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市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试点工作调查报告
●摸清新期待 摸清重点问题 摸清思想状况
●人人查找问题 人人分析问题 人人解决问题
●动员群众参与 带领群众学习 依靠群众查摆 发动群众实践
●经济繁荣 社会和谐 生态优美 体制健全 人民幸福
一、基本情况
xx省xx市是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单位。xx市学习实践活动试点工作从xx年3月开始,xx年8月底结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xx市坚持以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为主线,对上回答问题、对下解决问题,着力在深入上下功夫、在实效上求突破,学习实践活动涵盖了全市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并发动各界群众积极参与。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经过深化学习、分析检查、解决问题、完善制度、测评总结五个阶段,基本达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的。
二、主要做法
深入调查研究 精心做好准备
为增强学习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试点工作开始前,xx市做了充分的准备。一是抓好“三个摸清”。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着力摸清群众对学习实践活动的新期待,摸清学习实践活动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摸清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的思想状况。市领导带头深入基层,面对面听取群众呼声反映,收集意见建议510多条;采取发放征求意见表、开展群众性献计献策活动等形式,征求到意见建议6.2万多条。二是精心制定方案。市委先后5次召开常委会议,对试点工作的基本原则、主要任务、方法步骤和主要抓手反复研究,力求使试点工作方案既充分体现中央要求,又紧扣xx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的实际。三是深入动员部署。全市动员大会采取电视直播的形式,一直开到村、企和社区党支部,全市300多万名干部群众收听收看,扩大了活动的知晓面和群众的参与度。
深入学习培训 搞好理论武装
xx市把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首要任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一是精心组织“三个五”活动。①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采用电视直播方式举办了五场专题辅导报告;②县级以上领导班子开展了五场专题讨论;③以基层支部为单位开展了五场论坛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二是大规模培训干部。以市、县两级党校为平台,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为主题,对县、乡、村三级6920名干部,分期分批进行了短期轮训。三是普及科学发展理论。组织编写了《科学发展100问》、《我身边的科学发展》两个通俗读本,向基层发放50多万册;在市电视台举办了科学发展百家论坛,38位专家学者、市直部门负责人和企业家登坛宣讲。一些单位还通过排演系列文艺节目、编写“口袋书”、组织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等形式,宣传普及科学发展知识。
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 打开科学发展“总阀门”
学习实践活动中,xx市把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打开“总阀门”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先导工程,引导党员干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思想观念上做到“六破六立”。一是破除单纯追求速度、不顾资源环境代价的思想,树立“好”字优先、又好又快的观念;二是破除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思想,树立统筹兼顾、全面协调的观念;三是破除小富即安、固步自封的思想,树立开放创新、敢为人先的观念;四是破除狭隘的地方主义、本位主义思想,树立区域发展“一盘棋”的大局观念;五是破除“管”字当头、重管理轻服务的思想,树立服务至上、效率至上的观念;六是破除追求个人政绩、忽视群众利益的思想,树立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的观念。通过“六破六立”,进一步打开了“总阀门”,想科学发展、抓科学发展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追求。
篇二 对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调查报告
南部县开展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以下简称试点工作),对提高农民健康保障水平,减轻医疗负担,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有重要意义。当前,如何有效解决让农民参保、费用控制等难题,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使农民真正从中受益,把试点工作建成人民满意工程,仍是首要任务。
一、初步成效
试点工作在我县正式启动已历时一年,进入医疗费用补偿程序已有10个月,各项工作稳步推进,进展有序。目前,全县参与合作医疗农户约24.5万户、83万人,参加率达79%。今年1-3月受益群众7.39万人,补偿金额467万元,其中住院补偿6092人,人均补偿500元,试点工作取得明显的效果。
1、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看病难题。
我县在试点工作中坚持按照“大病统筹为主,预防治疗双管齐下”的方针,有效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意识、自我保健意识。对年内未住院的农民实行免费体检制度,初步以乡镇为单位建立了农民健康档案,确保群众“无病保健康,小病自筹费用,大病统筹关怀”。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医疗救助体系,对患重大疾病的农民实施“大病特补”,从治疗费2万元以上起,超支部分按30-50%不等的比例予以补助;对农村五保户实行二次补偿,二次补偿实行零起付点,按实际费用补偿50%;对农村“大病特补”、“二次补偿”后仍无力承担剩余医疗费用的农民实施医疗救助。
2、有效地改变了农民就医习惯。
实施合作医疗试点后,通过提高补偿比例、降低门槛费、封顶线后,农民就诊、住院比例明显上升,农民健康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小病拖、大病抗、得了重病起不来”的现象得到改变。农民高兴地说,一年只花10元钱,就能享受到“公费医疗”,值得;在县内出院时当场就能获得补偿,方便。
3、有效地激活了乡镇卫生事业发展。
许多乡镇卫生院在试点工作开始前人员四分五裂、名存实亡。试点工作进行后,乡镇卫生院进行了重组,以往的医务人员又回来上班从事试点工作。而从操作来看,合作医疗管理机构、服务机构诚信、优质、高效、细致的服务工作对于引导农民自愿参与合作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参与合作医疗的农民自主选择定点医疗机构诊治疾病,有利于促进全县卫生资源优化配置,有效构筑了定点医疗机构公平竞争的平台,促使全县卫生资源最大化地发挥作用,服务行为进一步规范,诊治能力进一步提高,医患纠纷逐步减少,实现患者需求与医疗机构自我发展的“双赢”。去年全县医疗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6%,药品占业务收入的构成比下降2.38%,开大处方和滥用药、造成人民群众医药费用负担过重的现象得到了遏制。
4、有效地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
通过抽样调查,群众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满意率达90%以上。平桥乡1村9社农民陈维润患白血病在广东和南充中心医院住院花费3万多元,由于参加了合作医疗,报销药费7450元,解决了继续住院的经济问题。受益群众感慨地说:“农村税费改革,政府实实在在为我们减负;新型合作医疗,政府实实在在为我们拿钱,这是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心。”
二、存在问题
1、宣传工作不够深入。
一是党政对宣传工作重视不够,宣传方式简单,部分农民还不知道农村合作医疗的作用,更不知道具体的操作程序。
二是部分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对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把握不准,对农民缺乏有效的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对这一德政工程理解不全面,甚至产生误解。
三是部分农民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风险意识不强,互助共济观念淡薄,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不十分了解。
2、试点工作权责利不够清晰。
一是工作相互推诿。部分乡镇党政领导认为合作医疗工作是卫生部门的事,具体的工作应由乡镇卫生院去实施。有的地方虽由政府牵头,但要求乡镇卫生院支付工作经费等,造成工作脱节。
二是岗位职责不清。由于村、社与医院之间职责不明,信息不畅通,在做基线调查时意见不统一,影响了试点工作的整体推进。
三是工作效率低下。在试点过程中,由于登记、造册、收缴费工作进展缓慢,影响了填发《医疗证》、建立家庭帐户、个人信息资料录入和送审、农民办理住院补偿等后续工作,群众有意见。
3、群众对费用报销不够满意。
一是农民认为报销费用低。部分农民认为手续多,审查严,报帐较为麻烦,到手的钱少。河东区老鸦镇流杯村三组参保农民吴显发因骨折在县人民医院治疗,花去费用3700元,几经周折实际报销才278元,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二是农民受益面小。合作医疗定位于“大病统筹”,在报销医疗费用中,未住院则不能享受基金补偿。假定一次大病在县以上医院住院后,补偿费用为3000元,就需要花去100个人全年的所有医药费,也就是说覆盖率仅为1%左右,其结果可能造成“大病”保不住,小病又没顾上,发展成更多的“大病”。
三是审核工作缺乏公正性。有的乡镇卫生院为笼络病人,该审核的项目不审,或审核出的项目不计数,夸大报帐金额,影响了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费用的公平、公正。同时,部分乡镇卫生院补偿公示形同虚设,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
四是医药收费标准不统一。药品报销范围太窄、品种太少,甚至出现同一种药品,在定点医院拿药的参合患者比不参合患者支付的费用要高,正规医疗机构的药品价格比个体私人诊所和药店的药品价格要高。更为突出的是报销有“封顶线、门槛费”,还有“好药不能报”的限制,影响到了农民受益。
4、合作医院管理不够规范。
一是服务质量不高。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不够完善,整体服务功能低下,不能满足当地农民的就医需求。同时,设置定点合作医疗,门诊费用的报销只能在合作点报,部分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够好,直接影响农民参保。
二是收治住院病人把关不严。无论具备住院条件与否,能收的就收,故意延长住院时间,从而影响了农民的看病热情,这一点在乡镇卫生院尤为突出。
三是处方用药违反规定。有的合作医疗点,开大处方、人情方的时有发生,群众产生攀比心态,也影响了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进展。
5、财政经费投入不够充足。
一是合作医疗业务费用负担过重。在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中,乡镇卫生院要承担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工作量宽面大,而财政没有一分钱的补助,加重了乡镇卫生院的经济负担,有的乡镇卫生院形成了新的债务。挫伤了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是县合管办年度预算经费不足。县财政核算的20万元工作经费,远远不能适应县合管办业务费用的需要,加重了乡镇医院的经济负担。
三、对策建议
1、加大宣传,扩大试点工作的影响力。
要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的宣传和发动工作,大力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目的、原则、意义、基金的管理运行、费用报销流程、转诊等内容,宣传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给农民群众带来的实惠。要通过“典型带动、压滤机滤布示范引导”的工作方法,充分调动农民自愿参加的积极性。同时,系统地设计一套内容完整、通俗易懂、便于接受的宣传方案,力争农村合作医疗宣传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2、加强领导,提升群众参与的认可度。
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保证财政资金长期、稳定投入,有效解决“筹资难”等突出问题。县合管办要组建试点工作督导组,设立举报电话或,切实加强对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监督指导,做到群众有意见可以提,有“猫腻”可以举报,着力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不公正、不透明等新情况、新问题,提高农民的认可度,真正让农村合作医疗成为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3、健全制度,促进试点工作的规范化。
一是要建立科学的筹资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导、群众主体、政府补贴、社会捐助”的筹资形式,对因完成县下达的目标任务而垫资的乡镇,县委、政府应采取补救措施,切实减轻乡镇村社干部负担。同时,对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费用的报销要坚持做到乡、村张榜公示,定期或不定期向社会公布合作医疗资金的收支情况、受益群众名单以及参合农民的补偿数额和比例,确保参合农民的知情权。要坚决防止截留、挪用、滥用合作医疗资金的事件发生,确保专项资金有效用在农民身上。
二是要规范合作医疗基金管理。加强对基金的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坚决杜绝合管办既对医疗机构的费用单据实行审核,又直接办理报销拨付现金的做法。对乡镇收缴的医疗基金,要及时上缴县财政专户,做到“收钱的不管钱,管钱的不用钱,用钱的不见钱”,确保合作医疗基金的安全使用。
三是要强化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进一步加大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与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支出,切实减轻农民医疗费用负担过重的问题。要全面落实各定点医疗机构对农民的各种优惠服务措施,真正让农民得到实惠。
