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大全 > 工作报告 > 管理报告
栏目

精细管理报告5篇

发布时间:2023-07-18 热度:77

精细管理报告

篇一 转变观念精细管理强化重点突出效益工作报告

***公司把开展“管理增效年”活动作为贯彻落实集团公司“三会”精神的重要载体,以“四查、四提高”活动为出发点,以观念转变为主题,以管理增效为重点,突出抓好精细管理和挖潜增效工作,全面推行“6655”管理工程,即:实现6个观念的彻底转变;突出强化6个方面的经营管理工作;5项基础管理工作再上新水平;全年实现管理增效500万元。

一、全员参与,广泛深入开展“四查、四提高”活动,重在“务实”。

这个公司成立了由党政领导亲自挂帅,经营管理科、市场开发协调科、财务资产科等部门参加的活动领导小组,研究制订“四查、四提高”活动实施方案,并切实把这项活动落到实处。针对公司目前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公司组织开展了全方位、全员参加的“四查、四提高”活动。建立了公司级、科室级、站队级、班组级、个人级五个层次的自查、互查体系,形成人人参与、上下齐动的良好氛围。首先对各级管理者的管理责任围绕10个意识进行自查,即:责任意识、敬业意识、效益意识、服务意识、全局意识、市场意识、超前意识、团队意识、学习意识、风险意识。其次,围绕五个认识自查岗位职工的岗位责任,即:岗位职责的认识;工作态度的认识;节约降耗的认识,挣工资的认识;效益的认识。目前,各部门围绕生产、经营、市场、思想意识、责任心、重点成本、可控费用、材料管理、燃料管理、设备维修管理、节约挖潜等方面积极找原因、出主意、想办法,共查找出各类问题110个,滤布目前正在进一步归纳整理,针对不同的问题制定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使“四查、四提高”活动在全公司上下全面推开,蓬蓬勃勃开展,扎实有效进行。

二、加大宣传,理清思路,实现六个思想观念的彻底更新,重在“转变”。

这个公司首先确立了抓好“单元核算、节约挖潜、管理增效”文章,突出强化以人为本的精细管理、效益优先的经营管理思路。其次公司从市场经济大局出发,强化实现六个方面思想观念的彻底转变:

一是从计划经济转变到市场经济上来。要求各级管理人员摆脱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束缚,观念上、思想上要统一到市场经济理念上来,主动研究市场、分析市场,用市场经济观念来指导生产经营和各项管理工作。

二是从干活不算帐转变到先算帐后干活上来。要求各级管理者和全体职工破除只知道拼命干活的传统思想,各项工作施工前先测算好成本、收入,不干无效益的工程。

三是从大家大业观念转变到精细管理上来。公司上下树立“管理也是生产力”的观念,克服过去大家大业、铺张浪费的传统思想,从一张纸、一块破布、一滴油算起,通过严格的精细管理手段来最大限度压缩生产成本,提高公司整体经营管理水平。

四是从发工资转变到挣工资上来。各级管理人员和职工要深刻意识到公司的所有收入是全体职工通过积极努力工作挣回来的,并不是上级给的,深刻领会按劳取酬、按效分配的激励原则。

五是从我是领导转变到我为职工服好务上来。要求各级管理人员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实实在在解决基层的实际困难,把为基层单位和职工服好务作为各级管理者的首要任务。

六是从伸手向公司要转变到靠效益生存上来。要求各单位要破除等、靠、要的思想,通过自身的努力,积极找市场、降成本、增效益,提高自我生存能力。

三、转变机制、大胆创新,突出强化六个方面的经营管理工作,重在“改进”。

公司先后多次召开会议,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决定从以下六个方面抓好管理工作。

一是全面加强公司财务统一管理,理顺财务核算体系。公司进一步理顺了内部核算价格,建立了统一的内部服务核算体系,建立健全各种财务管理制度,公司财务直接面对各基层单位进行核算,各单位当月的经营状况一目了然,保证了公司财务管理工作高效、快捷运行。

二是抓好重点成本费用控制管理,落实成本责任。对重点成本费用实行集中统一管理,通过制度规范、分解指标、与各单位签订重点成本费用协议等方式全面推行责任风险管理,压缩成本,确保见到实效。在材料费管理上,供应部门把生产和非生产材料分开管理,严格审批程序;在燃料费管理上,强化定额管理,严格控制燃料消耗,全年燃料费再压缩33万元;在外雇劳务费、运费、外包工程管理上,建立内部审批制度,制定奖励政策,充分利用内部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减少外雇费用支出;在基建、设备修理费管理上,建立严格的审查、审批、责任联签制度,在提高内部自修能力的基础上,外部修理实行模拟招标管理,全面压缩修理费用;在电费管理上,重点加强对转供电和宅区用电管理,全年电费支出要压缩20万元;在土地补偿费管理上,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严肃占地审批程序,减少占地损失;在办公耗材管理上,制定定额,严格控制电话费、耗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无纸化办公。

三是全面推行基本单元核算工作。进一步强化了以完全成本为基础的基本单元核算的调整、完善、深化工作,突出在各作业队中建立统一管理模式、统一核算体系、统一标准的基本单元核算,完善配套相关基础工作和激励约束机制,真正把主体队伍的单元核算工作落到实处,提高单元创效能力。同时对各综合车队、特车队、准备队建立以单台车辆、单位数量为基本单元的考核体系,认真考核每一项收入和支出。另外,进一步加大对后勤服务单位的核算力度,突出对其成本、服务质量进行全面考核,把个人收益与其工作量完成、工作质量、费用支出情况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公司整体单元核算工作全面展开。目前,主要方案和框架已经确定,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运行。

四是建立强有力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他们按照吉油集团公司总体经济政策体系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制定出台了一套考核严密、操作性强、能够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性的内部经济责任制,分配上向创效多、贡献大、条件艰苦的作业小队和二线岗位倾斜。基层单位完全按照利润的多少发放效益工资,同时对质量、安全环保等指标进行综合考核,最大限度调动了全员的创效积极性。

五是继续深入开展经济分析活动。每月初组织各站队和公司两级管理人员围绕本单位和公司成本、收入、工作量、经营成果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及时掌握本单位和公司的经营状况,制定相应措施,堵塞管理漏洞,降低生产成本,确保公司整体经济平稳、高效运行。

六是强化资产、用工管理,优化资源配置。针对重组后面对的资产不良、设备老化、人员布局不合理等困难,公司加大了对装备、技术、人力、财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停用5台消耗高、效率低的燃油作业机;优化精简了大修队伍,重新调整了大修设备和人员。同时集中优势技术和人才开展技术研究工作,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另外,结合吉油集团公司“五定”以及劳动用工的有关政策和规定,实行岗位动态运行管理机制,严格临时用工管理,清退不必要的更夫、清扫工,合理调整岗位设置。通过这些手段进一步优化了公司的资源配置,提高了抵御风险能力和竞争实力。

