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社区文化调查报告2300字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与梅陇文化馆资源共享)作为社区精神文明创建、社区文化建设和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主阵地之一,在创建和谐文化、共建社区文化、构建学习型社区的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概况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是与梅陇文化馆资源共享的社区公共文化馆。该馆系东上海国际文化影视集团下属(原市委宣传部下属)的公共文化馆,与街道于年初几乎同步成立后,一直与社区保持着紧密型合作共建、资源共享的良好关系。年被列入市府实事项目首批20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改扩建工程并首批通过达标;当年12月28日社区与梅陇文化馆双方正式签约,挂牌社区文化中心。双方合作紧密,配合默契,在日常运行管理、开展群文、创建活动和机制创新架构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设施建设
年改扩建后的社区文化中心面积达8000余平方米,其中用于文化活动的面积达6000余平方米,设有图书馆、影剧院、评弹书场、排练厅、教室、老年茶室、乒乓房等20多种功能的活动设施和项目;有面积各为近80平方米的电子阅览室和200平方米的多媒体教室:前者可让居民通过数字图书馆、视频点播等享受科技和文化盛宴,具有强大的信息服务功能,也为未成年人健康上网提供绿色通道;后者则配有标准音响灯光电脑和投影仪,适合举办各类文化、科普等社教类讲座和报告会,也可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电子阅览及教学。而两个楼面计400余平方米的展示大厅,是展示各类社区文化艺术作品和成果的平台;另外,年下半年街道又在位于梅陇三村内的街道社区学校内设分中心,建造成使用面积达200平方米的社区信息苑,内设有多功能演播厅、培训室、电子政务区、游戏区四大功能区域。
2、经费投入
社区文化中心改扩建投资近450万元(其中街道斥资95万元);社区信息苑建设又斥资90万元(其中市、区、街道各投入30万元),建设经费投入近550万元;每年用于社区公益文化的日常运行和管理经费(包括固定资产折旧)近200万元,其中以梅陇文化馆以房养文的经费开支为主,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包括图书馆购书款等)的开支10余万费用由街道支付。
3、人员配置
街道配置了专兼职人员从事社区文化中心工作,由梅陇文化馆馆长任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名誉主任,由街道社会发展科科长兼任社区文化中心主任,由梅陇文化馆群文部主任兼任中心副主任,梅陇文化馆群文部和图书馆的全体管理人员任文化活动中心的工作人员。以后还将成立文化活动中心指导和管理委员会,进一步开放人员构成,强化人员配备,优化人员配置,吸纳社会文化指导员、地区单位、居民区、两新组织和文体团队代表等人员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和管理。
4、运行管理
(1)日常运作:以梅陇文化馆自主自行独立管理为基本模式。街道除每年给予图书馆固定的购书款外,也在人、财、物上通过共同组织和开展群文活动、租赁场地设施等方式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该馆在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经营模式下,能常年坚持文化馆公益性服务方向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活动,更显得殊为难得。他们长期为书画社、舞蹈队、健身队等社区文体团队和社区学校办班免费提供教室场地、团队排练厅和活动室设施和后勤保障。暑期为未成年人提供的免费文化服务项目主要有:打乒乓等体育锻炼活动、国产优秀影片vcd播放、少儿图书快餐活动;也培育了沪剧、收藏、摄影三大沙龙,并从中发现了一批群文骨干和人才,如收藏有数千种《红楼梦》藏品并建成家庭红楼收藏博物馆的张道华,多次获得全国性和市摄影比赛金奖的胡雅君,举办个人画展的周形海以及沪剧个人演唱会的王金秀等优秀群文骨干。
(2)群文活动:年底与梅陇文化馆资源共享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改建并挂牌后,每年都以社区文化中心和梅陇文化馆的名义联手开展一系列群众文化共建共享活动,如抗战胜利60周年、长征胜利70周年,迎特奥倒计时、迎奥运倒计时等大型系列活动;晓晖与你相遇著名二胡演奏家马晓晖与社区民乐爱好者见面会暨二胡艺术鉴赏会;连续五年的春色满园十大书法名家为社区居民写春联活动;连续三届被称为地区小春晚的共享和谐春节联欢会;有汪华忠、胡璇等名家参加的戏曲名家进社区戏曲汇演,已成为每年一度居民翘首以待的传统保留节目;三八、六一、国庆系列活动、社区家庭电脑大赛、暑期靓女孩才艺对决、暑期托儿班等主题活动和项目也连续多年成为社区的特色品牌项目。
二、存在问题
1、资源共享考核标准尚不明晰
目前从市到区,还没有专门针对资源共享建立起来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相对统一标准的实施管理办法和考核评估体系,对资源共享双方评估的奖惩性、制约性和操作性不够,主要靠共建共享关系的方式来自我调节和润滑,而并未从制度设计和机制建设上来予以确认和加以保证。
