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报告 > 工作报告
栏目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西藏(十五篇)

发布时间:2024-07-02 热度:73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西藏

篇一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西藏1950字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西藏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率先实现十五年免费教育,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均等化……”

我区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2023年,预计全区生产总值达1148亿元、增长1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10亿元、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7亿元、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206亿元、增长17.4%,支出突破1600亿元、增长1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75元、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16元、增长1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2.4%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以内……”

解读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第二场媒体见面会上,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财政厅、农牧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了2023年我区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农牧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部署、重大举措和显著成效,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旦增伦珠从“六大亮点”对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解读。

旦增伦珠说,报告始终把______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作为政府工作的根本指南,更加注重富民兴藏这一重要原则。“紧密团结在以___同志_______周围”“坚持党的治藏方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报告的灵魂。报告结合区情实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更加突出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的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原则。围绕发展要落实到改善民生上、落实到惠及当地上、落实到增进团结上,用更好更快的发展,切实推动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双轮驱动、两翼齐飞,努力提升各族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参与度、获得感、幸福感。

报告始终把维护稳定作为政府各项工作的首要责任,更加注重社会治理这一重要手段。四年来,自治区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硬任务和第一责任,聚焦______强调的“紧紧围绕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这个着眼点和着力点,牢牢把握改善民生、凝聚人心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的重要指示,放手培育市场机制和壮大市场主体,积极促进社会发育和社会转型,在政府、市场、社会多方努力下,谱写民族团结的时代新篇章。

报告始终把经济发展作为解决西藏所有问题的第一要务,更加注重自我发展能力培育这一重要基础。四年来,自治区把旅游文化、清洁能源、天然饮用水作为强区产业重点培育,把高原养加、特色产品、生态林果、藏医药、民族手工业作为富民产业大力扶持。从认识到适应,从把握到引领,始终牢牢掌握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逻辑,稳中有进的西藏经济,在全国经济增速普遍下降的背景下格外抢眼。实现了经济发展由单一投资拉动型向投资拉动、产业发展、消费带动、创新创业多轮驱动转变。

报告始终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导向,更加注重提高各族群众参与现代化能力和水平这一固本之策。四年来,自治区每年将70%以上财力投向民生,四年实现翻一番,率先实现了十五年免费教育、五保集中供养和孤儿集中收养、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均等化。同时,下大力气落实______提出的“突出民生导向”新标准,将民生的投入和改善贯穿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经济环节中,一方面充分调动各族群众的积极性,为西藏经济内生性发展提供最持久的动力,另一方面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发展性民生的活力,有效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全面融入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机会和技能障碍问题,为社会长治久安奠定最坚实的基础,真正探索出了一条以民生带动发展的路子,从本质上体现政府发展理念的转变。

报告始终把生态优先作为第一红线,更加注重发展绿色产业这一重要抓手。自治区牢固树立“青山绿水是金山银山,冰山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努力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发展与民生的结合点,成为永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四年来,严格土地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严格重大工程项目环境监管,严格实行矿产资源勘探开发自治区“一支笔”审批制度,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三高”企业和项目零审批、零引进。正如洛桑江村主席在报告里提到的,最美的蓝天、最圣洁的雪山、最干净的空间、最纯洁的水源,已经成为这片高天厚土的靓丽名片。

报告始终把改革开放作为推进长足发展的动力源泉,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要求。四年来,自治区政府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推进和探索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的矛盾,宏观政策方面稳中求进、产业政策方面三产融合、微观政策方面放权让利、改革政策方面稳步推进,社会政策方面民生优先,切实促进消费、投资、出口协同发展,对外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积极建设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对内推动西藏经济更好融入全国经济大局,全力构建以外力促内力、以“输血”助“造血”的体制机制。

篇二 东湖区政府工作报告4850字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3年1月29日在南昌市东湖区第十三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东湖区人民政府区长 莫继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全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协调发展,10件为民办实事工程全面落实,圆满地完成了区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23年,全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完成或超额完成了既定目标:全年区属国内生产总值实现6.86亿元,增长19.8%,其中三产增加值4.45亿元,增长30.2%;财政总收入6.27亿元,增长51.58%,地方财政收入1.856亿元,与上年同口径相比增长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5亿元,增长19.5%;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8亿元,增长83.5%;个私民营经济总产值51.1亿元、增加值13.7亿元,分别增长37.8%和39.1%。

三产经济快速发展。通过完善功能、加大宣传、凝聚商气,积极促进现有商业街继续繁荣发展,胜利路步行街平均月营业额提升了57.7%。同时改造建设了江大南路、渊明北路等一批新的商业特色街,全面启动了洪都北大道商业街建设。新建成的江大南路商业街风格别致,集娱乐、休闲、商务于一体,成为了洪城商业的又一新亮点。房地产开发与危旧房改造联动发展,杨家厂住宅小区全面竣工;胜利广场项目完成增扩报批,正在实施拆迁;时代广场项目已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完成了三产业服务性机构-东湖区三产商务中心建设。

个私民营经济增势强劲。积极开展创“十强民营企业”、争“十佳个体工商户”活动,着力宣传、树立了一批个私民营经济的先进典型。进一步完善重点企业挂牌帮扶、领导接待日和现场协调会等工作制度,建立全区个私民营企业资料数据库,加大个私民营经济扶持力度。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原则加快东湖区个私民营企业信用担保公司运作,公司注册资本增至1700万元,已为3家中小企业贷款590万元提供担保,为7家中小型商业、产业性公司的3500万元银行承兑汇票提供担保,较好地解决个私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2023年,全区新增个私企业和个体工商户934户,新增注册资金7000余万元,实现利润1.75亿元、上缴税金2.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6.7%和52.8%。

——对外开放成效明显。深入开展优化投资环境“服务年”活动,组织监察、财政、物价等部门联合开展整治“四乱”专项检查;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区统一审批办证中心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等各项工作制度,改善服务和监督措施,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完善开放型经济工作考核办法,落实各项招商工作责任制,强化了招商工作激励机制。编制全区2023年招商引资重点项目资源册和重点客商资料册,建立“东湖区招商网站”,夯实了招商工作基础。精心组团参加省市在北京、香港、宁波等地举办的各项招商活动,组织各类小分队外出招商70余次,邀请海内外知名客商来我区考察洽谈350余人次。在中国南昌第三届金秋经贸月期间,成功举办了第三届百花洲金秋社区文化艺术节,邀请全国11个友好城区同台表演,扩大了东湖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全年新批外资企业19家,合同外资1.03亿美元,增长2.8倍,实际利用外资2643万美元,增长30.6%;实际利用内资5.42亿元,增长101%,全部超额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任务数。

——各项改革不断深入。企业改制有新的进展,已完成了40家区属工业商业企业的改制工作,另有15家企业改制正在实施当中。环卫体制改革有新的突破,出台了《关于完善环卫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进一步做好全区环卫工作的若干意见(试行)》和《东湖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考评办法》,进一步理顺了市容管理体制。财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扩大了国库集中支付的试点范围和政府采购范围,全面推开了会计统一结算改革,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制定了东湖区协税护税清理漏征漏管工作流程,出台了《对街办协助征收四种地方税核定基数超收部分实施奖励的试行办法》,极大地调动了各街道协税护税工作积极性,全年协税护税新增地方财政收入1646万元。按照市里统一部署,启动了“在地统计”改革,经费、人员等已落实到位。

——城市建设和管理成果丰硕。城市建设步伐加大。围绕解决居民群众出行难问题,完成了第二轮“百路大战”42条道路的拓新改建工程,道路总长达9756米,新铺人行道板17053平方米。结合道路改造,对道路所经区域的下水道、排污管道、化粪池进行了全面综合改造。完成了青山湖小区东部、大士院小区、肖公庙社区、下凤凰坡社区、右营街社区、杨家厂社区等居民生活区排污管道的综合改造,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下水堵塞问题。实施了3.2万平方米的低洼危旧房改造和3300平方米的d级危房改造。新建改建垃圾中转站9座、公厕19座。更新补栽行道乔木1200余株、花灌木4100余株,新增绿化面积1.3万平方米。创建工作成绩显著。按照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要求,市容整治、平安创建、五大文明工程、社会保障、行动监察等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全力实施“文明南昌行动”。大规模集中整治了道路修补、楼道清理、下水道堵塞、乱吊乱挂、违章搭建、油烟噪音扰民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市容市貌得到极大改观,获得了全市市容环卫质量考评年度总评第一名的好成绩;严格“六小”行业规范管理,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强化日常监督机制,“六小”行业整体经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严格集贸市场规范管理,通过扩大投入、强力整治,全面改善市场基础设施条件,在子固路农贸市场实施了全市首家“农改超”项目,创新成立了市场业主联谊会,提高了长效管理水平;积极开展“五车”整治,收缴各类非法营运车辆352辆,通过真情帮扶,顺利完成了192名残疾人的换车工作。积极推进了八一大道、阳明路、民德路等17条景观街建设,打造了榕门路楹联文化一条街,全街200余家店面挂上了妙趣横生、风格各异的固定对联,成为我市一道新的亮丽的风景线。

——社区建设步伐加快。继续完善社区居委会基础设施建设,为所有社区居委会配齐了电脑、打印机、彩色电视机、vcd等办公设施,全区79个纯居民社区基本完成了“一房二站三机四室五配套”达标任务并顺利通过了省民政厅验收。精心打造了百花洲街办小金台社区、大院街办广场北路社区、豫章街办洪城社区、八一桥街办大士院北区社区、墩子塘街办右营街社区、董家窑街办四经路社区6个精品社区。社区建设国债项目顺利推进,一期工程12个社区服务中心(站)的建设已基本完成。楼栋长、社区党小组等群众组织进一步扩大,社区组织的触角继续往下延伸、作用力继续深入渗透,工作基础得到进一步稳固。积极开展了创平安社区、创文明社区等系列活动,上营坊社区、二七北路社区、刘将军庙社区等7个社区被评为“南昌市文明社区”,社区组织的功能作用正在显现。

——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完成了上营坊科普示范小区建设并逐步在全区推广。进一步创建特色品牌学校,育新学校、邮政路小学、豫章路小学、百花洲小学、东湖小学、右营街小学六所学校被省教育厅列入首批“建设中义务教育阶段省级示范学校”;依托“东湖教体网”和“东湖教研在线”网站,稳步推进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及全省新课程改革实验区建设工作;接受了国家教育部课改评估组对我区新课程改革实施情况的检查评估并获得好评;完成了育新学校、豫章路小学等9所学校校园校舍的整修改造,城北学校教学楼重建项目推进顺利。积极开展了百个群文团体、百台歌舞、百户家庭文化“三百文化”进社区活动,群众文化丰富多彩;组队参加全市晨练大赛,包揽了全部项目的一等奖;完成了区图书馆的改建,区图书馆、区文化馆均被评定为“国家二级馆”,顺利通过了“全省文化先进县区”复评验收。按照开门办社区的原则,完成了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4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获得了“省级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光荣称号。在市第十三届运动会上,荣获了金牌总数、奖牌总数两个第一的佳绩;组团代表江西省参加2023年全国健身路径比赛,荣获了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和团体总分三个第一的佳绩;长巷村舞龙队代表江西省参加第五届全国农运会舞龙比赛荣获了一金三银的佳绩,取得了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双丰收,继续被评为“全省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通过强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维权服务,加大了对流动人口和无业下岗人员的计划生育管理力度,全区人口出生率为6.39‰,计划生育率达99.88%,被评为“全省计生优质服务县区”。基层人武部建设不断完善,民兵预备役工作进一步加强,民兵政治教育工作受到南京军区表彰。深入开展投资环境、作风行风评议评价活动,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成效明显;东湖区政务信息网物理平台建设继续延伸,已覆盖到所有政府职能部门和部分二级单位,政府自身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审计、监察、人防、档案、老龄、工商、技术质量监督、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台办等各项事业都有新的发展。

——民主法制建设继续加强。区政府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定期向区政协通报工作。重视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全年办复省、市、区人大代表建议57件、政协委员提案77件,办结率达100%。深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积极开展行政执法检查,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高。认真实施“四五”普法教育,在各街道建立“社区法律事务工作室”,积极开展人民调解和法律服务工作,群众法律意识进一步加强。全面加强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__治腐机制更加健全。

——社会政治保持稳定。认真落实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和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全年新增从业人员8100人,占全年任务的129%,其中安置国有企业下岗职工3373人,安置困难群体1775人;在全省率先开展创建信用社区再就业小额贷款工作,为71名创业者办理小额担保贷款142万元;举行各类再就业招聘会90余场,开展各类创业培训,举办了劳动保障政策进社区大型宣传咨询活动月活动,完成了10个街道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所建设。及时做好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提标扩面工作,全年共发放低保金954.7万元,切实做到了应保尽保,应退尽退。成立东湖区慈善会,已募集资金57万余元,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

强化社会治安群防群治网络建设,继续抓好安全精品社区创建工作,积极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切实提高治安防控能力,加强对“flg”习练者的帮教转化工作,切实做好农民工维权工作。严格落实领导包案、一周一排查、跟踪督办等信访工作制度,启动信访工作高层决策工作机制,着力解决了一大批历史遗留问题,全年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399件(次),信访总量减少2.5%。全面开展消防、烟花爆竹、建筑工地、公共聚集场所、危险化学品、三线交越等安全专项整治,推出“九个一”安全进社区新举措,切实维护了省会中心城区的社会政治稳定。

根据市委、市政府对老城区行政区划调整的部署和要求,积极稳妥地做好了我区区划调整的各项划转、交接工作,确保了区划调整平稳顺利进行。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全区人民的全部心血、智慧和奉献,凝聚着人大、政协、各民主党派、群众团体和社会各界对政府工作的热情支持和有效监督,凝聚着省、市机关,中央和省市驻区单位,人民解放军、武警驻区部队对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热情关心和积极贡献。在此,我谨代表东湖区人民政府向所有关心和支持东湖区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们、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区发展进程中仍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的实体性新的增长点不多,发展空间亟待拓展;企业改制仍需加大攻坚力度,事业单位改革亟待深化;城市管理水平与城市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城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仍很艰巨;财政刚性支出的压力加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各种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依然存在。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予以解决。

《[注意]东湖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东湖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一文由www.1566.cn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篇三 乡镇政府工作报告20237350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万寿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镇人民,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加快发展这一主题,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积极作为,真抓实干,实现了经济较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较好的完成了镇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今年完成23750万元,增长13.01%;招商引资:今年完成9415万元;工业总产值:今年完成52032万元,增长25.8%;服务业增加值:今年完成7334万元,增长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今年完成10914万元,增长12.2%;农业增加值:今年完成13855万元,增长4.0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今年达到22118元,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2%,达到11722元。税收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税收:142万元,非税收入:230万元。

一、以调整产业结构为基础,农业产业化建设进一步夯实。

以土地流转为基础,大力改变种养业经营模式。一是以“公司+基地+专合社+农户”模式,在建国、莲花等推广发展铁皮石斛人工种植,实施大棚种植铁皮石斛100亩,年产值达5100万元;二是投资150万元购进油茶苗,新增油茶种植面积500亩,部分已开花坐果。油茶花期长,品质好,精细化管理要求高,市场潜力大。为此,该项目解决部分农民工就业和发展青山岭特色乡村旅游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在青山岭已实施17个1500平方米的养殖大棚建设,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养殖模式。目前已形成种蛋、孵化、育雏、养殖、销售一站式服务,禄玉养殖公司正在从传统养殖向生态养殖发展,全年可出栏300万只的商品鸭。四是高粱+再生高粱种植。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强力推进高粱+再生高粱种植,该产业投资少、周期短、风险小、效益高。全年种植再生高粱8000亩,已获丰收,高粱产业已成为我镇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最直接的渠道。五是鼓励群众进行中稻+再生稻种植15100亩。

继续巩固传统农业,确保粮食产量。全面落实粮食生产扶持政策,2023年大春生产种植水稻16150亩,玉米5215亩,高粱7500亩,黄豆925亩,洋芋1405亩,小麦3200亩,粮食生产再获丰收。

二、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工业发展稳步提升。

万寿白酒业集中发展区稳步推进。万寿酒业发展集中区已成功引进泸州山村酒业和四川老醅酒业,实现浓香型白酒、小高粱酒、新型白酒一条龙生产,日产可达35吨。万寿酒业在目前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仍具强劲的竞争力。自去年9月点火投产以来,生产经营较为正常,省著名商标正在申报中,2023年产值预计达到3.2亿元。

强化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加固工业发展态势。一是立足招大引强,围绕青山岭旅游、养老公寓建设、拓展培训中心建设、铁皮石斛、农产品加工等进行项目包装,包装项目4个。二是狠抓回引和回乡创业,引进四川古今食品、富又顺油茶等企业投资建厂。全年引进市外资金7500万元。

加大培养企业力度,积极搭建企业融资平台。积极支持自贡现代秋收农机公司科研成果申报、富民米业公司技改项目建设、四川联华科技公司铁皮石斛的深加工等微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全年为企业申报发展资金55万元,贴息贷款资金300万元,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以项目为抓手,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新型城镇化效果初显。

夯实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一是投资700万元,在建国、鸿远、洞上三个村实施小农水项目,整治病险山坪塘23口、石河堰4道,新建蓄水池37口、提灌站1座、渠道12公里;二是投资600万元在踏水、桂林等村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三是投资450万元建设安全饮水联通工程,现已施工完17公里安全饮用水管道,覆盖桂林、老坡、莲花、踏水、鸿远、建国、社区等村,使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得到保障,切实解决好人畜饮水问题;四是投资350万元在鸿远、建国等村实施农网改造工程,改造电杆575根,低压线路40公里,新增变压器8台,改造配电变压器台区10个。安全隐患大,送电不畅,农户难用电的现状将得到改变;五是筹集资金265万元硬化村道9.27公里,泥碎公路4.2公里;六是赵化大桥建设顺利启动。基础设施的改善,极大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为群众的致富增收奠定了基础。

建设美丽新村,新型城镇化效果明显。一是青山、莲花、建国、踏水、鸿远5个村的新农村示范片建设顺利推进,今年3月全面建成,村级阵地功能齐全,集中居住点环境舒适,极大的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二是在青山村投资300万元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小峨山庙门改造;农民运动场功能齐全,宽敞舒适;道路扩改,路灯绿化配套;樱红李、油茶等产业同步跟进,为今后发展乡村旅游埋下坚实伏笔。三是万寿社区老街改造即将启动,农贸市场和商住楼建设用地已经落实,该项目的实施将极大改善场镇居民生活和农副产品交易环境,场镇品味将大幅提升。四是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已经落地,群众宅基地有偿退出复耕,到新村点集居或城镇落户,生活品质将得到较大改善。

规范农房建设,严厉打击违章建筑。强化国土资源管理,严格农房审批。2023年全年农房审批169户,面积22120平方米,完成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345宗,国有土地使用证17宗。继续对违章建筑进行逐户清理,一户一档,做到底细清楚,推进有序,进一步规范了农村建房,完善了制度,对违章建筑进行了处理。

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有序。一是强化责任,领导到位;二是广泛发动,宣传到位;三是突出重点,措施到位;四是严格问责,督促到位。全年进行集中整治4次,新建垃圾池26个,清运垃圾312吨。

四、以惠及民生为基础,社会事业发展有序推进。

精准扶贫为抓手,积极开展扶贫工作。对辖区内的贫困户建档立册,并结合贫困户实际制定脱贫服务计划。选派2名扶贫第一支部书记到青山村、洞上村任职。制定发展规划,积极争取项目,多方筹措资金,健全扶贫机制,强化扶贫责任,全力实施扶贫工程,圆满完成了2023年精准脱贫工作。一是洞上村结合自身林区优势在帮扶单位的协助下发展林下养鸡29户107人,结合500亩稻田养鱼的现有成效,组织25户稻田养鱼和水产养殖户进行集中淡水养鱼培训,顺利完成了洞上村2023年的100人脱贫工作。二是青山村结合青山岭的有利环境发展林下养鸡33户110人,樱红李种植39户120人,蘑菇产业43人。

民政优抚工作有序开展。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有序推进,工作任务出色完成。我镇救灾款本着“专款专用,重点使用”的原则,今年元月对全镇受灾困难群众进行全面摸底登记造册,通过民主评议、张榜公布、公开发放的形式,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殡改工作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制;城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有序开展,按时发放城镇居民、农村低保户、农村医疗救助、优抚对象等款项。