四、找出差距、确定目标,夯实五项基础管理工作再上新水平,重在“提高”。

“管理增效年”和“四查、四提高”活动开展后,公司对原三个单位的基础管理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和摸底,找出了管理中存在的差距,在准确掌握各单位基础管理工作现状的基础上,确定了五项基础管理工作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达到一个新的层次和水平。

一是规章制度建设再创新水平。对原来各单位建立的各项管理制度进行了全面清理,建立完善与新形势、新环境、新政策相适应的制度体系,用严格的制度规范公司的所有经营行为,切实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二是经营理念和综合素质再创新水平。强化了对机关及基层单位人员的管理,通过“变革、创新、观念、责任”四种武器的深入学习,不断增强各级管理者的效益意识、市场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质量意识、学习意识,使其经营理念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三是基层队伍建设再创新水平。重点强化各基层单位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进一步加强基础管理工作,在各作业队、车队中树立典型,以点带面,争创星级单元,建立一只技术全面、装备精良、压滤机滤布服务优质、管理正规、业绩突出、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基层队伍。

四是内部绩效考核工作再创新水平。继续加大内部绩效考核力度,让每个管理者头上有指标、肩上有担子、身上有压力,脚下有动力,自觉参与公司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公司与各基层单位签订了资产经营责任书,各级管理者采取交纳风险抵押金,通过各种方式使薪酬机制真正应用到实际。

五是岗位责任制大检查工作再创新水平。继续组织开展岗位责任制大检查活动,紧紧围绕基层单位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开展专项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基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措施,全面提升基层单位的管理水平。

五、严格要求、精细管理,实现管理创效500万元,重在“创收”。

公司整合成立后,原来各单位成本差别较大,管理体制不统一,给公司的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对成本管理从严要求,不放过每一个细小环节,层层分解创效指标,积极努力在精细管理上下功夫,力争十项重点成本和二项重点费用增效400万元;加强材料管理增效30万元;加强燃料管理节约33万元;加强用电管理节约20万元;修旧利废、节约挖潜及其它实现收益17万元。通过各种措施确保全年管理增效达到500万元。

目前,***公司全体员工正按照集团公司“三会”的精神和要求,紧密围绕公司全年经营管理工作目标创造性地工作,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市场开发等各项工作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在管理过程中,突出抓好内部核算和成本管理,积极主动从一点一滴的细微处入手,精打细算,求真务实,全面推行“6655”管理工程,真正把“管理增效年”活动落到实处,为集团公司实现“两个跨越、两个翻番、一个改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篇二 授信业务精细化管理调研报告

授信业务精细化管理调研报告

授信业务精细化管理调研报告

一、关于产品创新能力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国际经济形势严峻,有效信贷市场空间逐步趋小,为争夺有限的信贷资源,金融同业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农行要从激烈的同业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仅仅依靠传统的同质化竞争手段显然难以成功,必须通过差异化的竞争才能取得突破,这对我行的产品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行新产品的推出由各条线业务部门分头进行,各自为政,存在市场反应速度慢、推出效率低、通用性不强、缺少特色产品等方面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建议从以下三方面来提高产品创新能力。

一是要建立通畅的市场信息反馈通道。目前,我行缺乏专门的市场信息反馈渠道,基层行获取的市场需求信息很难及时传递,并引起足够重视,转化为合适的产品。以动产质押贷款为例,机械制造业、造船行业是泰州地区的支柱产业,钢材是这两个行业生产的主要原材料,物理、化学性能稳定性,损耗小,不易变质,便于长期保管,流动性强,易于变现,属于优良的动产质押物,开展动产质押贷款业务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且风险可控,流动性优于房产抵押,我市其他金融机构早已推出了相关的动产质押产品,而我行一直无法开办此项业务,导致我行在同业竞争中处于劣势,甚至有部分客户出现了流失。

二是加强市场调研,丰富产品类型。对内而言,在推出新产品的过程中,要强化部门之间横向联系,加大创新力度,结合多种业务品种开发复合型产品。对外而言,一方面,加强金融市场的深入研究,以方案营销为手段,及时捕捉市场需求信息,适时推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另一方面,加强产业链金融产品的研究,通过打造行业产业链整体解决方案,开发新产品,推动相关业务的有效发展,既能加强对现有客户的维护,又能拓展市场的宽度。

三是加强产品实施情况的反馈,及时修正完善已有产品。新产品推出后,与市场要进行不断的磨合,因此,还需要加强产品推出的市场反应情况调查,及时根据市场要求对产品进行修正完善,使产品更趋合理。

二、关于提升经营管理层次

1、推行管理行前台部门的事实部制模式。将管理行前台部门直接营销职能单独划出,实行事业部制管理,充分发挥各级管理行前台部门的精英团队优势,成为农业银行城区业务和辖内大客户拓展的主力军,真正启动由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的转变,推动系统性、行业性大客户的直接营销、维护、管理的高效和科学运行。

2、加强集团性客户的扎口管理。集团性客户具有组织机构复杂,关联企业隐蔽,银企信息严重不对称,信贷监管和风险控制难度系数高,风险的发生具有突发性、连锁性、扩散性和数额大等特点。因此,集团性客户,特别是跨区域的集团客户应作为提升经营管理层次的重点,但要面对市场实际,不能一味等轧口。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对单个客户可单独授信,由轧口行汇总。协办行要定期向主办行通报成员企业的评价情况及获取的相关信息,集团主体所在行应定期牵头对集团进行整体评价,对集团整体风险及时反馈和提示,通过主办行与协办行的合作,多渠道、全方位地了解集团信息,甄别真伪,在动态中控制单个客户的授信,在把握风险的同时,有效提高运作效率。

3、建立以风险程度为核心的分层管理模式。提升经营管理层次,应该是风险管理层次的提升,即将风险难以控制和难以把握的业务提升层次,而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审批权限的提升,对风险较低的客户和业务,不仅不能上收,还应该适当的下放权限。目前,我行的客户分层管理模式,实行的是大额客户和大额业务的权限上收,大额客户和大额业务就其风险绝对额固然可能相对较高,但并不能单纯以业务的额度来确定风险程度,对于某些黄金重点客户,相同额度的业务风险程度要远远低于相同额度的中小客户业务集合,因此,我行建议,管理行最重要的是把好客户的准入关,从严审核客户的准入资格,在准入资格已确定的一定时期内,对黄金、重点客户应尽可能将具体的业务权限下发,缩短信贷业务的审批流程,提高信贷运作效率,增强农行的同业竞争力。

三、关于行业信贷政策

总行从就提出了行业授信的概念,出台了《行业授信管理指引》,今年新颁布的《法人客户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办法》首次引入了行业风险评价,将行业特征作为客户信用等级评价的一个修正指标,省分行从开始对部分受宏观调整政策影响较大的行业实施“支控压”名单制管理,但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我行的行业信贷政策管理仍显粗放。目前,我行信用等级测评系统中,只有31个行业的风险评价指标,而建设银行已细化到251个行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可以细分为95个大类、396个中类、1200多个小类,同时,我行对钢铁、水泥、纺织等受国家宏观政策影响较大的行业采取“一刀切”的方式,严禁新增信用,而实 际上,这些行业可以细分为很多子行业,其中有部分子行业仍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我行在控制了总体行业风险的同时,也丧失了一些发展机遇。

