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大全 > 工作报告 > 分析报告
栏目

上网分析报告15篇

发布时间:2023-01-14 热度:19

上网分析报告

篇一 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治理自查报告

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治理自查报告

霍山县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治理工作在县委、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公安、工商等职能部门的配合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根据国务院、文化部及省文化厅关于整顿和规范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工作部署,在工作中紧紧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全面进行了清理整顿。通过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宣传教育与行政处罚相结合,我县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中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 确定了工作目标和整治重点

加强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管理,是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充分认识到了网吧市场存在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以及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只有通过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有效地开展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整治,把《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真正落到实处,才能尽快实现我县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秩序的根本好转,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我们把网吧的专项整治行动重点确定为严厉查处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进入及超时经营行为;坚决打击在网上传播有害文化信息的行为;切实治理网吧经营场所的安全隐患问题;坚决取缔无证照或证照不全的“黑网吧”,整治以电脑学校、劳动职业技术培训班、电子阅览室、计算机房等名义变相经营网吧的行为。

二、 具体的措施

2、重点开展了打击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进入和超时经营整治行为

今年元月和4月份两次召开网吧经营业主大会,对网吧经营业主传达了上级关于对网吧进行清理整顿的文件精神,并将网吧违规行政处罚情况进行了通报;与网吧签订了《互联网上网经营场所守法经营责任书》。为了贯彻落实文化部提出的关于开展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整治的工作部署,根据上级领导的指示精神,制定了由县政府转发并执行的《霍山县关于开展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整治工作的实施方案》和《霍山县关于开展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整治周行动方案》,联合公安、工商、消防等部门在4月26至30日、6月14至18日开展了两个整治周活动,查处网吧违规行为近20 起,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了跟踪报道;还联合乡镇、街道开展了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另外我局还根据市场特点调整了市场检查时间,采取每日下午16点上班20时下班,午夜搞零点行动等方式不定时、不定期的进行检查,加强市场的监管。通过这一系列的整治活动,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进入和超时经营现象有了明显好转,群众反映不再如以前强烈。对群众举报,做到了受理有反应,处理有结果,结案率达到100%,到得了社会的认可。6月份还把违规经营受到行政处罚的43家网吧予以曝光,让其在整改过程中接受社会的监督。依法对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金额达10万余元。

3、抓住重点,有效防止了未成年人进入网吧

网吧的违规行为,最大的问题是接纳未成年人进入。问题存在不仅有网吧经营业主法律意识谈薄、唯利是图、铤而走险的因素,还有我们管理措施不到位,管理人员责任性不强,工作中满足一般性的检查有关。为此,我们在7月7日又召开了一次网吧业主大会,组织网吧业主继续学习网吧管理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其经营行为,强调暑期来临是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高峰期,要求他们合法经营,守法经营,自觉拒绝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同时,制定了《霍山县暑假期间开展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特别行动方案》,现正按方案要求进行实施。我们还将加大处罚力度,把那些多次(三次)违规的网吧吊销一批,腾出市场空间,扶持守法经营的。同时,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人员的法制教育、业务学习,提高执法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紧紧围绕未成年人进入网吧这个重点做工作,对违法违规经营场所予以从严、从重打击,防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

4、解决难点,杜绝了未成年人进入网吧

经过我们对市场监管,调查研究发现,经常接纳未成年进入的网吧,主要是那些偏僻,小型,环境差,地处偏僻,电脑陈旧老化的网吧。这是网吧市场管理的一个难点。如,一些乡镇的网吧,离中心城区远,管理人员一个月难得检查一两次,是未成年人特别是小学生经常光顾的场所,经常是一群一群的进入。经过几年的管理,我们认为,大型网吧比小型网吧好管理,集中经营的网吧比分散经营的网吧好管理。大型网吧要违规,所担的风险大,不要说经济处罚,就是责令其停止整顿的行政处罚,它的损失也很大,所以就不敢冒这个风险。集中经营的网吧一家违规受到处罚,对其他的场所会起到震摄作用,只要管住了其中一两家经营违规的,其他的就管住了。所以在以后的发展中,宁大勿小。对那些小、乱、差的场所要慢慢让他们退出市场。

5、长效管理,为未成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为了有效地管好网吧,巩固专项整治成果,防止反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严把市场准入关,提高准入门槛。整治期间不审批新的网吧,防止网吧过多过滥。一手抓整顿规范,一手抓改造提高,扶持规模化经营,促进市场整合,引导网吧向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健康发展。整顿结束后,发展时要提高准入门槛,中心城区少于30台的不发展或少发展;二是调整网吧市场检查时间,紧紧抓住每天中午、下午学校放学以后、晚上以及双休日、节假日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的高发期,对网吧进行不定期、不定时的监控巡查,不断加大执法打击力度,严厉查处违规经营行为;三是严格执行第一次发现网吧有非法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的,给予经济处罚;累计两次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的,给予经济处罚的同时予以停业整顿;累计三次接纳未成年人的,一律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对在经营时间以外接纳未成年人的,实行一次性死亡法。而超时经营问题,文化部门要与网络信号接入部门密切配合,以从0-8时时间段切断信号方式来控制超时经营;

7、对网吧实行行业自律,成立行业协会,由文管办牵头,提高上网价格,防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四是建立健全综合治理机制,积极会同公安、工商、教育、消防、电信部门等职能部门综合执法,加大执法的力度;五是不断加快网吧信息化建设步伐,充分实施网吧监控管理平台的科技管理措施,采取日常检查、突击检查与科学技术监控相结合的监管措施;六是采取文化市场稽查人员岗位责任追究;七是加强对网吧经营业主法律法规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法律意识,让他们养成合法经营、文明经营的良好习惯;八是广泛发动群众,聘请业余网吧义务监督员,实行群防群治,继续设立举报电话,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九是进一步按照专项整治的措施,加大对违章违规经营者的打击力度,始终保持专项整治的高压态势,严格执法,对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一律从严、从重、从快查处,决不心慈手软,姑息迁就。

三、存在的问题

1、网吧业主守法经营意识谈薄。自从《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颁布以来,文化部门每年都要组织网吧业主进行法规培训,但是网吧经营者自觉遵守国家有关互联网发展和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意识淡薄,唯利是图,铤而走险,更谈不上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网络文化是高科技文化,在全社会理应得到全面推广,但是与未成年人上网又是一对矛盾。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学会使用电脑,在这庞大的人群中,中学生所占的比例不在少数,一方面要普及,别一方面又要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而学生在学校上网的机会几乎没有,网吧无疑是玩电脑的首选去处。网吧有其好的一面,例如方便、快捷、知识领域大;也有坏的一面,例如游戏,不健康网站等。我们认为有必要推广电脑,提倡上网查资料,但不应该去网吧,尤其是一些自治力较差的人。

3、全社会都应关心和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青少年是互联网最积极、最能动、最活跃的力量,如何在青少年中大力倡导网络文明,培养青少年良好的网络道德,是一个带有紧迫性的现实问题。进入现代社会,社会环境愈来愈为人们所关注,进而成为一个普遍性的世界话题。全社会都要培育强化青少年的道德意识,既要注重灌输,发挥青少年的主体作用,又要积极引导使其走向健康成长的道路,光靠哪一个部门哪一个人去保护未成年人是不现实的,应当充分调动全社会共同关心和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建议人大、政协各级党政组织,动员全社会,共同关心未成年人的教育,开展有益活动,共同做好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

四、下一步打算和建议

1、规范网吧发展,严格准入,积极稳妥地推动网吧连锁。力求向连锁网吧发展,统一品牌,统一价位,统一经营方式等,避免恶性竞争,有利于缓和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这一突出的问题,从而进一步规范网吧市场。

2、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针对网吧业主的法律意识谈薄,对网吧业主及其管理人员应加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通知》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精神等方面的宣传教育,与此同时,结合网吧市场实际状况,就规范市场经营和管理签订《互联网上网经营场所守法经营责任书》,通过这一形式约束其经营形为。

4、主动与公安、工商、教育等部门配合对网吧进行检查。

5、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学校的保卫科长及社会各界热爱文化事业建设的同志做文化市场的义务监督员。

6、建议县政府建议对网吧超时经营采取切断网线的管理办法,杜绝超时经营行为

篇二 未成年人上网情况调研报告

为深入了解我市未成年人上网存在的各种问题,积极探索有效的治理对策,团市委根据团中央和团省委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会同我市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认真开展了以“互联网与青少年健康成长”为主题的专题调研。通过暗访、问卷、座谈、数据统计等形式,全面掌握了我市未成年人上网的现状,并形成了具体的思路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我市未成年人上网的现状调查

在调研中,我们首先对全市1232名中小学生以及486名家长和老师进行了关于“互联网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我市未成年人上网现象十分普遍,约有90%以上的未成年人都有过上网经历,其中选择将上网作为主要课余活动的学生占到了34.9%。可以说,网络已经与我们的未成年人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毋庸置疑,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和便捷性,网络内容的多样性和广泛性,为未成年人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创造了学习的机会,对于促进未成年人成长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我市未成年人上网的现状令人担忧,特别是部分未成年人沉溺网络不能自拔的问题极大地危害到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具体表现为:

