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大全 > 工作报告 > 分析报告
栏目

小麦分析报告6篇

发布时间:2023-02-09 热度:107

小麦分析报告

篇一 2023年小麦种植基础考察报告

由于今年秋种期间我市持续少雨天气,土壤表层失墒较快,对小麦播种出苗造成一定影响。当前全市小麦苗情比较复杂,既有适期播种苗情较好麦田,又有缺苗麦田和因表墒差出苗困难麦田,尚有部分因土壤表墒差无法播种麦田。为全面掌握我市小麦种植基础情况, 10月30日至11月5日,市农技站组织市、镇(街道)有关农技人员对全市小麦种植基础情况进行了考察。考察采取实地抽样调查和座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11月6日就考察结果进行了汇总分析。现将考察结果及冬前管理意见报告如下:

一、今年小麦种植基础特点

今年全市小麦秋种,重点推广了玉米秸秆还田、机械深耕、规范化播种、宽幅精播等关键技术措施落实,总体播种质量较好,小麦出苗较好。据考察统计,全市有麦面积49.51万亩,折纯面积47.27万亩,分别比去年同期减少1.73万亩、2.64万亩。与往年相比,今年小麦种植基础表现以下四个特点:

1、播种期相对拉长。大部分乡镇、村街10月7日后开耧播种小麦。据考察统计,按折纯面积计算,10月5日前播种小麦面积4.9万亩;10月5日~10日播种小麦11.79万亩;10月11日~20日播种小麦27.66万亩; 10月21日后播种2.92万亩,比去年增加0.2万亩。小麦播种期拉长,小麦出苗时间长,苗情复杂,给下一步管理增加了难度。

2、主导品种面积下降,小麦品种多、乱、杂现象抬头。今年秋种我市重点推广了济麦22、泰农18号、鲁原502、良星77等高产优质品种。据考察统计,今年种植鲁原502面积12.58万亩,泰农18号面积10.07万亩,济麦22号8.97万亩,良星77面积6.83万亩,四品种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81.3%,比去年占比92.7%减少了11.4%。品种的更新换代稳步推进,品种布局趋于合理,但小麦品种多、乱、杂会影响小麦整齐度、成熟期、病虫害发生程度等方面,增加了田间管理难度,可能会对产量造成一定影响。

3、间套种面积增加。据考察统计,今年小麦间套作面积18.68万亩,比去年增加13.1万亩。其中小麦玉米留套种行面积17.96万亩,比去年增加13.08万亩;小麦花生留套种行面积0.22万亩,与去年持平;小麦间作菜面积0.5万亩,比去年增加0.1万亩。分析小麦留套种行面积大幅度增加的原因是:近两年早播夏玉米受高温影响小、产量高,部分地块预留出玉米套种行,以便明年5月下旬6月上旬早套种玉米。小麦间套作面积较大,使小麦播种纯面积减少,可能会对产量造成一定影响。

4、播种量、基本苗偏大。全市小麦平均播量10.6公斤/亩,基本苗20.5万/亩,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1.8公斤/亩、3.9万/亩。不同茬口的基本苗早、中、晚茬分别为17.2万/亩、20.3万/亩、24.1万/亩。根据播期和品种分析,今年基本苗普遍偏大,很有可能发生旺长和后期倒伏,为明年小麦丰收埋下隐患。

二、当前麦田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是小麦品种多、乱、杂现象重新抬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生产上种植的小麦品种在30个以上,其中有个别跨区种植的品种。小麦品种多对适应我市复杂多变的自然条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生产上应用小麦品种过多,容易引起小麦品种的种性下降、快速退化,因小麦品种间抗逆性、抗病性等品种特性差异,使田间小麦病虫害、株高高矮不齐、成熟不一等现象突出从而影响产量,为明年小麦丰收埋下隐患。

二是全市普遍存在小麦播量偏大现象。个别村街10月初小麦开耧播量就超过12.5公斤/亩,造成田间基本苗偏多,个体不壮,有旺长隐患。

三是部分地块整地质量差,坷垃多,缺苗断垄现象比较严重。据考察统计,有4.08万亩小麦缺苗1~2成,比去年增加0.93万亩;有0.5万亩小麦缺苗在3成以上,比去年增加0.2万亩。

四是大部分地块底肥使用量明显下降,有些地块底肥仅施用氮肥、磷肥,没有施用钾肥和微肥。部分地块没有施用底肥直接整地、播种小麦,小麦出苗后叶片发黄,对小麦苗期生长发育造成一定影响。

五是部分地块地下害虫为害较重。个别地块小麦一出苗即显现感染病害症状。部分地块杂草较多。

三、冬前麦田管理意见

针对当前小麦苗情,冬前管理的主攻方向是在苗全、苗匀的基础上,促根增蘖,促弱控旺,培育壮苗,保苗安全越冬。重点应抓好以下关键措施:

1、因地制宜搞好分类管理

(1)丘陵坡地旱地麦田和整地质量差、坷垃多、秸秆还田质量不高、未浇“蒙头水”的平原区地块要适时镇压一遍,压碎坷垃,弥实裂缝,踏实土壤,使麦根和土壤紧实结合,提墒促根下扎,提高抗旱和冬季抗寒能力。提倡采用自走式镇压机,以提高镇压效果和作业效率。

(2)对播种偏深的地块,要及时退土清棵,减薄复土层,使分蘖节保持在地面以下1~1.5厘米,促使早分蘖,冬前形成壮苗。

(3)对播种量过大冬前旺长地块要视旺长程度,于11月中、下旬机械镇压麦苗2~3次,既控地上继续旺长,又踏实土壤,防冬季透风冻根。用自走式镇压机镇压旺长麦苗效果更好、效率更高。也可采用叶面喷施壮丰安、矮脚虎等化控剂的方法控制冬前旺长。

(4)播期偏晚的晚茬麦田,田间管理要以促为主。对于目前墒情较好的晚播弱苗,冬前一般不要追肥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影响发苗,可浅锄2~3遍,以松土、保墒、增温促早发;对于目前墒情较差的地块,争取苗全苗匀是首要目标,应该抓紧浇好出苗水,然后适时划锄2遍以上,促进早发。

(5)未施用底肥地块或底肥施用量不足的地块要在浇水或雨后及时补施底肥,以促进麦苗健壮生长。所有类型麦田都要在浇水后或中大雨后适时划锄,以破除板结,弥合裂缝,促进小麦生长发育。

2、突出重点、适期适量浇好越冬水

多年的小麦生产实践证明,越冬水是保证小麦安全越冬、次年早春稳健生长的一项重要措施。它能防止小麦冻害死苗,并为翌年返青保蓄水分,做到冬水春用,春旱早防;还可以踏实土壤,粉碎坷垃,消灭越冬害虫。因此,一般麦田,尤其是悬根苗,以及耕种粗放、坷垃较多及秸秆还田的地块,都要浇好越冬水。特别是今年造墒浇水量少和抢墒播种的地块,适期浇好越冬水,意义更大。墒情较好的旺长麦田,可不浇越冬水,以控制春季旺长。

浇越冬水的时间要因地制宜。对于地力差、施肥不足、群体偏小、长势较差的弱苗麦田,越冬水可于11月下旬早浇,并结合浇水追肥,一般亩追尿素10公斤左右,以促进生长;对于一般壮苗麦田,于11月底至12月初浇越冬水为最好。早浇气温偏高会促进生长,过晚会使地面结冰冻伤麦苗。要在麦田上大冻之前完成浇越冬水。浇越冬水要在晴天上午进行,浇水量不宜过大,但要浇透,以浇水后当天全部渗入土中为宜,切忌大水漫灌。浇水后要注意及时划锄,破除土壤板结。

