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报告 > 管理报告
栏目

关于日本企业会计财务管理情况的考察报告(四篇)

发布时间:2024-01-12 热度:60
关于日本企业会计财务管理情况的考察报告

篇一 关于日本企业会计财务管理情况的考察报告8000字

关于日本企业会计财务管理情况的考察报告

财政部企业会计财务管理考察组

应日本公认会计士协会和日中经济协会的邀请,我们于一九八0年八月二十六日至九月十九日访问了日本,考察日本企业财务管理的情况。在访问期间,根据两个协会的安排,拜会和访问了大藏省、公认会计士协会、日中经济协会、经济团体联合会,重点访问了新日本制铁公司、五十铃汽车公司、东京芝浦电气公司、小松制作所、川畸重工业公司和日立精机公司六个公司。由于时间短,日方准备的材料未能系统的介绍,有些问题考察的不够深入。据我们粗浅的了解,日本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有些是有参考价值的。给我们印象较深的,有以下三点。

大公司的财务管理体制高度集中

这次考察注意了解了日本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方面的情况。访问的六家公司中,除日本精机公司规模较小外,其余五家是日本著名的大公司。新日本制铁公司有八个大型的从炼铁到炼钢、轧材的联合钢铁厂,炼钢能力达五千万吨,其中三座大钢厂,生产能力都达800一1,000万吨。东京芝浦电气公司拥有三十多家工厂,上年的销售额合人民币一百亿元。五家大公司中,相对来说规模较小的五十铃汽车公司,有两个汽车制造厂,年产汽车四十万辆。上述五家大公司的管理体制分二种类型:一种是人、财、物、产、销的管理权都集中在公司,职工的招收、科级以上千部的任免、工资和奖金标准的确定、设备投资、主要原材料采购、接受订货、推销产品与核算损益,都由公司负责,工厂只是生产的执行单位,根据公司的指令和计划,组织生产,管理成本、质最和采购零星材料。属于这一类的是新日铁、五十铃和小松制作所三家。新日铁所属的君津钢铁厂,生产能力年产钢1,000万吨,这样大的工厂,折旧费都集中在公司统一使用,工厂更新设备、进行技术改造,要报计划,经公司审查批准后执行。在批准的投资额中,给相当于一年折旧额十分之一的机动资金,可以应变使用。在计划之外,工厂没有购置设备和建设工程的权利。

另一种类型,是所属工厂多,产品神类多,按产品把工厂分成若千个事业部进行经营,以事业部为单位核算盈亏。例如,东京芝浦电器公司有三十一个工厂,分为电波电器、电器通信、医疗机器等十九个事业部。川畸重工业公司有十八个工厂,分为造船、车辆、航空机等十五个事业部。事业部在产、供、销方面有类似独立公司的权利,但人事权和财权,仍集中在公司。在人事方面,事业部需要增人,由事业部提出计划,经公司董事会审查批准后,工人由事业部(或工厂)招收,大学毕业生由公司统一招收。科长以上千部的提升,由事业部推荐,公司审批。在财权方面,各项资金由公司集中调度使用,事业部无权向银行借款。事业部需要的流动资金,公司核定给一个数额,由公司提供贷款,收取利息。事业部由于管理不善,资金周转发生困难,需向公司申请追加借款。东京芝浦电器公司规定,这种借款,加倍收息。扩建、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需要的投资,事业部每年要作出计划,报公司审批。公司按批准的计划提供资伞去事业部按批准计划执行,计划外没有用钱的权利。东京芝浦电器公司虽然规定折旧费留给事业部,但要用于基本建设和设备更新改造,也得按公司批准计划执行。在批准的工程计划之外,也无权动用。

以上两种类型,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人事权、财权高度集中。我们曾问过新日铁和川琦重工,工厂规模很大,财权高度集中,有什么利弊。新日铁的经理部长中津海先生讲:管理高度集中,可以保证最有效的使用资金,最合理的经营。十个钢厂,都希望发展,要求投资,在那个厂投资最合理,最经济,工厂不了解,公司可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十个钢铁厂,有二个厂各种钢材都可以生产,其余厂生产的品种都有分工和侧重,有的适合少品种大批量生产,有的可以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在生产安排上,公司统一接受订货,可以根据订货的品种、数量和运输条件,安排到最合适的单位生产,做到高效率、低成本。如果由工厂各自接受订货,就会失去这个优势。川畸重工经理部长横山先生讲,财权集中,可以合理使用资金乃但也有缺点,事业部有依赖思想,主动精神差。在竞争激烈、市场多梢的情况下,使用资金要谨慎,集中管理是有利的。

我国正在进行企业财务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财权。日本的作法,值得我们研究参考。财权不宜放的太散,财权太散,不利于合理使用资金。对财权,可研究区别对待,属于生活福利基金、奖励基金,直接放给基层企业步属于生产发展基金(包括折旧费在内),可以一部分放给基层企业,一部分放到公司一级。这样处理,可能既有利于调动企业积极性,又有利于合理使用资金。

十分重视会计财务工作

各公司在介绍情况时,对经营的目的讲的非常明确。私人公司的目的就是为了盈利,不盈利公司就无法生存。因此,公司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提高盈利水平而进行的。为了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增加盈利,各公司都非常重视会计财务工作(日本是会计、财务工作合一,以下统称会计财务工作),把会计财务工作当作对企业整个经营管理进行控制管理的系统,充分发挥会计财务工作在经营管理上的作用。尽管他们用人精打细算,但在配备会计财务工作人员上肯下本钱。东京芝浦电气公司的会计核算已全部采用电子计算机,还配备950名会计财务人员,占公司职工人数的百分之一点五(不包括电子计算机操作人员)。企业的领导人都懂得通过会计财务工作进行企业管理。兵库县经营者协会副会长滨先生讲:“不懂会计财务工作的人,就没有资格当企业领导人。”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理解他们对会计财务工作的重视程度。据六个公司的介绍,会计财务工作有以下特点,

一、通过会计财务工作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他们认为,现代化企业,规模大,大的 公司下属有许多事业部和工厂,有生产、物资供应、产品销售、技术研究、发展新产品、 基本建设、设备更新、成本和盈利等等十分复杂的管理事项。对庞大的企业,复杂的管理事项,如何进行管理,会计财务工作利用货币和计算经济效果的方式,提供了简化的、明了的综合的管理方法,即实行预决算管理。所谓预算,就是对生产、物资供应、产品销 售、技术研究、发展新产品、成本、利润和设备投资计划,以预算的形式编成。预算经公司董事会批准,在执行中按预算进行严格控制。决算就是预算的执行结果。决算同预算的 差异,各公司每月都进行分析。他们强调责任会计制,即会计要反映事业部、工厂、车间 以至班组各级的经营责任。各级都要进行预算执行结界扩险查考核,完成的好,要找出经 验,普及提高,完成的不好,耍找出原因,研究措施加以解决。他们的会计财务工作,事 后反映虽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重点是放在事前预算控制上,充分发挥了会计财务工作 的积极作用。

二、狠抓成本管理。成本管理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确保实现盈利目标。资本主义国 家企业之间竞争十分激烈,企业要得到生存和发展,必须增强竞争能力。企业的竞争力, 主要靠产品价格低、品质好、式样新。生产成本低,价格才能有竞争力,取得超额利润。 他们抓成本管理,有以下特点:

1·经理、厂长直接抓成本。小松制作所的粟津工厂,在厂长直接领导下;有个工厂管理室,室下设七个科,有二个科是管成本的。一个是成本管理科,有9个人,专门搞成本计划管理。另一个是价值工程科,是专门调查、研究、分析降低成本的途径、方法、有七个人,都是技术人员。日常的成本核算、分析管理工作,由总务部会计科负责。五十铃汽车公司,有一个直接归总经理领导的办公室有122人,主要是搞经营规划的,其中63人是搞成本规划、管理和搜集成本情报的,多数是工程技术人员。日常成本核算、管理,另由成本科负责。

2·重视成本的事前管理。事前管理着重抓成本规划、产品设计和试制。这个环节的工作抓好了,以后生产的成本管理献比较容易了。要生产一种新型号的汽车,根据对国内、国际市场相同类型的汽车进行分析研究,确定一个有竞争性的销售价格。销售价格减去合理的利润,作为进行生产的目标成本。目标成本交给设计、技术、生产和供应等部门进行具体设计和落实。如果达不到预定的目标成本,就进一步研究改进设计,力求改进技术,提高材料利用率,采用廉价的代用材料,降低材料、协作件的采购价格,提高生产率,务求达到目标成本。达到了目标成本,才能证式进行试制,否则,就不试制了。

生产过程中的成本管理,采用标准成本(也叫预算成本,我们叫计划成本)进行事前控制。标准成本按成本形成的责任单位逐级分解落实到基层,按标准成本对生产过程实行管理,使成本管理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同时,也重视事后检查考核。各个责任单位按期分析实际成本同标准成本的差异,实际成本低于标准成本的,要找出经验,巩固普及,实际成本高于标准成本的,要找出原因,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新日本制铁公司各钢厂每天向公司报一次成本情况。东京芝浦电气公司深谷工厂每月开二次会,研究分析成本。五十铃汽车公司川菊工厂每月科、部、厂分别开成本会议,分析研究经费预算、工资预算、材料利用率等成本情况。

事前的成本管理,在新厂、新设备建设前就进行充分的研究,保证投产后能做到低成本。私人办工厂是为了盈利,建设新厂,扩充生产设备,投产后产品售价多少,成本高低,能否赚钱,这是决定是否投资建设要研究的中心问题,也是银行决定给不给贷款要研究的中心问题。工厂建设方案,要经过长时间的反复研究,多种方案比较,力求投资省 (投资多了,折旧费就大,影响成本高,还要增加利息负担)、工艺流程合理、效率高、产品质量好、成本低、赚钱多。不像我们那样,建设工厂事前不研究投产后的产品成本,工厂投产后发现消耗大、成本高,再去抓成本已经晚了。他们工程建设前研究的时间比较长,准备的充分,一旦决定建设,就集中力量摘,工期比较短,经济效果好。例如,君津钢铁厂,是一个年产1,000万吨钢的大联合钢铁厂,是填海造地建设起来的。新日本制铁公司五十年代末期就开始研究建设这个厂,前后经评