4、科学操作,增强试点工作的实效性。
一是简化报帐程序。要全面推进科学合理的报帐结算制度,加快报帐速度,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各定点医疗机构可以采取先行垫付的办法,实现农民随时出院、随时结算、随时报帐。
二是取消门诊补偿费用。将个人缴费全部用于住院统筹基金,一次性趸交收费10元,5年为收费周期,平均每年统筹2元。这样既可体现互助共济的原则,又能够节省人、财、物,降低运行成本,更能够消除定点与非定点医疗机构之间因价格竞争而挫伤农民积极性的矛盾。
三是要让利于群众。各定点医疗机构要降低医药费、服务性收费,药品价格、费用的审核报销要坚持阳光运作,做到公开透明,提高农民的参合积极性。
5、强化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积极性。
一是严格资格审核。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乡镇卫生院上岗的合管员严格进行资格审查,重新认定,确保基层审核、补偿工作质量。
二是加强业务培训。对农村合作医疗点骨干医生,县财政应拨付专项资金,加强对全县专业人员业务知识、业务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三是强化后备力量。从当地具有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和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中招聘一部分优秀人才充实到乡镇、村医疗机构中来,以提高乡镇、村医疗机构的整体水平,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题。
6、增加投入,保障试点工作的有序化。
一是要统筹经费。县委、政府对县合管办的工作经费进行核定,应根据实际业务量的多少和相关费用的支出酌情考虑,也可参照人口、参合率确定区乡镇经费比例,属于由县级财政承担的经费,应全部纳入财政综合预算,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转。
二是改善就医环境。要按照建立公共卫生财政预算的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尽可能将农村卫生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要不断改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的功能和条件,增加乡镇、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修缮、设备更新的投入。在保证从业人员工资的前提下,适当提高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福利,增强医务人员干事的激情,推动试点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篇三 关于市社区矫治试点工作的调查报告
xx年1月28日,xx市在三个区启动了社区矫治试点的第二阶段。当社区矫治作为一个概念对于大多数公众来说还很陌生的时候,谨慎而又精明、敏感而又睿智的xx人却以一种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把社区矫治从学者们的寂寞书斋里请到了自己的生活中。近日,记者对xx市开展社区矫治试点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在此前就社区矫治的有关问题就教于有关专家,以期对社区矫治有最基本的认识。 让我们一起走进xx,走进社区矫治。 (一) 早春的xx。午后的空气湿润而安详,让人感到平和而愉快。十五平方米左右的卧室内,一张干净利落的单人床上,半躺半坐着一个老人,他正在与一位中年女性进行着交谈,面带病容的脸上不时浮现出一丝笑意;二人夹杂着一些普通话和xx话对白,也让人感到平和而愉快。 这是xx市普陀区真如镇社区矫治工作小组的周老师在走访矫治对象、保外就医人员夏某。 夏某,男,1936年生人,大学毕业,xx市某行政单位计划处原副处长,某工程指挥部原负责人,1995年因贪污受贿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半,剥夺政治权利一年,因病于1998年12月被予以监外执行。 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去年底,在最先开展社区矫治试点工作的徐汇区斜土街道、普陀区曹杨街道、闸北区宝山街道共有104名像夏某这样的矫治对象,他们分布在三个街道的64个居委会中。 司法部社区矫正制度研究课题组牵头人、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所长郭建安介绍说,社区矫治,也可称社区矫正,是与监狱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经法院宣告缓刑和经法院裁定假释以及由监狱等部门予以监外执行的罪犯放在社区,由专门的国家机构,在机关团体、民间组织和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矫正其犯罪意识和恶习的刑罚执行活动。郭建安说,在当今国际社会的行刑活动中,社区矫治已成为发展较快的一个领域,它反映出整个刑罚制度由肉刑到监禁刑、再到非监禁刑的发展,而其最终将带动刑罚制度走向恢复性司法的理想阶段。仅就缓刑和假释两种行刑方式来讲,据xx年的统计,社区矫治人数与监禁人数之比在加拿大为394.15%、在美国为236.10%、在日本为111.60%、在俄罗斯为81.01%;而在我国,由于观念和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从立法、司法到执行的各个环节严重依赖监禁刑,社区矫治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目前属于社区矫治范畴的刑种和行刑方式有管制、缓刑、假释、监外执行以及剥夺政治权利。郭建安认为,xx市的试点工作是一种会产生深远影响的、有积极意义的探索。 今年大年初一,斜土街道的敬老院里传来阵阵欢声笑语:斜土街道的30名矫治对象到敬老院为老人们服务来了。他们有的擦窗扫地、晒被子,有的陪老人聊天、给老人换衣服,有的在给老人理发,还有的在与老人对唱京剧……气氛融洽。在场的斜土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陈晓当即与敬老院签约:今后每月都组织矫治对象来敬老院服务两次。 为老人们服务,是试点街道对矫治对象实行劳动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遵守国家法律的前提下,在社区,矫治对象要遵守社区矫治办公室(或工作小组)制订的相关守则,要遵守外出请假制度;要定期参加社区矫治办公室组织的爱国主义、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活动;要参加社区举办的各种职业技能培训班;而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种公益劳动,则成为矫治对象接受社区矫治的主要手段。 斜土街道制定了《斜土街道社区矫治义工(公益劳动)制度》,规定凡是符合劳动条件的矫治对象(保外就医者除外)每周必须参加不少于四个小时的义工劳动;凡是超过就业规定年龄的对象,可以自选义工点做力所能及的劳动,但须征得社区矫治工作小组的认可,并有工作小组指派义工点人士负责记录《社区矫治义工劳动记录卡》;有固定职业或工作岗位的矫治对象,可根据自己时间岔开安排;凡矫治对象因有病或有急事无法按时参加义工劳动的,须提前一天请假,准假后另行安排时间补上;可连续计时,但须经社区矫治工作小组许可,采取月计、季清办法(每月不少于18小时,季不少于54小时),社区矫治小组工作人员将月中随访,季末汇总,列入奖罚考核内容。 实行义工劳动制度,促进了矫治对象与人沟通的能力,增强了他们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意识,为其早日融入社会创造了条件。在试点街道,参加公益劳动已成为许多矫治对象的自觉行动。“我要用劳动的汗水洗刷自己的罪错。”曹杨街道的矫治对象白某这样说。 先期试点的三个街道的104名矫治对象至今无一人有重新犯罪记录,其中斜土街道的一名保外就医人员通过社区矫治还获得了假释。 (二) 依照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缓刑、管制、假释、监外执行以及剥夺政治权利等非监禁刑均由公安机关执行,实际是由公安派出所来执行。但是,公安机关的主要任务是打击现行犯罪,同时还负责维护日常社会治安和担任安全保卫工作,任务已十分繁重。因此,在公安机关内部还没有建立起专门的执行机构和执行队伍以及执行人员,实践中对这类罪犯的考察往往很难进行。郭建安有如此看法。 从我国目前刑罚执行的实际出发,借鉴国际上较为完善的社区矫治执行机构设立模式,xx市在xx年8月做出部署,试点街道要建立社区矫治工作小组,按适当比例配备社区矫治工作者,人员主要来源于市监狱局派出的干警和社区适合担当这项工作的同志。社区矫治工作小组是实施社区矫治工作的主体。有官员将xx市的这种社区矫治机构管理形式戏称为执行主体与工作主体的分离。 根据有关部署,社区矫治工作小组的任务是:对社区内各类被判处缓刑、管制、剥夺政治权利以及假释、监外执行的各类对象进行管理和教育;负责掌握矫治对象的现实表现,定期进行访谈,组织各种公益活动,建立社区志愿者队伍,制作考核材料及相关的法律文书,协助有关单位解决社区矫治对象的实际困难等。而在每日的具体事务中,社区矫治工作小组的工作则要繁琐得多了。 在许多试点街道社区矫治工作小组的办公室里,记者都见到了对应每名矫治对象建立的《社区矫治工作记录簿》,详细记载着矫治对象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接受刑罚情况以及个人专业特长等。社区矫治工作小组每月还要填写《社区矫治工作情况月报表》,按季填报《社区矫治人员基本情况统计表》;新接受一名矫治对象时,要向其发送一份《致社区矫治人员的公开信》
;斜土街道还要送上一份市区主要场所的情况介绍以及乘车路线等等。而为了体现对矫治对象“思想上帮一把、生活上扶一把、工作上搀一把”的“三个一”工作原则,帮助矫治对象走出思想误区、调和家庭矛盾、解决生活困难、安排劳动就业则是矫治工作小组的“重头戏”。正如一位志愿者所认为的那样,社区矫治工作小组真正做到了“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 《劳动手册》在xx市是就业的“准入证”。xx年8月获得假释从新疆回来的徐某,因找不到工作在家待了近一年,因为多了一张嘴而负担过重的妻子此时提出离婚。出于自尊和无奈,徐某几乎天天到居委会去找:我在监狱里还有工作可做,为什么回到社会上反而找不到工作了?就在这时,社区矫治工作小组开始工作了。小组人员在做好徐某妻子工作的同时,三番五次往返于区劳动就业保障部门做说服工作,并找到重庆市有关刑满假释解教人员享受社会保障的规定提供给他们做参考,终于为徐某拿到了《劳动手册》。目前徐某已在一家公司开始了工作。通过社区矫治工作小组的大量工作,矫治对象李某不仅拿到了《劳动手册》,还得到了相应的生活保障金,现在正在办理退休手续。 监狱干警是社区矫治工作的重要力量。三个试点街道在工作初始就各配备了两名监狱干警。他们在街道提供的办公场所上班,从事社区矫治工作,但工资关系和人事关系均在原所属监狱。曹杨街道社区矫治办公室的曹光仪从1966年开始至今一直从事监狱管理工作,可以说经验丰富。他认为对罪犯来讲,“大墙内”的管理具有“刚性”,而在大墙外的社区矫治更强调的是“用人性化的理念进行理性化操作”。斜土街道的老王长得白白胖胖,慈眉善目。他也是一位监狱干警。“我们要为矫治对象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我们的工作才会有亲和力。”不紧不慢、实实在在的几句话似乎印证了记者对他务实、诚恳的“第一印象”。 辅绍玉当过民兵营副营长,做过厂办主任,干过保安,xx年在普陀区真如镇一居委会任治保、调解主任。xx年12月16日至xx年1月29日,参加首期社区矫治工作者培训班,考试合格,获得结业证书,现在真如镇社区矫治办公室工作。虽然刚刚从事社区矫治工作,但他对该项工作有很深刻的认识。“我会尽力的。”四十多岁的他说话时略显得有些羞涩。他属于社区矫治的社会工作者,属于“街道的人”。 77岁的陈惠珍女士离休前从事妇联工作,做过多年的行政工作,具有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和热情,思想开放,善于接受新事物。面对矫治对象这一特殊的思想工作对象,她充满着激情。她与矫治对象陈某结成“一帮一”对子,经常与她聊天,不断开导她。在陈某因为丈夫提出离婚要求而对生活绝望、准备自杀的时候,是陈惠珍女士及时救了她,并使她战胜了自我的脆弱,开始了充满希望的新生活。陈惠珍女士是社区矫治工作的志愿者,她的工作没有任何报酬。 真如镇南大街居委会的女治保主任崔福美有一个硬壳笔记本,四边已被磨损,里面密密麻麻地记载着居委会辖区内矫治对象的日常情况。“能帮多少就帮多少。”这是一个厚道而热心的人。 有了无数人的热情和热心,社区矫治工作才能不断前行。 (三) 从xx市司法局的刘卫萍博士和张祖馥先生提供的大量材料和他们介绍的情况中,记者大致理出了xx市社区矫治工作从初始到现在的时间表: xx年初,xx市司法局提出:xx年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探索社区矫治制度; xx年8月,xx市正式在本市普陀区曹杨街道、徐汇区斜土街道、闸北区宝山街道启动社区矫治试点工作; xx年12月,xx市司法局局长缪晓宝在相关会议上作题为《xx探索开展社区矫治工作的有益实践》的简要汇报; xx年1月28日,徐汇区召开社区矫治志愿者协会暨全面推进社区矫治工作动员大会,中共xx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吴志明出席会议并对徐汇、普陀、闸北三区全面推进社区矫治作了讲话; xx年1月29日,xx市第一批社区矫治工作者培训班结束,并举行结业典礼,市委政法委副书记陈旭、市委政法委副秘书长胡燕平、市司法局副局长史秋波、市监狱局副局长邰荀出席典礼并向学员颁发结业证书;有30名监狱管教干警、13名中小学教师和8名街道工作人员参加培训。 社区矫治工作在xx初具形态,从建章立制、健全机构到理顺关系、开展工作,仅仅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似乎有点儿“蓄谋已久”的味道。那么xx市当初在决定开展社区矫治试点工作时,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呢?记者为此采访了中共xx市委政法委副秘书长胡燕平。 “xx的公安民警任务太重了。”胡燕平开门见山。他认为,当初决定开展社区矫治试点工作主要出于这几方面的考虑:一是xx市社会变化比较大,加强社会治安的动态管理刻不容缓,需要有一支专门的力量从事社区矫治工作;二是因为监狱是封闭型管理,集中、强制,罪犯处于一种被动状态,而社区矫治则强调对象的主观行为,是开放型管理;而最重要的是,社区矫治是维护社会稳定、减少和预防重新犯罪、建设政治文明的不可或缺的措施。 谈到今后的打算,胡燕平也很有想法。比如争取年底在全市全面推开社区矫治工作、尽快建立专门的社区矫治工作管理机构和有关协会组织、推动地方立法等等。说起前景,胡燕平很自信。 记者在调查采访过程中,也听到和了解到社区矫治工作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如何在现有法律框架下扩大社区矫治的适用问题、如何改革我国现有刑罚制度问题、如何建立专门的非监禁刑罚执行队伍问题以及如何对现有五种社区矫治对象区别教育区别管理问题、如何把对矫治对象的行政奖励转化为司法奖励问题、外省籍罪犯如何处理问题等等。 问题的解决不在一朝一夕。“中国的社区矫治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1993年就在《青少年犯罪问题》杂志上撰写《我国亟需建立专门的缓刑机构》一文来呼吁建立社区矫治制度的郭建安这样感慨道。 但正如提出“四联单”构想的中共xx市普陀区真如镇委员会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萧公茂认为的那样:社区矫治工作是地方党委政府与各有关部门以及人民群众的一项共同事业,需要我们大家来努力。 军人出身的xx市司法局副局长史秋波一再向记者强调报道要低调。“我们只是在做而已,”他说。“但历史就是做事的人写就的。”记者反驳道。 在结束此次调查的时
候,记者只有这样的愿望:愿社区矫治早日从xx走向全国!
