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镇教育工会委员会财务工作报告
镇教育工会第四届委员会财务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我受镇教育工会第三届委员会的委托,向第四次代表大会作财务报告,请予审仪。
自一九九七年五月到二xx年十一月,我镇教育工会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各校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全国总工会的精神,牢牢把握收,管,用三个关口,为工会各项活动质量上起到了保证作用,使我镇教育工会事业健康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一、五年来本届经费收支情况
五年来镇教育工会本着勤俭节约,量入为出,统筹兼顾,合理按排,突出重点的原则,做到了教支平衡,符合上级工会对财务工作管理的要求。
(一)收入部分;五年合计收入50500元。
中学及学区拨款收入50500元。
(二)支出部分;五年来共支出50500元。
1、事业活动费支出为16500元,占总支出的32.7%。其中业余教育费3500元,报刊宣传费1000元,文体活动费1xx元。
2、干部培训费支出25000元,占总支出的49.5%。
3、会议费支出为4000元;占总支出的7.9%。
4、专项业务费为5000元,占总支出的9.9%。
二 、工会财务工作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五年来,工会财务工作严守财经纪律,广辟来源途径,坚持服务于教师,服务于教育的原则,合理开支,保证了我镇教工运事业的正常开展,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
(一) 积极筹集资金,保证经费及时到位。自一九九七年,市财政取消了对乡镇教师的工会经费拨款后,我镇教育工会完全失去了可靠来源,财务工作陷入了极端困难之中,面对困难,学区领导和工会领导积极奔走,争取镇府和基层学校的支持。五年中,共向镇镇府争取资金3000元,得到基层学校(包括中学)资助资金43000元,从社会筹集资金4500元,这些资金有利地保证了工会各项工作和各类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树立服务观念,为发挥工会社会职能提供了有利保障。五年来,工会在经费使用上坚持为教职工服务,为发展公用事业服务的方向,本着勤俭节约、量入为出的原则,积极开展教研竞赛、教师基本功大比武和各种文体活动,推动了各项群众文化生活的健康发展。同时,把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深入扎实的落到了实处。五年来,镇教育工会把帮助解决教职工生活困难问题当作密切联系群众,稳定教师队伍的大事来抓。多次组织人员慰问有病职工和生活中有困难的职工,每年春节,及时慰问退休教师和老教师,把党的温暖送到教职工身边。
(三) 坚持'一支笔',把好开支关,严格按预算列支。五年来,坚持没有预算不开支,临时性活动追加预算的制度,保持了财务预、决算的严肃性,杜绝了不合理开支和预算外支出,做到了把每笔钱都花在实处,突出了好钢用在刀刃上。
(四) 存在的问题。在总结财务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财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经费来源无稳定保证,有时出现捉襟见肘的现象,教职工福利、疗养等待遇没有得到落实。
2、在部分活动中计划不周全,造成不必要浪费和损失。这些问题有待于今后努力解决。
三、今后五年财务工作发展方向和任务
今后五年,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阶段,随着我镇经济的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必将给我镇的教育事业带来新的机遇,注入新的活力。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财务工作的现实: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我们要开创性地开展财务工作,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工会财务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以适应新时期的需要。
(一) 开辟经费来源途径,保证资金的稳定来源。今后五年,工会打算采取工会成员与学校按比例共同承担的办法筹措积累资金,形成稳定的经费来源。在此基础上,不放弃向地方财政积极争取和向社会筹集,使工会经费得到稳定保证。
(二) 切实加强对工会经费的审查监督,对财务预算实行三必审,即年初审查预算,年中审查预算执行情况,年末审查决算,并形成 要加强财务预算管理的审查,定期公布帐目,加大经费运行的透明度。经费审查组织要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意见,依靠会员群众做好经费审查工作。
(三)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组织制度。今后的工会财务工作要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建立经费的收、管、用专人专管组织机构,建立财务制度,使经费的收、支、用来源数目清楚,开销金额清晰,做到帐目清晰,票据齐全准确,程序合法合理。
篇二 外来务工子女教育情况调查报告
那年暑假每一天,当朝阳升起,当朝露干涸,我们背着笔记本电脑穿着粉色的队服集队在苏州大学本部北大门处,整装待发;每一天,当正午的阳光炙烤着滚烫的大地,当满头的汗水蜿蜒流下,我们疲累的拎着电脑离开社区,等待在公交车站;每一天,当孤月高悬,当夜露凝结,我们微笑着挥挥手离开会议室,结束一天的讨论,开始第二天的准备。
每一天,都是一个开始,都是一段忙碌的行程。
7月17日晚召开了一场所有实践队员参与的会议,会议确定了各小组人员安排,并明确了以下几天活动的日程安排,由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新闻中心带队的召唤野百合的春天外来务工子女教育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户外活动正式开始!