1、痴迷游戏,荒废正常学业。据调查,我市未成年人上网最主要的目的是玩游戏。从国家的统计分析来看,未成年人上网玩游戏人数占到总上网人数的70%以上。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得知,我市也有近半数的未成年人选择玩游戏作为上网的主要目的。而且他们上网玩游戏的时间普遍较长,一般都在数小时以上,有的甚至几天几夜。在我们调研座谈会上,老师们普遍反映,在校学生逃课上网和就寝后攀爬围墙外出上网的现象几乎每所学校、每个班级都有发生。学生痴迷网络游戏的直接后果是,正常学业的荒废,学习成绩的滑坡,家长老师的批评。在问卷调查中,13.4%的学生承认有过因上网而逃课的经历,51.1%的学生承认沉迷上网会使学习成绩有所下降。暗访中,我们观察从网吧走出来的少年,看到他们游离的眼神、疲惫的身躯、痴迷的表情,可以想象到底还有多少精力去投入学习。

2、迷恋聊天,逃避现实生活。据调查,69.7%的上网学生都喜欢qq聊天,而且聊天对象基本是异性网友,他们认为网上聊天有现实生活中找不到的“乐趣”。我市一名初三女生坦言,非常喜欢上网聊天,异性网友很愿意和自己聊天,不用担心别人知道,没有拘束。座谈的专家分析:痴迷网络聊天的未成年人源自于对虚拟网络世界的好奇心和对现实自我缺乏自信心,尤其是在校学生学习任务重、压力大、生活单调,易被虚幻的世界所迷惑,寻求通过上网缓解压力,寄托对感情的憧憬和依赖。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痴迷网络聊天往往是在现实中感觉压抑、感到自卑的那部分未成年人,他们因为想逃避现实而迷恋网络,因为迷恋网络而更加逃避现实。部分未成年人在迷上网络聊天后,开始在现实生活中变得沉默寡言,性格孤僻,处处逃避。

3、沉溺网络,影响身心健康。问卷调查中,有51.1%的家长和59.7%的老师认为学生过多上网将影响身心健康,有21.9%的上网学生曾将家里给的早点、午餐钱省下饿着肚子泡网吧。我们还看到,有的孩子痴迷上网,吃饭睡觉的正常生活节奏被打乱;有的孩子长时期集中注意力玩游戏,消耗大量精力,视力明显下降;有的网吧卫生条件极差,烟雾缭绕,环境堪忧。这些都对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直接的伤害。心理学家还指出,沉迷于网络的未成年人,大多会出现性情孤僻、态度冷漠、是非不辨的倾向,轻者影响学习,重者致使心理扭曲和心理障碍。此外,在网吧里,各路人群混杂的不良行为对未成年人造成极大腐蚀和教唆作用,容易染上不良习气。

4、上网成瘾,诱发违法犯罪。随着网络盛行,青少年因迷恋上网而引发的违法犯罪案件急剧上升。据调查,我市今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92起,在雨湖区检察院去年审理的25件45人次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80%以上是因为网络诱发。很多未成年人因无钱上网而去偷盗抢劫、勒索敲诈,此类案件涉案金额多则上千元,少则十几元。此外,上网的未成年人中有40%的浏览或误入过黄色网站,这类不良网站犹如精神毒品,对于充满好奇、追求新奇、缺少辨别和自控能力的青春期少年充满诱惑和毒害,严重的能导致他们人格扭曲,追求低级的精神生活,导致暴力犯罪和性犯罪。

种种现状表明,在当前未成年人上网明显缺乏正确引导和有效监管的状态下,其造成的负面影响日渐突出。长此以往,对未成年人造成的危害将不堪设想。因此,针对当前未成年人上网的有关问题,我们必须深入分析、寻找根源、重拳出击,猛药狠治。

二、我市未成年人上网有关问题的原因分析

应当说,网络是柄“双刃剑”,既有利又有弊。那为什么从现状来看,是弊大于利,利的一面发挥不够,弊的一面却防控不足呢?我们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上网条件缺乏,未成年人上网需求难以满足。未成年人正处于成长的重要阶段,对网络世界表现出强烈好奇心是十分正常的,而且互联网是他们学习知识的重要窗口,因此,我们应当承认未成年人上网的正常需求是刚性的、合理的、应当努力满足的。但现实状况是:学生上网只有三种途径,即家庭、学校和社会。从家庭来看,31.5%的学生家庭缺乏基本上网条件,34.3%的学生家长纯粹的禁止学生上网;从学校来看,80%的学校每周仅开设一节电脑课,且基本不能联网;从社会来看,我市绿色网吧的建设刚刚起步,目前全市还只有5家不到300台电脑,远远不能满足全市未成年人上网的巨大需求。在各种途径难以满足的情况下,许多未成年人怀着巨大的好奇心,选择了进入经营性网吧接触网络,从而滋生了一系列问题。

2、网吧监管缺位,未成年人上网行为难以规范。在调研中,大家是有一点共识的。那就是由于缺乏自制能力,未成年人的上网行为是必须从时间、空间和内容上加以监控的。未成年人在家和学校的上网行为自然容易监督,但在经营性网吧的上网行为则成了死角,成了空白。目前,我市登记注册营业性网吧520家,其中湘潭市区176家,禁止接纳未成年人上网是对他们的明确要求,但由于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不到位,我市经营性网吧普遍存在接纳未成年人的现象。据统计,近80%的初中学生都进过网吧上网,有43.1%的受访对象认为当前我市网吧管理情况很不理想,有90%的人认为对我市网吧加强规范管理迫在眉睫。调研组也特地暗访了市区7个网吧,均不同程度有未成年人上网现象,有家网吧内同时在上网的未成年人竟多达13人。目前,我们相关部门对网吧规定了身份登记制度和查处罚款制度,但这些都流于形式,监管没做到长期化、常态化,处罚力度偏小,震慑作用不大。

3、教育疏导缺失,未成年人上网习惯难以养成。健康科学的上网习惯是保证未成年人既享受网络便利又规避网络危害的重要条件。而孩子的健康上网习惯要靠平时的教育疏导来养成。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无论家庭、学校,还是社会,对于未成年人的教育疏导依旧做得很不够。据调查,有41.5%的学生认为老师和学校很少对自己上网进行具体指导,有52.6%的学生认为家长很少对自己上网进行具体指导,有26.7%的家长不允许孩子上网。特别是部分家长只懂限制子女上网,缺乏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一味地禁止反而造成未成年人的叛逆心理。学校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过多地强调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孩子们的心理疏导和行为引导缺乏应有的重视。从社会层面来讲,我市可供未成年人活动的专门场所严重不足,唯一的市青少年宫也已硬件落后,投入严重不足。而且,目前能够让全市未成年人参加的积极向上的社会实践活动还不多,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和活动仍有待进一步重视和加强。

4、沟通协作缺少,未成年人上网保护难以奏效。在调研中,我们每次座谈会都开得异常热烈,职能部门、学校和家长等各方代表都谈及对未成年人上网的关切和所做出的努力,但不难发现,在真正落实到解决具体问题时,大家却存在着各自为政、互不沟通,互不理解的问题。例如工商、文化、公安等主管部门之间联合行动少,各自为政多,对违规网吧取证艰难,处罚难以落实;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也缺少沟通,在教育引导上步调不一致、态度难统一,在上网时段的监管上出现盲区,甚至职责上还相互推诿;家长、老师与学生之间缺乏用心沟通,监护人一味地禁止导致效果适得其反;社会监督也没有形成合力,宣传和认识不够致使社会群众对网吧的相关法规知之甚少,不知道投诉的方法和渠道,群众的力量没有得到最大发挥。总的来说,由于缺乏有效的平台,多股保护未成年人安全上网的力量依然相对分散,未能形成合力,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三、我市未成年人上网有关问题的对策建议

如何文明地使用和把握网络这把“双刃剑”,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寻求解决良策。我们建议坚持“疏堵结合、趋利避害、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要继续大力推进绿色网吧建设。要巩固推广当前我市新建“绿色网吧”的有效成果和成功经验,建议由未成年人保护机构牵头,通过加大政府资金投入、争取社会力量支持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迅速新建一批真正安全、健康的绿色网吧,力争使绿色网吧覆盖到我市城乡各个角落,延伸到我市每个未成年人身边。同时,要在全市中小学生和家长中加大对绿色网吧的宣传力度,让他们知晓绿色网吧,了解绿色网吧,分享绿色网吧,扩大绿色网吧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为未成年人上网问题畅通“疏”的渠道。要探索绿色网吧和未成年人网脉工程的共建共享模式,依托绿色网吧的硬件优势、网脉工程的技术优势,实现资源的相互整合,优势的相互利用,效果的相互促进。