六、七年的研究审查,1967年3月才开始填海造地建设,并相继开始钢铁厂各项工程的建设。第一期工程从填海造地开始到出钢材,仅仅用了十九个月的时间,全部工程只用了五年多一点的时间。各项工程投产的时间衔接的非常好,焦化厂1968年8月1日点火,烧结厂11月10日投产,一号高炉11月27日点火,第丁炼钢厂12月2日投产,第一初轧厂12月11日投产,热轧厂1969年1月13日投产,保证了较高的投资效果。新日铁用的铁矿石99.2%是进口的,每吨进口价是22美元;用的焦煤86%是进口的,每吨进口价高达60美元,在这种不利的条件下,由于工厂建设合理,采用新技术,加强成本管理,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上仍有竞争力,保持了较高的盈利水平,销售利润率达到11.5%。

3·成本管理强调依靠全体职工。东京芝浦电气公司和小松制作所介绍,都讲成本管理要依靠企业的每一个成员。他们依靠职工进行成本管理的方法,首先是注意对职工进行成本意识的教育。小松制作所介绍,职工对成本有正确的认识,是降低成本的重要条件,成本意识可以给每个职工的活动指出方向和目标。用我们的话讲,教育职工,有勤俭的思想,行动上才能注意节约。其次是每年制定计划时,发动全厂职工讨论降低成本的措施,制订降低成本的计划。讨论的重点放在本人本单位主管的工作上,怎样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通过职工讨论,制订出个人的、班组的、车间的以至全厂的降低成本计划,把降低成本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实际执行,按计划进行检查考核。这个方法卓有成效。东京芝浦电气公司深谷工厂,有一个装配工序,通过发动职工讨论,采取措施,提高效率30%。三是开展小组管理活动。(类似我们的班组核算)。目标是高质量、高效率、低消耗。深谷工厂84个小组,都开展了小组管理活动,收效很大,去年节约成本一亿日元。小组管理活动开展的很普遍,全国约有1,000万人参加。日本产业界非常重视这个活动,他们称为“全员自主管理运动”,是推动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四是提案制度,即发动职工对企业经营管理、、生产、技术等各个方面提合理化建议,好的建议及时采纳,用于生产和经营管理上。东京芝浦电气公司深谷工厂1979年共提合理化建议2.2万件,平均每人7件。这个制度实行的也比较普遍。日本产业界非常推崇这个制度,说它是开发职工的智慧办好企业的重要方法。

政府也通过经济团体指导成本管理。日本的经济在相当程度上依赖出口,国际市场竞争很厉害,日本政府非常重视经济的竞争能力,在全国开展了几次合理化运动。在合理化运动中,政府通过民间经济团体提出一些指导原则,推进合理化。日本机械工业协会于六十年代初提出了“机种生产集中原则”,规定一个工厂生产某型号机械,要达到全国产量 5%以上,本公司总产量的20%以上,因为规模小,批量少,不经济,就应进行产业调整,组织集中生产。这个措施,促进了专业化大规模生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增强了竞争力,对经济发展起了很好的作用。现在经济规模比六十年代初大多了,上述具体比例虽已不适用,但各企业从本身利益考虑,还是坚持机种生产集中原则的。

三、使用资金谨慎,讲求经济效果。经济效果是私人投资的目标。经济效果不好,企业就会遇到困难,甚至会倒闭。因此,使用资金都非常谨镇,尤其是在增加设备投资上更为慎重。东京芝浦电气公司将设备投资分为提高效率更新设备、增加生产扩充设备、新建工厂三类。为提高效率更新设备,要详细计算和比较新旧设备的经济效果,包括用人数、作业率、材料利用率、废品率、成本、投资利润率、资金回收期限等。更新设备追加投资的利润率(成本降低额+更新设备投资额),一般来讲要揭于利用惊芍设备的利润水平,才有采用价值。如果不能带来增加的利润,就不投资。对扩充生产设备和新建工厂的投资,要作更周密的研究,包括原材料来源、协作厂家、水泡供应、运输条件、地质条件产品质量、产品销路、销售价格、有技术能力的劳动力、成本、资金、施工单位、建设工期、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投资额/扣除纳税、资本分红后的利润+折扣)等等方面,进行详细周密的调查研究。日本的企业,自有资本都比较少,只占17%左右,一般企业大部分投资、 要向银行借款。上述各项,不但企业要研究,提供贷款的银行也要审查。经过公司、银行详细认真的研究审查,上述各项都有把握落实了,经济效果比较好,投资一般五至七年可、以收回的,才决定进行投资,银行才提供贷款。因为决定投资谨慎,投资的经济效果都比 较好。据日本兴业银行介绍,经他们审查提供资金的工程,都是成功的。

在使用流动资金方面,讲求金融成本,力求少用资金。新日本制铁公司完全依赖进口 的铁矿石,只储备50天左右的用量,煤储备40天左右用量。东京芝浦电气公司深谷工厂。 低值小零件储备十天用量,显象管、电视机外壳只储备二小时的用量。川崎重工摩托车 厂,零件储备二天用量。小松粟津工厂,生产多种挖掘机,过去是不同型号的产品轮番生 产,这样效率虽高,但占用的资金多,利息负担大,现在改为在一条装配线上同时装配几种型号的挖掘机,节省了资金。企业都讲求资金周转速度,资金运用效率高,机械工业二百二十个大公司,流动资金一年周转5.8次(按销货成本计算),比我国民用机械工业周转1.1次快四倍多。钢铁工业三十九个公司,流动资金一年周转3.8次,比我国冶金工业周转2次快将近一倍。

日本的会计工作,很有特色,不少地方很值得借鉴。他们将会计工作提高到企业经营 管理至为重要的地位,使其对企业经营发挥有效的控制作用。会计工作,重点放在成本管 理上,成本管理着重事先控制,使用资金谨慎,非常重视使用资金的经济效果,企业领导人懂得会计知识,会运用会计工具进行企业管理,政府关心宏观方面的成本管理,通过民 间经济团体进行指导,等等,这些都值得学习。相比之下,我国的会计工作是落后的,虽然群众有许多创造,有些方面还胜过日本,但缺乏理论上的概括和提高。会计工作的重点 放在记帐、算帐、报帐和事后分析反映上,缺乏事先控制的积极作为。企业的管理千部,懂得会计知识、会运用会计工具管理企业的人很少。我国的会计理论函待发展和提高,以便用先进科学的会计理论指导实践,发挥会计工作在新长征中的积极作用。建议对企业的经理、厂长进行会计知识的教育,各级经委轮训企业千部要增加适量的会计课程,使他们粗懂一般会计知识、会计的主要作用和运用会计管理企业的方法。从日本的经验来看,合理的贷款利率,能有效的促进提高资金使用效果。目前,企业的资金使用费和银行贷款利率太低,不能发挥促进有效使用资金的应有作用,建议适当提高。

对大企业进行社会性会计监督

日本的企业制度,股份公司是主要形式。股份公司与一般企业不一样,投资人多,大公司股票持有者有几十万人,如新日本制铁公司股票持有者51.3万人,公司需要向股票持有者提供客观和公证的经营和信用情况。日本战后恢复差济,企业向社会筹集资金,吸引外资,也需要向社会提供本企业的信用情况。为了适应这种需要,日本实行了股票上场公司 (股票能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买卖,叫股票上场)财务公开制度和公认会计士(会计师)制度。证券交易法规定,股票上场公司财务要公开,半年向大藏省报一次事业报告书,并送给股票持有人,同时在社会上公开发行,供想买股票的人阅览。事业报告书包括:企业概况、资产负债表、损益计算表、利润分配表。股票上场公司的会计决算,必须经公认会计士进行会计检查,写出检查报告,证明公司的会计决算符合法律规定和会计规则,经公司董事会讨论通过,才能呈报和发表事业报告书。上场公司财务公开制度,是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润,同时也有利于公司事业的发展。经营好的公司,盈利水平高,财务状况好,可以提高公司信誉,投资者愿意买它的股票、债券,向银行借款也比较容易。

公认会计士的业务,是根据证券交易法对股票上场公司进行会计检查出证,还根据商法对资本五亿日元以上的股票未上场公司(信用未被社会公认,股票不能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买卖的公司,叫股票未上场公司)和根据大藏省的规定,对接受政府经费补助的学校进行会计检查。检查的目的是防止和纠正会计上的违法和不符合会计规则的行为。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不是向政府报告,而是向公司指出,由公司进行改正。经过检查出证的事业报告书,都是符合法律规定和会计规则的。公认会计士有责任保守公司的商业机密。公认会计士如果同公司勾结起来进行伪证,使投资者遭受损失,投资者可以向法院控告,公认会计士要负法律上的责任,并赔偿损失。过去曾发生过伪证事件,为了防止发生这类事件,一般要由二个以上公认会计士组成法人团体(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检查出证。公认会计士,由大藏省证券局进行管理,实行严格的制度。要成为公认会计士,须经过三次考试。第一次考试合格的,可以进公认会计士协会办的进修班。进修一年,再进行第二次考试。考试合格的作为后补公认会计士,参加会计检查,实习二年到三年,再进行第三次考试。考试合格者由大减省发给公认会计士证书,准许开业。与外资合营企业的纳税,必须有公认会计士的会计检查出证才行。对合营企业的会计检查,一般由所在国的公认会计士进行,有的外国合营者也要求本国的会计士参与检查。会计检查是收费的。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主要靠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同时给以财政监督。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提倡对企业进行社会性会计监督也是必要的。特别是对同外资合营企业来说,社会性的会计监督是不可缺少卸。我国公布合资法以后,特别是公布合营企业税法以后,日本产业界的积极性较高,有迅速发展之势。日本政府规定,在国外合营企业的决算,必须有公正的、独立的会计检查,证明完全符合所在国法令和公证的会计原则,才能有效的作 为纳税的依据。为了适应对合营企业进行会计检查的需要,要及早组织几个会计师事务所,吸收有资格的人员(国外很重视会计师的合法资格)参加,担负合营企业的会计检查 出证工作。同时要抓紧制订我国成体系的会计原则,并要研究国际上通用的会计原则,在不妨碍主权的原则下,可吸收一些国际上通用的会计原则,以避免在会计检查上出现不必 要的纠纷。要抓紧培养会计检查人员,经考试合格,由政府发给证书。