走访可谓本次实践活动的重中之重了,每个参与调查的队员都感慨颇多。最开始的调查走访主要是针对家长的,从消除家长们的戒备心到后面与家长们真心相对聊一些比较深入的问题,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当太阳缓缓炙烤大地的时候我们挨家挨户的走访,在质疑的眼神中解释我们活动的目的,用自己的汗水与耐心换回一份最真实的资料。几天活动下来,却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不知觉中,即使最娇弱的女孩也被改变。也许是忽然间发现,相对于他们,我们已经幸福太多。
由于培训班的顺利进行,对小孩子的采访相对简单许多,除了问卷上面的已定问题我们又咨询了许多其他相关信息,在调查中,心一点一点被怜爱填满。他们都是很可爱的孩子,可是却有许多孩子因为家庭的原因过早的早熟,承担了一份本不应该他们承担的责任,失去了本属于他们的童年与快乐。
培训班主要教程包括简单电脑操作、绘画练习以及英语趣味教学。
电脑操作包括word、excel、ppt的简单操作和打字练习。前几天孩子们一直是在队员们的指导下进行练习,打开word,打字,变换字体,变换颜色,居中,换行每个人都认真而严肃,电脑室里一片紧张而祥和的气氛。队员们也都十分认真,耐心的讲解着操作的简单要求,甚至手把手的教着他们,仿佛他们都是自己的弟弟妹妹一般。
最后一天时电脑室举行了一场小型的操作比赛,就这几天的教学进行了一个成果展示。比赛时,安静是电脑室里最大的特征了,每台电脑前都坐了一个或两个孩子,表情都很严肃。当队员们发下比赛的试卷时,几乎每个孩子都立刻打开word开始操作,有苦苦思索的,有胸有成竹的,有微微一笑的,也有愁眉苦脸的,但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流露出一种向往与认真。比赛愈烈,气氛愈紧张,当比赛结束后,大家都长长地嘘了一口气。最终,13岁的匡勇获得第一名。
绘画处以女孩子为主,也比较安静祥和。女孩子们安静的坐在那,洁白的画纸的边角上都贴了一张张可爱的卡通画。每个孩子都认真的埋头作画,力求展示自己的最高水平。当白色的画纸上逐渐显露出一个个可爱的卡通人物,当年幼的宝宝拿着画笔认真的涂抹涂色画本,当孩子们相视一笑心灵契合,他们作出的不仅仅是一幅幅美丽的画,更是体现了美术的真谛,获得了心的宁静。
成果展示时,她们也交出了最满意的答卷,一张张可爱的卡通画,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一张张灿烂的笑脸,相机快门按下的一刹那,将她们永远的定格。
对于电脑室和绘画处的安静,英语培训处则是笑声阵阵,趣味盎然。英语培训处除了几个三四年级的稍微大一点外几乎都是六七岁的小孩。众所周知,英语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兴趣的培养,所以英语教学注重的是趣味教学。一些可爱的课件,一些经典的英文歌,一些常用的词汇都让这些孩子们听得认真而开心。几天的教学下来,一些旁听的家长们也都露出满意的笑容。
最后一天成果展示时,孩子们坐成一排,眼睛紧紧地盯着电脑屏幕,当传来熟悉的《happy birthday》、《happy new year》、《the more we get together》等的伴奏时,他们张大了嘴,童稚的歌声回荡在大大的会议室,飘荡的很远很远。
活动过程中,7月21日是在联青社区的安全主题日,我们举办了一场安全知识普及教育讲座。安全知识讲座主要是由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队长韩林祥主持的,讲座以动画、ppt展示和讲解相结合,既能够充分调动小孩子们的积极性又达到了真正教育他们的目的。讲座过程中,讲解者从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等几方面着手,通过ppt的展示体现安全知识的重要性,而且与孩子们进行充分的互动,当讲解者最后就几个简单的常识性安全问题提出问答时现场气氛更是浓烈,几乎每个小孩子都张大嘴巴大声的一致的说出自己的答案,令人惊叹。讲座过后还进行了安全知识问卷调查活动,每个小孩和家长都填写的十分认真,让我们获取到了第一手的资料。
同时7月20日在长岛社区也举行了一场安全讲座和word不为人知的秘密讲座。长岛社区位于葑门街道,人员接触繁杂。活动中首先由两位人民警察做了安全知识教育讲座和暑期犯罪案例介绍,讲座从人们身边的日常小事入手,分析入情入理,以各种角度对人们的日常行为提出种种安全隐患,并反复强调小孩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安全教育讲座结束后是由我们暑期实践小分队队员黄勇同学做的word不为人知的秘密讲座,主要内容为用word制作动画,内容新颖而生动,现场反响极其热烈。小孩子们纷纷托着腮眨着大眼睛紧紧地盯着大屏幕,随着讲解员的讲述流露出新奇、不解、渴盼、解惑、开心等等生动的表情,并在讲座结束后意犹未尽的围着讲解员再次就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将现场的气氛推向一波又一波的高潮。
当最后一天7月23日的活动接近尾声时,我们的心里都紧紧地被这些孩子们占据着。经过讨论我们买了一些教辅书、励志书、童话书以及速描画本赠和一些文具送给这些让人爱怜的孩子。不管怎么说,他们的出生就注定了与城市孩子之间的差距,我们只能尽我们最大的努力为他们做一些事。最后成果展示后几乎人手一本笔记本和一支笔,获得名次的孩子们还得到了更多了的彩色笔、我们队员画的画等等奖品。每个孩子都笑得好开心好开心,那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笑颜。
哥哥姐姐再见!
哥哥姐姐还会来吗?
再来看看我们好不好?
很心酸却也很欣慰。
7月24日至25日,资料整合,结果分析。
又是两天的不眠不休,几个主要的负责人一直聚在一起,整理问卷,深入挖掘,讨论结果。一张张白纸上画满了正字,各种图纸一一排开,横向纵向各个点都不放开,力求得出最真的资料。活动到现在已经不仅仅是在做一个简单的实践,更是为了这些可怜的孩子们,我们能为他们做的很少,但我们也要尽我们的全力!
即使是野百合,他们的春天也会到来!