2、要加大对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问题的治理力度。要在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切合我市实际的有效治理模式。一是要以专项行动整治。要打破目前谁审批谁执法的模式,建议成立专门工作机构,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老师、家长群众代表为主体,制定长期的专项整治方案,定期不定期开展联合行动,对发现的“黑网吧”以及接纳未成年人的经营性网吧,责成文化、工商、公安等部门进行严厉的打击和处罚,改变目前这种多头管理却又难以到位的尴尬局面。建议将xx年列为网吧专项整治年。二是要以技术手段控制。要严格督查落实上网身份证登记制度,学习外地成功经验,在所有网吧安装有关技术防范设备,并杜绝利用网吧经营电子游戏,采取撤消电脑主机磁盘复制功能的作法,确保非健康资讯不通过电子介质进行传播。三是要以制度建设保证。要严格经营性网吧审批制度,无论是否有违规网吧取缔,原则上不再新审批网吧项目;要建立网吧从业人员培训制度,引导经营者树立守法经营的理念;要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处罚制度,对查处的违规网吧名称、地址、违规行为以及处罚依据和结果及时公示;要有奖举报制度,公布监督电话,方便群众监督。要强化行政执法人员责任追究制度,对营私舞弊、失职渎职的人员进行严厉的责任追究。

3、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回归现实生活。未成年人现实生活的空虚是导致他们沉迷虚拟世界的重要原因。因此,全社会都应当从各个层面、各个角度来围绕我们的未成年人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用现实生活吸引和凝聚他们的注意力和精力。学校要利用主题班会、讲座、座谈会和讨论会等形式引导未成年人正确认识网络的利与弊,特别是要有计划地组织中小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外活动。由于参与者都是同学,校外活动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形式。建议教育部门对校外活动的开展做出规定,纳入对学校考评的重要内容,以便让孩子在繁忙的学习之余,能体验真实的生活情感,热爱现实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家长要与爱上网的孩子多沟通、多探讨,尽量提供家里上网的条件,积极发挥网络的正面作用,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引导孩子安全上网、健康上网,同时要多陪同孩子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共同参加志愿服务,共同参加体育锻炼等等,努力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情趣。与未成年人息息相关的共青团、教育、文化等部门要开展面向更多孩子、更多形式、更多内容的活动,丰富孩子们的实践生活。要加大政府投入,加强青少年宫等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建设,为我市未成年人社会实践活动创造更好的条件。

4、要探索构建群防群治防控网络。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上网是个复杂的社会工程,必须构建一个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的群防群治体系。要探索建立各种力量相互整合的模式,改变各种力量都在努力,但各种力量都作用有限的局面,互相配合,协作联动,充分发挥家庭对未成年人正确使用网络的引导和监督作用,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社会的参与作用,并积极吸纳社会力量对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进行专项监督和劝导,力争把分散的力量拧成一个拳头。建议组织新闻媒体加大对未成年人上网进行指导和宣传的力度,社会积极培养一批心理救助者,对网络中毒青少年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帮助未成年人走出困境,重新树立生活和学习的信心。

5、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解决未成年人上网有关问题,是当前形势下全面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力量严重不足,虽然成立市未保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但没有一名专门力量从事该项工作,各县市区的此项工作更是无人问津。经费方面,全市未成年人保护专项工作经费仅3万元,召开一年一届的未保委全会后就已所剩无几,难以保障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建议各级政府部门将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落到实处,明确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专门编制,加大对于未保工作的专门经费投入,推动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建议由人大牵头,开展针对《两法》、《两办法》贯彻落实的专项执法检查,提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权威和地位。要加强《两法》、《两办法》的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浓厚氛围,依靠大家齐心协力为广大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支撑一片美好的蓝天。

篇三 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

近期,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已达2.56亿,占整体网民的41.5%,占青少年总体的71.8%。其中一路捞导航网因其前卫、高端、国际的特点,成为青少年上网最新的时尚选择。

青少年互联网普及率持续攀升,向低龄群体渗透加大

手机成为青少年最重要的上网终端,使用比例高于整体网民

青少年网民对互联网的使用深度不断加深

除电子商务类应用,青少年网民在各类互联网应用上的使用率均高于总体网民。其中,网络娱乐类应用是青少年群体最重要的互联网应用,网络音乐和网络游戏在青少年各个群体中的占比均高于全国水平。虽然商务交易类应用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使用率低于总体网民,但大学生网民对商务交易类应用使用率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商务交易类应用的活跃群体。

调查显示,原有的导航网站功能单一不能满足当前青少年的使用需求;除了国内的网站和软件,更多的青少年希望能浏览到国外网站、使用国外的软件,所以全球导航网站一路捞深得青少年喜爱。

城乡青少年互联网使用差异明显

青少年网民城乡普及差异明显,城镇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远高于农村地区,且两者差距呈扩大之势。2023年,城镇青少年网民对各类应用的使用率普遍高于农村地区,仅即时通信使用率低于农村青少年网民。其中,商务交易类应用是城乡间差异最大的应用类型,网络购物、网上支付、网上银行和旅行预订在城镇青少年中的比例均高出农村青少年网民15个百分点左右。

篇四 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

本次调查以大一的旅游管理专业的40名同学(男女各20名)和大三社会工作的10名男生为调查对象。因为大一相对其他年纪有充裕的课外上网时间,大三受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及考研等原因,对上网的关注度相对淡薄一些。本次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问卷由15个选择题构成,主要询问了上网的时间和其他人对网络的看法以及上网的内容。本次调查实际发放了50份问卷,实际收回50份,有效问卷49份,有效回收率98%,这么高的回收率对调查来说是比较有利的,反映的情况也比较真实。

根据调查问卷,网络知识的获得有52%的人是通过自学,通过同学获得的占32%。而从学校获得才18%,可以反映出学校网络知识教育的不到位,可能是学校开设的网络教育课程不是很多,对学校网络知识的宣传也没用着重。学生对从学校获得网络知识失去信心。

大学生上网的环境差,在网吧上网占到80%,学校上网占了10%,而自己拥有电脑的才占4%,无论在网吧还是在学校都非常拥挤,且空气是相当污浊,尤其是网吧,每台电脑所占面积还不超过1.5平方米。

对于上网的动机,由于学习需要才占24%,打发时间占了28%,可以看出大学生的课外生活非常单调,习惯依赖上网来打发自己的时间,真正利用网络来提高自己的学习的很少。在调查中,大一女生打发时间占了20%,因为大一女生的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差,而且谈恋爱的不多,所以选择上网来度过漫长的课外时间。高中可能接触网络的同学都很少,所以有10%的学生是由于好奇心去上网的。

64%的同学认为父母或老师只了解一点点的网络知识,20%的人认为其父母或老师一点点都不了解网络知识,了解的只占了14%。可以看出在对待学生上网的问题上是很片面的,

不具有科学性。家长和老师本身应该加深对网络知识的了解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如何面对网络。在看待学生上网的问题上同意孩子适当可以上网,禁止上网的占8%,任其自然的占24%,没有一个无条件支持上网的,说明了家长和老师对学生的上网态度还是比较坚决的,都是采取保守的态度,好像怕网络会给学生造成多大的坏影响。这也是家长和老师对网络不了解而造成的。随着学生的长大,特别是高中毕业后上网问题有所放松。但给他们的第一印象是最好不要去上网。家长在反对学生上网的理由中怕学生浪费时间,影响学习的占68%,怕学生易受网络上不良信息的误导,影响身心健康的占30%,从这点来看家长更在意学生的学习和课余时间的利用,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可能关心的较小。增加开支的只占了2%,家长在对学生的培养中所花的钱和时间不是太在乎,一般家长认为只要学生能考上什么就是炸锅卖铁也给学生读书。但是只注重学生的时间和学习成绩,忽略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身心健康的发展。

学生上网的目的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大概就查找学习资料聊天交友和娱乐音乐。其中最多的是娱乐音乐有72%,其次是聊天交友的是70%,学习只有48%。可以看出学生对于网络的利用只局限在娱乐交友方面,而真正的利用网络来获得更多的知识还是较少,这正好跟学生上网的动机打发时间相吻合,学生在网络上发掘的有用的东西太少。而阅读新闻只有24%,网络信息具有及时,准确,可用性但是学生对这点资源没有很好的利用上。

篇五 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

中学生上网是一个被社会广为关注的话题。究竟中学生上网有何得利弊,中学生自己又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为此,我们以中学生为什么爱上网为主线,进行了一系例关于中学生上网的较全面的调查。本次调查主要以问卷形式,得到了高一年段500名同学的热情支持。在些特表感谢。

我们将调查结果整理成以下五个部分。

1、 中学生上网最大的理由

(特别说明:由于一些调查题目被答卷者跳过,所以我们在按百分比计算时出现了小数点后两位数的情况,不影响数据的准确性。下同)

成因分析:过去,很多人认为,大多数中学生上网是为了摆脱学习生活中的压力,网络的虚拟世界是他们发泄的最佳场所。然而,我们的调查显示,中学生上网最大理由是方便,其次是因为好玩。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很显而易见的,网络通讯的方便快捷,网上购物的价廉物美,网上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网上大量的音乐,最新的新闻,都给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结论:大多数的中学生上网,是因为上网方便,但我们也须注意到,有30.23%的学生上因为好玩而上网,而这好玩,多办又指的是上网玩游戏,如何正确引导中学生正确上网,是家长和学校都应该关注的问题。