3、适时搞好以化学除草为主的病虫草害防治工作

小麦3叶后越冬杂草大部分已出土,草小抗药性差,是进行化学除草的有利时机,一次防治基本能够控制麦田草害,且对后茬作物影响小,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适时开展化学除草。对以播娘蒿、荠菜、婆婆纳等阔叶杂草为主的地块每亩用30%苯·苄可湿性粉剂 15克+56%二甲四氯钠可湿性粉剂30克,或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5克+5%双氟磺草胺悬浮剂15毫升+10%唑草酮可湿性粉剂12克进行防治。对以野燕麦、雀麦、早熟禾、硬草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地块,选用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剂、精噁唑禾草灵或炔草酯进行防治;对以节节麦禾本科杂草为主的地块选用甲基二磺隆进行防治(要注意环境条件及使用方法,避免药害)。双子叶和单子叶杂草混合发生的麦田可用以上药剂混合使用或选用含有以上成分的复配制剂进行防治。化学除草对水量要足、剂量要准,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推荐的亩用量取用,严禁超量使用,一般亩对水量为30~40公斤。禁止使用氯磺隆、甲磺隆、胺苯磺隆等残效期过长的除草剂,以防对下茬玉米、花生造成药害。

苗后有金针虫发生地块要及早用辛硫磷颗粒剂撒施后划锄浇水。防治小麦纹枯病、茎基腐病、根腐病、红蜘蛛、蚜虫等病虫害,每亩用43%戊唑醇悬浮剂30毫升或10%已唑醇悬浮剂50毫升;加1.8%阿维菌素乳油30毫升或40%毒死蜱乳油50毫升,对水20~30千克喷雾。

4、加强监管,严禁牲畜啃青

近年来,部分村街仍然存在麦田啃青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小麦越冬期间保留下来的绿色叶片,返青后即可进行光合作用,它是小麦刚恢复生长时所需养分的主要来源。冬前或者冬季放牧会使这部分绿色面积遭受大量破坏,容易加重小麦冻害,甚至会造成麦苗大量死亡,减产非常显著。因此,要加强监管,坚决杜绝牲畜啃青现象的发生。

由于今年秋种期间我市持续少雨天气,土壤表层失墒较快,对小麦播种出苗造成一定影响。当前全市小麦苗情比较复杂,既有适期播种苗情较好麦田,又有缺苗麦田和因表墒差出苗困难麦田,尚有部分因土壤表墒差无法播种麦田。为全面掌握我市小麦种植基础情况, 10月30日至11月5日,市农技站组织市、镇(街道)有关农技人员对全市小麦种植基础情况进行了考察。考察采取实地抽样调查和座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11月6日就考察结果进行了汇总分析。现将考察结果及冬前管理意见报告如下:

一、今年小麦种植基础特点

今年全市小麦秋种,重点推广了玉米秸秆还田、机械深耕、规范化播种、宽幅精播等关键技术措施落实,总体播种质量较好,小麦出苗较好。据考察统计,全市有麦面积49.51万亩,折纯面积47.27万亩,分别比去年同期减少1.73万亩、2.64万亩。与往年相比,今年小麦种植基础表现以下四个特点:

1、播种期相对拉长。大部分乡镇、村街10月7日后开耧播种小麦。据考察统计,按折纯面积计算,10月5日前播种小麦面积4.9万亩;10月5日~10日播种小麦11.79万亩;10月11日~20日播种小麦27.66万亩; 10月21日后播种2.92万亩,比去年增加0.2万亩。小麦播种期拉长,小麦出苗时间长,苗情复杂,给下一步管理增加了难度。

2、主导品种面积下降,小麦品种多、乱、杂现象抬头。今年秋种我市重点推广了济麦22、泰农18号、鲁原502、良星77等高产优质品种。据考察统计,今年种植鲁原502面积12.58万亩,泰农18号面积10.07万亩,济麦22号8.97万亩,良星77面积6.83万亩,四品种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81.3%,比去年占比92.7%减少了11.4%。品种的更新换代稳步推进,品种布局趋于合理,但小麦品种多、乱、杂会影响小麦整齐度、成熟期、病虫害发生程度等方面,增加了田间管理难度,可能会对产量造成一定影响。

3、间套种面积增加。据考察统计,今年小麦间套作面积18.68万亩,比去年增加13.1万亩。其中小麦玉米留套种行面积17.96万亩,比去年增加13.08万亩;小麦花生留套种行面积0.22万亩,与去年持平;小麦间作菜面积0.5万亩,比去年增加0.1万亩。分析小麦留套种行面积大幅度增加的原因是:近两年早播夏玉米受高温影响小、产量高,部分地块预留出玉米套种行,以便明年5月下旬6月上旬早套种玉米。小麦间套作面积较大,使小麦播种纯面积减少,可能会对产量造成一定影响。

4、播种量、基本苗偏大。全市小麦平均播量10.6公斤/亩,基本苗20.5万/亩,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1.8公斤/亩、3.9万/亩。不同茬口的基本苗早、中、晚茬分别为17.2万/亩、20.3万/亩、24.1万/亩。根据播期和品种分析,今年基本苗普遍偏大,很有可能发生旺长和后期倒伏,为明年小麦丰收埋下隐患。

二、当前麦田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是小麦品种多、乱、杂现象重新抬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生产上种植的小麦品种在30个以上,其中有个别跨区种植的品种。小麦品种多对适应我市复杂多变的自然条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生产上应用小麦品种过多,容易引起小麦品种的种性下降、快速退化,因小麦品种间抗逆性、抗病性等品种特性差异,使田间小麦病虫害、株高高矮不齐、成熟不一等现象突出从而影响产量,为明年小麦丰收埋下隐患。

二是全市普遍存在小麦播量偏大现象。个别村街10月初小麦开耧播量就超过12.5公斤/亩,造成田间基本苗偏多,个体不壮,有旺长隐患。

三是部分地块整地质量差,坷垃多,缺苗断垄现象比较严重。据考察统计,有4.08万亩小麦缺苗1~2成,比去年增加0.93万亩;有0.5万亩小麦缺苗在3成以上,比去年增加0.2万亩。

四是大部分地块底肥使用量明显下降,有些地块底肥仅施用氮肥、磷肥,没有施用钾肥和微肥。部分地块没有施用底肥直接整地、播种小麦,小麦出苗后叶片发黄,对小麦苗期生长发育造成一定影响。

五是部分地块地下害虫为害较重。个别地块小麦一出苗即显现感染病害症状。部分地块杂草较多。

三、冬前麦田管理意见

针对当前小麦苗情,冬前管理的主攻方向是在苗全、苗匀的基础上,促根增蘖,促弱控旺,培育壮苗,保苗安全越冬。重点应抓好以下关键措施:

1、因地制宜搞好分类管理

(1)丘陵坡地旱地麦田和整地质量差、坷垃多、秸秆还田质量不高、未浇“蒙头水”的平原区地块要适时镇压一遍,压碎坷垃,弥实裂缝,踏实土壤,使麦根和土壤紧实结合,提墒促根下扎,提高抗旱和冬季抗寒能力。提倡采用自走式镇压机,以提高镇压效果和作业效率。

