伤天害理的黑色产业越做越大。如今生产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已是业内人士皆知的秘密,只是偶尔被媒体曝光而已。长此以往,不仅是中国人的生命健康受到严重损害,而且会造成社会的价值观受到严重的扭曲。
再次,监管部门为何失职失责到这种程度?黑心商家固然可恶,但是监管不力也难逃重责。这些年来,食品安全和医药安全问题发生得还少吗?而即使被媒体曝光后,主要当事人也没见到受到什么处罚,如三鹿奶粉事件,只是煞有介事免了几个小喽,可一转眼他们都又悄然复出,有的还升了官,如果监管部门不作为或少作为,不把好食品和药品的安全关,民众只能徒唤奈何。更有疯刺意味的是:即将出征伦敦奥运会的中国健儿被告知,只能吃食堂特供食品,不要去外面饭店吃饭,怕因食品安全问题影响健儿们的身体,进而影响奥运比赛成绩。
商业和农业的发展满足了社会对食品及原料量的需求,同时消费者对自身健康关注的加强,也映射在了对食品安全要求的更加严格上。近年来一连串严重威胁食品安全的事件,一件比一件牵涉面广,一件比一件触目惊心。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等等,已经倡导了多年,也呼喊了多年,但是问题食品却连连作乱,愈演愈烈,难道“绿色”、“无公害”、“有机”只是忽悠民众的概念幌子? 在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早上起来喝一杯三聚氰胺毒牛奶,来两根地沟油炸的洗衣粉油条,吃两个硫磺熏的毒馒头,夹着一根瘦肉精猪肉火腿,切一个苏丹红咸鸭蛋,来两口膨化粉做的面包,中午买条避孕药鱼,尿素豆芽,膨大西红柿,石膏豆腐,毒生姜,再买点牛肉膏牛肉炖点膨大西红柿,开瓶甲醇勾兑酒,吃个增白剂加硫磺馒头。”这个戏谑味儿十足段子形象的描述了近年来我国的公共食品安全事件。我们吃惊的是,问题食品已经渗入的范围竟如此之大;我们担忧的是,到底还有什么是可以放心食用的。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取代了计划经济体制,人们一下子被面前过热的经济形势冲昏了头脑,个个摩拳擦掌,纷纷涌入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黑心商贩、企业一味地追求利润化完全不顾他人的利益,昧着良心去钻法律空子,甚至采取欺诈行为,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主要表现为见利忘义、掺假、滥用添加剂,甚至用工业原料生产假冒伪劣食品。所以地沟油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并不是偶然的,因为当代社会已经严重缺乏诚信道德,尤其是食品行业,无论是像三鹿那样的大企业,还是如地沟油加工点那样的小作坊,它们都是为了追逐利益而不顾消费者的死活,他们连婴幼儿都不放过,这样的商人难道还有人性道德吗?
三、 对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思考:
(一) 诚信道德的缺失
诚信道德虽然是我们的传统商业道德,但屡屡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使我们正面临着诚信道德的危机,它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正常生活和经济的有序发展。一直以来,在传统的诚信道德教育中,我们单纯的把诚信道德教育上升到精神层面,使其理论化、简单化,因而忽视了每一个人要对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负责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但诚信道德建设始终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缺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信道德体系。因而,无论是个人,还是各级企业,都不甚明白他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具有什么样的诚信道德准则。没有完善的诚信道德标准,缺乏强烈的诚信道德意识,他们必然会失去行为的规范,做出一些违背诚信道德的事来。
(二) 法制不健全、执法不严
与西方一些国家相比,我国的法律法规还不太健全。近些年来,虽然我国在市场经济立法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是还不够具体和完善,特别是对于社会诚信道德方面的打击、惩处力度不够,使得失信者钻了空子,敢于违法。另一方面,执法人员“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个别地方、个别部门为了自身的利益和面子,对查出的有问题的食品大开便门。他们的放纵使得法律的强制力和约束力在市场交易中无从表现,这对那些失信者来说形成了一种变相的鼓励,更加促使他们为所欲为。这是对法律尊严的严重藐视。
(三) 质量安全体系不完善
食品安全与否,必须进行标准量化,并且按标准强制执行。我国食品检测设备虽然多,但大多为小型和常规设备,自动化和精密度较低,大都还处在20世纪70、80年代的水平,仪器设备和检验能力与国外同类质检机构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有资料描述:“中国食品安全标准目前采用国际标准的比例仅为23%,而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英法德国家农业出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已达到80%以上”,所以国家必须加强质量安全体系的建设。
四、 确保食品安全的措施
(一) 加强诚信道德教育