文教卫生健康发展。教育教学环境不断改善,师德师风明显提高,教学质量稳中有升,中考省重上线以上56人。“两免一补”政策得到全面落实,为贫困寄宿制学生627人次发放了生活补助12万余元。100%的新合参保率有效的防范了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强化各行政村医疗点的管理,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看病就医。积极组织文化汇演活动,镇辖区的村民组织、老年协会、学校等都积极参加。送科技文化下乡4次,放电影124场次。对网吧、游戏室、音像制品出租店进行了专项整治,学校周边环境进一步改善。

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发放退耕还林补助资金83.47万元、粮食补贴156.3万元、良种补贴18.3万元,2023年全镇存款总额为16182万元,贷款总额为5992万元。

人口与计生工作进一步提高。强化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计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镇共出生333人,出生率为10.98‰,符合政策生育249人,符合政策生育率为74.77%,一孩生育212人、二孩105人(其中符合政策生育37人)。死亡221人,自然增长率为3.69%。全面兑现了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强力推进村民自治和踏水、桂林、莲花、鸿远村阳光计生工作,加大对“三查”工作和流动人口管理力度,“三结合”工作成绩显著,计生工作保持在全县的中等水平以上。

五、突出效能提升,全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转作风、树形象,服务意识不断加强。一是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三公经费”得到有效控制,同比下降37.2%,其中公务接待费下降35.5%;二是狠抓干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及纪律作风建设,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明显提高,镇党委政府班子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三是进一步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干部管理,保持政令畅通; 四是加强重点项目全程监督,规范资金管理和权力运行,扎实推进政务、村务公开;五是强化便民服务室管理,规范办事行为,提高办事效率。

应急能力不断增强。一是建立完善了组织机构,成立了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队。二是进一步完善《万寿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相关制度,全镇应急处置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民主法制稳步推进。一是认真组织落实政务村务公开,保障了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二是积极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三是继续开展“六五”普法工作,完善了人民调解工作机制,认真化解了各类矛盾,全年调解了各类纠纷60余件。

社会秩序持续稳定。一是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党政同责”责任制,着力强化安全监管和对各类隐患的排查整改,社会风险评估和公共应急机制逐步健全和完善,全镇安全态势平稳,全年无重特大事故发生;二是严厉打击邪教组织和各类刑事犯罪,善良、正义、和谐得到彰显,广大群众更有安全感;三是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真诚回复群众的合理诉求,实现了全年无群体性事件,全镇社会政治和谐稳定。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加强对工会、妇联和共青团等人民团体的领导,群团组织作用有效发挥。坚持党管武装的原则,超额完成了今年的征兵任务,民兵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审计、新闻、民族、宗教、妇女儿童、老龄和残疾人等事业全面发展。统计、工商、物价等服务经济发展能力增强,调查、气象、邮政、通讯等在镇域经济建设中作用日益明显。

同志们,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广泛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群策群力、真抓实干、锐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镇人民政府向长期支持万寿发展的人大代表、退休老干部,向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总结一年来的工作,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政府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受宏观经济的影响,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阶段性特征、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经济的路子还不够宽,思路还不够广,工业农业发展不平衡,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够多;二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程度不高,特色不够明显;三是场镇建设相当滞后,设施功能不齐,城镇化水平低;四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保民生、保发展的压力巨大。五是政府职能转变、效能提升还不够到位,作风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而且要采取有效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继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年。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这既是挑战也蕴含着机遇,我们要深刻认识镇情,保持专注发展定力,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动向,抓住新机遇,促进新发展。

总体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发展为要、民生为本,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为方向,以做强产业为支撑,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继续推进“工业强镇、农业稳镇、产业兴镇、旅游活镇”四大战略,动员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认识新常态、把握新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继续推动万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主要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农业增加值增长4.0%;工业总产值增长2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招商引资力争突破7500万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

2023年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镇,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上下功夫

一是继续推进万寿酒业园区建设,力争引进1-2个酒业进驻园区,实现年产值突破5亿元;二是做好富民米业公司技改项目建设,提高生产能力;三是抓好四川联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铁皮石斛林下仿野生种植,做好深加工,拉长产业链;四是扶持古今食品、富又顺油茶等小微企业,从政策和项目上予以支持,鼓励成功人士回乡创业。

二、继续强化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经济水平

一是继续完善好建国、洞上村发展农户种植铁皮石斛100亩的后期建设;二是扩大青山村、洞上等村油茶种植;三是在杨寺村建辣椒种植基地100亩;四是继续在青山、鸿远、踏水发展川西麻鸭养殖,力争突破年出栏肉鸭600万只;五是继续全面落实粮食生产扶持政策,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2.2万吨以上,重点打造公路沿线水稻+再生稻高产示范片建设5000亩;六是稳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有力推动农村土地合理流转。

三、抓好招商引资,促进旅游业发展。

立足万寿青山岭旅游资源优势,搞好规划设计,做好项目包装,以建设美丽新村为基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建设1个可容纳300—500人的养老公寓;建一个集餐饮、食宿、娱乐等为一体的星级农家乐;建一个多功能拓展培训中心。在乡村旅游上下功夫,拉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四、统筹城乡发展,城镇化质量进一步提升

万寿总体规划已获县政府批准,这将全面推动万寿城镇建设步伐,加快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城镇基础服务功能,加快万寿场农贸市场改造建设,改善群众商贸交易条件,提升场镇品位,进一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五、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实施好青山、建国、踏水村的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建设,加快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项目建设,抓好小农水项目建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推进,配合县级部门做好赵化大桥的建设及相关工作。落实好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和村级公共维护体系建设。规划好2023年-2023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实施好9个村的村级公共维护体系建设项目,为进一步夯实村级政权建设打好基础。

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激发活力上见成效。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房屋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引导和规范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探索进城农民承包地、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全面深化扩权强镇改革,进一步完善政府治理体系,激活全镇发展动力。深化财税改革,强化预算管理,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不断强化税收征管。

七、认真落实帮扶责任制,全面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2023年,全镇扶贫开发要坚持政府主导、统筹发展,坚持以增收减贫为核心,以提升扶贫开发整体效益为目标,直接瞄准贫困群体,抓好“三个”项目建设,做好“四项”重点工作,落实好“五项”保障措施,推动万寿经济快速发展。年内实现63户160人脱贫的目标。

八、以创建和谐社会为基础,狠抓社会治理和民主政治建设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强社会治理创新,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实现“特殊人群服务管理、重点地区综合管理、信息网络建设管理、社会组织自身管理”全覆盖。正确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努力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深化信访源头防范和化解,加强不稳定因素的分析和研判,继续坚持领导干部接访和包案制度,强化信访事项化解帮扶工作,加大重点信访案件办理推进的督查、通报和问责力度,严格信访工作考核逗硬;全面推行重大决策事项稳定风险评估,高度重视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着力加强重大敏感时期的维稳工作;切实做好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创新基层治理机制,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深化平安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有效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认真落实好“一岗双责”、“党政同责”,建立健全安全工作责任机制,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主动接受人大监督,积极配合人大主席团、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充分发挥工会、妇联、共青团等人民团体桥梁纽带作用。深化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居)务公开,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党管武装,加强国防教育,提高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水平。

九、以落实八项规定为核心,全面加强政府的建设

加强作风建设,提升执行能力。作风建设始终在路上,要把作风建设紧紧抓在手上,以最严格的标准、最严厉的举措抓常、抓细、抓深。全镇党员干部都要作执行政治纪律和作风建设的示范者、带动者。要进一步强化底线意识、红线意识、宗旨意识和自律意识,讲大局、讲政治、讲原则、守规矩,认真践行“三严三实”,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我们将进一步的转作风提效能,树立服务型政府新形象。打铁还得自身硬,人民的期盼、发展的重任、竞争的态势,要求我们必须适应政治新常态,形成工作新常态。依法行政,全力推动依法治镇,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坚持依法办事,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使领导干部依法行使权力成为新常态。科学施政,继续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更好服务群众。高效服务,实现运行规范化,提高执行力,扎实解放思想,强化督查督办机制,确保政治清明、政令畅通、政策落实。

各位代表、同志们:2023年经济工作奋斗目标已经明确,我们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开放的胸怀、务实的作风,凝心聚力,在困难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保稳定,为努力打造经济发展有序、社会和谐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的魅力万寿而努力奋斗!

篇四 市政府|工作报告413350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 出意见。

一、200_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03年,是我们经受严峻考验并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全市上下在市委 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力推进“两 个率先”,大力弘扬张家港精神,同心同德,扎实工作,积极化解“非典”疫情带来的不利 影响,不断克服前进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矛盾,胜利完成了市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 项目标任务。实现全市生产总值475.06亿元,按可比价比上年增长19.9%;财政 收入66.98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4.61亿元,分别增长55.5%和45 .7%;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0.11亿元,增长56.5%。全市经济和各项社 会事业在高平台上继续保持了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工业经济强势增长。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突破千亿元,达到1021.98亿元 ,比上年 增长36.2%。实现工商入库税收50.03亿元,工业用电77.23亿千瓦时,分别 增长33.1%和34.7%。完成工业利税总额72.79亿元,利润41.75亿元, 分别增长38.2%和39%。十大企业集团销售收入和利税总额分别占全市的48.8% 和47.2%,沙钢集团产品销售达到203亿元,成为苏锡常地区首家年销售超200亿 元的企业。全市完成工业投入142.02亿元,增长67.1%。总投资30.7亿元的 十大竣工项目按期建成投产,总投资35.4亿元的十大开工项目全部开工。企业技术创新 能力进一步增强。列入国家863计划项目1只,新增博士后工作站2 家、省级企业技术 中心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35只。品牌战略深入实施。4只产 品被认定为“国家免检产品”,6只产品获“江苏省名牌产品”称号。资本经营扎实推进。 “华芳纺织”成为我市首家在国内A股市场直接上市的企业。个私经济发展迅猛。新办私营 企业2531家,注册资本30.17亿元;新办个体工商户7041户,注册资本3.2 2亿元;利用外地民资25.43亿元,完成投入26.46亿元;个私经济入库税收14 .07亿元,占全市工商税收总额的28.1%。

——对外开放取得突破。批办三资企业231家,实现注册外资11.87亿美元 ,比上年 增长135%,到帐外资6.02亿美元,增长24.9%。保税区、省级开发区、沿江开 发区注册外资和到帐外资分别占全市的40.9%和54.9%,杨舍、凤凰等2个镇注册 外资超1亿美元。全市共批办投资超千万美元项目73只,比上年翻一番。完成进出口总额 51.38亿美元,其中出口19.71亿美元,分别增长74.2%和37.9%。国泰 国际集团出口9.28亿美元,连续3年位居江苏省级外贸集团首位,并成为全市第二家年 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的企业。外经合作继续拓展,劳务输出总量在苏州保持领先。以港 兴市战略深入实施。港口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口岸大通关工程顺利启动。各涉外单位紧密 配合,通力合作,完成海关关税和代征税77.02亿元、出入境检验检疫货值43.6亿 美元,查验到港国际航行船舶2668艘次。载体建设力度加大,各类资源进一步整合集聚 ,初步构筑了“三区”和各专业园区互补合作、联动开发的新格局,形成了对外招商的整体 优势。积极推进沿江开发,沿江临港的辐射效应日益显现,临港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份额 越来越高。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实现粮食总产21.63万吨,水稻单产和皮棉亩产分别 达573 .8公斤和74.9公斤,多种经营总收入50.38亿元。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增花 木、果树、蔬菜种植面积2.2万亩。农产品质量建设步伐加快。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15个、无公害农产品19只,完成各类蔬菜农药残留和生猪“瘦肉精”检测23.3万批 次。农业招商引资和产业化经营取得进展。利用各类资本7.1亿元,新增农业龙头企业9 家,累计95家,订单农业面积超过2.1万亩,转移农村劳动力超过1万人。农业基础设 施建设不断加强。投入1.18亿元建成一干河枢纽、十字港节制闸等一批长江防洪工程, 开挖疏浚四级河道1907条计798公里,完成水利总土方583.7万方。新增各类中 型农机具47台(套),整理土地1.05万亩。

——服务业活力增强。完成服务业增加值164.05亿元,比上年增长16.5 %。物流 业发展加快,实现业务总收入26亿元。张家港口岸完成货物吞吐量4512.6万吨,集 装箱运量24.74万标箱,分别比上年增长41.2%和22%。市场建设取得突破,总 数达到106家,完成交易额235.54亿元。保税区化工品市场交易额达到103亿元 ,液体化工品交易额位居华东地区首位。商贸服务业日益繁荣。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 3.57亿元,增长15.4%。住房、汽车、通信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共销售各类商品房 100.43万平方米计18.21亿元,新增私家车7848辆,实现通信业务总收入9 .09亿元。旅游开发力度加大,建成了全国首家江岛型水上高尔夫球场。金融业快速发展 ,全市存、贷款余额分别达440.12亿元和397.57亿元,比年初增长105.3 8亿元和138.6亿元。金港投资担保公司共为各类中小企业和农村种养殖大户提供贷款 担保2.75亿元。

——城市建设全面拓展。行政区划调整平稳实施,全市建制镇由19个调减为8个 ,初步形 成了“一城四区”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引进国际先进理念,按照城市未来发展要求,修编城 市总体规划和多项专业规划。市域交通路网建设进展顺利。金港大道、江海中路建成通车, 沿江高速公路、苏虞张一级公路、港丰公路、东南二环路等一批重点交通工程加快推进。新 城区建设步伐加快。暨阳湖生态园区开发稳步推进,城西新区建设开始启动。城市功能日趋 完善。第二污水处理厂、东西区污水管网配套工程如期完成,东区供水复线工程贯通投运。 新建改造11条市政道路,完成了世纪广场、文化广场、街心公园等重点区域的夜景灯光工 程。园林绿化工作取得突破。新增各类绿地1.9万亩,市区绿地率36.5%,绿化覆盖 率40.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6平方米,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城乡大环 境整治向纵深推进,城市管理不断加强,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经营有序推进 。共拍卖土地85宗计2373.6亩,实现土地收益5.46亿元。制定出台了《张家港 市农村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暂行办法》,统一规范了农村房屋的拆迁。全市共报建工程项目7 20项,新开工面积625万平方米,完成建筑施工面积410万平方米。

——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60元,比上年增长20 .2%;农民人均纯收入6943元,增长11.7%;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2.41万 元,增长13.7%。就业再就业工作稳步推进,新增就业岗位3.7万个,3989名失 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为74023名农民办理了养老保险,为4 8459名企业职工办理了农保转城保手续,市财政拨款500万元,对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农村税费改革不断深化。农业税实行市镇代缴,全年实现农民减负总 额达到3177万元。扶贫济困工作成效明显。市财政拨款5020万元,用于贫困户住房 帮建、农村危桥改造、受灾群众安置、贫困子女助学、大病医疗补助等,低收入和特困群众 的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

——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全市上下群策群力, 群防群控 ,取得了抗非斗争的阶段性重大胜利。年初确定的实事工程进展顺利。再就业援助、法律援 助、纯农民养老保险、市区成片林、村组河道疏浚、危桥整治、金港大道改造、小灵通无线 市话、经济适用房等工程顺利竣工,其它工程正按计划抓紧实施。事业单位改革取得突破, 32家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完成了转企改制。健康城市建设全面启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步 伐加快,编制实施了《张家港市区域卫生规划》。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 丰富多彩,成功举办多项体育大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协调发展。 高考录取率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1.8%和51.6%,继续在苏州市保持领先 。文明城市、生态城市、诚信城市等系列创建活动深入推进,顺利通过了全国文明城市中试 测评和“全国生态示范区”考核验收,首批荣获省级“社区建设示范市”称号,塘桥镇成为 苏州市第一个“信用镇”。7个镇建成国家卫生镇,全市90%以上的村成为省级卫生村。 文化、广电事业加快发展,被评为省“文化示范市”和“有线电视示范市”。人口与计划生 育工作不断巩固,被授予“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称号。国防动员、兵员征集、人 民防空得到加强,顺利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对台、 地方志、档案、关心下一代工作和妇女、老龄、残疾人事业也取得了新的成绩。

——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深入开展政风行风评议,定期举办“政务广场”,加 快“电子 政府”建设,53个市级机关部门就服务事项向社会公开承诺,畅通了社情民意反馈渠道, 提高了行政效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削减审批事项96项。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 设责任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规定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实施了镇级机关公务 用车改革。基层政权建设进一步加强,荣获“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市”称号。继续贯彻“严打 ”方针,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首批获得“省社会治安安全县(市)”称号。高度重视人 民来信来访,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监察管理力度,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主动接受人大的法 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人大议案1件、代表建议185件,承办政协委 员提案226件。

各位代表,2003年取得的成绩,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辛勤劳动的结果。在此,我代表 市人民政府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并通过你们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全体驻军指战 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各涉外单位的干部职工,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工商联和无 党派人士,向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在我市投资兴业、务工经商以及关心支持我市经济社会 发展的海内外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2003年的工作,我们深感成绩来之不易,同时也必须清醒看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任务仍很艰巨,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还不强,民营经济的活力 有待进一步激发;城市化进程相对滞后于工业化;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矛盾 比较突出,环境保护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农民收入增长不快,增收难度加大;维护社会稳 定的任务依然繁重;行政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我们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切实 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4年工作安排

2004年是我市率先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也是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起步之年 。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至关重要,意义深远。当前,尽管国际形势跌宕起伏,宏观经济不确 定和不可预见的因素有所增加,特别是国家银根收紧、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以及能源、土地等 瓶颈制约,短期内经济社会发展将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现实的困难。但是,更应该看到,本 世纪头20年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们正处在新一轮经济增长期的上升阶段。全 球经济明显好转,国际资本重组和产业转移仍在加速。“入世”后我国经济国际化步伐不断 加快, CEPA等一系列战略的实施,都将为我市未来发展赢得更大的空间和机遇。特别 是我市所处的长三角,拥有吸引外资进入、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平台,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 速度最快、质量最优、活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同时,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的产业基础和综 合环境都具备了对各种要素的强大集聚能力。只要我们科学把握形势,始终高扬发展主旋律 ,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突出重点,统筹安排,就一定能够化解各种不利因素,实现各项工 作新突破。为此,2004年政府工作必须把握以下三点:

1、必须坚持以“两个率先”为统领。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的总体目标, 与时俱进弘扬张家港精神,以无功即过的意识抢抓发展机遇,以超越自我的追求提升发展定 位,以激励竞争的机制营造发展氛围,树率先之志,谋率先之策,聚率先之力,闯率先之路 ,争当全省“两个率先”排头兵。

2、必须坚持富民优先的原则。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 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让群众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作为 政府的重大责任,以更广的思路、更多的精力、更大的力度抓好富民,使广大人民群众都能 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

3、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并进 ,在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同时,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实现经济增长质量、城市综合竞 争力和市民整体素质的同步提升,实现速度与质量、城市与农村、富民与强市相结合的协调 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

2004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两个率先”统揽全局,坚持以 民为本,坚持协调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突出“转型、 加速、协调”三大主题,努力促进经济转型、开发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和环境转型, 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2004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5%;地方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增长2 5%;完成注册外资14亿美元,到帐外资7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 纯收入分别增长12%和7%左右;城镇职工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 控制在1‰以内。

围绕上述要求和目标,我们将认真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努力提高农业产出效益。

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大力发展生态型、特色型、科技型和效益型农业,努力推动 农业增效。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抓好生态农业示范区的规划建设和重点扶持的48个农业项目,设立畜 禽禁养区。高度重视粮食供应,建设粮食批发市场,适度扩大储备粮规模,做到粮食供求动 态平衡。重点发展优质水稻、花木果蔬、种子种苗、水产养殖、特色畜禽等五大产业。年内 水稻面积稳定在25万亩以上,新增花木1万亩、果树3000亩、特种水产5000亩, 建成畜禽饲养小区3个。

大力实施科技兴农。依托农业科技示范园(基地),加快新品种引进和新技术推广,推进无 公害基地和标准化基地建设,进一步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体系,严格市场准入制度, 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年内引进种养新品100只,申报认定无公害农产 品基地10个、无公害农产品10只、绿色食品2只。

加快产业化经营步伐。着力引导“三资”投入农业,进一步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培育各 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搞活农产品流通,实现生产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年内,农业利用 各类资本超过2亿元,新建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6家,订单农业发展到3万亩,农业亩产值 增加120元以上。

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长江江堤除险加固和出江河道河口整治工程,进一步加强 河道长效管理,继续做好市、镇、村、组四级河道疏浚工作,年内疏浚河道1190条,完 成土方686万方。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组织大型机械跨区作业。严格耕地保护,加强查 荒灭荒和土地整理复垦工作,年内整理土地5000亩。