篇二 日本企业信息化考察报告5900字

日本企业信息化考察报告

2001年3月27日至4月5日,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企业信息化赴日考察团”一行4人,在日本进行了为期8天的考察。考察团先后走访了日本贸易振兴会(jetro)、日本经济产业省、sap日本公司、德勤等松咨询公司、日本电气公司(nec)东京日比谷展示厅和日立制作所横滨数据中心。通过考察,初步了解了日本信息化的现状,政府在推进信息化方面最新的战略和政策措施,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成效和值得吸取的经验教训。

一、日本信息化的现状

从总体上看,虽然日本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速度较快,但与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目前,日本全社会因特网普及率为20%(美国为40%),其中,1千万人通过移动电话上网。广播和电视的数字化、信息保密水平等都落后于美国和英国,信息技术专业人才不足问题比较突出。政府内部、文化福利部门、民间团体等公共领域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刚刚开始。

近些年,日本企业在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改造生产经营管理模式上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erp等欧美管理方法与日本传统的终身雇佣制度存在一定冲突,因此,完全成功的例子较少,失败的居多。在开展电子商务方面,日本企业已有很好的起步,但与美国相比,电子商务占总交易额的比例还很低,规模较小。2000年,日本b-b交易的市场规模为20兆日元(约1626亿美元),b-c交易的市场规模为1兆日元(约81亿美元)。

目前,日本政府和企业已意识到在信息化方面与欧美之间的差距及其这一差距对日本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加快信息化进程,希望到2023年建成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社会,成为信息化方面的先进国家。

二、日本政府推进信息化的措施

1、健全法律法规,加强组织领导,实施信息化战略

为推进信息化,日本国会于2000年通过了《日本高度信息网络社会形成基本法》(以下简称《基本法》,见附件一),明确了信息化的基本方针、领导机构和信息化推进重点。该法为日本政府采取相应的措施提供了法律依据。

按照《基本法》规定,制定推动信息化建设政策措施的基本方针是:进一步发展信息网络,扩大信息网络的应用,丰富网络信息内容,建成世界高水平的信息通讯网。

日本政府还依据《基本法》在内阁成立了建设高度信息网络社会的战略总部,由首相、国务大臣和优秀的专业人员任部长、副部长和委员,负责审议并实施信息化的重点计划。

日本经济产业省一改长期以来不制定经济发展计划的做法,在2000年用一年的时间制定了《e-japan战略》。2001年又依据《e-japan战略》制定了《e-japan重点计划概要》(见附件二),并于3月29日由战略总部批准实施。《e-japan战略》明确指出,日本信息化的总体战略目标是“在五年内使日本成为世界最先进的信息化国家”;要通过建立世界最先进的高速信息通讯网络、加强信息知识教育、促进电子商务发展、促进政府等公共领域信息化、确保信息安全等一系列战略举措,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

2、明确政府、民间机构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

《基本法》和《e-japan战略》都明确规定:民间机构(包括企业、行业协会、公共团体等)是信息化的主体,在信息化建设中起主导作用。政府主要发挥二方面的作用:一是为民间机构发挥信息化主导作用提供必要的环境条件,如修改阻碍信息化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改进和完善政策措施等;二是推进民间机构力不能及的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如政府信息化、消除社会各阶层间存在的数字鸿沟、研究开发民间机构无法独立进行的科研项目等。

在政府信息化方面,《e-japan重点计划概要》要求中央政府要在2003年建成电子政府(e-government)。但对3300个地方各级政府的信息化进程并无明确规定,而是希望它们参照《e-japan重点计划概要》,能在2023年实现政府信息化。

3、打破垄断,引入竞争

为促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服务的发展,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鼓励自由竞争的政策。例如,建立电气通信纠纷处理委员会(暂称),制定垄断禁止法方针,加强公平交易委员会的职能等。2001年,日本政府还制定“非对称法规”,对最大的电信企业日本电话电报公司(ntt)实施专项政府管制,重组这家国有股占60%的企业,目的是消除其垄断地位,在通信行业实施自由竞争促进政策,引入自由竞争机制,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4、加强信息化知识的普及教育,多渠道培养高级专业人才

为实现2023年因特网的个人普及率超过60%的目标,日本政府加大了信息化知识的普及教育。2001年,计划举办550万人次的信息化基础知识讲座,140万人次的信息技术职业培训,为7000所图书馆和群众性文化活动场所配备计算机。

同时,也加强学校的信息技术专业教育,增设有关课程,扩大培养高学历的信息技术人才,建立信息保密技术资格认定制度,完善吸引国外专业人才的机制,计划到2023年吸引3万名国外信息技术专业人才,为使日本信息技术的科研水平超过美国提供人才和技术保障。

三、日本政府促进企业信息化的措施

日本政府对大企业信息化建设并没有特殊政策措施,但对影响某个行业的信息化项目会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多方面的支持服务。

目前,中央政府对各地方政府(都、道、府、县)、各行业、学术界提供一部分专用于信息化建设的补助金。从2001年开始,补助金发放重点由过去的给单个企业或商会配备计算机,转向支持对整个地区、行业产生影响的项目和有益于全社会的重大研发课题。例如,政府对钢铁行业的edi项目提供了一部分资金援助。一般情况下,政府通过三种方式信息化项目提供补助,一是政府对项目补贴50%,企业自筹50%;二是政府全额支付科研项目的费用,科研成果由政府与开发人员共享;三是政府对项目发放低息或无息贷款。

为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日本政府从多方面提供支持和服务,利用各地现有的商会,为中小企业举办信息化知识讲座,利用现有的法律咨询窗口提供信息化方面的法律咨询服务等。

四、日本企业信息化的内容和成效

日本企业信息化过程可以概括为“三次统一”过程。在信息化过程中,日本企业首先将企业内部(各部门、分公司、子公司)生产经营过程进行统一,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工作效率。其次是实现企业与供应商、销售商之间商务流程的统一,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最后是行业内部各企业商务流程的统一,形成统一的行业交易市场和经营模式,提高行业整体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日本部分企业信息化的成效也非常明显。例如,夏普(sharp)公司使用sap管理软件后,制定生产计划提前时间由3个月缩至2周,确认存货-发货的时间从2.2个月缩至0.9个月。尼桑(nissan)公司估计,借助sap管理软件将使采购成本降低20%。目前,sap与美国排名第一的commerceone公司合作开发的“电力相关材料和资产电子交易市场”已在日本投入运转,初步形成了日本电力行业的统一交易市场。

据日本信息化建设较好的企业估计,通过利用先进信息化技术,大大提高了企业生产计划、库存管理、客户管理、网上采购等环节的效率,效果十分明显,一般可降低成本10-30%。

日本信息技术企业在提供信息技术服务上也不断创新。例如,日本电气公司(nec)提出“五i”理念,即想象力( imagination)、灵感(inspiration)、思想(idea)、信息(information)和因特网(internet)相融合,目标是借助宽带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如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等),实现“i社会”(i-society)。nec还推出了“因特网广播”(internet broadcast),通过设在日本各地的数字摄像机,按照顾客要求的比例实时传输指定城市、建筑物或风景的现况,还提供网上购物服务,通过与生产商、速递公司、24小时便利店合作,共同开展b-c业务。

五、日本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教训

在信息化过程中,日本企业也有一些值得吸取的教训。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改造生产经营管理的过程,同时也是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改造现有的业务流程的过程,业务流程再造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信息化的效果乃至成败。日本部分企业信息化建设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是在导入先进的计算机管理模式时,不是采取自上至下的整体设计方法(top-down),按照科学的方法改造企业现有业务流程,使生产经营管理系统化,而是根据传统习惯,大幅度修改管理软件(如改变软件的标准画面、结构和流程),使先进的手段去适应过去的工作习惯,即“穿新鞋走老路”,从而使科学先进的管理软件丧失统一性和先进性,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由此导致了许多企业信息化效果不理想。这一点特别值得我国企业吸取。

六、对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启示

1、加强网络建设,扩大网络应用

为加速信息化进程,日本大力发展光纤通信,虽起步晚但进展快,已在部分地区实现光纤到户,并于2001年3月开始在国内提供光纤上网服务,极大地促进了网络应用。目前,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落后,传输速度慢,使用费用高,致使许多网络应用无法开展,直接阻碍了企业信息化进程。因此,推动企业信息化,网络建设要先行。要加大在网络建设领域的投入,消除垄断,引入竞争,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的作用,调动各方面资金,加快高速信息网络建设,扩大网络覆盖范围,降低使用费用。要加快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尽快实现高速信息网与企业的互联互通。

2、加强培训教育,普及信息化知识

目前,导致我国企业信息化水平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信息化知识,对用信息技术改造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作用认识不足。因此,政府要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多层次的信息化知识宣传、培训和推广。特别是要加大对中小企业、落后地区的企业和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信息化知识培训力度,增加这类企业的信息化意识和知识,提高对信息化的认识水平。

3、丰富信息资源,完善信息服务

日本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经验表明,企业对网络的应用水平,不仅与网络基础设施有关,还与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程度和信息服务的水平密切相关。目前,我国政府和企业上网水平低,网络信息资源还不够丰富,在信息的形式、内容、针对性等诸方面还不能满足企业的多种需求,信息服务的方式和水平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因此,要继续推动政府和企业上网,丰富政策信息和商务信息;促进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服务中介机构的发展,增加信息服务品种,提高信息服务质量。