篇三 外来务工子女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调查报告
外来务工子女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调查报告
一、问题概述:
我校地处于江苏丹阳发达乡镇后巷镇,素有“中国工具之乡”的美称,是世界上最大的高速工具钢和工具麻花钻的生产基地,华东最大的接插件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安全气囊生产基地正在形成,特种板材产业集群也正在形成。2000年起,后巷镇经济总量跃居镇江市第一位,20xx年经济综合指标位居镇江市第一。后巷镇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将后巷建成镇江市首个千亿镇。随着我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来我镇务工,他们的子女也随之来我校就读。现在来我校就读的外来务工子女占学生总数80%以上。(初中部)具体情况见下表:
这些外来务工子女在家庭教育、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交往习惯和心理承受能力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家庭教育方面
外来务工子女中独生子女相当少,一般家里都有兄弟姐妹好几个,居住的房屋大都是条件简陋的廉租房。他们的父母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有的甚至还是一字不识的文盲,因此他们的父母通常不能很好的辅助他们学习,而且这些家长大多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更不能注重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
2、生活习惯方面
外来务工子女因缺少父母的'关爱,有的长时间在农村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成为“留守儿童”。在农村自由成习,缺少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穿拖鞋、打赤膊,长时间不洗澡等,没有建立起良好的生活习惯。
3、学习习惯方面
我校的外来务工子女大多来自贫困落后的安徽农村,还有四川、贵州等中西部农村地区,文化基础知识较差。而且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很不稳定,这就决定了这些学生必须随着父母“迁徙”,由于流动性强,外来务工子女缺乏稳定的生活学习环境,难以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4、心理承受能力方面
随父母远离家乡的孩子,在为新学校的一切感到新奇的同时,也伴随着深深的自卑。由于地区教育水平的差异,有部分学生在家乡是学校的“高材生”,自我感觉较优越,但到了新的环境,学习成绩可能就不再名列前茅,甚至落后于其他同学,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样的“落差”已经很难接受,如果此时不能被老师、同学平等的对待或遭歧视,他们的反应往往会更强烈、更偏激,甚至心灵扭曲。在调查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民工子女或心情忧郁、自卑感强,或争抢好斗、鲁莽冲动。
三、应对措施和策略:
根据学生存在问题和成因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以下措施:
我们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对行为规范目标进行分解,由大化小、由小化细,形成纵向呈系列、横向相关联的系统科学的训练。
纵向上,将训导模块分解为七、八、年段训导点,梯度分明,便于训导、评价。结合学生实际,循序渐进,分层落实。
横向上,将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分解为三个方面。
生活行为习惯。主要培养饮食起居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学习行为习惯。主要包括学习纪律和学习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要求。
交往行为习惯。主要包括待人接物的礼仪、态度等方面。
(一)、调查外来务工子女家庭基本状况,生活、学习和交往习惯的现状,在研究的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二)、分层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1、制定科学、具体、可操作的行为规则,做到“知有所依”。
在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过程中,围绕教育的系列内容,结合我校实际,依据《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根据外来务工子女的特殊情况,重新编定一套《后巷实验学校中学生一日常规》,让学生们读记,无论什么时候都有规范在心中,真正实现“知有所依”。
①编定《后巷实验学校中学生一日常规》,让学生熟记。
②收集整理一些礼仪常识和行为习惯方面的故事,促使学生正视自己的言行。
③开展有关主题班会、知识讲座及讨论会。
④利用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等宣传阵地,营造教育氛围。
⑤各学科渗透德育思想。
2、结合主题活动,开展各种评比,做到“行有所查”。
学校政教处、团委联合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行为规范”评比活动,使教育内容生动化、多样化,凸现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让学生自我参与、自我感受、自我体验、自我教育,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目标转化为自觉行动。
①建立文明监督岗,评比文明小卫士。
②举行签名宣誓活动。
③建立多种评价制度。
④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⑤建立各类兴趣小组,开展征文、歌咏、演讲、书法等比赛。
⑥巧借体育特色建设,以体育德。
3、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环境影响人,环境教育人,好的教育氛围可以塑造一个好的人才。学校是学生学习、交往的重要场所,因此,教育氛围的营造,对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就显得特别重要。
①校园环境布置:草坪标语、楼道标语、墙面礼仪宣传、班级特色宣传栏等等,让学生参与设计,参与管理,以独特的文化内涵影响学生,陶冶学生,吸引学生。
②文化熏陶。学生设计手抄报、黑板报、校橱窗,创办《作文导报》,展示他们优秀作品,宣传先进榜样,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外来务工子女大都来自偏远的乡村,经济条件较为落后。随父母到异地就学,由于知识水平的差距、生活水平的差异,很容易引起孩子的自卑心态,针对这个情况我们采取的措施是:
①每学期开展新生培训,使之尽快融入新环境。
②开展师生帮扶活动,转化暂差生。
③进行心理辅导,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
④开展“心育式”主题班会,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困惑。
(三)发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作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
1、成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借助“校信通”平台,与家长沟通。
2、定期召开家长会,进行经验交流,共同探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好方法、好措施。
3、聘请校外辅导员、法制副校长,对学生进行教育。
4、联合“青少年社区辅导站”,做好综合整治工作。
5、组织学生到飞达、天工等企业参观,了解自己父母工作的环境。
(四)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
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具有良好的品行显得尤其重要,对于为了挣钱而整天忙碌的外来务工群体,他们的子女更能充分理解“钱“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但是,现在的社会更需要的是一种融洽、和谐的氛围,而“品”就是基础,因此,在这些外来务工子女的身上不能再延续父辈之路,而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为新一代的社会公民。我校除履行好教书育人的职责外,还建立起一套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我们围绕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养成教育的研究,积极开展学生评价改革的研究,努力建立一套科学的、与养成教育相配套的、有利于激励学生不断进取、成功的评价体系。通过多元化评价,引导和培养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品行的中学生!