2、经费支撑机制保证存在缺口
街道在财力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尽管近年来每年都加大对社区文化,尤其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经费的投入额度,但是与快速发展的社区文化建设的要求,与居民日益增长和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和滞后。而梅陇文化馆作为自收自支、自负盈亏进行独立市场化运作的单位,在坚持文化馆公益性方向的同时,要维系生存、保持日程运转有很大难度。因此从经费支撑,尤其是经费增长的支撑上存在不小的缺口。
三、亟待解决的问题
1、建立对资源共享型社区文化中心考评体系并给予机制保证
有关部门应就社区文化资源(尤其是场地设施资源)共建共享,尽快建立相对统一的、明晰的、具备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实施细则和考评体系,从机制上对考核评估体系予以落实和保证。
2、加大对资源共享型社区文化中心经费投入及经费机制保证
为保证文化中心的正常运行,有关部门亟待对这些共享单位在政策、资金、物力及人员配备上给予一定经费或有关经费的政策性投入、倾斜、优惠和支持,并从经费的产生和运行机制上给予落实。
篇二 2023社区文化调查报告2350字
社区文化是地方文化的具体表现。本文将介绍2023社区文化调查报告。
2023社区文化调查报告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与梅陇文化馆资源共享)作为社区精神文明创建、社区文化建设和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主阵地之一,在创建和谐文化、共建社区文化、构建学习型社区的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概况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是与梅陇文化馆资源共享的社区公共文化馆。该馆系东上海国际文化影视集团下属(原市委宣传部下属)的公共文化馆,与街道于年初几乎同步成立后,一直与社区保持着紧密型合作共建、资源共享的良好关系。年被列入市府实事项目首批20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改扩建工程并首批通过达标;当年12月28日社区与梅陇文化馆双方正式签约,挂牌社区文化中心。双方合作紧密,配合默契,在日常运行管理、开展群文、创建活动和机制创新架构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设施建设
年改扩建后的社区文化中心面积达8000余平方米,其中用于文化活动的面积达6000余平方米,设有图书馆、影剧院、评弹书场、排练厅、教室、老年茶室、乒乓房等20多种功能的活动设施和项目;有面积各为近80平方米的电子阅览室和200平方米的多媒体教室:前者可让居民通过数字图书馆、视频点播等享受科技和文化盛宴,具有强大的信息服务功能,也为未成年人健康上网提供绿色通道;后者则配有标准音响灯光电脑和投影仪,适合举办各类文化、科普等社教类讲座和报告会,也可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电子阅览及教学。而两个楼面计400余平方米的展示大厅,是展示各类社区文化艺术作品和成果的平台;另外,年下半年街道又在位于梅陇三村内的街道社区学校内设分中心,建造成使用面积达200平方米的社区信息苑,内设有多功能演播厅、培训室、电子政务区、游戏区四大功能区域。
2、经费投入
社区文化中心改扩建投资近450万元(其中街道斥资95万元);社区信息苑建设又斥资90万元(其中市、区、街道各投入30万元),建设经费投入近550万元;每年用于社区公益文化的日常运行和管理经费(包括固定资产折旧)近200万元,其中以梅陇文化馆以房养文的经费开支为主,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包括图书馆购书款等)的开支10余万费用由街道支付。
3、人员配置
街道配置了专兼职人员从事社区文化中心工作,由梅陇文化馆馆长任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名誉主任,由街道社会发展科科长兼任社区文化中心主任,由梅陇文化馆群文部主任兼任中心副主任,梅陇文化馆群文部和图书馆的全体管理人员任文化活动中心的工作人员。以后还将成立文化活动中心指导和管理委员会,进一步开放人员构成,强化人员配备,优化人员配置,吸纳社会文化指导员、地区单位、居民区、两新组织和文体团队代表等人员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和管理。
4、运行管理
(1)日常运作:以梅陇文化馆自主自行独立管理为基本模式。街道除每年给予图书馆固定的购书款外,也在人、财、物上通过共同组织和开展群文活动、租赁场地设施等方式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该馆在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经营模式下,能常年坚持文化馆公益性服务方向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活动,更显得殊为难得。他们长期为书画社、舞蹈队、健身队等社区文体团队和社区学校办班免费提供教室场地、团队排练厅和活动室设施和后勤保障。暑期为未成年人提供的免费文化服务项目主要有:打乒乓等体育锻炼活动、国产优秀影片vcd播放、少儿图书快餐活动;也培育了沪剧、收藏、摄影三大沙龙,并从中发现了一批群文骨干和人才,如收藏有数千种《红楼梦》藏品并建成家庭红楼收藏博物馆的张道华,多次获得全国性和市摄影比赛金奖的胡雅君,举办个人画展的周形海以及沪剧个人演唱会的王金秀等优秀群文骨干。