4、发挥专业化优势,避免重复建设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日本企业深深感到,广泛应用erp是一项投资大、见效慢的工程,因此,不约而同地走上了asp专业化经营的道路,实行业务外包。asp涉及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应用程序、企业资源计划、电子应用程序集成、网上远程监控服务、数据中心、客户支持等多个领域,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规模经济性。专业化asp商业模式,可以使客户借助网络实现生产经营活动的“三个必要”,即必要的内容,必要的时间和必要的数量,从而创新企业工作流程,提高经营效率。我国企业应借鉴日本企业在这方面的经验,在信息化建设中也要避免“大而全,小而全”,扩大业务外包,走asp专业化经营的道路,共享专业化经营利益,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

附件一:

日本《高度信息网络社会形成基本法》〉的主要内容

日本政府为加快日本社会信息化步伐,尽快将日本建成高度信息化社会,于2000年制定了《高度信息网络社会形成基本法》(下称《基本法》)。该法律明确了制定信息化政策的基本方针,实施信息化战略的领导机构及信息化重点计划的基本内容,是日本政府制定推进信息化政策措施的法律依据。

《基本法》共分为四章,三十五条。第一章是总则,第二章是制定政策措施的基本方针,第三章是领导机构的设置,第四章是重点计划的主要内容。

1、总则的主要内容。 日本政府认为,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应用,将深刻改变经济和社会结构,面对这种形势,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社会团体有必要、也有责任采取有关措施推进高度信息网络社会的形成。要通过制定法律措施,在日本形成世界规模的、多样化的、自由灵活的信息网络,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网络的作用,使国民能够充分、方便地使用信息网络。要通过电子商务,提高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效率,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增加国民生活的方便性和多样性,扩大地区间经济交流,活跃地方经济。

建设高度信息网络社会的基本原则是:以企业为主体,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公共团体明确分工,采取有关措施,改善环境,消除地理、年龄和身体健康状况导致的不利于信息化的障碍,使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使用信息网络。

《基本法》认为,信息社会的形成,必然引起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在劳动就业等各个领域出现新问题。对此,要采取积极、适当的措施加以解决。政府部门要依据本法规定的基本方针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法律、财政等推进措施;要通过多种形式,随时将推进信息化的有关资料向社会公布;要通过各种宣传活动帮助国民了解信息网络社会。各地方和团体,要根据本法提出的基本方针和各自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推进措施。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社会团体,在有重点地实施政策措施时,要相互协作,共同推进。

2、制定并实施政策措施的基本方针。制定并实施政策措施的基本方针是:进一步发展信息网络,扩大信息网络的应用,在网络上提供文字、声音、图像等各种信息,推进信息技术与信息内容的一体化,建成世界高水平的信息通讯网。

为此,要采取措施促进公平竞争;采用多种培训方式培育拥有专门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各类人才;制定和修改有关法律法规,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消费者权益;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利用电子商务开展社会经济活动;国家、地方及公共团体要简化行政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工作透明性,为国民提供方便、高质、多样化的公共服务;要采取措施保障信息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在国际标准、研究开发、技术协作及国际援助等广泛的领域开展合作。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公共团体、大学及企事业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信息网络基础,加强研究与开发,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

3、战略总部设置。日本政府在内阁设置了建设高度信息网络社会的战略总部。总部的主要负责是:制定并实施信息网络社会重点计划,对信息化重大实施方案进行审议并制定推进措施。战略总部设部长,副部长及委员。部长由内阁总理大臣担任,负责全面工作。副部长由国务大臣担任,协助部长工作,总理大臣任命优秀的专业人员担任委员。战略总部有权根据相关法律要求有关部门提供协助及工作资料。

4、关于重点计划。建设高度信息网络社会重点计划的主要内容:一是体现建设高度信息网络社会的基本方针;二是要形成世界高水平的信息通讯网络;三是加强培训教育;四是广泛开展电子商务;五是推进信息技术在公共领域的应用;六是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重点计划原则上要明确具体目标和完成目标的时间。战略总部制定的重点计划要及时通过网络等多种方式对社会公布。战略总部要根据计划目标对实施状况进行跟踪调查,并及时公布结果。

《基本法》于2001年1月6日实施。政府在三年之内要对法律实施的况状进行研讨,并根据实施结果采取相应对策。

篇三 2023年延边州女干部、女企业家考察团赴日本研修考察报告5250字

2023年延边州女干部、女企业家考察团赴日本研修考察报告

为了提高我州女干部和女企业家的素质,使她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阔视野,学习先进国家及地区的管理经验,以更好地投身全民二次创业,推动我州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应日本株式会社mvr的邀请,经州委组织部同意,以州妇联副主席曹於今为团长的州内部分女干部和女企业家一行10人,于2023年4月17日至4月25日对日本进行了为期8天的研修考察。这次研修的主要目的是学习考察两国创业女性先进管理经验,了解境外妇女组织建设情况及国外妇女参政议政发展水平等。考察过程中,考察团采取听取企业家介绍经验、实地参观学习、与日本女议员相互交流研讨的方式,先后赴日本的东京、横滨、京都、大阪等城市,参观了江户东京博物馆、皇居、银座、nhk、浅草寺、都厅展望台、富士山五合目见学等地。考察团的同志们普遍感觉不虚此行,学习到很多可借鉴的经验。日本发达的经济、先进的理念、优美的风景、富有特色的风土人情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在听取了日本国会众议员女议员阿部女士,男议员山本先生以及中国留学生的介绍后,日本经济的腾飞和日本女性在崭新的历史机遇期里享有的地位与发挥的作用,更使我们对现代日本和日本女性有了全面的了解,并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一、美丽发达的现代日本

过去我们对日本的印象其实挺复杂。小时候念书时知道日本帝国主义曾经侵略中国,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战争罪行。五十多年后,残留的毒气还在残害着中国人,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媒体对日本的介绍多了一些,知道了日本是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他们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也了解到中日交往上总是受到日本极右势力的干扰。

4月17日13点20分飞机从沈阳国际机场起飞,15点25分到达成田机场。真正身处繁华的日本都市时,我们不得不惊叹这美丽发达的现代日本,惊讶于它飞速发展的经济、充满能量与活力的生活节奏以及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总之,初识日本,我们一行人便被它的城市魅力所吸引。据接待我们的中泽先生、楚建国先生和翻译陈东介绍,日本全称日本国,是亚洲东部太平洋上的群岛国家,总面积:37.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亿2740万人,居世界第九位。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相当于中国人口1/13的被人称为“小国”的日本却赫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仅次于美国,让你不得不刮目相看!

首都东京是现代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it等尖端产业云集的城市。我们在感受从江户(东京的旧称)到东京连绵400年的历史和与文化的同时,又能享受到多摩与东京各岛丰富的自然风光。这里有历史悠久、格调典雅的传统老字号百货店—银座一个高品位的繁华商业街;这里有新宿--由高层大楼鳞次栉比的西口,东京最热闹的东口、新景点散在的南口构成的娱乐城;这里有古色古香、传统的老街风情依然的浅草,一家接一家的老铺飘溢着江户情结;这里更有东京都厅第一东厅舍、都议会议堂和45层202米高可以一览东京全景的展望室,以及决定东京都条例及预算等议案的场所;在nhk播放园南极广场这一新展区,可通过电视图像和展品观赏到南极美丽的自然景观和大自然的奇异景象,愉快地感受到开创电视传播新时代的nhk的技术实力。这便是用有限的国土资源创造了gdp规模约500万亿日元的日本国,这便是初识东京带给我们的惊喜。

二、幸福时尚的现代日本女性

印象中的日本女性是典型的家庭主妇,据当地女企业家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她们也的确如此。那一时期的日本大多数家庭是由父母、子女、孙儿三代组成的,丈夫是一家之主,具有绝对权威,妻子作为主妇,在家中服侍丈夫、公婆,料理家务,养儿育女,在家庭中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妇女在结婚后特别是生完小孩后都要面临当全职太太还是做职业女性这一选择。然而时代在变化,飞速发展的日本经济同时也使日本女性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考察中,通过对日本女性就业、生活、参政与维权等情况的了解,我们深刻地感受到,现代日本女性是幸福时尚的。

1、创业已越来越成为现代日本女性的首选

1947年,日本颁布了民事法修订法,赋予女性与男性同等的法律地位,从而打破了家庭中的家长制。近年来的状况表明越来越多的日本女性对选择两者兼顾显示出兴趣。结婚后不辞掉工作的妇女数量逐渐增多。在现有体制妨碍她们自由选择的今天,她们在工作和家庭兼顾的原则上探寻着一种适合自己的、更能为她们所接受的、理想的生活方式。 于是,现代妇女创业在日本当代便不再是新鲜事了,有相当一部分妇女找到了她们的兴趣和才能发挥的结合点。

有的创办了废旧物品再利用中心,她们将那些居民家里用不着的衣物,或小孩穿小的衣服以低廉的价格收购,再以低于商场价格很多的价格出售,很受家庭主妇阶层的欢迎。还有的妇女成立了软件公司,女性网站使自己的一技之长得以发挥。

四、五十岁的家庭主妇在完成养育子女的任务后在社会上可供她们发挥才能的机会比较少,由于招聘有年龄限制,她们便选择了小时工和志愿者的工作。社区是最能发挥家庭主妇作用的,近年来有不少有关家庭主妇创业的报道,一些家庭主妇创办公司,如盒饭中心,为社区的学校、企业提供午餐盒饭的服务。

2、妇女中心引导现代日本女性步入时尚之路

日本的都、道、府、县、市各级政府下面都设有妇女中心这样的机构,也有属于民间财团性质的妇女中心,有的是两者结合,既属于政府机构,又靠财团支持,由两方面进行运营。各地的女性中心的建筑物基本上都是90年代的产物,设施和功能十分现代化,面积也较大。这些妇女中心使现代日本女性得以更好地参与社会、加强自身修养,深受日本妇女的喜爱。妇女中心主要有以下几个功能。