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有名的晋商更是诚信的典范。加强诚信道德教育非常重要,尤其是在食品安全问题上。诚信道德教育必须从孩子抓起、从企业的个人抓起、从政府官员抓起。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诚信是经济发展的基石。企业管理者应对员工定期进行诚信道德教育,开展一些诚信道德评比活动,鼓励诚实,奖励诚信,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诚信道德氛围。政府官员的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础和源头,是进行社会诚信道德教育的关键,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深受老百姓的关注。因此,加强诚信道德教育,政府官员必须率先示范,起模范带头作用。
(二) 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首先,监管部门应当督促企业依法依规生产安 6全食品,同时对生产、销售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通过提高违法成本的手段达到震慑违法的目的,以维护法律的尊严,从而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其次,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监管队伍,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只有队伍建设到位,才能做好监管工作。再次,要强化责任追究。责任追究是保证监管到位的有效手段,不作为以及乱作为都要依法依规进行责任追究,因失职、渎职行为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直至刑事责任。但在已经形成责任追究机制的氛围下,还应该形成必要的激励机制,这样更有利于团队的稳定发展,才能保证团队的高效率运行。
(三) 完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设
要确保食品质量应做好以下几点:强化地方政府负总责的责任;完善综合协调体系机制,在行政层面步调一致;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体系建设,统一监测内容和评估结果;加强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统一制定发布标准;加强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强化组织查处;加强食品安全信息工作,推动信息共享和统一发布;继续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综合治理;完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四) 必须强化舆论和社会监督作用
食品生产点多面广,监管难度大,单靠监管部门一己之力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因此,必须依靠舆论和社会监督的力量齐抓共管。
一是强化舆论监督。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媒体的监督对确保食品安全行之有效。新闻媒体信息来源广泛,能及时发现许多监管部门没有发现的问题。但由于食品安全问题专业性强,新闻记者对此了解不一定全面,因此要正确引导媒体正常的舆论监督,避免过度炒作,特别是避免随意使用“有毒、致癌”等字眼,造成不必要的社会恐慌。
二是积极受理消费投诉。消费者投诉是发现问题的有效渠道,对许多质量安全问题,消费者往往是第一发现人,如阜阳奶粉事件中,如果接到“大头娃娃”投诉的工作人员工作认真一点,处置更恰当一些,这起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的危害就可能小得多。因此,作为监管部门应当积极处理消费者投诉,对消费者投诉的内容及时分析和整理,对投诉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置,避免造成更大的食品安全事故。 三是强化行业协会的作用。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对于食品中存在的问题,同行业的企业情况最清楚,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强化行业内部监管,避免行业“潜规则”的出现。
五、大力宣扬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1)政府部门应该加强社会主义道德、诚信、公德的宣传教育,加强社会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的建设,形成诚实、诚信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并且做好对企业行为的监督,确保企业的商业活动符合法律规定,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
(2)利用一切新闻媒体加大食品安全重要性的宣传,强化人们对食品卫生的安全意识,教育人们爱好环境、珍惜生命,提高全民素质。
(3)就个人、个体而言,应以生命利益出发,自觉提高食品安全意识,积极发现和举报企业的非法行为,充分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六、对消费者的建议:
(1)建议广大消费者在购买食物时要检查生产日期、生产厂家、保质期等基本说明。
(2)当遇到被欺诈、购买了不合格产品等情况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和新闻媒体来揭发不法商贩,从而维护自身利益。
(3)建议购买有国家食品安检合格标志的食品,不贪图小便宜而购买一些廉价的劣质食品。
(4)一经发现制假售假的违法行为,要及时上报,联合政府的力量对其进行制止和清除。
(5)要掌握一些有关食品安全的知识。