外来务工子女是祖国的未来,是父母的寄托,是我们教师的希望,我校将不断地在工作实践中,探索一条有利于外来务工子女的成长之路,引导他们,让他们成长为城镇发展中最靓丽的风景。
篇四 外来务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外来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将关系到未来民工子女的前途,关系到本地区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关系到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国家规定民工子女也应和本地孩子一样享有义务教育的基本权益,并接受良好的教育。作为全日制公办学校的我们,应关注他们的教育。为此,我们对本校初中部外地生进行了一次教育现状随机抽样调查。
二、问卷情况
学校对初中部245名外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分别就家庭背景、家庭教育、学习情况等四个方面设置了55个问题进行了调查。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 家庭背景
从调查来看,48.37%的孩子生活在四口之家,也就是说,这些孩子一般都不是独生子女,他们大都有兄弟姐妹,这样的家庭,家长的精力较分散,不可能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这样家庭中的长子或长女往往承担了较重的家务,或担负着照顾弟妹的责任,他们的生活能力较强,但学习方面因为时间、精力的原因成为他们的弱项,学习成绩的提高存在一定困难。合理的时间分配和劳逸结合的生活方式对他们显得尤为重要。
调查中另有23.17%的孩子生活在三口之家,这些孩子自出生起就受着全家人的呵护,处处都被庇护着,处于养尊处优的地位。父母对他们的学习很少关心,只是在物质环境中一味溺爱,盲目宠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做事能力相对较弱,内心脆弱,一旦面临挫折,表现得茫然而不知所措。这时,我们应该提醒家长正确对待孩子的爱,千万不能把对孩子的那种关爱变成一种溺爱,是他们身心得不到健康的成长。
另外还有28.46%的孩子生活在多子女型家庭或几代同堂的家庭中,家庭成员构成复杂。对于多子女型家庭中的孩子,如果是家里的老大,其父母把他当大人看待,不但做饭、洗衣等家务活样样都做,而且还要照顾比他小的弟弟妹妹的学习和生活,父母不在家时一切家务都由他料理。他们在家的学习时间得不到保障,更不用说什么学习环境了。父母也不会有太多时间去关心他们的学习,对他们的教育自然就被忽视了。对于这样的家庭,家长就要改变思想和教育方式,抽时间去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确保孩子完成该属于他的权力和义务。
(二)家庭教育
调查中发现,对于孩子的犯错,69.39%的家长会耐心地跟孩子讲道理,帮助孩子找到错误根源,并督促他们改正错误,在他们考试成绩下降时,他们会帮助孩子分析反思考试情况,找到下降的原因,督促并协助孩子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学习方法,并取得较好成绩。但还有30.61%的孩子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家长们只是以粗暴的打、骂来惩罚孩子,这样的孩子如果长期得不到家庭的关心和肯定,会造成心理上的障碍或疾病。在孩子考试成绩下降时,也得不到家长的关心和支持,家长们对他们的成绩要么无所谓,从来都不管不问;要么就打骂。这样的家长往往文化素质偏低,教育意识和教育方法匮乏,这是影响家庭教育的主要因素。对此,家长们应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来教育孩子。作为我们学校,可以通过家校联系或家长学校等形式,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普及家庭教育知识,使家长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科学性,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帮助他们改变“孩子上学后的教育是学校的事”等错误想法,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明确家庭教育责任,端正家教方向,提高教育效果,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协调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
(三)学习情况
学生的学习情况,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调查发现,能经常看书并注意学习方法的只占百分之30%左右,偶尔看书和稍有学习习惯的占50-60%,还有余下的学生根本没有看书的习惯,也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怎样改变现状,促使他们从不爱看书变成爱看书,并乐于看书,把看书变成一种爱好和乐趣,这是我们每个做教师的值得深思和探讨的课题。在这样一个不爱看书的群体里,学生课堂发言的比率跟看书习惯成正比,能经常发言和不发言的都是只有17%,偶尔发言的是百分之66%。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态度也是我们课题工作研究的重点,其关键就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自主学习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依靠集体的力量,让那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带动部分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
(四)其他方面
还对家长希望子女完成学业达到的程度进行了调查,有47.93%的家长希望子女能完成大学学业,27.69%的家长希望子女完成高中学业,22.31%的家长希望子女完成初中学业。
从调查结果来看,绝大部分的家长希望子女初中毕业后能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这就说明,现在的为了民工对子女的教育要求比我们想象中的要高得多,他们不局限于满足对子女完成初级教育,毕业后去找份工作帮着养家糊口;而是把自己从小没有受高等教育的遗憾转化为对子女未来的期望,希望他们能收到良好的教育,同时希望能有一个比自己更好的前途。然而,这种高要求的学历期望和职业期望与他们的家庭教育,就像家庭教育情况调查中所显现的那样,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何通过有效手段缩短这个差距,也是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继续关注的问题。
四、思考与改进措施
通过本次调查问卷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也了解到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并应注意的问题,为进一步开展对外来民工子女的教育,并推进课题的进程提供了良好的依据。在近阶段的课题研讨中,我们应该关注一下几个方面:
(一) 建立家校联系及家长学校
学生在学校学习,接受教育的同时,家庭教育必须跟上,教育好孩子不仅是学校的事,也是家长的事,两者必须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实施教育。家长要在关心孩子学习结果的同时,更要关心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品行习惯的养成,要知道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一定要恰当,要让孩子可以“触摸”到,千万不要提出高不可攀的目标,使孩子纠结于挫折和失败的困惑中,把自己健康的心理彻底摧毁。要知道理性的期望值是成功的基石。
(二)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成功的关键
俗话说:“积千累万,不如养成个好习惯。”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首先,从小处着手,从点点滴滴抓起。在家和在学校要学会如何合理安排时间,要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其次,要帮助孩子端正学习态度,每天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笔头作业外,还要做好口头作业,把口头作业像笔头作业一样对待并完成好,因为,这是学习的延续和拓展,是巩固知识和提高学习成绩的必要手段。
篇五 音乐教育服务工作调查报告