(1)唤醒男女平等的意识。为配合总理府“男女平等参画推进室”的工作,以男女平等地在各个领域参与社会为目的,实施各种学习、研修;开设有关男女平等理论的讲座,普及男女平等意识;请一些女性问题专家和学者介绍国际妇女大会的情况,帮助妇女理解会议的精神;对照日本存在的男女不平等现象,对现有陈旧意识进行反思,唤醒女性的男女平等意识;鼓励妇女开发自身的才能,做活跃在第一线的杰出女性等等。这一系列的活动内容,从思想上改变了日本女性传统守旧的观念,使她们得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

(2)提高女性的技能、修养、综合素质。为了促使妇女在各种各样的决策场合中能够很好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中心着力培养“社会参画女性人才”,下大力气提高妇女的素质和能力。如开办涉及结婚、离婚、家庭成员关系的有关法律讲座;讲授摄影、英语、计算机课程;为茶道、插花、音乐、诗歌、绘画兴趣小组提供活动和交流场所;经常举办一些鼓励女性创业的讲座,对活跃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想开辟新的事业的妇女予以大力支持。这些活动培养了妇女自立的技能、丰富了妇女的生活,加强了她们的内心修养。有的中心搞得相当活跃,还举办了男性讲座、男性料理教室,帮助男性提高男女平等的意识,提高男性的生活能力,帮助他们在生活上实现自立,从而为妇女创造从繁忙的家务劳动中抽身而出的机会。

(3)实现国际交流。许多地方的妇女中心在国际交流、市民交流等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她们举办促进市民理解国际支援、国际交流的各种讲座;联系联合国总部和海外的民间机构,将女性相关资料与海外进行交流;通过网络向市民提供国际上相关的信息;举办从国际化视野来看女性问题的讨论会以及一些丰富多采的交流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开阔了妇女的视野,丰富了她们的生活,使她们的思维能够跟上国际日趋变化的形势。

(4)女性心理咨询。据说日本家庭每3对夫妇就有1对夫妇离婚,为了解决妇女的各种烦恼和心理问题,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妇女中心均开设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室分电话咨询和面谈两种形式,由律师和精神科的医生来主持解答。可咨询的内容相当丰富,占较多比例的是夫妇关系,其次是家庭暴力、家族关系、心理问题、生活方式、职业上的烦恼。

(5)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各地的妇女中心都设有图书室,除一般性图书以外还提供有关女性问题的图书、杂志、报纸、录像,并搜集有关的资料供人阅览,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光顾妇女中心图书馆的不只是妇女,也经常能看到男性的身影,还有些是中学生。妇女中心在提高日本国民文化素质上也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3、时代前沿的日本女性具有积极的政治心态

据众议院女议员阿部女士、男议员山本先生介绍,日本女性所受的高等教育率与先进国家不分高低,然而日本在女性参与政治方面与先进国家存在着差距,在日本3200个市村议会中男性议员呈压倒优势,还有的议会女性议员为零。针对这一现象,现代日本 妇女要求改革选举、改革议会、改革法律、改革政治的呼声渐高,积极参加地域活动的女性也越来越多,日本正逐步改善关于女性政策的决定和参与计划。日本在 1980年以后有过5次国会选举,女性的投票率均高于男性。女性对政治渐渐产生兴趣,例如 1999年的地方选举之际,一些女性参加“女性与政治运动”,在车站前演讲、散发宣传品,呼吁女性参与政治。2000年6月的总选举中女性议员35名当选,成为宪法制定以来女性国会议员人数最多的一次。这种对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人们对这些站在时代前沿的日本妇女油然而生一种敬意。

4、女性的重要话题--消除对妇女的暴力问题

日本政府一直为建立一个男女共同参政、平等从事社会活动的社会而努力着,它的基础理念就是人权的确立。然而,对妇女的施暴行为践踏了对女权的尊重,阻碍了男女共同参与社会活动的实现。日本国内《刑法》以及《卖春防止法》的制定和实施均与消除对妇女实施暴力问题有关。日本 1999年5月男女共同参画审议会通过了“旨在建立一个对妇女没有暴力的社会”的方案,为实现男女共同参与社会出台了《关于促进到2000年男女共同参画社会的形成的2000年国内行动计划》,其重点目标就是根除对妇女的暴力。2000年11月27日,日本总理府主办召开了《关于消除对妇女施暴问题的国际会议》,从男女共同参与社会的视点和法律制度的角度来探讨妇女的暴力问题。各地的妇女中心也大力配合,实施了多种调查,有的妇女中心还为遭受暴力的妇女提供临时避难所。由此可见政府对这一问题相当重视,日本女性也会因此而受到来自全社会的尊重与保护。

二、现代日本与日本女性带给我们的几点启示

1、日本女性的积极心态促进了男女平等意识的普及

通过考察我们发现虽然 日本男女在平等问题上存在差异,男权主义曾经深入人心,日本男性的性别意识亟待提高,但坚强的日本女性却一直在积极地努力着,试图改变这种现状。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一直在强化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主女从的性别观念,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的真正落实又何尝不是需要国人共同努力的目标。在男女平等问题的落实上我们与日本的国情何等的相似,但中国女性为之努力的心态却与日本女性存在着差异,或许这是几千年文化传统的积累沉淀,是自古“三从四德”思想的影响!令人欣慰的是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已经有一些男性开始抛弃世俗的陈旧观念、在家务和育儿上与妻子分担责任,还有的取得了育儿休假,让妻子上班自己在家看孩子。这些都是一些好的端倪,但愿男性能够真正理解女性,以行动来支持和帮助女性实现充实的理想的人生。

2、方便的日本文字让我们倍感亲切

汉字在日本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我们走在街上,但见牌匾,标志,广告大多是汉字。电视新闻的字幕,汉字占很高的比例,而且表达的意思也基本一致。比如:空港就是机场,驻车场就是停车场,展示场就是展览馆,裁判所就是法院,报道官就是新闻发言人,大统领就是总统,化妆室就是卫生间,凡此种种。也有的用汉字表示的单词猜是猜不到的。比如有料与无料到,日语的意思就是收费与免费。有料就是要付钱的服务,无料就是不收钱的服务项目。这种文字上的相似,在带给我们极大便捷的同时,也让身行于日本国中的我们,深切感受到中日两国深厚的历史渊源。

3、礼貌的言行、井然的秩序让所有游人为之钦叹

早就听说日本人是十分文明的,印象最深的是他们夸张的问候方式“点头哈腰”。然而真正置身于他们之中时,并没有想象中的做作,倒使我们从内心感觉到受到尊重后的愉悦。也正是这种传统的文明方式铸就了日本社会秩序的井然。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出现拥挤嘈杂的场面,即使只有两名顾客,他们也会自觉地前后站立而没有并排的概念,显然排队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所以,在日本购物、观光,真的是一种享受,不仅是观光它的自然风光与风土人情,就连这在他们看来是正常现象的生活方式也成为我们观赏的对象。

4、日本之行受益匪浅

此次日本之行,一些理性的理解和感性的认识结合在一些更真实更具体了。发达的日本,高素质的日本国民,讲秩序的日本人冲击着我们的视野。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一个飞速发展的世界拥有着丰富多彩的妇女生活、功能完善的妇女组织、精神矍烁的妇女群体,我们这些女性工作者在惊叹之余,思考得更多的是将日本的先进管理经验与方法带回国内,传达给各个基层的妇女工作者,让我们中国的女性也能够在本世纪发挥巨大的潜能,真正和男性并肩努力,开创未来的新生活。但愿在中日今后的交往中,日本各界能够逐渐摆脱极右势力的干扰,在共同发展的过程中积极互补,携手并进。

篇四 日本企业文化考察报告14300字

日本企业文化考察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资委党委关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充分借鉴日本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推进中央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国资委组织部分中央企业及下属单位主管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和部门负责同志,于2023年3月16日至4月5日赴日本进行了企业文化培训考察。

培训采取三种形式

一是听取专家集中授课。长崎大学神郡克彦教授讲授了《如何建立企业名牌》,神户大学黄磷教授讲授了《跨文化交流与管理》,经济产业省经济产业政策局铃木先生讲授了《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有关政策》等课程。

二是专题讲座。荏原制作所通过一个环保的典型案例介绍了企业的危机公关处理和文化创新;资生堂介绍了如何秉承福原信三的理念,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企业形象的创造;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全球化人事部小西工己先生介绍了《丰田之路与人才培养》;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介绍了松下幸之助的经营理念和经营哲学;jr西日本铁道公司介绍了如何培训民营企业精神;金钢峰寺宗务总长土生川正道理事长介绍了日本人精神的形成;东京证券交易所介绍了企业统治的思路和原则;经济产业省玲木先生介绍了日本政府推进企业落实社会责任的有关政策。讲座中还采取互动式的讨论,进行深入研修,在交流和探讨中,既了解了日本企业的文化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情况,同时又宣传了我国经济发展成就和中央企业的实力。

三是参观考察。先后参观了荏原制作所、资生堂株式会社、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西日本旅客铁道株式会社(简称jr西日本铁道公司)、日本电通公司、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8个企业和东京证券交易所,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副社长川村群太郎等20多位企业高层领导人进行了座谈交流;参观了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国际展览中心、资料馆、技术馆、丰田公司资料馆、资生堂画廊和资料馆等10个企业展馆;观摩了爱知县世博会中国馆、日本馆、主题馆等展馆;访问了日本经济产业省、兵库县、神户港务局等3个政府部门。在走访的企业中,既参观了历史馆、资料馆、艺术馆、技术馆,又参观了生产线,既对政府部门的宏观管理情况有所了解,又观摩了企业的实务操作。同时,我们还通过乘坐地铁、公共汽车、新干线高速列车等途径,比较广泛地了解了日本的社会文化和日常生活。培训结束前,考察团的19名同志利用晚间时间分组进行研讨交流,大家一致感到此次培训时间安排紧凑、内容丰富,培训期间能安排考察如此之多的世界知名企业实属不易。同时,大家认为通过培训拓展了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学习了日本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及需要引以为鉴的问题,对加强本单位企业文化建设得到了很多启示。培训结束时与我国家外专局驻日本办事处的同志进行了会谈。 日本企业文化建设