最后,作为大学生首先要自身通过学习食品安全知识手册 《食品安全应急指南》、《食品安全知识读本》等书籍多了解国家对食品安全出台的一些政策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宣传,可以以志愿者的身份与当地食品药品质量监督局组织一些活动,发放宣传页。通过义务宣传让广大群众多了解国家对于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因为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体制离不开全民的共同参与的。大学生在宣传活动中得到了锻炼,享受团队协作的乐趣, 更重要的是为大众普及了食品安全知识,提高了自身的保健意识,同时也促进国家食品安全防治事业的发展,以实际行动参与绿色中国的建设。
篇三 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8450字
为继续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积极响应学院号召,以“全民健康、城乡和谐、志愿奉献”为主题,围绕为奥运志愿服务、构建和谐社会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继续推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在院团委的支持与帮助下,我院社团联合会自行成立“食品营养与质量安全小组”对沧州市青县数家食品企业进行了参观走访与学习,对列车乘客、企业职工、城乡居民等共计300多人进行了调查,调查主要围绕当前食品营养健康和质量安全状况展开,附带与人们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的两项小调查,即对吸烟人群的调查以了解目前我国局部地区烟民吸烟状况,对吃烧烤人群的调查以了解人们对烧烤食品的认知度。为期三天的调查表明,消费者食品营养与安全意识及食品流通领域的交易环境、物流设施、市场管理、检测手段等方面有所进步,但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局部烟民数量仍占有一定的比例,状况不容乐观。对烧烤食品这一并不陌生的事物的认识有待加强。
一、城区居民绿色消费意识明显增强,农村居民消费观念有待转变
城区消费者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大部分消费者愿意为保障食品安全和提高食品健康营养价值支付少量的额外费用。据调查,城区消费者中特别关注食品营养与安全的占69%,不关注食品安全的仅占不到10%,购买食品时他们首选质量,宁可多花点钱也要选择质量好一点的食品,通常在大型超市和商场购买食品,80%以上的消费者认为超市食品安全状况好于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这与高收入和中等收入阶层的城区居民消费水平是基本相符的。
而处于低收入阶层的农村消费者购买食品的价值取向主要是“价格优先”和“实惠”。据调查,农村消费者中,购买食品的主要地点是集市和附近的小卖部,而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抱有“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种玩笑似的传统观念。他们当中只有5%的人认识绿色食品的标志,只有17%的人认识质量安全的标志。一位农村退休老教师一言道出了心声,他说现在农村居民在“吃”这一点上主要有两点表现。一种是纯粹为了吃饱,特别是在农忙季节劳作一天回到家里生水冷饭一凑合也就是一天,哪有精力和意识去关心饮食的营养健康与安全问题,即使在平时也很少花钱买一些瓜果蔬菜之类的东西,就更不用说那些鸡鸭鱼肉蛋奶等营养品了,通常是自家菜园里种点农产品甚至有的还拿到集市上去卖;还有一种就是为了略微吃好一点,但仍然以“价格优先”为前提,通常在集市上和小卖部里花点钱给小孩儿和老人买点营养品以表爱心和孝心,图的也是实惠,虽然他们有一定的食品营养与安全意识,但这种意识还不是很强,还完全保护不了自己。比如,当问及“如果你购买到过期变质食品时会怎么处理?”的问题时,90%以上的人选择扔掉忍气吞声,没有人选择投诉。
从这一点城乡差距就可看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不和谐因素,努力缩小城乡差距、打造城乡和谐势在必行。
二、群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度有所提高,关注点不断增加
虽然目前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总体上还不是特别高,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正逐渐为广大群众所重视。
群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度在提高。从调查来看,当前消费者主要通过电视、报纸、电台的曝光来关注食品营养与安全事件,有的已扩展到互联网。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度和要求从未像今天这样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食用的产品是否安全,是否影响健康以至是否会造成对生命的威胁都成了老百姓的热门话题。调查中一位蹬三轮的大叔说他每天都从报纸上关注这方面的信息,而且现在好多的“三无”产品他都不敢吃。可见,居民对食品安全事件主要通过媒体了解,还有就是通过亲友及其他途径了解,比如,“苏丹红”、“瘦肉精”、“多宝鱼”等食品安全事件,居民基本都知道。而且一半以上的人声称食品广告对他们是有影响的.因此,继续保持和加强媒体对食品营养与安全事件的报道和宣传力度是很有必要的。