四、关于基础管理

解决操作环节制度执行力不到位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问题:

一是制度执行的意识问题。制度执行的意识须要通过加大检查、整改、处理力度来不断强化,对检查、整改、处理的相关责任需要通过岗位描述来明确。我行提出了管人、管事、管业绩的要求,从自律的方面强化制度执行保障,并拟通过分管行长七个一来推动,即每月检查一次客户经理工作日志、组织一次上期业务回头看、检查一户信贷档案、参与一次贷后管理、召开一次风险分析会、检查一次营销业绩、组织一次业务培训。在他律方面,除审查、监察、外部监管外,各部门、各条线均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不同的自律检查要求,但内容大多是大同小异,但因提出部门不同,基层行均要一一执行,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仍然难以完全到位,处于应付状态,影响了检查的效果,难以达到制度出台的初衷。目前,基层信贷管理部门每季度至少要进行一次全面业务检查(自律监管要求)、一次授信执行情况检查、一次贷后管理执行情况检查,每月要进行一次大额客户现场检查,每半年还要进行一次“三化”验收检查,上述检查内容还与前台相关部门的检查有相当重复,建议上级行能进行合理整合,减少检查的种类,加大处罚力度,推动制度执行力的提高。

二是制度建设的操作性、实用性需进一步增强。制度的张力得不到发挥,一方面是由于制度本身的科学性不高,另一方面是因为制度未对执行环境进行规范。如低风险业务的操作问题、合同文本的使用问题、流动资金贷款的期限、现金流量的预测等均未能深入研究。目前,我行的信贷政策制度办法,着重点在于贷前的调查、审查、审批环节,对贷时的发放、贷后的管理环节,大多只是框架式的要求,缺乏规范、统一的操作标准。就贷款发放而言,其操作要求散落在各种具体信贷业务管理办法之中,要求不一,而且只是泛泛要求先办理好有效的担保手续,后发放贷款等,对于具体的操作流程、操作的步骤、文本填制审核的要求等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建议上级行能够出台细化的贷时操作规范,对客户经理的操作行为明确到每一个步骤。

此外,现行制度未能考虑业务量对制度执行力的影响,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客户经理的业务操作量不断加大,在业务繁忙时,难以按规范完成工作,导致部分制度执行的弱化,因此,建议上级行对客户经理的业务操作量进行规范,强制业务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必须增加人员数量,避免因工作量的问题降低工作质量。

五、关于激励奖惩机制

目前,我行前台营销人员的薪酬主要来自于绩效工资,绩效工资实行计件制考核,根据其业务营销实绩确认,而客户经理的风险控制行为难以在薪酬体系中体现,只能通过事后的处罚来控制,导致客户经理将大部分精力集中在业务营销上,缺乏主动控制风险的积极性。因此,我行认为应从客户经理的薪酬体系入手,来调动客户经理进行风险控制积极性,一方面,可以从工资中切出一块,根据其信贷管理质量来考核;另一方面,可以从其业绩工资中提取部分进行期酬管理。

六、关于客户经理等级管理

客户经理的等级管理是为了加强客户经理(公司及机构业务、个人业务)队伍建设、拓宽其发展空间和晋升通道而设立的,是一种专业技术岗位职务。选拔、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加快业务创新、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是全面提高我行核心竞争能力的迫切需要。专业技术岗位职务解决的主要是两个问题:

一是与其他岗位之间的关系问题。专业技术岗位职务系列应该在技术含量高、劳动复杂程度高、替代成本高、非管理性质的核心业务关键岗位进行统一设置。他行一般按照创新性强、附加值高、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要求进行规划,现阶段大体有客户经理、交易员、产品经理、信息技术工程师、法律顾问、执行会计师、风险经理、财务师、审计师、研究分析师、培训师等专业技术岗位职务系列。我行应加紧研究出台相关办法。

二是同系列专业技术岗位职务的级差设置问题。级差设置应以不同级次的考试作为必要条件,考核认定应以能力为主,业绩为辅。级差一级分行可在6级左右,二级分行在四级左右。

对客户经理的培训要进一步强化,要分层次、有针对性地组织客户经理进行系统性、专业性的培训,强制各等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每年参加不少于两周的专业性、发展性的业务培训。同时,对工作突出的客户经理,还可建立福利性质的带薪培训制度,增强客户经理的工作积极性。

篇三 学校精细化管理工作报告

一所学校能否成为精品学校,关键在于学校是否具有精细化、高水平的管理。多年来,我们确定了“精细化管理”这一带有方向性的管理思路,结合本校实际,把“树立精品意识,打造精品工程,创建精品学校”的精细化管理工作思路落实到学校的每一个方面。

一、精细是态度——用学校精神激励教师精心工作

一所学校要有一种精神!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要求管理的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要让积极向上的这种意识、这种文化成为每一个成员的自觉行动。作为学校这就需要用学校精神来维系、来支撑,让各个管理层面都围绕这种精神制规划、定措施,将这种理念渗透于管理的方方面面,渗透于管理的全过程,这样精细化管理才有保证,才有灵魂,才匠心独具。整个学校管理才会有高度,上层次,上水平。多年来,我们一直把“让每一个学生享受更适合的教育”作为全校师生拼搏的动力,走内涵发展之路,推行先进的教育理念,创设广阔的发展空间,提供充分的成功机会,激发无限的创造热情,营造完美的教育环境,让每一名学生享受更适合的教育,让每一位教师从事更适合的教育,让学校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在这里工作着,幸福着,享受着,快乐着。现如今已经铸就了“精益求精,创造辉煌”的实小精神,这种精神已成为实小发展的不竭动力,不断激励着实小人去创造新的辉煌!

二、精细是过程——用科学机制指导教师优化管理

在推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我们从班子抓起。学校要求领导成员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要带着讲学习、讲正气、讲大气,在细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下功夫。通过将管理责任明细化、具体化、建立科学机制,落实责任,变一人管理为大家管理,权力层层有,任务个个担,责任人人负,做到人人会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让每一名成员都成为管理的一部分,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管理坐标,发挥每个成员的主人翁意识。

精细管理要从责任做起。现代管理学认为管理有三个层次:一次规范化,二是精细化,三是人性化。其中精细化是建立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并将规范管理引向深入的关键一步。我校的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每一个岗位责任人做到“九有”即:有目标、有责任、有信心、有思路、有步骤、有重点、有考核、有反馈、有特色,简单地说就是每一名管理者要网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知识自己应该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什么时间完成。

精细管理要从创新抓起。集体备课是每个学校的难题,关键在于有没有时间保证,有无实效保证,否则将流于形式。基于以上认识,我们结合学校实际,沿着“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彰显个性,教学反思”的备课改革思路,使备课改革走过了一个“个人教案,表格教案,集体备课,教案共享,独立备课与典型备课” 相结合,“旧教案”二次改进使用。“这样一条不平凡的发展之路。同时我们每学期都举办备课展示会,组织教师交流借鉴,使之每学期都有所改进,真正做到了常抓常新”。