(2)对播种偏深的地块,要及时退土清棵,减薄复土层,使分蘖节保持在地面以下1~1.5厘米,促使早分蘖,冬前形成壮苗。

(3)对播种量过大冬前旺长地块要视旺长程度,于11月中、下旬机械镇压麦苗2~3次,既控地上继续旺长,又踏实土壤,防冬季透风冻根。用自走式镇压机镇压旺长麦苗效果更好、效率更高。也可采用叶面喷施壮丰安、矮脚虎等化控剂的方法控制冬前旺长。

(4)播期偏晚的晚茬麦田,田间管理要以促为主。对于目前墒情较好的晚播弱苗,冬前一般不要追肥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影响发苗,可浅锄2~3遍,以松土、保墒、增温促早发;对于目前墒情较差的地块,争取苗全苗匀是首要目标,应该抓紧浇好出苗水,然后适时划锄2遍以上,促进早发。

(5)未施用底肥地块或底肥施用量不足的地块要在浇水或雨后及时补施底肥,以促进麦苗健壮生长。所有类型麦田都要在浇水后或中大雨后适时划锄,以破除板结,弥合裂缝,促进小麦生长发育。

2、突出重点、适期适量浇好越冬水

多年的小麦生产实践证明,越冬水是保证小麦安全越冬、次年早春稳健生长的一项重要措施。它能防止小麦冻害死苗,并为翌年返青保蓄水分,做到冬水春用,春旱早防;还可以踏实土壤,粉碎坷垃,消灭越冬害虫。因此,一般麦田,尤其是悬根苗,以及耕种粗放、坷垃较多及秸秆还田的地块,都要浇好越冬水。特别是今年造墒浇水量少和抢墒播种的地块,适期浇好越冬水,意义更大。墒情较好的旺长麦田,可不浇越冬水,以控制春季旺长。

浇越冬水的时间要因地制宜。对于地力差、施肥不足、群体偏小、长势较差的弱苗麦田,越冬水可于11月下旬早浇,并结合浇水追肥,一般亩追尿素10公斤左右,以促进生长;对于一般壮苗麦田,于11月底至12月初浇越冬水为最好。早浇气温偏高会促进生长,过晚会使地面结冰冻伤麦苗。要在麦田上大冻之前完成浇越冬水。浇越冬水要在晴天上午进行,浇水量不宜过大,但要浇透,以浇水后当天全部渗入土中为宜,切忌大水漫灌。浇水后要注意及时划锄,破除土壤板结。

3、适时搞好以化学除草为主的病虫草害防治工作

小麦3叶后越冬杂草大部分已出土,草小抗药性差,是进行化学除草的有利时机,一次防治基本能够控制麦田草害,且对后茬作物影响小,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适时开展化学除草。对以播娘蒿、荠菜、婆婆纳等阔叶杂草为主的地块每亩用30%苯·苄可湿性粉剂 15克+56%二甲四氯钠可湿性粉剂30克,或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5克+5%双氟磺草胺悬浮剂15毫升+10%唑草酮可湿性粉剂12克进行防治。对以野燕麦、雀麦、早熟禾、硬草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地块,选用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剂、精噁唑禾草灵或炔草酯进行防治;对以节节麦禾本科杂草为主的地块选用甲基二磺隆进行防治(要注意环境条件及使用方法,避免药害)。双子叶和单子叶杂草混合发生的麦田可用以上药剂混合使用或选用含有以上成分的复配制剂进行防治。化学除草对水量要足、剂量要准,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推荐的亩用量取用,严禁超量使用,一般亩对水量为30~40公斤。禁止使用氯磺隆、甲磺隆、胺苯磺隆等残效期过长的除草剂,以防对下茬玉米、花生造成药害。

苗后有金针虫发生地块要及早用辛硫磷颗粒剂撒施后划锄浇水。防治小麦纹枯病、茎基腐病、根腐病、红蜘蛛、蚜虫等病虫害,每亩用43%戊唑醇悬浮剂30毫升或10%已唑醇悬浮剂50毫升;加1.8%阿维菌素乳油30毫升或40%毒死蜱乳油50毫升,对水20~30千克喷雾。

4、加强监管,严禁牲畜啃青

近年来,部分村街仍然存在麦田啃青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小麦越冬期间保留下来的绿色叶片,返青后即可进行光合作用,它是小麦刚恢复生长时所需养分的主要来源。冬前或者冬季放牧会使这部分绿色面积遭受大量破坏,容易加重小麦冻害,甚至会造成麦苗大量死亡,减产非常显著。因此,要加强监管,坚决杜绝牲畜啃青现象的发生。

篇二 夏粮小麦托市收购的成功调研报告

市今年夏粮收购严格执行国家小麦收购“托市”政策,积极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注重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民种粮利益,通过粮食系统广大职工的共同努力,形成了上下合力、齐心协力、群策群力的喜人局势,托市收购进展顺利,实现了双赢。

一、夏粮小麦托市收购的主要成效

从6月1日开秤至9月底结束,四个月时间,取得了夏粮收购“三个之最”:一是收购数量创历史之最。四个月共收购小麦9.4万吨,其中托市收购5.4万吨、储备1.3万吨、自营2.7万吨;仓储保管7.255万吨,达到了满负荷存放;参与收购经营人员160人,奋战120天,收购9.4万吨、销售5.1万吨,经营量达14.5万吨,人均906吨,人均每天7.5吨。二是收储质量创历史之最。小麦品质、质量都在中等以上,据送中储粮邳州库检测,小麦指标:容重760以上、水份12.5、杂质小于1、不完全粒6以下;仓储设施全面检修,达到了“四防”要求,借助托市收购,对全市购销企业仓储设施:仓房、场地、排水系统逐一过堂,防鼠板、防虫帘、防雀网、消防器材全面配置,实现仓储标准化。三是效益创历史之最。农民种一亩小麦产量在800斤左右,高的达1000斤,全市小麦产量达15万吨,农民余粮由粮食系统收购9.4万吨,占60%以上,出售的价格比去年每百斤提高4-5元,因价格因素亩均小麦要比去年增收40元左右;收购企业,托市收购 5.4万吨,收购费用补贴50元/吨,保管费年80元/吨,企业可盈利 702万元。托市收购,真正实现了农民增产增收,收购企业购销两旺。

二、夏粮托市收购的关键举措

夏粮收购应该说是阶段性的突击战,对粮食系统全体干部职工来说是一场考验,政策性强、收购时间长、工作质量要求高、工作量大,通过实践,我们的购销工作经受住了考验,收储能力再次得到检阅,取得了辉煌的业绩。着重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收购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各项工作全面到位。落实有力措施是关键,在收购工作中做到“三措并举、三线包干、三查结合”,从而保障了收购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三措并举,牢固树立责任意识。从讲政治、争效益、强责任的高度来统一收购人员的思想,思想上充分认识,工作上及早准备,打有把握之仗。发挥粮食收购主阵地、主渠道作用,认识到粮食收购是粮食工作的基础,做好今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托市收购工作,关系到粮食价格的稳定,关系到农民增收,关系到粮食供应安全保障,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稳定;发挥仓容、场地优势,敞开收购,最大限度地掌握小麦粮源;发挥检测优势,以质论价,以优良的质量赢得市场,积极保护农民和收购企业的切身利益。与购销企业负责人签订了责任书,既要保证收购数量,同时更要重视小麦品质。

三线包干,牢固树立竞争意识。对收购企业,按照总量稳定控制,分线、分片、分组包干的原则,层层落实购销任务,由分管局长、分工科室具体组织收购工作的推进。包干到收购库点,明确任务,做好指导、协调、监督、管理工作,督促收购企业早收购、快收购,多收粮、收好粮,妥善处理好收购期间的矛盾和问题,保证托市收购工作健康顺利开展。