2、 中学生对网上有害信息的看法。

调查显示,有64.34%的中学生认为上网不会学到有害的东西,有20%左右的同学认为上网会学到有害的东西,而15.66%的同学认为上网是否会学到有害的东西要看你是否有自制力。

成因分析:网上存在许多不良信息,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在我们的调查中却发现,64.34%的同学认为上网不会学到有害的东西。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又对近20同学进行了采访,结果和调查的结果大致相同,有14位同学认为上网不会学到有害信息。他们的理由是,虽然网上存在不良信息,但作为高中生,他们有辨别的能力。一位受访的同学表示:网上存在有害的东西,学校和社会也存在有害的东西,我们能在学校和健康成长,为什么不能在网上健康成长?大多数同学也表示,网上虽然存在有害信息,但我们不一定就会学到有害的东西。

结论:对于网上不良信息,国家和社会坚决打击固然是重要的,但中学生更应该提高过滤有害信息的能力,这样才能尽可能地避免在网上学到有害的东西。这才是治根本的办法。

3、 学生和家长所担心的问题一致。

成因分析:虚拟的网络游戏对年轻人特别是高中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而且,在中学生上网的各种活动中,最容易沉迷的也是游戏成瘾,这点上,中学生和家长的认识并没有分歧。

结论:中学生对家长的担心还是比较了解的。尽管如此,仍有很多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甚至身心健康。网络游戏对有些中学生来说无异于毒品:明知道他的危害,还是要去吸。可以说,网络游戏对中学生来说是几乎没有一点好处的。有的学生认为,玩网络游戏可以开发智力,但这其实是个借口,有专家报告,过度上网,特别是上网游戏或连续上网6小时以上的孩子,智商低于常人。因此,我们呼吁广大的高中学生:为了自己和家长,请不要把网络游戏作为你的心灵家园。

4、 我校中学生上网时间(平均每周)

原因分析:上网过度的同学,大多是家中有可上网的电脑,并且父母对其上网时间没有任何控制,以致出现用在网上的时间比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多这一现象。

结论: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特别是高中生。花在网上的时间比用于学习的时间多,确实是一种极为不好的现象,家长虽然不该对孩子的生活进行过多的干涉,但也必须有一定的指导与限制,这样有利于避免孩子上网过度。

5、 上网是否影响中学生的社交

原因分析:认为上网聊天影响社交的理由是沉迷于自己的虚拟空间,而认为不影响社交的学生的理由则是在聊天过程中,需要聊天技巧,这实际上培养了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不影响现实社交。

结论:社会交往作为人际关系的一大组成部分,对中学生十分重要,我们可以看到,有58.14%的学生是比较自信的,认为上网聊天不会影响自己的社交。对于上网聊天是否影响中学生社交能力,恐怕也因人而异。这和中学生上网聊天的方式,内容等都有关系。

6、 中学生对网友的态度

有10.08%的学生相信网友的话,18.06%的学生不相信网友的话,而持中立态度的占70.54%

成因分析:高中生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大多数高中生都能对网友的话持半信半不信的态度。但也有小部分的学生是相信网友的话的。这和网友所说的话有关系,接受调查的学生认为,对于网友的话,如果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他们就相信也无防,但如果发现对方对自己可能有所企图时,就不相信对方的话。

实习结论:网上骗子挺多,而骗子们又多以网友的面目出现。高中生涉世不深,可能缺乏一些经验,所以在上网的时候最好不要对网友的话过分相信,这也是保护自己上网安全的重要方法之一。

篇六 关于中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报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与人类生活越来越密切,上网已成为一种潮流,中学生更是成了这股潮流的主力军。因此,上网成为摆在青少年面前的双刃剑,人们也在关注这样的问题:如何看待中学生上网?由于中学生缺乏自制力,总是不加选择地上网,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使电脑真正为我们所用。就要从上网开始研究。以下是我对中学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的结果:

(一)中学生上网问题存在的原因

中学生上网问题的存在,是多方面原因复杂混和而成的。

1.自身方面的问题。中学生处于从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转型期,这个时期是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当中,青少年有很强的好奇心,对任何新鲜事物都乐于尝试,并且容易上瘾。

2.社会方面的原因。一些网吧老班为了赚钱,根本不管上网者是否未成年人。学校管理不严格,对学生的要求不到位。文化稽查部门对黑网吧的管制力度不够,导致许多网吧钻了空子,大肆接纳未成年人。

(二)中学生及其家长对网络的态度和相关行为的情况

1.中学生上网率极高,上网时间长,多数家长却从未上过网

2.多数中学生对在校上网的条件不满意,家长、教师呼吁改善条件

3.多数家长既赞成子女上网,又担心子女上网影响学业

(三)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

应该承认,网络对学生还是有诸多好处的,主要表现在:可以拓宽知识面;网络世界的出现,使学生的生活空间,从原先相对狭小的物理空间进入了一个完全开放的虚拟空间,扩大了学生的人际交往层面;锻炼了社会交际能力,能够促进学生甄别现实与虚拟空间真伪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成绩,打字速度快,盲打水平高;经常玩游戏的同学反应速度快,思维敏捷。

由于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中学生上网存在很多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1、影响学业。中学生上网大多是为了打游戏聊天和点歌等,这些娱乐方式对中学生很有吸引力,意志不坚定的学生常常身不由己,情不自禁,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严重影响学业。有的上网时间过长(有的甚至通宵达旦),不能很好地休息,上课无精打采,有的即使上课时也是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有的为了上网甚至旷课、逃学诸如此类的现象日益增多,浪费了大好的时光,导致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影响了学生的大好前途。

2、影响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目前,大多数中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本来就缺乏与他人沟通的机会,如果再沉迷于网络游戏或聊天,就会使他们减少和人交流的愿望,甚至患上电脑自闭症,处于亚健康状态或直接导致心理障碍。

3、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有些网吧环境较差,大量的吸烟导致烟雾缭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有的学生上网时间太长,容易引发很多疾病。长时间上网不但对眼睛造成极大伤害,还打破了正常的生活规律。还有的学生为了上网常常节省午饭费,长此以往,还会导致内分泌失调,引发一系列身体疾病。更可怕的是易导致心理疾病,这将给中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无法预计的损失。

4、诱发中学生犯罪。为了解决上网费用欺骗家长钱财或者抢劫小学生钱物。这种现象现在时有发生。网上不健康的内容,也会导致中学生的行为道德不规范。学生浏览不健康的网站,都容易使学生走上犯罪的道路。

(四)解决中学生上网的建议及对策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吧的数量也逐渐增多,家庭上网的也越来越多,中学生上网的人数也呈不断增多的趋势。这是他们的权利,学校和社会不可能也不应该禁止。但是中学生正处于成长之中,他们上网弊远远大于利,特别是不健康上网给中学生带来了严重危害,我们必须对他们的上网行为给予关心、引导和教育,使互联网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为此,提出如下建议及对策:

1、加强各方教育。作为学校,如果只是强行禁止学生上网,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应该变堵为疏,采取多种形式,运用典型事例,加强法制教育、网德教育、责任意识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教育,使学生彻底认清不健康上网的危害,注重引导学生健康上网。作为社会,通过各种媒体普及中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开设中学生心理咨询热线。作为家长,不要只关注孩子的衣食住行,更要关心孩子的心理成长,不要对孩子放任自流或者强加干涉,配合好学校、社会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

2、加强政府管理。要加强对网吧的审批,继续加大对网吧的检查力度和管理力度,尤其是对网站内容、上网时间和身份证等方面要细心检查、严格管理,阻止不健康的进口游戏泛滥,杜绝不健康上网情况的发生,保护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不能对非法网吧只是罚款了事,更不能就知道伸手向网吧收钱而疏于管理,使网吧经营出现秩序混乱的情况,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3、加强网络管理,加大法制力度。对于境内境外一些非法网站加强监控力度,对于境内非法网站坚决取缔,对于境外网站进行严格过滤;制定专门法律,继续加强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保护中学生健康上网。

篇七 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习惯调查报告

今天上午,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工程(下称青少工程)”赢在未来·网络安全中国行”活动在通州潞河中学正式启动。启动仪式上,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未来网与360互联网安全中心联合发布了国内首个《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习惯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近六成青少年遭遇网络威胁,其中电信诈骗和账号被盗最为常见。

为更好的了解青少年上网习惯和网络安全意识,并为日后青少工程的具体工作提供调研支撑,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和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联合发起问卷调研,从上网习惯、网络环境感知、网络安全意识三方面,对6-18岁的青少年上网行为习惯进行了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53.1%的青少年已使用手机上网,31.4%使用家庭台式电脑上网,13.1%使用平板电脑上网,仅有2.4%的青少年使用网吧或学校的台式电脑上网。这意味着,95后的上网习惯主要通过自己的设备,且倾向于使用移动端设备。