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教研活动是学校教研工作的需要和趋势,我们的教研组长月交流制度已经成为学校的一个小小的亮点。为了充分发挥教研组在学校教学研究中的作用,每月末,教研组长相互交流展示本月的教研活动情况,同时对下月的工作进行计划安排,通过交流各组长互相借鉴,共同提高,在评价上既重实效更看创新,促进了各教研组工作的顺利实网效开展。

精细管理要从考核抓起。精细化管理说到底就是人的管理。精细化与人性化的辩证统一才能挖掘人的潜力,才能激发人的工作热情。没有制度为基础的人性化是没有底线的人性化,无异于放任自流,听之任之。没有人性化的精细管理是缺乏生命力的管理,它必将限制人的创造性,也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细化管理,我校在这方面的做法是用好考核这根指挥棒。没有考核评估的工作就像死水一潭,不会有生机与活动力,必然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推动工作的开展与创新。我们的策略是“靠精细创造公平,靠公平激发活动力,靠情感赢得信赖,靠信赖激发热情”。学校的工作安排到哪里,考核奖励就跟到哪里,将教师的工作与考核直接挂钩,在公平、公正、公开的阳光操作的考核制度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向业绩倾斜,向正气倾斜,让德才兼备、业务精湛、师德高尚、成绩突出的教师干得气顺,让年轻有为、积极上进的教师有施展的空间。让“有作为就有地位”的意识深入人心。

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工作要日清日结,每天都要对当天的情况进行登记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精细化管理要求层层完善、系统健康,权力层层有,任务个个担,责任人人负。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绩。精细化管理在教育中是“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的教育思想在管理中的具体体现,其目的就是把大家平时看似简单、很容易的事情用心、精心的做好。

作为学校,实行精细化管理,首先必须使全体师生在思想上得到转变,认识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担。

(一) 培养意识

创造精细化管理的文化环境,克服大而化之、粗放型管理的旧习。读《没有任何借口》的这本世界畅销书。西点军校的秘密在于“没有任何借口”,“没有任何借口”所体现出(来源: )的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一种完美的执行能力。正是秉持着这一重要行为准则,西点学子在任何一个团体里都表现出了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工作能力,他们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荣誉感和纪律意识,自信、主动、敬业,从而成为了可信赖和承担责任的人。通过学习,全体教师认识到:借口只能让人逃避一时,却不能让人如意一世;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学习不负责任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一个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人就没有任何前途可言;对待工作与学习的正确态度是正视现实,踏实敬业,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努力学习、不断进取、发现并肯定自己的能力

(二)掌握精细化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1、精确管理目标――明确

制度是学校目标在工作规范上的具体体现,学校制订、完善各项制度,引导教职工日常工作规范,约束教职工个体工作行为,明确教职工遵守或者违反规定的奖励惩罚措施,保障学校各项措施执行的政令畅通,对学校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严格管理过程――到位(从头至尾)再好的制度也须在执行的基础上才有意义,否则就是一堆废话。事实证明,制度制定以后关键是执行,没有人去执行或执行力不到位也是没有用的。对制度执行的跟踪管理不是对职工的不信任,而是基于执行过程信息沟通的需要,避免出现理解不一致导致执行结果偏差的需要。跟踪执行管理实际上就是执行的信息反馈办法。实现对制度执行全过程的监督控制。

明确和运用“热炉定律”,理解其内涵。“热炉定律”的主要内容为:当人要用手去碰烧热的火炉时,就会受到“烫”的惩处。该法则形象地阐明了惩处的四个原则。⒈ 警告性原则。热炉火红,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炉子是热的,是会灼伤人的。即惩罚通常是可以预见的。学校领导要经常对下属进行规章制度教育,违反规章制度做某事或该做的事情不做,就会受到惩罚。⒉ 确定性原则。每当你碰到热炉时,肯定会被灼伤。也就是说,只要触犯学校组织的制度,就一定会受到惩处。如果触犯了规定而不一定受到惩处,那么人们往往会冒风险。当然,“重奖励、轻处罚”是现代员工管理的一个趋势。特别是当多数员工在某方面出现错误时,表彰出色者无疑会有很大的带动作用。表彰优秀者也是对犯规者的一种惩处。⒊ 即时性原则。当你碰到热炉时,立即就被灼伤。惩处必须在错误行为发生后立即进行,决不拖泥带水,决不能有时间差,以达到及时改正错误行为的目的。因此,要求管理者在制定规章制度时有所考虑,要形成及时发现违规行为的机制。否则,势必导致制度形同虚设、违规行为猖獗。⒋ 公平性原则。不管谁碰到热炉,都会被灼伤。惩处的规章制度面前,要人人平等,管理者要不偏不倚。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制度是对事不对人的。否则,难以维护制度的严肃性。“热炉定律”对领导对教师都要认真领会,坚决执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涉及诸多层面,师资队伍、学生管理、教学流程、后勤保障、基础建设等方面无不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探索和实践。精致管理是一种境界,它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是高不可攀,它就存在于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我们必须不断改变粗放的工作方式,事事力求 “精细”,持之以恒地做下去,长期行为就会形成习惯,良好习惯就会成为品质,这种品质最终将决定个人、单位和事业的命运。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当“精细化”成为每一个教育者内在的一种品行时,它将不只是一种管理体制,也不仅是一种思想方法,它必将作为一种生存方式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学校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1、精细校园环境管理,使校园更和谐。

校园环境管理是学校的大管理,它涉及的内容应有:学生一日常规,校园环境卫生,教师办公室环境,校园文明用语,舍、堂、所卫生,后勤节水节电等。这些工作,每天都要责任到人;这些管理,每天都要安排专门人员进行检查督促。学校管理者千万不能忽视这些工作,往往有时由于这些看似细小的工作未做好而出大问题,而影响学校全局。反之,这些工作做细了,做实了,会使校园显得更有序、更文明、更和谐。

2、精细课堂教学管理,使课堂更精彩。

现代化工厂里,当车间流水线生产某一产品时,道道有人把关,个个有人检验,管理程序非常严密细致,因而生产效率极高。课堂也犹如工厂的生产车间,但不同于生产车间。两者的共同之处是,管理都要有序化、精细化;而两者的不同之处,工厂车间生产的产品是死的,而课堂上所教的学生是活的,因而方法不同:工厂车间是采用一层不变的生产程序,而学校课堂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然而,如果课堂缺失有序、精细的教学过程,就不可能获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率。何谓课堂教学的有序、精细?我以为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精心设计教案和学案,使教与学合一、和谐。

(2)精心设计教学目标、课堂提问、课堂练习,使课堂教学有较强的目的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3)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使课堂“两主”得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过程应力图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①导入新课要注重考虑激发学习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②教学目标(对学生来说是学习目标)要明确地告诉学生,让学生明了本堂课的学习任务;