篇四 全国农村青年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报告
青年中心是共青团主动应对新世纪新阶段新任务的要求,大胆进行基层组织创新的有效实现形式。它是在当地团委领导和指导下,以35岁以下团员青年为主要服务对象,以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等为主要服务手段,以服务青年成长发展为主要目标的社区青年组织,也是新形势下开展基层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一个综合性服务平台。其基本功能是联系青年,服务青年,引导青年。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共青团十五大精神,切实推进全国农村青年中心建设,共青团中央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揽,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共青团十五大精神,适应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当代农村青年的新特点,以保持团的先进性为核心,以密切联系青年、有效服务青年、积极引导青年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充分运用社会化、市场化手段,统筹整合社会城乡资源,大力推动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创新,更好地服务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农村青年增收成才。
二、目的意义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们所面对的国际国内形势已经并正在发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变化。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必须紧紧围绕党在新时期的中心任务,把广大青年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终拥有强大的生力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适时进行基层团建创新,使基层团组织做到联系青年经常、服务青年有力、引导青年有效,团结引导带领青年永远跟党走,这成为新阶段做好农村共青团和农村青年工作的关键所在。
第一,建设青年中心是创新共青团基层组织形式,扩大团组织覆盖面的迫切需要。建设一个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基层组织网络,是共青团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全团上下积极探索,努力工作,推动基层组织建设不断进步,取得了明显成绩。但是,从目前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问题仍然存在,乡村基层青年工作力量严重不足。长期困扰共青团的整瘫轮回怪圈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在“双新组织”和流动青年中还存在大量团建空白点。因此,大胆地进行基层组织创新,努力扩大基层团组织的覆盖面,是形势所迫,大势所趋。
第二,建设青年中心是加强共青团服务能力建设,增强团组织凝聚力、影响力和战斗力的迫切需要。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农村青年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就业方式等越来越多样化,他们迫切需要多样化的服务方式和高质量的服务水平与之相适应。但是,农村基层团组织普遍存在服务力量薄弱、服务手段缺乏、服务时有时无等现象。农村青年高涨的需求与农村基层团组织服务能力严重不足形成十分突出的矛盾。建设青年中心,就是要最广泛地整合城乡资源,为农村基层团的组织搭建一个强有力的服务平台,及时满足青年的现实需求,从而全面提高基层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三,建设青年中心是加快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迫切需要。党中央吹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角,解决好“三农”问题成为现阶段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也为全团指明了工作方向。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青年农民是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力军,也是全国青年的主体。农村青年科技文化素质和组织化程度的高低,不仅影响农村,而且影响全局;不仅影响当前,而且影响未来。青年中心建立后,可以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等手段,为青年农民提供一个综合性服务平台,一方面推动农村青年带头示范、带动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另一方面,提高农村青年的就业创业能力和水平,开发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带头发展二、三产业,积极向非农领域转移,实现劳动力优势向人才优势的转变,最大可能地满足现代化、城镇化发展要求。
三、试点范围
青年中心建设鼓励各级各地积极开展试点,原则上每个省(区、市)至少选择1至2个市(地)、县(市)进行试点,由团省(区、市)委直接联系指导。各市(地)、县(市)也可选择部分地方开展试点。
为推进试点工作,团中央确定辽宁省沈阳市、浙江省台州市、广东省东莞市和北京市密云县、山西省灵丘县、吉林省公主岭市、江苏省常熟市、河南省偃师市、湖北省应城市、四川省双流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米泉市等地作为联系点,进行重点联系。联系点所在地区60%以上的乡镇应建设青年中心。
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对接,在西部12省(区、市)各选定2个市(地)、县(市),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各选1个县(市),开展试点工作。6000名被选拔派遣到西部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都可专职或兼职参与青年中心建设,工作需要、个人条件特别优秀的可挂任乡镇团委副书记兼青年中心主任,其他大学生志愿者可挂任青年中心主任或副主任。试点地区由有关省级团委确定,报团中央备案。
选择的试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应具有一定基础,小城镇建设发育有一定规模,团的工作基础和外部环境较好,所在地区具有试点工作积极性。
四、工作内容
青年中心是新时期农村基层团建创新的重大举措,实现团的组织、工作、阵地有机结合,辐射带动基层团组织整体活跃。青年中心按照“先建设、后规范”的路子,逐步实现“七个一”的规范化建设目标。
一个组织。青年中心在当地团委的领导和指导下,通过会员制或青年社团的形式联系凝聚广大团员青年,以理事会制民主管理青年中心事务,依照国务院颁布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运行。
一个依托。青年中心可依托中学、文化站(中心)、广播电视站(中心)、图书馆、影剧院等已有的固定场所建立。有条件的也可单独建设。
一个网络。青年中心要配备至少一部电话、一台计算机、一台电视机,拥有卫星接收设备和互联网接入线路等一套电子信息基础设施,形成一个以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的工作阵地。
一个骨干。每个青年中心都要招募至少一名大学生志愿者作为骨干力量,专门从事青年中心工作。大学生志愿者由市(地)以上团委负责招募选派,定期轮换。
一套项目。青年中心应结合当地实际,选择易于为青年提供便利服务的一个以上产业发展服务项目和其他服务项目,用项目促进青年中心建设,用项目吸引青年参与,用项目服务青年增收成才。
一个章程。青年中心要制定统一的章程,实行规范化运作、项目化服务、品牌化经营、企业化管理。
一个形象。青年中心要统一进行形象设计,共同树立青年中心形象,共同传播青年中心文化,共同打造青年中心品牌。
试点工作要围绕着建设、运转、管理三个环节,努力探索青年中心建设的规律和机制。
1.建设。青年中心是新形势下扩大农村共青团工作覆盖面和组织覆盖面的新途径,是服务青年的新载体,是凝聚青年的新阵地。青年中心依照国务院颁布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在当地民政部门登记注册,在当地团委领导和指导下,承办团务和政府委托的部分青年事务,以青年社团联盟的形式建设成为各类青年社团和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会所。每个青年中心至少配备一部电话、一台计算机、一台电视机,拥有卫星接收设备或互联网接入线路等一套电子信息基础设施,形成一个以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的工作阵地。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建设思路,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独立建设青年中心,也可依托乡镇中学、乡镇文化站(中心)、广播电视站(中心)、图书馆、影剧院等已有的固定场所建设。可以整合当地现有资源,采取合作方提供场所阵地,团组织主要从事软环境建设等方式进行合作开发。可以调动社会力量,采用股份制等市场化手段进行合作建设。也可以争取财政和有关部门支持进行自主建设,形成团属阵地。无论采取哪种形式,选择的场所应交通便利,适宜人群聚集,适合成为服务窗口。试点地区要形成青年中心统一管理、相互联通的工作机制,统一青年中心标识,逐步开发共同活动项目,共同树立青年中心形象,传播青年中心文化,打造青年中心品牌。
2.运转。青年中心以开发农村青年人力资源、服务农村青年增收成才为主要任务。一是开展远程教育和技能培训。利用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联合开办远程教育、学历教育等业务,满足农村青年学习科学文化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开展职业技能、农业科技和经营管理知识培训,引导农村青年自主创业,带头兴办二、三产业,带头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根据国家职业准入制度,帮助青年进行职业技能鉴定,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二是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利用互联网络等现代信息传媒,开展科技、市场、人才、项目等信息查询、信息发布、资料收集、数据分析等服务;开展劳动中介服务,帮助青年就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开展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咨询活动;承办远程医疗,举办婚姻家庭、健康卫生知识讲座、心理咨询等。三是开展青年联络与交流活动。可采取会员制的办法,以青年中心为依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凝聚广大农村青年;以共青团组织为核心,以青年中心为平台,以各类农村青年专业协会和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为支点,促进城乡各类组织在市场、技术、文化、产业等资源与信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四是办理团务和承办部分青年事务。在当地团委领导下,参与管理本区域团的日常事务,落实团的工作项目,促进基层团支部工作活跃;受政府委托,协助政府管理部分青年事务,逐步参与管理青年社团、青年志愿者行动、维护青少年权益和预防青少年犯罪等青年事务。
3.管理。青年中心在当地团委领导和指导下,通过会员制形式联系凝聚广大团员青年,以理事会制民主管理青年中心事务,依照国务院颁布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运行。每个青年中心至少有一名志愿者作为骨干工作力量,该志愿者可挂任当地团委副书记,专门从事青年中心工作。青年中心将制定统一的《章程》,进行规范化运作,项目化服务,品牌化经营,企业化管理,以低偿养无偿,形成长期良性运行机制。全国青年中心建设规划和统一网络平台建设由团中央负责,青年工作志愿者的招募、派遣和管理以团中央、团省委两级为主实施,各省(区、市)和试点市(地)团委负责统筹城乡社会资源、为青年中心建设管理提供力所能及的政策物资支持,试点县(市)团委负责具体实施和指导日常管理。
五、实施步骤
青年中心的建设,按照试点先行、全面铺开、全国联网、规范运作四个阶段分步实施。从现在试点工作开始,力争用5年时间,在全国符合条件的乡镇基本建立起青年中心(符合条件的中心村也可建立)。试点工作将分三个阶段实施。
1.部署安排阶段。各试点地区根据有关要求,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形成具体实施方案。团中央适时召开全国农村青年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对试点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安排。
2.组织实施阶段。各试点地区按照制定的具体实施方案全面开展试点工作。团中央和有关省(区、市)、地(市)团委加强调研指导,畅通信息交流,提供必要服务。
3.总结推广阶段。各地对试点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形成书面总结材料报团中央。团中央将适时组织各地进行交流研讨,总结推广成熟的做法和经验。
六、有关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团的领导机关要把青年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作为关系到团的工作全局的大事来抓,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各试点地区要成立青年中心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团省(区、市)委和试点地区党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做到书记亲自抓,分管书记具体抓,有关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2.争取支持,优化环境。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为青年中心的建设管理工作争取有力的
政策支持。试点地区要把青年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出台具体支持措施。县以上团的领导机关要加大服务基层的工作力度,为试点地区青年中心的建设提供具体指导和实际支持。各级团组织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广泛宣传,积极推动广大农村青年和社会各个方面都来参与支持试点工作,形成良好的工作环境。
3.整合资源,城乡互动。逐步把青年中心建成促进城乡团的工作良性互动的重要平台,以青年中心为联接点和中心枢纽,促进城乡青年在人力资源、产业、市场、信息、文化等方面良性互动。县和县以上团组织尤其要重视动员组织城市各方面资源和力量支持青年中心的建设和农村共青团工作。
4.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坚持以创新的精神积极推进青年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注意把握方向,突出重点,广泛开展组织创新、工作创新、阵地创新和机制创新。团的领导机关要充分发挥基层团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总结推广经验,指导推动面上的工作。团中央将对试点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对基层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行之有效的试点经验予以总结推广。
篇五 关于xx市社区矫治试点工作的调查报告
关于xx市社区矫治试点工作的调查报告
20xx年1月28日,xx市在三个区启动了社区矫治试点的第二阶段。当社区矫治作为一个概念对于大多数公众来说还很陌生的时候,谨慎而又精明、敏感而又睿智的xx人却以一种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把社区矫治从学者们的寂寞书斋里请到了自己的生活中。
近日,记者对xx市开展社区矫治试点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在此前就社区矫治的有关问题就教于有关专家,以期对社区矫治有最基本的认识。 让我们一起走进xx,走进社区矫治。
(一) 早春的xx。午后的空气湿润而安详,让人感到平和而愉快。