的基本特点和经验

通过这次学习考察,我们感到日本企业文化建设呈现出以下6个显著特点。

(一)积极倡导企业使命与社会责任相统一,为企业发展培育和谐的文化环境和氛围。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近年来世界各国企业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我们所考察的日本企业都把履行社会责任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积极倡导,把企业使命与社会责任统一起来,成为日本企业文化发展的一个趋势。日本企业把履行社会责任放在突出位置,有五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从历史背景上看,18世纪近江商人就提出了“卖方、买方、社会”三方都好的理念;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企业明显地抱有一种“报德思想”,二官尊德提出“社德合一”,即“事业在自己得利的同时,必须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实惠”。20世纪以后,松下幸之助等杰出的企业家又积极地倡导企业必须承担起社会责任,并于1956年召开经济同友会全国大会,通过了经营者必须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决议。进入21世纪之后,经济同友会又把企业的社会责任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于2023年5月改定通过了《日本经团联关于企业行动宪章》,提出了10条企业行动准则,使企业落实社会责任的工作进一步得到强化。正是由于长期以来一些杰出的企业家的积极倡导和实践,形成了日本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文化传统,这一传统引领着日本企业的发展方向,使日本拥有一大批历经百年长盛不衰的企业,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日本跻身世界经济强国奠定了基础。二是从现实状况看,近年来,日本企业出现了一些丑闻,突出表现是对社会不负责任、做假帐、欺骗社会公众。如在东京证券所上市交易已有50多年历史的西屋铁道公司,违反有关规定,使公司股票80%掌握在特定人手里,利用员工假持股来逃避监管,欺骗股民达10年之久,这件事曝光后在日本社会造成恶劣影响。这一教训使日本企业充分认识到,在经营过程中必须以诚信负责的社会形象取信于公众和消费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长期健康稳定发展。三是从企业面临的宏观发展环境看,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公众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日益成为衡量企业优劣的重要标准。四是经过长期实践,日本的企业家认识到,在当今人类的社会活动过程中,除了战争,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占用社会资源最多、对环境影响最大的实践活动,企业在占用社会资源的同时必须给社会回报,以争取社会的支持与理解,为企业创造长远发展的环境。五是政府的大力倡导。日本政府把推进企业落实社会责任作为重要内容,由经济产业省具体负责推进和实施。如通过社会调查向企业提供社会需要等情报,对企业落实社会责任的情况进行监督等等。由于上述原因,日本的企业都很重视将企业使命与社会责任统一起来,企业家们都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站在履行社会责任这个制高点,才能赢得企业长期发展的良好环境,所以努力为企业发展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

日本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突出强调五点:一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最主要内容就是切实实现股东和雇员(员工)的利益。二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直接外在表现就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最好的商品和服务。三是在可能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促进所在地区和国家的社会繁荣。四是遵守法律法规,做到及时向社会公布企业信息,保证经营活动的公开和透明。五是把企业发展同造福人类、保护环境、建立循环型社会统一起来。如丰田公司1992年为了倡导“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全新环保理念,专门设立了“丰田环境委员会”,制订了“丰田地球环境宪章”——《丰田对于地球环境的参与方针》,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公司面向21世纪的未来战略——“制造亲近人类与地球的汽车”。为了落实这一战略,丰田公司不惜将年销售额的6%作为攻关资金,组建起1.2万人的庞大研发队伍,开始了“绿色”汽车的发明创造。经过长达5个年头的不懈努力和反复试制,1997年12月丰田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批量生产的混合动力汽车——先躯。它消耗每升汽油的平均行驶里程比一般汽油车至少提高一倍,污染物却减少了90%。

(二)把企业以人为本与员工以企为家统一起来,特别注重建设人企合一的发展团队。

我们考察的日本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把企业以人为本与员工以企为家很好地统一起来,努力构建命运共同体,实现了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经济处于缓慢增长期,即使在企业面临各种困难的情况下,日本企业仍然坚持以年功制为主的分配模式,较好地保持了员工队伍的稳定,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坚持“终身雇用制”、“年功序列制”等企业制度基本不变,努力做到不裁员,保持员工队伍的相对稳定,保持员工福利待遇基本不变;二是通过实施国际化战略,开拓海外市场,为员工发展创造更多空间;三是不断优化员工的生产生活环境,丰富员工的文化生活。如: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是全球著名的商用空调和氟化工产品生产企业,在遭受亚洲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企业经营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一直坚持“力争作一个能够保证雇用的公司”这一宗旨,通过每年限量招工、实行内部转岗分流,对部分员工进行再培训,尤其是及时实施了国际化战略,把开拓中国市场作为战略重点,每年利润增长的10%来自中国,从而实现了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对大金工业株式会社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关注员工的利益、促进企业和员工实现共同成长的情况、1999年3月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对此进行了详细报道。

(三)努力做到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相统一,培育支撑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文化力量。

我们这次考察的日本企业平均寿命在40年以上,有的企业寿命长达100年。如:以生产高级化妆品著称于世的资生堂株式会社成立于1872年,至今已有133年历史,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成立于1918年,至今也有87年的历史。探究这些企业长寿的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这些企业在不断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占领市场制高点的同时,非常注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使企业发展既奠基在深厚的文化积累之上,植根于厚重的民族文化传统之中,又能适应时代变化,不断发展创新。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很好地继承了民族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如协调配合的团队意识、注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并通过创新,把企业建成命运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二是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注意形成相对稳定的“文化基因”,使之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精神财富。如: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在松下幸之助提出的理念的基础上形成了“企业作为‘社会的公器’,在‘顾客第一’的基础上,实现‘日新月异’”的文化基因,又把“日新月异”转变为“坚持技术革新’的理念,以这种理念指导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开发新产品,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三是通过建立资料馆、纪念馆、展览馆等文化设施,使企业创造的文化成果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并通过免费向社会开放,使之成为与社会沟通的桥梁,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成果,达到了用文化提升企业形象的目的。

(四)注重企业家高度文化自觉与员工自觉践行文化相统一,确立了上下同欲的文化追求。

我们考察的日本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以确立共同的文化追求为目标,把企业家的文化自觉与提高员工的文化执行力统一起来,使企业成为一个文化共同体。

通过在日本的学习考察,我们感到,日本企业家的文化自觉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确立了文化主导企业发展的意识,自觉用文化创新引领企业发展。二是具有崇高的文化追求,深刻影响着企业员工的文化自觉程度。三是这些企业的企业家都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关键性人物,起着倡导、实践、推动和变革企业文化的关键作用。四是普遍把履行社会责任提升为企业的重要使命。五是具有敢领风气之先、不懈创新的可贵品质。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是一个代表性人物。我们这次在松下考察期间时时能感受到松下幸之助的存在,感受到松下文化的魅力,松下幸之助创立的松下文化仍然深刻影响着松下公司的发展。松下幸之助早在1932年就提出了“企业人一定要尽企业人的本分,为提高社会生活的品质和追求世界文化的繁荣而奋斗”的企业使命,1933年制订颁布了企业员工应遵行的“五大精神”,1935年制定了企业内规,强调知行合一等,从而推动和引领松下公司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创造了世人瞩目的辉煌。现在,松下公司又继承松下幸之助造福人类的文化自觉,确立了“为实现星罗棋布的网络社会做贡献”和“为人类与地球环境的共存做贡献”的企业理想,投资建立了家电回收利用技术中心和环保资源再生工厂,负责20个厂家电器产品的再生利用,同时作为环保教育基地免费向社会开放,努力为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建立循环型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经过与日方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的交流,得知日本企业家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明治维新后,日本大力普及教育,国民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高,在此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企业家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追求。二是日本的社会制度安排又使财富不会大量传给下一代,由此决定日本企业家很大程度上是靠成就感支撑,努力把企业做强做大,这种成就感已经超越了狭隘的物质利益追求,上升到精神层面和文化层面。三是日本的企业家是在日本国际化进程中成长起来的,具有较宽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和不断求索、追求卓越的品质,因而具有较高的文化自觉。资生堂第一任社长福原信三就是这方面的代表。福原信三1913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药学专业,毕业后又游历欧洲,学习欧洲的近代艺术,他既是一个企业家,又是一个酷爱艺术的摄影家,他把企业的追求定位为“以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美化人类的生活”,并亲自参与设计了企业标识,把山茶花作为自己企业的象征,从而使资生堂由主要销售西洋药品的店铺发展成为主要生产高级化妆品的现代公司,并使资生堂文化具有强烈的艺术文化色彩。四是国家和政府通过表彰奖励、舆论引导、政策支持等措施和途径,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家的文化自觉。

企业文化建设成败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看企业文化在员工中的内化程度,是看员工自觉践行的程度。而这一点,在我们所考察的日本企业中得到了充分印证。这些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注重知行合一,企业精神、企业理念已经成为企业员工的生存方式和工作习惯,体现在员工的言行之中。这些企业主要采取如下措施来提高员工的文化执行力:

一是进行企业文化培训。这是日本企业的通行做法。我们所考察的企业都建有员工培训中心、人才培养基地等培训机构。日产公司是日本第二大汽车公司,2003年7月与我国东风汽车公司全面合作,这个公司规定要对新招收的员工进行为期6个月的系统培训,主要是学习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岗位操作技能等,培训结束经过考试,确认符合公司的用人标准后方可进入实际工作岗位。