音乐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众多希望孩子加强自我修养,培养良好气质的家长也纷纷将接受音乐教育列为其孩子成长规划中的必由之路。音乐教育可以分为声乐教育和器乐教育两大类型,根据北京民教信息科学研究院院长胡锦澜《中国教育培训市场供需细分与市场前景分析》一文的调查显示,家长最希望孩子接受的培训类别中,仅器乐就占了调查总量的30%。可见音乐教育在少儿艺术培训市场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在这种市场趋势推动下,少儿音乐培训的市场规模日趋扩大,规模化、系统化和品牌化的少儿音乐培训将成为主要的发展方向。中国乐器协会秘书处将《开展中国乐器协会音乐教育服务工作调查问卷》在协会网站发布,并通过邮件发送至各单位。截止到7月31日,共收到反馈46份。汇总情况如下(皆为多选问题)社会音乐教育服务的需求
对社会音乐教育服务的需求次序为:教材教案选择、师资培训与管理、师资管理与资源共享、国内外优秀培训项目合作、不同年龄培训方法、不同学习目的教学方法和学员晋升与考级,其它需求希望能定期举办比赛,开阔眼界。
希望以何种组织与活动形式开展音乐教育服务
参与调查的单位希望开展音乐教育服务的形式依次为:项目推介活动、供需方对接会、专项试点推广、组织服务联盟、信息网络服务和展会主题论坛。已开展音乐教育服务的项目类别
参与凋查的单位对已开展音乐教育服务的项目依次为:售前售后服务、校企合作、定制产品、产品使用培训、项目开发推介、 业内外加盟合作和招商融资合作。希望与那些方面开展服务合作
篇六 镇教育工会委员会财务工作报告范文
镇教育工会第四届委员会财务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我受镇教育工会第三届委员会的委托,向第四次代表大会作财务报告,请予审仪。
自一九九七年五月到二xx年十一月,我镇教育工会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各校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全国总工会的精神,牢牢把握收,管,用三个关口,为工会各项活动质量上起到了保证作用,使我镇教育工会事业健康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一、五年来本届经费收支情况
五年来镇教育工会本着勤俭节约,量入为出,统筹兼顾,合理按排,突出重点的原则,做到了教支平衡,符合上级工会对财务工作管理的要求。
(一)收入部分;五年合计收入50500元。
中学及学区拨款收入50500元。
(二)支出部分;五年来共支出50500元。
1、事业活动费支出为16500元,占总支出的32.7%。其中业余教育费3500元,报刊宣传费1000元,文体活动费1xx元。
2、干部培训费支出25000元,占总支出的49.5%。
3、会议费支出为4000元;占总支出的7.9%。
4、专项业务费为5000元,占总支出的9.9%。
二 、工会财务工作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五年来,工会财务工作严守财经纪律,广辟来源途径,坚持服务于教师,服务于教育的原则,合理开支,保证了我镇教工运事业的正常开展,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
(一) 积极筹集资金,保证经费及时到位。自一九九七年,市财政取消了对乡镇教师的工会经费拨款后,我镇教育工会完全失去了可靠来源,财务工作陷入了极端困难之中,面对困难,学区领导和工会领导积极奔走,争取镇府和基层学校的支持。五年中,共向镇镇府争取资金3000元,得到基层学校(包括中学)资助资金43000元,从社会筹集资金4500元,这些资金有利地保证了工会各项工作和各类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树立服务观念,为发挥工会社会职能提供了有利保障。五年来,工会在经费使用上坚持为教职工服务,为发展公用事业服务的方向,本着勤俭节约、量入为出的原则,积极开展教研竞赛、教师基本功大比武和各种文体活动,推动了各项群众文化生活的健康发展。同时,把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深入扎实的落到了实处。五年来,镇教育工会把帮助解决教职工生活困难问题当作密切联系群众,稳定教师队伍的大事来抓。多次组织人员慰问有病职工和生活中有困难的职工,每年春节,及时慰问退休教师和老教师,把党的温暖送到教职工身边。
(三) 坚持'一支笔',把好开支关,严格按预算列支。五年来,坚持没有预算不开支,临时性活动追加预算的制度,保持了财务预、决算的严肃性,杜绝了不合理开支和预算外支出,做到了把每笔钱都花在实处,突出了好钢用在刀刃上。
(四) 存在的问题。在总结财务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财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经费来源无稳定保证,有时出现捉襟见肘的现象,教职工福利、疗养等待遇没有得到落实。
2、在部分活动中计划不周全,造成不必要浪费和损失。这些问题有待于今后努力解决。
三、今后五年财务工作发展方向和任务
今后五年,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阶段,随着我镇经济的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必将给我镇的教育事业带来新的机遇,注入新的活力。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财务工作的现实: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我们要开创性地开展财务工作,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工会财务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以适应新时期的需要。
(一) 开辟经费来源途径,保证资金的稳定来源。今后五年,工会打算采取工会成员与学校按比例共同承担的办法筹措积累资金,形成稳定的经费来源。在此基础上,不放弃向地方财政积极争取和向社会筹集,使工会经费得到稳定保证。
(二) 切实加强对工会经费的审查监督,对财务预算实行三必审,即年初审查预算,年中审查预算执行情况,年末审查决算,并形成 要加强财务预算管理的审查,定期公布帐目,加大经费运行的透明度。经费审查组织要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意见,依靠会员群众做好经费审查工作。
(三)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组织制度。今后的工会财务工作要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建立经费的收、管、用专人专管组织机构,建立财务制度,使经费的收、支、用来源数目清楚,开销金额清晰,做到帐目清晰,票据齐全准确,程序合法合理。
篇七 2023外来务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外来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将关系到未来民工子女的前途,关系到本地区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关系到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国家规定民工子女也应和本地孩子一样享有义务教育的基本权益,并接受良好的教育。作为全日制公办学校的我们,应关注他们的教育。为此,我们对本校初中部外地生进行了一次教育现状随机抽样调查。
二、问卷情况
学校对初中部245名外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分别就家庭背景、家庭教育、学习情况等四个方面设置了55个问题进行了调查。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 家庭背景
从调查来看,48.37%的孩子生活在四口之家,也就是说,这些孩子一般都不是独生子女,他们大都有兄弟姐妹,这样的家庭,家长的精力较分散,不可能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这样家庭中的长子或长女往往承担了较重的家务,或担负着照顾弟妹的责任,他们的生活能力较强,但学习方面因为时间、精力的原因成为他们的弱项,学习成绩的提高存在一定困难。合理的时间分配和劳逸结合的生活方式对他们显得尤为重要。
调查中另有23.17%的孩子生活在三口之家,这些孩子自出生起就受着全家人的呵护,处处都被庇护着,处于养尊处优的地位。父母对他们的学习很少关心,只是在物质环境中一味溺爱,盲目宠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做事能力相对较弱,内心脆弱,一旦面临挫折,表现得茫然而不知所措。这时,我们应该提醒家长正确对待孩子的爱,千万不能把对孩子的那种关爱变成一种溺爱,是他们身心得不到健康的成长。