十五平方米左右的卧室内,一张干净利落的单人床上,半躺半坐着一个老人,他正在与一位中年女性进行着交谈,面带病容的脸上不时浮现出一丝笑意;二人夹杂着一些普通话和xx话对白,也让人感到平和而愉快。 这是xx市普陀区真如镇社区矫治工作小组的周老师在走访矫治对象、保外就医人员夏某。
夏某,男,1936年生人,大学毕业,xx市某行政单位计划处原副处长,某工程指挥部原负责人,1995年因贪污受贿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半,剥夺政治权利一年,因病于1998年12月被予以监外执行。 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去年底,在最先开展社区矫治试点工作的徐汇区斜土街道、普陀区曹杨街道、闸北区宝山街道共有104名像夏某这样的矫治对象,他们分布在三个街道的64个居委会中。
司法部社区矫正制度研究课题组牵头人、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所长郭建安介绍说,社区矫治,也可称社区矫正,是与监狱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经法院宣告缓刑和经法院裁定假释以及由监狱等部门予以监外执行的罪犯放在社区,由专门的国家机构,在机关团体、民间组织和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矫正其犯罪意识和恶习的刑罚执行活动。郭建安说,在当今国际社会的行刑活动中,社区矫治已成为发展较快的一个领域,它反映出整个刑罚制度由肉刑到监禁刑、再到非监禁刑的发展,而其最终将带动刑罚制度走向恢复性司法的理想阶段。
仅就缓刑和假释两种行刑方式来讲,据20xx年的统计,社区矫治人数与监禁人数之比在加拿大为394.15%、在美国为236.10%、在日本为111.60%、在俄罗斯为81.01%;而在我国,由于观念和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从立法、司法到执行的各个环节严重依赖监禁刑,社区矫治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目前属于社区矫治范畴的刑种和行刑方式有管制、缓刑、假释、监外执行以及剥夺政治权利。
郭建安认为,xx市的试点工作是一种会产生深远影响的、有积极意义的探索。 今年大年初一,斜土街道的敬老院里传来阵阵欢声笑语:斜土街道的30名矫治对象到敬老院为老人们服务来了。
他们有的擦窗扫地、晒被子,有的陪老人聊天、给老人换衣服,有的在给老人理发,还有的在与老人对唱京剧……气氛融洽。在场的斜土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陈晓当即与敬老院签约:今后每月都组织矫治对象来敬老院服务两次。
为老人们服务,是试点街道对矫治对象实行劳动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遵守国家法律的前提下,在社区,矫治对象要遵守社区矫治办公室(或工作小组)制订的相关守则,要遵守外出请假制度;要定期参加社区矫治办公室组织的爱国主义、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活动;要参加社区举办的各种职业技能培训班;而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种公益劳动,则成为矫治对象接受社区矫治的主要手段。
斜土街道制定了《斜土街道社区矫治义工(公益劳动)制度》,规定凡是符合劳动条件的矫治对象(保外就医者除外)每周必须参加不少于四个小时的义工劳动;凡是超过就业规定年龄的对象,可以自选义工点做力所能及的劳动,但须征得社区矫治工作小组的认可,并有工作小组指派义工点人士负责记录《社区矫治义工劳动记录卡》;有固定职业或工作岗位的矫治对象,可根据自己时间岔开安排;凡矫治对象因有病或有急事无法按时参加义工劳动的,须提前一天请假,准假后另行安排时间补上;可连续计时,但须经社区矫治工作小组许可,采取月计、季清办法(每月不少于18小时,季不少于54小时),社区矫治小组工作人员将月中随访,季末汇总,列入奖罚考核内容。 实行义工劳动制度,促进了矫治对象与人沟通的能力,增强了他们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意识,为其早日融入社会创造了条件。
在试点街道,参加公益劳动已成为许多矫治对象的自觉行动。“我要用劳动的汗水洗刷自己的罪错。
”曹杨街道的矫治对象白某这样说。 先期试点的三个街道的104名矫治对象至今无一人有重新犯罪记录,其中斜土街道的一名保外就医人员通过社区矫治还获得了假释。
篇六 家电下乡试点工作调研报告
家电下乡试点工作调研报告
自家电下乡试点工作开展以来,_____区高度重视、科学规化,精心组织、责任落实,服务到位,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家电下乡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产品销售网点68个,销售家电下乡产品5221台,其中冰箱1700台,彩电2109台,手机1412台,销售额6529708元,已兑现补贴资金781627元。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经笔者调查,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基本做法
1、加强领导,机构健全。成立了以分管副区长任组长的家电下乡试点工作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在经商局,具体领导和督促协调全区家电下乡试点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各镇、街道也分别成立了相应的领导组和办公室,负责领导和协调相应辖区的家电下乡工作开展。区镇根据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2、提高认识,责任落实。为了把此项工作落到实处,纳入了对镇、街道的目标考核,分别召开了相关部门和各镇、街道参加的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并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职责:商务局负责综合协调,政策宣传,指导服务,做好中标企业、销售网点的申报和备案工作,履行对中标企业销售服务活动的监管职能,做好信息情况的汇总、交流、上报;区财政局负责对补贴资金的财务管理运行监督检查,对违反财务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搞好补贴申报受理和审查确认,保证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工商、质监部门按照职能维护“家电下乡”市场秩序,规范促销活动,抓好产品质量和安全等工作;公安做好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户籍界定,促销活动安全保障、应急处置预案的制定和备案工作;国税、地税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和“家电下乡”试点工作有关政策作好市场监管;农信社及时核对发放“家电下乡”政策直补资金;镇政府负责做好村和农户“家电下乡”政策的宣传、补贴发放公示工作,维护好销售网点的市场秩序和经营环境,及时反馈农户对“家电下乡”产品、政策的情况,做好补贴资金发放及稳定工作。
3、强化宣传,搞好服务。培训了购买产品的信息录入及兑现补贴操作业务知识,并下发了《_____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家电下乡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文件和宣传、公示资料。各镇召开宣传动员会、村民大会289次,将家电下乡试点工作有关精神及时传达到了农村的家家户户,同时还通过广播电视、_____通讯报、标语、散发《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向农民发放家电下乡“明白纸”等15万份资料进行广泛宣传,让全区农民全面掌握家电下乡试点工作有关知识。同时,我区还组织宣传车和腰鼓队组成宣传队,利用逢场天沿街进行宣传,宣传活动使农户知晓了“家电下乡”补贴政策的内容和补贴程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上马镇将家电下乡试点工作有关知识编成文艺节目,到村社院坝中进行表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率先超额完成了任务。
4、拓展思维,创新模式,简化补贴程序。在家电下乡补贴过程中,许多购买者反映:买一台家电为了几十元至200多元补贴,手续繁杂,还得往镇财政所跑,而且补贴时间过长,要是住在山里,往返跑几次耽误了村民的许多时间,有少数农民还放弃了补贴资金。因此,我区针对“家电下乡”农民反映的问题作了调查、总结,结合地区实际,有针对性地采取一系列补贴措施。同时与汇通营销部联合开展声势浩大的大篷车“家电下乡”活动,做到政策现场宣传,现场销售,镇财政所现场办公,农户买了“家电下乡”的产品后,现场就能办理补贴备案手续。有效地推进家电下乡工作的深入开展。
5、强化督查,监管有力。区经商局和区财政局抽调专人,深入全区各乡镇和销售网点,督促督查各责任单位工作落实情况,对销售网点进行检查,取消了1家空白销售网点;凡是大蓬车所到的镇,要求镇、村、社干部都要到场,以此取得农民群众的信任;还实行了月通报制度,由区目督办发文通报,对没完成任务、排名在最后的实行扣分制。
二、存在的问题
1、部份网点经销商积极性不高。由于国家对中标产品实行限价销售,中标产品价格普遍较低,生产企业给经销商的利差幅度较小,销售利润微薄,加之送货到户安装的人工费用每件需15—30元,因此一些经销商反映冷淡,积极性不高。
2、部分备案网点不规范。一些试点企业疏于培训和管理,甚至不培训、不管理,导致部份销售网点不规范,不能及时上网登录销售信息,不按要求设置专区(专柜)、经营品种单一,形象宣传和政策宣传效果差等问题,影响了家电下乡试点工作的开展。
3、产品调配不协调。部份中标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沟通衔接不够,致使一些流通企业所属销售网点补贴类产品货源短缺或品种单一,导致农民群众在购买补贴类产品时选择范围较小,影响了家电下乡工作的顺利开展。
4、产品不完全适销对路。“家电下乡”政策的出台,是党中央国务院经过调查研究,根据农民消费升级的新趋势,抓住农民收入逐步提高,农村家电逐渐普及的有利时 机,选择了既有利于改善农民生活,又有利于促进生产发展的彩电、冰箱和手机三大类产品进行试点,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但农民消费讲究实用和实惠,在积极购买彩电、冰箱和手机的同时,许多农户都盼望家里能拥有一台针对农村穿衣习惯且价格便宜、经久耐用的洗衣机,这样便能减少许多家庭的劳动强度,腾出更多人手从事农业生产。
5、配套设施滞后。由于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施和推进,农民群众购买试点家电产品积极性空前高涨,但随着大量家电在农村普及,用电量将不断增加,农村电网负荷压力加大,部分地区线路老化,用电量突然增大与变压器容量较小之间矛盾逐渐凸显。此外,许多地方尚未联通光纤电视网络,自制接受信号不强,导致电视节目和观赏效果不佳,新彩电收视效果大打折扣。
三、几点建议
1、加强培训。“家电下乡”试点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环节多,为此,要加强对中标企业、备案网点及相关业务员进行以落实政策、执行制度为重点内容的全面培训,使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真正理解家电下乡政策的深刻内涵,明白其具体操作流程,深刻领悟现代流通经营理念,促进中标企业从购销到配送、维修、服务和信息工作等方面上来。建立健全家电下乡试点工作管理制度,提高经营管理和售后服务水平,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真正建立起适合农村消费特点的家电流通体系。
2、创优服务。区经商局、区财政局、区国税局等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帮助各试点企业和销售网点解决具体困难,积极为试点企业和销售网点提供方便,排忧解难,为实施家电下乡试点工作创造公平和谐的环境。同时,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大力实施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及时调整农村偏远地区变压器容量,增加农村电网输电量,切实保障农民群众在购买到质优价廉的家电产品时,更享受到电器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3、加强协调。建立家电产品调供考核机制,加强对家电产品调供和销售考核,建立健全信息交流机制,协调生产企业加强与流通企业实现对接,搞好试点产品调度,确保试点产品充足、及时、顺利进入流通网络。督促流通企业积极采取措施强化网点销售,对各试点家电产品和网点销售情况实行动态考核,对连续15天无销售记录的网点,取消其销售资格。要加强对销售、维修网点的监督检查,特别是加强对产品质量、价格、宣传、销售、服务及维修标准、退换货处理、信息系统等情况检查,对达不到要求或问题严重又拒不改正的,取消其销售点资格。同时,按照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原则,继续做好销售网点备案工作,按照相关标准每月公布一次受理和确认情况。
4、用好政策。认真搞好“家电下乡”试点工作,积极争取并用好“家电下乡”专项扶持政策,加强对补贴兑付工作的监督检查,规范补贴资金的管理、发放,发现问题及时查处,严格执行“不准借机向农民收取任何费用,不准用补贴资金抵扣各种收费和债务,不准截留、挤占和挪用补贴资金,不准拖延补贴兑付时间”的五不准规定,防止和杜绝迟兑、漏兑、错兑现象和骗取补贴资金行为发生,保证补贴资金真正补贴到位、兑付到位,确保国家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5、完善机制。建立完善监管网络机制,畅通举报投诉渠道,认真落实各职能部门监管职责,形成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监管格局,及时受理投诉和举报,做到有诉必查,有查必果。建立完善配合协作机制,加强商务、财政、工商、质监、国税等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建立起规范化、制度化的长效管理机制和监管网络,强化对试点企业及销售网点管理,切实保障家电下乡试点工作规范运行。建立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加强对销售网点的跟踪检查,健全销售网点评价体系,落实激励措施,对那些参与“家电下乡”试点工作积极性高,业绩突出的销售网点给予适当奖励,充分调动其参与积极性和销售热情,带动更多网点参与到家电下乡试点工作中来。建立健全信息互动机制,畅通信息反馈渠道,广泛收集农民群众对家电下乡试点工作的各项意见和建议,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对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研究,提出对策,不断完善家电下乡试点工作各项政策措施。
篇七 全国农村青年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报告范文
青年中心是共青团主动应对新世纪新阶段新任务的要求,大胆进行基层组织创新的有效实现形式。它是在当地团委领导和指导下,以35岁以下团员青年为主要服务对象,以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等为主要服务手段,以服务青年成长发展为主要目标的社区青年组织,也是新形势下开展基层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一个综合性服务平台。其基本功能是联系青年,服务青年,引导青年。为认真贯彻党的xx大和共青团xx大精神,切实推进全国农村青年中心建设,共青团中央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揽,深入贯彻党的xx大和共青团xx大精神,适应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当代农村青年的新特点,以保持团的先进性为核心,以密切联系青年、有效服务青年、积极引导青年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充分运用社会化、市场化手段,统筹整合社会城乡资源,大力推动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创新,更好地服务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农村青年增收成才。
二、目的意义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们所面对的国际国内形势已经并正在发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变化。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必须紧紧围绕党在新时期的中心任务,把广大青年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终拥有强大的生力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适时进行基层团建创新,使基层团组织做到联系青年经常、服务青年有力、引导青年有效,团结引导带领青年永远跟党走,这成为新阶段做好农村共青团和农村青年工作的关键所在。