青少年上网都在做什么?调查发现,聊天交友、听音乐、玩游戏是青少年群体最热衷的网络活动,而查资料、看电影电视剧等活动相对较少。其中,在青少年最喜欢的游戏top20中,植物大战僵尸、赛尔号、小黄人快跑名列三甲。在家长对待孩子上网的态度调查中,只有不到10%的家长表示反对孩子上网,这表明70后、80后家长对孩子上网持比较开放的态度。

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尽管青少年上网环境相对单一且上网时间短,但仍旧无法避免不安全的网络环境和各类网络威胁。记者从调查报告中看到,近六成青少年曾遭遇到网络威胁,其中电信诈骗和账号被盗最为常见,其次是个人信息资料被窃取。统计数据也表明,八成青少年缺乏全面的个人隐私保护意识。

令人欣慰的是,在类似青少工程等公益项目的努力下,针对青少年网络安全的教育工作正在大力推进。与之相应,青少年的网络安全意识也在逐步提高。

记者查阅调查报告发现,目前,超80%的青少年在遇到电脑病毒时会立刻使用杀毒软件进行查杀;面对个人信息问题,青少年最不愿意透露证件号码、电话号码、地址等信息;同时,九成以上的青少年认为应当对未成年人开展全面的网络安全教育。

据介绍,青少工程是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指导下,由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发起、未来网和360公司承办、并由360公司提供技术与资金支持的校园网络安全教育公益项目,旨在全面提升青少年网民的网络安全素养,建立适应性、和可持续的校园网络安全教育体系。目前,青少工程已全面覆盖北京、上海等10个省市、59座主要城市、3万多所小学、40多万个班级,影响中小学生约1.2亿人次。

今年6月,青少工程在北京中国科技馆建立了首个“国家网络安全青少年科普基地”。同时,为更大范围的向青少年普及网络安全教育,打造了全国首个青少年网络安全科普流动基地——安全战车。安全战车将最先进的ar、vr、4d体感、语音识别、大数据可视化技术与网络安全知识相融合,打造了木马忍者、ar魔镜、跨屏投篮、安全之战等近10个互动体验项目,寓教于乐,与国家网络安全青少年科普基地有效互补。

25日的”赢在未来·网络安全中国行”启动仪式上,360公司总裁齐向东表示,2023年安全战车将会开往全国10个省市、180多个市县进行巡展,向更多的青少年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青少年信息安全比赛,选拔安全人才。

篇八 2023年8月有关中学生上网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社会调查指调查机构或组织者是非官方的社会力量,类似于社会力量办学的概念涵盖。下面有酷猫写作小编整理的有关中学生上网的社会调查报告,阅读!

不到两个月的实习阶段我在初中实习,装备了计算机网络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学现场评估系统、校园广播系统、闭路电视系统,使校园教学设施网络化,实现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现在对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如下。

(一)中学生及其家长对网络的态度和相关行为的情况

1.中学生上网率极高,上网时间长,多数家长却从未上过网,大部分教师上网经验不够丰富

互联网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学生。调查显示,93.5%的中学生表示对网络感兴趣,并有11.4%的中学生认为“很长时间不上网是令人难以忍受的”。周末和节假日是中学生们上网的高峰时段。 与孩子们相比,家长和教师们则大为逊色。45.2%的家长表示不了解网络为何物,没上过网的高达69.2%,只有7.7%的家长经常上网。大部分教师的上网时间少、上网经验明显不足。

2.多数中学生对在校上网的条件不满意,家长、教师呼吁改善条件

对于课余时间里在校上网条件表示满意的中学生只有19.4%,不满意率达59.2%。24.9%的中学生在学校里学会了上网技巧,而38.3%的中学生则认为学校并没有把必要的网络技巧教给他们。同时,不少教师对于学校的网络资源现状,特别是现有资源的利用率表示不满。据教师们反映,校园网络设施和多媒体教学设备主要用于展示课件与开公开课,而未能充分运用于平时备课和课堂教学,更不能充分满足学生们在校上网的需求。

3.多数家长既赞成子女上网,又担心子女上网影响学业

对于子女上网,27%的家长持赞成的态度,反对的只有15.9%,大部分家长则顺其自然,但近半数的家长表示希望子女将来能从事网络工作。高达九成的家长认为,网络最大的好处是“能使子女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并掌握好电脑技巧”;同时,29.5%的家长还觉得网络能促进子女的学习兴趣,11%的家长认为“网络没有任何好处和作用”。58.5%的家长表示,最不能接受的事是孩子上网会浪费时间,耽误学业。显然多数家长内心十分矛盾:既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享受网络的好处,更怕因迷恋网络而荒废学业。此外,令家长们深感焦虑的事还有:浏览淫秽、反动、暴力信息,产生网恋,痴迷网络游戏等等。

(二)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

1.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积极影响

(1)中学生使用互联网有助于形成全球意识,强化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透过网络的窗口,他们关注“家事、国事、天下事”,使视野空前开阔起来。全球意识的增强,适应了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对于中学生们今后走入日趋一体化的世界,显然是大有好处的。

(2)互联网为中学生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拓宽了他们的视野。网络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学生们进行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需要。

(3)中学生使用网络有助于扩大交往的范围,促进青春期心理的健康发展。网络上,电子邮件、oicq、聊天室、bbs等把天涯海角、素不相识的人拉到“零距离”,在相互咨询、交谈、讨论、倾诉、请教的过程中,极大地满足了中学生们旺盛的表达欲、表现欲和社交欲。这对于舒解压力,保持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好处。

(4)中学生常上网,激发了对英语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热情。

2.网络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

(1)网上信息垃圾使中学生深受其害。

(2)中学生迷恋网络对学业产生冲击。

(3)网上聊天引发网恋,调查显示,6.7%的中学生坦言自己有过“网恋”行为(实际比例会更多)。网恋中存在许多情感陷阱,中学生往往是受害者。

(4)网络不良文化弱化了中学生的道德意识。

(5)网吧管理问题依然严重,给中学生造成诸多问题。

(三)对策与建议

网络环境对中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许多机遇。xx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对于信息网络化问题,我们的基本方针是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努力在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中,占据主动地位。”这是我们进行网络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我们建议:

1.更新教育观念,推进学校网络德育工作的开展

第一,通过宣传和学习,使全体德育工作者转换观念,统一思想认识,抛弃“网络有害论”,消除“网络恐慌症”,充分认识到网络德育的重要性和网络在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重新定位学校德育的目标,把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成熟度作为网络德育的首要目标,着力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判断力和自制力。

第三,重新设计学校德育的内容,在原有德育内容的基础上突出价值观教育,增强识别评价和选择道德信息的能力;注重道德意志力的训练,使学生的道德认识与行为实践统一起来;开设网络德育课程,强化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责任感。

第四,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拓展德育的时间和空间。

2.培养网络德育队伍,增强网络德育力量

其一,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讲座和考核,使各级教育管理者、德育工作者以及全体教师掌握网络基本知识、技能,并熟悉网络德育的运作方式和手段,学会常见的德育课件开发工具(如authware、director、flash等)。在讲求实效的前提下,改进和充实目前实施的“沙河市中小学教师计算机考核”的方式与内容,如增加教师利用网络开展道德工作的考核内容。

其二,选拔并培训一批思想政治素质高,网上沟通技巧好,具有丰富的网络经验和技能的专兼职网络德育工作者,由他们提供在线指导,帮助上网中学生解决各种心理、思想、学习等问题;同时,注意在网上收集整理有代表性的德育问题,向有关职能部门反馈,以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3.加强对中学生进行网络道德和网络行为规范教育,自觉筑起心灵的“长城”

一是加强以理想信念为主题的思想品质教育,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筑起心灵的“长城”,抵制网上各种不良思潮和有害信息的侵蚀。

二是加强中学生网络行为教育和安全教育。制定“沙河市中学生网络行为规范”,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

三是各校可以组织中学生统一浏览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题主页,向他们推荐国内外诸多优秀网站,把中学生们的上网热情转化为自觉学习先进文化、陶冶高尚情操的动力。

篇九 关于中学生上网问题的社会中实践调查报告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上网成为极其平常的事情,网络与学生的距离越来越近了。网络对青少年的成长是一把双刃剑。毋庸置疑,网络的出现,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交互式、个别化的学习成为可能,获取的信息也更多更新更快。然而,事与愿违,部分学生却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互联网凭借信息双向交流、速度快、不受空间限制等优势,让真人参与游戏,提高了游戏的互动性、仿真性和竞技性,使玩家在虚拟世界里可以发挥现实世界无法展现的潜能,开启智益,这无疑对富于好奇心的青少年学生来说确实产生了一种挡不住的诱惑。那么,网络游戏对我们中学生有着什么影响呢?对于网络游戏的影响,我们也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通过调查研究,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

1.正面影响

(1)可以培养正义感和爱心

在游戏中不可避免地要和许多玩家接触、交流,而这个过程中可以对认识或不认识的玩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学雷锋 ,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获得一种满足。而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已经很难看到无私助人的行为了。