群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点在增多。首先是如何才能买到放心的食品。随着群众消费观念越来越理性,对食品安全也越来越重视。消费者非常关心食品的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品牌、质量标志、成分和营养等,尤其是食品是否含有色素、添加剂、__剂和有毒有害。从调查情况来看,被调查者绝大多数认为一些信誉好、规模大的商场和超市的食品比较安全,个体小摊点的面包、牛奶、糖果、糕点及无包装的粮食制品存在过期、霉变、以劣充优的现象。95%以上的居民均表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到信誉较好的超市、商家购买食品,在选购食品时,都非常关注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其次是如果买到伪劣、变质有毒的食品如何才能迅速的维权。在调查中,部分消费者对食品食用后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是最关心、最关注的。大部分群众对食品安全偶发事件,实感无奈。怎样消除食品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让消费者放心购物,更是居民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买到伪劣、变质有毒的食品后,怎样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有效的维权,怎样投诉,向谁投诉、投诉后怎样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切实得到利益补偿,消费者都十分关注。
群众已经认识到的不安全食品主要有:注水猪肉;农药残留较多的蔬菜水果;市场上的假酒、假饮料、假油、假米、假调料;对人有致癌危险的商品;经过现代技术加工的膨化食品、方便面、果冻和很多零食;抗生素、色素残留超标的食品;各种过期的、__剂、添加剂含量超高的食品;没有保鲜措施的贮藏品,不卫生的散装食品等等。
三、城乡食品流通领域的交易环境、物流设施等产生新的变化,食品安全管理监督和市场管理机制有待加强
在农村,现在出现了一大批小型自由集贸市场,那些小摊位的货主定时定期到村里摆摊,为农村食品交易环境注入了新的元素。一些初具规模的代销点货架上的食品种类也越来越多,这在给居民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食品安全监管和市场管理带来了困难。卫生防疫部门对经营生鲜的超市、农贸市场和批发市场进行抽样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在新闻媒体上公示。但据消费者称,有些工作纯属走形式并未真正起效。试想本身就不是很健全的“治理之手”怎么能够深入到那些农村死角中不规范的小摊小店里呢?
由于农村居民收入远远低于城区,农村市场对低价食品有着很大需求,购买渠道主要是自由市场和小卖部。加之农村执法力量十分薄弱,市场监管严重缺位,农民购买食品既不查验相关证照,又不索要销售发票,致使一些“三无”食品、过期不合格食品以及被城市市场拒之门外的食品流向农村市场。调查显示,农村市场经销的食品中多为自产自销,来源于流动摊贩;糕点、熟食、干果、酒等散装食品所占比例很高;部分包装食品没有标明保质期;店主对过期食品选择降价销售。种种此类,都要求我们的监管部门在农村食品交易环境日益复杂化的进程中切实做到为百姓健康负责,为人民谋福,努力打造城乡和谐。
四、食品安全管理存在众多问题,腐败现象时有发生
食品安全是直接关系人民健康,维持市场稳定的重要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我国正处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时期,当前国内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暴露出我国食品管理监督严重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增大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忧虑和担心,使消费者对政府、企业、经营者产生信誉危机,这不得不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被调查的居民和食品生产厂家大多认为有关食品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这样就造成政府做的不够好、执法不力、管理不严、执法监管时松时紧、无规范性、坚持性。执行制度时不是一种监督执行的过程,而是一种履行手续的过场。对大企业、大超市尚且如此,更何况对一些农贸市场、小型的零售摊点和小作坊了。这就导致无论是从卫生状况还是产品质量上都存在极大问题,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更有甚者,在违法生产者和经营者因谋取暴利而造成食品问题时,相关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却滋生了腐败因素。一位接受调查的大叔气愤的说,买种时明明要的是红萝卜,而种出来的却是青萝卜,在经销者和相关检测部门一顿酒饭之后,得出的结论是种子没有问题。还有一位村长更是抱着愤世疾俗的态度说我们搞这项活动没用,声称那些生产者和销售者弄虚作假欺骗群众,而政府的制度却丝毫不起作用,甚至还进行庇护,老百姓投诉与他打官司值不得,即便真的打官司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老百姓。一直到我们离开他还是对我们说我们的宣传工作是徒劳的。可见有一部分居民的确对政府、企业、经营者产生了信誉危机。
由此不禁使我们联想到中国食品在世界上的信誉问题。日本《读卖新报》7月25日报道:恢复中国食品信誉任重而道远,重塑中国食品形象关键在铲除腐败。中国现在想拼命地挽回一落千丈的食品信誉,为此动员了行政、司法和宣传等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然而“金钱本位主义”在中国的食品领域根深蒂固,中国恢复食品信誉任重而道远。中国现有大小共计约50万食品加工业者,“只要有钱赚什么都敢干”的企业不在少数。现在,与其说是中国食品的质量问题倒不如说是中国那种不顾他人性命的生产现状给世界造成了巨大冲击。严重贪污腐化的前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于7月10日上午在北京枪决。虽然他坦白了违法的事实并返还了一部分赃款,但法院仍然没有从轻量刑,当天上午,就在北京,中国举行记者招待会表示了重拳打击食品安全问题的决心。