第一,建设青年中心是创新共青团基层组织形式,扩大团组织覆盖面的迫切需要。建设一个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基层组织网络,是共青团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全团上下积极探索,努力工作,推动基层组织建设不断进步,取得了明显成绩。但是,从目前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问题仍然存在,乡村基层青年工作力量严重不足。长期困扰共青团的整瘫轮回怪圈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在“双新组织”和流动青年中还存在大量团建空白点。因此,大胆地进行基层组织创新,努力扩大基层团组织的覆盖面,是形势所迫,大势所趋。
第二,建设青年中心是加强共青团服务能力建设,增强团组织凝聚力、影响力和战斗力的迫切需要。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农村青年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就业方式等越来越多样化,他们迫切需要多样化的服务方式和高质量的服务水平与之相适应。但是,农村基层团组织普遍存在服务力量薄弱、服务手段缺乏、服务时有时无等现象。农村青年高涨的需求与农村基层团组织服务能力严重不足形成十分突出的矛盾。建设青年中心,就是要最广泛地整合城乡资源,为农村基层团的组织搭建一个强有力的服务平台,及时满足青年的现实需求,从而全面提高基层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三,建设青年中心是加快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迫切需要。党中央吹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角,解决好“三农”问题成为现阶段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也为全团指明了工作方向。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青年农民是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力军,也是全国青年的主体。农村青年科技文化素质和组织化程度的高低,不仅影响农村,而且影响全局;不仅影响当前,而且影响未来。青年中心建立后,可以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等手段,为青年农民提供一个综合性服务平台,一方面推动农村青年带头示范、带动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另一方面,提高农村青年的就业创业能力和水平,开发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带头发展二、三产业,积极向非农领域转移,实现劳动力优势向人才优势的转变,最大可能地满足现代化、城镇化发展要求。
三、试点范围
青年中心建设鼓励各级各地积极开展试点,原则上每个省(区、市)至少选择1至2个市(地)、县(市)进行试点,由团省(区、市)委直接联系指导。各市(地)、县(市)也可选择部分地方开展试点。
为推进试点工作,团中央确定辽宁省沈阳市、浙江省台州市、广东省东莞市和北京市密云县、山西省灵丘县、吉林省公主岭市、江苏省常熟市、河南省偃师市、湖北省应城市、四川省双流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米泉市等地作为联系点,进行重点联系。联系点所在地区60%以上的乡镇应建设青年中心。
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对接,在西部12省(区、市)各选定2个市(地)、县(市),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各选1个县(市),开展试点工作。6000名被选拔派遣到西部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都可专职或兼职参与青年中心建设,工作需要、个人条件特别优秀的可挂任乡镇团委副书记兼青年中心主任,其他大学生志愿者可挂任青年中心主任或副主任。试点地区由有关省级团委确定,报团中央备案。
选择的试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应具有一定基础,小城镇建设发育有一定规模,团的工作基础和外部环境较好,所在地区具有试点工作积极性。
四、工作内容
青年中心是新时期农村基层团建创新的重大举措,实现团的组织、工作、阵地有机结合,辐射带动基层团组织整体活跃。青年中心按照“先建设、后规范”的路子,逐步实现“七个一”的规范化建设目标。
一个组织。青年中心在当地团委的领导和指导下,通过会员制或青年社团的形式联系凝聚广大团员青年,以理事会制民主管理青年中心事务,依照国务院颁布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运行。
一个依托。青年中心可依托中学、文化站(中心)、广播电视站(中心)、图书馆、影剧院等已有的固定场所建立。有条件的也可单独建设。
一个网络。青年中心要配备至少一部电话、一台计算机、一台电视机,拥有卫星接收设备和互联网接入线路等一套电子信息基础设施,形成一个以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的工作阵地。
一个骨干。每个青年中心都要招募至少一名大学生志愿者作为骨干力量,专门从事青年中心工作。大学生志愿者由市(地)以上团委负责招募选派,定期轮换。
一套项目。青年中心应结合当地实际,选择易于为青年提供便利服务的一个以上产业发展服务项目和其他服务项目,用项目促进青年中心建设,用项目吸引青年参与,用项目服务青年增收成才。
一个章程。青年中心要制定统一的章程,实行规范化运作、项目化服务、品牌化经营、企业化管理。
一个形象。青年中心要统一进行形象设计,共同树立青年中心形象,共同传播青年中心文化,共同打造青年中心品牌。
试点工作要围绕着建设、运转、管理三个环节,努力探索青年中心建设的规律和机制。
1.建设。青年中心是新形势下扩大农村共青团工作覆盖面和组织覆盖面的新途径,是服务青年的新载体,是凝聚青年的新阵地。青年中心依照国务院颁布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在当地民政部门登记注册,在当地团委领导和指导下,承办团务和政府委托的部分青年事务,以青年社团联盟的形式建设成为各类青年社团和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会所。每个青年中心至少配备一部电话、一台计算机、一台电视机,拥有卫星接收设备或互联网接入线路等一套电子信息基础设施,形成一个以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的工作阵地。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建设思路,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独立建设青年中心,也可依托乡镇中学、乡镇文化站(中心)、广播电视站(中心)、图书馆、影剧院等已有的固定场所建设。可以整合当地现有资源,采取合作方提供场所阵地,团组织主要从事软环境建设等方式进行合作开发。可以调动社会力量,采用股份制等市场化手段进行合作建设。也可以争取财政和有关部门支持进行自主建设,形成团属阵地。无论采取哪种形式,选择的场所应交通便利,适宜人群聚集,适合成为服务窗口。试点地区要形成青年中心统一管理、相互联通的工作机制,统一青年中心标识,逐步开发共同活动项目,共同树立青年中心形象,传播青年中心文化,打造青年中心品牌。
2.运转。青年中心以开发农村青年人力资源、服务农村青年增收成才为主要任务。一是开展远程教育和技能培训。利用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联合开办远程教育、学历教育等业务,满足农村青年学习科学文化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开展职业技能、农业科技和经营管理知识培训,引导农村青年自主创业,带头兴办二、三产业,带头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根据国家职业准入制度,帮助青年进行职业技能鉴定,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二是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利用互联网络等现代信息传媒,开展科技、市场、人才、项目等信息查询、信息发布、资料收集、数据分析等服务;开展劳动中介服务,帮助青年就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开展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咨询活动;承办远程医疗,举办婚姻家庭、健康卫生知识讲座、心理咨询等。三是开展青年联络与交流活动。可采取会员制的办法,以青年中心为依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凝聚广大农村青年;以共青团组织为核心,以青年中心为平台,以各类农村青年专业协会和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为支点,促进城乡各类组织在市场、技术、文化、产业等资源与信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四是办理团务和承办部分青年事务。在当地团委领导下,参与管理本区域团的日常事务,落实团的工作项目,促进基层团支部工作活跃;受政府委托,协助政府管理部分青年事务,逐步参与管理青年社团、青年志愿者行动、维护青少年权益和预防青少年犯罪等青年事务。
3.管理。青年中心在当地团委领导和指导下,通过会员制形式联系凝聚广大团员青年,以理事会制民主管理青年中心事务,依照国务院颁布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运行。每个青年中心至少有一名志愿者作为骨干工作力量,该志愿者可挂任当地团委副书记,专门从事青年中心工作。青年中心将制定统一的《章程》,进行规范化运作,项目化服务,品牌化经营,企业化管理,以低偿养无偿,形成长期良性运行机制。全国青年中心建设规划和统一网络平台建设由团中央负责,青年工作志愿者的招募、派遣和管理以团中央、团省委两级为主实施,各省(区、市)和试点市(地)团委负责统筹城乡社会资源、为青年中心建设管理提供力所能及的政策物资支持,试点县(市)团委负责具体实施和指导日常管理。
五、实施步骤
青年中心的建设,按照试点先行、全面铺开、全国联网、规范运作四个阶段分步实施。从现在试点工作开始,力争用5年时间,在全国符合条件的乡镇基本建立起青年中心(符合条件的中心村也可建立)。试点工作将分三个阶段实施。
1.部署安排阶段。各试点地区根据有关要求,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形成具体实施方案。团中央适时召开全国农村青年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对试点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安排。
2.组织实施阶段。各试点地区按照制定的具体实施方案全面开展试点工作。团中央和有关省(区、市)、地(市)团委加强调研指导,畅通信息交流,提供必要服务。
3.总结推广阶段。各地对试点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形成书面总结材料报团中央。团中央将适时组织各地进行交流研讨,总结推广成熟的做法和经验。
六、有关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团的领导机关要把青年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作为关系到团的工作全局的大事来抓,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各试点地区要成立青年中心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团省(区、市)委和试点地区党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做到书记亲自抓,分管书记具体抓,有关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2.运转。青年中心以开发农村青年人力资源、服务农村青年增收成才为主要任务。一是开展远程教育和技能培训。利用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联合开办远程教育、学历教育等业务,满足农村青年学习科学文化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开展职业技能、农业科技和经营管理知识培训,引导农村青年自主创业,带头兴办二、三产业,带头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根据国家职业准入制度,帮助青年进行职业技能鉴定,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二是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利用互联网络等现代信息传媒,开展科技、市场、人才、项目等信息查询、信息发布、资料收集、数据分析等服务;开展劳动中介服务,帮助青年就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开展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咨询活动;承办远程医疗,举办婚姻家庭、健康卫生知识讲座、心理咨询等。三是开展青年联络与交流活动。可采取会员制的办法,以青年中心为依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凝聚广大农村青年;以共青团组织为核心,以青年中心为平台,以各类农村青年专业协会和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为支点,促进城乡各类组织在市场、技术、文化、产业等资源与信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四是办理团务和承办部分青年事务。在当地团委领导下,参与管理本区域团的日常事务,落实团的工作项目,促进基层团支部工作活跃;受政府委托,协助政府管理部分青年事务,逐步参与管理青年社团、青年志愿者行动、维护青少年权益和预防青少年犯罪等青年事务。
3.管理。青年中心在当地团委领导和指导下,通过会员制形式联系凝聚广大团员青年,以理事会制民主管理青年中心事务,依照国务院颁布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运行。每个青年中心至少有一名志愿者作为骨干工作力量,该志愿者可挂任当地团委副书记,专门从事青年中心工作。青年中心将制定统一的《章程》,进行规范化运作,项目化服务,品牌化经营,企业化管理,以低偿养无偿,形成长期良性运行机制。全国青年中心建设规划和统一网络平台建设由团中央负责,青年工作志愿者的招募、派遣和管理以团中央、团省委两级为主实施,各省(区、市)和试点市(地)团委负责统筹城乡社会资源、为青年中心建设管理提供力所能及的政策物资支持,试点县(市)团委负责具体实施和指导日常管理。
五、实施步骤
青年中心的建设,按照试点先行、全面铺开、全国联网、规范运作四个阶段分步实施。从现在试点工作开始,力争用5年时间,在全国符合条件的乡镇基本建立起青年中心(符合条件的中心村也可建立)。试点工作将分三个阶段实施。
1.部署安排阶段。各试点地区根据有关要求,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形成具体实施方案。团中央适时召开全国农村青年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对试点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安排。
2.组织实施阶段。各试点地区按照制定的具体实施方案全面开展试点工作。团中央和有关省(区、市)、地(市)团委加强调研指导,畅通信息交流,提供必要服务。
3.总结推广阶段。各地对试点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形成书面总结材料报团中央。团中央将适时组织各地进行交流研讨,总结推广成熟的做法和经验。
六、有关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团的领导机关要把青年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作为关系到团的工作全局的大事来抓,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各试点地区要成立青年中心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团省(区、市)委和试点地区党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做到书记亲自抓,分管书记具体抓,有关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篇八 红花岗区远教试点工作自查报告