③采取“先学后教”的方法,给学生自读教材、尝试解决问题的时间和机会,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④注重师生互动研讨,充分让学生开展课堂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让学生敢于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⑤允许学生在课堂讨论问题时发生错误,教师应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错误帮助进行分析,指出其错误的原因,启发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获得正确的知识结论,共同探索、揭示一些知识的规律;

⑥采取“当堂训练”的方法,教师要预先在学案上设计好课堂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当堂巩固练习,练后及时评讲反馈,发现问题教师再予以纠正。

⑦在课末教师要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我总结:本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技能或方法,应特别注意哪些问题等;让学生反思质疑:我还有哪些问题还没弄懂等。(学案上专门设计好这一过程)

⑧课将结束时,教师还应设计好一个带有进一步探索性的问题,留给学生课后思考完成。

(5)潜心研制既紧张有愉快的和谐课堂氛围,使学生的注意始终保持集中,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激活状态,使学生的心境始终感到愉悦。

3、精细考核制度管理,使考核更科学。

要使学校各项工作都有成效,必须建立精细的考核制度。精细的考核制度体现于各个管理层面,体现于符合本校现有实际状况,体现于可操作性,体现于奖惩分明等方面。当然,这些制度的建立必须经过一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反复讨论、反复修改、不断完善的过程,这样考核制度才能更科学、更有效。

4、精细分层分块管理,使效率更提高。

学校是一部大机器,这部“机器”的运作全靠各部门、各条线、各员工这些“零件”作用的发挥。因而,学校精细化的管理,又是一个分层、分块的管理。校长必须授权于中层管理者,放手让他们管理好自己所分管的一块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他们在管理中所取得的成绩。惟有这样,才能提高学校整体工作的效率,才能获得学校工作的佳绩。

然而,学校精细化的管理不能是机械、僵化的管理,而应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渗透情感交流的管理方法,使精细化的管理收到最大值的绩效。

为此,我们首先确立了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

1.组织建设。

重视层级结构和扁平结构的有机结合,重视学校党政工团、学生自治组织和各种社团组织的整体化运作。提出了党政合力、分层管理、责任到岗、重心下移的管理体制,旨在将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并凝聚在一起,在同一作用点上,朝同一方向,同时发力。

2.分层负责。

组织的层级管理有扁平化管理不可取代的优势,但优势的发挥需要在责任分工上突出明确性和可行性。我校党政一把手主要的任务是概念化管理,即重点研究理念、目标、方针、策略和决策等问题,为全校教职工导引方向;副职和部门主管的任务是实施思路化管理,将学校已确立的理念、目标等转化为具体、可行的思路;中层干部和年级、教研组负责人的主要任务是措施化管理,将已经明确的思路,细化为操作性极强的措施和方法;岗位教师、员工和学生的主要任务,则是行为化的管理,将措施具体化为管理行为。

3.评价激励。

在制度建设中,扩大激励性规章制度比重。主张将线性评价、立体交互式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让评价主体具有广泛性,体现评价的民主、平等,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旨在使全校师生员工随时随事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发展的快乐和贡献的自豪。

4.约束规范。

没有红灯的约束,就没有交通的畅通。在关注激励制度建设的同时,约束、规范、惩戒性制度的建设永远是必须的。精细化与人性化是辩证统一的,治乱必先重典。新制度的建立,人性化应服从于制度化,因为新的规章制度更多的是一种规范和引导,久而久之,约束、规范下的行为就会变成一种习惯。还需要强调的是约束、规范、惩戒应只有一把“尺子”。

5.原则指导。

精细化的管理源自对管理活动的认识和对相关原则的把握。思想领先原则、目标导向原则、科学规范原则、层层负责原则、民主参与原则、情感催化原则、科学评价原则、机制激励原则等八条原则既是全程管理的基础,反过来又成为全程管理得以实施的保障,保证了全程管理以人为核心、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对象、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的。

三、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步骤。

如何解决粗放型的学校管理的问题,在教育教学中实施精细化管理措施呢?

第一,要让精细化管理思想成为教职员工的共识。

通过各种学习、研讨,鼓励教师把精细化管理思想转变为自己的认识。学校鼓励教师用自己所学到的和领悟到的思想大胆实践,不断积淀,并逐步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几乎所有的教师都经历了一个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校的各种思想不再是文本或书面上的东西,而是已经落实了的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的具体行动,并能够加以例证和说明。

观念的转变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时间和反复磨合,要允许教师有一个逐步认识和吸纳的过程。在教学理念的最初学习和研讨中,教师们习惯说的一句话就是“校长说如何如何”,当教学管理的精细化思想形成教师的共识以后,教师不论在怎样的场合发言,无不都是“我认为怎样怎样”。

第二,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

要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就要从大事着眼小处入手。一是从目标抓起,细化目标,层层签定目标管理责任书,形成一个“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团队。二是从组织上抓起,组织是学校管理的基础,通过健全组织,实行岗位责任制,做到分工明确,使各项工作和活动之间和谐同步,让学校目标变为行动。三是从制度上抓起,学校规章制度是精细化管理的前提,便于把事情做到公平、合理。四是从问题抓起,那儿有问题就研究到那儿,就解决到哪儿。五是从质量上抓起,在实际工作中形成一种质量观念,而且把质量观贯穿于整个工作的始终。

第三,明确职责,责任到人。

实行“谁分管的谁负责”、“谁的岗位谁负责”、“谁的班级谁负责”、“谁的课堂谁负责”、“谁的宿舍谁负责”的岗位责任制,一方面可激发其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责任感,提高教师自我成就感,增强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由于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增加了管理的透明度与可信度,增强认同感,使学校与教职工形成一个整体,人人明确自己的成长、发展与学校事业发展的密切关系,提高了教职工的自豪感、责任心和使命感。

第四,教学工作日日清。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重视教学的“五环节”,杜绝课堂“显性”和“隐性”浪费。为使教学管理工作进一步精细化,就课前、课内、课后的教学和管理细节提出了具体的规定:要求全校教师要牢固树立质量形成于过程的思想,使每一堂课、每堂课的每个步骤以及各个教学环节都科学、规范、高效,力争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把教学质量管理从传统的质量检查、“事后把关”、“秋后算账”转移到质量形成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上。

第五,变“结果管理”为“过程管理”。

学校管理不同于足球比赛,不能只看输赢,只有把结果与过程有机统一,才能提高管理效能,如在教学质量评价上,不能只用及格率、升学率及分数的高低来衡量教师工作成绩,而应侧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教师的评价与考核,应改变那种单纯总结过去的评定方式,给教师贴上 “优,合格,不合格”的标签,把教师分等分级。而要慎重选择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采用激励性的评价方式,立足于教师的发展,帮助教师分析过去,探讨如何使教师明天更好地发展。