今年上半年,中国工商部门共查处食品安全事件3.44万起,捣毁黑窝点3191个,中国政府还宣布要在__年之前将问题较多的小作坊减少一半,将容易滋生腐败的新药注册方式改革一新。
在对外宣传上中国政府也可谓费尽心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李长江7月20日强调:“今年上半年对美国和日本出口的中国食品检测合格率分别为99.1%和99.8%。
食品加工者道德沦丧不顾消费者权益甚至性命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从生产第一线到高级官员那根深蒂固的腐败。不从根本上铲除腐败,食品威胁的根也难断。
从这篇报道来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确实给中国食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也使中国食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五、食品企业状况不是很乐观,民营企业生产状况参差不齐,个别企业光景不佳
调查第一天我们打算首先走访参观位于沧州市青县县城内的河北小洋人生物乳业有限公司。据悉,河北小洋人生物乳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乳制品饮料开发为主,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民营集团企业。__年, 河北小洋人生物乳业有限公司第一次入选“福布斯中国潜力100榜”,排名第38位,__年排名第39位。如今,小洋人生物乳业经过5次改造扩建,小洋人集团拥有员工2500多名,固定资产达3.6亿元,产值8亿元,产品形成了酸奶系列、鲜果乳休闲乳品系列、妙恋乳酸菌饮品系列、可吸果冻系列等8大系列,40多个品种,__年将达到12大系列100多个品种。就是这样一个被大家公认的优质品牌企业最近也因污染问题而被媒体曝光,被相关部门责令整改。当地居民也就该事件议论纷纷,造成了极大反响。而在我们还有老师的多次要求下,该公司还是不同意我们对其进行参观学习,原因是企业内部正在进行整改,相关负责人又外出考察,实在不便对我们的实践小分队进行接待和安排。
之后,我们又对青县境内的河北沧州弘方乳业有限公司、河北沧州奥特曼食品有限公司、河北东方神牛生物乳业有限公司进行了走访。三家企业都位于104国道附近,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利。而只有河北东方神牛生物乳业有限公司一家公司正在进行生产,其它两家公司都处于停产阶段。据公司保卫人员透露,这种小规模生产厂家属定单批量生产,没有订购需求便没有生产任务,而且企业已长时间没有进行生产工作,大部分职工都在家待命,职工数量只有几十人,多的也不过百余人,而且多为当地居民,高学历技术工人比例甚少。据附近的一家餐厅老板说,今年这些企业普遍不景气,年生产能力不高,就连小洋人公司也受污染问题困扰,举步为艰。
造成民营企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企业规模小,专业职工数量少,生产设备落后,企业环境卫生质量不高,不能打出自己的优势品牌,加之管理不善,使企业信誉度和知名度不高,缺乏后续发展的潜力和动力。而一些新兴的小型企业,凭借其先进的生产设备,优良的生产环境,科学严谨的企业管理制度和系统特色的企业文化却走在了食品行业的前列。
六、由实践而得出的几点建议
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和相关法律法规,要让胆敢以身试法者有所“畏惧”。无论是大小品牌还是大小企业,一经查处,严惩不贷。全力避免一切腐败现象的发生与发展,逐步消除政府、企业、经营者及检测者的信誉危机。尤其要加大对农村食品安全的保障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努力打造城乡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形式多样化。调查显示,以前接受过有关食品营养与质量安全方面知识的宣传与调查的人少之又少只占6%,绝大多数人认为我们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是很有必要的,声称通过我们的宣讲和宣传资料的发放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很多以前没有接触到的知识,还要求我们平时多开展一些类似的活动,只有5%的人认为不必要,8%的人认为无所谓。因此,除了对一些不法生产经营者介入监督和曝光外,新闻媒体还应多做些增强人们健康消费意识的宣传教育,提倡健康消费,不盲目贪便宜。告诉消费者怎样来区别食品是否安全,一旦遇到假冒伪劣产品,该怎样进行举报,怎样为自己维权。
加大投入,引进高素质人才,尽快完善食品生产与质量检测体系。食品生产与质量检测体系的完善有利于协调各部门职能和统一食品安全标准。为提高食品的生产质量、增强食品监测的权威性和准确性,应当从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加大投入,逐步扩大其覆盖面。特别是地方民营企业和监测部门,更应加强与各大高校的联系多引进技术人才,为此我们在调查问卷的背面同时印有我们学院和食品工程系的简介,以供社会人士参考。
多听取相关代表和广大老百姓的意见和建议。民以食为天,各部门要把食品安全工作置于高度重视的位置,多听听老百姓的心声,多对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一些真正有益的反馈,让老百姓买到放心食品。
七、大学生暑期社会社会实践活动意义重大,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这支庞大的队伍中来
我们通过大学学习后,要想尽快的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要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社会位置,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锻炼意志和毅力,为适应以后的工作做一定的准备。