红花岗区远教试点工作自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红花岗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从2003年5月全面开展以来。到现在为止,已建成9个镇级光纤接收站,26个村级光纤接收点,9个农村中学计算机室,71个农村小学卫星收视点,31个村级地面卫星收视点,巷口中学、礼仪中学和海龙中学实现了“天地网合一”。到2023年4月,全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硬件建设工作已全部完成。按照市民政局的要求,我区合村并组工作从今年6月开始到8月6日全部完成。全区由原来的9个镇96个村合并 8个镇53个村(22个光纤村、31个卫星收视点)。从8月12日全市紧急会议后,区委组织了专人召开了全区远教会议;会后,区远教办汇同区委党校、区文广局等全区各站点进行检查。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硬件建设进一步完善。全区各站点认真对照中央提供的《终端接收站点建设自查评估指标体系》,逐项查漏补缺,对2003年7月前开通站点由各镇招标购置的电脑进行自查,该升级更换的在8月28日前完成,对31个村级卫星播放点进行了升级准备,购置了电脑桌,安装了避雷设施。
(二)站点管理进一步加强。各站点在制度上进一步规范了管理。由区远教办对各镇、村站点管理制度统一制作上墙。区教育局对小学站点管理制度统一制作上墙;各镇对辖区村、管理制度统一制作上墙。不断完善学习培训记录,做到了学习内容提前预告,各镇、村统一了“三册两簿一志”(即《播放登记册》、《学习讨论登记册》、《点名签到册》、《信息反馈簿》和《站点管理日志》),逐步规范了农村党员干部学习培训。
(三)学习培训进一步加强。为最大限度发挥远程教育资源的作用,我区农村远教工作在硬件建设完成后,围绕“四个服务”(即远教工作要服务党员、农民、干部和学生),积极探索学习教育培训模式。在远郊村推行“支部+远教+协会”模式,近郊村推行“支部+远教+公司联谊会”。
1、在远郊村远教管理上,我们探索出了“支部+远教+协会”的管理模式:即由支部负责组织该村党员、村组干部、理事会代表、议事代表等学习党的政策、理论、法规等,每月不得少于2次,时间一般是每月15日、30日;涉及农村种、养殖业知识,农村市场经济知识等主要由该村协会组织科技示范户、协会会员、群众等定期不定期组织学习培训,并由农技干部现场讲授,进一步提高了学习培训效果。目前,全区养殖业比较典型村的有:深溪镇清江村养猪基地;巷口镇中山村肉牛养殖基地;金鼎山镇程顶村奶牛饲养基地和海龙镇新场村奶牛饲养基地等;种植业比较典型的村有:新蒲镇文武村莲藕种植基地已达1000余亩;忠庄镇勤乐村葡萄种植基地。
2、在近郊村远教管理上,我们探索出了“支部+远教+公司联谊会”的管理模式:即由支部负责组织该村的党员、村组干部、公司领导、议事代表等学习理论知识和政策法规等;由村支部组织辖区公司成立企业联谊会,联谊会在该村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由支部牵头,联谊会负责组织企业职工利用远教进行岗位技术知识学习培训。特别是针对应知应会的知识如:消防、安全进行现场培训;各企业在联谊会上将生产情况、销售情况进行通报。每个企业每年投资一定管理费用,每个企业一天投资1至2元左右在村级站点建立相关网页,这样既解决了管理人员的工资,也帮助了企业推向市场。目前,全区比较典型的村接收站有:南关镇护城村(企业已达300余家);长征镇坪丰村(村级集体资产已达1300多万元),忠庄镇忠庄村(全村挖掘机有400多台),这些村都有很好的条件,充分利用公司或商会来开展远教工作。
(三)课件开发进一步加强。根据市远教办关于课件开发的要求,以中央资源为主,地方资源为辅的原则。我区在课件制作上,一是由区远教办正在制作三个专题片(清江养猪、文武村种莲藕和护城村点题公开),力争在9月份完成;二是为扩展教学资源,区远教办在重庆当红公司订购了80余张vcd光盘,准备刻录后下发各镇、村和学校;三是各镇结合镇情实际,也在购置适合镇情的光盘。如巷口镇已购400多张,新蒲镇自制和购置120多张。
(四)管理人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省远教办已安排9名大学生到我区支持远教工作,我们每个镇下派了一名大学生专门负责远教工作。目前各镇均对各站点管理人员开展至3次的管理人员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等,各站点管理人员的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机构不健全。各镇没有建立专门的机构,造成了管理上的脱节,不能有效指导村级站点开展工作,出现问题也不能得到及时的反映和解决,制约了远教工作的深入开展。
篇九 xx市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试点工作调查报告
●摸清新期待摸清重点问题摸清思想状况
●人人查找问题人人分析问题人人解决问题
●动员群众参与带领群众学习依靠群众查摆发动群众实践
●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优美体制健全人民幸福
一、基本情况
xx省xx市是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单位。xx市学习实践活动试点工作从2023年3月开始,2023年8月底结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xx市坚持以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为主线,对上回答问题、对下解决问题,着力在深入上下功夫、在实效上求突破,学习实践活动涵盖了全市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并发动各界群众积极参与。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经过深化学习、分析检查、解决问题、完善制度、测评总结五个阶段,基本达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的。
二、主要做法
深入调查研究精心做好准备
深入学习培训搞好理论武装
xx市把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首要任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一是精心组织“三个五”活动。①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采用电视直播方式举办了五场专题辅导报告;②县级以上领导班子开展了五场专题讨论;③以基层支部为单位开展了五场论坛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二是大规模培训干部。以市、县两级党校为平台,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为主题,对县、乡、村三级6920名干部,分期分批进行了短期轮训。三是普及科学发展理论。组织编写了《科学发展100问》、《我身边的科学发展》两个通俗读本,向基层发放50多万册;在市电视台举办了科学发展百家论坛,38位专家学者、市直部门负责人和企业家登坛宣讲。一些单位还通过排演系列文艺节目、编写“口袋书”、组织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等形式,宣传普及科学发展知识。
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打开科学发展“总阀门”
学习实践活动中,xx市把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打开“总阀门”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先导工程,引导党员干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思想观念上做到“六破六立”。一是破除单纯追求速度、不顾资源环境代价的思想,树立“好”字优先、又好又快的观念;二是破除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思想,树立统筹兼顾、全面协调的观念;三是破除小富即安、固步自封的思想,树立开放创新、敢为人先的观念;四是破除狭隘的地方主义、本位主义思想,树立区域发展“一盘棋”的大局观念;五是破除“管”字当头、重管理轻服务的思想,树立服务至上、效率至上的观念;六是破除追求个人政绩、忽视群众利益的思想,树立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的观念。通过“六破六立”,进一步打开了“总阀门”,想科学发展、抓科学发展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追求。
深入查找聚焦问题为科学发展把脉定向
xx市把找准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和检验试点工作的重要标准,动员全市上下积极参与、共同推进。一是上下结合,把问题找准。组织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了“三对照、三查找”,组织广大党员进行了“三查三看”,并以支部为单位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交流查找出的问题和改进措施,明确努力方向,营造出了“人人查找问题、人人分析问题、人人解决问题”的浓厚氛围。通过对照检查,引导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把自身存在的问题搞清楚。通过发放征求意见函、召开座谈会、设立网上互动平台、面对面与群众交流等多种形式,全市县以上领导班子共征求群众意见18.4万条,自己查找和从群众意见建议中梳理出的问题共9306个。二是深入聚焦,把原因析透。对查摆出的问题,在系统梳理归类、深挖问题根源、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各级领导班子普遍召开了一次较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形成了一个较高水平的分析报告,召开了一次集思广益的党委(党组)扩大会议,开展了一次充分反映民情民意的民主测评。各级领导班子的分析检查报告,普遍得到了群众认可。
深入发动群众促进党员干部群众同学习、同实践
深入开展评议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价标准
xx市探索创新测评方法,全面、客观、真实地评价学习实践活动情况,达到以测评促活动开展的目的。市委专门发出了《致全市人民群众参加评议活动的一封公开信》,设定了评议标准并利用各种媒体向社会公布,建立了各界代表组成的评议代表库,确保测评方法让群众掌握,测评标准让群众明白,测评过程让群众参与。为增强测评的公信力,还委托北京零点公司,在20个县(市)区随机抽取3800个样本,采取入户访问与座谈印证相结合、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相结合的办法,开展了对活动整体情况的社会满意度测评。根据测评结果,要求各单位针对测评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和不足,认真进行“回头看”,拾遗补缺,整改补课。同时,将测评结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作为对市管领导班子及成员进行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三、取得的成效
凝聚了科学发展的强烈共识。全市党员干部普遍认识到,科学发展之路是文明之路、幸福之路、复兴之路,xx作为资源型城市,只有加快走科学发展之路,才有美好前景,才有老百姓幸福可言。在活动中,各地方、各部门都凝炼了各自的科学发展新理念,“环境是最大的资源,生态是永久的财富”、“金山银山有污染不进xx”、“节约才可持续”、“城乡等值化、加快现代化”、“群众脸上的笑容是领导干部真正的政绩”等理念深入人心。
完善了科学发展的思路和规划。通过开展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大讨论,集中全市干部群众的智慧,确定了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的总体思路,即:一个主题,抢抓新机遇、建设新xx,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实现新跨越;一个总战略,开放创新、富民强市;一个总目标,把新xx建成科学发展示范区、建成人民群众的幸福之都;一个总布局,抓好思想解放、资源型城市转型、以曹妃甸为重点的沿海“四点一带”开发、城市四大功能区建设等八项战略重点。根据这一总体思路,市、县、乡、村以及机关、企业都编制了科学发展规划,使发展有了科学的引领和遵循。
探索了科学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通过对科学发展经验的集成创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细化为一个一个科学发展的具体模式。全市确定了涉及循环经济、新兴能源开发、城乡等值化发展等领域的60个科学发展新模式,涵盖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社会化、农村现代化、社会管理和政府管理创新四个领域。新农居建设“六个一”(一顶、一墙、一能、一炕、一沼卫、一灶)模式,正在全市农村广泛推行,使村庄面貌和农民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同时,初步摸索出了集约发展、生态发展、创新发展等十条科学发展路径,并全面展开实践。
创新了支撑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通过查找制度缺陷,根据科学发展实践的需要,出台了《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政策》等7项政策措施,发布了《xx市科学发展指标体系》,设立了科学发展创新奖。围绕强化科学发展的法律保障,市人大通过了一项立法《xx市科学发展促进条例》,使科学发展逐步走向法制轨道。
增强了领导科学发展的新本领。紧紧围绕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了党的建设。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设置考核内容和标准,实行了千分制考核;出台了《深化干部制度综合配套改革的实施意见》,探索施行“三推一讲”、“一讲两推”干部选任新机制。各级干部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思维力、决策力、创新力、执行力明显增强。在组织开展的市、县、乡、村四级干部“大接访”活动中,累计接待群众来访8340批、22381人次,其中市党政班子成员接待380批1790人次,使一大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久拖不决的问题得到有效化解。
篇十 新农保试点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12月,县被确定为我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和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积极与县人民政府沟通协调,督促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按照“三低一广”(即低门槛、低缴费、低享受、广覆盖)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前期准备工作。
一、县农村居民基本情况
县国土总面积6025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86个行政村,总人口23万多人。据初步统计16-59周岁农业户口141096人,60周岁以上人口26617人,农村重度残疾(一至二级)人口1703人,老农保人口56人。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为保证这一惠民政策的顺利落实,县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及各乡镇负责人为成员的“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日常工作。
(二)制定了具体的方案计划,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为落实省政府关于12月前正式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安排部署,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为保证新农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一是充实经办力量。在人员和编制等问题尚未落实之前,从县直各部门、乡镇借调了6名工作人员从事新农保工作。二是落实经办场地和办公设施。为确保60周岁以上老人在2012年2月10前领到养老金,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积极筹备办公设备。目前,已购置6套电脑和桌椅,经办场地和社保局合并办公。
(三)广泛宣传动员,提高农民参保积极性。为了将此项惠民工作做到深入人心,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动员活动。宣传活动以“通俗的材料引导人,明白的语言激励人,耐心的解释满意人”为宗旨,组织印制了“县农村居民新农保政策宣传资料”,同时在电视台黄金时段连续十天滚动宣传新农保政策。通过宣传教育,农村居民参保热情普遍高涨,为试点工作的开展夯实了坚实基础。