第六,管理的关键在落实。

管理的关键在落实。我特别赋予学校办公室新的职能,除了日常工作、接听家长意见外,更重要的是加强管理监督,过程控制。校办直接对校长负责,担负起全面检查、监督权,发挥了对过程管理的监控作用,随时检查各部门工作,定期通报,及时反馈,奖罚分明。在探索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我重点抓领导干部蹲组包级制度的落实,所有中层以上干部全部按照专业相近的原则,划分到相应的教研组参与教研活动;各年级组则由校级干部任组长,其他干部任副组长,全面承包本年级的管理,明确责、权、利,要求人人会管理,时时在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奖惩每月兑现,期末总评表彰。通过落实管理责任,变校长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权力层层有,任务个个担,责任人人负。这样一来,学校干部辛苦了,但管理效能提高了,大家心里高兴了。

四、凸现精细化管理的效应。

学校的精细化管理要找到与人本管理的最佳结合点,组合各种教育元素,如师生关系的调整、物力资源、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发展及学校与社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关系相互协调,形成学校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包括学生来源质量与学校毕业生质量的良性循环机制,教师合理流动的良性循环机制,学校特色的形成与社会声誉提高的良性循环机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间的良性循环机制等等。要实现这一精细化管理效应,形成精细化管理的良性循环机制学校必须做好两方面工作:

1.建立、健全和完善学校的基本规章制度。

与精细化管理相适应的合理的规章制度与人本管理不是“两张皮”,而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制度与人的素质是相辅相成的,高素质的人在完备的制度环境下会养成一种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真正健全、完善、合乎情理并得到有效贯彻落实的学校制度,只会有利于学校的持续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个性发展。

2.加强学校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人才是第一资源。古汉语讲“领导即接生婆”,就是能让他人顺利生产的人。用人,调动员工们工作的积极性是领导的首要职责。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要不断推进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明确教师的主体地位,完善用人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要不断推进学术自由,鼓励教法创新,深化教学改革;要改革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体系,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在培养、引进和使用教师问题上,要注意选人一定要选最适合的,而不一定是最好的;要格外注意人品与工作作风;要注意考查与使用上的公正与公平;要防止人才的特权感和优越感。建立行之有效的校本培训体系,使教师培训从“外部培训”逐渐转向学校内部进行的“校本培训”,以取得最佳人才教育效益。

“教无定法,但有良法”,管理也应有良法。精细化管理的有效实施优化了我校的管理品质,提高了管理的效能,继而提升了我校的教育力。经过3年来的不懈努力,我校取得了教育、教学等方方面面的优异成绩,一个“环境优美、管理规范、师德高尚、校风文明、水平一流、成才有望、教有特色、学生满意”的 “高新”形象已初步树立起来。学校正以健康的发展态势,昂首行进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

篇四 小学精细化管理条目式的自评报告

小学精细化管理条目式的自评报告

1.我校课程开设齐全,课时足量;作息时间表、学校总课表、教师课表等内容设计合理规范,张贴到位;教师担课包括兼代课程合理,分课均衡。

2.学校制定有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内容详实、思路清晰。各种制度内容完善,有条有理。

3.教案书写规范合理,目标明确环节齐全。学校领导分组巡课并做有巡课详细记录;校长、主任听课节数足,每节课都有评课记录。

4.作业、教案检查有记录,有结果;学校学期抽测考试有记录、有评比、有结果、有分析、有指导性意见。

5.教师课内外辅导有记录;教师上、下课按时,课堂教学任务完成良好,师生互动包括学生学习满意度高。学生课堂作业当堂完成,质量高;教师作业批改及时,课外作业,符合规定。课内外辅导及时、有针对性;特长学生辅导有辅导计划;教辅资料编制使用符合规定;节假日辅导无收费现象。

6.学校建立有学科教师课内自测与学校抽测考试相结合制度;抽测考试结果有分析、有总结、有改进措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有组织、有过程、形式、结果等相关记录材料

7.体、音、美课程开设有质量,时间有保障,内容符合要求,“大课间”活动组织效果好。

8.学校教研、科研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研究方向和主题;有具体活动安排及活动情况记录材料;学校建立有教师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教师队伍建设有计划,有具体活动安排,有活动记录材料;学校积极响应并组织教师参与各级教育教学业务活动,经费有保障,有记录材料。

9.学校德育工作组织、机制、制度等健全完善;德育活动安排有针对性,有记录材料。

10.各专用教室建设达标,室内物品摆放管理有序;图书等使用率高,有使用记录;室内有相关制度及档案材料。

11.学校制定有中长期校园及文化建设规划;教室内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中小学生守则、一日常规等文化元素彰显具体鲜明;校内外卫生、教室、办公室、厕所等内部建设及卫生状况良好。

篇五 精细化管理培育英语学科特色项目自评报告

一、项目背景

《xx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2023年)明确提出:“探索建立义务教育学校之间的协作机制,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松江区通过建立学校发展共同体,创新办学模式,整合教育资源,共享教学成果,提高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水平。上外松外学校XX年建校适逢松江区学校发展共同体成立,利用学校共同体发展平台,让一所新学校健康、快速发展。

本共同体共5所学校,各具特色。中山小学历史悠久,学校素质教育全面提升,以区数学强势学科领衔。方塔小学以生命教育作为学校总课题,XX年学校被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列为第一批“生命教育”实验校。中山永丰以语文为优势学科,开展“亲近自然”实践教育和小班化教学都受到得了各界认可。新桥小学百年老校,以自主教育为特色,开展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创建自主课堂。发展共同体在特色学科的建设上有一定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并形成一定成果。

而上外松松外学校,虽然是一所创办不久的新学校,但是凭借自身优势,在英语学科上具有一定领先性。一是领导关心与重视。上外松外学校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和松江区政府合作办学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受到双方领导的关怀和指导。定位高,师资力量强,汇集和上海市特级校长一名,松江区名师7名,教坛新秀20多名。 二是依托大学,外语资源丰富。上海外国语大学是211重点大学,在外语教学方面具有权威性,拥有众多一流专家。并且其附属中学、小学在上海市享有盛名,在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经验丰富,成果累累。三是管理到位。学校组建了一支素质过硬的管理团队,特别是上海外国语大学派出了三人管理团队,专门负责英语教学管理和指导。四是小班化英语教学作为特色保障前提。上外松外学校实施英语小班化教学,通过教材整合、丰富英语活动确保特色。我校将在此基础上探索如何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进一步发展、强化英语学科的特色,促进整个学校质量的提升的规律。

目前精细化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主要集中在企业管理中,在教育领域也正在渐渐推进。精细化管理指精密、细致的管理,即用精心的态度实施细致的管理过程,以获取精品的结果。学校的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明确化、具体化。必须从小处入手,要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 教学常规是教学质量的保证,也是教学精细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到位、尽职,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对工作负责,对岗位负责,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工作要日清日结,每天都要对当天的情况进行登记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它要求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绩。精细化管理体现的精品意识,是体现在每个环节的精细与精心。以精细化管理培育英语学科特色就是把英语特色学科的建设分解为一个个具体化的任务,让学校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都有明确责任,特色学科相关工作都有计划、有检查、有反馈、有改进,各部门都能够紧密合作、紧密衔接、高效工作,促进学校尽快提高英语学科质量。