(二)不断增强经济综合竞争力。

顺应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和要求,继续优化经济结构,不断增强各类市场主体的竞争力,提 高经济运行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突出扶优扶强,推动生产要素向规模企业集聚,促进大企业大集团 跨越式扩张,提高综合竞争力。加强服务引导,扩大中小企业发展空间。以信息化带动工业 化,加快信息技术对生产、营销、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渗透融合,鼓励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 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加大工业投入,确保 今年全市完成工业投入150亿元。加快技术进步,引进关键设备和工艺,不断提高产品档 次和产业层次。年内组织实施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5只、高新技术产业化贴息 项目6只、省级以上火炬计划项目15只,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新增省级高新技术 产品30只,加速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和产品。搞好能源、资金等生产要素的 协调服务,抓好沙洲电厂、华兴电力、张家港50万伏变电所等一批电力项目建设,推动银 企合作,拓宽融资渠道,努力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加快建设以优势产业为依托,以规模企 业为支撑,以港口物流为配套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全面实施“民营经济腾飞计划”。按照“思想上放心放胆、工作上放手放开、政策上放宽放 活”的要求,一切从“三个有利于”出发,进一步加大政府支持力度,认真落实促进民营经 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市场准入、投融资、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方面,对民营企业实行与其 他企业同等的政策待遇,通过鼓励创业增加一批、市民入股做大一批、招商引资引进一批、 促进裂变发展一批、资本重组扩张一批,进一步激发群众的创业欲望,激活民间的生产要素 ,使之最大限度地释放能量,力争全年建办私营企业2500家,新增注册资本30亿元, 民资投入超90亿元,个私经济入库税收占全市总额的比重超过35%。加快利用外地民资 步伐,采取积极措施,瞄准经济发达和资本流动活跃地区,吸引上市公司、企业集团落户我 市,不断扩大外地民资和社会资本在我市的投资规模,确保全年引进外地资本注册15亿元 ,实际投入超过40亿元。在注重民营经济数量扩张的同时,引导民营企业树立品牌意识, 提高管理水平,加快技术创新,推进资本经营,向规模型、科技型、外向型方向发展,努力 培育一批国内知名、品牌较响、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集团。

发展壮大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区域性物流基地。围绕建成亿吨大港的目标, 积极推进港口码头建设,今年投入16.2亿元,建设7座万吨级码头。加快构筑便捷、顺 畅的对外交通网络,增强我市对苏南地区货物的集散能力。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发挥张家 港保税区的区位和政策优势,年内启动保税物流园区建设。金港物流园区要进一步完善以公 路货物集散、配载、仓储、配送为一体的物流服务。依托扬子江冶金工业园建设冶金物流中 心。积极发展商贸旅游业,按照整体规划,启动城西购物公园和城东大型超市建设,抓紧东 渡苑的宣传策划,推进双山生态岛、香山和凤凰山风景区建设,培育旅游资源。沿杨锦路、 东南二环路至金港大道东侧,加快建设专业市场区。进一步扩大保税区化工品交易市场的规 模,提升层次,力争今年交易额突破150亿元。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业,加快业务创新,优 化信贷结构,广泛开展合作,吸引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培育发展法 律、会计、审计、劳务等中介服务机构。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5%。

(三)继续加快经济国际化步伐。

紧紧抓住沿江开发和国际资本、产业转移的机遇,坚定不移实施外向带动战略,以更加积极 的姿态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坚持把服务作为改善投资环境的关键,做到满腔热情地亲商,一以贯之地安商,真心诚意地富商。加快推进口岸大通关建设,积极探索新型、便捷的管理模式,逐 步实现国际物流“零风险”下的“无障碍”通关。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开发区投入,实施 集约化开发,着力提高土地利用率、资金到位率和项目开工率。鼓励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 实现各类资源的有效整合,进一步放大园区载体的集聚效应。充分发挥保税区对外开放的龙 头作用,加快省级开发区和沿江开发区建设,尽快形成各类专业园区优势互补、联动升级的 格局。

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按照“巩固港台、主攻日韩、拓展欧美”的招商策略,加强对跨国大 公司的研究与攻关,努力引进一批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龙头型、基地型外资大项目。突出冶 金、汽车、化工、机电等产业的主题招商,精心组织好赴日韩、欧洲以及金秋招商月等大型 招商活动。充分利用CEPA政策,积极拓展服务业招商,争取在物流、旅游、商贸、教育 等领域取得突破。确保全年批办超千万美元项目80个,其中超亿美元项目2~3个。

深入推进沿江开发。按照省和苏州市沿江发展规划,因势利导、重点扶持,壮大冶金、化工 、建材、粮油等优势产业,增强沿江区域综合配套能力,加速引进和培育辐射带动效应明显 的产业集聚沿江。大力推进以港丰公路为主线的沿江区域腹地纵深开发,着力提高岸线码头 的利用效率,努力把沿江地区建成对外开放的先导区和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

拓展外贸外经。深入研究国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和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带来的新情况,继续 支持企业扩大出口,引导企业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全面增强出口竞 争力。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进一步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

(四)全力推进富民工程。

全方位拓宽富民渠道,不断提高富民实效。

鼓励群众创业。继续营造有利于创业的社会环境,敢于让利于民,激发广大群众的致富欲望 和创业热情,鼓励群众当股东、做老板,让更多的人通过直接掌握生产资料促进增收致富, 提高资产性和经营性收入在居民收入中的比重。

促进农民增收。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抓紧抓好农村实事工程,切实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条件。着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力发展社区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取消村级一事一议筹资,搞好农村征地拆迁补偿安置 ,开展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对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允许以入股、租 赁和联营等方式流转,使农民从中获得长久的收益。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 有序转移,通过减少农民致富农民。

增加市民就业机会。按照“政府促进就业、市场调节就业、鼓励个人创业”的方针,积极提 升市民文化素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市民就业能力。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各项优惠 政策,建立完善失地农民就业登记制度,帮助其优先就业。继续开展再就业援助,强化职业 介绍服务,引导广大市民转变择业观念,鼓励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 、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确保全年增加就业岗位3.8万个。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和参保率。今年, 市镇两级财政拨款3600万元用于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将人均基金标准由40元提高 到110元;拨款3000万元用于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缴费补助。认真执行老年农(居 )民养老补贴制度,通过财政转移支付,逐步使广大老年农民和无固定收入的老年居民老有 所养、老有所依。

高度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完善扶贫济困工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倡导互助共济的良好风尚,积极发动社会捐助,增加社会救助资金来源,构建以居民最低生活 保障为基础,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救助体系。继续有组织、有重点、经常性地开展扶贫济 困活动,努力解决贫困家庭的基本生活问题。

(五)着力提升城市化水平。

进一步完善城市设施,提升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全面加快城市化进程。

全力打造城市发展新构架。按照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确定的城市发展定位,围绕“一城四区” 的城市发展布局,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杨舍中心城区作为全市的政治文化中心,要以花园 式江南水城为特色,优化功能布局,完善设施配套,迅速做大、做优、做美,不断提升承载 力、集聚力和辐射力。金港片区、锦丰片区(含大新)、塘桥片区(含凤凰)和乐余片区( 含南丰)要按照与中心城区融为一体的规划要求,依托产业基础和资源特色实施错位发展, 形成风格鲜明、优势互补、交相辉映的城市发展新构架。

全面构建大交通格局。围绕形成“内部成网,外部成环,结点相通”的对外交通和市域交通 体系,加快沿江高速公路、苏虞张一级公路建设,确保今年10月份竣工通车。全面推进港 丰公路、东南二环路、杨锦公路拓宽等在建工程建设,确保年底通车。抓紧张杨公路东延、 妙丰公路等项目的开工准备,确保按计划实施。进一步完善和沟通市域二级路网,到200 5年,各镇至市区车程缩短至15分钟以内,上高速公路时间不超过20分钟。与此同时, 做好港丰公路与常熟连接线、张杨公路与苏通大桥连接线、轻轨项目与苏州连接线、中华路 南延与无锡连接线的规划对接。

努力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按照“推进暨阳湖、启动西城区、规划北城区”的总体思路,年 内,暨阳湖要全面完成征地、拆迁及安置小区建设,启动相关配套工程。城西新区要加快土 地收购储备,积极推进道路、公建设施建设,开工建设安置房。老城区改造要突出完善设施 ,降低建筑密度,增加城市开放空间,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着力解决市区行车难、停车难等 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高标准建设第一人民医院、电力、交通、建设、农商行大楼等重点建 筑工程。全方位加强城市管理,实施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探索建立城市长效管理 新机制。深化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城市自然资产、无形资产和再生资产的综合开 发利用,全面拓展城市经营。进一步加快市区“退二进三”和撤村建居步伐,完成有关企业 地块的收购储备工作。

(六)积极改善生态环境。

站在对子孙后代负责,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高度,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确保 成为全国第一批生态市。

突出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水系沟通和河道疏浚,引调长江水改善市区水质。搬迁市区码头 吊机,保护水源地,实施雨污分流和截污工程,严格执行工业企业达标排放标准。年内,各 镇全部开工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厂,各开发区实行工业污水集中处理,全市新增生活污水日处 理能力3万吨,新增工业污水日处理能力4万吨。坚持总量控制和指标分解双重调控,严格 执行“三同时”制度,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源的增生。对污染负荷大、产出比重小的企业责令 限期治理,治理无望的坚决关停。全面清除市区1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推广使用油烟污染企 业净化装置,改善空气质量。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推动资源在不同企业、产业和其他领域之间 的循环。各开发区要全部实施环评,按照建设循环经济工业园的要求,实行同行业、上下游 企业及相关企业集中布局。推动企业清洁生产,现有企业全面执行污染物一级排放标准,年 内通过清洁生产审计的企业10家,通过ISO14001认证的企业20家。加强各类废 弃物的安全处置,建设危险废物综合处置中心。

完善绿色生态系统。巩固提高园林城市创建成果,加快建设绿色通道、绿色家园、绿色基地 。抓好农村绿化工作,建设成片林,搞好四旁绿化,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4%。全力抓好 市域11条重要交通道路景观带建设,形成贯通城乡的绿色生态走廊。抓紧绿化重点工程建 设,暨阳湖生态园区要完成环湖中心景观区及外沿占地54万平方米的绿化工作,占地 1 260亩的森林公园要加快建设步伐。加强长江岸线、滩涂、湿地的保护。各镇要编制环境 保护规划,积极创建全国环境优美镇。

(七)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以提高市民素质为重点,努力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积极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市”。强 化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引进和培养创新型、实用型的高层次人才,形成合理的人才梯次结构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推进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加速科技成果转 化。坚持把教育摆上优先发展的位置,进一步加大投入,继续加强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 教育和高等教育,积极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巩固教育现代化创建成果, 扩充优质教育资源,梁丰高级中学要加快争创省五星级中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 教育质量。认真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发展教育产业。

深入推进文明创建。大力开展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和张家港精神再教育活动,积极发展文化、 广电事业,加快推进文化广场建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高标准规划建设各镇中心社区 ,建成一批文明小区、文明社区、文明园区,打造“文明张家港”。以开展各类社会诚信活 动为基础,建立面向个人和企业,覆盖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的诚信体系。继续深入开展“ 信用镇村”、“诚信社区”、“诚信经营一条街(路)”等创建活动,努力营造诚实守信的 社会环境,打造“诚信张家港”。对外来人口实行本地化管理和亲情化服务,营造“共处一 地,共树新风,共创繁荣,共保平安”的社会氛围。

加快建设健康城市。认真实施健康城市建设计划,改革和完善公共卫生管理体制,切实加强 卫生监督执法、预防保健、医疗救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等四大体系建设,实现1 20和110并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医疗机构转制步伐,鼓励社会资本进 入医疗市场。开展以清洁家园、清洁村庄、清洁河道为主题的爱国卫生运动,所有镇建成国 家卫生镇。抓紧实施计划生育综合改革,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积极 发展体育事业,增强全民体质。

扎实推进实事工程。继续集中财力为民办好十项实事工程:(1)第四自来水厂一期工程; (2)建设东横河、朝东圩港水利枢纽,完善市区污水管网;(3)新建金港、塘桥、锦丰 、乐余、凤凰、南丰、大新污水处理厂;(4)实施老年农(居)民社会养老补贴,完成4 万人农保转城保,全市城保覆盖率、农保覆盖率分别达到98%和92%;(5)构建公共 卫生管理服务体系,完善预防保健服务网络和卫生监督网络,组建各镇卫生管理服务中心; (6)建设绿色通道、绿色家园和绿色基地,新增林地绿地2万亩;(7)新建5万平方米 经济适用房和100万平方米拆迁安置房;(8)市区停车场建设工程;(9)消防特勤中 队建设工程;(10)实验小学东校区建设工程。

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按照“打破垄断、放开市场”的原则,在全面梳理、科学分类的基础上 ,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完成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对行政性和纯公益 性事业单位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劳动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对准公益性和专业服务型事业 单位要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和政事分开。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完善社会矛盾排解工作机制,切实解决人 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 活动,对黑恶势力坚持露头就打,全力打造“平安张家港”。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坚决 杜绝重大伤亡事故,努力提高自然灾害的预警预报和应急处理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 财产安全。

(八)进一步强化政府自身建设。

新的一年,政府工作肩负着繁重的任务,承载着群众的厚望。要按照胡锦涛___提出的“ 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好地担负起推进“两个率先 ”的重任。

坚定信念,增强公仆意识。政府机关和所有工作人员,要自觉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为 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落实到具体行动,始终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标准,竭尽全力 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从经济社会发展最紧迫的问题抓起,从事关全局和长远的 基础性工作抓起,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做到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做合格的 人民公仆。

突出重点,改进工作作风。大力提倡学习,积极开展调研,学会运用客观规律指导“两个率 先”的实践,善于借鉴各种先进经验推进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完善督查机 制,建立绩效考评体系,在抓好机关领导班子建设的同时,认真解决部门中层“肠梗阻”和 “顶门杠”问题。牢固确立亲商为民、优质高效的服务意识,营造自加压力,奋勇争先的竞 争氛围,体现雷厉风行、争分夺秒的工作效率,以一流的服务,创一流的环境,促一流的发展。

准确定位,转变政府职能。坚持依法治市,全面推进法治城市建设。严格依法行政,按照法 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务环境。在加强经济调节和市 场监管的同时,更加重视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 完善部门预算、综合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严格执行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招投标制度和 政府采购制度,继续巩固治乱清费成果,完善涉农、教育等收费公示制度。切实加强审计监 督,强化资金监管。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行“网 上审批”。扩大政务公开的范围,在继续编印好《张家港政务》的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逐步实现政务公开上网。

从严治政,狠抓工作落实。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和督查工作制,确保政府文件和会议决定事 项落实到位。加大政风行风评议力度,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 纪案件。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加强与各民主党派、 人民团体、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联系沟通,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组织的桥 梁纽带作用,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推进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各位代表,新的机遇孕育着新的希望,新的挑战激励我们再铸新的辉煌。让我们在中共张家 港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振奋精神,团结一致,扎实工作,开拓前进,以优异成绩谱写 张家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让美丽的港城更美丽,让自豪的港城人民更自豪!

篇五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党员干部应知应会理论知识试题500字

1

___总理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3年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推进消费升级,发展消费_____。

答案:新业态新模式

2

___总理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3年要支持社会力量增加_____、_____、_____、文化、体育等服务供给。

答案:医疗、养老、教育

3

___总理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3年要创建_____,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

答案:全域旅游示范区

4

___总理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3年要积极扩大_____和促进_____。顺应居民需求新变化扩大消费,着眼调结构增加投资,形成供给结构优化和总需求适度扩大的良性循环。

答案:消费、有效投资

5

___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3年要如何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

答案:___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2023年要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今年再进城落户1300万人,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健全菜市场、停车场等便民服务设施。有序推进“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完善配套设施,鼓励有条件的加装电梯。加强排涝管网、地下综合管廊等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人,要加强精细化服务、人性化管理,使人人都有公平发展机会,让居民生活得方便、舒心。

篇六 关于县人民政府实施农村低保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4000字

县人大常委会:

按照年初工作安排和县委批转的县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意见,20__年2月18日—19日,县人大常委会调研工作组对县人民政府实施农村低保工作情况开展了为期两天的调研。现将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工作过程

调研组分为两个小组,第一组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瑛带队,第二组由常委会调研员金明英带队,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及县民政局、财政局负责人和县人大有关委办负责人参加。先后深入到高家镇、包鸾镇、许明寺镇、湛普镇等四个乡镇,每一调研组再分为两个小组,一组听取乡镇党委、政府的工作汇报,另一组召集乡镇政府有关工作人员、村社干部、部分县镇人大代表和部分农村低保户进行座谈,最后采取随机抽样方式抽3—5户农村低保户,深入被抽查的低保户家中详细了解有关情况。

二、调研工作结果

(一)基本了解了县人民政府实施农村低保工作取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五好”。

1、领导重视,组织较好。20__年,是我县实施农村低保工作的第一年。一年来,县乡(镇)两级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切实加强了对此项工作的领导,认真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开展好农村低保工作。如许明寺镇先后召开4次党委(扩大)会议,认真进行研究和部署,其他乡镇也是多次召开领导成员会议进行研究;湛普镇党委政府将农村低保工作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农村低保工作领导小组,认真研究政策,督促落实低保工作的调查摸底、政策宣传和资金发放等各个环节的工作认真组织开展好农村低保工作;高家镇、包鸾镇也成立了农村低保工作领导机构,切实加强了对农村低保工作的领导和督促工作,使农村低保工作做到了健康、有序、顺利开展。

2、宣传到位,执行较好。县上于20__年1月召开了全县农村低保动员暨培训会议,部署了农村低保工作,各乡镇也召开了各种会议进行认真的动员和培训。如许明寺镇通过召开村社干部会议、村社召开党员会议、户长会议等广泛宣传,让广大群众了解低保政策,积极参与社会监督;湛普镇层层召开会议,进行思想统一;高家镇要求村(社区)广泛宣传低保制度,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落实好低保政策;包鸾镇对村上的农村低保工作人员和村文书进行了专题培训,确保了在操作上不失误,不走样。同时,通过在丰都电视台、新闻社等媒体上广泛宣传,加大对农村低保政策的宣传力度,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救助农村特困弱势群体的良好氛围。

3、民主公开,实施较好。在实施过程中,各乡镇基本坚持了“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在确定享受低保对象时开展了“三会一评”活动、在镇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等进行公示,基本做到了村民无异议。如包鸾镇20__年全镇各村申请农村低保人员共186户,经调查、公示、审核后,确定了142户;高家镇设立投诉电话,接受群众的咨询和投诉,经群众举报,取消了一名村主任的低保享受资格;湛普镇严把村民委员会民主听证、评议和镇农村低保领导小组审核“两个关口”,通过实行保障对象、标准、资金“三公开”和审查名单、审核名单、审批名单“三张榜”,基本确保了农村低保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在四个镇入户调查时,询问其他村民对已享受的低保户有无异议时,均表示没意见。

4、及时发放,兑现较好。从调查中看到,4个镇的农村低保户均表示能按时、按量领取低保金。湛普镇对已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人员中的80岁以上、长期卧床不起的重病人员和一、二级重残人员每年增加120元的救助金也及时足额发放到位;许明寺镇、高家镇为农村低保户办理了低保兑现卡,按时按量将低保金打入低保户帐户,让低保户直接到农村信用社领取低保金,大大方便了低保群众,使享受低保的群众快捷、便利地领取低保资金;包鸾镇、湛普镇的低保户直接到乡镇民政办领取低保金。调查时基本无低保户反映拖欠或未及时发放。

5、保持稳定,效果较好。由于严格了审批程序和坚持了公开、公平、公正、民主、透明的原则做好低保工作,全县社会稳定保持较好。包鸾镇由村上组织对申请户进行调查、评议,对评议结果进行为期7天的张榜公示,经公示无异议的再报镇党委政府集体审核,审核后再张榜公示;其他几个镇也严格按照县政府及县民政局有关文件要求,切实做好低保的各项工作,严格工作程序和要求,对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到目前为止,全县基本无因农村低保政策的实施引发矛盾,无一人因此信访,保持了社会稳定和谐。

(二)县人民政府实施农村低保工作还存在有待改进和完善的方面,主要体现在四个“不够”。

1、宣传不够深入。在调查中发现,乡镇领导重视程度不平衡,导致农村低保工作不平衡。有的乡镇领导重视不够,由于害怕因广泛宣传导致享受面太大,致使乡镇负担加重,因此在做工作时,不敢大胆宣传、大胆实施,导致部分农民群众对农村低保政策不了解、不熟悉。如在入户调查时发现,有的农民群众反映“别人能吃低保,我为什么不能吃”,就是因为没能理解农村低保政策,把农村低保政策理解为是一种福利;再如,有的低保户对700元的标准是怎么一回事,也不太理解。