(四)全面开展经办人员培训工作。新农保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要实现平稳起步,要求经办人员必须尽快熟悉政策,精通业务流程。县于12月24日,组织了15个乡镇分管副乡长、劳动保障员进行了新农保政策培训。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做好调查工作。在前期摸底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核实辖区内农村居民覆盖人数情况,为试点工作的全面启动和扩面提供决策依据。
二是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教育引导处于劳动年龄的农村居民树立新的养老观念,不断增强积累和自我保障意识,树立早期投入、自我供养的新理念。
三是关注重点人群,扩大参保范围。将进城务工人员、行政村干部等作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的重点对象,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参保工作的宣传动员,从而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起到领跑作用。
目前,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春节前(2月10日前)可将60周岁以上老人的养老金发放到个人手中,其他适龄居民的参保工作也可逐步展开。
篇十一 红花岗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自查报告
红花岗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自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红花岗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从2003年5月全面开展以来。到现在为止,已建成9个镇级光纤接收站,26个村级光纤接收点,9个农村中学计算机室,71个农村小学卫星收视点,31个村级地面卫星收视点,巷口中学、礼仪中学和海龙中学实现了“天地网合一”。到2023年4月,全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硬件建设工作已全部完成。按照市民政局的要求,我区合村并组工作从今年6月开始到8月6日全部完成。全区由原来的9个镇96个村合并 8个镇53个村(22个光纤村、31个卫星收视点)。
按照全市8月12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紧急会议要求,区委组织了相关单位召开了全区远教紧急会议;会后,区远教办汇同区委党校、区文广局单位同志组成三个督查组,对全区各站点进行督促检查。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硬件建设进一步完善。全区各站点认真对照中央提供的《终端接收站点建设自查评估指标体系》,逐项查漏补缺,并对2003年7月前开通站点的电脑进行自查,该升级更换的要求在8月28日前完成。对31个村级卫星播放点增加电脑进行了升级准备,区远教办购置了电脑桌,各站点还安装了避雷设施。
(二)站点管理进一步加强。各站点在制度上进一步规范了管理。由区远教办对各镇、村站点管理制度统一制作上墙。区教育局对小学站点管理制度统一制作上墙;各镇对辖区村、管理制度统一制作上墙。不断完善学习培训记录,做到了学习内容提前预告,各镇、村统一了“三册两簿一志”(即《播放登记册》、《学习讨论登记册》、《点名签到册》、《信息反馈簿》和《站点管理日志》),逐步规范了农村党员干部学习培训。
(三)学习培训进一步加强。为最大限度发挥远程教育资源的作用,我区农村远教工作在硬件建设完成后,围绕“四个服务”(即远教工作要服务党员、农民、干部和学生),积极探索学习教育培训模式。在远郊村推行“支部+远教+协会”模式,近郊村推行“支部+远教+公司联谊会”。
1、在远郊村远教管理上,我们探索出了“支部+远教+协会”的管理模式:即由支部负责组织该村党员、村组干部、理事会代表、议事代表等学习党的政策、理论、法规等,每月不得少于2次,时间一般是每月15日、30日;涉及农村种、养殖业知识,农村市场经济知识等主要由该村协会组织科技示范户、协会会员、群众等定期不定期组织学习培训,并由农技干部现场讲授,进一步提高了学习培训效果。目前,全区养殖业比较典型村的有:深溪镇清江村养猪基地;巷口镇中山村肉牛养殖基地;金鼎山镇程顶村奶牛饲养基地和海龙镇新场村奶牛饲养基地等;种植业比较典型的村有:新蒲镇文武村莲藕种植基地已达1000余亩;忠庄镇勤乐村葡萄种植基地。
2、在近郊村远教管理上,我们探索出了“支部+远教+公司联谊会”的管理模式:即由支部负责组织该村的党员、村组干部、公司领导、议事代表等学习理论知识和政策法规等;由村支部组织辖区公司成立企业联谊会,联谊会在该村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由支部牵头,联谊会负责组织企业职工利用远教进行岗位技术知识学习培训。特别是针对应知应会的知识如:消防、安全进行现场培训;各企业在联谊会上将生产情况、销售情况进行通报。每个企业每年投资一定管理费用,每个企业一天投资1至2元左右在村级站点建立相关网页,这样既解决了管理人员的工资,也帮助了企业推向市场。目前,全区比较典型的村接收站有:南关镇护城村(企业已达300余家);长征镇坪丰村(村级集体资产已达1300多万元),忠庄镇忠庄村(全村挖掘机有400多台),这些村都有很好的条件,充分利用公司或商会来开展远教工作。
(三)课件开发进一步加强。根据市远教办关于课件开发的要求,以中央资源为主,地方资源为辅的原则。我区在课件制作上,一是由区远教办正在制作三个专题片(清江养猪、文武村种莲藕和护城村点题公开),力争在9月份完成;二是为扩展教学资源,区远教办在重庆当红公司订购了80余张vcd光盘,准备刻录后下发各镇、村和学校;三是各镇结合镇情实际,也在购置适合镇情的光盘。如巷口镇已购400多张,新蒲镇自制和购置120多张。
(四)管理人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省远教办已安排9名大学生到我区支持远教工作,我们每个镇下派了一名大学生专门负责远教工作。目前各镇均对各站点管理人员开展至3次的管理人员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等,各站点管理人员的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机构不健全。各镇没有建立专门的机构,造成了管理上的脱节,不能有效指导村级站点开展工作,出现问题也不能得到及时的反映和解决,制约了远教工作的深入开展。
篇十二 2023年全国农村青年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报告范文
青年中心是共青团主动应对新世纪新阶段新任务的要求,大胆进行基层组织创新的有效实现形式。它是在当地团委领导和指导下,以35岁以下团员青年为主要服务对象,以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等为主要服务手段,以服务青年成长发展为主要目标的社区青年组织,也是新形势下开展基层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一个综合性服务平台。其基本功能是联系青年,服务青年,引导青年。为认真贯彻党的xx大和共青团xx大精神,切实推进全国农村青年中心建设,共青团中央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揽,深入贯彻党的xx大和共青团xx大精神,适应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当代农村青年的新特点,以保持团的先进性为核心,以密切联系青年、有效服务青年、积极引导青年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充分运用社会化、市场化手段,统筹整合社会城乡资源,大力推动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创新,更好地服务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农村青年增收成才。
二、目的意义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们所面对的国际国内形势已经并正在发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变化。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必须紧紧围绕党在新时期的中心任务,把广大青年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终拥有强大的生力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适时进行基层团建创新,使基层团组织做到联系青年经常、服务青年有力、引导青年有效,团结引导带领青年永远跟党走,这成为新阶段做好农村共青团和农村青年工作的关键所在。
第一,建设青年中心是创新共青团基层组织形式,扩大团组织覆盖面的迫切需要。建设一个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基层组织网络,是共青团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全团上下积极探索,努力工作,推动基层组织建设不断进步,取得了明显成绩。但是,从目前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问题仍然存在,乡村基层青年工作力量严重不足。长期困扰共青团的整瘫轮回怪圈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在“双新组织”和流动青年中还存在大量团建空白点。因此,大胆地进行基层组织创新,努力扩大基层团组织的覆盖面,是形势所迫,大势所趋。
第二,建设青年中心是加强共青团服务能力建设,增强团组织凝聚力、影响力和战斗力的迫切需要。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农村青年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就业方式等越来越多样化,他们迫切需要多样化的服务方式和高质量的服务水平与之相适应。但是,农村基层团组织普遍存在服务力量薄弱、服务手段缺乏、服务时有时无等现象。农村青年高涨的需求与农村基层团组织服务能力严重不足形成十分突出的矛盾。建设青年中心,就是要最广泛地整合城乡资源,为农村基层团的组织搭建一个强有力的服务平台,及时满足青年的现实需求,从而全面提高基层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三,建设青年中心是加快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迫切需要。党中央吹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角,解决好“三农”问题成为现阶段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也为全团指明了工作方向。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青年农民是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力军,也是全国青年的主体。农村青年科技文化素质和组织化程度的高低,不仅影响农村,而且影响全局;不仅影响当前,而且影响未来。青年中心建立后,可以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等手段,为青年农民提供一个综合性服务平台,一方面推动农村青年带头示范、带动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另一方面,提高农村青年的就业创业能力和水平,开发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带头发展二、三产业,积极向非农领域转移,实现劳动力优势向人才优势的转变,最大可能地满足现代化、城镇化发展要求。
三、试点范围
青年中心建设鼓励各级各地积极开展试点,原则上每个省(区、市)至少选择1至2个市(地)、县(市)进行试点,由团省(区、市)委直接联系指导。各市(地)、县(市)也可选择部分地方开展试点。
为推进试点工作,团中央确定辽宁省沈阳市、浙江省台州市、广东省东莞市和北京市密云县、山西省灵丘县、吉林省公主岭市、江苏省常熟市、河南省偃师市、湖北省应城市、四川省双流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米泉市等地作为联系点,进行重点联系。联系点所在地区60%以上的乡镇应建设青年中心。
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对接,在西部12省(区、市)各选定2个市(地)、县(市),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各选1个县(市),开展试点工作。6000名被选拔派遣到西部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都可专职或兼职参与青年中心建设,工作需要、个人条件特别优秀的可挂任乡镇团委副书记兼青年中心主任,其他大学生志愿者可挂任青年中心主任或副主任。试点地区由有关省级团委确定,报团中央备案。
选择的试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应具有一定基础,小城镇建设发育有一定规模,团的工作基础和外部环境较好,所在地区具有试点工作积极性。
四、工作内容
青年中心是新时期农村基层团建创新的重大举措,实现团的组织、工作、阵地有机结合,辐射带动基层团组织整体活跃。青年中心按照“先建设、后规范”的路子,逐步实现“七个一”的规范化建设目标。
一个组织。青年中心在当地团委的领导和指导下,通过会员制或青年社团的形式联系凝聚广大团员青年,以理事会制民主管理青年中心事务,依照国务院颁布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运行。
一个依托。青年中心可依托中学、文化站(中心)、广播电视站(中心)、图书馆、影剧院等已有的固定场所建立。有条件的也可单独建设。
一个网络。青年中心要配备至少一部电话、一台计算机、一台电视机,拥有卫星接收设备和互联网接入线路等一套电子信息基础设施,形成一个以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的工作阵地。
一个骨干。每个青年中心都要招募至少一名大学生志愿者作为骨干力量,专门从事青年中心工作。大学生志愿者由市(地)以上团委负责招募选派,定期轮换。
一套项目。青年中心应结合当地实际,选择易于为青年提供便利服务的一个以上产业发展服务项目和其他服务项目,用项目促进青年中心建设,用项目吸引青年参与,用项目服务青年增收成才。
一个章程。青年中心要制定统一的章程,实行规范化运作、项目化服务、品牌化经营、企业化管理。
一个形象。青年中心要统一进行形象设计,共同树立青年中心形象,共同传播青年中心文化,共同打造青年中心品牌。
试点工作要围绕着建设、运转、管理三个环节,努力探索青年中心建设的规律和机制。
1.建设。青年中心是新形势下扩大农村共青团工作覆盖面和组织覆盖面的新途径,是服务青年的新载体,是凝聚青年的新阵地。青年中心依照国务院颁布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在当地民政部门登记注册,在当地团委领导和指导下,承办团务和政府委托的部分青年事务,以青年社团联盟的形式建设成为各类青年社团和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会所。每个青年中心至少配备一部电话、一台计算机、一台电视机,拥有卫星接收设备或互联网接入线路等一套电子信息基础设施,形成一个以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的工作阵地。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建设思路,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独立建设青年中心,也可依托乡镇中学、乡镇文化站(中心)、广播电视站(中心)、图书馆、影剧院等已有的固定场所建设。可以整合当地现有资源,采取合作方提供场所阵地,团组织主要从事软环境建设等方式进行合作开发。可以调动社会力量,采用股份制等市场化手段进行合作建设。也可以争取财政和有关部门支持进行自主建设,形成团属阵地。无论采取哪种形式,选择的场所应交通便利,适宜人群聚集,适合成为服务窗口。试点地区要形成青年中心统一管理、相互联通的工作机制,统一青年中心标识,逐步开发共同活动项目,共同树立青年中心形象,传播青年中心文化,打造青年中心品牌。