三查结合,牢固树立质量意识。采取检查、抽查、督查相结合的办法,组织力量深入到库点,对收购政策的落实、收购价格、小麦品质、服务质量等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在托市收购点,要求收购工作人员实行佩证上岗,挂牌服务,并聘请1-2名行风监督员,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设立举报箱,通过一系列的约束机制来巩固提高收购质量。

(二)销、购两个积极性得到提高,收购工作形势喜人。

一是农民售粮积极性高。由于严格执行了国家托市收购政策,组织、宣传、服务工作到位,坚持服务农民增收,实行敞开收购,理性收购,诚信收购,有序收购,对农民自愿出售的余粮,依质论价,不拒收、不限收、不停收,不打“白条”,公开验质、公平作价、公正计量,农民一手卖粮一手拿钱,切实解决了农民种田丰收后的粮食销售市场风险问题。

二是购销企业收粮积极性高。国家对粮食购销经营实行免税和银行贷款支持政策,极大地刺激了粮食购销企业收购的积极性。各库点在思想上、物质上、资金上、服务上提前到位,先后投入近200万元,对 27个收购库点的仓库屋面、地坪、场地整理维修;新添吸粮机、输送机、地磅、电子磅等,使农民卖粮既快捷又省力。及早与农发行对接,超前申请贷款,共贷款7668万元,确保了收购资金及时足额供应。

(三)粮食部门的形象得到提升,主渠道作用充分凸显。

在托市收购工作中,粮食部门管理人员一直冲在收购一线,对验粮、检质、司磅、结算、保管等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没有上下班,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在各个收购库点做好指导、服务、协调、监督、管理工作,没有发生一起坑农、伤农事件。充分发挥粮食购销企业主渠道流通地位,重塑粮食人新形象,以优良素质、企业信誉赢得市场,其它个体粮商和民营粮食企业无法比拟,其潜在的资源优势发展成为保持主渠道地位的强势,为粮食购销企业生存探明了发展方向。

(四)收购服务超前谋划,着眼细致周到。

收购服务工作立足更周到细致,提供方便。从收购机械投入、人员安排、茶水供应、现金发放、收购时间安排等项考虑力求全面周到,只要群众有要求,我们都做到有求必应。每个收购点都向售粮农民公示政策、价格、等级样品、标准,让农民卖“明白粮”、“放心粮”;在入库高峰期,早开秤、晚息磅,对卖粮大户还设置了休息室,充分满足农民卖粮要求。

(五)农民经纪人积极入市,搞活了粮食流通。

全市参与夏粮收购的经营者为100多家,粮食经纪人 300余人,在夏粮收购中充分利用各自优势,积极入市参与收购。粮食经纪人走村串户收购粮食,极大地方便了农民售粮,摆脱了粮食收购企业孤军作战的困扰,扩张了粮源总量。

三、夏粮托市收购的几点启示

xx市夏粮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实行,取得了明显的托市效果,可以说农民得到了实惠,收购企业增强了经营能力,拓展了经营渠道,造血功能得到加强。在托市收购上至少有三点有益启示:一是准确把握了托市政策机遇,执行有力。粮食系统从上到下,认真学习了国家托市收购政策,做到思想、行动上高度一致,基础工作打得牢,服务“三农”意识强;二是体现了粮食系统上下齐心协力,措施有力。各个收购库点,从物质上做好充分准备,从严整治库房、环境,集中精力、人力、物力打好这场硬仗,为农民售粮服务;三是工作定位高、要求严,管理有力。坚决执行国家托市收购政策,坚持做到收购数量不能少、收储质量不能坏,树立大局意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通过今年夏粮托市收购工作的成功实践,给我们今后从事粮食经济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

一要不断加强粮食系统职工队伍建设。在“三提高”上下功夫,提高职工文明素质,培养更多的粮食工作者;提高民主法制水平,完善制度建设;提高业务能力,加强技能培训。从而造就一批能打硬仗的粮食经营队伍。

二要不断弘扬粮食系统创业正气。在全系统宣传“三个树立”,树立创业典型,在粮食系统职工中全面大调查,挖掘自主创业典型,号召勤劳致富,大力宣传身边的致富典型,使广大职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何庄粮站原站长陈宝平,养殖奶牛,年获利28万元;树立行业典型,在现有岗位上通过技能比武,营造争先创优的各类典型;树立学习典型,创建学习型机关,以闻名全国的xx“爱心邮路”品牌为目标,学习他们积极奉献社会。

三要不断树立大粮食理念。自觉服从、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大局,进一步提升粮食系统的整体形象,构建和谐粮食,为促进全市粮食工作全面健康发展争作贡献。

篇三 小麦和油菜籽调研报告2023

以下是酷猫写作范文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提供到的小麦和油菜籽调研报告2023,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和收藏!!

小麦和油菜籽调研报告2023

2023年新小麦和油菜籽即将开镰收割上市,湖北省今年的小麦和油菜籽长势如何?今年的小麦最低收购价预案能启动吗?湖北粮油企业目前生存状况怎样?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于4月17日至21日赴孝感市的安陆市、云梦县,黄冈市的黄梅县、武穴市等四个县(市),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种植大户、农业合作社、地方粮食储备库、粮油加工企业,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对今年湖北省夏粮夏油产购形势及市场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小麦情况 (一)播种面积和总产有所下降,单产有所增加

据我们初步调查,今年孝感市小麦播种面积147.34万亩,比上年减少9.82万亩,减幅6.2%;预计单产447斤/亩,比上年增加10斤/亩;总产6.6亿斤,同比减产0.3亿斤。黄冈市小麦播种面积为93.1万亩,比上年增加1.7万亩,增加1.86%;预计单产455.3斤/亩,比去年增加8.8斤/亩。总产4.24亿斤,比去年增加764万斤。单产提高原因是由于去冬今春,两市降雨充足,土壤墒情较好,无长时间极端严寒天气,较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如果后期没有大的病虫害和不利天气,预计最终单产会较去年有所提高。综合两地数字,播种面积和总产比去年下降,单产略有增加。

分析种植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

一是小麦经济效益偏低,影响农民种植小麦积极性。孝感和黄冈均不属于我省传统的小麦主产区,受两地的土壤及气候因素影响,小麦质量大多难以达到国家最低收购价的质量标准(特别是不完善粒指标),农民种植的小麦基本上很少能按照最低收购价出售,而是随行就市卖给了粮食经纪人,毛粮价从0.6元/斤-0.8元/斤(折合净粮0.9元/斤-1.1元/斤左右)不等,售价远低于最低收购价。据安陆市辛安专业合作社介绍,该合作社总共流转了6400多亩土地,今年仅种植了300亩小麦,比去年减少了一半。他们预期盈亏情况是:一亩小麦种植成本430元,其中土地流转费50元,种子60元,肥料120元,农药30元,人工费50元,机械120元。种植成本同比上升了10%。今年亩产700斤,每斤按0.90元计算,收入630元,利润200元。

辛安合作社算是当地种植大户,按照以上他们的测算,在气候条件正常、规模种植、科学种粮、田间精细管理的前提下,每亩纯利润能有200元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收益了,当然理论上规模种植还存在一项隐性成本,即秸秆粉碎费用(50元/亩)、旋耕机翻耕费用(一次50元/亩)、增加麦种费用(22元/亩),合计122元/亩。如果出现其它不利因素如:小麦成熟、收割期间遇到连续阴雨、导致小麦赤霉病发作、引发不完善粒超标;小规模种植成本增加;种植户疏于田间管理,造成单产下降等等,那么种植户的实际收益水平就会随之不同程度地下降、直至亏本。由于边际效益低,不少新型种粮主体已经开始减少小麦种植面积。