2、享受面不够宽。从全县来看,写申请的人多,而真正享受的人少。如湛普镇20__年写申请要求享受低保的有几百人,而真正享受的低保户只有24户52人;包鸾镇20__年全镇申请农村低保人员186户,而真正享受的只有142户;许明寺镇全镇特贫困户586户2369人,而享受低保的户数只有177户383人。从全县来看,20__年,全县享受农村低保的只有7387户14181人,仅占全县农村人口总数的2.1%,其中湛普镇只占0.6%,绝大多数贫困人口未能享受到农村低保政策,享受面太窄。

3、享受量不够足。从调研的几个镇的情况看,低保户每月享受的低保金9元—58元不等,最高的一个月享受了58元,也仅有湛普镇一人,此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每月58元也不能完全解决其最低基本生活;最低的每月只有9元,还有的十几元,多数是20元—40元之间。从现行的物价看,每月享受低保金9元人民币还不够买一斤猪肉(一斤猪肉市价13元左右),买植物油也只能买一斤多点(一斤菜油市价7元左右),完全不能满足贫困农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对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基本未起多大作用。

4、操作不够规范。从调查的情况看,存在有这样几种操作不够规范:一是发放低保金的方式不统一、不规范。有的乡镇在发放低保金时采取办理农村低保卡的形式,让低保户到农村信用社领取低保金,有的乡镇则在民政办公室由专人按季度或按月为低保户发放低保金。二是在确定人均纯收入项目内容上不统一、不规范。几个镇各村社在确定人均纯收入项目内容时也不完全统一,有的计算了这样没计算那样,有的计算了那样又没算这样,有的反映在调查时农户隐瞒隐性收入,还有反映说调查时掌握项目内容不准确。三是确定农村低保对象不规范。有的采取民主推荐,有的采取入户调查,还有的则采取村支干部凭印象,有的谈到准备将采取以“抽鉴”的方式确定,花样百出。

三、调研工作建议

(一)加大对政策的宣传力度。

一是要加大对农村低保政策的宣传力度。要采取召开各种会议、办专栏、办板报、政(村)务公开栏、有线电视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农村低保政策的宣传,切实做到让这一惠民政策家喻户晓,人人明白;二是要加大对党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力度。如加大对计划生育法的宣传,让农民群众切实做到少生优生、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改善生存质量;加大对支农、惠农政策的宣传,让群众了解国家政策、掌握国家政策,从而很好的执行和遵守国家政策。三是要加大对道德规范的宣传力度和对农民群众的道德观的教育力度。要充分对群众进行爱老敬老孝敬老人的道德教育,让年轻人孝敬父母、赡养父母,不把父母推向社会、推向政府,减轻社会负担。

(二)做好扩面工作。

一是坚持逐步扩大的原则。建议由去年的2.1%在近两三年内逐步扩大到5%,让更多的农村特困人口享受低保。二是进一步细化对象条件。如对老弱病残、鳏寡孤独等弱势群体是否作为一个硬性条件纳入农村低保对象应加以认真研究,以便乡镇、村社操作实施。三是合理界定农民人均纯收入项目内容。对哪些可作为农民人均纯收入项目内容,应加以明确和规范。四是适当降低并按各乡镇的实际情况负担比例。全县31个乡镇的财力发展不平衡,有的乡镇财力较好(如沿江的乡镇、沿路的乡镇),有的则较差,建议按乡镇财力大小以10%—20%的比例负担。通过以上措施,将农村低保享受面逐步扩大,让更多的农村贫困户享受国家改革发展成果,享受这一惠民政策。

(三)在提量上做好工作。

从__年全县农村低保享受情况看,最低的每月只享受了低保金9元,享受的数量太低。建议人均月享受应不低于30—40元,不足此标准的补足这个标准。同时,在调研中发现的虽然其家庭人均年收入超过700元,但由于这些家庭成员中有“老病号”或重病的或其他开支相当大而导致家庭贫困的,应建立救济救扶制度,采取其他救济措施,帮助其渡过难关。

(四)进一步规范工作方法和措施。

一是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民主透明,社会监督和动态管理四条原则,确保这一惠民政策“阳光”透明。二是推行“九步”工作法,即:本人申请、调查摸底、社民小组推荐、村民议事代表评议、驻村干部和村支两委干部入户核实、村支两委初定、乡镇审核、民政部门审批、银行发放。三是强化社会监督,做到“四张榜四公开”,即社民小组推荐后张榜公开、村支两委初定后张榜公开、乡镇审核后张榜公开、民政部门审批后张榜公开。同时,可以在乡镇或村(居)委会设立农村低保举报箱,接受全社会监督。

(五)加强组织领导,充实工作力量。

一是加大领导责任,纳入全年综合目标考核。20__年,县政府应将此项工作纳入各乡镇全年综合目标加以考核,与乡镇主要领导的工作实绩挂钩,兑现奖惩。二是加强工作机构建设。现在乡镇都是民政办与计生办合并为社会事务办公室,对农村低保工作力度不大,建议应加强对乡镇民政办建设,确保机构明确、职责分明。三是适当充实工作人员,切实做到有人办事。

篇七 县政府机关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情况自查报告5200字

市文明办:

今年以来,县政府机关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____”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__大和__届六中全会精神,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统缆工作全局,以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以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建一流机关,创一流环境,争一流业绩。建立一支“政治上高标准、思想上高境界、业务上高水平、工作上高效率”的干部队伍,推动县政府机关各项工作上新台阶。现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

为加强领导,统筹协调,落实责任,把各项创建工作落到实处,成立了县政府机关创建市级文明单位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县编办主任

县审计局局长

县广电局局长

县监察局局长

县农办主任

国土分局局长

县统计局局长

县旅游局局长

县安监局局长

县扶贫办主任

县科技局局长

县农业综合开发办主任

县宗教局局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政府办公室,由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从有关部门抽调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日常工作。3月2日,召开了县政府机关创建市级文明单位动员大会,印发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县政府机关创建市级文明单位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职责,靠实了工作责任,保证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丰富创建内容,建设五型机关

县政府机关在历年创建工作的基础上,立足实际,查找不足,进一步提高和丰富机关文明单位的创建内涵,以建设“五型”机关为载体,全面开展创建工作。

㈠坚持终身学习理念,建设学习型机关。

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立身之本,长期坚持,孜孜不倦,在机关上下形成勤于学习、乐于求知、勇于探究的良好风气。一是重视和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和荣辱观教育,组织机关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党章》、《___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央1号文件精神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把握时代脉搏,顺应发展潮流,用先进理论武装思想,为加快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坚持把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化,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每周安排时间不少于两小时的一次政治理论学习。二是加强业务知识的培训学习。组织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切实加强专业知识、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法规政策、市场经济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努力使每一个机关干部都成为熟悉情况、精通业务的行家里手。根据实际,采取长短结合、行之有效、形式多样的方式,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开展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机关干部职工的业务能力。三是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艰苦创业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四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学习贯彻,加强“三德”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着眼于提高执政能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充分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注重调查研究,及时总结经验,达到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改进学风、促进工作的目的。

㈡坚持开拓进取理念,建设创新型机关。

一是大力推进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观念创新。按照“____”重要思想的要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推进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根据新的实践,解决制约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工作落实、加快发展的思想瓶颈,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求得新发展。二是大力推动工作实践创新。根据形势和实践的发展,及时调整思想上、工作上和制度上不适应工作要求的东西,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服务手段,准确定位自身职能,真正把工作重心转到抓环境、抓服务上来。三是大力推进运行机制创新。把健全和完善机关工作运行机制作为提高机关服务效能的一项治本措施,制定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进一步强化机关管理,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分解到位,责任到人。把机关工作人员的“责、权、利”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机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深化机关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行竞争上岗,扩大岗位交流,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搭建各类人才发挥作用的有效平台。

㈢坚持促进发展理念,建设服务型机关。

充分发挥县政府机关部门参谋助手、综合协调、督促检查的职能,超前思考,统筹协调,抓主抓重,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主动建言献策,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在协调各方工作中发挥牵头作用,加强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衔接,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保证政令畅通,促进工作落实。

一是提高服务意识。自觉实践党的宗旨,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机关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贯穿机关工作的全过程。强化主动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本领,坚决防止和克服对群众漠不关心,部门利益至上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死搬教条的倾向,下决心解决好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三难”问题。要坚持有利群众、方便办事、依法办理、务实高效的原则,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能,优化办事环境,建设人民群众满意机关。

二是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重点和中心工作,探索和建立为群众服务的基本制度和长效机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与群众结对子、手拉手,实实在在为群众多办好事、办实事,帮助群众解决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三是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坚持服务承诺,限时办结,切实发扬雷厉风行、务实高效的优良作风,不断提高为基层、为群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四是建立服务机制。把制度建设作为文明单位创建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修订完善了《__县政府办公室工作职责及制度汇编》和《政府办党支部制度汇编》,通过修订完善制度明确每个单位、科室的工作职责,便于工作人员摆正位置,把握角色,既能积极主动、大胆工作,又不缺位越位,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规范工作行为,优化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细化工作程序,实行逐级负责制,确保各项工作环环相扣、井然有序。引入激励机制。根据各单位、科室的工作特点和性质,建立工作评价标准,对工作人员所承担的任务进行分解和量化,鼓励他们公平竞争,使人员素质与岗位职责科学合理地统一起来,纳入对工作人员的能力测评和绩效考核当中,促使他们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在年度考核中,对考评成绩突出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对工作平平的进行必要的岗位调整。

五是着力改善机关环境。坚持加强机关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按照美化、绿化、亮化、净化标准,及时对机关大院原陇南书院的文物、建筑、古树等进行修缮保护,对楼道、墙体进行粉刷,保持建筑物外观整洁,维护文物大院干净整洁、古朴典雅的风格和品位。加强对水、电、暖等设施的更换维修,消除安全隐患。在各科室、各办公室、会议室及走廊、过道等处摆放和栽植花卉,及时浇水、修剪,美化办公环境。坚持卫生县域包干制度和检查评比制度,每周按照办公室的统一安排,由主任带队对各单位、科室的办公室和卫生地段进行检查评比,确保办公环境干净整洁。

六是加强机关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出入证》管理制度、来客登记制度、各单位24小时值班制度和门卫人员、保安人员值班巡察制度,确保机关安全。

七是加强信息报送和发布工作。通过政府网站、《__动态》、《政务督查》、《__发展研究》等载体,及时报送和发布县域内经济和社会发展大事,反映工作动态,提供决策参考,促进工作落实。今年以来,共编发《__动态》9期,《政务督查》3期,《发展研究》4期,在政府网站发布新闻、报送信息850条,公开党务政务文件资料78份(篇),点击量达到93000多次。

㈣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建设和谐型机关。

一是发扬协作精神。领导班子成员精诚团结,为干部职工做表率。科室间以大局为重,工作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形成合力,促进落实。

二是发扬奉献精神。在干部评先选优、提级晋职上,优先考虑勤奋干事、成绩显著、群众公认的同志,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

三是注重人文关怀。关心干部职工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机关工作人员婚嫁、生病住院、家中有事时,都要派专人谈心、祝贺、看望和慰问。着力打造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和谐局面。

四是提倡团队精神。充分利用“三八”、“五一”、“七一”、“国庆”等重大节庆日,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娱活动,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一方面丰富了干部职工的文化生活,缓解了紧张的工作气氛,另一方面通过举办该活动,增强了机关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营造机关严肃活泼的工作氛围和互信互助的人文环境。今年4月,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参加了县工会组织的大众广播体操比赛,并获得了优秀组织奖。

五是提倡献爱心。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社会救助、扶贫济困、抗灾救灾、送温暖献爱心等捐款捐物活动,继承传统美德,弘扬人道主义精神。

㈤坚持清正廉洁理念,建设廉洁型机关。

一是认真学习贯彻《____党内监督条例》、《____纪律处分条例》和《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__败体系实施纲要》。坚持教育、制度、监督三管齐下,有效结合,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利益观,自觉摆正个人与组织的关系,个人与群众的关系、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廉洁奉公,干净干事,真正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上。

二是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牢固树立长期过紧日子的思想。从严落实县委、县政府制订的公务接待、公车管理等有关规定,坚决制止和杜绝讲排场、比阔气、奢侈浪费等消极腐败现象,形成比工作、比干劲、讲廉洁、讲奉献的良好风气,塑造勤政廉政的良好机关形象。

三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监督机制,畅开监督渠道,充分发挥法律监督、组织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严格落实干部诫勉谈话、定期汇报、年度考核、述职报告、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把对干部的监督从8小时内延伸到8小时外、从工作圈延伸到生活圈、社交圈。坚持勤俭办公,厉行节约。精简会议,严格限定文件印发数量。强化成本观念,降低行政成本。提倡打印纸双面使用,用电子邮件收发材料和在电脑上改稿。严格执行接待标准,不搞超规格接待。强化能源观念,促进节能降耗。严禁使用电炉等大功率用电器,尽量使用自然光照明,电脑、打印机用完随手关闭。

三、落实创建要求,强化工作措施

一是机关各部门高度重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各科室负责人、广大干部职工从贯彻落实“____”重要思想和党的__大和__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高度,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争创文明单位的重大意义,增强了创建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是强化措施,落实创建层级负责制。在机关内部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分管部门全力抓,科室群团组织齐抓共管”的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机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层级负责制,对影响创建工作大局的任何科室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严格追究直接责任人和科室负责人的责任。领导班子定期研究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各科室负责人把创建工作摆到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围绕创建目标,认真组织实施。各单位、各科室在这次活动中,充分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投入创建工作,保证了创建工作顺利进行。

三是加强督导,确保各项创建措施落到实处。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切实加强了对整个创建活动的监督检查,把文明单位创建与干部考评结合起来,把创建成果与物质奖励结合起来,把创建活动与各类评先选优、表彰奖励活动结合起来,实行奖优罚劣,充分调动全体干部职工的创建积极性,营造“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文明单位创建氛围。

四是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充分利用政府网站、《__动态》、《政务督查》和《__发展研究》等宣传阵地,加大宣传力度,着力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同时加强了同市、县文明办的工作联系,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对创建工作的支持和指导,不断把创建工作引向深入。

四、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工作打算

今年以来,县政府机关在市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县政府机关日常事务庞杂,主要致力于为全县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机关条件所限,文化体育设施器材和活动场所不能满足干部职工的需要,文化体育活动比较单一。

针对以上问题,今后,我们将以党的__届五中、六中全会和“____”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强化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抓好理论武装工作,全面提高机关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二是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广泛开展各项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全面落实市、县文明委和大城街道文明办的各项要求;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努力形成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干、有人监督考核的良好运行机制,力争使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篇八 2023年广西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1300字

2023年广西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广西省政府工作报告精神要点解读和中英文翻译

2023年1月27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自治区主席

陈武作了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以下是管理范文网为你整理的报告全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自治区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在___、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自治区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进取,精准发力,克难攻坚,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5673亿元,增长8.5%;财政收入2162.4亿元,增长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8.7%和11.4%,城镇登记失业率3.1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1%。在困难超出预期的情况下,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实现了稳中提质、稳中增效、稳中有进。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综合施策克难题,稳中求进取得新成效。贯彻落实中央稳增长决策部署,针对新常态下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多次专题研究并实施38条稳增长举措,突出抓好重点领域投资、“县县通高速、市市通高铁、片片通民航”、棚户区改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服务业发展、扩大消费、加工贸易倍增计划、新型城镇化、生态环保建设、范文写作教育、扶贫等工作,有效激发了三大需求。固定资产投资13287.6亿元,增长16.7%。棚户区改造获得贷款授信1242亿元、放款230亿元,均排全国前列,完成投资106.74亿元。金融机构贷款增量创2023年以来新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进出口逆势上扬,增长23.5%,加工贸易增长63.6%,对进出口增长贡献率达42.2%。经济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突破1000亿元,增长14%,税收增速高于财政收入3.6个百分点,非税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下降2.3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提高到46%。

(二)调整结构强产业,提质升级呈现新亮点。深入实施工业强桂战略,推进“1131”工程年度项目330个,其中重大产业升级项目50个,年中新增2.5亿元专项资金帮助企业应对风险解难题。铝、糖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新的进展,管理范文网现代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7%,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1%。电子信息成为第10个千亿元产业,汽车、石化、机械产业突破两千亿元,食品产业突破三千亿元,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增至5个,汽车产销均超200万辆。工业结构趋向优化,高技术产业、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增长均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1.1个百分点。加大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7%,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9.3%。实施服务业百项重点工程,新增安排2亿元专项引导资金推动金融、商贸、物流、信息等服务业发展,加快建设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和20个特色旅游名县,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7.4%和26.5%,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65.9%。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扎实推进20个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1

篇九 2023年政府换届工作报告全文11550字

2023年换届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我代表封开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本届政府任期工作回顾

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任期各项工作目标任务,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加快科学发展、建设幸福封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经济综合实力再上台阶。20__年,全县生产总值达69.3亿元,是20__年的2.1倍;人均gdp达17657元,年均增长17.4%;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1亿元,是20__年的3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4.7亿元,年均增长32.8%。今年前三季度,全县生产总值达6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4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535万美元,提前完成全年任务。

工业经济发展迅猛。坚持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华润水泥、威利邦木业成为我县资源型工业发展上规模、上水平的标志品牌。20__年华润水泥、威利邦木业分别完成工业总产值7.2亿元和2.6亿元,对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达56.3%。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全县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达到9152户。20__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64.7亿元,年均增长29.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4亿元,年均增长34%;工业化率22.9%。“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工业项目投资78.6亿元,是“__”时期的6.5倍。

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切实抓好“三农”工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杏花鸡、封开油栗等特色农业不断发展壮大。国家级杏花鸡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顺利通过验收。封开油栗项目被列入肇庆市西江北岸特色水果产业带项目,并取得国家认定的原产地标志商标。产粮大县建设扎实有效,粮食生产保持稳定,优质稻面积达到95%以上。培育了一批名优产品及农业龙头企业。全县农业产业化组织达30家,是20__年的3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顺利完成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示范保护、高标准农田示范以及利水、西山、大冲水库除险加固、农村机电排灌等一大批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强农惠农政策有效落实,各项补贴资金发放到位。林业经济快速发展。全面完成造林绿化任务,积极实施“生态文明万村绿”工程,松材线虫病除治通过国家验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完成并通过市验收。

第三产业繁荣活跃。开发了封开碧桂园等一批商住小区。房地产市场呈现供销两旺景象。“十二五”期间,全县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4亿元,年均增长68%;商品房施工面积40万平方米,年均增长48%。旅游业稳步发展。20__年接待游客150万人次,旅游收入7.9亿元,分别是20__年的3倍和4.6倍。河儿口镇被评为“广东省旅游特色镇”;杨池古村被评为“广东省旅游特色村”。房地产、旅游业辐射带动商贸等第三产业加快发展。20__年,全县金融系统存款余额50.4亿元,年均增长16.8%,贷款余额26亿元,年均增长27.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6亿元,年均增长1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6.6亿元,年均增长18.4%。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围绕资源优势抓招商,成功引进华润水泥、威利邦木业、封开碧桂园等一批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十二五”期间,全县共引进项目52宗,协议投资总额达15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累计1.35亿美元。

二、基础设施和城乡建设扎实推进,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发展战略谋划取得实效。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加强与国家级科研院所以及著名高校的交流合作,深入研究封开发展战略定位以及产业、基础设施布局等重大课题。认真谋划产业园区建设。主动加强与广西梧州的区域合作,积极探索跨省区合作的新模式、新路径,扎实推进设立粤桂战略合作特别试验区的前期工作。加强大交通格局谋划。怀阳高速公路封开段已通过线路踏勘评审,正在编制工可报告。广佛肇高速公路高要小湘至封开江口段已完成工可报告评审。321国道县城过境公路改道项目已完成线路踏勘和工可报告编制。直升机起降场建设已获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同意并落实选址。

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坚持交通先行,大力推进路桥、航道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广梧高速公路封开连接线、贺江一桥扩建、321国道文明样板路改造等工程全面完成。西江2000吨级航道整治工程顺利推进。“十二五”期间,建成2000吨级泊位4个,500吨级泊位4个,年吞吐能力1500万吨。电网建设不断加快。220千伏封开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十二五”期间,完成1__千伏江口变电站扩建工程等主网工程9个,配网工程219个。

城乡发展面貌日新月异。全县城镇化率达30%。完成了县城新城区控规编制工作,江滨堤路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新城区“三横五纵”主干道路网初步形成。建成了新城区行政中心、人民广场、广信塔等,全面完成了老城区主要街道的改造,城区污水处理厂、汽车新站、市场升级改造、一站式大型超市等一批重点工程全面竣工,建成绿道__1公里,城区基本达到净化、绿化、亮化和美化。建成省卫生镇1个、卫生村198条、生态文明村350条。五年累计完成通500人以上自然村公路路面硬化404公里,新修通300人以上自然村公路220公里。全县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60.7公里;行政村客车通车率达85%以上。宜居城乡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全面开展城乡环境和“三边”整治工作,江口镇、江口大塘社区、莲都镇水来村创建为宜居城乡示范点。