(2)可以培养社交能力

在游戏中和许多玩家的交流,可以让游戏者碰到许多在现实生活中无法碰到的人和事,锻炼游戏者与人交往的各种能力,也能看到许多人不敢在现实生活中暴露出来的阴暗面,增加对社会的了解。

(3)培养坚忍不拔的毅力

许多游戏中的技能的练习都是很难的,有的甚至是变态的难练,而没有一点毅力是很难把技能练成的,如果游戏者能把这种练技能的毅力用于现实生活中,那许多事情也许就不难做到了。

2.负面影响

(1)浪费时间和金钱

玩网络游戏是非常耗时间的,尤其是级别高了以后,要升一级,必须花不少时间去练习,否则很难升级了,但级别高了以后,又很难放弃,所以只好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玩;这样一来,自然要去买更多的游戏卡和交更多的上网费。

(2)影响身体健康

当游戏者把大量的精力用来玩游戏时,自然除了坐在电脑面前外,基本不可能在去做其他事情,这样天长日久,自然对身体健康带来诸多不利,如视力下降、体能下降、饮食无规律导致的消化系统疾病等。长期的坐于电脑前会导致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发各种疾患,如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病、紧张性头疼、焦虑、忧郁等,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3)对心理和精神健康的危害

由于爆破、枪杀等恐怖镜头频繁,许多中学生玩家常常情绪不稳定,失眠,有时发生知觉错乱现象,对极其重要的事物会茫然无所知觉。对声音极度敏感,即便轻微的声音也会激动得心跳、冒汗。长期如此,还有可能导致神经衰弱症!

(4)具有暴力倾向

由于在游戏中经常是一言不合就拔刀相向,久而久之自然会对游戏者产生一些影响,而这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就被带到了现实生活中,所以出现一些中学生因很小的事情就发生冲突,甚至导致流血事件的发生。

(5)语言不文明

在游戏中充满了许多骂人的肮脏语言,个别不文明的玩家还常在公聊里尽情显示其 骂人之能 ,这些语言接触多了,自然会受到影响,久而久之,就可能在现实生活中脱口而出。

(6)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

当游戏者把大量时间消耗在虚拟世界时,那他留给现实生活的时间自然就很少了,这样一来,根本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做好现实生活中该做的的每一件事,于是出现成绩下降、上课没精神、逃课、与别人打架等现象。

综上所述,网络游戏对中学生的影响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时,一般是负面的影响居多,但要让中学生彻底离开网络游戏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我们认为只有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引导,要全社会都来关心他们,使他们虽然既玩了游戏又把负面影响减小到最小程度。要达到这种效果,可以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规范网络市场,创建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由政府出面,和游戏公司一起开发一些有利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绿色游戏,使他们可以从游戏中吸收到让他们健康成长的养分;同时政府部门加大对不健康游戏(尤其是国外的一些充满暴力、色情内容的一些有些)的监管和打击力度,给中学生一个绿色的游戏空间。

2. 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教育指导,提高教育水平。 学校、家庭、社会大家一起共同努力,对中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正义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用一些受中学生欢迎的形式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使他们逐步远离那些不健康的游戏。

3、开展对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症预防防和救助行动。通过各媒体宣传普及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知识,开设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症的心理咨询热线;建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与指导中心,聘请专业心理工作者进行咨询指导;建立救助网站;加强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人员的培养,以尽快在数量和质量上满足社会需求。

4、增加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投入。 扩大未成年人的课余活动空间,加速少年宫、科技馆等活动场所的建设.

总的看来,要让我们的中学生远离不健康的网络游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不是一夜之间就可以实现的,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空间。

篇十 2023年9月中学生上网调查报告范文

中学生上网调查报告

如今,是不是网民已经成为中学生是否“现代”的重要标志。但是,因特网会给中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带来哪些影响?一项最新调查表明,因特网有利于中学生现代思维方式的形成,有利于他们社会化的进程,更能激发其创造潜力。调查显示,中学生网民中,男生的上网率高于女生。上网学生中57.6%的人偶尔上网、40.6%的经常上网,大部分时间都泡在网上的只有2.3%。有59.2%的中学生网龄在半年到一年左右,而两三年网龄的人只有10%,这说明当地中学生上网是近两年的事。

中学生上网多数是在周末或假期,81.2%的中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更新的信息,23%的学生是为了结交更多的朋友,6%的人上网是为了玩游戏。

在对网络的基本评价中,有半数以上的中学生认为上网是大势所趋,30.5%的学生对网络表示满意,47.1%的人认为对中学生上网应适当指导。

基于大量调查数据,调查认为,上网激活了现代中学生的思想:

网络让中学生接触到了多元的世界文化,接触到开放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平等意识和全球眼光;他们通过阅读网上大量的超文本信息,潜移默化地学习了现代的发散性思维方法,懂得在处理复杂事物时必须考虑它与周围事物的种种联系,从而改变传统线性思维固有的死板和狭隘。网络还使中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大大超出他们所能直接体验的生存世界。85.6%的上网中学生认为网络对自己最大的影响是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方式,增加了信息量。59%的上网者是在上机过程中学习网络知识。

网络的全方位、超时空、互动性和隐蔽性为中学生的社会交往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机会。学生可以利用快捷的电子邮件与他人进行远距离交流,这种“戴面具”的交往方式可使中学生在平等、宽松的社交环境中尽情展现自我。调查显示,53%的人上网是为了向外发布信息。

但调查也发现,网络同其他事物一样,除了有利的一面,也给一些中学生带来困扰,如网络容易使少数自控力较差的中学生上瘾、间接和符号化的交往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同他人面对面的交往机会和愿望、网络高技术容易使有的中学生对网络技术产生过度崇拜等。

调查认为,因特网的发展使对中学生的教育工作呈现新的特点,学校教育应该是网上育人与网下育人相结合,以促进中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篇十一 关于中学生上网的社会优秀调查报告

不到两个月的实习阶段我在。。。初中实习,。。。装备了计算机网络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学现场评估系统、校园广播系统、闭路电视系统,使校园教学设施网络化,实现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现在对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如下。

(一)中学生及其家长对网络的态度和相关行为的情况

1.中学生上网率极高,上网时间长,多数家长却从未上过网,大部分教师上网经验不够丰富

互联网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学生。调查显示,93.5%的中学生表示对网络感兴趣,并有11.4%的中学生认为“很长时间不上网是令人难以忍受的”。周末和节假日是中学生们上网的高峰时段。 与孩子们相比,家长和教师们则大为逊色。45.2%的家长表示不了解网络为何物,没上过网的高达69.2%,只有7.7%的家长经常上网。大部分教师的上网时间少、上网经验明显不足。

2.多数中学生对在校上网的条件不满意,家长、教师呼吁改善条件

对于课余时间里在校上网条件表示满意的中学生只有19.4%,不满意率达59.2%。24.9%的中学生在学校里学会了上网技巧,而38.3%的中学生则认为学校并没有把必要的网络技巧教给他们。同时,不少教师对于学校的网络资源现状,特别是现有资源的利用率表示不满。据教师们反映,校园网络设施和多媒体教学设备主要用于展示课件与开公开课,而未能充分运用于平时备课和课堂教学,更不能充分满足学生们在校上网的需求。

3.多数家长既赞成子女上网,又担心子女上网影响学业

对于子女上网,27%的家长持赞成的态度,反对的只有15.9%,大部分家长则顺其自然,但近半数的家长表示希望子女将来能从事网络工作。高达九成的家长认为,网络最大的好处是“能使子女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并掌握好电脑技巧”;同时,29.5%的家长还觉得网络能促进子女的学习兴趣,11%的家长认为“网络没有任何好处和作用”。58.5%的家长表示,最不能接受的事是孩子上网会浪费时间,耽误学业。显然多数家长内心十分矛盾:既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享受网络的好处,更怕因迷恋网络而荒废学业。此外,令家长们深感焦虑的事还有:浏览淫秽、反动、暴力信息,产生网恋,痴迷网络游戏等等。

(二)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

1.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积极影响

(1)中学生使用互联网有助于形成全球意识,强化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透过网络的窗口,他们关注“家事、国事、天下事”,使视野空前开阔起来。全球意识的增强,适应了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对于中学生们今后走入日趋一体化的世界,显然是大有好处的。

(2)互联网为中学生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拓宽了他们的视野。网络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学生们进行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需要。

(3)中学生使用网络有助于扩大交往的范围,促进青春期心理的健康发展。网络上,电子邮件、oicq、聊天室、bbs等把天涯海角、素不相识的人拉到“零距离”,在相互咨询、交谈、讨论、倾诉、请教的过程中,极大地满足了中学生们旺盛的表达欲、表现欲和社交欲。这对于舒解压力,保持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好处。

(4)中学生常上网,激发了对英语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热情。

2.网络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

(1)网上信息垃圾使中学生深受其害。

(2)中学生迷恋网络对学业产生冲击。

(3)网上聊天引发网恋,调查显示,6.7%的中学生坦言自己有过“网恋”行为(实际比例会)。网恋中存在许多情感陷阱,中学生往往是受害者。

(4)网络不良文化弱化了中学生的道德意识。

(5)网吧管理问题依然严重,给中学生造成诸多问题。

(三)对策与建议

网络环境对中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许多机遇。xx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对于信息网络化问题,我们的基本方针是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努力在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中,占据主动地位。”这是我们进行网络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我们建议:

1.更新教育观念,推进学校网络德育工作的开展

第一,通过宣传和学习,使全体德育工作者转换观念,统一思想认识,抛弃“网络有害论”,消除“网络恐慌症”,充分认识到网络德育的重要性和网络在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重新定位学校德育的目标,把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成熟度作为网络德育的首要目标,着力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判断力和自制力。

第三,重新设计学校德育的内容,在原有德育内容的基础上突出价值观教育,增强识别评价和选择道德信息的能力;注重道德意志力的训练,使学生的道德认识与行为实践统一起来;开设网络德育课程,强化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责任感。

第四,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拓展德育的时间和空间。

2.培养网络德育队伍,增强网络德育力量

其一,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讲座和考核,使各级教育管理者、德育工作者以及全体教师掌握网络基本知识、技能,并熟悉网络德育的运作方式和手段,学会常见的德育课件开发工具(如authware、director、flash等)。在讲求实效的前提下,改进和充实目前实施的“沙河市中小学教师计算机考核”的方式与内容,如增加教师利用网络开展道德工作的考核内容。1

篇十二 2023关于中学生上网的社会调查报告

不到两个月的实习阶段我在。。。初中实习,。。。装备了计算机网络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学现场评估系统、校园广播系统、闭路电视系统,使校园教学设施网络化,实现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现在对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如下。

(一)中学生及其家长对网络的态度和相关行为的情况

1.中学生上网率极高,上网时间长,多数家长却从未上过网,大部分教师上网经验不够丰富

互联网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学生。调查显示,93.5%的中学生表示对网络感兴趣,并有11.4%的中学生认为“很长时间不上网是令人难以忍受的”。周末和节假日是中学生们上网的高峰时段。 与孩子们相比,家长和教师们则大为逊色。45.2%的家长表示不了解网络为何物,没上过网的高达69.2%,只有7.7%的家长经常上网。大部分教师的上网时间少、上网经验明显不足。

2.多数中学生对在校上网的条件不满意,家长、教师呼吁改善条件

对于课余时间里在校上网条件表示满意的中学生只有19.4%,不满意率达59.2%。24.9%的中学生在学校里学会了上网技巧,而38.3%的中学生则认为学校并没有把必要的网络技巧教给他们。同时,不少教师对于学校的网络资源现状,特别是现有资源的利用率表示不满。据教师们反映,校园网络设施和多媒体教学设备主要用于展示课件与开公开课,而未能充分运用于平时备课和课堂教学,更不能充分满足学生们在校上网的需求。

3.多数家长既赞成子女上网,又担心子女上网影响学业

对于子女上网,27%的家长持赞成的态度,反对的只有15.9%,大部分家长则顺其自然,但近半数的家长表示希望子女将来能从事网络工作。高达九成的家长认为,网络最大的好处是“能使子女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并掌握好电脑技巧”;同时,29.5%的家长还觉得网络能促进子女的学习兴趣,11%的家长认为“网络没有任何好处和作用”。58.5%的家长表示,最不能接受的事是孩子上网会浪费时间,耽误学业。显然多数家长内心十分矛盾:既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享受网络的好处,更怕因迷恋网络而荒废学业。此外,令家长们深感焦虑的事还有:浏览淫秽、反动、暴力信息,产生网恋,痴迷网络游戏等等。

(二)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

1.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积极影响

(1)中学生使用互联网有助于形成全球意识,强化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透过网络的窗口,他们关注“家事、国事、天下事”,使视野空前开阔起来。全球意识的增强,适应了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对于中学生们今后走入日趋一体化的世界,显然是大有好处的。

(2)互联网为中学生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拓宽了他们的视野。网络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学生们进行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需要。

(3)中学生使用网络有助于扩大交往的范围,促进青春期心理的健康发展。网络上,电子邮件、oicq、聊天室、bbs等把天涯海角、素不相识的人拉到“零距离”,在相互咨询、交谈、讨论、倾诉、请教的过程中,极大地满足了中学生们旺盛的表达欲、表现欲和社交欲。这对于舒解压力,保持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好处。

(4)中学生常上网,激发了对英语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热情。

2.网络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

(1)网上信息垃圾使中学生深受其害。

(2)中学生迷恋网络对学业产生冲击。

(3)网上聊天引发网恋,调查显示,6.7%的中学生坦言自己有过“网恋”行为(实际比例会更多)。网恋中存在许多情感陷阱,中学生往往是受害者。

(4)网络不良文化弱化了中学生的道德意识。

(5)网吧管理问题依然严重,给中学生造成诸多问题。

(三)对策与建议

网络环境对中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许多机遇。xx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对于信息网络化问题,我们的基本方针是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努力在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中,占据主动地位。”这是我们进行网络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我们建议:

1.更新教育观念,推进学校网络德育工作的开展

第一,通过宣传和学习,使全体德育工作者转换观念,统一思想认识,抛弃“网络有害论”,消除“网络恐慌症”,充分认识到网络德育的重要性和网络在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重新定位学校德育的目标,把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成熟度作为网络德育的首要目标,着力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判断力和自制力。

第三,重新设计学校德育的内容,在原有德育内容的基础上突出价值观教育,增强识别评价和选择道德信息的能力;注重道德意志力的训练,使学生的道德认识与行为实践统一起来;开设网络德育课程,强化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责任感。

第四,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拓展德育的时间和空间。

2.培养网络德育队伍,增强网络德育力量

其一,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讲座和考核,使各级教育管理者、德育工作者以及全体教师掌握网络基本知识、技能,并熟悉网络德育的运作方式和手段,学会常见的德育课件开发工具(如authware、director、flash等)。在讲求实效的前提下,改进和充实目前实施的“沙河市中小学教师计算机考核”的方式与内容,如增加教师利用网络开展道德工作的考核内容。

其二,选拔并培训一批思想政治素质高,网上沟通技巧好,具有丰富的网络经验和技能的专兼职网络德育工作者,由他们提供在线指导,帮助上网中学生解决各种心理、思想、学习等问题;同时,注意在网上收集整理有代表性的德育问题,向有关职能部门反馈,以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3.加强对中学生进行网络道德和网络行为规范教育,自觉筑起心灵的“长城”

一是加强以理想信念为主题的思想品质教育,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筑起心灵的“长城”,抵制网上各种不良思潮和有害信息的侵蚀。

二是加强中学生网络行为教育和安全教育。制定“沙河市中学生网络行为规范”,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

三是各校可以组织中学生统一浏览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题主页,向他们推荐国内外诸多优秀网站,把中学生们的上网热情转化为自觉学习先进文化、陶冶高尚情操的动力。

篇十三 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报告

现在上网的人越来越多,下面是挑选较好的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阅读。

一、调查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上网已在学生中形成了一股热潮,特别是高年级学生。为了更好地了解互联网对少年儿童的学习、生活的影响、迷恋网络的原因,我们于***年**月,对学校四--六年级的学生上网情况作抽样调查问卷,测查结果见表

....................................

从抽样调查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

1、对于上网,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基本上都会上网,熟练上网的比率也越来越高,且男生多于女生。

2、上网的目的,主要是玩游戏、交朋友、聊天,其次才是阅读或查资料,高年级一部分学生也有意或无意地进入过黄色网站。

3、在网络中迷恋的、家庭氛围过于压抑的那些学生大多选择去网吧上网。

4、学生上网时间,一般选择在双休日、放学回家时,平均每星期上网时间为2-3小时,做到有节制与适度;但有15%的学生痴迷于网络之中,难以自拔,每星期上网时间至少7小时,几乎是天天想去。

5、对于上网的感觉,有85%的学生觉得开心、舒畅、爽、刺激。

6、上网的经济来源,65%的是来自于父母给的零用钱或压岁钱,2.5%的是向同学借的,还有32.5%选择其它,不愿细说。

7、父母懂得网络知识的只有38%;对于孩子上网,持支持、理解态度的不多,仅仅为20.6%,大多家长是见网色变,禁止孩子上网。

二、对策

(一)从学校方面出发

1、加强思想教育

网络带给了少年儿童巨大而无行的积极因素,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多严重的消极影响。小学生由于年龄少,辨别能力差,自制力、意志力都有待于进一步增强。作为教育者,应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进行意志力、控制力、责任心的培养,加强自律与他律,使他们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辨别能力。自律,就是让学生从内部向自己施加准则与控制。著名教育家朱智贤教授指出:离开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教育这个外因或外部矛盾是无法起作用的。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只有激起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教育。因此,在矫治学生痴迷网络的行为时,让他们自我教育,进行自律是很重要的。但是,要真正让痴迷于网络中的学生自拔却不是一件易事,除了对学生加强自律,进行自我教育外,还必须让他们进行他律,对他们的外部施加准则与控制。