二是国家最低收购价启动的时间晚于农民售卖小麦的时间,政策性惠农红利农民没有享受到。由于气候原因,孝感和黄冈两市的小麦上市一般在5月10日到5月26日之间,小麦收割之后就要种稻谷或者棉花了,所以农民一般都是在5月中下旬就开始卖小麦。而国家的最低收购价(包括湖北省去年的减灾救灾小麦收购)启动都是在6月份,启动时农民手中的小麦已销售临近尾声,基本没有多少存货。售价远低于国家的最低收购价,虽然后期市场收购价格有所上涨,但农民没有享受到,导致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受挫。

(二)两地的小麦加工企业情况

由于两市的小麦质量相对较差,农民所种植的小麦多半被用作饲料,稍好一点的被粮食经纪人贩往各地填库。据了解,孝感市原有5、6家面粉厂大多已停产,现在还在运转的只有两家。这两家面粉厂加工所用的原料小麦多半是武汉、河南等地外采的,本地的小麦收购量只占到原料总量的三成左右。其中一家公司负责人向我们介绍了最近的一笔业务:从中储粮武汉直属库外采的2023年小麦到厂价126.5元/百斤,每百斤小麦可出精粉约40斤,价格1.56元/斤;出普通粉约28斤,价格1.42元/斤;出标准粉约6斤,价格1.36元/斤;出副产品细麸11斤,价格0.82元/斤;出麸皮15斤,价格0.77元/斤。百斤小麦毛收入130.89元,扣除原料成本126.5元、电费约2元、人工约1.7元后,纯利润仅0.69元。

(三)对今年小麦的市场形势及收购预案启动分析

1.预计今年小麦开秤收购价在1.16-1.18元/斤(折合净粮价格)。2023年因灾害性天气,小麦减产,价格后期上涨了20%左右。2023年3月下旬河南省 2023年托市麦开始陆续投放市场,4月份后各地的中央及地方储备小麦轮换出库加快,供给开始宽裕,小麦价格有下滑压力。目前,孝感市粮食企业小麦出库价格1.21元/斤,预计新麦市场开秤价1.16元/斤左右,黄冈市目前小麦市场价格1.18元/斤,预计新麦市场开秤价1.18元/斤左右,启动托市预案的可能性较大。

2.两市预计收购情况。孝感市粮食部门今年预计收购托市小麦1亿斤,比上年多购9800万斤。黄冈市今年预计收购量1.4亿斤,比去年增加1630万斤。

二、油菜籽情况 (一)两市油菜籽两减一持平,种植面积和总产均双降,单产持平。

按照统计部门的调查统计口径,孝感市油菜播种面积103.76万亩,比上年减少6.25万亩,减幅5.7%,在上年大幅减少的基础上继续减少;预计单产274斤/亩,同比持平;总产2.84亿斤,比上年减产1750万斤。黄冈市油菜种植面积239.3万亩,比上年减少5.2万亩,减幅2.13%。预计单产276斤/亩,同比持平;总产6.61亿斤,比上年减少1000万斤。同样,按照农业部门和粮食部门摸底调查的情况看,预计今年安陆、云梦、黄梅三地油菜种植面积可能实际减幅达到了20%-30%,武穴市在政府的扶持下,主推油菜花经济,面积减少的情况相对要好一些。

分析孝感黄冈两市油菜种植面积和总产双降原因:

一是国家取消了油菜籽托市收购政策,农民种植油菜收益大幅下降。2023年取消菜籽托市政策,开秤价格由2.55元/斤猛跌到1.6元/斤,2023年农民就大幅减少了油菜种植面积,去年油菜籽开秤价格也是在1.6元/斤,后期涨到2.2元/斤左右。由于前期农民已经抛售,多数种粮户没有享受到后期涨价的实惠,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二是生产成本持续上升,种植油菜籽边际效益低,影响了农民种植意愿。据了解,目前油菜籽人工种植每亩投入480元,其中:种子10元,底肥加追肥130元,防病30元,其它10元,人工300元。撒播种植每亩投入420元左右,其中:机耕70元,种子30元,底肥加追肥170元,除草20元,防病30元,机收100元。种植成本同比上升5%。今年按目前市场价格1.99元/斤计算,亩产油菜籽276斤,每亩毛收入549.24元。一亩地农民人工种植纯收入为69.24元,不到100元,撒播种植也才129.24元。要是按去年1.6元/斤的收购价格计算,还要亏钱,农民种植的意愿自然而然就下降了。

(二)两市的油脂企业情况

孝感和黄冈两市规模以上油脂企业还在运转的仅剩两家,而这两家企业主要以加工棉油为主,菜籽加工天数全年不超过2周,加工出的菜油按100斤菜籽兑换40-42斤菜油的比例,跟农民兑换,利用兑换业务加工企业一方面可以减轻收购资金压力,另一方面副产品菜粕可以带来部分收入。除自己少量加工外,其余七成以上的菜籽主要用来做贸易,外销西南的湘、云、黔、川等地。

(三)对今年油菜籽的市场形势分析预测

按照目前菜籽油的市场价格水平,我们推测今年油菜籽开秤价会大幅高于去年,达到2元/斤(水杂达标)左右。

以武穴市为例,我们具体测算一下当地加工企业的成本利润情况:国产四级菜油批发价格4.4元/斤,菜粕价格1.10元/斤。按照每百斤菜籽出油34斤,出菜粕59斤计算,每百斤菜籽加工投入产出情况是:出油34斤*4.4元=149.6元、出菜粕59斤*1.10=64.9元,刨除加工费11.5元,每百斤可以产出203元。由此,我们推测,粮食收储企业菜籽收购价格在2元/斤以下,油厂接收价格在2.03元/斤以下,边收边销边加工是有利润和效益的。据我们调查摸底的情况,油厂的态度是,密切关注着市场走势,行情好的话,多收购一些,自己加工一部分、外销一部分;行情不好,边收边销,不屯货。

三、加工企业融资情况 据我们调研了解,农业发展银行收紧了对中小微粮油加工企业的贷款,孝感黄冈两市粮油加工企业融资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邮储银行、农商行抵押贷款。企业用厂房设备、股权甚至私房等固定资产抵押,再找农业担保公司进行担保后才能得到贷款;或者采取3家以上的公司之间互相联保的形式贷款。贷款年利率7.8%-10.08%不等,担保公司收取1.5%的担保费和10%的担保金,如我们调研的有三家企业均是采取此种方式融资。

(二)本土企业利用自身的信用进行社会融资。我们走访的一家公司就是利用自身信用,以年息10%的利率在当地吸收民间资金,年融资额300万元左右,当然此种融资方式不受法律保护。

(三)本地农信社给予个体粮油经纪人的信用小微贷款,办法是用户口本抵押贷款,一个户口本可以贷10万元。我们走访的云梦某粮食经纪人就是采取这种方式贷款,借了20-30个亲戚朋友的户口本,贷了200-300万元。

四、收购仓容准备情况 两市目前用于夏粮收购的仓容准备比较充足,能够满足收购需求。孝感市准备了托市收购空仓库容3.3亿斤左右, 黄冈市准备了收购仓容2.13亿斤,其中国有仓容1.83亿斤,社会仓容0.3亿斤。

五、建议 (一)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扶植粮油企业发展。目前粮油加工企业发展遇到的最大瓶颈还是资金不足、融资困难。金融部门要加大对粮食经营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切实解决好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二)推广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加工企业订单等规模种植模式。连片规模种植,既可以享受厂家直供低价农资,又能顺利推进机械化、自动化生产,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要积极引导农民与专业合作社、粮油加工企业合作,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统一种植,统一管理,增加粮食单产,从而提高农民的总体收益。

(三)加大小麦种植的科技推广力度,提高小麦品质,促进增产增收。孝感和黄冈市受气候、土质及农民的固有的种植习惯等因素的限制,大多数小麦质量较差,容重和不完善粒等指标达不到托市收购标准,农民种植的小麦只能低价卖给粮食经纪人,享受不到国家政策性收购价格带来的惠农红利。我们建议相关部门要加大科技种植的推广宣传和培训,引导农民科学种田,提高种植收益。

篇四 小麦播种情况调研报告

调查主题:企业的老板是如何走向成功的?