二是通过各种仪式,举办多种文化培育活动。日本企业提高员工文化执行力更多的是渗透在日常组织的各种文化活动中,如:举行入社仪式、创业纪念庆典、每个经济年度的庆典仪式、车间恳谈会等,其中荏原株式会社的案例教育更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荏原株式会社成立于1912年,主要从事风水力发电的机械制造、环境工程机械制造和精密电子仪器制造业务等,2003年3月23日因排污管连接错误导致该会社藤泽工厂发生二恶英泄露事故。事故发生后,荏原株式会社认真总结事故发生的原因,制定了5条基本行为准则,并把每年的3月23日定为基本行为准则再确认日,由董事长从8点30分开始对员工进行30分钟的演讲,用藤泽工厂发生二恶英泄露事故的案例,引导员工对照5条基本行为准则反省自己,查找差距,提高践行基本行为准则的自觉性。

三是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做到全员构建企业文化。员工不仅是文化育人的对象,也是文化创建的主体。这在jr西日本铁道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jr西日本铁道公司18年前由国有转为民营后,企业文化面临着转型,这个公司注重充分发挥员工的作用,通过开展“我的建议”、理念征集、统一朗读“感谢乘客利用jr铁路”的宣传用语等活动,组织全员参与文化创建,营造人性关怀的文化氛围,确定了新的经营理念即:“立足于尊重人性化的立场,在建立劳资信任关系的基础上,努力实现铁路事业的活性化。同时,以成为一个受爱戴的、共同繁荣的综合服务企业为目标,作为国家的主导企业,积极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做贡献”,从而成功实现了文化转型,塑造了企业新形象,促进了企业的飞速发展。

(五)大力推进理念变革与结构重组、战略调整相统一,形成了文化与管理相融共进的良性发展。

日本企业非常重视使企业文化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一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经营理念的变化,适时变革企业的组织结构。松下公司在松下幸之助1932年提出企业新的使命和新的经营理念之后,随即对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进行了调整,创建了以事业部制为主体的管理模式。二是当企业的性质、结构发生变化时,及时对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核心价值观进行调整,使企业文化及时实现转型,以适应企业发生的变化。如:jr西日本铁道公司在公司改制的同时实现企业文化转型的经验。三是企业发展战略发生改变,企业的经营理念也随之进行调整和创新。大金工业株式会社针对国内经济增长缓慢、企业发展空间狭窄的现实,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为此,他们对公司原有的文化理念进行调整和创新,于2002年8月确立了“最高的信誉、进取的经营和明朗的人和”的公司纲领和10条经营理念。董事长井上礼之和总经理北井启之从2002年9月份开始,在3个月时间里到大金在日本各分支机构及海外7个主要子公司举行说明会,对新的经营理念进行宣讲,2003年2月又从日本国内和海外子公司请来10位员工同董事长井上礼之举行座谈会,并将经营理念印成小册子,发到员工手中,做到员工人手一册,用新的经营理念指导和规范员工的行为,很好地适应了拓展国际市场的需要,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取得了丰硕成果,尤其是在中国的业务迅速发展,设有6个合资公司和独资公司,营业额达800多亿日元,西安庆安大金公司的利润更是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

(六)在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注意把宣传产品与经营“文化”相统一,培育了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企业文化建设负有宣传产品、塑造企业形象的职能,这一点已是基本常识。但日本在此基础上赋予企业文化建设以新的功能,在宣传产品的同时,开始经营“文化”。

一是非常重视产品和企业形象的宣传。这些企业都设有规模较大的宣传部门、企业文化部门或形象策划部门,主要承担产品广告设计、企业形象策划宣传、企业文化的推行等。尤其是对产品和企业形象的宣传令人印象深刻,大部分企业用日文、英文和中文三种文字,制作产品和企业形象的宣传册、宣传片以及企业网站等。这些部门的工作人员大部分掌握了日语、英语和汉语三种语言。资生堂的宣传部有员工130多人,每年广告费用占营业额的10%左右。松下、丰田等公司都设有国际展览中心、技术中心等多个展馆,用于宣传公司的产品、形象和文化。

二是对文化进行战略投资。福原信三认为,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的历史中培养和积蓄的理性和感性资产,提出“企业文化是继人、财、物之后的第4种经营性资产”的观点,为此,早在1919年他就在东京的商业中心银座设立资生堂画廊,免费为日本和世界各地的未成名青年画家、摄影家提供展出作品的场所,并聘请一批艺术家到公司从事形象设计与宣传工作,到目前为此,已有5000多位艺术家在资生堂画廊展出作品,并为资生堂公司留下大批作品,资生堂也在自己的形象宣传中创造了一大批作品,这些作品已成为资生堂的文化资产,并随着这些艺术家知名度的扩大而不断增值。对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

因中日两国社会制度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不同、所处历史阶段及企业具体情况不同,对日本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必须有选择地加以借鉴。

一、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应做到科学定位、扎实推进,真正促进企业发展。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个企业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式。企业发展实践是企业文化产生与发展的基础,反过来企业文化又对企业的发展发挥促进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思想灵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全体员工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追求。企业文化建设的程度和水平,既与企业发展的阶段性直接相关,又与企业家的素质和职工的整体状况直接相联。而且,它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内生性,只有内在生长起来的文化,才能适应这个企业的需要,才能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从而真正促进企业发展。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学习借鉴,但不可以照搬;可以适当引导,但不可以超越阶段;可以积极创造,但不可以忽视企业职工的整体特点。

中央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应遵循“三个规律”,做到科学定位、扎实推进。一是遵循企业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认清文化建设的长期性,做到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注重文化积淀,不断实现文化提升。企业百年不倒靠文化,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也需要长期的培育过程。目前,在部分中央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短期行为、形式主义和急功近利的错误倾向,应该得到克服和改进。二是遵循企业成长的规律,认清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的内在统一性,做到从企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内在要求出发,去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既不能过于超前,又不能严重滞后,必须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同企业的组织结构、产业结构和发展战略的调整保持协调一致。三是遵循文化育人的规律,坚持文化理念推行的系统性和长期性,做到因人因群体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措施,推进理念普及和文化育人。考察中,19名同志对日本企业在推行理念中强调自主性原则印象很深,但这一原则是建立在日本企业员工具有较高文化素养以及企业文化相对成熟和稳定的基础上的。而对于处于企业文化建设刚刚起步、员工素质有待提高的中国企业来说,过分强调自主性也是不适宜的,必须把自主性原则与强制性原则结合起来,把正面激励同系统灌输结合起来,积极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提高文化育人的实效性。

二、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推动以人为本原则的全面落实。

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央企业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先进企业文化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结合对日本企业文化建设进行的考察,我们认为中央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把确立正确的以人为本原则作为一个重要任务,充分认清以人为本原则的前提性、历史性和整体性,并指导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工作,才能使企业文化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是要认清以人为本原则的前提性,把以人为本和以企为家有机统一起来。以人为本原则的价值原则是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人作为目的的价值高于人作为手段的价值。这一原则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普遍存在的人的异化状况的一种扬弃,是对物统治人、个体淹没在虚假集体之中状况的一种扬弃。它实现了由人仅仅是企业发展的手段,到成为既是企业发展手段,更是企业发展目的的一种提升,这一提升并没有否定人作为发展手段的价值。由此引出的一个基本结论是:从以人为本原则产生的历史背景看,企业以人为本的基本前提是职工以企为家;从现实互动关系上看,以人为本与以企为家互为前提、互为结果。企业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把职工作为企业发展的目的主体和利益主体;员工坚持以企为家就是自觉把自己作为企业发展的责任主体和动力主体。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倡导以人为本必须同倡导以企为家结合起来,必须认清以人为本原则的前提性,否则,只强调人作为企业发展目的的价值和意义,就会导致企业发展的动力主体和责任主体虚位,就会导致以人为本原则悬挂在空中。这种情况实际上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我们各个企业中,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应该对职工提出“以企为家”的要求,注重引导职工充分认识到,企业“以人为本”的前提是职工“以企为家”,只有做到职工“以企为家”,才能更好地实现企业“以人为本”,职工只有首先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主体和责任主体,才能成为企业发展的目的主体和利益主体。

二是要认清以人为本原则的历史性,把以人为本原则实现的程度与企业发展程度有机统一起来。以人为本原则的产生是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它在不同国家、社会和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体现着不同的要求。“以人为本”原则实现的程度必须同一个国家、社会和企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日本企业以人为本原则实现的程度和水平,是日本国家发展程度的缩影,是一个企业长期发展累积的结果。我们在惊叹、羡慕的同时,必须用历史性的眼光来审视这种结果和状态。同时,真正从我们企业现实条件出发,根据企业发展程度落实以人为本原则,并通过实现企业持续发展,不断提高以人为本原则实现的程度和水平。

三是要认清以人为本原则的整体性,把个体利益实现程度与整体利益实现程度有机统一起来。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以人为本”原则中的“人”既是一个个体性概念,也是一个整体性概念,“以人为本”不仅是要实现一个人、一个群体的发展,更是要实现全体人民的发展,实现各个群体在发展上的动态平衡;“以人为本”不仅是要实现人的一个方面的发展,更是要实现人的多方面发展,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因而我们落实“以人为本”原则必须按照整体动态平衡的要求,既要解决个体的特殊问题,更要实现整体性发展。

三、正确处理实施ci战略与实施cs战略的关系,及时导入cs战略,不断提升和强化中央企业的品牌形象。

中央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大多已实施了ci(企业形象塑造的英文缩写)战略,这对提升企业自身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日本企业文化的考察,使我们认识到,在推进ci战略的同时,应该及时导入cs战略,使企业的形象塑造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cs是顾客满意(customer satisfaction)的英文缩写。1990年,日本丰田公司、日产公司率先导入cs战略,建设顾客导向型的企业文化,取得了巨大成功,到现在cs战略在日本已经广泛普及。如:大金公司在经营理念中提出“洞察下一个需求,创造新的价值”,并对此进行详细阐述。所谓“洞察下一个需求”,就是深入到顾客的内心深处,去发现连顾客自己也还没有察觉到的需求和愿望,并将其变为具体的商品和服务提供给顾客,给顾客以惊喜,继而创造新的需求,就是顾客满意战略的一种体现。松下公司充分利用本公司长期的技术储备和雄厚的设计实力研制出以信息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代表家用电器发展趋势的20年后的家用电子屏幕墙,在东京自己公司的国际展览中心,每天都在向来访者进行描述和展示。