三、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发展成果惠及城乡群众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加大民生事业投入,“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民生建设资金21亿元,是“__”期间的3倍。着力加强城乡就业工作,开展各类技能培训31650人,安置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7943人,城镇新增就业1208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达98.8%以上;成为全省第二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惠及全县42.5万农业人口。着力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累计建成保障性住房293套,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农村困难户住房改造全面铺开。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扎实开展,全县累计投入资金8195万元,可望今年内实现脱贫目标。供水、供电、农村网络、信息平台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扎实推进。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__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是20__年的1.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是20__年的1.4倍。

综治维稳工作创出特色。大力开展“强综治、创平安、促发展”活动,成为全省5个先行县之一,实现了县、镇、村三级“中心”建设网络全覆盖,形成了封开模式,得到了中央政法委和省、市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群众工作不断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持续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等专项整治活动,市场秩序不断规范。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事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6个广东省教育强镇,提前两年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高考成绩连续多年位居全市前列,代课教师问题得到全面解决。科普工作取得实效;组织实施了各级科技计划项目28项。医疗卫生业务用房建设全面推进,县人民医院住院综合大楼、县疾控中心等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全面完成,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初步形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效推进。医疗保障制度全面实施,医疗保险水平不断提高。文化强县建设有新进展,顺利通过了“全国文化先进县”复查验收。县文化中心和县青少年训练竞赛中心等一批文化体育设施建成投入使用。成功举办了“封开—广府首府论坛”,确立了封开作为古代广府首府、广府文化发祥地的地位。“五马巡城舞”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代表广东省参加上海世博会“广东周”民间艺术表演。体育工作成绩突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面完成,县体育局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人口计生工作三年上了两个台阶,成功晋升为省一类地区管理水平。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强。连续11年保持全县耕地占补平衡。国防教育、人民武装工作成效明显,县人武部连续两年被评为“省军区先进人武部”。审计、保密、统计、档案、地方志、老干部、工会、青年、妇女、外事侨务等各项工作取得新进步。

四、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执政能力明显提高

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自觉接受法律监督、民主监督和司法监督。认真办理各类建议、议案、提案。依法治县深入推进,成效显著,获得首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称号。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得到保障。圆满完成“五五”普法任务,公民法治素质明显提高。

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和简政强镇事权改革工作任务。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有序推进。组建县政府顾问团,进一步健全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勤政廉政建设不断加强。围绕建设“诚信、高效、为民、廉洁”政府的目标,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工作督查,全面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实行公务员统一发放岗位津补贴制度。从严控制行政办公经费,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办民生实事。进一步健全管理机制和问责机制,政风行风建设得到加强,政府执行力进一步提高。县政府获得“广东省20__年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五年,我们欣喜地看到,封开在历届县委、县政府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发展步伐更加坚定,经济更加繁荣,环境更加优美,社会更加和谐,开创了改革开放以来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所有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人民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县政府及其组成部门求真务实、奋力拼搏的结果,更是全县人民同心协力、艰苦奋斗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工人、农民、干部、知识分子、外来务工人员、驻封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以及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我县建设和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各界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尤为宝贵。五年的发展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

加快封开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抓好发展第一要务。五年来,我们立足自身优势,完善发展思路,坚持把工业放在经济发展的首要地位,坚持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加快封开科学发展,必须始终牢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五年来,我们把实现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康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集中力量办好惠民实事,确保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我们深切感受到,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自觉把勤政为民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就能赢得民心、发挥民智、凝聚民力,不断开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加快封开科学发展,必须不断加强执行力建设。执行力是政府的生命力,必须加强政府系统的执行力建设,以强大的执行力来确保政令畅通。五年来,我们坚持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开展工作,认真落实县委确立的重大战略决策和工作部署,全力推行重点项目工作责任制,深入开展“我承诺、你监督,抓落实、促发展”活动,雷厉风行,攻坚克难,求真务实,一抓到底。事实证明,只有步步主动,敢于担当,才能打开工作局面;只有不畏困难,勇往直前,才能有效推动工作落实。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离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偏小,结构不够合理;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运转压力大;人才、用地、能耗、环保、园区建设等制约因素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行政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等。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新一届政府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是我县加快融入珠三角和“广佛肇”一体化发展,加强和深化与梧州等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拓宽发展空间的重要时期;是我县积极构建“水陆空”立体交通格局,稳步推动战略规划落地,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时期;是我县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不断优化政务环境,建设幸福安康新封开的重要时期。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县实现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只要我们准确把握大局,抢抓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主观能动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应对和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我们就一定能够在新的五年里,取得新的业绩,创造新的辉煌。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全会精神,按照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的工作部署,围绕“努力建设科学发展、幸福安康新封开”的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实施“东承西联、南聚北拓、两江三线、绿色崛起”战略为抓手,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破解发展难题,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着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打造“岭南古都、西江新城、两广明珠”、建设广东山区科学发展示范县奠定坚实基础。

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过五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到2023年,全县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生产总值达到13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3.17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过__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__%。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2%,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7%。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推进,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明显改善,城镇化水平达到35%。在岗职工工资年均增长__%,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有效加强,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具体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力促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大力实施“东承西联”、“南聚北拓”战略,加速构建以新型工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提升经济综合实力。

(一)坚持优先发展工业。

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点发展资源型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现代工业带动全县经济跨越发展。

着力发展资源型产业。充分利用我县优势资源,以华润水泥为龙头,努力打造华南地区最大的新型建材产业基地。以开发建设南丰园珠顶铜钼矿项目为重点,培育有色金属支柱产业。以华林化工、一德化工为基础,做大做强松香、松节油产品深加工等林产化工产业。积极发展水力发电、风能发电、抽水蓄能发电等能源产业。

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全面完成华润水泥项目建设,力争2023年底前第5、6条生产线建成投产,2023年前建成全部十条生产线,努力把华润水泥(封开)基地建成全国最大的现代化水泥生产基地。开发建设南丰园珠顶铜钼矿和华润风力发电项目,其中总投资50亿元的南丰园珠顶铜钼矿项目今年年底动工建设,首期工程力争2023年建成投产。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准入门槛,逐步淘汰落后产业和落后产能,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全面实施技术标准化战略,推动质量强县活动深入开展,突出优势品牌建设,鼓励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打造一批省级以上知名品牌,推动传统产品向品牌化、高端化发展。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力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不断完善农业发展体制机制。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建立完善政策性农业、农村保障制度,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强和改善政府对农业的调控与引导,促进农业资源综合循环利用,发展优势特色生态农业。

切实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抓好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和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完善农技推广、疫病防控等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建设。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加大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投入,鼓励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注重发展规模品牌效益型农业。深化与中科院合作,以签订《农业科技项目合作框架协议》为契机,搭建起争取国家部委农业科技项目落户我县的新平台。加强农产品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原产地标志认定和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工作。继续抓好产粮大县建设,推广良种良法,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继续发展杏花鸡、封开油栗、麒麟李、柑桔、甘蔗、贺江鱼等特色种养业,抓好农产品的深加工、设计包装和宣传营销,通过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经济效益。

(三)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充分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加强交通运输、商业物流、旅游休闲等现代服务业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重点发展旅游业。加强与珠三角核心区、泛珠地区的无障碍旅游合作,依托和利用本地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积极发展岭南文化、自然山水、休闲度假、军事博览、现代工业旅游,力争把封开建设成为泛珠三角高品质的休闲、度假、商务旅游胜地。加强星级酒店、特色美食步行街、特色文化休闲街、农家旅馆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增加旅游业的附加值。

稳步推进房地产业。加快房地产业发展,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合理规划布局各镇房地产建设,加快城镇道路网络建设,美化、净化环境,推进城镇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协调发展。

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业。依托西江黄金水道,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和临港工业,谋划建设综合集装箱码头,把封开建设成为西江流域物流中心港口。谋划引入一至两个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企业品牌进驻我县,打造区域性大型物流集散基地。

扶持发展金融业。加快建设现代金融市场体系,促进担保、小额贷款、信托、租赁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加速发展,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健全金融监管体系,保持良好的金融秩序。

(四)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

全面加强与广西等周边地区以及珠三角发达地区的经济合作,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的招商引资新格局。

突出抓好载体建设。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推进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推动粤桂战略合作特别试验区建设,谋划建设长岗、平凤、南丰三个产业园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积极谋划发展项目。加强项目前期的科学论证和对上衔接,重点谋划建设工业、能源、交通、城市基础设施以及新兴产业的重大项目,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或省、市笼子。重点面向央企、大型民企和世界500强招商,培育和提升传统优势产业,谋划引进一至二个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增强发展后劲。

大力扶持民营经济。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商贸金融等领域,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用好用活资本金扶持、税收优惠和融资担保等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二、统筹推进城乡开发建设,加快形成协调发展新格局

(一)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实施“两江三线”战略,加快推进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创造一个与产业大发展相适应的基础环境。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以怀阳高速公路、266省道、451县道为南北向主干,321国道、广佛肇高速公路、柳肇铁路为东西向主干的县域主干交通网络。加快推进西江航道疏浚工程,提高通航能力;抓好贺江、东安江航道的疏浚。积极谋划建设直升机起降场。努力打造“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

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抓住国家大力推进水利建设的重要机遇,进一步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加快建设西江和贺江综合整治工程、西江干堤(江川至平凤段)达标加固工程以及南丰镇防洪工程,加强中小河流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推进自来水“村村通”工程,改造民华、西山、利水和七星四个重点灌区,加强小山塘、小灌区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城乡防灾减灾能力。

加快能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发风能发电、生物质发电等项目;完善电网建设,优化电网结构;加快城区管道燃气建设,积极推广农村沼气和太阳能利用,构建清洁、安全、经济的能源保障体系。加快信息技术的应用,积极推进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逐步提高公共信息服务水平。

(二)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

坚持把城镇化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全面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辐射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大力推进县城区建设。以321国道县城过境公路改道项目建设为契机,加快城区基础设施东扩、西连、南进,拓宽城市发展空间。加快“两江四岸”和江滨景观建设,加强房地产业发展的调控和管理,规划新城区教育功能布局,加快推进新城区五星级酒店、商贸中心等项目建设,不断完善新城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增强县城的集聚辐射能力。

加快宜居城乡建设。统筹优化城乡生产、居住、生态和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力争5年内实现所有建制镇总规和中心镇控规的全覆盖,完成80%以上村庄的规划编制。扎实推进省卫生镇村和生态文明村建设,加快宜居城镇、宜居村庄的创建步伐,积极开展“岭南新民居”建设试点工作。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加快乡道建设,实现自然村村村硬底化并与乡道联接,以及有条件的行政村村村通客车。

三、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着力增进民生福祉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一)积极稳定和扩大就业。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支持和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广大劳动者合法权益。

(二)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和保障水平,巩固新农合成果,大力推广农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健全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大廉租房和公租房建设力度,“十三五”期间规划新建保障性住房936套,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推进农村危房和泥砖住房改造,努力解决群众的住房难问题。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建立扶贫和增收长效机制。

(三)大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

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改善文博设施,加强文物资源保护,免费开放公共文化设施,推进公共文化资源和服务体系向基层延伸。2023年基本建成县、镇、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县文化馆、图书馆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博物馆达到国家中型馆标准。深入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继续弘扬“广信文化”内涵,突出“广府文化”特色,重点加快建设广信文化园、广信文化摄影城等综合性文化产业园区,积极发展新型文化产业。

扎实推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加大教育强县创建力度,确保2023 年实现教育强县目标。扎实推进中小学、幼儿园标准化建设;继续抓好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完善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扎实推进师资队伍培训工程。

继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应急救治等专业机构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加强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倾斜,加强药品监管,确保用药安全,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确保“十三五”期间人口计生工作达到省先进地区行列。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专业镇转型升级。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和惩处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维护消费者权益。加强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和人防建设,做好双拥共建工作,争创省双拥模范县。充分发挥工会、工商联、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切实维护妇女、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以及城乡特殊困难人员的合法权益。抓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事务、地方志、消防、气象、档案等工作,推动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巩固“强综治、创平安、促发展”先行县创建成果,加强公共安全,健全事故灾难、公共卫生、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安全事件和各类自然灾害的预防预警体系,加强综合应急救援处置队伍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坚决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和暴力犯罪。加强城乡社区警务、群防群治和农村基层治保调解组织建设,提高执法保障能力。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工作机制。加强法律援助,加大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力度。健全政府主导的群众权益维护机制,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切实抓好道路交通、消防和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五)加强人才工作。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加强人才的引进、教育、培训、使用和管理工作。吸引在外大学生、专业人才回乡工作和创业。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统筹抓好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各类人才的选拔任用、考核评价机制。优化人才服务环境,加快发展和完善人才市场,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提高人才使用效益。

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大力实施“绿色崛起”战略,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着力抓好节能减排。

大力开展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活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强用电需求监测管理,建立节电动态管理机制。完成市下达节能减排各项指标任务。

(二)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抓好西江、贺江、东安江等河流流域生态综合治理,确保贺江、西江水质达到相应功能区要求。加快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设施建设,争取将黑石顶省级自然保护区、七星顶市级自然保护区合并升格为国家级保护区。推进林分改造和西江水源林、有害生物防治林、生物防火林建设,森林覆盖率达73.5%以上。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和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提升污染事故应急处理能力。加大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力度,合理规划建设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

(三)加强土地利用和管理。

积极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从严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充分利用好“三旧”改造政策,整合土地资源,清理闲置土地,加强土地储备,优先保障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产业发展用地。进一步落实各级政府保护耕地的责任,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用地行为。

五、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行政效能

以深入开展“创建人民群众满意服务窗口”活动为契机,大力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加快建设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服务型政府。

(一) 积极创新政府管理体制。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意识和公共服务职能。坚持推进依法行政,积极有序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电子政务建设进程,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加强县政府智囊库建设,充分发挥县政府顾问团作用,促进政府各项重大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巩固和深化简政强镇事权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逐步调整完善镇级财权、事权配置,依法委托、下放和完善一批行政审批和行政执法权限,切实增强镇一级在人、财、物方面的自主权。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大力推行行政问责制,强化责任追究。

(二)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巩固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试点成果,增强县域财政保障能力;建立规范、透明、高效的财政管理机制,深化预算制度、国库管理、政府采购等改革;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切实防范风险,建立公共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全过程监督管理机制;培育壮大财源税源,加强税收征管,推进非税收入管理改革;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点加大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等方面的投入,压缩一般性支出;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三)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始终保持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理想信念教育,牢固树立公仆意识,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大力推进惩__败体系建设,弘扬清风正气。坚持说实话、干实事、求实效,切实帮助基层、企业和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我们攻坚克难,奋发图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今后五年,我们要乘势而上,开拓创新,继续创造新的辉煌。新一轮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封开未来五年的蓝图已经绘就,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光荣而艰巨。让我们在中共封开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县人民,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抢抓机遇,真抓实干,为建设科学发展、幸福安康新封开而努力奋斗!

篇十 2023年廊坊市政府工作报告2650字

各位代表:

从今年开始,我们已进入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时期。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省委八届十二次全会和市委五届八次全会精神,市政府编制了《廊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现在,我代表廊坊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代表连同《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廊坊应对严峻复杂形势、综合实力持续增强的五年,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______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顽强拼搏、砥砺奋进,胜利完成“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迈出坚实步伐。

这五年,我们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着力扩内需稳增长,综合实力跨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从2023年的1351亿元增至2023年的2401.9亿元,年均增长9.4%,人均地区生总值由3.2万元增至5.3万元,年均增长8%;全部财政收入从195.4亿元增至481.3亿元,年均增长19.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105.9亿元增至303.4亿元,年均增长23.4%,成为全省第三个突破300亿元的设区市;全市人均财力由3313元提升到8133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909亿元增至2160亿元,年均增长18.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451.5亿元增至721.6亿元,年均增长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419.1亿元增至793.2亿元,年均增长13.5%。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持续提升,全部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14.5%提高到2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7.8%提高到12.6%,民营经济上缴税金占全部财政收入比重由84%提高到89%。全部财政收入总量由全省第六位升至第三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由全省第四位升至第三位,占全省比重由9.2%提高到11.5%。全市综合实力实现大幅提升。

这五年,我们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主动作为、深度对接、重点突破,协同发展实现良好开局。积极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建立推进机构,制定实施意见,明确了“三区一地”发展定位。持续强化与京津常态化沟通,扎实推进交通、产业、生态等领域务实合作,与大兴、通州、西城、武清等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立体化交通网络加速形成。北京新机场全面开工,新机场外围“五纵两横”综合交通规划获批,廊沧、京台高速廊坊段和京沪、津保高铁建成通车,京廊通勤高铁开通运行,京唐、廊涿、京霸、平谷线、白沟支线等轨道交通项目顺利推进,京秦、密涿高速等断头路加速对接,燕郊潮白河大桥加快建设。产业协同持续深化。中兴研究院、人保北方信息中心、京东华北订单处理中心、微软游戏创新中心等一批企业区域总部落户,中轻造纸装备、联通华北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投产,鲁能生态度假区、国电热电联产等一批央企项目开工,固安航天产业基地、中集空港专用装备等一批基地型项目加快推进。功能承接实现突破。燕达医院与北京朝阳、天坛医院共建共管,率先建立医保异地就医结算机制,北京五中、八中等一批学校分校落户,京廊医疗、教育、文化、养老等合作深度拓展。生态共建不断强化。区域生态环境信息共享、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取得成效。协同发展为廊坊带来的全方位、历史性变化正在日益显现。

这五年,我们大力推进结构调整,积极构建绿色循环低碳现代产业体系,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项目建设取得扎实成效。坚持以增量优化带动存量调整,建设亿元以上项目2289项,高端制造、现代服务业项目占比达到60%以上,争列省重点项目199项,居全省首位。航天振邦、智能机器人产业港、精雕数控机床等一大批高端项目建成投产。三次产业比例由11.6:53.6:34.8调整优化为8.6:44.3:47.1,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格局,实现历史性突破。新兴产业支撑作用不断增强。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8%,成为发展最快的支柱产业,占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4.3%;高端制造业增加值从107.4亿元增至201.8亿元,年均增长13.4%,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8.4%;服务业增加值从470亿元增至1131.3亿元,总量超过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38.1%提高到61.6%。传统产业改造步伐持续加快。圆满完成压减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过剩产能任务,单位gdp能耗提前一年完成省定任务。累计实施工业技改项目3281项,投入工业技改资金2334亿元,近两年工业技改投资年均增长24.1%,增幅居全省前列。近三年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60家。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建成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1家、省级现代农业园区4家,大厂、固安获批农业科技园区,6个县(市、区)入围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永清县入选现代农业示范区,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8家、5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7.5%。

这五年,我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打造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引领区,创新能力大幅提升。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70亿元,五年增长1.16倍,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3.9%,五年提高6.4个百分点。创新主体持续增加。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从2023年的1211家增至3262家、科技小巨人企业从2023年的59家增至171家,均居全省前列。创新平台建设全面加快。建成高新区1家、省级高新区5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43家、院士工作站14个,建设了中科院廊坊战略性新兴产业孵化基地、清华大学中试孵化基地、北大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北航机器人研究所等一批协同创新平台。创新环境持续优化。出台系列扶持政策,引进国家“”专家14人,设立10支、17亿元科技金融基金,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8%,专利授权量9082件,是“十一五”的3.2倍。我市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

这五年,我们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强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坚决向大气污染宣战。实施科学治霾、依法治污,近三年财政投入大气污染防治资金23.6亿元。深入开展“蓝天行动”,强力实施控煤、抑尘、限车、治污、治烟等重点工程,全部取缔实心粘土砖瓦窑,全部淘汰现有黄标车,取缔非法排污企业1329家,全面完成“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pm10、pm2.5平均浓度比2023年分别下降25.5%和22.7%,为京津冀区域空气质量改善、营造“apec蓝”和“阅兵蓝”做出了重要贡献。认真落实《环境保护法》,深入实施“利剑斩污”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有力震慑了环境违法行为。强力推进水环境治理。对重点河流开展全流域综合治理,新建和提标改造污水处理厂7座,流域水质不断改善。完成京南森林湿地生态走廊项目论证,潮白河大运河湿地公园列入湿地公园试点,赵王新河湿地公园成为省级湿地公园。大力推进植树增绿。实施了“两年攻坚战、造林一百万”等工程,五年累计造林164万亩,大厂成为全国绿化模范县,三河、香河通过全国绿化模范县验收。