调查地点:xx县实验中学

调查对象:七(2)班学生家长

调查方式:小组成员通过访谈七(2)班学生家长成功人士,了解成功人士成功历程、成功的相关领域简介、成功秘诀。

调查分工:采访:观察记录:

调查过程:

1、上网:查找相应的资料。

2、采访:并做相应的纪录。

3、后期:整理资料,写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为了丰富学生生活,让学生了解如何才能获得成功,在实践中激发学生热爱学习、努力学习的情感,培养和提高广大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对社会的责任感。我班特意作了一次“企业的老板是如何走向成功”的小调查。

通过对本班学生家长的调查,我们发现影响成功的十大成功定律:

序号影响成功的因素占调查者的%

1、积极心态96%

2、正确思考方法90%

3、建立信心00%

4、创新致胜00%

5、充满热忱92%

6、坚强的意志力00%

7、富有合作精神95%

8、不服输精神00%

9、永葆进取心00%

10、养成好习惯00%

成功的人心怀梦想,他们有着极为明确的目标感,显著的目的性。他们清楚地知道他们想要的是什么。他们知道如何将事情办好。他们能够在最大限度内运用自己的技能、天赋、精力和知识。他们做那些必须要做的事情,而不仅仅是那些喜欢做的事情。他们努力工作并出色完成任务。他们不会轻易地被别人的想法和观点所左右。他们有着坚强的意志力。睿智而富有思想。对于成功的渴求为他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他们希望完成任务。拥有高度的热情、使命感和自信心,有着摔倒了再站起来的精神。

小麦播种情况调研报告

篇五 全镇小麦良种供种情况报告

县农业局、县财政局:

根据上级年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我镇按照“准确、及时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集中培训,周密部署并层层落实责任。截至目前小麦良种补贴项目统一供种工作已全部完成,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了由镇长为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的良种补贴领导小组,丈量核实小组和群众代表监督小组,具体负责小麦良种补贴贯彻落实工作。

二、严格工作程序

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采取“两公示”(即村级公示和镇级公示)和“五签字”(即户主签字、村两委主要负责人签字、包村干部签字、丈量核实小组成员和群众代表监督小组成员签字)等工作保障程序,确保了小麦良种补贴工作的全面完成。

三、完善操作规程

镇政府派专人对各村及镇公示资料进行拍照存档,保证补贴工作的透明度。

四、与上年相比面积增减原因分析

今年小麦良种补贴面积减少,其因为品种不对路,麦种价格高。17号商品小麦收购价高于其他小麦0.10元以上,不少农民想种17号麦种。

特此报告

篇六 小麦种植基础考察报告

由于今年秋种期间我市持续少雨天气,土壤表层失墒较快,对小麦播种出苗造成一定影响。当前全市小麦苗情比较复杂,既有适期播种苗情较好麦田,又有缺苗麦田和因表墒差出苗困难麦田,尚有部分因土壤表墒差无法播种麦田。为全面掌握我市小麦种植基础情况, 10月30日至11月5日,市农技站组织市、镇(街道)有关农技人员对全市小麦种植基础情况进行了考察。考察采取实地抽样调查和座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11月6日就考察结果进行了汇总分析。现将考察结果及冬前管理意见报告如下:

一、今年小麦种植基础特点

今年全市小麦秋种,重点推广了玉米秸秆还田、机械深耕、规范化播种、宽幅精播等关键技术措施落实,总体播种质量较好,小麦出苗较好。据考察统计,全市有麦面积49.51万亩,折纯面积47.27万亩,分别比去年同期减少1.73万亩、2.64万亩。与往年相比,今年小麦种植基础表现以下四个特点:

1、播种期相对拉长。大部分乡镇、村街10月7日后开耧播种小麦。据考察统计,按折纯面积计算,10月5日前播种小麦面积4.9万亩;10月5日~10日播种小麦11.79万亩;10月11日~20日播种小麦27.66万亩; 10月21日后播种2.92万亩,比去年增加0.2万亩。小麦播种期拉长,小麦出苗时间长,苗情复杂,给下一步管理增加了难度。

2、主导品种面积下降,小麦品种多、乱、杂现象抬头。今年秋种我市重点推广了济麦22、泰农18号、鲁原502、良星77等高产优质品种。据考察统计,今年种植鲁原502面积12.58万亩,泰农18号面积10.07万亩,济麦22号8.97万亩,良星77面积6.83万亩,四品种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81.3%,比去年占比92.7%减少了11.4%。品种的更新换代稳步推进,品种布局趋于合理,但小麦品种多、乱、杂会影响小麦整齐度、成熟期、病虫害发生程度等方面,增加了田间管理难度,可能会对产量造成一定影响。

3、间套种面积增加。据考察统计,今年小麦间套作面积18.68万亩,比去年增加13.1万亩。其中小麦玉米留套种行面积17.96万亩,比去年增加13.08万亩;小麦花生留套种行面积0.22万亩,与去年持平;小麦间作菜面积0.5万亩,比去年增加0.1万亩。分析小麦留套种行面积大幅度增加的原因是:近两年早播夏玉米受高温影响小、产量高,部分地块预留出玉米套种行,以便明年5月下旬6月上旬早套种玉米。小麦间套作面积较大,使小麦播种纯面积减少,可能会对产量造成一定影响。

4、播种量、基本苗偏大。全市小麦平均播量10.6公斤/亩,基本苗20.5万/亩,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1.8公斤/亩、3.9万/亩。不同茬口的基本苗早、中、晚茬分别为17.2万/亩、20.3万/亩、24.1万/亩。根据播期和品种分析,今年基本苗普遍偏大,很有可能发生旺长和后期倒伏,为明年小麦丰收埋下隐患。

二、当前麦田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是小麦品种多、乱、杂现象重新抬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生产上种植的小麦品种在30个以上,其中有个别跨区种植的品种。小麦品种多对适应我市复杂多变的自然条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生产上应用小麦品种过多,容易引起小麦品种的种性下降、快速退化,因小麦品种间抗逆性、抗病性等品种特性差异,使田间小麦病虫害、株高高矮不齐、成熟不一等现象突出从而影响产量,为明年小麦丰收埋下隐患。

二是全市普遍存在小麦播量偏大现象。个别村街10月初小麦开耧播量就超过12.5公斤/亩,造成田间基本苗偏多,个体不壮,有旺长隐患。

三是部分地块整地质量差,坷垃多,缺苗断垄现象比较严重。据考察统计,有4.08万亩小麦缺苗1~2成,比去年增加0.93万亩;有0.5万亩小麦缺苗在3成以上,比去年增加0.2万亩。

四是大部分地块底肥使用量明显下降,有些地块底肥仅施用氮肥、磷肥,没有施用钾肥和微肥。部分地块没有施用底肥直接整地、播种小麦,小麦出苗后叶片发黄,对小麦苗期生长发育造成一定影响。