2、把电脑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工具

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除了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还要以活动训练为载体,让学生通过对人物采访、辩论会、资料查询等活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他们在活动中说说、看看、查查、写写,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由于活动中学生是以主体活动者的角色出现,而不是旁观者,他们始终参与活动进程。因此,学生有了独特的亲身感受,才会不知不觉中明白了网络所带给他们的精彩,也清楚了上网应有所选择与控制,进而达到自我克制的目的。在学校的网站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书,倡议全体少先队员:①不进网吧玩游戏;②进网吧上网必须征得家长同意;③上网要上健康网。

3、以爱感染学生 学校是塑造学生人格的场所,无论孩子在家庭中有多么特殊,在学校里他们都是平等的,一视同仁的。特别是对于离异家庭的孩子,教师首先应了解他们的现状,拟定教育方案,加强爱的教育,发挥班集体的作用,在生活、学习、同学交往上给他们多加关心和照顾。对于弱势群体,我们组织活动小组,在他们的生日开展祝贺活动,赠送生日礼物;做好家访工作,促进家庭和睦气氛的形成。召开家长会,提高家长素质,科学教育自己的孩子,给孩子多一点儿精神上的爱。因为父母的思想品德、情操性格、文化素养和生活方式等,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4、转换教师角色

据调查研究,部分学生因为上网影响了学业,根本原因并不在于网络,而是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学习中出了问题。网络对人的影响是因人而异的:那些学习上不成功,受老师训斥比较多或缺少朋友的学生,他们很容易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而对生活、学习成功的学生则不会有太大影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让孩子在生活中获得成功,是抵制不良信息的关键。因此,我们开设了木小论坛,提供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平台,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学习的引路人,正确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努力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5、转变学习方式

进入新世纪,信息化时代冲击着教育,以前相对简单的讲和答的课堂教学模式日趋失去其主导地位。利用网络,优化了学生的学,课堂教学不再是枯燥无味的人灌或人机灌,而是可以自由且自主的寻找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更深入地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网络,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内涵,我们教育者积极倡导把网络当作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课堂的延伸,成为学生课程学习的一种有效的技术支持,而不是将网络作为玩游戏、聊天的代名词,应让学生的主体发展、能动发展和综合发展得以实现。

6、丰富课外活动

现在的小学生,除了教室、厕所、食堂,就是家庭,根本没有活动的空间,就连双休日,也不例外,他们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因此,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同学校达成一致意见:拓展了学生学习、生活的空间,减轻学业负担,学校的电脑房每星期六对学生开放,有专门老师指导,让学生查查资料,交流体会;另外,学校还组织了许多兴趣组:如学生们喜欢的航模、绘画、书法、弹琴、舞蹈、手工制作等,尽量把学生的课外生活丰富多彩起来,用健康有益的活动来抗击不良信息的侵袭,少受网吧的引诱,促进身心健康。

(二)从家庭方面出发

1、正确对待网络

从问卷前测中,我们发现家长对于网络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态度:要么放任不管,要么严加管制,见网色变,其实这两种态度都很极端,很偏面,不易于正确引导孩子上网。作为一个网络时代的家长,要以全新的观念面对网络,以积极的态度引导孩子,既要看到网络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也要看到消极影响。在鼓励、支持孩子上网的同时,也要监督、控制孩子上网的内容和时间,因为孩子的鉴别力和自控力是有限的。对此现象,我们特与高年级班主任一起组织一次主题家长会--网络时代中的家庭教育。为了防止少年儿童沉溺于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家长应该与孩子建立安全上网规则:

①善于在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②要诚实友好地和他人交流,不侮辱别人。

③要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不随意相信网友。

④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浸在虚拟的游戏时空。

⑤要控制上网时间,有一定的自制力。

⑥不轻易告诉自己家的电话号码与家庭住址

2、做孩子的倾听者、引导者

当今社会,处处充满了竞争,家长、老师都把自己的成功种植在学生身上,希望通过孩子的出息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小小年纪的学生,背负着重压,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两耳不闻窗外事。这样要求孩子,他们有着很大的不满与反抗,他们渴望与人交流、与人倾诉、被人理解、得到真正的关心(包括身体上的与心理上的)。为了正确引导孩子身心健康,家长不管多忙,每天抽出一定时间了解孩子,做孩子的倾听者、引导者,与孩子建立一种朋友的关系,家长绝不要老以一种我是家长,你必须服从的态度来教育孩子。另外,家长不要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

3、掌握网络技术

作为家长,对互联网不应是拒绝而是了解,应从提高自身水平入手,从而进一步引导孩子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从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有47%的家长根本不懂网络的有关知识,只有16%的家长比较熟悉。好多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习,省吃俭用买了电脑,却发现孩子玩游戏入迷,好不痛心。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最好的办法是家长首先要熟悉网络,帮助孩子安全使用网络,这也有助于改变自己的消极形象,消除与孩子的代沟。作为家长,只有熟悉网络知识,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上网,一起探讨网络问题,这样,既可以了解孩子,又可以增进父母与孩子的亲子关系。

(三)社会提供环境

社会--少年儿童生活的大环境,应该以育人为主,培养健康一代为主,不妨多提供给他们学习、活动的场所,如青少年宫、图书馆、博物馆等。可令人担忧的是现在青少年活动场所越来越少,街头网吧却一家连一家,网吧事件牵动着许多人的心。喜人的是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于2002年9月29日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63号令,公布《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这个条例共分5章37条,已于2002年11月15

日开始施行了。该条例规定:从11月15日起,网吧、电脑休闲屋等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不得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违者将受到罚款、停业整顿、吊销经营许可证等处罚。条例还规定: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应当在入口处的显著位置悬挂未成年人禁入标志,并要对上网消费者的身份证等有效证件进行核对、登记,并记录有关上网信息,供文化行政部门、公安机关依法查询。每日营业时间限于8时至24时。该《条例》的实施,可以说是给青少年一个希望的春天。可是由于现在直接管理部门还没到位,有些混乱,致使一些网吧老板浑水摸鱼,趁机昧着良心赚钱。我们真诚地期望着文化部、公安部与当地管理部门联合起来,加强工作力度,把《条例》落到实处,使网吧管理走上正常化轨道,还孩子一片晴朗的天空。

(四)统一认识,加强管理

对于少年儿童上网问题,家庭、学校、社会首先要统一观点,加强管理。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家长、教师、网吧老板等大人,统一认识,既要支持、鼓励少年儿童上网,又要承担监督管理的责任、引导疏通的义务,将他们的兴趣引导到对更多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来,让他们用更多的时间去摸索互联网上其它异彩纷呈的内容,而不仅仅是游戏和聊天。

篇十四 关于小学生上网的调查报告

因为现在网络比较普及,我们学生家里大部分都有电脑。而电脑是两面性的,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好的一面是:获得了知识,增长了眼界。坏的一面是:因为玩儿游戏上瘾,而弄得学习成绩下降。为此我做了一个关于学生上网的调查报告。

五年级中男生有百分之四十四在网吧上网,百分之三十五在学校电脑房,百分之二十一在其他地方,其中百分之四十在玩儿游戏,百分之五十在聊天,百分之二点七在查资料,还有百分之四点三在干别的事。女生有百分之一点二在网吧上网,百分之五十点八在学校电脑房上网,百分之四十八在家里上网。其中百分之二十一在玩儿游戏,百分之十五在聊天,百分之五在查资料,百分之十一在干别的事。

通过以上数字说明:上网对小学生来说,弊大于利。我认为每天上网不应该超过三十分钟,只查找一些对学习有帮助的资料或是阅读优秀的文章,来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使自己学习天天向上。

篇十五 关于暑假小学生上网的研究报告

关于暑假小学生上网的研究报告

调查时间:XX年8月9日

调查对象:本班14个同学

调查人:张璎慈

一、问题的提出

为了了解小学生暑假上网情况,我做了一个暑假小学生上网的情况的研究报告。

二、调查方法

1.走访

2.抽象调查

3.上网浏览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1.信息渠道:上网浏览 涉及的方面:网络的利与弊具体内容:网络可以给我们查到需要的资料,但是如果把网络当做成玩具的话。学习成绩绝对会直线下降的。

2.信息渠道:抽象调查涉及的方面:同学上网时间及内容具体内容:本班14个同学,其中上网人数有11人。一天中10小时上网的有1人,2小时上网的有5人,玩游戏、看电影上网有5人。

3.信息渠道:妈妈的讲述涉及的方面:网络对视力的影响具体内容:以前小学生戴眼镜的很少,现在小学生的视力逐渐下降,都是由沉迷于网络引起的。

四、结论

通过调查发现,上网为我们暑假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暑期学生上网率比平时高、大多集中在娱乐方面,如:玩游戏、听音乐、看电影,这不同于平常。沉迷于网络的位数也不多。

建议:

1.网络是我们的工具,不能把它当做玩具,可以多增加一些网上阅读。

2.注意上网时间分寸,不要太长时间玩。

3.多关注国内外新闻。

《上网分析报告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报告

最新加入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