(2)群文活动:年底与梅陇文化馆资源共享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改建并挂牌后,每年都以社区文化中心和梅陇文化馆的名义联手开展一系列群众文化共建共享活动,如抗战胜利60周年、长征胜利70周年,迎特奥倒计时、迎奥运倒计时等大型系列活动;晓晖与你相遇著名二胡演奏家马晓晖与社区民乐爱好者见面会暨二胡艺术鉴赏会;连续五年的春色满园十大书法名家为社区居民写春联活动;连续三届被称为地区小春晚的共享和谐春节联欢会;有汪华忠、胡璇等名家参加的戏曲名家进社区戏曲汇演,已成为每年一度居民翘首以待的传统保留节目;三八、六一、国庆系列活动、社区家庭电脑大赛、暑期靓女孩才艺对决、暑期托儿班等主题活动和项目也连续多年成为社区的特色品牌项目。
二、存在问题
1、资源共享考核标准尚不明晰
目前从市到区,还没有专门针对资源共享建立起来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相对统一标准的实施管理办法和考核评估体系,对资源共享双方评估的奖惩性、制约性和操作性不够,主要靠共建共享关系的方式来自我调节和润滑,而并未从制度设计和机制建设上来予以确认和加以保证。
2、经费支撑机制保证存在缺口
街道在财力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尽管近年来每年都加大对社区文化,尤其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经费的投入额度,但是与快速发展的社区文化建设的要求,与居民日益增长和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和滞后。而梅陇文化馆作为自收自支、自负盈亏进行独立市场化运作的单位,在坚持文化馆公益性方向的同时,要维系生存、保持日程运转有很大难度。因此从经费支撑,尤其是经费增长的支撑上存在不小的缺口。
三、亟待解决的问题
1、建立对资源共享型社区文化中心考评体系并给予机制保证
有关部门应就社区文化资源(尤其是场地设施资源)共建共享,尽快建立相对统一的、明晰的、具备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实施细则和考评体系,从机制上对考核评估体系予以落实和保证。
2、加大对资源共享型社区文化中心经费投入及经费机制保证
为保证文化中心的正常运行,有关部门亟待对这些共享单位在政策、资金、物力及人员配备上给予一定经费或有关经费的政策性投入、倾斜、优惠和支持,并从经费的产生和运行机制上给予落实。
篇三 社区文化建设现状调查报告3600字
社区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区文化包括社区的文体娱乐、教育培训、科普宣传、艺术活动等丰富内涵。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可以满足社区群众求知、娱乐、审美、健身等精神文化需求,陶冶人们的情操,培养良好的道德风尚、增进居民之间的感情和友谊,有助于形成和谐、友善、互助的人际关系和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尤其在新形势下,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人由原来的“单位人”变为“社会人”,人们从不同的社会空间进入社区,也把不同的思想、需求和问题带到了社区,使社区成为各种社会问题和思想问题比较集中的地方,社区由此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因此,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实现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几年来,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社区文化建设,一些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20__年以来,我市以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旅游城市和环保城市“武城连创”活动为契机,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评选文明社区、和谐社区,创建示范社区等活动,全面推动社区文化的各项达标,有效地推动了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和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丰富了社区文化建设的内容,促进了社区文化建设各项工作的开展。
社区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应看到,社区文化建设的总体状况还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繁荣发展社区文化依然是任重道远。当前制约社区文化发展的主要问题是:
第一、社区文化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多数社区办公用房紧张和活动场所紧缺的情况较为突出,基础设施滞后,设备严重不足,活动器材缺乏,管理水平不高。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城市建设历史欠账,老城区基本服务设施不配套,有的居委会甚至连办公场所都不能保证,更谈不上具备室内文化活动场所。二是新建小区在建设过程中,有些开发商受利益驱动,没有预留出社区办公用房和文化活动场地,或不按规划建设,擅自改变原规划中的文化活动中心。三是由于种种原因,部分社区将原有的文化活动场所挪作他用或对外租赁。