另外还有28.46%的孩子生活在多子女型家庭或几代同堂的家庭中,家庭成员构成复杂。对于多子女型家庭中的孩子,如果是家里的老大,其父母把他当大人看待,不但做饭、洗衣等家务活样样都做,而且还要照顾比他小的弟弟妹妹的学习和生活,父母不在家时一切家务都由他料理。他们在家的学习时间得不到保障,更不用说什么学习环境了。父母也不会有太多时间去关心他们的学习,对他们的教育自然就被忽视了。对于这样的家庭,家长就要改变思想和教育方式,抽时间去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确保孩子完成该属于他的权力和义务。
(二)家庭教育
调查中发现,对于孩子的犯错,69.39%的家长会耐心地跟孩子讲道理,帮助孩子找到错误根源,并督促他们改正错误,在他们考试成绩下降时,他们会帮助孩子分析反思考试情况,找到下降的原因,督促并协助孩子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学习方法,并取得较好成绩。但还有30.61%的孩子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家长们只是以粗暴的打、骂来惩罚孩子,这样的孩子如果长期得不到家庭的关心和肯定,会造成心理上的障碍或疾病。在孩子考试成绩下降时,也得不到家长的关心和支持,家长们对他们的成绩要么无所谓,从来都不管不问;要么就打骂。这样的家长往往文化素质偏低,教育意识和教育方法匮乏,这是影响家庭教育的主要因素。对此,家长们应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来教育孩子。作为我们学校,可以通过家校联系或家长学校等形式,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普及家庭教育知识,使家长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科学性,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帮助他们改变“孩子上学后的教育是学校的事”等错误想法,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明确家庭教育责任,端正家教方向,提高教育效果,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协调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
(三)学习情况
学生的学习情况,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调查发现,能经常看书并注意学习方法的只占百分之30%左右,偶尔看书和稍有学习习惯的占50-60%,还有余下的学生根本没有看书的习惯,也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怎样改变现状,促使他们从不爱看书变成爱看书,并乐于看书,把看书变成一种爱好和乐趣,这是我们每个做教师的值得深思和探讨的课题。在这样一个不爱看书的群体里,学生课堂发言的比率跟看书习惯成正比,能经常发言和不发言的都是只有17%,偶尔发言的是百分之66%。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态度也是我们课题工作研究的重点,其关键就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自主学习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依靠集体的力量,让那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带动部分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
(四)其他方面
还对家长希望子女完成学业达到的程度进行了调查,有47.93%的家长希望子女能完成大学学业,27.69%的家长希望子女完成高中学业,22.31%的家长希望子女完成初中学业。
从调查结果来看,绝大部分的家长希望子女初中毕业后能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这就说明,现在的为了民工对子女的教育要求比我们想象中的要高得多,他们不局限于满足对子女完成初级教育,毕业后去找份工作帮着养家糊口;而是把自己从小没有受高等教育的遗憾转化为对子女未来的期望,希望他们能收到良好的教育,同时希望能有一个比自己更好的前途。然而,这种高要求的学历期望和职业期望与他们的家庭教育,就像家庭教育情况调查中所显现的那样,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何通过有效手段缩短这个差距,也是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继续关注的问题。
四、思考与改进措施
通过本次调查问卷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也了解到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并应注意的问题,为进一步开展对外来民工子女的教育,并推进课题的进程提供了良好的依据。在近阶段的课题研讨中,我们应该关注一下几个方面:
(一) 建立家校联系及家长学校
学生在学校学习,接受教育的同时,家庭教育必须跟上,教育好孩子不仅是学校的事,也是家长的事,两者必须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实施教育。家长要在关心孩子学习结果的同时,更要关心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品行习惯的养成,要知道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一定要恰当,要让孩子可以“触摸”到,千万不要提出高不可攀的目标,使孩子纠结于挫折和失败的困惑中,把自己健康的心理彻底摧毁。要知道理性的期望值是成功的基石。
(二)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成功的关键
俗话说:“积千累万,不如养成个好习惯。”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首先,从小处着手,从点点滴滴抓起。在家和在学校要学会如何合理安排时间,要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其次,要帮助孩子端正学习态度,每天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笔头作业外,还要做好口头作业,把口头作业像笔头作业一样对待并完成好,因为,这是学习的延续和拓展,是巩固知识和提高学习成绩的必要手段。
另外,写字、整理学习用品、爱护书本、保持书本整洁等习惯也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对刚上学的孩子来说,家长对此要足够重视。孩子的习惯是积年累月而逐渐形成的,对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不容忽视,要坚持从小事抓起。
篇八 关于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问题,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而出现的。自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发生了几个显著的变化:一是进城务工人员规模越来越大;二是家庭式流动的比例越来越高;三是随父母进城的孩子已经成为第二代移民,他们生存在城市的边缘,流动是他们的生存状态,边缘是他们所处的特殊的位置。预计到2023年将有3亿流动人口涌入城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日益突出,并且已经成为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的一个难点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xx年x月x日至x月x日,市政协文教委组织部分委员就此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委员们听取了市教育局、公安局的情况介绍,走访了朝阳、绿园、宽城、南关、双阳等5个区的部门,并以座谈形式与进城务工人员面对面交流。还深入到光复路市场、永春批发市场与务工人员进行访谈,在永春批发、正阳街装潢市场作抽样调查,发放100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调查问卷》。通过调研,委员们与各层面人员座谈、走访达三百多人次,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和思考。