二、项目目标

通过精细化管理形成英语特色学科的结构合理、实力过硬的师资力量。具有市区级学科名师领衔,中高级职称占相当比例,教坛新秀层出不穷的特色学科教师,具有扎实的学科基本功、善于研究学科教学特点,总结教学规律,敢于创新的学科教师团队。

通过精细化管理初步形成特色学科的校本课程。切合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校内外资源特色,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以教师为开发主体,与专家合作,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校本课程。

通过精细化管理,培育校园浓厚的英语氛围,创设跨文化沟通的平台。

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特色学科教学质量,并带动其他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全面提升学校整体的实力。

三、项目实施策略

以中小学课堂为阵地,英语教师为主体,教导处和教研组为主要组织者,开展行动研究。具体措施如下:

1、专家引航 理论打底

通过专家指导、培训等方式,诊断与分析学校精细化管理培育英语特色的目标、措施等,转变教师观念,树立精心、精致、精品的工作理念和态度,并付诸行动。

2、同伴互助 共享提升

专题研究。根据《精细化管理培育英语学科特色》的目标和内容,确定三个研究小组(1)文献研究组。以研究生为主,专门进行精细化管理培育英语特色内容的文献整理和归纳,作为课题理论支撑。(2)教学研究组。梳理、挖掘、整理我校特色英语教学教材内容和与之配套的英语活动,并探索、记录、总结适切的教学方式和组织形式。以教学骨干为主。(3)管理研究组。通过撰写学校精细化管理英语学科特色制度,固化有效的英语管理制度,并改进和完善不足,从管理体制、管理流程、管理评价等方面促进英语学科特色建设和发展。以教学管理人员为主。纵向每组人员专题研究,横向每个成员收集到数据转给相关组别,通过定期汇报交流,达到共享共赢。

实践考察。通过名家的理论引领,教师们进一步明确了精心精细精致管理培育英语特色的规律。但这些理论若没有机会在实践中检验,体验,就不具有生命力。因此,要进一步开阔教师和管理者眼界,要走出去——去精细化管理名校、去英语特色学校走走看看,请进来——把有优秀经验的人请来共事。

3、任务驱动 自我培养

精细化管理培育英语特色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可以培养一支高质量,具有较强精细化管理意识和能力的教师管理团队和一支追求精心做事,精品成果的英语教师队伍。以任务促进教师和管理团队学习、实践、反思、提升。

管理团队:(1)设计并完善一套精细化管理教学制度(2)设计并完善一套精细化管评价制度 (3)建立精细化英语教师培养体系并有与之对应的项目教师团队:(1)开发英语整合教材和配套校本练习(2)开发英语特色系列活动 (3)开发英语综合实践课程

4、明确任务分步完成

(1)准备阶段(XX.10—XX.12):发展共同体各学校领导统一思想、统一理念,制定精细化管理培育英语特色学科的发展目标和实施计划。

(2)实施阶段(XX.1—XX.6):宣传动员,成立本校特色学科领导小组。开展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培育英语特色学科的具体工作。主要开展英语特色学科的教学6 1环节、教学质量网上平台、教研组制度管理、科研制度管理、课程开发和实施等方面的工作。不同阶段各有侧重。

定期开展汇报交流各校成果。以论文、教学展示、学生展示等多种形式反馈本阶段进行的探索和取得的成绩。并在项目最终结束前开展一次展示活动。

在实施阶段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

实施阶段(分年度计划)

XX.1—XX.12 重点推进特色学科课堂教学及校本练习,教学质量网上平台

XX.1-XX.12 重点推进特色学科教研组建设研究及教学6 1环节落实

XX.1-XX.6 重点对推进特色学科课堂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的梳理

(3)总结阶段(XX.7—XX.12):总结精细化管理培育特色学科的经验与成绩,进一步探讨存在的问题和困惑,为下一阶段的研究寻找方向。

四、项目成果

(一)精心制度设计 为英语特色学科奠基

教研制度。英语教研组教师严格遵守上外松外教学常规“6 1”,要求所有教师必须做好备课、上课、作业、考查(考试)、讲评、早、晚活动加水平测试“6 1”各环节工作。

以备课组为基础、教研组统筹,集体教研。形成了以教研组为统筹指导、备课组为基础活动单位的既统一又独立的灵活机制。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作用,努力打造有魅力的教研组团队。

教研组长在学期初会制定好教研组学期工作计划,各备课组长制定备课组计划和各年级的教学进度,并在开学前及时落实到组内的每位英语老师,以便更好地促进教师们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教学。

备课方面,要求老师提前两周备好新课,上课能合理、有效利用课堂时间,最大地优化课堂教学,课后要及时反思,能够按照各年级的作业批改细则来批改、指导作业等,教导处和教研组长不定期对英语组的人进行规范教学检查,强化“规范教学、教研”的意识。

英语教研组以集体备课为特色和模式。即以备课组为单位,每单元由一位教师主备,编写教案,并提前在教研活动上陈述,与组员讨论,备课组成员可以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最终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个人教案,也可以归纳为“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个案——课堂教学——课后反思”的基本方式。资源要共享才更有效,思想要碰撞才有火花,灵感要激发才有新意,经验要交流才有提升,观点要切磋才更深刻,教研不是单一封闭的个人研究模式,而是一种互补互助互学互帮的多维互动的群体研究活动,英语教研组十分充分地发挥了同伴互助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同时,英语组也成立了学习小组,利用备课组活动、教研组活动等机会,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阅读各类学法、教法的书籍,观看优质课录像,并利用网络资源和办公平台等途径,进行网上教研讨论,例如“低年级教学组织论坛”等。集体教研已成为教师日常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带动教师教学教研能力发展。

赛课制度

为了加快教师成长的脚步,以赛带教,学校举行了丰富多彩的“优质课展示、优质课评比”等活动,全面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学校创立至今先后举办了 “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教育科技大会--之精细化管理培育英语特色学科”展示活动、“党员教师教学评比活动”、“35岁以下青年教师评比课”活动,校级、区级公开课等各类形式的教研和教学展示,活动中同时要求组内其他教师共同听课、评课,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提升了英语教研组的整体业务水平。同时借助学校发展共同体的平台,通过英语学科五校教学评比,向各校优秀教师、教研组学习。

特色英语活动制度 。

丰富多彩的英语特色活动,是上外松外学校的另一品牌,也是英语特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教导处策划、教研组落实的特色活动制度体系。要求做到时间明确(期初策划、期中实践、期末总结);任务到人(教导主任定主题,教研组长作策划,备课组长做组织,全体教师有任务);评价全面(家长满意度评价,学生幸福感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制度)。英语教研组全体教师通力配合,形成了很强的团队合作意识,而各项特色活动的成功,也展现了英语教研组的成果。也把成果向学校发展共同体各校辐射,邀请相关领导和教师到我校参与活动。

教材整合制度。

“科学整合”教学内容 形成校本教材。松外“英语特色教学”的一个特点,也可以说是亮点,就是同时采用《牛津上海版小学英语》和《全国外国语小学系列教材》这两本教材,将两套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再适当拓展关联知识,力求让学生达到同一情景下的语言功能最大化。形成了分组工作的三支撑制度:

第一支撑:学科带头人领衔教研组和备课组长负责指定教材整合方向和策略;明确校本练习的目标和意图等

第二支撑:教研组骨干教师负责依据学科带头组的思路具体负责教材整合内容和教学方式;具体校本练习的撰写

第三支撑:以新教师为主,参与部分教材、校本练习编写和修订过程,通过参与了解英语校本整合教材。

通过三支撑形式推进学校英语教学指南的编写和修订,及校本练习的撰写和修订,并进一步策划和进行专项训练教材(如阅读)的编写。同时向学校发展共同体提供相应整合教材,做好教学展示等活动,互相交流学习。

(二)精致师资培训 为英语特色学科添翼

上外松外学校师资培训立足学校实际,按照教师需要,依据具体工作,开展了细分化的教师培训,营造良好师训氛围,提高师训效果,为英语特色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利帮助。

针对校情 提前培训

上外松外学校作为一名新学校,每年扩张速度很快。XX年8个班级,25名教师;XX年14个班级,50名教师,而到XX年已经是28个班级,102名教师。通过八月暑期培训,提前上岗,早一步了解学校理念和制度,早一步熟悉校本英语教学教材、方法和要求,早一步适应英语特色创建中丰富的英语学科活动,特别是英语科技、英语艺术节的要求,早一步启动工作思考和规划。为新教师适应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特别是应届毕业生,让家长感到满意和放心。

英语由于整合教材的需要,每学期放假前,通过专题会议的形式,交流本学期整合内容的修订和经验,并完成下学期整合任务的分配。目前我们已完成小学一到四年级、初中六年级整合内容和配套校本练习。并在进一步汇编校本高年段阅读教材。

针对师情 分层培训

1、强化0——5年新教师岗位培训:

为每位新教师安排了教育、教学的带教师傅,每星期开展师徒听课活动。好教学组织关,强化一个见习期和三个月实习期,把优秀的青年教师,真正热爱教育事业的好教师留在教育岗位上(强化试用期的进出机制);过好行为规范关,教师的行为规范、师德师风达到优良级;过好“6 1”教学常规关,做到四严五认真。四严:严肃执行教学计划、严密组织课堂教学、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严谨地做好质量评价;五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设计练习、认真批改、认真辅导学生;过好教学基本功关,写好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练好普通话、写规范字;过好英语口语关;过好计算机应用关;综合学科教师过好双语教学关。

2、强化中高级教师榜样力量

强化中、高级教师的履岗履职意识,要求中、高级教师起到榜样师范作用,每学期必有一次教学示范活动。

3、强化学科领军人物优势

在此基础上,为个性化教师搭好台,建立了沈建平英语特色工作室,以项目方式深入教研组活动,;聘请特级教师作为专家指导,听课评课全面指导青年教师提升;成立研究生研究小组,专题研究英语学科课题。学科领军人物的指导不仅仅局限于本校,在共同体内的名师上课、讲座、评课,我校英语教师都有机会参与参加,进一步提高。

同时我校非常重视师德培养,通过在共同体学校内生命教育的交流与学习,提高教师关注学生生命教育,珍爱每一名学生,让每个学生珍视自己的生命和生活,为自己的幸福奠基。在培训中我校专题学习了自主教育,开展了学习任务单专项学习和研究,特别是强调让学生学会学习,强调老师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能讲得让学生讲,少讲精讲,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针对项目 专题培训

1、从世界文化素养提升入手,提升英语教师文化素质。以《培养英语教师世界文化素养的实践研究》市级规划课题为抓手,通过专家讲座、课程设计与实施、学生活动设计与实施等方式提升英语教师自身素质。

2、从英语语音训练入手,提升英语教师语言素质。以《提升英语教师语音语调指导能力》项目形式,通过专家指导、自主学习、同伴互助等活动,提升教师自身语音语调能力,提升教师课堂指导学生语音语调能力。

3、从英语舞台剧课程开发入手,培养教师英语综合应用能力。通过策划剧本、指导台词和表演等活动提升教师英语写作、朗诵等英语综合能力,提高教师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英语课程意识和操作能力。

(三)精品校园氛围 为英语特色学科增色

1、世界文化活动 用英语了解世界

学习语言不仅仅是学习语音语调语法结构,更是要关注语言背后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学习英语的目的是通过英语语言学习了解优秀英语国家文化,以及其他优秀的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精髓比较中了解、理解、融合、沟通。因此,上外松外学校通过班级世界文化角、举办世界文化之旅游园会等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之外,学习更多的世界文化知识,体验世界文化精彩,逐步培养跨文化意识和能力。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发学生尊重不同,理解不同,尊重生命,自立立强。作为我校生命教育和自立教育的切入点和抓手。

2、英语故事赛 充分体现听说领先

每学期举办一次英语讲故事比赛,源于校本教材(绘本故事阅读),根据年级不同设定不同要求,低年级以绘本故事朗读模仿为主,目的促进学生标准的语言语调的模仿;高年级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会讲故事,能通过图片等提示,拓展、自编故事。通过故事比赛,引导学生和教师关注语音语调基本功训练,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突出上外松外英语听说领先理念。

3、英语舞台剧 全程全方位英语特色展示

英语舞台剧是以英语为突破点,通过舞台剧形式让学生在听说读写演五个方面均衡发展, 不仅仅是英语语言的学习,更是英语文化的学习,也是锻炼学生自信、自强的好平台。英语舞台剧是英语老师的智慧和工作成果的体现,更是班主任精细化管理班级,协作各科教师和家长的智慧与工作成功的体现。英语舞台剧演出的成功是英语特色的最佳体现和展示。

五、问题的探讨

(一)精细化管理中规范与创新关系的处理

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是规范化管理,是在规范的基础上精细、精心、精致。追求细节的完美以达到高标准完成工作。但英语特色创建伊始,在激发集体智慧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自由和空间允许教师的发挥和创造,需要从多样化中进行筛选、取得共识。因此,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不规范和精细,而是在不断探索过程中补充和完善,是在教师共同智慧和实践中总结,更容易获得教师集体的认可和较精心的执行。所以精细化管理培育英语学科特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精心精致精品是追求的目标,但是追求的过程是从不规范到规范,不精细到精细的。最具生命力的精细化管理也是在精细上再精细的过程管理。

(二)在共同体平台上英语特色的进一步深化

学校在短短的两年内英语特色得以凸现,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可。目前主要通过英语管理经验交流,专家共享,教学研讨和学生活动展示的方式在共同体内分享英语特色经验。但是它的成功是有一定前提的,部分经验很难复制,如小班化教学。如何在共同体另外四所学校内现有条件限制下推广我校英语特色经验,可能还要抓住听说领先理念下的教材整合。加大教材整合在共同体内的推广和教学研讨,从教师陪训入手,深入推进听说理念,从学生特色英语活动入手,提升共同体内学生英语兴趣和目标

《精细管理报告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报告

最新加入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