第二、社区内文化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许多社区内的企业、部队、学校等机关单位,都拥有设施完备、条件较优越的文化活动场馆,这些文化场馆经常处于闲置状态,但由于它们分属不同的部门、系统,在资源所有权、管理权、使用权方面遵循谁投资、谁拥有和谁得益的原则,从而形成了社区文化资源闲置和资源紧缺并存的矛盾。多数单位从自身安全、正常工作秩序、设备设施维护等角度考虑,缺乏大社区观念和共享共建的意识,对资源共享的积极性不高,致使辖区内的文化资源不能得到有效整合和利用。
第三、社区文化建设投入不足。现在社区基本没有经济来源,活动经费基本上靠各级政府或办事处支持。不少社区文化活动室建起来后,由于缺乏资金,设备不能更新、添置,组织活动处于低层次、低水平状态,缺乏发展后劲,满足不了广大居民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资金的较大缺口成为社区文化发展的瓶颈。
第四、政府把大量繁重的行政管理事务下派给社区居委会,给社区工作带来沉重的工作负担。现在普遍存在的情况是,政府管理职能和社区居委会自治职能混淆不分,街道办事处把社区居委会当成了自己的下属行政机构,什么工作任务都往居委会身上压,甚至连卫生监督、清理“十乱”(如乱搭建、乱设摊等)这类的执法行为也下派到居委会头上。居委会本来就人员有限,事务繁杂,这样一来就更难有足够的精力开展社区文化活动,使社区管理职能难以充分地发挥。
第五、社会公共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目前社区开展的文化活动基本上属于居民的自娱自乐,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进社区的情况还比较少见,为基层提供的公共文化资源总量偏少、质量不高。
第六、社区文化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从目前情况看,街道办事处既没有专门的文化职能科室,也很少有专职文化干部。部分社区群众业余文体活动辅导员数量还未达标,社区中各类文化骨干人才缺乏,现有的文化骨干年龄也偏高,这一切都与社区文化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
基于以上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全社会尤其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对社区文化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制约社区文化发展的主要问题,诸如场地和投入不足、资源整合不力等,都与人们对社区工作、社区文化建设不够重视有关。因此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解决人们的思想观念入手。要大力宣传社区文化建设对提升城市质量和内涵、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民政和文化职能部门可针对实际制定相应指导意见,既能加强对社区文化建设的领导,也可促进对社区文化重要性的宣传。文化和宣传部门要把社区题材纳入影视剧制作、各类书刊和音像制品出版计划,保证社区题材文艺作品在出品总量中占一定比例。可通过制作、播放电视专题片等形式加大对社区文化建设先进作法的宣传。
第二、转变政府职能和作风,使街道办和居委会有更多地精力从事社区文化工作。对街道办事处这一级行政机构不再下达gdp增长和招商引资等方面的经济指标,使街道办事处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为社区服务上来。应把街道办事处的经济职能定位在主要通过建设优良环境为经济服务,而不是直接抓经济。可通过签订目标责任书等形式将社区文化建设各项指标纳入对县区和街道办工作考核的内容。对当前有些地方实行的市、区级财政对街道办(镇)公务员工资缺额发放、不足部分由街道办(镇)自筹补足的做法,也应予以废止,因为这样不利于街道办(镇)全力以赴地履行职能,也不利于规范财政秩序以及对公务员工资福利的规范管理。要切实转变政府工作作风,不要把属于政府职能的事情下派给居委会,以便让居委会有更多的精力从事社区文化活动等社区事务。
第三、扎实推进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积极整合社区文化资源。基础设施差是制约社区文化发展的一大瓶颈,新建住宅小区和旧城区连片改造时,建设部门要在规划设计、竣工验收等环节监督到位,确保建设单位按国家规定要求建设社区公用场所和设施。对老城区利用闲置空地建设文化活动场所,有关部门要在规划、土地使用、建设配套费等方面给予减免。
从实际情况来看,短时期内靠新建来解决社区文化场所问题不太现实,因此必须在整合社区文化资源上多下功夫,走文化资源共享的路子。要充分利用驻区的机关、团体、企业、学校等文化设施资源,推动社区里场、馆、站、室对社区居民开放。可按照“自愿、互惠”的原则和“低偿、无偿”相结合的办法,通过签订文化资源共享协议书等形式,建立起共享双赢的长效工作机制。