一、xx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我市进城务工人员的逐年增多,市区教育局在没有相关政策和财力支持的情况下,本着贯彻《义务教育法》的精神,积极挖掘现有教育资源和潜力,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基本上解决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
1、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情况
目前,xx市市区中小学生248.230人,外来人口学生数占全市中小学生总数的9.12%。外来人口中,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龄未成年人的总数为22.637人,就学率为98.7%,基本都在公办学校就读,也有一部分在私立学校就读。
据各区教育局对xx年6月底情况的统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我市各区就学的情况如附表:
区 名 全区中小学生总数 其中就学务工人员子女 合 计 占全区中小学生
的比例数
初中学生数 小学学生数
南关区 28.611 163 245 408 1.42%
宽城区 42.530 869 3.475 4.344 10.21%
朝阳区 21.965 125 470 595 2.1%
绿园区 34.547 1.802 3.691 5.493 15.9%
双阳区 45.158 27 235 262 2.6%
二道区 45.860 3.308 845 4.153 9.1%
以上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人数仅为学籍统计数字,还有相当一部分务工人员子女尚未办理转入手续,实际入学人数远比学籍统计的要多。从各区数字分布与实际调研,我们可以看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相对集中于绿园区和宽城区。而这两个区中,大多集中在城乡结合部。如绿园区的126中学和28中学均为远郊,集中率较大,分别为46.9%和11.7%。同时,从这些统计数据,我们又观察到一种情况:务工人员子女的小学就学率比较高,而中学入学率相对较低。
2、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管理情况
目前,我市教育部门制定了《xx市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就学暂行办法》,并采取了5项具体措施。一是坚持按标准收费。各级教育部门对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与本市跨区学生同等对待,并按物价局规定的标准收取寄读费。二是坚持在全日制公办学校就学。以流动人口所在地的公办学校接收,随时插班跟班就读。三是坚持就近入学。按户籍管理规定,在临时户口所在社区按相对就近的原则分配到指定的公办学校(不含改制校、民办学校)入学。四是坚持同等待遇和同等权利。流动人口子女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与本地学生一样参加评优、评奖和入队、入团,以及参加各项校内外活动。五是单独建籍、单独管理。建立临时学籍跟踪管理制度,实行单独造册,统一管理,进出有记载有手续,定期上报。对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经考试合格的颁发证书。
3、公办学校接受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收费情况
一是除一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交择校费上改制学校以外,其他子女均按国家规定的标准,由学校和家长协商收取相应的寄读费。二是对部分确实因经济困难而无力支付学费的,适当降低标准,减免就学费用。三是对极少数连生活都难以为计的特困生,采取党员、领导包保制等措施,确保他们接受义务教育。
二、存在的问题
由于进城务工人员流动性大、分布不均衡、区域较广泛等特殊性,给教育教学管理带来很多困难。
1、户籍管理与学籍管理相脱节
由于进城务工人员没有户口,没有固定居住地,入学后根据家长的工作变化随意流动,有的来了不办转入手续,走了也不带学籍,或人在学籍不在,或学籍在人不在,容易造成学生流失,这给各学校学籍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2、挤占教育资源
目前,我国城市现行的义务教育费用基本由各级政府负责,务工人员子女离开本地后,由于其义务教育费用没有根据务工人员的就业流向在地区间划转,而务工人员就业所在地的城市财政又没有包含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经费,这无疑就挤占了城市学校的教育资源,造成接收学校的教育经费不足的压力和负担。
3、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由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随意性大,随时插班跟班就读,影响教学进度;二是造成就读学校的班额过满,使部分城郊学校基础设施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三是有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合拍,还有的来自外省,教材不一致,学习态度不同,学习习惯不适应,无法与所在学校同步,总体上也拖了各区和学校教育质量的后腿。
4、政策难统一,收费难把握
目前,省、市没有关于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专项法律、法规或政策规定,教育部门及学校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无法可依。务工人员层次不同,经济收入不等,造成择校能力和标准不一,使学校很难把握收费标准。而物价、财政、教育局纪检等部门检查比较严格,势必出现因收费标准不等问题而被罚款。调研中反映,目前仍执行1986年的收费标准,寄读费过低,学校入不敷出。
5、调查问卷进城务工人员反映的问题,如附表:
调查场所 发放
问卷数 回收
问卷数 外省市务工人员填卷数 本省务工人员填卷数 本地区务工人员填卷数 集中反映的问题
永春批发市场 50 46 14 9 23 收取寄读费标准不一,差异较大,普遍偏高
正阳街装潢
材料市场 50 44 20 9 15
三、意见及建议
第一,坚持与时俱进,未雨绸缪。虽然我市各级教育部门在政策依据和财力不足的情况下,暂时解决了目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的困难,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务工人员将涌入城市,其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亦必将成为突出矛盾,解决不好将演化成社会问题。因此,建议政府要立足于城市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结合xx市的实际研究部署教育发展战略,立体思维,超前谋划,切实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
第二,增强综合管理功能。公安、物价、工商、计生、社区等部门与教育部门相互配合,形成多位一体、齐抓共管的教育管理网络。市政府对此加强组织和领导,明确责任,统筹安排,研究措施;教育部门要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作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的内容,合理安排,制定计划,协调、督促、指导招生学校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的接收工作和教学工作;公安、民政、计划生育部门负责务工人员子女的认定、登记,向教育部门提供情况;财政部门协调安排接受就学学校必要的经费;计划部门将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列入城市社会事业发展计划,并对接收务工人员子女较多的学校给予优惠政策;物价部门与教育部门等制定有关收费标准并核查学校收费情况。
第三,广辟新的教育资源。鼓励社会力量多元化投资办学,是现阶段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最合适的选择。建议各级政府以更开放、更全面、更务实的态度,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务工人员子女较为集中的城乡结合部创办务工人员子女学校。
篇九 外来务工子女教育问题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外来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将关系到未来民工子女的前途,关系到本地区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关系到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国家规定民工子女也应和本地孩子一样享有义务教育的基本权益,并接受良好的教育。作为全日制公办学校的我们,应关注他们的教育。为此,我们对本校初中部外地生进行了教育现状随机抽样调查。