抓住有利时机参与各种形式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国家、学校和社会提供的难得机会,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统一起来,自觉走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努力缩小成长与社会需要之间的距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去见世面,长才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了解国情。我们出生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成长在邓小平理论不断发展的年代,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单从课堂上是难以得到的。因此我们必须走向社会,深入农村,了解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的现状,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才能真正在实践中深化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深化对改革开放的理解。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体察民情。淳厚民情和朴素民风中的情感滋养,贫困农民脸上的愁容和他们对知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所激发的力量,勤劳朴实的乡亲们对大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还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变化都是我们难以从校园和书本上获得的。走出象牙之塔,容入坚实的土地,贴近农民的心,才能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艰辛,收获的喜悦,才能体会到今天我们舒适的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增长才干。实践中通过对企业的参观走访与学习,加深了对本学科专业的理解;在与公司负责人直接对话了解公司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的过程中,学到了不少做人做事的道理;在与当地居民的多次热情交谈中,提高了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陌生环境的能力。社会实践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提高,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实践已充分证明,社会实践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从与人民群众的广泛接触、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体验,从无数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使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感得到增强。在实践中,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提高了认识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真诚的希望更多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到这支光荣而庞大的实践队伍中来。
八、与人们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的两项调查
在完成食品营养与质量安全调查这项主要任务的同时,我们对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吸烟与吃烧烤两种社会现象展开了相关调查。
据权威调查资料显示,无论我们是否以此为荣,中国毫无疑问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烟草生产国与消费国,雄踞八项指标的“世界第一”:烤烟种植面积、烤烟产量、烤烟增长速度、卷烟产销量、卷烟增长速度、吸烟人数、吸烟人数增加数量、与烟税增长速度。目前我国约3.5亿的烟民比烟草起源地美国的总人口还要多,我们的烟民每年约消耗全球1/3的卷烟。
姑且抛开权威调查机构的结论不说,单就我们在火车上的一项百余人的小范围调查就足以引发人们深深的思考。虽然调查区域性强、覆盖面小、结构分布不均衡,但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若干问题。首先,高达64%的吸烟率超乎想象,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7.6%,这说明吸烟状况具有明显的区域聚集性。其次,接受调查者年龄85%集中在40岁以下,而且有未成年者吸烟现象,这说明吸烟者的年龄结构越来越接近“下坡路”。再次,调查数据显示烟民平均吸食量为每日11支,高学历烟民吸食量较普通烟民要低,特别是高学历的女性,吸烟率和吸食量又明显低于男性。这说明教育程度与吸烟率、吸烟量显著相关,学历越高者,吸烟率和吸食量两个指标都越低。另外,所有接受调查者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家人反对其吸烟的占76%,极力反对青少年吸烟的占62%,令人意外的是竟有10%的人对青少年吸烟抱有支持的态度。还有,大约一半的人有过戒烟经历,其中戒烟四次以上的就占6%,且戒烟成功率极低。总之,从调查结果来看,局部烟民状况仍不容乐观。