五是部分地块地下害虫为害较重。个别地块小麦一出苗即显现感染病害症状。部分地块杂草较多。

三、冬前麦田管理意见

针对当前小麦苗情,冬前管理的主攻方向是在苗全、苗匀的基础上,促根增蘖,促弱控旺,培育壮苗,保苗安全越冬。重点应抓好以下关键措施:

1、因地制宜搞好分类管理

(1)丘陵坡地旱地麦田和整地质量差、坷垃多、秸秆还田质量不高、未浇“蒙头水”的.平原区地块要适时镇压一遍,压碎坷垃,弥实裂缝,踏实土壤,使麦根和土壤紧实结合,提墒促根下扎,提高抗旱和冬季抗寒能力。提倡采用自走式镇压机,以提高镇压效果和作业效率。

(2)对播种偏深的地块,要及时退土清棵,减薄复土层,使分蘖节保持在地面以下1~1.5厘米,促使早分蘖,冬前形成壮苗。

(3)对播种量过大冬前旺长地块要视旺长程度,于11月中、下旬机械镇压麦苗2~3次,既控地上继续旺长,又踏实土壤,防冬季透风冻根。用自走式镇压机镇压旺长麦苗效果更好、效率更高。也可采用叶面喷施壮丰安、矮脚虎等化控剂的方法控制冬前旺长。

(4)播期偏晚的晚茬麦田,田间管理要以促为主。对于目前墒情较好的晚播弱苗,冬前一般不要追肥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影响发苗,可浅锄2~3遍,以松土、保墒、增温促早发;对于目前墒情较差的地块,争取苗全苗匀是首要目标,应该抓紧浇好出苗水,然后适时划锄2遍以上,促进早发。

(5)未施用底肥地块或底肥施用量不足的地块要在浇水或雨后及时补施底肥,以促进麦苗健壮生长。所有类型麦田都要在浇水后或中大雨后适时划锄,以破除板结,弥合裂缝,促进小麦生长发育。

2、突出重点、适期适量浇好越冬水

多年的小麦生产实践证明,越冬水是保证小麦安全越冬、次年早春稳健生长的一项重要措施。它能防止小麦冻害死苗,并为翌年返青保蓄水分,做到冬水春用,春旱早防;还可以踏实土壤,粉碎坷垃,消灭越冬害虫。因此,一般麦田,尤其是悬根苗,以及耕种粗放、坷垃较多及秸秆还田的地块,都要浇好越冬水。特别是今年造墒浇水量少和抢墒播种的地块,适期浇好越冬水,意义更大。墒情较好的旺长麦田,可不浇越冬水,以控制春季旺长。

浇越冬水的时间要因地制宜。对于地力差、施肥不足、群体偏小、长势较差的弱苗麦田,越冬水可于11月下旬早浇,并结合浇水追肥,一般亩追尿素10公斤左右,以促进生长;对于一般壮苗麦田,于11月底至12月初浇越冬水为最好。早浇气温偏高会促进生长,过晚会使地面结冰冻伤麦苗。要在麦田上大冻之前完成浇越冬水。浇越冬水要在晴天上午进行,浇水量不宜过大,但要浇透,以浇水后当天全部渗入土中为宜,切忌大水漫灌。浇水后要注意及时划锄,破除土壤板结。

3、适时搞好以化学除草为主的病虫草害防治工作

小麦3叶后越冬杂草大部分已出土,草小抗药性差,是进行化学除草的有利时机,一次防治基本能够控制麦田草害,且对后茬作物影响小,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适时开展化学除草。对以播娘蒿、荠菜、婆婆纳等阔叶杂草为主的地块每亩用30%苯·苄可湿性粉剂 15克+56%二甲四氯钠可湿性粉剂30克,或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5克+5%双氟磺草胺悬浮剂15毫升+10%唑草酮可湿性粉剂12克进行防治。对以野燕麦、雀麦、早熟禾、硬草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地块,选用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剂、精噁唑禾草灵或炔草酯进行防治;对以节节麦禾本科杂草为主的地块选用甲基二磺隆进行防治(要注意环境条件及使用方法,避免药害)。双子叶和单子叶杂草混合发生的麦田可用以上药剂混合使用或选用含有以上成分的复配制剂进行防治。化学除草对水量要足、剂量要准,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推荐的亩用量取用,严禁超量使用,一般亩对水量为30~40公斤。禁止使用氯磺隆、甲磺隆、胺苯磺隆等残效期过长的除草剂,以防对下茬玉米、花生造成药害。

苗后有金针虫发生地块要及早用辛硫磷颗粒剂撒施后划锄浇水。防治小麦纹枯病、茎基腐病、根腐病、红蜘蛛、蚜虫等病虫害,每亩用43%戊唑醇悬浮剂30毫升或10%已唑醇悬浮剂50毫升;加1.8%阿维菌素乳油30毫升或40%毒死蜱乳油50毫升,对水20~30千克喷雾。

4、加强监管,严禁牲畜啃青

近年来,部分村街仍然存在麦田啃青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小麦越冬期间保留下来的绿色叶片,返青后即可进行光合作用,它是小麦刚恢复生长时所需养分的主要来源。冬前或者冬季放牧会使这部分绿色面积遭受大量破坏,容易加重小麦冻害,甚至会造成麦苗大量死亡,减产非常显著。因此,要加强监管,坚决杜绝牲畜啃青现象的发生。

由于今年秋种期间我市持续少雨天气,土壤表层失墒较快,对小麦播种出苗造成一定影响。当前全市小麦苗情比较复杂,既有适期播种苗情较好麦田,又有缺苗麦田和因表墒差出苗困难麦田,尚有部分因土壤表墒差无法播种麦田。为全面掌握我市小麦种植基础情况, 10月30日至11月5日,市农技站组织市、镇(街道)有关农技人员对全市小麦种植基础情况进行了考察。考察采取实地抽样调查和座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11月6日就考察结果进行了汇总分析。现将考察结果及冬前管理意见报告如下:

一、今年小麦种植基础特点

今年全市小麦秋种,重点推广了玉米秸秆还田、机械深耕、规范化播种、宽幅精播等关键技术措施落实,总体播种质量较好,小麦出苗较好。据考察统计,全市有麦面积49.51万亩,折纯面积47.27万亩,分别比去年同期减少1.73万亩、2.64万亩。与往年相比,今年小麦种植基础表现以下四个特点:

1、播种期相对拉长。大部分乡镇、村街10月7日后开耧播种小麦。据考察统计,按折纯面积计算,10月5日前播种小麦面积4.9万亩;10月5日~10日播种小麦11.79万亩;10月11日~20日播种小麦27.66万亩; 10月21日后播种2.92万亩,比去年增加0.2万亩。小麦播种期拉长,小麦出苗时间长,苗情复杂,给下一步管理增加了难度。

2、主导品种面积下降,小麦品种多、乱、杂现象抬头。今年秋种我市重点推广了济麦22、泰农18号、鲁原502、良星77等高产优质品种。据考察统计,今年种植鲁原502面积12.58万亩,泰农18号面积10.07万亩,济麦22号8.97万亩,良星77面积6.83万亩,四品种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81.3%,比去年占比92.7%减少了11.4%。品种的更新换代稳步推进,品种布局趋于合理,但小麦品种多、乱、杂会影响小麦整齐度、成熟期、病虫害发生程度等方面,增加了田间管理难度,可能会对产量造成一定影响。