篇十一 阜阳政府工作报告16400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共阜阳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和__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科学把握大势,积极主动作为,奋力攻坚克难,较好完成了“__”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一)国民经济较快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全市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267.4亿元,“__”期间年均增长10.3%;财政收入突破200亿元,年均增长17.8%;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7.3∶39.2∶33.5调整为22.6∶41.5∶35.9 ;规模工业增加值超过500亿元,年均增长15.4%;农业生产实现“十连增、十二连丰”,粮食总产连续八年超百亿斤,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称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74.7亿元,年均增长15.2%;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快增长,分别达到23450元和9100元。

(二)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发展后劲明显增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75亿元,是“__”的3.1倍。工业投资持续加大,华鑫铅业、天能电池、昊源化工航天炉和欣奕华新材料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省级开发园区发展到11家,面积扩大到233平方公里,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70%以上,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商贸市场加快建设,临沂商城、阜阳汽贸物流园、颍州万达广场建成开业。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建成国省干线公路297公里,市县快速通道全面建成通车,阜新、阜六高速和阜六铁路建成运营,漯阜铁路电气化改造完成,商阜杭高铁开工建设,阜阳机场开通航线11条、年旅客吞吐量突破40万人次。完成了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大中型涵闸除险加固和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阜阳船闸、颍上船闸、耿楼船闸建成,沙颍河航道全线复航,颍州港投入使用。

(三)城乡建设步伐加快,人居环境显著变化。新型城镇化全面提速,阜城中心城市、县域中小城市、特色乡镇、美丽乡村“四位一体”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8.8%,比“__”末提高6.9个百分点。阜城建设力度加大,五年投入资金500亿元,是“__”的12.5倍,建成区面积由76平方公里扩大到1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由70万人增加到120万人。城南新区累计投资112亿元,完成一期主干路网建设,综合管网、环卫设施、园林绿化同步实施。棚户区三年改造计划扎实推进,累计改造1173万平方米。建设改造了阜颍路、三清路、淮河路、颍州路和北三环路等主干道路,颍上路泉河大桥建成通车,东环路、向阳路颍河大桥开工建设。城市公共交通快速发展,连续四年每年新添置100辆空调公交车。引进建成公共自行车系统,受到市民的普遍欢迎。以“三项整治”为抓手,城市管理逐步步入规范化轨道,城市内涵有效提升,先后被列为省级文明城市、安徽园林城市和国家智慧城市、信息惠民试点城市。阜城变大了、变高了、变美了,城市首位度、美誉度和辐射力大为提升。五县城建设步伐加快,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中心镇建设取得实效,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森林增长工程深入实施,成片造林50万亩,建成农田林网315万亩。城乡面貌的有效变化,提升了阜阳形象,促进了整体发展,也提振了干部群众的“精气神”。

(四)改革开放实现突破,发展活力有效激发。行政体制改革力度加大,累计精简行政审批事项63.3%,成为全省行政审批较少的市。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涉企收费清单全面推行,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顺利完成。财税金融改革步伐加快,政策性投融资担保体系不断完善,8家农商行成功组建,五县市设立了村镇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入驻阜阳。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开展。科技创新取得突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0家,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571件。招商引资深入推进,引进市外资金3734亿元,年均增长26%。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实现进出口总额62.2亿美元,年均增长33.3%。对外交流不断扩大,先后与美国加州蒙特利公园市、澳大利亚肖尔黑文市结为友好城市。

(五)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计民生持续改善。民生工程不断拓展提升,五年投入资金432.7亿元,是“__”的4.6倍,惠及800多万城乡居民。扶贫开发取得实效,累计减少贫困人口99.2万人,完成378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工程。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持续开展“接您回家”系列活动,新增城镇就业37万人,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70万人。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教育设施和医疗卫生两个“三年行动计划”基本完成,累计投入46.5亿元。全市新建学校 126所、医院24所,看病难、看病贵和学校大班额现象得到有效缓解。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当选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安徽好人”位居全省前列,高思杰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认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个,荣获“中国书法城”称号。成功举办了第14届亚洲跳伞锦标赛暨国际跳伞公开赛和市第十二届运动会,阜阳籍运动员邓琳琳荣获伦敦奥运会体操金牌。八里河景区被评定为国家a级旅游景区,颍上迪沟、太和沙颍河等5处湿地被列入国家湿地公园。 “颍淮蓝天工程”稳步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成效明显,空气质量位居全省前列,入选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安全生产形势逐步向好,连续七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

(六)依法行政扎实推进,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切实规范政府系统重大事项决策行为,努力拓展政务公开,“六五”普法任务圆满完成。

持续开展政风行风评议和市直单位百名科长考评活动,政府职能加快转变,行政效能不断提升。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依法执行人大决议决定,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565件。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办理政协委员提案1281件。认真接受司法监督,健全行政机关负责人依法出庭应诉制度。认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大力开展“四风”整治行动。全面加强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严格实行督查考核,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进一步提升。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__年是“__”收官之年,我们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扎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有效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全力以赴促进经济增长。统筹做大工业、做强农业、做活三产,着力实施调转促“576”行动计划,努力扩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主要指标增幅跃居全省前列。全年生产总值增长9.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比上年提升6个位次。工业经济较快发展,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8%,位居全省第4位,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00家。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228.6亿元,增长33.6%,太和现代医药产业基地入选国家级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和全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开发园区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阜合现代产业园区发展势头持续向好,临庐现代产业园区开工建设。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土地流转面积达到483万亩,流转率56.2%,规模养殖比重达76%。新注册家庭农场2090家、认定市级以上龙头企业95家。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产值764亿元,增长19%。商贸市场日趋繁荣,颍泉万达广场开工建设,宝龙城市广场、合肥百大购物中心和阜阳农产品交易中心加快推进。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等新兴业态快速发展,皖北快递产业园落户阜阳,青年电商园、阿里巴巴“特色产业带”和淘宝阜阳馆先后建成,电商主体发展到8000多家,网络交易额超过30亿元。银行保险业稳健运行,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187亿元,增长23.5%。

二是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入。切实把扩大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主要抓手,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倾斜领导、保证时间,加强调度、严格考核,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5亿元,增长24.8%,位居全省首位。一批重点投资项目取得突破,单体投资超30亿元的金种子生态产业园、江汽中重型卡车制造项目扎实推进,华润电厂二期项目得到核准,阜阳卷烟厂易地技改、意大利生物质产业园、阜阳煤基新材料项目进展顺利。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分别完成投资54亿元和24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和71%。充分发挥招商引资主渠道作用,大力开展各类招商活动,全年引进市外资金1214亿元,增长25.2%,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三是加大力度推进城乡建设。强力推进阜城建设与管理,全年完成投资206亿元,增长29%,创历史最高,位居全省第2位。全年新建城区道路110公里、改造150公里,西南大外环、东三环和城南新区路网、职教园区路网加快建设。园林绿化提升行动成效明显,完成重点绿化提升工程105处,新建城市游园30个,新增绿地面积85万平方米。切实加大征迁力度,全年完成征迁500多万平方米。有效实施主次干道楼体立面整治和亮化工程,强力推进拆违拆旧整治环境专项行动。大力开展县城“三治三增三提升”行动,五县市完成投资160多亿元。加强中心镇和美丽乡村建设,40个重点示范村基本建成,45个重点示范村加快建设,实现“三线三边”综合整治向全市延伸。

四是着力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市级行政权力精简37.9%,减少涉企收费近15亿元。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全面实施,行业协会撤并工作顺利完成。商事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全面实行,新增市场主体5.2万户,增长40%。临泉县、颍泉区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土地确权颁证顺利开展。在全省率先实施户籍制度改革,实行两个月以来,新迁入中心城区人口3379人。财税金融改革稳步推进,全面开展预算评审,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提高。农村商业银行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全年实现税收7.4亿元。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在全省率先完成行政村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设立工作。“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5家,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达到119家。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融资模式,设立新型城镇化各类建设基金,募集资金近200亿元。华源纺织改制工作顺利完成,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改革也都取得新的进展。

五是尽心尽力改善群众生活。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33项民生工程任务全面完成,民生类支出达369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5.6%。积极促进就业创业,全年新增1.6万人就地就业,近千人返乡创业。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80292套,基本建成31498套,占全省的20.2%,为我市历史之最,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8400户。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月增197.3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标准提高到70元。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扶残助残、公益慈善事业取得新进步。阜阳烈士纪念馆建成开馆。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得到加强,新建了一批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农民文化乐园。

六是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快社会治理法治化进程,推行网格化新型社区管理模式,市级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建成使用。全面加强应急管理,灾害防御能力进一步提升。坚持一手抓诉求解决、一手抓依法治访,信访工作进步明显。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市县乡三级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开展“铸安”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市禁毒整体战和临泉禁毒攻坚战取得良好效果,人民群众安全感持续上升,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认真做好武警、人防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强武阜阳建设扎实开展。妇女、儿童及老龄、老干部工作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统计、文物、档案、地方志、地名、外事、侨务、港澳台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阜阳发展史上综合实力实现快速提升、城乡面貌发生重大变化、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成绩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离退休老同志,向驻阜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阜阳建设与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发展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经济总量不大,人均水平偏低,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高,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二是结构调整任务艰巨,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大,传统型产业比重偏高,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农业基础较为薄弱;三是民生保障能力有待提高,就业、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较低,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同时,一些地方和部门开拓创新意识有待增强,工作能力有待提升,少数干部为政不为、缺乏担当精神,“不严不实”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发展环境仍需进一步改善。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未来五年主要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我市必须大有作为而且能够有大作为的黄金发展期。根据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和__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___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以调转促“576”行动计划为抓手,全面加快发展步伐,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把阜阳建设成为皖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四化”协调发展先行区和安徽发展重要增长极,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

——经济总量快速扩张。主要经济指标总量领先皖北,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到“十三五”末,全市生产总值超过2200亿元,财政收入超过350亿元。

——质量效益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明显提高,力争进入安徽省创新型城市行列。新型城镇化不断加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5%。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步伐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到55%,三次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基本建成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

——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追赶全省平均水平。群众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进一步提升,权益得到充分尊重和切实保障。

——生态环境明显变化。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向低碳、绿色转变,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争创国家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和文明城市。水、大气、土壤等污染得到有效整治,如期实现省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

——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科学文化素养、法治意识和文明素质普遍增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水平进一步提升。

——制度体系更加健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法治政府建设步伐加快,依法治市全面推进,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

“十三五”期间,突出抓好五大任务:

(一)坚定不移推进创新发展,大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切实把创新作为加快发展的战略基点,全面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努力培育发展新动力,提供发展新支撑。一是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程,重点发展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等产业。深入实施传统产业提升工程,推动绿色食品、机械制造、煤电化工、再生资源利用等产业向中高端发展。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推进工程,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统筹实施服务业加快发展工程,促进传统性服务业现代化、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加快推进产业深度融合,努力形成以现代制造业为主导、现代农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二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不断推动以科技创新____全面创新,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引进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加快太和县省农科院皖北分院建设。支持企业创建科研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构建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三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以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为核心,以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结构性矛盾为导向,深入推进行政体制、企业机制、财税金融和农业农村等领域事关全局的重点改革,全面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

(二)坚定不移推进协调发展,加快形成整体联动格局。坚持在协调推进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厚植优势中激发发展动力,在补齐短板中增强发展后劲。一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抢抓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大机遇,按照“四位一体”布局,突出阜城带动,着力扩大城市规模,完善主体功能,提升特色品位,建设大美阜城,着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统筹推进五县市组群式发展,围绕产城一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功能配套,推动县城健康有序发展。按照做大总量、突出特色、转型发展、提高效益的要求,立足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着力壮大实力,走出一条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新路子。加强中心镇建设,围绕主要干道,打造一批特色集镇带。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建成一批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中心村。二是提升综合承载能力。以枢纽化、网络化、一体化为方向,加快建设以快速铁路、高速公路、高等级航道、民航机场为骨架,以普通铁路、公路、航道、城市轨道交通和农村公路为基础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巩固提升阜阳交通枢纽城市地位。进一步完善管网、通讯、公厕、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提升综合保障能力。三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提升公民文明素养,打造“好人阜阳”品牌。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和文明社区创建水平。

(三)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发展,全面加快生态建设步伐。大力实施生态立市、绿色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绿色美好家园。一是优化区域发展格局。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推动重点开发区域提高产业和人口集聚度,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产业准入政策。以泉河生态经济示范带项目为引领,统筹推进淮河流域综合治理与振兴发展,打造区域发展新的增长极。二是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坚持城乡环境治理并重,实现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建立分工明确、统一协调的自然资源监测和统计体系。大力实施森林增长工程,创建一批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村庄。重视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自觉。三是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落实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深入推进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加快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四)坚定不移推进开放发展,不断拓展经济增长空间。深入实施开放引领战略,积极对接国家新一轮开放总体布局,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一是积极融入国家和省重大战略。抢抓国家推进“一带一路”、中原经济区、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以及省委、省政府振兴皖北的重大机遇,提升基础设施和市场体系互通对接能力,积极参与区域分工合作,以大开放推动大发展。二是切实加快开发园区建设步伐。坚持创新集聚、绿色集约、产城融合、示范带动,促进开发园区由粗放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突出产业特色,培育一批主业突出、特色鲜明、核心竞争力强的开发园区。深入推进合作共建,提升专业化开发水平,力争两个以上开发园区升级为国家级园区。三是全面提升招商引资工作水平。坚持把对外开放作为第一战略、招商引资作为第一抓手,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引导市外资金重点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领域,主动承接境内外加工贸易转移,争创国家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示范基地。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强通关便利化建设,积极创建国家一类陆路口岸、皖西北保税物流中心,加快形成内外联动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五)坚定不移推进共享发展,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福祉。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更加注重机会公平,以民生工程为抓手,着力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一是大力推进扶贫开发。按照“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要求,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大力实施水、电、路“三项工程”,围绕“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确保20__年实现贫困村自来水“村村通”,完成道路畅通工程建设任务,基本解决贫困地区农村电网“卡脖子”等突出问题。到20__年,64.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扶贫开发重点县全部“摘帽”。二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全面普及20__年基础教育,办好特殊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职教大市、技工大市建设。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促进教育公平。三是切实完善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深入推动大众创业工作,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中小企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健全就业服务体系,落实就业援助制度,保障职工和企业合法权益。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建立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做好医疗、工伤、失业保险省级统筹工作,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四是着力推进健康阜阳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构建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分级就医格局。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形成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结合,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更好保障老有所医、老有所养。

三、今年重点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实施调转促“576”行动计划的关键一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9%,财政收入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和10%,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八项工作:

(一)突出三产联动,大力促进经济较快发展。坚持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经济工作的主体和核心,着力推进三产融合、协同发展。一是加快实施工业突破。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持大小结合、内外结合、土洋结合,多措并举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围绕做大工业总量,一手抓好增量扩大,加强招商引资和对接合作,大力引进一批品牌企业,力争完成工业投资420亿元;一手抓好存量扩张,挖掘企业潜力,实施技术改造项目172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8个,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围绕做优产业体系,继续推进工业企业质量提升行动计划,重点推进太和现代医药、界首新能源和临泉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改造升级农副产品加工、煤电化工和纺织服装产业,着力壮大食品、烟草、酿酒等传统产业。稳妥处置“僵尸企业”,实施企业减负行动,支持企业加快发展。围绕做强园区平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管理制度,提升集约化经营水平,加快开发园区转型升级步伐。二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提升品质。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扩大高效经济作物面积,引导阜城三区率先加快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城郊农业、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扶持壮大龙头企业,促进农副产品就地加工转化,推动“百亿粮仓”向“千亿厨房”转变。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专业合作社拓宽服务领域。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广农业物联网、农业光伏等新技术应用,促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发展,增强农业综合生产经营能力。三是加快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围绕建设国家区域流通节点城市,加快阜阳农产品物流中心、国际服装城和临泉义乌小商品市场等重点项目建设,新上一批大市场、大商场、大物流项目。大力发展工业设计、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健康养老、体育健身、职业培训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颍泉公铁水物流园、太和发艺产业园、阜南柳木文化产业园建设。实施外贸企业孵化工程,加强出口示范基地建设,不断提高经济外向度。

(二)突出项目带动,持续扩大有效投入规模。切实把项目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的关键作用。一是认真抓好项目编制。围绕政策导向,立足资源禀赋,瞄准投资需求,重点在产业升级、基础设施、生态环保、民生改善等领域,谋划一批打基础、管当前、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全面提升项目编制科学化水平,为项目争取奠定良好基础。二是大力推进项目转化。注重加强与国家产业政策的有效对接,积极开展项目申报,加大争取力度,着力提高成功率,力争更多项目进入国家和省计划的盘子。注重把项目推向招商引资主战场,大力开展专业招商、驻点招商、精准招商和以商引商,确保全年引进市外资金增长20%以上。注重把项目推上社会资本的舞台,认真研究财税金融政策,加强政银企合作,促使金融机构扩大信贷规模。着眼激活民间资本,推出一批更有吸引力的项目,加强与社会资本合作对接,大力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三是强力推动项目落地。对今年重点实施的689个项目,实行市县领导联系制度,强化“四督四保”推进机制,着力解决征地拆迁、资金调度、环境保障等问题,争取早开工、早竣工、早见效。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全力支持商阜杭、郑合高铁建设,大力推进高铁站新区建设。开工建设阜阳南北大通道,实施阜阳至利辛、颍上至凤台、阜南至淮滨国省道改建改善工程。抓紧做好阜阳—霍邱—合肥、阜阳—淮滨和沿淮高速等3条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建成颍上复线船闸、临泉杨桥船闸,实施汾泉河航道整治工程,积极做好淮河南照阜阳港项目前期工作,大力推进引江济淮工程建设。

(三)突出统筹协调,全面加速城乡建设进程。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加快构建以阜城为核心、以五县城为联体的城市群。一是做大城市规模。今年阜城安排建设项目551个,总投资420亿元,确保完成年度投资260亿元以上。重点推进城南新区建设,在全面加快18平方公里一期工程建设、完善配套设施的同时,科学编制规划,加快推进二期建设。适度扩张颍州、颍泉、颍东建设规模,拉大城市框架。支持五县市加强规划建设管理,深入推进“六项行动”,不断强化产业支撑,有效增强城市承载能力。全面落实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及常住居民市民化。二是完善城市功能。进一步加强阜城道路、电力、供水、供气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快“三馆一院”建设进度,推进社区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建设。大力推进公交场站及客运枢纽建设,年内新添置100辆空调公交车,争创国家公交示范城。加快智慧城市、信息惠民城市和海绵城市建设。按照中等城市标准,加强县城市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引进建设一批城市综合体、商贸市场和医院学校。三是提升城市形象。加强阜城水系治理,重点整治中清河、西清河等18条城市内河水系。持续开展园林绿化提升行动,有效实施一批重点园林绿化工程,新增绿地面积410万平方米。按照“拆破旧、增绿量、强功能、惠民生”的要求,大力推进全面排查、综合整治、立体提升、精细管理,不断把“三项整治”向纵深推进。加大城市管理改革创新力度,提高环卫保洁覆盖面和标准,加快园林绿化、市政设施管理市场化改革进程。加强城市交通秩序整治,优化功能布局,分流纾解主城区交通压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以点为主”向“由点到面”的战略转换,全面推进美丽乡镇、中心村建设和自然村环境整治,重点抓好乡镇驻地中心村建设,扎实开展界首市整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省级试点工作,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四是强化要素保障。充分发挥规划引领约束作用,抓紧完善相关专项规划,合理安排建设次序,严格规划管控,促进城市建设科学有序推进。继续把征迁安置工作作为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重点抓好86个安置房和棚户区改造项目。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政策,积极争取省预留计划指标,保障城市建设用地需求。加大土地收储出让力度,运用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等模式,积极发行城市建设债券,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确保城市建设需要。