日本企业推行cs战略是同高度市场化的特征相适应的。高度市场化决定了企业文化的市场导向,市场导向的核心是一切以顾客满意为标准,就是顾客导向。因此,cs是对ci战略的丰富和深化。ci战略体现的是单一的企业视角,着眼于自我形象的提升;cs战略是企业、顾客等多重视角,关注的是顾客需求的满足和价值的实现。随着中国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深化,导入cs战略是一种趋势和必然,但并不意味着导入cs战略就取代ci战略,二者视角不同,所起作用也不同,可以起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目前,中央企业应该对实施cs战略进行认真研究,择机导入、广泛实施这一战略,从而实现企业品牌和形象的新提升。

四、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创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以构建“六种和谐关系”为目标,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加和谐的文化环境和氛围。

创造和谐的文化环境和氛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创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我们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之一,也是日本企业文化建设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日本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但贫富差距却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社会矛盾并不十分突出。在这一点上,日本企业同日本社会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日本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通过强化共同体意识,积极倡导履行社会责任等,为企业发展创造了和谐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这对我们中央企业今后的企业文化建设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中央企业在今后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应该把创造良好的文化生态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构建“六种和谐关系”,即“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社区(社会)、企业与环境、员工身体与心理之间的和谐关系”为核心,通过积极进行理念创新,确立和宣传体现构建“六种和谐关系”的发展观、合作观、环境观、生活观等价值观念;在合理界定社会责任的基础上,积极塑造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加强心理文化建设,促进员工身心和谐发展等措施和途径,不断优化人际关系,建立良好公共关系,优化企业内外发展环境,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五、正确认识企业文化的特性,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确立经营“文化”的新视角。

2023年7月6日至9日国资委在大庆召开的“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研讨交流会”,有力地推动了中央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各企业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初步掀起了建设企业文化的热潮。但这次日本之行给我们的启示是:中央企业在今后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应树立经营“文化”的新观念,做到建设“文化”与经营“文化”有机结合。

精神、理念、价值观等软性文化同具体形态的文化产品,尤其是物质产品有一个显著区别,那就是这些软性文化越使用越增值,并且可以转化为具体形态的文化产品,可以成为企业的经营性资产。这是可以对我们的企业文化进行经营的理论根据。而我们中央企业一般都有几十年历史,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创造了丰硕的文化成果,这构成了我们经营“文化”的资源基础。即使有的企业文化积累薄弱,也应该从经营“文化”的视角去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经营”文化这个词的涵义就是提升企业文化以及对由此开发出来的具体文化产品进行商业化运营,实现文化资产的保值增值。国内赴海尔学习考察的人络绎不绝,实际上就是经营“文化”的一种结果。当然,现在参与经营的主体不仅仅是海尔集团,更多地是媒体等企业外的社会力量,但起点还是企业本身。确立经营“文化”的新视角,不是要取代基础性的文化创建工作,而是对这一基础性工作的提升,是将在基础性工作中创造出来的成果所蕴藏的价值体现出来,并且不断增值。这就要求在基础性的文化创建中体现经营“文化”的要求。如:我们各中央企业建设的纪念馆、展览馆、资料馆等,就不仅仅是保存文化成果的场所,而应该成为经营“文化”的有效载体和途径。对这些场馆的投入,就不是纯消费性的支出,而恰恰应该是长期的经营性投资。

当前,中央企业开展“经营”文化的工作,具体可从四个方面进行:第一,制定经营“文化”的长远战略,遵循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确定中长期目标,从战略层面对本企业长期积累的文化资产进行经营。第二,可通过打造文化品牌,提升企业文化资产的价值。如:在相关企业中把长期形成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青藏铁路建设精神”等各具特色的企业精神打造成文化品牌,实现文化资产的保值增值。第三,开发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商品,通过具体的文化营销,实现企业文化资产的升值,包括:开发体现企业文化个性的纪念章、纪念币、纪念邮票、企业歌曲、电视剧、网络游戏等。第四,培育宣传文化英雄,以此来提升企业文化资产的价值。从经营“文化”的视角看,王进喜、王启民、李黄玺、许振超等不仅是单个企业的劳动模范,更是这个企业的文化英雄,代表着我国国有企业广大员工的精神追求,也体现着一个个企业的个性文化。如:王进喜是“创业文化”的代表,是大庆精神的人格化;王启民是新时代知识分子的代表;李黄玺是新时期知识工人的代表;许振超是“效率文化”的代表。从经营“文化”的角度,对他们所代表的文化不断进行解读和释义,不断进行培育和传播,就可以使他们所代表的文化不断增值。

六、提高企业全员的文化自觉,尤其是要把提高企业家的文化领导力与提高员工的文化执行力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行为能力。

企业文化是全员性文化。文化建设的主体、文化践行的主体和文化育人的对象都是全体员工。提高企业全员的文化自觉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目标,而企业全员文化自觉的程度又决定着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因此,提高企业全员的文化自觉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这在日本的企业文化建设中体现得非常明显。

中央企业今后的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应该在提高企业全员的文化自觉程度上下功夫,尤其是要着重在提高企业家的文化领导力和员工的文化执行力上下功夫。因为文化自觉程度低是当前我们中央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存在三种错误倾向,可概括为“三论”:一是单一主体论。即片面地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家文化,因而往往是因领导人员的变动而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也随之变化。实际上,企业家只是文化建设的领导主体,而不是单一的创建主体,是文化理念的主要设计者,而不是惟一设计者,是文化践行的先行者,而不是文化践行的基础主体。“企业文化主要是企业家文化”这一论点主要是源于对日本企业文化建设实践的概括。日本企业的性质大部分是私有制,而且早期都是家族企业,企业领导人长期不变,因而企业家的文化个性深深地影响了各自企业的文化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说,“企业文化主要是企业家文化”是有其合理性的,但也有其局限性。而把这一论点移植到中国,尤其是移植到中央企业的文化建设上却是有失偏颇的。二是部门文化论。即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和落实仅仅是企业文化部一个部门的责任,因而也就没有形成各部门各负其责、合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格局和运行机制。三是与己无关论。这主要是存在于员工中的一种错误认识,即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只是企业家的责任和工作,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因而也就无法谈文化执行力的问题。

这三种错误倾向是中央企业在提高全员文化自觉上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一是应探索建立全员创建体系,形成全员建设企业文化的局面。日常工作中,注重设计具有全员性特点的文化创新与培育活动,吸引员工广泛参与。二是应探索建立综合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三是应探索解决文化与管理融合的问题,提高文化理念的制度化程度,使文化通过管理和制度发挥作用。四是应探索建立长效培育机制,把文化培训作为获得企业人资格、岗位任职资格等方面培训的重点,贯穿在自我成长过程中。 对国资委推进中央企业

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把推进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出资人代表的职责认真予以落实。企业文化是除人、财、物之外的第四种重要资源,已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企业管理人员的认可。通过挖掘、整合、建设企业文化,充分发挥这些资源在塑造企业品牌、增加企业无形资产存量,使企业资产保值增值,是作为出资人代表——国资委的重要职责。建议国资委从履行出资人职责的角度,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促进企业保值增值的重要内容,加大工作指导力度,不断提高中央企业乃至所有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

二、建议进一步加大贯彻落实国资委《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工作力度,全面提高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指导意见》已经正式颁布实施,这必将促进中央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但国资委所管理的中央企业的行业不同、性质不同、规模不同、发展历史不同、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不同。这种情况,一方面要求中央企业要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来贯彻落实《指导意见》,另一方面也要求国资委应加大贯彻落实《指导意见》的推进力度,进一步加强对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指导。建议加大《指导意见》的宣传力度,使中央企业的各级经营管理者和全体员工充分了解《指导意见》的内容,认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提高建设先进企业文化、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自觉性。同时,要通过召开贯彻落实《指导意见》座谈会、组织参观交流等多种途径进一步加强分类指导,开展督促检查,促进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三、建议国资委尽快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培训,提高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者素质。

一是建立企业经营管理者文化培训制度,使出国培训规范化,分期分批地选送中央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和企业文化部门负责人出国学习考察,真正使中央企业领导人适应世界经济和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以宽阔的眼界和高度的文化自觉去认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同时,要认真选择培训国和培训内容,以提高培训效果。像这次日本企业文化培训考察就获得全体团员的一致好评。二是在劳动与社会保障都已把企业文化师确定为一个新职业的情况下,建议国资委研究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从业人员的执业资格认证工作,建立规范的评审审批标准和程序,形成企业文化的职称系列,进一步促进中央企业企业文化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水平的提高。三是在组织出国培训考察的同时,建议组织企业文化的国际交流,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知识、信息和文化的广泛交流与共享。

四、建议国资委加大中央企业开展形象宣传与品牌塑造的力度,充分发挥国资委管理、组织和资源优势,进一步提升中央企业的整体形象。建议国资委充分运用所掌握的资源优势,引导中央企业加大形象宣传和品牌塑造的工作力度,不断提升中央企业的无形资产,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建议国资委充分发挥管理、组织和人才资源优势,主动搭建形象展示平台,为中央企业创造集体亮相的机会,进一步扩大中央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继续为中央企业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建议国资委利用北京的中心优势,举办中央企业发展成就展览会,展览会期间可举办研讨会、主题论坛等多项活动,充分利用各种优势,集中展示和提升中央企业的整体形象。这次日本爱知世博会就设立了企业展区,丰田公司、松下公司等日本企业就利用世博会这个平台,展示了机器人等世界最前沿的高新技术和产品,有力地提升了企业的自身形象。

《关于日本企业会计财务管理情况的考察报告(四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报告

最新加入范文

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