二、问卷情况
学校对初中部245名外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分别就家庭背景、家庭教育、学习情况等四个方面设置了55个问题进行了调查。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家庭背景
从调查来看,48.37%的孩子生活在四口之家,也就是说,这些孩子一般都不是独生子女,他们大都有兄弟姐妹,这样的家庭,家长的精力较分散,不可能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这样家庭中的长子或长女往往承担了较重的家务,或担负着照顾弟妹的责任,他们的生活能力较强,但学习方面因为时间、精力的原因成为他们的弱项,学习成绩的提高存在一定困难。合理的时间分配和劳逸结合的生活方式对他们显得尤为重要。
调查中另有23.17%的孩子生活在三口之家,这些孩子自出生起就受着全家人的呵护,处处都被庇护着,处于养尊处优的地位。父母对他们的学习很少关心,只是在物质环境中一味溺爱,盲目宠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做事能力相对较弱,内心脆弱,一旦面临挫折,表现得茫然而不知所措。这时,我们应该提醒家长正确对待孩子的爱,千万不能把对孩子的那种关爱变成一种溺爱,是他们身心得不到健康的成长。
另外还有28.46%的孩子生活在多子女型家庭或几代同堂的家庭中,家庭成员构成复杂。对于多子女型家庭中的孩子,如果是家里的老大,其父母把他当大人看待,不但做饭、洗衣等家务活样样都做,而且还要照顾比他小的弟弟妹妹的学习和生活,父母不在家时一切家务都由他料理。他们在家的学习时间得不到保障,更不用说什么学习环境了。父母也不会有太多时间去关心他们的学习,对他们的教育自然就被忽视了。对于这样的家庭,家长就要改变思想和教育方式,抽时间去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确保孩子完成该属于他的权力和义务。
(二)家庭教育
调查中发现,对于孩子的犯错,69.39%的家长会耐心地跟孩子讲道理,帮助孩子找到错误根源,并督促他们改正错误,在他们考试成绩下降时,他们会帮助孩子分析反思考试情况,找到下降的原因,督促并协助孩子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学习方法,并取得较好成绩。但还有30.61%的孩子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家长们只是以粗暴的打、骂来惩罚孩子,这样的孩子如果长期得不到家庭的关心和肯定,会造成心理上的障碍或疾病。在孩子考试成绩下降时,也得不到家长的关心和支持,家长们对他们的成绩要么无所谓,从来都不管不问;要么就打骂。这样的家长往往文化素质偏低,教育意识和教育方法匮乏,这是影响家庭教育的主要因素。对此,家长们应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来教育孩子。作为我们学校,可以通过家校联系或家长学校等形式,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普及家庭教育知识,使家长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科学性,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帮助他们改变“孩子上学后的教育是学校的事”等错误想法,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明确家庭教育责任,端正家教方向,提高教育效果,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协调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
(三)学习情况
学生的学习情况,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调查发现,能经常看书并注意学习方法的只占百分之30%左右,偶尔看书和稍有学习习惯的占50-60%,还有余下的学生根本没有看书的习惯,也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怎样改变现状,促使他们从不爱看书变成爱看书,并乐于看书,把看书变成一种爱好和乐趣,这是我们每个做教师的值得深思和探讨的课题。在这样一个不爱看书的群体里,学生课堂发言的比率跟看书习惯成正比,能经常发言和不发言的都是只有17%,偶尔发言的是百分之66%。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态度也是我们课题工作研究的重点,其关键就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自主学习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依靠集体的力量,让那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带动部分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
(四)其他方面
还对家长希望子女完成学业达到的程度进行了调查,有47.93%的家长希望子女能完成大学学业,27.69%的家长希望子女完成高中学业,22.31%的家长希望子女完成初中学业。
从调查结果来看,绝大部分的家长希望子女初中毕业后能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这就说明,现在的为了民工对子女的教育要求比我们想象中的要高得多,他们不局限于满足对子女完成初级教育,毕业后去找份工作帮着养家糊口;而是把自己从小没有受高等教育的遗憾转化为对子女未来的期望,希望他们能收到良好的教育,同时希望能有一个比自己更好的前途。然而,这种高要求的学历期望和职业期望与他们的家庭教育,就像家庭教育情况调查中所显现的那样,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何通过有效手段缩短这个差距,也是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继续关注的问题。
四、思考与改进措施
通过本次调查问卷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也了解到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并应注意的问题,为进一步开展对外来民工子女的教育,并推进课题的进程提供了良好的依据。在近阶段的课题研讨中,我们应该关注一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家校联系及家长学校
学生在学校学习,接受教育的同时,家庭教育必须跟上,教育好孩子不仅是学校的事,也是家长的事,两者必须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实施教育。家长要在关心孩子学习结果的同时,更要关心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品行习惯的养成,要知道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一定要恰当,要让孩子可以“触摸”到,千万不要提出高不可攀的目标,使孩子纠结于挫折和失败的困惑中,把自己健康的心理彻底摧毁。要知道理性的期望值是成功的基石。
(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成功的关键
俗话说:“积千累万,不如养成个好习惯。”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首先,从小处着手,从点点滴滴抓起。在家和在学校要学会如何合理安排时间,要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其次,要帮助孩子端正学习态度,每天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笔头作业外,还要做好口头作业,把口头作业像笔头作业一样对待并完成好,因为,这是学习的延续和拓展,是巩固知识和提高学习成绩的必要手段。
另外,写字、整理学习用品、爱护书本、保持书本整洁等习惯也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对刚上学的孩子来说,家长对此要足够重视。孩子的习惯是积年累月而逐渐形成的,对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不容忽视,要坚持从小事抓起。
90位用户关注
73位用户关注
42位用户关注
23位用户关注
47位用户关注
17位用户关注
36位用户关注
38位用户关注
17位用户关注
93位用户关注
82位用户关注
78位用户关注
50位用户关注
83位用户关注
90位用户关注
88位用户关注