2.运转。青年中心以开发农村青年人力资源、服务农村青年增收成才为主要任务。一是开展远程教育和技能培训。利用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联合开办远程教育、学历教育等业务,满足农村青年学习科学文化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开展职业技能、农业科技和经营管理知识培训,引导农村青年自主创业,带头兴办二、三产业,带头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根据国家职业准入制度,帮助青年进行职业技能鉴定,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二是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利用互联网络等现代信息传媒,开展科技、市场、人才、项目等信息查询、信息发布、资料收集、数据分析等服务;开展劳动中介服务,帮助青年就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开展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咨询活动;承办远程医疗,举办婚姻家庭、健康卫生知识讲座、心理咨询等。三是开展青年联络与交流活动。可采取会员制的办法,以青年中心为依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凝聚广大农村青年;以共青团组织为核心,以青年中心为平台,以各类农村青年专业协会和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为支点,促进城乡各类组织在市场、技术、文化、产业等资源与信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四是办理团务和承办部分青年事务。在当地团委领导下,参与管理本区域团的日常事务,落实团的工作项目,促进基层团支部工作活跃;受政府委托,协助政府管理部分青年事务,逐步参与管理青年社团、青年志愿者行动、维护青少年权益和预防青少年犯罪等青年事务。
3.管理。青年中心在当地团委领导和指导下,通过会员制形式联系凝聚广大团员青年,以理事会制民主管理青年中心事务,依照国务院颁布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运行。每个青年中心至少有一名志愿者作为骨干工作力量,该志愿者可挂任当地团委副书记,专门从事青年中心工作。青年中心将制定统一的《章程》,进行规范化运作,项目化服务,品牌化经营,企业化管理,以低偿养无偿,形成长期良性运行机制。全国青年中心建设规划和统一网络平台建设由团中央负责,青年工作志愿者的招募、派遣和管理以团中央、团省委两级为主实施,各省(区、市)和试点市(地)团委负责统筹城乡社会资源、为青年中心建设管理提供力所能及的政策物资支持,试点县(市)团委负责具体实施和指导日常管理。
五、实施步骤
青年中心的建设,按照试点先行、全面铺开、全国联网、规范运作四个阶段分步实施。从现在试点工作开始,力争用5年时间,在全国符合条件的乡镇基本建立起青年中心(符合条件的中心村也可建立)。试点工作将分三个阶段实施。
1.部署安排阶段。各试点地区根据有关要求,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形成具体实施方案。团中央适时召开全国农村青年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对试点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安排。
2.组织实施阶段。各试点地区按照制定的具体实施方案全面开展试点工作。团中央和有关省(区、市)、地(市)团委加强调研指导,畅通信息交流,提供必要服务。
3.总结推广阶段。各地对试点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形成书面总结材料报团中央。团中央将适时组织各地进行交流研讨,总结推广成熟的做法和经验。
六、有关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团的领导机关要把青年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作为关系到团的工作全局的大事来抓,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各试点地区要成立青年中心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团省(区、市)委和试点地区党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做到书记亲自抓,分管书记具体抓,有关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2.运转。青年中心以开发农村青年人力资源、服务农村青年增收成才为主要任务。一是开展远程教育和技能培训。利用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联合开办远程教育、学历教育等业务,满足农村青年学习科学文化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开展职业技能、农业科技和经营管理知识培训,引导农村青年自主创业,带头兴办二、三产业,带头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根据国家职业准入制度,帮助青年进行职业技能鉴定,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二是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利用互联网络等现代信息传媒,开展科技、市场、人才、项目等信息查询、信息发布、资料收集、数据分析等服务;开展劳动中介服务,帮助青年就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开展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咨询活动;承办远程医疗,举办婚姻家庭、健康卫生知识讲座、心理咨询等。三是开展青年联络与交流活动。可采取会员制的办法,以青年中心为依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凝聚广大农村青年;以共青团组织为核心,以青年中心为平台,以各类农村青年专业协会和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为支点,促进城乡各类组织在市场、技术、文化、产业等资源与信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四是办理团务和承办部分青年事务。在当地团委领导下,参与管理本区域团的日常事务,落实团的工作项目,促进基层团支部工作活跃;受政府委托,协助政府管理部分青年事务,逐步参与管理青年社团、青年志愿者行动、维护青少年权益和预防青少年犯罪等青年事务。
3.管理。青年中心在当地团委领导和指导下,通过会员制形式联系凝聚广大团员青年,以理事会制民主管理青年中心事务,依照国务院颁布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运行。每个青年中心至少有一名志愿者作为骨干工作力量,该志愿者可挂任当地团委副书记,专门从事青年中心工作。青年中心将制定统一的《章程》,进行规范化运作,项目化服务,品牌化经营,企业化管理,以低偿养无偿,形成长期良性运行机制。全国青年中心建设规划和统一网络平台建设由团中央负责,青年工作志愿者的招募、派遣和管理以团中央、团省委两级为主实施,各省(区、市)和试点市(地)团委负责统筹城乡社会资源、为青年中心建设管理提供力所能及的政策物资支持,试点县(市)团委负责具体实施和指导日常管理。
五、实施步骤
青年中心的建设,按照试点先行、全面铺开、全国联网、规范运作四个阶段分步实施。从现在试点工作开始,力争用5年时间,在全国符合条件的乡镇基本建立起青年中心(符合条件的中心村也可建立)。试点工作将分三个阶段实施。
1.部署安排阶段。各试点地区根据有关要求,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形成具体实施方案。团中央适时召开全国农村青年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对试点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安排。
2.组织实施阶段。各试点地区按照制定的具体实施方案全面开展试点工作。团中央和有关省(区、市)、地(市)团委加强调研指导,畅通信息交流,提供必要服务。
3.总结推广阶段。各地对试点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形成书面总结材料报团中央。团中央将适时组织各地进行交流研讨,总结推广成熟的做法和经验。
六、有关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团的领导机关要把青年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作为关系到团的工作全局的大事来抓,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各试点地区要成立青年中心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团省(区、市)委和试点地区党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做到书记亲自抓,分管书记具体抓,有关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篇十三 县档案局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试点工作自查报告
县档案局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试点工作自查报告
市依法行政办公室 :
根据你办《关于对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试点工作督查的通知》要求,我局高度重视,精心安排部署,认真对照督查内容,实事求是进行自查,深入查找存在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现将我局对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试点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我局属具有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职能的行政执法主体。行政许可1项,行政处罚1项。按照《**市推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档案行政执法工作实际,制定了《**市档案局推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试点事项、试点任务,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法制审核工作小组,并由秘书科具体负责实施法制审核工作,在档案系统内形成了一个完善的档案法制体系,为我市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制氛围。
同时,确立了对出卖、转让、赠送集体所有、个人所有及其他不属于国家所有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或者应当保密的档案的审批、损毁、丢失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的处罚等重大执法决定的范围,建立了重大执法决定目录清单,热门思想汇报明确了具体审核的内容及审核标准,细化了审核程序,制作了清晰、详实、严密的审核工作流程图。
二、取得的初步成效
我局严格按照《**市推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积极配合市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做好各项工作,使档案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试点工作有了初步的进展,为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工作奠定了基础。
一是健全了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工作审核机构、协调领导小组和审核的范围、内容和程序;
二是全面开展 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工作。根据《档案法》、《**省档案条例》,全市档案系统今年共开展专项档案行政执法检查7次,检查单位100多个,并结合建设项目竣工档案专项验收、企业规范化、机关档案规范化等具体工作,依法对全市相关立档单位进行执法检查。加强对县区档案部门的.行政执法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处理。对立档单位的档案管理、保护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对检查出问题的单位发《限期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
三是进一步规范了重大执法决定的合法性程序,加强了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的监督功能,推进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工作,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
三、存在的问题
在推进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试点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没有专业的法律职业资格人员;
二是执法人员执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改进,不断完善。同时,建议市法制办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加强对执法人员、法制审核人员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执法人员、法制审核人员的法律素养和法律法规的运用能力。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和意见建议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规范档案行政执法水平,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按照依法有序、科学规范、便捷高效的原则,紧密结合档案工作实际,积极稳妥推进重大执法决定的法制审核工作。
(二)建立法制审核和执法人员定期培训制度,加强法制培训教育,学习和借鉴试点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三)进一步完善审核制度、审核程序和审核标准,不断推进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工作。
篇十四 乡镇财政试点工作自查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的通知)的精神,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会议,成立领导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并区别轻重缓急,议定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共10个,总投资104.3万元,其中群众自筹资金114750元,群众筹劳28963个工日,折资579250元,申请财政奖补资金34.9万元。经多次调度和督查,截止十一月底,我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已完工9个,尚有1个项目正在积极紧张施工中。结合县综改办关于要求乡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进行自查的通知,我镇于十一月底对全镇十个项目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有效调动了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是一件“政府得民心,群众得实惠”的民心工程,让群众自己议项目,选项目,建项目,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兴办村级公益事业的积极性。群众筹资、筹劳积极性高。
二是有效地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今年我镇共实施财政奖补项目10个,其中,农田水利设施3个,道路修建6个,修建道路总长度21.7公里,大大改善了农村交通不便的现状,夯实了农村经济发展基础,为农村土特产及经济作物走向市场创造了先决条件,农民收入进一步增加。
三是有效促进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一事一议项目的实施都是村民自愿实施,民主表决,集体参与,民主决策。施工过程中更有群众监督,所以工程进度快,质量高。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xx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宣传发动不够深入,部分群众对财政奖补政策理解不全面。认为所有事情都应由政府包揽,与“多干多补,不干不补”的奖扶政策不相适应;群众筹资需进一步规范,资金的整合力度需进一步加大,急待实施的工程项目多,资金量较小,难于集中财力办大事;工程完工后,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的管护机制,明确产权,落实管理责任,确保项目实施后在较长时间内发挥最大社会和经济效益。为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84位用户关注
20位用户关注
39位用户关注
72位用户关注
57位用户关注
18位用户关注
32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