另一项调查的结果显示,忠诚于烧烤食品而又对其了解不多的也大有人在。喜欢吃烧烤的人占76%,当问及是否知道吃烧烤对身体健康有害时,63%的人了解一点,16%的人不知道,只有19%的人比较清楚。接近一半的人不知道烧烤食品的营养价值,大部分人选择肉类进行烧烤,而很少选择海鲜、蔬菜和水果。吃烧烤的地点多集中在饭店和小摊上。
从以上调查数据可粗略看出烧烤领域所呈现的一些特点。
烧烤食品爱好者的广泛性。多数人喜欢烧烤食品的独特风味以及多人共餐时的特殊情调。某些人群确实对烧烤食品情有独钟。
对烧烤食品认识的盲目性。肉类本身的营养价值是很高的,肉里含有身体必需的氨基酸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肉蛋白质中含有半胱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等多种氨基酸,而肉中维生素b1、b2、b6、烟酸、叶酸等营养成分含量也相当高。同时,肉类在烤炉上烧烤,维生素和氨基酸遭到破坏,蛋白质发生变性,严重影响这些营养的摄入,减少了蛋白质的利用率。肉类中的核酸在“梅拉德”反应中,与大多数氨基酸在加热分解时产生基因突变物质,这些基因突变物质可能会导致癌症的发生。烧烤食物外焦里嫩,有的肉里面还没有熟透,若是不合格的肉,食用者可能会感染上寄生虫,埋下隐患。而多数人对这些知识知之甚少,更不懂得选择形式多样的烧烤食品,具有明显的盲目性。
对烧烤食品外部环境的依赖性。为了方便,多数人选择在饭店和小摊上吃烧烤,很少自己在家动手烤制,而这些地方由于利益驱使,很可能不注意烧烤材料的质量,常常以次充好,而且烤制技术也不过关,往往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埋下隐患。因此,建议喜欢吃烧烤的朋友自己动手,降低对外部烧烤的依赖性。
有意思的是,虽然烧烤食品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危害,但一半以上的人对青少年吃烧烤持可以接受的态度,明显有异于对青少年吸烟的态度。而世界卫生组织经过3年的研究,评选并公布了六种最健康食品和十大垃圾食品,称吃烧烤等同于吸烟的毒性。美国一家研究中心的报告说,吃一个烤鸡腿就等同于吸60支香烟的毒性。而被调查者中知道这一结论的寥寥无几。由此可见,人们对这一并不陌生的事物认识还有待加强。
鉴于以上两种情况现提出几点建议,首先,加大吸烟有害健康的公益宣传力度,让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低龄少年认识到吸烟的危害性以及吸烟后再戒烟的难度。正确认识吸烟所带来的影响,端正对周围人群特别是自家人及亲友吸烟的态度,努力做到不吸或少吸烟,为自己及他人的健康着想。理性的审视中国烟草业的发展,在创造财富的同时莫忘国民的健康。其次,加深对烧烤食品的了解程度,合理适度的选择烧烤食品,有选择性的向无烟无毒形式多样化的健康烧烤食品发展。
篇四 食品安全问题调查报告2500字
食品安全问题调查报告
“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为生存的基本物质,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必需品。在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食物,为了生存,我们离不开食品。而正因为食品市场的巨大潜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几年来我国的食品加工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食品工业一跃成为我国的一大产业,各种新式食品层出不穷。
与此同时,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增加,频频出现的重大食品安全问题,一次次地伤害了民众的生命健康,也一次次地损坏了公众对食品市场的信心。这严重制约了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更对我国的食品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因此,如何保障食品安全问题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
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发出调查问卷25份,实际收回25份,调查人数为100人,回收率100% 。
调查对象:__医学院20__级学生
调查内容及调查结果:
1. 请问你平常比较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有哪些方面?(多选)
a.食品中药物残留超标 (76%) b.食品中违规使用添加剂 (93%)
c.非食用原料加工食品 (73%) d.生产与存储过程中的卫生状况(61%) e.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 (20%) f.激素问题(28%)
g.相关检验证明(25%)
2.选购食品时关心:
a.价格(17%) b.品牌、生产家及厂址 (27%) c.生产日期、保质期、有效期(56%)
3.对当前食品安全形势的看法:
a.问题太多,令人失望 (86%) b.形势向好发展( 0%) c.有些问题,但可以解决(14%) d.问题不大,无所谓(0%)
4.你所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有:
a.包装不合格(21%) b.虚假或错误标签标识(36%) c.三无产品 (39%) d.无产品图案(3%) e.其他(1%)
5.是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a.非常关注(60%) b.一般(35%) c.从不关注(5%) d.无所谓(0%)
6.从什么渠道获得辨别问题商品的方法?
a.电视媒体(78%) b.政府公共教育(12.5%) c.杂志、报刊等(9%)
d.亲人朋友等(0.5%)
7.你认为政府该如何减少食品问题的发生?
a.提高市民的食品安全意识(14%) b.加强对商家产品抽查、监控(35%) c.严格处理食品安全的问题(32%) d.严格限制食品行业的准入资格(19%)
8.你认为出现那么多食品安全问题最大责任在于谁?