3、间套种面积增加。据考察统计,今年小麦间套作面积18.68万亩,比去年增加13.1万亩。其中小麦玉米留套种行面积17.96万亩,比去年增加13.08万亩;小麦花生留套种行面积0.22万亩,与去年持平;小麦间作菜面积0.5万亩,比去年增加0.1万亩。分析小麦留套种行面积大幅度增加的原因是:近两年早播夏玉米受高温影响小、产量高,部分地块预留出玉米套种行,以便明年5月下旬6月上旬早套种玉米。小麦间套作面积较大,使小麦播种纯面积减少,可能会对产量造成一定影响。

4、播种量、基本苗偏大。全市小麦平均播量10.6公斤/亩,基本苗20.5万/亩,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1.8公斤/亩、3.9万/亩。不同茬口的基本苗早、中、晚茬分别为17.2万/亩、20.3万/亩、24.1万/亩。根据播期和品种分析,今年基本苗普遍偏大,很有可能发生旺长和后期倒伏,为明年小麦丰收埋下隐患。

二、当前麦田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是小麦品种多、乱、杂现象重新抬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生产上种植的小麦品种在30个以上,其中有个别跨区种植的品种。小麦品种多对适应我市复杂多变的自然条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生产上应用小麦品种过多,容易引起小麦品种的种性下降、快速退化,因小麦品种间抗逆性、抗病性等品种特性差异,使田间小麦病虫害、株高高矮不齐、成熟不一等现象突出从而影响产量,为明年小麦丰收埋下隐患。

二是全市普遍存在小麦播量偏大现象。个别村街10月初小麦开耧播量就超过12.5公斤/亩,造成田间基本苗偏多,个体不壮,有旺长隐患。

三是部分地块整地质量差,坷垃多,缺苗断垄现象比较严重。据考察统计,有4.08万亩小麦缺苗1~2成,比去年增加0.93万亩;有0.5万亩小麦缺苗在3成以上,比去年增加0.2万亩。

四是大部分地块底肥使用量明显下降,有些地块底肥仅施用氮肥、磷肥,没有施用钾肥和微肥。部分地块没有施用底肥直接整地、播种小麦,小麦出苗后叶片发黄,对小麦苗期生长发育造成一定影响。

五是部分地块地下害虫为害较重。个别地块小麦一出苗即显现感染病害症状。部分地块杂草较多。

三、冬前麦田管理意见

针对当前小麦苗情,冬前管理的主攻方向是在苗全、苗匀的基础上,促根增蘖,促弱控旺,培育壮苗,保苗安全越冬。重点应抓好以下关键措施:

1、因地制宜搞好分类管理

(1)丘陵坡地旱地麦田和整地质量差、坷垃多、秸秆还田质量不高、未浇“蒙头水”的平原区地块要适时镇压一遍,压碎坷垃,弥实裂缝,踏实土壤,使麦根和土壤紧实结合,提墒促根下扎,提高抗旱和冬季抗寒能力。提倡采用自走式镇压机,以提高镇压效果和作业效率。

(2)对播种偏深的地块,要及时退土清棵,减薄复土层,使分蘖节保持在地面以下1~1.5厘米,促使早分蘖,冬前形成壮苗。

(3)对播种量过大冬前旺长地块要视旺长程度,于11月中、下旬机械镇压麦苗2~3次,既控地上继续旺长,又踏实土壤,防冬季透风冻根。用自走式镇压机镇压旺长麦苗效果更好、效率更高。也可采用叶面喷施壮丰安、矮脚虎等化控剂的方法控制冬前旺长。

(4)播期偏晚的晚茬麦田,田间管理要以促为主。对于目前墒情较好的晚播弱苗,冬前一般不要追肥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影响发苗,可浅锄2~3遍,以松土、保墒、增温促早发;对于目前墒情较差的地块,争取苗全苗匀是首要目标,应该抓紧浇好出苗水,然后适时划锄2遍以上,促进早发。

(5)未施用底肥地块或底肥施用量不足的地块要在浇水或雨后及时补施底肥,以促进麦苗健壮生长。所有类型麦田都要在浇水后或中大雨后适时划锄,以破除板结,弥合裂缝,促进小麦生长发育。

2、突出重点、适期适量浇好越冬水

多年的小麦生产实践证明,越冬水是保证小麦安全越冬、次年早春稳健生长的一项重要措施。它能防止小麦冻害死苗,并为翌年返青保蓄水分,做到冬水春用,春旱早防;还可以踏实土壤,粉碎坷垃,消灭越冬害虫。因此,一般麦田,尤其是悬根苗,以及耕种粗放、坷垃较多及秸秆还田的地块,都要浇好越冬水。特别是今年造墒浇水量少和抢墒播种的地块,适期浇好越冬水,意义更大。墒情较好的旺长麦田,可不浇越冬水,以控制春季旺长。

浇越冬水的时间要因地制宜。对于地力差、施肥不足、群体偏小、长势较差的弱苗麦田,越冬水可于11月下旬早浇,并结合浇水追肥,一般亩追尿素10公斤左右,以促进生长;对于一般壮苗麦田,于11月底至12月初浇越冬水为最好。早浇气温偏高会促进生长,过晚会使地面结冰冻伤麦苗。要在麦田上大冻之前完成浇越冬水。浇越冬水要在晴天上午进行,浇水量不宜过大,但要浇透,以浇水后当天全部渗入土中为宜,切忌大水漫灌。浇水后要注意及时划锄,破除土壤板结。

3、适时搞好以化学除草为主的病虫草害防治工作

小麦3叶后越冬杂草大部分已出土,草小抗药性差,是进行化学除草的有利时机,一次防治基本能够控制麦田草害,且对后茬作物影响小,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适时开展化学除草。对以播娘蒿、荠菜、婆婆纳等阔叶杂草为主的地块每亩用30%苯·苄可湿性粉剂 15克+56%二甲四氯钠可湿性粉剂30克,或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5克+5%双氟磺草胺悬浮剂15毫升+10%唑草酮可湿性粉剂12克进行防治。对以野燕麦、雀麦、早熟禾、硬草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地块,选用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剂、精噁唑禾草灵或炔草酯进行防治;对以节节麦禾本科杂草为主的地块选用甲基二磺隆进行防治(要注意环境条件及使用方法,避免药害)。双子叶和单子叶杂草混合发生的麦田可用以上药剂混合使用或选用含有以上成分的复配制剂进行防治。化学除草对水量要足、剂量要准,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推荐的亩用量取用,严禁超量使用,一般亩对水量为30~40公斤。禁止使用氯磺隆、甲磺隆、胺苯磺隆等残效期过长的除草剂,以防对下茬玉米、花生造成药害。

苗后有金针虫发生地块要及早用辛硫磷颗粒剂撒施后划锄浇水。防治小麦纹枯病、茎基腐病、根腐病、红蜘蛛、蚜虫等病虫害,每亩用43%戊唑醇悬浮剂30毫升或10%已唑醇悬浮剂50毫升;加1.8%阿维菌素乳油30毫升或40%毒死蜱乳油50毫升,对水20~30千克喷雾。

4、加强监管,严禁牲畜啃青

近年来,部分村街仍然存在麦田啃青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小麦越冬期间保留下来的绿色叶片,返青后即可进行光合作用,它是小麦刚恢复生长时所需养分的主要来源。冬前或者冬季放牧会使这部分绿色面积遭受大量破坏,容易加重小麦冻害,甚至会造成麦苗大量死亡,减产非常显著。因此,要加强监管,坚决杜绝牲畜啃青现象的发生。

《小麦分析报告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报告

最新加入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