(四)突出改革攻坚,切实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坚持把改革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举措,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面激发发展活力。一是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真贯彻宏观调控政策,开展“三去一降一补”行动,重点抓好产业结构调整、产品质量提升、降低企业成本、增加企业效益和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等工作。注重长远谋划,分析市场预期,科学有效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二是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行政体制改革步伐,协同推进“放管服”,建设标准统一、资源共享的清单运行平台。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加快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切实提升招投标工作水准。巩固扩大商事制度改革成果,开展注册登记电子化试点。三是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深化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快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全覆盖。稳步推进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宅基地应保尽保制度和有偿退出机制。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把沉睡的资产变成流动的资本。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提标扩面,探索建立农业风险分担机制。加强农田水利改革工作,创新小型水利工程建管体制。四是加快推进财税金融改革。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完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加强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落实税制改革任务。推动农商行建立健全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积极引进一批股份制商业银行。加快发展消费金融、商业保险、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社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着力提升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和支持农村发展的能力。大力推动企业上市挂牌。同时,按照一企一策、分类推进的原则,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确保国有资产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五)突出创业创新,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坚持把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作为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有效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一是切实加快“调转促”步伐。坚持把调转促“576”行动计划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抓手,健全完善调转促项目库,明确年度工作重点、具体工程项目和实施责任主体,做到有专人抓、有施工图、有时间表,全面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认真抓好太和现代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积极争取全省第二批产业集聚基地。二是切实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强引导扶持,鼓励企业创新管理方式、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开发水平,力争高新技术企业、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分别突破100家。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联合攻关,加快技术成果转化。三是切实推进“双创”工作。大力实施“3611”创业行动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认真落实创业就业扶持政策,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创业,催生一批创业创新市场主体。支持专业技术人才创业,努力引进一批创业创新团队,发展壮大一批“创客新星”和“创业之星”。大力实施人才高地建设工程,积极引进各类优秀人才,注重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专业人才,加快“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化。

(六)突出精准扶贫,有效加快脱贫攻坚步伐。进一步加大力度,综合施策,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一是大力推进“三项工程”。抢抓省委、省政府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得机遇,切实把水、电、路“三项工程”作为脱贫攻坚的突破口,明确年度计划,分解细化任务,落实配套资金,强化推进措施,加强质量监管,着力做好补齐短板大文章,努力提高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水平。二是有效实施专项扶贫。建立完善贫困户信息动态管理系统,精准掌握扶贫对象及贫困情况,确保一户不漏、一户不错。坚持整村推进、分类指导、因户施策,逐村逐户制定脱贫计划,分别采取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医疗救助扶贫和社保兜底扶贫等办法,力争年内贫困人口减少20万左右。三是层层落实脱贫责任。切实把脱贫攻坚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强化责任落实,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考核体系。深入开展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定点帮扶工作,推进驻村扶贫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加大市、县财政扶贫投入,推进扶贫开发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扶贫工作。

(七)突出环境治理,着力加强生态阜阳建设。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生态阜阳。一是大力开展造林行动。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园林城市,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层层落实任务,重点抓好城市、村庄、田间地头和国省干道、县乡公路沿线造林绿化工作,确保全年新增成片造林6.8万亩、农田林网50万亩。认真筹办好省第七届花博会。二是大力开展治水行动。科学编制水资源利用规划,按照多用地表水、涵养地下水、治理污染水、节约使用水、保障三生水“五水同治”的要求,着力解决水多、水少、水脏的问题。加强水污染防治,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淮河、济河、黑茨河等河流污染综合治理,促进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大力推进治淮工程建设,加快南照淮河取水工程建设进度,实施行蓄洪区调整、洼地治理等项目,改造提升一批小型水利工程。三是大力开展治污行动。深入实施“颍淮蓝天工程”,继续抓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减少城市扬尘污染,基本淘汰黄标车,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启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着力解决土壤污染威胁农产品安全和人居环境健康问题。四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扎实推进种植养殖循环发展、有色金属综合利用、煤化工节能技术应用等“十大重点工程”,推动循环经济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迈进。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强化重点领域和重点用能单位管理。突出抓好泉河生态经济示范带建设,高起点、高标准编制总体规划,谋划实施一批农业综合开发、生态环境保护、高效产业发展等项目,努力建设成为全市生态人居示范区、绿色发展先行区。

(八)突出民生优先,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一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明确33项民生工程内容,落实配套资金,加快实施进度,切实提升工程质量和效益。坚持把稳定就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重点做好农村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工作。进一步深化“接您回家”活动,制定落实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引导农民工就地就业。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规范基本医疗、失业和生育保险市级统筹。新增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44626套,基本建成21033套。积极推行“房票”安置模式,提高货币化补偿安置比例。二是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开工建设阜阳一中、七中等新校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设。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建设。发展中医药事业。加快推进“医养结合”,着力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实施好全面两孩政策,提升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办好省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加快祥源文化旅游区和八里河、颍州西湖等景区建设,强化市场开拓和产品开发,着力把阜阳建设成为区域旅游目的地。三是全面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坚持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完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和多元化解机制。强化依法治访,切实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深入开展“铸安”行动,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落实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强化食品、药品质量全过程监管,积极创建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城市。加强应急平台和专业队伍建设,提高应急保障能力。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持续加大毒品整治力度,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强化统计工作基层基础。加强国防动员、后备力量建设和人民防空工作,落实优抚安置政策,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积极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高度重视国家安全、保密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和关工委、老龄委工作。做好档案、地震、气象、地名、地方志和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港澳台等工作。发展红十字、残疾人和福利慈善事业。

各位代表!推动新常态下新发展、创造“十三五”新辉煌,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勇担历史使命,顺应群众期待,以忠诚、干净、担当为座右铭,以“三严三实”为行为准则,全面提升政府工作水平。一要保持坚强政治定力。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坚定不移向中央看齐,始终与以同志为的___保持高度一致,切实增强政治定力,做到政治上坚定自信、思想上同心同向、行动上高度自觉。各级政府要切实增强党性观念,自觉在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认真落实党委决策部署,更好地推动政府工作。二要提升科学发展能力。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学习政策、研究政策、用好政策。积极探索新常态下的新思路、新措施、新方法,善于把上级精神、外地经验同本地实际结合起来,善于抓大事、出实招、解难题,不断提高引领发展的能力,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三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严格按照法定权力和程序履行职能。着力规范政府系统决策行为,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各级政府要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深入推进政务公开,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四要全心全意做好服务。从严从实抓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整改问题落实,确保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健全政府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工作机制,努力接足地气,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大力发展电子政务,推进网络问政和网上办事,进一步畅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大力整治“庸、懒、散、拖”,坚决纠正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不断提高行政效能。五要着力打造廉洁政府。全体政府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模范遵守廉洁自律准则,自觉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恪守道德高线和纪律底线。严格履行“一岗双责”,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加大反腐__力度,不断压缩腐败现象生存空间。驰而不息改进作风,严防“四风”反弹,厉行勤俭节约,着力打造为民务实清廉政府。

各位代表!辉煌成就鼓舞人心,宏伟蓝图催人奋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的___周围,在中共阜阳市委的正确领导下,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阜阳政府

篇十二 孝感市政府工作报告12600字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__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__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围绕大力推进“五个跨越”、加快建设“五个城市”〔1〕,坚持“竞进提质、升级增效”不动摇,积极适应新常态,保持定力谋发展,全市经济持续平稳运行,民生改善呈现新亮点,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在全省处于4—6位,增幅高于全省和武汉城市圈平均水平,较好完成了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坚持稳增长与谋长远结合,实体经济有新发展。工业经济持续扩规。深入推进“三大工程”〔2〕,改进服务企业方式。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2家、达到1148家;新增销售收入过10亿元企业5家、达到28家;新增过百亿元产业聚集区1个、达到6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3家、达到125家。新增省径以上研发平台10个、达到56个;新增院士工作站19家、达到32家。新增中国驰名商标2件、湖北名牌产品41件。新增建筑业产值79.2亿元、达到390亿元。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坚持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农业特色板块基地达到550万亩。农村土地流转率达到27.3%。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5788家,数量全省第一。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1200亿元,增长12%。完成农田水利建设投资20亿元,新解决25.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植树造林17.1万亩。新建通村公路1019公里。主要农作物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72.5%。开通了农业气象“直通车”服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3.86万人。完成第四轮“三万”活动。服务业发展势头向好。鼓励“小盔限”,新增“限上”企业〔3〕145家、达到1025家。升级旅游休闲消费,接待游客16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00亿元,分别增长14.3%和19.1%。扩大信息消费,4g信号覆盖率达到90%。电力、烟草、邮政、通信、石油、盐业等行业实现新发展。争取重大政策性项目成效显著。成功获批国家新型城镇化、信息惠民、养老服务、低碳工业园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等一批国家试点项目。滚动实施100个重大工程项目,完成年度投资225亿元;31个省径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7亿元。武西铁路孝感段、安陆火电厂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坚持抓改革与促开放结合,市直“三区”、县域经济显现新活力。全面启动深化改革工作。全市共承担国家级改革试点项目22项、省径32项。对涉及市政府层面的重点改革项目,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完成食品药品、卫生计生、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电等机构改革。组建孝感日报传媒集团、广电传媒集团。“两型”社会专项改革试验取得新进展,大别山试验区生态保护得到加强。运用改革办法破解发展难题。引进汉口银行、民生银行,组建孝感农村商业银行,全市金融机构新增贷款117.3亿元。注重多层次融资,富邦科技成功上市,18家企业在“新三板”〔4〕、“四板”〔5〕挂牌。市城投公司、市高创投公司分别发行16亿元企业债券,争取棚户区改造政策性融资38亿元。整合9000万元财政资金,撬动11亿元贷款扶持实体经济发展。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市场主体突破28万户。开展节约集约用地专项整治,盘活存量土地10098亩。规划建设252个“三类”新社区〔6〕,开工174个,节约土地3450亩。实施“槐荫人才计划”,列支5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奖励。加强“三支队伍”〔7〕建设,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大力推进回归创业工程,新创办投资500万元以上回归企业690家。深度推进对外开放。开展务实招商,引进省外资金735亿元,增长15.3%。突出产业链招商,孝南纸制品、汉川食品、应城化工、云梦皮草、安陆粮机、大悟风能、孝昌机械电子等产业新引进配套项目140个。黄麦岭磷化公司与省联发投实现战略合作。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9家。新增出口实绩企业57家、达到230家。孝昌鸿翔鸭业成为全省第一家肉禽自主出口企业。市直“三区”跨越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市高新区20个产业项目竣工投产、62个开工建设、26个签约筹建。新引进落户世界500强和上市公司11家,日本小糸、中央发条、友成控股等一批日资企业扎堆发展。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实现产值145亿元,增长11%。市临空经济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7亿元,“四纵六横”骨干路网加快形成,推动白水湖大桥武汉段正式开工,普洛斯、申通等物流项目动工建设。市双峰山旅游度假区核心景区详规提档升级,续建和新开工项目5个。推动县域经济竞相发展。孝南50%的乡镇财政收入过5000万元,区级财政总收入突破20亿元;汉川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1家,总数占到全市的三分之一;应城实施技改扩能项目143个,传统盐化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云梦外贸出口逆势上扬,增幅全省第一;安陆“一区五园”〔8〕活力显现,园区工业增加值占该市的76.6%;大悟引进新能源项目7个,“华中风电之都”雏形初现;孝昌苗木花卉、生态旅游等产业快速发展,机械电子产业产值占该县的40%。

——坚持城市建设与环境治理结合,城乡面貌呈现新变化。以全域理念完善城乡规划。《孝感市城市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准,6个县市城市总体规划完成修编。规划管理得到加强,市区一体控违格局初步形成。全市城镇化率提高到52%。以建设和改造并举提升中心城区品位。孝感城区实施城建项目110个,完成投资50亿元。主城区实施7条骨干道路改造工程,完成44条背街小巷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东城新区25个重点建设项目顺利推进;南城新区骨干路网建设进展顺利。以延伸两个“六张网”〔9〕为抓手完善城镇功能。6个县市城区实施城建项目145个,完成投资29.7亿元。城镇公共服务网络向农村延伸,覆盖面大幅提高。“四城同创”〔10〕、文明卫生村镇创建、新农村“一线一点”〔11〕建设扎实推进,9个镇入选新一轮全国重点镇,孝感市连续五届荣获省径文明城市称号。以市场取向推进城市管理创新。孝感城区实施环卫作业市场化、路段管理标准化、市政维护专业化“三项改革”,引入城市综合管理第三方考评机制,城市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以前瞻思维改善生态环境。完善重点湖泊、主要流域保护性开发长效机制,落实国控重点污染源企业在线监控制度,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年度计划。投资9.3亿元实施减排项目113个,节能减排完成省定任务。在孝感、应城、云梦、大悟城区新建水厂4座。孝感和6个县市城区的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孝感城区新增绿地150万平方米,槐荫公园三期基本建成,6.5公里绿色生态走廊初步形成。

——坚持保基本与促公平结合,民生改善取得新成效。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教育公平进一步体现,5个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认定、2个通过省径评估,市直“三区”教育教学条件明显改善;新改扩建农村标准化学校52所,招录1038名大学生到农村任教,全年资助贫困学生6.2万人。卫计工作有机融合,实施卫生基础设施项目27个,启动300名新型乡村医生培养计划;强化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落实“单独二孩”政策。文化体育惠民工程取得新进展,开工建设市文化中心,改造完成市体育中心,建成30个村级文化广场。孝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成功举办第11届中华孝文化旅游节,承办重阳与亚洲孝道文化国际论坛。应城、安陆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市。驻孝部队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国家安全、人民防空工作有新进展,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统计调查、对台、地方志、档案、保密、机关事务管理等工作取得新成绩。民生保障不断完善。明确政府部门主体责任,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确定的100件为民实事和市政府承诺的十件实事。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有效落实,“双助”行动〔12〕力度加大,新增城镇就业6.3万人,救助困难群众34万人次。“五项社保”〔13〕实现增覆扩面,新增参保人数9.3万人。城镇职工和居民住院报销比例分别提高3个和1.5个百分点。“五项社会救助”〔14〕标准大幅提高,发放救助资金增加1.5亿元。新改扩建农村福利院21所,市、县两级社会福利中心实现全覆盖。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房4.4万套,建成1.96万套,改造农村危房4126户。住房公积金管理体制理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社会治理不断创新。注重运用新方式、新手段,有效应对综治、信访、维稳、安全生产新形势。深化平安孝感建设,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在全省率先推行“一村(社区)一警”,在市、县城区建成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在城乡实现网格化管理全覆盖。食品药品、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信访、社区矫正工作位居全省前列,社会保持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

——坚持改进作风与强化监督结合,政府自身建设得到新加强。作风转变成效明显。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市政府党组广泛征求意见,明确了5个方面、35项整改任务。坚持不回避矛盾,积极回应群众关切,21项年度整改任务已经完成,14项需要长期整改的任务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落实“三短一简”〔15〕要求,倡导“一线工作法”,采取部门联动、现场办公的方式,推动工作在一线落实。依法行政能力提升。市政府建立完善六大决策委员会〔16〕,对国土、规划、财政资金、国有资产、投融资等重大敏感事项,实行集体议事决策。主动接受人大及其会和政协的监督,市政府班子成员领办2—4件建议、提案,共承办市人大代表建议96件、市政协委员提案244件。全面清理市政府现行规范性文件,公布市级行政权力清单〔17〕,行政许可事项由310项减少到90项。深化行政复议相对集中改革,办理行政复议案件158件。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较好落实。坚持“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切实履职履责,加强督导检查,强化执纪监督,市政府班子每季度开展一次警示教育活动,全市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取得实效。加大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推动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对工程建设领域、财政性资金和民生项目实行全过程监管。完善民生工程项目公开征集、公示、听证、评议等办法,探索同类项目整体打包招标建设,推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从源头上预__败。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困难中奋力前行,在竞争中创新突破,实现了好于预期的经济社会发展。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孝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孝感改革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政府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在宏观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支撑发展的大项目、大产业还不够多,经济转型升级、保基本运转、保民生支出的压力较大;在资源环境约束偏紧的情况下,面临着保持合理的发展速度与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双重压力;在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求下,民生改善的力度、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离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不小的差距;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形势下,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遵循市场法则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改进作风、推进清廉政府建设任重道远。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通过改革创新,采取综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__年工作安排

20__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__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围绕加快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打造“湖北的苏州”和建设“魅力孝感”战略目标,坚持竞进提质、升级增效,主动适应新常态,有效引领新常态,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和法治孝感建设,持续推进民生改善,深入推进作风转变,奋力完成“__”目标任务,谱写大力推进“五个跨越”、加快建设“五个城市”和孝感第三次创业新篇章。

(一)把做大做实有质量的经济总量作为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继续做大做强工业,发展有效益的农业,提升第三产业比重,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发展。

处理好扩规模与调结构的关系,提升工业经济质效。研究深化推进“三大工程”的新途径、新办法,抓龙头、补链条、壮产业、创品牌、强管理、拓市场。加快推进100家骨干企业技改扩能、兼并重组,新增销售收入过10亿元企业3家。选择1000家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开展“把脉问诊”,推动优化升级,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0家。做实小微企业孵化平台,鼓励支持个体转企业,新增小微企业1000家。出台促进24个优势特色产业聚集区发展的政策措施,设立院士工作站,鼓励引导产业链项目聚集发展,新增过百亿产业聚集区2个。立足调优结构,加快推进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以国家信息惠民城市试点为契机,推进“两化”融合〔18〕,让信息技术服务市场主体、方便人民群众。创新政府服务企业方式,“一对一”、“实打实”解决企业发展难题。

以“三农三化”为目标,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建基地、抓加工、创品牌、增效益,推动农业产业化提档升级。重点完善3个省径、4个县级农产品加工园区功能,叫响地方特产品牌,提高农产品效益,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12%以上。着力发展以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为主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农村土地流转率提高到30%以上。以提升农民职业化水平为目标,培训新型职业农民3300人次。实施“美丽孝感、清洁乡村”工程,推动“一线一点”新农村建设和新一轮“三万”活动取得新成效。加强农田水利、农业装备、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建设,打通农技、气象服务“最后一公里”,粮食总产稳定在45亿斤左右。实施精准扶贫,减少贫困人口3.5万人。

踞持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和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态,提升第三产业比重。制定出台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具体措施,重点培育一批骨干商贸企业,引进一批大型商贸企业,扶持本土商贸企业做大做强。新增“限上”企业80家。加快物流园区建设,完善物流通道网络,推进生产、仓储、交易物流中转无缝对接。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快递服务、文化创意、健康养老等新兴服务业,引导和扩大个性化、多样化消费。完善农村消费平台,健全供销社网络体系,支持电子商务向农村延伸,方便农民群众就近消费。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加大支持地方实体经济发展力度,新增贷款126亿元以上。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卡设,力争14家企业在“新三板”、“四板”挂牌。提升孝感旅游品牌,重点发展一日游和二日游,旅游综合收入增长15.9%。做强皮草、化工、机电三大主导出口产业,抓好出口行业、出口产品的多样化,帮助更多的企业实现自营出口,新增出口实绩企业30家。

做到争取、引进、建设同步推进,把项目作为做实经济总量的重要支撑。加大项目的谋划力度,结合编制“十三五”规划,研究国家重大产业政策,加强对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汉孝大临空等战略规划的研究,加强与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武西铁路、天河机场三期等重点工程的对接,力争更多的项目纳入国家、省相关战略规划。研究新常态下招商引进的新办法,继续坚持“三抓三不放”〔19〕,围绕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链条延伸、产业集群发展,开展有针对性、专业性、实效性的定向招商。对已经引进落户、产能发挥不够充分的项目,逐一研究,帮助盘活存量或开展二次招商。力争新引进投资过亿元项目65个,其中过10亿元的10个。细化100个重大项目的年度建设清单,按时间节点强力推进。打击“四霸六强”〔20〕,优化项目建设环境。

(二)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统筹区域发展的重要抓手。最大限度用足用活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政策,坚持全域孝感理念,一张蓝图绘到底,从严执行和管控规划,统筹区域发展。城镇化率提高到52.6%。

配套提升孝感城区整体功能,加快推进“六大组团”〔21〕建设。继续加强主城区背街小巷综合治理,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改善城市出入口环境;开展孝感城区地下管网普查。加快推进东城新区重点项目建设,改造提升董永路,完成乾坤大道延伸、澴川路扩建工程;加快配套城市功能,吸引人口聚集。着力抓好临空区水、电、路、气、污水处理、城市防洪排涝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孝文化和生态两大元素,加大项目招商和建设力度,推动生态文化旅游区取得实质性进展。实施天仙南路、北京南路拉通工程,打通南城新区与主城区路网对接;加快推进老澴河综合治理工程。支持云梦实施城区东进战略,加快云孝交通对接。推进孝汉交通一体化,力争孝汉大道三期全线贯通、汉孝城际铁路建成通车。推进316国道改扩建,开工建设107国道外迁工程,启动孝感至汉川、孝感至应城一级公路建设。推进“四城同创”,深化城市综合管理考评机制。实施城市畅通工程,组织“城管综合会战”,重点解决孝感城区交通拥堵、占道经营、噪音污染、广告乱设、站前广场混乱等市民反映强烈的问题。