a.食监局(47%) b.公司厂家(47%) c.群众(6%)
9.目前,最令你感到不安全的是哪类食品?(多选)
a.奶、豆制品(36%) b.海鲜(42%) c.腌制品(78%) d.速食、膨化食品(69%) e.蔬菜水果(22%) f.饮料(41%)
10.是否会有想吃而却不敢吃的现象?
a.有(77%) b.没有(23%)
11.是否关注相关食品安全的新闻?
a.经常(48%) b.偶尔(44.6%) c.很少(7%) d.从不(0.4%)
调查分析:
在上述调查数据中我们可以知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愈来愈关注,绝大数人都会关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现在食品安全的各种各样问题,已到了相当严峻的程度,令大部分市民失望。电视媒体的揭露成为打击问题食品的重要工具。人们对食品进行选择时更多的是食品本身的安全问题,而不会去进行盲目采购。大多数人认为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责任在于食监局的监督不力与商家自身不自觉。
调查总结:
商家 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事件中,不法产商及商人是最大的驱动者。这暴露了这些不法分子的不诚信及只为谋取私利等不道德行为。若要控制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则须先把这些不法分子的道德拉入正途。每位经营者在从事经营前应签订诚信规则以一种硬手段的方式要求自己不出售有问题产品,更为甚者,经营者需将每位顾客当成自己的家人那样珍惜,而不是只把盈利放在眼中,只顾吸取顾客的金钱,而将他人的生命安全及健康置之度外,倘若他们制造或出售的问题商品回流到他们家人的手中,当事故发生后,他们会有如消费者般经历的万分痛苦。
这循环的道理及弊处,相信每位商人都懂,因此,他们都应该将这把警惕量尺放在自己心中以时刻提醒着自己。当食品安全问题不再发生时,这一切就变得两全其美,消费者买得值,吃得安心,商家得到更多信任,更多顾客,更多利润。
政府 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政府及其其他机关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他们是为了给人民谋取利益,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存在的。
因此,只有政府把食品安全问题放在高度重视的位置上,且各职人员明确职务,尽职尽责,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努力协调好各有关部门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要加强监管工作,提高食品监管的准确性及增强食品监管的权威性。
对于那些不作为或乱作为的人员要严肃处理,同时也要听听百姓们的声音,对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多进行一些真正有益的反馈,要积极宣传及传播食品科普知识,使大家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我们该如何处理解决,也要开展一些食品安全教育活动,使食品安全意识能更深入民心。只有这样做,才有可能更好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当然,作为国家强硬的手段及体现公民权利的法律,那是不可缺的,为的就是能够通过这强硬的手段将那因一己私利而谋取暴利而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违法生产者和经营者得以绳之于法,并且打击那些欲违法犯罪的犯罪分子和在执法过程中的腐败官员,才可让那些食品安全问题远离咱们的生活圈。
唯有政府及其人员与法律相辅相成,才能使执行制度真正的履行而不是一种监督执行的过程,才能使政府做得更好、执法更有力、管理更严,食品安全问题才更少。
而人的观念也是影响此类问题的一大因素,因此当人们观念意识更高时,政府及法律更好地运作时,食品安全问题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才会越来越少。
消费者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严峻化,以食为天的我们对问题食品的恐惧也逐步加深,对厂商的信任度也江河日下,甚至发展到对众多的食品都出现不敢吃、不敢买的程度。
同时我们也希望食监局能加大对问题食品打击的力度,与厂商能够用良心与信用去制造商品。因为从调查中看出,我们对食监局抱有很高的期望,但却总有失望的情况,对于厂商我们尽是痛斥他们对食品对人民生命安全的不负责。所以广大的消费者都希望食监局与厂商能归还一个既安全又有保障的食品市场给我们。
除了对食监局与厂商的期望,我们消费者也应该加强对问题食品的辨别能力,多关注食品方面的新闻,了解多一些食品添加剂的限量及其作用与副作用。进而从自身的知识层面上减少对问题商品的购买,同时也减少了问题商品的销售。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配合食监局的整理,遇到问题商品时尽快举报,以尽早扼杀问题商品的进一步泛滥。
总而言之,我们消费者不但要加强自我对问题食品的防范意识,而且还要配合食监局的治理方案。
19位用户关注
37位用户关注
19位用户关注
94位用户关注
21位用户关注
98位用户关注
83位用户关注
22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