第四、建立多元的社区文化经费筹措机制。经费短缺是制约社区文化发展的又一瓶颈。建议财政设立社区文化设施建设专项资金,作为配套资金用于对落后地区困难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的扶持,以此带动省、市、区级政府的投入。倡导省、市、区级财政适时采取“以奖代拨”的方式使用文化设施建设专项资金,对主动改善条件、扩大公共文化场所的街道和社区,按照自身投入的多少,分别给予数额不等的资金奖励,从而激发街道和社区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要引导街道和社区逐步走“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的路子,逐步提高社区居委会创收能力,通过明确居委会社区性自治组织的社团法人和社区资产的法定代表地位,赋予其对社区资产的管理权和使用权,最大限度发挥社区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适当拓展有偿服务范围,创建“以文补文、多业助文”的经营机制,通过自办、联办等形式开发一些以文化为主题并与文化生活相配套的经营活动,以繁荣社区文化。应注重多渠道吸纳社会资金投入社区文化建设,促进单位、企业、个人投入,鼓励集体、私人投资举办社区服务实体,借助外力加快推进社区文化建设。
第五、加强高素质专兼职结合的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社区居委会人数应按辖区人口比例配足,尽量减少工作人员“超负荷”现象,完善各种养老医疗保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积极发展社区志愿者队伍,组织起“三支队伍”(文体活动员、文体辅导员和科普宣传员),让他们在开展便民服务、文体辅导、科普宣传、助残服务、帮扶帮教、法律知识咨询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基层政府文化职能部门要定期组织社区文化业务培训,并切实落实业余文体活动辅导员培训与注册登记制度,努力提高社区文化干部和群众业余文体辅导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使社区文化建设更具有生机和活力。
第六、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为社区提供更为丰富的文化资源、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从现有情况来看,文化市场还不够繁荣,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还不够丰富,即使政府愿为社区“买单”也难以保证文化活动的质量。同时,市、县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机构在地理布局、服务方式等方面也有待于调整和改进,以适应面向基层开展服务。所有这些,最终要靠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来加以解决。
社区文化建设现状
篇四 市社区文化建设现状调查报告2350字
社区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在社区这一特定的社会组织中形成、发展起来的。而城市社区文化是指城市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在长期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个性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生活方式等文化现象的总和。社区文化是社区的精神内涵所在,社区文化建设对构建和谐社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工作的紧张程度和精神压力也随之增加,社区作为人们工作外赖以生活和休憩的主要场所,人们不仅希望所在社区具备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硬件设施,更希望社区能够有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能够成为大家赖以生存和坚守的“精神家园”。为推动“文化自贡”建设活动的开展,更好的为党和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依据,国家统计局自贡调查队于近期在__市城区抽选了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和100名16周岁以上的城市居民,就其社区文化建设方面的现状进行了一次问卷跟踪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市民对 “社区文化”内涵的了解程度、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情况、社区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的内容和项目、市民参加社区文化活动的情况、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满意度、当前社区文化服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市民对社区文化活动的建议意见等。为使这次调查更具科学性、代表性,在抽选调查样本时,充分考虑了被调查者的年龄、学历、职业、收入等结构。调查结果显示:__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社区文化设施滞后,社区文化活动单调、枯燥等让市民不满意的问题。广大市民迫切希望加快社区文化建设步伐,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资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自贡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和特点