踞持城市新区、产业新城“双轮驱动”,统筹推进县市城区、小城镇和中心村建设。支持汉川城北、应城城南、安陆河西、大悟高铁、孝昌澴西等城市新区建设,通过产业带动就业、聚集人口。以“四化同步”〔22〕试点镇为示范,以30个市级重点镇为依托,打造一批具有浓郁本土特色的工业强镇、农业大镇、商贸重镇、文化名镇、旅游旺镇。以建设新社区为载体,通过镇村联动、有序集并、整体搬迁等措施,建设新农村。加强特色古镇、传统村落保护。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行居住登记制度,加快人口市民化进程。

以壮大产业为核心,强力推进市直“三区”跨越式发展。支持市高新区围绕五大产业聚集区进行招商,做强军民融合示范基地,实现产业聚集发展;加快建设8个新社区,落实失地农民保障机制;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创新服务、孵化、融资平台,引领“一区四园”发展。新签约、开工、竣工项目各20个,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家。支持市临空经济区抢抓汉孝大临空建设机遇,加快与武汉对接步伐;加大招商和落地项目建设力度,力争普洛斯项目建成运营;完成基础设施投入20亿元以上,力争3个新社区全面竣工。支持市双峰山旅游度假区推动核心景区标准化建设,加强生态保护,提升景区品位,加快打造成为华中地区旅游品牌、武汉城市圈重点旅游目的地。

发挥各地特色优势,协调推进县域经济争先进位。加大重大项目、产业发展、公共资源配置、政策资金的统筹协调力度,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扩大经济发达镇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推动镇级市试点,做大做强乡镇经济。支持孝南发展纸制品、家具森工等特色产业,培育7大百亿产业集群〔23〕。支持汉川做大工业规模,进入全省一类县市区先进行列。支持应城盐化产业转型发展,推动厨卫家居、食品医药产业实现集群发展。支持云梦拓展“一区三园”〔24〕,唱响“楚国别都、黄香故里、古泽云梦”旅游名片。支持安陆建设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区,提升“李白故里、银杏之乡”知名度。支持大悟发展绿色能源、科教文化等特色产业,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区。支持孝昌机械电子产业进入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全省山区经济强县。

(三)把改革创新作为适应经济新常态的根本动力。通过深化改革,增强发展的新动力;通过创新驱动,拉动发展的新引擎;通过大众创业,激发市场的新活力。

按照市委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有力有序推进改革。在政府职能转变方面,坚持把改革贯穿政府工作始终,以政府自身革命为引领,带动主要领域改革。完成政府机构改革的后续工作;做好国务院、省政府新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和承接工作;深化“三集中三到位”〔25〕改革,动态调整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完善市级行政权力清单、负面清单和责任清单;深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强综合执法、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完成公车制度改革。在经济领域,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出台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创新开发园区体制机制的意见;推进国企国资改革,深化物价、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启动不动产登记工作,加强产权市场卡设,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在社会领域,全面推进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试验区建设;开展分级诊疗、医养结合试点,抓好8家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强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

发挥科教、军工优势,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强科技与经济对接、创新成果与产业对接,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新业态、新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转化重大科技成果30项。发挥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依托武汉及本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组建市级企业技术创新联盟。新建省径企业研发平台3-5家,争取国家和省科研项目50项。搭建军民融合信息交流平台,推动军工企业利用设备、技术、人才优势,寻求战略合作者,鼓励军工企业开展合资合作、扩大民品生产,支持本地企业配套生产军品。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

围绕释放创造潜能,鼓励大众创业、全民创业。简化行政审批,打破市场壁垒,激发市场活力。完善创业服务平台,建立政策激励机制,组织实施“六大创业工程”〔26〕,支持有专利、有技术、有创业意愿的人创业。继续实施“槐荫人才计划”,大力集聚创新人才。深入实施回归创业工程,新创办投资500万元以上回归企业600家。

(四)把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推动社会事业进步的目标。努力缩小城乡之间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的差距,全力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织牢社会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三张网”,确保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以彰显孝文化特色为着力点,推动文化事业迈出新步伐。用好孝文化研究成果,开展孝廉、孝德、孝亲、孝诚系列活动。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办好中华孝文化旅游节。新建一批村级(社区)文化广场,加强农家书屋管理利用,实施全民健身工程,引导人民群众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做大孝感日报传媒集团、广电传媒集团等文化龙头企业。

以促进教育公平为方向,协调发展各类教育。新建、续建教育项目11个,对322所学校进行“全面改薄”〔27〕。实施“城乡校际联盟行动计划”,推进校际教育教学一体化改革,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利用。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发展特殊教育。优化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启动湖北工程技师学院建设,加快职教资源整合,创新职教人才培养模式。支持湖北工程学院、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发展。加强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监管。

以夯实基层基础为重点,为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卫生计生服务。推动城市卫生优质资源向农村倾斜,推进市县、县乡医院医疗联合体建设,缓解“看病难”。创新支付方式,加强价格监管,规范医疗机构服务行为,缓解“看病贵”。实施孝感中医院、孝昌第一人民医院、云梦城东医院、应城和安陆妇幼保健院等改扩建项目,改造提升8个乡镇卫生院。关心关爱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2个点。

以最严格的全过程监管为手段,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建设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支持云梦创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合格率达到96%以上。加强食品药品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环节追溯体系。对城镇餐饮行业实行信息公示制度,对农村集体聚餐实行备案管理。对城镇药品零售企业实行电子监控全覆盖,对乡村医疗机构药品强化规范管理。治理“餐桌污染”,依法严厉打击“黑工厂、黑作坊、黑窝点”,确保人民群众吃得放心、用得安心。

以完善体制机制为方向,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加强社会组织、专业机构建设,增强社会调适功能。推进公共服务、市场服务、志愿服务进社区,深化网格化管理,增强三个“1+_”服务体系〔28〕活力。加强村级资产、资金、资源管理和监督,推进村务公开规范化、常态化。深化城乡警务改革,构建适应动态治安特点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法治孝感、平安孝感。深入开展综治信访维稳“六大行动”〔29〕、健全完善“十大机制”〔30〕,全面推进“阳光信访”和依法逐级走访,支持群众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加强源头控制,开展隐患排查,实施专项整治,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居强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建设,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全省双拥模范城“八连冠”。加强人防建设,发挥好人防设施的城市功能和经济社会效益。发展慈善事业,落实民族宗教政策,做好外事侨务、统计调查、对台、老龄、残联、地方志、档案、保密等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科协等群团组织依照各自章程开展活动,支持中央、省驻孝单位建设和发展。

(五)把民生改善作为政府工作的落脚点。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兜住底线,更加注重困难群体、特殊人群的就业救助,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努力让人民群众过上有质量的生活。

踞持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最大限度地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深入推进“双助”行动,实施大学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突出做好重点人群的就业工作。引导转变就业观念,发展与就业政策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培训,推进就业机会平等,让更多的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就业技能、获得应有的岗位。

踞持保障和救助“两手抓”,构建更加牢靠便捷的社保“安全网”。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养老、医疗保险体系建设,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机制。拓展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应用功能,方便人民群众就医。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灾害救助应急体系,加快城市社会福利中心建设,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扩大城市居家养老服务覆盖范围。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和管理力度,新开工保障性住房5.9万套,建成1.9万套。规范小区物业管理,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

踞持保护、建设、治理“三位一体”,建设生态孝感。策划建设一批生态、环保项目,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支持大别山试验区突出发展生态产业。推进“绿满澴川”行动,支持孝昌、安陆创建省径林业生态示范县,支持孝南朱湖、汉川汈汊湖、安陆府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加强老灌湖、云梦曲阳湖等湿地保护。推进城市公园、街头绿地建设,确保国家园林城市创建验收达标。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力度,深化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工作。加强重点湖泊生态治理修复,严格落实人大决议,保护好王母湖、野猪湖。实施槐荫河、府澴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推广清洁燃料,严控交通和施工扬尘,实施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确保空气质量不断改善。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五年行动,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健全完善一企一档、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制度,确保达标排放。两年内全部关闭双峰山沿线采石场。

各位代表,市政府今年将继续办好“十件实事”。①实施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制度;新增城镇就业4.5万人以上,“双助”帮扶20__名困难人员就业创业。②建立健全贫困学生资助体系,资助各类贫困学生6万人以上,资助资金1.2亿元以上。③医疗救助贫困群众2.6万人以上;为孝感城区60岁以上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帮助解决残疾人生活困难。④为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建立数据库和健康档案,免费提供健康服务。⑤推进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全覆盖,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⑥实现农村客运“村村通”;孝感城区新增公交线路2条。⑦改造孝感城区20条背街小巷,新建改造60条街巷路灯,优化改造5处路口。⑧实施槐荫河截污工程,改善槐荫河水质。⑨推进文昌中学、丹阳中学、实验小学、玉泉小学与市直“三区”4所学校开展合作办学试点,实现教育教学一体化管理。⑩免费定向委培100名新型乡村医生。

三、以法治政府建设为核心,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认真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坚持依法行政、执政为民,切实做到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

踞持做到依法依规、全面履行职能。编制实施《孝感市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规划》,在政府部门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用法治引领和规范政府行为。加大向社会力量购买政府服务力度,用法治化、市场化、社会化的手段履行好政府职能。开展法治单位创建活动,建立健全基层法律服务体系,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圆满通过“六五”普法验收。建立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提升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落实公务员履职问责规定 ,重点对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行为进行追究。

踞持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把执法管理力量向基层一线倾斜,重点加大对食品药品、工商质检、公共卫生、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执法力度。完善执法程序,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从严惩处执法违法行为。提倡言行文明,热情服务,实现行政执法的公正化、人性化。畅通举报投诉渠道,让人民群众的诉求得到及时有效回应。

踞持做到主动接受监督、阳光运行权力。强化权力监督制约,做到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加强对行政审批、项目招投标、土地出让、政府采购、国有资产权交易等重点领域的监管。健全完善政府重大决策和重要事项事前向人大报告、与政协协商机制,采取现场督办、当面回复等方式,提高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实效。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意见建议,高度重视司法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开展有立法权城市的申报工作。加快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让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完善对同类项目整体打包招标建设机制,全方位加强重大工程监督。

踞持做到务实高效、清正廉洁。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省委六条意见和市委七十五条要求,严格执行“四风”整治〔31〕的各项制度,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推动政府系统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坚持“三情”结合破解发展难题,实实在在谋事创业。强化责任担当,每名市政府班子成员、每个政府部门确定3—5个重点难点工作,定期督查推进落实情况。改进抓落实的方式方法,做到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检查督办在一线、落实到位在一线。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市政府领导、政府部门负责人主体责任,严以修身、严以律已,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管好班子、带好队伍,形成实实在在做人、干干净净做事的清廉政风。进一步加大惩治和预__败工作力度,支持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各位代表,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勇担重任,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努力完成“__”目标任务,大力推进“五个跨越”、加快建设“五个城市”,谱写孝感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孝感市政府

篇十三 区政府廉政建设工作状况调研报告1450字

一、年区政府廉政建设情况

年,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省、市纪委全会要求,围绕重点工作,服务发展大局,廉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一)服务中心工作,确保政令畅通

2、依法行政执行有力。制定出台《区城市文明建设及长效管理工作问责暂行办法》,对全区近两年的征地拆迁、已完成征地审批手续的征地补偿安置项目进行检查,对发现问题要求限期整改。

(二)狠抓纠风治乱,维护群众利益

2、举办政风行风热线直播节目。3月25日,在八卦洲二桥东服务区广场举办了关注民生、走进政风行风热线户外直播活动。区政府有关领导及12个部门负责人,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现场接受群众的咨询、投诉并进行解答。据统计,90分钟的直播中,现场群众咨询、建议和投诉17条,整场直播节目共接受群众咨询、建议和投诉150余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三)严格教育监督,坚持惩防并举

2、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不断深化。全面更新电子廉政档案,将全区所有区管领导干部个人基本资料、经济责任审计、违纪查处等情况全部记录在案,并纳入市纪检监察系统综合办公平台的电子廉政档案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强化选人用人监管,对区事业单位人员招聘、街道和部门科级干部竞争上岗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对全区新提拔的35名区管副职干部进行任前廉政提醒。深入开展公务用车、严禁违规收送礼金礼券等专项治理工作,成立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区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所有车辆购置、更新申请全部予以冻结。

3、惩处腐败的高压态势进一步强化。坚持发挥信访举报案源主渠道作用,从群众信访举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积极查办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违法违纪案件,保持惩治腐败的强劲势头。

(四)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源头治理

1、全面推进旧房拆除招投标机制改革。制定下发了《区旧房拆除工程发包实施办法》,建立了由9家队伍组成的区旧房拆除施工企业管理库,所有旧房拆除工程必须通过e路阳光网上平台进行发包。完善管理流程,制定了《区旧房拆除工程施工单位考核细则》、《区旧房拆除工程施工单位管理协议》等管理考核规定以及规范的服务协议、廉政合同,建立了集入库管理、公开发包、随机摇号为一体的旧房拆除招投标体系,推进旧房拆除招投标监管水平的全面提升,该项工作创新已在全市推广,并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肯定。

2、深化政府投资小型建设工程发包方式改革。完成市小型建设工程施工企业管理库和小型建设工程电子发包系统的对接,形成以管理库为基础、以电子发包系统为载体的小型建设工程发承包运行机制。自年5月1日后,全区所有政府小型建设工程已经全部通过e路阳光网电子发包系统实施发承包,并通过明标明投、随机摇号的方式确定中标方,全区建设工程招投标及承发包的监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3、积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网格化管理。在仙林街道试点推行党风廉政建设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通过网格的职能下沉、资源整合、社会监督、联系群众四大机制,发挥各种社会力量的协同、自律、监督作用,加大对工作人员在履行岗位职责、行使权力中廉政风险点的排查力度,增强了基层干部风险意识和廉政意识,实现相互监督、网格共建、资源共享,消除基层廉政建设空白点。党风廉政建设网格化管理试点以来,试点单位在基层廉政文化建设、党员干部民主监督以及基层行政效能建设上成效明显,较好地做到了管理无盲点,监督无遗漏,廉政有保障。此项工作已申报全市纪检监察工作创新奖。

篇十四 县政府办公室2023年行政工作报告1550字

各位代表:

现将县政府办公室2023年度工作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如下:

202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常委会的大力支持、关心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立足办公室职能,致力在学习创新、协调服务、督查落实上求突破,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具体我们着重抓了以下

几方面工作:

一、抓学习。在加强政治理论、重大政策、业务知识、法律知识学习的同时,安排4名办公室人员参加上级培训。加强了党员的教育,组织“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捐助活动,两次共交纳“特殊党费”19090元。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办公室工作规则》、会议制度、督查通报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办文、办会、办事效率有了进一步提高。

三、抓督查。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着力抓好县“两会”和人大决议、决定以及县委、县政府重要工作目标责任制、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会议、领导批示、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和督查工作。对固定资产投资、民生工程、供地工作、农房救助等实行一月一排名、一月一通报、一月一督查“三个一”制度,全年编发督查通报34期,通过强化督查,推进工作落实。受理人大代表议案4件、建议187件,县政协委员提案80件。所有议案、建议和提案全部按规范和时限要求办理,办结率为100%。全力抓好各类重大问题的协调,全年召开各类专题会议70多次,促进了上下左右的精诚合作,推进了各项工作的落实。

四、抓突破。一年来,我们认真抓好各方面工作的落实,在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上实现了新突破,取得了新成绩。

2、应急管理工作。健全了县乡应急管理网络,编制完成县应急管理工作手册和专项应急预案23个,切实提高了应急管理能力。如“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我们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做到应对及时,处置果断,从而将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3、侨务工作。推荐优秀归侨、侨眷18人为本届县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安排18位海外知名侨领和侨胞为政协特邀委员。共受理华侨侨胞来信来访86件次,动员县广大侨胞捐资837万元,其中侨胞侨眷通过文成向四川灾区捐款156万元。落实华侨侨团结对意向18个村,意向捐款400余万元。全年共组织7批14人出访。

五、抓自身。严格按照“两个务必”、“八个坚持”的要求,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办公室主任切实肩负起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自觉遵守和模范带头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单位的规章制度;领导干部不搞特殊化,按标准接待上级领导,下基层不接受超标准接待,不利用公款大吃大喝。强化制度的刚性,坚持以制度管人。认真落实一把手不直接负责人事、财务制度,在财务开支方面,坚持认真审核,严格把关,谨慎用好每一笔钱,严禁奢侈浪费,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和规范,有效杜绝了工作人员利用

在领导身边工作之机拉关系、搞创收、得私利等不良行为。

六、抓改进。一年来,我们虽然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但与形势的发展和实际工作及群众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差距,主要是服务有时还不够到位;调研深度和广度上还有欠缺;督查协调的方式方法还有待于改进。对上述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改进。2023年,我们将进一步总结经验,正视不足,发扬成绩,努力工作,着重在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上下功夫。一是着力在抓学习上下功夫,不断加强科学发展观、政策、法律和行政管理知识的学习,增强知识和经验积累,提高办公室领导班子的综合素质。二是着力在抓思想解放上下功夫,消除思想顾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开创政府办工作的新局面。三是着力在作风建设上下功夫,加强制度建设,狠抓内部管理,进一步规范规范公务接待、办文、办会等各项工作。四是着力在抓

“三服务”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参与政务、管理事务、搞好服务、协调联系”的职能。五是着力在抓廉洁自律上下功夫,切实加强办公室领导班子的廉政建设。

篇十五 市政府副市长市委书记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述职报告1500字

——市政府副市长、大冶市委书记李修武

根据安排,我将2023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有关情况,简要述职如下:

一、基层党建工作总体情况

牢固树立党建主业意识和最大政绩理念,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抓手,以'整村夯实、整镇建强、整市提升'为目标,以'党建引领'系列改革为突破,在解决基层党建难题、夯实基层基础、压实党建责任上下功夫,引导广大党员务实重行、担当作为,不断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去年以来,民政部、省委组织部多次来冶调研和采访基层党建工作。'党建引领·活力村庄'改革模式在黄石全面推开,我市被确定为'全国农村社区治理试验区'.

二、基层党建重点任务落实情况

一是抓'两学一做',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带头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主持开展市委中心组学习23次,坚持用__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创新开展'每月一讲、每月一评、每月一议'和'我为支部建言献策'活动,使组织生活更具针对性、更有吸引力。

二是抓'整市推进',夯实基层党建基础。在村(社区),整顿转化后进村党组织35个,升级党群服务中心49个。贯彻落实脱贫攻坚'主心骨'工程,67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在机关单位,将24家部门'党委'改为'党组',对57个未按期换届的党组织进行督办整改,机关党建工作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在'两新'组织,全市629家8人以上非公企业、232家社会组织实现'两个全覆盖';在国有企业,重点落实29项国企党建重点任务清单,强化国企党组织的核心地位。

三是抓'关键少数',优化基层干部队伍。扎实开展村主职干部兼职排查清理等专项治理,强化基层干部能力素质教育,推行'两培一选'机制,去年全市村庄理事会和共建委员会成员中有653人申请入党,其中36人已入党;5名优秀村支部书记进入乡镇党委班子,解决了基层党组织源头不活、后继乏人等'老大难'问题。

四是抓'党建引领',破解基层党建难题。全域推进'党建引领·活力村庄(幸福城区)'改革。在农村,成立村庄理事会2467个、组建村庄党小组1410个,涵盖全市农村党员1.21万人,党的组织在村庄实现了全覆盖。同时,整合资金1亿元,按照群众自筹和政府配套'1∶1'比例对村庄理事会建设项目进行奖补,乡村建设实现了'等人建'到'我要建、自己建'的转变。在城市社区,构建'双线五级'工作体系,推动了街道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的互联互动。近万名小区居民在各楼栋党员的带动下,参与到文明创建的大潮中来,形成了党组织牵头、党员带头、市民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三、基层党建突出问题及整改情况

针对基层党建突出问题,我们采取过硬措施,全面整改落实。一是压实党建责任。研究出台《大冶市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将党建工作纳入政治巡察主要内容,倒逼各级党组织书记履行党建责任。二是补强党建短板。成立市委'两新'工委和3家行业党委,分领域召开党建工作推进会3次,有力促进了各领域党建工作水平的提升。三是增强党建实效。将'党建引领·活力村庄(幸福城区)'建设作为推动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抓手,通过'六进理事会'、'八项服务进小区'等工作的推进,让84.3%的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理事会(共建会),大事不出村委会(居委会)'.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以获批'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为契机,不断深化'党建引领·活力村庄(幸福城区)'建设。二是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将教育对象向基层党员干部延伸,办好'新时代大冶讲习所'.三是以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不断提升基层干部的履职能力。四是统筹推进'三型'党支部创建,不断促进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西藏(十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报告

最新加入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