1.多数市民对社区文化内涵了解不多不深
对于社区文化的内涵,几乎没有人能较完整的回答。对社区文化活动的内容有52%的人回答了解;有41%的人听说过,但不是很了解;有7%的人不清楚。
2.社区文化活动远不能满足市民的文化需求
(1)当问到主要通过哪些途径满足文化需求时,认同率较高的分别是网络93%、 电视89%、书籍59%,而真正通过社区文化活动满足文化需求的只有44%的认同率。
(2)社区文化活动主要面向老年人,服务群体不够宽泛
调查结果显示:社区文化活动主要面向老年人,认同率为58%;此外有38%的受访者认为,社区文化活动无明显的对象之分,要视需要而定。认为面向青年的认同率仅为4%。
3.市民对社区文化设施现状的满意率较低,
调查结果显示:一半以上的市民对社区文化设施的现状不满意或不太满意,36%的市民比较满意,觉得非常满意的比重仅为5%。
4.社区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1)社区文化活动的组织形式:据本次调查,社区文化活动由社区委居民员会组织的比例占78%,由居民自己组织的比例占16%,其他组织形式占6%。
(2)市民参加社区文化活动的主要内容:有33%的人参加文艺表演,有24%的人参加棋牌活动,9%的人参加文化竞赛。还有34%的人基本不参加社区文化活动。
(3)市民最喜欢的社区文化活动项目:最喜欢文艺类活动的人占30%,最喜欢文体竞技类活动的人占19%,最喜欢知识讲座、技能培训的人占17%,最喜欢游戏类活动的人占15%。其余人员不太喜欢参加社区文化活动。
5.社区文化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
(1)社区文化活动开展的频率逐步加大。有68%的被调查者表示,社区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较多的文化活动。有21%的被调查者表示,社区偶尔会开展一些文化活动。另有11%的被调查者表示,本社区几乎没有开展过文化活动。
(2)初步形成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使社区居民能够自觉遵守社区文化公约,认同率为32%。通过社区教育、社区舆论、群众讨论等形式,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认同率为45%。通过社区文化的熏陶,社区经常涌现出好人好事,认同率为6%。另外,觉得社区文化活动对形成良好社区文化氛围没有帮助的认同率为17%。
5.大多数市民认为,社区文化建设与居民生活紧密相关,对构建和谐社区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调查显示:有88%的受访者认为,社区是大家的环境,与每个人都有密切的联系,都应该积极参加到和谐社区文化活动中来。
二、自贡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区文化建设经费没有保障,严重制约了社区文化的发展
社区文化建设经费没有保障,是__市社区文化建设面临的重大而现实的问题。调查中发现,各个社区配备的干部一般是5 名,每个干部每月平均工资及补助908元,每月社区支出的工资就要4540元,一年就要54480元的工资支出。除工资外一年上级下拨的办公经费大约 4000-5000元左右,可见,社区用于公益性社区文化的经费少得可怜。据了解,现在社区在筹集文化活动经费方面,常常是采取“化缘”的方式,凭着社区干部的人缘关系,到所在辖区的单位、业主委员会、个体户筹措资金,有钱出钱、有人出人、有力出力。这种筹措资金的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社区文化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但此法毕竟不是长远之计。
(二)工作队伍结构不合理,人才匮乏
社区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文化人才队伍是搞好社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近年来,各地在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培育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种种原因,社区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还不能适应现实工作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是社区文化工作者中兼职人员多,根本没有专职文化工作者,都是身兼数职。他们由于工作、时间、精力等多种原因,使得他们很难全身心地投身到社区文化建设中来。二是社区文化骨干队伍缺乏。搞好社区文化建设,需要有一支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同时具有文化专业的一技之长、热心于社区文化的骨干队伍。然而,现实的情况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各类文化人才普遍较为缺乏,支撑社区文化工作的多数为年纪较大、专业层次偏低的非专业工作人员。且由于开展文化活动和培训的经费不足,社区文化骨干队伍的培养力度不够。这种情况严重地制约了社区文化活动档次和水平的提高。
68位用户关注
24位用户关注
68位用户关注
83位用户关注
89位用户关注
20位用户关注
52位用户关注
75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